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高師音樂教學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師音樂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師音樂教學研究

高師音樂教學篇1

【摘要】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是一門具有高度靈活性以及很強實用性的課程。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在高師院校中這門課程的開展情況。以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作用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暴露的問題作為切入點,詳細說明了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應該如何進行改進,希望為相關的從業(yè)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師音樂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改革

高師院校的音樂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的是音樂方面的教師,在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學習之后,音樂生就可以到中小學擔任音樂課的教師工作。在目前的音樂教學結構中,鋼琴即興伴奏是中小學音樂教師們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因此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優(yōu)化工作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一、簡介

鋼琴即興伴奏就是在沒有樂譜的條件下,完成即興表演的一種伴奏形式。這種形式的伴奏對于演奏者的鋼琴基本功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都有著比較高的要求,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音樂生不僅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變得更加牢固,而且也提高了對于音樂以及節(jié)奏的敏感度,對于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現(xiàn)狀

(一)內容單一。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所突出的是“即興”兩個字,這就使得這門課程的實踐要大于理論知識的學習[1]。但是,實際情況是,任課教師往往無法準確抓住這一點,在進行本課程教學的時候還是以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授課,這就導致教學內容單一,一方面音樂生無法理解即興伴奏的意義,對于其理解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也無法掌握鋼琴即興伴奏的要點,使得教學進程進展緩慢。

(二)缺乏系統(tǒng)性。當前我國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程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一套統(tǒng)一的管理體系,所使用的教材也各不相同。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教師們在進行授課的時候無法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來進行教學,大多數(shù)情況下要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結合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即興伴奏課程的講解。同時通過對高等師范院校常用教材的分析發(fā)現(xiàn),目前所用的教材都側重于理論,忽略了對于音樂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內容的失衡讓教材的使用價值大打折扣,不利于音樂生的學習。

(三)學生基礎差。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想要學好它,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即興伴奏方法,也要具有扎實的鋼琴基本功。比如說和聲、作曲等知識,而許多高師院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在學習即興伴奏這門課程之前并沒有經(jīng)過長期的專業(yè)訓練,就算是有也只是具備某些單一的鋼琴技能,因此學生在進行即興伴奏的過程中往往無法做到得心應手,進而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讓音樂生對這門課程產(chǎn)生畏懼感。

三、具體措施

(一)注重與作品的聯(lián)系。想要提高音樂生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嘗試深入了解作品,通過分析作品來提高對于本門課程的理解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因此,教師要引導音樂生對于音樂作品的背景、合成、編曲、內容等進行全方位分析,通過對大量不同風格作品的剖析,讓音樂生明白伴奏的速度、和聲以及編曲樣式的不同對于曲風曲調的影響,讓音樂生切實體會到伴奏在聲樂作品中的地位。同時教師要為音樂生推薦大量的音樂作品來開拓學生的眼界,通過對于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鋼琴曲的賞析,在不知不覺中讓音樂生慢慢掌握各種音樂的表現(xiàn)手法,提高其綜合能力,為即興伴奏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優(yōu)化授課模式。想要學好鋼琴即興伴奏這門課程,就離不開大量的實踐,因此對于現(xiàn)有的授課模式就要進行改革。一方面要大幅度增加課時,只有提高本課程的課時,才能夠有充足的時間讓音樂生進行實踐,通過反復練習讓音樂生們逐漸提高對于即興伴奏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就是要改變現(xiàn)有的一對多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這種模式往往是教師先對知識點進行闡述,然后再進行相應的示范教學,最后留出一定的時間讓音樂生進行練習。這種模式下的教學效率非常低??梢钥紤]采用全新的小組授課的形式,以4-6名學生為一個小組,讓學生之間形成高效的交流,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便于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有著很大的幫助。

(三)培養(yǎng)想象力。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所強調的就是音樂生們在進行伴奏時的即興發(fā)揮,既不能漫無目的進行伴奏,也不能墨守成規(guī),想要做好即興伴奏,就必須要培養(yǎng)想象力,讓豐富的聯(lián)想與扎實的基本功高效組合在一起,提高音樂生們即興伴奏的能力[2]。而想要提高想象力,就要鼓勵學生對于同一首曲子進行多種伴奏方案的設計,通過不斷拓展來提高學生們對于伴奏曲譜的理解,從而增強學生的即興伴奏水平。四、結語鋼琴即興伴奏作為中小學校音樂教師所必備的技能,在高師的音樂課程結構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因此要對這門課程給予高度的重視,通過改變課程結構,挖掘音樂生想象力等方式,提高音樂生們的即興伴奏能力。通過學習,讓音樂生可以成為稱職的中小學音樂教師。

作者:羅亞琴 單位:銅仁學院藝術學院

高師音樂教學篇2

大學音樂專業(yè),相較于其他傳統(tǒng)專業(yè),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前瞻性與創(chuàng)新性。高師音樂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必然不是需要培養(yǎng)一批只會機械化運作的機械性教師,更多的是對高師學生創(chuàng)新型和前瞻性思維的培養(yǎng)。高師音樂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培養(yǎng),正是應了這一要求而產(chǎn)生的一門學科。具備對學生創(chuàng)新型培養(yǎng)的功能,是多元化教學和個性化教學的產(chǎn)物。

一、鋼琴即興伴奏課程

鋼琴的即興伴奏是一種在沒有伴奏譜只有音樂的情況下根據(jù)自身的基礎鋼琴水品和創(chuàng)興型的意識進行即興表演的一種伴奏形式。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學習,是對鋼琴整體學習應運的一種體現(xiàn),具備一定的綜合考察性,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超脫基礎的素質教育模塊,到達了一個個性化教學的水平。二、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現(xiàn)狀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發(fā)展到現(xiàn)在,在意識和技術上的應運,還缺乏一些成熟性。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鋼琴的即興伴奏教學還處于一種探索的狀態(tài),沒有得到足夠的完善。其主要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的底子薄且缺乏主動探究的沖動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綜合性的鋼琴教學學科,涉及到鋼琴各個方面知識的學習熟練。在我國素質教育為主的大環(huán)境中,學生對鋼琴的學習一般都是年紀比較大的時候才開始,短時間的鋼琴學習導致學生在進行即興伴奏的時候心中沒譜,做不到那種即興彈唱的灑脫。再者就是學生在學習鋼琴的時候,很少有人是在課下主動去做一些嘗試和探索,這種探索是學習做好的動力,學生思維模式只會按部就班導致了關于鋼琴即興創(chuàng)作的思維模式?jīng)]法得到滿足。

(二)關于即興伴奏的教學材料缺乏系統(tǒng)性

在鋼琴即興伴奏探索的現(xiàn)階段,國內也沒辦法根據(jù)已有的學生的學習水準為基本條件去制定統(tǒng)一的即興伴奏的教材。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導致了教師在進行即興伴奏教學的過程中,缺少合理的手段去進行有效的教學?,F(xiàn)有的教學教材基本都不是那種合理化的教學教材,編著具有太過明顯的理性化和理論化。這些太過理論化的教學內容很難在學生即興伴奏的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一個良好的效果,不具備實踐性。

(三)教師關于即興伴奏教學缺乏經(jīng)驗導致教學內容

太過單一死板鋼琴即興伴奏作為一門實踐性大于理論性的鋼琴教學教材,由于受這種教學模式的起步階段影響,導致教師對教學的把控不夠到位,面對這樣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老師更多的是習慣了傳統(tǒng)鋼琴按部就班的教學,導致老師對即興伴奏缺乏深刻的認識及實踐,從而導致了授課形式的單一。在這樣單一的授課形式下,教師授課的創(chuàng)新型模式里往往會滲透著傳統(tǒng)基礎教學的特點,導致學生理解不了即興伴奏的演奏真諦,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水品。

三、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的探析

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改革,不能流于一種形式,一種理想化空想,應該各方各面統(tǒng)籌動員起來,各自進行研究探索,培養(yǎng)那種全部只為創(chuàng)作和創(chuàng)新的活躍文化氛圍,實現(xiàn)即興表演真正意識上的改革。

(一)加強鋼琴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即興伴奏之間的聯(lián)系

不管什么鋼琴表演方式,基礎性課程的學習一定要做到扎實,這是一切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源泉。良好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形成,一定建立在一個夯實的鋼琴基礎之上,如何把這些基礎的音符舞動出屬于自己的情緒,做到收放自如,其中基礎性的學習完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是基礎與即興關于鋼琴之間最主要的聯(lián)系。

(二)對即興伴奏授課內容的完善

隨著鋼琴即興伴奏這種教學模式的開發(fā),讓人們意識到了相對于填灌式教學更加符合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然后要做的就是對這種教學模式的不斷實踐、完善與推廣。在整個過程中,開發(fā)出一套合理的關于即興伴奏的授課內容就顯得十分重要。對即興伴奏授課內容的完善,包括教師對即興伴奏認識的不斷完善和教學教材的不斷完善。教師對即興伴奏認識的不斷完善要求教師要快速在思維模式上適應并享受即興伴奏,這樣才能教好即興伴奏。四、結束語即興伴奏作為一種鋼琴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理念,其完善過程需要廣大師生共同努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對鋼琴教師的培養(yǎng),并不是呆板的流水線化的培養(yǎng),所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都具有自主獨立性和創(chuàng)新型,比較適合這個創(chuàng)新化發(fā)展的社會,對未來這種創(chuàng)新型文化氛圍的建設起到了夯實基礎的作用。

作者:于彬彬 單位:湖南女子學院

高師音樂教學篇3

從l997年到2002年的5年間,我們對本校音樂教育專業(yè)(以下簡稱“本專業(yè)”)的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進行了改革實驗,現(xiàn)將實驗情況報告于下,以期得到交流和指正。

一、改革目標

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高師鋼琴教學,主要是沿用音樂藝術院校的教學方式,即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演奏技能與表演能力,這種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適合作為音樂表演的專業(yè)人才。而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則是培養(yǎng)合格的中學音樂教師,他們的主要工作方式不是在舞臺上進行鋼琴演奏,而是課堂教學與組織學生業(yè)余演出。最近,國家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強調,高師鋼琴課應側重加強對學生音樂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提高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應作為高師鋼琴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鋼琴即興伴奏(含自彈自唱),是根據(jù)既定的歌曲旋律,在鋼琴上即興彈出包括一定和聲與織體的伴奏聲部,它是一種集創(chuàng)作與表演理論知識、技能技巧、實踐經(jīng)驗于一體的高智能音樂行為。同時也是音樂教師必備的職業(yè)技能,在音樂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中發(fā)揮著主要的作用,被公認為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從整體上看,當今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音樂理論知識及即興伴奏技能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音樂欣賞常識成績普遍較低,許多教師缺乏對民族調式及和聲的研究訓練。傳統(tǒng)高師音樂專業(yè)的伴奏教學大體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限于學制短或師資缺乏或觀念錯誤而暫缺;二是由具備該項教學能力與教學熱情的鋼琴老師分別向自己的學生傳授,或者在和聲課上加強鍵盤和聲教學;三是在鋼琴課之外、和聲課之后的高年級中另設“配奏”課集中講授和訓練?!邦愋腿痹谄毡樘岣弋厴I(yè)生伴奏才能方面肯定是有效果的,但就學制而論,“類型三”難以適應傳統(tǒng)教學,“樂理課———和聲課———配奏課”這一“流程”在高師鋼琴二年制普修課教學中不好操作。高師的即興伴奏如何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效果而言,“類型三”尚可改進,和聲與伴奏兩課先后分設難免有內容上的某些不必要的重復,即使是同時分設,也難免因進程的不同步而導致本可相互對應鏈接的諸多環(huán)節(jié)互相分離脫節(jié)。從發(fā)展來看,即使今后“即興伴奏”仍非獨立學科,但為了當前教學之需,“即興伴奏”自身理論知識的系統(tǒng)化,訓練內容與方式方法及其程序的科學化,分類描述及其術語的規(guī)范化,與其他課程(學科)之間關系的合理化等一系列課題也實難回避。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開展教學,應該探索高師和聲技術理論教與學的新方法,實現(xiàn)音響化、鍵盤化并進而實現(xiàn)音型化、實用化;實施知行統(tǒng)一、學術性、師范性兼?zhèn)涞木C合型、應用型課程。

二、實驗方案

1.課程。鋼琴即興伴奏(以下簡稱“本課”)作為本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主干課之一,既是重要的和聲理論課、即興伴奏知識課,又是實用的職業(yè)技能課、伴奏實踐課。按照本專業(yè)需要及學制特點取代通常分設的“和聲”和“配奏”兩課的本課,本質上屬于和聲學及鍵盤技能在本專業(yè)的一個綜合應用。它既要使學生牢固掌握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提高音樂修養(yǎng)和理論水平,又要同步指導技能訓練并在短期內使之實用化,達到初步養(yǎng)成鋼琴即興伴奏技能的目標;在培養(yǎng)學生初具多聲思維與(在鍵盤上)陳述能力的同時,積累起一定數(shù)量的和聲語法、語匯和伴奏手法、曲目,為其就業(yè)和進修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材。用技術理論指導伴奏實踐,將書本知識化作實用技能,梳理其無序狀態(tài),整合其對應環(huán)節(jié),挖掘其潛在能量,將其有機地熔于一爐從而提高學習訓練的效果,本課程教材的編寫宗旨即以此為本。在內容編排上,把由淺入深的和聲理論各個分課題,與由易及難的鍵盤伴奏訓練各個小階段同步對應、有機結合,既根據(jù)訓練實踐進程的需要來安排和聲課題的序列與進度,適時增設有關音型(織體)、小型曲式、伴奏手法等知識的章節(jié),并付諸實踐,又照顧到理論課題自身循序漸進的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和邏輯性。例如:在第二章“鍵盤和聲”中,將四部和聲分為多種方式講授,在學生掌握其結構、規(guī)則、用途并能較熟練地寫出彈出不同旋律位置及排列法的單個和弦的同時,用鍵盤體訓練雙手不分解音型(在24個大小調上無譜彈奏其原位主和弦的轉換)。又如:為了及時擴大可練的曲目,將精簡濃縮的“和弦外音”一節(jié)內容提前,使學生盡可能早地學會用少而精的和聲材料為多樣化的歌曲旋律配和聲彈伴奏;反過來,在鍵盤化音響化的練習中,又使學生鞏固和深化了對本教材關于“色彩性和聲的運用”等原理的認識和理解。如此隨著初級實踐中上一步困難被逐點克服,又不斷地引入新的知識、材料、音型、手法并進入下—步實踐,以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的同步共進及互相促進、螺旋式逐級提高。在習題設計上,將其分為書面作業(yè)、鍵盤作業(yè)、分析作業(yè)和實踐作業(yè)四類,每周一課選做其中二至三類。書面作業(yè)為四部和聲合唱體與鍵盤體的寫作。“合唱體”因是學習和聲技術的基本手段且有助于以后過渡到學習合唱合奏的改編創(chuàng)作而不能取消,但在本專業(yè)中又不可太多,故將其總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即每個和聲分課題只做一題(8~16小節(jié));“鍵盤體”因便于彈奏且有助于過渡到鋼琴織體(伴奏音型)而成為書面作業(yè)的主體。鍵盤作業(yè)包括:從兩三個和弦的連接到構成樂句、樂段的和聲序進的彈奏及其變奏;從看樂譜(即書面作業(yè))彈,繼而按標記彈,再進到隨想象彈;從調性變奏(移調)、節(jié)拍變奏、音型變奏到速度變奏,等等。分析作業(yè)以高師聲樂教材上的中外名作為主,輔以學生彈過的鋼琴作品。分析項目以和聲及其與旋律的關系、伴奏音型(鋼琴織體)及其與音樂內容表現(xiàn)的關系等為主,兼及其他有關項目。實踐作業(yè)即小型歌曲的簡易伴奏,分寫譜與不寫、鋼琴與手風琴、自彈自唱與甲彈乙唱等形式,基本上做到“每周一歌”并指定使用當時正在學習的和聲材料與伴奏音型。

3.課型與方法。大課與小課兩種課型交替配合。大課每周二節(jié),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有預習有引導的課堂研討或演練,譜例的賞析,各類作業(yè)的示范與講評,等等,堅持采用感受(音樂音響)與理解(知識原理)相輔相成,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聯(lián)系以及調動全體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等方法。小課每組(4人)每周一節(jié),當面糾正各人在各類作業(yè)中的失誤并正確示范,對“犯規(guī)”(指和聲技術規(guī)則)的裁判,用寬嚴結合的方法:由四部和聲寫作從嚴,到鍵盤體寫作、彈演奏、音型變奏等依次逐漸放寬,而歌曲即興伴奏則更偏重于效果;鍵盤操作中堅持要求學生作“思維領先、寧慢勿斷,每彈必唱、寧簡勿亂”的方法,漸漸培育多聲思維能力、慢慢訓練鍵盤操作技巧,方能達到得心應手。

4.實踐與考核。上述實踐還只是訓練意義上的,而為同學的聲(器)樂考試或表演配彈伴奏以及教育實習中的伴奏,則是根本意義上的舞臺實踐。將其納入本課教學中,盡量利用這些機會鍛煉提高學生即興伴奏能力。平時考核至關重要,每周小課上給每人評定“寫”與“彈”兩項成績,以督導學生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yè),實現(xiàn)點滴積累??荚嚪珠]卷(寫作、分析)與開卷(彈唱、伴奏),后者由教研室集體評分,總分按閉卷40%、開卷50%、平時10%計算。

5.與鋼琴技能課的關系。鋼琴課作為貫通全程的必修基礎課、師范技能課和藝術修養(yǎng)課,有其自身獨特的任務與功能,是不能削弱更不能取代的。學生的鍵盤水平的提高,對樂器性能的熟悉,接觸作品的增多,音樂素質的培育,表現(xiàn)能力的加強,乃至旋律及和弦彈奏中各種良好指法,觸鍵方法習慣的養(yǎng)成,等等,都有賴于鋼琴技能的長進,它對本課的學習是一種有形和有力的支持。當然,本課亦在較明晰地讀譜、較全面深入地分析理解作品等方面配合鋼琴技能課。此外,本課并不妨礙更不排斥鋼琴老師在教學中引入即興伴奏內容,相反,鋼琴老師把自己這方面的經(jīng)驗、技法傳授給所教學生,或為得意門生另開“小灶”,會有助于在班(系)上形成一批“伴奏骨干”,從而對本課產(chǎn)生有益的推動促進作用。而本課面對的是包括素質較差學生在內的全體學生,要學好本課并通過合格考試,必須要有一定的鍵盤基礎作為先決條件,故本課亦促使所有學生不得不首先高度重視鋼琴基本功的訓練??傊?,兩課間既有著極密切的兼容互補、并行互動關系,又相對獨立地完成自身特有的任務。

三、實驗進程

97級:按初步方案在教學中試行音響化、鍵盤化,在少數(shù)學生的小課中進而試行音型化、實用化。有13人(約9%)擔任了97級的聲樂考試或表演的伴奏。98級:充實方案,增加部分變化音體系和五聲民族調式和聲的教學內容,擴大試行音型化、實用化教學的學生比例。為98級彈伴奏的學生增至27人(24%)99級:進一步充實方案、改進方法(如前所述),完成本課《教學大綱》的修訂并報院、校批準實施,在全系全面推行本方案。獲準為低年級伴奏者達47人(50%)。2000級~2002級:由系里決定、經(jīng)聲樂教研室同意,系里規(guī)定高年級全體學生分別擔任低年級同學的聲樂伴奏。其間除少數(shù)原作伴奏外,凡自配伴奏的曲目均納入本課作業(yè)或開卷考試。四、實驗結果本改革實驗結果如下:

1.探索出一條可行和有效的實現(xiàn)和聲教學音響化、鍵盤化、音型化、實用化的教學路子。本方案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充實,在分步實施中逐漸形成,試點見效后全面推行。如:在97、98級中局部試行本方案的少數(shù)受益者,其即興伴奏技能和音樂理論水平就明顯高于其他學生,其中一些人工作后成為教學和演出伴奏中的主力,其余的在就業(yè)應聘、教學、技能比賽等方面,也因這方面的優(yōu)勢而更具實力。又如:隨著本方案的全面實施,學生對本課興趣的普遍增長,伴奏技能整體水平逐年提高,原先不太贊同學生為聲樂考試配彈伴奏的聲樂老師也改變了態(tài)度。已畢業(yè)的數(shù)百名學生中,大多數(shù)較好地掌握了鍵盤和聲、轉調及五聲民族調式和聲的基礎技術理論與一般伴奏知識,并能用來為各類歌曲配彈即興伴奏。雖然其中多數(shù)人畢業(yè)時的理論和技藝水平還不能算高,但已能適應當前教學之需,為繼續(xù)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研究和解決了教學改革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本方案的根本依據(jù)是知與行相統(tǒng)一的認識規(guī)律、分與合(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相對應的課程理論。通過實驗,基本上掌握了它在本課中的運用與具體操作的環(huán)節(jié)、尺度、難點、方法及步驟。例如:多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突出的難點之一,幾乎全部初學者根深蒂固的單聲思維習慣反映在行為上即不自覺的“八度”伴奏。實驗中,經(jīng)過大量頻繁的多聲音樂信息的接收及其環(huán)境的熏陶,尤其是經(jīng)過有計劃有步驟的日常操作(彈唱)中的潛心傾聽和切身體驗,來反復強化聲音組合(通過兩耳),鍵位組合(通過雙手),樂譜或標記(通過雙眼)對大腦聽覺、觸覺的綜合刺激與鍛煉,達到了大多數(shù)人在較短期內突破這一難點的效果。同時本實驗還充分注意到作為音樂思維工具的音樂語言具有鮮明民族性的特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只能在西歐古典傳統(tǒng)音樂語言的基礎上進行多聲思維的弊端。

3.建立起一門具有師范個性的綜合型應用型課程。本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決定了其和聲教學必須是應用型的,而學生的未來職業(yè)又決定了其應用范圍主要(非全部)在即興伴奏。實驗證明:即興伴奏技能的訓練在系統(tǒng)的相關理論和科學的練習方法指導下進行,既可以避免盲目性(亂彈琴)并實現(xiàn)(有條件的)高效率短期化,又可以反過來鞏固深化理論知識并培養(yǎng)多聲聽覺、分析、思維及表現(xiàn)能力。高師教育本身不僅為綜合型課程建設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也提供了適宜的條件。我們衷心地希望此項目的探索與研究可以更好地促進高師鋼琴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同時推動高師鋼琴課教學向更高的層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牧云.全國首屆中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比賽綜述[J].中國音樂教育,1997,(2):16-19.

作者:張利君 阿單位:河南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