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壯族的民俗文化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壯族師公舞生態(tài)研究
1955年,美國人類學家斯圖爾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態(tài)學”的概念,倡導建立專門學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異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來源。文化生態(tài)學認為,文化不僅是社會政治生活和經濟活動的產物,還同時受到自然條件的直接影響,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生產手段、生活格式、傳統(tǒng)習俗、社會觀念等的差異,為文化的產生、發(fā)展和變異提供了特殊的場境。武鳴壯族師公舞是古代祭祀舞蹈的“活化石”,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是壯族民族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擬從文化生態(tài)學的角度來觀照這一民間藝術,闡釋它的文化生成因素。
一、武鳴壯族師公舞的淵源和藝術形態(tài)
武鳴“師公舞”源于何時,民間藝人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確有“周朝唱師傳下來”、“三元三圣號真君,周興幽厲作諫臣,辭職參師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詞;一說源于黃帝時代,說黃帝就是運用梅山教密文戰(zhàn)勝蚩尤的;又傳唐、葛、周為皇帝母親擊鼓舞蹈,驅邪治病,皇帝封其為三元,遂“三元教”廣為流傳;又一說源于漢代,葛諸亮南征十洞蠻王時,有梅山教徒隨征,后流落于十萬大山傳教,由此出現師公。以上種種,均屬口頭傳說,沒有可靠的文字依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師公舞”起源甚古。
據鑼圩鎮(zhèn)那瑯村78歲的師公舞老藝人潘海波說,古時的師公表演,壯語叫“做齋”(祭祀含義),舉行7天7夜的叫“做大齋”。舉行時間一般為農歷十月,即秋收后,也有在農歷七月舉行的叫“盂蘭會”,地點在農村廣場,因而有人誤認為是“慶豐收”,其實不是“慶”而是“祭”,祭神、娛神、娛人。通常,舞蹈儀式開始時,主持祭祀的巫師身穿大紅袍,頭戴八卦帽,扎腰帶,著戲靴,執(zhí)法器(牙笏和鎮(zhèn)壇木),在念咒誦經的過程中,即興歌舞,表示祛邪解穢,開壇請神。儀式中間,有兩個童子分別戴紅、黑兩種面具,持二環(huán)杖(即趕鬼棍)穿插表演雙人棍舞,雙人綢帶舞,以表示對其始祖的紀念。接著童子與其他巫師共同表演四人篩米舞和五人綢帶舞,以祈禱五谷豐登。最后,全體巫師與童子各持樂器和法器,由主要巫師帶頭“踩罡” 。表演中還演唱一些民間故事等。舞蹈結束,由童子戴面具,持二環(huán)杖到各家各戶趕鬼,最后將一紙船點燃了丟下河去,以示驅邪得福,全村吉祥平安。
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對武鳴壯族師公舞產生及發(fā)展的影響
文化是人類在對自然環(huán)境的認識、適應、利用和改造的過程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 是人與自然環(huán)境對立統(tǒng)一的結果。20世紀上半葉,美國許多早期重要的人類學家如博厄斯和克羅伯,在研究北美的土著民族如印第安人時,或主張“決定論”,認為環(huán)境直接決定文化,或主張“可能論”即認為環(huán)境可能決定文化。不同的自然條件及生態(tài)環(huán)境, 形成各地不同的氣候、地貌、土壤、植被及生物等生態(tài)因子的多樣性。為適應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多樣化, 形成了各地區(qū)、各民族間經濟類型、社會特點、民族分布、歷史發(fā)展以至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的差異性。因此, 人類文化, 無一不包含自然環(huán)境的因素,也無一不打上環(huán)境的烙印。
早在兩千多年前,壯族的先民古代駱越人就在武鳴境內居住。長期以來,武鳴境內是以“土人”(壯人)居住為主,由于長期居住在狹小邊遠的山地丘陵及多發(fā)旱、澇災害的自然環(huán)境中,壯族先民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著深刻的認識,尊重自然、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觀念深深蘊涵在他們的民俗文化中。當地人認為要想風調雨順,水稻豐收,必須祭祀農業(yè)神,如農婆歌仙、五谷靈娘、神農、天公地母、水神、土地公等。在《天公地母舞》中,兩位象征天地的男女神,戴著笑容可掬的面具,跳著輕快的舞步,形象地塑造出農耕社會男耕女織的理想模式,也體現了武鳴壯族先民通過期望人類的繁衍來預示農業(yè)的豐收。而《雷王舞》則相反,扮演雷王的師公,戴上了青面獠牙、爆眼鼓腮的雷王面具,一出場就令人生畏,再加上手持刀斧、跺腳踩地等動作,勾劃出兇神惡煞的雷王形象,反映了壯族先民渴望控制自然的愿望。
古代交通的不便,使武鳴的壯族先民與外界隔絕,形成一種相對封閉的生活狀態(tài),所以未能很快直接接受到其他民族先進文化的影響,而只能緩慢地間接地去接受,因此當地的師公舞就穩(wěn)定地保持著自身原始古樸的特色。之后,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和與其他民族交往的逐漸頻繁,師公舞又不斷吸收其他藝術形式的精華,豐富了自身的形式和內容。武鳴壯族師公舞就是在這種不斷適應、改變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形成并發(fā)展、傳承、演變著。
三、武鳴壯族師公舞與民俗文化
傳統(tǒng)的民俗文化無論是各民族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還是精神財富, 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與所處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特點。生活在特定地域環(huán)境中的人們, 其心理和思想也打上了特有的環(huán)境印記。這些,具體表現在一個民族特有的心理意識、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及傳統(tǒng)節(jié)日、及文學藝術等精神文化生活中。
馬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指出:“舞蹈是一種祭典形式?!奔凑f明處于原始宗教崇拜的“萬物有靈”論時期,舞蹈與原始宗教結合在一起,是以祭祀為目,以舞蹈作為載體而體現的。在研究壯族舞蹈時我們不難發(fā)現這樣一個特點,壯族民間舞蹈幾乎全部都與宗教祭祀有關,如搶花炮、拋繡球是為了祈求豐收;螞拐舞是為求雨祈子;扁擔舞是祝五谷豐登;武鳴壯族師公舞也是為消災避邪、祈求豐順。師公舞在每跳完一段之后,其造型是雙腿叉開半蹲,一腳腳尖點地,雙臂有時曲肘上舉,有時合掌前拜。具有明顯的蛙型特征。武鳴壯族師公舞的蛙型特征是壯族蛙型圖騰崇拜意識的形象反映。
另外,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民俗也是壯族師公舞得以傳承的文化土壤。春季的三月三,夏季的六月六,秋季的七月十四,冬季的冬至、臘月二十三、除夕至春節(jié)期間,武鳴壯族人民都要進行各種祭拜活動,一方面提醒人們做好各種農業(yè)生產的準備,另一方面祈求自然神靈、祖先保佑一年的生產順利、人畜平安。在這些祭拜過程中,人們就會請師公跳神,師公舞也因在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得以傳承。
文化生態(tài)是一個比自然生態(tài)更為復雜的系統(tǒng)。如今,國家對民族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和挖掘,以及壯族人民自我意識的進一步增強,為武鳴壯族師公舞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近些年的成果也向世人展示,對武鳴壯族師公舞的搶救、保護與傳承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相信這一獨具特色的民族藝術之花定能在藝術大舞臺上大放溢彩。
參考文獻:
1.武鳴縣志編纂委員會.武鳴縣志[M].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
2.[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 夏建中譯.社會人類方法[M].華夏出版社,2002
3.唐家路.民間藝術的文化生態(tài)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鐘敬文.民俗文化學[M].中華書局,1996
5.魯樞元.生態(tài)文藝學[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
6.[英]馬林諾夫斯著,譯.文化論[M].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
【關鍵詞】黑彝;傳統(tǒng)文化;挖掘保護
【作者簡介】覃利娟,廣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講師,廣西 南寧 530023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4)02-0102-02
2002年,一個民俗文化商人在隆林德峨鄉(xiāng)田壩村用200元人民幣收到了一條破舊不堪的蠟染繡花百褶裙,然后又以2500美元賣給了一個日本民俗博物館。這是一條全手工做的裙子,完成于20世紀20年代。按照當地風俗,苗民們將已故祖先的衣物掛在豬欄上,用以辟邪,祈求祖先保佑兒孫和六畜興旺。后經民俗工藝品專家鑒定,這條裙子是迄今為止最有收藏和研究價值的苗族民間服飾文化精品??上У氖锹×值暮笫雷訉O再要看到這條裙子,就要遠渡重洋才能觀瞻其風采了。這條被買走的百褶裙雖是個案,但類似的現象卻是屢見不鮮。如在古老而又獨具民族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木樓邊矗立起越來越多刺目的白色水泥小樓,只有在重大節(jié)日才會看到的的絢爛的少數民族服裝等等,逐漸消失的民族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們的民族認同感,也激發(fā)了人們搶救廣西民族民俗文化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一、關于廣西隆林德峨鄉(xiāng)黑彝的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
隆林,是廣西乃至全國僅有的兩個各族自治縣之一,由于其民間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原生態(tài)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譽為“活的少數民族博物館”。據悉,至2011年,隆林全縣總人口40萬,境內聚居著苗、彝、仡佬、壯、漢等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1.2%,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民族獨特而又絢爛的傳統(tǒng)文化。2007年,隆林“隆林德峨苗族跳坡節(jié)”申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后,繼而又有“顛羅顛羅那”壯族歌會習俗成功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12月,隆林德峨鄉(xiāng)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苗族歌舞之鄉(xiāng)”。在隆林縣的4個少數民族中,對苗族、壯族的文化研究相對比較深入透徹。對彝族、仫佬族的研究則相對薄弱,從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可見一斑。
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資料,廣西彝族人口共計0.7萬多人,其中居住在隆林縣的彝族就有4403人,且主要集中在德峨鄉(xiāng)。按當地習慣,彝族可分為黑彝、白彝、紅彝3種f這里主要是按衣飾分,而不是等級意義上的黑彝、白彝之分),居住在隆林、西林縣(自治縣)的彝族基本上是黑彝。主要聚居在隆林縣德峨鄉(xiāng)。一般認為,他們不是土著居民,而是遷徙而來。對于廣西黑彝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在此定居繁衍,目前,學術界還有很多爭議。根據其語言、服飾、風俗習慣等史料及當地的一些傳說,廣西黑彝的來源,目前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說是古代氏羌后裔。其先祖曾在四川省的鄧都(今大涼山地區(qū)西昌一帶)、貴州省的烏蒙和云南省的滇南等地區(qū),這個觀點得到較多的文字資料的證實。遷徙時間一般認為在蜀漢時期或更早,還有一部分于唐宋時期進入廣西。至今,他們的服裝和風俗習慣,仍與四川省大涼山、貴州省黔西北和云南省楚雄、大理等地區(qū)的彝族相同或相近:語言也基本相通,可以用于基本交際。
二說“廣西隆林的彝族與云南省東川、會澤、宣威、沾益、曲靖一帶的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此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滇西;劉錫蕃在其《嶺表紀蠻》中論述,大約在三國的諸葛亮時代,廣西那坡縣一帶就有彝族遷入,在唐朝、宋朝又有一部分彝族從貴州、云南省陸續(xù)遷入廣西,最遲到明代初期進入隆林一帶。
三說來自于江西湖廣,也有說是云南省迤西,不過這種說法主要限于傳說,沒有充分的史料記載。
由此可見,居住在廣西的彝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遷入廣西的彝族,有以下特點:
一是多在偏遠的高山峻嶺安營扎寨,由于居住位置邊遠,交通很不方便,因此,與外界溝通較少,故而保持著比較原生態(tài)的云南、貴州省彝族的文化傳統(tǒng)及民族特色。
二是遷入廣西后。他們與當地的壯族、苗族、仫佬族和漢族和睦相處、互相滲透,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
由于史料等方面的原因,對于隆林彝族淵源方面的研究目前學術界還沒有一個定論,處于眾說紛紜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正說明隆林彝族歷史之悠久。目前,對于廣西彝族的研究,就筆者所能夠收集到的研究資料,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隆林縣彝族的淵源、支系發(fā)展。(2)面臨瀕危邊緣的隆林彝族的畢摩文化研究。(3)關于隆林彝族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保護的研究。(4)對隆林彝族民俗的一些具體研究,如火把節(jié)、飲食文化等。
而對于隆林黑彝的傳統(tǒng)文化挖掘目前還是籠統(tǒng)的、介紹層面的、缺乏針對性的且是不成系統(tǒng)的。對其全面研究幾乎處于空白狀態(tài)。系統(tǒng)全面研究廣西隆林德峨黑彝的傳統(tǒng)文化,可從以下7個方面入手:(1)宗教文化:德峨黑彝的,如畢摩文化;(2)節(jié)慶文化:如彝族特有的火把節(jié)、跳公節(jié)、護林節(jié),它與白彝、花彝的區(qū)別;(3)風俗文化:如彝族特有的婚喪嫁娶的風俗,它與白彝、花彝的區(qū)別:(4)服飾文化:德峨黑彝的不同性別、年齡段的服飾特點極其發(fā)展演變;(5)飲食文化:德峨黑彝特有的飲食、特色小吃及基本做法;(6)建筑文化:德峨黑彝的建筑特點及發(fā)展變化;(7)道德文化:德峨黑彝的行為規(guī)范。
將民歌文化資源融入民俗學教學就必須開設田野課堂,學生只有經過田野課堂的學習,才能真正感悟民歌文化資源的獨特魅力,民俗學教學開設田野課堂,首先,要選擇適當區(qū)域。所謂的“適當區(qū)域”必須具備以下三個特點:豐厚的民歌底蘊。民俗學課堂所選擇的田野必須是孕育民歌文化的沃土、創(chuàng)造民歌文化的圣土和傳承民歌文化的熱土,即當地必須擁有悠久的民歌歷史、優(yōu)良的民歌傳統(tǒng)、豐富的民歌資源、優(yōu)秀的民間歌手和原生態(tài)的歌謠盛會。較高的安全指數。安全問題是教師帶領學生從事戶外活動所考慮的首要問題之一,也是民俗學教學開設田野課堂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因此教師對當地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是非常必要的。排查安全隱患既包括排查自然安全隱患,即深入了解田野的現場環(huán)境與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指數和道路交通的順暢情況等;也包括排查社會安全隱患,這里的社會安全隱患既包括區(qū)域的社會治安隱患,也包括社會習俗隱患等。較低的經費開支。開設田野課堂就避免不了會產生相應的花費,因此對經費開支情況進行預算也是非常必要的。
出于為校方和學生節(jié)省開支的考慮,在同等條件下花費較低的區(qū)域應優(yōu)先成為我們選擇的場所,當地的交通費用、食宿費用、采訪費用等都是預算參考的重要指數。其次,要明確課堂目標。組織田野課堂是民俗學教學拓展課堂空間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民歌文化資源內容的豐富性和形式的多樣化,民歌的田野勢必是一個可聞、可觀、可感的立體化空間和集觀賞性、競技性、娛樂性、交際性及商業(yè)性于一體的文化大舞臺。民歌田野的特性為學生體驗民歌文化、了解民間習俗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但也容易將學生帶入誤區(qū),使學生在熱鬧輕松的氛圍中誤將田野當成玩賞、娛樂的場所,以致忽略了田野課堂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田野教學之前必須引導學生明確田野課堂的學習目標并將學習任務細化,如參與歌圩時應注意哪些內容,歌圩的哪些環(huán)節(jié)在現代社會中發(fā)生了變異,導致變異產生的原因是什么;需要采錄哪些代表性民歌、這些代表性民歌的文學特色、創(chuàng)作背景是什么;需要對哪些歌手進行采訪,采訪的目的是什么,問題又該如何設置;等等。第三,要傳授相關調研方法。在傳統(tǒng)的課堂里,學生習得知識的方法比較簡單,基本上遵循“聽課———做筆記———參與討論或回答問題”的套路。
如果說傳統(tǒng)課堂學習套路是一種“靜態(tài)”模式,那么,田野課堂則需要用“活態(tài)”去打破“靜態(tài)”的束縛,因為田野課堂靈活的空間、自由的氛圍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作為課堂自由主體的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師在組織開設田野課堂之前極其有必要將相關的田野作業(yè)方法傳授于學生,如如何進行人物訪談、個案分析、對比研究、音像記錄、問卷調查等,教師只有讓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才有可能順利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眾所周知,我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這些造就了中華民族豐厚的民俗文化遺產,也形成了我國各地差異較為明顯的區(qū)域教育環(huán)境。“校本”即以學校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教師)和受教育者(學生)為本位。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都有自主制定課程和征訂教材的權利,但是由于教材受編者視野及版面字數的限制,根本無法統(tǒng)籌兼顧各地的民俗文化,也不可能充分考慮各地方、各學校的實際,更無法照顧眾多學習者的認知背景及其學習特點,同時也無力在學法指導與策略教學方面采取相應的、有針對性的措施。而這就是高校民俗學教學提升校本特色的意義所在。“在西部民族地區(qū)學校發(fā)展路徑思考中,民族地區(qū)的相關學校應充分挖掘并開辦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課程及具有適合民族地區(qū)特殊地域的職業(yè)需求的主干課程,達到因地制宜、服務地方的民族地區(qū)學校辦學宗旨的辦學特色;學校教師在自身基礎及身邊文化符號的基礎上主動發(fā)展并充分利用相關客觀條件,主動發(fā)展并成長為有民族特色內涵的教師。這樣既使民族地區(qū)的教育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時又最大限度的公平發(fā)展了民族地區(qū)的教育水平”。[3]
西部是我國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區(qū),我國55個少數民族8000多萬人口,其中44個民族、約80%以上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區(qū)。多民族的相互依存、共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西部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民歌就是其中最絢爛的一支奇葩。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西部民歌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部高校民俗學教學提升校本特色的重要資源。要合理利用民歌文化資源提升民俗學教學的校本特色。利用地域歌源豐富課堂內容這里的地域歌源指的是區(qū)域盛行或獨有的民歌文化資源,包括多樣的民歌形式、歌謠盛會和與歌謠有關的民族節(jié)日。在西部,幾乎每個區(qū)域、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民歌形式,如廣西壯族的“勒腳歌”和“嘹歌”、彝族的“五柱歌”和“羊情帶”,西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的“花兒”,陜北的“信天游”、“小調”、“酒歌”、“榆林小曲”,的“魯體民歌”和“諧體民歌”,等等;而幾乎每個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歌謠盛會,如壯族的“歌圩”、京族的“唱哈節(jié)”、哈薩克族的“阿肯彈唱會”、傈僳族的“湯泉詩會”、仫佬族的“走坡會”、苗族的“坡會”、侗族的“趕歌場”、瑤族的“耍歌堂”等;以歌舞為中心的民族節(jié)日更是豐富多彩,彝族的“跳弓節(jié)”和“火把節(jié)”、白族的“繞三靈”和“蝴蝶泉會”、傣族的“潑水節(jié)”和“巡田壩節(jié)”、苗族的“蘆笙節(jié)”和“吃新節(jié)”、侗族的“花炮節(jié)”和“斗牛節(jié)”,瑤族的“達努節(jié)”和“趕鳥節(jié)”、藏族的“洛薩節(jié)”和“達瑪節(jié)”,等等。將區(qū)域民歌文化資源融入民俗學課堂是突顯學校特色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拓展課本知識、豐富課堂內容、提升教學特色;另一方面,在前一部分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發(fā)現,田野課堂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依附地域文化開設的第二課堂,因此將地域民歌文化資源融入課堂講解對田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是有一定意義的,教師完全可以結合田野課堂的內容,通過有針對性的講解,達到補充、鞏固、強化田野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如何將地域民歌文化資源有效的融入課堂呢?我們可以采取“常規(guī)補充講解”與“開設專題講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p#分頁標題#e#
“常規(guī)補充講解”即順著教材的結構思路、根據知識點的分析需要引用區(qū)域民歌文化資源進行補充性剖析或拓展;“開設專題講座”即教師通過精心準備,安排適當學時以專題為形式向學生講授與區(qū)域民歌文化資源相關的知識內容。關于專題報告的開設,教師首先要設置一個生動的標題,以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及理解能力,精心選擇講座的內容、理清講座的思路;另外,課時安排也必須要適當,過于冗長會影響整門課的課程進度,同時會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過于精簡又無法完成相關內容的講解與演繹,所以教師必須合理安排、正確把握學時的長短。引介科研成果拓寬學習視野對于民歌的研究,古已有之。從孔夫子及其弟子廣泛采集和編纂各國“國風”及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以來,各個朝代都有官方學者或民間藝人搜集、整理、研究民歌,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民歌的研究成果更是源源不斷的問世。[4]近年來,隨著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呼聲的日趨高漲,尤其在國務院下發(fā)《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后,西部作為盛產民歌的圣地,其各省(區(qū))以高校教師為主體的學術隊伍都圍繞《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中倡導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理念,對西部民歌文化展開了多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或從藝術角度探討其表里特色,或從經濟角度解讀其現代價值,或從技術角度分析其發(fā)展策略,或從文化角度闡述其社會意義,或從法律角度研究其保護方法。這些研究成果是對現代化背景下的西部民歌文化資源及其發(fā)展問題所進行的跨學科、多角度交叉探討,具有積極的學術理論意義和較高的實踐指導價值。將這些科研成果融入民俗學教學,一方面迎合了西部高校特色化發(fā)展的辦學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西部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
科研成果融入課堂必須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首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學術成果是專家學者在文本閱讀、實際調研基礎上總結提煉出來的學術觀點,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如《大地飛歌:民族審美經驗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論意義》(發(fā)表于《民族藝術》2007期)、《既顯笙歌弦韻,更見文化精神———兼談儀式音樂研究的歷史、社會、個體三維視域》(發(fā)表于《民族藝術》2004期)所涉及的理論觀點就不是學生的知識層面可以深入理解和完全吸收的。其次,盡量緊扣時代潮流和社會熱點問題。“大學生群體具有青春激情的特性,他們對周圍事物有著強烈的關注,喜歡追求新奇的變化和挑戰(zhàn)”。[5]因此,與時代潮流和社會熱點話題相關的學術成果,如《藝術與經濟因素并存的民歌節(jié)的定位及發(fā)展方向》、《給國民一次補課的機會———CCTV西部民歌大賽觀后感》等就容易引發(fā)學生的關注、激起學生的興趣。同時,盡量結合教師的研究專長和研究成果。切合教師研究專長和研究成果的內容更利于教師游刃有余的引導、深入淺出的分析和旁征博引的論證。
組織適當的教學活動。一是要設置討論環(huán)節(jié)。科研成果是教師所額外增添的授課內容,由于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課本作引導,加之內容相對深奧,所以如果采取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傳統(tǒng)授課方式,學生必然容易走神,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組織討論環(huán)節(jié)是非常必要的,“設置適當主題”、“鼓勵暢所欲言”、“及時點撥總結”是教師完成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的三個主要步驟。二是引用活態(tài)資源。我們所引用的科研成果是以區(qū)域民歌文化資源為探討對象的,內容主要涉及區(qū)域民歌形式、歌謠盛會、民間歌手和以歌舞為主題的民族節(jié)日的研究,在現實的生活中,在多數情況下,科研成果中所論及的文化樣本及人物原形依然活躍于我們的周圍,這就為教師將活態(tài)資源融入課堂提供了可能,如教師可以邀請當地的民間歌手在課堂上為學生們演唱科研成果中所論及的區(qū)域民歌。在課堂上引介原生態(tài)的歌手的演唱,可以有效地沖擊學生的視聽、震撼學生的心靈及開啟學生的思維。
什么是“情景”?所謂情景,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制造和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合和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地正確理解教材的內容,促使他們全面和諧的發(fā)展。[6]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能要他們被動學習,而應讓他們主動學習,愉快的學習,情景教學的形象、直觀能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因此,現在情景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關注與青睞。“民俗,作為某一特定文化比較穩(wěn)定的行為規(guī)范,是千百年傳承而來的民族習性、風土人情。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濃縮,它源于生活、體現生活卻在某種程度上超越生活本身。”[7]由此我們不難得出:以民俗文化為學習研究對象的民俗學,其絕大部分的課程資源都具備創(chuàng)設情景的優(yōu)越性與可行性。
作為高校民俗學教師,我們應積極地將情景教學引入課堂。西部民歌文化資源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是可觀、可聞、可感的民間藝術形式,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利用設備生動展示。“利用設備生動展示”即通過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IT時代為民俗學課堂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提供了現實可能性,通過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可以讓豐厚的民歌底蘊、深邃的民歌哲理變得通俗易懂,讓熱鬧非凡、場面壯觀的歌謠盛會直觀呈現,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想象、開啟學生的智慧、愉悅學生的心情。如在課堂上介紹“平果壯族嘹歌”時,筆者就借助多媒體設備順利的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平果壯族嘹歌是壯族民間歌謠的經典,2008年6月,這份文化遺產被列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曲調種類豐富、特色鮮明是平果壯族嘹歌的一個重要特點,在向學生講授這一知識點時,如果只是單純的口述和板書,學生根本沒法在枯燥的課堂中體會嘹歌的魅力,因此對嘹歌的主要曲調“哈嘹”、“迪咯嘹”、“嘶咯嘹”、“喲伊嘹”、“那海嘹”和“長嘹”等進行介紹時,教師除了口頭講述外,還可將事先錄制好的音頻資料通過多媒體設備逐一進行同步播放,讓學生通過比較、鑒賞,深刻領悟嘹歌的曲調特色和藝術魅力。#p#分頁標題#e#
在介紹各地歌圩文化時,教師亦可通過多媒體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視頻資料。歌圩是少數民族傳統(tǒng)歌唱活動的特定形式,具有悠久的發(fā)展歷史、鮮明的民族個性、扎實的民眾基礎和深厚的文化淵源。通過播放視頻,可以讓學生充分領略這一古老藝術形式的藝術震撼力和文化凝聚力。師生合力模擬再現。“師生合力模擬再現”即師生通過模擬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此方法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即興式模擬,另一種是有所準備的模擬。模擬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即興式模擬”就是在事先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根據教學的需要臨時模擬某種情境,這一類情境往往內容比較簡單。比如在講授西北高原民歌與西南高原民歌差異時,教師就可以指定學生或者親自演唱膾炙人口的西北民歌《走西口》、《蘭花花》及西南民歌《小河淌水》、《槐花幾時開》,通過代表性民歌作品的演繹,讓學生深刻地體會西部兩個不同區(qū)域民歌的風格差異。“有所準備的模擬”即教師在授課前指導部分學生或者自己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根據教學的需要在課堂上模擬某種情景。如在講授壯族歌圩服飾時,就需要進行有所準備的模擬。在壯族傳統(tǒng)歌圩場上,正確的判斷歌手身份是遵守歌圩社交禮儀的重要前提,而判斷歌手身份關鍵依據就是服飾。如在廣西龍州一帶,過去壯族婦女的頭式有三種:一種是頭的四周都有留海,這是少女或未婚的女子;另一種是把前額的留海梳往右邊,用發(fā)夾別起來,其他幾邊仍有留海,這是已有對象的姑娘或已婚但未生過孩子的婦女;再就是沒有留海,把頭發(fā)往后梳結成一個大發(fā)結,這表明是已婚并有孩子的。在靖西一帶,男子則習慣給自己的戀人送頭巾,而女子則以自己親手納的布鞋相回贈,所以歌圩上,女子戴新頭巾和男子穿新布鞋都是心有所屬的標志。我們都知道,服飾是文化的表征,也是思想的形象,具有直觀性和明顯的標志性,因此,教師可以在授課前指定部分學生為“模特”,根據歌圩不同人物身份的服飾特點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裝扮,課堂上再組織班上其他學生根據教師所講授的歌圩服飾特點對模擬歌手的身份進行判斷,以此加深學生對壯族歌圩服飾文化的理解。
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對色彩都顯示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審美追求。一個民族色彩觀念的形成,與其歷史文化背景、地理環(huán)境緊密相連。色彩文化觀與民俗文化正是在環(huán)境適應過程中孕育而成的。色彩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也是企業(yè)最重要的外部特征,決定著企業(yè)形象在消費者腦海中是去是留的命運,而色彩為企業(yè)所創(chuàng)造的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競爭力更為驚人。繼承和攝取民族色彩的精髓,把握民族色彩的審美規(guī)律,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使之融入到現代VI設計中,弘揚民族文化的精髓,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品牌形象,促進我國現代藝術設計的發(fā)展,是我們新一代設計工作者的責任。
我國56個民族中,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色較鮮明的一個民族,本文就從壯族的民俗文化中來汲取其色彩的精華,使之與現代VI設計理念相結合,從而能夠設計出具有壯族民族特色的品牌形象。
一、壯族色彩情感分析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在壯族的傳統(tǒng)藝術中,紅、黃、藍是基本色,使用非常普遍,其次還使用黑色、綠色和白色作為補色,對比鮮明強烈,顯示了壯族人民勤勞、純樸、熱情、爽朗、勇敢的性格。在壯族民間流傳這么句話:“深地人人愛,淺地也不壞?!闭f明了壯族色彩特點即暗地亮花,不但使花紋更加鮮明亮麗,還使畫面和諧。這樣的色彩搭配都運用于繡球、背巾、鞋面等裝飾上。
紅色,是“中國紅”,被稱為國色,最具有中國民族特色,在壯族民族藝術中是一種主色調,也是壯族的吉祥色,即具有烘托畫面的作用,又使人感到溫暖,激起人們精神的振奮。自古以來,人們對紅色有著深切的審美感受,如每逢春節(jié)都粘貼紅彤彤的春聯,以示吉祥、喜慶和幸福。
藍色,也是壯族傳統(tǒng)藝術中的一種主要色調。藍色和綠色屬于冷色調,給人以冷靜、自然的感覺,容易激發(fā)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氣。壯族對藍色有著親切的審美隨感,在服飾上、披戴的頭巾上、肚兜和圍裙上也都喜愛使用藍色。有力的對比張力和視覺刺激性,給人以單純、明快、和諧的色彩感受。
黃色,是一種財富和權力的象征,也是壯族傳統(tǒng)藝術中的一種重要色彩。在壯族人們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里,黃色是成熟、豐收、幸福與吉祥乃至神圣的象征。黃色也是莊重與神圣之色,不能隨意使用,如巫師、道公用的符策方使用黃紙,祭神送鬼時亦須焚燒黃色紙錢,家有老人去世之年只能粘貼黃色對聯,其它禮儀則忌用黃色。這些表明:民族對于黃色的審美觀念也已超出其自然屬性。賦予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審美情感。
二、壯族民族色彩在現代VI中的應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色彩的象征性與色彩的地域文化緊密相關?,F代設計語言已不僅僅是對設計元素的仿制,對藝術語言的民族性表現日益體現在設計中。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本土性的設計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要設計出符合大眾喜好的品牌色彩,就要深入了解消費目標群體的歷史文化、地域習俗、民族文化。
壯族的民族色彩積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壯族人民對自然的高度凝練和升華。民族色彩在現代VI設計中的運用,絕不是生搬硬套,要將壯族色彩中的能體現民族藝術的精華運用到設計中。
1、歸納其色彩規(guī)律,把握其色彩特色
對壯族民族色彩的提煉,不是看到什么顏色就用什么顏色,要歸納出主體顏色,分析
其輔助色和主體色之間的明度對比、色相對比、純度對比、面積對比,及不同的對比所產生的心理感受。
在壯族的民族色彩中,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非常注重整體色調的運用,色彩傾向和側重也非常明顯。如黑衣壯的上下黑色裝,在紐扣和下擺處運用了紅黃藍等亮麗的色彩點綴,醒目、跳躍而具變化,沉著而不沉悶,反而更耐人尋味。第二,靈活運用鮮艷的色彩。如在繡球制作中多以紅黃綠三色做底色,輔助色搭配合理絢麗精致,別有一番韻味。在壯錦中常將純度、明度、色相相差很大的色彩放在一起造成強烈的對比,畫面具有濃艷、清新、優(yōu)雅和對比強烈的色彩效果。第三,注重對比色的運用,以少色見多色,注意物象固有色表現。這一點在壯錦中得以體現。
2、現代VI中壯族色彩的應用
在VI設計中,標準色的表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反映企業(yè)的經營理念,體現企業(yè)屬性和情感,具有強烈的識別效應。色彩心理影響人的感情,它反映人們的色彩視覺規(guī)律和生理的平衡性。要加深企業(yè)的形象特征,顏色的選定也與形態(tài)同等重要,采用一色或數色作為企業(yè)的形象色彩,體現企業(yè)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的慶典活動中,標志的設計就采用了具有壯族民族特色的紅黃藍作為基本色(如圖1)。還有,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廣西館的印章(如圖2)設計就體現了壯族的獨特特色,印章的右邊是“廣西館”三個字,下方用英文標注“2010年上海世博會廣西館”。左邊是由一面銅鼓和一段飄舞的壯錦,圖中由藍色、綠色和黃色組成,充分體現了色彩鮮艷、以少色見多色的色彩特點,使印章圖形更加具有跳躍性。
三、結語
通過對壯族民族色彩及在現代VI中應用的了解,我們可以看出民族色彩在新時代的設計中已被運用,但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將這具有無限生命力的地域特色文化廣泛創(chuàng)造運用,使之更深地融入到現代VI設計中,設計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韻味的企業(yè)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 苗蕾,談我國民族色彩在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大眾文藝,2010,13
廣西20xx年“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1一、 活動背景: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xxx年廣西“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辦電〔xxx〕31號)精神,為做好我?!皦炎迦氯惫?jié)日前后的校園文化氛圍、文化活動及民族團結,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該活動方案。
二、 活動主題:“弘揚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風采”
三、 活動時間:xxx年3月1日---4月30日
四、 活動內容
我校將以“壯族三月三”為契機,結合我校實際,集中開展為期一周的民族文化教育過活動,引導師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拓展民族文化視野,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豐富校園民族文化生活,激發(fā)民族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提升師生民族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發(fā)展。
五、 活動形式以及安排
(一) 宣傳、籌備階段(3月1日至4月4日前)
1.方案制定、發(fā)放負責人:胡xx
xxx年3月份開展以“壯族三月三”主題進行旗下教育活動。負責:團委落實:黃xx
2.全校各個班級在“三月三”放假前開展主題班會課,在本班宣傳“壯族三月三”基礎知識、民族政策、法律法規(guī)和民族基本知識、民族團結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積極營造班級校園民族團結的濃厚氛圍。
負責:各年級領導、班主任落實:黃xx
3.在“三月三”放假之前,舉辦以“壯族”為主題的體現壯族特色的手抄報評比活動。引導各個班級挖掘壯族人民的文化特色(語言、音樂、戲曲、繪畫、雕塑、舞蹈、建筑、服飾、習俗、節(jié)日等)
負責:各年級領導、班主任落實:胡xx
(二)舉辦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藝活動
1.舉辦我校第一屆民歌合唱節(jié),民歌合唱節(jié)選唱曲目以中國民族傳統(tǒng)民歌為主,通過詠唱中國傳統(tǒng)民歌,弘揚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不斷豐富校園民族文化氛圍,讓學生在中國傳統(tǒng)民歌中感受中國民族藝術的魅力,提升我校師生民族文化修養(yǎng)。民歌合唱節(jié)比賽所唱曲目由各班選定,交由年級匯總報音樂組審核。各年級預賽在清明節(jié)前結束,并將參加學校決賽名單上報德育處。名額分配:高一加“2+4部”初一、初二共9個班級、高二加“2+4部”初三共8個班級晉級學校決賽。決賽時間定于xxx年4月份(“三月三”放假前)
(三)舉辦反映少數民族生活的攝影藝術展。
廣西20xx年“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2為開展好xxx年“壯族三月三”活動,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促進我市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wěn)定,根據自治區(qū)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xxx年廣西“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辦電〔xxx〕3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我市xxx年“壯族三月三”工作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傳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發(fā)展”。
二、活動時間
xxx年4月1日-4月30日。
三、主要內容
(一)組織“壯族三月三”宣傳活動。市委宣傳部牽頭,市直各相關單位、各縣(市、區(qū))政府積極配合,舉行“壯族三月三”活動新聞會,適時公布全市節(jié)慶活動日程安排信息,組織各級主流媒體、網站對“壯族三月三”系列活動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專門集中報道宣傳,提高“壯族三月三”的知曉度和影響力。
(二)組織“壯族三月三”進校園活動。市教育局牽頭組織,各縣(市、區(qū))教育局配合,以“傳承優(yōu)秀民族傳統(tǒng)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集中開展歷史文化和民族團結、愛國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師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拓展民族文化視野,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豐富校園民族文化生活,激發(fā)民族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提升師生民族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發(fā)展。
(三)組織“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市民宗委牽頭組織,各縣(市、區(qū))政府配合,開展以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為主要內容的座談會、研討會,舉辦各民族人士座談會。開展走訪慰問少數民族代表人士、知名人士、知識分子活動。各縣(市、區(qū))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民族政策、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發(fā)展成果。
(四)組織“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動。市文化委牽頭組織,各縣(市、區(qū))政府配合,開展體現“壯族三月三”文化特色的原創(chuàng)文藝節(jié)目。市級開展“三月三”歌節(jié),各縣(市、區(qū))根據本地實際開展專題活動。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山歌對唱,原生態(tài)音樂、舞蹈、戲劇和曲藝演出等大眾文化活動,提高群眾參與度,促進“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蓬勃發(fā)展。
(五)組織“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活動。市旅發(fā)委牽頭組織,各縣(市、區(qū))政府配合,在江山半島白浪灘景區(qū)舉辦以歌舞表演、民族風情表演、民族特色美食、土特產展銷等內容的“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活動,推動民族文化與旅游的深度發(fā)展,創(chuàng)建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統(tǒng)籌協(xié)調。按照政府主導、社會主辦、群眾主體、文化主流的原則開展好各項活動。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xxx年“壯族三月三”活動的組織領導,認真做好統(tǒng)籌安排,根據當地特點和各族群眾需要,進一步細化活動安排,盡早啟動各項籌備工作。
(二)落實責任,周密安排。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和分工,緊扣活動內容,精心謀劃、周密部署、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積極創(chuàng)新,認真做好xxx年“壯族三月三”活動的各項工作,力爭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辦出質量、辦出效果,努力打造“壯族三月三”活動品牌。
(三)做好防范,確保安全。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對規(guī)模大、參加人員多的大型群眾性活動,要根據國務院《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認真細致做好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對可能產生問題的環(huán)節(jié)要仔細排查,做好應急機制和預案,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確保xxx年“壯族三月三”活動安全有序進行,營造歡樂祥和、團結和諧的節(jié)日氣氛。
(四)嚴格遵守八項規(guī)定,確保節(jié)日風清氣正。各地各部門要主動適應從嚴治黨新常態(tài),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和自治區(qū)黨委實施意見、自治區(qū)政府實施辦法以及市委實施辦法,守紀律、講規(guī)矩,始終保持防范和懲治不正之風的高壓態(tài)勢,防止出現違反紀律的現象。
五、有關事項
關鍵詞:文化生態(tài);壯族道公文化;理論旨趣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2-0192-03
道教在南北朝時期就已在壯族聚居區(qū)傳播和流行。千百年來,經過與壯族原生性宗教的交融、經過與壯族民風民俗的滲透,形成了具有壯族特色的道教形式。到了近現代,廣西地區(qū)的壯族依然普遍崇奉道教,甚至很多地區(qū)村村寨寨有道公。在文化生態(tài)視角下,壯族道公文化不僅是當地民眾原始宗教實踐的表現,也不僅僅是傳統(tǒng)民風民俗的繼承與還原,它還蘊藏著獨特的文化價值,傳承著壯族民間文化的歷史意蘊。壯族道公文化理論旨趣的變遷在時間上雖然是遞次產生,在空間上或能并存,即在當今廣西民間,雖然關注人群比例不同,但壯族道公文化的多種理論旨趣并存并承載著不同的歷史任務與使命。通過文化生態(tài)視角理解壯族道公文化不同時期的理論旨趣,可以更加透徹地理解壯族道公文化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一、宗教實踐:壯族道公文化的肇始之源
自人類社會產生以來,廣西原始先民先后經歷了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階段,并在共同的生產和生活中形成氏族習慣。原始先民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以采摘、漁撈等活動為主的原始生產行為,一類是為配合、促進原始生產活動而進行的溝通行為,另一類是因試圖解釋現實世界而產生的原始宗教實踐行為,包括原始巫術、圖騰崇拜、原始神話和原始宗教等形式。從歷史上看,崇左大新縣是古百越地,原始宗教實踐活動頻繁,并因此形成了好巫尚鬼的傳統(tǒng),后與傳入廣西的道教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壯族道公文化。
1.壯族道公文化與原始鬼神崇拜
縱觀古今中外,無論是東方西方、中原地區(qū)或是塞外邊陲,因人類的生存活動范圍有限,原始先民的思維方式都是原始的直覺思維,對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的產生不能理解時,就產生了原始的鬼神、自然、祖先崇拜。這種情況在廣西境內的壯族先民中也不例外,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靈魂觀念和冥世信仰。
至遲在新石器時代,壯族先民就形成靈魂觀念和冥世信仰,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原始宗教實踐活動的萌芽。壯族先民相信人的靈魂不死,先輩逝后,其靈魂在另一個世界中“看著”世人,既可以保佑世人也可以加害。為了避免加害、獲得庇,人們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祭祀,進而形成祖先崇拜。作為駱越人的后代,壯族先民一直保持著好巫尚鬼的傳統(tǒng),并在其后將之與漢族道教文化相融合。據《晉書?葛洪傳》記載,葛洪曾到過口南(今越南順化一帶)、扶南(今越南南郡及柬埔寨)等地,如去越南,廣西南部是必經之地,大新縣自是無法回避。因此,有學者認為,道教是在晉代由葛洪傳入壯族地區(qū),在與壯族原生性宗教結合后,形成了獨特的壯族道教文化。
2.道公的產生與壯族道公文化的宗教實踐旨趣
道公是壯族道教的從業(yè)者,是宗教活動、儀式的執(zhí)行者、解釋者、傳承者。儀式不僅屬于宗教活動的展現方式,也是人們參與和認知的方式,展現了特定的歷史形貌,并為理解歷史形貌的根源提供一個窗口。
在壯族民眾看來,道公傳承的方式具有很大的神秘感,也就是所謂的“命中注定”。大新縣寶圩鄉(xiāng)板價村板考屯NQH道公介紹,他的祖上歷代都有人是道公,祖上若有人做道公,那么后代也要成為道公,也就是所謂的命中注定,若不如此,他就會生病。大新縣雷平鎮(zhèn)太平街LRQ道公說,有一年他生了一場大病,大小醫(yī)院都去過了,但醫(yī)院卻無法診斷,后來他去求仙婆,仙婆告訴了他要做道公。他的外公是道公,他需繼承祖輩本業(yè),他從那時起便從那時候開始替人算日子、消災解難。大新縣雷平鎮(zhèn)公益村途牙屯道公NHB,自稱小學三年級時便開始出現奇異現象,眼睛看不見,雖有心跳人卻昏迷,家里人等待無果后就開始為他準備后事,但在第49天的時候,他卻醒過來了,說是祖爺爺上身,夢到他的祖爺爺告訴他要去某地拜師學習。在一些發(fā)達地區(qū)民眾看來,道公的產生方式可能完全是迷信,但在這里,它卻因民眾的“相信”而被信奉,它承擔著民眾的希冀與對它的無條件信任。
3.壯族道公文化宗教實踐旨趣的現實機能
原始宗教是自發(fā)形成的,它的產生通常與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相關。當原始先民面對自然威力無從理解時,就寄希望于鬼神的存在,壯族先民原生宗教的產生也不例外。
在原始社會,當壯族先民對雷、雨、電等自然地理現象的產生無法解釋并心存恐懼時,就會寄希望于鬼神的存在,并依此對自然地理現象做出神創(chuàng)的解釋,并把一切不能解釋之物都歸之于鬼神的存在。在原始社會晚期,出現了主持并解釋重大宗教性活動的祭司,也就是大巫。大巫通常由德高望重者擔任,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也有一定的知識見解。但在這里,人際關系悄悄發(fā)生變化,出現了貧富及階級的萌芽,在自發(fā)形成的宗教中形成階級分化與階級利益,而大巫通常與統(tǒng)治階級是一方的。這時候,壯族原生性宗教的現實機能已發(fā)生變化,它從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擴展到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上。
炎逑讓窬垂砩?、敬讋蚧O嘈潘膽徒渥饔?,以相信而實現內心的平和,因敬畏而約束自己的現實行為。壯族道公文化形成后,絕大部分民眾相信道公是可以和鬼神對話的,可以把造成家里不順利事情的東西“請”出去,并遵循道公建議不做某些會招來“不順利”的事情。后來這一點為統(tǒng)治階級所利用,使壯族道教文化長時間成為維護社會安定、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工具。
二、民風民俗:壯族道公文化的迅猛發(fā)展之本
每種文化的傳承都主要依賴三種方式,要么是文字記載,要么是口頭傳承,要么是習俗傳承。以這三種方式為載體,壯族道公文化迅猛發(fā)展。歷經千百年的社會變遷,道公文化已經深刻而廣泛地滲透到廣西壯族民間,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
1.壯族道公文化與民風民俗的發(fā)展
壯族先民信奉的神靈多且雜,崇拜、信奉儀式也隨諸神的功能而不同。壯族民眾經常舉辦各種活動與儀式,如每年都會舉行墓祭活動,年節(jié)時會拜神龕,出生、成年禮、婚姻、喪葬等都會舉行儀式。這些活動與儀式,神龕上的文字與供奉的神靈,以及家家戶戶張貼的符,都是道教文化的體現。
神龕是壯民族生活區(qū)域的明顯符號,村民在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元節(jié)等節(jié)日中都會供奉;當家里有人過生日或出遠門等事情時,也會供奉。供奉起因是讓神龕上的神靈與祖先共享節(jié)日的快樂,但后來,逐漸衍變?yōu)橐环N民間的慶典。比如每年三月初三等起自墓祭的宗教實踐雖與祖先崇拜相關,但現在已發(fā)展成為承載習俗習慣的民族節(jié)日。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看日子、祭祀、祈福,壯族民眾都少不了請道公做法布道。事實上,壯族民眾家里有個大事小情都會來找道公。道公LRQ的主要職責是寫符、驅鬼、算日子,道公NHB的主要職責則是替人算命、看姻緣,日接待最多求法人的記錄是25個,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人們求道公的時候,會帶上幾斤大米,放點錢放在米里,一并放到道公家的供桌上。算命的時候,道公一般不會詳細說明,只是按照四句七言詩的提示告知結果的好與不好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而民眾一般也不強求,只是按照道公的提示自己的所想所愿另行“對號入座”。
2.道公的日常生活與壯族道公文化的民俗旨趣
與中原傳統(tǒng)的道教信徒不同,在廣西壯民族中,從事道公這個行業(yè)的多半是半職業(yè)性的農民。他們平時下地干活,與農民無異;在需要超度亡靈、禁壓惡鬼、舉辦喪禮等儀式的時候,才作為神職人員出現。也因身份特殊,拉近了他們與民眾的距離,使道公文化與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契合。
道公這種特殊的職業(yè)沒有學歷上的要求,可以婚娶成家,葷素不忌。89歲的道公NYH和40來歲的LRQ皆為初中學歷,24歲道公NHB只有小學學歷,但沒有民眾因此對道公有所不滿或質疑。NYH道公會寫毛筆字,逢年過節(jié)還會寫對聯,字跡清秀、工整。由于做法過程中道公需要畫道符、抄經書,平日若給人看風水,還要學習相關知識。日積月累,道公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在民間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有的地方,民眾把道公叫作“老師”,有的地方,民眾把道公尊稱為“爸”。
道公主持儀式時,通常要唱誦經文、敲打樂器。經書就是唱誦經文的根據,多為五言、七言句,大多押腳韻。在眾多儀式中,喪葬儀式屬于較為隆重的儀式,一般都需要道公到死者家里進行為期五至七天的法事,直至結束死者的棺材才可以抬出家門下葬。壯族家里大堂中央都會有梁,梁上懸掛用布做的大符,印有“玉皇大帝”字樣和符標志,家里有人去世的時候,這張大符只能向下懸掛一半,具有尊重死者之意。死者的棺材就放于大堂中央,棺頭前面擺上貢品,男子坐于棺頭旁守靈,而女子坐于棺尾旁。在棺材上架上架子,擺滿蠟燭、冥幣與紙幣,在固定的時間,道公喃唱打鼓敲鑼,死者全家圍繞棺材走三圈并同時焚燒紙錢并祭拜。祭拜結束以后,道公繼續(xù)喃唱,死者家屬全天都要陪在死者棺材旁邊,大概凌晨4點鐘,道公又開始敲鑼、放鞭炮,死者家屬便開始哭喪。在棺材的供桌前,放一只豬在籠子里,從籠子里牽一條線至供桌前,意為在黃泉路上陪伴死者。在出殯的前一天,道公會做出各種模型,比如房子、車子、牲口等,燒給死者。在喪禮中,道公喃唱內容大意為“一路走好,不要牽掛,大家都會記掛您,不要回頭,保佑子孫一切安好”。正是這些儀式與喃唱,可以說是道公對死者家屬精神上的安慰,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以直白的方式傳承了道教的文化??梢?,無論是民眾的信奉還是道公儀式的表達,都是壯民族民風民俗的體現。
3.壯族道公文化民俗旨趣的現實機能
隨著時代、科學的發(fā)展,壯族道教文化的宗教旨趣不斷減弱,被利用為統(tǒng)治工具的職能也逐漸減弱,更多地呈現出民風民俗化的一面,但并沒有讓民眾遠離之,相反,大部分民眾以求心安的方式實現自己內心的平和。
千百年來,隨著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以及自然知識的普及,人類越發(fā)了解雷、雨、電等自然地理現象的成因,恐懼感亦隨之減弱;千百年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民眾愈發(fā)了解宗教的構成與職能,統(tǒng)治階級與政府亦不再把宗教當作愚民及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主要工具。也就是在這個漸進發(fā)展的過程中,壯族道教文化中的民風民俗性質增強。當代壯族民眾仍然多半相信道公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預測未來,有個大事小情仍然會去找道公,但更多原因是習慣使然。你家拜神龕,我家也拜神龕;你家有事找道公,我家有事也找道公。況且,在予人心理慰藉方面,壯族道公文化還有其強大的一面,民眾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困難、在危機面前無能為力時,仍會把希望寄托于道公、寄托于人之外的力量之上;當家里發(fā)生了不順利的事情時,仍會去道公那里“求解”,然后按照道公的幾句暗示,把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對號入座”。特別是遇到家里有人生病,久治未愈或是嫌貴不去醫(yī)院時,也會去找道公尋求幫助。在現實生活中,道公通常了解一些醫(yī)學常識,在做法驅鬼治病時也會施以醫(yī)藥輔助,雖然治不了本,但這些科學上解釋不了的東西有時候也會使病患的癥狀有所緩解,從而使心理得到滿足。再如為一些夢魘、癔癥等虛妄之事求破解之法,究其根本也是因其本著求心安、多做也不會損失什么之心以保持內心的平和。
如果說以前的壯族道公文化的現實機能是更戎賾誚饈腿綰未理人與自然以及如何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那么現在的道公文化更側重于處理人與人、人與自身的關系。當然,這兩種機能并不是完全替代的關系,而是雜糅并存的關系。
三、原生態(tài)文化保護:壯族道公文化的歷史傳承
原生態(tài)文化”最初是由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斯圖爾德提出,意在強調不同地域環(huán)境下的文化特征及其類型起源。國內學者印成平把其界定為“根植于某個地域并且反映當地歷史人文特征,沒有經過商業(yè)開發(fā)的文化形態(tài)”[1]。事實上,一切尚未被藝術加工的民間質樸藝術形態(tài),包括所有未遭現代商業(yè)文明侵蝕的原住民文化都可以被視做原生態(tài)文化。從這個角度來說,成長于壯鄉(xiāng)本土的道公文化也具有原生態(tài)文化的味道。
1.壯族道公文化的原生態(tài)味道
尊重自然、淳厚、質樸可說是原生態(tài)文化的重要特征。雖然文化旨趣幾經歷史變遷,壯族道公文化中仍保持著較多的壯族原始民風,無論是“原生的生存狀態(tài)”還是“原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抑或是“次原生的文化氛圍”,都未被現代文明所沖擊,保存了較完整的古風,在現代文明中彰顯了自己的特色,體現了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的統(tǒng)一。
在當代壯民族家庭中,無論是家內供奉的神龕及其意蘊,還是家外請來的道公及其所做的法事或群體共同營造的節(jié)日及其傳統(tǒng),都以其歷史遺存成為道公文化的體現,是直觀的,可感受的,是人、事物與環(huán)境的合一狀態(tài)。事實上,不只這些,包括民眾祭祀、道公做法事時穿的服飾、供奉的食品,及其為此而專用的傳統(tǒng)烹調技藝、縫制工藝;包括道公做法事時所采用的喃唱儀式,民眾在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歌唱、舞蹈等慶典方式;口口相傳的對這民俗的認識模式,都具有傳統(tǒng)的原生文化的味道。這種道公文化,因藏匿在炎迕竇洌所以能與民族的鄉(xiāng)土環(huán)境、人文歷史、民俗風習融為一體;它因沒有經過人工修飾,所以與自然、淳厚、質樸的民俗、民風相伴,成為特定生活與情感表達的方式;它因自然、質樸、淳厚,所以既非職業(yè)也非專業(yè),而是通過家族、親緣或者師徒關系傳承;它因未被城市的文化工業(yè)所浸染,所以展示了它的過去以及“何以現在”。
2.壯族道公文化的意蘊與原生態(tài)保護旨趣
壯族道公文化所展現的“何以現在”原因,就是壯族道公文化的主旨由宗教實踐旨趣、民風民俗旨趣向原生態(tài)保護旨趣轉變的過程,這是一個由自在到自覺的過程,也是我們保護壯族道公文化的意義所在。
當一種原生態(tài)文化得以展現自己形成的全貌,其民俗文化的地方性內涵被挖掘出來并獲得重視時,這種文化就具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蘊。如果這種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遺存時,則其展現的歷史意蘊會更加深厚。壯族道公文化就是如此。壯族道公文化從產生到發(fā)展先后經歷了宗教實踐旨趣、民風民俗旨趣,它不僅內蘊了壯民族豐富而生動的記憶,保存了壯民族歷史發(fā)展的血脈,還映射出了壯民族演變的歷史過程,并在歷史的每個橫切面上都表現了壯民族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評判標準,并因此成為我們解碼過去的鑰匙。
3.壯族道公文化原生態(tài)旨趣的現實機能
我們對壯族道公文化的主旨進行有意識的引領與轉換,是為了突顯壯族道公文化歷史性,也是為了保有其生命力。
隨著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的發(fā)展,人類關于自然、社會、思維都有了全新的知識與認識,了解了鬼神產生的根源,自然會對傳統(tǒng)宗教實踐進行祛魅,自然是對以宗教實踐為主旨的壯族道公文化傳承的削弱;而若單純是以民風民俗為主旨進行無意識的傳承,就不會有意識地防范、抵御現代文化工業(yè)的侵蝕,難免致其最終失守;只有以原生態(tài)保護旨趣為主導,我們才會在強調源頭性、原生性、整體性的同時,在傳承、變化、發(fā)展中有意識地予以保護。這種傳統(tǒng)與現代的結合,既可以避免原生文化的變味、消失,也可以遏制現代性的無限擴張,既以淳樸古風滋養(yǎng)了人類心靈,也以有意識的引導與保留體現了文化的創(chuàng)新,展現了傳統(tǒng)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這同樣可以為我們當下的社會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激發(fā)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四、小結
在文化工業(yè)橫掃、碾軋現代文明的今天,了解我們失落的歷史,保護原生態(tài)文化非常重要。壯族道公文化作為壯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是壯民族的寶貴文化財產。壯族道公文化主旨的變遷,是一個由被動到主動、由無意識到有意識、由自在到自覺的過程,體現了人類對歷史文化遺產的態(tài)度,也是現代文化建設的體現,以期使原生態(tài)保護旨趣下的壯族道公文化成為壯民族走向未來的文化動力的源泉。
參考文獻:
[1]印成平.對“原生態(tài)”文化現象的理性思考[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7):25.
關鍵詞:民俗資源;民俗旅游;開發(fā)優(yōu)勢;重慶市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9009102
1民俗與民俗旅游
民俗是一種歷代相沿成習的文化、一種歷史文化傳承。民俗就是民間風俗,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人們所創(chuàng)造享用并傳承的生活文化。它是社會群體在適應自然、經濟、政治等環(huán)境下而形成的文化結晶,具有地域性、群體性、歷史性、傳承性、發(fā)展性等特點;它包括物質文化如衣、食、住、行等,精神文化如節(jié)日習俗、民間信仰、婚葬習俗等,社會民俗如家族制度、鄰里關系等,口承民俗如神話傳說、歌謠、民間藝術等。民俗與旅游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如《徐霞客游記》、《馬可波羅游記》等都有相當大部分的民俗世相的記載。
不同的學者對民俗旅游有不同的定義,溫錦英認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展開的旅游項目,它以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動為旅游資源,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鮮明的民族性與獨特性;陸景川認為民俗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賞的對象是人文景觀,而非自然景觀,包括傳統(tǒng)節(jié)日、建筑風格、民間歌舞等。總之,民俗旅游就是依托某地區(qū)或某民族的傳統(tǒng)民風、民俗資源進行開發(fā)并保護的旅游產品,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民俗旅游賴以存在的基礎是民俗,而且是以地方性或民族性為標志的民情風俗,它的核心內容為民俗文化,是廣大中下層勞動人民所創(chuàng)造和傳承的民間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歷史作用下形成的積久成習的文化傳統(tǒng)。具有明顯的地域性、鮮明的民族性、發(fā)展性(即時間與空間上的擴展)、傳承性、節(jié)律性(即民俗活動受季節(jié)的影響)、神秘性等特點。它包括物質民俗旅游資源如生產民俗、消費民俗等;精神民俗旅游資源如民間信仰、民間藝術等;社會民俗旅游資源家族、村落民俗,禮儀民俗等。
2重慶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優(yōu)勢分析
2.1資源優(yōu)勢
重慶市旅游資源堪稱得天獨厚。巴山綿延,渝水縱橫,古文化遺址眾多。不僅有山、水、林、泉、瀑、峽、洞等豐富而壯麗自然景色,還有巴渝文化、三峽文化、紅巖文化、都市文化、民族文化等一系列特色濃郁的人文景色。
2.1.1民俗文化資源
重慶地區(q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從巴族、巴國到直轄,有“三建國度、四筑渝城、六次移民”的歷史。豐富多彩、異彩紛呈的民俗文化資源,古樸醇厚的民風民俗,為重慶民俗旅游的開發(f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主要表現:(1)豐富的民間音樂:各種民歌、民間小調、器樂與曲藝音樂等都凸顯了濃厚的巴渝特色。如秀山民歌、酉陽民歌、梁平抬兒調、巫山龍骨坡抬工號子、四川竹琴、川江號子、綦江永城吹打等。(2)獨特的民間舞蹈:古代巴族能歌善舞,其歌舞內容主要是從“戰(zhàn)舞”發(fā)展演變而成的巴渝舞,在歷史上享有盛名。后來逐步成為一種專供表演的宮庭舞蹈。巴渝舞是集體舞蹈,它剛勁有力,富有氣勢。之后,巴渝舞不斷演變,至今在重慶土家族聚居地區(qū)流傳的“擺手舞”即為其分支。其舞蹈形式有“單擺”、“雙擺”、“回旋擺”等;其次龍、獅、燈舞同樣流行于重慶各地,都具氣勢磅礴、恢宏大度之勢。極具代表性的為銅梁龍舞;此外,還有在重慶土家族聚居地區(qū)的“跳喪舞”、苗族聚居地區(qū)的“蘆笙舞”等。(3)琳瑯滿目的民間工藝品:重慶的民間工藝品種類繁多、制作精良、文明遐邇。主要包括有棕編、草編、竹編、紙扇、剪紙等。如有享有“天下第一簾”美譽的梁平竹簾、銅梁龍燈、城口漆器、譚木匠工藝、榮昌折扇、堰興剪紙等。(4)異彩紛呈的民間戲曲:重慶戲曲藝術源遠流長,曲目多樣,是重慶民俗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古樸、詼諧的的秀山花燈、有“川劇活化石之稱”的陽戲、極具泥土氣息和山野風情特色的踩堂戲、生動活潑的梁山燈戲及廣為流傳的川劇等。(5)流光溢彩的民間美術:重慶民間繪畫歷史悠久,別具特色。如中國民間民族藝術的一朵奇葩并受到國內外美術界高度贊譽的“綦江農民版畫”。它吸取了本地廣為流傳的扎染、蠟染、木雕、木板年畫、石刻、剪紙等傳統(tǒng)民間藝術精華,具有濃郁的民族民間風情和農村生活氣息;“梁平三絕”之一梁平木版年畫,在清代,梁平木版年畫便已“馳名京省處”,暢銷東南亞;“四大名繡”之一的蜀繡,有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嚴謹細膩、光亮平整等獨特風格。
此外,重慶還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滿族、彝族、壯族、布依族等49個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為175萬人,主要分布在黔江開發(fā)區(qū)的五個民族自治縣和涪陵地區(qū),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5%。域內各少數民族仍保留著自己的傳統(tǒng)習俗。如土家族有擺手舞、趕年、唱儺戲、花燈,苗族有趕秋節(jié)、踩山節(jié),此外還有羊馬節(jié)、火星節(jié)、哭嫁、跳喪等民族習俗和活動。土家吊腳樓和苗族刺繡、蠟染獨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也極大地豐富了重慶的民俗文化。
2.2區(qū)位優(yōu)勢
重慶市地處中國的西南部,位于長江上游。是我國東西結合部與中西部的戰(zhàn)略樞紐,中國西南地區(qū)綜合交通樞紐,是長江上游經濟帶核心地區(qū),中國政府實行西部大開發(fā)的重點開發(fā)地區(qū)。這為重慶發(fā)展旅游提供了先決條件:東西結合部與中西部樞紐的位置增加了進出重慶的流動人口的數量與流動速度,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來渝的旅游人數;而西部大開發(fā)的重點開發(fā)地區(qū)的政策優(yōu)勢又為重慶經濟開發(fā)提供了必不可少人力、財力、物力支持;長江上游的地理位置,塑造了濃厚底蘊的文化。
2.3交通優(yōu)勢
重慶是中國西部唯一集水陸空運輸方式為一體的交通樞紐:(1)市內交通:重慶市交通有多路公共汽車、電車、出租汽車,可謂是四通八達,通達性較高,且費用與國內各大城市相比較低。(2)對外交通:航空方面,有西南、國際、南方、東方、長城等航空公司在此云集,重慶機場連接著日本、泰國和全國27座大中城市的空中交通;鐵路方面,重慶火車站是重慶鐵路客運的中心,全國有三條主要鐵路干線即川黔鐵路、成渝鐵路、襄渝鐵路在這里交匯,并與全國其他鐵路干線連網。水運方面,是長江流域的重要港口之一,客運碼頭位于渝中區(qū)東端,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朝天門,為乘船游覽長江三峽的最佳起始站。
2.4經濟優(yōu)勢
重慶抓住中央直轄、三峽工程建設、西部大開發(fā)三大歷史性機遇,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積極擴大開放,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綜合力進一步增強,主要經濟指標在西部12個省區(qū)中均在前5位以內。2007年,全年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4122.51億元,比上年增長15.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達到14660元,比上年增長15.3%,2007年實現旅游總收入444.12億元,增長28.3%。其中旅游外匯收入3.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8%;國內旅游收入413.65億元,比上年增長28.6%。
2.5政策優(yōu)勢
政府的各項政策決議對經濟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重慶市政府積極地推進并實施各種有利于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各項決議政策,為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證:重慶市政府確定2009年為重慶名鎮(zhèn)旅游主題年,并將啟動建設100個名鎮(zhèn)旅游項目、開展100項旅游營銷活動、完成旅游項目招商引資100億元,確保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總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20%。并重點推出瓷器口古鎮(zhèn)、巫山縣大昌古鎮(zhèn)、酉陽縣龔灘古鎮(zhèn)、涪陵區(qū)藺市古鎮(zhèn)等十大名鎮(zhèn),供市民出游選擇。
2.6市場優(yōu)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消費結構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旅游消費越來越為大眾所接受,甚至成為人們消費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旅游需求迅速增長,市場不斷擴大。據國家旅游局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09上半年,我國國內旅游市場繼續(xù)穩(wěn)步增長:國內旅游10億人次,同比增長11.7%,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5.4個百分點;國內旅游收入4979億元,同比增長10.6%。
(1)國內市場:我國經濟持續(xù)保持增長趨勢,消費需求不斷增加,對旅游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為出游解決了資金的問題。與此同時,國家法定的各類大小節(jié)假日為長途或短途旅行解決了時間上的矛盾,成為旅游的黃金周。
(2)國外市場:2001年我國加入WTO后,對世界的開放更進一步,世界各族人民也進一步了解了文明這座擁有燦爛文化的東方文明國。對國外游客而言其出游一心想探求的是東方的異質文化。據對美、日、法、英、德五國游客訪華動機綜合調查資料表明:第一位是了解人民生活(占100%),第二位是了解歷史文化(占80%),第三位是游覽風光(占40%)和品嘗佳肴(占40%)。正是因為懷著求異的心理,民族民俗旅游最終成為來華旅游的主要目的。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國;中國入境旅游人數將達到2.1 億人次,國際旅游外匯收放580億美元,國內旅游收入折合2600億美元,旅游業(yè)總收入將超過3100億美元。
而國家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中西部獲得了更多的關注與支持,重慶作為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我國中西部的戰(zhàn)略樞紐,中國內陸、面向五洲四海的中央直轄市,將成為更多海外游客的目的地。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8085.5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1%;其中,入境游客76.17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3.82億美元,分別增長26.3%和23.8%;國內游客8009.33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413.65億元,分別增長18.0%和28.6%。
3重慶民俗旅游資源開發(fā)思路
民俗旅游的興起,代表了旅游發(fā)展的趨勢,提供了具有參與性、多樣化的旅游活動形式,豐富了人的物質和精神文化內容。而旅游也豐富了民俗的內容,旅游使得一些即將湮沒的民俗被挖掘打造,重新煥發(fā)生機。在民俗文化與旅游開發(fā)之間存在著一個“度”,在這個“度”之內,二者才能達到和諧共贏的局面,反之,則會導致開發(fā)不當,民俗文化受損。如一些地區(qū)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不惜對民俗旅游資源實行掠奪、粗放式的開發(fā),導致許多文化資源遭到破環(huán)甚至消失。片面追求數量性的增長的旅游發(fā)展模式,旅游資源的保護勢必會受到威脅,旅游質量出現下降,旅游地會失去市場號召力。
因此,在對重慶民俗文化資源進行開發(fā)時應從以下思路出發(fā):
(1)注重對民俗文化資源的縱向開發(fā),適當的進行橫向開發(fā)。即要加大對民俗文化內涵的開發(fā),這是進行民俗旅游的根本條件,只有通過挖掘其獨特的、深厚的文化內涵,才能保持旅游目的地的市場號召力,滿足旅游者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與此同時可適當的對民俗文化進行數量上的擴充,要注重地區(qū)特色,切忌“拿來主義”。
(2)注重保持民俗文化的地方特色,防止民俗同化、庸俗化現象,民俗文化地域性的特點是保證旅游地市場號召力的重要砝碼。因此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fā),無論是內容還是格調、造型、色彩等都應按民俗本來的形態(tài)展示,以顯示民俗的民間風格和地方民族特色,給旅游者以親切、真實、淳樸、鄉(xiāng)土的心理感受。
(3)在設計游覽方式上要注重靜態(tài)與動態(tài)相結合的理念:民俗文化是一種動靜結合的文化。游客除通過參觀靜態(tài)的民俗成果獲取知識外,還應參與到生產生活中體驗民俗文化。重慶的旅游文化產品絕大多數尚屬低層次的“乘船觀光游”,而真正的了解風土人情等專項特色的文化旅游則占有較小的比例,應適時的推出“住一宿農舍,學一門手藝,品一品鄉(xiāng)俗” 的旅游產品。如可以讓游客參與到擺手舞中、教授簡單的剪紙、年畫技巧等。
(4)注重開發(fā)帶有民俗特色工藝品。據國內有關資料表明,旅游業(yè)發(fā)達的地區(qū)旅游商品的收入在旅游經濟總收入中的比例可達25%―50%。因此在大力開發(fā)民俗旅游的同時,應積極配套開發(fā)相應的民俗商品與傳統(tǒng)土特產品以增加效益。重慶民間工藝品與土特產品門類多樣,開發(fā)潛力大。如有榮昌的折扇,譚木匠工藝,梁平竹簾、年畫,土家族的蠟染、刺繡,城口漆器等工藝品;土特產有磁器口陳麻花、合川桃片、江津米花糖等。
(5)開發(fā)要惠及當地人民,尤其是農民朋友,為其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提供機會,確保開發(fā)地居民能真正參與到民俗開發(fā)之中,享受開發(fā)的成果,為“三農”問題創(chuàng)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6)開發(fā)要注重對當地環(huán)境的保護。如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生態(tài)較為脆弱,一旦遭受破壞,不僅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損傷,甚至會導致民俗文化因缺失其原有的環(huán)境載體而消失。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2]溫錦英.文化,民俗旅游開發(fā)的靈魂[J].廣東民族學院學報,1997,(3).
[3]陸景川.民俗旅游發(fā)展淺探[J].民俗研究,1988,(2).
[4] 行業(yè)發(fā)展研究課題組.中國民俗旅游發(fā)展研究報告(2009)[J].中國報告大廳,2009,(2).
[5]重慶市統(tǒng)計局,國家統(tǒng)計局重慶調查總隊.2007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N].20080327.
[6]姚鵬.重慶確定今年為名鎮(zhèn)旅游主題年 力推十大名鎮(zhèn)[N].重慶晚報.20090119.
[7]國家旅游局.上半年國內旅游市場穩(wěn)步增長[N].中國旅游報,2009724.
[8]沈受君.民俗旅游的現狀與發(fā)展[J].民俗研究,1995,(1),1213.
[9]王煥平.管中窺豹:從傳統(tǒng)和現代旅游看民俗變遷及其意義[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8,(4):161163.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中國旅游業(yè)發(fā)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2020年遠景目標綱要[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通過實地調查發(fā)現了如下相關情況:第一,布洛陀文化旅游節(jié)雖然吸引了大量人參加,但當地年青一代對于文化旅游節(jié)中一些活動了解不夠,甚至說缺乏熱情。相關體育活動中參加者都為有著傳統(tǒng)思想的老一輩人,年輕人有大部分也是由于家里老人的要求才參加的。調查原因是“在全球化的經濟、市場,乃至文化沖擊下的農業(yè)社會,無數青年人從農村流出,削弱了農業(yè)生產的中堅,然而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地方農民文化的根基”。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青壯年村民幾乎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婦女、兒童、老人由于知識、精力等的限制難以組織參加節(jié)慶體育。第二,傳統(tǒng)項目及手藝缺少接班人。在采訪當地花炮傳承人時了解到,最擔心的就是缺少接班人,因為現在年青人對傳統(tǒng)文化都不熱衷了。因此制作花炮的手藝找不到合適的年青人去繼承,長期下去手藝只會失傳。因此在缺乏青壯年村民認同的農村社會背景下,壯鄉(xiāng)節(jié)慶體育的發(fā)展陷入了困境。所謂失范是指:隨著社會的轉型,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本質的變化,而民俗傳統(tǒng)體育也在這種變化中表現出規(guī)模萎縮、活動形式變異,在民族傳統(tǒng)體育上的行為目標與手段之間缺少平衡,因此造成行為沖突、意義匱乏、組織混亂、核心形式丟失等現象。隨著當地社會的發(fā)展,當地群眾對布洛陀文化旅游節(jié)的理解逐漸表現為多元化、商品化、消費化。當然文化旅游節(jié)的開展離不開商業(yè)贊助的資金支持,但由于太多的商業(yè)廣告夾雜在其中,使得布洛陀文化旅游節(jié)中的活動少了一份少數民族的文化韻味,而是多了一份現代化的商業(yè)氣息。因此,布洛陀文化旅游節(jié)在世俗化、經濟化下逐漸面臨著失范的危險,其核心形式漸漸丟失,當地壯族傳統(tǒng)文化失范與傳承的矛盾沖突也加劇了。民俗節(jié)慶體育吸引人們參與的動力是:體育項目的新穎性、趣味性、可參與性。在當今“時尚文化”盛行的氛圍中,參與舞龍獅、搶花炮等人們借以紀念先人、祈愿求福的民俗節(jié)慶體育項目正在減少,逐漸面臨著衰竭的現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群眾休閑活動方式的選擇已經趨于多元化,參與走親訪友、歌舞類活動、看電視上網等人群數量已經和參與節(jié)慶體育活動的人群數量所占比例相差無幾(見表5)。可以說,休閑需求變異是導致民俗節(jié)慶體育部分項目在村民中不受歡迎的社會動因。
2壯鄉(xiāng)民俗節(jié)慶體育的發(fā)展路徑
2.1科學規(guī)劃,走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節(jié)在促進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fā)展的同時,也看到了布洛陀文化旅游節(jié)中所蘊涵的那些少數民族文化正面臨著失范的危險。在如何充分利用當地壯鄉(xiāng)民俗資源優(yōu)勢的同時,保護好當地的民族文化資源,這就需要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眼光去看待它。所以,在利用少數民俗文化遺產發(fā)展本地經濟,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同時,還應努力保護與傳承少數民族的文化遺產,需要科學規(guī)劃,走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也就是說,在保護好當地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原則下,充分開發(fā)與挖掘本地的民族體育文化資源。
2.2全面協(xié)調,整體思考地域的綜合
廣西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節(jié)作為當地壯族的一個以傳統(tǒng)民族體育為主要特征的、重大的節(jié)慶體育活動,需要社會各級部門的配合與協(xié)作。所以,將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節(jié)中節(jié)慶體育活動置于地域綜合體中整體思考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為此,當地體育部門在對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節(jié)的規(guī)劃與發(fā)展中,既要考慮當地民族文化資源的地域類型和相應的地域分工的空間布局,又要從本地所處的地域綜合體的形成、發(fā)展來綜合考慮,以科學的發(fā)展觀為指導,統(tǒng)籌兼顧。
2.3適當融入現代體育元素,豐富民俗節(jié)慶體育內容
民俗節(jié)慶體育活動在強調民俗體育特色與地方特色的同時,積極引入現代新的體育元素,這樣不僅可以豐富節(jié)慶體育項目內容,而且可以增強民俗節(jié)慶體育文化的吸引力,不但更多群眾可以參與到節(jié)慶體育活動的時空場域中,而且能帶動人際間的交往。
2.4打造全面旅游品牌,努力開發(fā)節(jié)慶體育
關鍵詞: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開發(fā)
一、羅城仫佬族的民俗旅游文化資源
仫佬族是古代“僚”、“伶?的一支,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現主要居住于廣西有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仫佬族人民傳承下來的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開發(fā)中無疑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1.依飯節(jié)
依飯節(jié),仫佬挨語叫“敬依飯公爺”、“還祖選愿”。依飯節(jié)是仫佬族民間獨有的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用于祈神保佑豐收、人丁安泰,是仫佬族歷史文化的瑰寶。
關于依飯節(jié)的傳說,其中最廣為傳誦的傳說是紀念白馬姑娘:據說古時候,仫佬山鄉(xiāng)群獸為害,特別是獸王神獅,傷人毀莊。正當仫佬人陷入困境時,來了一位白馬姑娘,她力大無比,射死了神獅,解救了萬民,并從獅口中奪回谷種送給人們,又用芋頭、紅薯做成黃牛、水牛為人們犁田耕地,教仫佬后生習武滅獸。從此,仫佬山鄉(xiāng)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為紀念白馬姑娘的功績,每逢閏年立冬日,人們便以“冬”為單位,集資輪流主持聚會,相沿成習,于是形成依飯節(jié)。
依飯節(jié)是仫佬族文化的珍貴遺產,通過敬奉、贊頌祖先形成了仫佬族人孝字當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團結。
2.走坡節(jié)
仫佬族的“走坡”是青年人尋找終身伴侶的日子?!白咂隆蓖驹谝荒曛械拇汗?jié)及八月的中秋,每逢此時,男女青年早起吃過飯后便身穿盛裝,到坡場上對唱山歌。如果認定對方是自己要找的意中人,對歌結束會互贈信物,男方送女方月餅稱“同年餅”,女方送男方同年鞋,又稱“鴛鴦鞋”,意為成雙成對,共結同心。
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如今的走坡節(jié)已伴著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改變。如今年輕人認為通過“走坡”找戀人簡直是在浪費時間。當年的“走坡”習俗現在已逐步向“歌場”發(fā)展,老人們成了圩日“歌場”的“主角”,歌場上山歌的內容由男女之間的談情說愛為主到婚戀、打工、歌唱新事物,凡社會出現的新現象無所不包。
3.特色婚俗
仫佬族人民傳承下來的婚俗風情,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如極具特色的“送嫁十姐妹”。新娘過門前一個月,同村寨同輩姑娘組成十人儐相,到新娘家?guī)退鲂滦?、縫嫁衣、備嫁妝,與新娘日日相伴。成親那天,十姐妹打扮得與新娘一模一樣,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撐同樣的姐妹傘、剪同樣的發(fā)型。到了新郎家,十一個姑娘一起登堂入室,熱鬧非凡。
4.飲食習俗
仫佬族大都習慣日食三餐,早餐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飯和比較豐富的菜肴。仫佬族喜冷食,飯菜煮熟之后,晾涼了才吃。其仫佬族的特色飲食民俗有白饃、五色糯飯、白卿肉、狗舌糍耙、枕頭粽等等。
另外還有極富娛樂性和參與性的“坐夜歌”、“打老庚”、“搶粽粑”、“搶竹球”、“搶花炮”、“斗雞”等獨具一格的傳統(tǒng)文體活動。
二、仫佬族民俗旅游開發(fā)現狀
1.景點缺少人文內涵
仫佬族自治縣羅城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山水風光秀麗的勝地,但是其景點多屬于觀光游覽型,且資源分散,缺少文化創(chuàng)意,缺乏缺乏資源整合,沒有進行鮮明的主題形象和高品位、組合型的系列旅游產品和特色旅游項目開發(fā),不能將獨特的民俗資源和人文內涵滲入在其中,這樣的直接后果就是故游客消費層次不高,逗留時間相對較短。
2.節(jié)慶活動缺乏特色
如今各地都打著節(jié)慶的旗號來作為宣傳城市的最佳契機,然而在節(jié)慶活動的舉辦中突出其獨特的文化特點是最為重要的,要不然就淪為一場單調的歌舞秀,明星場。在節(jié)慶活動中融入仫佬族民俗、民風、民情是至關重要的。
3、民俗文化資源沒有有效整合
仫佬族文化有豐富的旅游民俗資源,從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到仫佬族特色的吃、穿、住、用到節(jié)慶、舞蹈、游戲等等,然而這些資源沒有進行統(tǒng)一的包裝管理,“捆綁營銷”,應該對不同文化資源在進行合理定位的基礎上,形成組合型的系列旅游產品。
4、旅游交通等配套設施不完善
近幾年來,羅城縣旅行社發(fā)展穩(wěn)中有升,但從整體而言,發(fā)展速度較慢,綜合實力不強,國際、國內旅行社數量較少;旅游飯店規(guī)模相對較小,檔次結構失調,高檔酒店數量明顯不足,同時缺少特色鮮明的度假酒店。目前,羅城縣旅游業(yè)信息化水平還比較低,高利技手段介入旅游業(yè)的程度不高。旅游交通指示系統(tǒng)、景區(qū)標識系統(tǒng)尚不完善,明顯不能適應現代旅游發(fā)展的需求;人多數景區(qū)的旅游保障設施不完善,旅游景區(qū)的娛樂性,體驗設施嚴重不足;旅游醫(yī)療、保健、金融等支撐服務體系的建設遠遠不能滿足旅游發(fā)展的需要。
三、仫佬族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fā)
羅城仫佬族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民風純樸,旅游開發(fā)應以當地自然資源為前提,構建天人合一的審美意境,讓游客在娛情山水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美的享受。如今由于缺少規(guī)劃和人文內涵,雖然游客不少,但是經濟效益卻未能取得好成效。如何才能很好地利用本地的自然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為當地經濟服務,并能在此基礎上獲得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筆者認為須落實如下幾條措施:
1.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民俗的融會貫通
仫佬族民族民俗旅游的開發(fā)尚處于無序混亂階段,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還是主要依賴于得天獨厚的地理自然環(huán)境資源。像是懷群鎮(zhèn)劍江風景區(qū),人們駐此觀光旅游,只是留戀與它的青山秀水,往復于醉人的山川美景中。而這位超然脫俗的“姑娘”并沒有多少豐富的精神食糧,而如今到此地的旅游者,特別是年輕一輩的異文化者,他們旅游的目的不僅僅滿足于對自然美的感知,同時也帶著對異文化強烈的求知欲,希望親身體驗到異文化所帶來的文化上的審美愉悅。
比如可以再懷群鎮(zhèn)劍江風景進行分區(qū)處理,因地制宜的安排一些民俗表演,達到人在船中行,藝在水上演的效果。將大自然的饋贈和地域人文特色結合,舟行于水上,心卻留戀在這片風采盎然之地。于江尾設立一些駐扎在江上的美食餐店,在不能污染環(huán)境的前提下,提供仫佬族特色的飲食,同時可以在江的遠處舉行豐盛的民俗表演和文藝晚會。讓游人在茶余飯后或者食酣之時享受一場民俗文化盛宴。這樣將各種特色旅游文化資源充分的整合,發(fā)揮整體效益,深入挖掘旅游資源,充分的配套搭配,進行系列產品開發(fā)。
2.依飯節(jié)“走坡節(jié)”文化旅游節(jié)
如今各地的旅游節(jié)讓人眼花繚亂,讓人感覺只要有當地有民俗,就會大力興辦文化旅游節(jié)。而筆者認為依飯節(jié)和走坡節(jié)文化旅游節(jié)的舉辦,主要是擴大其在全廣西甚至全國的影響,為其作為一個節(jié)慶品牌積攢足夠的知名度.利用節(jié)慶方式來形成一種“文化傳聲筒”。同時要突出各地節(jié)慶活動的民俗特色,不能單純的只是舉辦一場聲勢浩大的歌舞晚會。
仫佬族“依飯節(jié)”“走坡節(jié)”將是一次由仫佬族文化引領的,以節(jié)慶活動為核心的,仫佬族五花八門的民俗的大聚會、大
聯歡,豐富多彩的仫佬族文化的大交流、大碰撞。它將不斷豐富依飯節(jié)、走坡節(jié)文化內涵,增強仫佬族文化的影響力,宣傳力。
依飯節(jié)、走坡節(jié)節(jié)慶活動包括有開幕式、依飯節(jié)、走坡節(jié)文化系列主題活動,仫佬族文化旅游等板塊,通過舞草龍、儺面舞,以“冬”為舉辦單位宗族制度,置辦的節(jié)令飯菜、祈神儀式、走坡節(jié)歌王擂臺賽、民俗風情園等活動展示,完整的立體的呈現依飯節(jié)、走坡節(jié)文化體驗活動,使仫佬族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3.仫佬山鄉(xiāng)原生態(tài)休閑民俗度假村
以走坡節(jié)和依飯節(jié)等節(jié)慶活動為契機,以建設中國民間仫佬族文化藝術品牌為目標,充分挖掘仫佬族文化資源,重視風俗文化,婚慶文化,飲食文化等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并將其與旅游市場資源相結合,通過幾年的開發(fā)建設,將羅城縣建成既有文化底蘊、仫佬族風情特色,又有時代精神,內容豐富多彩、特點突出的民俗村,同時具有民俗體驗、風俗娛樂、休閑觀光等旅游功能。
(1)風俗主題公園
羅城縣是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仫佬族文化底蘊悠遠深厚、豐富多彩,但是目前缺乏系統(tǒng)地展示和整理,缺少一個綜合性的展示平臺,這不利于仫佬族文化的傳承發(fā)展。通過建設仫佬族風俗文化主題公園,發(fā)展仫佬族文化旅游,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識地對羅城縣內的文化資源進行整合。
薈萃各種民族風情部分主要展現仫佬族的風俗文化,可以包括飲食文化的制作加工過程展示,比如倒糍粑,五色糯米制作等,不過這里最好用一種近乎演出的方式來展示,可以請一些身著民族服飾的年輕少男少女來“表演”。同時游客也要參與進來,體驗制作過程帶來的愉悅。此外,也可以加入草龍編織、尖頂帽制作、服飾加工等等。
(2)婚慶主題公園
愛情是一個永不過時的主題,根據調查,整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罕有婚紗外景拍攝基地,而羅城縣不僅有即將打造成功的攻瑰莊園優(yōu)勢,而且還有仫佬族這一極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于是打造一座愛情城,集浪漫、休閑、環(huán)保為一體的愛情主題公園勢在必得。聘請一流的國內攝影師,造型師,化妝帥,并為新娘新郎量身制作民族服飾,留下完美的愛情印記。以整個廣兩自治區(qū)為目標市場,讓更多的年輕伴侶在此留下珍貴的愛情影像浪漫的境地,以此來帶動旅游的發(fā)展以及其他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另外還可以塑就浪漫風俗結婚mv拍攝基地。將仫佬族婚慶文化中的送嫁十姐妹、三雙過門鞋、攔門歌等元素整合到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中,回首兩人的戀愛經歷,不同結婚習俗義會帶來新的戀愛體驗。
通過一流的專業(yè)設備和專業(yè)素質,形成良好的品牌、碑效益,讓來過此地的情侶流連忘返,令沒來過的情侶心存期待。
(3)美宴天下莊園
飲食文化可以如前所述在山水環(huán)抱的景點中設置,也可以在度假村中點綴些農家樂的影子,用可以代表民族風情的建筑來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