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挫折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于對待挫折的態(tài)度上。”因此,孩子對挫折正確的認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關鍵。孩子年齡小,對事物的認識是具體形象的,家長在孩子面臨挫折和困難時,應該讓他直觀地了解事物發(fā)展的過程,真實感知挫折,認識到生活中有順有逆、有苦也有樂。在反復體驗中引導孩子逐步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觀性,真切地感受到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會遇到困難,從而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其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主動接受新事物及敢于面對挫折的信心。例如,睡覺起床后,寶貝因一直扣不好扣子而發(fā)脾氣。這時,家長應先幫助其調整情緒,再跟一起他分析原因“,為什么扣不好?扣子是否有一一對準扣眼?”此時切記不可責罵或冷嘲熱諷。接著,可利用兒歌教孩子系扣子的方法,如“小扣子,圓溜溜,好像眼睛找朋友;小洞洞,忙招手,歡迎扣子鉆洞洞”“、左手抓住扣子,右手拉開扣眼。一個推、一個拉。一推一拉扣好啦”,鼓勵孩子再次嘗試。這樣,在反復練習中孩子不僅掌握系扣子的技能,且通過這件事也讓孩子明白困難通過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更好地幫助他今后能正確地面對困難和挫折。
二、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一)榜樣學習,樹立抗挫折的信心幼兒期孩子觀察模仿能力很強,家長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對待挫折的態(tài)度反應等在潛移默化中都會無形中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長自身應敢于正面挫折,有抗挫折能力,有積極地看問題的思維習慣,以樂觀的情緒感染孩子,在孩子面前樹立好榜樣。同時,家長可引導孩子多向動畫片、童話、故事等許多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里孩子喜歡的榜樣學習;可把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長并獲得成功的事例通過聊天、談話等讓孩子了解,引導其以名人為榜樣,不畏挫折;另外,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師”,家長要抓住每一次機會,引導并鼓勵孩子學習小伙伴勇敢面對遇到的各種困難的良好行為,幫助孩子樹立抗挫折信心。
(二)提供機會,培養(yǎng)抗挫折能力自己親身體驗到的已有經驗和知識往往更深刻。因而給孩子提供面臨挫折的機會,設置挫折情境,使孩子敢于面對和排解挫折,父母可以隨時捕捉孩子身邊點滴小事中所蘊含的教育契機,提供讓孩子感受挫折的機會。
1.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挫折。家長應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自己洗手、吃飯、刷牙、穿脫衣服等,鼓勵孩子多與同伴的交往。在這些日常生活活動中,孩子常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如在與同伴玩玩具時,遇到搶玩具的現象。這時,我們不要急著包辦處理,要試著把權利“下放”給孩子,并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讓他自行解決。在排除這些困難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他的抗挫折能力,又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2.有意創(chuàng)造的挫折。家長不妨有計劃地精心設計一些挫折場景,讓孩子經歷一下挫折和失敗,然后因勢利導,進行挫折教育,使孩子增強對挫折的抵御能力,增強對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一位5歲女孩的媽媽說:每逢帶孩子上街,我們常擔心她跑丟了。于是,我們教育她說,找不到親人時,不要哭,去找警察叔叔。她能不能做到呢?一次上街,我們趁她玩得高興,突然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她的表現。當她發(fā)現找不到我們時,先是驚恐,后是大哭,最后才想到找警察叔叔。為保證她的安全,她在前邊走,我在后邊遠遠地跟著,當她找到警察時,我也到了警察面前……眾所周知,游戲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因此,可以利用游戲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家長帶孩子做游戲時,應根據孩子的特點有意識地給其出些難題,或在玩競賽游戲時,人為控制游戲的輸贏順序,如讓孩子先輸后贏或先贏后輸再贏等,以便讓他在游戲中學會調整心態(tài)并敢于面對挫折。還可把孩子日常生活中已經遇到或可能會遇到的挫折巧妙編成有趣的游戲。如玩捉迷藏游戲時把孩子喜歡的玩具藏起來,簡單介紹一下放的位置,晚上讓孩子在游戲的快樂氛圍中去尋找,不知不覺中戰(zhàn)勝了膽小、怕黑的心理。延遲滿足,家長可有意識地延時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由及時滿足變延時滿足,順利滿足變條件滿足,即讓孩子付出自己的努力后再滿足。當孩子的要求沒有得到即時兌現后,孩子慢慢學會了等待,從開始的一分鐘到幾分鐘再到更長,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中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亦會逐漸培養(yǎng)起來了。
3.及時鼓勵,增強抗挫折勇氣。當孩子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產生消極反應時,家長應及時鼓勵孩于面對困難,并向困難發(fā)起挑戰(zhàn)。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樣的”、“瞧你做得真好”……可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增加抗挫的勇氣。例如:孩子走平衡木時,不慎中途摔下來,孩子產生了畏難情緒。此時,父母可摸摸他的頭,鼓勵他重新走一次。當孩子一次次戰(zhàn)勝困難時,抗挫折的勇氣和抗挫折能力也會一次次增強。
4.適當批評,增強抗挫折的承受力。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批評,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該批評的決不能遷就!必要的批評可使幼兒在認識自己的錯誤過程中,鍛煉自己抗挫折的承受力。
關鍵詞挫折失敗懶父母
無論一個人多么有才華,無論他掌握了多少豐富的知識,如果他是一個懦弱的沒有勇敢的精神的人,那么他最終只能成為一個無能的人,因為在逆境中經過挫折,千錘百煉成長起來的人才更具有生存力和競爭力。在逆境中奮斗的人既有失敗的教訓又有成功的經驗,更趨成熟。他們能把挫折看成是一種財富,深諳只有失敗才可能成功,因此更具有笑對挫折、因難而上的魄力。要想讓孩子具備勇敢面對挫折的能力,必須從小磨練他們的心理承受力。
某些成年人看來是危險的事情,認為不適合孩子做的,實際上孩子是可以勝任的,只是父母出于愛心或對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確的認識,才會阻止孩子去探索新事物熟悉新環(huán)境,這實際上剝奪了孩子鍛煉自身的機會。父母對孩子的過分保護會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勇氣,變成懦弱人。這樣的孩子有很強的依賴心理,甚至認為自己無能,沒有力量感。有些父母過度保護孩子的做法其實是一種自私心理的反映。因為過分溺愛的背后,一定會有對孩子性的的禁止和干涉。父母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愛孩子,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判斷何事該做何事不該做,很少去問孩子是否真的意愿。他們過分溺愛孩子實質上就是在干涉孩子的自由,其目的是為了讓自己不經受擔心害怕之苦,或者是害怕孩子萬一做他們認為不該的做的事情一旦出了狀況,他們自己需要“打掃戰(zhàn)場”,做更多的事情而已。從另一方面講,孩子有時也很反感父母的過分保護。
關于挫折教育,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開始了。在一些原始部落里,少年男子如果想擁有成年人的權利被社會所接納,必須要通過一次優(yōu)勝劣汰的近乎殘酷的考驗:大人們把這些男孩放到一個沒有人煙的、野獸經常會出沒的惡劣困境中,讓他們品嘗孤獨和挫折的滋味、學會面對和戰(zhàn)勝各種困難。只有經過千辛萬苦奮力掙扎返回部族居住地的男孩,才能被證明自己是個成年人,才享有成年人的權利。在中世紀的時候,貴族們往往讓自己的孩子離家到另一個城堡的其他貴族那里學習怎樣做一名真正的騎士,他們認為在離家獨立成長的過程中,可以使孩子具備一個騎士所應有的素質和知識。
這種挫折教育的傳統(tǒng)一直從古沿用至今。英國人經常會把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精神放在第一位。英國的小學生有所謂的童子軍,經常組織小學生探險,他們的目的正是要孩子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存的本領,鍛煉他們的勇氣及探索新鮮事物的熱情。在西南部的瓦伊河畔,有一所由少年探險組織建立的河流探險訓練中心,專門為孩子們提供進行探險活動的機會,訓練他們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訓練是艱苦而緊張的,每一次練習都有孩子落水,也有些人受傷。在激流中拼搏,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勇氣。孩子們在這里不僅學習了劃船等技術,更重要的是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培養(yǎng)出勇敢的精神。類似的活動很多,目的不是為了學習某種技巧,而是為了鍛煉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以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各方面準備。
在我們國家,當前進行挫折教育父母首先學會做“懶父母”。父母對孩子的事情不必事必躬親??梢宰尯⒆幼约荷蠈W,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掃房間;自己的朋友來家里,讓他們自己招待;父母不在的時候,讓他們自己解決吃飯問題。要讓孩子自己選擇。比如孩子想和同學去野炊,征求你的意見,你就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選擇權交給了孩子,可以讓他感覺到父母對他的尊重,自然會慎重行事,盡量讓父母放心。
遭遇挫折后會引起焦慮,尤其是對那些盡了全力的孩子。在巨大反差的刺激狹隘,孩子會出現低落、抑郁、憤怒、悔恨、沮喪、絕望,甚至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如何幫助孩子正確面對挫折是非常重要的。
平時就要讓孩子清楚在現實生活中“常勝將軍”是沒有的,只要是人就會有失敗有挫折,遭遇失敗挫折是難免的。讓孩子在思想上做好準備,承受挫折和失敗的打擊就會相對小一些。
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后,父母應有的最好的心疼是平和,要理解孩子的委屈、苦悶和絕望情緒,應該給孩子當個好參謀。要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出現的問題:有些是孩子自身的能力問題(思維方式或操作方式),有些就是外界的因素導致的。外界的原因導致的失敗是不必在意的。千萬不要嘲笑他或輕視他,而是要安慰她鼓勵他,開導他幫助他,重新激起他的勇氣和自信心。即使在批評教育時,也要堅持對事不對人的原則,即不應說“你真笨”“你是個沒用的家伙”之類的話,應該說“這件事你做錯了”“今天你不太勤快”“這次你表現得不夠好”等等。同時也不要讓孩子總是自責,當聽到孩子說“我真笨”“我太丑”“我總是做不好”的話時,要用正面的、積極的語言開導孩子,鼓勵和幫助他面對挫折。要讓孩子明白,做比較難的事情的目的在于增強實力,超越自己,只要在這件事情中吸取了經驗和教訓,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或不足,那就是值得肯定的。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特的,在某個方面他總會是優(yōu)秀的。
要細心觀察孩子,及時疏導,防止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在必要的時候要去找心理醫(yī)生咨詢,讓孩子平穩(wěn)度過這段“灰色時期”。有時候看不到還在在失敗后的任何表現,在心理學上這叫“否認作用”和“反向作用”,是在潛意識里運用的自我心理防御機制。如孩子闖了大禍自己用雙手把眼睛蒙上,抹殺現實,以免內心焦慮痛苦,這就是“否認作用”;有孩子對媽媽說我沒有偷吃水果,以此壓抑自己想偷吃水果的欲望帶來的痛苦,這就是“反向作用”。這樣的孩子往往會過分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要讓孩子清楚,做任何事情其最終目的都只是鍛煉自己。過分注意外界的評價就會失掉自我,而且容易受到傷害。
參考文獻:
[1]盧勤.寫給年輕媽媽[M].中國婦女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頁.
關鍵詞:感知;設難;榜樣;把握;結合;互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2)05-082-2
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生活教育中教師巧妙開展恰當、適度的挫折教育,能夠幫助他們正確對待生活、學習中遇到的挫折,進一步強化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幼兒初步具備和掌握一些抗挫折的能力和經驗,從而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
在挫折中得到磨煉,是挫折教育的核心。根據幼兒生活教育的實際,筆者總結了“三加三” 挫折教育工作法。
首先,在挫折教育中運用“感知法”,通過讓幼兒參加各種活動感知挫折的客觀存在,從而進行身體的磨練。
幼兒年齡小,對事物的認識是具體形象的。教師要多為孩子創(chuàng)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因為在同伴群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于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這樣可以使幼兒發(fā)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主義。在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時,教師也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經歷挫折而后成功的鮮活事例,或者是家長、教師的親身經歷,甚至包括身邊的小朋友經過失敗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兒通過這些真實可感的事實直觀了解事物發(fā)展的過程,真實感知挫折,認識到生活有順有逆、有苦有樂,從而對挫折有初步的認識。
再如,目前不少幼兒缺乏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我們可以經常組織幼兒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園、參加集體勞動等,讓孩子從中體驗到勞累,體驗到艱辛,知道生活中只有所付出,才會有所收獲。只有讓幼兒在困難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確理解挫折,才能培養(yǎng)他們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難和主動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承認并敢于面對挫折的信心。
第二,在挫折教育中運用“設難法”,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和利用一些困難情境訓練幼兒,培養(yǎng)其靈敏性和應變力。
所謂“設難法”,就是利用現實情境或模擬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讓孩子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經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完成任務。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結合日常生活,安排一些難題給幼兒,讓他們遭受一些失敗和挫折,同時,引導他們找出擺脫困境、解決矛盾、克服困難的方法,讓他們憑著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戰(zhàn)勝它。如在平時的生活中,讓孩子自己穿衣、入廁、吃飯、收拾玩具、整理自己的床鋪、學具柜和搞好活動室的衛(wèi)生等等,孩子能夠力所能及的事盡量讓孩子自己去做。別小看這些零碎的小事, 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磨練過程,孩子在親自動手中學會了自理,增強了自信心。
孩子遭受一些失敗和挫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戰(zhàn)勝它,就會為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難和挫折奠定基礎。通過用自己的力量去辦成某件事情,積累某些經驗,可以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能力,萌生自豪感,進一步產生求勝欲望和信心。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培養(yǎng)孩子更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遇到挫折時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并能沖破阻礙,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三,在挫折教育中運用“榜樣法”,利用榜樣的力量教育幼兒,增強幼兒抗挫折的信心。
同伴是幼兒成長中不可缺少的摯友,在和同伴的相處中,孩子都有和他人競爭合作學習的欲望。他們喜歡在同伴中進行比較,從而實現自我的目標理想!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樹立榜樣。如:在體育活動“穿越侏羅紀”中,筆者組織了“恐龍大遷移”的游戲,設置了許多障礙,有“空中繩索”、“攀巖”、“地道”、“獨木橋”等?;顒又校械挠變汉茼樌爻晒^關了,有些幼兒不是在過“空中繩索”時由于繩索太勒手掉了下來就是在“攀巖”時眼看就要過關了卻又滑了下來,有的在走“獨木橋”時歪歪扭扭不慎掉到“橋底”。當遇到困難的孩子們要退縮時,筆者一邊會用已經成功過關的小朋友事例激勵他(她),一邊指導他(她)如何擺脫困境,勝利過關。當一個或幾個孩子在經歷一次次失敗而毫不氣餒、不怕困難而最終獲得成功時,對其他孩子顯然是一個最有說服力的成功榜樣,當孩子一次次戰(zhàn)勝困難時,他們便增添了勇氣,激起了戰(zhàn)勝困難的愿望。
對幼兒實施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幼兒在面對挫折時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學會以積極發(fā)態(tài)度對待挫折,以頑強的精神走出逆境,提高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從而學習戰(zhàn)勝挫折的本領,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在創(chuàng)設和利用困難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注意把握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要注意把握設難尺度和方式。設置的困難情景應適合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水平。幼兒個體素質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把握好困難和問題的難度,適合孩子的心理承受水平和理解能力,避免使幼兒產生畏難情緒,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實施挫折教育時,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孩子在發(fā)展過程中,沒有挫折不行,挫折過多過大也不行。在設置方式上,要緊密結合學習生活的實際設置挫折,要讓孩子自然感受到挫折的存在,盡量避免給孩子設置一些無端的挫折,要在解決方法上多下功夫。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導孩子正視挫折,在遭受挫折時保持心理平衡,想辦法戰(zhàn)勝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當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和干擾使其目標和理想不能實現時,就會產生挫折感。挫折和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實和心理現象。產生挫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可以歸結為兩類:外在客觀因素和內在主觀因素。一方面,客觀因素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因素引起的疾病、事故以及社會關系緊張不和諧,尤其對于學生來說,教育和學習方面的問題導致產生挫敗感;另一方面,主觀因素包括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以及個體自然情況及自身能力等引發(fā)挫折感。
2挫折教育的定義
挫折教育一般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合理的挫折情境,讓學生面臨一定的困難,經受挫折的磨礪,從而培養(yǎng)其經受挫折和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挫折教育能教會學生如何盡快克服焦慮心理,樹立良好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增強其對挫折的排解能力和對逆境的適應能力。
3在體育教育教學中進行挫折教育的優(yōu)勢
體育教育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拼搏向上的精神。跟其他學科相比,體育教育教學在對學生心理方面的培養(yǎng)更占優(yōu)勢。其原理在于,在體育教育教學中,有更加豐富多彩的競爭和比賽,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身心都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的人更樂于分享心情,面對挑戰(zhàn),解決困難。為了在激烈的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學生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技能,更要增加意志、提高抗挫能力來塑造良好心理。而對于心理較脆弱的學生來講,體育教育教學中熱烈氛圍和環(huán)境能更染他們,使他們融入集體,參與集體的團結協(xié)作,在集體中體驗互相幫助,克服困難,共同前進的過程,有利于學生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培養(yǎng),使其在挫折面前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4挫折教育的實施方法和策略
4.1注重挫折教育價值,鼓勵學生面對挫折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我們必須了解挫折教育的價值,才能更好地實施挫折教育。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挫折使人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和經驗,可以磨練意志,增加能力。挫折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對待挫折,教會學生理性分析問題,不走極端,然后積極尋找解決問題和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于對待挫折的態(tài)度。巴爾扎克也曾經說過,挫折像一塊石頭,對于弱者它是一塊絆腳石,讓人卻步不前;對于強者它是一塊墊腳石,讓人站得更高。為此,我們應首先排除對挫折的懼怕心理,敢于讓學生面對一定的挫折,鼓勵學生在挫折和逆境中堅強意志,增加信心,勇于面對并尋找走出逆境的途徑。
4.2言傳身教,發(fā)揮體育教師主導作用
挫折教育從計劃到實施,都在教育者的控制之下,而教學活動又是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是挫折教育的決策者和執(zhí)行者,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的引導者。在學校的體育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體育教師擔當了最重要的角色,對培養(yǎng)學生增加心理素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其中,身先示范,以個人的獨特人格魅力引領學生積極面對挑戰(zhàn)。
4.3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設定合理目標
體育教育教學應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確定科學合理的體育目標。體育活動的難度和任務要適度,秉承“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和“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教育理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熱情,克服怯懦心理,堅定自信心,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獨立性和堅持力,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能力,應針對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設置不同的挫折教育情境,設置不同強度的障礙和不同高度的目標。比如對外向開朗的學生,可以應用簡單直接的教育方法進行教育,提出更高的目標要求,激發(fā)其斗志達到目標;對于內向害羞的學生,可以采用循循善誘的方法進行教育,提出適合的目標,鼓勵其努力實現,增強其自信心。
4.4發(fā)揮榜樣作用,培養(yǎng)學生信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學生行為的形成和改變都有很大影響。由于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均尚未成熟,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給學生尋找鮮活生動的榜樣,讓學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有了榜樣的引領,學生能正確地認識困難和挫折,了解學習和生活上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需要經受挫折和不斷努力才有可能實現。這不僅有助于增加學生面對挫折的信心,還可以激勵學生發(fā)揮潛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從而不斷地實現自我肯定、自我提升,促進心理的日趨成熟。
5結語
【關鍵詞】挫折教育意義途徑方法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幼兒接受的教育應該是多元化的,既要有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方面的,也要有能力教育、情感教育等方面的?,F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漸漸提高,幼兒在家中就像一個個公主、王子,受到來自各方面的照顧、呵護,被長輩捧在手心里,百依百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種現象已經屢見不鮮。這使得孩子抗抵抗力越來越弱,然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挫折是無法避免的。要使幼兒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茁壯成長,此時挫折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世上的事情往往是這樣的:成果未成,先嘗苦果;壯志未酬,先遭失敗。如果在幼年時期受到積極地挫折教育,就會理順挫折的情緒,讓孩子面對挫折時不氣餒,不放棄,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給自己開拓出更廣闊的心境。作為幼兒教師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特點和發(fā)展教育的需要,在科學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人為的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讓幼兒面臨種種“險境”,啟發(fā)或鼓勵他們通過動手、動腦、團結協(xié)作來克服困難,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逐步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心理,進而增強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經過認真思考,我對向幼兒實施挫折教育的一些意義、途徑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個人的見解,希望以后能更好的實施對幼兒的挫折教育,更好的培養(yǎng)幼兒。
1.挫折教育的含義
挫折就是俗話說的“碰釘子”,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種體驗,叫挫折感, 它是指當一個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往往會產生沮喪、失意或緊張的情緒反應。所謂幼兒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學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創(chuàng)設某些情境條件提出某些難題,讓幼兒獨自去面對,讓其經受磨煉,擺脫困境,超越障礙,啟發(fā)和促進幼兒動腦、動手來解決問題,使他們養(yǎng)成樂于嘗試、勇于克服困難、敢于經受挫折的習慣,從而引導幼兒逐步擺脫依賴,形成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提高他們的挫折承受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去迎接成長過程中的挑戰(zhàn)。
2.挫折教育的意義
當今社會,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獨生子,他們從小受長輩的寵愛,生活條件優(yōu)越,成長道路上一帆風順,這往往會使他們的心理變得異常脆弱,經不起任何風浪。 所以,我們必須開展挫折教育,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和心理承受力,使他們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能勇敢地面對,積極樂觀的生活。巴爾扎克曾說:“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晉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眱和茳c挫折,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品德,開發(fā)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他們的自理自立能力、耐挫力、承受力。兒童耐受挫折,能激發(fā)他們情緒反應的力量,提升他們的認知反思水平,增強他們的容忍和承受的極限。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教會兒童面對挫折,不要因受點挫折就影響自己的成就動機,減弱自控能力,甚至行為偏激,導致應激狀態(tài)的發(fā)生,或者降低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有損自己的身心健康。而要善于化壓力為動力,在挫折和失敗面前不低頭、不妥協(xié)、不放棄,更不要當逃兵,要勇敢面對,繼續(xù)追尋解決困難的方法,經受住大考驗。 不經風雨怎么會見彩虹呢?
3.實施挫折教育的途徑
3.1就地取材,直接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挫折給孩子實行挫 折教育從來就沒有一個人他的生活會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比如,考試失意,面試碰壁, 請求被別人拒絕等等,多如牛毛,這些生活瑣事能更真實,自然地讓孩子體驗挫折的產生、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不斷地鍛煉孩子的遇挫適應能力,培養(yǎng)出更好的心理素質。同時因為這些挫折發(fā)生在孩子的生活過程中,與他們息息相關,那么孩子于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掌握。比如:美國的孩子從小就單獨居住在自己的房間,自己活動、鍛煉生存能力,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便要分擔家務,父母便要求他們獨立地解決問題,他們便進一步地獨立和成熟起來。而我們中國就比較寵溺孩子,這往往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耐挫性。又如:有的家長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特別受不了挫折,生怕孩子有三長兩短。孩子一咳嗽,就急著送醫(yī)院掛吊瓶;孩子碰到一些困難,家長比孩子還焦慮不安。這種情緒會不知不覺地影響孩子,使他們變得敏感,不能吃一點苦頭,倘若連這也不能克服,孩子的未來令人擔憂。因而對于現實中的挫折,家長不應該是想著如何幫孩子避免,而是教孩子如何勇敢地面對,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3.2人為地創(chuàng)造一些合理的挫折,鍛煉孩子。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鍛煉,即讓幼兒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在體驗中學會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蘇格拉底對待打破玻璃的孩子的做法是:讓犯錯誤的孩子獨自呆在房子中,讓其體驗寒冷、體驗孤獨,使其發(fā)現自己的錯誤繼而改正。當然,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得注意適度而為,決不是越難越好,也不是越“苦”越鍛煉人。應該根據孩子不同的心理水平和特點,設置不同難度的挫折項目,否則必適得其反,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比如:幼兒期的孩子,給他們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應是平穩(wěn)略帶曲折,沖擊小的較容易適應,過大反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4.實施挫折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挫折;教育;認識
【中圖分類號】G420
人生經歷挫折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對每個人來說挫折感是人一生中必然經歷的心理體驗。挫折發(fā)生在中小學生身上往往會使學生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而承受不了,甚至發(fā)生悲劇。因此,對學生進行耐挫折教育已是迫在眉捷,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難就沉不住氣,急于伸手幫忙;有些家長甚至常常不知所措地跟在孩子身后,遇事總是包辦代替,不讓孩子獨立活動,不給孩子嘗試挫折、克服困難的機會。這就使得孩子養(yǎng)成了嚴重的依賴性,遇到挫折和困難就退縮,不會自主地解決問題。尤其是獨生子女,父母過分擔心孩子的安全,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孩子受挫折后常常表現為:攻擊、逃亡、散漫、固執(zhí)、以及各種報復行為。我認為在小學,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讓他們知道挫折,了解挫折。在對他們進行挫折教育時,教師應教給學生增強挫折的能力,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尤為重要。
一、提高孩子對挫折的認識
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挫折,讓他們明白挫折在生活和學習中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有些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被批評,產生不想學習的消極情緒;有的學生在某些課程中由于自身條件較弱,而產生厭學的心理,如在體育課上有些同學體形較胖素質較差,沒有自信,產生厭學心理,上課時不愿和大家一起做運動,這時需要老師多關心她,引導她,和同學們一起找她的優(yōu)點,鼓勵她,使她振作起來,幫助他樹立信心,避免“破罐子破摔”。告訴他挫折并不可怕,要將挫折變成前進的動力。
二、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
在我國,許多家長都不肯接受對孩子進行艱苦磨練的教育,這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誤區(qū)之一。在國外,許多豪門子弟從小就不允許躺在家長創(chuàng)造的安樂窩里,讓孩子去擦皮鞋、撿破爛,去打工掙錢。中國的家庭這種情況幾乎很少,除非是流浪兒,特別是當前的獨生子女,家長唯恐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累。學校如何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每學期可搞一次軍訓、遠足、登山、勞動等;利用假期組織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勞動。讓學生體會到什么叫苦,什么叫累。小學低年級可開展“每周學會2件事兒”,高年級可開展“我是家長好幫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自理能力、處理問題能力,也能讓學生體會到如何生活和生存,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做好迎接各種挫折的心理準。小學生都喜歡參加課外活動,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確定切實可行的抗挫折教育內容和抗挫折目標。定時間、定地點、定輔導教師、定輔導內容,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磨練意志。要充分發(fā)揮輿論導向的作用,利用板報、墻報、廣播的形式滲透抗挫折教育。重視環(huán)境氛圍的教育作用,努力營造抗挫折教育的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氛圍。學??梢远ㄆ谂e辦青少年心理講座,由專人與學生通信,及時了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及心理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舉辦講座,或者一對一的心理輔導。用我們的知識、經驗來幫助他們,為他們戰(zhàn)勝挫折提供參考,使他們在心理上有了承受挫折的精神儲備,也為他們今后的成長提供精神食糧。
三、教給學生應對挫折的辦法
首先要正確看待批評教育。有的學生認為長輩或老師傷了自己的自尊,在思想及行為上容易偏激,這時我們要幫助學生認識到:一般情況下,長輩老師都愛自己的孩子學生,只是方式、方法不同罷了,一旦傷害了你的自尊,也請不要過于偏激地看待問題,不妨進行換位思考,假如你是老師、你是父母,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會怎樣處理,你是否會做得更好?對待同學間的矛盾也應如此。其次要讓學生正確的面對挫折。要讓學生學會正確評價自己。自不量力、目標過高容易受挫折,要適當調節(jié)自己的志向水平,實事求是估價自己,這樣容易獲得良好情緒體驗。要讓學生學會大度豁達,保持心理平衡。努力提高自己接受精神刺激的能力,同學之間不為點滴小事斤斤計較,“為人處事能夠拿得起、放得下,鉆得進、出得來,收得攏、想得開?!币寣W生善于積極轉移變通進取。選不上班干部就發(fā)揮自己某方面興趣特長獲取成功,東方不亮西方亮;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條條大道通羅馬。再次要給學生提供戰(zhàn)勝挫折的榜樣。用身邊的同學給孩子們樹立榜樣,用英雄人物的事跡激勵孩子,給他們戰(zhàn)勝自我的動力。
最后要正確認識失敗和挫折,關鍵是如何對待的問題。如果以正確、積極的態(tài)度來看,它們就可能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反之,則可能使孩子產生一些消極的心理效應,甚至對他們的心理發(fā)展造成不良影響。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家長和教師應該鼓勵他們用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去面對,消除其畏懼困難的心理,幫助指導他們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在孩子解決困難之后進行表揚肯定,使他們在面對以后的困難時有更大的信心。而當他們嘗試失敗之后也要及時進行鼓勵、支持,幫助他們尋找其他的辦法,或者與他們分擔不愉快,避免他們形成逃避困難的心理。
四、加強心理輔導,重視個別教育
現在,不少獨生子女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衣、食、住等,而忽視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和向困難挑戰(zhàn)精神,而這些“精神上的東西”,正是適應社會高速發(fā)展,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所必須的,也是孩子心理發(fā)展所需要的;因此我們要重視挫折教育。
(一)真實感知細致引導,鍛煉孩子耐挫的個性
1.孩子對挫折正確的認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關鍵,是我們進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兒年齡小,對事物的認識是具體形象的。我們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時,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經歷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視作品,或者是家長、教師的親身經歷,甚至包括身邊的小朋友經過失敗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兒通過這些真實可感的事實直觀了解事物發(fā)展的過程,真實感知挫折,認識到生活有順有逆、有苦有樂,從而對挫折有初步的認識,只有讓幼兒在克服困難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確理解挫折,才能培養(yǎng)他們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主動接受新事物,承認并敢于面對挫折的信心。
2.幼兒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兒的依賴性。作為教育者應該給孩子面對現實的機會,讓他們意識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結果不夠,我請了一向比較膽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當時就顯得有些膽怯但還是去了。我用雙眼余光瞥著小家伙只見她徑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門口時,妞妞終于忍不住回過頭來搜尋我。眼看著她幾乎就要退縮了,我故意別過頭去,假裝沒有看見。徐老師滿面笑容地招呼著妞妞,她猶豫了片刻,終于鼓起勇氣說了要借皮球。當拿著自己借來的皮球給我時,她呵呵呵地笑了,沒想到平時與人說話都不敢今天還幫老師做了事。我輕輕拍拍妞妞的頭,隨后又向她豎起大拇指,將她大大地夸獎了一番。無論是快樂、失望,還是痛苦,都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經歷。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會做錯事、說錯話,那不要緊,我們要告訴他們,人在小時候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學家小時候也常犯錯誤,他們也會遭遇失敗、挫折,如愛迪生、愛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才能使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未來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去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的變遷。
(二)創(chuàng)設情景提供機會,利用一些困難情境訓練幼兒。
幼兒的活動范圍有限,許多挫折是現實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進行挫折教育的同時,還要注意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和機會,讓幼兒得到各方面的鍛煉。為了提高幼兒對挫折承受能力,我們可設置難度不等的情境,讓幼兒逐步經受磨練,有目的地去培養(yǎng)幼兒的耐挫力。比如說遠足、勞動、競賽、批評、延遲滿足等活動和手段,可以鍛煉幼兒的意志,增強他們對惡劣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待失敗、打擊的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容易讓幼兒接受和掌握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在游戲時可設置一些人為的障礙,讓幼兒自己解決……如讓幼兒到暗房子里去取東西;和小朋友鬧矛盾怎么辦;戶外游戲時引導幼兒走“獨木橋”爬障礙物,在角色游戲中可安排幼兒分別扮演人際關系沖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讓他們體會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導他們分析產生沖突的原因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創(chuàng)設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兒喜愛的玩具藏起來,鼓勵他們自己去尋找等等;
(三)樹立榜樣增強信心,樹立孩子必勝的信念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樹立榜樣。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幼兒摔傷,擦傷等情況。這時,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平靜地對幼兒說:“沒關系,老師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被蛘哒f:“沒關系,很快就會好的?!崩蠋熯@樣的行為給幼兒很好的暗示,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對待挫折,怎樣勇敢地面對未來。
另外,教師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勇于面對困難,面對挑戰(zhàn)。游戲走“獨木橋”時丁丁會說:“老師我怕,我不走”。這時我說“別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過去,你也一樣能做好。”或者說“我相信你會跟張鑫一樣勇敢的?!边@樣在榜樣的力量下,孩子會變得的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勇敢,增添了戰(zhàn)勝困難的自信。這時,我的一句“你真行”就會變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為幼兒創(chuàng)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fā)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于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練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總之,教會幼兒面對挫折,戰(zhàn)勝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關鍵是順其自然,順應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幼兒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兒能獨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獨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縱和遷就的行為都會造成幼兒的依賴思想,要讓幼兒在體驗中認識挫折學會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的本領。
(五)把握適度,挫折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 挫折教育 抗挫能力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于對挫折的態(tài)度”。因此首先就是要讓幼兒知道“失敗沒有什么了不起”。成人在幼兒面前也不必刻意掩飾自己的失敗,可以很平等地談談自己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正確認識挫折。
一、利用自然環(huán)境開展挫折教育。
自然情境因為有真實性和自然性,能使孩子充分體驗挫折的產生、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并有一定的心理準備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挫折的思考和把握比較成熟,因而對于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把握。
在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可以逐步學會刷牙、洗臉等生活自理能力;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培養(yǎng)愛勞動的習慣,練習自己穿衣、系鞋帶、整理床鋪、做值日生等自我服務能力和為集體服務的能力。在這些活動中他們常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在排除這些自然挫折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耐挫能力,又增加了幼兒的自信心。在幼兒的生活中,我們可以隨機利用現實情景,或模擬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難題,讓幼兒開動腦筋,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經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幼兒在經歷了由不會到會,由別人幫助到自己干的過程后,既提高抗挫能力又鍛煉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對幼兒進行恰當的、適度的挫折教育是可行的、必要的。因為幼兒的生活范圍擴大了,而他們的生活經驗還不豐富,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而不知所措。又因家長的過度保護,他們往往缺乏對挫折的磨練,易使孩子形成怠惰、懦弱、依賴心理,缺乏自信心,自我意識不強烈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所以必須抓住幼兒個性發(fā)展的關鍵期,進行恰當適度的挫折教育。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高抗挫能力。
當然,許多挫折是現實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因此主動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對提高幼兒的抗挫能力更具有預防性和針對性,能彌補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我們可設置難度不等的情境,讓幼兒逐步經受磨練,有目的地去培養(yǎng)幼兒的耐挫力。比如說勞動、競賽、野營、批評、延遲滿足等活動和手段,可以鍛煉幼兒的意志,增強他們對惡劣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待失敗、打擊的能力。日本在這方面的教育給我們許多啟示:夏天讓孩子赤足在布滿碎石瓦塊的地上走,冬天讓孩子穿著單衣在雪地鍛煉,定期讓孩子到艱苦的地方生活,培養(yǎng)獨立生存能力和抗挫能力等等。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為幼兒設置的情境必須有一定的難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難,應是幼兒通過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時,幼兒一次面臨的難題也不能太多。適度和適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調節(jié)心態(tài),正確地選擇外部行為,克服困難,追求下一個目標;過度的挫折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最后喪失興趣和信心。
三、利用鼓勵改變幼兒的受挫意識。
幼兒只有不斷得到鼓勵,才能在困難面前淡化和改變受挫意識,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我們要多鼓勵幼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進步,要立即予以表揚,強化其行為,并隨時表現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態(tài)。
例如:有小朋友不敢走平衡木,我便在旁邊鼓勵說:“別怕,你行的!”或者說:“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樣勇敢,老師相信你!”在老師的鼓勵下,孩子樹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難。當戰(zhàn)勝困難后,我又說:“你真行”。老師一句簡單的鼓勵表揚能樹立起孩子的信心,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提高抗挫能力。對孩子的要求應循序漸進,多鼓勵、多表揚孩子,幫助幼兒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強化自信心產生的機會,提高自己克服挫折的能力與任務之間有一種跳一跳夠得著的信心。
四、家園合作共同提高抗挫能力。
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是家長、老師共同努力的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能對幼兒提出過高要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進行培養(yǎng),否則,幼兒在壓力面前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經?;\罩在這種挫折感中,會損害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從與家長的談話中,我們發(fā)現,家長對孩子還是“包”的太多,使孩子在這方面的受挫教育較少,我們要加強家園聯(lián)系,提高家長培養(yǎng)孩子抗挫能力。因為幼兒挫折教育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須社會、家庭、幼兒園達成共識。家長應高度認識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僅要積極配合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而且還要在家里創(chuàng)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時機來培養(yǎng)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同時家長要抓住日常生活的契機隨時對幼兒進行教育,增強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
由于獨生子女家庭對幼兒的過分關注,潛移默化地誤導了孩子,導致許多幼兒總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最能干的,以至于于事事爭先、輸不起。所以,挫折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單靠創(chuàng)設幾個情境、做幾件事情就能見效的,應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識地進行,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使孩子最終擁有強勁的翅膀,并能在人生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向守俊,張大均.關于挫折教育的思考
[2]陳選華.挫折教育引論
在先進的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科學的育人理念“培育有競爭力的現代中國人”和崇高的教育理想“讓學校成長為孩子一生中到過的最好的地方”的指引下,江蘇省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第一附屬小學積極實施“以質量充實內涵、以改革促進發(fā)展、以特色打造品牌”的三大戰(zhàn)略,精心打造“雙語校園、書香校園、數字校園、人文校園、活力校園”,“精于團結、勤于實踐、樂于奉獻、善于經營、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卓越”的學校精神激勵著全校教師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實施課程改革,深入實踐課程新理念……
一位心理學家說:“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币簿褪钦f: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后會因為不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及復雜多變而深感痛苦。關注一下報紙,經常會看到某某學生因為考試成績差,或離家出走,或精神失常,甚至自殺身亡之類的報道:
2000年2月,云南昆明一學生,因成績未進入班級前三名服農藥自殺;
2002年7月,貴州遵義王蘭等五名小學女生感覺“爸媽對我不好”而集體自殺;
2003年6月,陜西省定邊縣楊井鎮(zhèn)中心小學六年級3班班長張健平因同學們要求對“虧空的賬目”負責,竟然喝老鼠藥自殺;
2004年11月,呼和浩特一名高一學生因考試成績總在前十名徘徊,而難以像初中時那樣拔得頭籌而跳樓自殺;
最近,有調查表明: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自殺率呈上升趨勢;在回答“遇到困難怎么辦?”時,97%的中、小學生想到的是找家長或教師,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
以上案例和數據表明,現在不少孩子身上存在害怕困難、承受挫折能力差等特點。近年來,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呼聲也日益強烈。心理學家、教育家、家長、教師等紛紛呼吁“今天的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那么,在學校教育中,該怎樣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呢?
一、找回平常心,用正確的育人觀教育學生
育人觀是對怎樣培養(yǎng)人的基本看法。一些學者指出:教育從其本質上來講,第一重要的是完善人格,第二重要的是開發(fā)智力,第三位才是傳授知識。因為健康人格是現代社會人必備的素質,它的基本特征是:相對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堅韌的毅力,靈活的應變能力,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如今是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人才除必須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外,還必須具備做好一切事情的意志力、創(chuàng)造力、社會交往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發(fā)展變化快、競爭激烈的應變、競爭能力等。因此,老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且還應注意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如培養(yǎng)孩子樂觀穩(wěn)定的情緒,堅韌不拔的意志力,開朗坦誠的性格,以及如何進行人際交往,如何調整情緒,如何承受挫折等,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有足夠心理承受力和排除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我們要創(chuàng)造和諧溫馨的育人環(huán)境。同時,我們還應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二、找回責任心,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它可激勵青少年不畏艱難、立志成才,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自強奮進。教師對于自己的心理素質、品德素質和教育素質等各個方面都要不斷自省與改進、提高,要配得上做學生的“好榜樣”,真正做到全方位的人格對人格的感染、熏陶塑造。許多優(yōu)秀的老師就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如果一個教師說話守信、為人正直、樸素節(jié)儉、堅毅果敢、平易謙和,他的人格魅力就會深深地吸引著孩子,使子女產生一種又敬又愛的感情。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十分注意自己在學生面前的形象,言談舉止,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自己真正成為孩子的一面光亮的鏡子。
“自古英雄多磨難”,老師可以推薦一些優(yōu)秀小說、人物傳記讓孩子閱讀,引導他們向艱苦奮斗、頑強不屈的英雄們學習,激勵他們奮發(fā)向上。
三、找回保護心,在困難和挫折中鍛煉學生
挫折情境即為了培養(yǎng)孩子耐挫折的能力而創(chuàng)設的一些困難的“情景”、“境地”?!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困難和挫折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培養(yǎng)自強精神。提供智謀的挫折情境以鍛煉孩子的挫折耐受力,這對于青少年學生鍛煉性格,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都是有重大意義的。中日夏令營的較量使老師們看到了中國孩子與日本孩子心理素質的差距,日本孩子的心理素質為何世界第一,源于其“挫折教育”的世界第一。日本的許多學校,夏天領著孩子頭頂烈日活動,冬天讓孩子赤足在雪地上跑,穿短褲上學。不少富裕大城市的中、小學生到偏遠的山區(qū)接受艱苦的生活訓練。由此,我們的老師應有意識地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些吃苦的情境,還應讓孩子接受一些心理考驗,如人際交往中的誤解、委屈、冷落,學習或競賽中的失利等,增強心理耐受力,使他們個體人格得到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