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孩教育問題范文

小孩教育問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孩教育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孩教育問題

第1篇:小孩教育問題范文

一、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學貴有疑?!闭n堂教學中,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最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開課伊始,鼓勵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質疑;教學過程中,激勵學生動腦思考重點、難點,引出疑難;課堂總結部分,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反思求異。這個過程中,“問”與“答”還要有機結合,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相機誘導,及時做出評價,讓學生學會思考,并對問題進行歸類、篩選,明確思考的范圍。如,在教學《秋天的懷念》時,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問題,學生提到的問題可以綜合為: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為什么是秋天的懷念?它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懷念的?這時再引導學生用這種問的方式去文中探索、發(fā)現(xiàn),這樣促進學生在“問”與“答”的互動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又發(fā)展了思維。

二、把“講”的機會還給學生

課堂教學中,學生更多表達自己的認識、想法尤為重要,課堂教學中應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師要在課堂上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相互啟發(fā),讓智慧的火花不時迸發(fā)。在課堂上可以設計小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講的機會;指名回答問題時要耐心幫助、指導,給學生講的機會,不急于求成;在不同的課時中創(chuàng)設爭論的矛盾點、分歧點,提倡爭辯,喚醒學生的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的個體潛能得到盡情地發(fā)揮。在教學《舍生取義》一課時,展示“義無反顧”“見利忘義”“背信棄義”“見義勇為”等成語,引導學生結合親身經歷或生活見聞展開討論,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著重理解“義”字的內涵,從而深刻理解“舍生取義”的“義”的含義。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既體現(xiàn)出他們的情感體驗、價值取向,又培養(yǎng)了表達能力,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三、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Z文課要以讀為本,課堂上要有朗朗的讀書聲,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真正的語文味。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課文分析得支離破碎,看似講得精彩、細致,但學生讀書、感悟的時間都被老師無情地占用,甚至一堂課下來,學生還讀不通課文,更談不到學生的閱讀、理解、感悟。教學中,應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去享受“讀”的樂趣,自由遨游于閱讀的廣闊空間。教師應精心設計默讀、齊讀、分角色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注重讀的方法指導,做到各種讀的方法靈活運用。例如,在整體感知課文時,設計輕聲自由朗讀;在理解、感悟課文時,人物對話、表現(xiàn)不同角色的內容可設計分角色讀,簡短的內容、重點段可設計齊讀,篇幅較長的內容可設計默讀,讓學生做到每段課文內容都讀得非常流利;對重點句子的朗讀要注重讀的方法指導,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不同情感表達方式的不同效果,從而加深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深刻領會作者的寫作目的。整堂課安排給學生讀的時間會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擺脫了學生圍著老師轉的被動局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把“寫”的機會還給學生

第2篇:小孩教育問題范文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8-0028-01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各地經濟發(fā)展水平差距日益拉大,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因工作繁忙或外出打工等原因,將自己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責任轉交給了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親朋好友,這種主要由祖輩承擔孫輩撫養(yǎng)和教育責任的隔代教育現(xiàn)象愈來愈多。毋庸諱言,隔代教育容易導致孩子產生性格孤僻、行為失控等心理問題,理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本文以韓××同學為例,談談隔代教育的隱憂及對策。

二、韓××的身心偏差及原因分析

韓××,女,7歲,連云港市東??h某農村地區(qū)小學一年級學生,父母外出6年,均在浙江寧波打工。其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一個小學畢業(yè),另一個初中沒有念完,家中還有一個年幼的弟弟。爺爺奶奶均50多歲,爺爺初中文化程度,奶奶文盲。這樣的家庭文化和教育背景,導致其身心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

1.逃避作業(yè)、慣于說謊。她經常少寫、漏寫家庭作業(yè),有時干脆不做,非書面作業(yè)從來沒有好好完成過。在校實習期間,筆者布置學生回家預習《東方明珠》這篇課文,要求找出課后的生字詞并會辨認,可第二天檢查時,發(fā)現(xiàn)她的書干干凈凈,一點痕跡都沒留下,問怎么沒完成,她一直默不作聲,最終吞吞吐吐說忘記了,一連幾次都這樣。對于作業(yè)中的錯題,她從不訂正。很多時候,家庭作業(yè)不會寫或不想寫,她就說沒有作業(yè),家長信以為真。三番五次之后,她形成了不寫作業(yè)、說假話等不良習慣。

2.內向自閉、消極被動。韓××多次不寫作業(yè)引人注目,筆者開始留意后發(fā)現(xiàn),坐在班級倒數第二排的她,上課從不亂講小話,也不積極舉手發(fā)言,是一個不愛交流也不善交流的學生,每當遇到提問、考試、比賽,她常常會感到恐慌和緊張,在家時,對于爺爺的批評,她大多保持沉默,爺爺拿她沒辦法,有時氣得直跺腳。

3.不講衛(wèi)生、習慣較差。筆者家訪得知,韓××有起床不梳洗就去上學、晚上不洗澡就直接上床睡覺的壞習慣,她臉上總掛著鼻涕,小手一天到晚臟兮兮的,干凈的衣服也穿得不成樣子。

上述身心偏差的出現(xiàn),主要與孩子特殊的家庭背景息息相關,當然,學校、社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第一,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素養(yǎng)的缺失是導致孩子身心偏差的直接原因。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忙于生計,無暇輔導孫子的學習。爺爺一年四季忙于農活,奶奶在家伺候年幼的弟弟,加上二老文化程度低,根本無暇也無力輔導孩子的學習。二是長期遠離父母的懷抱,孩子缺乏生活關愛和情感慰藉。父母一年難得回家一次,孩子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渠道主要是屈指可數的電話聯(lián)系,在電話里,父母大多數只是詢問孩子的學習成績怎樣、有沒有調皮之類的表層問題,而對學習困難、個人心事這樣的深層次問題則基本不涉及。心事無處訴說,煩惱無法排遣,久而久之,壓抑、自閉等現(xiàn)象應運而生。三是臨時監(jiān)護人缺乏教育素養(yǎng),對孩子的監(jiān)管無法到位。只知道讓孩子吃飽穿暖,同時,作為臨時監(jiān)護人,他們自身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和教育素養(yǎng),加之身體狀況較差,沒有足夠的精力照顧、教育孩子。

第二,學校教育的某些失職是孩子身心偏差未能有效緩解的重要外部因素。受制于學生成績排名等因素,學校往往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留守兒童的身心問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老師與孩子的監(jiān)護人也缺乏積極、有效的溝通,這導致學校教育未能有效補償家庭教育的缺失。

第三,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及其戶籍歧視等社會因素制約了孩子身心偏差的積極矯正。韓××的家長也想把孩子留在身邊,但由于目前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及其戶籍歧視,使得他們不得不忍痛割愛、把孩子留在家中。

三、因勢利導,培養(yǎng)隔代教育子女的陽光心態(tài)

對于隔代教育的孩子,努力培養(yǎng)其積極、樂觀、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孩子只有抬起頭來,才能注視遠方。這需要家長、學校、社會擔當起相應的責任:

1.就家庭而言,重在各司其責、加強配合,形成家庭教育的有效合力。一是父母采用增加溝通頻率和充實交流內容等方法換取關愛孩子的空間和時間。父母要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孩子打開心扉。建議韓XX的爸媽:通話的頻率由以前的一星期一次提升到每周兩次,并確保一次視頻通話;通話的內容不再只是簡單的噓寒問暖,而是有意識地關注孩子的方方面面,鼓勵孩子充分、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對于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或成功之處,及時給予激勵和獎賞(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讓孩子意識到知識的力量,主動增強學習動力,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告誡孩子多與老師和爺爺奶奶交流,主動融入到班集體中;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每學期與孩子的班主任聯(lián)系2~3次,以便把握孩子的在校表現(xiàn)。二是孩子的爺爺奶奶竭盡所能當好教育“配角”,切實關注孩子的學習和衛(wèi)生習慣。建議孩子的爺爺奶奶:多與孩子父母交流孩子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現(xiàn)了問題及時反映,并配合孩子的父母開展教育活動;加強對孩子學習習慣的監(jiān)督檢查,定時督促孩子完成作業(yè),養(yǎng)成復習、預習習慣;密切關注孩子的衛(wèi)生狀況,要求孩子早晨起床后刷牙洗臉,飯前便后勤洗手,保持衣服干凈、整潔,隨時攜帶衛(wèi)生紙,及時擦掉鼻涕等;每周與孩子的父母保持電話聯(lián)系,對孩子的在家表現(xiàn)及老師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與孩子的父母溝通交流,共商對策。

2.就學校來說,應積極開展心理補償教育,切實關注孩子的喜怒哀樂。作為教育者,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問題。一方面,教師上課時不時地提問她一下,如果有進步了,就及時表揚;對于孩子出現(xiàn)的小問題,及時提示,督促改正;鼓勵孩子大膽融入集體之中,主動與人交往、交流。另一方面,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鼓勵她在遇到不懂的學習問題或生活方面的困難時,勇于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鼓勵她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逐步培養(yǎng)她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多組織課外活動,讓孩子單調的課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培養(yǎng)她的業(yè)余興趣和愛好,大力充實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

3.對于社會來講,要努力打破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營造平等、和諧的成長氛圍。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及其戶籍歧視,本質上是經濟發(fā)展水平差異的表現(xiàn)。由此看來,農村地區(qū)應加大經濟發(fā)展力度,政府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培訓和工作崗位,使那些在外打工的父母有機會回到家鄉(xiāng)就近、就地就業(yè),這不僅有利于當地的經濟、社會發(fā)展,還可以讓父母也留在孩子身邊,進而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和命運。

參考文獻:

[1]黃耀儀.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查報告——以湖南省武岡市晏日鄉(xiāng)為例[J].邵陽學院學報,2008,(6):35-37.

[2]羅宗祺.愿關愛留在每個孩子身邊——來自江西省全南縣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J].理論導報,2005,(5).

第3篇:小孩教育問題范文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yǎng)成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區(qū)域發(fā)展的不平衡衍生出了大量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便是其一。隨著人口的城市化遷移,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同時人口的遷移使得大量的農村成為的資源豐富的“荒原”,勞動力的缺乏導致農村的經濟發(fā)展面臨著困境,留守兒童的數量不斷增加但生活教育水平卻在不斷的下降,留守兒童行為教育問題正在逐步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廣大農村幼兒園中,普遍面臨教育資源不足、教學設備落后、師資隊伍水平令人堪憂以及兒童行為規(guī)范標準缺失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在幼兒園教育中關系到小孩的健康成長以及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社會與國家提高對農村幼兒園教育的關注,加強對農村幼兒園的綜合建設在提高留守兒童的教育水平,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一、農村留守兒童調查現(xiàn)狀

留守兒童隨著經濟發(fā)展差距的不斷擴大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就西南地區(qū)的實際調查情況來看留守兒童集中分布在經濟發(fā)展落后的山區(qū)地段以及城鄉(xiāng)接合部,例如位于重慶的黔江區(qū)的黔江區(qū)冊山小學,黔江區(qū)是重慶東南翼的區(qū)域性中心城市,而黔江區(qū)冊山小學則位于該城市的城鄉(xiāng)接合部,是一所典型的城鄉(xiāng)結合小學,該學校的學生基本上都來自城市周邊的山村,學校的留守兒童占全校學生的一半以上,由于學校的設施有限,不能實現(xiàn)每個學生的住宿要求,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每天往返于學校與家之間,有些學生每天甚至來回得走兩三個小時。不同的年齡階段留守兒童的比例各不相同,對于幼兒階段,留守兒童的生活根本無童年的歡樂可言,許多幼兒階段的兒童由于家里面哥哥姐姐多,都留守在了家里,小小年紀便開始養(yǎng)家糊口,照顧生病的奶奶或爺爺,根本無書可年,更提不上所謂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黔江區(qū)冊山小學便是如此,他們中許多人長期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除了讀書,他們身上還兼顧著照顧弟弟妹妹和養(yǎng)家糊口的責任。在西南地區(qū)其他的地方也有許多類似的留守情況,例如位于四川的大涼州,很多的父母為了生活將孩子留給了上一代照顧,一年都不能回來一次,在生活條件十分窘迫的情況下,他們根本難以接受到正規(guī)的教育,許多的孩子很小的時候便經歷了生活的各種艱難困苦,行為養(yǎng)成教育根本無從談起。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的留守兒童數量超過5800萬人,其中52.7%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而42.8%的兒童面臨父母雙雙外出打工的艱難境地。

二、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yǎng)成教育的現(xiàn)狀

家庭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任何一種教育方式取代不了的。幼兒園時期作為孩子成長的重要起點,家庭的關愛必不可少,而留守兒童卻因為缺乏父母的關愛與照顧,在學習的起步階段便出現(xiàn)了許多令人堪憂的問題。對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yǎng)成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主要以幼兒園孩童作為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討論為切入點,對留守兒童的幼兒教育現(xiàn)狀進行分析。

幼兒階段的小孩按道理來說應該正處于活潑亂跳,天真無邪的成長階段,可對于這階段的留守兒童來說,他們的世界卻愁云滿布。這階段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缺乏,自身安全感極低,正處在渴望父母關愛的年級段,可是對留守兒童,他們恰巧缺乏了家庭的溫暖,對世界的恐懼讓他們內心充滿了陰影。大部分幼兒階段的留守兒童目前都出現(xiàn)了心理健康問題,很大一部分表現(xiàn)出了內心的自我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以及和他人交流的積極性,久而久之,他們的性格失去了孩童的天真,影響了自身的全面發(fā)展與健康性格的塑造。

基于當前幼兒階段留守兒童的主要現(xiàn)狀和他們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進一步對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教育問題進行分析。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農村幼兒園普遍存在著教學資源嚴重匱乏,教學理念與社會發(fā)展嚴重脫節(jié)的不良現(xiàn)狀,農村幼兒園依然停留在教育小孩讀書寫字的階段,而忽視了對小孩的性格啟蒙,為小孩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氛圍。從另一角度上看,留守兒童的幼兒教育由于留守兒童本身的性格問題而使得教育出現(xiàn)更多的問題,許多的留守兒童由于不愿意交流而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意義,而農村幼兒園缺乏對這部分“問題孩童”的積極引導,而使得他們的身上的問題毛病越來越嚴重,自我封閉的傾向也越發(fā)明顯。

三、關于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yǎng)成教育策略分析

在對農村幼兒園兒童行為養(yǎng)成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詳細剖析之后,如何提高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行為養(yǎng)成教育水平值得社會與國家深思。提高農村幼兒教育水平不僅要從提高農村幼兒園教育本身的水平出發(fā),更要著眼于縮小區(qū)域差距,減少留守兒童數量的大背景著手。

從短期來看,完善農村幼兒園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要從提高幼兒教育師資水平著手,加強對留守兒童教育理念的普及,同時政府與國家要重視對農村幼兒園教育的投資,完善教育設施水平。農村留守兒童幼兒園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對于缺乏家庭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來說十分重要,幼兒園教育應該充分考慮到孩子的特殊情況,及時調整教育的目的,引導內心封閉的孩子主動去接受外界的新事物,以塑造孩子健康性格為主要的目的,為缺乏安全感的留守孩童營造健康陽光的成長氛圍;此外,加強幼兒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幼師在施教時應該給予孩子父母般的關愛與耐心,杜絕對留守兒童的隔絕行為,給留守孩童的成長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另外國家和政府應該對留守兒童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提供充足的物質援助,豐富農村幼兒園的教學設施,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普及先進的教學理念,將農村幼兒園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積極納入教育的大背景之中。

從長遠角度來看,國家應該著重縮短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差距,營造公平的教育環(huán)境,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幼兒教育問題的出現(xiàn)歸根結底是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帶來的后果,農村經濟發(fā)展的落后加重了教育問題的嚴重性,短期的師資力量引入,改善現(xiàn)有教育的措施對緩和當前的局勢有所幫助,但是卻不是長久之計。國家發(fā)揮宏觀調控的優(yōu)勢,縮減區(qū)域發(fā)展差距,從根本上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提高農村教育水平,那么農村留守兒童幼兒行為養(yǎng)成教育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四、結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留守兒童現(xiàn)狀,并以此為基礎探討了農村留守兒童幼兒園行為養(yǎng)成教育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并從短期與長期兩方面提出了解決當前問題的措施。幼兒園教育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十分重要,對于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來說,幼兒園更應當充當父母的角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蒲永明.農村留守學前兒童教育困境與對策研究――以四川省安岳縣為例[D].四川師范大學,2010.DOI:10.7666/d.y1875467.

[2]卞海霞.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農村幼兒園留守兒童教育的幾點做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2):115.

[3]周陳佳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5):74.

[4]林忠紅.關愛留守兒童,我們在行動--留守兒童教育案例分析[J].新校園(中旬刊),2014,(12):265-265.

第4篇:小孩教育問題范文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在持續(xù)不斷地發(fā)展,在農村建設中不斷引進大量的技術設備,把廣大勞苦民眾從黃土地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使農業(yè)勞動越來越簡單化,由此產生了大量剩余勞動力涌向城市。外出務工的農民基本是青壯年,有著自己的家庭,迫于城市中高昂的生活費用,由于他們工作環(huán)境的不穩(wěn)定性,以及戶籍制度在子女上學方面的限制條件等因素,不得不把子女留在農村,交由其他人對他們的子女代為照看。本文通過對HZ村的留守兒童進行調查、訪談,找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社工的介入來進一步看清問題的本質,從而幫助HZ村的農村留守兒童改善教育條件,為其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并為其家庭教育找到未來發(fā)展的路徑和方向。

二、家庭教育的含義及作用

(一)對孩子的教育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的教育。家庭教育以培養(yǎng)孩子道德品質以及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需要家庭當中的每一個參與者共同傾注心血,?P注教育。

(二)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孩子在成長中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例如三四歲的孩子在家里聽到父母說一些臟話,一旦孩子聽多了,他也會跟著講。父母在孩子的面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孩子很容易受其影響,同時父母的也要積極向孩子傳播正能量。由此在家庭教育中需要父母的耐心與細心,不對孩子強加壓力,讓孩子能夠有自己獨立成長與自我發(fā)展的空間,同時也要對孩子保持一種“度”,在這個“度”的范圍內能更好地接受孩子成長。

三、HZ村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xiàn)狀

(一)留守兒童現(xiàn)狀

1.學習成績下降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學校和家庭的影響,尤其是留守兒童家庭的孩子從小缺少對孩子學習的監(jiān)督,導致其容易放縱自己,對學習不上心,致使學習成績下降。以筆者在調研過程中訪談的貴州省HZ村小學四年級的王同學為例,她和父母在一起在家時,父母每天會監(jiān)督她的學習,督促她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在作業(yè)做完的時候才會準許她看會電視,所以王同學的成績一直比較好,曾獲學校三好學生榮譽。她的父母外出務工之后,把她托付給外公外婆照顧。由于祖輩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她的學習,致使王同學的自我約束力下降,不去做作業(yè),只對看電視“情有獨鐘”。學習的時候總是心不在焉,各科成績不升反而降下來了。

2.心理問題堪憂

對于農村留守兒童來說,由于缺乏父母的關心和照顧,致使其找不到訴說對象,心理問題隨之堆積起來,到達一定量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變化。HZ村男孩李某原本是個熱情大方的孩子,父母外出后,心里面的話無人傾訴,被別人所不理解,性情慢慢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變得孤單、自閉,把自己隔絕在世俗之外,不但不喜歡與別人人交流,終日憂郁不斷,還總是會因為一點小事,一點小挫折都難以承受而情緒崩潰。有的時候被老師或朋友說了幾句重話,就沉浸在自己的傷痛中。

3.道德缺失

大部分的農村人口遠離家鄉(xiāng)外出務工,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艱辛工作,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為孩子提供較好的物質條件和學習環(huán)境,能夠讓孩子更好學習和生活,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未來。父母的初衷和出發(fā)點都是好的,那就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為孩子提供堅實發(fā)展的基礎。但最后最容易帶來一些不良的后果,他們雖然掙到了一些錢,但是忽略了對于孩子的教育,導致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時期的兒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極其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影響。同輩群體是留守兒童社會化進程中最重要的群體之一,由于部分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他們極其容易受到同輩群體的不良習慣的影響。在對調研地的參與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監(jiān)督和管理,有些孩子因此變得自私自利或性格孤僻,部分留守兒童,從小就受到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學會了抽煙、打架、偷竊等不良惡習。

與此同時,在外面打工的父母親覺得在家陪孩子的時間較少或者基本沒有,覺得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就希望能夠多給他們提供一些零花錢,以改善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在生活上補償這些孩子。但正處于人格發(fā)展時期的留守兒童,由于缺乏正確的引導,還未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念,感覺錢多了就可以隨便花,想怎么花怎么花。養(yǎng)成了生活上的惡習,甚至還會產生犯罪行為,例如打架斗毆、偷盜搶劫等,對社會秩序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讓父母了解后,很是無奈。

4.自身安全意識差

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缺少家庭監(jiān)護人的有效督促,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加上兒童的好奇心重,喜歡玩耍,對危險的事物總想去嘗試。父母不在身邊,祖輩由于自身精力的限制,對孩子的關注力度不夠,缺少對安全知識的教育。對生活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缺乏意識,沒有能力應對突發(fā)或人為的危險事件。例如,自然災害、拐賣兒童等現(xiàn)象。

(二)家庭教育現(xiàn)狀

1.臨時監(jiān)護人責任不明確

留守兒童的臨時監(jiān)護人不管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是親朋好友,都將其監(jiān)護責任理解為讓孩子們吃飽穿暖,不發(fā)生安全事故。留守兒童家庭中的臨時監(jiān)護人時代觀念較為落后,仍然有多數的臨時監(jiān)護人持有“照顧孩子的生活是家長的事,監(jiān)督孩子學習是學校和老師的事”這樣的觀念。除此之外,孩子的心理變化頻繁,老一輩人對其的關心不夠,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

2.臨時監(jiān)護人監(jiān)管方式欠妥

在走訪調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多數孩子的監(jiān)護人沒有文化,加之農業(yè)繁重,沒有時間輔導孩子的學習,并且臨時監(jiān)護人教育觀念和方法較為滯后,對于孩子的撫養(yǎng)存在明顯的嬌生慣養(yǎng),放任自流的家庭教育傾向。HZ村中的留守兒童在家基本都是由爺爺奶奶在照顧,爺爺奶奶對孩子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管教孩子。以筆者在調研過程中的訪談對象H為例,他的父母在家的時候他特別聽話,有不會做的作業(yè),都拿去問爸爸,爸爸也會很認真的和他講解,所以學習成績一直特別好。后來父母出去打工了,當他拿著作業(yè)去問爺爺奶奶的時候,奶奶很無奈的告訴他奶奶連字都不認識,讓H還是留著回學校問老師。H到學校后,老師問他為什么沒做作業(yè),他覺得老師是在責怪他,也不敢對老師講實話。這樣的狀況不斷惡性循環(huán),致使H滯留的作業(yè)堆積起來,H也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H的成?越來越差,心理層面出現(xiàn)問題,呈現(xiàn)出叛逆的狀態(tài)。

四、社會工作介入對策

(一)資源鏈接

1.鏈接資源以提供家鄉(xiāng)就業(yè)機會

社工運用宣傳手段,大力提倡讓孩子跟隨父母生活。讓孩子能夠在充滿愛和關懷的環(huán)境中不斷健康快樂的成長,許多孩子正是迫于環(huán)境的影響才導致成長的道路充滿曲折性。社會工作介入其中,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細心才能讓這些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如鏈接更多的外地資源,發(fā)展本地企業(yè),使HZ村村民不用外出務工,比如說通過政府,引進外地資金進行開發(fā)建設。

2.鏈接公共資源以增強親子關系

城市中工作的父母,時刻擔心著孩子,倒不如把孩子帶在身邊。但城市中高額的學費和迫于戶籍制度的壓力,無法讓孩子在城市中生活。通過社會工作的介入,可幫助這部分群體獲取政府的支持,鏈接其他的一些資源,幫助這些孩子能夠在城市中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從而避免一些社會問題的出現(xiàn)。如倡導政府興建收費合理的打工子弟學校,使他們能夠享受到不受戶籍制度的限制等優(yōu)惠條件。

3.鏈接教育資源以提供家庭教育

在筆者的走訪過程中,對HZ的留守兒童作為訪談對象,針對孩子的心理狀況進行了全面了解,大多數的孩子都渴望父母留在其身邊。通過社工的介入讓其父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倡導父母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愛,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觀念。

4.鏈接社工服務以改善留守兒童家庭現(xiàn)狀

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務工,拉動了家鄉(xiāng)的經濟發(fā)展,做出了一份屬于自己的貢獻。但同時卻把孩子留在了家中,成為了孩子成長中的“絆腳石”。社工利用當地現(xiàn)有的條件開展一系列活動,幫助其解決問題和改變現(xiàn)狀。

社工在有的時候可以承擔起“媽媽”、“爸爸”的責任,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這些孩子的傾訴對象,對這些留守兒童的心理活動進行了解,并讓其有一定的釋放。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沒有阻隔,依舊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家庭社會工作

1.協(xié)調與父母的關系

社會工作者通過宣傳手段,讓孩子的父母盡量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理解到父母的艱辛,同時父母也要理解孩子的苦衷,促成他們之間的相互理解。父母的艱辛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不斷努力工作的源泉。社會工作者的介入正好促成了這一段好事情,社會工作者通過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父母和孩子分別進行訪談,打通他們之間的“橋梁”。

2.協(xié)調與監(jiān)護人的關系

孩子的監(jiān)護人或者臨時監(jiān)護人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不夠,由此引起孩子的叛逆和不合群。社會工作者的介入,讓孩子擁有自己的傾訴對象,從而表達他們自身情緒的不良狀況,得到心里的釋放。社會工作者慢慢地將這個角色轉換成他們的父母,讓其父母來理解孩子不滿情緒,從而讓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長。同時社工也會對監(jiān)護人的心理壓力進行分析,處理好孩子與監(jiān)護人之間關系。

(三)學校社會工作

學校社會工作,是將社工的專業(yè)理論、工作方法及實務技巧運用于教育機構和相關設施中,致力于改善學校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與學習的條件,幫助家庭相對困難的學生提高適應自學能力和生活自主,通過與在校學生及其學生的家長以及學校本身和居住社區(qū)的互動融合,協(xié)助學校預防和解決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形成“家庭―學校―社區(qū)”三者之間的良好互動關系,引導學生尋求高度個別化發(fā)展和日常學習生活化的教育,讓學生自己明確自身的社會化人格魅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生活環(huán)境與未來生活職業(yè)發(fā)展的一種專業(yè)服務。

社會工作者通過對學校教師的溝通,對在校留守兒童進行開展個案評估,對于情況特別嚴重的可進行實時監(jiān)控,隨時關注其心理變化。同時也要作為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利用學校的公共資源,為留守兒童提供電話、電腦等電子設備,為在校留守兒童增強與父母之間的交流聯(lián)系給予方便。在班級活動中,建立起同學們之間的友誼,互相支持和鼓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四)社會工作行政

政府社會行政機構更好地滿足人民的需要而的一些政策,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讓孩子們融入這個“大家庭”,從而避免了一些問題的發(fā)生。督促其撫養(yǎng)人或留守看護人對留守小孩進行有效而完整的家庭教育,并教給留守小孩集中的鄉(xiāng)村也應為放學回家的孩子建立完善的活動基本設施和活動場所,對小孩子的業(yè)余活動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與正確的文化素養(yǎng)價值觀。例如,村里面的籃球場、文化活動室等公共活動場所要隨時開放,供應孩子們的興趣需求。同時,村民小組組長也可通過集中小孩趣味游戲活動,在活動中以古代兒童教育文學如《弟子規(guī)》之類的書籍來對留守小孩進行優(yōu)良道德品質培養(yǎng),以及小孩人格魅力進行成功的塑造。

第5篇:小孩教育問題范文

首先,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受了個九年義務制的教育就不用在讀了。原因之一是有些比較困難的家庭供不起孩子讀書,就斷了孩子的讀書路;二是有少數的家長也認為讀再多的書不也沒多大的用處,最后大學生不還有在社會上找不到工作的嗎?三是有些孩子實在是讀不進書,九年義務教育都沒讀完就退學了,早早的就跑到社會上打拼,去吸收經驗。就像是比爾蓋茨一樣,人家不一樣大學沒讀完,就自己開創(chuàng)了微軟公司,最后不也成為了大富翁嗎?

對于一些思想比較封建的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說,讀職中的都是一些扶不上墻的稀泥,整天在學校混日子,沒一點文化素質,應該都是一些不良學生。認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職業(yè)學校去就是毀了一生,有的寧愿花大價錢買進普高、重點高中。他們是否想過,在那里讀書,孩子是否跟得上課?接受知識能力上是否接受得了?而有的在接受過學校老師的勸導的家長,在經過認真的思考后,將孩子送去了職中。最后,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在這里,我想強調的觀點是職中,也能學習成才。

社會在發(fā)展,人類在進步。人們的素質越來越高,社會也朝著建設文明社會的方向發(fā)展。現(xiàn)在的社會要的是知識豐富的博士、有一技之長的技術工人、能以無私奉獻精神為人民服務的國家干部、踏踏實實工作的農民……而最不缺少的就是一無是處在社會上混完一日就是一日的人。所以,這些人,終究會被社會所淘汰。如果一個人,不學習、不進步、不接受良好的素質教育,那么,他最后將會跌入社會的最底層。

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教育和學習的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兩句話:“一切學習的基礎是興趣”、“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yǎng)它的后代相類似。”很多家長認為棍棒下能出孝子,就有很多的家庭采取暴力來教育孩子。往往,結局只會適得其反,反而給孩子留下了陰影。相信大家都看了電視上的一所這樣的廣告,很多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花大量的錢在不符合孩子的年齡下就讓孩子上早教班,接受各種培訓。結果錢浪費了,卻沒有一點成效。反而是一部很便宜的動畫教育,將小孩子培養(yǎng)成了小天才。這種事例告訴我們,拔苗助長的做法是錯誤的,一切學習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去培養(yǎng)。

第6篇:小孩教育問題范文

關鍵詞:留守學生 教育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85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產業(yè)結構的轉型,許多的農村青壯勞動力涌入城市進行打工,因而,出現(xiàn)了許多留守學生。留守學生就是由父母一方或由祖父母、親戚代為監(jiān)護的學生。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缺乏父愛母愛的關懷、缺乏積極有效的溝通,留守學生在情感、心理、生活、學習乃至人格方面就會出現(xiàn)許多完整家庭孩子所不會出現(xiàn)的問題。

本文就留守學生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及相應的對策作初步的探討。

1 存在的問題

1.1 需求親情,心態(tài)堪憂

留守兒童的父母出外打工,由于工作時間和路途遙遠等情況,因而不會經?;丶铱春⒆樱荒甑幕丶掖螖禈O少。這些家庭的孩子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和親情的傳遞溝通,再加上祖輩的溺愛,青少年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和生理、心理的成長都受到嚴重的制約。久而久之,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小孩,心理和生理成長上都會留下一些后遺癥,嚴重影響了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人格的形成。

1.2 學習狀況不容樂觀

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學生的學習上生活上無暇顧及。雖然大多數留守學生的家長都希望子女認真讀書、學習成績好,但是在外打工的父母沒有時間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不可能對留守學生的學習進行輔導,在孩子學業(yè)產生退步的時候也無法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因此,大多數留守兒童的學業(yè)都不甚理想。

1.3 違紀與犯罪現(xiàn)象嚴重

由于留守學生長期生活在親情缺失的家庭,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其心理和精神狀況都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而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迅速,孩子的自制力不強,受到了社會的一些負面的影響就更容易依樣學樣。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對社會上不良現(xiàn)象的判斷力,禁不住誘惑,再加上成年在外的父母又不能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從而導致留守孩子極易產生違紀和犯罪行為。

2 留守學生教育問題原因分析

2.1 家庭方面

由于留守孩子與父母長期分離,往往由家里的長輩或者比較熟識的親戚幫忙照顧,因此留守兒童在沒有父母親情的環(huán)境里,不易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家中的長輩在孩子的教育上思想老舊、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其一是過分溺愛孩子?,F(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祖輩們會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各項要求,事事依著孩子,就怕孩子受苦,養(yǎng)成了孩子任性的性格。其二是大多數農村的老人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對留守兒童學習進行輔導,不能規(guī)范其學習習慣,導致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低下。其三是在教育方式上,他們仍然沿用過去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簡單、不切實際,往往會與留守兒童難以溝通,產生隔閡,而長期在外務工的父母已經漸漸成為了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旁觀者。

2.2 同輩群體方面

由于留守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沒有父母在一邊指正引導,因而留守兒童會更容易受到同輩孩子的影響。因為無人約束,這個群體的孩子會更早的接觸到社會,會更多的和同齡人在一起,更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氣,再加上自身判斷是非的能力較差,就很容易走上青少年犯罪的不歸路。特別是近幾年社會信息化傳播急速發(fā)展,信息傳播越來越迅速,帶來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各種來自網絡、電視劇、電影、書籍的思潮使得這些孩子多方面接受信息,在分辨不出好壞的情況下,又無人監(jiān)管,從而走上了歧路。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階段,父母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這種父母外出掙錢,忽略了孩子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對子女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

3 改善留守學生教育狀況的建議和對策

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所以留守兒童的教育也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改善留守兒童的教育現(xiàn)狀十分重要。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搞好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他人無可取代的,家長應當時刻關注孩子的教育情況,掌握孩子的思想,定期和子女溝通感情。父母當中最好是至少有一方能夠監(jiān)護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使家庭教育與影響保持存在和完整性,切勿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有條件的話,建議父母將孩子帶在身邊,接受當地教育,現(xiàn)在國家對進城務工子女的教育提供了許多便利。

3.2 抓好留守孩子的學校教育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在留守孩子的監(jiān)護和教育上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學校對于留守學生的教育要打破常規(guī)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內容和方式上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竭盡所能保證留守學生健康成長。要加強對留守學生生活、學習上的關心。學校要對留守學生建立學生檔案,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為不同的留守學生制定個例教育方案。要對問題學生作心理輔導,排解學生內心的困惑,引導學生正確的言行。學校要積極及時地與家長、學生溝通,以充分而有效地監(jiān)管學生。學校還要積極與學生所在的社區(qū)或村委會溝通,讓社區(qū)也充分介入到對留守學生的教育中來。

現(xiàn)今社會,進城務工人員越來越多,改變留守兒童的問題迫在眉睫。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責任。讓社會多一些包容,讓學校多一些溫情,讓父母多一些關愛與呵護,讓我們一起關注留守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汪冠楠.“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分析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7).

[2]甘衛(wèi)紅.為留守兒童撐一片天[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9).

第7篇:小孩教育問題范文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綜述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我國實施城市化、產業(yè)化發(fā)展戰(zhàn)略的產物,是農民向城市轉移的必然結果,是我國社會發(fā)展進程殊的歷史現(xiàn)象(章國平、何建華2007)。長期以來,雖然無數進城務工人員為城鎮(zhèn)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們卻無法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樣的待遇。城鄉(xiāng)二元結構體制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最大障礙,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也受制于此。

本文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主要包括留守兒童學習狀況、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道德品質和行為社會化教育問題、日常生活方面的教育、安全教育問題等方面。下面分別就這幾個方面加以綜述:

1.留守兒童學習問題。研究者主要從學習成績、學習輔導監(jiān)督,學習動機和目的等三個方面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進行研究。在學習成績方面,不同學者的研究結論不盡相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父母在外務工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顯著影響,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父母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的成績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有研究者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總體上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成績沒有太大的差異,兒童的學習成績與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沒有明顯關系,只是少數留守兒童在父母外出后出現(xiàn)了學習成績的下降和學習態(tài)度的散漫(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01,葉敬忠等2006);而新華社記者周俏春、鄔煥慶與四川省仁壽縣教育部門聯(lián)合對全縣2000名打工子女的學習成績進行了抽樣調查也發(fā)現(xiàn),48%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較差(每學期均有不及格科目),40%的學生成績中等偏下(中國農村研網,2004.11.17)。78.4%的教師認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績差了”,54.5%的教師認為“父母去打工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較差”(周宗奎等2005)。

在學習輔導監(jiān)督方面,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的學習輔導者出現(xiàn)空缺的較多,學習監(jiān)督力度不夠。父母(尤其是父親)的外出,使留守兒童失去了很好的學習輔導機會,部分孩子的輔導者出現(xiàn)了轉移,少數孩子的輔導者出現(xiàn)空缺。留守兒童中需要輔導但沒有人來輔導的人數所占比例達到了21%,超出了非留守兒童(葉敬忠等2006)。留守兒童大多是交給爺爺奶奶或請他人照料,監(jiān)護人或者由于一般年齡較大、文化水平低,或者由于要承擔沉重的家庭內外事務,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輔導小孩的學習,對孩子的學習幾乎起不到任何監(jiān)督作用。(葉敬忠等2006,汪志強、袁方成2006)。臨時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管不力造成留守學生學習落后,不少留守兒童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習慣不好,不能完成家庭作業(yè),逃學和輟學等情況時有發(fā)生。

在學習動機和目的方面,研究者認為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學生是因為喜歡學習而學習;有的為減輕父母負擔而學習;有的是為出去而學習,憧憬外面的生活;有的是為了感情的需要而讀書。有的研究者從調查數據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就學習目的來講,沒有特別明顯的差異性。多數兒童都認為自己上學主要是為了考大學、減輕父母負擔、為父母增光和找個好工作(吳霓等2004,段成榮、楊舸2005,葉敬忠2006)。

大多數研究者認為父母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學習動機和目的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留守兒童學習自覺性差,生活目標就是外出打工,不愿意繼續(xù)上學。相當一部分留守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逃學曠課、厭學乃至輟學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2.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在家里缺少與父母交流的機會,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長期下去往往出現(xiàn)消極情緒。當他們遇到問題時多半會自己去解決,缺乏家長的正確引導,他們更容易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父母外出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行為方式及學習成績有較明顯的影響(林宏2003,范先佐2005,吳霓2006,汪志強、袁方成2006)。

張鶴龍(2004)從心理學的角度對留守兒童問題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性格內向的留守兒童比例要明顯高于非留守兒童,并且前者神經過敏的比例要明顯高于后者。一些教師認為,近一半的“留守孩子”存在性格缺陷,表現(xiàn)為冷漠、內向、孤獨、自卑等(李立靖,2004)。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歸納起來主要表現(xiàn)為:心理承受力弱,意志力不強,缺乏安全感和家庭歸屬感;自卑閉鎖、白暴自棄、沉默寡言、悲觀失望、孤僻寂寞;任性;中動、脾氣暴躁、情緒焦慮、態(tài)度冷漠、性格內向、神經過敏,有的充滿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對父母打工不理解而充滿怨恨。(林宏2003,李立靖,2004,范先佐2005,吳霓2006,于慎鴻2006,殷世東、張杰2006)

有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也有少數孩子在父母出外打工后,變得更加堅強、自信,自理能力增強,而且能夠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對父母的思念、感激變?yōu)閷W習的動力,自覺上進,表現(xiàn)良好。但這樣孩子是少數,大多數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現(xiàn)出一些心理問題,年齡越小的孩子表現(xiàn)越突出,女生比男生突出。

3.道德品質和行為社會化問題?!傲羰貎和遍L期與父母分離,沒有正常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無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教育和關愛,存在著學習生活放任自由,思想道德教育缺失,權益經常受到侵害的問題和危機。有的留守兒童由于長期得不到正確的引導而產生了諸多不良的社會行為,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陸士楨等2004,李秀英,2004,葉敬忠等2005,范先佐2006,許立華2005)。

留守兒童道德品質和社會行為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①放任自流,我行我素。部分留守兒童常常放任自流、不服管教、約束力差,不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有的養(yǎng)成了凡事都以我為中心、專橫跋扈的惡習,道德嚴重滑坡(林宏2003,范先佐2005,周宗奎等2005,吳霓2006,汪志強、袁方成2006)。②生活奢侈浪費,好逸惡勞。有的留守兒童生活上愛攀比、奢侈浪費,好逸惡勞。對金錢的支配缺乏合理性,用父母的血汗錢請吃請喝;缺少社會責任感、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黃應圣、劉桂平2004,吳霓2006,殷世東、張杰2006)。③不尊敬長輩,狹隘自私。許多留守兒童不聽祖輩的教導,或頂撞祖輩,不尊重師長;不誠實守信,狹隘自私,不關心別人(林宏2003,于慎鴻2006)。④社會行為偏差。一些留守兒童沾染上說謊、講臟話、吸煙、吸毒、酗酒、賭博、小偷小摸等惡習,甚至搶劫或犯罪;有的拉幫結伙,打架斗毆,敲詐勒索,欺負同學;有的孩子迷戀游戲機,上網成癮,看不良錄像、夜不歸宿,與社會上的混混攪在一起。此外,留守學生中早戀的比例也較大。(林宏2003,李立靖2004,周宗奎等2005,范先佐2005,吳霓2006,

殷世東、張杰2006,汪志強、袁方成2006)

上述情況可以看出,留守兒童由于遠離父母,得不到父母的及時的良好引導,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等原因,部分留守兒童的道德觀念淡薄,道德社會化不完善,早期社會化陷入困境,人格發(fā)展存在缺陷,社會化行為產生偏差或失敗。

4.日常生活的教育問題。關于父母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日常生活教育的影響較復雜。一方面,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家庭經濟較為寬裕,對留守兒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較強,監(jiān)護人一般也會將他們的生活上盡力照顧好,留守兒童的生活滿意度更高(吳霓等2004,周宗奎等2005);另一方面,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得到的關愛減少,有的留守兒童生活上會發(fā)生困難,因此,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步降低(吳霓等2004,周宗奎等2005)。國家統(tǒng)計局城調總隊與河南省城調隊對河南省魯山縣、葉縣的4個鄉(xiāng)鎮(zhèn)4所學校500名學生進行專項調查表明,半數以上留守兒童對目前生活狀況不滿意,有58%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生活得不快樂(中國信息報,2005.02.03)。

研究者主要從留守兒童的日常飲食和衣著狀況(滿意度)、疾病照料狀況、勞動負擔狀況、上學方式、零花錢使用狀況以及社會交往等方面來對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狀況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在飲食和衣著衛(wèi)生方面,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整體上沒有明顯差別,與父母外出前后的對比也差別不大,但少數監(jiān)護類型下(如隔代監(jiān)護、父親監(jiān)護等)的留守兒童在飲食和衣著上所得到的照料狀況較差,形成一些飲食不規(guī)律、飯前不洗手、飯后不漱口等不良的生活習慣(葉敬忠等2005,殷世東等2006)。

在疾病照料方面,留守兒童一般疾病的照料情況和非留守兒童差別不大,只是帶孩子看病的人發(fā)生了變化;在嚴重疾病的情況下,監(jiān)護人普遍感覺到較大的心理壓力和有不安全感;隔代監(jiān)護的留守兒童在疾病時得到的照料較其他孩子要差很多(葉敬忠等2005)。

在勞動負擔方面,由于留守的家庭成員需要承擔農業(yè)生產、家務勞動、照顧孩子等職責,父母外出務工給留守兒童增加了勞動負擔(葉敬忠等2005,段成榮等2005)。南京師范大學的志愿者們在中國第一個“關注留守兒童工作委員會”所在地一一江蘇如皋市林梓小學進行調研,留守兒童從事家務勞動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兒童(南京晨報,2004.11.27)。

在上學方式上,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總體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很多低年級、年幼的留守兒童在上學存在不安全的隱患。

在零花錢使用方面,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留守兒童零花錢并沒有過多增加,相反,很多留守兒童更加體驗到了父母生活的艱辛和不容易,他們在零花錢的使用上更為理智。

在社會交往方面,父母的外出務工使部分留守兒童交友的權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有時還受到侵犯,一些留守兒童還會因交友不當而導致行為的偏離。

另外,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和煩惱時,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所求助的對象有所不同,留守兒童更愿意向老師求助,而非留守兒童則更傾向于向同伴或家人求助(中國社會調查所2004)。

5.安全教育問題。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保護環(huán)境,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監(jiān)管,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被拐賣、受侵害、出現(xiàn)意外傷害的事件時有發(fā)生。這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形成了極大的威脅(范先佐2005,周宗奎等2005,吳霓2006,周福林、段成榮2006)。能否解決好這些問題,關系到全體兒童、少年平等受教育權利的實現(xiàn)和公民素質的提高,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長遠發(fā)展。(吳霓2006)

留守兒童安全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由于得不到親情照顧而產生的安全問題;二是人身安全容易受到侵害的安全問題,指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傷害;三是自己行為失控導致的安全問題,有的留守兒童由于自己行為失控走上違法犯罪甚至自殺輕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范先佐2005,周宗奎等2005,周福林、段成榮2006)。

近年來,農村留守兒童因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監(jiān)管而溺水、觸電、車禍、自殺、小病拖成大病等意外傷亡事故不斷發(fā)生。這對我國農村教育提出了嚴重的挑戰(zhàn)。

第8篇:小孩教育問題范文

【摘要】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中國現(xiàn)代化、城市化、工業(yè)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過程中伴隨農村勞動力轉移而產生的新問題。其中,“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更是社會所不可忽視的?;趯笔‰S州市“留守兒童”的調查,我們從家庭, 學校、 社會及政府這幾個方面提出建議,以改善“留守兒童”受教育狀況。

【關鍵詞】湖北省隨州市 教育 留守兒童

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yǎng),13%的孩子被托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jiān)護。

留守兒童的家庭都是不完整的,主要有5種情況:①單親監(jiān)護,即父母一方在外務工,另一方留下來與兒童一起生活;②隔代監(jiān)護,即父母雙方在外務工,由祖輩監(jiān)護和撫養(yǎng)兒童;③上代監(jiān)護,即父母雙方外出務工,由父母的同輩人來充當兒童的監(jiān)護人;④同輩監(jiān)護,由年齡稍大的兄弟姐妹來充當兒童的監(jiān)護人照看兒童;⑤自我監(jiān)護。湖北省是農業(yè)大省,父母雙方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就有200多萬,約占全省未成年人總人數的8%。據隨州市婦聯(lián)統(tǒng)計,截止2012年年底,該市留守兒童人數己達到12.56萬,占全市兒童的32.12%。

感情缺失。當問到留守兒童最需要什么的時候,80%的孩子都會回答“父母的愛”。由于長時間的分離,造成父母和孩子感情逐漸淡漠,即使回家,父母和孩子交流也非常少。并且和孩子交流內容多是關于金錢,有的留守兒童甚至在父母給錢的時候才能感到溫暖。

性格極端化。留守兒童容易出現(xiàn)兩種極端化的性格。一種是孤僻、自卑,缺乏安全感;一種是性格極度張揚、驕縱。由于父母的遠離,孩子出現(xiàn)怨恨情緒,從而出現(xiàn)反抗心理,身邊的監(jiān)護人或者不敢管或者不能管、不會管,或者過度寵溺,從而使留守兒童變得驕傲放縱。

學習無助。目前全社會對留守兒童非常關注,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完善校舍,a充師資力量,課業(yè)負擔加重,成績逐漸下滑,最后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輟學。

生活失助。父母外出務工給留守兒童增加了勞動負擔,年齡稍大的農村留守兒童就不得不過早地參加家務勞動。大多數留守兒童是隔代撫養(yǎng),很多老人不能第一時間做出正確判斷。

安全缺位。由于老人年老體弱,精力有限,缺乏有力的監(jiān)護,農村留守兒童很可能會成為不法分子的侵害對象。留守兒童缺少家庭的關愛和有效監(jiān)護,學校缺少安全知識的普及。

2013年9月11日,湖北省隨州市委、市政府聯(lián)合下發(fā)了《隨州市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實施工作方案》,該方案旨在解決留守兒童感情缺失、生活失助、安全缺位等問題,解決留守兒童成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隨州市還向每個留守兒童發(fā)放一張愛心聯(lián)系卡,及時解決留守兒童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等。

二、隨州市留守兒童教育中現(xiàn)存的問題

本團隊成員以社會工作倫理為導向、小組工作為工作方法,為隨州市草甸子社區(qū)的留守兒童開展了為期六個月的小組活動。在活動期間,通過對社區(qū)基本情況的了解以及和留守兒童的交流,當地的兒童在教育方面存在較嚴重的心理、生理問題。

(一)親情缺失。父母的教育往往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作用。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正常的家庭交流已經逐步被其他方式替代,孩子們與在外工作的父母平時多用電話聯(lián)系,大部分都是一周1―2次,交流的內容大多數也是關于學習。因此,父母們會經常忽略孩子們的心理發(fā)展狀況。

(二)性格缺陷。父母們不能行使監(jiān)護人的責任,代替父母照顧孩子的祖輩因受本人年齡、文化素養(yǎng)、教育觀念等的因素制約,對孩子們的教育方面會出現(xiàn)偏差。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使得留守兒童極易形成放縱、膽怯、自卑或是社會逆反、厭世自閉等種種不良性格。性格也會帶來一系列人際交往的問題,存在性格缺陷的小孩經常是個人活動,不善于交際。

(三)學習興趣低下。孩子們的學習會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大部分學習動機不單純,多數人認為學習是為了給“父母增光”或是“出人頭地”,而忽略學習是為了自身發(fā)展的需要。還是由于家庭監(jiān)督不利,留守兒童們課余學習環(huán)境也很差,他們回家后很少會幫助家里人做家務,這些問題亟待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幫助,還留守兒童一片健康發(fā)展的天地。

三、解決隨州市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是中國目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問題,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則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就需要家庭, 學校、 社會及政府各方共同努力、協(xié)調合作。

(一)父母要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營造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功能不僅是生兒育女,而且是人生的搖籃。父母對子女的責任主要不是養(yǎng)育而是教育,特別是小學和初中這個年齡段的子女更需要父母的關愛、指導和家庭早期教育的支持??梢酝ㄟ^間接溝通,由學校老師定期向家長匯報留守兒童的成長情況,家長及時向學校反饋信息。

(二)學校要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營造一個活波、互助的學校教育環(huán)境。第一,教師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和學習輔導。對于一部分學習有困難,又缺少輔導或在家無人指導的留守兒童,教師要利用課間或放學后等課余時間多輔導。第二,建立結對幫扶制度。實踐證明,結對幫扶活動,能通過其學習伙伴的影響,培養(yǎng)留守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梢允蛊鋬?yōu)勢或其他方面的潛能得以發(fā)揮,從而喚醒他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逐漸提高學習效果。

(三)社會關注,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huán)境。農村留守兒童的整體生活環(huán)境主要可以分解為兩類,第一類是家庭生活 、學校生活和同輩群體生活;第二類是社區(qū)及宏觀的社會文化生活環(huán)境,但是整個社會生活中的任何一類因素都會或主或、或隱或現(xiàn)、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留守兒童的成長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杰.隨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2013.

[2]李娟.隨州市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化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0.

[3]范先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7期

第9篇:小孩教育問題范文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的保育實習結束了。在這個五天的實習中,讓我學會了很多,也讓我真正感覺到了做一個幼兒老師的難處,特別是幼兒教師的難處。不過在這次的實習中,也讓我受益頗豐。

同時,在實習中也讓我明白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我這一次是在大四班實習的。班里的孩子一般都是6~7歲,有很多事情孩子們都已經懂了。所以這個時候就要非常注意家庭教育。有可能家長的一句話就能讓一個孩子的性格發(fā)生改變。我們有一個孩子那天穿了一件很帥氣的衣服過來,一早上就很開心地圍著我們問我們他的衣服還不好看,向我們展示他的衣服。沒想到下午的時候他和我們班的另一個孩子xx發(fā)生了爭吵,還打了起來。xx往他衣服上打了一下。那個孩子就立馬很生氣地說:“這衣服是我爸爸幫我新買的,很貴的,還是限量版的,打壞了你賠的起么?”這一句短短的“你賠的起么”就已經我們懂得他是在一個怎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

而同樣是一個班的,同樣是一個生活在很富裕的家的孩子確實這樣的:他叫xx,今年7歲。那天,他拉著我們,讓我們和他一起畫畫。當我們看到他翻到一頁已經畫了很多的畫紙上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讓他重新翻一頁,因為那一頁已經有很多畫了??墒悄莻€孩子卻跟我們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媽媽說我們不能浪費紙,一定要把那一頁畫滿了才能翻。”那句“一定要把畫紙畫滿了才能翻”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

同樣是兩個孩子,同樣是家里很富有??墒切愿駷槭裁聪嗖钅敲创竽??這就是的家庭教育問題。現(xiàn)在的家長為了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忽視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更嚴重的就是家長平常在家里的一些壞習慣也全部被小孩學到了??梢娂彝ソ逃龑⒆佑侄嘀匾恕_@點是幼兒老師無法教孩子的。

所以經過這次實習更讓我懂得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也讓我知道身為未來的幼兒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重要,我們一定要謹言慎行。為幼兒樹立好榜樣!我們也一定要與家長溝通好,讓他們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