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教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眾所周知,職教中心的學生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甚至很多學生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人生觀價值觀也有待提高。在職教中心,思想政治課是很重要的一門課,《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要通過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使學生形成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基礎的基本觀點,并讓學生探索與當前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從而形成探究學習的能力,并能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的思想素質并沒有隨著知識的增長而提高,少數學生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習慣存在很多的問題。因此,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中要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把思想政治課的精髓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為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兩方面抓起。
1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以往說到思想政治課容易讓學生想到很多的空話、套話和枯燥的理論知識。確實,如果教師不注重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思想政治課就會流于形式,成為空洞理論知識的講演堂,學生也就會感到這門課沒有什么意思,引不起學習興趣;相反,如果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能在分析當今紛繁復雜的經濟、政治和其他社會現(xiàn)象時,利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就能讓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較好地分析當今的社會問題,這時候理論知識就是源泉;只有先學好理論,提高理論修養(yǎng),才能在此基礎上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否則就會出現(xiàn)理論知識和實踐脫節(jié),勢必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這時候理論知識就變成了空洞的說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尋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只有這樣,才能在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得心應手,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實踐證明,當今信息時代,學生對每天發(fā)生的的熱點問題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找一些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重大熱點問題與學生討論。學生因為有興趣,因此可以很輕松地將那些抽象的理論加以理解掌握,在這個過程中也能提高自身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這就要求課堂要發(fā)生轉變,教學的轉變實際上是一個角色的轉變,教師由課堂的主導者轉變?yōu)檎n堂的輔助者,學生由被動的感知者轉變?yōu)橹鲃拥慕邮苷?;在思想政治課上,教師不再是主角,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要改變原來的一言堂形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探討、自我教育與自我體驗。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但是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有所體現(xiàn),要讓教學成為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最優(yōu)化結合的過程。思想政治課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學生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的歸納總結和科學指導上。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要靠學生對現(xiàn)有知識的感知,學生對某一方面的知識感興趣,就會更深入地去進行了解和研究,“親其師,而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他必然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程感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因此,教師只有深入到學生中間,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只有這樣,師生之間才能形成良好的關系,教師也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認可。總的說來,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樹立科學的學生觀,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與學達到和諧統(tǒng)一,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