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范文

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

第1篇: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范文

論文摘要:提出要重視中學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的教學策略,探索、實踐并總結了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教學的不同策略和多種方式。

在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及上一輪高中化學新教材實施過程中,化學教育界積累了一定的研究落實新課程、推進新課程的經驗,但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其中,對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的教學存在著以下問題:部分教師不注重聯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內容缺少時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教學模式僵化、方法單調,學生學習比較被動,缺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過程,思維層次低,學生覺得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枯燥無味,缺乏興趣,難以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和發(fā)展。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認為:教師不再是代表權威的指導者,而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咨詢者、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探究化學科學的真諦,像科學家那樣去學習化學科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學習方法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課堂成為一個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積極探討、共同發(fā)展的場所,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場所,構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場所。因此,我們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教學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中心,盡可能地挖掘教材,幫助學生發(fā)現概念之美,感受理論之實,增加學生的認知體驗,把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為此,我們設計采用了“化學史引入”等教學策略和方式。實踐顯示,合理使用多種策略和方式,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發(fā)現概念之美,感受理論之實,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的興趣,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益。

1 化學史引入 :原來概念與理論是這樣產生的

知道化學概念和理論的歷史背景、來龍去脈,可以增進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化學史既是化學發(fā)展演變的歷史,也是化學科學思想的演變和再現,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運用化學家的故事、生平、軼事等,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新異的情境,提高教學效果;化學家們堅持實踐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和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如在介紹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時,把老高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同)中關于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的100年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新的元素不斷地被發(fā)現,有關元素分類的假設——三素組、八音律、門氏周期表的相關內容(詳情略)打印在學案上供學生閱讀與體會。

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于原子的結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人們發(fā)現,引起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的本質原因不是相對原子質量的遞增,而是核電荷數(原子序數)的遞增,也就是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變化。這樣才把元素周期律修正為現在的形式,同時對于元素周期表也做了許多改進,如增加了0族。

學生通過以上閱讀,明白了科學家也走過彎路,進而減輕了對概念和理論的陌生感和畏懼感。此時,再加上教師的講解與提示提問,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到元素周期律的誕生發(fā)展的較完整的過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元素周期律的實質,而且可以體會到前人在科學方法、創(chuàng)新意識方面的努力,進而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2 實驗“形象化”:原來概念與理論是形象實在的

在對元素周期律的“同周期元素的性質遞變”進行教學時,我們不僅安排學生分組做了Na、Mg、Al及其化合物的常規(guī)實驗,還設計了它們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pH值的測定實驗。通過直觀的現象的鮮明對比,學生了解了Na、Mg、Al的化學活潑性的差異。而通過定量的pH值的測量,學生感言“仿佛看到了逐漸活潑的Al、Mg、Na在以不同的速率跳動!”

在對氧化還原反應進行教學時,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其電子轉移的實質,一直困惑著我們。在深入研究新教材的基礎上,為了解決“通過實驗來證明電子轉移”的問題,我設計了Zn-Cu原電池的實驗,電流表指針的偏轉表明了電子轉移的結果——電流的產生。再配上精心選取的FLASH動畫演示。在此基礎上,還補充了老教材上的“氧化還原指示劑”實驗:“把4g葡萄糖和4g NaOH加入一個透明帶蓋的塑料瓶中,再加入大半瓶水和2~3滴亞甲基藍試液(一種氧化還原指示劑)。加蓋后振蕩,溶液呈藍色,靜置后溶液變?yōu)闊o色,再振蕩溶液又變?yōu)樗{色,靜置后又變?yōu)闊o色,這個顏色變化過程可以多次重復?!睂W生很快就能分析出氧氣是氧化劑,葡萄糖顯還原性。

3 適時穿插練習:原來概念與理論的應用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在講授“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時,從教學目標的確定開始就注意貼近學生實際,注重知識的應用與做題的反思體會,使每一個教學目標都有對應的達成措施,把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為了講解“位—構—性”的關系,我們設計了如下練習:

[練習1]:2004年,某甲宣布發(fā)現了一種比F2氧化性更強的單質,某乙宣布制得了一種比HF更穩(wěn)定的氣態(tài)氫化物。試判斷其可信度并分析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都不可信

[分析]:1. 第一周期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是F,鹵族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也是F,因此F是所有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2. 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體現在物質的化學性質上:①單質與氫氣反應的難易;②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③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

[練習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O

B. 金屬性:Na>Mg>Al

C. 穩(wěn)定性:H2O>H2S>H2Se

D. 酸性:H3PO4>H2SO4>HClO4

分析: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B、C

[分析]:A應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徑的變化規(guī)律。B應用同周期元素金屬性的變化規(guī)律。C、D應用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的變化規(guī)律。

[練習3]:填“ > ”、“=”、“

A.堿性:Mg(OH)2 __Ca(OH)2

B.酸性:H2CO3 __H3PO4

C.酸性:HF__HCl

D.溶解性:Ca(OH)2 __Ba(OH)2

體會: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A、

[分析]:A、應用同主族元素金屬性的變化規(guī)律。B、應用周期性知識無法解答,可從已知知識H2CO3是弱酸、H3PO4是中強酸解決。C、比較元素非金屬性強弱應用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而不是無氧酸的酸性強弱;HF與HCl的酸性強弱不知,但可從第六主族氧與硫的氫化物的酸性強弱推出規(guī)律。D、在水中的溶解性不是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但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已知Ca(OH)2 微溶, Mg(OH)2難溶, 即使不太知道Ba(OH)2可溶,也可以得出規(guī)律進而做出解答。

[點評]:通過新舊知識的整合來解決問題,這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

[練習4]:下列可以說明硫的非金屬性比氧弱的是

體會: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A、B、C、D

[分析]:判斷元素的性質強弱,不僅可以應用周期律知識,還可以應用氧化還原知識。

[練習5]:按半徑從小到大排列下列微粒

A組:S、Cl、K、Ca

[解答]: Cl

[分析]:影響元素原子半徑的因素

①電子層數。例:O < S

②核電荷數。例:S > Cl

應用以上得出的規(guī)律解答B(yǎng)組:

S-2、Cl-、K+、Ca2+

[解答]:Ca2+

[分析]:先比較電子層數,電子層數相同再比較核電荷數。

[補充]:③(同一元素不同離子)電荷高半徑小。例:Fe2+>Fe3+

通過對教師精選練習的解答與分析,再加上同伴和教師的補充,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掌握達到了預期的程度。

4聯系STSE:原來概念與理論是實用的

科學(Science)、 技術(Technology)與社會(Society) 教育, 即“STS教育”是當代科學教育實踐的重要理念, 環(huán)境(Environment)教育則是公民科學素養(yǎng)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方面。由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構成的STSE教育強調科學、技術與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重視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發(fā)展中的應用,是指導和實施學科教育的新理念。STSE教育的顯著特征是把當今與科技相關的重大社會問題及具有地方影響的問題納入教育特別是科學課程之中,包括科技的應用問題、科技發(fā)展動向問題和科技的社會倫理問題等。當學生看見所學知識在許多方面都有應用時,就會涌現出一股強烈的求知欲望,在化學學習中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如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時,我們選取了“石油化工科技網”上的一條信息作為素材:

用于汽車尾氣處理的催化劑

專利申請?zhí)枺?3120993.9

授權公告日:2005.02.16

該催化劑是消除汽車尾氣中 NOx(如NO)的催化劑,在不加任何其他物質的情況下,將污染物質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轉化為無毒氣體,達到對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綜合處理的目的。該催化劑對NOx的轉化率最高可達55.6%,而且穩(wěn)定性好,壽命長,有良好的抗中毒特性。

思考:汽車尾氣中含有CO和NO,它們在轉化成無毒氣體時,從氧化還原反應角度看分別表現了什么性質。

學生在順利解答完之后,得出結論:可以利用物質中元素所處的價態(tài),推測它可能具有的氧化還原性。同時,學生感慨:原來概念與理論真的是實用的!我一定要學它!

5聯系對比:原來概念與理論是相聯相通的

通過小結,學生“發(fā)現”了金屬與非金屬的對應規(guī)律:同周期從左向右,元素的金屬性越來越弱,而非金屬性則越來越強;同主族元素的性質也有一定的遞變規(guī)律。不僅如此,元素對應的單質、化合物的物理化學性質也有各種各樣的對應關系。受此啟發(fā),學生對下表的空格做出合理的解釋。

學生解釋為:Na是金屬單質,能與非金屬單質反應,Cl2是非金屬單質,能與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相反)反應;Na能與酸反應,Cl2能與堿(與酸相反)反應;水、鹽無相反概念,故Na、Cl2都與二者反應。唯一不對應的是非金屬單質能與非金屬單質反應,而金屬單質與金屬單質不反應,對應得似乎不夠工整。實際上,兩種非金屬單質反應時,必有一種較弱的非金屬單質顯金屬性,而兩種金屬單質不能反應的原因是因為金屬單質不能顯非金屬性。

在此基礎上,學生對金屬的知識主線:

單質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對應鹽

對應鹽氫化物單質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對應鹽

如:NaClHClCl2 Cl2OHClO NaClO

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把握:由于Cl的正價較多,還可以把Cl2右邊的知識主線寫出更多的來。如:Cl2??KClO3或Cl2ClO2??等。從知識主線看,由于金屬沒有負價,金屬知識主線比非金屬知識主線少了左半邊,對應得并不工整。雖然也有的題目中會出現金屬氫化物如NaH,但Na仍為+1價,H為-1價,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氫化物(二元素組成,氫為+1價)。

6嘗試創(chuàng)造:原來概念與理論是可以由我發(fā)展的

對于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教師不應滿足于學生只掌握書本和教師提供的知識。在做題的實踐與反思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學習推導出“自己的規(guī)律”。如通過Mg、Ca、Ba對應的堿和硫酸鹽的溶解性的比較,可以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對應的堿在水中的溶解性從上往下越來越大,而硫酸鹽的溶解性從

上往下越來越??;通過課本提供的“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從上往下越來越弱”,不僅可以推出課本上提供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越來越弱”,還可以導出其對應的“無氧酸的酸性越來越強”,如HBr的酸性比HCl強;凡此等等,不一一贅述。通過這些嘗試與創(chuàng)造的體驗,學生感慨:原來概念與理論也可以由我提出由我發(fā)展!

化學實驗新奇有趣,學生接觸化學的初始階段,教師要較多地用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教師更應及時揭示化學概念與理論的迷人魅力,幫助學生感受化學概念與理論的優(yōu)美與實在。唯有如此,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才會持久,才能從化學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學習化學也就成了學生一種持久的樂趣、一種幸福的享受、一種自覺的追求。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漷,張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第2篇: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 《信息管理學》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信息管理學》是教育部規(guī)定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yè)必須開設的六門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正因為《信息管理學》重要性,如何在避免與后續(xù)課程內容重復的基礎上,把信息管理的知識體系和內容,通過合理科學的教學內容表現出來,并利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傳授給學生,使其建立其本專業(yè)的體系,以及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本文將對以上問題進行探討。

一、教學目標

《信息管理學》應與信管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相輔相成,這種關系是由其信息管理專業(yè)核心課程性質決定的,同時,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其教學目標必須從屬于信管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又必須與其有所區(qū)別。

基于此,《信息管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應該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得學生能夠建立起信息管理科學的基本知識框架和學術體系,了解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掌握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規(guī)律、一般原理、通用方法和技術;了解信息管理學科的整體發(fā)展趨勢和研究進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信息資源管理的能力,并為將來的專業(yè)深造打下基礎。由此,《信息管理學》的教學目標可以劃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學生能夠掌握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這與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中的“能在各行業(yè)從事信息資源管理”的培養(yǎng)目標一脈相承。因此這個目標主要是技能、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個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興趣,以及本領域的理論素養(yǎng),為部分學生繼續(xù)教育和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礎。

二、教學內容的設置

《信息管理學》的教學內容體系的設置應該體現其教學目標,以及信息管理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必須面向市場,以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符合型人才”的總目標。[1]然而從目前市面上所出版的《信息管理學》(筆者把信息資源管理,或信息管理概論等教材也一并歸入)教材來看,課程內容對信息管理領域的理論比較偏重,而信息管理領域的技能、方法部分不是特別多。筆者收集市面上主要的《信息管理學》的6種教材,現將其比較結果分析如下:

1.柯平、高潔主編的《信息管理概論》(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該書從揭示信息管理的內核入手,認為信息管理的基點是信息和信息資源;信息技術是信息管理內核的支撐;信息處理體現了信息管理的精華所在;管理信息系統是信息管理的工具,又是信息管理的生果和產品;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內核重組的根源。全書循著這一思路展開敘述,并結合專門信息管理領域和信息管理環(huán)境的有關內容,構成了全書的體系框架。

全書的內容體現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與信息管理的應用各占書中的一半篇幅。這一寫法能幫助學生全面認識信息管理在理論和實踐中的作用,但是由于涉及面較廣,容易造成內容泛化,重點不突出的缺憾。例如企業(yè)信息管理、政府信息管理等內容都有專門的學科研究,不必作為獨立的章節(jié)來論述。

2.馬費成等編著的《信息管理學基礎》(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該書從人類社會信息過程出發(fā)考察了信息管理活動,重點介紹了信息、信息管理的內容、特征,信息交流和信息分布的規(guī)律,信息獲取、組織、檢索、服務原理與方法,還討論了信息系統、信息機構、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內容。

全書的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吸納了較多的國內外研究成果。但是,將信息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分章論述,可能與后續(xù)課程的重復較多;另外,將信息用戶的需求與行為規(guī)律放在信息服務一章中,不能反映信息用戶需求和行為規(guī)律對整個信息管理活動的指導作用。

此外需要說明的就是,馬費成于2004年1月份主編了一本《信息資源開發(fā)與管理》,電子工業(yè)出版社的教材,體系、知識上比較成熟,可以作為學生的參考輔助教材。

3.劉主編的《信息管理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全書結合了管理科學和信息科學的基礎,以及信息管理基本方法的部分內容,就信息資源、信息技術、信息系統和信息經濟學等信息管理中的幾個核心內容進行較為系統的介紹;把側重點放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信息管理新理念、新模式的介紹上,著重從微觀角度展開,強調定量分析,從整體內容上力求充分體現最新的研究成果。

全書兼顧系統性、易學性、實用性,尤其是其中關于信息管理中新方法和新技術的應用部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該書對信息系統的闡述過多,對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闡述較少,將電子商務、知識管理納入信息管理學基礎之中也不合適。

4.譚祥金、黨躍武主編的《信息管理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該書立足于社會信息環(huán)境和網絡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全面介紹了社會信息化和知識經濟條件下,信息管理、信息資源管理和信息系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技術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信息資源、信息社會、信息交流、信息管理、信息資源技術管理、信息資源人文管理、信息資源經濟管理、信息組織、信息系統、信息管理方法論等。將信息組織單獨作為一章,而對信息管理的其他環(huán)節(jié)未作介紹,是該書的不足之處。

5.楊善林、李興國、何建民編著的《信息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該書將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與信息、信息資源和信息活動的特征結合起來,建立了信息管理學的新體系,在此基礎上討論信息管理學的基本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方法,并按照信息管理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計劃職能、組織職能、領導職能、控制職能和管理創(chuàng)新與變革展開。

但信息管理并不是如戰(zhàn)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這類管理學的分支學科,是管理學理論在具體領域的延伸,因而不適合按照管理的基本職能來展開論述。這樣一來,有將信息管理等同于一般的管理活動的傾向,無法體現信息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6.婁策群主編的《信息管理學基礎》(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該書是主要內容包括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信息資源分布規(guī)律,信息用戶與信息需求及信息行為,信息交流的機制,信息搜集、組織、分析、提供的原理和方法,信息管理技術,信息管理人才及培養(yǎng),信息管理系統開發(fā)與管理,信息服務業(yè)的微觀管理和宏觀調控。該教材突出了基礎性、全面性、通用性和新穎性等特點,在基礎性方面,重點闡述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全面性方面,涉及信息管理學的絕大部分內容;在通用性方面,充分考慮到不同專業(yè)背景的院系的需要;在新穎性方面,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該教材的不足之處是對信息技術的介紹過于寬泛。[2]

由于處于以財經、管理為辦學特色的我校信息管理系,其培養(yǎng)的信管專業(yè)人才主要到企業(yè)、公司去。因此在《信息管理學》的教學過程要從管理的背景來給學生講述信息管理的原理、技術和方法。

基于此,筆者認為《信息管理學》的課程內容體系應該遵循這樣的思想:信息管理的基點是信息和信息資源;信息技術是信息管理內核的支撐;信息處理體現了信息管理的精華所在;管理信息系統是信息管理的工具,又是信息管理的生果和產品;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內核重組的根源。所以《信息管理學》的教學內容包括:①信息管理概論。它主要介紹信息、信息資源的概念、信息管理的發(fā)展歷史,以及目標等。②信息處理過程。它主要包括信息搜集、信息分類、信息組織、信息檢索、信息分析等內容。這部分內容構成信息管理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特色所在,因此非常重要。在后續(xù)的專業(yè)教育中將有專門的課程來加深學生的這些專業(yè)技能。因此在該門課程中主要是根據本系的專業(yè)課程的設置而查缺補漏。比如我們信息學院對信息管理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課程設置中只有信息檢索,而對于信息分類、信息組織等都沒有進行開設,因此應該補充這樣的知識。同時,對于信息搜集這部分,信息管理專業(yè)的學生應該補充信息分布規(guī)律的介紹。如關于信息領域著名的三大定律。特別是網絡環(huán)境下關于信息搜集、信息評價的最新成果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③管理信息系統。作為信息管理的工具,這部分知識應該著重給學生介紹,并且要設計相應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目前的ERP、SCM,以及CRM等有基本的操作能力。④信息管理技術。由于我系學生知識結構中技術成分還比較多,在這部分主要給學生結合目前企業(yè)中所用到的新的信息技術給學生講解一下,以讓學生能夠在畢業(yè)后較早地適應市場。(我們系《信息管理學》的開設時間放在了大三,因此,筆者認為這部分應該作為學生信息管理技術的補充。)⑤信息管理的應用。企業(yè)信息管理和政府信息管理的若干規(guī)律作一介紹。⑥信息管理的人文環(huán)境、信息經濟的相關介紹、信息法律政策、信息產業(yè),以及信息經濟相關的知識。

三、教學方法

這門課教學方法必須多樣化,采取多媒體、案例教學、TeamworK等多種教學手段。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它必須借助教育界的建構主義思想,即:知識通過學習者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這種理論強調學習應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成為復雜的認知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這和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的傳統學習有著本質的區(qū)別。[3]特別是對信息管理概論部分,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厘清大家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對于信息處理過程模塊的內容我們可以設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生體會管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同時,這部分內容可以通過相應的實驗環(huán)節(jié)來加強學生的信息管理的技能。比如,信息學院每年都有一個“網上學習”競賽,讓學生確定一個專題,然后查找相應的資料,寫成檢索實習報告。可以考慮這門課的考核采取這樣的形式。從一開課就布置下來,然后讓學生評比誰的做得好,在相互交流中大家得到提高。而對于管理信息系統部分,我們可以參加學校的“ERP模擬沙盤”競賽的方式來進行,當然這些活動的成績作為學生的最后成績的很大一部分,從而促使學生能夠重視技能、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了他們團隊合作的精神。

四、存在的問題

《信息管理學》目前的教材體系建設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教材都偏重理論,而對實踐部分并不太重視,這使得學生覺得學了沒有多大用處。由于該課的許多部分在以后的專業(yè)課中有所涉及,因此很多院系將這門課設為專業(yè)選修課(比如我們信息學院),更加導致學生學了四年感覺學了很多計算機技術,但又不精通,而對從事將來的信息管理工作又覺得沒有學多少信息管理課程。因此,這門課通過搭建信息資源管理的科學體系,讓學生在大學四年的通識教育的基礎上,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信息管理的不同方向來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方向。

參考文獻:

[1]鄒國榮,喬好勤.信息管理學課程設置的社會基礎與基本框架.圖書與情報,2003,1,59.

第3篇: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 《管理學研究》 基本問題 教學策略

一、引言

人類的管理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管理思想來源于人類社會的管理實踐。事實上,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我們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論述。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進現代社會文明發(fā)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固然需要豐富的資源與先進的技術,但更重要的還是組織經濟活動的能力,即管理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管理本身就是一種經濟資源,作為“第三生產力”在社會中發(fā)揮作用。

1911年出版的《科學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學管理之父”泰羅開宗明義地指出,這篇論文的宗旨之一是“論證最佳的管理是一門實在的科學,基礎建立在明確規(guī)定的紀律、條例和原則上,并進一步表明,科學管理的根本原理適用于人的行為——從人們最簡單的個人行為到我們大公司的業(yè)務運行”。現代意義上的管理學應運而生,并迅速發(fā)展為社會科學的一個專業(yè)領域。

二、《管理學原理》的基本問題

任何一門學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個關鍵性標志:明確的研究對象、獨特的致思路徑和完整的概念系統。弄清這三個方面的基本問題,無論是對一門學科的理解和把握,還是對于該學科教學策略的選擇,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管理學原理》的研究對象

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觀規(guī)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觀自然規(guī)律和經濟規(guī)律的要求,合理組織生產力,不斷完善生產關系,適時調整上層建筑以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管理學原理是從管理中總結、歸納、抽象和概括出來的科學原理,它著重研究管理的客觀規(guī)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論,具體研究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合理組織生產力。這是由管理的自然屬性決定的,是由發(fā)展生產力的需要與社會化大生產決定的。社會化大生產的順利進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組織中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種資源,“物盡其才,人盡其用”,使各要素充分發(fā)揮作用,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率,以實現組織目標和社會目標的相互統一。因此,怎樣計劃安排、合理組織及協調、控制這些資源的使用以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就是管理學原理研究的主要問題。

2.完善生產關系。這是由管理的社會屬性決定的。一方面,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社會文化,會使管理呈現一定的差別,這種特殊性決定了管理應著重研究如何處理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尤其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問題;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設立、人員安排以及各種管理體制問題;研究如何激發(fā)組織內部成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實現組織目標而服務。另一方面,管理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下進行的,不同的社會制度使得管理體現著生產資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這一“印記”決定了管理學原理應該研究如何使組織內部環(huán)境與其外部環(huán)境相適應的問題;研究如何使組織的規(guī)章制度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等上層建筑保持一致的問題,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新秩序和規(guī)章制度,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

(二)《管理學原理》的致思路徑

管理學原理作為一門科學,研究管理活動的規(guī)律性,解決與管理活動有關的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等方面的問題,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其構造形如金字塔,其頂端是具有指導作用的理論體系,底部是關于管理過程、管理對象以及相應職能的科學系統,中間則對應著管理層級和管理領域。

那么,管理學原理在研究正式組織實現組織目標這一過程中又是怎樣致思的呢?管理學原理首先從管理理論入手。通過分析,研究人類過去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和理論,認識管理思想、理論和制度與方法的演變發(fā)展規(guī)律,繼承前人的經驗和成就,古為今用。因此,絕大多數的學者在編撰《管理學原理》教材時,都考慮將“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放在著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為,大家的思考邏輯基本一致:管理理論與方法是一個歷史的發(fā)展和演化的過程,管理理論和管理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反映了管理科學從實踐到理論的發(fā)展過程,研究其產生和發(fā)展是為了繼往開來,繼承發(fā)展和建設現代的管理理論。通過對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的研究和介紹,可以使讀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學的發(fā)展歷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

其次,任何一門科學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學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帶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規(guī)律,是對管理工作的實質及其基本運動規(guī)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動的過程和環(huán)節(jié)、管理工作的程序等問題的解決之道。諸如:決策的制訂、計劃的編制、組織的設計、過程的控制等,這些活動都有一個基本的原理和原則,是人們進行管理活動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具體表現在管理過程及相應的職能,即計劃、組織、領導與控制,這是管理學原理體系的堅實基礎。我們必須學習和掌握它,做到活學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動的主體。管理活動與組織成員的行為有著密切關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質高低、領導方式、領導行為、領導藝術和領導能力,對管理活動的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領導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組織目標的基礎和前提,即研究“激勵員工的主動性”。

(三)《管理學原理》的基本概念

概念是理論致思凝結而成的邏輯環(huán)扣,也是把握研究對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間的關系則構成一定的理論體系。與上述致思路徑相應,管理學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

第4篇: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新時期;農業(yè)經濟管理;發(fā)展

作為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業(yè)是我國的發(fā)展基礎,農業(yè)發(fā)展與工業(yè)發(fā)展之間相互促進,逐漸形成工業(yè)反哺農業(yè),以城市帶動鄉(xiāng)村的發(fā)展新形勢。在新形勢下我們應該走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yè)現代化發(fā)展道路,逐漸消除城鄉(xiāng)差異,實現農業(yè)現代化與城鄉(xiāng)一體化,最終向著共同進步與繁榮的方向發(fā)展。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知識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如今很多概念都被引入到農業(yè)這個學科之中,所以以往的農業(yè)經濟管理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因此在當下如何正確分析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的發(fā)展,并且利用現有條件不斷促進其進步是當前的主要任務。

1.新時期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的發(fā)展要求

1.1促進學科之間交叉發(fā)展

發(fā)展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不應該只是單獨依靠某個學科領域,而是應該將多個學科進行融合,之后以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為基礎,進而實現多個學科之間的互補與融合。但是學科融合不僅僅是學科之間的簡單疊加,我們應該從全局把握,將未來經濟作為基本的發(fā)展點,準確把握經濟發(fā)展的趨勢,實現學科的發(fā)展與升級。當前經濟與學科之間共同發(fā)展已經形成了一種趨勢,并且以多元化為發(fā)展方向,所以在促進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的發(fā)展時,應該做到不同學科之間的互補,將多種學科進行綜合探究,使學科之間的交叉形成現實。

1.2調整當前農業(yè)結構

就目前來看,我國農業(yè)經濟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農業(yè)人口數量巨大,然而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匱乏,外加當前的經營方式又不是十分科學合理,所以在農業(yè)生產經營方面都是相對低效的。當前農業(yè)經濟的形式正在向著國家化與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所以傳統農業(yè)的管理結構與現代農業(yè)的管理結構矛盾突出顯現。面臨這種形式,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現實狀況,以科技為先行導向,在實現農業(yè)經濟積極管理的同時,還有進行資源優(yōu)化配置,加大力度開發(fā)農業(yè)資源,讓生產經營不斷走向組織化。在另一方面,為了滿足新時期之下對與農業(yè)產品的要求,需要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準確把握發(fā)展方向,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與技術支持,以便在問題出現之后可以有效快速的解決。因此,在新形勢下我們應該凝練發(fā)展方向,調整農業(yè)結構,將農業(yè)經濟發(fā)展推向另一個高峰。

1.3注重團隊精神,提高科研技術水平

科學的發(fā)展離不開人的主觀貢獻,然而每一門學科的進步與發(fā)展都不可能是單獨依靠某個人完成的,只有團隊成員之間共同協作,才會使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不斷進步發(fā)展。所以當前面對新的發(fā)展形勢,我們以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建設一支綜合水平強大的學術隊伍,以此作為技術支撐。就當前情況來看,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學術隊伍的建立除了要依靠國內的科研學者之外,還應該積極鼓勵在國外留學的青年學者加入其中,另外還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培養(yǎng)新骨干,不斷提高科研技術水平,促進學科發(fā)展。

2.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的發(fā)展趨勢

2.1以政策研究輔助農業(yè)經濟應用研究

當前我國的農業(yè)經濟中小規(guī)模農戶經營占大部分,基于這個國情外加我國國土遼闊,并且地域之間差異巨大,所以在農業(yè)經濟方面的法律政策研究將成為當前的主流,如何制定有效的法制政策對農業(yè)經濟管理經營實現更為有效的管理是農業(yè)經濟管理建設的重中之重。其次,三農問題一直都是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的重點內容,由于我國改革開放之前長時期應用計劃經濟體制,所以城鄉(xiāng)之間存在隔離,所以如何有效制定農業(yè)經濟政策輔助農業(yè)經濟發(fā)展,逐步解決三農問題是重點內容。

2.2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概念引入到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之中

隨著經濟發(fā)展給環(huán)境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環(huán)保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點內容,無論是在哪個方面的發(fā)展,都應該將環(huán)境保護的概念引入其中。農業(yè)本身就是將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聯系在一起的,農業(yè)經濟在發(fā)展的同時將自然保護性與生活的舒適性都涵蓋其中,農業(yè)在環(huán)保方面所做的貢獻,是其他產業(yè)都不可取代的。

2.3農業(yè)經濟管理將走向國際化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這種形式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農業(yè)經濟管理領域自然也不例外,各國之間農業(yè)產品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并且農業(yè)產品之間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在進行農產品交易時都非常謹慎。在這種形勢下,中國作為農業(yè)生產大國,所以更加應該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將我國的農業(yè)經濟管理推向世界化。以往土地報酬遞減規(guī)律是農業(yè)經濟管理的理論基礎,知識資本是農業(yè)生產管理的基本要素,在不斷的應用中,知識不斷積累,為農業(yè)經濟管理做出的貢獻越來越多,對其促進作用也越來越大,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更多的方法將會被引進到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之中,不斷促進農業(yè)經濟管理的發(fā)展。

3.結語

我國是農業(yè)大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傳統的農業(yè)經濟管理方式已經不適用于新時期下的形式,當前對于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的發(fā)展要求主要是促進學科之間相互發(fā)展、調整當前的農業(yè)結構、注重團隊精神,提高科研水平。未來農業(yè)經濟管理的研究趨勢為以政策研究輔助農業(yè)經濟研究、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概念引入到農業(yè)經濟管理學科之中,逐漸農業(yè)經濟管理將走向國家化。

作者:姜秀慧 單位:肇源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

參考文獻:

第5篇: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管理學原理課程改革;取向;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1-0037-03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作為我國公共管理類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和基礎課——管理學原理課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對公共管理類專業(yè)本科教學而言,如何在準確把握管理學課程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公共管理類專業(yè)特質,創(chuàng)新管理學教學模式,以提升教學成效,著力培養(yǎng)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管理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和培養(yǎng)高水平公共管理人才的教學目標,已成為一個要高度重視的問題。本文擬從公共管理類專業(yè)本科管理學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與考核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fā),探討和明確公共管理類管理學教學改革取向,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創(chuàng)新路徑。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材建設有待加強

目前市場上流通和課堂上所使用的“管理學原理”教材絕大多數是面向工商管理類專業(yè)的,教材中的案例主要是針對企業(yè)管理,教學改革成果大都局限于工商管理領域,對公共管理領域涉及得很少,教師授課時舉例論證通常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查閱其他資料。盡管近年來這種情況有所好轉,各種版本《管理學原理》陸續(xù)上市,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發(fā)行的《管理學基礎》和《現代管理學原理》等,但總的來看,適合公共管理學科的、高水平的管理學原理教材依然十分缺乏?,F有教材中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涉及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多,論及我國管理歷史與現實的少;對經濟事務管理著墨多,而對社會公共事務涉及的少;教材內容時常滯后于社會現實而停留在理論本身,學院氣息濃厚,容易造成與現實世界的隔膜,缺乏應有的實用性和現實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降低了教學效果。此外,與課程教學配套的案例庫、習題庫和資料庫等支撐條件都有待更新與加強。

2.學生參與程度有待提高

管理學原理的內容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且較為抽象,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重理論而輕實踐的現象,這對于大學一年級學生來說,無疑增加了學習的難度。教師授課時更多地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講解,而忽視如何促進學生利用管理理論去分析管理現象和管理規(guī)律。傳統的管理學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輔,授課主要采用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主體性缺失。處于中心位置的教師作為“演講者”占據課堂時間多,學生通常難以參與其中,大都處于被動、機械式的學習狀態(tài)中,難以形成師生互動的課堂氛圍。比較單一的教學方法和相對落后教學手段都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此外,理論授課時數多而實踐教學時數少也是影響學生參與程度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管理學課程教學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生參與程度,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3.考核評價機制有待完善

科學的考核評價是保障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管理學課程的考核方式比較單一,一般是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組成。平時成績主要由平時作業(yè)成績和課堂出勤率組成,所占比重大都低于30%。而占較高比重的期末考試成績主要采用標準化試卷以閉卷方式進行考核,側重考核學生對管理學原理理論知識的掌握狀況,忽視學生分析、解決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容易造成“考前突擊”的現象。這種考核評價機制容易導致教學質量低下和學習者“高分低能”,既難以準確、全面和客觀地衡量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利于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因此,探尋新型的、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也是管理學原理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二、改革的基本取向

1.明確課程改革與建設的定位

“管理學原理”是公共管理類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和專業(yè)基礎課,與其他專業(yè)課相比,它具有顯著的基礎性、輻射性和拓展性等特點,它是學習公共管理類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基石,處于基礎的核心地位。由于該課程教學對象主要是大一新生,對于教學方法和考核評價機制的要求較高,這是因為管理學中所反映的管理活動具有高度的“環(huán)境依賴”特征(權變理論),沒有所謂的“精確解”,而只能提供或然的或不明確的解答,對此很多學生覺得管理學難以捉 摸[1]。因此,進一步明確管理學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定位,需要強化對該課程教學思想和教學規(guī)律的科學梳理和調整,大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努力體現深入淺出的特點,使學生既打牢學習其他課程的堅實基礎,又形成對管理學的濃厚學習興趣。

2.努力體現公共管理的學科特點

我國大陸地區(qū)對管理學原理的研究主要開始于改革開放初期,而作為正式課程講授則始于1985年。當時把企業(yè)管理分為管理原理和企業(yè)管理兩部分,1987年起正式將管理學原理獨立出來,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必修基礎課,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公共管理類專業(yè)的教育教學深受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直接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它所掩蓋。經濟事務管理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既有共通之處也有差別,“管理學原理”作為公共管理類專業(yè)的必修課和專業(yè)基礎課,應在教材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評價等方面都努力體現公共管理學科的特色,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適合社會需求的公共管理人才。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管理學原理課”既是經濟管理類專業(yè)、也是公共管理類專業(yè)的基礎課,與經濟學、統計學、政治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關系十分緊密。管理學課程的內容涉及廣泛,教學中要將各學科知識進行有效綜合并做到融會貫通。管理學原理的講授和學習要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將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結合起來,不斷凸顯理論性、實踐性、操作性和藝術性等特性。在教學改革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為基本取向,同時將它貫穿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考核評價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做到“在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以促進“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更好達成。

三、改革的路徑

1.教學理念的調整與更新

(1)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實踐性和藝術性是管理學原理課程的突出特點,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先進教學理念,從單向度傳播轉向雙向度交流式教學,從單純傳授知識式教學轉變?yōu)榕囵B(yǎng)能力和傳授知識并重式教學。應拋棄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例如,在講授“組織運行”章節(jié)時,可以先讓學生以所在學校學生團體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方式為切入點去構思和設計新的組織運行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實踐能力。只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才能不斷推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2)體現適應社會需求的教學理念

不同時代的教育教學改革對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和教學理念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傳統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和“重科學、輕技術”的做法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基礎理論知識教育固然重要,但逐漸弱化的動手能力更應得到重視。當前公共管理類的教學改革要與社會經濟發(fā)展需求緊密結合,以培養(yǎng)適應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的高層次、復合型和應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肮芾韺W原理”作為公共管理類本科專業(yè)的一門重要課程,無疑也要力爭體現這種教學理念,以促進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

2.教學內容的更新與優(yōu)化

(1)加強教材建設

“管理學原理”作為所有管理類專業(yè)的必修課和基礎課,需要探索管理的一般規(guī)律、研究管理的一般理論和管理方法。但是該課程作為公共管理類本科專業(yè)的基礎課,要建設體現公共管理學科特色的管理學原理教材。管理學課程的內容設置要在保持其基本內容體系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社會問題分析、公共資源管理和公共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內容。特別是在教學案例與閱讀資料的選取和設計上更應突出專業(yè)特色,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放在公共管理的視野中去思考和探討,為后續(xù)的專業(yè)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管理理論章節(jié)中,韋伯的組織行政理論可以適當豐富,并結合我國行政改革做進一步的分析;在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章節(jié)中,可以選取省管縣體制改革和撤鄉(xiāng)并鎮(zhèn)改革等指導學生做拓展閱讀,以擴展學生的視野。為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還要建立與課程教學配套的資料庫、習題庫和案例庫,努力滿足教學需要。

(2)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社會公共事務的增多、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涌現以及新的公共政策的出臺,要求管理學課程的內容要不斷更新與完善,以幫助學生形成合理、完善的知識結構。例如,教學過程中應該適當增加公共危機管理、公共項目管理和政府創(chuàng)新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和內容。任課教師最好能通過自編講義及時補充最新的教學內容,以跟上管理理論快速發(fā)展的步伐。此外,要引導學生學會關注和閱讀國內外公共管理類學術期刊,通過這些措施讓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時代脈搏,以增強其學習管理學的動力,逐步形成關心社會公共事務的習慣和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

(3)依據公共管理的學科特點優(yōu)選教學內容

根據公共管理學學科的特色,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筆者經過多年實踐逐漸形成了結構合理、突出特點、內容豐富、邏輯嚴密的四大核心模塊教學內容體系:第一模塊為管理基本理論,第二模塊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內容,第三模塊為管理的基本職能,第四模塊是管理方法與管理改進。四大核心模塊的教學原則是“加強基礎,注重應用,訓練思維,培養(yǎng)能力”。教學模塊中有不少公共管理思想和理論,不僅能指導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實踐,而且還能對學生順利成長與發(fā)展起重要作用,可讓學生終身受益。例如,在第三模塊教學中,可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和所在學校在管理方面失敗或成功的案例材料呈現給學生,讓學生以管理者身份出現,逐漸熟悉信息獲取、計劃、決策、組織、領導和控制等內容,運用所學的管理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

由于管理學原理課程授課對象主要是公共管理類專業(yè)大一新生,在探索新型教學方法過程中,需要“因人而異”,否則將南轅北轍。筆者認為,不太適宜采取專題研討法等對學生要求較高的教學法,比較適宜運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啟發(fā)式教學和參觀考察等方法。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穿插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力爭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強化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有助于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案例教學中,教師應舉例分析大量古今中外的管理方面的案例,這樣做不僅生動形象、易于理解,而且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發(fā)問”、“思考”和“釋疑”,促進學生學會思考,提高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但要注意教學案例的選擇,應體現時代感和代表性,分析過程及實現的目標要有系統方案。

(2)推廣情景模擬教學

情景模式教學就是在管理學課堂上設置一定的工作(或管理)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結合教學內容,參與的學生可以按照各自角色開展具體管理活動和工作,從而把抽象知識形象化[2]。這種教學法有助于學習者通過模擬管理實踐場景,使其身臨其境,以加深印象,有助于學會處理問題,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采用這種方法的關鍵是要提高學生參與程度,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角色模擬。

(3)運用啟發(fā)式教學

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進行雙向信息溝通的基礎上可采取辯論與討論的方法。通過討論與辯論進行思想碰撞,增加教與學之間的積極互動,拓展學生的思維。此外,也可采用誘導式教學,即讓學生先談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提示、講解和總結。

(4)組織參觀考察

為了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形成更多的感性認識,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考察一些企事業(yè)單位,到實際的工作崗位上了解管理是怎樣進行的,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將實踐內容正式納入課堂教學,使學生親身體會和領悟到管理的真諦,提升其知識應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4.學習與考核方法的改革與完善

(1)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管理學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去應付考試,而是要學會一種思維方法(學習方法),后者是授課教師的重要責任。教學過程要積極引導學生不斷改進和完善學習方法,根據自身和課程特點形成獨特的和科學的學習方法。管理學基本理論適合于所有的組織活動,具有許多共性。學生在學習中要掌握帶有普遍性的管理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以獲得綜合性知識。同時,要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圖書館、網絡、學習小組和管理現場等渠道,進行管理基本理論與技能的學習,以持續(xù)拓展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可通過每節(jié)課留有5分鐘時間,讓少數學生對上節(jié)課布置的思考分析題進行解答,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為探尋適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可以指導學生采用比較法、系統分析法、圖表法、快速閱讀法、關鍵詞法和自覺實踐法等學習方法。

(2)豐富和完善課程考核方法

考核方式要更加靈活多樣,力求準確和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要切實改變當前單一的期末閉卷考核方式,除平時作業(yè)成績、出勤率和期末考試卷面成績之外,還要將平時的案例討論情況、課堂互動情況等方面的表現納入總成績評定之中。要提高平時成績所占比重,降低期末考試成績比重。期末考試應主要以分析類試題為主,平時作業(yè)除了教科書課后的題目,還可以是管理問題評析、案例分析、對管理理論的分析理解等為主的小論文。

參考文獻:

第6篇: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水資源管理進展

我國水資源存在主要問題是短缺、污染和災害,水資源管理在解決這些問題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立水資源管理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水資源管理學是管理水資源知識體系,以水資源為管理對象,探討水資源高效利用保護的各種措施規(guī)律,實現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水資源管理學研究內容包括水資源數量管理、質量管理、法律管理、權屬管理、行政管理、規(guī)劃管理、配置管理、經濟管理、投資管理、風險管理、技術管理、工程管理、數字化管理、國際水資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一、水資源管理學內涵

加強水資源管理成為有關水資源領域出現最為頻繁的詞匯。但究竟什么是水資源管理,目前學術界尚未統一,《中國大百科全書》在不同的卷中,對水資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釋。綜觀傳統的水資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點:首先,從整體上來看,他們都是以水資源開發(fā)作為主線,“保護”處于被動的地位;其次,視野相對狹窄,大多數概念只局限于水資源本身,缺乏復合系統下對水資源的綜合認識,以水論水;第三,缺乏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和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內涵?;诖?,作者認為,水資源管理就是為了滿足人類水資源需求及維護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總和。

水資源管理學是從學科角度對水資源管理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是水資源管理知識體系,是建立在水文學、水資源學、管理學等諸多學科基礎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綜合性學科。通過水資源管理學的研究,可以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資源安全,通過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支撐國民經濟健康發(fā)展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

二、水資源管理學研究內容

水資源管理學研究對象很明確,就是圍繞水資源持續(xù)高效利用的而展開的一系列管理活動。目前,水資源危機在世界范圍內蔓延,水資源危機的出現和加劇與人類在經濟活動中缺乏對水資源的有效保護和管理有著重要的關系。水資源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自然資源,人類的絕大多數經濟活動都要涉及水資源??沙掷m(xù)發(fā)展是當前和未來人類社會與經濟發(fā)展的基本戰(zhàn)略目標。關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定義和解釋多種多樣,但都基本圍繞著“滿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壞未來發(fā)展需求的能力”這一核心思想。實現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實現水資源等自然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在人類追求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前提下,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要求人類必須正視干旱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水環(huán)境污染等諸多與水資源相關的問題,這給水資源管理學提出了新挑戰(zhàn)和難得的機遇。傳統的水資源管理活動無法應對挑戰(zhàn)。實現可持續(xù)的水資源利用目標必須改變傳統的水資源管理活動,必須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系統的和綜合的觀點構建全新的現代水資源管理體系,這成為水資源管理學研究的主要研究內容。

具體地說,水資源管理學的研究內容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水資源數量管理和質量管理、水資源法律管理、水資源權屬管理、水資源行政管理、水資源規(guī)劃管理、水資源配置管理、水資源經濟管理、水資源投資管理、水資源風險管理、水資源利用技術管理、水資源工程管理、水資源數字化管理、國際水資源管理、水資源綜合管理、水資源安全管理和水資源數字化管理等等。

三、國內外水資源管理學研究進展

3.1國際水資源管理學研究進展

到目前為止,明確提出水資源管理學的文獻極為有限。根據人類開發(fā)利用水資源面臨的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以及實際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特點,國際上也對新形勢下的水資源管理理論和體系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和研究,并就一些問題達成了某種程度的共識。他們主要圍繞著“可持續(xù)發(fā)展條件下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目標對水資源管理活動的要求”而展開。這些研究活動為水資源管理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的誕生和發(fā)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1992年愛爾蘭召開的“國際水和環(huán)境大會—21世紀的發(fā)展與展望”上提出了水資源系統及可持續(xù)研究的問題。1993年“第二屆國際實驗與網絡資料水流情勢學術大會”上探討了水資源管理的水文學基礎和信息資料問題。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主持,國際水資源協會與國際水文科學協辦召開了“變化世界中的水資源管理研究規(guī)劃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了可持續(xù)發(fā)展水資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資源開發(fā)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水資源可持續(xù)管理的決策支持系統和水資源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協調四個專題。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開了“國際水資源及環(huán)境研究大會:面向21世紀新的挑戰(zhàn)”,討論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續(xù)水資源系統管理的應用實例等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水文計劃工作組1996年將“可持續(xù)水資源管理”其定義為“支承從現在到未來社會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壞他們賴以生存的水文循環(huán)及生態(tài)系統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

水資源可持續(xù)管理要求在水資源規(guī)劃、開發(fā)和管理中,尋求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和人類社會福利之間的最佳聯系與協調。與傳統的水資源管理相比,可持續(xù)水資源強調了未來變化、社會福利、水文循環(huán)、生態(tài)系統保護這樣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來遺憾可能性達到最小的水的管理決策”。世界銀行將水資源管理定義為一系列水資源相關領域(如水電、水資源供給與供給設施,灌溉與排水等)一體化管理。綜合水資源管理的觀點應該在水資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確??紤]社會、經濟、環(huán)境和技術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開的第5屆“不確定性增加下的水資源可持續(xù)管理學術大會”,洪水與干旱管理、水資源開發(fā)對環(huán)境的影響、水文與生態(tài)模擬和環(huán)境風險評價等成為重要議題。

1998年在武漢召開了“98年國際水資源量與質的可持續(xù)研討會”,探討了流域水量與水質的統一管理問題。1998年國際水文學會在荷蘭召開了“區(qū)域水資源管理研討會”,探討了水資源管理的經驗和教訓、面對挑戰(zhàn)的區(qū)域可持續(xù)水資源管理、水資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國際水文科學學會(IAHS)年在美國召開了“水資源綜合管理研討會”。這次研討會主要探討了可持續(xù)發(fā)展條件下的水資源綜合管理的內容和目標,以及交流水資源綜合管理的經驗。此次研討會達成一個共識:未來水資源管理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流域的統一管理。流域統一管理是流域內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統一協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護淡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區(qū)公眾的共同管理。會議認為,為了實現流域統一管理的目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復雜的水資源管理活動必須建立在有效的科學規(guī)劃基礎之上;②必須顯著提高預測各項管理活動結果的能力;③為了達到水資源管理的目的,持續(xù)的檢測和評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管理過程必須是透明的和公開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國際水文科學學會在荷蘭召開了“區(qū)域水資源管理研討會”,會議針對區(qū)域范圍內水資源管理的有關問題進行了研討,包括:以往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經驗和教訓;面對新挑戰(zhàn)的區(qū)域可持續(xù)水資源管理;水資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隨著國際學術界對現代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研究和討論,近年來,國際學術界相繼出版了多部論述“水資源管理活動”的專著,這些專著大多以論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從學科的角度對水資源管理的理論體系進行系統的論述和研究。盡管如此,這些專著還是探討和研究了大量有關現代水資源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使我們能夠大致了解目前國際學術界關于水資源活動的主要理論和具體內容。并且通過編著者對一些論述水資源管理活動的論文的整理和歸類,我們可以從中基本上了解到當前國際學術界對水資源管理理論體系的劃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編著出版的《水資源綜合管理》收錄了國際水文科學學會(IAHS)2000年在美國召開的“水資源綜合管理研討會”的文章。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認為,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類從事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目標和內容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不可持續(xù)的水資源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資源管理活動正處在探索過程中。作者認為,在傳統的水資源管理活動中,僵化的管理體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機構)是實現水資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礙。管理體制的官僚作風、不負責任以及缺乏戰(zhàn)略性指導原則導致水管理體系效率低下,缺乏遠見,并且拒絕與水資源利益相關者就水資源管理問題進行公開的交流和探討。新的水資源管理最大的挑戰(zhàn)是如何尋求實現長期可持續(xù)利用水資源的水資源管理方式,為此,他們認為體制改革和制度創(chuàng)新將是水資源管理活動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新的水資源管理活動必須包含水環(huán)境治理和保護問題、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問題、水資源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以及水資源管理決策中的公眾參與問題。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編著出版的《水資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兩年間國際上一系列關于“水資源管理”國際會議上的文章。

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書的前言中指出,當前水資源管理問題在全球變得越來越復雜。水資源管理活動主要面臨著的主要問題是:人口的增長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與此對應的是,水污染、水資源浪費以及氣候變遷等因素卻正在威脅著水資源的供給。這套書從10個方面論述了當代水資源管理活動的內容,他們是: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質管理和水活動管理,廢水處置和管理,管道輸水和渠道輸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資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書中指出,現代水資源管理所涉及學科和領域已經超出了傳統水文地質學中關于水資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編著的《水資源發(fā)展與管理(Ⅳ)》中從7個方面論述了水資源管理的內容,這7個方面包括:水資源管理的目標、政策和原則,水資源稀缺和保護,用水管理,水資源管理、規(guī)劃、水權分析和處置的決策支持系統,水電和灌溉的發(fā)展?jié)摿?,灌溉水管理,水資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較著名的著作還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與水資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資源管理:挑戰(zhàn)與責任》(1998);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出版的《水資源管理:綜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學術界并未明確提出水資源管理學的概念,但在國際上許多大學中,都開設了以“水資源管理”為名稱的課程,這些課程的開始以及對水資源管理活動的講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水資源管理學的形成。例如在美國特拉華流域委員會計劃和行動部部長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學為水利工程學、水文地質學及相關專業(yè)的研究生開設的“水資源規(guī)劃0與管理”課程介紹中,Dr.KennethF.Najjar認為,“水資源規(guī)劃與管理”是對水資源規(guī)劃、分析、設計、經濟管理的理論和實際方法等綜合型課程,主要包括水資源法律和規(guī)章條例,流域管理、水資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給分析、洪水管理、水資源質量管理、濕地保護。水資源供給規(guī)劃包括水資源使用、需求項目,水資源配置、水容量擴充。該課程還包括水庫運行等相關問題。水資源規(guī)劃與管理是關于水資源的綜合問題的考慮,這些問題來自于從靜態(tài)的水資源法律和章程到動態(tài)的自然資源的應用。

3.2國內水資源管學研究進展

我國關于水資源管理理論的研究開始與上個世紀80年代,早期的水資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對實際水資源管理活動中的管理內容的簡單羅列和堆加,并未從理論的高度來對水資源管理的體系和框架進行系統的闡述。隨著我國水資源危機的不斷加劇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對現代水資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戰(zhàn),學術界開始逐漸關注水資源管理理論的探討和框架體系的構建。

趙保璋主編的《水資源管理》(1994年)是我國出版較早的專門論述水資源管理的專著之一。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廢水、污水等水形態(tài)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有機的聯系,統一而相互轉化的整體。而現實中,長期以來我國水管理體制較為混亂,水權分散,形成了“多龍治水”的局面。該書認為,水資源管理應該以水的資源觀點、水的系統觀點、水的經濟觀點以及水的法制觀點出發(fā),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規(guī)劃布局與調配,以及水資源保護等方面建立統一的、系統的綜合管理體制,按照相關法律由水行政部門實施管理。該書認為水資源管理活動主要包括規(guī)劃管理、開發(fā)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環(huán)境管理(趙保璋,1994)。

馮尚友在《水資源持續(xù)利用與管理導論》一書中將水資源管理定位為支持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在水資源及水環(huán)境的開發(fā)、治理、保護、利用過程中,所進行的統籌規(guī)劃、政策指導、組織實施、協調控制、監(jiān)督檢查等一系列規(guī)范性活動的總稱。統籌規(guī)劃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資源的整體布局、全面策劃的關鍵;政策指導是進行水事活動決策的規(guī)則和指南;組織實施是通過立法、行政、經濟、技術和教育等形式組織社會力量,實施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的一系列活動實踐;協調控制是處理好資源、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之間的協同關系和水事活動之間的矛盾關系,控制好社會用水與供水的平衡和減輕水旱災害損失的各種措施;監(jiān)督檢查則是不斷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執(zhí)行正確方針政策的必須手段。

吳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資源及其管理的研究與應用》和《現代水資源管理學概論》兩本專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來關于水資源管理問題的報告和講話的匯編(吳季松,2002)?!冬F代水資源管理學概論》一書中,作者對水資源管理的指導思想、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標以及主要內容做了較為系統的論述。從整體來看,該書更多的是從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討了水資源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左其亭和陳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水資源規(guī)劃與管理活動》。該書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點出發(fā),對水資源管理理論作了初步探討。該書專門探討了現代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標和水資源管理基本內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水資源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加強教育、提高工作覺悟和參與意識;制定水資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資源管理政策、水資源統一管理以及實時進行水量分配和調度。根據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特點和現代水資源管理的要求,該書還專門探討了水資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紹了電子信息技術和“3S”(GIS、GPS和RS)技術在水資源管理活動中的應用。

林洪孝在《水資源管理理論與實踐》中界定水資源管理活動為:依據水資源環(huán)境承載能力,遵循水資源系統自然循環(huán)功能,按照經濟社會規(guī)律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規(guī)律,運用法規(guī)、行政、經濟、技術、教育等手段,通過全面系統的規(guī)劃,優(yōu)化水資源配置,對人們的涉水行為進行調整與控制,保障水資源開發(fā)利用與經濟社會和諧持續(xù)發(fā)展。該書對水資源管理的理論和框架體系做了較為全面的探討,論述了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目標、原則和方法等內容,并構架了水資源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值得注意的是,該書提出,隨著人類水資源問題認識的發(fā)展深化,水資源管理逐漸形成了專門的技術和學科,其管理領域涉及自然、生態(tài)和經濟、社會等許多方面,其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水資源權屬管理、水資源政策管理、水資源綜合評價與規(guī)劃管理、水量分配與調度管理、水質控制與保護管理、節(jié)水管理、防汛與抗洪管理、水情監(jiān)測與預報管理、水資源組織與協調管理以及其他水資源日常管理等十個方面。該書對水資源管理活動的概括和構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資源管理活動的所有內容,是目前比較全面的水資源管理的概括和總結。

姜文來、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資源管理學導論》,本書是國內外首部系統論述水資源管理學的專著。本書在界定水資源管理學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對水資源管理學的基本理論進行探討,然后專題闡述水資源管理的各個領域,最后展開案例研究。全書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資源管理學概述,界定了水資源管理學的內涵、研究內容、研究進展和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第二章,水資源管理學的理論基礎,分別闡述了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理論、水資源復合系統理論、生命周期理論和水資源管理學的管理學基礎;第三章—第十七章,專題論述,論述了水資源的數量管理、質量管理、經濟管理、權屬管理、規(guī)劃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資源管理、國際水資源管理、投資管理、行政管理、風險管理、安全管理、數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資源相關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農業(yè)水資源、民勤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展開研究。

四、結束語

由于水資源是與人類生存和國民經濟發(fā)展密切相關的自然資源,特別是近年來由于水資源短缺引發(fā)的各種問題,長期以來對有關專家學者對水資源管理極為關注,積累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水資源管理學產生與發(fā)展具有深厚的基礎。水資源管理學是水資源管理的知識體系,是建立在眾多學科之上的交叉性綜合性學科。積極推進和發(fā)展水資源管理學,對于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管理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姜文來,唐曲,雷波,水資源管理學導論,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

姜文來,初論水資源管理學,中國水利,2004(3);

趙寶璋,水資源管理,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4;

吳季松,現代水資源管理概論,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資源管理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

第7篇: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范文

管理學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該學科中涉及了諸多學科的理論和實踐內容,并將各門學科融會貫通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可以說,管理學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為此,在該學科得以確立與發(fā)展的進程中便會出現諸如:是否存在“普適性管理學”;“管理學與管理科學”、“管理學與一般管理學”、“指導性與實踐性”、“管理文化與管理組織”、“管理哲學與管理學”等名詞的界定;“什么是管理科學、管理科學與管理學是什么關系;以及“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活動,什么是管理工作,什么是管理者”等一系列問題。其中,關于管理學的學科屬性的爭論,從泰羅創(chuàng)立古典管理學到今天已經跨越了幾個世紀。有人強調管理學的科學屬性,有人則強調管理學的實踐屬性。在關于“管理學”學科屬性的爭議中,可以將其分為“應然”與“實然”兩個層面。其中,“應然”研究方法的實質是:第一步,對管理活動進行定義;第二步,從豐富的管理活動中抽象出管理理論?!皯弧北闶恰斑壿嫛钡摹榇?,先需要對管理學知識本身進行“實然研究”,或者說,要對人類社會迄今取得的關于管理活動的所有經驗知識進行一番全面、系統的考察。只有在對這些全部管理學知識的“實然研究”中,才能提取管理學的學科屬性,進而指出管理學作為一種學科體系對于管理實踐的意義。“實然研究”便是“歷史的”即“時間”的。由此入手對管理學的學科屬性予以探究恰是元管理學的著眼點之一。若從實踐出真知的角度來看,首先應堅持“實然”研究的取向,而非“應然”。接下來才是針對大量“實然”現象,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應然”研究。進而,對于“管理學自身”的研究,即元管理學的研究也應該強調“實然”的取向,當我們對各類管理學認識的來源、產生機制、可靠性、目標和類型積淀了充分的“實然認識”后,再談作為一門學科的“管理學”有沒有可能、如何可能,便更具有可行性。

元管理學對管理學進行“時間在先與邏輯在先的辯證關系”研究是同“歷史的與邏輯相統一”的辯證思維方法完全一致的。歷史的即時間的是指,客觀現實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以及人類認識客觀現實的歷史進程(包括科學史、哲學史、思維史等);邏輯的,則是指歷史發(fā)展過程在思維中概括的反映。邏輯與歷史的統一是指思維的邏輯應當概括地反映歷史發(fā)展過程的內在必然性。邏輯與歷史統一的方法要求人們在科學研究和在建立科學理論體系時,要揭示對象發(fā)展過程與認識發(fā)展過程的歷史規(guī)律性;在安排理論體系各個概念、范疇的邏輯順序時,必須符合被考察對象的歷史發(fā)展的順序。歷史方法和邏輯方法的辯證關系表現在:①邏輯的分析要以歷史發(fā)展為基礎,歷史的描述要以邏輯聯系為依據;②任何一門科學不能只用歷史方法或邏輯方法,即使是以歷史方法為主的歷史科學,也不能排斥邏輯方法;同樣,即使以邏輯方法為主的理論科學,也不能排斥歷史方法。

綜上所述,管理學的學科屬性研究應從“實然”和“應然”兩個層面加以界定。其內容既有管理實踐如大量案例等;也有管理理論如對管理五大職能的系統闡釋。管理學兼具理論屬性與實踐屬性,二者相輔相成而相得益彰。至于管理學屬于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的屬性之爭,則可從研究方法的不同來審視:一般來講,對其予以定量分析則多是自然科學的層面;定性分析則多是社會科學的層面?!皩嵢弧毖芯慷糠治龆嘈?;“應然”研究定性分析多些。定性分析是對收集到的管理實踐資料進行歸納、分類、比較,進而對某個或某類現象的性質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種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對管理現象的數量特征、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一種分析方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則在于: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是經常結合使用的。在進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須借助定性方法確定研究對象的性質;接下來,研究者又須借助定量研究來確定定性分析的切入點。二者的不同點有:①著重點不同;②依據不同;③手段不同;④學科基礎不同;⑤在研究中所處的層次不同;⑥結論表述形式不同。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礎,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時運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確定量的前提下,做到準確定性。這是二者的辯證關系。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有機結合是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當然也是研究管理學的學科屬性,進而探討“元管理學”與“管理學”之關系時不可或缺的方法。

二、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1.生產力方面。從生產力層面研究管理,則是研究如何合理組織生產力,包括如何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組織中的人、財、物、時間、信息,以適應組織目標及社會的需求,求得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生產關系方面。從生產關系層面研究管理,則是研究如何處理組織中的人際關系,建立和健全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組織目標。

3.上層建筑方面。從上層建筑層面研究管理,則是研究如何使組織內部環(huán)境與組織外部環(huán)境相適應的問題,即如何使組織中各項規(guī)章制度、勞動紀律、文化氛圍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等上層建筑保持一致,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

上述三個層面從時間發(fā)生的先后上來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即有什么樣的生產力便會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反過來,生產關系一俟形成又會對生產力產生反作用。對于上層建筑來說(原始社會是沒有國家出現以后意義上的上層建筑的),從邏輯上來看,主要體現在:①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發(fā)作用上;②階級社會條件下,上層建筑對生產關系即經濟基礎的反作用上。在這一點上,管理學以生產力作為研究對象的層面或內容是沒有階級性的,且需要大量的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和內容,即平時管理學經常說的凡有人群的地方都需要管理和社會化大生產需要管理學的出現。管理學研究對象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層面則需要于“時間在先”的基礎上顯現“邏輯在先”了。在這里,強調的是:管理的實踐活動中,管理主體的動機不僅是有效管理的推動力,而且是決定整個管理活動能否開展的重要條件。這就要求,管理主體的動機必須具有正確性、科學性和可靠性。這就需要管理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即發(fā)揮“邏輯在先”的功能和作用了。管理學研究對象的三個層面在一定意義上體現著時間在先即“實踐在先”或稱決定作用和邏輯在先即理論的指導功能或稱反作用之間的辯證關系。將三個層面概括起來,管理學的研究對象便可表述為: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管理活動過程的規(guī)律,主要涉及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三個方面的管理問題。

1.生產力方面。管理學在生產力方面是研究如何根據社會需要和行業(yè)特點,合理地組織勞動生產和工作過程,確保高質量地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

2.生產關系方面。管理學在這方面就是研究如何優(yōu)化人際關系,使生產和工作達到最大的效益。

3.上層建筑方面。主要是研究如何貫徹國家的總體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確保國家根本利益和總體目標的實現,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管理學研究對象所涉及的以上三個方面并非彼此獨立存在,而是統一結合于每一具體的管理活動之中,它們的這種具體的有差別的結合(矛盾統一)便是管理學的研究內容。

三、元管理學存在及其研究的必要性

元管理哲學的研究,首先是當代管理學理論及管理實踐發(fā)展的內在要求。當代西方管理學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科學和技術層面上,該種研究多注重數字和事實,產生了諸多枯燥、繁瑣的符號和模型,使得管理實踐出現機械性的后果。管理者盡管能夠通過結構改組、財務重整、人事更替等手段來解決一些問題,但是諸如企業(yè)的使命、經營理念、企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等根本問題則很難用科學手段加以解決。可以說,管理學的研究之所以陷于過分模型化、數理化的偏執(zh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對元管理學的長期忽視。管理學雖然是一門經驗性很強的科學,但其前提性、基礎性等問題屬于元管理學研究的對象。如果說管理學是關于管理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主要是為實際的管理活動提供系統的管理知識、思想、原則和可操作的方法,那么,元管理學則是對現有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進行系統的宏觀反思,尤其是對管理學的前提假設、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基本問題進行反思,以期在思維方式的選擇、價值觀念的權衡以及宏觀視野的開拓等方面為管理學研究提供深層啟示和理性基礎。與此同時,元管理學要成為一門學科,需要確立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并建構相應的概念、范疇及理論體系,這可能是一個長期探索的過程。為此,元管理學應明晰自身當前的任務。

一是,管理科學的發(fā)展歷史為元管理學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材料和問題來源。元管理學理應以此為基礎,通過對管理學的前提假設、研究主題的發(fā)展脈絡、管理思想的變化、管理理論和方法的更迭和評價,以及管理學發(fā)展的結構和模式等問題的探討,形成關于管理的本質和一般規(guī)律的普遍性理論形態(tài),包括概念、范疇體系、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原則,并最終實現元管理學理論的合理構建。

二是,從現代管理思想發(fā)展史來看,自泰勒創(chuàng)立科學管理到人際關系學派發(fā)軔,管理學研究始終呈現出一種發(fā)散狀態(tài),各種理論之間缺乏共通性、內在的一致性和聯系性。經濟學家青睞市場,把企業(yè)視為一個“黑箱”;心理學家關注個人而忽視組織結構與技術;社會學家雖看中組織中的團體和組織的社會環(huán)境,但忽略了個人及個體差異對組織的影響;人類學家矚目于組織及其成員復雜的生活過程而忘記了理論知識的預測功能;運籌學家致力于構建決策模型而忽視人文特性,如此等等。元管理學的深入研究將會有利于統一各派對管理的認識,進而促進管理學朝著綜合化的方向發(fā)展。

三是,當代全球化的商務環(huán)境氛圍,促使不同管理文化的交匯與融合成為趨勢。如彼得.德魯克所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面對各種不同的管理思想,元管理學研究應根據具體的管理實踐,進行合理的選擇、吸收,并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化,提煉出應為管理學所用的內容。

第8篇: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慕課;管理學;高校;教育現代化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也不斷地發(fā)展進步,慕課就是隨著社會進步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授課模式。所謂慕課是指大規(guī)模開放性的課程開發(fā)系統,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的在線課堂模式。慕課的出現和在大學課程中的推廣能解決大學辦學規(guī)模不足,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的問題,并且還能讓大學生重復播放和選修自己喜歡的課程。慕課是大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學情,專門錄制出的一些教學視頻,這些視頻依據教育心理學原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利用慕課還能起到有針對性的攻克教學難點、梳理知識體系、建構知識網絡的目的。

1當大學資源不足時應用慕課

現在我們高校教學中,往往由于教室配備不足,又或是教師資源不足,在授課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大班化上課現象,以我校管理學教學為例,因為管理學是基礎學科,所以在授課過程中,都是在階梯教室中上合堂,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在上課過程中教師難以關注所有的學生,并且教師為了完成課堂任務,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如果讓學生討論或者探究的時候,還會顯得課堂較為混亂等問題。而如果我們的管理學中引入慕課進行教學的時候,學生可以自己在手機或者是電腦上進行學習,老師只需要錄制相應的視頻就可以,這樣能把老師充分解放出來,讓他們去做更高層次的研究,又或者這些老師可以去專門解決學生之間的疑問,從而解決了大學教學資源不足,教師配備不全的情況,同時因為少了大班化教學的干擾因素,利用慕課進行管理學的教學還能提升課堂效率,讓學生將課堂知識理解得更加清楚,將重難點問題掌握得更加透徹。

2當建構知識體系時可以應用慕課

利用慕課能夠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增強學生的基本能力,構建學生的知識網絡,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益的目的。我們的教學大綱要求提升學生的雙基能力,可見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技能是十分重要的,那如何才能真正實現教學大綱所要求的這個雙基呢?首先我們要讓學生熟練掌握管理學教材中的各種概念,以及各種理論,并且要掌握這些概念和理論的基本特點和應用方法。利用慕課可以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系統。比如在管理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管理學分成模塊,第一大模塊是認識管理與管理者。在這一模塊中主要是系統的闡釋管理學的概念和核心,對于管理的思路與方法還有基本的技能做一個簡單的學習。而第二大模塊則是制定管理的決策和戰(zhàn)略計劃,這里面我們需要分析組織環(huán)境和波特競爭等,并通過案例來研究決策的概念和過程中,并教給學生制定決策的各種方法等等,以此類推。我們將這模塊制作成慕課后放在一定的平臺上,讓學生自由安排時間去學習,去研究,這樣學生既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又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對于慕課進行反復播放和觀看,這樣學習的效果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3當攻克教材重難點時應用慕課

利用慕課可以幫助學生攻克管理學學習的難點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講課的時候,為了加快教學進度,往往設置容量比較大的課堂,而這么大的課堂容量能被所有的學生都接受嗎?這肯定是不行的,先不說是班級內的學生存在能力和學習方法上的差異,并且班級內的學生也存在著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的差異。即使是對于那些學優(yōu)生來說,他們也存在不能一時理解的內容,這就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經常所說的“夾生飯”的問題,出現了“夾生飯”一定要及時解決,如果不能及時加以解決,就會有學生慢慢地變成學困生。慕課有著一個很大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進行重復播放,這樣學生課上不能理解的內容,他們可以在課下跟著慕課進行學習,一遍學不好,可以再多次播放,這樣學生的難點就會越來越少,學習的效果就會越來越好。比如我們在進行管理學教學的時候,講到弗魯姆的期望理論的時候,這一大模塊也有著很多理論,學生學習起來會較為困難,弗魯姆認為:人總是苛求滿足一定的需要,并且要設法達到這一目標,如果目標沒有實現,那這就表現為一種期望,這個時候,目標能夠成為個人動機的激發(fā)力量。那么這個激發(fā)力量可以用下面這個公式來表示:M=V*E,對于這個公式很多同學都能記住,但是對于這個期望理論的案例分析卻讓大部分同學都會搞不明白,這個時候,慕課就能發(fā)揮其巨大作用了。總之,高校在進行管理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入慕課進行教學,利用慕課能夠解決師資配備不足的問題,能夠養(yǎng)成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好習慣,并且通過慕課能夠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己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大學規(guī)劃。

參考文獻:

[1]李春,金毅.顛覆抑或融合:慕課與高校傳統教學的關系探討——基于教學設計和教學效果的視角[J].當代教育科學,2015,(1):6-9.

[2]張千帆,王程玨,張亞軍.大學生慕課學習意向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高教探索,2015,(8):66-70.

第9篇:管理學基礎中管理的概念范文

1知識的內涵

知識的具有戰(zhàn)略內涵和行為孕育力,而知識的基本概念從希臘三杰(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開始,成為哲學界爭辯不休的話題,至今流派眾多。這也是導致知識管理領域的知識這一基本概念模糊繁雜的原因之一。本文對知識的基本概念不進行定義式的辯論,而是通過對知識概念的梳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進而豐富知識管理的理論基礎,知曉知識管理的方法論。本部分從哲學、哲學—管理學、管理學3個方面對知識內涵予以探討。

1.1知識內涵的哲學角度研究

在知識管理研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概念首推柏拉圖(Plato,428-348BC)的定義:知識是經過驗證的信念。知識是一種信念,而且是經過驗證的,經過實踐檢驗后而進行思考的結果。2001年,美國西點軍校的知識論教授波伊曼拓寬了知識的內涵,指出知識作為具有理性的創(chuàng)造物,是整體能力的結果,即知覺、反思和正確行動的能力的結果[13]。波伊曼把知識的內涵擴展到了人的主觀知覺,有限理性的思考和在此指導下實踐行為后形成了一定能力的結果。從整體高度貫穿了知識的整個進程,暗含了信息處理、認知模式和行為能力的知識聯結特性。與組織學習的雙環(huán)學習類似,2007年,斯蒂芬對知識的內涵進一步深入,指出知識是行為修正的結構,鑲嵌于個人經驗的流程和社會與文化背景的系統[14]。把社會和文化大背景也增加進來,完善了知識的孕育環(huán)境。如表1所示。

1.2管理學—哲學交叉角度的知識內涵的探討

管理學者一直努力從哲學汲取營養(yǎng),豐富著知識管理領域的知識內涵,即把知識的哲學內涵引入到管理實踐中來,為知識管理實踐理論提供必要的支撐。2000年,斯泰西(RalphD.Stacey,2000)通過對復雜性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來源于自然科學的復雜理論如果運用到社會科學中,必須進行一定的修正和重新定位,并結合米德(G.H.Mead,1934)的精神(Mind)、自我(Self)和社會(Society)的演化哲學理論,認為知識就是人們之間的意念與溝通之間的產物[15]。意念存在于個體中并涌現和受制于群體中,往往受到個體經歷、價值觀念、教育等各個方面的影響,是個體心智模式的基礎。通過群體的溝通和交流,不斷相互反映,修正其個體的意念和行為。斯泰西強調知識是個體之間相互反映而形成的產物,知識場所為個體,而喬治和丹尼爾(GeorgSchreygg,DanielGeiger,2007)強調知識是社會系統的產物,存在于社會中。由于管理研究中知識的概念比較繁雜、不清晰,喬治和丹尼爾對知識概念進行了重新定位,基于科學哲學(哈貝馬斯Haber-mas,1986)和語言哲學(柏格曼Bergmann,1958;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22)認為知識基本上依存于交流(Communication)和反映(Reflection),構建于社會交流過程中[11]。

1.3管理學研究中比較代表性的知識內涵研究

在知識管理研究與實踐領域中,很多學者進行了各自具有特色的知識內涵研究,本文僅對其中有較大影響力的概念予以探討。日本學者野仲郁次郎(IkujiroNonaka,1991,1995,2006,2008)對柏拉圖的知識概念進行了具體深化,認為知識是人際間個人信念朝“真實”的方向實現驗證的動態(tài)過程[7]。強調知識是實現驗證的動態(tài)過程,把知識的內涵由靜態(tài)屬性轉遷到了動態(tài)過程,知識具有時間演化屬性,戰(zhàn)略和信念導引功效。第一本《知識管理》專著的出版者,具有會計背景和企業(yè)實踐的著名知識資本計量專家斯威比(Sveiby,1997)認為知識具有行為指導內涵,進而形成能力,指出知識可以理解為采取行動的能力[16],進而對企業(yè)的知識予以評估和測度。可以說把能力和知識聯結在一起,但是知識載體,個體價值觀念等心智模式被忽略了。1998年,達文波特等(ThomasH.Davenport,LaurencePrusak.1998)定義知識是一種有組織的經驗、價值觀、相關信息及洞察力的動態(tài)組合,它所構成的框架可以不斷的評價和吸收新的經驗和信息[17]。這一概念指出知識的動態(tài)組合特性,知識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對知識工作和知識工作者的研究更加有針對性和指導性。

2知識的來源

在哲學研究中,對知識的來源/知識怎么產生的辯論一直促進了知識內涵的豐富,提高了對知識這一概念的認識。首先是英國的經驗主義學派,比較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約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大衛(wèi)•休謨(DavidHume,1711—1776)、喬治•貝克萊(GeorgeBerkeley,1685—1753)。他們認為知識是由經驗驅動的,存在于我們記憶和大腦景象中,沒有被我們感知的東西(知識),那么它們是不存在的[18]。后來維爾•杜倫(WillDurant)進一步發(fā)展認為任何事物的知識僅僅是對它的感知。那么知識就存在于人類的神經系統(KennethBoulding,1910—1993),并作為有機系統需要人們生活復雜性來維持[19]。與該學派相對應的就是法國的笛卡爾學派。笛卡爾(ReneDescartes,1596—1650)認為我們的知識是由人們的推論演繹的過程而產生的,哲學家羅素(BertrandArthurWilliamRussell,1872—1970),進一步指出知識僅僅存在于我們的意念中,不是來源于我們的感知。后來著名的哲學大家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對這兩個學派進行了集成和綜合,辯證的認為知識的來源有兩部分構成,一個是先驗知識,另外一個是后驗知識。米勒(Mller-Merbach,2007)根據康德(1724—1804)基于先驗和后驗的知識創(chuàng)造2個路徑,指出知識可能涉及5種后驗知識:人造結構(man-madestruc-tures)、科學發(fā)現(scientificdiscoveries)、純粹實證事實(purelyempiricalfacts)、社會公開(socialdis-closures)和行為假設(behavioralassumptions)[20]。這僅僅是對知識存在的形式進行分類,強調知識的實踐反饋修正特質。如表2所示。

3知識的構成/分類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ca.384-322BC)提出任何事物(包括知識)具有4個構成元素:具體內容的材質,材質的存在結構和形式,具體操作的產品進程,產品的目的和用戶群。這一概念的提出深深影響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當然也包括知識。維格(KarlM.Wiig,1993)提出知識包括事實、信念、觀點、判斷、期望、方法論(Methodology)與操作知識(Know-How)[21]。受到信息科學與技術影響的阿拉維和琳達爾(MaryamAlavi,DorothyE.Leidner,2001)提出知識包含幾個方面:精神、物體目標、流程、獲取信息的條件和能力[22]。達文波特等(ThomasH.Davenport,LaurencePrusak.1998)定義知識是一種有組織的經驗、價值觀、相關信息及洞察力的動態(tài)組合。這些研究是從知識的內容角度對知識的構成予以探討,見表3。除此之外,還存在屬性角度的分類:米歇爾•波蘭尼(MichaelPolanyi,1962)的個人知識理論提出知識具有隱性和顯性兩個屬性,人類真正具有個體行為的差異來源于其隱性知識能力[23],該理論構成了野仲郁次郎的知識創(chuàng)造螺旋的理論基礎,給知識管理的研究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這也是知識管理從1990—1995年的信息為主研究轉入到2000年左右的隱性知識研究的哲學基礎動因之一。而后許多學者在此范式下進行了深入研究。1996年,斯本德(JCSpender,1996)對知識管理的哲學基礎進行了概述性研究,在野仲郁次郎的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基礎上增加了個體和群體知識分析維度[9]趙春偉(ChunWeiChoo,2001)把知識分為3種類型:隱性知識、顯性(規(guī)則)知識和文化知識[24]。突出了文化這一社會特有產物在知識中的映射。1995年,布萊克勒(FrankBlackler,1995)指出知識的概念是復雜的并與組織理論密切相關,結合知識在組織中的鏡像提出知識種類:具體化(Embodied)、內嵌化(Embedded),頭腦化(Em-brained)、文化化(Encultured)和編碼化(enco-ded)[25]。該分類基本涵蓋了知識在組織中存在的不同形態(tài),從不同角度對知識進行了多維視角的探析。而具有哲學背景的波伊曼(LouisP.Pojman,2001)根據對知識內涵的確證,把知識分為:熟悉的知識、有能力的知識和描述/命題的知識3種主要類型[13]。如表4所示。

4知識分類的新視角

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是德國最重要的哲學家,對人類的行為區(qū)分為3種:技術、社會和倫理。米勒(HeinerMüller-Merbach,2006)進一步進行了延伸,提出了技術性知識、社會性知識和倫理性知識的知識分類框架[27]。從社會學角度出發(fā)對知識進行了探索性的分類,沒有進一步詳細闡述其內容和三者關系。顧基發(fā)和朱志昌(1994)通過對系統方法論發(fā)展進行回顧,借鑒東方系統思想,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物理—事理—人理的三理理論(WSR)。物理就是研究可管理知識的技術物質方面屬性;事理是指構建知曉過程的認知機制;人理涉及對知識持有者的社會—政治關聯的治理。朱(ZhuZ.C.)認為這是一個整體性方法,集成整合了技術、人的認知和制度[28]。該理論可作為組織進行知識管理提供了方法論支撐。社會學家哈貝馬斯(JrgenHabermas,1968/1971)在對康德、黑格爾和馬克思知識理論進行了反思與批判,從哲學人類學(philosophicalantholo-gy)的角度指出對應于人類的技術旨趣(technicalinterest)、實踐旨趣(practicalinterest)和解放旨趣(emancipatorinterest),人類社會形成“經驗—分析的、歷史—詮釋的和批判的3種不同的知識[29]。那么相對于社會單元的組織而言,組織的知識也具有技術子知識、社會子知識和倫理子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