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學前教育教學研究范文

學前教育教學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前教育教學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前教育教學研究

第1篇:學前教育教學研究范文

一、ESP理論

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專門用途英語)指針對某特定職業(yè)或學科相關的英語,且結合學習者的特定目標和需求開設的英語課程。Strevens根據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的具體需求,歸納出ESP具有四個區(qū)別特性:(1)教學目標必須能夠滿足學習者的特定需求;(2)教學內容必須與某一個專業(yè)、職業(yè)及其實踐活動密切相關;(3)教學重點落實在與特定的專業(yè)或職業(yè)相關的詞匯、語法和語篇運用上;(4)必須具有與通用英語(EnglishforGen-eralPurpose)相對照的特征。由此可見,ESP的知識是不屬于英語語言共核部分知識,它的本質是以社會和個人的需求為主要驅動的英語學習,學習內容具有專業(yè)性強的特點,需要經過專業(yè)系統(tǒng)學習才能掌握,并且這種理論指導下培養(yǎng)出的是職業(yè)需求的專業(yè)型人才,能起到緩解學生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之間供不應求的矛盾,比如公務英語、警察英語、法官英語、藥劑師英語等。

二、基于ESP理論學前英語教師專業(yè)素質結構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幼兒教師的隊伍呈現壯大趨勢,教師隊伍的學歷水平整體提高,教師專業(yè)化程度在逐步加深。然而,關于ESP教師專業(yè)素質構成,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有的研究者認為,ESP教師的知識結構包括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專業(yè)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有的研究者認為,ESP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較強的教學能力和必要的相關專業(yè)知識。還有的研究者則把合格的ESP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概括起來包括:英語學科知識、專業(yè)學科知識、ESP理論和教學方法。結合以往研究者的成果,本文對ESP教師專業(yè)素質結構整合成四個模塊,包括教師專業(yè)情意模塊、英語學科知識和技能模塊、專業(yè)學科知識和技能模塊以及專業(yè)能力模塊,并據此構建了學前英語教師專業(yè)素質結構體系。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一)較高的專業(yè)情意

教師的專業(yè)情意是教師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較穩(wěn)定的情感傾向,它包括教師對待教育的意識、態(tài)度和專業(yè)精神。它是教師必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教師素質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研究表明:教師專業(yè)情意與專業(yè)發(fā)展能力、專業(yè)參與和表現之間成正比例關系。幼兒教師的職業(yè)具有特殊性,主要由其教學對象決定的。學齡前兒童的身心處于人生可塑性最強階段,幼兒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對幼兒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一客觀現實決定了幼兒教師角色的多樣性,他們既是幼兒生活的照料者,也是學習的引導者,還是幼兒與社會的溝通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幼兒教師工作具有復雜性、繁瑣性以及挑戰(zhàn)性。此外,當前幼兒教師普遍面臨工作壓力大而工資待遇低、付出多而獲得社會關愛少的雙重矛盾與尷尬。根據馬斯諾尊重需求可知,這些矛盾與尷尬直接影響著幼兒教師對自身職業(yè)的認同感和職業(yè)幸福指數。因此,幼兒英語教師面臨來自教學內部和外部的困境,就決定了對于幼兒教育事業(yè)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yè)情意,才能保持持久的熱情和動力。

(二)復合型的知識和技能結構

學前英語教育要求師資既應具有較好的英語能力,又應具有扎實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英語方面,幼兒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英語語言學、文學、英美國家文化等領域的共識知識;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包括準確的語音、語調以及流利的口語。英語語言基礎知識不僅能提高幼兒教師的語言文化鑒賞能力,也能培養(yǎng)幼兒的文化好奇心和敏感性。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研究表明,0-6歲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幼兒英語教師準確的語音、語調是幼兒英語教學高效進行的重要保證。學前教育方面,需要掌握幼兒教育基礎理論與實踐知識、幼兒教學法知識、幼兒技能。首先,幼兒教師英語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觀念。主動了解幼兒教育學和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前沿,掌握學前教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形成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發(fā)展觀。其次,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征,正確地使用幼兒英語的游戲教學、情境教學、兒歌教學、故事教學等方法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后,幼兒技能是教師組織幼兒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特別是英語兒歌、英語故事、英語歌曲、英語游戲等教學技能,這既能滿足調動幼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的教學目的,同時,也符合幼兒愛動的生理發(fā)育特征。

(三)一定的教學、科研、反思能力

教師需要做一名研究者,這是21世紀賦予教師的使命。教師的教學實踐、研究、反思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和重要特征。教育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地自我反思,在反思中研究,更新觀念,提高理論水平。由于我國的幼兒英語教育起步較晚,沒有形成成熟的教學模式,故需要幼兒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fā)現、分析、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教學實際問題,把問題轉變成相關研究課題,在研究中轉變教學思維,更新教學理念,提高理論水平,積極構建符合中國現狀的幼兒英語教學模式,并在過程中實現自身專業(yè)發(fā)展。

三、學前英語教育師資培養(yǎng)路徑

基于上述對學前英語教師專業(yè)素質的要求,結合我國學前英語教育師資培養(yǎng)方面的實際情況,本文對于學前英語教育師資培養(yǎng)提出以下路徑:

(一)培養(yǎng)幼兒英語教師健全專業(yè)情意

事物發(fā)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根本而外因則起著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良好專業(yè)情意的形成,既需要教師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外部學校環(huán)境給予支持。首先就幼兒英語教師個人角度而言,需要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反思的意識、自控能力。幼兒英語教師自身的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以及教學方法方面就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個體,因此應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與此同時,還要有不斷反思的意識。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就曾說過,“堅持寫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成為教學名師”。這說明,反思對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起著關鍵作用。良好教師專業(yè)情意的形成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不斷反思自己價值觀、師德觀、教學觀、學生觀,形成良好專業(yè)倫理、素質的過程。在專業(yè)生活中,教師則需反思自己的工作動機、工作態(tài)度、工作滿意度等以幫助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最后,幼兒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面對棘手的教學事件時,要有自我調控的能力,做到讓整個教學過程都是愉快輕松的。從學校環(huán)境角度而言,可以從以下方面給予支持:首先,強化幼兒英語教師職業(yè)情感,塑造幼兒英語教師的專業(yè)靈魂。學生在選擇幼兒英語教師這個職業(yè)之前,對這個職業(yè)的認識缺乏理性認識,因此,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應該有意識地強化學生對這份職業(yè)的信念,形成初步的幼兒英語教師專業(yè)情意。入職后,對新任幼兒英語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實踐,讓他們對這份職業(yè)擁有持久穩(wěn)定的情感。其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創(chuàng)建幼兒英語教師成長的環(huán)境。具體來說,學校要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方面體現出“以師為本”的理念,讓幼兒英語教師在工作中找到職業(yè)認同感、歸屬感和成就感,愿意奉獻自己的精力與時間到幼兒教學中。最后,建立科學、合理的競爭機制、創(chuàng)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平臺。競爭既能喚醒幼兒英語教師的內在動機與熱情,又能讓他們在競爭中保持良好的教學狀態(tài)。最后,提供多種多樣的幼兒英語培訓、專題講座、外出進修等學習形式,以保證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途徑的多樣性。

(二)培養(yǎng)“英語+學前教育”的復合型學前英語教育師資

20世紀90年代,《關于外語專業(yè)面向21世紀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頒布標志著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yǎng)的共識和模式探索逐漸成熟。多數外語學院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求,從自身學校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形成了六種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1)外語+專業(yè)知識;(2)外語+專業(yè)方向;(3)外語+專業(yè);(4)專業(yè)+外語;(5)非通用語種+英語;(6)雙學位。對于學前教育英語師資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采用“外語+專業(yè)”的模式,即“英語+學前教育”的模式。這個模式下,英語教學質量是前提,強化學前教育教學。課程設置由英語課程、學前教育課程和藝術教育課程組成。英語課程中,重點培養(yǎng)正確的語音語調以及良好的聽、說能力;學前教育課程板塊,以幼兒技能為重點,并持續(xù)開設幼兒教育活動和幼兒英語活動設計兩門課;而藝術課程板塊,則以彈、唱能力為重點,也持續(xù)開設鋼琴、聲樂、舞蹈等課程。在實際的教學實施中,要注重三者之間的有機組合,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學前英語教育師資。

(三)培養(yǎng)學前英語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

第2篇:學前教育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中職院校;學前教育;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設置策略

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yè)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已成為關系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部分。舞蹈課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一門主要課程,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根據社會的需要,為培養(yǎng)實用型的幼師而服務。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必須從幼師工作的實際需求出發(fā),以幼兒教育為核心,培養(yǎng)適應幼兒教育需求的幼師。學前教育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與藝術專業(yè)和舞蹈專業(yè)課程不同,其運用的對象是幼兒,所以應當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進行中支援下學前教育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的設置和編排。

一、中職院校幼兒舞蹈課程的目的

舞蹈能夠展現形體美和節(jié)奏美,抒發(fā)舞者的情感,陶冶情操。舞蹈是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的重要手段,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不僅是學前教育專業(yè)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必修內容,也是未來從事幼師工作的一項基本職業(yè)技能。通過中職院校幼兒舞蹈課程,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知識,掌握幼兒教育的基本理念,并積累充足的舞蹈創(chuàng)編知識,為幼兒舞蹈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幼兒教師的工作對象是3-6歲的幼兒,這些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幼兒園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教幼師良好的舞蹈創(chuàng)編能力,可以說舞蹈能力是以為幼師開展各項工作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必須傳達給學生科學、實用的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理念和知識,以及基本的舞蹈節(jié)能。讓學生明確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的目的和作用,才能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循循善誘,給予幼兒更好的舞蹈教育,更好地發(fā)揮舞蹈課程對幼兒的作用。

二、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的作用

1.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身體運動機能

幼兒的年齡決定其心理和生理特點,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具有生動、活潑的優(yōu)點,幼兒在進行舞蹈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中,其骨骼、呼吸和神經系統(tǒng)乃至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生理機能都能獲得良好的發(fā)育。而且通過長期的舞蹈訓練,能夠矯正一些由不良習慣導致的形體毛病,如駝背,塑造身體的優(yōu)美體態(tài)。在舞蹈創(chuàng)編教學過程中,能夠強化幼兒身體上的運動技能,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輕松訓練,快樂成長,并進一步拉近幼兒與幼師之間的距離,在幼兒與幼師之間更易形成相互信賴的關系。

2.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展

幼兒舞蹈在題材、主題和表現形式方面都非常的豐富多彩,幼兒在學習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的過程中,將游戲與舞蹈相結合,幼兒便可以在學習、排練和表演舞蹈的過程中訓練和發(fā)揮其觀察力、注意力和記憶力,進一步發(fā)展其思維想象能力、對音樂和舞蹈的感受力以及表現力。在訓練和發(fā)揮這些能力的同時,在舞蹈中不斷強化其自身的反應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性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環(huán)境對人的性格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性格并非天生的,而是受后天環(huán)境影響逐漸形成的。先天因素僅對個人的性格有極小部分的影響,后天環(huán)境中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等都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對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和性格具有積極作用,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發(fā)現美,有助于培養(yǎng)和訓練幼兒良好的情感表達能力。

4.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

在傳統(tǒng)的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中,主要以幼師示范、幼兒模仿、不斷練習的形式完成教學。而在現代化的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中,新增了一個幼兒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幼兒自己編排舞蹈動作,這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且在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幼兒不僅需要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還需要具備實踐的勇氣。在現代化的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中,幼兒在自我創(chuàng)編舞蹈之前,必須感受舞蹈動作的美及其背后所蘊藏的文化內涵。通過幼兒的自助編排舞蹈,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逐步激發(fā)幼兒的思維能力和組織能力,通過小組合作的編排方式,幫助幼兒學會互相欣賞、鼓勵和互相幫助,并給予幼兒們成就感。

三、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幼兒舞蹈課程設置策略

中職院校學前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舞蹈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以便為從事幼兒的教育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與舞蹈教學和藝術院校的舞蹈專業(yè)教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在筆者的舞蹈教學實踐經驗中,發(fā)現很多學生在學習舞蹈時感覺大多比較簡單,但是若要自己創(chuàng)編舞蹈時,就會感到困難,甚至無從下手。因此,筆者認為,要想讓學生掌握舞蹈創(chuàng)編的方法,首先必須掌握好理論知識,其次是豐富的課堂實踐經驗。舞蹈教學的實踐性非常強,要想不斷提升編舞的能力,必不斷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要想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課堂訓練,在筆者嚴重,增加課堂訓練需要從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著手:

1.模仿動作練習是基礎

模仿動作練習是舞蹈學習的基礎,也是在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教學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手段。模仿課堂上學過的舞蹈并進行重新編排,是編舞活動的開始階段,模仿動作練習是啟蒙階段的第一步,創(chuàng)造也是從模仿中逐步發(fā)展而來的,特別對于舞蹈知識儲量不夠豐富的學生來說,模仿動作練習更是舞蹈創(chuàng)編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因此,必須加強學生的模仿動作練習量,除課堂時間外,可以布置課后的練習任務。

2.重組動作練習是關鍵

在積累了一些動作之后,便需要對這些動作進行重組,再配以新的音樂,便成為了新的舞蹈曲目。重組動作在幼兒的舞蹈教學中十分實用,例如,在學會了藏族舞的接班步法、手法和肢體動作之后,就可以將學到的動作重新組合,并配以一些合適的歌曲,經過加工之后就可以創(chuàng)編出具有一定質量的舞蹈活動。

3.創(chuàng)造動作練習是靈魂

一般而言,人的思維都會受到定向思維的影響,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創(chuàng)造動作大多是在原有動作基礎上進行改變而來的。因此,在平常的教學中,應當有意識地讓學生多參與此類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此外,還需要豐富學生的舞蹈作品儲量,多讓學生觀看和分析舞蹈成品和其中的動作,提高其舞蹈審美能力。學生在積累了足夠的知識和素材之后,就能夠融會貫通,將幾個不同的動作巧妙結合,進而產生新的動作。在課程的設置中,可以增設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舞蹈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舞蹈,進而訓練學生的舞蹈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結語

舞蹈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也是幼師在開展幼兒教育過程中必備的一項職業(yè)技能。通過良好的舞蹈課程,能夠獲得更好的幼兒教育效果。因此,在中職院校學前教育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的教學中,必須使學生明確舞蹈創(chuàng)編對幼兒的作用,明白舞蹈能力對一個幼師而言所具有的特殊意義。中職院校學前專業(yè)教師應當根據幼師所需要的舞蹈能力科學設置課程,給予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更好的舞蹈創(chuàng)編學習體驗以及更好的學習效果,確保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更好的實踐到日后的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任嚴.淺談中職學前教育舞蹈創(chuàng)編在幼兒游戲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3-09-30.

第3篇:學前教育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學前教育;學前心理學;教學

《學前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之一。主要內容包括兒童心理發(fā)展相關理論、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各階段的年齡特征以及如何促進學前兒童心理各方面健康發(fā)展等。學前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學生最早接觸的專業(yè)理論課程,此后的許多課程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該課程。如何上好這門課,使其真正發(fā)揮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中的基礎和核心作用,一直是高校學前教育教師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目前許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都將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為培養(yǎng)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幼教人才?!皩W以致用”,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許多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都感到枯燥無味、晦澀難懂、到了幼兒園用不上。問題出在哪里?

一、先明確:目標是什么?

作為一門“理論課”,《學前心理學》教學中必然會包含大量的“知識”,使學生掌握兒童心理發(fā)生、發(fā)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并掌握學前兒童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年齡特征和個體差異;但是,通過“知識”教學,我們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是,使學生形成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掌握了解兒童、研究兒童的基本方法,產生對兒童發(fā)展相關問題的興趣,形成知道了兒童的“特點”、就會思考相應的“措施”的思維習慣,并能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分析、解決學前兒童發(fā)展中出現的問題。

二、如何讓學生“樂學”

《學前心理學》里包含大量的系統(tǒng)知識,且往往課時有限(大多高校都是每周2-3個課時)。如何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大量的知識?通過傳統(tǒng)的講授法,圍繞學科的知識體系,直接將理論知識系統(tǒng)地傳授給學生,這是目前大多數教師在進行《學前心理學》教學時采用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確解決了傳授大量知識的問題,但由于學生為了“聽懂”和“記全”而疲憊不堪,既難以真正體會這些知識對于將來專業(yè)成長的重要性,也難以真正由知識學習內化為需要、升華為理念,更難以轉化為相應的實踐能力。事實上,即使是知識的學習,也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方法。比如“問題導入”,由學生或教師搜集兒童發(fā)展中的具體案例,先讓學生思考、討論,再由師生總結,最后由教師呈現結論,這種方法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生思考上,能夠較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并且能引導學生建立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意識和能力,知識呈現既沒有花太多時間、也做到了深入淺出。再比如可以結合“翻轉課堂”模式,教師通過小視頻、資料、課件等方式,讓學生先在課外自學理論知識并發(fā)現問題,再將問題帶到課堂內通過小組討論、情境模擬等方式深入學習,課后還可以通過qq群等途徑進一步討論和延伸??偠灾?,只有讓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才會“樂學”、“愿學”并“勤學”。

三、如何讓學生“致用”

《學前心理學》要求學生最終能夠在真正的教育實踐中觀察兒童、了解兒童、研究兒童、幫助兒童。然而,我們看到大多數學生談論起幼兒、到幼兒園面對幼兒時,仍是采取原有的“常識”來應對,《學前心理學》沒有真正發(fā)揮促進學生專業(yè)化的作用。目前大多《學前心理學》教學都是在高校的課堂內完成的。學生們聽著老師說的各種兒童特點,偶爾穿插幾個“小明”、“小紅”的案例,這種隔靴搔癢的方式難以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性認識,所學習的“特點”也難以和實際中面對的幼兒發(fā)生聯系。既然《學前心理學》是以學前兒童為主體,那么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不能脫離學前兒童。事實上,上個世紀北師大教育系在這門課的教學中就已經采取了學習的同時讓每個學生到幼兒園中持續(xù)一年追蹤研究一個兒童的方法1,這種方法一方面使學生學習到的各種特點、規(guī)律立體化,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及時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然而這種方法到今天仍沒有得到廣泛運用。除了讓學生追蹤觀察,教師平時還應注意搜集真實的案例,讓“小明”、“小紅”不再干癟、平面化,讓學生通過這些案例能夠真正體會兒童的成長特點,讓我們的教學不再是紙上談兵。目前大多數高校學前教育的見習、實習都缺乏明確、具體的目標指導,只要是按時上下班、上幾次課、形式化地完成幾個教案和觀察記錄,就能完成見習、實習任務。但是,如果能夠將見習、實習與具體課程相結合,比如,在《學前心理學》中學習了學前兒童想象的特點之后,要求學生在緊接著的見習中結合所學特點觀察幼兒的繪畫、結構性作品、講故事,這樣便能及時使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實踐中對幼兒的觀察和了解了。

四、評價:目標達到了嗎?

目前《學前心理學》大多采用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占70%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時成績主要參照平時作業(yè)、考勤等表現,且平時作業(yè)多以有標準答案的題目為主;而期末考試則是以知識考核為主的閉卷考試,盡管包含客觀題和主觀題,但主觀題也往往是按照“標準答案”來批改的。這種以“唯一答案”為指導、以“知識”為中心的考核方式,勢必只能看到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看不到學生理解知識的深度、更看不到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對幼兒某個時期的觀察和記錄、和幼兒的某次聊天、平時閱讀搜集各種資料的積極性、見習結束時是否能夠提出兒童發(fā)展中的問題、問題思考過程中與他人探討的態(tài)度等等,更加側重考察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態(tài)度的形成??傊?,《學前心理學》是一門“理論課”,但所有的“理論”都只有落實到實踐中才有價值?!秾W前心理學》也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踏上專業(yè)道路的第一塊基石。我們應該、也完全能夠將這門“理論課”變成有趣、易懂、實用的“實踐課”。

參考文獻:

第4篇:學前教育教學研究范文

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是一個世界性的教育問題,我國早在90年代初就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開展了幼小銜接課題的研究工作。從對策的角度看,幼小銜接的問題涉及到多個層面,主要是政策層面、主體層面和內容層面。本文重點探討屬于微觀層面的主體和內容方面的對策問題。

一、形成合力育人

教育主體間的銜接。幼小銜接,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教師要通過到小學聽課、參加相關培訓等方式,充分了解兒童進入小學后所要面對的語文學習任務與要求,以及學習方式和環(huán)境的改變,有針對性地做好入學準備工作。還可以定期組織兒童參觀小學校園和小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讓兒童不僅做好能力上的入學準備,而且在心理上做好準備以積極主動地去適應新生活。小學教師也要主動與幼兒園教師溝通,深入了解兒童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特點的基礎上,確保語文學習任務與要求的連續(xù)性。還要注重通過模仿幼兒園環(huán)境、組織學生回憶幼兒園生活等方式,引導兒童回憶和分享在幼兒園渡過的美好時光,同時感受小學這個新的大家庭親切而友好的氛圍,為兒童實現順利過渡奠定基礎.

幼小銜接,學校的作用也很重要。這種銜接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將小學和幼兒園結合成一個教育階段。這方面西方一些學校的嘗試很有啟發(fā)意義:比如美國公立幼兒園基本上設在小學,與小學低級相銜接,英國把幼兒教育和小學低年級教育合并成一個教育階段,把創(chuàng)設一個完整連續(xù)的學習環(huán)境作為課程設計的核心。因此,可以把幼兒園與小學設置在一個校園內,推動銜接問題的有效解決。

家長在幼小銜接中應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幼兒園教師要經常與家長交流育兒知識,提高學生家長的育兒素質,糾正他們不正確的態(tài)度、方法,尤其是要讓家長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小學教師要提醒家長注意了解幼兒和小學的區(qū)別,了解孩子的發(fā)展水平,采取正確的教育療法教育孩子。尤其要幫助幼兒喜愛學校,讓他們對小學的學習生活充滿向往。

二、增強吸引力

語文教材的銜接教材銜接體現的是教材編寫的整體性、連貫性和內在邏輯結構。應該說,目前小學語文教材在編寫時已經較好地照顧語文教材方面的幼小銜接問題?,F行的國標本語文教材的編寫者董小玉教授曾說,在編寫這套教材時,注重了從終身教育背景下語文教材對幼小銜接的關照。他們把“放低起點、小步快進、激勵自主、成功達標”作為語文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關注學科融合而不忽視語文基礎,增強現代意識而不削弱傳統(tǒng)文化,為未來人才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教材通過體裁多樣、題材豐富、文質兼美的課文引導,使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審美情趣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北热?,在教科書首頁,以漢字娃娃簡潔生動、富有親和力的卷首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拼音教學中,引入大量貼近兒童生活和孩童情感的兒歌。因此,語文教材對幼小銜接的關照是要把握教材的吸引力,要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關注生命力

語文教學方法的銜接在現有政策、教材等不變的情況,改變教學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地推動幼小銜接.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方法要作三點改進:一是有張有弛,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思考能力。二是開展趣味競賽活動,讓幼兒體驗勝負,培養(yǎng)上進心。三是適當調整學習方式。小學教師教育方法的改進也有三點:一是注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二是調整評價方式,注重個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三是采用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這些都是很有啟發(fā)意義的建議。

我認為,語文教學方法的銜接核心在于以恰當的方式向學生展現出語文教材資源的生命力。語文教材,尤其是幼兒園和小學初級階段的教材,往往都是充滿生命力的詩歌、童話等兒童作品。這種生命力體現為作品所傳達的故事、情節(jié)、思想、情感等。能把這種生命力傳遞給兒童的教學方法就是好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稱之為生命教學法。生命教學法有三個要點:第一,要注重整體性:要把教材內容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而不是把它肢解成孤立的字詞、句子、段落。第二,要注重趣味性。要讓兒童從語文教學資源中發(fā)現他感興趣的東西,把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作為重點,而不是把學習知識作為重點。第三,要注重形象性。要用形象的語言和描述方式向學生講解各種知識。生命教學法就是要用形象化的手段,把語文教學教材作為一個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資源傳遞給學生,進而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的持續(xù)不斷的學習興趣。

第5篇:學前教育教學研究范文

一、高校學前教育《兒童文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課程教學目標定位偏頗,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

縱觀高校學前教育《兒童文學》課程教學趨向,基本沿襲傳統(tǒng)的文學理論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對單一學科理論基本目標的掌握,學習方法上以理解記憶為主,在考核標準上側重于筆試成績,呈現出較強的失衡性趨向,這種失衡性直接表現為教學目標定位的偏頗。學前教育《兒童文學》忽視了現實服務對象的鮮活性,理論教學與教育實踐實際嚴重脫節(jié),部分高校學生在走上教師崗位后才發(fā)現理論所學與現實教學存在差距,引發(fā)其教學中的不適應性與慌亂性,教學效果不理想。在錯誤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高校學生難以在研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得到提升。

(二)課程內容方面針對不強,重理論教學實踐不足

如果單獨選取課程內容對《兒童文學》教學進行評析,其重理論輕實踐的趨向十分明顯,教學實踐的豐富內涵未被完全挖掘出來,《兒童文學》教學受封閉課堂的限制,教學面單一而狹窄,課堂生動豐富性欠缺嚴重,與實際教學相差較大,理論培養(yǎng)出來的高校學生一旦脫離書本課堂試卷等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往往在教學實踐中陷入尷尬,這種對實踐的忽視是造成上述現象的根源。

(三)課程教學方法陳舊老套,滿堂灌教學亟待改革

通過對《兒童文學》課程現有教學方法的分析,不難看出滿堂灌的痕跡明顯。課堂以教師的講解為主,高校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缺乏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對相關問題的探討也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下失去實效性,高校學生個體內部因素的喚醒與發(fā)展都受到嚴重阻礙,高校學生缺乏對課堂對學科對難點的分析與討論,不利于自身感悟分析能力的提升。此外滿堂灌教學方式側重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忽視了社會實踐的教學指導意義,限制了高校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思考。在滿堂灌教學模式的束縛與制約下,學生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與實際溝通能力缺乏培養(yǎng)引導,課堂教學死氣沉沉。

(四)課程教學考核評價片面,日常考核分析關注不夠

學前教育專業(yè)在開展《兒童文學》課程教學時對往往忽視了課程的評價與考核,并且在進行考核評價時過分關注成績,忽視了學生的日常表現??己朔绞降钠嫘允沟酶咝W生在開展《兒童文學》學習時單純記憶理論知識點,對日常行為規(guī)范關注不夠,不利于職業(yè)素養(yǎng)與職業(yè)技能的提升。這種評價上的片面性使得部分優(yōu)秀學生難以真正發(fā)掘出來,以分數定結論挫傷了部分高校學生《兒童文學》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二、高?!秲和膶W》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分析

(一)明確教學目標與方向,做好課程教學的定位

實現學前教育專業(yè)兒童文學課程教學實效性的發(fā)揮必須以明確的課程目標為教學導向?;诋斍拔覈叩冉逃_展現狀,綜合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的現實背景,學前教學專業(yè)《兒童文學》課程教學的核心目標應是學生對課程本身的認可與理解,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對兒童及兒童文學的熱愛,從而樹立服務兒童服務教育的價值導向。《兒童文學》作為學前教育必修課程,力求實現學生對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的把握,并做好與兒童的交流溝通,從而為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基礎,做好職業(yè)潛能的發(fā)掘。

(二)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做好專題模塊解讀

課程內容的明確要基于兩方面考慮。其一從高校學生知識與能力構成的角度確定課程內容。其二做好對《兒童文學》課程教學原則的遵守。其一涵蓋三個層面,分別為兒童文學理論知識模塊、兒童文學閱讀寫作模塊、兒童文學藝術組織與表演模塊。這三方面關注兒童文學的特征、范圍及一般原理,力求實現高校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及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其二要求以兒童文學功能與作用分析確定兒童文學教學遵循的基本原則。首先要注重增強作品的趣味性。突出《兒童文學》的兒童情趣性,引導學生從兒童的視角發(fā)掘素材新意,注意故事的曲折生動性,借助淺顯直白的語言進行闡述分析,語言表達上要契合兒童的閱讀心理與接受能力。其次要體現作品的知識性。兒童文學題材廣泛,古代傳說,現代英雄事跡、自然風貌、人文山水都等教學素材都應該服務于兒童文學教學。最后要凸顯作品的審美性。通過文學中美的形象塑造,美的情感傳遞、美的語言表達、美的情景模擬等讓小學生在美好事物美好情感的熏陶下得到美的教育,受到美的啟發(fā)。

(三)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法,調動學習興趣與熱情

教學方式是兒童文學課程教學從理論向實踐轉化的直接實施者,在教學方法的選取上應將理論闡述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靈活選擇多樣的教學方式做好高校學生教學技能及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其一可以嘗試朗誦會的形式開展教學。《兒童文學》內容的豐富性尤其是兒童詩歌、兒童散文等文體教學可以借鑒朗誦會的形式,在朗誦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技能,為將來開展語文教學奠定基礎。其二可以組織故事會。運用講故事的方式開展兒童寓言、童話等內容教學,通過對故事的講述增進高校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并提升口頭表達能力。其三可以開展兒童戲劇演練。在教學過程中鼓勵高校學生運用理論所學進行文學劇本的編寫,通過編寫劇本并自主排練演習,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創(chuàng)造能力的同時做好學生未來職業(yè)能力與經驗的積累儲備。通過選取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擺脫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單一性,教學內容的闡釋更到位,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更到位。(四)完善課程考核與評價,構建課程的完整體系完整的課程教學除了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式新穎、教學主題鮮明、教學內容具體外還要有完整客觀的課程考核與評價,這也是我國學前教學專業(yè)《兒童文學》課程改革的一大方面?!秲和膶W》課程考核與評價應著眼于課程本身的培養(yǎng)目標,基于學生未來職業(yè)素養(yǎng)提升的角度做好統(tǒng)籌與把握。一方面在評價內容層面要做好對兒童文學課程一般理論知識與兒童文學鑒賞閱讀的結合,在實現兩者結合基礎上帶動高校學生文學的創(chuàng)作與劇本的表演。其中如何做好兒童文學藝術組織形式的構建是評價內容方面的核心。另一方面在評價方式上應做好對學生日常學習情況與終極考試的綜合性分析,通過定期考核與日??疾斓娜诤?,帶動書面與實踐的互動,從而給出高校學生更加客觀全面的評價,真正發(fā)揮評價的教學反饋作用,從而實現高校學生職業(yè)技能與素養(yǎng)提升的推進。

三、結束語

第6篇:學前教育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高校;學前教育;參與教學模式

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升,社會大眾逐漸開始認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進而對幼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幼兒教育工作者能夠真正擔負起幼教工作的重要任務,為幼兒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基于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應該緊密結合當前高校教育形勢,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科學的調整和改革,進而根據新時期學前教育需求探索更為科學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實施高效教育和引導,真正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高素質的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唯有如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效果才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fā),高校學前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才可以為社會學前教育工作的發(fā)展提供相應的人力資源保障,促使我國學前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1.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中參與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策略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是我國社會積極培養(yǎng)高素質幼教人才的重要陣地,因此我國幼兒教育事業(yè)要想獲得的更好的發(fā)展,就應該結合時展需求對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逐步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設更為新穎的教學模式,保證高校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進而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可以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1]。而參與式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將其應用到教學實踐中能夠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會得到逐步的強化,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十分有必要將參與式教學模式應用到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實踐中,對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實施科學的指導,促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高素質人才。下面本文就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中應用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

1.1參與教學模式的分組應用策略

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中適當的應用分組教學模式應該適當的堅持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的方針原則,最大限度的追求學習小組內部的互相幫助和團結協作,促使課堂教學的內在驅動力得到顯著的提升。在具體操作方面,學校可以結合學習者的實際學習情況、未來發(fā)展?jié)摿σ约霸谛〗M合作學習中的團結協作能力,適當的在小組中進行選拔,設定6-10名小組長。同時,學校還應該按照前一個階段學生的學習效果由教師實施科學的分組,保證分組的科學性和合理性[2]。此外,在完成分組后,教師可以結合小組內成員的男女比例以及性格和學習能力等,在學生同意的前提下,對不同小組成員之間的搭配組合進行適當的調整,進而有效保證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小組學習過程中,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得到顯著的提升。在此基礎上,教師為了保證小組教學的科學性和穩(wěn)定性,還應該對不同小組學習情況加以觀察,進而結合學生的成長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最大限度的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小組學習過程中,主動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為學生課堂參與效果的發(fā)揮提供堅實的保障。

1.2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小組答題教學策略

為了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保證每一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都能夠得到一定的鍛煉,促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教學指導下獲得全面的發(fā)展,進而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一定的力量,高校在積極應用參與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還應該結合參與式教學需求設定相應的小組答題標準,為參與式教學模式中小組作用的發(fā)揮提供良好的保障。其一,要求抽到相關題目的學生在答題過程中能夠迅速起立,面向教師或者黑板回答問題,答題完畢后自覺坐下[3]。其二,教師應該注意要求答題者吐字清晰,使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并且要保證全班學生都能夠清晰分辨答題內容。其三,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該適當的組織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保證交流效果,促使小組合作學習作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激發(fā)。其四,教師可以將問題設定為必答和搶答兩種類型,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選擇特定的題目類型,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引導回答問題。其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旦發(fā)現大量的學生針對同一問題進行搶答,則可以要求學生在搶奪答題主動權的過程中大聲喊出自己的號碼,由教師判斷搶答者,保證小組合作教學能夠順利開展。其六,在同類型搶答問題時,學生已經參與搶答活動并承擔答題任務后,則不能夠參與第二次搶答,盡量給予不同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其七,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如果需要適當的繪圖或者使用教具,則可以要求學生加以演示,并且保證演示過程清晰合理,能夠對其他學生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唯有教師按照上述要求合理組織小組答題教學活動,參與式教學模式下小組答題教學策略的作用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才得以逐步強化,有利于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高素質學前教育人才。

2.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程序

基于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特點以及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需求,高校要想在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對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流程加以明確,就應該綜合分析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方式和應用效果等,促使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一般來說,基于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中應用參與式教學模式應該堅持以下流程,促使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2.1借助全面導入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教師的教學情緒和情感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對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來說,學生只有對某些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4]。這樣,學生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就能夠及時發(fā)現學習的樂趣,并逐步將這種樂趣引申為自身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熱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引導學生逐步進行更為深入的學習,實踐研究證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所取得的教學效果遠遠高于傳統(tǒng)消極被動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應該重視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全面探索故事導入、情境導入、表演導入等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實現學生廣泛參與的目的,為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2.2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為了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條件,為學生營造能夠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fā)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這樣,學生在良好教學情境的刺激下,自身思維能力和拓展能力也能夠得到全面的強化,對學生未來全面發(fā)展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2.3適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接受教師的指導在小組內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對學生未來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強化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應該針對本校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尊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將學生合理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進而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選擇性的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促使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保證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能夠逐層次進行深入的學習,不斷實現學習目標,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

2.4全面落實課堂反饋,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

以學生為主體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結合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進而取得良好學習成效的教學活動。因此在應用參與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效果,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指導,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應該對學生的參與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和總結,并注意將總結結果及時的反饋給相關學習者,在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對學生下一步學習實施科學的指導,促使學生能夠取得更好的參與效果[5]。同時,教師也應該對課堂反饋信息進行科學的利用,及時對自身教學成效加以檢測,并基于教學反饋中發(fā)現的問題對教學策略進行科學的調整,促使自身教學效果得到逐步的提升,為學前教育專業(yè)教育質量的強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唯有如此,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習者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夠親身感受到參與學習的快樂,進而不斷對自身學習潛力進行充分的挖掘,為學生在未來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3.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基于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社會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高校要想保證自身所培養(yǎng)的人才能夠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就應該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斷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調整,積極探索更為科學的參與式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全面的激發(fā),為學生良好學習成效的獲取以及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幼教人才。

【參考文獻】

[1]彭海蕾,劉瑩.中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實踐課程的比較[J].學前教育研究,2012(2):49-54.

[2]萬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昭通學院學報,2014(5):83-87.

[3]付云霞.參與式教學方法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課堂上的應用[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4(12):377-377.

[4]熊婭莉.探析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引進幼兒體智能課程的實踐意義[J].華章,2014(9):232-232.

第7篇:學前教育教學研究范文

隨著社會生活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重視,也被很多國家作為官方語言使用。尤其是幼兒英語教育,在當今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影響幼兒英語學習的三大教育因素是教材、教學方法、教師素質。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結合現展需求和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幼兒學習英語。文章以游戲興趣法為例,對幼兒英語教育進行研究以利于幼兒更好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

游戲教學法;幼兒英語教育;教學方法

幼兒英語教育是時代的需求,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幼兒園發(fā)展的需要?,F在英語教學正在逐步走向生動化和生活化,因此,只有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興趣才能使英語教學更有實效。在幼兒英語教育中,教師正確的教學方法是關鍵。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中也講過,只有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才會主動思考。為了滿足幼兒的求知欲,教師要以一種最簡潔的方法使幼兒獲得必要的知識。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兒最感興趣的就是游戲,在游戲的同時汲取知識,這是一種更容易讓幼兒接受的方法,所以游戲興趣法是幼兒英語教育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幼兒英語教育中,教師在游戲中不斷探究新的形式和方法,是提高幼兒英語水平和培養(yǎng)幼兒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學前兒童英語教育是指根據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通過創(chuàng)設適宜的環(huán)境對學前兒童進行的英語啟蒙教育。學前兒童的英語啟蒙不同于小學英語教育,它是對學前兒童進行英語方面的早期啟蒙,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語音語感的敏感,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一、英語學習方法的創(chuàng)新種類

(一)昂立“0”式英語

昂立“0”式英語是以“英語學習零起點,課堂學習零距離,學生進步零距離”為原則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教學上倡導全英文。這一教學在方法上強調一對一語言交流,讓孩子成為學習英語的主角。(二)匯點TPR模式匯點TPR模式也叫“純自然反應法”。是一種學習語言的方法,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美國James博士發(fā)明。其特點是營造一種自然、純粹的英語環(huán)境。通過模仿學習母語時大腦對外界聲音與畫面產生聯想,實現記憶的自然身體反應,是一種更容易被學員接受和掌握的方法。TPR將英語學習定義為:E=MC2,即English(英語)=Memory(記憶)×Communication2(交流)

(三)卓越雙語言教學法

卓越雙語言教學法是指在課堂中,中外教共同教學,由專業(yè)中國教師負責課堂英語知識總結、輔導疑難,由外教負責英語口語及英語課堂教學。這種方法既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又能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通過對以上幾種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英語學習方法的總結,結合園所的實際情況,在運用游戲興趣法時可將其進行創(chuàng)新綜合,根據幼兒英語教育的啟蒙性,在適宜的難度基礎上,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進行英漢雙用。國外的英語教學理論界特別強調要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要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盡量把枯燥的語言形式轉變?yōu)閷W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

二、如何使游戲興趣法得到正確運用

(一)加強幼兒英語教師的培訓

當前,幼兒園教師在組織英語教育活動時面臨許多困難。為解決這個問題,教育研究和管理部門應對幼兒英語教師的上崗資格認證嚴格把關。一方面加強教師英語專業(yè)知識的日常學習和繼續(xù)深造,不斷更新英語知識;另一方面為教師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幼兒園英語教學培訓。此外,還應加強幼兒英語教師在實踐教育活動中的靈活性,使教師不僅有較高的專業(yè)理論知識,而且在教學中能將實際與理論相結合,更好地將理論運用于教學。

(二)通過游戲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要給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必須豐富孩子的生活。因為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只有豐富的生活,才能為語言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幼兒園要注意增長幼兒的知識經驗,擴展視野,促進思維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堂上,通過教師設計的游戲,讓幼兒多看,拓寬觀察角度;讓幼兒多聽,培養(yǎng)孩子注意傾聽的習慣;讓幼兒多說,使他們有話講、愿意講。在課下,要利用飯后、室外運動等時間有目的地同孩子進行英語交流,不論說錯說對,都要鼓勵孩子。這樣幼兒園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幼兒自然而然地習慣于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

(三)游戲設計的目的性及適宜性

游戲教學必須以教學內容為中心,在設計游戲的時候要充分把握課程的重點、難點,圍繞教學目的合理安排設計游戲。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游戲活動設計要符合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各方面的水平差異。評判游戲是否具有高質量、教育性的標準是學生與老師是否進行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把適當的知識傳授給幼兒。游戲給予幼兒認識世界和發(fā)展幼兒符號能力的機會。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設計也要符合這一主線。學前兒童英語游戲興趣教學法是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征,遵循幼兒語言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和原則,創(chuàng)建系統(tǒng)的,有豐富內涵的英語學習體系。通過游戲這一橋梁,激發(fā)幼兒興趣,使幼兒積極主動探究,讓幼兒初步獲得英語語感、英語思維及英語意識。通過游戲興趣法的教學,讓幼兒在輕松、快樂、自由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既有利于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又為幼兒進入讀寫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楊志國 單位: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陳輝.通向兒童文學之路[M].北京:新世紀出版社,2005.

第8篇:學前教育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問題;對策

培養(yǎng)技能型、應用型和綜合素質型的幼兒園教師和管理者,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學目標,而舞蹈教學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因此,提高舞蹈教學的有效性,促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舞蹈能力,是中職學前教育發(fā)展的基礎。而且,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健全和完善,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所以,重視舞蹈教學的地位,提高舞蹈教學的質量,滿足社會對高素質專業(yè)幼兒舞蹈教師的需求,是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競爭力的有效方式。

1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生源的質量較差:目前,社會對中職教育的認同程度較低,很多家長認為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不高,對于孩子以后的就業(yè)沒有多大的幫助,因此,在中考結束后,許多學生會選擇去普通高中繼續(xù)學習,使得中職學校的生源緊缺。而且,為了招到更多的學生,中職學校只有不斷的降低招生標準,以獲得更多的學生,致使學生的質量參差不齊。同時,由于中職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不同,在實際的舞蹈教學中,很難達成教學目標,致使舞蹈教學的教學效果較低,不利于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育質量[1]。

1.2舞蹈教師隊伍薄弱:隨著國家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招生規(guī)模日益擴大,發(fā)展速度也不斷加快,社會對各門藝術教師的需求量逐漸增加,而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缺乏經驗豐富、工作能力較強的專業(yè)舞蹈教師,使得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教學質量較低。一些中職學校會從大學學前教育專業(yè)中,招聘舞蹈教師,而這些大學畢業(yè)生沒有經過專業(yè)的舞蹈訓練,舞蹈知識不豐富,只能教授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使得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教學質量較低[2]。

1.3舞蹈課程設置不合理:中職學校學前教育的學習時間一般分為:兩年學校學習時間,一年崗位實習時間,這種課程設置,使得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時間較短,舞蹈課時較少,給從未接觸過舞蹈學習的學生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一些學生的舞蹈功底差,而舞蹈課程設置的不合理,使得學生缺乏足夠的鍛煉機會,再加上學習舞蹈的難度較大,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舞蹈的信心,進而影響了舞蹈教學的效果。

1.4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不科學:目前,許多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材的教學內容比較陳舊落后,實用性不強,給教學效果造成負面影響。一些中職學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教材過度強調教學活動的通用性,教學內容繁多,并且傾向于專業(yè)化教學,增加了教學的難度,使得舞蹈教學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另外,舞蹈教材內容缺乏中職學校的教育特色,沒有體現中職教育的職業(yè)性、專業(yè)性和服務性,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嚴重影響了舞蹈教學的質量。

2解決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2.1準確定位舞蹈教學的教學目標: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技能型、應用型和綜合素質型的幼兒教師和管理者,因此,中職學校應該準確定位舞蹈教學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的科學性、針對性,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中職學校應該根據社會的需求,合理設置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教學目標,凸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基礎性和實用性,讓學生系統(tǒng)的學習舞蹈基礎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舞蹈能力,確保學生能夠滿足社會對幼兒舞蹈教師的要求,以增強中職學前教育的競爭力[3]。

2.2建立強大的舞蹈教師隊伍:舞蹈教師是學生學習舞蹈的引導者,因此,中職學校應該建立強大的舞蹈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中職學??梢苑e極開展培訓活動,不斷提高舞蹈教師的執(zhí)教能力,以提高舞蹈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中職學??梢越o舞蹈教師提供實踐的機會,讓舞蹈教師根據幼兒舞蹈教學的特點和需求,進行教學,以提高舞蹈教學的質量。

2.3合理設置舞蹈課程: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舞蹈基礎和學習能力,因此,中職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舞蹈課程,以提高舞蹈教學的有效性。在學生入學之前,中職學校應該組織專業(yè)的舞蹈教師,檢測和調查學生的舞蹈基礎,以確保舞蹈教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同時,中職學校應該根據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實際需要和特點,合理安排舞蹈教學時間,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舞蹈學習條件,豐富學生舞蹈基礎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

2.4選用科學的舞蹈教材:舞蹈教材是學生學習舞蹈的依據,因此,中職學校應該選用科學的舞蹈教材,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中職學校應該結合學前教育的特點和自身的辦學特色,積極改革舞蹈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幼教職業(yè)能力,提高學生的舞蹈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yè)能力,以促進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發(fā)展[4]。

3總結

總而言之,舞蹈教學是中職學前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職學前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中職學校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舞蹈教學的重要性,合理設置舞蹈教學課程,建立強大的舞蹈教學隊伍,增加資金投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舞蹈學習環(huán)境,以提高學生的舞蹈水平,確保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施大閩.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黃河之聲,2013,16:64-65.

[2]徐麗娟.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的現狀與改革對策[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5,17:44-45.

[3]朱琳,王琳靄.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初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1:130-131.

第9篇:學前教育教學研究范文

對于奧爾夫的“原本性”而言,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含義:一是人的本源的回歸,二是尋找音樂的源頭。對于奧爾夫來說,音樂教育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教育,它不是單純的技能和知識體系的傳授,音樂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他認為音樂是人類進行情感交流和相互溝通的手段,每個人都存在用音樂進行情感交流和相互溝通的本能,在進行音樂教育時,要從自然的本性出發(fā),從人的本性出發(fā),從音樂的本源出發(fā)。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入學年齡一般在十八歲左右,已經超過了最佳的鋼琴技能學習時間,絕大部分學生沒有鋼琴彈奏基礎,有些學生甚至連鋼琴都沒見過,其手指靈活性、柔韌性與鋼琴專業(yè)要求有較大差距。所以對其進行鋼琴教學時不應該過于注重演奏技能的提升,而是通過學習和彈奏優(yōu)秀鋼琴作品,培養(yǎng)其藝術感受力和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其藝術修養(yǎng)和品味。受教學觀念、管理體制以及相關的課程設置的影響,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教學存在著成人化和專業(yè)化趨勢。在選擇教材時,基本沿用專業(yè)教材或者專業(yè)教材簡版,教學方法基本上以老師的口傳身授學生模仿為主。由于鋼琴彈奏技術繁難,需要長時間不間斷的練習才達到一定的演奏水平,而該專業(yè)學生本身基礎差、底子薄,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既定的技術目標,導致練琴的過程非常痛苦,這種狀態(tài)下,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就無從談起。在這種不科學的教育模式下我們培養(yǎng)出大量技術不成熟,缺乏藝術靈感的學生,嚴重脫離幼兒教育實際。貫徹“原本性”的原則,首先就是將在傳統(tǒng)教學中過于追求的演奏技能和外在價值的教學模式擯除,不再一味采取反復模擬和機械訓練的方式,而是更多的重注體驗和感受的形式,以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的本能反應。

二教學內容上注重綜合性,突出學前教育的專業(yè)特色

學前教育的任務和特殊性決定了該專業(yè)學生掌握的鋼琴彈奏基礎知識和演奏技能,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其成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優(yōu)秀的學前幼兒音樂教育工作者。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職業(yè)需求決定了其鋼琴教學不只是單一的技能教學,而應該是通過和其它學科的融合,實現對學生綜合水平的培養(yǎng)。但是當前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普遍存在著學科過于單一的問題,鋼琴課設置很少注重與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融合。綜合性是奧爾夫音樂教學的特色,也是我國藝術教育課程改革的亮點。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一種綜合了動作、演奏、欣賞、語言、歌唱、表演和創(chuàng)作等一系列的綜合教學。其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大致包括動作訓練活動、聽力訓練活動、嗓音訓練活動、奧爾夫樂器演奏四個方面,能夠讓學生通過耳朵、嘴、心、手以及腳等全方位調動人體每一個部位。鋼琴音樂也是一種具有綜合性特征的藝術形式,不僅僅是用手指進行演奏,還需要用嘴來唱、用耳朵來傾聽以及用心去感受。嗓音訓練活動,主要是指用人的嗓音進行的音樂教學活動。嗓音訓練活動主要分為兩種不同類型,分別為富有節(jié)奏的語言朗誦活動和歌唱活動。奧爾夫的節(jié)奏訓練發(fā)揮了語言、人聲和歌唱等多種作用,把地名、人名、詩歌、童謠等作為教學出發(fā)點,通過語言啟發(fā)學生了解音樂的節(jié)奏,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在進行相關的節(jié)奏訓練時,可以先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動物名或者稱呼名開始。例如,將“走”、“跑”、“慢走”、“快跑”換成節(jié)奏符號,“走”代表一拍,“跑”代表半拍,“慢走”代表兩拍,“快跑”代表十六分音符,在他們掌握了基本的節(jié)拍之后,再進行組合節(jié)奏訓練。也可以讓學生對動物的叫聲、大自然中的聲音以及機械發(fā)出的聲響等進行模仿,讓他們將生活中的音響在自己所學到的節(jié)拍中找到相應的替代。如水滴滴答的聲音,鐘表的指針的聲音,可以把它模仿成2/4拍等。動作練習活動是指運用人的身體動作展開音樂教學活動。動作練習活動主要包括律動、舞蹈、戲劇表演、指揮和聲勢活動。動作和語言一樣是人的本能,平時看似簡單的走路、拍手、跑跳都是富有節(jié)奏感的。在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時,如何讓學生有好的節(jié)奏感一直是一道難題。如果僅僅從節(jié)奏本身入手來教,學生課堂上或許能夠理解,但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在進行鋼琴教學時,如果能夠和動作進行結合,就能很好地跨越這個障礙。學生可以先從動作的節(jié)奏上來獲得感性體驗,然后再把這種感性體驗模仿出來,并在彈奏的節(jié)奏中進行復制,這樣可以簡化復雜的節(jié)奏,并對抽象的東西進行具體化處理,有效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奧爾夫樂器演奏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一大特色。奧爾夫樂器主要分為固定音高和非固定音高兩種不同的類型,這些樂器有著豐富的音色,操作簡單,不用進行專門的訓練就能掌握演奏方法。奧爾夫樂器演奏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訓練相互之間的配合能力,特別是為即興演奏能力提供了平臺。鋼琴演奏的形式多樣,有獨奏、雙鋼琴、協奏、四手聯彈等,而所有的演奏形式都存在配合的問題,奧爾夫樂器能訓練學生的配合意識,這就是樂器教學為鋼琴教學帶來的優(yōu)勢。

三教學方法上突出創(chuàng)新性,培養(yǎng)新時代需要的人才

創(chuàng)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方式以傳授技能技巧為目的,以老師的教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課堂氣氛講究一個“靜”字。而現代教育講究學生的“參與”、“創(chuàng)造”,要讓學生大膽發(fā)問,敢于質疑,課堂氣氛講究一個“動”字。怎樣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挖掘他們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在奧爾夫看來,即興是最自然和最古老的音樂表現方式,是表露情感的最為直接的方式。即興創(chuàng)造是每個人的本性,但隨著教從化思想、觀念和行為逐漸轉化為各種“習慣”和“規(guī)矩”,這對于很多人來說,在外人面前一般很難放開表現自己。在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最核心的方式就是即興,也是最為具有特色的內容,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才歷經幾十年而經久不衰。最為可貴的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不僅僅提出原理,更提供了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評估方法。教學實踐中,我們需要為學生營造自由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改變學生頭腦中固有的思維模式,鼓勵他們采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自己。例如,在教學時,對于那些具備了一定彈奏能力的學生,可以專門拿出一點時間,對他們所熟悉的旋律加以啟發(fā),并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和興趣進行加工和修飾,即興彈奏出來。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在鋼琴課上她們都有“亂彈琴”的嗜好,我們可以看出,她們在“亂彈琴”的時候是非常開心、非??鞓返?。因此,在教學中應很好的利用這一特點,對其提出要求,就是在完成每一次的作業(yè)時都要彈出不同的心情和感受。這不僅提升了其興趣,還滿足了其表現的欲望。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育藝術不僅傳授本領,而且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把“適于開端”和“適合兒童”作為實施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和重要內容來對待,他比較注重藝術教育的實踐性、參與性和游戲性,在體驗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種生動活潑、富有想象力的教學,能夠將學生從多年來被動的“填鴨式”、“灌輸式”的教育模式解放出來,從靈魂深處的潛能得到喚醒和釋放,這種教育方法所培養(yǎng)的學生,在當前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

四教學評價上把握多元性,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