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韓國學前教育的做法及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韓國學前教育從創(chuàng)建——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要培養(yǎng)“新韓國人形象”以來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強調培養(yǎng)“新韓國人形象”要從幼兒教育開始,并在愛國教育、禮貌教育、身心健康發(fā)展等幼兒教育的內涵建設方面富有特色,這對我國如何辦好“有質量的”學前教育、推進學前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轉型具有一定的啟迪,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韓國;學前教育;特點
一、培養(yǎng)“新韓國人形象”要從學前教育開始
在工業(yè)化、市場化急劇發(fā)展的過程中,韓國曾出現的物質萬能主義、大眾媒體商業(yè)化等有害的環(huán)境,使青少年的不良行為和越軌行為不斷增加。另外,他們也存在著填鴨式教學、題海戰(zhàn)術等應試教育的壓力和單一的評估體制,無視人的特性和多樣化教育,存在著教育按規(guī)格化和模式化培養(yǎng)人的問題。所以,他們強調要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實現高質量的教育,追求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追求教育的多元化,提高教育運營的獨立性和責任感,實現教育信息化。還必須加強人性修養(yǎng),加強人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在加強大眾媒體的教育功能與責任的同時,要把以知識為中心的道德、倫理教育改為以實踐為中心的教育,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人性教育,而且要從幼兒教育開始,如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年級要進行文明禮貌、基本生活和社會秩序、共同體意識教育等,并把系統(tǒng)的倫理道德教育、審美觀教育等定為“人性教育”的正規(guī)教育科目。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韓國還專門成立了直屬于總統(tǒng)的“教育政策咨詢會議”,90年代中期又設立了作為總統(tǒng)教育咨詢機構的“教育改革委員會”。先后制定并公布了《主導世界化、信息化時代的新教育體制改革方案》《為確立新教育體制的教育改革方案》和《促進教育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等[3],闡明了“新教育體制構想背景”,提出了“新教育體制的框架和目標”。新教育體制就是要“建立一種使任何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夠易于接受教育的暢通無阻的開放教育社會和終身學習社會”,要培養(yǎng)出“新韓國人形象”。韓國人認為,21世紀的“新韓國人形象”應該是具有很高的道德意識和集體意識的“與眾共同生存的人”;是能夠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和信息以及技術的“智慧的人”;是能夠主導國際化、開放化、信息化時代的“開明的人”;是充分認識勞動的價值和意義而勤奮的“生產勞動的人”。
二、韓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
韓國第一個幼教機構──釜山幼兒園成立于1897年,該園當時招收的是日本兒童。韓國幼教工作者認為他們的幼兒教育應從1916年興建的中央幼兒園算起,因為該園的創(chuàng)辦者和幼教工作者都是韓國公民,接受學前教育的也都是韓國兒童[4]。韓國學前教育的真正發(fā)展應在韓國擺脫日本殖民統(tǒng)治,于1946年走上獨立發(fā)展的道路之后。如在幼兒入園率方面不斷攀升,1978年韓國全國的幼兒入園率為53%,1993年為65%,到21世紀初90%以上的適齡幼兒都能夠入園接受學前教育。韓國幼兒入園率不斷攀升得益于學前教育日益被政府所重視,特別是從20世紀90年代起,韓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年加大學前教育的投入,在城鄉(xiāng)廣泛設立幼教機構,注重扭轉城鄉(xiāng)學前教育以及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發(fā)展不均衡的狀態(tài)。從對學前教育機構經費投入的比例來看,韓國2005年的學前教育經費就增加到了總教育經費的5%;從促使幼兒入園率不斷攀升的舉措來看,韓國在2004年頒布了《幼兒教育法案》,該法案明確規(guī)定,幼兒在入小學前可免費享受1年學前教育,否則被視為違法,而低收入的家庭、雙胞胎及以上子女的家庭以及在農漁村的家庭,每月可以獲得保證子女入園必需的政府專項幼兒教育補貼。在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方面,韓國存在著國立和公立幼兒園條件好、收費低、保教質量高而數量偏少,私立或教會辦的幼兒園數量偏多而條件略差、收費偏高、保教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為此,要不斷擴大全日制幼兒園的規(guī)模,增加幼兒在園的時間,提高學前教育質量。韓國《幼兒教育法案》提出,要從國立和公立的幼兒園開始,實行從半日制向全日制過渡,擴大全日制幼兒園的規(guī)模,以確保幼兒都能接受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從公立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的占比看,韓國在2005年的公私立幼兒園比例達到了1∶1.01。
三、韓國學前教育的內涵
(一)要從幼兒開始注重弘揚“身土不二”的愛國情懷
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影響在韓國可謂廣泛而深入,“熱愛國家”“身土不二”的觀念深入人心。他們認為,作為韓國人,生在自己的國家,擁有著養(yǎng)育自己成長的土地,那么熱愛生養(yǎng)自己的國家是天經地義的。所以,韓國學前教育非常重視對一個人從小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比如韓國的幼兒園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方面,都非常注重國家元素和民族元素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管是幼兒教室還是活動室,不管是園長室還是教師工作室或是家長接待室,在各個場所醒目的地方都會端端正正地懸掛他們的國旗;不管是幼兒園的辦公家具,還是幼兒教具玩具等手工制作,都充滿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在區(qū)域活動中,孩子們可以在美術區(qū)、建構區(qū)、音樂區(qū)等區(qū)域自由地選擇活動的內容,或去畫國旗裝飾國旗、或去拼擺民族建筑積木、或去制作民間飲食、或去參觀民俗文化、或去表演民族樂器。孩子們不僅從中鍛煉了動手能力、合作能力,而且開闊了眼界、增加了對國家和民族的認知、體驗到了愛國的情感。在師幼交往、家庭教育和社會生活中,孩子們可從幼兒教師、父母親戚處,社會公共場所以及節(jié)假日的各種活動中,感受到買國貨、吃國糧、穿國產衣、用國產車的自然而然和驕傲自豪。
(二)要從幼兒開始注重培養(yǎng)彬彬有禮的文明素養(yǎng)
“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五常,它們是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準則?!岸Y”是五常之一,是對親親愛人之“仁”和舍己助人之“義”的具體規(guī)定。古人認為,“禮者,示人以曲也”,即敬人則為禮。“尊卑長幼有序,處事有規(guī),淫亂不犯,不敗人倫,以正為本,發(fā)為恭敬之心,齋莊中正之態(tài),禮也?!爆F代化不僅是物的現代化,更要是人的現代化。可以說,禮貌是一個人重要的文明素養(yǎng),也是衡量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一個社會的文化層次和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韓國的幼兒大多都非常有禮貌,這和他們非常重視對幼兒的禮貌教育是分不開的。比如不少幼兒園設有家政活動室,幼兒作為小主人扮演著小廚師的角色,自己動手搓糯米小糕團兒,還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勞動成果煮熟,然后請客人和小朋友們品嘗;不少幼兒園設有禮儀活動室,孩子們和教師一起穿著鮮艷的民族服飾,就如何倒茶、如何雙手捧著茶杯向客人恭恭敬敬地奉上,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禮貌儀式感很強的傳統(tǒng)茶道;還有的幼兒園在專門設有混合班或在開放的幼兒園活動室里,指導幼兒進行需要互相尊重、互相謙讓、互相照顧、團結合作的各種活動。對幼兒的個人生活禮節(jié)的訓練,包括坐、站、走的姿勢,和人說話時的語調、眼神及表情,接遞物品時的舉止動作等。韓國的幼兒園不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訓練,而且幼兒教師注意身先垂范。如早上幼兒在入園時,教師只要看到家長送孩子來了,一定會馬上主動迎上來,雙手握著放在小腹部,微微鞠躬而且和顏悅色、柔聲柔語地向家長和孩子問好,家長把孩子交給教師準備離開時,教師會要求幼兒向父母鞠躬道再見。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飯桌上的韓國孩子”,也很能說明韓國對幼兒禮貌教育的成效:在飯桌上,每次吃飯前韓國的家庭里年齡最小的孩子總要按從老及幼的順序忙忙碌碌地而又有條有理地給坐在飯桌邊上的人盛飯、端飯、添飯,然后還得目不斜視、正襟危坐、面帶微笑、恭恭敬敬地對飯桌上的長輩們說:“謝謝你們給了我這么一頓豐盛的飯菜!”這既是禮貌的體現,也是感恩的流露。
(三)要從幼兒開始注重身心健康發(fā)展
使幼兒在身心兩方面都得到健康發(fā)展,為將來成為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有修養(yǎng)的新一代韓國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礎是韓國學前教育的目的。為此,韓國學前教育明確了要“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培養(yǎng)幼兒對社會、對集體、對別人、對自己的正確態(tài)度;激發(fā)幼兒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對創(chuàng)造的強烈愿望,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陶冶幼兒的情操,發(fā)展幼兒的美感”等任務。學前教育的相關任務則體現在健康、社會、自然、藝能和語言等五個方面內容的落實上。為實現學前教育目的,韓國非常重視兩條腿走路。一是充分利用幼兒園的內部資源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進行學前教育,要求幼兒教師應注重以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為基礎,開展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好奇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系列游戲活動,讓幼兒的身心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在環(huán)境氛圍中受到教育和潛移默化的陶冶。如很多幼兒園都很重視植物園環(huán)創(chuàng)。在幼兒園的植物園區(qū),各種花草植物錯落有致,紅紅黃黃,郁郁蔥蔥,有些幼兒園的植物品種多達二三百種,而且每種植物上還貼著小標簽,在幼兒園的走道里、樓梯拐角處、教室門口,往往也都擺放著很多品種不同的盆景綠植,甚至在樓梯的中線位置也用心地擺放了一些盆景綠植。二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學前教育。如帶幼兒參觀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紀念館、展覽館等,對幼兒開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助于幼兒民族自豪感提升的體驗、能夠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的一系列活動。如幼兒園會把每年3—5、6—8、9—11、12—2月份的活動按季節(jié)設計春、夏、秋、冬四個不同的主題,圍繞不同的季節(jié)在園內外開展相應的主題教育教學活動,而且圍繞每個主題,教師都設計出一系列循序漸進的相關活動。為了使幼兒父母了解、關心、支持甚至參與幫助園內外各種活動的開展,他們還會主動把活動計劃送給家長閱讀,并注意聆聽家長的意見建議,公立或私立幼兒園都會如此。三是幼兒園和家長都非常重視鍛煉孩子的體魄。在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方面,除了語言交往能力、觀察能力、認知發(fā)展水平、動手操作能力、合作樂群意識、樂觀心態(tài)、好奇心和探究意識外,個體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也是重要的方面。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耐性和毅力,很多韓國家長只要有機會,就利用節(jié)假日帶著孩子或涉水、或登山,到大自然中去,不辭旅途勞頓。在爬山的時候,任由僅三五歲的年幼的孩子攀登前行,哪怕孩子爬不動了,家長給予孩子的只是關愛與鼓勵,而不會寵護勸止。
三、韓國學前教育帶來的思考
韓國學前教育從獨立自主地創(chuàng)建到不斷地發(fā)展,既和這個國家擺脫殖民統(tǒng)治后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也和該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有關。韓國的學前教育并非是完美的,也仍然需要繼續(xù)改進和完善。但從他們已有的成效和成績看,對我們要“辦好學前教育”不無啟迪。我國學前教育經過多年的改革發(fā)展,截至2018年,全國共有公辦園(含企事業(yè)單位辦園、軍隊辦園、街道辦園和村集體辦園)10萬所,民辦園16.6萬所,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已經達到了81.7%,適齡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困局基本得到化解[5]。那么下一步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點是什么?教育部等四部門在2017年4月聯合頒發(fā)的《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中強調,我國“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6]辦“有質量的”學前教育,意味著我國要推進學前教育的戰(zhàn)略轉型,要實現學前教育從單純注重擴大資源向擴大資源與內涵建設并舉轉變。辦“有質量的”學前教育,不僅要求廣大適齡幼兒能夠“好入園”(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guī)范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到85%的普及目標、普惠性資源覆蓋率達到80%的普惠目標和全國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原則上達到50%的結構性目標),更要使廣大適齡幼兒能夠“入好園”。辦“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必須注重幼兒的身體、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個性品質的養(yǎng)成。這既需要良好的家風家教和社會環(huán)境氛圍的浸潤,需要在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中充分利用我國各地豐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對幼兒心靈的浸潤,更需要廣大幼兒教師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前教育的要求,以滿腔的師愛、強烈而持久的責任心和豐富的教育智慧開展保教工作。辦“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對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的高等院校無疑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高等院校是進行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和社會服務的重要機構,不同類型的高校在不同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層次、類型、目標、模式、途徑、方法和社會服務等方面應該是異質的、各自特色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要將“服務面向”的精準定位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的前提,要將凸顯適應職場要求和社會需要的“應用性”專業(yè)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作為關鍵。所以,開辦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高校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通過不斷改進人才培養(yǎng)方案、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特別是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進一步加強基于“學?!胤浇逃姓块T—用人單位”三位一體深度合作的實踐能力體驗與鍛煉,不僅要培養(yǎng)幼師生具有豐富的科學素養(yǎng)、人文修養(yǎng)和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心理學等必需的專業(yè)知識,具有組織開展各種學前教育活動的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和很強的專業(yè)能力及豐富的職業(yè)技能;更要使幼師生具有堅定的學前教育專業(yè)信仰、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和矢志不渝的愛國家、愛教育、愛兒童的情懷。
作者:張丹楓 單位:常熟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