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教學案例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設計案例
案例教學不是簡單的游戲,也不是單一的做作業(yè)。所以,教師在設計案例時,一定要保證案例新穎有趣、設計合理、貼近生活,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還要確保教學案例中包含相應的理念知識體系,便于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教師還要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思考、去探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如何制作宣傳頁”時,教師就可以把學校的招生簡章當作教學案例,指導學生合作完成新版招生宣傳頁的設計,并向學校招生處投稿,如果學生的作品能夠被采用,將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榮譽感。
二、分析案例
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學法實施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討論,進一步明確教學案例中涉及的知識點。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師生互補,教學相輔”的關系,教師將分析案例的“”交給了學生,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各種知識去分析這些問題,并合作討論解決方法。此時,教師所起的作用類似于“導演”:引導學生帶著疑問自己去探究,對學生的分析、討論不作過多的干預,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想法,教師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比如在學習制作房地產宣傳頁時,要用到漸變效果工具,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完成后的文字漸變效果,再由學生針對如何實現(xiàn)漸變效果、需要什么樣的技術手段等問題進行探索和討論,在學生發(fā)現(xiàn)了漸變效果工具后,教師就可以針對漸變效果工具的各種不同設置展開教學了。
三、實施案例
在我國,從事教師事業(yè)的人有上千萬,每年進入這一職業(yè)的人,當有數(shù)十萬,在這浩蕩的教師大軍中,學前教育教師因其職業(yè)的基礎性和特殊性而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對學前教育教師的需求,使得各類院校紛紛開設學前教育專業(yè)。來自不同教育目標,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教育方法的學前教育學生,在入職后所表現(xiàn)出的職業(yè)態(tài)度,專業(yè)水平,業(yè)務素養(yǎng)、職業(yè)能力等都有所差別。我們不來論證哪一個更好,只力求通過研究和調查,分析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哪些培養(yǎng)目標更加適應職業(yè)的需求,哪些專業(yè)技能是入職后必備的能力,通過我們一線園所這樣一個職業(yè)陣地,為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和學校提供一些參考。
二、研究過程
教師代表著社會里的一股強有力的力量,她們被這個時代賦予了“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任務,但現(xiàn)實生活中,她們的責任又不單單如此,對于學前教育工作者,她們同時又擔負著“激趣、啟思、導疑”的使命。因而,我們把幼兒園作為一個研究陣地,來分析和研究新時期來自不同院校的學前教育類畢業(yè)生,在入職后的職業(yè)表現(xiàn)和素養(yǎng)體現(xiàn)。我們通過實踐研究來描述不同教育模式,不同教育目標下教師的職業(yè)能力。
1、幼兒園教師情況分析
我園77名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中,由于來自不同的教育目標和教育背景,使得教師在入職后所呈現(xiàn)出的教育價值取向、教育方式、和職業(yè)認可度各有不同。我們對其中30名不同層次的教師,采取幼兒調查問卷、家長調查問卷、一日活動跟蹤調查等方式來初步粗淺的分析教師的職業(yè)能力。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高學歷的教師在家長滿意度、對教育活動的觀察上有突出的表現(xiàn),而中師(高職)類的教師則更受孩子們喜愛,師幼互動的關系更加良好,入職后經過再培訓和深造的教師在各個方面都趨于均衡和穩(wěn)定。
2、不同院校畢業(yè)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職業(yè)能力的優(yōu)勢和劣勢分析。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對幼兒園教師學歷要求的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成為培養(yǎng)幼教師資的重要基地。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教育技能是幼兒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前教育畢業(yè)生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據(jù)。然而,幾乎所有了解幼兒教育的人都說:初中畢業(yè)讀幼師的學生教育技能好,但教育理論水平不高;而高中畢業(yè)讀學前教育的學生教育理論知識扎實,但教育技能水平不夠高。我們作為一線的幼兒園,對不同層次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入職的教師進行園本研究,嘗試從專業(yè)技能及業(yè)務素質、教研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職業(yè)道德及師德素養(yǎng)等方面,分析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的職業(yè)能力。
(1)、專業(yè)技能及業(yè)務素質
由于教育對象的年齡特點,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其彈、唱、跳、畫、編等基本技能,成為“多面手”。把枯燥乏味的知識形象化,使昏昏欲睡的教學活躍化,能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使教育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的效果。針對教師技能、業(yè)務兩個方面,我們每學期組織教師技能評比和教育活動測評。三次技能評比中:中師畢業(yè)教師的綜合技能優(yōu)秀率達65%,大專畢業(yè)教師綜合技能優(yōu)秀率達37%。教育教學活動測評,中師類教師也略優(yōu)于大專類教師。我園教師參與全區(qū)教師技能技巧大賽,7名教師進入前十名,其中中師(高職)畢業(yè)教師6名,大專畢業(yè)1名。全區(qū)教學觀摩活動大賽中,獲獎教師中5名是中師畢業(yè),3名大專畢業(yè)。
在我園的工作實踐中,我們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師進行記錄研究和分析:中師(高職)類畢業(yè)教師技能應用能力較好,單向技能技巧不一定精,但哪個技能都可以信手拈來,在教育教學中技能的融會貫通能力較強,使之教學活動組織的相對生動。大專院校畢業(yè)的教師,通常精通一門技能,但綜合運用技能較差,教學實踐中往往略顯生硬。
(2)、教研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只有教師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人才, 教師的創(chuàng)新是教師教育研究能力的反映,教育研究能力是一種源于教育實踐而又有所超越和升華的能力,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創(chuàng)新。在此項能力的測評分析中,我們開展反思隨筆、教學研討,案例分析等形式,來分析教師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
其中,15個教學案例分析,所呈現(xiàn)出的教育理念可以看到在教研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兩類教師的區(qū)別。在15個案例中,我們整理劃分出三種不同的回答,呈獻了教師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價值取向。在案例分析中我們的教師都具備了基本的教育素質,能夠尊重幼兒,敢于承擔指責。一種分析和做法是把解決問題的權利還給孩子,并引領和支持孩子自主探索尋找答案;一種是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言語支持幼兒去找答案;一種是鼓勵孩子提問,但喜歡把問題的答案直接告訴孩子。顯然,第一種做法,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教師的教育行為更具教育價值。我們參與研究的30名教師中:回答傾向于第一種的教師,大專專業(yè)11名,中專專業(yè)的6名?;卮饍A向于第二種的教師,大專專業(yè)4名中專專業(yè)的7名。回答傾向于第三種的教師,只有2名。其它14項案例分析中,高學歷的教師均凸顯出教育理論、教育研究方面的優(yōu)勢。在三年內論文撰寫和課題研究中,高學歷教師獲獎篇數(shù)、研究深度都明顯優(yōu)于中師專業(yè)的教師。
(3)、職業(yè)道德及師德素養(yǎng)
在職業(yè)道德及師德素養(yǎng)方面,各類院校畢業(yè)的教師沒有明顯的區(qū)別。但真正融入骨髓的愛與責任,則需要兩到三年的入職工作,在實踐工作中去體會和內化,
我們利用致家長的書信,問題征集、評比孩子最喜歡的老師、師德演講等形式,綜合評定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我們還結合英國學者布里森的研究,羅列出了一串孩子們渴望的教師應具有的品質:
——善于體諒,具有耐心;對孩子盡可能鼓勵和表揚;應該聽取孩子的心聲,給孩子說的權利和自由;應該樂于接受反對意見,錢和、友好;應該試圖與父母建立良好的聯(lián)系;應該賦予熱情、事必躬親等等
三、研究效果
幼兒園教師職前教育專業(yè)發(fā)展的特點是:學習者要綜合學習各種與幼兒園教育相關的知識,掌握相應的幼兒教育綜合技能,提高自我的職業(yè)價值,縮短入職適應期。通過對不同教育目標和教育模式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職后分析,我們提倡學前教育類教師應掌握:
四項熟練的教育技能:
1 觀察了解幼兒的能力。
2 與幼兒友好溝通的能力。
3 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huán)境的能力。
4 教育實踐能力:
四項高度的教師職責
1 實施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2 樹立對幼兒全面負責的教育觀念:
3 主動協(xié)調家園關系:
4 積極參與幼兒園的管理:
參考文獻:
唐榮德 《教師素質:自在的教師》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0
【關鍵詞】案例分析法;兒科護理學;教學
傳統(tǒng)的兒科護理學教學模式大多依據(jù)疾病病因、病理檢查、臨床表現(xiàn)、護理診斷及措施等程序來進行,由于大多以教師傳授式的講解進行,很容易引起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同時專業(yè)知識同具體的臨床應用之間的差距也隨之突顯。案例分析法是通過由教師選擇較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分析討論,最后由教師總結的一種將具體案例轉化為抽象理論的教學方法。兒科護理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均較強的學科,一方面由于病人的特殊性難以在兒科病房進行教學,因此案例分析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通過案例將學生帶入另一種“臨床現(xiàn)場”,有效的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極大的提高兒科護理學的教學質量。
1.案例教學法的基本因素
1.1案例來源:教學過程中選取案例是教師的第一要務,這里的案例應當是實實在在發(fā)生過的案例的分析,而不是空想杜撰出來的。而鑒于案例教學法的目的是選擇具有吸引力的案例來感染和引導學生,此因教師應當選擇具有針對性同時具有普遍性的案例,符合護理學所面對的新形勢。在案例的選擇上有三點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是案例應當具有知識性和啟發(fā)性,不能只注意到案例在帶動學生積極性方面的作用而忽視其中的知識含量;二是案例應當具有時代性,選擇較為新鮮能夠反映社會動向的例子,但是要注意不能盲目將社會傳聞作為典型案例放在課堂教學中;最后一點就是案例應當簡潔明了,同時具有針對性。這樣的案例選擇后可以有效的將學生置身于臨床護理實踐中進行思考和決策,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1.2案例收集:案例的來源要求教師在獲得案例方面必須從臨床病例中實地考察,在案例收集的過程中要求教師運用自己多年的經驗和判斷力有針對性的收集,要考慮到學生缺乏實際經驗還沒有接觸過臨床這一現(xiàn)實狀況,收集病情與教學大綱較為貼合的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另外,案例還應當在得到案例資料來源處的許可之后才能使用。
1.3案例內容:在案例選擇中還應當結合教學大綱和學科培養(yǎng)目標,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不同層次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案例。每一個案例一般具有相應的訓練重點,比如在有機磷中毒的急救案例中,其訓練重點是如何進行病人的洗胃,而在心跳驟停的有關案例中,訓練的重點則是進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壓具體操作。這樣,典型案例結合專業(yè)知識,可以幫助學生迅速了解臨床護理的程序和組織構成,案例內容還應當根據(jù)最新的醫(yī)院醫(yī)護工作要求進行階段性的調整。[1]此外,還可以結合病人從發(fā)病到住院、出院的過程引導學生體會隨著病人病情的發(fā)展采取的各種不同的護理措施,或者橫向縱向的比對同一疾病不同病人和同一病人不同階段的護理手段的不同,增強學生的實踐性。
1.4課堂測試:課堂測試是體現(xiàn)案例教學最終的效果的重要途徑。案例分析法是否完成了教學目標所要解決的問題,這是教學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教學效果的檢測中,雖然現(xiàn)行的護理考試制度已經逐漸向全面化和多樣化的角度發(fā)簪,但是考試宗旨依然以考察學生對于教師講授的專業(yè)知識為主,這種情況下用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來考察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卷面的評閱,但是在檢測學生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就有較大的欠缺。因此,課堂測試就成為評價學生思考、分析并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通過對于某一案例不統(tǒng)一答案的教師分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主觀能動性。
2.案例教學法的基本過程
案例教學法的基本過程主要包括案例的選擇、教師準備、案例運用和具體實施等幾個方面。以一個八月前早產的小兒血液系統(tǒng)的疾病為典型案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導入貧血的種類及其臨床特征。
2.1案例的選擇及教師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在案例的選擇方面要針對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梢圆捎谩秲嚎谱o理》(朱念瓊主編)中的大綱需求進行選擇,從嬰幼兒腹瀉、先天性心臟病、營養(yǎng)性貧血、急性腎炎、化膿性腦膜炎等疾病進行病例設計,[2]在設計中要注意難易結合,病例應當具有一定的導向性,教師在講課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協(xié)調理論講授和案例分析的比重。
2.2案例運用(1)案例了解:男,8個月,早產兒,生后單純母乳喂養(yǎng)。近4月來面色蒼白,煩躁愛哭。并提供相關的體格檢查數(shù)據(jù),要求學生思考該患兒的臨床診斷和護理措施。(2)病因分析:首先教師在將病例展示學生后,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新課的預習。然后在課堂通過案例展示法,以幻燈片等多媒體形式將病例展示給學生。使其有感性的認識。然后教師提出問題,根據(jù)該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應該進行怎樣的臨床診斷。因為學生之前有對于小兒營養(yǎng)、喂養(yǎng)的學習,可以馬上明白是因為患兒未能及時添加輔食而引起的營養(yǎng)障礙。然后教師可以進行理論的講授——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該患兒因為是早產兒,生長發(fā)育較快,需鐵量也較多,沒有及時增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就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3)臨床表現(xiàn)分析:通過對于患兒的癥狀及體格檢查分析,引出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和相關的輔助檢查。面色蒼白、煩躁愛哭都是一般貧血的表現(xiàn),此外還有口腔黏膜蒼白、不愛活動、易疲憊等癥狀。骨髓外造血情況表現(xiàn)為淋巴結、肝脾的輕度腫大。血象則表現(xiàn)為末梢血紅細胞數(shù)量和血紅蛋白數(shù)量均低于正常水平。[3]教師可以結合案例分別講授這些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以及其他的癥狀,將病理生理的理論講解同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和輔助檢查相結合。(4)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根據(jù)對于病案的分析,學生能夠了解營護理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此時結合學生想要解決問題的心理,展開討論提出治療原則和護理措施。最終由教師引導總結出其治療原則是去除病因、應用鐵劑,如果有必要則需進行輸血。在護理診斷方面,由于鐵的攝入不足引起營養(yǎng)失調;貧血組織和器官供氧不足引發(fā)活動無耐力,家長護理知識的缺乏導致患兒有感染危險。在護理中應當注意飲食調整、感染預防和鐵劑應用,同時要進行適量活動并注意休息。
總之,由于兒科護理學這門學科實踐性較強,病案分析法是一種參與式較強的有效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對于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有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于春妮.護理心理學教學案例的開發(fā)與評價[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CHEN Yao
(Heilongjiang Nongken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as the basis for training required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market for the purpos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ory, the main line train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ies. Process-based kindergart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based on typical tasks,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eaching, updating teaching concept, reform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Key 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curriculum reform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積極發(fā)展學前教育,把學前教育納入城鎮(zhèn)、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guī)劃;嚴格執(zhí)行幼兒教師資格標準,切實加強幼兒教師培養(yǎng)培訓,提高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同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提出了要“多種途徑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yǎng)培訓體系”等要求,為高等職業(yè)教育特別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建設與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隨著學前教育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社會對幼教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對幼兒教師的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育人理念、教學模式已經不能與現(xiàn)代幼兒教師所需的素質能力與職業(yè)崗位技能相適應,作為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的高職院校,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程內容與方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 “學前教育學”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2001年,教育頒布并實施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全面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2012年,教育部又頒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從健康、語言、藝術、科學、社會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具體要求。這兩個綱領性的文件,明確了幼兒園教育內容與方法,為“學前教育學”這門課程的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據(jù)。
“學前教育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yè)核心課程,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jù)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理論知識適度,專業(yè)技能過硬的要求,著力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針對目前課程內容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等現(xiàn)象,進行課程改革與研究勢在必行。因此,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中積極探索適合理論學科特點,實現(xiàn)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新途徑、新方法,使學生在幼兒園實際工作中具備先進的幼教理念,勝任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能夠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
2 “學前教育學”課程改革的理念
英國哲學家、教育理論家懷特海說:“就教育而言,填鴨式灌輸?shù)闹R、呆滯的思想不僅沒有意義,往往極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最美好的東西遭到侵蝕。”傳統(tǒng)教育的“三中心”“教師、教材、課堂”,在職業(yè)教育中仍占主導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在傳統(tǒng)的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中,學科知識仍是職業(yè)教育的主體內容;課堂教學仍是職業(yè)教育的主要教學場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處于核心地位。在這種傳統(tǒng)教育觀影響下,職業(yè)教育雖然有助于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由于重理論、輕實踐,所以教學內容遠離職業(yè)世界,教學場所脫離工作情境,致使學生的職業(yè)能力難以形成。
以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思想,根據(jù)幼兒園真實的工作任務來進行教育教學,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里完成由準幼兒教師到幼兒教師職業(yè)能力的飛躍,使學生掌握幼兒園工作中應知、應會、能運用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幼兒園工作崗位所需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幼教工作的職場理念成為優(yōu)秀的幼教人才。
具體做法是,在我國高職教育“以就業(yè)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理念的引領下,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指導下,依據(jù)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以培養(yǎng)社會所需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為宗旨,以提升教育理論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育教學核心能力為主線,制定了適合人才發(fā)展的課程標準。
3 課程改革的思路
英國哲學家、教育理論家懷特海說:“教育是教人們如何運用知識的藝術,這是一種很難掌握的藝術?!彼f:“最理想的教育取決于幾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師的天賦、學生的智力類型、他們對生活的期望、學校外部(鄰近環(huán)境)所賦予的機會,以及其他相關的因素”。作為培養(yǎng)幼兒教師的“學前教育學”課程,從課程目標的確定到課程評價,都要從典型工作任務中分解出來,才能做到學以致用。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以幼兒教師崗位能力要求確定課程目標。以幼兒教師崗位能力需求為目標,基于幼兒園工作過程進行課程設計,課程團隊教師要與校外專家共同進行課程開發(fā)與設計,相互學習與交流,共同確定本課程教學目標。(2)以幼兒園實際工作任務為依據(jù)確定課程內容。幼兒教師的職業(yè)能力包括幼兒園課程的設計與組織能力、幼兒園物質與精神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能力、與家長、幼兒溝通的能力、幼兒園教學、生活、游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的能力、幼兒教師的科研能力。以幼兒教師崗位實用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選擇相關的知識點與技能點,劃分為理論教學模塊、應用能力培養(yǎng)模塊、領域拓展模塊,進行模塊式教學。(3)以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職業(yè)成長規(guī)律為依據(jù)合理序化教學內容。以幼兒園工作流程為線索,設計了按照學前教育學基礎理論、學前教師與兒童的關系、學前教育目標與內容、方法、學前課程的組織與設計、幼兒園三大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幼兒園物質與精神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的順序來講授幼兒教師工作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并鍛煉學生實際工作能力。(4)以課程規(guī)律與學科特點為依據(j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皩W前教育學”課程的教學過程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把教師的講授、輔導和學生的自學、討論、幼兒園見習與實習等結合起來,使學生把書本知識的學習轉化為自己的教育實踐,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5)以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制定考核方案。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學前教育學基本原理與技能,形成多視角的學前教育觀點,并能運用學前教育學原理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4 “學前教育學”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學前教育學”課程改革堅持教學內容的選擇科學合理,能夠解決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中實際問題的原則,進行模塊化設計。堅持教學模式突出高職院校特色,真正實現(xiàn)教學做一體,進行創(chuàng)新式設計。堅持教學方法的選擇符合學科特點,增強課堂效果,進行靈活式設計。
4.1 構建以“講析練”為主線的“遞進式六步驟”的教學模式
結合學科特點,積極探索并運用以“講析練遞進式六步驟”的教學模式?!爸v析練遞進式六步驟”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以幼兒園真實情境或模擬幼兒園真實情境為輔,以學生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為主,以教師為主導。具體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理論講授、情景模擬、觀摩錄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課堂討論,自主探究與協(xié)作學習、實習報告撰寫等方法組織教學,將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其教學基本流程為:
(1)案例分析,激發(fā)興趣,提出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運用案例導入,通過學生分析討論案例中的內容展開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與需要,提出學習任務。(2)自主學習,感知知識,分解學習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理解分析教材內容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小組分析歸納,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和不明確的內容,教師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3)目標學習,理解知識,完成學習任務。圍繞教學重點,師生共同理解與掌握知識內容,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工作中的案例,做到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協(xié)作學習,獲得知識,形成專業(yè)技能。根據(jù)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分組完成練習內容,通過反復練習,做到能夠熟練運用,并形成專業(yè)技能。(5)引領學習,提煉升華,運用知識。將所學的知識拓展到實際工作中,學生相互設計問題并解決,將教學重點進行提煉。(6)遷移學習,擴展知識,能力轉化。根據(jù)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布置課外學習內容,通過學生查找文獻資料,進行的拓展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4.2 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理論教學模式中,運用案例分析法將幼兒園實際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為案例,交給學生分析研究,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通過案例“最甜的半杯水”,分析在幼兒園應如何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通過對《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教育目標的分析,對比分析學前教育目標中有新意的地方。
在實踐教學模式中,運用現(xiàn)場教學法通過在幼兒園或模擬教學情境中實施教學過程,使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掌握學前教育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例如,通過模擬教學情境,運用理論知識,使學生形成組織與指導幼兒園游戲活動、生活活動、學習活動的能力。
【關鍵詞】 財務綜合分析能力; 《財務分析學》; 課程建設及創(chuàng)新
財務分析作為會計分析職能的體現(xiàn),是會計參與管理的前提,財務分析工作通過對一定期間財務活動的總結,為企業(yè)進行下一步的財務預測和決策提供依據(jù)。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社會對學生財務分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從財務分析教學實際來看,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一味地將書本現(xiàn)有的概念、方法介紹給學生,而不是引導學生怎樣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往往適應性差,獨立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差,很難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高求職需要”與“低知識技能”的不匹配成為目前《財務分析學》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應加強《財務分析學》課程建設與改革以培養(yǎng)學生的財務綜合分析能力。
筆者從8個方面介紹中國礦業(yè)大學管理學院《財務分析學》課程建設及創(chuàng)新的具體措施,期望能對其他高校的財務分析教學提供借鑒,以便為我國培養(yǎng)更多具有綜合財務分析能力的人才。
一、成立課程組,優(yōu)化《財務分析學》課程教學工作的組織
要想完善一門課程的建設,關鍵是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為提高《財務分析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推動教學改革,提高任課教師的素質和總體水平,中國礦業(yè)大學管理學院成立了《財務分析學》課程建設與改革小組。課題組由兩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講師、1名助教組成,其中3名博士、1名為在讀博士。職稱結構合理,教研能力較強,并且老中青搭配,能夠很好地起到傳、幫、帶的作用。課程組成員多次獲得校級和院級優(yōu)秀教學質量一等獎、講課比賽獎。在學?!敦攧辗治鰧W》課程建設基金的資助下,加強了對《財務分析學》課程的教學研究,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教出了本課程的特色。
二、建設財務分析背景資料,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財務分析能力的環(huán)境
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會計工作的流程和財務分析的具體內容,增強學生對財務分析的感性認識,課程組制作了以下背景資料:
1.制作增強學生感性認識的會計背景資料。收集大量的實際的會計資料,如憑證、賬簿、報表等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坐在教室學習就看到現(xiàn)場,增強了對財務分析工作的感性認識。2.制作會計實際工作流程的背景資料。進行會計實際工作的教學需要“手把手”地教,通過多媒體展示現(xiàn)場會計工作的流程,進行引導操作,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將抽象的敘述性教學內容制作成圖形或動畫背景資料予以展示。如資金循環(huán)、周轉和資本運營等知識貫穿全書,用動畫或圖形教學,形象、生動,印象深刻。
三、制作CAI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傳授系統(tǒng)的財務分析知識
財務分析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
1.流動資產專題分析。包括:貨幣資金專題分析、交易性金融資產專題分析、應收款項專題分析、存貨專題分析。2.非流動資產專題分析。包括:固定資產專題分析、非流動資產投資專題分析、其他非流動資產專題分析。3.負債專題分析。包括:流動負債專題分析、長期負債專題分析。4.經營業(yè)績專題分析。包括:彈性預算法下業(yè)績評價專題分析、成本差異專題分析、市場占有率專題分析等。5.所有者權益專題分析。包括:資本保值增值分析、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分析。6.財務綜合分析。包括:財務戰(zhàn)略分析、財務報表分析、財務比率分析、杜邦財務分析、沃爾評分分析、能力指標綜合分析、資本績效綜合分析、經濟效益綜合分析。7.資金流動分析。包括:融資資金流動分析、運營資金流動分析、“現(xiàn)金流”適配性分析等。8.企業(yè)價值評估分析。包括:企業(yè)價值評估方法、現(xiàn)金流量折現(xiàn)評估法、經濟利潤評估法、相對價值評估法。9.投資決策分析。包括:投資決策方法、投資決策一般分析、投資決策風險分析、基于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的期權定價分析。10.企業(yè)整體功能分析。包括:企業(yè)整體分析、營運杠桿分析、財務杠桿分析、成長模式分析、財務危機預警分析。11.證券市場財務分析。包括:市凈率分析、市盈率分析、證券市場風險分析、股市效應實證分析、上市公司熱點問題實證分析等。
根據(jù)財務分析課程的內容,課程組制作了全部的多媒體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通過聲音、圖像、圖表、動畫及相關數(shù)據(jù)的展示,模擬實際財務工作流程,將抽象的財務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其次,進行課堂教學時,注意要先講專項財務分析內容,后講財務綜合分析內容,最后還要將專項財務分析和財務綜合分析結合起來,以便前后聯(lián)系,讓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編寫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擴充性資料,并在教學中使用
1.編寫《財務分析學習指導書》。每章由學習目的與要求、學習重點與難點、基本概念、思考題五部分組成?!皩W習目的與要求”概括了本章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學習的基本要求;“學習重點與難點”是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提煉出重點和難點等知識點,便于自學;“基本概念”是每章核心概念的解釋;“思考題”的設計,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各章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理解。2.編寫《財務分析習題集》,提供了較多的練習機會,學生通過練習,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3.編寫財務分析案例,并在教學使用中不斷完善、更新、充實新內容,匯編成案例集,案例的設計體現(xiàn)較強的綜合性,以鍛煉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4.開通網絡課堂,及時更新網站資料,上傳配套學習案例及學科動態(tài)前沿,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增強互動性。
五、出版《財務分析教程》教材,更新教學內容
通過完善課程體系,整合教材內容,出版了《財務分析教程》教材,解決了原教材課程體系不完善,不能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要求的問題。該教材不僅隨時反映了我國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實際,尤其是我國會計改革、稅制改革的實際,保證了教材內容的與時俱進,而且兼顧了會計改革發(fā)展的國際趨向,力求同國際慣例接軌,充分體現(xiàn)了教材內容的先進性。此外,在內容安排上做到先專題分析,后綜合分析;在篇章結構上做到先寫“財務分析初級教程”,再寫“財務分析中級教程”,最后寫“財務分析高級教程”,突出了財務分析技術的逐漸深入。并且運用上市公司和其他典型企業(yè)的財務報表數(shù)據(jù)及其他財務活動事件作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消化財務分析原理,更有效地解決現(xiàn)實問題。
六、開發(fā)《財務分析學》課程學習網頁,擴展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平臺
為便于學生學習并提高學習效率,開發(fā)了《財務分析學》課程學習網頁。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課件、習題集、教學案例、教學日歷、使用的教材及教學參考書等內容均已上網,可供學生隨時上網查閱,實現(xiàn)了網上習題,作業(yè)上傳、網上討論與網上答疑。網上論壇還專門增加了一項“如果你想告訴我”,學生在這里的問題,只有教師一個人能夠看到,教師回答的問題也只有學生本人能看見,開辟了“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種新途徑。課程學習網頁的開發(fā),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建立了教師與學生交流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的一個平臺,同時解決了案例討論課堂時間的限制問題。
七、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財務分析能力
1.進行案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專項財務分析能力。案例分析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案例分析是培養(yǎng)學生專項財務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課程組教師編寫了財務分析教學案例集。為了使案例分析達到應有的目的,任課教師必須做到三條:一是要補充大量的中外會計數(shù)據(jù),有的應揭示標準數(shù)值,以便學生掌握客觀評價標準;二是進行案例教學,讓學生從案例教學法中學到案例分析的方法。通過對案例的討論與分析,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述能力。課程案例應緊密結合財務工作和財務活動的實際,顯示出高度擬真性的特征;三是引導學生自己編制分析案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蓪W生分成若干組,按組設置分析案例專題,放手讓學生自己搜集專題資料,編制專門案例,并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網上獲取信息的能力。2.進行情景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財務預測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財務預測能力,可以對某個具體企業(yè)或單位的未來進行情景設計,再讓學生進行未來財務活動的籌劃。例如,以ABC股份有限公司現(xiàn)有財務狀況為基礎,設計十年后擴大一倍的公司情景,并相應編制出“資本擴張方案”、“資金籌措方案”、“資金投放方案”、“盈利分配方案”等,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和財務預測決策能力。3.進行統(tǒng)計與調查,培養(yǎng)學生的財務分析設計能力。第一,開展智力投資教育專題,要求學生查閱統(tǒng)計年鑒和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并發(fā)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計算從幼兒園到大學期間的教育支出,編寫智力投資分析報告,通過算賬使學生深刻理解每堂課的價值,并學會感恩,努力學習,報答父母、報效國家、回報社會。第二,要求學生實地調研小型公司,進行風險投資可行性方案設計、小型公司財務預算分析評價體系設計、網絡財務數(shù)據(jù)檢索匯總設計等,培養(yǎng)學生的財務分析設計能力。4.進行模擬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財務綜合分析能力。可采用兩種模擬訓練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財務綜合分析能力。一是設計財務綜合分析訓練題,組織學生進行綜合分析方法的模擬訓練和進行扮演角色的模擬訓練。二是進行網上實戰(zhàn)訓練,讓學生上網,進入上市公司網站,下載三大財務報表,然后分組撰寫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報告,評估上市公司價值并對其股價走勢進行預測。同時為了避免小組成員盲目聽從“優(yōu)生”,使其缺乏自己的觀點,教師可讓各小組成員逐一上臺講解自己所作的內容、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如何保證及時、準確、有效傳遞數(shù)據(jù)信息,其他學生可以對其進行提問和評價。
八、注重大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撰寫學術論文并投稿發(fā)表
將財務分析課程建設及改革與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結合起來。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是中國礦業(yè)大學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構建大學生創(chuàng)新教育平臺,立項資助教師指導本科生從事科研活動的項目。立項資助的項目結題后給指導老師工作量補貼,并給參與的每個學生加2個學分,一般一個項目可容納5個學生。我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將所學理論用于實際,通過比較理論與實際差距,比較中外差距,撰寫出學術論文,提出言之有理的觀點,鼓勵學生發(fā)表。近四年,課程組教師已經指導本科生發(fā)表學術論文近四十篇。
【參考文獻】
[1] 朱學義,李文美,劉建勇,朱亮峰.財務分析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 朱學義.論學生財務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J].徐州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1):51-54.
一、規(guī)范園本教研管理體系,明確職責分工
幼兒園為了全面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提出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努力把教師培養(yǎng)成研究型教師。
1.建立健全幼兒園園本教研組織機構。幼兒園成立了園本教研研究小組,由園長擔任園本教研的第一負責人,由園長、教學主任、市縣級骨干教師等組成,發(fā)動全體教師參與園本教研,督促和評價幼兒園園本教研工作。
2.規(guī)范園本教研活動的開展。在園本研訓一體化的實施過程中,我園改變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把以往自上而下貫穿式的教研,改為由教師主動參與的教研。教師變以往的“要我學”為現(xiàn)在的“我要學”,產生了對教研的關注,突破“一言堂”的格局,開展了“互動式”教研、專題研討、案例分析、設疑問答、教學觀摩等,創(chuàng)設與教師零距離的教研環(huán)境。
二、加強學習培訓,優(yōu)化教育理念
教師是園本教研的主體,沒有他們的理解、支持和熱情參與,園本教研工作就難以開展。因此,加強師資培訓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我園注重多種培訓形式和渠道,做到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相結合,為教師創(chuàng)造各種短期的外出學習機會,開闊教師視野;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征文和論文比賽;鼓勵教師多閱讀《學前教育研究》、《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等,并認真摘錄。在學習內容上做到三個必須:必須是先進的教育思想,必須是科學的教育理論,必須與教學實際相結合。要求教師在學習時,要做到邊學習、邊理解、邊應用,使自己盡快更新觀念,形成新的理念。
三、勇于實踐和探索,因地制宜開展園本教研活動
開展園本教研的基本方式和核心要素是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和專業(yè)研究人員的專業(yè)引領。我園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了園本研究系列活動。
1.尋找問題,共同提高。我們在園本教研中搭建平臺,尋找問題,共同提高。“在教學中發(fā)展,在教研中成長”,是我園園本教研工作的核心。我們以在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為著眼點,展開研究,引導教師在課堂實踐中尋找、發(fā)現(xiàn)和收集問題,將問題深入到教研中,成為園本教研的內容。我們組織教師針對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研討,提高教師發(fā)現(xiàn)、分析、反思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課題研討,整體提升。我園一直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工作,以課題為線索,伴隨課題進行課題式教研,成為園本教研的一個閃光點。幾年來,我園一直致力于各類課題研究,先后開展省級、市級課題的研究。在“十一五”期間,幼兒園課題《家長學校指導家庭培養(yǎng)幼兒愛心教育的研究》被黑河教育研究院列為重點課題。同時,由我園自主研發(fā)的園級課題《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的實踐研究》也在各班級開展。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園針對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策略等方面加強引領,幫助教師明確研究方向,提高研究能力,全園教師積極學習、不斷探索,逐步成長為對教育實踐不斷反思的反思型教師,有力地推動了課題研究的進程。
3.示范輻射,帶動成長。我園一直是遜克縣的示范園,在發(fā)揮示范園帶頭作用方面,主要采取了“實地調研”、“觀摩學習”等形式。我園組織骨干教師到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公開展示教育活動,并給予具體指導。教師在聽、說和討論中,解決舊問題,發(fā)現(xiàn)新問題,形成了“實踐―問題―研討―共識―新問題―再實踐”的巡回指導模式,提高鄉(xiāng)鎮(zhèn)幼兒教師整體實力,實現(xiàn)資源共享,帶動城鄉(xiāng)幼兒園共同發(fā)展。
4.骨干聯(lián)動,促進發(fā)展。在園本教研開展的過程中,我們注意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加強崗位練兵和專業(yè)培訓,以教師的“一幫一”工程(一名骨干教師與一名新教師)作為基礎保障,開展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的培訓,發(fā)揮省市縣優(yōu)秀教師、學科帶頭教師、教學能手的作用,突出個人專長,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教師根據(jù)自身實際提出問題,骨干教師結合實踐與其討論,教學主任將共性問題集中組織討論和學習,并利用每雙周的教師培訓時間集中培訓,使廣大教師學有所長,展現(xiàn)個性,持續(xù)發(fā)展。
四、開展園本教研,初具成效
通過近年來的園本教研活動,我園培養(yǎng)了一支具有反思能力,且能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研究型教師隊伍。目前,園內市級教學能手3人、縣級骨干教師5人,還涌現(xiàn)了一批省、市級科研先進個人;教師撰寫的論文、經驗總結、教育教學案例等,先后獲省市級一、二等獎。我們深刻認識到,實施園本教研是促進師幼發(fā)展、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有效途徑,是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有力保障。
因此,園本研修成為我園生存、發(fā)展和進步的內驅力,有效的促進了幼兒園、教師、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園本教研;幼兒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8 — 0164 — 02
“以園為本教研制度建設”項目開展以來,在項目組以及我們齊齊哈爾市、區(qū)教研室領導的關懷鼓勵下,在園領導“以人為本、以園為本,以園本教研促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以教師成長促幼兒園發(fā)展”的理念指引下,我們幼兒園的園本教研的實踐研究也經歷著從無到有,由幼稚單一到逐步成熟多樣的歷煉與蛻變。
一、建立以人為本的教研機制,構建發(fā)展共同體
我園根據(jù)幼兒園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求,建立以園為本的教研制度,強化研修的職能作用,對園本教研深入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構建三級教研網絡和四級培訓、分層體系,加強教研管理長效機制
1、設立教研三級管理網絡:
第一級:以園長為核心的教研活動領導小組。園長作為第一責任人,建立和完善教研工作的保障機制,促進和評價幼兒園教研工作。
第二級:以教研主任、教研組長為核心的活動研究小組。在教學園長的具體指導下,全面指導園內教研工作的開展;由教研組長負責幼兒園教研活動的策劃與實施,保障每次教研活動的具體落實。
第三級:全體教研組的教師團隊。教師是幼兒園具體教研活動的執(zhí)行者。
四級培訓與分層體系:建立省、市、區(qū)、園本四級循環(huán)的“多層面、全方位”的教師培訓體系,培訓以“學習—實踐—反思—重構”為主線,注重教師成長的差異性和發(fā)展性,注重教師的整體性和可持續(xù)性。根據(jù)教師的興趣、需要、個體差異,實施優(yōu)化組合、自主管理和分工合作,將教師教師研究團隊分為資源共享層、專題共研層、互補并進層、同步共贏層等多層次的教研體系,充分調動教師積極參與、自主學習、主動構建的積極性。既能發(fā)揮骨干教師的教學優(yōu)勢進行專業(yè)的引領,又能有針對性的共同研討、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惑,使教師在研究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
(二)建立以園為本的教研制度,完善科學的教研管理
我園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逐步規(guī)范了教研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了以園為本的教研制度,園本教研制度建設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1.針對教師的制度:A、自主學習制度;B、自我反思制度。
2.針對教師群體的制度:A、園本培訓制度;B、園本教研工作制度;C、教學反思制度;D集體備課制度;E、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制度;F、隨機聽課制度;G、考核制度;H、教研考勤制度;I、對話交流制度;J、教育活動評價制度;K、園本研究成果獎勵制度。
3.針對課題研究的制度:A、科研例會制度;B、科研成果交流總結制度。
以上的各種教研制度,確保了幼兒園教研工作的有序進行,激勵著教師專業(yè)化的不斷成長。
(三)營造教研文化氛圍,構建研究型、發(fā)展型的教研團隊
幼兒教師工作瑣碎,為了增強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讓教師在緊張的工作中得到精神的愉悅,我園精心為教師提供寬松、愉悅的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努力營造開放、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的教研文化氛圍,靈活的運用理論學習、案例分析、說課評課、專題研討、課題研究等多種方式,發(fā)揮教師群體的作用,重點解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歸納、總結一些解決問題的經驗和策略。
二、創(chuàng)新多元化的研修方式,提升園本研究的時效性
我園逐步建立和完善“學習、互動、觀摩、評析、研討、反思、實踐”循環(huán)式的研究方式,使教師真正體驗專業(yè)發(fā)展帶來的快樂。
(一)體驗式教研
我園以國際倡導的“幼兒生態(tài)體驗式學習”為切入點,全力創(chuàng)建生態(tài)體驗式的園本課程及園本文化。因此園本教研也嘗試是突出“生態(tài)”、“體驗”、“尊重”、“感動”。體驗式教研分二步驟:親身體驗、反思感受、形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策略、思想碰撞。
體驗式教活動研中,我們給了老師最大的發(fā)揮空間,也給教師一個明確的思考方向每位教師在親身經歷后所獲取的經驗是明確的、深刻的,獲取經驗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有第一階段的親自身經歷,第二階段的發(fā)現(xiàn)反思,不斷的在教育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
(二)同課多研式教研
我們針對教學中具有共性的某一問題或幾個問題,以一個案例的設計與實施為載體,通過設計活動、集體備課、同伴互助、協(xié)作反思、實踐反饋、互動點評、再次修改活動設計進行施教等方式不斷的進行研討。
1. 示范引路、反思驗證、平行輻射
2. 集體教研、互助觀摩、分層評價
3. 同課異構、集思廣益、提升經驗
(三)案例式教研
我園經常收集教師日常工作中的案例,探索如何以教學案例為載體,搭建教師“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業(yè)引領”的平臺。
案例:在幼兒園中班社會《巧用工具》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環(huán)境,提供可操作的材料進行小組活動。
第一組:裝有棉花的玻璃瓶,任務是請小朋友動手將玻璃瓶中的棉花取出來;
第二組:裝滿綠豆的盆和相應的飲料瓶,請幼兒將瓶中裝滿綠豆;
第三組:掉了螺絲的小汽車玩具,請幼兒幫助把螺絲按裝上;
第四組:在盆中裝滿黑豆和小米,請幼兒將黑豆和小米分開。
限時三分鐘,每組五人。幼兒明確任務后選擇自己喜歡的任務開始操作。
小組活動開始了,第一組的孩子們努力的將手指伸進玻璃瓶中,夠取棉花,由于瓶口小,棉花又柔軟,手指夠不到,孩子們想辦法,再將瓶口對準掌心用力的磕一磕,而那棉花就像吸到玻璃瓶的壁上一樣,怎樣磕也倒不出來。
第二組:由于綠豆較多,飲料瓶的瓶口較細小,幼兒用手抓綠豆往飲料瓶內裝,每次進入瓶內的綠豆較少,還有部分綠豆會撒到飲料瓶外面的托盤中。在三分鐘的時間內,幼兒沒有完成全部任務。
第三組:孩子們努力地將螺絲用手指擰到指定位置,但螺絲總是掉下來,一次次的失敗讓孩子們吃盡了苦頭。孩子們的耐心在一次次的經受考驗!一小朋友說:“有螺絲刀就好了?!彼麄冊谙朕k法解決問題。
第四組:開始,孩子們是一粒一粒的將黑豆從小米中揀出來,發(fā)現(xiàn)太慢了,就改變策略,隨意抓一把放在手心中,將指縫微微張開,并同時抖動手,讓小米從指縫中漏掉,手中剩下黑豆,最后將黑豆裝入小碗中。方法雖有改進,由于工作量大,還是沒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針對案例中幼兒的表現(xiàn),每個學年組都進行了非常細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教師的介入方法。
教師可以進行適時的干預:“請小朋友動腦筋想辦法,怎樣才能更快地完成任務呢?”
如果個別幼兒說需要用工具才能完成,“是什么樣的工具能幫助大家呢?”
老師出示準備的工具,錘子、紙杯、鑷子、小碗、篩子、螺絲刀、笤帚、撮子等。教師提出要求:“大家看一看,這些工具中,哪種工具能幫助你?請大家選擇,用后送回。如果你選擇的工具沒有幫上你的忙,請送回原處。幫助你的工具用后也要送回,并請大家完成任務后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幼兒觀察思考后,選擇工具回到操作區(qū)里,大膽嘗試。
孩子們認為用鑷子在玻璃瓶中取棉花最省時間;而漏斗能將綠豆在短時間內裝入瓶中;螺絲刀是最好使的安裝螺絲的工具;使用篩子比用手分開小米和綠豆更省時間。最后,大家經過探究、對比、思考后,在記錄表格中選擇出了本組最好用的工具。
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教師們打開思路,充分挖掘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
案例式教研激發(fā)了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興趣,不僅提高了教師對案例的分析能力、同時也幫助教師學會總結并找到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問題的途徑。教師在搜集案例、感悟案例的過程中自我反思;在交流案例、分析案例中互動參與;在運用案例、推廣案例中實踐成長。真正將接受式的教研活動導向參與式教研,提高了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立足科學發(fā)展,有效提升園本教研策略
結合研討內容,以多維的培訓方式滿足教師們的多樣性需求。
策略一:多種形式培訓,提升理論素養(yǎng)
1.自助反思式培訓
結合主題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請教師自己通過多種形式,從材料的多元教育價值,提供材料的層次性、如何讓材料與幼兒有效的互動等方面進行自主學習、反復思考、相互協(xié)助最終達成共識。并在此過程中提升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參與互動式培訓
對于每次從外面研修回來的教師,都要為全園教師進行培訓。自制PPT演示文稿,將所學的內容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播放,拓展教師的視野、提升理論水平、豐富實戰(zhàn)經驗。
策略二:傾聽教師心聲,了解教師需求
為了更好地把握園本研修的方向,在指導教師開展工作時,及時的了解班級實際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傾聽教師的困惑,適時的組織教師進行座談,對共性的問題加以解釋,個別的問題個別指導。
策略三:設立專項負責,保障科學發(fā)展
設立教研、科研專項與專題的負責人,集中骨干教師組成“先導式教研小組”,樹立帶有共性的問題,挑選出有價值的研究內容。進行策劃、組織、協(xié)調、管理、調查、實施、評價等等,提升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幼兒工作園實際,延伸或生成下一次園本教研的研討主題,確保研修活動的系統(tǒng)性、持久性和發(fā)展性。
策略四:實際跟蹤評價,評價激勵成長
由教案領導小組成員實行跟蹤評價,通過推廣教師優(yōu)秀的教研活動、案例、經驗,通過專業(yè)引領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策略五:嘗試輪流坐莊,凸顯個性多元
教研、培訓可園長、主任、骨干教師輪流坐莊,堅持個性發(fā)展的原則,強調教育的多元化,避免“一人獨唱一臺戲”的不平衡局面,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使研修活動有序、有效地開展。
策略六:家園有效互動,分享成功經驗
我園充分利用教研活動提高家園共育的能力,加強教師科學指導家園合作相關理論的學習,收集課程資料,分享家教成功的經驗,引導家長走出教育誤區(q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重視對幼兒園工作的配合,使家園協(xié)調一致的教育合作達到1+1>2的效果。
四、立足園本研修實際,不斷的體會、反思、總結
1.明確職責,確保園本教研健康發(fā)展
要充分發(fā)揮各級教研部門的指導服務作用;要明確的認識到園長是園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教師是園本教研的主體。要充分落實分層管理原則,明確各自職責。
2.開展園本教研應注意的問題
要注意園本教研的設計與調控;要注意趨勢引領與現(xiàn)狀引領同步;要調整評價思路,拓寬評價范圍,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關鍵詞:校本教材;教材分析;學生實際;教師研討;專家論證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6-0290-02作為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一名一線教師,我根據(jù)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廣泛開展幼兒園崗位需求的調研,在對學生學習現(xiàn)狀及特點的分析基礎上,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審議的指導下,圍繞學習者將來就業(yè)所必須的職業(yè)能力,開發(fā)編寫了校本教材《幼兒園課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力圖加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開發(fā)編寫一本實用、可用、好用的校本教材,應該做好幾步:
1.結合課程分析,明確教材編寫的目標性
"教材開發(fā)應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同時也應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校本教材的開發(fā)必須具有目的性,充分思考開發(fā)這種教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開發(fā)過程中無的放矢,那么,教材的開發(fā)就只能是東拼西湊,沒有任何實在的意義和價值。
編寫校本教材《幼兒園課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首先對課程的目標與性質、目前使用教材現(xiàn)狀、學生的學習需要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队變簣@課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強調應用性和實踐性。除了理論的講解,還注重方法與策略的練習,實踐應用的實訓,構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梁,幫助學習者提升實踐智慧。當前使用的教材現(xiàn)狀是:(1)教材版本眾多,內容參差不齊,難以選擇。教師在選擇教材時,多數(shù)以是否用過該教材為依據(jù),其次才考慮教材體系的合理性、內容的實用性及超前性,從而對教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2)絕大多數(shù)教材存在內容偏多,理論偏深,實踐性內容不足的問題,沒有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fā),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習者崗位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需要,從而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專業(yè)實踐教材欠缺,不利于學生有效掌握方法技能。專業(yè)實踐練習時大多沿用理論課教材,缺少實例,不利于和社會"接軌",學生進入職場角色慢,影響教學效果。
通過深入幼兒園調研,采集案例,精選豐富而典型的幼兒園教學案例融合到校本教材中,讓學生系統(tǒng)而全面地掌握相關理論,全面提高學生教學設計與實踐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幼教工作奠定基礎。
2.關注學生實際,增強校本教材的實用性
職校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為薄弱,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在專業(yè)技能的學習上會重蹈文化學習的覆轍。編寫校本教材《幼兒園課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時,考慮到職校學生學習方法欠缺、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特點,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教材模式、內容設計等方法,提高教材的可讀性。
2.1結合"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重新建構教材模式,重組專業(yè)知識體系,把教學內容分解到精心設計的一系列任務中,通過讓學生自己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如:怎樣規(guī)范設計教案?怎樣組織一節(jié)幼兒園體育活動?怎樣提高講故事技巧?怎樣組織幼兒園科學實驗?……通過對接幼兒園的工作任務,學生目標明確,正視差距,提高了學習主動性。
2.2如果滿篇都是抽象的大段文字,易使學習者疲勞。在教材的排版設計上,充分利用照片、圖片、插圖、表格補充教學內容,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幫助學生直觀了解學習內容,增加跳躍感和吸引力,提高教材的可讀性。
2.3學生技能學習、實踐練習要分步實施,如果將教學設計方法通篇教給學生,結果只能囫圇吞棗,不利于學生掌握吸收。因此,教材中案例的選擇要生動有趣,豐富有典型性。案例的分析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幫助學生真正掌握幼兒園教育教學的組織方法??梢苑植襟E進行"教學導入"、"教學環(huán)節(jié)過渡"、"教學結束" 的案例分析及實踐練習,最后再串聯(lián)起來,只要前面的小"部件"開展扎實,就很容易得到后面的"整機"。教材的針對性、實用性也就提高了。
2.4將知識性強的理論化繁為簡,化深為淺,化難為易,注意語言的表述通俗易懂,教材的內容豐富多彩,降低理論學習的難度,增加實踐訓練的比例。結合目前幼兒園實際,既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又通過典型活動類型的指導,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教材中既有教師引領的空間,又給學生留下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間,體現(xiàn)"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學生對教材嚼之有味,學之有得,思之有獲。
3.組織教師研討,提高校本教材的可操作性
參與校本教材建設,對老師來說,是專業(yè)成長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編寫校本教材要注重積累教學素材,對體會深刻、學生反響較好的內容進行整理,并認真學習相關課程的專著、教材和論文,從中吸取有益的學術成果,編寫綱要,形成初步的教材。校本教材的開發(fā)不是一種短期的個人計劃,而是一種長期的集體設計。在開發(fā)過程中,要組織教師研討,發(fā)揮教師的集體智慧。集思廣義,經驗交流,成果共享,帶動教師對教學工作進行反思,激發(fā)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推動教師不斷尋求教育實踐的合理性,注重教材所體現(xiàn)出來的基本特性,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使教材在修訂中不斷加以完善,真正體現(xiàn)出校本教材的"本校"特色。
校本教材主張以學校為整體,集體協(xié)作,共同決策和開發(fā)。在校本教材的研討中,教師們相互學習,共同研究問題并找出解決的方案,幫助教師認識到自己所教的科目與專業(yè)整體的培養(yǎng)目標對接,從而形成整體的課程觀,而不是狹隘的學科意識。在《幼兒園課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中,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如學生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講故事技巧、繪畫技能、音樂技能等,才能進行幼兒園科學領域、語言領域、藝術領域的教學設計,通過研討,幫助專業(yè)教師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使教師不再局限于課堂的具體教學設計上,從而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改編或重組能力、選擇學習主題,設計教學內容的能力。在合作過程中教師為解決問題,勤于思考,大量閱讀書籍、文獻、報刊雜志等,更新了知識結構,擴展了視野,同時也增強了教師的合作意識,提升了合作能力。
4.重視使用反饋,提高校本教材的實踐性
在《幼兒園課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初步形成教材后,經過學校認定,修改較完善后,送印刷廠規(guī)范印制,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試行使用。使用過程中進行跟蹤研究,收集使用反饋意見,對于一些晦澀難懂的、不常見、不常用、無助于學生學習的知識及時的調整和刪減;對于一些不利于學生操作,學校也無法實施的活動案例,不再納入教材內容;對于一些中長期才能見效,不安全或不便于學生探究的專題或活動也沒有必要在教材中設置。對于一些課內講授但又無詳細資料的,或者是一些生活小常識,或者是一些小試驗,或者是名家名篇,或者是日常所見而又未加深究的,再將其作為校本教材開發(fā)的原始資料進行拓展。對于一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內容、便于主動參與動手訓練的內容保留并修改完善,這樣,教材的可操作性增強了,學生因為學習困難而輟學的情況減少了,主動參與實踐訓練的學生多了,有效地解決了教與學之間的矛盾。主編教師也通過學生意見反饋――在實踐中自我感悟--進行教材二次設置――修改完善--提高校本教材的編寫質量。
5.專家指導論證,提高教材的科學性校本教材在開發(fā)過程中,一定要整合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的建議和意見,更要邀請學者和專家進行論證指導,提高教材的水平。
5.1根據(jù)幼兒園行業(yè)專家指導,補充幼兒園知識與技能。《幼兒園課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的教材開發(fā)編寫,雖已增加實踐訓練的比例,但主要還是沿用理論課教材編寫體系,缺少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實性和前沿性實例,在幼兒園專家的指導下,又增加了"繪本教學"、"區(qū)域教學"等教學方法的設計與實踐,通過行業(yè)教材的整合與補充,為學生提供行業(yè)發(fā)展最新的知識和技能,使教學內容具有更強的適應性、超前性和靈活性,從而使培養(yǎng)出的學生真正實現(xiàn)"零距離"就業(yè)。
[關鍵詞]問題教學;俄羅斯;5-7歲兒童;矛盾;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G6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8)11-0047-03
俄羅斯學前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幼兒個性的全面發(fā)展,而其核心是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俄羅斯學前教育界開始對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反思。5-7歲兒童問題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被提出來的。在問題教學中,教師不是給幼兒講述現(xiàn)成的知識或真理,而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組織幼兒開展研究、探索活動,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探索和研究能力,建構新的知識。就如C.π.魯賓斯坦所言,問題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真正的、獨立的、有成效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
問題教學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展開的具有試驗與研究性質的一種教學方法。實驗證明,這種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更加有效。通過問題教學,教師和幼兒共同取得進步,他們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成長。對教師來說,他們積累了更多的教學經驗,更加了解幼兒;對幼兒來說,他們不僅產生了參與認識活動的興趣和熱情,還獲得了新經驗,建構了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這種問題教學方法給我國幼兒教育以諸多啟示。
一、問題教學案例分析
以有關俄語語法知識的主題活動“重音”為例。幼兒根據(jù)教師的建議自主完成以下任務:默讀黑板上的詞語,如“rBO3πHKH”(這一詞有“釘子”和“石竹的花”兩個含義。若重音落在“O”上,意為“釘子”;若重音落在“H”上,意為“石竹的花”),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在練習本上畫出這個詞表示的物體。通常,一部分幼兒會畫釘子,而另一部分幼兒會畫石竹的花。教師把幼兒的畫呈現(xiàn)在黑板上,黑板右邊是幼兒畫的釘子,黑板左邊是幼兒畫的石竹的花。由于圖畫對比十分鮮明,這引起了幼兒的興趣?!罢l畫的正確?”教師組織幼兒就這一問題進行討論。然后,教師詢問幼兒:“我在黑板上只寫了一個詞語,為什么你們畫出兩種不同的物體――釘子和石竹的花?”幼兒可能會提出自己的見解:因為這個詞里隱藏著兩個詞語,雖然它們的寫法相同。但是不同的發(fā)音代表不同的含義。這時,教師可以建議幼兒讀出單詞,然后仔細地聽一聽它們是如何發(fā)音的,而后再確定發(fā)音上的區(qū)別。隨后教師可以呈現(xiàn)“釘子”或“石竹的花”的圖畫,幼兒根據(jù)教師呈現(xiàn)的圖畫,讀出詞語“釘子”或“石竹的花”。在這種交談的過程中,幼兒自然而然地發(fā)現(xiàn)不同的發(fā)音代表不同的含義:對“TBO3πHKH”這個詞來說,重音可以落在不同的音節(jié)上;重音落在不同的音節(jié)上,這個詞便具有不同的含義。
詳細分析這一案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教學的前提是設定幼兒需要掌握的新知識。在“重音”這個主題活動中,詞語的意思取決于重音的位置。對幼兒來說,這就是新的知識。教師為此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幼兒解決有趣的、帶有矛盾沖突的問題,即幼兒根據(jù)“TBO3πHKH”這一詞,畫出自己對詞語的理解,結果呈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意見。看到同一個詞卻畫出了兩種不同的物體,這一矛盾沖突引起了幼兒對誰畫得對、誰畫得錯的好奇與爭論,激發(fā)了幼兒認識新事物的興趣。這時,教師提出了預先準備的問題:“為什么看到同一個詞后,你們畫出了兩種不同的物體――釘子和石竹的花?”這一問題幫助幼兒意識到了矛盾所在。于是,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探索活動。發(fā)現(xiàn)了新知識,即詞語的意思取決于重音的位置。在這一案例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要開展高質量的問題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向幼兒提出問題時應該考慮幼兒的能力水平,即幼兒提出問題和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難度過大或過小,都不能引發(fā)問題情境,幼兒的認知需求也可能無法產生。
二、問題教學的關鍵問題
問題教學的開展離不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矛盾的產生。這里的矛盾是指幼兒在認識過程中產生的沖突。在問題情境中,矛盾表現(xiàn)得越清晰,教師提出的問題越有針對性,越能促進幼兒思考。那么,如何抓住矛盾的產生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呢?
首先,教師要預先想到在教學過程中幼兒頭腦里可能產生的矛盾。幼兒具有非常強烈的認識事物的好奇心,在他們的頭腦里有很多具有“沖突性”的矛盾,他們總是希望自己探索或者在他人的幫助下解決這些矛盾。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教師要預先想到在教學過程中幼兒頭腦里可能產生的矛盾。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針對幼兒可能關注的矛盾,設置合適的問題情境,幫助幼兒解決矛盾。這樣做既能鍛煉幼兒的探索、研究能力,也能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兒善于發(fā)現(xiàn)新事物、善于在成人面前提出新問題的特點得到保持。
其次,教師要學會抓住對幼兒來說比較有意義的矛盾。什么才是有意義的矛盾呢?俄羅斯學前教育專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有意義的矛盾就是那些能促使幼兒的思維活躍起來、明確指向探索未知事物且教師無法主觀地進行控制的認識沖突。這些有意義的矛盾能夠激發(fā)幼兒開展探索活動的興趣。正是因為幼兒不斷地解決這些有意義的矛盾,問題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果矛盾的產生是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那么我們可以把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法看作是凸顯矛盾的方法。正如庫德里亞夫采夫所言,只有在解決新的教學任務、難題時,尤其是在學習者擁有的知識系統(tǒng)與新的教學任務、難題向他們提出的要求之間存在不適應的時候,才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借助幼兒熟悉的日常生活知識與他們不能解釋的科學知識之間的沖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譬如,開展“水”這一主題活動時,教師告訴幼兒準確的科學知識:生命機體(包括植物、動物和人類)的三分之二都是由水組成的。但是幼兒認真地觀察室內植物之后可能會產生疑問:“水在哪里?”幼兒還可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矛盾:在手上、腳上、身體上為什么沒有水?如果有水在身體里面,為什么跳躍時不會發(fā)出聲音?這樣,幼兒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科學知識之間明顯的沖突。幼兒會認為科學知識不正確,因為它不符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不符合自己預先掌握的知識。于是,矛盾就產生了:新知識與幼兒原有的知識體系不相融。此時,教師不能把新知識強加給幼兒,而是要認真地聽完幼兒的所有解釋,鼓勵幼兒嘗試進行推論,保護幼兒在討論中的積極性,然后建議幼兒親身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所有生命機體的三分之二都是由水組成的”這一知識。
此外,教師還需要學會將各種問題情境相結合,從而幫助幼兒學會尋找各種現(xiàn)象之間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制約的關系,這也是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有效方法。
三、問題教學對我國幼兒教育的啟示
1 教師要多利用幼兒的問題開展教學活動
教師具有明確的問題意識,這對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至為重要。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會有很多切實的感受,這些感受里面一定包含著許多對現(xiàn)實問題的反思。對這些感想和反思的最好處理方法是進行進一步的理性思考。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與反復思考,教師的問題意識會進一步增強。
問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充分說明了教師具有問題意識的重要性。試想,如果教師不能靈敏地觸及幼兒關心的問題的核心,不能智慧地引導幼兒思考并解決問題,以幼兒的現(xiàn)有經驗,他們很難認識到新的問題,也很難持續(xù)不斷地產生新的認識興趣,教學活動就無法順利開展,鍛煉幼兒思維能力的目標也就無法實現(xiàn)。
2 教師要賦予幼兒一定的心理空間
人的思考與創(chuàng)造都需要一定的空間。這里的空間包括身體的空間與心理的空間,其中更重要的是心理空間。通過對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解讀。我們可以看出,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過程能夠促使幼兒提出假設,得出結論,但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這需要讓幼兒擁有一定的心理空間。如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沒有給予幼兒這個心理空間,總是害怕幼兒犯錯誤,必定會束縛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的主動性。沒有一定的心理空間,幼兒會越來越“膽小”,生怕說錯了答案,長此以往就很難進行大膽的思考與創(chuàng)造了,思維能力也無法得到更好的鍛煉。
而在問題教學活動中,俄羅斯的幼兒園教師恰恰做到了充分鼓勵幼兒進行想象、思考,并且賦予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思想的空間。這樣,教師不僅很好地開展了教學活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幼兒認識到自己是能夠完成很多任務的。在教師的鼓勵下,幼兒逐漸增強了對完成任務的興趣與信心,更愿意自主地認識與思考問題,從而逐步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也隨之得到提高。
3 有效的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幼兒共同完成的活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