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腦癱兒童實施語言認知訓練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在治療腦癱兒童時加強對患兒語言和認知的訓練,觀察腦癱患兒恢復的情況。方法研究的起始時間定在2018年9月,研究的終止時間定在2019年10月,研究的參與者是在這個時間段來我院就診的82例腦癱兒童,采用雙色球分組的方式將這82例患兒平均分成了2組,每組41例。對照組的患兒給予常規(guī)康復訓練,研究組患兒在常規(guī)康復訓練基礎上實施語言認知訓練,對兩組患兒訓練前后認識功能、生活能力、不同功能區(qū)的改善情況以及臨床療效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患兒認知功能、生活能力以及不同功能區(qū)的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腦癱兒童實施語言認知訓練可有效改善患兒認知與生活能力。
【關鍵詞】腦癱;兒童;語言;認知;運動;訓練;臨床療效
小兒腦癱是發(fā)病率較高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又被稱為小兒大腦性癱瘓,是指幼兒出生30天內,腦發(fā)育尚不成熟,受到非進行性腦損傷的影響會導致小兒運動功能發(fā)生障礙。大多數小兒發(fā)病時累及部位是腦部,部分小兒會損害到四肢,有些患兒會造成癲癇、伴有行為異常的癥狀,嚴重者會發(fā)生精神障礙或者引發(fā)智力缺陷,不利于小兒的健康成長,生活質量也明顯降低,給整個家庭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1-4]。小兒腦癱多伴有語言認知功能障礙,為了改善其語言認知能力促進其語言功能盡早恢復,提高運動發(fā)育以及智力發(fā)育,對其采取語言認知康復訓練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2例腦癱患兒為例,就腦癱兒童實施語言認知訓練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語言認知訓練的82例腦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雙色球分組的方法將所有患兒平均分成2組,每組41例。對照組最小年齡18個月,最大年齡60個月,平均(31.3±1.2)個月,男24例、女17例;研究組最小年齡18個月,最大年齡60個月,平均(31.4±1.3)個月,男23例、女18例。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排除標準:所有患兒均確診為小兒腦癱,輕度智力低下,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均低于正常兒童,均自愿參與研究。排除存在神經中樞受損者,有聽力障礙及無法進行康復訓練的患兒。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康復鍛煉。包括肢體運動治療,矯正姿勢、安全防護以及康復護理等[5-6]。研究組:在基礎干預上增加語言認知功能鍛煉。(1)口腔運動功能訓練:訓練項目包括牙齒、舌頭、嘴唇等運動與協(xié)調能力,指導患兒進行噘嘴、張嘴、圓唇、鼓腮、唇齒輕咬等唇、齒、舌等運動訓練,提高患兒唇、齒、舌的協(xié)調性。再通過卷舌、伸舌等動作提高患兒舌頭的運動協(xié)調能力??勺尰純哼M食些蔬菜、肉片等食物提高患兒咀嚼與吞咽能力[7-10]。(2)呼吸訓練:讓患兒取坐位的姿勢,全身放松,指導患兒使用鼻子進行吸氣、使用嘴進行呼氣,在呼氣之前屏氣幾秒有助于增加肺活量,讓呼氣的時間延長。對呼吸時間較短的患兒可以采取仰臥位,將手放在患兒腹部,感受到患兒呼氣即將結束時用手推壓其腹部有助于延長患兒的呼氣時間[11]。(3)發(fā)音訓練:發(fā)音訓練可以先從簡單的發(fā)音開始訓練,逐漸讓患兒能夠發(fā)出音節(jié),從單元音過度到雙元音,再進行輔音的訓練,讓患兒逐漸說出單詞以及簡單的問候語等[12-14]。(4)閱讀訓練:給患兒看卡通的識字卡片,通過日常用品以及情景對話等進行閱讀練習,訓練患兒能夠將自己的名字寫下來,逐漸鍛煉其書寫能力[15]。(5)認知訓練:與患兒進行一些游戲,陪同患兒玩益智類游戲,讓患兒回憶看到過、學到過的事物,并不斷的強化與鞏固,有助于患兒提高記憶力、注意力與思維能力,提高患兒整體的認知水平[16]。
1.3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患兒訓練前后認識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況。評分包括定向能力、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運動發(fā)育、智力發(fā)育以及生活能力評分,得分越高認識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況越好。(2)對比患兒不同功能區(qū)訓練前后的改善情況,對不同共同區(qū)進行評分,得分越高改善情況越好。(3)采用格塞爾兒童發(fā)育量表(GESELL)對兩組中患兒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分析。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為顯效:患兒主要運動功能進步20分以上,DQ進步得分在20分以上;有效:患兒主要運動功能達10分以上,DQ進步得分在10~20分之間;無效:患兒主要運動功能小于5~10分且DQ進步得分<10分。用(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表示臨床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Fisher精確概率法,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兒訓練前后認識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況
結果顯示,研究組經語言知識訓練后定向能力、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運動發(fā)育、智力發(fā)育以及生活能力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與表2。
2.2比較兩組患兒訓練前后各功能區(qū)改善情況
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臥位與翻身能區(qū)、爬行與膝立位能區(qū)、坐位能區(qū)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對兩組患兒臨床療效進行比較分析
結果顯示,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17例、無效8例,訓練有效率為83.5%;研究組患兒27例、有效13例、無效1例,訓練有效率為97.6%;研究組患兒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值為0.01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小兒腦癱是由于各類原因造成了大腦發(fā)育異?;蛘唢B腦損傷,導致了腦中樞神經發(fā)生障礙。腦癱患兒常表現(xiàn)為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構音能力發(fā)生障礙,同時,對患兒智力發(fā)育以及運動發(fā)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對患兒采取有效的康復訓練極為重要[17-21]。多數腦癱患兒會伴有語言認知功能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定向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記憶力等較差,在訓練的過程中根據患兒的病情不同,訓練重點也有所不同,對于不能隨意運動型的患兒主要訓練其口腔運動的能力;對于痙攣型的患兒著重訓練點在于放松其口腔周圍肌肉的張力;對于失調型的患兒要側重訓練患兒口腔周圍肌肉的協(xié)調性;對于肌張力較弱的患兒主要鍛煉其口腔肌肉的肌力。對患兒進行語言認知訓練,通過口腔訓練、發(fā)音訓練、閱讀訓練等幫助患兒慢慢恢復語言認知功能,糾正不正確的姿勢、強化其訓練效果。此外,在對患兒采取構音鍛煉的同時,還要注意同時加強患兒的人之鍛煉以及社會適應能力,鼓勵患兒家長能夠多陪患兒一起進行訓練,陪同患兒多觀察、多聽、多練習,運用患兒的各種感官功能去認識不同的事物,家長應該給予患兒足夠的耐心與毅力,對患兒的配合多贊揚,增加患兒的信心。相關研究表明,患兒年齡越小,訓練的效果越顯著。邱鍇[20]研究報告中顯示,對患兒采取語言認知訓練臨床療效達96.43%高于常規(guī)治療總有效率70.83%。從邱鍇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定向能力訓練、判斷能力訓練以及記憶能力訓練對認知功能較差的腦癱患兒效果更好;感知覺訓練、定義物體以及記憶力訓練比較適用于認知功能改善情況較好的患兒;而語言功能較差的患兒可以嘗試溝通交流的方式,例如:語言交流、語言學習以及語言表達等。對患兒采取循序漸進的訓練,強化訓練效果,糾正其異常的姿勢,患兒語言功能以及認知功能均有所改善。我院將82例腦癱患兒分為兩組,分別對其采取常規(guī)康復訓練與語言認知訓練,對兩組患兒訓練前后認識功能、生活能力、各功能區(qū)改善情況以及臨床療效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認知功能、生活能力以及各功能區(qū)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經語言認知訓練后患兒臨床療效為97.6%明顯高于常規(guī)康復訓練83.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結果與邱鍇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綜上所述,對腦癱兒童實施語言認知訓練可有效改善患兒語言與認知能力,改善患兒生活質量,加強患兒語言的學習、認知、理解與表達能力,采取有針對性的訓練有助于提高其構音肌群功能、協(xié)調性與運動性,同時,鼓勵患兒多表達,提高患兒的參與性,激發(fā)患兒鍛煉的興趣與積極性,幫助患兒早日回復語言交流能力。
作者:李慧卉 單位:十堰市人民醫(yī)院兒童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