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yǎng);德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16;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1-0054-01
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青少年獲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化,他們能夠接收到各種知識和信息。這個階段的青少年,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要求進步的良好心態(tài)。但多數(shù)心智尚未成熟,有時法律意識和政治意識比較淡薄,個別人容易受自由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腐朽思想的影響,嚴重的甚至走入誤區(qū)。因此,分析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有助于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從而增強青少年自身綜合素養(yǎng),促使青少年成長為社會歡迎的合格人才。
一、當前部分青少年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
(1)缺乏堅定的政治立場,政治意識淡薄。青少年學生對于基礎學科的學習多于思想政治內容方面的學習,有的在政治意識和立場上沒有形成堅定的信念,有時容易受到一些西方思潮的影響。個別學生政治立場不堅定,欠缺理性的思維,甚至認為西方的任何東西都是好的,都是完美的,有著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卑感。
(2)法律意識淡薄,犯罪呈低齡化。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率逐漸上升且低齡化明顯,涉及領域廣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法律意識淡薄,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非辨別能力低下,部分青少年陷入迷茫和困惑。因此,急需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規(guī)范青少年的行為。
(3)意志力薄弱,抗挫能力弱。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而且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物質條件較優(yōu)越,自我中心意識強,與人溝通能力弱。未能形成堅強的意志,也未能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以致面臨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容易自暴自棄。主要表現(xiàn)在生活和學習上缺乏自信心,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容易受到享樂主義思潮影響,缺乏奮斗精神。
二、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體途徑
(1)多措并舉,加強青少年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鑒于部分青少年存在政治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的現(xiàn)狀,加強青少年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刻不容緩。可以通過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專題講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做到在理論上豐富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在實際參與中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通過模范人物的介紹,發(fā)揮典范作用,讓優(yōu)秀的模范人物成為學生心中行為的標桿,從思想上找到方向,堅定自己的立場。不斷努力學習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論,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用高尚的思想品德來武裝自己的頭腦。要引導青少年提高是非辨別能力,自主摒棄和排斥不良思想的影響,抵御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等各種渠道的不良影響,提高政治修養(yǎng),堅定政治立場,提升政治自信。
(2)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幫助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要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主渠道作用。除了課程內容的講授,還要把青少年的人生理想與社會改革和國家復興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有理想、有知識、遵紀守法、有道德的合格人才,促使學生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同時,教師要與時俱進,根據(jù)當前社會熱點對學生進行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借助課程教學內容,開展有關不良思潮、文化對青少年影響的討論,讓學生在討論與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提高學生抵御不良影響的免疫力。
(3)構建“三位一體”的聯(lián)動機制。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環(huán)境,家長的言行舉止是青少年模仿和學習的榜樣。這就需要家長在孩子的思想教育中發(fā)揮積極的、正面的影響,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艱苦奮斗、獨立自主的精神,要以身作則,用最先進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為孩子做出表率。學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場所,要通過課程內容對學生的品德和人格方面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青少年做一個守法的公民,遵守學校制度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成為遵紀守法的標兵。社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要發(fā)揮媒體的輿論作用,對社會上各種不良的行為、思潮等及時披露、批判,營造法制化、規(guī)范化的社會氛圍,形成正確的社會輿論,對社會成員進行道德教育。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需要。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是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策。同時,要意識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隨著社會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應對各種新問題、新情況,這離不開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面的配合。要推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態(tài)化、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提高青少年抵御不良影響的免疫力,為國家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暮细袢瞬拧?/p>
參考文獻:
[1]張利.對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維思考[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04).
[2]許瑞芳,高國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4(08).
關鍵詞:青少年,法制意識 ,教育
一、學校教育是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識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時期是向成年人邁進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在生理上會經歷很大的變化,在心理上屬于尚未成熟的個體,其思想意識正處于形成發(fā)展時期,由于青少年群體其固有的特殊性,且平時都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對其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
(一)班主任在青少年法制意識培養(yǎng)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學校生活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青少年自主意識逐漸增強而其閱歷和知識面相對狹窄,兩者具有不匹配性。他們在心理上存在一種既不愿意讓別人過多干涉同時又希望被理解的矛盾心理。在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在形成的關鍵時期,班主任是青少年學生在學校比較信賴的,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更是青少年學生在學校的具體管理者,是培養(yǎng)提高青少年學生法制意識的重要因素。從具體措施上而言,首先班主任應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展開法制教育工作。班主任應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特別是《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其他與青少年有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班主任只有將有關法律了然于胸才能更加全面的、有針對性的、準確的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才能把對青少年法制意識的培養(yǎng)融于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
其次班主任在平時工作中要了解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結合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普法教育。班主任老師要向青少年學生普及法律知識,應充分發(fā)揮教學這個主渠道和主陣地的作用,在法制課堂教學過程中收集與青少年學生特有的思想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事例因材施教,以增強青少年學生的直觀性和可信度,幫助學生明辨是非,不做違法犯罪之事。班主任應充分利用與學生共處的時間探討法律問題,及時處理校園突況并加強案例講解,使青少年學生深刻認識到學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充分用法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利益。班主任在法制過程中要注意方法的靈活性與多樣性,教、學、用三位一體相形益障,通過科學引導有效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意識。
其三班主任平時應舉辦一些主題活動以彰顯出法制教育的特殊性,諸如開主題班會讓學生自己查找有關材料互相分享,老師總結點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法的氛圍中;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欄目,以看故事的形式將法制意識植于心中踐于行動;組織學生辦法制主題板報形成班級法制欄,將學習法律、培養(yǎng)法制意識寓于班級文化之中等等。
(二)學校要為青少年法制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
學校是青少年活動的主陣地,是老師和學生強有力的后盾,校方應從多方入手保障法制教育工作的順利推進。學??梢越M織師資力量結合公安、法院、司法部門援助,把法制教育課列入學校校本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建立法制教育課程體系,明確法制教育的學年編制、課時分配、學周安排,并根據(jù)青少年心理成長發(fā)育的特點及認知和接受能力,編寫一套適合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法律教材,使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常規(guī)化、系統(tǒng)化、持續(xù)化。從公安、法院、司法部門中挑選一些業(yè)務骨干擔任學校的法制教育大使,讓他們平常與老師、學生溝通交流,定期舉辦法制專題講座,指導學生開展法制知識競賽和與法律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等。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深入到看守所、監(jiān)獄聽違法人員現(xiàn)身說法,給青少年更加直接的意識警戒,使其從敬畏法律的心理到言行守法的實際行動中。
二、家庭教育是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識的關鍵之點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點和基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yōu)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家長必須要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學校教育最好的補充,是整個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學校是不可能單獨把孩子教育成才。對青少年法制意識的培養(yǎng)也同樣于此,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第一課堂的地位是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識的關鍵之點。
提高家長素質與教育水平是加強家庭法制教育的前提條件,培養(yǎng)青少年遵紀守法的意識與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家長的綜合素質密不可分。在當下社會市場經濟的利益驅使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家長工作忙任務重,對孩子的教育等于簡單的物質獎勵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思想引導,或過分溺愛和庇護自己的孩子,或片面追求孩子的文化成績未能注意到孩子的內心發(fā)展動態(tài),這些做法都是不合適的。家長應學一些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平時要洞悉孩子的心理變化,對孩子的不良跡象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及時矯正,對待孩子要理智去愛,愛之要教、教之要嚴、嚴之有度。
對青少年實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基礎。青少年如果在一種和諧愉悅的環(huán)境中成長,形成一種良性的思維與行事習慣,可以從內因上消除其違法犯罪的動機。在青少年法制教育過程中,家長不單單扮演訓導者和指揮者的角色,還應該扮演示范者的角色,即將自己樹立為孩子學習的榜樣,“身教重于言教”, 家長時刻要將法律銘記于心,自己首先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依法依規(guī)做好一些日常細節(jié)小問題,諸如絕不飲酒駕駛、尋釁滋事,嚴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為孩子樹立一個楷模,才能無形中感染教化他。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內心,力爭做到既不盲目溺愛、縱容,也不能歧視和粗暴的體罰,應尊重孩子的愛好和追求,跟子女之間建立的一種信任關系,講究溝通方法,使孩子能逐漸正確認知法律規(guī)范并自愿踐行。
三、社會援助是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識的有力保障
關鍵詞:青少年犯罪;預防;措施
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培養(yǎng)新世紀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zhàn)略任務。當前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已初步形成了普法主管部門綜合協(xié)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tǒng)籌規(guī)劃實施的工作格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國目前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尚不能完全適應當前法制教育形勢的需要,仍有待于進一步改進。今后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該如何改進完善呢?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yǎng)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和法治理念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法制教育要立足長遠,要以培養(yǎng)青少年的法治理念,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為指導思想來進行法制教育,要通過各種普法教育活動,使法律深入到青少年的內心,融入他們的生命。
二、構建立體式全方位的教育模式
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在普法機構、教育主管部門主抓的基礎上,應發(fā)動更多部門廣泛參與,同時發(fā)揮社區(qū)功能,努力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實現(xiàn)青少年法制教育網(wǎng)絡化的主體格局。調動社會上的一切力量,多角度、多層面地宣傳法律知識;依靠社區(qū)陣地,實現(xiàn)教育延伸;發(fā)揮媒體作用,充分擴大法制教育的范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依法行使職權,發(fā)揮榜樣效應。總之,強化社會力量的協(xié)作,突出綜合性,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的主體模式,可拓寬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渠道,為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確保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有序進行。
三、突破青少年教育內容單一性的弱點
在法律意識的形成及提高過程中,單純地依靠一兩部法律條文的灌輸是無法實現(xiàn)目的的。我們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必須要有選擇、有重點地向青少年講解法律的精神。我們不僅要讓青少年了解法律可以打擊犯罪,而且更應讓青少年了解法律為什么要打擊犯罪?法律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揭開其神秘的面紗,法律是有情的,它用它那嚴肅的面孔時時刻刻保護著守法公民的自由,保護他們不受別人的不法侵害。為此,在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時,在內容的選擇上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1)基礎性。對青少年進行普法,可從一些法律的基本概念講起,讓他們了解法律的概念、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法律的效力等等,尤其是憲法的教育不可忽視。我們要把憲法宣傳放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首位,增強孩子們的憲法觀念,教他們樹立起正確的權利觀和義務觀。有了憲法和法理學的基礎,既能有利于法律意識和法治理念的培養(yǎng),又可以觸類旁通,使法制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實用性。在對青少年進行法理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可選擇其他一些法律常識對其進行教育,但值得注意的是,所選的法律宜具有實用性,盡可能讓青少年學習的法律知識與日常生活相關,從而為他們的法律實踐提供基礎,在用法的實踐中,逐漸提高學習法律的興趣,增強他們學法的主動性,并培養(yǎng)守法的行為習慣。(3)差別性。青少年這個群體的年齡跨度很大,法制教育一定要區(qū)別不同的年齡段有針對性地進行,因為不同年齡段群體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其中小學階段尤為特殊,因此在法制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要根據(jù)教育對象的年齡情況與接受能力來確定法制教育的內容。對低年級兒童可以對他們講解一些具體的淺顯的法律,而對初中以上的學生則可講解比較抽象的法律知識和一些更具體的法律知識。
四、沖破傳統(tǒng)教育不科學模式的束縛
根據(jù)青少年的性格特點,我們今后的法制教育工作應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新形式,要變法律學習中的被動教育為主動感受,盡可能地去發(fā)揮青少年的主觀能動性,變消極接受為積極索取,這樣才能使青少年的普法工作走上良性發(fā)展的軌道。因此,我們在教育形式的探索中應注重幾個方面的結合,具體為:要注重把法制教育與校園文化活動結合起來,在堅持課堂主渠道教育的同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提高學生學法的興趣和積極性。如組織青少年觀摩庭審,自編自演一些法制文藝節(jié)目,開展一些自由性的法制辯論活動,創(chuàng)辦類似“法制天地”的載體注重收集青少年學法的心得并進行交流等等。通過這樣一些形式,讓青少年都參與到法律的學習中來,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思考、去感受、去體驗法律。此外,要注重學校教育與家庭學法相結合。將學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做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并重。通過舉辦家長學校、家長培訓班等形式,使家長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和人才觀,提高家長法律素質,同時多開展一些父母與子女共同參與的法制實踐活動,為家庭學法提供一個平臺,讓父母與子女間多進行一些交流,增強法制教育互動的效果,優(yōu)化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
五、加大法律的普及程度
認真探索在青少年中開展法制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使普法落到實處,使廣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知道什么行為是社會提倡和法律允許的,什么行為是法律禁止的,什么行為是違法犯罪的,做到依法律己、依法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在學校,要針對在校生的特點,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一是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對設立的法制教育課要堅持計劃、教材、教師、課時“四落實”,并把法制宣傳教育貫穿于其他各科教學中,讓學生經常受到法律知識的熏陶。二是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豐富多采的法制宣傳活動,如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文藝匯演、模擬法庭、參加公捕公判大會等。在社會,要深入開展“五個到家”活動。三是教材到家。把有關的普法材料發(fā)到千家萬戶。四是宣講到家。對青少年遇到的突出問題,宣講員及時入戶宣講。五是服務到家,對青少年遇到的涉法問題,各個法律服務機構、普法宣講員都要適時提供法律服務,幫助他們依法解決實際問題。六是幫教到家。對輕微違法、有劣跡和刑釋解教青少年,基層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實行結對幫教,明確專人,靠上做工作,既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又向他們講解相關法律法規(guī),堅持正確引導。七是制度到家。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各地實際,制定一些自律章程,發(fā)放到家,使之行為有規(guī)范、辦事有章法,逐步養(yǎng)成依法辦事觀念。
青少年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一個國家的希望。青少年犯罪是由個人,學校,社會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事物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青少年的心理防線脆弱,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高尚的人格情操,增強青少年的“免疫力”和自控力,防范于未然,因此,有效地預防青少年犯罪要從多個方面著手,尋求更有效的解決途徑。加大我國的普法力度,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從而使他們遠離犯罪。(作者單位:周口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 蘇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道德教育[J].廣西社會科學,2005,(4)
[2] 吳碧君.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論探索[J].當代青年研究,2004, (3)
[3] 李云昭.對青少年犯罪預防的思考[J].云南警官學院校報,2005,(2)
[4] 劉清華.論青少年犯罪的網(wǎng)絡誘因[J] .經濟研究導刊,2009,(2)
[5] 解曉紅.校園環(huán)境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論如何發(fā)揮校園能動性,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J].法制與社會,2009,(4)
為積極貫徹實施‘七五’普法啟動之年和開展“12.4”國家憲法日活動,進一步加強和推進青少年憲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青少年憲法法律意識,增強青少年憲法法制觀念。圍繞教體局通知要求,五畝鄉(xiāng)組織中小開展了一系列的12.4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現(xiàn)將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責任到人
各學校成立了憲法教育領導小組,校長為組長,分管德育的副校長為副組長,政教主任、班主任、大隊輔導員為組員,形成法制教育的合力。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各學校充分發(fā)揮廣播站、國旗下講話、LED屏幕等宣傳陣地的作用,廣泛深入地進行宣傳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師生都能做到知法、守法、護法,依法辦事。
三、形式多樣,成效顯著
圍繞憲法法制教育,各學校舉行了“五個一”活動,即:
1、組織一次憲法晨讀活動,加深對憲法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2、舉行一次以憲法為內容的國旗下講話,使普法工作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
3、組織學生觀看一個視頻。學生們利用各種各樣朗讀形式學習憲法知識,學生們加深了對憲法知識的進一步了解。
4、召開一次憲法知識講座。學校各班以“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為主題進行一堂憲法知識學習講座,讓學生們觀看宣傳海報和視頻的形式了解法律知識。
新沂市啟明中學中學生法律意識調研報告
中國政法大學“法以求治、教以求知——蘇北地區(qū)普法支教行動”項目組
一、前言
中學生是未成年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中學生只有懂得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才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強弱,法律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國民主法制建設進程,關系到“依法治國”方略的實現(xiàn),也關系到三個文明建設能否協(xié)調穩(wěn)步發(fā)展。本次調研以問卷方式對新沂市啟明中學的中學生做調查,調查中學生的法律意識狀況,在發(fā)出的150份問卷中,回收率是100%,其中男女比例比較平衡,大致平分,在這些調查對象中,其中有52%是來自城鎮(zhèn),48%是來自農村。由此可見,此次的調查對象是比較全面的分配了男女比例和從不同家庭背景出發(fā),調查的結果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二、中學生法律意識現(xiàn)狀顯示及分析
1.中學生大多認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和素質教育大力提倡與推進,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質已成為黨和政府,成為全社會共識,青少年學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圍已經初步形成。調查顯示,有67%的調查對象認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沒有人認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是不重要的。由此可見,法律在生活中占據(jù)的地位還是得到中學生的肯定,而且也可以看出中學生法制教育日益受到重視,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加大,大多數(shù)學生具有了較強的法律意識。
2.中學生大都對法律有一定的了解
在時代的今天,作為明天的接班人的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備受關注,青少年的權益得到特殊保護,國家也不斷加大對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調查顯示,絕大多少中學生覺得自己對法律有一點了解,只有1%的調查對象覺得自己不了解法律。但是,也只有5%的調查對象覺得自己對法律非常了解,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中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識,可是具體到某一個特定情況時,仍然會比較模糊,也由此可以看出現(xiàn)在中學生的法制教育力度還不夠大。
3.中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廣泛,但學校仍是主渠道
問題:您了解法律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從中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來看,學校、家庭和書籍、新聞媒體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圖所示,32%的學生表示法律知識主要是通過學校老師的教授獲得的,可以看出,學校仍是中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5%的學生表示通過新聞媒體也獲得了一定的法律知識,表明在信息時代,各類新聞媒體,信息傳播載體也成為中學生獲取法律知識的重要載體。但是對比學校,各類媒體,家庭教育就顯得比較低,只占9%。但是家庭教育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青少年教育中發(fā)揮著重大影響作用,所以需要繼續(xù)加大家庭對青少年的教育。
4.現(xiàn)今法制教育的效果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shù)學校都有開展普法教育,但是在學校所開展的法制教育方面,大多學生認為效果一般,由此我們應該在學校的法制教育中推用多渠道;而在家庭法制教育方面,39%學生認為家長在這方面做的好,47%學生認為家長做的一般,只有一少部分學生認為家長在對自己的法制教育方面做的不好的。同時,根據(jù)調查,法制校長在中學生法制教育中發(fā)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授課得到了學生認可:95%學生認為法制校長在法制教育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5.中學生大都具有一定的自護意識,面對不法行為時能夠作出較為正確的選擇。
問題:您知道自己作為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權利嗎?
問題:當您遇到侵犯您權利的時候,您的解決方法會是
問題:在平時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問到是否了解關乎青少年利益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時,78%的學生是部分了解,說明學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是比較關注,但是對該法非常了解的只有8%,由此可見,中學生有一定的自護意識,但是并不是很強,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同時增強中學生自護意識。在遇到侵害時,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選擇向老師反映、向家長反映、向司法機關救助等方法來解決,只有很少數(shù)學生會選擇忍氣吞聲,不會選擇正確的方法。但是調查顯示,在權益收到侵害時,74%學生很少運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說明學生的自護意識增強的同時,還有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用法律來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6.大多數(shù)中學生渴望或者愿意學習法律知識
79%學生會關注立法等法律熱點事情,且有80%的學生有計劃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法律,說明中學生對法律的關注還是比較高的,隨著法律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的不斷加大,學生對法律的相關問題也不斷重視。
三、建議
1.高度重視,充分發(fā)揮學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法制環(huán)
境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陣地,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搖籃,學校堅持開展法制教育,能有效地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經問卷調查情況顯示,學校仍是中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學校必須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但是,調查發(fā)現(xiàn)學校 的法制教育雖然比起其他渠道,當前對中學生法律知識的傳播的比例是最大的,但是總的來說學校的法制教育還不夠到位,法制教育比較分散,沒有形成固定完整的體系。對此,學校應該確立法制教育的目標體系,并逐一落實,對于不同層次的法律知識內容,應貫穿于不同的學齡階段,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使中學生在學校接受全面系統(tǒng)的法制教育。其次,學校還應注重課堂教學,將法制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集中開展以政治課為主,逐漸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讓學生時時受到熏陶。
再次,調查顯示,絕大多數(shù)學校都有開展普法教育,但是在學校所開展的法制教育方面,大多學生認為效果一般,主要原因是法制教育的形式比較單一。因此,學校除了確立目標體系和重視課堂教學之外,我們應該在學校的法制教育中推用多渠道,應選擇適當?shù)男问胶蛢热?,提高未成年人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形式要力求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學??梢酝ㄟ^辦辦報、手抄報、??瘜?、校園廣播、召開主題班會、辦法制講座、開展法律知識競賽、開設法制診所、開展模擬法庭,組織社會法制調查等形式強化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
2.言傳身教,提高家長法律素質,營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環(huán)境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法制教育環(huán)境,家長的責任和作用不容小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每一個微小的行為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耳濡目染,受父母和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家長不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或者家長自己就是法盲,那么在這樣的家庭法制環(huán)境中,子女的法律意識很難增強。作為家長,除了以身作則、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外,要對子女進行通俗的法制教育,充分利用自身己有的法律知識,采取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合乎法律規(guī)范的方法,時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學法守法,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及時予!以糾正。提高家長自身的法律素質是前提。為了提高家長的法律素質,應開辦家長法制學校,以發(fā)放法律通俗讀本、觀看“今日說法”等專題法律節(jié)目,開展家庭法律知識競賽,評定法律星級家庭等等,營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環(huán)境。
3.建立適合未成年人特點的其他法制宣傳渠道,形成多元化
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中,或多或少地從社會中吸取法律知識的營養(yǎng),特別是在今天的信息時代,各類新聞媒體,信息傳播載體也成為中學生獲取法律知識的重要載體。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和司法機關等部門要齊抓共管,積極主動地開展系統(tǒng)有序的法制宣傳教育。如懸掛大型法制橫幅,設置永久性法制宣傳牌,張貼法制標語,開設法制宣傳窗,主辦法制圖文展,召開法制教育大會,組織法制宣傳游行,進行法制文藝演出,播放法制電視專題片,黨報黨刊設置法制專欄,定期開辦法律培訓班,舉行法制演講比賽、見義勇為表彰報告會,建設和評選法制文明社區(qū)等等。又由于中學生法律知識的重要來源還有影視文學作品,由于創(chuàng)作的需要,影視文學作品中傳遞的法律知識并不健全和準確,容易誤導學生。作為影視文學作品的作者和出品人,要注意法制內容的準確性,以免誤導學生。
4..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多方位、多層次提供法律服務
要注重從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入手,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調查顯示,在權益收到侵害時,74%學生很少運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說明學生的自護意識增強的同時,還有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真正會用法律來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因此,要建立和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構,條件允許,多設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要關心和幫助流浪兒童、離婚家庭子女、孤殘兒童、外來人口家庭子女以及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等特殊的弱勢人群,減少未成年人侵權案件和違法犯罪案件的發(fā)生。只有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他們才會學法、知法、信法、守法、護法,法律意識才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5、 加大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經費的投入,保證宣傳教育活動的持續(xù)開展
經費短缺是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瓶頸”問題,未成年人法制宣傳教育作為一項復雜的社會教育工程,需要長期堅持,經常開展,形式多樣,加大經費的適當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四、結語
通過本次調研活動,讓我們了解到了當代中學生法律意識的情況,也使我們更進一步的了解到了法律在當代中學生的掌握和運用上存在的具體問題,通過數(shù)據(jù)顯示,讓我們看清中學生法律意識的現(xiàn)狀,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剖析現(xiàn)狀,找出原因與不足,然后得出提高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建議和結論。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的中學生法律意識的調研,給今后如何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通過增強中學生的法律意識。中學生猶如初升的太陽,代表著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接班人,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因此,加強中學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中學生法律意識,促進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對國家的存亡、民族的興衰、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繼承至關重要。所以我們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進行綜合治理,讓廣大中學生健康成長,并在美好的藍天下閃耀出自己的一片光彩。
附件:
新沂市啟明中學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問卷
您好!我們是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委員會學生,為了了解本地區(qū)中學生的法律意識狀況,我們特設計了該問卷。請您如實填寫該問卷,此問卷只供研究參考,我們決不泄漏您的任何個人信息!請您放心!謝謝您的參與!
請您在下面各題的選項下面劃“√”,在“_____”上填上您所要表達的內容。
1.您的性別是:A.男 B.女
2.您的家庭在:A.城鎮(zhèn) B.農村
3.您自己覺得您了解法律嗎?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點點 C.不了解
4.您認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A.非常重要
B.比較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
5.您了解法律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A.學校老師的教授 B.同學朋友的交流 C.家長的教育 D.看電視、聽廣播
E.自己閱讀報刊雜志 F.其它
6.您認為法律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保護公民的權利 B.懲罰違法犯罪 C.規(guī)定公民的義務 D.其它
7.您覺得以前的中學在普法教育方面的開展情況如何?
A.開展過,很有成效 B.開展過,效果一般 C.開展過,沒有效果 D.沒開展
8.您覺得您的家長對您的法制教育方面,做得好不好呢?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不好
9.您認為在中小學設法制副校長的作用如何?
A.有很大作用 B.作用一般 C.沒什么作用 D.根本沒作用
10.您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嗎?
A.非常了解 B.部分了解 C.聽說過這部法律,但不了解 D.沒有聽說過
11.您知道自己作為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權利嗎?
A.知道 B.不知道
12.您是否遇到過侵犯您權利的事件?
A.有 B.沒有 C.不知道
13.當您遇到侵犯您權利的時候,您的解決方法會是:
A.忍過去 B.及時向老師反映 C.向家長反映 D.向司法機關求助 E.其它
14.在平時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A經常 B.很少 C.沒有
15.您會關注立法等法律熱點事件嗎?
A.會 B.不會
16.您有無計劃進一步深入學習相關法律呢?
A.有 B.無
17.您對哪一方面的法律比較感興趣?
A.刑法 B.民商法 C.行政法 D.訴訟法 E.其它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民法制教育和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每所學校和每位教師的神圣職責。針對部分中學生法律意識不夠強和對法制教育課不夠重視的情況,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F(xiàn)有條件,積極籌備,多做宣傳,切實將法制教育開展起來。第一是加強陣地建設,加大法制教育宣傳力度。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利用法制教育宣傳欄、櫥窗、黑板報、校園廣播、學校網(wǎng)站等陣地,大力宣傳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法制教育的目的、意義人人皆知。第二是營造法制教育氛圍,不斷優(yōu)化校園育人環(huán)境,通過開展教育宣傳月活動,拉橫幅、貼標語,并適當借助多媒體,使法制教育工作有聲有色,生動活潑。學生每天置身于校園之中,時時處處都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加強法制教育陣地建設,努力營造法制教育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法興趣。只有學生重視法制教育課,學習法律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才能不斷增強法律意識。
二、豐富內容,改進方法,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
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要注意防止法制教育內容單一化和方法簡單化。老師如果照本宣科、機械灌輸,就會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為了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我們要在豐富法制教育內容、改進法制教育方法這兩方面下功夫。
1.根據(jù)教學需要不斷豐富法制教育的內容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認識水平,精心組織法制教育的課堂內容,用好法制教育教材。從學校整體看,法制教育的內容可以細化到不同的年級和時間段,要做到年年有主題、期期有重點、月月有目標。如七年級的學生主要以規(guī)范行為、安全教育為主,學習《憲法》《國旗法》《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等。八年級學生以青春期教育、自我保護能力培養(yǎng)為主,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環(huán)境保護法》《民法》《食品衛(wèi)生法》等。九年級的學生以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為主,學習《刑法》《國防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兵役法》《消防法》等。講課時,教師要注意針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選擇典型案例或事例,引導學生用身邊的事例學法、說法。這樣,學生不僅僅是在用頭腦記憶法律,更是在用眼睛看法律,用耳朵聽法律,用心去思考法律,逐步學會明辨是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穿插講述一些社會常識,教學生學會保護自身合法權益,避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我們也可以充分挖掘各學科內容中的法制教育因素,多進行學科滲透。如在語文課、政治課中,教師可以結合《水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環(huán)境保護法》等,對學生進行愛護水資源、森林資源,節(jié)約土地,保護環(huán)境等方面的教育。
2.針對學生特點不斷改進法制教育的方法
堅持面授為主、自學輔導為輔,采用集中學習輔導與分散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利用課堂教學,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思想政治課、心理活動課、班會課、校本課程等渠道,傳授學生法律知識。在學習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基本需要,看到學生個性及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性,以研討式、探究式、辯論式等活動為途徑,進行鮮活的法制教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認可法制教育,并主動參與法制教育活動。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所謂“請進來”就是加強學校與司法機關的聯(lián)系,邀請相關的專業(yè)司法人員上臺講課,做法制報告。所謂“走出去”就是將學生帶出課堂,利用課外時間開展如少年模擬法庭、法制夏令營、假期普法班等形式多樣的課外法制教育活動。“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可使法制教育內容豐富生動、形式新穎,利于增強學生學法的興趣,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開展學法用法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電視片和電影、舉辦法律知識競賽、組織學法用法有獎征文活動、開辦法制宣傳園地、印發(fā)普法小冊子、開展法律咨詢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
三、立足學校,優(yōu)化法制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法律信仰;青少年;養(yǎng)成教育
[作者簡介]閆立超,河南師范大學青少年問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河南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河南新鄉(xiāng)453007
[中圖分類號]DFO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04-0107-03
學界關于法律信仰的討論頗多,大多數(shù)都認同法律信仰是實現(xiàn)真正法治社會的精神條件,是現(xiàn)代法律有效運行的心理基礎;建立真正法治國家的諸多條件中,建立尊法尚法的法律信仰是其中的重要條件之一;法律主體的法律信仰培育對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些探討和結論中,鮮有關注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的法律信仰及其教育問題,更鮮有把養(yǎng)成教育和青少年法律信仰進行整合研究。本文是這方面的一個嘗試。
一、培養(yǎng)青少年法律信仰的意義
法律信仰是法律主體持一種極度虔誠的態(tài)度或信念并以之指導實際行動的一種精神境界。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維護者和建設者,是民族振興、國家繁榮昌盛的希望,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生力軍和后備力量。培育青少年的法律信仰精神,對于中國法制建設,尤為重要。青少年對法律的認同和信仰昭示了法治建設的根本和未來。法律信仰對法律主體包括青少年的影響不僅包括宗教般虔誠的內心信念,還包括對自身行為規(guī)范遵守法律規(guī)則的習慣養(yǎng)成,其影響是全面和深刻的。
1,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的理性啟蒙
理性表示人的理智對世界的把握?!胺赡耸亲匀恢泄逃械淖罡呃硇浴?,法律是理性的代名詞。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是法律理性觀的本質。培育合格的理性公民是各國教育目標的共性。法律信仰的教育無疑有利于培養(yǎng)青少年的社會意識和公民意識,使其成為有責任心和擔當能力的合格公民;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民主意識的養(yǎng)成,提高青少年權利義務觀念,關注政治;公平民主的法律精神有助于青少年樹立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價值觀。
2,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權益保護
權益是一個法學概念。權益是國家公民地位的體現(xiàn),是青少年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權益的保護離不開法律的保障,一方面,青少年對法律的信仰能提高青少年的守法意識,從而保護自身權益。另一方面,青少年對法律的信仰能使青少年更嫻熟地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3,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文明的行為習慣
行為科學認為行為主體的狀態(tài)決定了行為選擇現(xiàn)象的客觀必然性,其中,行為主體的心理、觀念、知識、信仰等理性活動占主要地位。法律規(guī)范不僅是人們行為的理性總結,也是社會秩序的概括。秩序是法的價值之一,秩序的存在是人類活動的必要前提。任何時期或階級的法律對秩序的維護都包含了對正常生活秩序的維護、對人類基本文明行為的維護。青少年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遵守文明行為習慣的德性養(yǎng)成。
4,法律信仰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對社會事務的參與意識
青少年只有參與到社會中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社會亦需要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后備力量來實現(xiàn)持續(xù)的發(fā)展與和諧。法律是實現(xiàn)社會平衡的調節(jié)器,對法律的信仰本身就是對社會的參與。青少年代表著未來,應該是民主政治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在國家社會政治生活中表現(xiàn)出高度政治責任感和積極主動的精神,積極投身政治參與實踐,這要求青少年必須具備較高的包括法律信仰在內的法律意識。
二、養(yǎng)成教育對青少年法律信仰的價值分析
青少年法律信仰對青少年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該加強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而養(yǎng)成教育理論對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具有獨特的價值。
1,對養(yǎng)成教育的理論分析
“養(yǎng)成”這一詞匯涵蓋了“手段―目的”或者“條件―結果”的邏輯關系。在這個邏輯關系中“養(yǎng)”規(guī)定著“成”,“成”是“成長”、“長成”、“構建成”,而不是“規(guī)定成”、“約束成”或者是“制造成”,前者主張只要教育對象對自我發(fā)展需要有所醒悟、領悟、覺悟,就可能自主習養(yǎng)而成,這種“成”的表現(xiàn)形式是自覺與自為的習慣。后者主張可以用紀律、規(guī)則強制教育對象而成,其表現(xiàn)是服從甚至是屈從。養(yǎng)成教育的概念在學界爭論紛紜,但是這些爭論中有一個共識:都包含了受教育者“行為”的轉變,都認可養(yǎng)成教育包括受教育者文明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唐凱麟教授和劉鐵芳博士認為:個體道德品性的養(yǎng)成包含著兩個基本過程:一是個體道德理性的形成;一是道德理性引導下的個體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礎,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沒有道德理性作為基礎的行為習慣,就不具備真正的道德意義,個體行為不過是沒有內在靈魂的“創(chuàng)制”,而不是個體道德精神的實踐;沒有個體日常道德行為習慣養(yǎng)成,個體道德理性終究是膚淺的。兩個過程是相互交織滲透的。整體而言,個體道德理性的形成依賴于教育的啟蒙,個體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則依賴于個體生活中的養(yǎng)成。個體道德理性的核心實際上更多地表現(xiàn)為個體倫理價值選擇的自覺意識與自主能力,個體道德理性啟蒙教育的核心越來越多地轉向價值啟蒙,個體在倫理價值的自主判斷、選擇、內化、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成個人道德生活的自覺主體,并進一步在生活中,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行為習慣,逐步實現(xiàn)個體完整道德德性的養(yǎng)成。因而,加強青少年的價值啟蒙和生活養(yǎng)成,是當前青少年養(yǎng)成教育的基本內容。
2,養(yǎng)成教育對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的價值及借鑒
價值啟蒙與生活養(yǎng)成是青少年道德養(yǎng)成教育辯證統(tǒng)一的兩部分。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是青少年德育的組成部分,其同樣也可以分成青少年法律信仰的理性啟蒙和遵守法律規(guī)則生活的養(yǎng)成兩部分:
(1)青少年法律信仰的理性啟蒙是教育者利用自身文化和法律經驗上的優(yōu)勢,引導和輔助青少年獲得對人生與社會基本法律價值判斷的意識與能力,從而使現(xiàn)代法律成為青少年信仰的規(guī)則基礎。理性啟蒙意味著教育者肩負著必要的理性引導的責任,囊括著教育者主觀意趣的活動,并包含教育者自身的理性預設和選擇。但是,教育者的理性傳輸是有限的,更多地只是作為啟蒙者的身份,有效地啟迪、敞開青少年的理性世界,提高他們的理性判斷、選擇的意識和能力,使他們面對開放的現(xiàn)代生活能從容自主地建構個人的理性世界,成為現(xiàn)代法治生活的主體。
(2)“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同樣,遵守法律規(guī)則生活的養(yǎng)成也必須通過生活發(fā)出習慣的力量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日常生活是個體品性的養(yǎng)成之所。遵守法律
規(guī)則生活的養(yǎng)成就是青少年把個人的理性啟蒙與現(xiàn)代法治生活結合起來,在生活中驗證、豐富、實踐自身的理性信念,并且逐步形成穩(wěn)定的生活行為習慣,形成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穩(wěn)定的符合現(xiàn)代法治精神的思考、判斷、選擇、行動的基本方式。遵守法律規(guī)則生活的養(yǎng)成是青少年作為生活的主體自覺地實踐個人的理性信仰,養(yǎng)成行為習慣的過程,其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突現(xiàn)個人在生活中的主體性。養(yǎng)成教育具有長期性和漸進性,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二、青少年法律信仰養(yǎng)成教育的路徑分析
當前進行的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主要是包含法律信仰教育在內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包括法制觀點、法律信念和法律信仰的教育,其中以法律信仰教育最為匱乏。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徑也僅限于課堂教學中,其實效性不強。筆者嘗試引入養(yǎng)成教育,對法律信仰教育的路徑進行分析,希望能得出一些有益的啟發(fā)。
1,法制教育中宣傳法律精神及價值應和宣傳法律知識并舉
對青少年而言,課堂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場所,主要課程有初中二年級開設的思想政治課、大學一年級開設的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基礎課,這些課程的內容、授課方式、考核方式都僅僅體現(xiàn)了法律知識的宣傳,卻很難體現(xiàn)對現(xiàn)代法律精神法律價值的弘揚,很少側重對青少年進行法律信仰的理性啟蒙。法律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之上的一種精神和心理需求,只有使青少年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法律的信仰價值,從理性上認同現(xiàn)代法治的精神,才能從行為上養(yǎng)成遵守法律規(guī)則的習慣。
2,法律援助對青少年的法律信仰理性的啟蒙
“能夠為人們所信仰的法律必須是能夠給人們或至少是絕大多數(shù)人帶來利益的?!狈晒ぞ咧髁x雖然應該批判,但是法律的工具價值卻不容忽視。只有當人們信仰的法律能給人們帶來公平和正義時,人們才會對他產生宗教般的虔誠。法治建立的過程是逐步樹立法律權威、堅定公民法律信仰的過程。青少年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其權益容易受到侵害,權利的救濟也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北京、福州、蘭州等地紛紛成立了“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并開通青少年維權熱線電話。中華律師全國協(xié)會及其各地的分會也都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專業(yè)委員會,這些機構免費為權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及其監(jiān)護人提供案件、法律咨詢等服務,但實際成效卻不盡如人意。法律只有給予青少年以力量,青少年才會形成法律信仰的堅強基礎,社會才會形成穩(wěn)定和諧的法治秩序,進而才會形成民族法治未來的一片晴空。
3,青少年參與立法的嘗試
歷來為立法出謀劃策的是成年人,未成年人一直是立法過程的缺席者。2004年《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草案)》公布,并向社會包括青少年征求立法意見,這開辟了中國未成年人參與立法的先河。這一過程不但為立法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營養(yǎng),為公平、正義、權威的良法提供了保障,意義更為深遠的是這一過程為普通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公民對法律的認知、敬畏和信仰。上海市人大的這種做法確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之后的2006年3月27日,廣東團省委、省預防辦向社會公開招聘5名未成年人,參與《廣東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草案)》的起草小組。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作為被保護的主體青少年本身最有發(fā)言權,其體會和感言也最為真切,傾聽他們的心聲,提高他們的參與立法的積極性,是我們立法工作者值得關注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穩(wěn)定校園秩序,2003年12月22日下午,陽店二聘請陽店派出所姜選民副所長為全體師生作題為“行動起來,堅決制止破壞校園秩序的行為”的法制報告。
報告內容,從中學生違紀類型、特點及分析和如何與違紀行為作斗爭兩大方面,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和原因,結合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典型的案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宣講了近年來我國頒布的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未成年人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
與會的1500名師生為被姜所長精彩的精彩演講所感動,同學們紛紛表示要自覺克服不良行為,勇敢抵制嚴重不良行為,從生活小事做起,“在學校做文明學生,在社會做守法公民”。教師們更感責任重于泰山,決心要從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做起,當一個合格的“園丁”。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要和德育有機結合
德育在中學生的健康成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眾所周知,人們生活在社會中,其行為不僅要受到法律規(guī)范的約束,更多還要受道德規(guī)范的引導和制約。德育主要是通過傳統(tǒng)觀念和社會輿論的引導、榜樣的示范及人們的信念來維持。道德行為主要依靠自我約束,同時也與法制密切相關,許多道德規(guī)范在法律條文中就有體現(xiàn)。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具有高尚的情操,可以有效促進自身法律意識的形成和增強。因此,學校應當注意采取多種途徑和措施,組織舉辦如主題班隊會、辯論會、講座、征文、展覽等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向學生傳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識和基礎理論知識,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有效預防和減少中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學校應當強化平日的思想政治工作,著重抓好學生在日常行為方面遵守規(guī)則的養(yǎng)成教育,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填補法制教育空白,掃除學生法律意識的盲點,使學生的法律意識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
二、營造氛圍,強化學生法律意識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民法制教育和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每所學校和每位教師的神圣職責。針對部分中學生法律意識不夠強和對法制教育課不夠重視的情況,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現(xiàn)有條件,積極籌備,多做宣傳,切實將法制教育開展起來。
第一是加強陣地建設,加大法制教育宣傳力度。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利用法制教育宣傳欄、櫥窗、黑板報、校園廣播、學校網(wǎng)站等陣地,大力宣傳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法制教育的目的、意義人人皆知。第二是營造法制教育氛圍,不斷優(yōu)化校園育人環(huán)境,通過開展教育宣傳月活動,拉橫幅、貼標語,并適當借助多媒體,使法制教育工作有聲有色,生動活潑。學生每天置身于校園之中,時時處處都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加強法制教育陣地建設,努力營造法制教育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法興趣。只有學生重視法制教育課,學習法律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才能不斷增強法律意識。
三、豐富內容,改進方法,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
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要注意防止法制教育內容單一化和方法簡單化。老師如果照本宣科、機械灌輸,就會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為了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我們要在豐富法制教育內容、改進法制教育方法這兩方面下功夫。
1.根據(jù)教學需要不斷豐富法制教育的內容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認識水平,精心組織法制教育的課堂內容,用好法制教育教材。從學校整體看,法制教育的內容可以細化到不同的年級和時間段,要做到年年有主題、期期有重點、月月有目標。如七年級的學生主要以規(guī)范行為、安全教育為主,學習《憲法》《國旗法》《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等。八年級學生以青春期教育、自我保護能力培養(yǎng)為主,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環(huán)境保護法》《民法》《食品衛(wèi)生法》等。九年級的學生以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為主,學習《刑法》《國防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兵役法》《消防法》等。
講課時,教師要注意針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選擇典型案例或事例,引導學生用身邊的事例學法、說法。這樣,學生不僅僅是在用頭腦記憶法律,更是在用眼睛看法律,用耳朵聽法律,用心去思考法律,逐步學會明辨是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穿插講述一些社會常識,教學生學會保護自身合法權益,避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我們也可以充分挖掘各學科內容中的法制教育因素,多進行學科滲透。如在語文課、政治課中,教師可以結合《水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環(huán)境保護法》等,對學生進行愛護水資源、森林資源,節(jié)約土地,保護環(huán)境等方面的教育。
2.針對學生特點不斷改進法制教育的方法
堅持面授為主、自學輔導為輔,采用集中學習輔導與分散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利用課堂教學,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思想政治課、心理活動課、班會課、校本課程等渠道,傳授學生法律知識。在學習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基本需要,看到學生個性及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性,以研討式、探究式、辯論式等活動為途徑,進行鮮活的法制教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認可法制教育,并主動參與法制教育活動。
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所謂“請進來”就是加強學校與司法機關的聯(lián)系,邀請相關的專業(yè)司法人員上臺講課,做法制報告。所謂“走出去”就是將學生帶出課堂,利用課外時間開展如少年模擬法庭、法制夏令營、假期普法班等形式多樣的課外法制教育活動。“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可使法制教育內容豐富生動、形式新穎,利于增強學生學法的興趣,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開展學法用法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電視片和電影、舉辦法律知識競賽、組織學法用法有獎征文活動、開辦法制宣傳園地、印發(fā)普法小冊子、開展法律咨詢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
四、立足學校,優(yōu)化法制教育的效果
法制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需要社會各層面的配合參與。我們要把法制教育當作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區(qū)三結合的立體化育人網(wǎng)絡,努力營造一個學法、守法、護法、用法的社會環(huán)境,促進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要依靠法制教育骨干教師,積極帶領廣大班主任老師參與法制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多研究、多交流法制教育內容。
要把法制教育當作德育工作的重大工程來分階段實施,七年級重點抓過渡,八年級重點抓防止分化,九年級重點抓全面合格。例如,八年級的法制教育重點是“青春自護我能行”。這一專題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中可能會對學生造成的侵害因素入手,讓學生認真分析造成這些侵害因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什么,應該如何正確防范。我們要通過課堂分析、課下調查實踐、探討交流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自己面對外界可能會發(fā)生的侵害時,要把握好自身的可控因素,這是防范和規(guī)避外界侵害最重要和有力的措施。要多與老師、家人溝通,掌握自我保護的正確方法和途徑,增強自我防護的意識,學會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