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職 課程改革 校本研究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高等職業(yè)院校對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進行了各種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正確地理解職業(yè)教育課程的內涵,把握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構建高職教育課程的新模式,對提高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效性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2 課程改革中的校本研究
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為了克服出現的新問題和新矛盾,防止其困擾和制約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實施的質量,應當主要在教師方面做工作。教師不能拿著新教材,卻守著舊觀念,用著老辦法。作為新課程實施載體的學校,必須強化校本研究的作用,堅持立足本校,在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上下工夫,堅持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重點,以學科教研全員參與為主題,以骨干引動,新老帶動,上下促動,整體推動為策略,以建立校本研究制度為保障,多渠道,全方位地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
2.1開展校本研究,提高教師新課程教學能力
推動新課程改革,首先要做的是通過校本討論等形式將教師的思想理念統(tǒng)一引到新課程的目標上來,理念決定行動。然后應認真整合校內的教研力量和教學資源,搭建好校本研究的平臺,切實抓好對新教材的教師個人鉆研和教師集體互動研究。學校要加強教師個人對新課程研究的引領,必須強調教師個人的專業(yè)成長、專業(yè)發(fā)展的前提是自身挖潛,應落實在對新教材的認真鉆研上,落實在對教育責任的自覺追求上。指導教師應抓好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抓備課環(huán)節(jié),要求每一位教師真正把功夫用在鉆研教材上,靜心凝神去研讀教材,理解和駕馭教材,準備認識把握教材的知識點、能力點、重點難點,并從教法、學法上認真揣摩教學思路,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方面去構思設計教案;二是抓教學策略,明確“以學論教”的課堂教學原則,從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出發(fā),指導學生在課堂上有方向、有目的地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體現在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教學質量提高上。三抓教學反思,課堂教學的結束僅是教學過程的一個站點,要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結束后,讓教師在腦海中認真地去“精彩回放”,從反思的角度去審視、研究教學實踐中的疑難困惑,找出每節(jié)課的成功感悟或缺失原因,把教學體驗上升到理性認識,并形成積極有效的整改對策,把教學與教研融為一體,使每個教師向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目標邁進。
同時學校要突出課堂教學的說課研究。為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課前教師全員參與對一周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案在教授相同課程的教師組內進行說課匯報,讓教師從教材的宏觀背景和具體環(huán)節(jié)上,定位、分析,理解、把握有關的知識點、重難點以及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明確教什么、怎么教的具體思路,在此基礎上組織教師開展廣泛的說課研究。
2.2 開展校本研訓一體化,提高教師實踐教學的能力
新課程改革僅僅是校本理論研究是不夠的,還要進行實踐教學研究。職業(yè)技能實踐教學離不開教師本人的職業(yè)技能水平,因此必須加強對教師的職業(yè)技能培訓力度,其中包括教師職業(yè)理論知識和職業(yè)實踐能力的培訓。有條件的話還應讓教師經常參與企業(yè)相應崗位的實際工作,增加感性認識,做到職業(yè)理論與職業(yè)實踐融會貫通,這樣才有利于職業(yè)教育水平的提高?!白叱鋈?,請進來”通常是有利于促進雙方業(yè)務水平提高的很好的方法。學校之間或校企之間經常開展交流與合作,有利于相互了解、相互借鑒、相互促進、互通有無。特別是校企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對提高學校的職業(yè)技能實踐教學有極大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作用,因而應積極開展校企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等模式促進職業(yè)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但是學校送教師外出學習,人力、物力都會感到有一定的壓力和困難。新課程改革的起始階段,各院系都將骨干力量向課改起始階段傾斜。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所有的教師都將接受新課改的“洗禮”,教師培訓的量會更大,面會更廣,這些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加突現出來。對此,應積極創(chuàng)建一種“研訓一體化”的校本教研機制,以教研組建設為基礎,以教師獲得專業(yè)成長為目標,以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中心,使之成為教師群體合作的學習型組織,成為教師行為改善的實踐共同體。
2.3開展校本研究,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
校本研究,我們應針對當前學校新課程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來開展,求得解決的辦法。例如:電子產品安裝與調試這門課,就應當針對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特點,研究怎樣對課程進行改革,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清晰化。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實驗實訓設備來展示教學內容,把抽象的課堂變得形象、真切而具體,幫助學生克服思維障礙,增強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并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同時還應注重把電子產品知識學習拓展到課本以外的空間,與實際相結合,注重過程和實踐的指導,使學生有一種真實感和可信感,以此來改變學生厭學電子、難學電子的狀況。
3 結束語
校本研究無論是對學校還是對教師個人都會帶來豐碩的收益。校本研究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我成長和發(fā)展的空間,使教師更加深刻認識自己的教學工作,明確了教學改革的方向,也為教師之間分享教學、加強溝通與交流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校本研究使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課堂上教師講的少了,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多了;用教材的多了,教教材的少了。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將繼續(xù)探索“研訓一體化”的校本教研機制,加強校際聯動,促進區(qū)域教師人力資源均衡發(fā)展和教育質量的同步提升,為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參考文獻】
2012年廣西高中新課程改革在全區(qū)范圍啟動。課改實施兩年來,民族地區(qū)普通高中在實施數學新課程的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通過調查,對民族地區(qū)普通高中實施數學新課程的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民族地區(qū)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新教材的適應性不高
大多數教師認為新教材的模塊設計導致了教學內容的脫節(jié),部分內容銜接不上,使得教師在教學時不清楚要補充哪些內容,補充的內容要講到什么深度,這直接導致了課時緊,加重了師生的負擔。還有,新教材中的例子常常要借助多媒體,多數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缺乏,并且有的教師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能力還比較欠缺,導致有的教師在上課時直接忽略了這些例子。
2.課程教學重結果而輕過程
很多教師都知道新課程提倡探究學習,但是實施起來卻讓人很為難。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課堂氣氛活躍,但是教學進度很慢,根本沒有時間練習,考試成績排名靠后,迫于壓力,很多教師又不得不回到原來的講授式教學法。有些教師也曾嘗試著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但由于學生討論不起來,于是只好放棄??梢?,當前民族地區(qū)高中數學課堂仍舊以知識傳授為本,以教師為中心。
3.課程評價方式滯后,制約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方式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橹?。因此,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不敢去嘗試新課程提倡的理念,擔心影響成績。如何評價學校、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二、解決民族地區(qū)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問題的建議
1.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對各模塊進行合理的組合
教師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應局限于教材的框架,應當深入理解模塊教學的特點,注意溝通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對模塊進行合理的組合,靈活組織教學內容。同時,要努力吃透新教材中的新內容、新要求,教學時把握好度,防止范圍、難度失控。
2.教師應轉變理念,注重自身能力的發(fā)展
教師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教學除了知識的傳授,還應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等幾個方面。在教學方式上,教師要在講授的基礎上多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師生互動。同時,教師應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數學專業(yè)素質和教育科學素質,還要提高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3.完善評價體系
高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各教育部門也應建立對學校、教師及學生評價的具體措施,實施標準中的評價建議,相信新課程改革與高考改革一定能夠攜手共進、和諧發(fā)展。同時也要廣泛宣傳,讓社會大眾了解新課程。
一、幫助教師明確新的角色定位
中小學校長首先要幫助、引導教師明確自己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并從傳統(tǒng)的角色中走出來,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向教育過程指導者的角色轉。變,由學生學習評判者向學生發(fā)展促進者角色轉變,由“教書匠”向“教學研究者”的角色轉變。其次,校長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和實施前景,在經費、時間方面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相關的課程理論學習,參加相關學科的課改展示活動,使教師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現代課程觀。再次,校長還要通過各種校本培訓活動,幫助教師對新課程準確地理解、誠心地接受。并熱情地投人到新課程的改革中。
二、支持教師引導學生變革學習方式
第一,中小學校長要根據新課程的要求。積極倡導學生從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轉向多種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改變傳統(tǒng)課程學習中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第二。要組織有學校管理者、學科帶頭人和教師參加的研究小組,確定實現學習方式轉變的總體目標,制定實施學習方式轉變的工作原則和具體辦法。第三,從經費的投入、師資力量的配備、獎勵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支持和鼓勵教師重視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建立起學生自主探索與教師指導相結合、學生與學生合作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的活動體系。第四。制定實施新課程計劃的具體教學目標,要求教師提倡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鼓勵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第五。支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課程實施中僅僅著眼于學生認知方面的發(fā)展,重理論知識學習、輕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狀況,強調在新的課程實施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使學生在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中成長,
三、處理好“三級”課程的關系。組織好學校課程的開發(fā)
學校課程的開發(fā)首先要求校長明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之間的關系,理解學校課程開發(fā)的內涵。其次,需要校長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引導教師意識到自己所承擔的課程責任,積極參與學校課程的設計和研究,并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再次,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還必須來自學生的需要,符合學校的條件。這就需要校長在組織力量開發(fā)學校課程時,要注意調查、分析、審議學生的意見。真正從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出發(fā),加強學校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fā)展的聯系。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使學校課程真正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出學校的特色。
四、改革課程評價的模式
在進行課程評價模式的改革中。第一,校長要研究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并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過程評價。第二,發(fā)揮教育評價的激勵功能,引導教師實踐新課程的教育觀、課程觀、學生觀,以提高學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第三,制定課堂教學評價的具體指標體系時,要能引導教師學會判斷教學行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提高教師的自我反思和從事教學研究的意識和能力,成為科研型教師。第四,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fā)揮。第五,改變那種“我講你聽,我問你答”的課堂模式,鼓勵教師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的、寬容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形成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
五、促進課程改革與學校教育的同步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教育;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5-0125
一、當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教學管理理念落后
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教師仍然沒有適應新課程提出的教學要求和管理理念,雖然已經明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并加強了對學生的綜合培養(yǎng),但是教師還是缺少有力的執(zhí)行方式。這主要是因為多數教師沒有將教學理念進行全新的轉變,學生綜合能力、素質教育等方面略有不足,過多的重視考試成績,甚至還有一些學校將學生的成績作為教師的評測考核內容,造成了與《新課程標準》不相適應的現象。
2.管理師資力量有待提高
根據新課程中提出的教學要求,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順應新課程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自身的教學管理方式進行全面的調整和優(yōu)化。但是,目前大部分學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管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沒有達到新課程的要求,或者是一些小學會讓代課教師兼職教學管理職務,由于缺少相應的教學管理經驗,導致教學管理的效率呈現下降趨勢。
3.教學管理目標不明確
隨著新課程的提出,新課改對廣大教學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現階段的教學管理方式還處于發(fā)展階段,缺少專業(yè)的教學管理模式,在制定教學管理目標時存在不明確、目的性弱的現象,這就造成小學教學管理效果不理想的現象。另外,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大部分教學管理工作者沒有樹立明確的教學管理目標,在實際應用和管理方面也存在著一些不合理性,進而導致教學管理的難度一再增加。
二、針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采取的對策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受到傳統(tǒng)教學管理模式的影響,大部分教學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時忽略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缺少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素質的培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下,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還要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發(fā)揮“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鼓勵教師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發(fā)揮自身的教學能力,并根據實際的教育情況制定合適的管理措施,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同時,也要注重對教師的尊重和關愛,增強教師的教育管理責任心,樹立正確的主人翁意識,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2.提高教師的教育管理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實施,對于教育理念也有了全新的標準,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需要,所以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夠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首先,學??梢越M織教育管理者參加教學培訓工作,對其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的學習和培訓,并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教學應用。其次,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潮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使自己能夠適應當前先進的教學方式,更好的應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學校要高度重視對教學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教育管理者的專業(yè)能力和管理水平,從而推動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3.更新教育教學管理理念,明確教育目標
在進行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時,首先需要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管理目標,對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進行優(yōu)化,改善傳統(tǒng)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管理措施。對于教育教學管理理念的更新,要求學校的管理者需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在教師的立場上進行教育教學管理計劃的制定,使教師能夠適應新型的管理模式,找到合適的管理方法。作為教師來說,需要在制定的教育教學管理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一步步實現,并在實際的教學管理過程中不斷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有助于教育教學管理的更加完善化。
4.建立完善的考核體系
人們常說,有一個好校長就意味著有一所好學校。新課程的實施是否成功,新課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變成現實,學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長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中小學校長要改變傳統(tǒng)的管理行為,樹立適應時代……在新的課程改革中,中小學校長新的管理行為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幫助教師明確新的角色定位
新的課程改革必然引起教育內部各因素的變化,其中最活躍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師和學生,而教師是落實新課程的核心因素。只有教師轉變觀念、明確方向、積極投入,才能使新課程落到實處。
所以,中小學校長首先要幫助、引導教師明確自己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并從傳統(tǒng)的角色中走出來,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向教育過程指導者的角色轉變,由學生學習評判者向學生發(fā)展促進者角色轉變,由“教書匠”向“教學研究者”的角色轉變。其次,校長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和實施前景,在經費、時間方面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相關的課程理論學習,參加相關學科的課改展示活動,使教師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現代課程觀。再次,校長還要通過各種校本培訓活動,幫助教師對新課程準確地理解、誠心地接受,并熱情地投入到新課程的改革中,盡快成為新課程的有效執(zhí)行者和積極建設者。
二、支持教師引導學生變革學習方式
基礎教育的任務不僅是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使其具有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其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
為此,第一,中小學校長要根據新課程的要求,積極倡導學生從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轉向多種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改變傳統(tǒng)課程學習中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第二,要組織有學校管理者、學科帶頭人和教師參加的研究小組,確定實現學習方式轉變的總體目標,制定實施學習方式轉變的工作原則和具體辦法。第三,從經費的投入、師資力量的配備、獎勵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支持和鼓勵教師重視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建立起學生自主探索與教師指導相結合、學生與學生合作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的活動體系。第四,制定實施新課程計劃的具體教學目標,要求教師提倡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鼓勵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第五,支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課程實施中僅僅著眼于學生認知方面的發(fā)展,重理論知識學習、輕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狀況,強調在新的課程實施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使學生在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中成長。
三、處理好“三級”課程的關系,組織好學校課程的開發(fā)
我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互為補充的模式。這樣既能保證國家的統(tǒng)一要求,又能使各地方、各學校根據自己的不同條件和不同需求開設不同的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實現辦學目標。學校課程的開發(fā)是校長為領導、教師為主力、課程專家為指導,包括家長、學生和社區(qū)有關人員共同參與的,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以學校為基地、以學生發(fā)展為目標的課程開發(fā)工作。它是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延續(xù)和拓展,是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標志。
學校課程的開發(fā)首先要求校長明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之間的關系,理解學校課程開發(fā)的內涵。其次,需要校長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引導教師意識到自己所承擔的課程責任,積極參與學校課程的設計和研究,并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再次,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還必須來自學生的需要,符合學校的條件。這就需要校長在組織力量開發(fā)學校課程時,要注意調查、分析、審議學生的意見,真正從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出發(fā),抓住學校在課程資源上的優(yōu)勢,加強學校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fā)展的聯系,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使學校課程真正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出學校的特色。
四、改革課程評價的模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評價改革的目標是“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學業(yè)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中小學校長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評價的改革中來,樹立發(fā)展性評價觀。在進行課程評價模式的改革中,第一,校長要研究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并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過程評價。第二,發(fā)揮教育評價的激勵功能,引導教師實踐新課程的教育觀、課程觀、學生觀,以提高學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第三,制定課堂教學評價的具體指標體系時,要能引導教師學會判斷教學行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提高教師的自我反思和從事教學研究的意識和能力,成為科研型教師。第四,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fā)揮。第五,改變那種“我講你聽,我問你答”的課堂模式,鼓勵教師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的、寬容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形成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
五、促進課程改革與學校教育的同步發(fā)展
課堂改革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的發(fā)展、學校的發(fā)展,而新課程改革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新的契機。校長是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的總設計師,承擔著領導全校教職員工實施新課程的任務。
關鍵詞:家長;新課改;參與;差異
新課程改革推行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其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對于新課改,大眾往往只關注專家、學者、一線教師的看法,卻忽略了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家長是孩子的啟蒙教師,并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因此,若能將課改的思想滲透到家長群體中,吸收、接納家長的意見,新課改的效果定會“更上一層樓”。
一、家長對新課改參與不足的表現
我們設計了一份關于家長參與新課改程度的調查問卷,調查對象即在校小學生家長。經過統(tǒng)計與分析,我們發(fā)現大部分家長并沒有融入新課改的氛圍之中。主要表現在:
1.不了解新課改的具體內涵。數據顯示,有近乎一半的家長并不知曉我國在2001年推行了新課程改革。即使是勾選“知道新課改”這一選項的家長,其中也只有35.66%的家長是真真切切了解過新課改方面的信息,如新課改的具體內容、特色等,其余的家長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對新課改充滿誤解與懷疑。新課改包括課程的各個方面,如課程內容、目標、結構、實施、評價與管理等。無論是課程評價還是課程實施,都需要學生家長的鼓勵與支持,這就要求家長對新課改有一個正確認識。但是,就家長的反饋中了解到,有些家長認為課改就是讓自己的孩子成了“小白鼠”,即使試驗成功,也不能確保孩子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況且一旦失敗,那孩子就成了課改的犧牲品,沒有家長愿意為此“買單”。
3.忽略了參與本身的意義。家長參與新課改,即家長在新課改的思想內涵引導下,參與學校有關教學、行政、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活動。可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家長把孩子的學習推給學校、老師,嚴重忽視了家長參與的意義。雖有近九成的家長會輔導孩子學習,但也僅限于作業(yè)輔導,更別提參與學校有關方面活動了。
二、家長對新課改參與不足的成因
在分析數據的過程中發(fā)現家長參與課改不足的這些表現,也是由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
1.家長自身客觀條件的差異。一是地域差異。城市家長對課改的了解多于鄉(xiāng)鎮(zhèn)家長。二是學歷差異。學歷為大專及以上的家長比學歷為小學、初高中的家長更關注課改的實施,高學歷家長能夠單獨輔導孩子的功課。三是職業(yè)差異。調查對象中,家長為教師、政府等事業(yè)單位人員和醫(yī)護人員的,更關注教育的實時動態(tài)。
2.家長無暇顧及與思維定勢。新課改內容涉及范圍廣,例如倡導孩子自主學習、拓寬孩子的興趣面、增強實踐能力等,這都需要家長的參與配合。但現代社會的生活節(jié)奏快,家長對于輔導孩子的學習感到力不從心、分身乏術,部分家長“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要求孩子考試分數高,卻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3.家長和學校之間的缺乏溝通。學校是家長了解課改的主要場所,但事實上學校并沒有及時向家長傳遞該方面消息。家長和學校仍停留在最原始的家校獨立關系,兩者間缺乏溝通,導致學校不了解家長需求。
三、促進家長參與新課改的對策
1.建立健全家長參與委員會機構。一方面,學校是家長了解課改最主要的場所,另一方面,學校方面認為孩子在校的教師教育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家長要做好榜樣作用,他們的言行舉止、生活態(tài)度、思想觀念等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建立健全家長參與委員會機構,能加強學校與家長間的溝通。
2.化解課改中來自部分家長的阻力。針對家長的“不知情、不了解”,學校方面要通過教師使家長明確新課程改革中的家長“參與什么”“如何參與”。家長要做好協(xié)調,抽出時間主動地了解新課程改革的有關內容,而不是一味被動接受。要增加家長與學校之間的對話機會,通過家長對學校教學管理的評估,讓家長能夠為學校建言獻策,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家長也能更放心地讓孩子在學校得到教育。家長也應該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多地關注孩子的身心變化,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績。
抓住新課程改革的挈機,以課程改革為中心、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優(yōu)化教學目標,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強化改革與創(chuàng)新意識,堅持質量為先,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扎實履行好管理與研究、指導與服務的基本職能,力爭把學校辦成社會認可、家長放心、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健康發(fā)展的優(yōu)質學校,為爭創(chuàng)省級示范性學校積極準備條件。
二、重點工作
1、抓教學常規(guī)管理
(1)加強對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的指導,保證充足的活動時間以提高效率。
(2)嚴格課堂教學常規(guī)管理,提高備課、聽課、批改作業(yè)等常規(guī)檢查的實效。
2、抓教學質量監(jiān)控
(1)抓落實,尤其是要認真組織好初一、二年級的階段性教學質量檢測以及畢業(yè)年級的質量檢測。
(2)抓信息,尤其是中考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以及新課程改革的信息。
(3)抓分析評價,組織好每一次初三教學質量分析,并提出指導性意見。
3、抓教學研究
(1)加強對如何提高集體備課的效率的研究。
(2)加強對如何提高校內教研組活動的實效性的研究。
(3)加強對作業(yè)精選布置、批改、反饋的研究與監(jiān)控。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1、加強學習,進一步更新觀念,繼續(xù)深化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在認真總結上學期新課程實驗工作得失的基礎上,繼續(xù)切實樹立“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服務于新課改”的意識,繼續(xù)扎實做好本學期新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學習是提高的基礎,提高是學習的目的。要做好新課程改革實驗,需要不斷地學習、研究和提高。本學期要在上學期實驗的基礎上,繼續(xù)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盡力研究和解決上學期在課程實驗中的一些困惑和困難,從而堅定信念,不斷開拓,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同時要善于反思,要正確處理有意義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互動學習的關系,力求課改少走彎路,提高教學質量。另外,要通過學習,分析、比較、正確處理好優(yōu)秀傳統(tǒng)教學經驗的繼承和改革創(chuàng)新、新課程理念落實的辯證關系,大膽實踐嘗試,努力爭取成為市新課改的先鋒。
2、開展“教學座談日”活動,向校內外開放教學交流活動,不斷吸取社會各界的良好建議,贏得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以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為確保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
3、加強教學過程管理,穩(wěn)步提高教學質量
(1)抓好各類計劃的制訂與落實。計劃的制訂要有明確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要在借鑒以往經驗、參考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我校教學實際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安排,要講究實效與可操作性。各教研(備課)組開學伊始要認真進行教學計劃的反復研討與改進,并要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認真加以落實。
(2)抓好備課工作。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課前,各位教師要認真學習,仔細琢磨,把握好教學要求,要時時以新課程標準來衡量自己,不斷創(chuàng)新。備課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要針對學生實際,設計教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體現先進的教學理念,獨特的教學個性;更要及時總結教學得失,改進教學方法。本學期我們將繼續(xù)抓好集體備課活動,集體備課要求每周至少進行一次,由備課組長負責,在提前一周備課的前提下,按學校安排和集體備課的要求,定時定點開展有效的討論,以提高教師備課質量。
(3)立足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主陣地,能否高質量地上好每一堂課,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每位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平時教師要加強學習,要以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來創(chuàng)新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要講究課堂教學藝術,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學習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習、思考、摸索的基礎上逐步形成適合本校本班本學科的教學模式。教務處將不定期地同各學科骨干教師一起進行聽課、指導和總結,對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進行展示、推廣,必要時將進行錄像,研討,以提高整體課堂教學效率。
(4)注重對作業(yè)的規(guī)范性和實效性的監(jiān)督。作業(yè)的布置要著眼于雙基的落實和能力的發(fā)展,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的學生需求,要分別要求,分別對待,作業(yè)布置要精選,要適時適量適中。同時要把學生認真做作業(yè),獨立作業(yè)當作一件重要的事來抓,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業(yè)態(tài)度和作業(yè)習慣,要常抓不懈齊抓共管。每位教師要積極配合學校獨立作業(yè)單項檢查,要創(chuàng)設氛圍形成合力。在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的同時,更重要的一點,教師的批改要同樣十分認真,輔導要到位,補差要落實,要真正做到熱愛每一位學生。特別要關注兩頭學生,抓緊抓實。教務處將不定期地對作業(yè)布置和批改進行檢查,以加強對作業(yè)的管理與指導。
(5)積極開展好第二課堂活動,抓好學科輔導。第二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個性特長發(fā)展的重要基地。各學科要認真制訂計劃,并有針對性策略性地開展好培訓輔導工作,要講究方法,務求實效,要舍得花時間、花精力,要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進行輔導,提優(yōu)補差。本學期除積極參加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競賽活動外,各學科還要積極準備,精心組織,繼續(xù)開展校內學科競賽活動,力爭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6)加強教學質量檢測和試卷分析的規(guī)范管理。單元考查、階段性教學質量檢測以及期末考試,作為檢測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教務處將進一步指導各學科教師要把握考試的方向,控制好考試的難度系數,平行班之間要統(tǒng)一考查時間。每次考試后要認真分析教學中的得失,發(fā)揚優(yōu)點,找出不足,原因及對策。期中、期末考試后要寫出詳細的分析報告,努力改進教法,提高效率;要加強閱卷的規(guī)范性,確保閱卷質量,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公平的競爭舞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7)開發(fā)并加強對校本課程地開發(fā)與管理。僅2006學年第二學期,我校初一、初二年級共開設了近30門校本課程,其中有影視欣賞、生活中的數學、科技制作、時事在線、籃球等課程,極大地滿足了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時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加強實驗教學及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
(1)完善實驗管理制度,提高實驗管理人員的水平,充分利用好電教儀器和音像教材,開好開足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努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同時努力做好電教設備、實驗儀器、用品等的保養(yǎng)和維修工作。
(2)強化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一學期將繼續(xù)抓好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和使用,要充分利用時間組織人員對教師進行課件制作、資料上傳、簡配多媒體使用、語音室使用等多項培訓,以確保語音室、多媒體教室、簡配多媒體及手提電腦的正常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5、面向全體,突出重點,抓好各年級的教學工作,力爭成績穩(wěn)步提升。
初三年級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歷來受到家長、社會各界的重視,關系到學校的聲譽及其發(fā)展。初三教師一定要研究和把握中考方向,在教學中體現新課程理念,同時在教學中要突出重點、抓住根本。初一、二年級要繼續(xù)抓好新課程實驗,處理好實驗和質量的關系,面向全體,防止兩極分化。另外,初二年級要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強化提優(yōu)補差,為初三學習打好基礎。
6、抓好學校體育、藝術、科技教學工作。
(1)要認真抓好體育健康標準的落實,保證學生每天半小時以上時間的體育活動時間。體育組要切實負責好學生“二操一活動”的組織和管理,要帶好訓練隊,力爭在今年的體育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同時體育組特別是初三體育教師要以初三體育考查為重點,認真研究并搞好針對性練習,注重實效,爭取本屆初三體育考查有較好成績。
(2)藝術教育要進一步重視,要積極開展藝術興趣小組活動,發(fā)展各類學生的興趣特長,要進一步增強競爭意識,要在本學科各類競賽中賽出好成績。
(3)要進一步重視對青少年科技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勞技與科技教育要緊密結合,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發(fā)明,撰寫小論文,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7、加強校際間的聯誼交流
校際間的教學交流活動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鍛煉,同時可以借機宣傳我校,提高學校知名度與展示機會,可以加強信息交流、拓寬視野、促進教學。繼續(xù)加強與各校聯盟,努培養(yǎng)我校的“骨干教師”、“特色教師”、“品牌教師”。
四、繼續(xù)加強圖書館、實驗室的建設
調整圖書結構,搞好圖書借閱,主動服務于教師和學生,發(fā)揮圖書館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實驗室要規(guī)范整理,充實設備,加強實驗教學的研究,充分發(fā)揮其在理科教學中的作用,爭取再上一個臺階。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區(qū)教育局教育工作意見和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深化課程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基點,牢固確立“勇于創(chuàng)新,倡導多元,追求特色”的辦學理念,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努力打造學校品牌,提升學校品位。
二、工作目標
本學期我們將以學習求發(fā)展,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打造一支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以科學管理為手段,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常規(guī)管理。
1、繼續(xù)完善教學管理制度,落實行政有效指導教學的管理目標。
2、繼續(xù)加強教研組的規(guī)范管理,落實教學流程管理,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3、以課堂有效性研究為重點,開展“學校創(chuàng)新課、課題研究課”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4、加強學科教學質量管理,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5、繼續(xù)開展《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課題研究。
三、具體措施
(一)強化教學常規(guī),提升教學質量
1、全體教師要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強化教學法規(guī)意識,堅持按課表上課,保質保量上好每節(jié)課,杜絕私自調課、曠課、遲到、早退、中途離堂等現象,學校將采用“平時檢查與隨堂聽課相結合”的辦法,加強課程計劃的執(zhí)行和管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進一步規(guī)范和強化教學常規(guī)工作
(1)要提前備課、精心備好每一課,不得出現無教案進課堂的現象。教案教學目標要明確、重難點、教學準備、板書設計等要齊全,要備有詳細的教學過程,合理的教學方法,字跡要工整、清晰。
以《海南省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為指導,以“教育質量年”為契機,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提高課程實施、評價和管理能力為保證,以校本“有效教學”、網絡教研主題研討、聯片案例觀課與議課教研活動為主要工作方法。以轉變教師觀念,改進教研教學行為,以提高教學效益為主要研究內容,強化服務、創(chuàng)新、效率意識。做到今年工作主題化、有效化、特色化,切實發(fā)揮專業(yè)引領的功能,努力提高我縣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質量,推進新課程改革縱深發(fā)展。
二、全年主要工作任務與目標
1、認真落實省教研院下發(fā)的各種活動通知要求,組織學生、教師參加。
2、每學期定期召開全縣小學教學教研工作會議,推廣本地區(qū)“有效教學”經驗。
3、協(xié)助基層學校完善集體備課制度。
4、開展聯片案例“磨課”、觀課與議課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科骨干專業(yè)引領的功能。
5、定期下鄉(xiāng)鎮(zhèn)學校聽課,指導課堂教學。組織各學科骨干教師送教下鄉(xiāng)。
6、協(xié)助基層單位辦好教研網頁,開展網絡教研主題研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7、做好期中、期末試卷命題、檢測、評價分析等工作。
三、具體措施
1、請求縣教科局按照省教育廳有關教研機構建設的要求,加強縣小學教研室機構建設,充實專業(yè)教研員,解決人力單薄的現狀。
2、努力改善本室工作條件,配備基本的辦公設需,保證基本業(yè)務活動經費的落實。
3、鼓勵支持各級教研員參加上級組織的專項研修,通過系統(tǒng)的研修,逐步構建比較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從而提高教學教研管理水平。
4、確保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有亠位專職英語教師。做到每年級每周開課三節(jié),早讀一節(jié)。
5、切實加強教研活動的統(tǒng)整力度,開展網絡教研主題研討、聯片案例觀課、議課與送教下鄉(xiāng)。讓廣大小學教師便于參與近地的教研活動。
6、定期深入偏遠學校聽課指導課堂教學,幫助教師解決新課程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真正地做到專業(yè)引領與支持。
7、學習外地網絡教研先進經驗,強化我縣小學網絡教研工作,使網絡成為擴大教研力量。積極協(xié)助有條件上網的學校開設教研網頁,鏈接保亭縣小學教研室博客群組。支持鼓勵廣大教師和教研員參與網絡教研主題研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