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高中語文教學策略論文10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語文教學策略論文10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中語文教學策略論文10篇

第一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思考

一、開展有效課前預習,全面達成教學目標

課前預習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時間過緊、任務過重,無法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針對這一現(xiàn)狀,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課前預習的重要作用,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來分流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壓力和容量。通過預習,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內容、作者背景、時代背景等,能夠掃清一部分生詞障礙,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在預習活動中進行深刻反思,不但要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還要反思在梳理活動中的不足之處。

二、運用開放性的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不能局限于一種固定的模式和形式。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規(guī)劃,既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學習,也可以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學習,甚至也可以是學習自主學習。除了教學內容互動外,還要注意學習方法的互動、單項訓練互動、作文批改互動、閱讀互動等等,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式,積極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輔助教學,開展社會考察、角色扮演等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主動探究學習的機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還可以采用師生角色互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直接參與課堂辯論和課堂討論。例如,在學習《荷花淀》這節(jié)課的時候,筆者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采蓮曲》為背景音樂,將《荷花飄香圖》映入學生眼簾,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將自然環(huán)境美和人性美、人情美融為一體,在情中展現(xiàn)文章描寫的情景,讓學生在情中感受荷塘景色美麗的一面。

三、有效開展課后梳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作為語文教師,要教會學生有效開展課后梳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總結歸納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習成效,在鞏固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學生自主開展,教師加強引導工作,幫助高中生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分類與內化,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框架結構,加強學生的形象記憶效果,培養(yǎng)高中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優(yōu)化教學方案,提出更加完善的教學策略,追求教學的藝術完美和教學的高效,從而達到高效、靈動、活潑的最佳教學境界。

作者:劉馮英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晨光中學

第二篇: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研討

一、具體實踐中的語文教學

(一)以新課程語文教學目標為指導

1、知識與技能:知識與技能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在整個人教版的語文教材中涉及到多個知識點,學生自己很難進行歸納和總結,因此,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要牢牢的把握貫穿知識點這條主線,帶領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歸納總結。

2、過程與方法:“過程與方法”是新課程改革后第一次提出的課程目標,具體是指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更關注教學過程,提高對教學過程的重視程度。過程與方法作為新課改的新目標,可以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來做很好的詮釋。我認為新課標指明了語文教學的方向,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基本方法,而不是強調學生掌握知識量的大小。比如,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文中,讓學生掌握該文的思想感情時,不能著急告訴學生蘇軾想要抒發(fā)的情感,而應當先讓學生去認知思為什么沒涉及三國中的其他英雄,單寫周瑜;從其家庭背景、職位、年齡以及生平事跡等方面加以比照,得出周瑜懷才不遇的的情感,學生在進行這一課的學習時,可以在故事中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可見,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對語文教學的有重要作用。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新課標中已經(jīng)明確的指出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語文教學的目的簡單的來說就是培養(yǎng)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人生觀,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在對學生進行與語文教學的同時也是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進行的提高,對整個社會素質的提高,特別是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的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當對學生注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育[1]。

(二)新課標下如何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新課標中強調“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注重語文應用、審美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解讀新課標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備課充分作為高中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要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在對學生授課之前必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例如如何通過背景導入課文、如何分析課文的寫作手法、如何對學生進行分層訓練、課程的最后如何進行概括總結進行思想的升華。

2、課堂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個成功的課堂應當是學生與教師處于良性互動的狀態(tài)。當語文教師在對課程做了充分的備課時,并不代表能夠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實際的課堂上,每個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作為教師必須能夠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才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講授《老人與?!芬徽n時,學生很難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意境,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跟大海有關的音樂,在這樣的音樂旋律下讀課文,讓學生想象自己就處于那樣的意境中,這樣學生就不是單純枯燥的接受課文,而是想親臨其境一樣感受到主人公的真實感受,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給學生足夠的發(fā)揮空間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掌握知識并不是教學的終極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新課程教學下的重要改革目標。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不能再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那樣唱“獨角戲”,自己一個人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應當向學生傳授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對課程的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特別是對一些課堂問題的設置上,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地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2]。

二、語文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一)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課改新理念之間存在矛盾

目前,我們的教育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作為社會、家長仍然看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這就造成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課改新理念之間存在矛盾,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如何探尋一條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平衡路,我們仍然還在實踐中摸索。

(二)新課標要求的大語文觀難以實現(xiàn)

新課標提倡開放的教學課堂,要求學生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走進生活。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無論是基于教學條件還是教學目標我們都不能做到這一點。學生仍然是停留在空泛假想的意境中,很難到現(xiàn)實中感受真實的語文。

(三)很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我的語文課堂上,還存在很大一部分學生除了課上時間,課下基本不學語文。學習上不是出于對語文的興趣,更多的是采取題海戰(zhàn)術學習語文,這對整個語文學習是十分不利的[3]??傊鳛槲覀冋Z文教師,要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要求下,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的提高,善于歸納總結對好的教學方法繼續(xù)發(fā)揚,對不恰當不科學的教學方法堅決摒棄。從而使得,我們的語文教學更上一層樓,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雷波 單位: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一中

第三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問題與方法

一、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沒有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沒有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沒有讓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缺少文化底蘊,教師太過于注重作文教學的模式化,社會價值取向存在偏差,作文與社會生活嚴重的脫節(jié)。

二、高中作文的教學對策

(一)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

首先,教師必須激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熱情,講課的時候盡量用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使學生找到一些靈感。其次,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的寫作,幫助他們奠定堅實的寫作基礎,和他們一起積累詞匯、句子,探討在相同的情境下使用什么樣的詞匯更好,或者采用什么樣的語句比較優(yōu)美,擬用什么樣的構思會顯得獨特等等。最后還要多多在班級里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賞析和評論,組織學生對同學的作文實施討論,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缺點在哪里,從而更好地改進。

(二)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素材

素材能夠充實文章的內容,要寫出內容豐富的作文,就必須加強學生閱讀,幫助他們積累素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人和事進行觀察,或者積極參加到社會實踐活動當中來。這樣才能在實踐中提升覺悟,積累一些寫作的素材。

(三)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為了避免學生寫出雷同或者是相似的文章,教師可以將古今中外的名著或者周刊中的內容推薦給學生,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另外,面對同一個命題作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導學生關注國計民生,提高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才能寫出有思想、有深度,讓人“眼前一亮”的文章。也就是說,要鼓勵學生從觀點、構思、取材、語言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2008年的時候,江蘇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好奇心”,一些學生在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首先想到用“人必須有好奇心”這個角度來寫作文,這就無法突出創(chuàng)新,更無法讓人耳目一新。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相反的角度去寫作,比如“好奇害死貓”,這樣便能夠吸引別人,而且將創(chuàng)新的精神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四)狠抓基礎

要提高作文水平,必須夯實基礎,作文的基礎又被分為詞語、句子、構思、表述等四個方面,只有培養(yǎng)了這四個方面的能力,才能使作文訓練起到一定的作用。

1.詞匯。首先是詞匯,詞匯是作文最基礎的組成部分,所以教師需要量化學生的詞匯積累。本文介紹了一種積累詞匯的最好的辦法,那就是要求學生每天都必須積累一定量的詞匯,包括詞匯的拼音和注解等,另外還要把握感情色彩。教師可以采取不定期的方式抽查學生的詞匯積累量,督促學生做好積累。而且在積累的時候需要分清主要和次要,尤其是成語、俗語的積累,它們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蘊含著很多豐富的內涵,如果在作文中可以將其巧妙地應用,那么會給學生的作文增色不少。此外,還可以利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來積累詞匯,教師不能夠僅僅用漢語詞典來讓學生查字典,而是應該將閱讀詞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過程。教師要不定期的從中抽取一定的詞匯,然后聽寫,或者采取詞匯競猜的方法等等。這樣的做法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大量、豐富的寫作詞匯。

2.句子。句子同樣重要,因為句子組成一篇文章的重要部分,一篇好的文章無疑是由很多成功的句子所組成的。教師要教會學生選擇優(yōu)美的句子,做好摘錄,通過讓學生自己上臺來誦讀句子,最終自己學會寫一些好的句子。如果學生的語言能力、組織能力不夠,這種方法無疑是積累語言的一種好的途徑。所以,在平時閱讀的時候,教師要將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摘抄下來,讓學生欣賞和討論,對于學生自己摘抄的句子,教師還要不定期的檢查,并且督促學生閱讀和學習。

3.構思。在作文當中,最少不了的是構思,如果構思巧妙而精彩,那么整篇文章便有內涵有檔次。尤其是我國的一些經(jīng)典文學作品,更是對學生構思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幫助。在看一篇優(yōu)秀作品的時候,作者的巧妙構思也潛移默化的深入了學生的腦海當中,堅持看好的文章,好的作品,學生就會慢慢熟悉和了解文章的構思。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一些文學作品的時候,必須強調學生有意識地去學習和觀察寫作者的思路,在寫作的時候,便可以對思路進行借鑒,或者模仿。

4.表述。如果學生的閱讀量和詞匯量都足夠多了,那么接下來則是文章的表述。文字的表述和閱讀量同樣有很大的聯(lián)系,在文學作品當中,精確而恰當?shù)谋硎隹梢院芎玫匾龑W生,并且對學生產(chǎn)生好的影響。為了訓練學生的表述能力,教師可以找一些好的寫作材料,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讓學生進行仿寫,使學生在吸取了前人的良好基礎之后,再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同時,這樣的方法也是提高學生表述能力的最佳辦法。

(五)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

要想克服這種畏難情緒,教師必須在意識上改變學生的寫作觀念,幫助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增強寫作的信心,告訴學生,寫作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另外還要給學生講述一些歷史上的趣事,比如“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揮淚斬馬謖”,等等,一方面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庫,一方面讓他們充滿了好奇和積極性。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去接受作文,在寫作中感受到快樂。

三、總結與體會

作文是語文中的關鍵點,它反映了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同時,作文的好壞也關系到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因此,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不能認為作文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更要明白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是學生適應社會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達到作文教學的根本目的。

作者:陳庚 單位:江蘇省泗洪高級中學

第四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

一、新課改的教學要求

(一)以學生為主體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就是我們俗稱的“填鴨式”,教師將教學任務和目標定義為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說,學生聽,這種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興趣很不利,忽略了學生對于美的感受性與創(chuàng)造性。新課改提出了要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從內心愛上語文,把語文學習當成是一種享受的過程,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二)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興趣。例如,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許多教師經(jīng)常運用的教學手段。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在探索的過程中了解到相關知識。在教學中,我們還應該堅持趣味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帶動學生的熱情。一個有趣味的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思維跳動,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思索探究。一旦學生有了強烈的學習熱情,那么整個課堂都會變得活躍起來,活力十足,學習氣氛輕松愉悅。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就會覺得語文的學習也是非常有趣的。教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征求學生的意見,采取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開展學生感興趣的語文教學活動。

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語文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比如,閱讀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等,這些方法都豐富了教學的課堂,教師應該勇于嘗試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將多種方法進行組合,探索出一種適合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最優(yōu)方式,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個性化教學

個性化教學的目標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語文的學習中去。個性化教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掌握每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將注意力只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要知道,高中語文的教學任務不是為了應付“高考”,更不是為了提高學校的升學率,而是要真正教會學生更多實用性的東西,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是如何理解課文的,通過學習課文,會有什么樣的體會和心得,讓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合作教學法

合作教學法是一種高效的教學和學習模式。高中語文的教學內容較多,而且語文屬于三大主科之一,其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利用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整合信息與資源,增進他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加深他們的友誼。合作學習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借鑒別人已經(jīng)總結出來的學習經(jīng)驗和成果,可以將一項繁重的任務分擔給幾個人完成,這樣就能夠為我們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來獲取更多的知識,以此來取得高質量的教學目標。尤其是在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課業(yè)負擔重,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在合作學習中,每位組員分擔一部分,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壓力,而且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可謂一舉兩得。

(三)分層教學法

長期以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統(tǒng)一的授課方式,分層教學法對于他們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然而,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shù)眾多,學生的語文基礎又不同,學習能力也是參差不齊,如果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采用這種授課方式,那么肯定無法滿足全體學生的需要,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差,語文基礎不牢固的學生來說,他們根本無法理解和接受教師講課快節(jié)奏的步伐,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習內容,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然而對于那些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可能還會覺得欲求不滿。分層教學法恰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目標設置,將教學目標細化,使每個學生都能學好語文。

(四)閱讀教學法

高中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是其中的重要篇幅。閱讀對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動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但在日常教學中,閱讀教學往往容易被忽視,究其原因,還是在于教師對閱讀教學不重視,沒有深刻地認識到閱讀的重要作用,這就導致了學生的課堂閱讀時間非常少,缺乏必要的閱讀訓練。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此,我們要重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致力于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語文教學的改革之路還很漫長,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地探索,發(fā)現(xiàn)更好的、適合語文教學的方法,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作者:陳國瑞 單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學

第五篇:淺談高中語文愉快教學

一、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生對環(huán)境的感受很敏感,一個壓抑的環(huán)境會使學生不愿意思考,對于剛接觸的內容會不感興趣,不管教師運用什么樣的方式教學,始終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在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學生感覺不到壓力,必然會獲得快樂的體驗。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生對每一個未知的知識都充滿好奇,會主動地去接觸知識、分析知識,從而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是使學生愉快學習的首要條件。

二、師生之間的關系要平等、民主

在愉快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他們互相尊重、相互傾聽,學生對教師不再存有懼怕的心理,而是為了獲得教師的鼓勵和表揚主動進行知識的研究與探索;教師對學生不再是把知識劃分成一個個細節(jié)灌輸?shù)剿麄兊哪X子里,而是使學生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下不斷進步。這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熱情高漲。

三、制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課堂中的活躍氣氛和教師的情緒是分不開的,所以教師在走入課堂時就要面帶微笑,先用表情感染學生,使他們放松心情,然后再進行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使學生的情感和要學習的課文內容的情感保持一致,這樣對于學生融入到課文中去體驗作者的情感是非常有益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采用的導入內容既能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又能和課文內容緊密相連,從而使學生能用正確的情緒去體驗課文中描寫的事物,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在滿心的愉快中度過每一堂課。

四、善于調控扣人心弦的教學節(jié)奏

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高中學生的生理發(fā)展狀態(tài)來把握教學節(jié)奏,既要保證學生通過學習有所提高,又不能節(jié)奏太快影響學生的接受和吸收。因為高中生的大腦思維正處于發(fā)展時期,他們的思維通過外界的刺激會產(chǎn)生強烈的反應,對語文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同樣如此。在新形勢下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大腦興奮中心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運用有趣的提問來加強他們的有意注意,使學生在這一時期的學習能力逐步增強。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進行有節(jié)奏的教學時,不僅教學速度要保持一定的節(jié)奏,教師的語言也要具有藝術性,充滿節(jié)奏感,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體而言,教師的語言節(jié)奏還要根據(jù)不同的課文內容進行改變。內心情感變化平緩或感情色彩灰暗時,語速要減緩;內心情感強烈或感情鮮明時,語速就要加快。做到抑抑揚揚、有波有瀾,給人以無窮的美感。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激發(fā)興趣,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此外,教師還要善于借助教學內容的節(jié)奏來調節(jié)整堂課的節(jié)奏。教學內容的節(jié)奏指上課內容的詳略、多寡、取舍、安排等。在設計教學內容的節(jié)奏時,教師必須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使課堂富有一種和諧的音樂美感,形成教學的高潮。

五、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語文課文中的內容依靠文字來進行理解,有的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學校教育和教學設備也在不斷完善。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把文字轉化成直觀的圖畫,這樣可以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他們通過朗讀課文之后結合多媒體展示的畫面走入課文,感受課文的深刻內涵。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如果教師讓學生自讀課文領會其中對景色描寫的文字時,他們對景色的理解不會很深刻。而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其中的景色,可以讓學生直觀體會到荷塘月色的美,以及作者在運用文字方面的深厚功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同時還可以從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以沖擊,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字中蘊藏含義的敏銳性,提高他們在文學方面的能力。

總之,在課堂上進行愉快教學,不僅需要教師用充滿情感的態(tài)度來對待學生,還需要教師用充滿藝術的語言來感染學生,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找到真正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作者:韓麗穎 單位:河北冀州中學

第六篇:高中語文教學的思考

一、擴大教材的外延,增加語文學習特色

現(xiàn)行高中課本多以新課標版本為主,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也圍繞課本進行。生態(tài)型語文教學以課標設置的三級課程結構為基礎,進一步開發(fā)新的語文課程資源——師生同創(chuàng)課程,這也是生態(tài)型語文教學符合不同人發(fā)展需要的突出體現(xiàn)。師生同的課程,既包括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三級課程,也包括創(chuàng)建新的課程,即將各種課程資源都轉化為“我的課程”。這種課程觀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即課程”、“學生即課程”、“課堂即課程”的全新的課程理念,在教學實踐中來調動師生作為教學主體來創(chuàng)建能夠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需要的體驗性課程,徹底改變當前師生在課程選擇上的被動局面。師生同創(chuàng)教材要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語文基礎和學習需要,其目的是彌補現(xiàn)有教材的不足或者是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比如,在同創(chuàng)教材的過程中,針對教材對文化傳承挖掘過于狹窄的情況,增加能反映我國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思想的文學作品,選擇有科學意識、進取精神、哲理思考的現(xiàn)代文學作品,選擇有本地特色的文學作品,增加學生對家鄉(xiāng)的了解和熱愛。在師生同創(chuàng)教材的前提下,實施師生同創(chuàng)課程,構建開放的、發(fā)展的、動態(tài)的生態(tài)語文課堂。鼓勵學生主動體驗,提出疑問、彰顯個性,激發(fā)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增強對作品的深層次理解,讓學生在自我心理需求的引導下,進行有趣、高效的閱讀。師生同創(chuàng)教材和課程,從形式上看是豐富了課程資源、學習內容,從實質上卻是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體驗語言文字的內涵,并將其轉化為自己對生活、思想、哲理重新認識和提高,豐富自己的文化積累、情感世界、生命歷程,間接積累豐富的生活感受和人文素養(yǎng)。

二、語言與思維、情感與智慧,實現(xiàn)同步發(fā)展

語文生態(tài)型教學不再是教師將自己、專家對文章的解讀,以傳聲筒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接受前人的思想和觀點。而是將課堂變成充滿智慧、充滿活力與生機互動平臺。教師負責提供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情感的背景和輔助材料,努力去營造平等、民主、和諧、開放、溫馨的學習氛圍,徹底拋棄傳統(tǒng)課堂的嚴肅、刻板、中規(guī)中矩的沉悶氣氛。教師要善于以真情的關懷來喚醒學生心中沉睡的學習動機和思想情感,讓學生煥發(fā)出主動體驗、主動求知、積極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的熱情。創(chuàng)建語文生態(tài)型課堂,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于教學內容要有自己獨特的解讀和觀點;對學生學習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一定的預設和解決辦法;采用怎樣的教學手段和課堂調控措施,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自己的教學設計與他人的教學設計有何異同和改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學生的“興奮點”、“疑惑點”、“重難點”、“成功點”,并在恰當時機實施新課程理念推行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個性化展示等新型學習方式。比如,面對學生的“疑惑點”,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解疑。合作,既包括生生合作,也包括師生合作,還包括教師利用與課堂學習內容相關聯(lián)的課程資源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和內容和思想內涵。推進學生語言與思維發(fā)展的同步,情感和智慧的融合,是語文生態(tài)型教學追求的最終目標,其中也包含了新課程目標的部分教育理念、課堂模式和調控手段。但是,這種課堂模式,比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手段更靈活、理念更先進,更能凸顯語文學科的特點和性質,與傳統(tǒng)的大語文學習觀有極大的相通之處。

三、作文立足于生活,表達學生的真實感受

縱觀現(xiàn)在的高中作文教學,不得不承認作文教學已經(jīng)成為圍著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轉的應試文培訓。在作文過程中,學生不是思考自己想表達什么,怎么才能更確切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是想著閱卷教師會需要或喜歡什么樣的作文,他們更喜歡哪種文章結構、那種主題、哪種體裁、那種表達方式,自己以何種方式去迎合閱卷教師的需要,以取得理想的分數(shù)。這種作文無需真情實感,無需個性化的思想,只需投其所好。在這種錯誤觀點的指導下,我們的作文教學與人、與文都不再相關,正在淪落為將學生奴化的機器和手段。不是以“讓學生思考生活并真實表達”的作文教學為理念,改變高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新思路。中學語文生態(tài)教學構建著作中提出作文訓練的全部流程有六字概括:物——意——文——改——發(fā)——人。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物”,指學生生活于其中的物質環(huán)境的各因素,也就是我們平時所學的“生活基礎”,這是作文寫作的基礎和源泉,強調了作文來立足于生活的寫作基礎。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意”,指學生作為主體對“物”客體的體驗、情感和哲思,是學生產(chǎn)生的寫作欲望,突出了作文寫作“我手寫我心”最基本特點。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文”指學生在對學生觀察、感悟、思考的基礎上。寫下的文字或者文章,這也就是成型后展示在別人面前的作文,是學生前兩個階段勞動成果的具體呈現(xiàn)。第四個階段“改”指教師對學生作文的修改。第五個階段“發(fā)”指作為展示和交流,既包括優(yōu)秀范文展示,也包括作文修改展示,是學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的階段。第六個階段“人”強調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感受,讓學生體驗作文寫作的快樂和幸福。

當然,從語文生態(tài)型教學構建著作理論中得到的啟發(fā),收獲遠遠不止以上幾點。更多的是感受到:人人都應投身教改,尋找符合學生發(fā)展和教育規(guī)律的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

作者:胡麗芹 單位:河北省樂亭縣綜合職業(yè)技術學校

第七篇: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實施策略

一、高中語文選修課實施面臨的矛盾

如何合理設計課程,選擇正確的教學內容并對教學實施效果進行有效評價是擺在高中語文選修課面前的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困擾,使得高中語文選修課課程損耗較大,依然停留在理想層面。擺脫教學困境,乃是高中語文選修課健康合理發(fā)展的當務之急。實際上,高中語文選修課主要面臨三個矛盾。第一,選修課程的各個模塊自成一體,教學內容較為龐雜,課程偏緊,教學負擔較重,很難在一個半月時間里完成一個模塊的教學計劃。第二,必修課和選修課分步實施,實施過程中,先必修,后選修,讓必修課程倉促實施,而選修課又無法完全實施。第三,選修課程缺乏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使得很多教師在選修課的學科評價上陷于困惑之中。造成以上矛盾的原因很多,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教師課程意識比較淡薄。新課程改革以前,教師習慣于一個學期完成一本必修教材,然而開始實施選修課程之后,很多教師無法把握明確的課程目標,不能選擇合適的內容和多樣化的方式組織教學,不能對各個選修模塊進行科學的課程評價,使其產(chǎn)生新的困惑。二是教師將選修課擺在次要位置,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把選修課當成了高中語文的第二課堂或活動課,放羊式教學,遠遠沒有達到選修課的設計初衷。三是現(xiàn)行高考對選修課實施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高考是應試教育的產(chǎn)物。高考考什么,老師就教什么,應試教育嚴重干擾了選修課的正常實施。以上原因,使得高中語文選修課面臨重重矛盾,境況尷尬。只有根據(jù)選修課程的設計要求,以選修課實施現(xiàn)狀為參考,以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幫助老師提高選修課教學的水平和技能,才能構建符合教學實際的選修課實踐策略。

二、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的實踐策略

課程與教學改革實踐存在理想課程和實際教學的距離。新的課程理論以及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困境是探索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實踐策略的有效工具。

2.1教學準備策略

2.1.1教師的專業(yè)準備

高中語文選修課要求教師必須要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較為廣泛的閱讀視野和深厚的閱讀功底,所以教師首先要做好選修課的專業(yè)準備。第一,要對選修課文做好深度閱讀的準備。在開課前,教研組或者課程實施小組,要列出教師的必讀書目,讓教師在開設選修課之前進行選讀。第二,做好分組教學和研討的準備。教研組要根據(jù)本組教師的實際情況,將高中語文選修課的五個選修系列分配到個人頭上,進行深度閱讀,然后組織研討,彼此互補,給彼此的課堂教學以參考。

2.1.2學生的閱讀準備

學生的語文基礎參差不齊。所以學生在參加語文選修課時,要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學生也需要有一定的閱讀準備。教師要為學生列出書目,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習慣。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那么選修課實施起來也就沒有那么多的阻力了。

2.2課堂組織策略

2.2.1點面結合式

“點”是教學內容的深入,“面”是教學內容的拓展,點面結合,才能以點帶面,有效組織課堂教學。如在教學《論語》選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時,可以先讓學生試著翻譯課文前三段,然后讓學生重點討論“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愛人”等格言,逐漸揭示《論語》的主旨。然后再讓學生翻譯后六段,重點培訓學生的文言翻譯能力。最后,讓學生做課文總結,寫出自己對孔子思想的感悟。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文言文鑒賞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2.2.2一線串珠式

在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中,一線串珠式教學模式是縱向挖掘的教學策略。在該模式下,教師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較為合適的教學主題,然后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等對該主題進行縱向拓展,使其形成較為全面的認識。

2.3教學評價策略

2.3.1科學區(qū)分

每個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氣質能力等進行科學區(qū)分之后,再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語文選修課學習過程中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更好地學好語文這門課程。高中語文選修課就是要發(fā)現(xiàn)不同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興趣取向,幫助學生完成自己喜歡的語文選修課的選擇。所以,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課程評價,要區(qū)分于應試性的選拔考試。進行科學區(qū)分之后,才能避免選修課必修化,維護高中語文選修課的特點。

2.3.2個性化評價

個性化評價策略就是在評價過程中不采用整齊劃一的模式,不采用一個標準,而是要重視過程和差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較為合理的評價。在高中選修課教學中,該模式是重要的評價方式。所謂重視過程,就是說在實施評價的時候,不能夠僅僅將結果作為評價的主要依據(jù),而應該關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對過程做出評價。所謂重視差異化,就是說在評價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來做出評價,而不能夠按照一個標準來進行評價。

作者:彭靜 單位:貴州省惠水民族中學

第八篇:高中語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

一、現(xiàn)象類型及成因分析

(一)漠視型

這類學生對語文課程表現(xiàn)出無所謂的學習態(tài)度——語文課上想聽則聽不聽則罷;對于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算啦?!保▽W生語)特別是個別語文基本功較好的學生自認為語文成績“還不錯”,“現(xiàn)在可以先放一放,等到大考前再抱抱佛腳”,就這樣將語文打入了“冷宮”。在這類學生看來,語文可學可不學——學得再認真,考試也不可能考出與數(shù)理化等同的高分;就算不學,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二)完成任務型

這類學生迫于考試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學習態(tài)度比起前一類學生要稍顯積極,但也只是為了“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滿足于上課聽聽、課后完成該做的作業(yè)而已,從不會主動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考,也不會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閱讀課外書籍。與前面提到的一類學生一樣,也屬于被動學習型。

(三)投機取巧型

這類學生屬于典型的“不學課本只做題”類型,能力太差,也不是不知道語文課程的重要性,而是認為當下語文考試不考課本知識,語文試題范圍多來自課外知識。有了這樣的認識,便對考試抱著僥幸心理來搞題海戰(zhàn)術,希望自己時來運轉能在考試的時候碰上原題;卻對老師所強調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yǎng)語感”這樣的要求充耳不聞。更有甚者連題目都不做,就抱著“我聰明”、“我運氣”的心理,準備上考場超常發(fā)揮——與此種種,都屬于典型的投機取巧者。

(四)擔憂焦慮型

這類學生與前面提及的幾類學生均有不同——他們對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性有著比較充分的認識,卻因為自身功底太差或學習方法不當,盡管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考試成績總不見起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對語文科目學習的焦慮感。當考試臨近,他們心情會更加緊張;由此又影響到自己在考試中水平的發(fā)揮,思維刻板,下筆晦澀;幾次受挫后便一籌莫展,更有“一見語文,愁深似?!敝?。

二、應對策略和方法

(一)課題教學中適宜情境的創(chuàng)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苍?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覷,恰當發(fā)揮這兩者的作用,教學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正因為如此,教師才要運動各種方法和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復習“古典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一節(jié)內容為例,對于《詩經(jīng)》中“賦、比、興”手法的理解是學生的難點——如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呢?在講解“賦”和“興”時,借用幾首學生熟悉的流行歌曲來說明問題?!啊缎》肌分杏羞@樣幾句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這種從多方面描寫的方式方法,實際上就是《詩經(jīng)》中所謂的‘賦’;而《天不下雨天不刮風天上有太陽》中的‘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么想’,實際上便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興’之手法。”以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對這種難點知識的學習積極性。盧梭有言:“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痹谡n堂教學中若真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那么學生對待學習的消極心理就自然會逐漸消除,化被動為主動。

(二)讓學生隨時體會“小成功的喜悅”

“信心是成功之母?!弊孕判氖峭瓿扇魏我豁椆ぷ鞯闹匾睦硪蛩?。學生在學習上的失敗并非能力問題,多因為自身缺乏足夠的自信——對于高三學生,自信則顯得更加重要——頻繁的考試是導致學生情緒波動變化甚至自暴自棄的重要因素,此時幫助學生堅定自信則更加關鍵。在這時不妨搞一些小專題的競賽,如注音、改錯別字、找反義詞、名句默寫等,對參與活動的學生予以及時的表揚鼓勵,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大幅度的增強其自信心。在詩歌鑒賞復習階段,可采用了分解教學法:了解詩歌常識—鑒賞詩歌形象—灌輸詩歌表達方式及表現(xiàn)手法,訓練答題步驟—品味詩歌語言—遞交詩歌鑒賞技巧小論文——通過這樣的分解步驟,先消除大部分學生對詩歌賞析的恐懼心理,再逐步訓練其鑒賞與分析能力,讓學生逐漸產(chǎn)生“詩歌鑒賞并不可怕,我可以做得很好”的心里充實感。

“獎勵能提高學習效果”,“獲獎是人的一種本能性需求”。在緊張的高考前復習階段,在枯燥緊張的學習中,不僅僅是高中語文教師,所有科任教師都應多給予學生以收獲感和成就感,讓他們嘗到學習的甜頭,增加其學習的驅動力。

作者:劉立平 單位:重慶市南川區(qū)第一中學校

第九篇:高中語文自能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自能閱讀釋義及其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現(xiàn)狀分析

1、自能閱讀釋義

我國語文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在一九六一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提出了自能閱讀觀念:“語文課最終的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學會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币虼?,自能閱讀就是在日常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通過教師有意識、有策略的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自主閱讀,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在閱讀方面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對閱讀的內容進行理解與反思,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沒有教師刻意監(jiān)督、要求的情況下,自主完成課文閱讀與課外閱讀。

2、自能閱讀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現(xiàn)狀分析

首先,在我國應試教育體制下的高中語文課程,盡管正在努力實施新課程改革,但是高中語文課能夠分配給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仍然比較少,大量的考試題卷與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在學生的身上,尤其是高三的學生,已經(jīng)面臨高考,可以用來鍛煉自身自能閱讀能力的時間基本上沒有。其次,自能閱讀理念盡管在我國教育領域提出的時間已有很多年的時間了,但是時至今日,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依舊沒有將其真正實行起來,學生自能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參差不齊。另外,高中語文教師與學生對自能閱讀的認識程度不足,作為教學主導力量的教師,沒有在語文教學中有目的開展語文閱讀課,給予學生自我閱讀的時間不足,加之學生對此不重視,沒有自己主動積極的去擠出時間來進行自能閱讀,所以綜合這兩個方面的原因,自能閱讀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實際開展情況不容樂觀。

二、高中語文自能閱讀的教學策略

1、突出自我學習

在高中語文自能閱讀中,應當突出學生自我學習,而不是由教師強制性閱讀要求來進行閱讀。因此,自能閱讀要體現(xiàn)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個體性特點,促使學生使用自己的閱讀方式,對閱讀內容進行理解與思考,從中汲取知識,由此提升自身的閱讀意識與自主意識,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應該注意的是,教師并不是不參與到自能閱讀中,而是不應該總是直接對學生規(guī)定閱讀要求,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閱讀方法發(fā)揮出來,并形成自我見解,擺脫思想上的束縛。

2、體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

高中語文自能閱讀重視的是學生自我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這對于學生更好的進行教材閱讀理解有著非常大的幫助。自我閱讀能力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表現(xiàn),同時這也是進行自能閱讀的核心,結合語文閱讀的基本要求來看,自能閱讀包括了學生所具有的閱讀技巧、感悟能力、思考方式、求知欲望、探究意識等諸多方面。因此,自能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自我閱讀與自我思考能力有著極大的刺進作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尤其是面對大量試卷中的閱讀短文這一類題型,學生是否具備自能閱讀能力,將直接影響到解題準確性的高低。

3、堅持以“讀”為主

高中語文自能閱讀必須要堅持以“讀“為主,一是教師要把握好分配給學生讀書的時間,二是學生要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讀書思想,三是要清晰認識到讀書對思考、感悟的基礎作用,只有讀了,才會產(chǎn)生思考,才會有所感悟。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合理的分配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多給學生一點自能閱讀的時間;同時,教師要減少一味的講課、提問時間,讓學生能夠自己對閱讀的課文內容加以理解,并提出問題進行探討,從而讀思結合,實現(xiàn)高效率的自能閱讀。

4、把握教材重心

高中語文自能閱讀,因為關系到學生參與高考的問題,所以在教材內容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模式下,應當適度的進行課外閱讀,重點對教材內容進行自能閱讀,并正確把握教材內容的重心,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這一點上,語文教師應當將以教材為本和以解題為本這兩種教學引導思路明確區(qū)分開來,自能閱讀應該堅持以教材為本,提升學生的綜合理解與整體感知,從而完善學生綜合閱讀能力。而不是僅僅圍繞個別題型來進行自能閱讀,這不僅局限了學生的閱讀思想,同時也造成學生片面化的解題思路形成。

三、總結

自能閱讀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與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應當在我國高中語文課堂中廣泛運用起來,突出學生的自我學習,充分體現(xiàn)對學生自我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堅持以“讀“為主,把握高中語文教材重心,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與應試成績。

作者:劉娟 單位:松桃苗族自治縣第二中學

第十篇:高中語文銜接教學質量

一、比較分析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是初高中語文銜接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中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之初,必須要準確把握《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及《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課程標準不僅是語文教師實施教學的重要準則,也是初高中語文銜接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語文教師在教授高一新生時,應該自覺去研究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分析兩者在不同學段提出的目標要求。以初中課標為例,其在“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提出要求,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語言實踐能力及整體把握能力。高中課標則從“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五個方面提出要求,比較注重學會審美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梢哉f兩者之間側重點有著截然不同之處,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可以說是初中語文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傊?,語文教師只有做到對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心中有數(shù),并根據(jù)高中學生身心特點,有的放矢地設計教學過程和方法,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高一語文課教學。

二、認真研讀初、高中語文教材,為初高中語文銜接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jù)

教材是教學工作開展的基礎憑證和依據(jù),是學生知識獲得的重要載體。高一語文教學要想提高質量,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認真研讀初中、高中語文教材,詳細把握兩者在語文知識和能力上要求的重難點,洞悉高中語文教材在哪些方面是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上提出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哪些又是脫節(jié)于初中語文單獨提出的要求。語文教師只有研究透了這些異同點,才能夠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瞻前顧后”,實現(xiàn)新舊知識之間的順利遷移。在分析比較過程中,建議高中語文教師從宏觀的角度出發(fā),把握高中、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思考各個階段的側重點和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提高高一語文教學效率。

三、增強語法知識的學習,是初高中語文銜接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語法知識在語文學習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高中語文學習中,其基礎性作用尤為突出。高中語文學習內容,涉及到解決語句修改、長短句變換、句子銜接、仿寫、文言文實詞的活用、虛詞的作用、特殊句式等內容,這些內容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語法知識的應用。而高一學生一見到諸如此類的語法問題,就無所適從。主要原因是學生語法知識的匱乏。初中語文的學習要求是促進學生把握“基本的語法知識”,但是并沒有對“基本”的含義做明確地界定,而且初中語文學多只學不考,這就導致教材中根本就沒有涉及到“語素”“句群”等相關知識的介紹,這樣,語法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到了高中,課標中也沒有提出對語法知識進一步學習的要求,更沒有涉及到“語義”“語境”“語體”“語用”等知識的介紹。但是在具體的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卻要時不時的用到這些語法知識。由此,建議在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課中,語文教師非常有必要針對新生開展一次“語法程度掌握情況”的問卷調查,詳細了解學生語法知識掌握情況,并適時進行查漏補缺。

四、加強與初中語文知識的銜接,為初高中語文銜接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助推劑”

與初中語文學習相比,高中語文知識在課文容量、內容哲理性、思辨性、文言文比重等幾個方面都有所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語文學習的難度。但是,仔細比較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都是在初中語文知識基礎上的擴展和延伸。由此,非常有必要將“溫故”和“知新”相結合起來,加強與舊知識之間的銜接作用,這樣一方面可給學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另一方面無形中提升了學生舊知識“溫故”而活用的能力,使學生語文知識更加系統(tǒng)化、全面化,提升高一語文教學的質量。

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初中屬于義務教育階段,語文知識學習內容有限。到了高中,語文學習涉及內容增加了許多,知識點增加了許多,難度加深了許多,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較高的獨立學習和思考能力。對于高一新生而言,面對著突如其來的變化,很多學生思想上準備不足,難以一下子適應過來。高一語文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工作,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高一語文教師必須要有意識地開展教學方法指導工作,建議從“預習”“聽課”“復習”“作業(yè)”“小結”五個環(huán)節(jié)著手開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小結

總之,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該認識到初高中語文銜接教學工作的重要性,認真主動地去對待這個問題??梢哉f,只有將初高中語文銜接教學工作銜接好,才能夠幫助每一個學生更好、更快地進入到正常的語文學習軌道之中,使每個學生掌握屬于自己的語文學習的方法,從而助推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升。

作者:邱楚龍 單位: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隆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