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地理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地理教案

第1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三案”教學 教學應用

地理是一門與生活實際關聯(lián)緊密的學科,提高地理教學質(zhì)量,不僅是滿足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而且關系到學生日后的生活和發(fā)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高度重視地理教學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地理教學質(zhì)量,充分發(fā)揮三案教學優(yōu)勢,提高地理教學效率。

一、“三案”教學的概念

何為“三案”,即預習案、教學案和當堂檢測案,簡稱為三案?!叭浮苯虒W就是將課堂的教學分為三大模塊,包括預習反饋、精講探究及當堂檢測,是一種將課堂歸還給學生的教學方式,以三案為載體,以預習反饋為引導,以互動教學為措施,以當堂檢測為手段開展教學,并以課外作業(yè)的形式進行拓展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變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使得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教學主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非常重要,“三案”教學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適合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

二、三案教學在高中地理中的應用

(一)通過預習及時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有的學生在上課時聽講非常認真,而且一邊聽講一邊仔細做記錄,一直忙個不停,但是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學生在課前沒有做好預習,對上課所要講的知識沒有提前了解和思考,導致在課堂上只能顧得上聽和記,沒有辦法進行很好的消化,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課前做過預習,則學習效果會完全不同。人們常說,預習是決戰(zhàn)前的火力偵察,的確如此,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問題,一般的問題自己可以解決,比較難的問題可以通過做上記號,留到課堂上再解決,這種帶著疑問上課的方式可以在上課時有重點地聽和記,有效增強聽課效果。

學習地理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從中獲取新知識的過程。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預習案的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以問題形式引導學生預習新的知識和復習與新知識相關的其他基礎知識,或者是以思考題或者填空題的方式列出學生通過預習能夠掌握的知識。比如在講授“工業(yè)地域的形成和發(fā)展”時,可以引導學生按照學習“農(nóng)業(yè)地域形成與發(fā)展”的內(nèi)容和形式進行預習,并設置相關題目給學生完成,有助于學生加強對本章知識的理解和之前所學章節(jié)的溫習。

(二)教學中注重學生獨立思考意識的培養(yǎng)。

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地給學生傳道授業(yè),或者只是簡單盲目地開展合作學習,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師應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空間。比如,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除了設置一般的討論題外,還應當設置一些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讓學生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比較和推理,自主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案的設計過程中,應在開展教學活動前精選材料,堅持科學性、多向性和挑戰(zhàn)性的原則,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三)當堂檢測,學以致用。

通過學生的課前預習,因課堂上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及教師對重點內(nèi)容的精講,學生已經(jīng)基本上對課程的內(nèi)容有比較全面和深層次的了解,但是學生的知識還是零散的,缺乏系統(tǒng)性,這時教師的引導作用就非常重要。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本章所學內(nèi)容進行歸納總結,把知識系統(tǒng)化。然后,教師的檢測案就可以派上用場,學生必須限時限量地當堂完成教師的檢測案。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答題的效果,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詳細講解解題的思路和過程,對學生檢測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并糾正。在設計檢測案的過程中,應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挖掘每個學生的最大潛能,以開放的思維方式,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地理知識進行拓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結語

“三案”教學既是新課改的需要,又是現(xiàn)代地理教學中應當遵循的模式,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適應時展的需要,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熟練“三案”教學的教學原理,用心設計教案,增強地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第2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這對促進學生在學習地理時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改善地理課堂中“教”與“學”的關系,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引導作用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文章闡述了地理導學案在編制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就其價值和結構兩方面闡述了看法。

關鍵詞 :導學案;高中地理教學;問題淺析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5-0091-02

一、對導學案的認識

國內(nèi)已有許多學者給出了導學案的定義:有的學者認為“導學案”是指教師依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jīng)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這種觀點認為導學案是一種學習方案;也有的學者認為“導學案”是在學案導學模式中,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特點和實際教學情況等,由教師設計的用于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習材料,這種觀點認為導學案是一種學習材料。概括地說,“導學案”就是教師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學情,由教師設計,指導學生學習的預案?!皩W案”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迅速走紅,使得越來越多的地理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導學案”,“導學案”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對高中地理教學有以下積極意義:

1.“導學案”的運用與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貼近?!爸匾晫Φ乩韱栴}的探究”是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對于高中地理課堂應該是怎樣的一副圖景這個問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學習地理已經(jīng)成為了眾多地理教師的共識?!秶一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zhì)疑、調(diào)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p>

2.“導學案”的運用可以改善高中地理課堂中“教”與“學”的關系,更加凸顯學生“學”的自主地位。導學案的突出作用是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引導的具體表現(xiàn)是通過學案“導讀”、“導問”、“導思”、“導練”。新課程改革后的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的區(qū)別就在于課堂由“教師本位”轉(zhuǎn)向“學生本位”,具體而言,就是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將更多的思考和實踐的空間留給學生?!皩W案”中“導”的精髓是依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情將教學主題中的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教師在使用導學案時,主要的作用是引導學生思考,自主或合作完成學案的學習。導學案的問題化設計賦予了學生自主思考和實踐的可能,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的“灌”轉(zhuǎn)變成了如今課堂中的“導”,學生由被動轉(zhuǎn)變?yōu)橹鲃樱敖獭迸c“學”在課堂中趨于和諧。

二、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觀察了大量課堂并收集了諸多地理導學案后,發(fā)現(xiàn)當前高中地理教學在應用導學案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1.地理導學案編制的問題。

(1)地理導學案的呈現(xiàn)模式習題化。“課前自主預習”、“課中合作探究”、“課后自我鞏固”是組成地理導學案的三個主要部分,每個部分的編制有不同的要求。在編制地理導學案時,教師出于對學生地理考試成績的考量,“地理導學案”往往變成了“習題集”,學生在學習這樣的導學案過程中,基本為課前做習題預習,課中與教師交流課前習題,課后做習題鞏固,再預習下一個學習內(nèi)容的預習習題,基本等同于循環(huán)做題,這是與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2)地理導學案中的問題設計填空化。教師在編制導地理學案時,應當在充分解讀《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再結合學情,對教學課題的地理知識進行加工和處理,將地理課本中陳述性的地理知識轉(zhuǎn)換成孕育于情境中的地理問題。地理導學案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問題設計是否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筆者在收集諸多地理導學案后,發(fā)現(xiàn)許多地理導學案并未體現(xiàn)出對地理知識的加工,而只是簡單地將地理課本中陳述的地理知識關鍵字省略。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這個課題,某地理導學案在學生課前預習模塊設計問題如下:

氣旋(低壓)與反氣旋(高壓)

①氣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旋是一個由氣流垂直運動連接而成的低空___,高空____的環(huán)流系統(tǒng)。氣旋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在北半球向____方向偏轉(zhuǎn)。

②反氣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氣旋是一個由氣流垂直運動連接而成的低空___,高空____的環(huán)流系統(tǒng)。

這樣的課前預習問題設計并不能調(diào)動學生自主的思考,只是讓他們成為了“搬運工”,將書本中陳述的知識搬運到了導學案中。

(3)地理導學案過于突出地理知識的學習?!镀胀ǜ咧械乩碚n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指出:“高中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fā)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薄叭S目標”是新課程改革的精華,是素質(zhì)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體現(xiàn),筆者在分析大量的地理導學案后發(fā)現(xiàn),這些導學案基本上是以指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為主,“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案中基本得不到體現(xiàn)。知識是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載體,因此,在地理導學案的編制中,教師應當以地理知識為承載,將地理知識中可以蘊含的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加以外顯。

2.導學案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1)導學案課前使用的問題。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地理學習課題是導學案的重要作用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導學案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閱讀課本,自主思考,通過思考產(chǎn)生疑問,為課堂的師生、生生互動奠定基礎。筆者在訪談了一些中學地理教師和中學生后,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不會使用導學案,即使會使用,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導學案編制主要由教師完成,學生對使用導學案是陌生的,如果教師對導學案的使用不加引導,學生的感覺是學習又多了一張“試卷”,做完這張“試卷”就是完成了學習。大部分學生通過導學案進行課前預學的過程幾乎等同于看書完成填空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身缺乏自主思考,缺乏對知識的質(zhì)疑,沒有提出問題。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如果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沒有產(chǎn)生疑問,這樣的學習就失去了意義。

此外,教師在導學案的課前使用中也存在著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對學生如何使用導學案完成課前的預學缺乏指導。在筆者收集的地理導學案中,幾乎沒有導學案針對課前預學有詳細的指導。

(2)導學案在課堂中使用的問題。導學案是地理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溝通、互動的橋梁,只有師生共同參與并互相作用才能達成預設的導學目標。從地理教師的角度來講,一些地理教師在課堂中對導學案的使用心存疑惑與排斥,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未能較好地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來學習地理,導學案在課堂中的橋梁作用也就形同虛設。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喜歡保持自己過往的學習習慣,認為導學案上的很多知識都在地理課本上,不明白為什么要用導學案,因而也比較排斥。

此外,過分地依賴導學案也是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中突出的問題。導學案幾乎包含了學生學習某個地理課題的整個過程,有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教師的教學也幾乎完全圍繞著導學案的編制來展開,教師課前備課的重點變成了制作導學案,課堂教學變成了講導學案。此時,教師和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地理教材,使得一些學生認為完成了導學案就完成了地理的學習任務,教師也誤以為學生完成了導學案就等于達成了教學目標。

(3)課后使用導學案的問題。溫故而知新,學習的成長往往離不開課后的反思,教師和學生都是如此。課堂中師生互相作用完成導學案中的內(nèi)容并不等同于完成了教和學的目標,從學生的角度講,學生課后應當依據(jù)導學案的內(nèi)容及時總結、鞏固;從教師的角度講,教師在課后應當反思導學案中的問題,并及時予以完善,此外,還有必要及時回收導學案,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這也是一個了解學情的好方法。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沒有在課后及時完善導學案中存在的問題,而是投入到下一個學案的編制中,這是教師課后使用導學案常見的問題之一。問題之二,沒有及時回收學生的導學案,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觀察學情。同時,多數(shù)學生在課后就將課堂的學案“雪藏”,并沒有及時總結、鞏固。事實上,課堂結束后,部分學生對導學案中的內(nèi)容還是有疑惑或未完成的,缺失了課后溫故導學案的這個過程,導學案的作用也相應地打了折扣。

三、對完善導學案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應用的認識

導學案是對改善高中地理課堂“教”與“學”關系的嘗試,雖然在應用中存在問題,但教師不能因為存在問題而否定或放棄這種嘗試。如何避免問題呢?筆者認為首先要認清以下兩個問題:

1.充分認識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價值。地理教師在編制和應用導學案前首先要明確導學案的價值,“導學案”不能等同于“教案”,也不能等同于“習題集”,那么,導學案應該是怎樣的呢?筆者認為,“導學案”的主要作用是“導學”,這是其最主要的存在價值?!皩W案”的應運而生是為了解決應試教育下學生被動學、教師“滿堂灌”的問題,因此,導學案要凸顯“導學”的功能,而“導學”要基于“學情”,也就是說,“導學案”要能夠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基礎相結合,教師只有在學生已有基礎上的“導學”才是真正地引導。

當前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成果,這讓不少地理教師嘗到了“甜頭”,許多地理教師紛紛效仿導學案。但是也要清楚地認識到,“導學案”不是“萬能膠”,并不是所有地理知識的學習都必須用導學案,導學案應該因地理教學課題和學情適時采用,即所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

2.地理導學案應當包含哪些模塊。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有目的的行為活動,因此,地理教師在編制地理導學案時,要依據(jù)“地理課標”和“學情”確定好每個地理導學案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地理導學案中不可或缺的模塊,而有明確的方向則是高效學習的前提。

根據(jù)學生學習地理的過程,導學案的“導”可以分為“課前導”、“課中導”、“課后導”,因此,地理導學案中應當包含課前的“自主學習”模塊、課中的“合作探究”模塊、課后的“總結鞏固”模塊。導學案的使用主體是學生,在具體的編制中應當盡量簡練,地理導學案則應該有機地將地理課本、習題冊等學習資源組合起來,并遵循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和地理知識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而不只是對學習資源的生搬硬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瑞祥.導學案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吳永軍.關于“導學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20):6-10.

[4]黃莉敏.新課程背景下地理學案設計探析[J].廣西教育,2010,(6):64-65.

第3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關鍵詞】高考;學案教學;高三地理;問題;策略

1引言

高考是大多數(shù)學生進入高校學習必須經(jīng)歷的歷練和考察,雖然考試成績不能全面地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但就我國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而言,高考是唯一公平、公正、公開的考核和審查方式。因此,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在高考復習中投入足夠的重視和關注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當前“小綜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復習教學的難度也大大增加,因此,探尋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強高三地理復習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是我們必須深思的問題。

2“小綜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復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小綜合”高考模式下的高三地理復習教學與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方式不盡相同,因此,老師必須應對新情況、新問題,適時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然而,從當前大部分高三老師的教學情況看來,高三地理復習現(xiàn)狀并不如人意,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和不足,這是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和分析的。

2.1老師教學方向出現(xiàn)偏差,混淆“復習教學”和“常規(guī)教學”

正如我們所知,復習主要是對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歸納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構建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和體系。而從現(xiàn)實情況看來,不少老師在教學方向上都出現(xiàn)了偏差,混淆了“復習教學”和“常規(guī)教學”。

具體說來,一些老師在地理復習教學中,將高一、高二已經(jīng)學過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基礎知識進行重新講授。當然,這種近似常規(guī)教學的復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全面的彌補自己知識結構上的缺陷,但是,重復教學也會導致復習進度被拖慢,導致復習效率低下,階段性復習成果差異大的問題的出現(xiàn);同時,不少老師還忽視了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使得學生在地理復習過程當中顧此失彼,無法站在整體的角度融會貫通地理學科的學習。

2.2教學模式僵化,缺乏創(chuàng)新

在“灌輸式教育”的觀念指引下,不少老師堅持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老師們用著沿革已久的復綱和復習教案對學生實施教學,單向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另一方面,文科綜合的三門學科,尤其是地理,是十分講究靈活變通與實際應用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奉行“填鴨式教育”、“題海戰(zhàn)術”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應試能力和答題技巧雖然能夠得到提高,但是學生的實際文科素養(yǎng)并沒有得到提升、對學科知識也并沒有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2.3學生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各異,教學進度難以保障

誠如我們所知,在高三復習、沖刺階段,學生的學習模式和學習水平已經(jīng)初步形成,也就是說,學生之間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異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而高三文科綜合的復習難度和深度也遠遠超過高一、高二,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應該是建立在整體層面上的,但現(xiàn)實情況卻是不同學生對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的掌握程度大不相同。因此,不僅老師在講課過程中難以合理地進行復習教學課程內(nèi)容設置和教學進度的規(guī)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感到很大的壓力。因而,整個復習教學的教學進度很難得到保障,老師在相關知識點的復習和講授上難以把握一個合適的“度”。

3加強學案教學在“小綜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復習教學中的應用的措施探討

由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當前高三地理復習教學現(xiàn)狀不盡人意,因此,為了應對和解決當前“小綜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引進主張“為學生編制專業(yè)學案,鼓勵學生先學后教,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學案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3.1充分考慮學生多樣性,編制分層次教學方案

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應當重視這一點,做到因材施教,在充分考慮到學生多樣性的基礎上,編制分層次的教學方案。

具體說來,老師應當從相關地理考點出發(fā),在“教法”和“學法”的最優(yōu)化上盡心設計,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情況,從學生對地理認知的基礎、對不同地理知識的興趣點與共鳴點以及學生在地理學科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入手,尋找教學設計的突破點,從而制定分層次的地理教學學案。

3.2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推行互動式學習模式

學案教學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鼓勵“先學后教”,這是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截然不同的,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老師應該對學生放任不管,更為正確的理解是,在高三地理復習教學中,老師應當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鼓勵學生教學自主探討和學習,并在學生遇到問題、發(fā)生錯誤時及時給予指導和支持。

例如,在復習水壩修建的知識時,老師就可以提出引導性的問題――水壩修建對當?shù)匕l(fā)展的影響,讓學生們分小組進行自主探討和研究,并且讓學生自己總結出答案。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及時指導。不少學生在討論時,思維都會受到限制,角度也有所偏差,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經(jīng)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生態(tài)效益這些方面進行思考、從有利和不利兩個角度進行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找到思考和討論方向,進行互動式學習。與此同時,學生在討論和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學案沒有涉及到的問題和困惑,例如在教授鋒面氣旋的知識點時,學生提出為什么鋒面沒有反氣旋這個問題時,老師就可以將這些問題收集起來,作為生成性復習資源,將其整理歸納之后編制進原有的學案當中。

3.3鼓勵學生培養(yǎng)預習習慣,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正如我們前面所分析的,學生才是自己學習的主人。因此,在高三地理復習教學中推行學案教學時,就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對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初步、簡單的了解和認識,讓學生更好地跟上教學進度。例如,在太陽高度角這一知識點的學習上,不少學生表示自己存在學習難度大、聽課效率低的問題,因此,老師更是要在學案中總結和歸納出計算太陽高度角這一知識點的難點和重點概念和解題方法,讓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詳盡的閱讀,從而更好地提高老師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

另一方面,高考十分注重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因此,在日常的復習教學中,老師應當鼓勵并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例如,在講解關于人文地理的題目時,就要指導學生從經(jīng)濟、文化、地緣等角度出發(fā)分析原因及影響,讓學生在這這個過程中構建起完整的知識脈絡。

4結語

總體而言,“小綜合”模式下加強學案教學在高三地理復習教學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價值和意義。但是,學案教學的推廣需要經(jīng)過一個長期的階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充分考慮學生多樣性、編制分層次教學方案,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推行互動式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培養(yǎng)預習習慣,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我們不可忽略的一點;同時,在推廣學案教學過程中,我們?nèi)孕璨粩嗵岢鲂碌牟呗浴⑿碌拇胧?,以此高三地理復習教學的新飛躍、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清華.高中地理教學學法研討和基于自然地理教學的經(jīng)典案例分析.課外閱讀,2010

第4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關鍵詞:高中地理;案例教學

一、地理教學案例的選擇編寫

地理教學案例的選編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選編恰當?shù)陌咐?,能大大增強教學效果,那么案例如何選編,有哪些獲取途徑呢?

1.選擇與教學內(nèi)容吻合的案例

案例功能之一是用來論證和檢驗地理知識和地理規(guī)律的。作為地理知識的一種載體,它必須包含重要的地理信息,體現(xiàn)地理原理和規(guī)律;作為地理知識的一種呈現(xiàn)方式,它必須切合教學實際的需要,受各種教學原則約束,促進教學過程的和諧發(fā)展。因而用于地理教學的案例,必須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體現(xiàn)教學互補、師生互動的原則,達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目的。因此在選編案例時,應注意避免與教學內(nèi)容脫節(jié)。如在學習澳大利亞的混合農(nóng)業(yè)時,可選擇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chǎn)模式作為案例進行探究和拓展。

2.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創(chuàng)設案例情境

案例是一種情境化的學習材料。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經(jīng)常收集、引用一些鮮活的、真實的事例,并把它加工成有一定背景,一定過程的情境呈現(xiàn)給學生。但要注意案例的情節(jié),所給材料和和敘述的方法要能夠激起學生興趣,使學生覺得新奇,有探索欲望。如:學習人口遷移時,能充分利用“春運”的新聞、圖片、數(shù)據(jù)并在課堂上以案例呈現(xiàn),通過課堂環(huán)節(jié)的分析討論,有關人口遷移的知識就可很好地掌握了。

3.教材“活動課”可改編為案例

課文末尾的“活動課”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很好地圍繞教學目標提供學生探究的空間?;杏行﹥?nèi)容很好很新,具有典型性,地理教師可試著將其改編為教學案例引入教學過程之中。如“交通條件改變對攀枝花市形成和發(fā)展的影響”這個活動課本身就是很好的一個案例。

4.高考題等試題資料中尋找教學案例

地理教師完全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和選編案例,工作量太大,往往不特別現(xiàn)實,而每位教師手上都有這樣那樣的各類試題資料,不妨嘗試從各類高考題、高考模擬題中選擇一些緊扣教材內(nèi)容,又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材料,稍加處理,就可以形成一個優(yōu)秀案例了。

二、案例教學中探究問題的設計

針對教學目的,結合案例材料,如何提出高質(zhì)量的問題,是進行案例教學的保證。如何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提問呢?

1.針對教學目的的設計提問,切忌隨意性

課堂上只設計或拋出案例,而不注意預設問題或即興提問,往往會偏離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全面分析該堂課的目標,要完成什么任務,要培養(yǎng)學生的哪些能力,從而對案例設計相關的提問。

2.設計的問題要符合思維的遞進性

注重地理分析過程是地理案例教學目標的關鍵。因此案例教學中問題設計應注重遞進式探究,通過設計具有一定深度和遞進性的問題,形成串串相扣的問題鏈,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交流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探究活動中得以充分展示。盡量避開大而空的提問,否則學生會無所適從,找不到切入點,也就無興趣探究了。例給出京九鐵路的有關圖文資料后,直接問:“京九鐵路的建設說明了什么?”這個問題就太大太空了,不如把它分解為:①京九鐵路穿越哪些省市?②沿線有哪些重要的糧、棉、油產(chǎn)區(qū)?有哪些礦產(chǎn)資源和旅游資源?③京九鐵路跨越發(fā)哪些大江大河,丘陵山區(qū)?④影響京九鐵路建設的區(qū)位因素是什么?⑤京九鐵路建設有何意義?這樣分解后,學生很容易順著一個個問題的解決思路完成探索過程。

3.問題設計,語言表述要準確

表達清楚的提問能夠提高學生正確回答的可能性,否則易引起思維混亂,無從判斷。提問的語言力求做到準確簡潔、清晰,避免不規(guī)范,冗長或模棱兩可的提問。尤其是某些常見的“開放式”提問,往往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三、案例教學的課堂過程

案例教學是為了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和學生以案例為媒介,在課堂上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對所含原理進行提升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都要發(fā)生很大變化,因此案例教學在課堂上的教與學的行為往往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課堂上進行案例教學應如何進行呢?

1.注意營造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空間

案例教學的一大特色是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其教學內(nèi)容、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過程都是一個開放體系。課堂上教師注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參與精神,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自主交流、自主學習,并進行總結或提煉。

2.課堂上案例教學的實施環(huán)節(jié)

基本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案例D分析案例D內(nèi)容擴展。分析案例的過程一般老師都調(diào)控組織得較好,充分發(fā)揮師生互動,挖掘案例所反映的原理。但一定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礎上,有概括、總結、提升和擴展,從而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遷移,突破案例自身的限制,以實現(xiàn)“授人以漁”的教學目的。如以長江為例分析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的成因,讓學生掌握從地形、氣候、水系特征、水文特征、人文因素等角度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可以給出海河、恒河的有關信息,讓學生分析海河,恒河的洪澇問題,治理措施等。

3.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

第5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關鍵詞: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培養(yǎng);實踐能力

案例教學是在教學需求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通過把實踐中所形成的原始材料、案例報告等與教學有關的事實篩選、整合,組成事實材料,在教學中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觀察、調(diào)查、分析、討論、實踐、思考和歸納的一種開放式教學方法。高中地理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既能增加學生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下面淺談一下我對案例教學的理解。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類型

根據(jù)我國高中學生的特點和教材,高中地理案例可分成四類:一類是講讀式的案例,如《城市區(qū)位分析》等;第二類是討論式的案例,如《河流上該不該建大壩》《洋流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等;第三類是活動式的案例,如《城市化給我們帶來什么》《身邊的污染及人們的反映和能做的小事》;第四類是調(diào)查式的案例,如《關于家鄉(xiāng)商業(yè)網(wǎng)點布局和商業(yè)活動的調(diào)查》《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問題及解決措施》等。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作用

1.生動具體,直觀易學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

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當?shù)貢r間11日14時46分發(fā)生里氏8.9級地震,此次地震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海嘯,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災難。在這個背景下教師可以結合高中地理《地質(zhì)災害及其防御》設計一節(jié)相關的案例進行教學。這樣既聯(lián)系了時事,又引起了學生對地質(zhì)災害理論知識的好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會提升,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能夠集思廣益

教師在課堂上不是“獨唱”,而是帶動大家一起討論思考,學生在課堂上不是忙于記筆記,而是共同探討問題。由于調(diào)動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容易開闊思路,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應該避免的問題

案例教學是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近年來隨著地理新課改的深入,選修一、選修二中采編了許多的典型案例,教師在教學中也面臨著此方法所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該教學方法易受學生情況、教材以及教師自身素質(zhì)等方面的影響,在使用案例教學時應避免以下情況出現(xiàn):

1.不重視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與傳授

案例教學確實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舉一反三,使用案例教學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能就此認為案例教學就是萬能的,不能認為只要給學生提供案例就一定能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效果,從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案例教學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必須以理論知識為前提。學生只有在系統(tǒng)地掌握了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才能對教材或教師所提供的案例進行討論、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平衡好案例學習與理論知識之間的關系。

2.切勿將案例教學與事例混淆

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例子很多,但是不能都作為案例應用于案例教學中。事例是教師在講解理論時列舉的一些典型的例子,并通過這些例子來說明問題,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對學生而言,事例的啟發(fā)性與探討性較小,在教學中應居于次要地位。例如“熱力環(huán)流”一節(jié)內(nèi)容,在講述熱力環(huán)流原理后,可以開展以下這個活動:讓學生聽歌曲《軍港之夜》,找出歌曲中歌詞的不當之處。這個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熱力環(huán)流”理論的應用能力,它是地理教學中的一個事例,但不是案例。一個優(yōu)秀的案例是真實而又典型的事件通過整合加工之后,將和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部分展示給學生,這些案例必須有典型意義,它必須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啟示和體會。

3.案例選取要把握好難易程度

第6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提問可以在課堂開始階段,課堂中間階段以及課堂結束階段,不同階段的提問目的有著較大的不同,如果沒有把握好提問的時機的話也會影響到提問的效果。很多老師在提問時對于實際都沒有過多的考慮,導致提問或者過于頻繁或者偏好,從而導致提問的目的難以達到。

提問缺少生活化

高中生的生理特點決定其更偏好生活化較強的提問方式,而很多地理教師的提問沒有考慮到高中生的偏好,問題的設置沒有結合生活實際,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結果就成了老師的自問自答,進而影響到了提問的效果。

提問缺少層次性

提問應講究層次性,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層層遞進,目前地理教學中的提問很少能夠做到這一點,提問沒有遵循層次性的基本原則,割裂了知識點之間的遞進關系,導致問題很多時候太難,學生無法回答,提問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

高中地理教學中提問教學法運用探討

針對高中地理教學中提問教學法的運用不足,結合地理學科內(nèi)容的特點以及高中生的認識規(guī)律,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地理教學中提問教學法的運用效果。

1.對問題進行科學計劃

高中地理老師在運用提問教學方式時,必須要對提問的問題進行科學規(guī)劃,在對教學大綱進行深入把握的前提之下,對課堂教學涉及到的難點、重點以及考點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問題的設置。問題的科學計劃具體包括提問什么問題、什么時候提問以及向哪些同學提問等內(nèi)容。舉例而言,講述世界氣候這一章時,就可以設置以下幾個問題:當課堂開始時候,提問世界上都有哪幾種氣候類型?通過這一問題來引導學生討論;當課程結束以后,提問世界不通氣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通過這一問題來讓學生回顧本節(jié)的重點內(nèi)容。

2.注意問題的針對性

高中地理課堂上問題的提出一定要具有針對性,每一節(jié)課程都有重點以及難點,問題的設置應圍繞難點以及重點進行組織,圍繞重點內(nèi)容進行問題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關鍵知識,圍繞難點設置問題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難點,不僅僅要讓學生通過問題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舉例而言,在講述大氣運動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時,問題的設計應注意重點關注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大氣流動的原因分析,大氣運動都受到哪些具體因素的影響;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關注不同區(qū)域,包括赤道與極地之間,地面與高空之間大氣流動的不同,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幫助學生掌握重點以及難點。當然針對性同時還涉及到要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選擇相應的學生進行回答,對于學生而言問題設計的太難或者太容易都會產(chǎn)生不好的效果。

3.注意提問的時機以及生活化

提問應注意時機的把握,在正確的時間提出正確的問題,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提出其效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具體時機的把握上需要地理老師因地制宜,本著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的原則來開展。與此同時,問題的設計應遵循生活化的基本原則,地理老師應善于將枯燥乏味的地理問題轉(zhuǎn)化為生活氣息濃厚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具有情景感覺,利于其對知識的理解與學習。舉例而言,當講到鋒面氣旋這一節(jié)內(nèi)容是,可以設置一個這樣的問題來讓學生分析氣流的運動,即為什么城市要比郊區(qū)更熱,這種問題學生都有深切的體會,生活化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學以致用,將課堂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4.提問應遵循遞進的思路

很多地理問題都是非常復雜的,為了便于學生理解這些內(nèi)容,地理老師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直接,本著由易到難的基本原則,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內(nèi)容。舉例而言,在講述晝夜長短這一節(jié)課程時,就可以設置這樣幾個問題:我國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變化?每一個季節(jié)的特點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了季節(jié)的變化?如果地球公轉(zhuǎn)停止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這些問題層層遞進,一步步的引導學生深入的思考這一問題。

第7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關鍵詞: 高中地理教學 案例教學 實施策略

1.引言

隨著科教興國及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提出,政府及社會各界加大了對教育的重視力度,尤其新課程制度的推行,各地區(qū)及各學校加強了教學方法的改革。為了更好地適應地理教學的要求,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案例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并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認,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诖宋覍Ω咧械乩硇抡n程中案例教學的實施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旨在為新課程教學效果的增強作出一定的貢獻。

2.案例教學概述

2.1案例教學的概念界定

案例教學是一種比較新興的教學方法,運用比較廣泛[1]。主要是通過對一個問題的具體教育情景的描述,引發(fā)學生思考其中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采用合適的方法分析、討論、解決及總結的一種教學方法。換句話說,案例教學是指教師將真實、典型性的問題、事物或者現(xiàn)象作為教學的情景,并通過這些問題、事物及現(xiàn)象引起學生的討論,而這個討論的過程就是教師要傳授的一種學習過程、方法及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案例教學其實屬于情景教學的范疇,但是又結合了探究法、討論法等主要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這種能力的積累有利于學生潛能的挖掘及長遠的發(fā)展,而且有利于學生合作及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2.2案例教學的發(fā)展歷史

近些年來,案例教學得到了很快的發(fā)展。但是,案例教學早在1870年就已經(jīng)在美國的哈佛大學法學院興起了[2],采用案例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對一些經(jīng)典案例的剖析,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的內(nèi)涵及其運用的方法及范圍,從而促使學生進一步正確理解法律規(guī)則。之后,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慢慢地在美國所有大學的法學院推廣,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3]。1919年畢業(yè)于哈佛法學院的德海姆教授接任了哈佛商學院院長的職務,于是他極力主張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到商學院的課堂教學中,案例教學法在各學科中廣泛推廣的序幕由此拉開了。到了20世紀70年代,案例教學法已經(jīng)廣泛運用于法學、商學、醫(yī)學、管理學等學科的教學當中,而且不斷推廣?,F(xiàn)在,案例教學法幾乎可以說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教學方法之一。

3.地理案例教學法的特點分析

地理案例教學主要是通過對一個具體的地理教學情景的描述,引起學生對案例討論的一種地理教學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案例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的概念之間并不存在內(nèi)涵的本質(zhì)區(qū)別,主要是在概念的外延上有所不同,地理案例教學法界定案例的選取范圍。具體來說地理案例教學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3.1地理案例教學法的實踐性分析

從新課程中地理教學目標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案例教學不僅可以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具體化,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點。通過對具體地理情景的描述,可以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地理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地理之所以給學生一種艱澀難懂的印象,歸根究底是因為地理的教學違背了學生的認知過程。一般來說,認知是一種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指導感性認識的過程。在學生缺乏對地理知識感性認識的前提下,講授已經(jīng)成為理論的地理知識,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認知的脫節(jié),不僅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而且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地理案例教學法的互動性分析

案例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互動性主要體現(xiàn)在地理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案例教學本來就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4],強調(diào)的是一種自由、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要以學生朋友及伙伴的身份出現(xiàn)在課堂。因此,案例教學要以師生的互動及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對一些經(jīng)典的案例進行討論,并鼓勵學生到實際生活中收集一些相關的地理案例,這樣可以比較有效地促進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將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將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一些知識點豐富起來,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將一些零散的知識點系統(tǒng)化、理論化。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過程。

3.3地理案例教學法的全面性分析

地理案例教學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一般來說,作為一個地理案例涉及的肯定不止一個知識點,通常都是以一個或幾個知識點為重點展開的,但是涉及的知識點都比較全面。不僅如此,案例教學法對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yǎng)是比較全面的[5]。首先,案例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其次,案例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另外,案例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利于學生合作及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案例教學具有一定的全面性。

4.案例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的實施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案例教學是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我主要結合案例教學及地理案例教學的特點,對新課程中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實施步驟及策略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

4.1案例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的實施步驟

新課程中,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實施步驟如下。值得強調(diào)的是對地理案例教學步驟的設計,主要是為其實施提供一個借鑒,并不是一個必須遵循的過程。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自行調(diào)整,也可以將有些步驟省略或增加。一般來說,地理案例教學的步驟主要包括以下幾步。第一,案例展示。案例引出可以采用發(fā)放資料、口頭描述、視頻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關鍵是讓學生充分理解案例,為案例討論做準備。第二,引出問題。在學生充分感知案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相關的問題,并最終引出案例討論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的時候,要盡量從與學生生活實踐相關的實際中引出,并逐步深入。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果直接引出討論的主題的話,很容易給學生一種不知所云的感覺,這樣會降低學生討論的積極性。第三,小組討論。引出問題之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分組討論的好處是可以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問題的研究當中。第四,班級交流。在各個小組討論出案例的結論的時候,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對討論的結果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而且給學生提供一個廣泛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對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第五,總結評價。總結評價可以由教師做出,也可以由學生做出,再結合教師評點。

4.2案例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為了更有效地促進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論文給出以下幾點教學建議。首先,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傾聽,尊重學生的每一個觀點,但是要在適當?shù)臅r候進行一定的引導,這樣才能保證整個案例的討論圍繞著主題進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引導不當或者控制不好的話,很容易出現(xiàn)討論與主題偏離的現(xiàn)象。這樣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而且有可能導致學生接收到錯誤的信息,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其次,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要積極地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案例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如果學生不積極,教學的效果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一方面學生達不到對知識的學習的目的,另一方面會嚴重挫傷教師的教學熱情??赡軐е乱粋€惡性循環(huán),教師不愿教、學生也不愿學。同時,案例的選取也非常重要。教師在選取案例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盡量選取一些與學生關心話題相關的案例,這樣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討論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與學生都要對討論過的案例做出反思與總結,這一點非常重要。畢竟,在討論的過程中,由于頭腦風暴的影響,對問題的認知很容易受其他觀點的影響。學生進行課后總結,有利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案例及相關知識點。從老師的角度來說,主要是總結課堂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積累與總結教學經(jīng)驗,這對案例教學在課堂中的有效推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5.結語

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具有很大的推廣潛力。地理案例教學不僅具有一定的實踐性、互動性,而且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全面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的運用要結合學生的實際。不能盲目采用,否則不僅達不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而且有可能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更嚴重的是有可能阻礙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所以,教師一定要選擇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案例,并且對學生討論的過程進行有效的引導,這樣才能保證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參考文獻:

[1]張小玉.中圖版高中地理教材教學的幾點體會[J].地理教育,2011(1):45-46.

[2]袁平.以地理教學為切入點促進研究性學習實施—探索高一年級研究性學習中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家,2010(9):49-50.

[3]陳皆兵.中學地理課堂實驗教學探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2(11):76-78.

第8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關鍵詞]案例教學;高中;地理教學

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已成為地理課教學的首要重任。案例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將理論和實踐密切聯(lián)系。

一、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注重對地理問題的探索,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地理原理、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guī)律等。案例教學是基于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xiàn)場”,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判斷和認識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教法和學法的有機整合。

二、如何落實案例教學

1.選擇恰當?shù)慕虒W案例。教學案例最好是存在于學生生活之中的那些生動的、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xiàn)象。從內(nèi)容上看,最好是學生身邊的地理情景;從呈現(xiàn)方式看,可以是文字敘述的、圖像畫面的、數(shù)據(jù)表格的等多種形式。新版高中地理教材選編了一些很好的教學案例,如鹿特丹港的土地利用、澳大利亞的混合農(nóng)業(yè)等。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可適當融入本地的鄉(xiāng)土信息。如在“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這一課,我們選取了近一周內(nèi)的天氣預報信息,結合學生的自身感受,讓學生描述冷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現(xiàn)象。

2.合理運用案例。教師要讓學生進入創(chuàng)設的相關情境中,讓學生充分感知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xiàn)場”,深入角色,分析案例,讓學生個人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生根據(jù)我們設定的問題層層深入地思考問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課堂巡視檢查,及時觀察學生的思維過程,了解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并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微觀調(diào)控。如在“農(nóng)業(yè)的區(qū)位選擇”教學中,我們選取整理了有關十堰市地膜覆蓋技術的一段材料:“位于秦巴山區(qū)的十堰(東經(jīng)110°47′、北緯32°39′),山多地少,且地薄多災。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響,氣候復雜多樣,素有‘高一丈、不一樣’,‘陰陽坡、差得多’之說。高山低溫冷害和低山十年九旱,由此造成高山作物常年‘秋風’不熟,低山作物常年干旱‘卡脖’。從20世紀80年代起,十堰市農(nóng)業(yè)技術人員高舉科技創(chuàng)新旗幟,先后研發(fā)了地膜玉米、地膜水稻、地膜蓮藕、地膜油菜、地膜洋芋等地膜覆蓋系列技術,大大提高農(nóng)業(yè)產(chǎn)出。該技術已在全國及亞、非等地的十幾個國家得到推廣應用。地膜覆蓋具有保溫、保濕、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和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我國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難回收,難以自然降解,造成樂氐摹白色污染’。”針對材料提出以下問題:

①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十堰市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區(qū)位條件。

②十堰市地膜覆蓋技術改善了當?shù)氐哪男﹨^(qū)位因素?

③(

雙選題)殘留在土壤中的地膜會( )

A.危害作物根系發(fā)育 B.阻礙土壤溫度提升

C.阻礙土壤水肥運移D.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④請你為家鄉(xiāng)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提出合理的建議。

問題貼近學生實際,又層層遞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通過綜合運用地理知識及經(jīng)驗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關鍵,對案例進行引申和擴展,創(chuàng)造性地評價案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擬定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和評價,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在案例分析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主動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不僅可以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又提高了學生思考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三、案例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

1.教學案例選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不強。在選取案例時有時與知識點不完全匹配,加大了學生的思維難度,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要求教師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及時引導學生的討論方向,并且能夠適應學生千奇百怪的提問與創(chuàng)意。

第9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第四章動量

一.動量和沖量

1.動量

按定義,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的乘積叫做動量:p=mv

⑴動量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一個狀態(tài)量,它與時刻相對應。

⑵動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2.沖量

按定義,力和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做沖量:I=Ft

⑴沖量是描述力的時間積累效應的物理量,是過程量,它與時間相對應。

⑵沖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決定(不能說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時間內(nèi)保持不變,那么沖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

⑶高中階段只要求會用I=Ft計算恒力的沖量。對于變力的沖量,高中階段只能利用動量定理通過物體的動量變化來求。

⑷要注意的是:沖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時間內(nèi)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沖量。

m

H

例1.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由高為H的光滑斜面頂端無初速滑到底端過程中,重力、彈力、合力的沖量各是多大?

解:力的作用時間都是,力的大小依次是mg、

mgcosα和mgsinα,所以它們的沖量依次是:

特別要注意,該過程中彈力雖然不做功,但對物體有沖量。

二、動量定理

1.動量定理

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沖量等于物體的動量變化。既I=Δp

⑴動量定理表明沖量是使物體動量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沖量是物體動量變化的量度。這里所說的沖量必須是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的沖量(或者說是物體所受各外力沖量的矢量和)。

⑵動量定理給出了沖量(過程量)和動量變化(狀態(tài)量)間的互求關系。

⑶現(xiàn)代物理學把力定義為物體動量的變化率:(牛頓第二定律的動量形式)。

⑷動量定理的表達式是矢量式。在一維的情況下,各個矢量必須以同一個規(guī)定的方向為正。

例2.以初速度v0平拋出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拋出后t秒內(nèi)物體的動量變化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