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隔代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三只接近一半的時間,有個叫李昕的孩子就輟學了。離開學校前,他的情況是這樣的:每天從早自習開始,到放學期間,幾乎是睡覺。作業(yè)很少做,老師查起作業(yè)來,就補上。比較沉默,很少和同學交流,表情木然。作為班主任,我也嘗試鼓勵過他,希望他能振作起來,能夠?qū)W點東西,但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他不聲不響的輟學。說實話,一個學生就這樣離開,作為教育者,很有些自責。是不是我們平時的工作不細致,只是粗線條的要求每個孩子都一樣?是不是我們太追求優(yōu)質(zhì)生源,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已經(jīng)讓某些孩子失望?
我自責的原因很簡單,不希望任何孩子的求學之路在我手里中斷。也能夠換位推測他的心理:初三太苦太累,每天上學放學都是披星戴月幾乎沒有休息日;作業(yè)多,老師管理嚴;初一初二玩得太狠,幾乎聽不懂老師講的內(nèi)容了,除了睡覺還能干點什么呢,不如回家玩更自在一些。然而,孩子這樣自顧自的回家,家長的態(tài)度如何呢?孩子家中只有一個年邁的爺爺,中過風。對孩子百依百順,家中的電腦就是怕孩子去網(wǎng)吧上網(wǎng)不回家裝的。孩子每天晚自習回家,就泡在網(wǎng)絡上,通宵達旦。這也是每天孩子為什么一上早自習就瞌睡的原因。從這個孩子身上,我深深知道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家庭教育更關鍵。我馬上給他遠在珠三角的父親打了電話,告訴他基本情況。這位父親有些無奈,除了聽之任之,再無下文。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個原本聰明的孩子成了厭學的典型?我想,隔代教育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1.什么是隔代教育
隨著時代經(jīng)濟的發(fā)展,目前一些年輕家長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xiàn)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2.隔代教育產(chǎn)生的原因
2.1 父母不在身邊,祖輩家長承擔起育兒責任,老人會本能地對孫輩產(chǎn)生慈愛之心。
2.2 祖輩家長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為教育孩子提供了資本和權威性。然而,由于祖輩家長受歷史條件和自身年齡特點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3.隔代教育的類型
類型一:過分溺愛型。孩子本來能自己做的,祖輩家長呵護備至,代為其勞。孩子本來在正常環(huán)境下能鍛煉自己的能力,結(jié)果讓祖輩家長們?nèi)∠恕?/p>
類型二:過分監(jiān)督型。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經(jīng)常檢查孩子的行為。如此,造成了孩子的依賴性和惰性,以及對成人的不信任感。
類型三:民主、溫暖和理解型。在祖輩家長中也有的采用這種方法,只是數(shù)量很少。
4.隔代教育有明顯弊端
4.1 為孩子“護短”,不講原則。一些老人帶孩子往往溺愛無度,任何規(guī)矩都不放在眼里,孩子自然變得任性頑劣。當父輩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祖輩老人卻反過來袒護孩子,當著孩子的面責怪他們的父母:“對孩子那么兇干嗎?你忘了你小時候啦?尿床、打架、逃學,還不如你兒子聽話呢!”爺爺奶奶本來就比較疼孫子,再加上現(xiàn)在的孩子不多就更加寵愛,正所謂捧在手里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都滿足孩子(不管對孩子好還是不好),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就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4.2 包辦代替,過度保護。曾有專家做過一個研究,將從小在托兒所、幼兒園長大的孩子,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大的孩子進行心理比較,發(fā)現(xiàn)有很大的不同。那些在幼兒園長大的孩子群體意識強,適應能力好,社交圈子寬,膽子大,能吃苦,許多事都能自己動手做。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大的孩子則不然,有的已經(jīng)二三年級了,還要老人接送,事事不愿動手,像提書包這樣的事都要別人代做。稍不如意撒嬌哭鬧,甚至和同齡孩子都難以相處。
關鍵詞:幼兒;隔代教育;“融”;“隔”;策略
中圖分類號:G78;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1-0092-01
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種特殊形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正確認識隔代教育的“融”與“隔”,完善“隔”的策略,已成為當今社會與家庭共同關注的問題。文章論述隔代教育中的“融”與“隔”,以及平衡親子教育與隔代教育的策略。
一、隔代教育的社會背景
隔代教育,古已有之。傳統(tǒng)的家庭倫理觀念,部分年輕父母育兒觀念的變化,逐漸加快的生活節(jié)奏和工作節(jié)奏,嚴峻的就業(yè)壓力,使得當下隔代教育現(xiàn)象比較普遍。其一,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對年輕人的素質(zhì)要求越來越高,學習壓力、就業(yè)壓力和工作壓力逐步加大。同時,女性的地位隨著社會進步不斷提高,當代女性步入職場,成為家庭收入來源的一大主力。因此,年輕父母沒有過多的時間與精力來照顧孩子,照顧孩子的重任自然就托付給長輩。在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留守兒童越來越多,隔代教育現(xiàn)象更加普遍。其二,有些家庭由于各種原因發(fā)生了變化,出現(xiàn)了許多特殊的情況。比如有的家庭離婚,有的家庭夫妻工作在不同地方,長期分居。這樣,父母沒有時間、精力、條件親自對孩子進行教育。于是,祖父母輩不得不擔負起撫養(yǎng)孫輩的責任。
二、隔代教育之“融”與“隔”
(1)隔代教育之“融”。其一,隔代教育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影響。父母輩雖然有著比祖父母輩更為豐富的知識和適應當今社會的經(jīng)驗,但由于閱歷較淺,經(jīng)驗不足,在撫養(yǎng)下一代時經(jīng)常會碰到困難與疑惑。而祖父母有著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有較多的育兒實踐經(jīng)驗,可以幫助年輕父母。祖父母輩的實踐經(jīng)驗和父母輩的知識經(jīng)驗結(jié)合,可以更好地培育下一代。其二,長輩分擔育兒任務,年輕父母壓力得到緩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競爭更加激烈,年輕父母工作壓力大。而長輩因為退休,閑暇時間較多,便為子女分擔育兒的任務。這樣既緩解了父輩的壓力,又可以消遣祖輩們自己的閑暇時間。其三,有助于家庭的和諧,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礎。祖父母輩對孫輩有著無私的愛,無怨無悔地付出。這對孩子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孫輩會受到祖輩各種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與感染,父母輩在養(yǎng)育兒女的過程中體會到祖父母輩的不易,更加感激祖輩的付出。這樣,三代人情感融洽,有助于家庭的和諧穩(wěn)定。
(2)隔代教育之“隔”。其一,“隔代慣”現(xiàn)象,阻礙孩子健全人格的發(fā)展。“隔代慣”現(xiàn)象是很常見的,祖父母輩的過分溺愛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發(fā)展,會使得孩子對祖輩產(chǎn)生過分的依賴,形成蠻橫、驕縱、自私的不良個性,對孩子健全人格的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實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的奶奶對孫女寵愛至極,在這樣萬般寵愛的環(huán)境中,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是十分不利的。其二,過多干預,阻礙親子關系的發(fā)展。親子關系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互關系,家庭教育主要是在親子關系中進行的。如果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超過了親子教育,就會使得親子關系的發(fā)展受到阻礙。留守兒童長時間與祖父母相處,與父母相處時間很少。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對祖輩的依賴遠遠大于對父輩的依賴,親子關系就會變得冷淡。
三、完善“隔”的策略與思考
隔代教育在當前家庭教育中較為常見,隔代教育中存在著“融”與“隔”。我們要汲取其中的“融”,把隔代教育中的“隔”轉(zhuǎn)化為“融”。
(1)祖輩實踐經(jīng)驗與父輩知識經(jīng)驗相結(jié)合。祖輩比父輩有著更多的社會閱歷與養(yǎng)育兒女的實踐經(jīng)驗,祖輩的許多優(yōu)秀品德對孫輩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祖輩也要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父輩要尊重祖輩養(yǎng)育孫輩的方式,積極向祖輩學習養(yǎng)育孩子的實踐經(jīng)驗,同時也要重視自己作為新一代父母的知識經(jīng)驗,正確引導與教育孩子。兩輩人相互學習,取其中之精華,舍其中之糟粕,形成教育的合力。
(2)兩輩人共同努力,創(chuàng)建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孩子的成長,而且還有利于整個家庭的發(fā)展。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優(yōu)秀下一代的有力保障,創(chuàng)建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需要祖輩與父輩一起共同努力。家庭層次關系多,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兩代人協(xié)作,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兩輩人在培養(yǎng)與教育孫輩方面,盡量向?qū)Ψ娇繑n,揚長避短,相得益彰,尋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只有兩輩人一起努力,相互理解與尊重,共同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孫輩才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3)強化幼兒園對隔代教育的引導作用。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庭進入社會后受到教育的第一個地方,幼兒園對孩子的發(fā)展有著無可替代的奠基作用。隔代教育的不足,可以在幼兒園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彌補。教師通過與祖輩的交流,可以更好地認識兒童,了解兒童。祖輩可以利用每天接送孫輩時教師所反饋的信息,了解孩子的不足之處。幼兒園可以與家長建立良好的家園合作關系,通過開展一些家園合作活動,讓祖輩親自參與到幼兒園活動中來,引導祖輩更新教育理念,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隔代教育是中國家庭的普遍現(xiàn)象。劇烈的社會競爭讓事業(yè)正處于上升期的年輕父母不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而老一輩父母沒有了工作和生活的拖累,身體素質(zhì)也還算強壯,于是,四個老人照看一個孩子似乎就成為必然。
但是,隔代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是,兩代父母育兒觀念不同。老一輩父母具有豐富的育兒經(jīng)驗,而年輕父母的育兒方法多來源于網(wǎng)絡和書籍,在他們看來,老一輩父母的某些傳統(tǒng)教育經(jīng)驗缺乏科學依據(jù)。教育觀念的不同,讓兩代父母之間有了不和諧因素,家庭矛盾隨即產(chǎn)生。其實,老一輩父母撫育孫輩是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在身上的,孫輩是子女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幫“別人”照看孩子就不能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樣隨意,生怕對年輕父母無法交代,有時會感到進退兩難。
要消除這種矛盾,需要兩代父母的溝通,互相學習借鑒?,F(xiàn)在,有些親子機構(gòu)針對隔代教育中出現(xiàn)的類似問題,開設了關于“孫輩教育”的爺爺奶奶培訓班,讓老一輩父母進行學習。我覺得,這種做法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差異性,結(jié)果事倍功半。因為每家的具體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建議多采用小組活動的方式,讓祖輩們在一起交流、分享撫育孫輩的經(jīng)驗和心得,互相啟發(fā),相互交流,獲取更多的教育資源和社會支持;在小組里他們不是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還可以讓兩代父母一起參加各種小組活動或游戲,共同分享活動的感受,增進兩代父母的溝通和理解,爭取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共識。這樣做,隔代教育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年輕爸爸:取長補短,隔代教育我看行
當下年輕父母工作忙,活動多,由老人管養(yǎng)第三代的現(xiàn)象很普遍,隔代教育的問題也隨之體現(xiàn)出來。其實,隔代教育本身并沒有什么錯誤,這不但“解放”了年輕人,也為老年人增添了無窮的樂趣。出現(xiàn)問題的主要原因則在于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教育方法不統(tǒng)一,老人關注的是孩子的飲食健康和安全問題,認為開心就好;年輕人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智力開發(fā)和教育問題,認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進行適時教育對孩子成長很重要。
撫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義務和責任。忙碌,不能作為把孩子丟給老人的借口,所以父母不管多么忙,都應該抽出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能完全把對孩子的教養(yǎng)權交給老人。比如:每天晚飯后和孩子做游戲、講故事,周末帶孩子外出活動。同時要做到尊重老人,經(jīng)常和老人聊聊天,講講科學養(yǎng)育孩子的新經(jīng)驗,虛心接受老人的指點;買一些科學育兒的讀物,與老人交流學習體會,幫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對老人寵愛孩子等錯誤的做法,既要堅決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盡量減少正面沖突。
因生活閱歷的不同,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樣。但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孩子教育好,讓孩子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教育孩子方面,應該取長補短,及時指出老人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不當之處,并發(fā)揮老人有耐心、有經(jīng)驗的長處,特別是要多和老人溝通,以平等、請教的語氣和老人探討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這樣老人會樂于接受的。大家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媒體人士:從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入手
有個童趣小片段:小朋友寶寶和貝貝一起玩,為了爭小飛機,寶寶生氣、哭鬧;而貝貝,拿起小汽車,先是作玩得入迷狀,然后勸寶寶說:“寶寶哥你先玩吧,這個小汽車可好玩了?!惫?,成功哄好了哭鬧的寶寶,說服他選擇了小汽車,而貝貝也聰明地得到了自己真想要的小飛機。
此事例反映出的是孩子情商的問題。寶寶和貝貝處理問題能力的高下之分,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才3歲的貝貝從1歲起就進了親子中心,自然學到不少小才藝小知識,更學到了一定的與人交往的經(jīng)驗和溝通的能力。而今年4歲半的寶寶,沒進過親子早教中心,父母上班就由爺爺奶奶給看著,今年才剛上幼兒園。他表現(xiàn)得比較自我中心和情緒化,也在情理之中。
情商的早期培養(yǎng),也只有把孩子放在人群里,在和其他孩子以及與家長、老師的交往互動中,才能更好地因得到鍛煉而收到實效。在中國人的家庭中,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幫忙看孩子非常之普遍。這就使得祖輩一代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育兒知識、親子理念成為非常重要乃至不可或缺。
幼兒教師:讓親子教育、家庭教養(yǎng)這兩顆心共同跳動
對于“隔代教育”,很多人都頗有微詞。其實我覺得教育得好與壞,并不在于孩子由誰帶,而在于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是否科學得當。
很多人不贊成“隔代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文化教育背景的差異導致的教育思想差異、重養(yǎng)輕教的教育方法、孩子對老人行為方式的模仿性以及“隔代親”對父母的心理傷害等。孩子個體上的巨大差異可能讓每個家長感慨教育的復雜性,更是給“隔代教育”潑了盆冰涼的水,其實,這,跟人無關,與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否科學有關。
教育有共性,那就是科學。“把科學的教育理念,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送到家長手中”是兒童教育的宗旨,這里的家長不應也不能只限定為父母,還應包括爺爺奶奶。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在變化,我們的育子理念也要與時俱進。獲得科學理念的途徑很多,可以從書本學,也可以向別人學習借鑒。對于孩子,“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接受合適的教育”是他們不斷成長的階梯。所以父母要與上一代適時溝通,雙方更要與孩子及時溝通,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改變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喂養(yǎng):追著孩子喂飯。臨床發(fā)現(xiàn),由祖父母喂養(yǎng)的幼兒,更易出現(xiàn)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這可能是因為老人更加心軟、慈善,以至于逾越了“關愛”與“溺愛”的邊界。
但事實上,老人由于經(jīng)驗豐富、有耐心,可能更明白哪些食物最適合孩子的成長、哪些東西孩子喜歡吃。因此,家長們最好統(tǒng)一思想認識,共同商討。對于給孩子選什么食物、怎么去烹飪,可以多征求老人的意見;而看見老人有追著孩子喂飯、吃一口飯獎一顆糖果等寵溺行為時,父母則要及時制止,讓老人明白放任孩子的不良行為,只會害了孩子。
管教:過嚴或過松。不少老人管教孩子都傾向于兩種極端,過嚴或者過松。前者以過去的“軍事化管理”為標準,喜歡什么事情都要訂個標準;而后者則看到孩子撒嬌就心軟,什么事情都依著孩子。
事實上,孩子也需要尊重和理解,更要有適當?shù)淖杂煽臻g。面對這種問題,年輕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態(tài)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時間多在家里,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yǎng)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此外兩代人要協(xié)商建立可行的家規(guī),出現(xiàn)問題有章可循。
早教:只教孩子認字、念書。不同的時代對教育的理念大不相同。在很多老人眼里,早期教育無非就是“智力開發(fā)”,早點教孩子認字、念書。
事實上,新的觀點是“會玩的孩子最聰明”,家長更重要的是要開發(fā)孩子的天性和特長??梢宰尷先丝匆豢催@方面的書籍,和父母一起帶領幼小的孩子觸摸真實多彩的世界、參加戶外運動等,在孩子開心的笑顏中,讓老人逐漸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
安全:眼睛、腿腳不靈帶來隱患。在隔代育兒的各種矛盾中,安全隱患是最致命的。老人由于上了歲數(shù),可能眼睛不夠靈光、腿腳不夠靈便,導致了各種安全隱患。
充當參謀和救火隊員的婆婆
我的婆婆樂于幫忙照看孩子,但一般屬于救急型,比如我和先生要出差,或者是遇上紀念日要過二人世界等。另外,婆婆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偶爾也幫我做參謀,給一些育兒的建議供我參考。一般是善意的溝通,并不強求我一定要接受。
單位舉行圣誕節(jié)的酒會,正好先生出差,我臨時請婆婆照管女兒幾個小時,沒想到她善解人意,非常支持我出門。臨走前,女兒從我的懷里掙扎著被抱了出來,然后就是哇哇地幾聲大哭。我當時真是不舍,甚至有了放棄的念頭。這時婆婆對我說了幾句話,讓我觸動很大。
“孩子哭是正常的,大人要讓自己有些免疫力。如果因為孩子哭,就割舍了自己的生活,會寵壞孩子的??捱^幾次后,他自然而然就適應了。”其實婆婆的出發(fā)點可以理解,作為媽媽要學會善待自己,不能為了孩子就失去自己的生活。之后我也會偶爾給自己放個小假輕松一下,這一切之所以變得可行,都緣于婆婆背后的支持。
美式隔代育兒觀
在美國的祖父母們看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包括養(yǎng)育小孩。如果有什么特殊情況,老人還是樂意助一臂之力的,但絕不是義務。他們有很強的邊界意識,知道自己的角色與孩子父母的不同,可以給一些參考性的意見,但不會包辦代替,更不會強勢介入,充其量當個參謀,或在背后默默支持。
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孫輩
婆婆的晚年生活很瀟灑也很充實,她的孫輩加起來有5個之多,雖然她不會整日里圍著他們轉(zhuǎn),但總能抽出時間去探望。在寒暑假,婆婆會把孫輩接到家里住上幾個星期,或是帶著孫輩一起出去度個短假,享受和小輩們單獨相處的機會。
我們和婆婆住得不太遠,每個月和她有約定好的祖母日,這一天,女兒有更多的機會和奶奶待在一起。婆婆對孩子很有耐心,總能想出新鮮的花樣來,孩子和她待在一起不僅不會悶,還能有所收獲。
女兒喜歡撿秋天的落葉,婆婆就帶著她,大腳小腳地走到樹林中,收集吹落在地上的樹葉;婆婆有時候也會童心未泯地和孫女一起玩手指畫,上次女兒就帶回了一張二人用手印和線條一起創(chuàng)作的可愛毛毛蟲畫;她還喜歡坐在露臺的搖椅上,和女兒依偎在一起,看天上的星星。
婆婆退休之前是兒童閱讀治療師,很愿意給小孩子讀故事書。出于職業(yè)習慣,她每次都會認真地糾正孫女的發(fā)音,這讓女兒比同齡孩子在發(fā)音上標準了很多,而且詞匯量非常豐富。
美式隔代育兒觀
美國的祖父母有自己帶孩子的方式,并不認為天天和孩子黏在一起,就是十足的天倫之樂。他們不把自己和晚輩的關系看得那么重,相反會與孫輩適當保持距離。這樣不僅不會影響親情,還能保持自己的相對獨立性,又能做到時時牽掛。在他們看來,隔代親應該是沒有任何壓力地和孩子在一起。
尊重孩子父母的育兒決策
試想如果在一件事上,父母對孩子說不能做,而祖父母卻說可以做,口徑上的不一致勢必讓孩子的思維出現(xiàn)混亂。有一次,我誤以為女兒搶了別人的玩具而讓她去罰坐,當時婆婆沒有出面護著孩子,只是默默在一旁聽著。
后來她悄悄把我拉到一旁,解釋了事情的原委。說其實是我錯怪了孩子,因為孩子是我的,她尊重我管教小孩子的權利,盡管有些不認同我的做法,但沒必要當著孩子的面讓我難堪,所以才把我拉到一邊來說。聽到這兒,我感謝她的開誠布公,讓我意識到錯誤后,能及時采取一些彌補的措施,避免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
女兒曾有一段時間很愛吃甜食,我怕她長蛀牙,一直是嚴加控制,并就這個問題和婆婆討論,她對此表示同意。每次去看婆婆,當女兒眼巴巴地看著罐子里的糖果時,婆婆總會當著我的面問女兒:媽媽同意了嗎?如果我搖搖頭,她不會主動給女兒糖果。這種當面征求我的意見,學著配合我的教養(yǎng)方式,則是對我育兒觀的基本尊重。
又過了一段時間,當我們再去婆婆家時,糖果已被悄悄地換成了蔬菜圈。孩子也是會看事的,知道這件事上是她娘說了算,就算是奶奶,也會和我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自然沒有什么救兵可搬,從而漸漸地改掉了愛吃甜食的習慣。
美式隔代育兒觀
美國的祖父母通常不會把自己培養(yǎng)孩子的經(jīng)驗,直接用到孫輩身上。他們認為教育孩子是父母應負的職責,所以一般不會干涉太多,且盡量采取與父母一致的教養(yǎng)原則。
有原則地疼愛而不溺愛
女兒過生日,婆婆送來了個長長的盒子。女兒好奇地打開,里面是一個維多利亞時期的復古娃娃,雖然是用過的,但被保存得很好。
婆婆開門見山地打開了話匣子,說她小的時候,母親舍不得買新娃娃給她,有一次鄰居出售舊物,她眼巴巴地望著剩下的唯一一個娃娃,母親不忍心看她這樣子,才用25美分買下了它。從此這個娃娃一直跟著她,成了她小時候最心愛的玩具,還給它起了名字,視作家庭成員。即使是搬家,也舍不得丟掉,直到現(xiàn)在仍然很珍。
她繼續(xù)說道:“我看Katie(女兒的名字)每次過生日時,都有很多新禮物,好多都是玩一次就扔在了一邊??傎I新禮物真的有些浪費,與其買新的,還不如送她特別的禮物?!?/p>
看得出婆婆是個惜物的人,在她看來新與舊絕對不是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不關乎錢的問題,而是她想傳達給孩子一種尊重舊物的價值觀。想必這個跟了她大半輩子的娃娃,對于她而言是一種美好的回憶,也希望孫女可以像她一樣學會珍惜。想到婆婆的用心良苦,我對她的生活方式又多了幾分尊重。
“隔代帶孩子”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教育孩子關鍵不在于誰帶,主要在于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父母有責任撫養(yǎng)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幫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以彌補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祖父母和父母的教育常會發(fā)生沖突,因此需要不斷溝通。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老人不妨避開孩子,找個時間和父母好好談談,多與年輕人交流新的教育理念、方法。
1. 兩代人統(tǒng)一思想認識,
由于出生與成長的環(huán)境和時代有著顯著的差異,兩代人在教育寶寶的問題上自然也會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比如,年輕一代可能更注重寶寶智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他們往往會更多地向?qū)殞殏鬟f知識,給他更多自由,讓他自由探索;而祖輩們則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會給寶寶更多的約束。
在教育寶寶的事情上,兩代人要盡量平心靜氣多一些溝通,只有統(tǒng)一認識,才能避免在寶寶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這種分歧要挾父母或者祖輩,引發(fā)更多的問題。父母們最好盡量多向祖輩請教,多一些溫和的溝通,而祖輩們最好利用各種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用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
面對寶寶的一些壞習慣問題,家庭中每一位成員必須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合力育兒”。爺爺奶奶不能過分的寵溺寶寶,讓他將其視為“靠山”,長期以往寶寶會由于有爺爺奶奶的庇護而對自己的錯誤有恃無恐,家庭成員必須步調(diào)一致,這樣才對寶寶的成長有幫助。
2. 尋找合適的平衡點,理智控制感情
祖輩在養(yǎng)育寶寶時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愛得適度。父輩也是如此,要權衡自由與規(guī)則之間的界限,不能給了自由而缺乏規(guī)則。否則,沒有規(guī)則的環(huán)境并不能幫助寶寶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相反,一個缺乏規(guī)則的環(huán)境反而會帶給寶寶更多的不安全感。
此外,祖輩和父輩之間很容易爭搶寶寶的愛,出現(xiàn)親子嫉妒的現(xiàn)象。寶寶本質(zhì)上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依附于任何人。祖輩育兒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親子育兒相比,畢竟是一個配角,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感和安全感是一種天然的情感關系,誰也無法取而代之。祖輩育兒固然有其時間和空間上的優(yōu)勢,但在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上難以擺脫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束縛,在家庭生活中,常對孩子過度限制和保護,處處百依百順、遷就、溺愛,心甘情愿成為孩子的“防空洞”,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以我為中心”的性格,對幼兒的個性發(fā)展難免會有一些負面影響。所以,祖輩在養(yǎng)育孫輩時,關鍵是如何擅長用其長而避其短,合理定位,做到不錯位,不越位,樂于當配角。
因此,無論祖輩還是父輩都要冷靜地看待寶寶,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盡可能多接觸家庭里其他的成員,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3. 父母應承擔必要的責任,不能出了問題找老人
年輕父母有難處,爺爺奶奶們也有苦衷。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老人絕非主體。父母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主動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不能過分依賴自己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一旦錯過就不能再來,年輕父母不管多忙都要盡量多抽時間與寶寶在一起,不要以忙為借口,把對寶寶的教育權、撫養(yǎng)權完全交給祖輩。如果父母長期忽視寶寶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這種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影響,比如,寶寶可能變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環(huán)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為了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他也可能出現(xiàn)更多的問題行為,讓父母頭痛不已。
4. 加強聆聽和理解,多溝通避免沖突
有些事情父母要多聆聽老人為什么要這樣做,有何優(yōu)劣,從源頭抓起。多渠道多方式地溝通,避免產(chǎn)生正面沖突。祖父母認為父母沒有經(jīng)驗,所以對父母的做法感到質(zhì)疑。父母可以用事實說明,也可以通過身邊人的交流加以間接影響,例如多與祖父母的好友交流,傳播育兒知識,再通過他們將育兒知識教給祖父母的間接傳播法,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當父輩與祖輩之間在教育寶寶的問題上發(fā)生分歧時,最好不要當著寶寶的面發(fā)生沖突。寶寶雖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xiàn)分歧時,他就會聰明地鉆空子。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另外,家庭成員之間發(fā)生沖突,那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寶寶更多的不安全感,對他心理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
延伸閱讀――隔代育兒培訓班
求助鏈接 近來,廣州、上海等城市里一些知名早教機構(gòu)的“育兒課堂”里80%的“學生”并不是父母,而是爺 爺爺奶奶進課堂。隔代育兒培訓班又叫“爺爺奶奶培訓班”,是城市里興起的培訓班。專門傳授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培養(yǎng)、教育孫子、孫女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培育方法。
心理學專家指出,有許多知識層次高、修養(yǎng)良好、人生閱歷豐富的老人,他們對孫子、孫女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接受爺爺、奶奶慈祥的愛,老人的充足時間和對孩子的耐心是對父母的一種彌補。孩子的父母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矛盾應該學會調(diào)節(jié),應該鼓勵老人、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并通過溝通與老人相互形成合力和共同的教育觀,形成更符合時代的新的“隔代教育”,三代人的和睦關系這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一項良好教育。如果是那些教育程度不夠的老人,可以考慮由相關部門開設一些“隔代教育培訓班”,教一些現(xiàn)代化的教育方法,讓“隔代教育”成為一種中國特色,實現(xiàn)“三代同贏”的現(xiàn)代化家庭教育模式。
[示范方法]好辦法有助于“隔代撫養(yǎng)”
針對“隔代撫養(yǎng)”中的一些問題,心理學專家還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
情景一:
奶奶:多抱抱孩子,他更容易入睡,也很乖;孩子睡前鬧,給他顆糖就好了。
導致結(jié)果:孩子只有在抱著時才容易睡著;孩子總要含著糖才能睡著,容易患齲齒。
解決方案:父母盡可能參與育兒,以科學的育兒觀念來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入睡前要把他平放在床上,大人可在身邊陪伴,注意睡眠環(huán)境的安靜、舒適,讓孩子自然入睡。父母工作實在很忙,可以讓祖父母多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并參加育兒培訓。
情景二:
孩子(五歲):我要喝水。
奶奶:好寶貝,杯子放那么高,你拿不到。來,奶奶幫你倒水,太燙了,我再吹一下,別碰杯子,奶奶喂你。
導致結(jié)果:孩子依賴性強,不想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且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關心別人。
解決方案:父母積極參與到對孩子的教導中,設置情境,在情境中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媽媽(或爸爸)告訴孩子杯子放在柜子上,讓他自己去取。先教導孩子學會倒涼開水,并及時給予鼓勵。在媽媽的訓練下,孩子很有成就感,不但學會取杯子喝水,還能為媽媽倒水喝,奶奶也能自然地接受這個結(jié)果。
情景三:
孩子:外婆,電視上的小孩都在玩小汽車,你陪我到公園里去玩小汽車好不好。
關鍵詞:幼兒教育 隔代教育 身心健康
一、我眼中的隔代教育
幼兒的教育在當今社會更加凸現(xiàn),能否教育好,將直接映射出孩子的身心健康。據(jù)我觀察,平時來學校接孩子的,或者來校開家長會的,近一半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教育目前成了我們很多家庭的教育主要模式,而且年齡越小與祖輩在一起的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1)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干脆直接把孩子送至長輩家,只是偶爾利用假期去陪陪孩子,缺乏與孩子起碼的情感交流,從而導致孩子和父母的關系陌生。
(2)家庭優(yōu)越的,在隔代教育中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要求無條件滿足,結(jié)果會讓孩子的行為與思想出現(xiàn)偏差。
(3)祖輩往往給予的僅僅是日常生活的照顧,孩子們嚴重缺乏父愛母愛,可以說孩子的家庭教育幾乎空白,以后會引發(fā)一些教育問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二、我思考的隔代教育
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祖輩教育孩子已經(jīng)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了,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讓其如此盛行呢?是好是壞呢?
1.祖輩以為自己已經(jīng)有過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了,所以他們在對待孫輩的教育上,往往是極其寵愛的,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隔代疼”。孩子在他們的眼中是血脈的傳承,所以就無微不至地關懷和照顧,有時連孩子父母的正確教育、批評,他們也要橫加干涉,讓孩子感受到無原則的遷就和寵愛。這樣就阻礙了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信心的發(fā)展。
2.孩子天生模仿性強,老人的地方方言和俗語讓孩子以后很難學習正確的普通話發(fā)音,老人愛靜,孩子愛動,為了安全孩子過早地就被約束在家里,要么看電視、要么玩游戲,缺乏與同齡孩子的游戲、交往、運動,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3.孩子長期與祖輩一起生活,加之父母陪孩子時間少,時間長了孩子慢慢地就淡化了父母的感情,從而變得生疏,即使以后孩子長大了,父母也很難與孩子建立感情和思想交流。
4.祖輩的陳舊教育方式和思想觀念很難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更是與現(xiàn)代的科學教養(yǎng)方式脫節(jié),對于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各種探究事物特點和創(chuàng)新行為他們往往加以阻止和喝斥,讓孩子無所適從很難適應現(xiàn)代社會緊張的生活方式。
5.祖輩包攬孩子的一切,只讓孩子學習,這樣孩子就缺乏必要的勞動、禮儀、謙讓等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時間長了,孩子們就錯過了這一技能的培養(yǎng),變得不愛好勞動了,容易滋生孩子的驕橫和霸道。
三、我渴望的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不能全盤否定,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其中也有我們年輕人所無法做到的地方,而祖輩卻能很容易做到彌補了我們的不足。
1.祖輩們往往已經(jīng)退休或清閑在家,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看護孩子,而且他們培養(yǎng)過一代人,可以說有了一些好的經(jīng)驗,如孩子的早期教育、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坦誠的交流等。這些都是我們年輕父母在日益緊張的工作下無法做到的。
2.祖輩清楚知道孩子在各個年齡階段容易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并且去如何對待,他們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和人生體驗比我們初為人父人母要有更多的經(jīng)驗,彌補了我們對孩子認知的空白和不足。
3.老人們態(tài)度和善、語言親切,并且能有一顆童心,很容易就和孫輩們建立感情并融洽在一起,不僅讓孩子們獲得了情感上的滿足,也讓祖輩們享受到了天倫之樂,更為我們贏得了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好工作和生活。
4.如果祖輩擅長琴棋書畫、唱歌跳舞等等,孩子們從就小耳染目睹這些高雅的藝術,這些對于孩子們來說就是最好的啟蒙教育,是其它幼兒教育機構(gòu)無法比擬的,會使他們受益終生。
四、我傳播的隔代教育
我經(jīng)常和送孩子來的祖輩們交流,談及我的一些觀點和看法,讓老人們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并正確的發(fā)揮他們培養(yǎng)孩子的可取之處,更好的使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1.讓老人發(fā)揮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陪孩子在一起玩耍、溝通、學習等,幼兒是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通過與祖輩們豐富多彩的聊天,他們的語言必然得到有益的發(fā)展,為他們今后獲得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奠定基礎。
2.讓祖輩們帶孩子時一起完成必要的勞動,孩子自己能完成的,老人就不必代勞,如穿衣、吃飯、掃地等等,你們只要強調(diào)一下安全問題,其它的就讓孩子們自由發(fā)揮吧,這樣孩子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同時,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也同時培養(yǎng)他們熱愛勞動的品質(zhì)和應該承擔的責任。
3.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日光浴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成長是必不可缺的,如春天去草地放風箏、夏天在樹下講故事、秋天去田野采摘野果、冬天打雪仗等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祖輩更要和孩子的父母多交流和溝通,尋求他們科學教育子女經(jīng)驗和方法,因為教育子女的初衷是一樣的,所以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不足就及時改進自己落后的思想和觀念,這樣自己的晚年既能豐富多彩又能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孩子,何樂不為?
5.不要過分溺愛、寵愛孩子,愛之要有道。孩子犯了錯誤你們一定要喝斥和批評,不要袒護他們,雖然當時孩子在心理上接受不了,甚至哭喊,但是培養(yǎng)他們這種承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使孩子們從小分清善惡美丑長大后必然更能立足社會。
總之,隔代教育有好處也有缺點,祖輩們照樣能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有用的人才,能否帶好孩子,關鍵不在于是誰帶,重要的是如何運用科學的、先進的教育方法和理念?,F(xiàn)實中的隔代教育,據(jù)我觀察往往是缺點占據(jù)多數(shù),因此我們年輕的父母一定要在隔代教育中起到積極作用,多抽出時間和老人交流、探討,最大化地發(fā)揮隔代教育的優(yōu)點,作為幼兒教師,我要更多呼吁廣大家長要及早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爭取讓陳舊的隔代教育變成新型的隔代教育,培養(yǎng)出更多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機關幼兒園)
【參考文獻】
【關鍵詞】祖輩父母;隔代教育觀;重要他人;共生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17(2014)01-0053-04
【作者簡介】王軍輝(1985-),男,河南項城人,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系在讀研究生;李倩文(1988-),女,山東濱州人,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系在讀研究生。
一、問題的提出
隔代教育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據(jù)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對全國城鄉(xiāng)20083位老人的調(diào)查,照看孫輩的老人占了66.47%,隔代撫養(yǎng)孫輩的女性老人在城鄉(xiāng)分別達71.95%和73.45%。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在幼兒同或是小學門口接送小孩上下學的大多數(shù)是爺爺奶奶。雖然隔代教育現(xiàn)象已經(jīng)非常普遍,但是國內(nèi)有關隔代教育的研究基本上呈現(xiàn)以下兩個特點:一個是大多數(shù)研究還停留在理論探討的層面上,實證研究不多;另外一個是有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隔代教育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各種影響,有關隔代教育對祖輩父母的影響卻鮮有關注。鑒于此,筆者嘗試采用社會科學研究中質(zhì)的研究方法和技術對祖輩父母的隔代教育觀進行實地調(diào)研并對采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理論探討。
二、研究方法與資料的獲取
(一)研究方法
鑒于隔代教育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養(yǎng)育方式,更是一種生命活動,所以本研究主要采用質(zhì)性訪談為主要方法,通過對正在帶孩子的爺爺奶奶進行半開放式的訪談來收集資料從而了解隔代父母的隔代教育觀。
(二)研究對象
為了更方便的收集資料,筆者主要在南京師范大學、河海大學和南京大學的校園內(nèi)采取偶遇與目的性取樣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選取調(diào)查對象。
(三)資料的收集
依據(jù)事先擬定的研究目的,在實施訪談前我們設計了七個基本的訪談問題:1.您帶孩子多久了?2.您現(xiàn)在是否和孩子的父母住在一起?3.您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般都會做些什么,有沒有一些事情禁止孩子做?4.您和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有分歧嗎,您是如何處理的?5.您覺得孩子是您帶好,還是孩子父母帶好?6.帶孩子給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7.如果可以自由選擇,您會選擇帶孩子嗎?
(四)記錄方式與訪談對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的訪談對象選取的是正在帶孩子的老年人,訪談的地點在三所高校的校園里,操作過程為研究者上前與所遇對象說明研究意圖,在征得研究對象同意后方進行訪淡。由于受訪者為正在帶孩子的老人,在訪談時會有一個同學幫老人照看孫輩。因為校園環(huán)境相對安靜,比較適合錄音,故本次訪談的全部采用錄音記錄,然后再由研究者轉(zhuǎn)錄整理成文字信息。受訪對象的基本信息如表1(見下頁)所示。
三、有關隔代教育的討論與分析
(一)隔代教育的基本類型
“任佳按照祖輩和父輩參與教養(yǎng)幼兒的程度將隔代教養(yǎng)劃分為三種類型:‘寄養(yǎng)型’或‘留守型’隔代教育。這一類型的隔代教育是指由于種種原因,父母外出把孩子完全交給祖輩看管?!祓B(yǎng)型’或‘混合型’隔代教育,是指三代同堂,孩子由祖輩、父輩共同照料?;熳∫患酿B(yǎng)型隔代教育,形式上是三代同堂而住。但實際上父母幾乎不承擔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痹诖舜谓邮茉L談的十四位受訪者中有十二個受訪者的家庭屬于“混養(yǎng)型”或“混合型”隔代教育,在這種類型的家庭中,兩代父母同住但是祖輩承擔了大部分的教育任務,父輩一般在下班后或者是節(jié)假日和孩子在一起。w1表示她是從兒媳一懷孕就從老家趕來照料的,“是的,一直住在一塊,他媽媽一懷孕我就來了?!眞2的回答基本上代表了工薪族的家庭情況,“一起住,爸爸媽媽上班,我來帶孩子?!?/p>
在所有受訪者中只有兩位受訪者的家庭屬于“寄養(yǎng)型”或“留守型”隔代教育,M5比較有代表性。M5不但沒有和兒子一起住,而且在孫輩的教育上也把關很嚴?!安蛔?、不住。他們來(帶孩子出去玩),晚上必須要回來,到哪里去玩也要經(jīng)過我同意,我不允許他們帶到游戲場所?!苯又鳰5還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和孫子相處的情況和教育孩子的一些做法,他講到:“從小呢,婆婆給他做飯,料理生活;我就陪他玩、陪他學習。我們呢,也會注意克服第三代特別寵孩子的缺點。”
(二)關于隔代教育內(nèi)容的分析
在隔代教育的內(nèi)容上,除了基本的身體養(yǎng)護之外祖輩父母還會有意識的給孩子一些啟蒙教育。比如M1會“帶他搞一些他自己感興趣的事吧,到動物園、買玩具,主要是到動物園里玩,有時候會講講故事”。w4則會帶孫女“散散步、玩玩游戲、講講故事、讀讀唐詩啊什么的”。筆者發(fā)現(xiàn),部分受訪者(w2、M2、M4、M5)在介紹孩子的學習時反復地提到了巧虎書、小電腦等一些富有時代特點的詞,說明電子圖書、電子游戲已經(jīng)在當下的幼兒生活中相當?shù)钠毡?。M4如是說:“小孩子他自己通過那個巧虎的學習,認得字很多,沒上學但是報紙已經(jīng)基本上能讀了。”
在哪些事情會禁止孩子做這個問題上,受訪者的觀點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第一,“有危險的事情不讓他做”。M1說道:“對他人生有傷害、有危險的事情不讓他做?!眞2的回答則更具體,“拿剪刀啊、水瓶啊、刀啊,這些危險的事就不能讓她去做?!钡诙?,“不禮貌、不衛(wèi)生”的事情不讓他做。M3在我們的訪淡現(xiàn)場還當場示范,他一邊將地上的糖果皮扔進垃圾箱一邊說:“她揀臟東西那些你肯定就不要讓她揀,最怕的是她生病,所以說我們都不要她揀這些臟東西。”w8則認為應該從小教育講禮貌,“不讓她說臟話、沒有禮貌的話,要從小教育講禮貌、懂禮貌。”第三,玩電腦要節(jié)制。在這個問題上受訪者的回答比較一致,w7表示會“給他一定的時間玩,也給他一定的時間休息,打的時間長了對眼睛不好?!盡4則講到了自己孫子因為玩電腦而討打的經(jīng)歷,“他就是拼命的玩電腦、玩游戲,眼睛看壞了才到醫(yī)院看。我孫子經(jīng)常因為這個討打?!?/p>
(三)隔代教育之“隔”
在關于隔代教育的文獻檢索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研究者都對隔代教育的優(yōu)點和缺點作為他們的研究重點。李晴霞(2001)認為“盡管隔代教養(yǎng)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利弊相比,弊病不少”。因此,本研究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隔代教育之“隔”上,即兩代家長對在教育孩子們所持的不同意見,通過了解祖輩與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分歧來影射隔代教育之“隔”。通過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受訪者的觀點有以下四種。
1.聽孩子父母的
持此類觀點的受訪者占了一半(W1、M4、W4、W5、M6、W7、W8),他們認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和年輕父母基本沒有什么分歧,當遇到問題時大都聽年輕父母的。w4如是說:“意見不一致啊,一般我們都隨他們的意見,不會有什么沖突。吃飯嘛,我們共同的特點就喜歡她多吃點;穿衣服嘛,基本上的要求也差不多?!?/p>
2.盡量保持一致
W3和M3都認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該爭取和年輕父母保持一致,這類受訪者認為如果在教育孩子上父母的意見不一致教育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M3說到:“她爸爸媽媽要是教育他,當爺爺?shù)哪悴荒茏o著她,護著她容易使她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以后媽媽教育她或者是爸爸教育她,她就不聽。”
3.有分歧但盡量隱忍
受訪者W2在教育孩子方面和年輕父母就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老人會盡量地忍讓,如果爸爸媽媽做的實在過分自己就要說幾句。W6的做法是年輕父母在場時就聽他們的,等他們走開后再自己做主,“有分歧又能有什么辦法呢,不能吵起來了。孩子是你們家的,你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暫時聽你們的;你們不在家的時候由我做主,對吧。”
4.有分歧、有當面沖突
受訪者M5退休前是一名國企管理者,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理解,當在教育孩子方面和孩子的父母有分歧的時候則會據(jù)理力爭、毫不退讓。老人激動地講述了這場“戰(zhàn)爭”?!八职终f要帶他出去玩,我有時候不允許。他爸爸有的時候杠起來說:就是要去。我說:他最近幾天不舒服,你到的地方去對孩子的教育沒好處的。小孩也說不去。他爸爸說:不去我打你。我說:你試試看。我把桌子一拍,說:你試試看,你碰他一下試試看。你還造反了呢!”聽完M5的講述筆者也難免心有余悸,這種當著孩子面的沖突不管誰輸誰贏受傷的總是孩子。
(四)帶孩子給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1.帶孩子很開心,再累也不嫌累
持這種觀點的受訪者有四位,他們都認為帶孩子比較開心。其中W1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孩子帶好,小孩子也長大就好,累也不嫌累,再累也不嫌累。”受訪者W8也反復強調(diào)“帶孩子是一種娛樂”。至于“累嘛,喊聲奶奶就不累了?!?/p>
2.帶孩子累,累得要命
W5不僅要照顧好一家五口的生活還要帶孩子,所以覺得很累?!袄郏哿?。除了帶孩子還要做家務,孩子的爺爺身體不好,她爸爸媽媽也不做事,家務都是我一個人做,覺得很累?!盡6認為帶孩子“還是比較累的,應該由他父母管。”W3則認為帶孩子“累,帶孩子累,累的要命”。她還說:“我情愿去上班,不愿意呆在家里帶孩子?!盬3接著說,“上班的話下班之后輕輕松松的就回來了,帶孩子一帶就是帶24小時?!?/p>
3.自己的孫輩,有責任帶好
這類觀點的持有者認為因為孩子是自己的親孫輩,克服困難也得把孩子帶好。W2說:“那是自已的孫女啊,肯定有多少力量就出多少力?!盡3多少有些無奈,“就是想著是自己的孫子,這個必然是要帶好的?!盡5則認為只要“孩子有進步了,哪怕進步了一點點也會感到很高興”。他覺得帶孩子“也有累的時候,但是有一種責任感促使自己戰(zhàn)勝這種疲勞”。
(五)如果可以自由選擇,您會選擇帶孩子嗎
1.孩子肯定要帶大,不帶怎么辦呀
贊成這個觀點的受訪者比較多,他們大都認為自己家的孩子就必須要帶好,沒有選擇的余地。w1認為“自由選還得帶孩子哈,孩子肯定要帶大,不帶怎么辦呀,媽媽爸爸也要求要帶大?!盡3此時的情緒有些激動,他急切地說:“哎呦,是我兒子喊著來,你還不是必須要來啊,你不能說不來噻。不來,這個父子之間就傷感情。畢竟是自己的孫子,你又不是來當保姆。帶孫子是應盡的責任,你必須要帶好?!?/p>
2.帶出感情來了,離不開了
M5的情況比較特殊,由于兒子和兒媳都在外地工作,所以他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帶孫子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7年了。他本人已經(jīng)和孩子建立了很深的感情,離不開了。如M5所述:“帶出感情來了,離不開了。”受訪者w3認為面對年齡這么小的親孫子,自己難以割舍?!安粠В克麄兘形一丶?,我哪能放得下?親生的,這么小的一個小孩,我哪能放的下?”
3,我情愿不帶
受訪者W4直截了當?shù)恼f:“喲,我當然情愿不帶咯。為什么呢,因為小孩丟給她媽媽好哎,我多累啊,我們吃不消哎,吃不消了。”M6也認為自己辛苦了一輩子了,想退休后好好休息一下。“不帶,帶小孩累啊,操心唉,對吧?我們也退休了,也苦了一輩子了。現(xiàn)在也想休息一下,帶小孩的話就沒有時間休息了?!?/p>
四、關于隔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祖輩父母是幼兒的“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在個體的成長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是個人自我發(fā)展和社會化的重要源泉。研究表明在不同重要他人的影響下,個體的自我概念發(fā)展和社會化可能會展現(xiàn)出不同的路徑和結(jié)果。美國社會學家米德在《心靈、自我與社會》一書中論述自我發(fā)展的時候提出了“一般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的概念,他把“一般他人”定義為“使個體獲得其自我統(tǒng)一體的有組織的共同體或者社會群體”。而“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Mills,c.w.)在米德(Mead,G.H.)的自我發(fā)展理論的基礎上首先明確提出的一個概念。我國學者吳康寧認為,“所謂重要他人,是指對個體的社會化過程具有重要影響的具體人物?!眳强祵幇阎匾朔譃椤盎有灾匾恕焙汀芭枷裥灾匾恕?,其中“互動性重要他人”即是學生在日常交往中所認同的重要他人。在幼兒的日常交往中最有可能成為其重要他人的就是家長、教師及同輩伙伴。
對于隔代教育家庭中的幼兒來說,與其在日常生活中交往最密切的無疑就是隔代老人,也即是說祖輩父母是幼兒社會化過程中的“互動性重要他人”。此次訪談的結(jié)論也驗證了這一點,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超過12小時,而孩子上幼兒園之后也是孩子的主要照料者。在幼兒的社會化方面,祖輩父母的影響可以說是無形而強大的,孩子對祖輩父母往往也會形成一種親密的依戀關系。受訪者W2認為自己比年輕父母更了解孩子的生活所需,而且照料得更周到。他說到:“孫子也不要他爸爸媽媽帶,爸爸媽媽要讓他一塊睡覺,他不愿意跟爸爸媽媽睡覺。生下來的時候跟我睡覺一直到現(xiàn)在。孫子從來不到他爸爸媽媽房間里去,也不要他爸爸媽媽(帶)?!?/p>
(二)建構(gòu)“全納”與“共生”的教育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