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下的家園共育難題解決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家園共育正面臨一些現實突出問題,如將日常教學搬到線上事與愿違,僅靠推送資源事倍功半,缺少溝通,家園各育現象愈演愈烈。傳統(tǒng)模式的家園共育策略不盡人意,這是因為幼兒園對兒童發(fā)展與線上共育的關系把握不準,教師缺乏對家長育兒方法與行為的引導,家長的育兒理念有偏差,“小學化”教育訴求強烈,幼兒園缺乏對“互聯網+”背景下家園共育形式的科學指導。對此,需強化幼兒園和家庭育兒指導能力建設,提高共識共育的雙向保教實踐水平,創(chuàng)建互聯網支持的家園共育新型研培模式,落實家園共育的科學化評價導向。對家長開展科學育兒指導將成為推動家園共育的有效途徑,是今后開展家園共育工作的新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家園共育;實踐對策
1家園共育的現實突出問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幼兒在園接受幼兒園的教育,居家期間接受家庭教育。幼兒園應充分發(fā)揮對家庭教育的指導與服務功能,使家庭教育更科學。但是,目前的“家園共育”還存在諸多問題。
1.1將日常教學搬到線上事與愿違
幼兒園通常直接面向幼兒開展保教活動,習慣了線下育兒模式。在幼兒居家期間,幼兒園教師不能直接面對幼兒,于是將日常教學搬到線上,使家園共育變成了以幼兒園為中心的線上單向育兒。基于生活是幼兒學習資源的這一理念,部分幼兒園教師改變了直接授課的策略,由教師策劃游戲和活動,布置任務給家長,家長配合實施并上傳過程視頻或圖片,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1.2僅靠推送資源事倍功半
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尋找育兒文章、游戲活動、視頻影像等資源,如親子運動、手工制作、圖書故事、常識認知、小游戲、小實驗、家務勞動、自理能力、幼小銜接相關活動、家庭作息時間安排,等等。教師把家長當成觀眾,推送自認為合適的資源,不給家長思考的時間,更不考慮幼兒的家庭背景和環(huán)境是否適宜,家長沒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安排。一些幼兒園推送的活動資源直面幼兒,缺乏針對幼兒日?;顒雍陀螒虻闹笇В瑢τ變喊l(fā)展和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能力意義不大,違背了“一日生活既是課程”的觀念。
1.3缺少溝通,家園各育現象愈演愈烈
幼兒園向家長提供的一些課程過程比較復雜,準備起來比較麻煩,不易被家長采納。針對幼兒園提供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等做法,家長不認同。受傳統(tǒng)育兒觀念影響,日常居家期間,家長更多的是教幼兒識字、背古詩兒歌、學拼音、做計算題等一些具有小學化傾向的知識,家園共育沒有協同一致形成合力,家園共育的育兒理念沒有落到實處。
1.4傳統(tǒng)模式的家園共育策略不盡人意
幼兒園開展家園共育的途徑多是通過園內宣傳欄、家長須知、幼兒一日(半日)活動、節(jié)假日大型活動來進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幼兒園可通過微信群、公眾號等手段來開展家長溝通工作。但大都是向家長布置作業(yè),推送幼兒一日在園表現的照片,以自我為中心向家長展示育兒成效,缺少互聯網背景下的個性教育和育兒指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培養(yǎng)的理念在幼兒居家期間基本落空。
2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
2.1幼兒園對兒童發(fā)展與線上共育的關系把握不準
以往幼兒園開展的教育都是線下的保教活動,如集體教學、一日生活、活動區(qū)活動,等等?;谟變核季S特點和年齡特點進行分析,認為幼兒的學習是在真實情境中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來獲取經驗的,需要特定的環(huán)境和活動材料,需要教師細致觀察幼兒的行為,對幼兒進行個性化指導,基于幼兒需求生成有益的活動。當幼兒離開幼兒園后,教師不知該以何種方式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觀察分析,不知該如何介入幼兒的家庭教育。而集體教學內容因為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教師容易掌握,所以幼兒居家期間教師便將集體教學活動轉嫁給了家長。
2.2教師缺乏對家長育兒方法與行為的引導
以往的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大多通過入離園環(huán)節(jié)、家長半日(一日)活動、節(jié)假日匯演、家長學校、基于家長職業(yè)特點吸納課程資源等方式開展。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幼兒園有了互聯網作為輔助工具,線上家園共育工作也僅僅是向家長發(fā)送一些幼兒園通知,推送一些育兒文章,分享一些幼兒在園的活動視頻或圖片,等等,幾乎沒有對家長展開過個性化居家育兒指導,推送的內容大多也都是適合幼兒看的內容,而不是以家長指導為前提的內容。這充分說明教師對家園共育理念還沒有真正理解和內化,育兒指導專業(yè)能力還有待提高。
2.3家長的育兒理念有偏差,“小學化”教育訴求強烈
我國3歲前兒童主要是家庭養(yǎng)育,傳統(tǒng)家庭教養(yǎng)模式重視早期智力的開發(fā),突出表現為家庭教育小學化問題嚴重。很多幼兒園為了順應家長需求還會教授小學課程,布置家庭作業(yè),于是教育部辦公廳了《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huán)境。“小學化”教學會導致幼兒厭學,限制幼兒天性,會對幼兒入學后的學習造成影響。但大部分家長不會考慮這些,而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理論水平與家長指導思想不一致,會造成家長的不信任。
2.4幼兒園缺乏對“互聯網+”背景下家園共育形式的科學指導
教育部頒發(f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就是為了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出現家園共育不和諧則意味著教師和家長對《指南》的核心精神沒有真正理解到位。線上家園共育實質挑戰(zhàn)的是幼兒教師育兒指導的專業(yè)素質,這些需要學前教育專家對教師進行引領,需要園長對教師的育兒指導能力進行關注。幼兒園平時所組織的關于提升教師綜合能力的教研和培訓較多,對于提升指導家長育兒水平的培訓和教學研究較少,對如何運用互聯網手段指導家長科學育兒的培訓研究也有所欠缺,對教師面向家庭育兒指導能力方面的激勵與評價避重就輕,教師無所適從。
3“互聯網+”背景下提高家園共育效能的對策
3.1強化幼兒園和家庭育兒指導能力建設
關于家園共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國內外很多專家都有過論述。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只有在學校和家庭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發(fā)展,兩個教育者不僅要一致行動,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fā),無論是在教育目的上、過程中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fā)生分歧。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森認為幫助孩子的最佳途徑是幫助父母??梢姡覉@共育是一種理念,是以育兒指導為前提和保障的。需要具有專業(yè)知識的教師對家庭的教養(yǎng)觀念和教育行為施加引導,明晰家園共育的理念方向,推動以育兒指導為核心的家園一體化建設,要通過互聯網手段來實現個性化的育兒指導。
3.2提高共識共育的雙向保教實踐水平
美國于20世紀60年代開始實施開端計劃,強調家長對兒童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家長應與幼兒園密切合作,共同教育兒童。德國出臺的《巴伐利亞學前兒童的陶養(yǎng)與教育計劃》強調實現家庭與學前教育機構的銜接,建立父母教育伙伴關系。幼兒園要重視家庭育兒指導功能,發(fā)揮教師專業(yè)優(yōu)勢,贏得家長的專業(yè)信服。要借力家長優(yōu)勢反向助力,可利用家長專業(yè)優(yōu)勢入園協助開展教學。可通過微信群、釘釘群、騰訊視頻等方式來開展家長大講堂,分別設立教師與家長專題講座,引領家長通過線上沙龍活動交流育兒思想,雙方要協同一致地教育兒童。幼兒園不僅要引領家長轉變傳統(tǒng)教養(yǎng)觀念,還要做好幼兒園保教活動和家庭個性化育兒之間的有效鏈接,以達成共識共育的家園雙向保教新愿景。
3.3創(chuàng)建互聯網支持的家園共育新型研培模式
幼兒園要根據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園本教研工作方式,因地制宜采用網絡教研、主題教研、教學展示、項目研究等多種方式,以提升園本教研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吸引力、創(chuàng)造力。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園本教研新路徑,搭建以“互聯網+”為路徑的研究平臺,突破時空限制,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效銜接,創(chuàng)新構建云端教師研修支持體系,探索關于育兒指導的園本培訓內容和教研方式,將混合式家園共育模式作為新常態(tài)并逐漸向深入方向發(fā)展。
3.4落實家園共育的科學化評價導向
幼兒的發(fā)展是在自然狀態(tài)中發(fā)生的,幼兒的學習是在真實情境中產生的。幼兒園要將家園共育的評價研究建立在觀察兒童、解讀兒童,讀懂兒童的基礎上,要通過互聯網手段將對幼兒家庭環(huán)境、養(yǎng)育觀念、育兒需求的了解作為常態(tài),對幼兒行為進行專業(yè)分析??赏ㄟ^微信群、釘釘群等手段與家長共同互動,科學多元的為家庭提供支持和幫助。在落實家園共育中,要進行多元化評價,是面向孩子多還是面向家長多、機構視角多還是家庭視角多、單向指導多還是雙向指導多、統(tǒng)一性指導多還是差異性指導多、演示訓練多還是自主探索多、表演性展示多還是日常表現多,等等。要奉行幼兒園和家庭線上線下共同合作的評價理念,真正解決家園共育中出現的問題,打開“互聯網+”背景下科學開展家園共育工作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EB/OL].
[2]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EB/OL].
[3]喬素芳.國內外對幼兒園家園共育活動研究的比較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05):220.
作者:門雅麗 單位: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