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學家的發(fā)明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讀了科學家的故事,我知道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熠熠閃光的人物,其中最燦爛最耀眼的是科學家。這本書講述了古今中外許多科學家的動人故事,記錄了他們?yōu)槿祟愖鞒龅闹卮筘暙I。
這些科學家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刻苦學習、鍥而不舍的努力研究,細心觀察,歷經(jīng)種種磨難,最后獲得成功。比如電視的發(fā)明者貝爾德,從小身體就不好,但他克服困難,刻苦學習,考入大學,經(jīng)過長時間的研究實驗,最終將人的形象搬上屏幕,為人們的學習、娛樂做出很大貢獻。發(fā)明大王愛迪生從小就愛觀察思考,總是不停地問各種問題,有了答案,他就親自驗證。愛迪生的一生,是在不斷創(chuàng)造發(fā)明中度過的。他的一生,竟有1000多項發(fā)明。列如,發(fā)明留聲機、碳絲燈泡、電車、有聲電影、電話機、發(fā)電機、電動機……宇宙之謎的探索者霍金,小時很愛動腦筋,做作業(yè)時,最不喜歡別人在旁提示,無論多難的題,他都要獨立去完成。有一次老師留了13道相當難的習題讓同學們?nèi)プ?,有幾個人費了好大勁才做出一道,多數(shù)人都泄氣了,而霍金一口氣做出了10道,還感到非常遺憾?;艚疬@種不怕困難、獨立學習、愛動腦筋的好品質(zhì),我很感動。還有勤勉敬業(yè)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思想超越時代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能工巧匠的祖師魯班;還有令人敬仰的全才張衡;外科的祖師華佗……
讀了《科學家的故事》不但學到了知識,還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科學家從小愛學習、愛讀書,對科學都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科學,獻身科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遇到困難,從不退縮,總能堅持不懈,直到成功為止。我要向科學家們學習,從小養(yǎng)成愛讀書、愛學習的好習慣,將來做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學習科學家遇到困難時,不退縮,要認真思考,直到找到問題的答案。有成就的科學家都不是在父母的威逼下苦讀出來的,他們靠的是自己的勤奮和悟性。童年常常是一生中決定去向的時期。只有從小愛科學,方能長大攀高峰。
六年級:吳雨彤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滲透 科學教育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含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nèi)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彪S著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學科已經(jīng)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工具學科。它除了發(fā)揮自身的學科功能外,還將成為各種教育滲透的重要載體,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說到科技教育,很多老師都認為那是科學老師的任務。只要你通讀小學語文教材,就不難發(fā)現(xiàn),在語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蘊涵著科學教育方面的素材,涉及生物、化學、天文等科學領域。這些科學教育內(nèi)容既是漸進的,相對獨立的,又是相互聯(lián)系的,它們構成了科技教育的啟蒙體系。因此,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把語文學科的教學與科技教育相結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含量,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接受科技教育的感染和影響。針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科技教育,我作了以下一些嘗試。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元素
語文教材為我們的科技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有許多課文中都蘊藏著科學道理:《狼和鹿》告訴人們不能破壞生態(tài)的平衡,否則就會受到懲罰;古詩《題西林壁》強調(diào)冷靜客觀地進行調(diào)查分析,全面正確地認識事物;《揠苗助長》告訴人們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急于求成,就會把事情辦糟等。通過這些蘊含哲理的課文的教學,學生受到了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自己的行動,正確認識、看待客觀世界。在語文教材中,還有很多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如介紹環(huán)保方面知的《訪問環(huán)保專家方博士》、《美麗的丹頂鶴》、《云雀的心愿》等,介紹現(xiàn)代科技方面知識的《水上飛機》、《跟蹤臺風的衛(wèi)星》、《奇妙的克隆》等,介紹文物方面知識的《莫高窟》等,介紹科學家的故事的《諾貝爾》、《裝滿昆蟲的衣袋》等。透過語言文字我們不難看到科學家們對科學的熱愛與執(zhí)著態(tài)度;尊重事實,注重調(diào)查,敢于實踐的科學方法;不畏艱難,追求真理的科學獻身精神。這一切無不使學生深受感動和敬佩,無不激起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愫。這些知識,大大拓寬了學生的眼界,加厚了學生的科學文化底蘊。語文教材中的這類課文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科學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利用課堂,適時滲透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渠道,學生每天都要在課堂上學習各種知識,但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科技教育的主渠道,運用得當,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教師應當適時適度地挖掘課文中的科技基礎知識。這樣,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探奇心理,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寓科技教育于語文教學之中。
1.了解科技知識,激發(fā)興趣。
如《夜晚的實驗》一課講的是科學家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夜晚的實驗,終于揭開了蝙蝠飛行的秘密。這一實驗結果促使人們對超聲波進行研究,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恩惠。事實上,人類的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示的,從而就產(chǎn)生了一門新興的科學――仿生學。在學習完課文后,教師設疑,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雷達,人們還從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從蜻蜓的眼睛得到啟示,發(fā)明了復眼相機;從魚鰾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水艇;從鳥兒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飛機……接著再請學生們想一想,自己從什么生物身上得到啟示,覺得可以發(fā)明出什么?鼓勵學生聯(lián)系實際,大膽想象,學生興趣盎然。盡管有的設想顯得幼稚可笑,但閃耀著學生們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
2.感受人物的魅力,培養(yǎng)科學精神。
人的情感因素十分重要,常常主宰著學業(yè)和事業(yè)的成敗??茖W情感更是―切科學行為之源,因此要十分重視學生科學情感的培養(yǎng)。在教學科學家的故事的文章時,我就是引領學生通過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感悟,體會文中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把握科學家的精神實質(zhì)和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讓科學家們成為他們的榜樣和偶像,激發(fā)他們對科學的熱愛之情。例如,在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夜晚的實驗》這些課文時,我就提出“你敬佩他嗎?為什么?”這一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斯帕拉捷強烈的好奇心,以及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對科學事業(yè)的執(zhí)著……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學生,使學生的心中涌動著對科學家的熱愛和向往之情。課后,讓學生收集科學家的故事,利用班會時間舉行“科學家的故事”演講比賽。由此,學生明白了濃厚的興趣加上目標專一,持之以恒,自己的理想就一定能實現(xiàn)。
三、課外閱讀,延伸滲透
根據(jù)當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取向及年齡特征的狀況,引導小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汲取科學知識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們必須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從多方面入手,積極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讓他們養(yǎng)成關注科學的習慣。
1.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的資源,有時間的保證。
我利用課余時間,根據(jù)課文需要去學校的圖書室挑選一些科普書籍,在每周一節(jié)的課外閱讀課中,引導學生閱讀,并且細化閱讀任務,明確閱讀要求,及時抽檢閱讀效果。
2.通過電視、網(wǎng)絡,開闊視野,接受信息。
雖然已經(jīng)有了轉基因技術,但卻不能克隆科學家們那獨立性的思維,思維是獨一無二的,科學家們也碰到了一個大難題——怎樣才能讓科學家們的思維永遠活下去?
科學家們整日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研究。
有一天,一位科學家在喝下午茶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小不到這一摔,竟讓他看見了一副令他永生難忘的圖景!
一只螞蟻瀕臨死去,另一只螞蟻心急如焚,吃掉了另一只螞蟻的觸角,另一只螞蟻立即倒地,科學家很詫異,忙叫別的科學家也來觀看。更令他們詫異的是,被吃掉觸角的螞蟻竟奇又跡般地活了,但是,總感覺活過來的螞蟻仿佛是脫胎換骨了般。
科學家們看完了后,不禁驚嘆:“太令人疑惑了,一只螞蟻吃掉了另一只螞蟻的觸角就奇跡般的活了,這是為什么?”其他科學家也思考了許久,但仍不得而知。
但因為那一次的“觸角”事件,科學家們也因此收到了很大的啟發(fā),立即開始著手實驗。
人們先嘗試著將愛因斯坦的頭發(fā)接上電流,加上新和成的轉化液,竟得到了一種乳白色的減酸性液體,經(jīng)過科學家們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種液體是代表愛因思坦心情的液體,將它植入體內(nèi),人們發(fā)現(xiàn)這種心情使人樂觀,自信??茖W家們頃刻間悟懂了一個道理:只有每天笑對生活,笑對他人,笑對自己,那么,哪怕再難的事情也難不倒自己,而愛因斯坦就是掌握了這個道理,才會有如此成就。但是,人們雖然有了這個心情,可凡事有利必有弊,它有時會使人心情極度亢奮,人們又花了一段時間,才制造出抵制亢奮的藥水。
在好心情的幫助下,科學家們更加勤奮,樂觀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人們再次從身邊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中觀察到了許多特點。從愛因斯坦身上取出基因,與代表愛因斯坦心情的氨酸氣體融合,制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一種光合產(chǎn)物。這一制造,果真造出了愛因斯坦的思維??茖W家們植入這種新基因基因后,思維一下子順暢極了。
這項發(fā)明伸手人們喜愛。人們大肆使用基因。自閉的人自信了;懶惰的人勤奮了;平??偸抢淅涞娜艘幌伦訜崆榱嗽S多……
近年來,幼師學生絕大多數(shù)物理基礎差,很多學生對物理充滿了恐懼,學習物理不自覺、不主動、作業(yè)不能獨立完成,對物理毫無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物理有了直接或間接興趣,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要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的物理興趣,不僅要求我們把日常生活、生產(chǎn)勞動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現(xiàn)象、問題與教材、課堂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有助于幫助自己以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育工作者,還須把物理學史引入到物理教學中,把物理理論發(fā)現(xiàn)建立的過程,物理發(fā)明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用生動的事例展現(xiàn)給學生。并通過介紹物理學家的故事和物理學的未解之謎激發(fā)學生的物理興趣。如講《重核的裂變》時,首先介紹原子彈就是利用核裂變的原理工作的,接著介紹原子彈的產(chǎn)生來自曼哈頓計劃:一批遭到德國法西斯迫害的猶太科學家逃到美國,說出了希特勒正在研制圓周彈的秘密。美國召集各國許多優(yōu)秀科學家,決定先于德國研制出原子彈,兩年后成功完成。為了削弱蘇聯(lián)在戰(zhàn)勝日本的作用,美國先后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給兩座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迫使日本不得不無條件投降。大部分原子彈研制的創(chuàng)議者又成了反核戰(zhàn)爭的積極分子,原子彈之父--哦本海默本人則辭去了職務,去進行宇宙線的純科學研究。學生在聽這段物理學史的時候,全都全神貫注,激起了興趣,為后面重核裂變原理做了很好的鋪墊。在介紹百慕大的神秘時,很多學生下課后還意猶未盡,說還想聽,再上一節(jié)課吧。還有一些物理學家的生平等,教學中,適當?shù)淖鲆恍┍匾臍v史回顧,能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課堂教學效果也事半功倍。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和品德
物理教學的基本任務除了向?qū)W生傳授基本的物理知識和技能外,還應發(fā)展學生的認識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學中,引入物理學家的故事,提煉物理學家的精神,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各個科學家的出身、生活經(jīng)歷可能不同,但他們的思想品質(zhì)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科學有濃厚持久的興趣和執(zhí)著的追求,具有堅毅不拔的毅力和鏡而不舍的精神,還有自身的閃光品質(zhì)。物理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科學家的故事,可對學生進行意志和品德教育^如學《萬有引力》時,引入大科學家牛頓的故事:從不居功自傲在生命快要結束時,向世人說了這樣二句話:“我不知世人是怎樣看我,但是我自己看來,我只是象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一會兒找到一顆特別光滑的卵石,一會兒發(fā)現(xiàn)一只異常美麗的貝殼。就這樣使自己娛樂、消遣;而與此同時,真理的大海在我眼前還未被認識、被發(fā)現(xiàn)?!薄叭绻宜姷囊h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肩膀上的緣故?!八闹t遜的精神誰能比及?被譽為電磁學的帶路人——法拉第,一生中得到的榮譽不計其數(shù),但他從不喜形于色,拿出來弦耀,人們不解地問,他憨然一笑,答道:“我不能說這些榮譽不珍貴,不過我從來不是為了追求這些榮譽而工作的?!狈ɡ诒梢暯疱X、地位和權勢,他謙虛,樸實、安于清貧,把一生獻給了科學事業(yè)。還有一些物理學家勇于追求真理,勇于獻身科學事業(yè)。如介紹地心說和日心說時,引入布魯諾為了堅持日心說被天主教會誘騙、燒死在羅馬的鮮花廣場上的故事;“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也因為堅持曰心說被羅馬教皇終身監(jiān)禁。還有一些科學家不怕失敗,愈挫愈勇,如發(fā)明大王愛迪生,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失敗后,終于對電燈的研究取得突破;法拉第在10年的探索中,遭遇了許多次失敗,最終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倫琴經(jīng)歷了許多次失敗,最終發(fā)現(xiàn)了X射線,盧瑟福發(fā)現(xiàn)了原子的核式結構等。他們雖然經(jīng)歷了很多次失敗,但仍銀而不舍,這種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能夠感染和教育著學生們。
三、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喚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國是文明古國,在物理學的理論和實踐方面有著輝煌的成就。如先秦時期的《墨經(jīng)》主要成就在力學與光學方面。漢代王充的《論衡》是中國中古時期的百科全書。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在唐代,《玄真子》中記敘了人造虹的簡單實驗:“背日噴水”。這些在當時都是遙遙領先的。指南針、地球儀、船鬧、石拱橋、火箭等都是我國最先發(fā)明的。1900年前就發(fā)明了水力發(fā)電機;2400年前就有小孔成像的記載。教學中結合教材內(nèi)容,介紹我國在物理學方面的杰出貢獻,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學反沖運動時介紹我國航天發(fā)展的歷史,介紹錢學森的故事;介紹神州系列的發(fā)射成功,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等。物理課堂教學中生動的史料講述能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達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結合多年的小學語文實踐,我以為,語文學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一、 滲透科學知識,引導學生認識世界
其實,打開語文書,不難發(fā)現(xiàn),幾乎每冊語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蘊含著科學教育方面的素材。
《問銀河》一文向低年級的小朋友滲透了宇宙星空的簡單知識;《奇妙的電腦》一課屬于科普知識小品文,讓學生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的有關常識;《克隆之謎》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向?qū)W生介紹了神奇的克隆知識;《海洋――21世紀的希望》告訴我們海洋是個聚寶盆,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密切;《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一文,讓學生明白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被稱為“孿生兄弟”,并理解礦物中的水分是如何分離,形成湖泊和海洋的;《云雀的心愿》以童話的形式介紹了森林是個大水庫,是個空調(diào)器;練習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歌》,以詩歌的形式了解我國古時歷法中二十四個節(jié)氣,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有初步的了解;通過《風級歌》的學習,能讓學生對不同級別的風而伴隨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有初步的了解;《夜晚的實驗》通過意大利科學家斯帕拉捷研究蝙蝠飛行的奧秘,介紹了超聲波的相關知識,并引導學生認識了一門新興的科學――仿生學。
我們可以借助這些教材向?qū)W生滲透一些科學知識,通過學習這些知識,讓學生初步認識世界,了解世界。
二、 激發(fā)科學興趣,引導學生熱愛世界
科學研究貴在有疑,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是問號?!闭Z文教學中也不妨多問幾個為什么,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問銀河》一課,通過創(chuàng)設有趣的畫面,使學生有了直觀感受,從而激發(fā)他們對星空的無限遐想,調(diào)動學生探索星空奧秘的欲望。文章學完后,我又讓學生帶動作唱著《閃爍的小星星》展開想像,向他們還想問銀河哪些問題呀?讓他們的想象插上翅膀,學生創(chuàng)造出極富童真、童趣的詩句,如:你那里有沒有長城?有沒有黃河?有沒有恐龍?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發(fā)展。
教學《夜晚的實驗》一文時,在學生認識到“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這一仿生學方面的知識后,我并未丟手,而是引導學生思考:現(xiàn)實生活中,你還知道人們摹仿哪些生物的特點,發(fā)明了哪些東西?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思路被打開,興致高漲,他們課后通過查閱資料,收集了許多的知識。如根據(jù)蜻蜓,發(fā)明和制造了直升飛機;魯班從植物的葉子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鋸;人們從魚得到啟示發(fā)明了船;從魚鰾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水艇……拓展了想像的空間,激起了主動創(chuàng)新、積極嘗試的欲望。緊接著,筆者及時抓住這一契機進一步誘導,啟發(fā)學生思考:你會根據(jù)哪些生物給你留下的深刻啟示創(chuàng)造、發(fā)明出有益于人們生活的東西來呢?在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學生思維活躍,創(chuàng)新的火花頻頻閃現(xiàn)。孩子們的想法雖說天真,但又充滿智慧,無不顯示著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神奇的創(chuàng)新力。
緊接著本單元的教材中安排了一次習作《有趣的實驗》,鼓勵學生邊實驗邊觀察邊記錄,然后將實驗的經(jīng)過、結果寫下來。教學中,我請科學老師配合,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做了一次《水中的蠟燭》的實驗,所有的學生都興奮不已,由于準備充分,實驗非常成功。因為有了鮮活的素材,學生的文章也寫得有趣。周末時,趁熱打鐵,鼓勵他們回去自己觀察,動手實踐,進一步激發(fā)其對科學的興趣,引導他們熱愛世界。
《第一朵杏花》中,一年前,竺可楨爺爺問孩子第一朵杏花什么時候開放的,孩子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shù)膰谕?,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學習課文時,可以借機考考同學們,你們平時注意嗎,校園里的第一朵桃花、第一朵茶花、第一朵迎春花是什么時候開的?并讓他們組成觀察小組,以競賽的形式鼓勵學生去觀察自然,熱愛自然。
此外,還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語文綜合性活動。如舉辦科學故事會、科技知識競賽,組織學生到科技館、動物園、植物園、展覽會去參觀,并組織學生討論、座談,在板報、宣傳欄開辟“科普園地”,更好地宣傳科技知識,激發(fā)科學興趣。像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漸漸地,科學的種子就像春雨一樣潛入孩子的心田。
三、 培養(yǎng)科學精神,引導學生探索世界
求實、創(chuàng)新、協(xié)作、奉獻的科學精神是從事科學活動的靈魂。從小培養(yǎng)他們勤學好問的品質(zhì),客觀求實、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和對科學的獻身精神至關重要,這對他們的一生都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忽視這方面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不同的課文來進行。
如教學《問銀河》一文,側重培養(yǎng)喜愛思考、主動發(fā)問的良好學習品質(zhì)。教學《第一朵杏花》一文,引導學生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
在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時,我提出了“是什么把法布爾引進科學的殿堂的”這一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明白: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癡迷,才把法布爾引進科學殿堂的?!兑雇淼膶嶒灐分幸龑W生思考,街道上散步的難道僅僅是斯帕拉捷一個人嗎?為什么別人沒有思考這個問題呢?讓學生知道科學家得善于觀察,能發(fā)現(xiàn)尋常中的不尋常,多問幾個為什么,并不斷探索,堅持不懈,才會實驗成功,才會有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遁喴紊系幕艚稹分谢艚痤B強的意志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讓學生敬佩不已?!吨Z貝爾》中的諾貝爾冒著生命危險研究炸藥,多次受傷,仍不放棄的毅力令人折服。
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學生,學生的心中涌動著對科學家的熱愛和向往之情。課后,讓學生收集科學家的故事,利用班會時間舉行“科學家的故事”故事會等。由此,學生也明白了濃厚的興趣加上目標專一,持之以恒,自己的理想是一定能實現(xiàn)的。
吃透教材,挖掘科技因素,在學生心田里播下科學的種子,培養(yǎng)他們科學素養(yǎng),下面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利用文本資源,滲透科學教育,放飛夢想。
打開語文書,不難發(fā)現(xiàn),在語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蘊涵著科學教育方面的素材,涉及到物理、生物、化學、天文等科學領域。這些科學教育內(nèi)容既是漸進的,相對獨立的,又是相互聯(lián)系的,他們構成了科技教育的啟蒙體系。我們要充分利用文本,從多角度挖掘教材中蘊含的科技因素,將科技教育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
1、利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激發(fā)科學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推動學生求知的一種內(nèi)在力量,是產(chǎn)生熱情和激情的源泉。古今中外的科學家無不是從興趣起步,步入科學的殿堂的。
語文教材為科學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如介紹新發(fā)明的《果園機器人》《電腦住宅》;介紹現(xiàn)代科技知識《人造發(fā)光植物》《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歸納起來簡直就是一本科學的百科全書,為語文教學進行科學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例如在教學《月球之謎》《電腦住宅》這類課文時,我有針對性的結合課文內(nèi)容,利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向?qū)W生展示廣袤的宇宙、神秘的月球、新奇的建筑……把課本上靜態(tài)的內(nèi)容生動化,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
2、挖掘文本,提升思想,培養(yǎng)科學精神。
小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學家有十幾位,每位科學家的成長道路都是不斷戰(zhàn)勝挫折,不懈追求的奮斗之路,他們熱愛科學,為人類的科學事業(yè)辛勤耕耘,勇于獻身:《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的伽利略在教會的壓迫下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科學事業(yè);愛迪生不怕困難和危險,頑強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做風車的故事》中的牛頓面對嘲笑仍刻苦鉆研;《一定要爭氣》中的童第周身處逆境卻發(fā)奮學習;李時珍歷盡千辛萬苦編寫《本草綱目》;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研究起石頭常常忘記一切等等。教學這些文章時,我引領學生通過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感悟,去體會課文中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把握科學家的精神實質(zhì)和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讓科學家們成為學生的榜樣和偶像。
3、提煉教材,滲透科技知識,形成科學觀念。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蘊藏著科學道理:《畫楊桃》中體現(xiàn)出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蛇與莊稼》告訴人們面對事物之間復雜的聯(lián)系,應仔細研究,把握規(guī)律,才能把事情辦好;古詩《題西林壁》強調(diào)冷靜客觀地進行調(diào)查分析,全面正確的認識事物;寓言故事《刻舟求劍》要人們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看問題:《揠苗助長》告訴人們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急于求成,就會把事情辦糟等等。只要教師善于捕捉科技因素,提煉教材內(nèi)容就可以使學生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正確認識客觀世界。
二、利用語文活動資源,滲透科學教育,放飛夢想。
語文活動內(nèi)容豐富多彩,語文競賽多種多樣,它不受課程標準和教材的限制,它為開展科技教育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而寬松的環(huán)境,以各類語文競賽活動作為滲透科技教育的補充,也為學生的科技潛力提供了“冒尖”的機會和條件。
1、拓展課堂教學,開展小制作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我教學《一次科技活動》后,開展一次“有趣的小制作”活動,讓學生人人動手制作一件科技小作品,如航模、船模、風箏等,舉辦一次班級小制作比賽,通過科技制作活動,可以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仔細分析,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2、捕捉科技靈感,學寫科技文章。
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chuàng)造都是從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開始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神話中的奔月、補天,插上翅膀飛翔,腳踏風火輪穿行等等,現(xiàn)在幾乎都已成為現(xiàn)實。語文教學既要讓學生多閱讀充滿創(chuàng)造想象的神話、童話、科幻故事,又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特別是展開異想天開的創(chuàng)造想象,科學非常需要這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蝙蝠和雷達》時,我引導學生查閱人類在仿生學上取得的成就:人們從魚得到啟示發(fā)明了船;從魚鰾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水艇;從鳥兒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飛機……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指導寫作文《我想發(fā)明……》,有的學生寫想發(fā)明變溫衣服,有的寫要發(fā)明情緒控制儀……其中學生高豪的《智能垃圾箱》,黃行知的《情緒控制儀》參加建陽市第一屆科學小論文比賽獲一等獎,盡管有的學生設想顯得可笑,卻也閃耀著學生們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
3、收集資料大比拼,爭當科學小博士。
“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課標要求每個學生都應具備的。教學《火燒云》這篇寫景的散文,我布置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火燒云的資料。學生積極性很高,主動查找后學生對火燒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們知道了火燒云又叫赤霞,也明白了火燒云形成的條件和變化的原因。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積累信息的方法,有效地滲透了科學教育。
桌上的水是我倒的——說的沒錯。
水里加了白砂糖——你終于肯嘗一下了。
牛頓被蘋果砸了一下結果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瓦特看見水壺冒的煙把蓋子頂起來而發(fā)明了蒸汽機;安藤百??匆娪驼ㄐ〕远l(fā)明了方便面。像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不要以為他們很偉大,其實他們不過是轉了一個角度觀察而已。因為常人被蘋果砸先叫“好痛!”接著大咬一口;看見水壺冒煙第一反應是水開了;看見油炸小吃會買一個當早餐。這就是區(qū)別,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是因為他們知道轉到另一邊看,我們之所以沒成為偉人是因為我們看一樣東西連頭都不轉一下就高談闊論起來。
曾經(jīng)有一位著名的生物學家。當別人問他是如何成功時,他說:“小時候我趴在地上對爸爸說‘這里有只奇怪的小毛蟲’,爸爸說:‘你好煩呀!’其實那是一個新物種,只是爸爸視角不對,哪能像我一樣鉆進桌子下來看呢?”
在場的人都沉默了,因為他們也不會鉆進桌子下面去看。
換個角度天地寬。
我們做一件事時常常一味的干下去,殊不知堅持與發(fā)現(xiàn)是并存的。曾有一個科學家的儀器在無意間對準了一顆脈沖星,儀器迅速發(fā)出了強烈的信號,科學家以為出故障了,于是狠狠的踢了儀器一腳,信號消失了,這位科學家也與第一個發(fā)現(xiàn)脈沖星的人失之交臂。后來發(fā)現(xiàn)脈沖星的蘇珊及她的老師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哪怕那個科學家隨手抄起傍邊的望遠鏡也能成為發(fā)現(xiàn)脈沖星第一人。可惜,這位科學家竟在常人的思維里栽了大跟頭。由此可見思維的靈活是多么的重要。
我在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個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電腦總打不開,怎么都修不好,就在她他準備請人來修時,六歲的兒子從桌子底下鉆過來,說“爸爸,平常插頭總是在插座上,今天怎么放在一邊呢?”
光滑?玻璃球?
萬能博士眼神呆滯了一小會,沉思著,接著就和大家說起一個故事。
正想開口,順手拿了一下茶杯,這才發(fā)現(xiàn)茶杯已空茶水已涼,招呼機器人再沏一壺好茶來。
慮空老茶葉,放入一泡新茶,沖入滾燙的開水,白白的淡霧裊裊升起,一陣撲鼻的清香涌入鼻孔,滿客廳散發(fā)著如茉莉似玫瑰的淺香。
茶是個好東西,潤喉清肺,提神健腦,養(yǎng)目療心。
茶葉一般產(chǎn)自溫和濕潤的南方,那里氣候宜人,青山綠水,河道密布,老天爺也特別眷顧那里,風調(diào)雨順,時不時淅淅瀝瀝地下些雨,斜風細雨滿山遍野地下,滋潤著山林、原野、花草、果蔬,也滋潤著拾階而上的一道道茶園。老天爺眷顧下的茶葉,慢慢茁壯地伸出嫩芽來,綠得透明清爽精神。這樣子的茶葉精制而成的茶,才會茶香綿長茶湯鮮艷。
可惜,這種好東西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F(xiàn)在的南方,也已經(jīng)變得悶熱難當,河水下降,河道變窄,青山成了荒漠,綠水變得渾濁,風不調(diào)了雨不順了,沒了斜風細雨,沒了宜人氣候,難得長出一點茶葉,卻又是又老又黃的,泡出來的茶水,黑而泛膩,好似浮著一層暗亮色的薄薄浮油。
你們現(xiàn)在喝的,清香宜人的茶水,還是我苦心冷藏了好幾年的茶葉。
博士述說著。
好了,還是講講故事吧。
這故事,是我們哈馬依發(fā)生的真實故事。
十多二十幾年前吧,我們哈馬依有好幾個很有號召力的科學家,各有各的本事,在科技界也算是呼風喚雨的人物。有一個叫王啟東,擅長于發(fā)明各種各樣的武器、飛行器、以及各種工具。有一個叫史德分,卻擅長于將別人的成果再進行研究,將那成果發(fā)展得更好更強更精,但,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史德分道德不是很好,常常將別人的成果占為己有,當作自己的杰作。曾經(jīng),也有人勸說史德分,要他好好研究自己的東西,憑他自己的水平,一定會做得更好??墒牵犓叩煤芙娜苏f,史德分在背后倒是大罵勸說他的那人,說總有一天,要把那人要把和他作對的人,弄到家破人亡,成為他的奴隸。雖說這只是聽說,但,蒼蠅是不叮無縫的蛋的。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水晶博士。水晶博士是這個科學家的一個外號,因為他提出過一個很令人震驚的課題,要發(fā)明一種水晶球,讓地球能夠變得更有魅力,使地球濕潤的地方不至于太潮濕,讓干旱的地方不至于太過干旱。而且,水晶博士還真動手開始了研究??墒牵斔陌l(fā)明正有起色,大家正翹首盼望著瞧一瞧他的科技成果之時,水晶博士卻離奇地失蹤了,他的住所被一把大火燒了個精光,他的發(fā)明他的手稿他的所有科研成果,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將水晶博士的整個住所,翻了個底朝天,竟沒發(fā)現(xiàn)他的尸首,連同他的妻子一起消失的無影無蹤。水晶博士的真名,叫上官天雄。
達?芬奇把蛋畫了成百上千遍之后成了一個偉大的畫家,畫出了《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這樣的杰作。大人們總是喜歡以這樣的故事提點小孩:只要堅持不懈地畫幾年蛋,總會有結果的。
實際上,大家都沒有想過,達?芬奇為什么要畫蛋。有人查遍了達?芬奇的傳記資料,都找不到任何與畫蛋有關的信息。
而《世界上最大的蛋糕》講了達?芬奇的另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里,達?芬奇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吃貨。吃著早飯時,他想:“中午吃什么呢?”畫著畫兒時,他想:“畫完吃什么呢?”就連去廁所的時候都在想,“上完廁所吃什么呢?”之,他的腦子里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吃。
和今天的許多吃貨一樣,達?芬奇特別喜歡在廚房里搗鼓。他覺得搗蒜這件事太麻煩,要是有個搗蒜的工具就太好啦。有多想偷懶,就有多少好主意。于是,達?芬奇制作出很多工具,用來搗蒜、拔鴨毛、磨胡椒粉、剁肉……他的廚房簡直就是一個工具主義者的天堂。
達?芬奇一生都在不斷地寫筆記,他的左右手都能寫字作畫,因此筆記里不少是用左手寫成的反書――后人需拿鏡子才能破解?!哆_?芬奇筆記》里,藏著達?芬奇的各種好點子,充斥著“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極其活躍的想象力”。比如,畫中的美人是源于模特的長相還是畫家的手藝?貓在瓶瓶罐罐上跳舞會是怎樣的景象?最后的晚餐是怎么吃的?大自然是否也給葉子安排了自己的法則?廣場上什么必不可少?達?芬奇發(fā)明的飛機,能飛起來嗎?
達?芬奇小時候懶散,不愛上學,沒有長性,長大后做事也經(jīng)常半途而廢,但他一輩子從沒有停止尋找一種感覺,那就是對不可知事物既害怕又渴望研究的興致。
當不喜歡計算的達?芬奇需要做一個木工用具的時候,他就會很快學習相應的數(shù)學和物理知識,并馬上成為一名卓越的學者。那么,還有什么能比有興趣探索未知更重要的事呢?安靜地做喜歡做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達?芬奇沒有上過很棒的名校,卻成為畫家、作家、雕塑家、發(fā)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yī)學家、數(shù)學家、生物學家、植物學家、解剖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對他的評價是:“世界上沒有比他更偉大的人了!”
這是一個比畫蛋更有意義的故事。我看到一種輕松的人生,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讓別人閉嘴吧。達?芬奇不僅是偉大的畫家,也是了不起的廚師,還是一個很棒的發(fā)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