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描寫田園風光的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審題指南針:
當你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你會聞到瓜果的芳香;當你經過夜晚的池塘邊,你會聽到青蛙的歌唱……怎樣才能用生動的語言清楚地描寫鄉(xiāng)村景色呢?
1.抓住主要景物特點。同學們,走進田園風光,用你的慧眼去發(fā)現(xiàn)田野、竹林、菜園、小河等景物的特點,仔細觀察其形態(tài)特征,能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來寫出鄉(xiāng)村景物的特點。
2.言之有序,條理清晰。文章要按一定順序來寫,既可以按照地點變化的順序來寫,又可以按照一年四季的時間順序寫,或是同一景物在不同時間的特點對比來寫。只有條理清晰,才能讓讀者全方面地感受到田園風光的美麗。
3.真情實感,贊美鄉(xiāng)村。在字里行間要自然地流露自己贊美鄉(xiāng)村美景的真情實感,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你對田園風光及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 (劉圣蘭)
佳作展示臺:
在我媽媽曾經住過的房屋后面,有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那里一年四季總是生機勃勃。
春天,小河從冬天的寒冷里蘇醒過來。藏了一整個冬天的魚兒都從河水深處游上來,享受著這久違的溫暖。農民伯伯也忙碌起來,在田里插秧。當他們累了的時候,就把腳放在水里,讓歡快的河水把污泥和疲倦一起帶走。
夏天,河水被烈日染得綠中帶藍,藍中有紅。那野花在河水里留下倒影,一陣風吹過,就輕輕擺動,像在說:“我漂亮嗎?”河里的動物也多了起來,有螃蟹、烏龜,連附近人家的鴨子也來湊熱鬧。它們把這條河變成了屬于它們自己的一座無比純潔的天堂。
秋天,河水不再是天藍色的了,而是被秋姑娘染成了亮黃色。水稻成熟了,它們像一個個跳動的字符,替農民伯伯送給秋天一首首美好的詩句。夜幕悄悄降臨,青蛙大哥用雄厚的男高音唱了起來,看樣子,它是要與農民伯伯同樂呢!其他的動物也加入到青蛙大哥的演唱中來。鴨子“嘎嘎嘎”,青蛙“呱呱呱”,魚兒吐著泡。它們組成了一支激情的樂隊,為秋天譜寫出一首首金黃的贊歌。
冬天,小河的激情又被寒冷所冰封。魚兒們藏在水下,希望冬天趕緊過去。青蛙大哥藏在洞里,蜷縮著身子,想睡一個好覺。萬物仿佛都沉睡了,只有我們這些小孩子依然快樂,在河邊的雪地里玩耍,滾出一個個雪球,笑著拋向自己的好朋友。
鄉(xiāng)村的河流,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是一處讓你流連忘返的樂園。
彩筆頭點睛: 文章條理清晰,寫出了一年四季小河獨特的美。小作者觀察細致,描寫小河特點時多處運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讓人感受到小河的生命力,流露出對小河的熱愛之情。
希望結尾能將感情再高漲些,不僅僅停留在“一處流連忘返的樂園”,可以改為直抒胸臆式的表達:“你裝點著美麗的家鄉(xiāng),我愛你――小河”。 (劉圣蘭)
關鍵詞:王維;山水詩歌;美學特征
在唐代,我國的山水詩歌創(chuàng)作進入鼎盛時期,而著名詩人王維則是田園山水詩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往往就是運用一個山水田園場景,由此展開對詩歌的創(chuàng)作,并且把自己所希望表現(xiàn)的情感寄托于山水景物之中。并生動詳實地針對自然風景進行描寫,讓讀者感覺身臨其境。王維的山水詩歌在意境、風光等多個方面均表現(xiàn)出其特有的美學特征。
一、意境美
知名學者王國維談到,所謂意境創(chuàng)作,就是文學中把自己的情感與景觀交織在一起的一門藝術,而在唐代山水詩歌當中,王維的詩歌作品含有大量的意境描寫,無論是風景中涵蓋自己的感情,還是風景感情并駕齊驅,在王維的山水詩歌中都有大量的存在。同時,在這些山水詩歌所使用的修辭當中,王維都極少采用華麗的辭藻,而是采用樸實溫和的描述,讓讀者感受到山水特有的動人意境。例如,在王維的代表作品《山居秋暝》當中,讀者可以清楚的發(fā)現(xiàn),全詩整篇幾乎沒有使用過于華麗的辭藻,而是通過平和的描述,給讀者提供了一幅秋夜山景圖。在這首詩當中,王維描繪出了在初秋時節(jié)的雨后,天氣涼爽,月色穿過松林映射,溪水流過石隙,一葉輕舟駛過湖面引起荷塘之上的蓮花微微顫動,而正在此時,浣女成群結隊含笑而歸的意境,讓讀者在這短短幾十個字當中,感受到山水間的別樣情趣,令人心馳神往。同時,王維還是一名禪學造詣極高的詩人,在他的山水詩歌中常常帶有豐富的禪趣,例如“獨坐幽篁里,明月來相照”。這些山水詩歌之中,王維描繪出了一副夜晚特有的幽靜的深林山水意境,讓人不由得引發(fā)思考,王維在自己的山水詩歌當中引入大量“靜、好”等禪學詞匯,也表現(xiàn)了王維對于禪學的一種向往與寄托。
二、田園風光美
在王維的山水詩歌當中,涵蓋而大量的鄉(xiāng)村農舍、雞鳴狗叫的描寫,表現(xiàn)了出了王維對于這種“桃源生活”的向往。例如,王維的詩歌作品《渭川田家》當中,單純描寫了作者所遇見的田園農家生活場景。尤其是“斜陽照墟落...相見語依依”當中,作者王維向讀者生動展示了一副別樣的田園生活場景,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這樣生活的神往。并通過鄉(xiāng)間不同人群的活動,將農村特有的“慢生活節(jié)奏”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
三、景觀美
針對花草樹木展開描寫是所有山水詩歌中的一大重要元素,對花草樹木進行的描寫不但可以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是作者對于美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種向往與寄托。在王維的田園山水詩歌之中,幾乎都有針對花草樹木的詳實描繪,王維通過其獨特的美感找到在山水當中的花草樹木,并依靠詩歌的形式,賦予了這些草木獨特的意義。
例如,在王維的山水詩歌《輞川別業(yè)》當中的草色、桃花,《田園樂》之中的桃花、綠柳等。王維在其詩歌當中通過這些景觀之間的有機融合,形成了其特有感官,在閱讀王維山水詩歌的過程當中,通過草和桃花、柳樹與桃花這種景觀之間的結合,通過對環(huán)境場景的描述,讓讀者能夠親身感受到,在霏霏細雨之中所產生的特有景觀。
又例如在王維的作品《鹿柴》當中,作者通過對整座空山之中彌漫著的凋落桂花的特有香味這一景觀進行描寫,向讀者表現(xiàn)出一副深秋時節(jié)所特有的山水景觀場景。在《清溪》當中,作者又通過溪水、亂石、空山、蘆葦以及作者垂釣的場景,讓讀者對作者的閑情逸致心馳神往。為什么這樣一些場景會讓王維如此迷戀。究其原因就在于山水之中的一草一木在王維的心中都有一番別樣的趣味,表現(xiàn)了王維對于鄉(xiāng)間寧靜生活的無比向往,同時也與王維所精通的禪學里的“素靜”思想不謀而合。
四、色彩意象美
在王維的山水詩歌當中,也具有濃淡描寫,相得益彰的色彩描繪,在王維的作品當中既有“柳色青山映”這樣的春季時節(jié),鳥語花香的青山美景描繪,也有“開洼分白水、間柳發(fā)紅桃”這樣對春季生機盎然,紅白描寫相輔相成的田間農舍的描繪。在王維的詩歌之中,所描繪的畫面顏色豐厚細膩,但卻不過分的濃妝艷抹。
例如,在王維的山水詩歌《山中》前兩句“荊溪白石出...空翠濕衣人”中,作者依靠這短短十個字,就向讀者展示出了一副常見的秋季冷清蕭條的景色,并使用“稀”字指出紅色的楓葉僅僅是在深秋時節(jié)對于山間景色的一點描繪罷了。在文中最后一句,作者又使用翠讓整個山間的色調轉向濃郁,同時加之深秋場景,讓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深深的涼意。作者通過顏色直觀地將溫度的概念展現(xiàn)給了讀者,可見王維的詩歌當中色彩的應用是極為合理與巧妙的。
同時,在王維的詩歌作品之中,對自然界所發(fā)出的種種意象均有通靈的描繪,在色彩豐富細膩的同時,還向讀者傳遞著聲音帶來的獨有意境,顏色的靜態(tài),聲音的動態(tài),一動一靜,渾然天成。
例如,在對風聲進行描述時,王維有“庭槐北風響”向讀者描繪出了深秋時節(jié),凜冽的北風將庭院中的槐樹吹的吱吱作響,表現(xiàn)出深秋時節(jié),秋風凜冽的肅殺場景。王維使用聽覺和視覺之間的有機結合,并巧妙安插相關情境,聲畫組合巧妙,讓讀者能夠切實欣賞這一幅幅動態(tài)的山水畫。
五、結束語
通過實例分析,從多個方面探討了王維詩歌所特有的美學特征。筆者認為,王維的山水詩歌在唐代山水詩歌鼎盛時期能夠自成一派,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的詩歌沒有過重的辭藻修飾,生動詳實,符合百姓當時的審美理念。
參考文獻:
《古詩三首》說課稿
一、說教材
《浪淘沙》是一首描寫黃河雄偉氣勢的著名詩篇。詩開篇與眾多的黃河詩一樣,著力描寫九曲黃河大浪淘沙之勢。緊接著著張騫窮河源遇牛郎、織女的典故,把“黃河之水天上來”更形象化。在王之渙、李白之外,另辟一條境界,增添了一層奇妙的神話色彩。全詩立意新穎,思想深刻,明快清新。表現(xiàn)了詩人奮發(fā)有力的精神和豪邁浪漫的氣魄。
《江南春》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的一首描寫江南春光的絕句。詩人先揚后抑,前兩句描繪出了遼闊的江南,到處是黃鶯歡唱,綠樹紅花。水邊的村莊,靠山的城郊,一面面酒旗在春風中迎風飄蕩的秀麗景色,充滿了作者對江南春景欣賞、贊美的之情。神來之筆在三、四兩句,江南一帶還有大批寺廟建筑,在這春天迷蒙的煙雨中若隱若現(xiàn)。南朝大興寺院,百姓不堪重負。借古諷今,諷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所作所為,表達了對包括唐朝統(tǒng)治者在內的帝王將相不顧人民疾苦,傷財勞民之舉持的反對,憂國憂民之心溢于言表。
《書湖陰先生壁》是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七言古詩。通過對湖陰先生庭院內外的幾處景物的描寫,巧妙地為我們勾畫了一個清靜脫俗,樸實勤勞的湖陰先生的形象,細膩而隱諱地表達了詩人退隱閑居的恬淡心境和從田園山水、從與平民交往中所領略到的無窮樂趣。
本課由這三首詩組成。劉禹錫描繪了黃河的雄偉氣勢,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喜愛贊美及對田園生活的憧憬向往;杜牧以傳神生動的筆墨描繪江南春景的美好奇妙,寄予憂國憂民之情;王安石閑居田園,從田園山水中領略無窮樂趣。
二、說教學目標
1.讀準多音字“曲”,會寫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江南春》。
3.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讀懂詩歌大意。
4.能說出《浪淘沙》是怎樣寫出黃河的雄偉氣勢的。
5.能感悟《江南春》是抓住了哪些景物寫出了江南春天的特點的。
6.結合詩句,初步感受古詩中的對偶句。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江南春》;能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歌寫法;結合詩句,初步感受古詩中的對偶句是教學的重點,能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歌寫法;結合詩句,初步感受古詩中的對偶句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教學中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入詩境——想象畫面解詩意——吟誦詩詞品情感”的教學方法,注重圖文結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誦。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以讀為本”的理念,讓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以詩意的語言描述古詩內容引入,將學生帶入古詩的情境中。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由讀古詩,標出生字,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詩句,檢查生字認讀、古詩朗讀情況。對易讀錯、寫錯的字讓學生交流識字寫字方法,幫助識記、書寫。
(三)學習《浪淘沙》。
1.學生分小組,按積累的學習古詩的方法和步驟探究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組內交流。
全班匯報。師相機指導。
根據匯報情況,選擇補充: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托政治內容。他的詩也寫得很豪氣,白居易因而稱他為“詩豪”。他的七律和七絕都有許多名篇,而《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①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這里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②浪淘:波浪淘洗。
③簸:顛簸。
④直上銀河:古代傳說黃河與天上的銀河相通。
2.理解關鍵詞句,想象美景,體會感情。
學生朗讀思考:從前兩句中你看到了什么?
利用多媒體形象展示音視頻、圖片,形象感受意境。
學生觀看黃河傾瀉圖片。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種情景,體會黃河的雄偉氣勢。
引導入境,交流:面對著如此雄偉壯麗的黃河景象,你會想些什么呢?作者想到了什么?
補充典故資料,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的想象。
感情朗讀,誦讀悟情。想象說話:牛郎織女家是什么樣的?從中可以看出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結合寫作背景,引導學生感受詩人的情感。
3.指導感情朗讀,背誦。
請同學們帶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滿腔的愛一起朗誦。
生熟讀背誦。
(四)學習《江南春》。
1.指名讀古詩,聽范讀,劃分節(jié)奏。學生練習節(jié)奏朗讀。
2.自學古詩,理解詩意。
小組為單位,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討論詩意,交流總結。
生說說對杜牧的了解,師相機補充。
學生匯報詩意理解,師相機指導。
根據匯報,選擇補充:①綠映紅:綠樹紅花相互掩映。
②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鎮(zhèn)。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③酒旗風:酒家的酒幌子在風中搖動。酒旗:酒招子,酒館外懸掛的旗子之類的標識。
④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總稱。
⑤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虛指,形容寺院很多。
⑥樓臺:指佛寺中的建筑。
⑦煙雨:像煙霧那樣的細雨。
3.想象美景,體會感情。
學生圈畫景物,讀一讀,想象畫面。
出示景物,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描繪,想象:這是一幅怎樣的江南春景圖?互相交流。
創(chuàng)設情境,圖片展示美景,學生形象感受美麗,體會詩人感情。
探究悟情,思考:前兩句寫鶯鳥鳴啼,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后兩句明明寫到煙雨,是怎么回事呢?矛盾嗎?
明悟“千里”,體會特點。
思考:詩的前兩句寫了哪些景物的映襯?讓人感受到什么?
學生感情朗讀,讀出美麗。
討論:詩的后兩句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結合背景,體會深意。
學生交流對杜牧所處時代的了解,聯(lián)系背景,體會詩句深意。
明悟:借古諷今
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4.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五)學習《書湖陰先生壁》
1.明詩題,知詩人。
指導理解“書”、“湖陰先生”
2.生說說對王安石的了解,師相機補充。
3.檢查朗讀
指導正音,讀好“畦”“闥”
學生聽范讀,劃分節(jié)奏。指導朗讀。生展示讀。
合作學古詩,理解詩意
小組為單位,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討論詩意,交流總結。
匯報成果。
根據匯報情況,選擇補充:①苔:青苔。
②畦:這里指種有花木的一塊塊排列整齊的土地,周圍有土埂圍著。
③排闥:推開門。闥:小門。
4.賞析悟情。
學生自主學習一、二句,思考:詩人是怎么被湖光秋月吸引的的?這是怎樣的湖水?
思考:詩人是怎樣寫凈的?
師指導,結合江南夏天的氣候特點幫助理解。
“成畦”寫出了什么?
引導想象畫面,感悟深意。
交流:從前兩句可以看出楊德逢是個什么樣的人?
感悟理解“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斌w會對偶的修辭,引導回顧其他詩句中對偶的寫法。抓重點詞句體會修辭,想象畫面,感受作者的心情。
5.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6.拓展延伸。
課下搜集一些描寫風光景物的詩句來讀一讀。
(六)課堂總結。
這篇課文安排了3首古詩,都是寫的優(yōu)美景色,表達對風光美景的熱愛和贊美。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積累了寫景的古詩,同時體會了詩中用典和對偶的寫法,對之后的古詩理解提供了指導。
五、說板書設計。
最后我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本課的三首古詩,都屬于寫景古詩,表現(xiàn)風光景物的美麗。我抓住詩中描寫的景物及表現(xiàn)的感情進行板書,提挈古詩內容,便于學生記憶、背誦。
17
古詩三首
描寫:黃河
蜿蜒曲折
黃沙滾滾
浪濤洶涌
夸張
浪淘沙
想象:銀河
牽??椗?/p>
向往
對黃河氣勢宏大的贊頌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啼鶯
啼鶯
綠樹
紅花
晴朗明麗之景
江南春
水村
山郭
酒旗風
熱愛贊美之情
寺廟
樓臺
煙雨
朦朧迷離之景
憂國憂民之情
院里:茅檐
花木
書湖陰先生壁
院外:一水
兩山
田園美景
恬淡心情
護田
教以生為本,學以“悟”為根,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應當是師生不斷檢驗教學、反思教學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思考,用心領悟,把握知識精華。
一、言為心聲,從語言著手感悟作者的情懷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在文人的內心深處,總有一份平淡的向往?!澳寥蓑尃俜怠钡挠崎e,“獵馬帶禽歸”的實在;“日之夕也,羊牛下來”的適意,“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淳樸。還有那溫暖情懷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把一份田園的寧靜與朦朧詩意般揮灑。詩人描寫了自然秀麗的田園風光,恬淡質樸的躬耕生活;抒寫了棄官歸隱返回自然的愉快心情。通篇渾然一體,展示出寧謐和諧之美,人們在這一派融融和美之中,心靈也得到某種程度的凈化。詩人筆下,田園風光秀美而自然,徜徉于其間的詩人淡泊寧靜,志趣高潔。此情此景,構成了中國古代田園詩的最高意趣。
而如何感悟這一意趣呢?無疑應該從作品詞句、文本語言入手。言為心聲,作者的感情肯定融在作品語言中。我們只有設法讓學生學會從作品語言中感悟作者的情懷,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文字的美妙?!耙磺芯罢Z皆情語”,寫景抒情類文章,更是如此。如何從字里行間把握作者的情感?我的辦法是:看詞語的冷暖色調、看文中有無點睛的句子以及對細節(jié)進行想象、延伸、感悟。
通過感悟使學生更真切地體會到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發(fā)自內心的親切情感;深入領會了樸實無華的詩歌語言的獨意蘊,感受到陶淵明詩歌“語淡而味終不薄”的物質。在教學中將理性的梳理和感性的體悟相結合,營造一個精致而富有美感,熱鬧又不失內涵的閱讀等氛圍。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讓學生在積極愉悅的鑒賞中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面對滾滾紅塵,有人及時行樂,有人歸隱田園,有人理性沉思。千人千路,活法多種,你是否愿意守望那即將升起的裊裊炊煙?
二、展開思想的碰撞與心靈的交流,引發(fā)學生感悟的漸變,最終達到情感的融合
賞析《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千古有同感”。無論整體還是布局,都可謂絲絲入扣,無懈可擊,令人驚嘆。句中悲壯蒼茫、雄渾浩蕩的氣勢,層次井然的章法,巧妙結合,個人命運的傷感和憂國憂民時的情懷融為一體,達到了造極的境界。學習這首詩時先讓學生把握它的審美,咀嚼語言、體味情思,讓學生的感受、思考,能在一定程度上由“自發(fā)”狀態(tài)過渡到“自覺”狀態(tài),對怎樣調動感受、運用語言產生更為清晰的認識,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思考,從而獲得美妙的審美愉悅,然后在體會其思想方面的價值(國家動亂不安,戰(zhàn)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時候收到家書尤為難能可貴。詩人從側面反映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xiàn)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結尾兩句,寫詩人那愈來愈稀疏的白發(fā),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多,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最后老師與學生交流,促使其發(fā)展出自己新的悟見。在老師的點撥下進一步展開思想的碰撞與心靈的交流,引發(fā)學生感悟的漸變,最終達到情感的融合。
三、洋溢情感美讀──悟的升華
(一)利用朗讀體會意象
古代詩詞具有對仗工整、朗朗上口的特點,因此對詩詞的誦讀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學生可以通過對詩詞的反復誦讀,深刻體會到作者想要展示的畫卷之美。如在學習王維的《山居秋暝》時,作者在詩中通過對明月、松林、漁舟、清泉的描繪,向讀者展現(xiàn)出雨后秋天的美麗景色。東晉詩人陶淵明用“荒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等詩句來描述世外桃源景色,這幅田園風光圖讓人百讀不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夠通過對經典語句的誦讀,感受作品的意象。教師在進行詩詞誦讀指導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誦讀時要情感充沛,節(jié)奏分明。好的詩詞都有一定的節(jié)奏,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誦讀時,需要把握好詩詞本身的節(jié)奏,注意語調的抑揚頓挫和音節(jié)的錯落,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融入到詩詞的意境中。如李白的《蜀道難》中,“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兩句,是詩人在仰望蜀道時脫口而出的,前面的語氣詞應當讀得重一些,“乎”和“哉”這兩個語助詞應當適當延讀,整首詩應當讀得充滿聲勢。第二,要反復誦讀,鼓勵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從多方面比較詩詞中的美感,品味出詩詞中的意象之美。
(二)利用想象捕捉意象
意象是構成詩詞意境的重要因素,也是讀者揣摩詩詞意境、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關鍵。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及時捕捉詩詞中的意象,才能讓學生真正從整體上感知詩詞,體會到詩詞的真實意境和作者的真實思想,對整個詩詞的把握才更加游刃有余。在學習描寫自然景物的詩詞時,應當從描寫意象的手法開始,逐步對意象的色彩、動靜和虛實等展開聯(lián)想,最終準確地把握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如對王昌齡的《采蓮曲》進行講解時,分析“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這一句時,應當引導學生對“荷葉”“芙蓉”“羅裙”等詞語表達的色彩和形狀進行想象,學生可以想象出采蓮女臉似荷花,裙如荷葉,美麗端莊,蕩舟在荷叢中,在水上放歌的畫面,這些意象共同組成了一幅完整美麗的采蓮圖,學生通過想象能夠感受到作者寫作時欣喜的情感。在古代詩詞的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開啟想象力,才能夠讓學生真正融入到作者寫作的場景中,切身體會到作者的真實情感。
(三)利用色彩感知意象
教師只有帶領學生對詩句、字詞進行精細解讀,才能夠準確地捕捉詩詞中的意象,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要達到對詩詞中詩句和字詞的準確理解,學生必須和教師相互配合,對詩歌中的意境進行認真研究,才能真正體會到詩詞中所營造的意境。比如在講解杜甫的《登高》的時候,前面四句主要是對登高時耳聞目睹的凄清秋景進行描寫,首聯(lián)通過對風、天、猿、沙、鳥等景物的描寫,用急、高、哀、清、白等形容詞加以修飾,渲染出了江水滔滔、秋風蕭瑟的景象。后面四句主要是抒發(fā)登高時產生的孤獨感。整首詩前半首著重寫景,后半首意在抒情,將景和情高度融合,更加凸顯出作品深遠悲涼的意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不同詩歌中的豐富意境,全方位地感知詩詞中的意象。
二、結語
一、詩歌譜寫,意在表達
1.詩作成篇,體現(xiàn)社會現(xiàn)實
唐代是詩歌發(fā)展的頂峰時期,唐詩題材較為廣泛,除了抒發(fā)個人情懷以外,更多的詩歌體現(xiàn)社會現(xiàn)實生活,呈現(xiàn)普通勞動人民或宮廷生活狀況。如杜甫的“三吏”“三別”,王維的邊塞詩《使至塞上》等,體現(xiàn)將士出征作戰(zhàn)的悲壯生活。抒寫將士邊塞生活的,除了王維,還有王昌齡寫的《昭君出塞》以及王翰的《涼州詞》,寫到出征將士豪情萬丈,視死如歸揮灑熱血與青春,只為報效國家的悲壯情懷。唐詩中也有寫宮廷生活中的癡男怨女的苦悶之情,比如李商隱的詩歌。除了唐詩,還有兩漢時期的樂府詩歌,樂府詩歌《陌上?!分械呐忧亓_敷,還有《木蘭詩》里面的花木蘭,《孔雀東南飛》里面的劉蘭芝等,這些詩歌皆在表現(xiàn)人物內心情感。
2.詩歌之聲,抒寫個人情懷
詩歌這一特殊文學形式在各個時期詩人筆下大都通過自己的詩作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想法,詩人通過詩歌來與讀者進行對話。不管詩人所處的社會是興還是衰,是富有還是貧窮,在詩人的眼中,他們都希望不負有限的青春年華,希望為國家,為朝廷效力,希望走上仕途,發(fā)揮個人的智慧和才能。唐代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時期,在此期間產生了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等璀璨的詩歌群星,他們大都博學多才,但因國家政治上的復雜性,都曾身處被貶之苦。在面對這樣的仕途坎坷,他們用自己的筆墨抒寫個人情懷,抒發(fā)內心的感受,借酒,借詩或依托山水田園來體現(xiàn)個人想法。如李白的《將進酒》《行路難》《蜀道難》等詩篇抒發(fā)政治失意,職場不得志的苦悶;杜甫的《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抒寫個人對國家興衰的喜與悲。
3.詩歌之美,呈現(xiàn)生活畫卷
中唐以來,由于城市經濟發(fā)展、文人理想破滅等種種原因,安逸享樂之風在社會上蔓延。史書記載有宋代“承平日久,國家無事”的太平盛世局面。事實上,這樣的國家局勢,在唐代詩人的眼里有另一種思考。山水田園派詩人如王維等描繪的意象為山水田園之間的隱逸閑適,在水墨畫清新淡雅、自然純樸景物中獲得心靈的釋放和苦悶之情的排遣。事實上,不管詩人是否真的喜歡這樣的田園生活,但在讀者看來,這樣的田園生活以自然風光無限美的意境帶給人們的是超然物外的內心體驗和摒除了爾虞我詐的繁復生活,獲得了內心的放空,得到了繁重精神壓力的釋放。
二、詩歌之美,美在藝術
1.詩歌與文學語言表達藝術
詩歌是講究上下對仗、用韻、用典、修辭格、平仄、意境等規(guī)格的文體形式。文學的社會功能在于引起人們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共鳴,而詩歌的語言注重精準美,注重用詞凝練精致,注重意象和意境的感染力。因此,詩歌的語言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字里行間的形式之美,也就是指詩歌語言表達的精準美給予人們表達能力的示范作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句話不僅說明在詩歌閱讀中可以領悟詩歌語言的用語技巧和字詞表達,還要注重語言表達的精準美。
2.詩歌與音樂審美趣味
詩歌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并通過富有音韻節(jié)奏之美抒寫成句,以其音律和諧之感吸引讀者,讓讀者在詩歌作品中感受到音樂的節(jié)奏。音樂和詩句中體現(xiàn)的時間和空間,都能以詩人精致的筆墨刻畫得生動有趣,意味無窮。因而,詩歌之美,美在節(jié)奏,美在音韻,美在和諧。杜佑曰:“自周隋以來,管弦雜曲將數(shù)百曲,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龜茲樂,其曲度皆時俗所知也。”說明樂工伶人與詩人合作,以增強其藝術效果及競爭力。
三、生活如歌詩意濃
1.生活中的“精、準、美”與“信、達、雅”
詩歌在當下語文教育過程中仍然占有一定比例,語文教材中精選部分古典詩歌作為學生學習古典文學的范例。語文學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獨立自主,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能夠自由表達的人,而語文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自由表達。表達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詩歌中的經典名篇的誦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韻、聲調、表達的節(jié)奏與速度、以及鍛煉學生的語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語文學習過除了重視學生口頭交際以外,還要重視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主要指寫作能力以及對周圍事物的思維能力。清代翻譯家嚴復先生在《天演論》一書中提到文本翻譯的三個標準,即信、達、雅。學生良好的寫作主要表現(xiàn)在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符合邏輯,文章層次是否清晰,是否有錯別字,然后是文章的立意,寫作的視角,學生的思辨能力等以及學生語言表達的審美性。
2.漫步詩歌叢林,品味詩意人生
關鍵詞 古詩詞;詩意;朗讀語感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在新大綱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是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50篇。低年級背誦古詩詞是每學年30篇以上,中年級 30篇左右,而高年級則為20篇以上。由此可見,新課程標準肯定和提高了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地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婦孺皆知、膾炙人口,都是古詩中的精品。那么,如何指導學生誦讀這些古詩詞呢?
一、初讀詩文,了解作者
詩讀百遍,其義自明,其情自見。誦讀古詩方法很多,分自讀、對讀、群讀,又可分為默讀、聲讀等。多讀,可以讓學生把握詩詞的內在節(jié)奏。節(jié)奏是古詩詞的生命,讀詩的過程也是欣賞詩歌的一種過程。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化為心中之本。
整體朗誦詩歌的過程中,由于現(xiàn)代文和古文之間的不同,首先要引導學生讀準每個字,每個詞的讀音,例:《回鄉(xiāng)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爆F(xiàn)在“衰’’讀“shuai",但古讀音應該是“cui”,古讀音更能押韻,更能體現(xiàn)古詩的韻律美;例如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惫艜r應該讀xia,而現(xiàn)在用漢語拼音讀xie,就不和諧,不押韻了。在處理這個問題時,筆者就先讓同學們自己讀,多讀幾次,體會到古詩的押韻美,學生自然選擇讀古音了。
二、精讀課文,了解詩意
讀通古詩后,就要了解這首詩的意思,在語文課本中,古詩詞都會有注釋,將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詞翻譯出來。這時,筆者多半希望學生采用小組合作或個人發(fā)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讓學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師在旁適當點撥即可。還可以鼓勵學生借助古漢語詞典,去自己翻找。每首古詩都著力表現(xiàn)一種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詩的大意后,還必須深入挖掘,細細品味,發(fā)揮想象力,把學生引入詩的情境,使詩中描寫的景象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來,這樣,就會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會對詩意理解得更深刻,對感情體會得更深入,同時又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發(fā)展空間思維力,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所以,教學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去想象,去領悟古詩中的意境美??梢宰寣W生配樂朗讀,可以讓學生畫一畫、演一演,也可以讓學生根據古詩去想象、豐富相關情節(jié)等等。這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
三、研讀詩文,體會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古詩詞中,有不少的古詩詞,它們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達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別"主題來說,有李白的《贈汪倫》,寫汪倫以歌聲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對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廣陵》,寫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長江之水喻友人之間感情綿綿不絕;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達對友人離去的傷感之情。這些都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鄉(xiāng)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張志和的《漁歌子》等為我們描繪出風景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表達出對大自然、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同樣是寫景詩,不同的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不僅寫出了敬亭山秀麗的風光,其中“盡’’、“孤獨"、“只有”等詞又體會出詩人無比孤寂的心情。從背景資料當中,我們知道李白才華橫溢,青年時雄心壯志,無奈朝廷黑暗,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讀時要讀出壓抑孤獨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養(yǎng): 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fā)現(xiàn)、發(fā)明一切創(chuàng)造活動的源泉?!睕]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善于創(chuàng)造就必須善于想象。想象力對于一個人的重要可見一斑。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補充和領悟,去聯(lián)想、補充和創(chuàng)造,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例如:《江上漁者》學習古詩后,請同學們想象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捕魚人冒著生命危險,打撈鮮美的鱸魚,使人不由對捕魚人產生同情與憐憫。
1、老牛踏過的蹄印子,印在大地的紙上,一如花朵,在春天,開出了明媚;生銹的犁鏵,在田野里的泥土里擦著身子,大地在詩歌里變得凝重,隱約里,泛著空曠的回音。
2、不安分的野生菌,耐不住寂寞從山間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腦袋,一時間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特色的山珍,還有一些從山里捎到了城里,于是城里的餐桌上也就多了一味鄉(xiāng)下濃濃的情意。
3、不遠處,一排排房子擁著綠色的莊稼,將那天邊的潔白的云朵冠在頭頂,自成一副動感的畫卷。
4、午飯后,雨停了,天空也稍見明亮。微風輕拂,夏天特有的涼意也徐徐而來。暑日的清涼興奮著萬物,花呀草呀莊稼呀,都漸漸挺直了身腰,天地間的精靈也活躍起來了,塵世充溢著生命的氣息。
5、炎熱的夏天來了,熱得小泥鰍在水溝里亂竄,田園里鵝黃嫩綠,遠看像一片樹林,又像一片草地,帶給人們凉爽。田里的小青蛙“呱呱”地拼命叫喊,小黃瓜也攀上了棚架,像一個個孩子在蕩秋千。
6、遠處近處蛙聲一片,間或不知名的小蟲也耐不住寂寞摻和幾聲,心情就不由自主地平靜了下來。鄉(xiāng)下的空氣中漂浮著淡淡的清香,鄉(xiāng)下的田間地頭一切都顯得安靜祥和。飯后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悠然漫步,那是一種通體泰然的享受,那是一種身心釋放的快意。
7、山坡下的房子雖然矮小,但錯落有致,別有一番風味!有一家屋頂上炊煙縷縷升起,好像一條白龍朝天飛去,哦,原來是有農家在做飯呢!
8、水鄉(xiāng)田園是多么的美呀,春天的田園美不勝收!只要你細細品味,用心感受春天的田園風光,一定讓你留戀忘返。這也難怪東晉著名隱士陶淵明放棄好好的官不做,要隱居村野,躬耕田園,過著與世無爭、悠閑自在的田園生活。
9、鄉(xiāng)間蜿蜒曲折的小路看不到盡頭,讓人忍不住去期待在那拐角,有驚喜和你撞個滿懷,路邊繁茂蒼郁的楊樹,傲然挺立,盡情伸展著堅實的臂膀,想去觸碰云的衣裳。
10、在深深的灌木叢中,偶爾還隱藏著幾個橘黃色的大南瓜,稍不留神就會被它們絆倒。“哎呦!”是什么扎痛了我的手?原來一顆棕褐色的栗子長在長滿尖刺的外殼里,剛才正是它的外殼在向我發(fā)動攻擊。我輕輕地將它摘了下來,心想:以后再有哪個同學不聽話,我就用這個扎他!嘿嘿!
11、近處,一棵棵大樹挺直身板、抬著頭,密密麻麻的樹葉透過一絲日影,生命特別旺盛。遠看這些樹木就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保衛(wèi)者這里的一花一草。小草碧綠極了,頭上戴著一滴滴露珠,在驕陽似火的陽光下顯得晶瑩剔透、閃閃發(fā)光。小草像個高雅的舞蹈家,在微風中翩翩起舞,舞姿優(yōu)美、迷人極了。遠處,花兒正在比賽快來瞧瞧!花的種類真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數(shù)不盡。紅的如火、白的似雪、粉的像霞、黃的賽金,美麗極了。陣陣芳香撲鼻而來,一定會令你陶醉其中。
12、陽光透過葉的縫隙侵襲著鄉(xiāng)間的路面,光與影交錯著,東風醉了,踉蹌的腳步,將這光影,碎成了詩的平平仄仄。
13、當豐碩的季節(jié)來臨時,田里的稻谷已經成熟了,一陣陣的稻浪被風輕輕的撫摸著。走在田園間的阡陌的小路上,不禁浮想聯(lián)翩;那枝葉交錯放入橘樹上,一顆顆桔紅的燈籠笑得正歡;遠處翡翠的甘蔗,像一排整潔的士兵,這也許就是堅強不屈的農民伯伯的象征吧;收回目光,那一片一片的金黃,刺的我一陣暈眩,但我心中還是喜悅的,因為那正是豐收的前兆,我相信這年冬天會更加美麗。
14、鄉(xiāng)間道路兩邊那一大塊一大塊的麥田,持著季節(jié)的畫筆,為自己打上生機勃勃的綠色,他腳下的土地,像個靜默的詩人,悄然醞釀著內心的情愫,在某個時刻噴薄而出,獻給大自然一闋成熟的篇章。
15、早飯過后,好像有誰在無聲的指揮,無論年輕的還是年老的,都不約而同的拿著閃著銀光的鐮刀,走出家門,急匆匆的來到田間,開始搶收。汗水在他們臉上流淌,浸濕了衣裳,他們也顧不得擦一下。“咔嚓咔嚓”聲響成一片,匯成了一支田園交響曲。這聲音多么動聽,多么歡快呀。你瞧,那大豆在豆莢里探出圓圓的小腦袋,向外張望,好像也在欣賞這豐收的景象。
16、我看見了水楊樹下泥濘的往事,暮色蒼茫中牛背上牧童執(zhí)起的柳條,正在鄉(xiāng)間的路上演繹安詳阜足的和滿景象。老水牛悠閑的尾巴,把夕陽漸漸地趕下山頭。
17、草坪上,小草探出頭來,呼吸著新鮮空氣?;▋阂查_了,有芍藥,有鳳仙,有雞冠花,有大麗菊,它們衣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有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茨前咨木d羊,悠然自得。
18、那里有艷麗的花朵,清新的小草,溫暖的陽光,潺潺的溪水。花香混著泥土的淡淡香氣在空氣中醞釀著;午后的陽光透過密密層層的樹葉在地上變成粼粼光斑;三兩只小鳥立在枝頭唱著宛轉的歌;碧藍的天空上是千變萬化的浮云;一棵棵筆直的大樹立在道旁,在夏日的炎熱中為人們送去一抹清涼。這時,躺在溪邊的草地上,享受著人與自然完美的結合:聽到了,傍晚山間升起的裊裊炊煙;看見了,樹梢花兒開放的細微聲音;摸到了,桃花隨風舞動的芬芳……
19、清晨,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薄紗似的霧氣籠罩著田野,好像在給水稻最后的滋潤。太陽出來了,眼前一片金黃,飽滿的稻惠低著頭,把稻桿都壓彎了。露珠掛在稻粒上,在陽光的照耀下,發(fā)出了耀眼的亮光,好似無數(shù)顆珍珠。
20、池塘安靜,再安靜一些的是池塘里的水。魚的心事始終是透明的,浮上來又沉下去。而藕把根扎進泥里,通過一些必要的轉折,試圖接近大地深處的秘密。
21、田地里,秧田正在安詳?shù)匚手疤煲估镄孪碌挠晁?,正茁壯成長的玉米苗,在陽光下的風中鍛煉著自己漸漸粗大的腰肢。()各種果實,在枝頭葉間隱含著笑容審視鄉(xiāng)間百態(tài)。
22、與之相應成趣的畫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蒼勁如黛的遠山,其懷抱中的廣闊無垠的玉米地,地頭及田邊的綠樹,田間的玉帶般的飄入青帳深處的公路……但這畫面并不靜止而單調:玉米在相互招手致敬,搖身舞動,大樹在沙沙地輕輕打著拍子作和,更兼滿天的蜻蜓在悠閑地游弋,偶然間飛鳥的身影從碧空中滑過……這立體的畫面!這唯美的畫卷!
23、漫步在鄉(xiāng)間鄰里間的小道,那田間農人的辛勤勞作,門前紫藤蘿下的天倫之樂,鄉(xiāng)里間串門閑話家常的溫馨,池塘邊靜靜垂釣的閑適,不經被這春光下的與世無爭深深的打動,忍不住低眉斂首,輕輕笑出聲來。
24、一夜之間,站立的稻子都睡在了地上,像鋪了一層地毯。田野變得非常寬廣。又過了幾天,睡在地上的稻子不見了,田野變成了一片綠色。呀,原來是綠油油的麥苗,多像一株株蔥綠的小草啊。麥葉又細又長,又柔又嫩,他們吮吸著晶瑩的雨露,爭先恐后地生長,好像在比誰長得最高,長得最快。
25、我挎著小竹籃,哼唱著小曲,穿梭在果樹之間。突然,一個又大又圓的蘋果闖入了我的眼簾。眨眼間的功夫,它就“躺”在了我的手心中。它就像一顆紅寶石光彩奪目,而且還散發(fā)著誘人的的香味。我肚子里的饞蟲早就“咕嚕咕嚕”地叫了。我迫不及待地將它在身上擦了兩下,就咬了一大口,甜美的蘋果汁直沖我的喉嚨。真爽!
26、當季節(jié)的日記被打開時,這春便是這本詩集純潔無瑕的扉頁,它已啼鳥三五聲催嬈,桃花一兩枝鬧春。詩中有經歷了漫長寒冬的蓄積與孕育,才會有浩大聲勢的春雷;有悄然剪開積聚的冬云,剪出千萬條綠絲條,剪出千里桃花妖嬈的春風;有攜一縷誘人的清新,裹幾份婀娜秀姿,透幾分淡雅神韻,含幾分羞澀神情。在天與地之間織幾分詩意,織幾分朦朧的春雨。它們,將農村田園寫的淋漓盡致,所有的農作物,張開新芽,綻開鮮花,吸引著無數(shù)勤勞的蜜蜂去采集花蜜,將春天的田園繪出了一幅斑斕多彩的色彩畫。
27、除了蛙鼓,還有一兩聲清脆的蟬鳴點綴其間,還有偶爾星星點點不知名的蟲嘶,還有若有若無的輕風拂葉的沙沙聲,更增添了這鳴奏曲的生動性與活潑性。它們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園上空回蕩,回蕩……
28、鄉(xiāng)間沒有富貴高雅的牡丹,沒有潔白素淡的玉蘭,路邊,田埂,簇擁或零星的覆著不知名的小花,那每一段長長短短的經脈,每一片大大小小的花瓣里,都收藏著一種含羞的情結。
29、田園的清晨是那樣的美麗,無不散發(fā)著泥土的芳香。草兒喝著露珠的甘,鳥兒嘰嘰喳喳地唱著幸福的歌,睡眼朦朧的麥芽,被一顆顆輕柔的醒,經過農民朋友的細細修整——澆、施肥、鋤草,它們一雙雙嫩嫩的小手,打著歡快的節(jié),開始抑揚頓挫地朗讀風。
30、清早,我走在林蔭小道上,新鮮的空氣令我心曠神怡。穿過長滿小刺的雜草堆,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片廣闊的果園。一個個紅通通的蘋果像一張張孩子的笑臉,壓彎了枝頭。一個個黃澄澄的梨像一盞盞小燈籠一樣,掛在樹梢。一把把稻子像一個個奧運火炬。風一吹,稻穗左右搖擺,掀起金黃色的“波浪”。
31、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xiāng)下人家在吃晚飯的情景。它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的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xiāng)下人一起,匯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自然風景畫。
一、知人論世
所謂的“知人論世”,就是指我們在鑒賞詩歌時,應該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為人,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時代,與作者成為心靈相通的好朋友。因此,教師在教授詩歌之前,應該指導學生搜集與作者、作品相關的資料。上課時,采用各種方式來“知人論世”,即了解作者的背景,包括作者的身世、情感、寫作風格等: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包括時代特征、風俗環(huán)境、政治因素等。如在讀杜甫的《蜀相》時,不僅要對作者諸葛亮的生平和功績有所了解,還要對杜甫一生的遭際、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寫作這首詩時的心境作全面、深刻的探討,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詩時的用意。
二、以意逆志。
1、感悟意象。詩歌是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出詩的形象,讀者欣賞詩歌正是從形象的感受開始的。因而,在欣賞詩歌時,不能從表面上去理解字詞,而應該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理解詩作的主旨。如果望文生義,可能會出現(xiàn)理解上的偏差。如“芙蓉”這一形象,給人們的印象往往是娉婷、高潔的,容易讓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絕代佳人。而芙蓉作為意象,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類象征義:一是雅致、寧靜、歡愉;二是對逝去光陰的嘆惋,或對生活環(huán)境破敗的惋惜;三是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周邦彥的“水面清圓,一風荷舉”,將雨后初晴的荷塘景色表現(xiàn)的很巧妙,這句詩的“神”就在于一個“舉”字,使全詩富有立體感,荷花亭亭出水,迎風擺動的清新淡雅款款而出。而李清照的“紅藕香殘玉簟秋”則訴盡了離愁別緒、相思之苦。
2、領略意境。王國維說:“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未也。有境界二者隨之矣?!笨梢?鑒賞詩歌就要品味詩歌的意境,才能準確把握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登高》,前四句寫了天、風、沙、渚、猿、鳥、葉、水等意象,構成了一幅凄涼的秋景圖,也構成了這首詩意境的關鍵。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老病孤舟、傷時傷懷的感情。再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總共描寫了十幾種意象:“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將凄清冷寂的深秋景象與旅人牽動心腸的愁緒緊密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意與境渾”的意境。可謂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學習詩歌,只有進入意境,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反復吟誦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笨墒窃阼b賞詩歌時,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沒有真正的通過誦讀去體驗詩歌的美。讀,是學習之母,智慧之源。高中語文詩歌教學要求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它同樣離不開“讀”這個根。學生只有通過讀,學習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來表情達意,才能體會詩的意境之美,才能理解詩意?!白x”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默讀,也可以朗讀。一般來說,在考場上只能選擇默讀(帶著問題默讀),而在課堂上,默讀又可朗讀。朗讀是個眼、腦、口、耳一起活動的過程,他能充分發(fā)揮感知的積極功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興趣。如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氣象不凡。尤其是音韻、節(jié)奏,隨著詩情的起伏,時緩時急,忽高忽低,曲折回環(huán)。我們要充分把握這些特點,再有感情的誦讀中,體會詩人不平之氣。首先,詩的開篇的兩組排比長句,猶如挾天風裹海面,向我們迎面撲來。五六兩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隨著感情的由“悲”到“歡”,節(jié)奏頓轉和緩。“須”、“莫”、“必”、“還”、 “且”等詞,將詩人的感情由歡暢積聚成高昂、嘹亮的高歌?!詈蟮暮姥詨颜Z;即使千金散盡,也要讓大家一醉方休,“同銷萬古愁”吧。誦讀至此,我們的血液中也奔誦著感情的激流。
四、置身詩境
詩歌往往具有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特點,在欣賞詩歌時,除了要反復誦讀外,還要置身詩境,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將詩中的畫面再現(xiàn)到自己的腦海中,并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體會和審美經驗,和詩人獲得共鳴,進入詩人所描繪的境界中,領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