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陶瓷人物雕塑的創(chuàng)作語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件完美的陶瓷雕塑作品,觀賞者會從各個方面去解讀它。不懂陶瓷的人們會注重它獨特的外在造型以及裝飾,了解陶瓷的愛好者會從它的材質、制作工藝以及表現語言等其他的方面深入地對其進行研究。下面簡單介紹在中國當代陶瓷人物雕塑中的幾種方式:
1從原料工藝方面考慮
(1)用粗質材料以寫意手法來表現
與中國的寫意水墨畫相似,陶瓷雕塑也運用了這種隨意性的寫意手法來完成作品。因為相對于細質泥料來講,粗質泥料相對來講空隙比較大,有很好的透氣性,特別是在泥料成型的過程中,由于它的隨意性強,所以干燥之后不容易變形或者破裂,這是粗質泥料的優(yōu)點,這也是為什么許多陶藝家特別青睞于選擇粗質材料來完成比較大的雕塑作品,以及不需要修改的原因。但是粗質泥料也有它不足的地方,在對作品進行深入刻畫的時候,常常會由于粗質材料的顆粒過大而遭到限制,所以很多陶藝家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來進行改善。通常采用的辦法就是對粗泥做精加工改良,轉換成較細的泥料之后,陶藝家們再繼續(xù)用雕塑的語言來塑造人們清晰可見、以及伸手可觸的人物造型,這些形象的來源大多反映了一種人文情懷。
(2)用粗質材料以工筆手法來表現
同樣也是以粗制材料為原料,但是以工筆手法來完成的這種表現方式常常在劉正的作品中出現。在它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都是以一些難度極大的夸張人物動作造型占主導,從視覺感受來看,不僅向人體動作提出了最高的挑戰(zhàn),挑戰(zhàn)了陶瓷工藝從土陶燒制成陶瓷的工藝極限。作品“驚蟄”(見圖1)中把女人設計成只有腳尖和手指支撐地面,女人的身體清瘦,但是我們同樣能感覺到她的力量極大,給人一種女人就要沖出地面的感覺,高高的仰著頭,從她的面部表情和歇斯底里的動作我們可以看出,她想要掙扎而又極度抑制自己的痛苦。對人物刻畫得如此傳神,而且造型又獨特細膩,可見他的人物造型風格近乎工筆。
(3)細質瓷泥的施釉表現
有一類與粗質材料剛好相反的細質材料,在這類材料中瓷泥使用得較多,許多陶藝家對它燒成后“白如玉”的品質,潔白的色質和溫潤舒適的手感特別情有獨鐘。但是瓷泥也有它自身的缺點,與陶土相比,由于自身的可塑性較差,泥塑成型常常很難把握,在泥塑作品干燥的過程中也常出現干裂的情況,這是其美中不足的地方。
2從裝飾工藝方面考慮
陶瓷的裝飾無非是從兩個方面來進行的,一是在坯體上進行裝飾處理,二是釉上或釉下彩繪。在陶瓷作品基本成型后,陶藝家們可以運用自己的想法與創(chuàng)意對作品進行任意的裝飾,從而使作品具有藝術美感和獨特的魅力。作品“嬉戲”(見圖2)很好地將裝置藝術與特殊文化下的背景相結合。在成型的瓷盤里面加上了一幅身穿旗袍的東方女性的圖案,由于其色彩亮麗鮮艷,遠遠望去感覺就像是一盤美味可口的中國菜肴,充滿了濃郁的中國文化色彩。但是,同樣也是這樣一個女性,她展示給觀眾的形象確實不完整,光有一個美麗的軀干,卻看不見頭和手臂,沒有任何可以與觀眾交流的手勢,更無面目表情,給人一種難以捉摸的擔憂。這也是作品高超的地方,他似乎是向女性們暗示著:自己的命運應該有自己掌控,在任何時候女性要讓自己免于困境,不要落入他人盤中餐的危險。女人身穿的旗袍是作者使用的一個特指符號,是指所有女性,這是一個在特殊時代背景下思考出來的靈感和創(chuàng)意。
3從語言造型方面考慮
隨著現代陶瓷藝術的發(fā)展,許多夸張的造型元素都被運用到裝飾上,而這些在外形和色彩的裝飾上無不都是體現了現代設計中的點、線、面的運用。作品“夢界”(見圖3)很好地運用了點、線、面在造型上的結合,與其他甜美型風格的作品不一樣,充滿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思考和分析,在視覺感官上用有別于其他作品的獨特表現力,在視覺上給觀眾很強的沖擊。所采用的主體題材依舊是傳統(tǒng)的佛頭作為媒介,但是有機地結合了現代造型的特點,對主體造型進行了夸張的變形,眼睛、頭發(fā)、嘴巴、脖子等的點,鼻子、眉毛的線和臉的面三者之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完全體現了現代造型設計的點、線、面三者結合的運用,同時將獨特而又極具感染力的造型創(chuàng)造了藝術欣賞中具有能動性的審美意境。中國具有古老而深厚的宗教文化,這是一種神圣的文化信仰,將這種信仰與現代的陶藝理念相融合,將會締造出更加令人心曠神怡的藝術作品,使人們獲得精神上的升華。
陶瓷雕塑藝術在我國已經發(fā)展成熟,足夠在世界舞臺上向全人類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和中華兒女的智慧。陶瓷雕塑藝術包括的領域眾多,需要不同領域的陶藝家專心研究陶瓷雕塑的設計和創(chuàng)作語言,這樣才能為我國的陶瓷雕塑藝術不斷地輸入新鮮的血液,創(chuàng)造出更加令人瞠目的陶瓷雕塑作品。(本文作者:陳文德 單位:德化縣南藝陶瓷工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