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單元;教學流程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3)08-0027-02
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大部分版本都采取主題單元來建構,符合語文學習規(guī)律和學生認知特點。為了使主題單元教學取得較好效果,需對其教學流程進行探討。
一、主題單元建構方式特點
主題單元建構方式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著眼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內在聯(lián)系,進行同質或異質建構或有序組合。第二,立足于學生的生活,探索語文實踐系列活動。第三,營造“對話”交流情境,引導思維碰撞。第四,高效整合信息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內深度開掘單元主題。
二、主題單元教學流程與路徑
怎樣進行主題單元教學?主題單元教學需要我們全面認識語文課堂教學,以單元主題為依托和憑借,整體構建課堂教學。其要義是圍繞單元主題,充分重視學生個體經驗,根據單元主題的特點,充分挖掘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教學資源與信息,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和策略,讓學生進入單元主題概念以及對相關文本的瀏覽和吸納;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對重點文本的理解、感悟、反思,感受單元主題的內涵,領悟主題單元的語言魅力。
引導學生走進廣闊的語文天地,進行主題閱讀的拓展或者實施相關的語文實踐,豐富學生的積累,擴大學生的視野。這樣,在主題單元教學的生成中,實現(xiàn)真正主題意義建構的開放性教學。其優(yōu)勢是學生所學是在單元主題下的多方面的、立體的知識,既有信息資源的獲得,又有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還有價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語文素養(yǎng)的逐步形成和發(fā)展。這樣,就能讓一個個單元主題成為學生精神成長的養(yǎng)料,使母語文化能夠滲透到學生的人格中去。
當前仍有些教師對“主題單元”教材缺乏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仍然按照“知識體系單元”的形式一課一課地教,讓學生一課一課地學,缺乏單元主題的統(tǒng)整和提升。也有教師對單元主題內涵認識不深,一味注重形式,丟掉文本間的組合以及單元主題的深度與廣度開掘。另外,由于在教材編排中,把“語文知識的落實”安排在每個主題單元后的“閱讀鏈接”、“綜合學習”等語文實踐中,不同于以往教材放在文本后面,如“讀讀寫寫”等訓練項目。這就造成有些教師課堂教學中,沒有將語文的工具性學習“融入其中”。
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使用主題單元教材,設計科學、合理的主題單元課堂教學。根據多年高年級語文主題單元教學實踐,主題單元課堂教學必經如下流程。
(一)主題單元的課前準備
1.通覽單元教材,把握單元主題,明確主題概念下的教學內容。2.尋求有效落實主題概念的教學方法與路徑。
(二)主題單元的課中關注
1.本課文本與單元主題有何關系?如何在文本解讀和語言訓練中落實單元主題?2.基于單元主題與本課文本相關的信息、資源還有哪些是可以利用的?
(三)主題單元的結課統(tǒng)整
1.回顧單元中各文本的作用,體現(xiàn)單元主題的人文內涵。2.弄清楚各文本語言訓練點如何承載單元主題,體現(xiàn)單元主題的語言功能。
如冀教版小語五年級上冊第一主題單元,是關于熱愛自然、欣賞自然文化主題的,由三篇精讀課文《在天晴了的時候》、《珍珠鳥》、《動物二章》和兩篇略讀文章《人類的朋友》、《大自然,你好》以及一個閱讀鏈接《藏羚羊遷徙之謎》和一個綜合學習構成。
《在天晴了的時候》是“雨巷詩人”戴望舒帶給我們的小徑新雨后的情景:小草、小白菊、鳳蝶、云朵,雨后的清新、潤澤、活力,讓人神清氣爽;《珍珠鳥》中描繪了人鳥和諧相處的動人場景;《人類的朋友》描寫大自然中動物植物等,快樂追逐在草地上的兔子,公園里愜意鳧水的野鴨,排隊橫過馬路的大白鵝,人類創(chuàng)造的和大自然中其他物種融洽相處的感人畫面……《大自然,你好》中海迪姐姐的那一聲“大自然,你好”是人類對大自然久違了的問候,鼓勵小朋友親近自然,熱愛自然。《鸕鶿》和《鷺鷥》動物兩章,一章描繪了漁人利用鸕鶿捕魚的自然畫面,一章則用詩的語言贊許鷺鷥的美麗,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不光在物質更在精神和心靈。閱讀鏈接《藏羚羊遷徙之謎》以雌藏羚羊雄壯的遷徙為背景,向人們提出了一個巨大的疑問“那么,雌藏羚羊為什么要克服種種困難,不遠千里到可可西里腹地生育它們的下一代呢?”“科學家的猜想”引領孩子們走向科學猜想之門,“我也猜想”為孩子們提供了科學猜想和科學思考創(chuàng)造的平臺。
縱觀這一主題單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欣賞自然之美,保護自然之美,創(chuàng)造自然之美,正是這一主題文化所在。那么,尋找有效落實這一主題的路徑與方法,就成為這一主題單元教學的關鍵所在。我們不妨這樣架構主題單元教學路徑與方法:
一步路徑,單元前整體預習。將單元主題概念外延與內涵打通、拓展,最大限度地接受本單元主題信息。
具體措施――單元前整體預習: 1.讀一讀本單元文本,了解本單元主題,將本單元主題用自己的話寫下來。2.將你喜歡的文章多讀幾遍,在文章中圈點批注,將你的理解標注在文章相應位置。3.搜集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信息,讀一讀,整理分類,歸納信息資源,以此佐證單元主題。
二步路徑,文本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進行主題教學,深化主題內涵,品味主題表達方式方法。
具體措施――調動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1.文本中最有感觸或印象最深的語言,讀一讀,說一說,為什么這句(段)語言你最有感觸或印象最深(語言點,字句解析,突出主題)。2.文本中插圖,看一看,想一想,這幅圖給你什么感覺,你都想到了些什么(插圖點,想象介入,詩畫主題)。3.你覺得文本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xiàn)單元主題情感,有感情地讀一讀(情感點,感情朗讀,感悟主題)。4.在文本反映單元主題上,你認為文本中的哪些地方最值得我們借鑒。讀一讀,說一說,品一品(寫作點,品味朗讀,內化吸收主題,感悟寫作方法)。5.基于單元主題的表達,文本中哪些地方你覺得可以寫得更好,提出你的建議,說一說,寫一寫(創(chuàng)造點,說說寫寫,拓展延伸主題,再創(chuàng)造主題作品)。我們完全可以引領學生大膽創(chuàng)造,甚至還可以發(fā)展經典的內涵,引領學生“經營”句式和文本結構,去補白,延伸,演示……從而模糊和消解主體和客體、作者和讀者、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界限,以一種開放的形式展現(xiàn)主題單元教學之美。
三步路徑,主題單元教學綜合統(tǒng)整。利用主題單元中典型信息與資源,進行拓展延伸再創(chuàng)造,升華單元主題,提升語言表達與創(chuàng)新素養(yǎng)。
具體措施――主題單元教學綜合統(tǒng)整:1.回顧主題單元文本內容與思想,談談有何收獲。2.由此單元內容延展開去,你又閱讀了哪些文本,有哪些感想,說一說。3.學習本單元的過程中,你想表達的內容有哪些,你都用過什么形式表達(讀、說、寫、唱、繪、彈、演等),整個單元學習之后,你現(xiàn)在還想表達什么內容,想用什么方式表達,進行表達,可以自己表達,也可以表達給別人聽或看。
三步路徑走完,學生們對單元主題的內涵和外延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認識,理解了有效表達單元主題的語言和方法,并且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各種表達方式,進行相關單元主題內容的表達,真正做到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融合。
摘 要 籃球模塊教學的學習對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水平,加深對籃球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形成對籃球的愛好和專長,培養(yǎng)終生體育的意識和習慣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優(yōu)化籃球模塊設計與實踐策略,不斷提高模塊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 高中籃球模塊 設計 實踐策略 探析
籃球模塊教學是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根據高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結合高中限制性選修教材進行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發(fā)揮學生個性特長,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達到相互學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一、籃球模塊教學設計策略
(一)增強目標意識。模塊設計時必須用目標引領內容,并面目標滲透和體現(xiàn)到籃球模塊的教學中優(yōu)化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目標設置難適中。先設置階段性的目標,再延伸到學期和學年教學目標,要不斷更新教學組織、教學手段,使教學更具興趣性和鼓勵性,充分體現(xiàn)模塊教學優(yōu)質、高效、互動的特點。
(二)整合單元教學。單元是實施模塊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籃球模塊的學習過程中,籃球大單元教學計劃是對水平教學計劃的細化,籃球單元教學既要以技術學習的主線,也要以身體健康的主線。要注重模塊整體性的框架下,搭建重點突出、相對平衡的籃球大單元教學,提高籃球模塊教學的有效性。
(三)科學選擇內容。高中學段(水平五)籃球學練內容可根據課程標準、學生的學情和教學的可能性,注重內容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將籃球教材設立為三大模塊(六個單元),既要關注基礎發(fā)展,又要關注個性發(fā)展。由于同一個模塊中學生水平差距很大,特別是女生,甚至從零開始,教師應在各自的班上還可以再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以滿足每個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1)基本技術模塊(1-2單元)。有層次性、針對性選編了運、傳、投的基本技術及組合動作、各種行進間的基本動作和組合動作,以及一定量的攻防基礎配合等學習內容??紤]到高中學生身心特點和年齡特征,其內容與初中相比,表現(xiàn)在基本動作結構、基礎配合形式等方面的難度有了提高,競技運動的競賽性、對抗性等特征也逐步顯現(xiàn),學練中的運動負荷也會有一定的增加。
(2)基本技術模塊(3-4單元)。技能教學部分由運、傳、投基本動作、組合動作、基礎配合與攻防戰(zhàn)術、以及教學比賽等幾部分內容構成?;緞幼髦饕孕羞M間動作、串聯(lián)練習為主;組合動作和基礎配合主要以動作串聯(lián)練習和簡單攻防對練為主;戰(zhàn)術部分介紹了一些簡單的攻防配合形式。側重于提高學生組合動作、基礎配合學練水平,提高綜合運用基本動作的能力;
(3)籃球內涵模塊(5-6單元)。加強弱化規(guī)則的比賽實戰(zhàn)訓練,增強學生配合意識的形成。根據高中學生的實際,安排一些有一定負荷量和強度的對抗性和競賽性體能練習。同時穿插介紹籃球的自我鍛煉方法,規(guī)則和裁判法等內容,從體育文化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和理解籃球,培養(yǎng)運動參與意識和欣賞能力乃至組織能力,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實現(xiàn)終身體育目標。
二、模塊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統(tǒng)一思想,強化管理。選項教學盡量避免不同年段、相同模塊教學班在同一時間段內同時出現(xiàn)。如:在高二、高三的選項教學中可能會同時出現(xiàn)幾個“籃球”模塊的教學班,在課程的安排上可以安排高二、高三的體育課盡量不在同一時間內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通過安排不同的內容來調節(jié)。
(二)加強指導,端正動機。讓學生認識到選項教學對他們的意義和作用;讓他們做出全面的衡量、理智的選擇。每個籃球班教學班不出現(xiàn)人數差異懸殊。應根據志愿及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對學生分配進行相應的調整。還可以增加相應模塊的上課教師或增添體育器材、場地,對學習人數較多的模塊再進行分班。
(三)多元評價,激勵參與。合理的模塊教學評估是對教學全過程的檢測與總結,以保證教學評估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準確性。在學分處理上,模塊學習之前進行一次摸底,建立學生水平檔案。對于有能力的學生,按照正常的方法進行評價。而對于那些體質或者能力差的同學,對于他們的評價不以技能考試為主,而是參與學習和練習的態(tài)度。使學生也能在學到知識、得到鍛煉的基礎上得到認可,不會出現(xiàn)有的學生再努力卻因為身體等原因拿不到學分的情況。
(四)正視交叉,有效分層。模塊選項教學中,學生在經過一定學習時間后需要重新進行選擇。會帶來在同一個年級里出現(xiàn)同一項目不同模塊的交叉。一個教學班里有學模塊一的,有學模塊二的,一定要結合學習的內容,學生的差異確定不同的、合理的、有層次的學習目標,提高模塊教學的有效性。
(五)內涵教育,終身籃球。通過籃球模塊教學應讓學生在游戲與競賽中體驗和認識籃球運動的攻防內涵及辯證關系。讓學生理解參與籃球活動,不僅是學練技戰(zhàn)術、參與競賽活動的過程,也是健身鍛煉、休閑娛樂的過程,更是改善生活方式和文化審美的過程。既要學習進攻也要練習防守,最后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得到愉悅的體驗,注重籃球的整體競賽價值和文化內涵。
(六)組合學練,注重實效。
(1)加強技術教學。在籃球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競賽中加強對籃球基本技術實用價值的理解,指導學生強化和運用運球、傳接球、投籃、防守移動、搶斷等技術,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基本技術的組合教學、應用教學,逐步提高在復雜條件和對抗環(huán)境下的動作正確性和熟練程度。(2)提高運用能力。根據學生掌握籃球技戰(zhàn)術的不同程度,可以采取分組、分層、法定或自定規(guī)則的教學比賽等形式,促使學生運用技戰(zhàn)術,提高競技和協(xié)作能力,不斷感受籃球運動的樂趣,形成技能及個性特長。(3)強化健身實效。既要強化籃球技戰(zhàn)術學練與競賽活動的練習負荷,又要將籃球教學與專項體能訓練結合起來,在教學和競賽中活化體能訓練的方法,進一步發(fā)展籃球專項素質,提高體能水平和健身實效。
參考文獻:
[1] 趙顯強,張樹超.模塊框架下高中籃球教學內容的整體思考[J].體育教學.2011(4).
一、閱讀文本解讀多元化,注重“文心”的邊界
高中語文課程分必修與選修兩部分,必修教材關注基礎,重點錘煉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選修教材關注發(fā)展,傾力濡染學生的人文情懷。在教學中,如按傳統(tǒng)的一元解讀文本的教學模式,選修教材的閱讀教學是根本無法開展的。例如《外國小說欣賞》中多是西方現(xiàn)代小說各種流派的代表作品,其語言風格、表現(xiàn)技巧、主題特點等各方面都與必修教材里的古典小說截然不同。該教材在“單元話題”中明確地提出小說主題的特點在于模糊性和多義性。優(yōu)秀的小說作品,總能賦予讀者豐富的解讀空間,主題具有豐富的探究性,因此我們要多元化解讀文本,要讀出作品中呈現(xiàn)的復雜多義的世界。像《騎桶者》、《墻上的斑點》、《半張紙》這樣的作品不可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解讀,因為它本身的價值就在于其模糊性,因其模糊而更具有對人的生命狀態(tài)思考的廣度與深度。在教學《煉金術士》、《清兵衛(wèi)與葫蘆》、《山羊茲拉特》時,如果能啟發(fā)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閱讀經驗進行多元化解讀,多角度地挖掘出小說的深層意蘊,教學才不會流于膚淺,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文本的閱讀價值。
如何多元化、個性化解讀閱讀文本呢?文本解讀的特點在于“有限中孕含著無限”。作為閱讀的主體,首先應該樹立開放的文本觀,力求用時代精神去詮釋它。其次要積極地發(fā)散思維,從文化、人性、社會歷史等多視角去解讀,從不同側面探究作品的意蘊。顯而易見,多元化、個性化解讀文本勢必使作品的意蘊既豐富多彩又各具特色。
當然,多元解讀文本不能夠無界,個性解讀不等于舍本逐末。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絕不會讀出李爾王,更不可能讀出奸詐的夏洛克。如果教師能夠真正領會新課程改革中關于學生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的內涵,啟發(fā)學生在正確把握文本原生價值的基礎上去創(chuàng)造性閱讀,那么閱讀教學中就可以避免文本多元解讀的泛化現(xiàn)象。教師對學生的多元解讀文本要有審視的自覺,要注重多元解讀與“文心”的邊界。
二、閱讀教學要點面結合,明確鑒賞的重點
現(xiàn)代閱讀教學觀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閱讀教學的重要理念就是“教會學生閱讀”。所謂“點面結合”式的閱讀教學,它是一種融“整體感知”與“重點鑒賞”于一體的教學藝術。新教材作品的閱讀,呈現(xiàn)出由基礎到復雜的逐步提高的總體特征,每單元都有各自的閱讀目標,各冊之間、各單元之間的目標又彼此關聯(lián),體系嚴謹科學。
就單元教學而言,“單元教學”是“面”,要從整體上感知每個教材單元的教學方向;作品是“點”,要把單元目標融于每篇作品中重點賞讀,如果每單元每篇作品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那么教學就會集中火力,而不會面面俱到。例如,高中必修一第一單元教學重點是“領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其中的《荷塘月色》的教學重點就應該是“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閱讀教學時可圍繞“景物”或反復誦讀或分析鑒賞。
就每篇作品而言,“面”是對作品內容的整體感知,“點”指的是根據作品的具體教學目標而確定的鑒賞重點。閱讀教學應遵循文學自身的規(guī)律,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讀中熏陶、品味、感悟、積累。散文閱讀教學的“面”就是作品的寫作思路與感情,“點”就是分散于文中的描寫圖景或細節(jié)及瑣事;小說閱讀教學的“面”就是作品的情節(jié),“點”就是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精彩語段;詩歌的“面”就是作品的感情,“點”就是富有內涵的詞句與和蘊含情趣的景。
三、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把握作品的“文氣”
錢理群教授說:“讓學生保持閱讀的新鮮感,不帶任何先入的主見,不做任何分析地去讀,感悟每個細微的顫動。”因此,閱讀教學要把握作品的“文氣”,淡化作品的空洞分析,以學生的誦讀積極感悟,從而體味作者感情。“以讀為本”,實質就是“聆聽”作者心語,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碰撞,進而領悟作品內涵。
目前閱讀教學的積弊就在于喜歡尋章摘句,設置一個個知識點與能力點,從而使作品支離破碎,弄得學生興味索然。學習陸蠡的《囚綠記》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課文哪幾句或哪一段或哪幾段話最能打動你?”開始學生自讀全文,然后有選擇地賞讀文句、賞讀文段并自由討論交流閱讀的感受,最后齊讀全文感悟作品的情感。采用多種方式誦讀,學生悄無聲息地領悟到作者對光明自由向往的思想主題。很顯然,閱讀教學必須走出因分析而肢解課文的死胡同,要讓學生把握作品的“文氣”,緊緊圍繞“誦讀體驗”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設身處地地感悟作者的情感體驗,從而取得最佳閱讀效果。
關鍵詞:主題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2-0157-01
在校長的引領下,我班嘗試了《新語文主題閱讀》。沒想到這一場語文教學的革命給我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孩子們變得愛學習了,并能主動去學習了。下面就這次淺顯地談一下做法和感受:
1.單元主題式教學模式搭建
1.1 單元主題式教學觀念的建立。什么叫"單元主題教學"呢?"單元主題教學"就是以一個單元為一個整體,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整體把握,緊扣單元訓練項目把相關知識聯(lián)為一條教學線索,使單元整體運轉。簡單地說,它是圍繞一定的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經驗,通過多個文本間的碰撞交融,在強調過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實現(xiàn)課程主題意義建構的一種開放性教學。這里說的"主題"不是思想主題,不是知識主題,而是文化主題,是那些連接著孩子精神世界、現(xiàn)實生活或者與歷史典故、風土人情等有關的"觸發(fā)點"、"共振點"、"興奮點",如誠信、家鄉(xiāng)、朋友、親情,以及對自然的關愛、對弱小的同情、對未來的希冀、對黑暗的懼怕等等。借助于主題,學生會覺得原來語文學習并不那么枯燥,原來語文學習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情況下,再來進行語言的學習、推敲,同時達到深化情感、磨礪思想的目的。那么作為教師教學前,我們要全面地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的基本結構、教材的主要特點、教學目標、教材內容與有關的一些教學建議,從而構建了整體教學觀,圍繞單元主題進行教學。
1.2 生本小組的成立。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只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 不重視情感、態(tài)度、意志等方面的培養(yǎng)。故學生學習興趣不 濃,班級學習風氣不正,成了教學中的普遍現(xiàn)象。而學習小組的建立和建設不僅改變了這一現(xiàn)象,還幫我在這場教學革命中獲得了不小的收獲。
小組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對問題深入探討、共同解決的過程。它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全體性和活動性,可使學生之間形成和諧、友好、合作、互助、競爭的關系,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為接下來的單元主題式教學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那么首先談怎樣分組。分組的原則有三個,一是將學生按好,中,慢分成三等,每組一個優(yōu)生,兩個良好,一個慢生。二是按性別分,最好是兩個男生,兩個女生。這樣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得到了互補。三是注重性格的搭配,內向型的和外向型的相互搭配。只要對小組合作學習施以恰當、系統(tǒng)的評價,就能調動每個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起到紀律約束性。使每個學生不僅關心他人在合作學習中的狀態(tài),而且還要關注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
2.單元式導讀教學的總領
單元導讀課重在導,以單元導語為切入點,帶領學生對整組內容進行整體感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導趣,引感參與。學習一個單元要兩周時間,為使學生在這段時間里始終保持積極參與的良好狀態(tài),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至關重要。二導讀,全面感知內容。這里的讀,是指整體的瀏覽感知,是將課文、資料袋、插圖有機融合,引導學生對整組內容獲得整體印象,形成單元主旋律。三導學,明確學習任務。導語中對本單元的教學在人文目標、學法目標、實踐目標上均提出了要求,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總結。四導行,課內延伸課外。引導、鼓勵學生去主動搜集相關資料(應進行指導,可分組進行,增強針對性),為后面的學習鋪墊一種共同的學習情緒,營造一種共同的學習氛圍,擴大語文學習的平臺。我想從我自身所做談一談我對單元導讀課過去和現(xiàn)在的認識。第一,不能簡單讀一讀就完了。我就曾經是讀一讀即可。指名讀文,然后由老師再說一說,十幾分鐘,隨后就繼續(xù)講課,忽視單元導讀課的作用,忽視它的意義,現(xiàn)在看,我們不能再簡單讀一讀就完了,應該牢牢抓住這根引線,充分發(fā)揮其效能,讓導語走"進"課文,也讓課文走"進"導語。第二,不能再"放不下"。我們往往有時又是不忍心僅是引引,總是想多講一些字詞句知識吧!多講一些背景故事吧!多講一些……這個那個,羅羅嗦嗦,現(xiàn)在我看,我們不能再求全求細了,要注意這種課型之關鍵在"導"上,要引出學習之路,要激發(fā)學習興趣,才是幫學生叩響學習之門!第三,不能再去想學一段文章了。我就曾經這樣做過,導讀不也有幾個段落嗎?領著學生們學,一共有幾段每段講了什么,說一說,議一議,忙得不亦樂乎?,F(xiàn)在看我們要注意了,不能再去講文章了,要注意這應是本單元的綱領。要切實緊緊圍繞住單元主題,貼近單元主題,讓這個成為單元導讀課的落腳所在。在單元教學起步時,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主攻方向。預習全單元,讓學生粗知單元內容,對單元的整體脈絡有一個大概的印象,是總領階段另一重要任務。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由學生通讀,有時也可由教師概述。有必要布置通讀要求,可適當提出思考問題。掃清文字障礙,往往與通讀全單元同步進行。
3."以讀為本"的閱讀訓練方法使學生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
在讀的過程中,一方面是課文的豐富的內涵對學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學生以自己的全部經驗對課文作出的多元反應,培養(yǎng)了語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語感。
學生在讀、疑、思、悟的基礎上,動手查一查(資料)、畫一畫(場景)、演一演(故事內容);動腦編一編(課文后續(xù)),談一談(讀后感想)、評一評(同學作品)等多種形式的練習,在輕松有趣的游戲中潛移默化地積累了知識,鍛煉了語言能力,拓寬了思維能力。
4."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是以尊重學生為前提的閱讀訓練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相信他們的智慧、潛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問時,要采取開放式的補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單一的答案。
我們班在學習《達爾文和小松鼠》一文時,有一個學生問:"松鼠媽媽為什么罵小松鼠是'傻孩子'?"有幾個學生進行了回答:(1)小松鼠是松鼠媽媽的寶貝。(2)松鼠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3)松鼠媽媽關心自己的孩子。(4)松鼠媽媽認為小松鼠遇到了危險,很著急。(5)它很心疼小松鼠,怕它受到傷害。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這些回答個個都與問題有聯(lián)系,都是學生感悟的結果。如果學生的回語文論文答不夠完整,可請其它同學進行補充,只要沾邊,都應視其正確,予以肯定。即使學生的回答毫不沾邊,也不要指責學生不對,反過來要肯定他敢于發(fā)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師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通過八年級上學期的教學,從整體來看,本班學生好的習慣(課堂聽講,記筆記,發(fā)言提問)正在逐步養(yǎng)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樂觀:目前班級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兩極分化嚴重,而且"尾巴"較大,大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加上現(xiàn)在根據課改的精神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調整,本學科更加注重考察學生理解,運用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個別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是如魚得水,但對我們這樣中學的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并非福音。我們的教學必須未雨綢繆,因此,我們在繼續(xù)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時,還應加強對課改的學習與研究。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九年級教材中,八年級上、下冊屬于一個階段,這兩冊教材在編排上呈現(xiàn)出來的共同點是各單元仍以專題組元,但同時也兼顧文體。八年級下冊四個現(xiàn)代文單元分別以人生、散文詩、人與自然和民俗風情為專題內容,其中以記敘類文章為主,第三單元與傳統(tǒng)說明文單元相比,在語文與科學的鏈接上有突破性的進展,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兩個文言文單元課文的選編主要是從文章的難易程度以及課程目標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第一單元是以人生為主題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記錄了魯迅在日本留學的一段經歷;《我的母親》是自傳的一個章節(jié),敘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的深遠影響;《我的第一本書》里詩人牛漢通過對一本書的追述,表明了讀書對人生的意義;《列夫托爾斯泰》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盲啞女孩和她的老師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熬C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也圍繞著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親為主題設計。
第二單元主要由散文詩構成,這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散文詩單元。所選的課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靈之聲,而且語言優(yōu)美,含有哲理,內涵豐富,很適合誦讀。此外,“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蹤跡,也是一個非常詩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動。
第三單元是以人與自然為主題編寫的,五篇課文都是科學文藝作品,以不同的題材,從不同角度,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huán)境的憂患與思考?!熬C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是“科海泛舟”,這是一次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科學技術,在科技活動中練習寫作與口語交際。
第四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編寫。五篇課文中,《云南的歌會》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鴨蛋》寫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情趣,發(fā)現(xiàn)詩意;《吆喝》寫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響曲”;《春酒》描繪了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俗世奇人》寫的是兩位民間高人。此外,“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也是圍繞民風民俗為主題設計。
文言課文的編排方式是單獨組元,每單元五篇,共有兩個單元,文言文(含古代詩歌)教學應當做好以下兩點:
一、狠抓誦讀教學,使學生讀得正確,并逐步養(yǎng)成自覺誦讀的習慣。文言單元的背誦量相當大,要求全文背誦的有《與朱元思書》、《五柳先生傳》、《馬說》、《送東陽馬生序》、詩詞曲五首、《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
二、倡導探究式的學習,棄絕“填鴨”,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行領悟的能力。文言和現(xiàn)代語同源而異流,極淺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聽人讀一遍也能聽出個大概,何況是初中學生!再說,課本里的文言文內容和語言都比較淺顯,不像古代經書那樣深奧費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釋全用通俗的現(xiàn)代語,簡潔明了,認真讀幾遍至少也能讀懂大半,這就是探究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從學生一拿到新的課本就要大致翻閱一番這個事實還可以看出他們本來就存在著探究的愿望。因此,問題僅在于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使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收到最大的成效。
此外,“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是一次小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要求學生對學過的古詩詞作一番梳理,激發(fā)學生學習優(yōu)秀古詩詞的興趣。另外,“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實踐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及其楹聯(lián)的興趣和習慣,培養(yǎng)在觀賞過程中勤于記錄、樂于考證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各單元的“單元說明”中都依據這三個方面設計了單元教學目標。本冊教材在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并使他們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設計的學習目標如下。
要注意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還要努力提高默讀的質量和速度。
熟讀這些課文,要從中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
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掌握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信息。
要先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莢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在反復誦讀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寫法,體會作品的語言特色。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注意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還要努力提高默讀的質量和速度。
2、熟讀這些課文,要從中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
單元導讀課的實踐
單元導讀課首先要做的是讓學生大致瀏覽課文,了解本單元的主題,根據導讀的提示和課文的內容確立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本單元的興趣、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經過近兩年的研究和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單元導讀課不僅要上,而且一定要上好,我們通過初步研究,確立了“三環(huán)九步”單元導讀任務單――①品主題:知主題、明學法、定目標。②速讀文:覽全貌、知大意、找重點。③再讀文:提問題、查資料、推讀物。讓單元導讀的實踐變得有章可循。因為單元導讀課承載著非常豐富的語文教學內涵,它“導”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導趣,引感參與 在整組單元教學中,導讀課以喚起學生的學習經驗開始,并以此為契機引領其學習整組課文。我們的“三環(huán)九步”單元導讀任務單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整組課文的興趣,讓他們通過品導語,瀏覽課文,對整組課文有整體的把握。以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異域風情》為例,這組課文介紹了德國的哥廷根小城、意大利的威尼斯、泰國和非洲這幾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初讀學生們的興趣并不大,教師就是要通過導讀課,激發(fā)學生學習本組課文的興趣,從而以這幾篇課引子,引導學生了解更多地方的異域風情,從而實現(xiàn)從課內到課外,從教材向社會生活的自然過渡,開拓學生的視野,打開學生的思路,讓語文學習充滿大語文的意味。
導學,明確學習目標 每個單元的導語都很典型,不僅有主題的提示,更有目標的要求,同時還把學習方法蘊含其中。導讀課就是要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的語文學習更有方向感?!叭h(huán)九步”單元導讀任務單中要求學生不僅要明確單元主題,更要明確學法上的要求,然后給自己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與目標。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走進西部在導語中這樣寫道:閱讀本組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還要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想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教師在單元導讀課上通過品讀導語知道本單元的主題,明確本單元在學法上的要求,然后給自己定下相應的學習目標,為自己學習本單元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一來,單元導讀就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學習也就有了方向。
導讀,全面感知內容 這里的讀,是指整體的讀,是將課文、資料袋、插圖等全面融合,引導學生對整組內容獲得整體印象,把握單元主體。以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走進西部》為例,老舍的《草原》描繪了西部的草原風光,《絲綢之路》再現(xiàn)了西部曾經的經濟和繁榮歷史,《白楊》謳歌了西部的建設者,通過父子兩代人的對話,借物喻人,讓孩子們對西部的建設有自己的見解,進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觀?!栋谚F路修到拉薩去》講述了鐵路的修建過程,同時也為學生們展現(xiàn)了一幅西部發(fā)展的宏偉場面。單元導讀課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快速的讀課文,總覽單元內容的全貌,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大體了解課文的重點,為深入學習課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導行,課內延伸課外 語文學習需要方法,更需要行動,只有他們主動去讀、去品、去拓展,語文學習才能真正建立起大語文的觀念,形成大語文的氛圍。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把目光從課內引向課外,了解更多相關主題的內容。無論是和作者相關,和背景相關,還是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內容,只要這樣做了,學生們的收獲就不再局限于課本,他們的語文學習才能真正和生活相關,才能實現(xiàn)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基的根本目標,這也是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所在。
一、“模塊”教學理念
“模塊”,是指完成特定功能的單元、部件或者子程序,這本是一個信息科學的概念,引用在這里更多的是一種思想的體現(xiàn)。小學語文“模塊教學”的理念應該厘定如下:
1.整體教學觀的樹立。一個“模塊”的教學應該是一個整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應該是一個個具體的點:整體預習、初讀課、精讀課、拓展提升總結課……整體設計中的每一個點都應該表現(xiàn)出系統(tǒng)張力。統(tǒng)籌安排后的整體設計既承前也啟后,與系統(tǒng)中其他點的組合發(fā)揮出超越自身強大的整體力量。如六下第七單元有《莫泊桑拜師》《理想的風箏》《孔子游春》《明天,我們畢業(yè)》四篇課文,可以組成“師恩難忘”教學“模塊”,從人物形象著手,在“模塊”閱讀中豐富教師這一形象,并且引導學生展開比較,進而在內涵層面得到鞏固和提高。
我們換一種思維方式,立足于單元整體,將視線向兩頭延伸,以“模塊”教學的理念審視教材,就能夠很清楚地分辨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一個個教學點在整合中找到位置。這一單元中的四篇課文雖然所寫人物涉及古今中外,但他們之間的精神內核是一致的——從不同的角度啟發(fā)學生認識“教師的形象”。這樣,線索清了,方向感有了,教學因為“模塊”的整體推進簡潔高效;因為注重課文的內在關聯(lián)而重點突出。課文對于學生不再是零散的,而是整體地駛入了學生精神世界,充實著學生的精神生活。
2.從課內到課外。“模塊”教學充分挖掘文本的拓展點,探索課內外閱讀銜接的結合點和基本方法,構建課內外閱讀相互溝通、相輔相成的閱讀體系。通過課內外的貫通融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形成閱讀動機,掌握一般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并著力構建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自主化、自動化品質,為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通過“模塊”的建構,沖破“課本”與“課堂”的約束和限制,以課外閱讀教材為橋梁,使之與課文教學有機整合,并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逐步形成優(yōu)勢互補。
二、“模塊”教學流程
基于以上理論支撐,小學語文“模塊”教學基本流程如下:
1.預習課。依據單元自學提綱,對學生的具體要求主要為:認讀生字、通過查字典理解字義;熟讀課文,結合語言環(huán)境理解新詞;理解課文內容,嘗試概括課文大意,列出文章提綱;完成提綱要求的字、詞、句、篇基本訓練;以及相關的調查采訪、搜集資料等語文實踐活動,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感受文中的重點段落。
2.反饋課。一般以一課時為宜。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小組學習報告單”。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反饋,教師檢查學生對單元課文的整體感知水平、朗讀能力及資料整理等情況,并讓各組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研究的重點,展開下一步的教學。
3.研讀課。這是整個“模塊”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但是由于文本間的差異,我們在教學中要區(qū)別“橫向”與“縱向”的實施策略。所謂“橫向”是針對存在明顯主題的“模塊”來談的,以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來切入文本展開教學,可以打通教材的界限,組成新的文本展開教學,達到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翱v向”則是針對單篇課文間無明顯共同主題或主題存在差異的“模塊”來實施的,更多的是強調整體的思考與關照,具體課文教學時,仍以篇為單位承前繼后展開教學。
4.拓展提升總結課。一般以一課時拓展與本“模塊”相關而值得補充閱讀的文本,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5.單元主題活動課。具體可作如下設計:其一,討論本單元學習所得:①本單元學習得到的啟示;②在以前所學課文里有沒有其他教師形象;③課外閱讀中你的收獲;其二、設計手抄報,先在內容上籌劃,可以從這樣幾塊組織:刊首語、故事與啟迪、尊師的名言警句、單元學習心語。再根據內容進行版面設計并完成。
回觀以上教學流程,我們不妨再思考:給學生留下的是什么?筆者認為:留下了語言、留下了形象、留下了情感,落實了語文教學本體目標。語文教育是為學生的生命奠基,從上面的教學過程,你可以感覺并不是知識的告訴,它需要在語言的觸摸中、形象的感受中、情感的體驗中自然地從心底溢出。所以,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既是人文熏陶的前提需要,也是語文教育必須夯實的本體目標。
通過對這兩套教材進行比較,筆者發(fā)現(xiàn), “人教版”教材更加凸顯的是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而“浙教版”教材則把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定位于工具性,教材的基本目標更強調練好語文基本功,強化語言文字訓練?!罢Z文知識細致密集、語文能力序列鮮明、語文練習充分全面”是“浙教版”教材的顯著特點。筆者期望通過這兩個版本的比較,能讓我們明異同,在繼承中求創(chuàng)新。
一、字詞教學――循序漸進、步步為營
《司馬光砸缸》在兩個版本的第二冊教材中均被編入,文章內容相同,編寫意圖卻在課后習題設計中有所體現(xiàn),作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領會編者的編寫意圖,從而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明確課文的教學重點。那么“人教版”教材和“浙教版”教材在習題中分別是如何設定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的呢?筆者列出了兩個版本的課后練習進行比較。
朗讀課文。
“人教版”教材課后練習的特點是:簡化頭緒,加強整合。而“浙教版”教材的課后練習特點可以概括為:簡潔明快、層次分明?!罢憬贪妗苯滩牡慕M織特點反映出編寫教材的主導思想是“訓練”。簡潔明快有利于分項訓練,層次分明有利于訓練的循序漸進。這一組織特點使教材更具有剛性,教師和學生對教材的依賴程度很高。對于教和學來說,其有利之處是教材的使用不易變形,編寫意圖能得到很好的執(zhí)行。但問題是,教材使用比較機械,不利于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開展。
在生字教學上,“浙教版”教材可謂是步步為營,扎扎實實地將“筆畫―偏旁―筆順―結構”的教學落到實處。如第一冊第10課是小學階段第一次出現(xiàn)生字教學,課文僅要求學生學習“一、五”兩個字,在學字的同時,非常明確地要求學生認識“橫、豎、橫折”三個筆畫,并在課后有相應的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筆畫。每一課的生字教學,都提出相應的筆畫和偏旁的學習,并經常在單元練習中有此類練習不斷進行鞏固。第一學期一共學習26個常用漢字筆畫和37個常用偏旁,在課本最后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使得學習目標一目了然。
在扎實進行生字教學的同時,對于詞句教學,“浙教版”教材的設計編排也是從易到難,層層遞進。在一、二年級的課本中,基本上每一課都會有組詞、造句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從仿照說到獨立寫,由扶到放,從而使學生在一年級基本上能夠說一句正確的完整句,為今后的習作奠定基礎。
二、單元導讀――明晰重點、練習配合
從三年級開始,兩個版本教材的課文都出現(xiàn)了“單元導讀”板塊?!皢卧獙ёx”是學生開始學習本單元的“扶手”,好的導讀能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選取第五冊第一單元的導讀內容進行了比較。
人教版 浙教版
我們的生活像七彩的圖畫:在教室里讀書,在操場上游戲;去科技館參觀,去少年宮演出;到小河邊釣魚摸蝦,到樹林里采集標本……在快樂的生活里,我們一天天長大。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我們已經學過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F(xiàn)在,我們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部首查字一般分4步:…… 請你用上面講的方法查課文中的生字,了解它們的讀音和意思,預習課文。
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人教版”教材側重在人文性主題上,而“浙教版”教材則把重點落在語文知識點的學習上。以浙教版這一單元為例,《紙的故事》等三篇課文的課后第二題練習都是要求學生指出帶點字的部首,在單元練習中,更是以表格形式,讓學生練習“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凸顯單元教學重點,讓學生真正習得語文。這樣的“導讀”,才是真正學習需要的“導讀”。
三、習作教學――系統(tǒng)有序、范文指引
習作教學的有序性,是“浙教版”教材的顯著特點。三年級是學生寫作的起始年段,作為兩個版本的教材,又是如何安排習作教學的呢?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體現(xiàn)了興趣為先、訓練精要的教學思想。具體體現(xiàn)在:一是簡化頭緒,拓展了教材的內涵,為學生習作提供更大的空間;二是加強整合,使語文成為語言與思想的整體、學習與生活的整體?!罢憬贪妗苯滩膭t是列出了由淺入深的學習序列,讓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放心。比如在學習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時,這一單元是這樣安排的: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學習,對于“方位順序”的寫法,學生容易接受并能很好地運用于自己的習作中。對于處于作文起步階段的三年級學生,雖然可能沒有華麗辭藻來修飾自己的作文,但起碼做到習作“有序”的第一步。
在習作教學中,“浙教版”教材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實用性強,編排了與學生生活相銜接的應用文寫作,比如借條、收條、尋物啟事、留言條、通知等,這為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鋪墊了“語用”之路。
一、理解編者意圖,注重細節(jié)運用教材
教材是對話的文本,是學生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與依據,作為教師應努力鉆研教材,全面了解教材所在的應有地位與作用,把握教材的重點,以及注重難點突破的方法與細節(jié),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憑借教材,整體使用教材,才能促進學生整體的發(fā)展,使教學有的放矢。
如在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14.2.2一次函數 ”的教學中的
教材片段1:例 2:在同一直角坐標系內畫出函數 y=-6x ,y=-6x+5 的圖像
首先分析引導:列表 描點 連線. 然后教師讓學生填表、描點并畫圖像最后處理思考題及猜想,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兩個函數的圖像并總結個函數的圖像的的平行關系以及一次函數的的性質,從而完成一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的教學。
思考:
比較上面兩個函數圖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填出你的觀察結果:這兩個函數的圖像都是直線 ,傾斜程度相同。函數y=-6x的圖像經過原點,函數y=-6x+5的圖像與y軸交于點(0,5),即它可看作由直線y=-6x向上平移5個單位長度得到的。比較兩個函數解析式,試解釋這是為什么?
比較兩個函數的解析式,容易得出:一次函數y=kx+b的圖象是一條直線,稱為直線y=kx+b,一次函數y=kx+b的圖象可以看作是由直線y=kx平移|b|個單位長度得到的(當b>0時,向上平移;當b<0時,向下平移)
以這種形式處理這堂課,也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課堂也十分開放,然而,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除了知道這個一次函數 與 的關系外,其他收獲很微小。特別是兩個函數的圖像為什么平行?函數的增減性從哪里體現(xiàn)?解析式中的k、b在函數的性質及圖像的作用是什么學生并不明白)教學的目的遠不止知識的表象,更重要的是要弄清知識的內涵,從中領悟實質,掌握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細讀教材會發(fā)現(xiàn),教材設計的例2目的是通過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間的關系,進而研究一次函數的性質與圖像,同時學生已初步了解函數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設計具體詳實的問題.。
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更能使學生正確、準確的理解教材,因此,鉆研教材是教師用好教材的前提條件,鉆研教材也不僅僅鉆研隔天或本章授課的部分,還需注意教材關于這塊內容的整體結構和前后的聯(lián)系。從中挖掘出教材的本質,只有全面了解教材的編寫順序,整體了解教材編寫層次,才能全面深刻領會教材的內涵,融會貫通,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二、把握編者意圖,因材施教豐富教材
僅僅理解編者意圖還是不夠的,只有把握教材編寫意圖,才更有能力駕駛教材,讓教材的真正意圖得以實現(xiàn),從而達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能力真正得到發(fā)展。
如在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14.2.2一次函數”的教學中的
教材片段2:例 4:已知一次函數的圖像過點(3,5)與(-4,-9),求這個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分析:因為是一次函數,其解析式一定符合y=kx+b,所以,問題的關鍵是求出k與b的值,根據條件可以得到關于k與b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并求出k與b的值。
教材以這塊內容為載體,讓學生掌握待定系數法求一次函數的解析式,同時,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形結合”數學思想以及說明解析式與圖形的相互轉化,實現(xiàn)這種轉化的工具是點的坐標,它是連接數與形兩種對象的紐帶,但是,缺少的是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間的相互轉化,因此在教學時要突出這個數學思想,展示教學的魅力,就必須補充例題。
例1:小明根據一次函數y=kx+b填寫了下表
從而豐富完善了教材內容及教學思想,是教材的必要補充,所以領悟教材也是教師用好教材的前提,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有一定的編寫意圖,教師只有真正理解教材意圖,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自如。因此,作為教者一定要深刻、獨立鉆研分析教材,在把握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并豐富教材,才能把教材變?yōu)椤耙幌钏保亟M一條興趣盎然的、富有實效的學習途徑。
三、領悟編者意圖,彌補不足超越教材
新課程的教材為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創(chuàng)設了較大的空間,在把握編者意圖、把握編者意圖后,需要教師在教學時重組教材,對教材整合,讓教材變?yōu)橐粋€動態(tài)的、鮮活的教學內容,以達到完美教材。它更符合教者與學者的認知規(guī)律。
如在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十四章第三單元14.3用函數的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
本單元在已有對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認識后,從變化和對應的的角度,從“數與形”的思想,對“一次”進行更深入的理解。但他缺少的是一次不等式組的融合。因此,在本單元末的學習或綜合復習中可設計如下練習
教材片段3:如圖所示,根據你對一次函數、一次方程(組),一次不等式(組)的理解,列舉圖中所展示的方程(組)、不等式(組)及其解或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