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蘇軾赤壁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又,卷末有“文待詔八十六歲真筆,純出自《集王圣教序》,且秀潤獨得,尤為入老境所不能,此其足以千古處。此佳制得于十六年前,今值啟框曝照,故補記。庚寅大伏候。七十一叟,天衡?!痹谶@段跋中可知三點:第一,文徵明此卷《后赤壁賦》是從《集王圣教序》取法而來。第二,此跋是庚寅年(2010),即韓天衡先生71歲時所補記。第三,按推算,韓天衡先生早在1995年得此卷。此卷由韓天衡先生收藏后,捐贈予韓天衡美術(shù)館。反觀當今書畫藝術(shù)市場,藝術(shù)品貴重萬金,更何況是明代大家文徵明真跡,韓天衡先生慷慨捐獻,可見其對藝術(shù)的一片赤誠之心。
前后《赤壁賦》是由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所作。據(jù)粗率統(tǒng)計自蘇軾之后,有元代的趙孟、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張瑞圖、董其昌分別書寫過蘇軾的前后《赤壁賦》,這說明明代的書家還是比較喜歡書寫蘇軾的前后《赤壁賦》。而這其中,尤以文徵明書寫的次數(shù)最多。在文徵明的傳世墨跡中,關(guān)于《赤壁賦》的版本就有好幾種(一本,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七月十日作,點石齋??;一本,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七月作,有正書局??;一本,嘉靖三十七年戊午二月既望作,原故宮印本,藝苑真賞社復?。灰槐?,嘉靖三十年辛亥四月十六作,日本博文堂印本),這其中還不包括小楷的墨跡版本。這種現(xiàn)象,是值得玩味的。
文徵明多次書寫蘇軾的前后《赤壁賦》,在一定的程度上講與其書法取法有關(guān)系。文徵明書法初由蘇軾入手,后跟隨李應禎學書法,經(jīng)李應禎點撥而逐漸地尋找屬于自身的藝術(shù)語言。在文徵明形成自身的藝術(shù)風格之前,與大部分書家一樣經(jīng)歷過博采階段,更令人稱贊的是他不但搜遍盡可能見到的傳世的法帖(例如王羲之的法帖),而且能以其過硬的腕下功夫為法帖所丟失部分補書。例如,趙孟的小楷《汲黯傳》中缺失的197字是文徵明所補,卷末有其跋文:“此傳自‘反不重邪’以下凡缺一百九十七字,余因不得刻本,漫以己意足之?!绷硗?,蘇軾《前赤壁賦》所缺的36字,也是文徵明以“蘇體”補書?;诖耍尼缑鞫啻螘鴮懱K軾的前后《赤壁賦》也在情理之中。
關(guān)于文徵明的行書書法,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以王羲之為基調(diào)進行書寫的行書小品。第二,以黃庭堅筆意書寫的大行楷。此卷《后赤壁賦》很明顯屬于第一種情況。韓天衡先生在卷末的跋中也言簡意賅地指出該卷“純出自《集王圣教序》”。但筆者將此卷與趙孟書寫的《赤壁賦》進行比較后發(fā)現(xiàn),兩卷具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舉兩個例子:趙孟書寫的“十月之朔”四字(如圖1)與文徵明書寫的此四字(如圖1),以及趙孟書寫的“之行影”三字(如圖2)與文徵明書寫的此三字(如圖2),無論是字的造型、線條的粗細,還是字組之間的呼應都有如出一轍之感。另外,這兩卷《后赤壁賦》中,只要是“有客”兩字的地方,也幾乎是出于同一人之手(如圖3)。趙孟《后赤壁賦》與文徵明《后赤壁賦》,從總體的章法上講,兩幅作品相比較,每行的字數(shù)幾乎一致,相差不過一二,正文總行數(shù)皆為31行,外加題目一行共計32行,更有意思的是,結(jié)尾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見圖趙孟《后赤壁賦》結(jié)尾與文徵明《后赤壁賦》結(jié)尾(圖4)?;谏鲜?,筆者不敢武斷地下結(jié)論,文徵明此卷《后赤壁賦》是意臨趙孟的《后赤壁賦》,但至少說明文徵明在書法取法的過程中,或是在趙孟的《后赤壁賦》手卷中下過很大的功夫。反過來講,光憑純屬巧合是很難解釋上述現(xiàn)象的。
若將兩幅手卷分開來說,趙孟書寫的《后赤壁賦》更多的是得力于王羲之的尺牘墨跡的神韻,而文徵明書寫的《后赤壁賦》更多的正如韓天衡先生所指出的“純出自《集王圣教序》”。
關(guān)鍵詞: 蘇軾 黃州赤壁 復雜情感 心路歷程
蘇軾吟詠黃州赤壁的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廣為傳誦的千古名篇,人們對它們的欣賞、解讀不外以下幾種:一是認為蘇軾在作品中抒寫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同時對比周瑜、曹操等,自己年華老大、一事無成,發(fā)出慨嘆;二是認為這些作品雖有豪放之意,但更多的是表露曠達之情,反映了蘇軾在經(jīng)歷政治挫折、矛盾掙扎之后寄情山水,達到自我解脫的目的;三是過分強調(diào)蘇軾悲觀、消沉的一面,等等。我認為要想真正理解蘇軾彼時彼境的心路歷程,應該把這三篇名作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而更加清楚地探尋到蘇軾在經(jīng)歷了政治風雨后百般掙扎、反復曲折的復雜情感。
一
黃州對于蘇軾來說是個重要之地。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經(jīng)歷了“烏臺詩案”,幾乎喪命,次年春被貶黃州,這對懷抱用世報國之心的蘇軾來說無疑是一重大打擊。在黃州,他的政治處境仍很險惡,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就流露出憂讒畏譏的心情;經(jīng)濟上也十分拮據(jù),每月要精打細算才能不至于挨餓。
蘇軾的思想體系中儒、釋、道三家雜糅,但其思想的主體是儒家的孔孟之道,崇尚人格氣節(jié),比較重視現(xiàn)實人生。儒家特別重視善處窮通之際的一種自持的修養(yǎng),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蘇軾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蘇軾被貶黃州后,雖形同囚犯,但其報國、濟民、建功立業(yè)之心并未減退,曾多次表示“雖廢棄,未忘為國慮也”。思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必然會導致精神上極大的痛苦,這時,佛道思想就成了他求得心理平衡的工具。他在政治上堅持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而在遭遇挫折時,佛老思想又成為他的主要處世哲學。這種逆境中的痛苦、不甘、自我掙扎、自我安慰,終至達觀自解但終究有些茫然若失的情感歷程,在他三詠赤壁的名作中有著或明或隱的體現(xiàn)。
蘇軾被貶黃州后,似乎對黃州赤壁情有獨鐘,據(jù)說蘇軾在黃州經(jīng)常來赤壁游覽。在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蘇軾更是三詠赤壁,先后創(chuàng)作了前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三篇傳誦千古的名作,在緬懷三國英雄、激賞山水美景中,披露自己復雜的情感,顯示在困境中艱難掙扎的心路歷程。
蘇軾為什么這么鐘情于黃州赤壁呢?一是因為赤壁在長江邊,自然界波濤洶涌、不停流逝的大江,峭拔高峻的江岸,不同時間、季節(jié)不斷變化的山水景物,更符合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變化,也更適合寄托自己的所思所想;二是因為這處地名更易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漫漫歷史長河中的三國時代是豪杰并起、亂世出英雄之際,來到黃州赤壁,就自然會聯(lián)想起那一場對鼎足三分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大戰(zhàn);三是蘇軾自己的處境使然,在正是建功立業(yè)的壯年卻遭此沉重打擊、前途未卜,和歷史上在赤壁鏖戰(zhàn)過的豪杰相比,自然會生出無限感慨,個中滋味“剪不斷、理還亂”。
二
古典詩文中,詠史、懷古、寫景一類的作品,大都是借對史事、古跡、美景的評論、觀賞抒發(fā)自己的感慨、情感,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也不例外。
綜觀蘇軾的《前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后赤壁賦》,其抒感有著相近的模式軌跡。三詠中都有景物描寫,情景交融,想沉浸在自然山水中忘卻現(xiàn)實,結(jié)果卻勾起心事,經(jīng)自我寬慰調(diào)適、想法擺脫,以達到遺世獨立的境界而終究有著深藏心靈的孤獨迷茫。
《前赤壁賦》中,蘇軾采用賦家的“主客之辯、抑客伸主”的手法,借主客對話表達內(nèi)心的矛盾沖突。作者先寫令人陶醉的美景:清風、明月、江水,產(chǎn)生“羽化登仙”的,但如此美景卻勾起作者的聯(lián)想慨嘆。借客人之口,感嘆豐功偉業(yè)終歸虛幻,宣泄備受壓抑的苦悶和人生短促渺小的憂患;接著用莊子的齊物思想寬慰自己,在“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中忘懷現(xiàn)實,借主之口傳達出從江水、明月中感悟的對宇宙人生的思索,從而在回歸自然之樂中求得心靈的安寧與超脫;最后在杯盤狼藉中一覺到天明,“不知東方之既白”,超脫中有一絲落寞。
《念奴嬌·赤壁懷古》起頭就把江水、浪花、千古風流人物融成一體,隱含的急迫和焦慮之情撲面而來,篇中壯闊的景物既是寫實更是作者內(nèi)心洶涌情感的體現(xiàn)。聯(lián)想到歷史長河中的“風流人物”、“三國周郎”,字里行間流露出蘇軾的無限向往與欽羨;對比自己有志報國卻壯志難酬。篇末“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此句有對人生短暫的悲哀和無奈,而更多的是慨嘆,是由周瑜聯(lián)想到自己年華老大卻壯志未酬的遭遇,感傷和悲憤油然而生。本詞情感起伏跌宕,多姿多彩。先是作者面對時間長河的焦慮、急迫,到對歷史人物的羨慕、神往,接著是對比歷史人物而感到的不甘、悲慨,再至神游后的自嘲、無奈,最后是寄情山水、邀月同醉的放達。情感起伏變化,由前面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后面俯察一切的清醒,在由熱到冷的情感變化中,作者內(nèi)心掙扎,以放達掩飾痛苦、矛盾的心路軌跡就伏隱在字里行間。
《后赤壁賦》以敘事寫景為主,主要寫作者在江岸上的活動,情景交融。先寫“月白風清”下,有良朋、佳肴、美酒,似乎是一個輕松愉快的夜晚;接下來的景物卻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江岸上更是峭壁巉巖,奇異驚險,景物清幽、寒寂,令人產(chǎn)生憂懼、恐怖之情;最后以孤鶴、道士自比,三位一體,寄托了作者失意后的超脫、曠達;而篇尾卻寫夢醒后“不見其處”一筆雙關(guān),意味深長,表露出本想從山水自然中尋求超脫,結(jié)果卻反而給心靈帶來新的哀痛,不得不回到令人壓抑的現(xiàn)實。
三
前面已經(jīng)分析了蘇軾三詠黃州赤壁的情感軌跡,那么在這三篇名作中,作者又是通過哪些具體方法來披露自己內(nèi)心隱秘而復雜的思想情感的呢?
第一,對比的運用,表達作者內(nèi)心的焦慮、痛苦、無奈、悲哀等情感。三篇作品或明或暗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表露作者的思想情感。《前赤壁賦》中含有幾個對比。第一處是古今對比而且比中有比:一是拿三國時的曹操和現(xiàn)在貶謫一隅的作者比較,想當年曹操建功立業(yè)、叱咤風云,而自己卻遭讒下獄、政治失意;二是就曹操本身,當年的輝煌功業(yè)和如今的“灰飛煙滅”做對比,輕重如此懸殊,給人一種消極虛幻感;三是從結(jié)果做對比,曹操稱雄一時,結(jié)果是“而今安在”,那政治失意的自己未來又是何情形?不由油然而生心灰意冷的情緒。第二處用明月、長江的無窮無盡和自身的生命短促做對比,想共明月、長江長存卻只徒增無奈與悲哀。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也運用了古今對比。首先用周郎和自己做對比,赤壁之戰(zhàn)時的周郎年輕有為、意氣風發(fā),而自己卻失意遭貶“早生華發(fā)”。其次是風流人物的生前身后對比,歷史上類似周瑜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但他們在時間的長河中,在自然的山水面前都是匆匆過客。前面的描寫越是豪壯,人物越是意氣風發(fā),慨嘆越顯得深沉厚重,動人心魄。
《后赤壁賦》中首先暗含景物對比,即文中所寫之景與《前赤壁賦》所寫之景的對比。三個月前還是“白露橫江,水光接天”,三個月后就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江山不可復識矣”,寄托了作者對世事轉(zhuǎn)瞬變遷、人生無常的感慨。其次是主客相歡的場景和只身登山的處境相比。在賦的開頭作者和朋友在明月下攜美酒、佳肴本自快樂,而來到江岸邊卻只有孤身一人登山,寫出了作者被貶黃州后孤立無援的處境和孤苦無告的精神狀態(tài)。
第二,時空的運用,表達作者悲慨、無奈、放曠的情緒。蘇軾在其作品里很擅長借助時空的描寫表現(xiàn)他復雜多變的情緒。在《前赤壁賦》中,蘇軾置小入大,描寫了蒼茫天地間的一個蜉蝣,遼闊浩渺的水域中的一葉小舟、一粒粟米:“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薄榜{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薄凹尿蒡鲇谔斓?,渺滄海之一粟。”前者用差異很大的空間對比,烘托一種超逸脫俗、出神入化的境界;后兩者以之喻指自己命運的孤獨、無奈,個人的渺小、茫然。
《念奴嬌·赤壁懷古》用無限的時空暗指自己洶涌起伏的情感。起頭兩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用滾滾東去的大江象征時間的一維不可逆性,這大江既是自然界奔流不息的大江,又是綿渺不停流逝的時間長河。境界闊大,情感急促而迫切?!肮蕢尽薄ⅰ爸芾沙啾凇?、“一時多少豪杰”“公瑾當年”思接千古,將無限時空納入胸中,正是心中變幻不定的情緒反映。
《后赤壁賦》則以動態(tài)的空間表現(xiàn)情感。“斷岸千尺,山高月小”,體現(xiàn)人的壓迫感;“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以上下懸殊的空間對比寫出了景物的險惡,表現(xiàn)處境的險惡,內(nèi)心的驚懼;“山鳴谷應,風起水涌”則表現(xiàn)了內(nèi)心的翻騰、掙扎、悲恐。
第三,借景抒情,以多變之景表現(xiàn)多變之情。古典詩文中的寫景大都是借景抒情,所寫景物都是作者情緒的投射?!肚俺啾谫x》中作者就是借景抒情、借景言理,借江水、明月、清風這三個自然景物的描寫,描繪了如詩如畫、清新明麗、悠閑舒適的夜游環(huán)境,也寄寓了作者“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快樂;借洞簫聲音的描摹表現(xiàn)了悲哀、傷痛的情感;以水之流逝與月之盈虛闡述變和不變的哲理,并以此表明自己超脫世俗的牽累之情;最終的“杯盤狼藉”也透露出一絲不甘、落寞。
《念奴嬌·赤壁懷古》先以壯闊的“大江東去”形容內(nèi)心的波瀾;“穿空”的“亂石”、“拍岸”的“驚濤”、翻卷的“千堆雪”更是不斷翻涌、矛盾掙扎的內(nèi)心的寫照;被酹的“江月”也含有哀怨、消沉的況味。
《后赤壁賦》中,開始的“人影”、“明月”、“月白風清”等景物表現(xiàn)了踏月之樂,輕松愉快;接下來的冬景描繪就給人清寒、驚懼之感,“危巢”、“幽宮”等陰森驚險的景物是作者現(xiàn)實處境的真實再現(xiàn),也是他積郁難消的苦悶之情的象征;而只身登山、風起水涌更是自己被貶黃州之后的孤寂、險惡環(huán)境的再現(xiàn),情感也悲哀得無法抑制;至于孤鶴、道士是他孤獨苦悶、超凡脫俗、棄世幽情的象征。
總之,蘇軾三詠赤壁的名篇在寫景、敘事、抒情、說理中,潛隱著他心靈深處的焦慮、無奈、哀怨、悲慨、自嘲、放曠、憂懼等情感,真實地表現(xiàn)了蘇軾被貶黃州之后痛苦掙扎、自我寬慰、不斷調(diào)適自己的心路歷程。
參考文獻:
[1]沈祖芬著.宋詞賞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關(guān)鍵詞:蘇軾;悲底色;夢想
高中必修五冊,接觸到蘇軾的文學作品并不多,但卻都是經(jīng)典,一是《赤壁賦》,一是《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是《定風波》,我們深深為他的才氣所折服,更為他在磨難中的豁達所折服。但細細品來,豁達的蘇軾,其底色卻是悲。
一、悲是蘇軾的真正底色
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看似豁達,實際上卻是在“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的悲哀中的無奈之舉;《定風波》中“也無風雨也無晴”不僅豁達,而且有超脫之感,可是“一蓑煙雨任平生”卻也是在對外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的一種聽之任之;《赤壁賦》中“客喜而笑……不知東方之既白”看似問題解決了,卻在《后赤壁賦》中要隨鶴而去。
所以,悲是蘇軾從未曾真正離他而去的伴侶。
二、悲色小探
這么一位優(yōu)秀的人才,為什么悲卻成為他的底色呢?
1.人生坎坷
蘇軾的一生頗為坎坷,首先從生平上來看,他就是在不斷被貶中做官。剛開始不能容于新黨,從而被貶。新黨下臺后,又不能容于舊黨,仍然被貶。而舊黨下臺后,新黨對他的打擊更重,要把他放逐到海南。據(jù)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后徽宗即位,卻又死在回來的途中。
其次,從思想上來看,當時執(zhí)政的都不能和蘇軾相合。因在新法的實施上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便被迫離京,看到新法對老百姓的損害而上書,便不容于朝庭。后新法失敗,舊黨上臺,蘇軾被召回,但他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后,認為其所謂舊黨與新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他對舊黨執(zhí)政后,暴露出的腐敗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于是又遭誣告陷害。
雖然心因磨煉而變得堅強,但悲的傷痕卻清晰留下了。
2.英雄情結(jié)
雖然蘇軾不被新黨、舊黨所容,但蘇軾的理想?yún)s一直不滅。被貶黃州,卻借“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來抒發(fā)他的執(zhí)著。建功立業(yè)是他永遠的追求,他的痛苦也正是在他理想的破滅上產(chǎn)生的,《定風波》如此,《赤壁賦》也如此。若沒有他對英雄的執(zhí)著追求,也便沒有他的種種痛苦,在他那看似的豁達中,更透露的是無奈中的自我安慰,可安慰過后,這夢想在心中仍然滋生著。
3.懷才不遇
由于思想的不同,蘇軾基本處于被掌權(quán)者排斥的境地,因此,是絕對的不遇。普通人的懷才不遇尚悲憤不已,更何況對于才子呢。蘇軾絕對是才子,他的才,不僅表現(xiàn)在詩書畫等藝術(shù)上,更是體現(xiàn)在他的思想上,體現(xiàn)在他支持老百姓的利益上,更何況他還是一位有英雄夢想的執(zhí)著者呢!所以他受到的傷害更大,所以他的堅守更難,悲傷更深。
4.家庭影響
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蘇洵發(fā)奮雖晚,但用功甚勤。“腹有詩書氣自華”,這種家庭影響對蘇軾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不僅影響蘇軾的思想,還影響他的性格,影響他的品質(zhì),甚至可以說,正是家庭的影響,才讓蘇軾不會成為一個摧眉折腰的茍且者,而是成為一個真實地站著的人。
5.悲天憫人
元豐三年,蘇軾在黃州城東開墾了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其子在蘇軾過世之后,只有去潁州投靠蘇轍為生。我們從中可以看出蘇軾過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他秉持的是怎樣的人生理念。他把老百姓放在心里,他對變法的反對也好,還是對不變法的反對也好,都是把老百姓作為利益的第一位。
三、千古同悲
蘇軾不是孤獨的,屈原在為夢想悲著,在為民生悲著;司馬遷在為夢想悲著,在為民生悲著;甚至“詩仙”李白也在為夢想悲著,在為民生悲著。歷史上,優(yōu)秀的士人,都在為夢想悲著,在為民生悲著,這是中國士人的共同特點,這種悲深深地融入每一個士人的血液里。他們在憂慮中悲傷,他們在憂慮中拼搏,他們在憂慮中傳
一、高麗朝詩歌理論對蘇軾詩文的消融
高麗朝的詩歌理論十分豐富,出現(xiàn)了多位詩歌理論大家,如李仁老、崔滋、李奎報等。詩論家崔滋(1188-1260),其詩論集中體現(xiàn)在《補閑集》中,該書在高麗詩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評價本國詩人時,多與中國詩人詩作相比較?!堆a閑集》有關(guān)蘇軾的評論有三則,頗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第一則詩話,崔滋指出高麗朝文壇學習蘇軾的整體趨勢及之所以學習蘇軾的原因:“近世尚東坡,蓋愛其氣韻豪邁,意深言富,用事恢博,庶幾效其體也。”第二則詩話,崔滋指出詩論家李仁老(字眉叟)、大詩人李奎報(謚號文順)的師承淵源:“林先生椿贈李眉叟書云:‘仆與吾子雖未讀東坡,往往句法已略知似矣,豈非得于中者訚與之合?’今觀眉叟詩,或有七字五字從東坡集來;觀文順公詩,無四五字奪東坡詩,其豪邁之氣,富瞻之體,直與東坡吻合?!钡谌齽t詩話,崔滋通過轉(zhuǎn)述李仁老的評論,表達了努力學習蘇軾詩文后,詩歌創(chuàng)作會取得的成就:“李學士眉叟曰:‘杜門讀黃蘇兩集,然后語遒然,韻鏗然,得作詩三昧?!边@三則詩話集中探討了高麗當世人喜愛蘇軾詩文的原因——氣韻豪邁,意深言富,用事恢博;李仁老、李奎報的師承淵源——學習蘇軾;學習蘇軾詩文后的成效——語遒然,韻鏗然,得作詩三昧。這三則評論是一脈相承,渾然一體的,喜歡蘇軾詩文——把蘇軾作為師承加以學習——學習后,收得成效。林椿(生卒年不詳),字耆之,號西河,與李仁老、吳世才、趙通、皇甫沆、咸淳、李湛等被稱為“海左七賢”。林椿有《西河先生集》傳世,其中詩歌174首,文章54篇。林椿在《與眉叟論東坡文書》中對李仁老說:“仆觀近世東坡之文,大行于時,學者誰不服膺?!边@幾句話指出了高麗朝文壇的整體創(chuàng)作趨勢,即學習蘇軾,與崔滋的識鑒如出一轍,可見當時蘇軾對高麗朝文壇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李奎報(1168-1241),字春卿,號白云居士,謚文順,高麗后半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有《東國李相國集》41卷流傳于世,其《東明王篇》在朝鮮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李奎報在《答全履之論詩文書》說:“且世之學者,初習場屋科學之文,不暇事風月,及得科等,然后方學為詩,則又嗜讀東坡詩,故每歲榜出之后,人人以為今年又三十東坡出矣?!睆睦羁鼒蟮脑捴锌梢钥闯?,蘇軾的詩文成為當時文人應舉學習的典范之文,社會風氣可見一斑。后世詩家對高麗文壇對蘇軾詩文的接受的論述,更具印證價值。李朝初期詩論家徐居正(1420-1492),號四佳亭,其《東人詩話》是韓國第一部以“詩話”命名的詩學著作,在朝鮮詩學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徐居正說:“高麗文士專尚東坡,每及第榜出,則人曰:‘三十三東坡出矣?!摺㈤g,宋使求詩,學士權(quán)適贈詩曰:‘蘇子文章海外聞,宋朝天子火其文;文章可使為灰燼,千古芳名不可焚?!问箛@服,其尚東坡可知也?!毙炀诱脑挘屠羁鼒蟮脑u述都充分的說明學習蘇軾已經(jīng)成為高麗文人的社會習氣,權(quán)適的詩,更證明了蘇軾詩文對高麗文人的影響之大。
二、高麗朝文學創(chuàng)作對蘇軾詩文的消融
高麗文人對蘇軾詩文不僅局限在理論的消融上,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更是對蘇軾詩文進行了大量的吸收和借鑒,主要表現(xiàn)在對蘇軾詩文中個別語句的化用、對蘇軾詩文表現(xiàn)手法的借鑒、對蘇軾詩文意象、意境的接受等幾個方面。第一,高麗文學作品對蘇軾詩文個別語句的化用如李詹《韓柳嘆》:“君不見韓退之,文章可起八代之衰。又不見柳子厚,天脫馬羈高步驟。元和年間共南流,韓為潮州柳柳州?!痹娭械摹拔恼驴善鸢舜ァ闭Z出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弱,忠犯人主之怒……”再如洪逸童《任子深邀我游漢江招剛中用洪武正韻》“勸君以蘇長公赤壁之游。請君以王佑軍蘭亭之會。期君以李謫仙園中之宴”、李詹《舟行至沐陽潼陽驛》“一粟滄波上,飄然任此身。楚山遙送客,淮月近隨人?!边@兩首詩都從蘇軾《赤壁賦》中吸收了詞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薄凹尿蒡鲇谔斓?,渺滄海之一粟?!焙橐萃谠娭袑⑻K軾《赤壁賦》的“游于赤壁之下”改成“赤壁之游”;李詹在詩中把“滄海一粟”寫成“一粟滄波”,其借鑒顯而易見。第二,高麗文學對蘇軾詩文表現(xiàn)手法的借鑒如辛歲《叢石亭》就是這方面最好的例證?!秴彩ぁ吩娫唬骸皡矃脖诹⑺南煞?,晴好雨奇宜淡濃。一面長天白浪接,一邊落照青山重。”叢石亭是朝鮮金剛山附近東海邊上一處極為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詩人面對叢石亭由晴轉(zhuǎn)雨時形成的奇特景象所發(fā)出由衷的感嘆和贊美,不由得令人想起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碧K軾用比喻的表達方式,贊美了西湖,其景色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都有各自的美感。辛歲的詩深受蘇軾的影響,亦用比喻手法,抒發(fā)對叢石亭的喜愛之情。第三,高麗文學對蘇軾詩文意象、意境的接受高麗詩人對蘇軾作品的意象、意境有所接受,化為己用。如偰遜《贈薛鶴齊》:“鶴山仙人薛上卿,齋居自受鶴為名。遠從小保傳真骨,已托杜陵題雅情。赤壁秋高江月小,青田雨足石苔生。何緣許借沖霄翻,之結(jié)云松巢大清。”李詹《宿滅浦院樓》:“煙籠杜子清淮夜,月小蘇仙赤壁夜。岐路向南通臣鎮(zhèn),征驂時到此中留?!痹谶@兩首詩中,前一首詩中的“赤壁秋高江月小”和后一首詩里的“月小蘇仙赤壁夜”所運用的意象及展示出來的意境均源自于蘇軾的《赤壁賦》:“……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意象在前后《赤壁賦》中具有深邃的文化內(nèi)涵。蘇軾詩文中的“月”意象,意在抒懷,當蘇軾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時,觸景生情,不禁“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眼中看到的景觀是“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月”意象是情感哲理的依托。偰遜《贈薛鶴齊》、李詹《宿滅浦院樓》這兩首詩中的“月”也是詩人情感抒發(fā)的載體,與蘇軾前后《赤壁賦》中的“月”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知道,聯(lián)想是指由一種事物通過一定的關(guān)系聯(lián)系到另一事物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按其分類可分為相關(guān)聯(lián)想、相似聯(lián)想、相對聯(lián)想和因果聯(lián)想。聯(lián)想無處不在,生活因聯(lián)想而豐富多彩,工作因聯(lián)想而精彩迭出,藝術(shù)因聯(lián)想而煥發(fā)光彩。許多藝術(shù),因聯(lián)想而誕生、成熟,也因聯(lián)想而氣象萬千、搖曳多姿。它既是構(gòu)建藝術(shù)不可或缺的心理歷程,也是欣賞藝術(shù)必備的思維境界。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同樣需要運用聯(lián)想。運用聯(lián)想式思維進行教學,正好體現(xiàn)了新課程個性化課堂教學要求。它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有效整合知識、利于理解記憶。
一、整合知識
教學以知識為基點,而任何一個知識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范疇內(nèi),他都與其他知識點有著這樣和那樣的聯(lián)系。教學當中,運用聯(lián)想可以將分散的、凌亂的知識進行有機的整理與組合,使其系統(tǒng)化、條理化。下面我就以《赤壁賦》為例,談談運用聯(lián)想整合知識的優(yōu)點?!冻啾谫x》作者蘇軾,歷史上作為一位重要的且很有影響的文人,我們必須講解。
首先,講解姓氏與稱謂。作者姓“蘇”,我們能過相關(guān)聯(lián)想,自然會想到蘇洵、蘇轍,想到“蘇門四學士”。因其與蘇洵是父子關(guān)系,與其弟蘇轍是兄弟關(guān)系,他們?nèi)嗽谖膲喜⒎Q“三蘇”;而與秦觀、黃庭堅、晃補之、張末是師生關(guān)系。蘇軾號“東坡”,人們稱其為“東坡居士”,我們由“居士”通過相似聯(lián)想會想到青蓮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歐陽修、淮海居士秦觀、清真居士周邦彥、石油居士范成大、幽棲居士朱淑真、易安居士李清照、后村居士劉克莊、柳泉居士蒲松齡等。東坡死后謚號“文忠”,我們又會聯(lián)想到歐陽修和元代的散曲家張養(yǎng)浩,因他二人溢號都為“文忠”。
其次,講解對他的評價。“北宋文學家,‘唐宋家’之一,在詩詞、散文、書法方面皆有卓越成就。”(《詩歌詞典》)既然是“唐宋家”之一,通過相似聯(lián)想我們立刻會想到其他七位——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通過“唐宋家”又會聯(lián)想到歸有光,因歸有光與王慎中是明朝“唐宋 ’派”的代表,是“唐宋家”與清朝“桐城派”之間的橋梁:蘇軾又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我們又會聯(lián)想到其他三位——黃庭堅、米芾、蔡襄。
這樣,我們運用了多種聯(lián)想,將一些分散的知識點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這些知識點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二、利于理解記憶
通過聯(lián)想我們整合了知識。整合后的知識不是以點的形式散亂的存在,而是以“塊”與“鏈”的形式耀眼地出現(xiàn)。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授就會舉一反三,學生學習就會觸類旁通。從而有助于理解加深記憶。我們以《赤壁賦》的背景及文體知識為例來看。
《赤壁賦》寫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是蘇軾被貶黃州夜游赤壁所作。要想深刻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就必須講解“烏臺詩案”,因“烏臺詩案”與作者被貶黃州夜游靈壁表達一種樂觀、豁達的人生見解存在著直接的因果關(guān)系?!盀跖_詩案”是理解課文哲理與抒情高度融合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本文的文章體例屬于“文賦”,“文賦”是賦的一種。賦,最早見于《詩經(jīng)》,只是一種鋪陳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所以班固《兩都賦序》中說:“賦者,古詩之流也。”而其作為一種文體最早始于戰(zhàn)國后期茍子的《賦篇》,文章體物鋪陳,分別寫了云、蠶、禮、知、箴五種事物。陸機《文賦》中將其與詩作了鮮明的區(qū)分:“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被诖?,賦作為一種文體,就有了定性:一種講究文采、體物鋪陳、介于散文和詩歌之間的文體。既然講到賦,我們馬上會想到茍子的《勸學》、宋玉的《風賦》、張衡的《二京賦》、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杜牧的《阿房宮賦》。因為它們都是賦,很相似;所不同的是:《勸學》是體物鋪陳的“短賦”即“諸子賦”,《風斌》是抒情濃郁、意象瑰偉、聲調(diào)綿邈、多用“兮”字的“騷賦”,《二京賦》是鴻篇巨制、繁縟富麗、幾盡鋪張的“漢賦”即“辭賦”、“大賦”,《歸去來兮賦》是多用排比、對仗工穩(wěn)、字句整飭的“駢賦”即“俳賦”、“小賦”,《阿房宮賦》是合詩聲律、平仄對偶、韻制和諧的“律賦”,而《赤壁賦》則是富于伸縮、自由揮寫、抒情廣闊的“文賦”。轉(zhuǎn)貼于
王叔遠微雕藝術(shù)品的技藝特點在《核舟記》開篇就有介紹,一直以來,各類語文參考書都將其概括為三點:一、所用材料體積??;二、所刻事物繁多;三、所刻事物情態(tài)畢備。可是,細讀文本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還有一點,即凡所刻之物都因勢象形。
看來,盡信資料所言,將極大束縛讀者對《核舟記》所記載的核舟藝術(shù)價值的欣賞與判斷。只有深入文本,細細探究,才能對核舟藝術(shù)有深刻的體會。
探究總是由淺入深的。先看看,核舟是否具備了王叔遠微雕藝術(shù)品的一般特征吧!其一、用料體積小。一般的微雕藝術(shù)品其用料體積都很小,但王叔遠的核舟尤為小,文章不止一次提到這點。第二節(jié),“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蔽哪?,再次驚嘆:“而計其長曾不盈寸?!笨梢?,用料體積確實小。其二、所刻事物繁多。核舟上所刻事物之多在《核舟記》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只要讀過《核舟記》,都會深有體會:文章從船艙到船頭,從船頭到船尾,又從船尾到船背,可謂細致入微,一絲不落。為了讓大家對這一特點有一個整體感知,作者在文末再一次對所刻之物進行羅列總結(jié)。其三、所刻事物因勢象形。修長狹窄的桃核其形似舟,其色類舟。為了雕刻核舟,王叔遠可是煞費苦心,硬是“簡”了這一最佳雕刻材料——桃核修狹者?。ā吧w簡桃核修狹者為之。”)足見,王叔遠對該核舟藝術(shù)品的良苦用心!其四、所刻事物情態(tài)畢備?!逗酥塾洝分?,蘇軾、黃庭堅、佛印、舟子,“如有所語”者、“矯首昂視”者、“若嘯呼狀”者、“若聽茶聲然”者,個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當然,這些通過作者的介紹似乎都一目了然,無需探究。難道閱讀只停留于此,就足以讓大家對王叔遠的微雕藝術(shù)嘆服嗎?顯然是不夠的。
那么,該核舟除了以上所述之外,還有哪些值得肯定的藝術(shù)特征呢?
一、核舟主題鮮明突出
真正好的藝術(shù)品是經(jīng)得起鑒賞推敲的。當一枚明代核舟流傳至今,不可能希求雕刻者給欣賞者介紹。所謂主題者,只能由鑒賞者依據(jù)核舟所刻來推斷?!逗酥塾洝菲查_作者直接點明主題的句子(“蓋大蘇泛赤壁云”)不談,單從對核舟的介紹中,如何判定其主題呢?從《核舟記》的細節(jié)介紹中不難探究出,最能印證核舟主題的應該就是核舟上的對聯(lián)?!吧礁咴滦?,水落石出”和“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前句出自《后赤壁賦》,后句出自《赤壁賦》,而這兩篇名文,恰恰是蘇軾游赤壁時所作。由此,不難看出,這十六個字所傳遞給讀者的信息應該不只是一幅對聯(lián)而已,它還暗示了核舟所表現(xiàn)的主題正是“大蘇泛赤壁”。
不止如此,王叔遠在雕刻過程中,時刻不忘自己在表現(xiàn)這一核舟主題。如:蘇軾體貌特征非常明顯,“中峨冠而多髯”,一看便可猜測辨認。他與黃庭堅“共閱一手卷”,正沉浸在欣賞畫卷之中呢!再如:為凸顯核舟主題,印證當時確實是游玩泛舟,不僅借助“舟尾橫臥一楫”,來表現(xiàn)小舟并未處于行進之中,而是任意飄浮于水面。還借助舟子的“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的閑適來表明舟子并未撐船,很可能只是在游玩賞月。
蘇軾先后兩次游覽赤壁,時間略有不同,一是壬戌秋日,一是孟冬時節(jié)。但游覽時心境相仿,都是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其內(nèi)心是痛苦而憤懣的。他正想借游覽赤壁之隙,從老莊佛學上求得解脫。這一點,在《后赤壁賦》中有明顯體現(xiàn)(文中有道士、仙鶴等意象)。而據(jù)《核舟記》所載,同游者中也不乏佛門中人——佛印。其“坦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超然。也許這就是蘇軾想求得的心靈慰藉吧!佛學因子在核舟中的滲透讓蘇軾的心跡悄然流露。
可以說,核舟中雕刻的所有人物都只為對蘇軾起陪襯作用,也都佐證了之前的探究,核舟主題是“大蘇泛赤壁”。而探究所得,恰恰是雕刻者匠心所在,也正是這份獨運的匠心,才使得核舟成為了一枚主題鮮明的藝術(shù)精品。
二、核舟巧用留白藝術(shù)
在以上探究的基礎上,細心的人不難發(fā)現(xiàn),蘇軾泛舟游覽赤壁是在晚上,因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然而,各種人物卻都雕刻得清楚明白,連人物手中的念珠也歷歷可數(shù),連細若蚊足的題名也清晰可見。這說明什么?說明蘇軾泛舟之時,月光非常皎潔。當然,還有很多細節(jié)可以對當晚月光之皎潔進行印證。比如:蘇軾、黃庭堅是在欣賞畫卷(沒有皎潔之月,畫卷如何欣賞?);比如:佛印“矯首昂視”(如此神情,是否在賞月?)再比如:右邊的舟子“若嘯呼狀”時,正是“椎髻仰面”之時(他是否也因仰面見月而“嘯呼”?)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給我們留下了頗多的藝術(shù)想象空間。核舟雖然沒有雕刻明月,可月光如水,沐浴著整個核舟。其巧妙的留白藝術(shù)使核舟的藝術(shù)價值再次凸顯,甚至有了與齊白石之畫作《蝦》相媲美的資本。
一、萬頃“茫然”:似樂實悲之沉重
《赤壁賦》一開始,就將“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江景,巧妙地組成一幅生動優(yōu)美的赤壁秋夜圖。一般人都認為:作者全身心投入了大自然的懷抱,盡情領略其間的美景,因美景而生樂情,可謂物我兩忘!其實不然。
試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中的“茫然”,從字面看,其固然有浩蕩渺遠之意,但也有“失意”之意,小舟微似一葉之渺小,大江闊有萬頃之廣袤,個體何其渺小,人類何其卑微,大江何其廣闊,自然何其浩瀚?!人處世間,不正像小舟一樣漂泊無依渺小至極嗎?!此外,“遺世獨立”“羽化登仙”表面上是說游覽美景的愉悅之感,實際上也是在說:我多想脫離塵世!如果能夠離開現(xiàn)在的這個世界,我寧愿自己的人生之舟“不知其所止”,這其實已經(jīng)是作者的個人主觀情感的濃烈抒發(fā)與淋漓吶喊:我厭惡這個黑暗的世界!
因此,看到蘇軾寫了“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這樣開闊的美景,就說作者“心胸開闊、舒暢”;看到蘇軾寫了“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羽化而登仙”這樣充滿想象的句子,就說他“無拘無束”、有著“灑脫的胸懷”,而忽略“茫然”的暗示,明顯是先入為主和主題先行的做派。
況且,樂景未必對應樂情,縱觀古今文人,大凡寄情山水,把大自然描寫得無比美好者,很多恰恰是寄托哀情,或者是寄托自己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正所謂“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因此,作者把赤壁月夜江景寫得這么美,是因為這樣可以使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美麗景物里,從而忘卻白天的煩惱、塵世的郁悶。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主客二人夜游赤壁,當他們踏上那一葉扁舟,蘇軾的心情是很沉重的,但是高明的作者卻沒將它輕易外露,而是將這顆沉重、抑郁的心深藏在由寂靜的夜空、浩渺的江面、彌漫的霧氣、習習的晚風、凌空的皓月組成的江天水月奇景之中,因而獲得了暫時的歡樂;可是無法回避的沉重現(xiàn)實、不可抑制的郁悶心境卻又如影隨形,始終在眼前那“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水月奇景中涌動浮現(xiàn)??梢哉f,景越是美,就越是觸景傷懷,哀從中來;情越是樂,就越是樂極生悲,悲由樂起。
二、聲“嗚嗚然”:樂難掩悲之痛苦
要想分析“嗚嗚然”,就要先弄清聲音的來源。如前所述,赤壁的水月奇景讓蘇軾嘆為觀止,但是美景并不能消解內(nèi)心的悲傷。雖托詞“飲酒樂甚”,也不過是借酒澆愁,試圖以“樂甚”掩飾自己的真實心情,然而,悲傷的情緒又如何能夠掩飾呢?也許是無意識的,也許有意識的,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積怨化為歌詞: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我們試著這樣來理解:我有著桂樹做的棹蘭木做的槳,為什么不能操縱自己命運的扁舟,而流落在這大江上漂泊無定?我的情懷悠遠又迷茫,思念美人卻天各一方!這四句騷體詩不僅分別模擬或襲用了屈原《九歌?湘君》中的“桂棹兮蘭,斫冰兮積雪”及《九章?思美人》中的“思美人兮,攬?zhí)槎鴣许簟钡染渥踊蛟~語,而且由襲貌進為取神,以神為潛臺詞,傳達出來的完全是《離騷》中的“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一樣的“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怨憤與痛苦。
客聞弦歌而知雅意,于是適時吹簫,“其聲嗚嗚然”,非常切合主人的心理,堪稱知音。“嗚嗚然”一詞,明寫樂曲開端之嗚咽低回,暗傳作者內(nèi)心之憂傷苦痛,借有聲之簫音,寫無聲之心理,令人讀來倍感神傷。這一點并不是孤立的分析,在后面的文本中還有印證?!叭缭谷缒?,如泣如訴”,這是“怨朝廷把他貶官,望朝廷能起用他,為貶官而哭泣,訴說自己的無罪”(周振甫語)。一代文壇巨星如今謫居黃州一隅,不就像潛伏在深淵的蛟龍?失去皇帝的信任,不就像婦女失去了丈夫的寵愛嗎?“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兩句,不單是從側(cè)面寫簫聲的凄絕,也是作者哀怨痛苦的真實寫照。
三、蘇子“愀然”:主客同悲之暗示
“愀然”一詞,古來分析者未多加注意。若從眾分析,開篇為樂景樂情,主賞樂景,客奏哀音,何不用“訝然”以顯主人之不解,或用“憤然”以顯主人之不滿?蘇軾獨獨選用“愀然”,其中大有深意。
客人的吹奏打動了蘇軾,深入了蘇軾的內(nèi)心世界,撕去了他“飲酒樂甚”的偽裝,點明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政治遭遇:本是蛟龍,卻謫居黃州,身潛“幽壑”;本是學士,卻零落孤舟,恰似“嫠婦”。因此,蘇軾內(nèi)心深處的貶謫之愁被完全引發(fā),于是“愀然”,憂愁頓生。其實,作者沒有選用其它詞語,這本身就是一種暗示,他是在告訴我們:客人吹奏的簫音,是反映了主人內(nèi)心的悲苦的,或者說,主客二人的內(nèi)心世界其實是一樣悲苦的。否則,何來“愀然”?同時,這種暗示,文中并非僅此一處。前面蘇軾寫“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用“和之”而沒有用“奏之”,更沒有用“鬧之”,說明主人對客人演奏的情感表達是認同的,他也認為客人完全聽懂了自己歌詞中的衷曲,簫聲傳達出了自己無法明說的“愀然”。
而對曹操這個形象,作者先以“一世之雄”譽之,繼而卻用“而今安在哉”形成一跌,文氣于是直轉(zhuǎn)而下,雖是“一世之雄”,但是肉體還是消失了,說明任何一個活躍于歷史舞臺的偉大人物總是要死的,點出人生無常這一人類的終極悲哀,因而產(chǎn)生了“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的超脫人世而求得永恒的想法。以上陳述,正是蘇軾在經(jīng)歷“烏臺詩案”的沉重打擊之后,所產(chǎn)生的看破紅塵、消極遁世的思想感情的反映,表達了蘇軾情感的“愀然”和超脫人世飛升仙界的道教人生理想。友人簫聲哀怨的“嗚嗚然”,作者感情低潮的“愀然”,皆源出于此。
四、說理“儼然”:轉(zhuǎn)悲作喜之無奈
第四段中蘇軾先從“變與不變”的角度進行闡述,疏解客人“總想永恒”的困惑,然后又從“取與不取”的角度進行闡述,疏解客人“總想得到”的困惑。蘇軾說:你想開點,我們雖然不能“抱明月而長終”,但是只要我們立德立功立言,一樣可以不朽,一樣可以“物與我皆無盡也”;有些東西本來就不屬于我們這些人,我們又何必去追求呢?你且欣賞欣賞“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滿江風月不論錢”(《與潘三失解后飲酒》),這些自然美景“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我們就享受這些東西吧!這話乍聽起來的確是非常樂觀、非常曠達的,非常想得開的,但是,中國的文人歷來有個傳統(tǒng),那就是“王顧左右而言他”,越是口頭說不想的,在心底里往往越是舍棄不下。在此,我們不妨將這里的“想得開”與賈誼《鳥賦》的“德人無累,知命不優(yōu)”等“齊生死等禍福”的思想并看:賈誼是越說想得開,越證明其想不開;越說應該想得開,越是證明其無法想得開。越說禍福不足掛齒,越見禍已大于丘山;越說死生應該齊觀,越見死的陰影已經(jīng)威脅他的生存。而蘇軾也是曠達為表而悲憤為里,越說“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越見其在追求超越、曠達后面的憂患意識,越見其希望善終勝惡,形勢變得對他有利;越說“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來表示自己與往昔生活的決裂,越說明他對未取得的“物”是很在乎的,況且,若真的“非吾之所有”則不取,又何來后來的重返京城?!
所以,如果非要將這些視為蘇軾的曠達,那么也只能是“儼然”曠達,其實倒不如說是他“人生如夢”的內(nèi)心虛空,也不如說是他百般無奈時的長歌當哭。也許,人生必愁情萬點而不能消,坎坷歷盡而不能得,方可大悟大徹,灑脫豁然。
在當時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蘇軾正是利用這種說理“儼然”的思想武器,來讓自己“儼然”獲得解脫。想開點吧,畢竟“滿江風月不論錢”,文章結(jié)尾的“喜而笑”,只能說無奈的安慰罷了;至于“洗盞更酌”,絕非豪情釋放的“暢然”,恰是悲痛宣泄的“憤然”。
至此,我們可以明白,作者不過是用其說理的“儼然”,來沖淡其境遇的“茫然”,消解其感官的“嗚嗚然”,忘卻其情感的“愀然”,然而,所有的,都是暫時的,當時空流轉(zhuǎn),真切的痛苦并不能一去“杳然”,乃至在三個月后的《后赤壁賦》中,依然會“悄然而悲,肅然而恐”。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他的心靈深受重創(chuàng),他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憂愁和抑郁之情。但在這一情形之下,他卻又以超然之心態(tài),包容了世間萬事萬物,提升了道德境界。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再現(xiàn)了赤壁的平靜、和諧的環(huán)境,“水波”的平靜實則是蘇軾當時內(nèi)心的平靜。當詩人和客人蕩舟江面上時,心曠神怡,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陶淵明的“舟遙遙以輕,風飄飄而吹衣”的情景。
冉冉升起的明月散發(fā)出輕柔、皎潔、明亮的光芒,這個特點是與文人的品性相通的,這里的明月折射出詩人潔身自好、純潔無瑕的品質(zhì),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性。
美人,本來是想象中的事物,具有虛無的特點?,F(xiàn)實中,遭遇坎坷,所追求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詩人才以之來滿足自己的心境,所以文中的美人這一意象是美好理想的象征,也體現(xiàn)出詩人超脫現(xiàn)實的高遠境界。
船槳是船的附帶之物,是使船行駛的工具。晉代有祖逖中流擊楫發(fā)誓收復失地的故事,這說明船槳是劃船人思想情感的寄托之物。文中的“船槳”是詩人和朋友抒發(fā)不滿、發(fā)泄牢騷的寄托之物,也是他們釋放興奮情懷的寄托之物。
洞簫,讓人產(chǎn)生懷舊的思緒,具有悲涼、憂傷的情感??梢哉f,洞簫也是一個人看透現(xiàn)實、對現(xiàn)實懷有悲觀態(tài)度的寄托物。文中的客人心中有無限的矛盾――人生的短暫與宇宙的無窮之間的矛盾,現(xiàn)實的殘酷與理想的美好之間的矛盾,使客人久久不能釋懷。不過,他以魚蝦、麋鹿和扁舟作為自我情感宣泄的物象,表達了對自由快樂的向往之情。魚蝦、麋鹿和扁舟,本是客觀事物,但客人賦予它們?nèi)说那楦?使其成為自由的化身??腿艘不孟肱c明月共存,明月是永遠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此時的明月象征了人生的永恒與長久。
從當時的背景看,蘇軾和客人的處境相同而各自的心境卻不同。蘇軾也尋求天地之間的萬物為精神寄托,超然而達觀地認為自己可以和宇宙合二為一,認為萬物有其主,萬物有所用,萬物是大自然的寶藏,萬物是人類共享的事物。
文尾的“清風”“日月”意象既是實寫,也是虛寫。清風看不見,摸不著,來去無蹤;日月明亮,反復在日夜重現(xiàn),體現(xiàn)出了蘇軾的超然心境。他把清風、日月都融入自己的心中,達到心與清風、日月合二為一的境界。
1.進行探究式閱讀體驗,理解作者悠然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
2.啟發(fā)自我人生感悟并進行表達。
教學重點
進行探究式閱讀體驗及表達自我感悟。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態(tài)度。(重點為悲傷及其超越的原因)
教學課時
3課時:本設計可安排在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將文字梳理完畢,了解了文章。今天我們再次一起走進文字,走進坡的心靈世界!說到走進東坡的心靈世界,我想起余秋雨《坡突圍》中有這樣幾句話:“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jié)果—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jīng)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chǎn)生?!?/p>
我們來看,這段文字的中心詞是什么?成熟!誰成熟?坡!是的,余秋雨則認為,《赤壁賦》是東坡先生生命成熟的體現(xiàn)。在研究東坡之前,我想問一個問題:
你認為怎樣的生命才是成熟的生命?是長大了就算成熟了?還是結(jié)婚了生子了就是成熟了?都不可能是,那么請大家談談。(抽學生作答)
教師總結(jié):
生命的表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但成熟的生命歸根結(jié)蒂包含著兩個問題:
(1)清醒認識(清醒認識自己的人生現(xiàn)狀——自我現(xiàn)狀和處境現(xiàn)狀)
(2)正確處理(正確處理自己的人生現(xiàn)狀)
《赤壁賦》中坡正是對這兩個問題有著理性的認識,他才具備詩意的人生。下面就讓我們品味《赤壁賦》中的極富魅力的文字,共同探究坡的心靈,從他詩性的生命中去欣賞成熟的魅力。
二、走進東坡的心靈世界
本文是蘇子夜游赤壁之作,請找出顯示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樂悲(愀然)喜。
那么作者因何而樂呢?
明確:因赤壁美景而樂。寫了怎樣的美景?
美景:
1.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2.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3.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問:面對如此美景,蘇軾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感受?
明確:“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p>
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清幽朦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飲酒樂甚”)哪些字詞和句子最能傳達作者的這種心情?(大聲讀出來)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誦、歌,表現(xiàn)出泛舟赤壁欣賞美景的愉悅。
(一)坡的自我認識
1.然而,蘇軾在山水之樂、詩酒之樂中失去了自我嗎?(沒有,從哪些文字可以看出蘇軾,沒有迷失了自我而對自己處境有清醒的認識?)
先請大家找出,能隱約反映蘇目前人生現(xiàn)狀或處境的文字。
(學生容易找到第三段,教師引導,第三段是獨立的嗎?和第二段有聯(lián)系,從而進入二三段的解讀)
從這些文字里主要寫坡怎樣的心態(tài)?悲(意合即可)
2.作者是因何而悲?悲的原因是什么呢?
(1)生回答,師引導學生
(可能有些學生會回答)“簫聲”帶來的悲傷:其聲鳴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作者是因為“簫聲”而引起悲傷之情嗎?
不是,因為“簫聲”只是“倚歌而和之”,是“和”,說明“歌聲本身已經(jīng)悲傷了”。歌聲為什么悲傷?那么有必要理解“歌”的內(nèi)容。
請齊讀關(guān)于歌聲內(nèi)容的文字:
“歌日:“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p>
(2)言為心聲,歌聲是心靈世界的反映,從歌詞中,你覺得哪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心情?
明確:“望美人兮天一方”
這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明確:表現(xiàn)的是作者的失望和遺憾,歌聲中唱出的是一分追尋不得的悲傷。從文字看追尋什么而不得呢?
明確:“美人”
這能讓你想起誰的詩?(屈原)
“美人”會讓我們想起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泵廊耍褐妇酰斎桓溉松硐?,壯志抱負。
為什么要模仿《離騷》之辭?(與屈原處境相同,抒寫屈原一樣的感嘆)
師:蘇軾自己認為自己的處境是怎樣的?
明確:理想不能實現(xiàn),君王不器重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
問:東坡雖遭貶謫卻有“望美人兮天一方”說明什么?(學生回答)
原來不管君王怎樣對待自己,作者期盼的還是為朝廷所用,期盼的還是自己能夠建功立業(yè);雖然政治失意,卻依然沒有熄滅在政治舞臺上嶄露才華的愿望。蘇子此刻雖遭貶謫,流放,卻吟唱出“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不是野心,是生命渴盼激情表達的體現(xiàn),用時髦的話語就是為了“人生的價值”!可坡卻與自己追尋的“天各一方”,于是山水美景卻引出“望美人兮天一方”,可以看出蘇軾在遭受貶謫,仍然對生活保持執(zhí)著的態(tài)度,雖處逆境,但不甘沉淪,并不放棄忠君入世的一貫精神。正是這樣,即便如詩的夜晚他也內(nèi)心惆悵!聽著像《離騷》一樣句式的歌聲,透露的是屈子一樣的悲涼,引出了與心靈相通的簫聲!又在簫聲中蔓延成無邊的悲愁!
其實這是一個健康靈魂的吶喊,是積極生命期盼自我表達的形式!
曾經(jīng)有多少偉大的靈魂在逆境中這樣唱響:辛棄疾“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陸放翁“心在天山,身老滄洲!”,徐志摩“撐一支長槁,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無不有“美人”化身!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概括:悲,是因為“壯志難酬”!
(3)問:除了才能無法施展這個悲傷的原因外,在第三自然段里,我們還能發(fā)現(xiàn)別的原因嗎?
學生討論:引導學生閱讀段后明確
步驟:
1.(自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這段文字涉及到什么人?(學生回答)從哪里看出來的?采用了什么手法?(對比)誰和誰對比?曹操和自己對比:
(1)為什么要單單寫曹操呢?(學生思考)
A.表達英雄不在,人生無常(短暫)的慨嘆。曹操的短歌行中已經(jīng)有對生命短暫的慨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更何況:站在赤壁口,心想曹孟德!“風流都被雨打風吹去!”當年的英雄已為時間的浪濤洗凈!人生不能永恒,人生有何牽掛?人生有何意義?(引導學生品讀體會“此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過渡語:景還在,赤壁還在,物是人非。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第一句也可找到印證。
兩個層面,反復表達著自己的傷感和遺憾:壯志未酬之悲、英雄安在之悲、人生短促之悲。
B.除了表達慨嘆還有什么作用?(與自己對比)
(2)怎樣對比?
回答:曹操如何?(英雄,橫槊賦詩,曹操何等氣魄,困于赤壁)自己怎樣?(渺小,一事無成)
(3)對比后又怎樣的心態(tài)?
A.哪些文字是表達心態(tài)?(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理活動?
明確:哀嘆人生之短暫與渺小。
B.所以,面對赤壁,更為可怕的是:借對古人的惋惜引出了顧影自憐的傷感,懷古傷今!
為了更能了解作者的心態(tài),下面請給這些文字加關(guān)聯(lián)詞語:
英雄尚且如此,我輩又當何如?(況且)“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與英雄相去甚遠了!所以,在蘇子看來(只能)“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愿)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無奈)托遺響于悲風?!?/p>
師語:其實,這已經(jīng)不只是自己抱負難以實現(xiàn)、壯志難酬的傷感,表面上看起來是人生無所作為的悲觀,實際上,是作者對未來無法預知、對前途無法把握的嚎啕大哭。每一個有才華的生命都不會只是在人生的不幸中沉淪!每一個生命都企盼靚麗的綻放!在寧靜的赤壁美景下,心靈外在的靜默與內(nèi)在的喧騰激發(fā)出的,這絕不是悲觀與沉淪,實際上是人生無法掌控的無奈。
請大家仔細思考“知”在這里的意義。(明白、知道,這是經(jīng)過大腦思考的)
一個“知”字,寫得催人淚下,人來到這世上,被賦予理性,最終只能用來感知生命的渺小、短暫,卻無可奈何,豈不悲哉。這也難怪,讓蘇子感受到快樂的徐徐清風到了這里就變成了悲風。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經(jīng)說過“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悲觀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無不是充滿悲劇感的。
所以我們這樣概括文中之悲:(板書)壯志難酬的惆悵!人生無奈的傷感!
其處境:壯志難酬、仕途無望!
這就是坡的人生!就是這個敏感而聰慧的靈魂在遭遇生命的不幸之時對人生的認識,這是蘇軾用詩性的生命,用理性的生命,感悟到了無路可走。這是一種清醒的美麗,但又含有無盡的傷感!但又是蘇軾對自我生命的敬畏!這就是一種成熟!
(二)坡的人生態(tài)度
1.問:難道就這樣悲傷下去?面對這樣的悲傷蘇子將何去何從?
請同學們閱讀文章回答:
讀:“蘇子曰:………而吾與子之所共適?!?/p>
請在本段中找出表示矛盾關(guān)系的詞語來。
①變與不變。(學生闡述)從變動的一面看,天地間萬事萬物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停止,從不變的一面看,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恒的。因此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也不必羨慕“長江之無窮”。“人”雖作為個體的生命不過百年,終會走向死亡,但人類生生不息,與天地同在,代代更新。
②取與不取。(學生闡述)天地間的萬物,有些我們即使一絲一毫也不能?。男┎荒苋??如名利,奢求與幻想;哪些能?。壳屣L明月,自然美景),而江上之清風有聲,山間之明月有色,天地無私,風月長存,正可享用不盡而自得其樂。
顯然作者已經(jīng)走出了傷感。那么他又是怎樣走出了傷感的?
(學生自由閱讀第四段)
也就是說哪些詞句表明了作者對待現(xiàn)狀的態(tài)度?
明確:“何羨”(不羨)、“莫取”“共適”,
請同學們完成下列各句的填空:
(1)“不羨”長江之無窮,因為物我皆無盡也;(大我與小生命)
(2)“莫取”茍非吾之所有,因為物各有主;(非我所有不能取)
(3)“共適”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因為造物者之無盡藏也(盡情自然)
2.這些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學生討論)
(1)“不羨”(“我”與自然同在)超越了個體生命的渺小,將生命置于社會和自然的永恒中,心便有了一份廣闊和美麗!超越了空間的限制,超越了個體的悲喜,這是何等曠達的胸襟,何等智慧的思辨。
(2)“莫取”(超越世俗的名利權(quán)勢)超越了時間的限制。這種曠達的胸懷大概可以讓那些蠅營狗茍爭名奪利者、心胸狹窄而思想庸俗者感到慚愧吧!
(3)“共適”(盡情享受自然)
3.放下了心靈的重負之后如何?(用原文回答: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蘇軾終于轉(zhuǎn)悲為喜,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他這種對待自己的處境,這不是頹廢,而是一種人生高度,這是擺脫了生命羈絆之后的一份超然和曠達,這是一份大度的成熟!正因為這樣,一度下獄,三度貶官。命運多舛,生活坎坷。但他既沒有像賈誼那樣“抑郁而終”,也沒有像陶潛那樣“歸隱田園”。生命是一種過程,而不只是一種結(jié)果。
4.綜合這節(jié)課學到的,以及大家整節(jié)課的思考,蘇子給我們怎樣的人生啟示?請大家用一句話或一副對聯(lián)把你們的思考寫出來;也可寫一段感言或給蘇軾寫一段頒獎詞。這個啟示,這副對聯(lián),可以寫對蘇的評價,可以發(fā)感嘆,可以概括蘇的一生,都可以。
示例:憑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連風月,喜造物之無私。
關(guān)于坡的這篇赤壁賦,已經(jīng)有千言萬語的解讀,以后還有萬語千言,我們也許也會有太多的思考。但我認為余秋雨的一段文字也許能夠給我們較多的啟示:
出示:幻燈片在走進蘇軾的心靈為后,再讓我們感受余秋雨的文字:
(學生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p>
(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jié)語)
精彩總結(jié)示例: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diào),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gòu)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意趣,體現(xiàn)了韻文的優(yōu)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fā)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guān)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xiàn)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提出希望)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