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高中語文外國文學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語文外國文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中語文外國文學論文

一、高中語文情景遷移式教學

如學習小說《項鏈》一課時,學生可能很難理解國外森嚴的社會等級劃分對人的心理上的影響,對馬蒂爾德的行為也不能夠理解,甚至會覺得她只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女人,若這樣理解,學生的學習只能停留在膚淺的表面上。因此,教師要拋棄舊觀念,進行情景遷移,引導學生更深一步地去理解馬蒂爾德的行為。如教師可以假設這樣的情景:假如你是馬蒂爾德夫人,美麗、溫婉,但是卻只能過貧窮的生活,而很多不如你的人反而錦衣玉食,那么你是否還會做到逆來順受、任勞任怨呢?這樣學生就會聯(lián)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歷,總有羨慕別人的時候,也就能夠理解想過富足、快樂的生活是每個人的夢想,馬蒂爾德的行為可以說是虛榮,但這也是她追求幸福的權利。通過這樣的設想,學生自然能夠明白馬蒂爾德的無奈和辛酸,認識就上升到了新的層面。

二、高中語文多種對照式教學

對照式教學是指將兩種以上的材料進行對比式的學習,通過比較它們的異同促進閱讀理解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形式自由而豐富,可以進行內容的類比,也可以進行作品形式的比較,還可以做出思想感情的對照。在外國文學作品教學中使用對照式教學,主要是將外國文學作品與中國文學作品進行比較,既可以打破中外文學既有的限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學作品,又能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如學習卡夫卡的《變形記》時,就可以和蒲松齡的《促織》一文進行比較,都是描寫人變成動物的主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同樣的主題,二者在內容和表達情感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通過對兩個文本的細致閱讀,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在《促織》中人變成蟋蟀是主動的,是為了改變貧苦的生活,雖然過程充滿眼淚和痛苦,但最后的結局是美好的,一家人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也是中國文學中經(jīng)常運用到的大結局寫法。而在《變形記》中,格里高爾是被動的變成甲蟲,即使異化之后主人公仍舊想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生活也隨之變得更加痛苦,從始至終都充滿了無奈和悲傷,深深地表達了作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控訴。但二者也有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主人公都背負著生活沉重的壓力,都是生活在下層的人民。通過文本內容和情感的比較,學生就可以理解卡夫卡《變形記》的思想,同時理解中國文學的內在。

三、高中語文探究性教學方法

探究性教學是教師以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為基礎,對學生進行研究專題的指導,幫助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的參與學習以此獲得知識的活動。探究性教學方法將課堂的教學延伸到了生活之中,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通過查找資料、總結文字、會議發(fā)言等,既能夠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團隊合作的精神,也提升了學生對所研究課題的興趣,增強思維能力。如學習《守財奴》一課時,教師給學生提出這樣的課題進行探究:綜合介紹世界文學(包括中國文學)中的吝嗇鬼形象并選擇三個進行詳細分析。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余時間分工進行資料的查找、匯總,然后選擇一個時間舉行探究結論報告會。通過這種專題探究式教學,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地挖掘,不少學生找到文學中著名的“四大吝嗇鬼———夏洛克、葛朗臺、阿巴貢、潑留希金”進行了分析說明。還有的找到中國文學中著名的吝嗇鬼形象,如《圍城》中的李梅亭、《儒林外史》中的嚴監(jiān)生等加以比較研究,大大地超出了教師的預期,學生們的興趣也在探究中得到提高。

作者:磨斐 單位:廣西河池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