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栽培技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改過去一壟二犁成壟為三犁成壟,即按行距先用大耳鏵帶草把深開溝,而后用三叉齒再深松8.5cm,施肥合壟作成67cm“高胖”大壟。加厚活土層,從而達到保水、保肥、增產(chǎn)的目的。
2增施農(nóng)家肥,配方施肥
采取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控氮、穩(wěn)磷、補鉀的施肥原則。一般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肥45t/hm2,甘薯專用肥(N∶P2O5∶K2O∶B為9∶6∶17∶1)750kg/hm2或氮磷鉀復合肥750kg/hm2。
3品種選擇
選擇抗逆性強、品質(zhì)優(yōu)良、色澤美觀、耐貯耐運、產(chǎn)量高、市場暢銷的品種,如豫薯10、北京紅、煙薯16;大力推廣脫毒種苗栽植。①豫薯10號:由河南省商丘市農(nóng)科所選育。1998年引入瓦房店市,紅皮淺紅肉,薯形紡錘或下膨。葉、葉脈綠色,三角形,深缺刻,特短蔓,一般長50~80cm,最長120cm,終生不用翻秧。結薯特早,多而勻,產(chǎn)量:春薯一般75t/hm2,最高105t/hm2;夏薯52.5t/hm2,最高75t/hm2。在同一地塊1年可種2季,春薯地膜覆蓋80~90d,產(chǎn)量45t/hm2左右,可供市場淡季,效益很高。種植密度:春薯6.0萬株/hm2,夏薯7.5萬株/hm2。②北京紅:由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選育。2000年引入瓦房店市。葉、葉脈綠色,皮紫白瓤,薯形紡錘形,結薯集中整齊,蔓長1.7m左右,一般產(chǎn)量52.5t/hm2左右。該品種適應性廣,抗病性強,耐貯藏,適宜在山區(qū)丘陵平原地種植。③煙薯16:由山東省煙臺市農(nóng)科院選育。2001年引入瓦房店市。葉、葉脈均為綠色,葉尖心臟形,蔓綠色,短
蔓,分枝較多,蔓粗中等,薯塊下膨紡錘形,紅皮淺黃肉。該品種淀粉含量高,食味好,結薯集中,薯塊大而整齊,抗病性較強,且耐貯藏性好。
4培育壯苗
4.1育苗時間
種薯上床需≥10℃的有效積溫110℃,即苗齡30~35d。因此,種薯一般在3月末開始育苗。
4.2催芽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浸種消毒后,再用32℃高溫催芽,以利多出苗。
4.3苗床溫度管理
堅持“前高、中平、后低”的原則,即上床前3~5d,苗床澆足水,床上溫度控制在32~33℃左右,6~20d土溫控制在20~25℃,20d后溫度控制在15~20℃,并適當控制澆水。
4.4壯苗標準
節(jié)短,莖粗,苗長25cm,保證有5節(jié),百株苗重不少于500g。
5適時早栽
5月初開始栽植,5月30日栽完,適時移栽期為5月10~20日。先栽背風向陽地塊,薄地宜密,肥地宜稀。一般株行距以85~90cm×20cm為宜,栽植4.95~6.00萬株/hm2。栽植前,種苗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蘸根部消毒以防病害。栽植時,甘薯苗一定斜臥栽,有2~3節(jié)在土中,土中每一節(jié)都能發(fā)根形成根系及分化塊根,以促進根系發(fā)達,增加地下塊根分化數(shù)量,控制食用品種特大塊根形成,提高商品性,增加產(chǎn)值。6加強田間管理
栽后1周及時補苗,做到苗齊苗壯。早鏟早趟做到二鏟二趟,達到松土保墑。秧苗伸蔓達33.3cm,結束趟地改翻蔓為提蔓,甘薯莖蔓不易翻動,尤其生長中后期更需注意,對平肥地生長中期可提蔓1~2次。生長中后期出現(xiàn)雜草要及時人工拔除。化控防徒長,甘薯豐產(chǎn)長相為苗期健壯,中期生長旺盛,但莖蔓封行不易過早,以防后期早衰。對旺長的田塊可在7月20日左右,噴施多效唑150倍液,控制旺長。中、上等肥力地塊一般用多效唑化控4~5次,肥力較差的地塊化控2~3次。8月20日至9月10日可連續(xù)噴施磷酸二氫鉀300倍液。
7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甘薯莖線蟲病、甘薯黑斑病、甘薯軟腐病、甘薯小象甲、小地老虎、蠐螬等,可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以有效控制田間病蟲害發(fā)生。
8適時收獲
準備貯藏的甘薯應在10月1~5日收完,待干后進行窖貯。
論文摘要介紹了盤菜的栽培技術,包括選種、播種、育苗、整地、施肥、水分管理、病蟲草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內(nèi)容,以期為盤菜栽培提供參考。
盤菜屬十字花科蕓苔屬蕪菁種,主要分布在浙江臺州到福建寧德的沿海地帶。盤菜的食用部分是扁圓如盤的肉質(zhì)根,故稱盤菜,其外形美觀,肉色潔白、細嫩,營養(yǎng)豐富,品質(zhì)上乘,是根菜類中稀有品種。盤菜可進行多種加工,貯存期長,一般產(chǎn)量可達22.5~30.0t/hm2,產(chǎn)值可達45~90元/hm2?,F(xiàn)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選好品種,及時播種
盤菜對播種期要求較為嚴格,在海拔300~700m的山區(qū),為提早上市,以選擇早熟種為宜,播種時間為8月上旬至9月上旬;在平原地區(qū),以選擇遲熟種為宜,播種時間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過遲播種會降低產(chǎn)量。
2適時間苗,培育壯苗
選擇土質(zhì)肥沃、排灌方便、前茬沒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作為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再配合施入少量的復合肥。大田用種量225~300g/hm2,1hm2大田需苗床75m2,播前將5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375g/hm2與40%毒死蜱乳油150g/hm2隨澆底水時施入。由于種子較為細小,可用細土與種子拌勻后播種,播后用細土覆蓋,厚度為0.5~1.0cm,再蓋薄薄一層細草,或用遮陽網(wǎng)覆蓋。出苗后要及時去除覆蓋物,3~5d出苗,10d左右間苗,苗距2cm,經(jīng)過25~30d左右,就可選擇壯苗進行移栽。育苗期間要施2次稀薄人糞尿;特別要做好蚜蟲及病毒病的防治,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加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另外加抗病毒的藥植物助壯素(百菌K)1200倍液噴霧防治。
3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盤菜抗病力比較弱,特別是抗病毒病比其他十字花科作物要差些。一般選用2年以上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塊,以疏松肥沃、土層深厚、地勢較高、水源較近、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塊為宜。在種植前2~3d,土壤深翻16~20cm,整碎、耙平,南北做畦,畦面寬130cm或90cm,溝寬30cm、深20cm。施商品有機肥1500kg/hm2或經(jīng)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2.5~30.0t/hm2、15-15-15三元硫酸鉀復合肥750kg/hm2、草木灰1500kg/hm2、硼砂15kg/hm2,翻耕時,將肥料均勻翻入地里,以防止燒苗。
4適期移栽,合理密植
盤菜播種后25~30d左右,選擇肉質(zhì)根膨大至碗豆粒大小、2片子葉完整、真葉4~6片、大小一致的健壯幼苗進行定植。起苗前施1次送嫁肥,并噴灑1200倍液植物助壯素(百菌K)加25%苗菌敵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要帶土移栽,定植時要栽正,小肉質(zhì)根露出地面,定植后澆定根水。一般種植4.00~5.25萬株/hm2,畦面寬1.3m可種4行,畦面寬0.9m可種3行,株行距0.5m×0.4m。
5合理施肥,科學管水
盤菜要重施基肥,追肥一般分2次進行,第1次在移栽緩苗后肉質(zhì)根橫徑2~3cm時,結合中耕澆施稀薄人糞尿;第2次在定植后25~30d左右,肉質(zhì)根橫徑6~8cm,施15-15-15三元硫酸鉀復合肥300kg/hm2,以后一般不追肥,如苗較弱,可適當追施少量復合肥。在水分管理上,由于盤菜的根系不發(fā)達,吸水能力較弱,一般幼苗期葉片數(shù)目少,葉面積小,蒸騰量小,需水量不大,少澆水;進入膨大期,肉質(zhì)根和葉面積都迅速增大,植株進入生長盛期,需水量激增,要多澆水,勤澆水。水分供應不足,易造成糠心、黑心,降低食用品質(zhì),所以要保持土壤濕潤,但水分不能太多,否則易爛根。
6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
中耕除草可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fā),有利于肉質(zhì)根的生長。盤菜定植后一般進行1~2次的中耕,第1次中耕在定植后肉質(zhì)根橫徑2~3cm時進行,第2次在定植后1個月肉質(zhì)根快速膨大前。中耕要淺除,以免傷及根系,且不要讓泥土覆蓋肉質(zhì)根。除草主要是噴灑5%蓋草靈乳油1000倍液,基本可解決禾本科雜草的危害。
盤菜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軟腐病、葉斑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黃條跳甲等。防治病毒病主要用植物助壯素(百菌K)1200倍液、1.35%毒畏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0%病毒A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軟腐病主要用72%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葉斑病主要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劑1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蚜蟲可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菜青蟲可用3%甲維鹽乳油1500倍液、5%氟蟲腈懸浮劑1500倍液;防治黃條跳甲可用5%氟蟲腈懸浮劑15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加2.5%三氟氯氰乳油1000倍液。
論文摘要分析了夏邑縣的氣候特點,并總結了夏邑縣草菇栽培技術,包括地塊選擇、大棚建造、覆蓋遮蔭、土壤消毒、整地做畦、備培養(yǎng)料、菌種選擇、鋪床播種、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nèi)容,以期為當?shù)氐牟莨皆耘嗵峁﹨⒖肌?/p>
草菇是一種腐生性真菌,主要食用其子實體,肉肥嫩,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在商丘市比較集中,尤其在夏邑縣車站鎮(zhèn),以車站鎮(zhèn)為中心向周圍鄉(xiāng)鎮(zhèn)輻射,種植面積達120hm2,產(chǎn)量達12~15kg/m2。
1氣候特點
夏邑縣屬暖帶大陸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4.2℃,高于0℃氣溫的時間為305d,積溫為5010℃;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為0.7℃,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7.8℃。全年無霜期平均為216d,最長為251d,最短為184d,在80%保證率的情況下,初霜日10月20日,終霜月4~5月,凍土層為25cm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662.2mm,最多年份為1040mm,最少年份為325mm;年日照時數(shù)2220h,年日照率為50%。全年平均輻射總量473.63KJ/cm2,光合有效輻射總量為230.12KJ/cm2??偟臍夂蛱攸c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風速較大),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和日照多,冬季干燥低溫多風;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充足,水熱同步,蒸發(fā)量大,適宜草菇的生長。
2栽培技術
2.1地塊選擇
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的地塊。
2.2大棚的建造
塑料大棚的四周及棚頂均用塑料膜制成,棚內(nèi)面積100~500m2,并用草簾覆蓋。
2.3覆蓋遮蔭
草菇在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尤其直射陽光,對草菇有害。所以對選中要種草菇的大棚,應進行覆蓋遮擋陽光。方法是在大棚架上的塑料薄膜上再覆蓋1層草簾,有條件時,在草簾上再蓋上1層黑紗,并用壓膜繩繃緊。草簾與黑紗要開蓋方便。
2.4大棚土壤消毒
為了消滅大棚內(nèi)害蟲及雜菌,要將棚內(nèi)土地精細翻耕,在播種前15d,施0.5kg/m2生石灰消毒殺菌。
2.5整地做畦
以畦面寬1m,人行道0.5m,畦長隨意的要求,對整個大棚土地進行規(guī)劃。以畦埂高10cm,寬20cm,整成一個個大小相等的畦,畦面要成微馬鞍形。畦整好后,灌足水,水滲下后,均勻地撒施石灰50g/m2于畦面上,以消毒防蟲。
2.6備培養(yǎng)料
選無發(fā)霉變質(zhì)的麥秸,曝曬2~3d后壓扁,切成4cm,用麥秸20kg/m2、牛糞5kg/m2、棉餅2kg/m2配料,拌勻后測含水量使其為70%左右,然后在水泥地上或鋪有塑料薄膜的地上堆積;邊堆邊拍實,堆寬1.5m、高1.0~1.5m,長隨料的多少而定。整個堆成上窄下寬的梯形,每隔1m左右,用粗10cm的木棒從上打1個到底的洞,再于堆中心插上2~3支溫度表,而后蓋嚴塑料薄膜。當料堆中心溫度上升到60℃時,保持8h后進行翻堆,使培養(yǎng)料上下內(nèi)外交換。然后再照樣成堆覆蓋塑料薄膜發(fā)酵。當料中心溫度又上升到65℃時,保持8h后散堆降溫。整個發(fā)酵時間約5d左右。發(fā)酵好的培養(yǎng)料,顏色金黃色,柔軟,表面脫蠟,手握有彈性,無異味,手緊握有水珠滴下,pH值8~9。當料溫降到38℃時,立即鋪床播種。
2.7菌種選擇
菌種質(zhì)量的好壞,關系到栽培的成敗及產(chǎn)量的高低。自制或外購的草菇栽培種,一定要選擇優(yōu)良而無雜菌的壯齡菌種(菌絲長滿料后5~7d的菌種)。這種菌種生活力強,生長快,接種后菌絲能很快控制料面,可抑制其他雜菌的發(fā)生。用種量為第100kg干料20瓶(750mL的瓶)或更多些。
2.8鋪床播種
將發(fā)酵好的培養(yǎng)料運進大棚,在整好的畦上,先鋪1薄層培養(yǎng)料(中間厚些,四周薄些),壓緊后邊處約10cm厚,再沿四周撒1圈菌種。照第2層的鋪料播種法,再鋪第3層培養(yǎng)料,因為這是最上1層,壓緊后要滿面撒1層菌種,菌種上面再蓋1cm左右厚的土(肥沃、濕潤、細碎,拌有3%石灰和0.2%多菌靈,并噴上500倍的敵敵畏),最上面還要蓋上塑料薄膜。這樣鋪料播種,出菇面積大,產(chǎn)量高。2.9精細管理
2.9.1溫度。播種后,棚內(nèi)溫度32℃,料溫在34~38℃之間為宜,高于38℃時,噴水或通風降溫。當料溫降至35℃左右時,菌絲開始扭結,原基隨即形成。低于24℃,高于38℃,都不利于子實體生長。
2.9.2濕度。草菇生長期間對濕度要求較高,播種時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要適當大些,以手握料指縫中能有少許水珠滴下為宜。播種后要及時蓋上塑料薄膜保溫。菌絲生長期間要求棚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應將蓋的塑料薄膜支起一些,以防水珠落在原基上影響其生長。子實體生長過程中,要經(jīng)
常保持地面濕潤,每天需灑水2~3次。如果需要往畦床上加水時,一定要用噴霧器噴細霧,切忌大水澆灌。
2.9.3通風。播種2d后,每天要掀動塑料薄膜1~2次,每次約15min,以便通風換氣。出現(xiàn)原基后要延長通風時間,出菇階段更應該注意通風。
2.9.4光照。草菇的孢子萌發(fā)及菌絲生長,一般都不需要光線,但子實體的形成,卻需要一定的光照。適當?shù)纳⑸涔庹漳艽龠M子實體的形成,并使其健壯生長。
2.9.5防雜菌。危害草菇的雜菌主要是霉菌和鬼傘菌。霉菌多發(fā)生長菌絲體生長階段,一發(fā)現(xiàn)就應及時噴2%~3%的石灰清水或0.1%~0.2%的克霉靈液。
選擇耐低溫、抗病性、商品性等綜合條件好的品種,如河南的中甜一號。香瓜喜充足的光照,生育期每天需要10~12h的日照時數(shù)。香瓜比較耐旱,不耐澇,適宜的土壤濕度為60%。但坐瓜后,土壤水分不足,會影響瓜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香瓜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以土層深厚、通透性好的沖積砂土或壤土為宜。香瓜屬高溫短日照作物,忌重茬,忌土熱時澆水,忌含氯肥料,忌花期除草,忌施氮肥。
2育苗
大棚提早栽培應采用育苗移栽,可以采用54孔穴盤育苗,也可以進行常規(guī)自制營養(yǎng)土進行育苗,營養(yǎng)土配制用腐熟禽畜糞按糞土比例為2∶3混拌,搗碎用篩子篩一下,然后用多菌靈和甲霜靈錳鋅等殺菌劑進行營養(yǎng)土消毒,可以預防香瓜的猝倒病和霜霉病。提前用水洗種,溫水淘洗,用紗布包裹放入55℃熱水中慢慢攪動20min,冷卻后用2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30min,然后把種子上殘留液清洗干凈,早晚各淘洗1次直至露白,放入穴盤里或者苗床上,穴盤每孔放1粒種。播種前苗床要澆透底水,可以用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覆土1.5cm厚,擺放到育苗床上,覆蓋地膜,然后再拱大棚,大棚四周注意用毒餌進行預防鼠害。播種后5d左右出苗,在有70%的幼苗出土后,應及時揭開地膜降濕,并讓幼苗見光以使幼苗粗壯。在齊苗后4~5d內(nèi),保持白天溫度20~25℃,夜間降到8~10℃煉苗4~5d,以后白天23~28℃,夜間為13~18℃,一般不低于8℃。早揭晚蓋并清掃薄膜上的草屑和塵土,盡量延長光照時間和提高光照強度。定植前的7~10d,對幼苗進行由小到大的通風。苗期防治立枯病、猝倒病,在發(fā)現(xiàn)病苗及時拔除后,及時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播種后至出苗前高溫管理,促使早出苗。白天22~26℃,溫度逐漸降到20℃,3~5d內(nèi)不澆水,防止徒長。第1片真葉展開后,恢復出苗前的溫度,利于花芽分化。定植前7d進行低溫煉苗,以適應露地氣候環(huán)境。
3定植
定植前施足有機肥,施過磷酸鈣700kg/hm2,尿素400kg/hm2,硫酸鉀250kg/hm2,施后深翻耙細整平。在香瓜苗定植前15d左右把大棚薄膜扣蓋好,并封閉大棚提溫,在棚內(nèi)溫度穩(wěn)定后定植。在定植前2~3d先把定植溝澆足水,定植時只需澆少量的水把苗根周圍的土濕潤即可。選晴天上午進行定植,大棚雙膜覆蓋可提早到2月定植,即在立春后地溫上升到12℃,定植時看天看地保證溫度,不要在冷空氣時定植,定植后大棚要澆地下水,定植深度以蓋住營養(yǎng)土塊為宜,定植后要進行土壤消毒。定植后及時扣小拱棚膜蓋上草簾,而后4~5d不通風,使溫度維持在30℃左右,中耕松土,提高地溫。掌握好溫度時要按時揭開草簾,即使在陰天也要揭開草簾2h左右讓香瓜得到充分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4田間管理
4.1澆水追肥
原則是輕追苗期肥,重追結瓜肥。當瓜長到雞蛋大時,要追結瓜肥,用二銨120kg/hm2,鉀肥180kg/hm2,注意鉀肥一定用硫酸鉀,不用氯化鉀,以防瓜苦。在瓜膨大期灌水,適當灌水可以提高產(chǎn)量,改善品質(zhì),早春棚室內(nèi)栽培香瓜,在定植時氣溫低,水分蒸發(fā)少,在澆過消毒水定植后應注意保溫,控制澆水。緩苗后分次中耕劃鋤,并噴葉面肥,促進幼苗健壯生長。香瓜為忌氯作物,不應大量施用含氯尤其是含雙氯的復合肥料。
4.2整枝摘心吊蔓
香瓜的分枝性很強,大多品種以子蔓和孫蔓結瓜為主,因此一般在瓜苗長到4~5片真葉時進行摘心,促進側(cè)枝生長。幼瓜坐住后,再對子蔓摘心。一般棚室栽培的厚皮香瓜多用單蔓或雙蔓整枝。單蔓整枝是在主蔓4~5片真葉時摘心,在基部留一健壯子蔓,其余子蔓全部摘除。留子蔓第7~11節(jié)上長出的孫蔓結瓜后,瓜前留1~2片葉摘心。
4.3病蟲害防治
香瓜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葉枯病、疫病、葉斑病、霜霉病、疫病等真菌病害和病毒病害。對于真菌病害,除進行綜合管理、培育壯苗、減輕病害發(fā)生以外,在發(fā)病初期對白粉病可使用粉銹寧等藥劑交替防治;枯萎病和葉枯病可用惡霉靈、70%代森錳鋅等防治;霜霉病可用百菌清等防治;細菌性病害可選用新植霉素等藥劑7~8d噴1次,連續(xù)噴3次,可得到有效防治。香瓜主要蟲害有蚜蟲、白粉虱、黃守瓜、潛葉蠅和地蛆等。對蚜蟲、白粉虱可用3%啶蟲脒乳油、25%敵殺死乳油、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阿克泰水分散劑防治;對美洲斑潛蠅和黃守瓜可選用48%毒死蜱1500倍液等防治;對于地蛆等地下害蟲,可選用50%辛硫磷、48%樂斯本、48%天達毒死蜱、48%地蛆靈等灌根防治。
1.1種子育苗。采用種子育苗法進行育苗,具體流程主要包括:①采種。在秋季,刺槐莢果的顏色由綠色轉(zhuǎn)變?yōu)槌嗪稚?,并且莢皮變硬,同時呈干枯狀,在這種情況下,即可進行采種。在采種過程中,為了確保所取種子的純凈性,通常情況下需要對莢果進行曝曬處理,進一步將果皮、秕粒、夾雜物等去除。②浸種催芽。對于刺槐來說,由于其種皮比較厚,并且比較堅硬,同時透水性比較差,在進行播種前,需要樹種進行浸種催芽處理。在處理過程中,先用60℃的熱水浸泡24h,當種子浸泡膨脹后將催芽撈出,對于未膨脹的種子需要繼續(xù)浸泡24h。在浸泡種子的過程中,為了確保超過90%的種子能夠吸水膨脹,通常需要連續(xù)浸種2~3次。按照1:3的比例,將膨脹的種子與沙進行均勻的混合,將混合物堆放在背風向陽處或者草袋內(nèi)進行催芽,同時每天進行適當?shù)膰娝ㄍǔC刻?~2次),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保溫、保濕的效果。
1.2扦插育苗。對于刺槐來說,可以通過2種方式實施扦插育苗:①插根育苗。在進行插根育苗時,需要選擇0.5~2.0cm的粗根,并且將根截成10~15cm的小段,將其插入苗床,并對其進行覆土覆膜處理,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增溫保墑催芽。②插條育苗。當樹木進入休眠后,選擇一年生枝條的中下部,將其截成20cm的小段,進行沙藏處理,插條經(jīng)過冬季沙藏處理后,春季進行整地,同時施入底肥,并覆膜,在扦插過程中,需要將插條下部用200mg/kgABT生根粉溶液浸泡2~12h,同時按照3~5cm的株距進行扦插。
2苗期管理。
在苗長到3~4cm時,在雨后或灌溉后進行間苗,將病弱的小苗去除,在間苗過程中進行第1次除草。當苗高達到15cm時,按照“去弱留強,去小留大”的原則進行定苗,同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
3移栽。
移栽刺槐時,通常在萌芽前、樹液已流動時(通常4月下旬至5月初)進行,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栽植的成活率。栽植前,需要用水浸苗3~5d,進一步使苗木吸收足夠的水分,通過上述處理,其成活率可達90%。
4撫育管理。
①幼苗撫育。對刺槐幼林進行撫育,通常情況下主要包括:松土鋤草、擴穴培土、踩穴、抹芽修枝、間苗等。其中,通過抹芽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干形,同時有利于截干造林。②整形修剪。對于刺槐來說,由于具有較強的分枝力,其生長非常旺盛。如果不進行修剪,任其自然生長,進而很容易形成廣卵形的樹冠,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樹形的美觀和生長速度。刺槐經(jīng)過正確的修剪后,平均每年可以長高180cm,與未修剪的刺槐相比,高出100cm左右。③病蟲害防治。刺槐病蟲害有刺槐蚜、刺槐種子小蜂、褐斑病等。病害用三唑酮10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每7d噴1次,連噴2~3次。
5結束語
芝麻的播種可采取撒播、條播和點播等方式。一是撒播。直接撒播或拌砂子、碎土進行播種,一般撒2遍即可。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播種速度快,但缺點是出苗后管理的難度較大。播種量一般控制在4.5~6.0kg/hm2,多的可達約7.5kg/hm2。二是條播。若采取條播方式,等行條播的行距一般為30~35cm,寬窄行條播行距依情況確定。該方法的優(yōu)點為管理方便,播種量控制在6.0~7.5kg/hm2。三是點播。在芝麻的播種面積不大、種子量不多的情況下,農(nóng)戶可采用此方法進行播種。采取開穴或開溝的方式,播種量控制在3.75kg/hm2左右。
2合理密植
一是查苗補種。在播種后5~6d,如發(fā)現(xiàn)未出苗或出苗不全等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補救。對于缺苗嚴重的田塊,要及早進行重新播,對于局部缺苗的田塊,應及時進行催芽補種,注意要選擇同一品種曰對于少量缺苗的田塊,應從其他地塊上進行移苗補栽。二是間苗定苗。“要吃芝麻油,先破十字頭”,因此,在芝麻齊苗后要及時地進行間苗。當芝麻長出第1對生的真葉時,此時可進行第1次間苗。間苗的距離控制為定苗距離的1/4為宜,達到苗不擠苗即可曰一般在出現(xiàn)2、3~4對真葉時分別進行第2、3次間苗。芝麻定苗的時間不宜過早,特別在陰雨多、病蟲害發(fā)生重的情況下,要在苗齡約30d、苗生長穩(wěn)定時進行定苗。在間、定苗時,應根據(jù)計劃的株距留足苗數(shù)。留苗密度:在6月1日前進行播種的,對于單稈型品種,留苗的密度控制在18.0萬耀22.5萬株/hm2,分枝型的留苗密度控制在15.0萬耀18.0萬株/hm2曰在6月1要20日播種的,播種期每推遲5d,留苗的密度增加1.5萬~3.0萬株/hm2。若采取條播的方式,則行株距為(30~40)cm伊(10~20)cm曰若采取撒播的方式,則留苗的密度為15~25株/m2。
3打頂增收
打頂?shù)淖饔茫褐ヂ樯L的后期,當氣溫低于18益時,開的花為無效花,但頂端優(yōu)勢仍會消耗養(yǎng)分,打頂可減少無效消耗,千粒重提高,增產(chǎn)效果明顯曰同時降低癟粒、半癟粒,提高商品的品質(zhì)。打頂?shù)臅r期:春芝麻在終花時打頂,摘掉頂端1~2cm曰正常春芝麻在初花后25~30d打頂曰夏芝麻在初花后20d左右打頂曰秋芝麻在初花后15~20d打頂。
4病蟲草害防治
芝麻生產(chǎn)中的主要病害為枯萎病、莖點枯病、輪紋病、青枯病、立枯病、疫病、葉斑病、褐斑病、白粉病、黑斑病、細菌性角斑病、葉枯病、變?nèi)~病、病毒病(花葉、黃花葉)。病害防治的原則: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病害防治方法包括農(nóng)業(yè)防治、種子處理、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一是農(nóng)業(yè)防治。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耐漬性強品種曰選擇排水灌溉條件好的地塊,合理倒茬、減少越冬菌源、合理密植曰加強肥水管理,簇控結合,保證植株健壯。二是種子處理。采用55益或60益溫湯浸種。三是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2%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25g/L適樂時、55%杜邦升勢(50%多菌靈+5%福硅唑)拌種。三是土壤處理??蛇x用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400g/hm2進行土壤處理。四是藥劑防治。預防為主、及時噴藥。
生長期注意在低溫及陰雨天氣前及時噴施50%咪酰胺錳鹽、80%戊唑醇、25%嘧菌酯、50%多菌靈或70%甲基硫菌靈,防控1~2次,兼治多種真菌性葉部病害曰利用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4000倍液防治細菌性角斑病曰使用58豫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疫病曰使用20%三唑酮1200倍液或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0倍液防治白粉病曰及時防治傳毒介體,以減輕病毒病的發(fā)生。芝麻生長中的主要蟲害為甜菜夜蛾、棉鈴蟲、斜紋夜蛾、芝麻莢“螟、小地老虎、芝麻天蛾、芝麻鬼臉天蛾、短額負蝗、瘦露螽和蟋蟀、斑須蝽和煙盲蝽、蠐螬和金針蟲、桃蚜、薊馬。蟲害防治方法包括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藥劑防治等。一是農(nóng)業(yè)防治。晚秋初冬耕地滅蛹曰人工將卵塊與蟲葉摘除,并將田邊地頭的雜草進行徹底清理,以減少越冬蟲源的基數(shù)。二是物理防治。
在成蟲的盛發(fā)期,用高壓汞燈或黑光燈進行誘殺,以降低蟲口的密度。三是藥劑防治。針對不同的害蟲種類,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適時防治。雜草防治上,可采取人工除草、物理防除和化學除草等。化學除草的方法:播后芽前進行地表封閉,用50%乙草胺乳油1800mL/hm2、50%敵草胺2250g/hm2,可防治禾本科雜草以及大部分闊葉類雜草曰若錯過封閉處理,可在芝麻出苗后使用選擇性除草劑防治。在雜草二至三葉期,用10%精喹禾靈(精禾草克)乳油600~1125mL/hm2、15%吡氟禾草靈(精穩(wěn)殺得)乳油750mL/hm2,或10.8%高效蓋草能乳油750mL/hm2、12.5%烯禾啶(拿捕凈)乳油1200mL/hm2對水600kg/hm2噴霧。
5收獲脫粒
要選擇土壤、水、空氣等無污染區(qū)域建立無公害稻米生產(chǎn)基地,生產(chǎn)地的環(huán)境質(zhì)量應達到規(guī)定標準:土壤中重金屬、砷含量不超標,符合GB15618-1995二級標準中關于農(nóng)田或水田部分的要求;農(nóng)田灌溉水質(zhì)達到地面水二級標
準,符合GB5084-1992中有關水作部分的要求;空氣質(zhì)量達到二級標準,各項污染物指標符合GB3095-1996要求。
2品種選擇
要根據(jù)水稻對產(chǎn)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及其富硒能力,選擇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抗病耐蟲害的品種作為主栽品種。經(jīng)試驗研究,長三角地區(qū)宜選用抗病蟲、抗逆性強的嘉禾218、秀水128等新型優(yōu)質(zhì)稻品種作為富硒大米的生產(chǎn)品種。種植全過程實行無公害管理,在水稻生長中后期進行葉面噴施硒肥,使稻米中含硒量符合國家食品中硒限量標準,米中硒含量控制在0.100~0.300mg/kg范圍內(nèi)。
3沼液浸種
采用沼液浸種育秧具有提高稻谷發(fā)芽率,播后易扎根、現(xiàn)青快、生長旺,提高水稻苗期抗寒能力,簡便易行,操作安全等優(yōu)勢。沼液浸種具體操作方法:在浸種前先除去籽粒不飽滿、發(fā)霉變質(zhì)的劣種,曬種1~2d,以提高種子的吸水性,并殺滅部分病菌。然后把種子裝入透氣性較好的編織袋,每袋最多裝15~20kg種子,留出一定空間,扎緊袋口,放入正常產(chǎn)氣使用的沼氣池水壓間內(nèi)(水壓間內(nèi)的浮渣等要事先清理干凈),一般種子浸泡12h左右。最后將種子取出,在清水中洗凈,再按常規(guī)方法催芽、播種。
4稀播稀植
根據(jù)種植方式和播種移栽期的遲早,確定播種量和栽插密度。一般直播單季晚稻播種量為37.5kg/hm2左右,秧齡掌握在25d左右;移栽稻行株距為23.1cm×13.2cm左右,插30萬叢/hm2左右,每叢插2~3株,確保基本苗75~90萬株/hm2。瓜翻稻及栽插偏遲的單季晚稻栽插密度可適當提高。
5測土配方施肥
根據(jù)各地土壤分析測試結果和目標產(chǎn)量,制定平衡施肥方案及相應的施肥方法。洲泉、烏鎮(zhèn)生產(chǎn)基地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改變了農(nóng)民長期偏施氮肥的傳統(tǒng)做法,解決了過量施肥和施肥比例不合理問題,有效地控制了施肥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增強了作物抗性和減少了化學物質(zhì)對環(huán)境的污染,農(nóng)田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了改善。
6病蟲害統(tǒng)防統(tǒng)治
長三角地區(qū)晚稻主要病蟲害有縱卷葉螟、螟蟲、稻虱、紋枯病、稻曲病等。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原則,以選擇抗病良種為中心,強化栽培為基礎,依托市鎮(zhèn)2級農(nóng)業(yè)技術部門,加強病蟲害測報,安裝頻振式殺蟲燈,選用優(yōu)質(zhì)品牌農(nóng)藥,控制用藥次數(shù)和用量,禁用高毒高殘留農(nóng)藥,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病蟲害統(tǒng)防統(tǒng)治,達到節(jié)本增效、控制農(nóng)業(yè)污染源的目的。
7施用富硒增產(chǎn)劑
富硒稻米的生產(chǎn)技術跟普通稻米的生產(chǎn)技術主要區(qū)別于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多了噴施富硒營養(yǎng)液的過程。硒經(jīng)過水稻生理化學轉(zhuǎn)化,把無機硒轉(zhuǎn)化為便于人體吸收的有機硒貯存在稻米內(nèi)。富硒增產(chǎn)劑的使用方法為:在抽穗至灌漿期,大田使用15包/hm2(100g/包)富硒增產(chǎn)劑。使用時,先將袋內(nèi)的小袋母劑用少量水溶解,再加入其余部分,然后加入300kg/hm2水攪勻后噴霧。一般應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早上或傍晚進行葉面噴施;如在噴施后的8h內(nèi)下雨,需重新噴施;不可與其他農(nóng)藥混用。
參考文獻
[1]王曉雅.微量元素硒的生理功能[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6(6):126-128.
[2]趙學杏.無公害富硒稻米生產(chǎn)技術集成研究與推廣[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8(14):196-197.
論文摘要:根據(jù)多年試驗示范結果和生產(chǎn)實踐,總結出甜玉米生產(chǎn)中選地、選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一整套技術要點,為甜玉米高產(chǎn)栽培提供了依據(jù)。
甜玉米又稱“水果玉米”、“水果型菜玉米”,色澤鮮亮晶瑩,香、甜、脆,生、熟食均可,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蛋白質(zhì)、氨基酸、脂肪等營養(yǎng)成分含量均高于普通玉米,是一種營養(yǎng)特別豐富的果菜兼用的新興食品。由于其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生長期短、栽培技術簡單、經(jīng)濟價值高,已成為“三高”農(nóng)業(yè)作物之一,市場前景良好。經(jīng)近幾年實踐,按照“高產(chǎn)保優(yōu)”的思路進行了相關的試驗、示范,總結了甜玉米栽培的關鍵技術,為甜玉米高產(chǎn)栽培提供了參考。
1品種選擇
選用適應性強、抗病、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且商品價值高的品種。適宜榆中縣種植的品種有超豐甜5號、高蛋白玉米、特黑1號、超甜102號等。
2隔離種植
為保證甜玉米的食用品質(zhì),在選地種植時,要與其它普通玉米品種嚴格隔離,以避免因相互串粉而降低品質(zhì)。隔離方法生產(chǎn)上采用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以空間隔離為好。
2.1空間隔離
要求在種植區(qū)300~400m范圍內(nèi)不栽種其它玉米品種,如有林木、山崗等天然屏障,可適當縮短隔離間距。
2.2時間隔離
若不能進行空間隔離,則應采取時間隔離(錯開播種期)的方法來避免與其它品種的花期相遇,2個不同品種的播種期間隔時間一般為20~25d。如大面積成片種植甜玉米,可適當降低隔離標準。總之,以不使兩類玉米花粉相遇為原則。
3精細整地
由于甜玉米(特別是超甜玉米)種子一般籽粒較癟、粒小,發(fā)芽、拱土,出苗比普通玉米種子困難,所以要精細育苗,在種植時要精細整地,選擇土質(zhì)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耕翻20~30cm,結合耕翻施足基肥,一般每667m2施有機肥1000~1500kg、過磷酸鈣30~40kg、硫酸鉀20kg,硫酸鋅1~1.50kg或玉米專用肥20kg作基肥。
4分期播種
種植甜玉米主要是在市場上出售鮮嫩果穗或供應工廠加工罐頭食品,這與種植普通玉米完全不同,同時,甜玉米采收后不能久放。因此,種植甜玉米要根據(jù)市場的需要量和工廠的加工能力、訂單進行分期播種,并且早、中、晚熟品種搭配,以提高經(jīng)濟效益。
5精細播種
每穴3~4粒,下種后應及時覆土并精細平整畦面,播種深度比普通玉米略淺,一般覆土4cm左右即可確保全苗。
6合理密植
甜玉米完全是一種商品,因此,要注意果穗的產(chǎn)品特性,不能單純考慮單產(chǎn)。果穗是分級收購的,尤其用于出口或加工用的,要盡可能提高1、2級產(chǎn)品率,要依據(jù)商品要求、經(jīng)濟效益的大小來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盡可能在單位面積上有更高的經(jīng)濟收入。在一般中等肥力土壤。以4000株/667m2為宜,早熟品種可密些,晚熟品種可稀些。
7田間管理
7.1間苗、定苗
出苗后,應及時查苗補苗。當幼苗3~4片葉時間苗,待4~5片葉時定苗。間定苗的原則是除大、除小、留中間,保證全田幼苗均勻一致。
7.2分期追肥、及時中耕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及早追肥,早施、重施攻穗肥,確保甜玉米植株生長一路青,這是種植鮮食玉米成敗的關鍵,也是與普通玉米種植方式的主要區(qū)別。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30kg,分別在拔節(jié)期、大喇叭口期各追施15kg。每次追肥盡量深施,每次施肥應結合松土、培土、清溝,進行中耕除草。
7.3抗旱澆水
在苗期和抽穗開花后,如遇天氣干旱要及時澆水,雌穗吐花絲后至收獲期,是灌水的關鍵時期,當土地表面干燥時應及時灌水,防止果穗頂端缺粒。
7.4輔助授粉
一般氣候條件下,玉米都可以自然授粉結實,但在特殊氣候條件,如連續(xù)陰雨或高溫,或植株長勢弱的情況下,需人工輔助授粉。人工授粉時間一般在上午10時前,授粉方法較簡單,只要將花粉輕輕放在花絲上即可。
7.5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7.5.1雜草防治。通??山Y合3~4葉期施苗肥,淺中耕除草;拔節(jié)期結合施穗肥。深中耕除草。也可在種前噴灑乙草胺滅草劑除草。
7.5.2病蟲害防治。①防治大小斑病用400%克瘟散乳劑5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懸乳劑500~800倍液葉面噴灑;②防治黏蟲用20%速滅殺丁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③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用50%硫磷拌毒砂在田間撒揚;④防治紅蜘蛛用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噴霧。⑤在玉米拔節(jié)-抽雄期防治莖腐病,選用甲霜銅或DT按規(guī)定量噴霧。噴藥時間宜選擇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6時噴霧,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nóng)藥或“三致”作用的藥劑。
7.6及時去雄
去雄可使植株體內(nèi)有限的水分、養(yǎng)分集中用于果穗發(fā)育。去雄后采收的筍穗色亮、鮮嫩、穗行整齊。適時去雄是技術成功的關鍵,去雄過早,容易帶出頂葉;去雄過晚,營養(yǎng)消耗過多,去雄失去意義。一般采收玉米筍去雄應在雄穗超出頂端未散布花粉時最佳;采收甜玉米嫩穗去雄在雄穗散粉后2~3d最佳。去雄時間以上午8~9時和下午4~5時為宜,有利于傷口愈合。在適期范圍內(nèi),一般每隔1~2d去雄1次,分2~3次去完。
7.7除穗
為了生產(chǎn)出高品質(zhì)、高合格率的果穗,必須除去多余的小穗,即只保留最大穗。甜玉米葉面積較小,為了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面積,分蘗可以保留不去除。
黃山欒樹無患子科欒樹屬喬木,又稱大夫樹、燈籠樹,學名KoelrenteriaPaniculata。欒樹為落葉喬木,樹形端正,冠多傘形。枝葉繁茂秀麗,春季嫩葉紅色,夏花滿樹金黃色,入秋蒴果似盞盞燈籠,果皮紅色,絢麗悅目,在微風吹動下似銅鈴嘩嘩作響,故又名“搖錢樹”。欒樹為溫帶,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亦稍耐半蔭;喜生長于石灰?guī)r土壤,也能耐鹽漬性土,耐寒耐旱耐瘠薄,并能耐短期水澇。深根性,生長中速,幼時較緩,以后漸快。對風、粉塵污染、二氧化硫、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枝葉有殺菌功能;花為優(yōu)良的蜜源,并可提取黃色染料。欒樹適應性強、季相明顯,是理想的行道、庭蔭等景觀綠化樹種,也是工業(yè)污染區(qū)配植的好樹種。
二、栽培技術
1.播種繁殖
種子采集欒樹果實于9~10月成熟。選生長良好,干形通直,樹冠開闊,果實飽滿,處于壯齡期的優(yōu)良單株作為采種母樹,在果實顯紅褐色或橘黃色而蒴果尚未開裂時及時采集,不然將自行脫落。但也不宜采得過早,否則種子發(fā)芽率低。
果實處理果實采集后應及時晾曬或攤開陰干,待蒴果開裂后,敲打脫粒,用篩選法凈種。種子黑色,圓球形,發(fā)芽率60~80%。
種子貯藏與播前處理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如不經(jīng)過催芽第二年春播,常不發(fā)芽或發(fā)芽率很低。因此,最好當年秋季播種,讓種子在土壤中完成催芽階段,可省去種子貯藏、催芽等工序,第2年春天幼苗出土早而整齊,生長健壯。但秋季播種,種子放置田間時間過長,播種地管理工作較麻煩。因此,生產(chǎn)上也采用層積催芽法。在晚秋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坑??訉抣~1.5m,深在地下水位之上凍層之下約lm,坑長視種子數(shù)量而定??拥卓射?層石礫或粗砂,約10~20cm厚,坑中插1束草把,以便通氣。將消毒后的種子與濕沙混合,放入坑內(nèi),種子和沙體積比為1:3或1:5,或1層種子1層沙交錯層積,每層厚度約為5cm左右。沙子濕度用手握成團,不出水,松手觸之即散開為宜。裝到離地面20cm左右為止,上覆5cm河沙和10~20cm厚的秸桿等,四周挖好排水溝,來年3月取出種子直接播種。
干藏的種子播種前40天左右,用80℃的溫水浸種后混濕沙催芽,當裂嘴種子數(shù)達30%以上時即可條播。
播種春季3月播種,采用闊幅條播。播種后,覆一層1~2cm厚的疏松細碎土,防止種子干燥失水或受鳥獸危害。隨即用小水澆一次,然后用草、秸稈等材料覆蓋,約20天后苗出齊,撤去稻草。2.扦插育苗
插條的采集在秋季樹木落葉后,結合l年生小苗平茬,把基徑0.5~2cm的樹干收集起來作為種條,或采集多年生欒樹的當年萌孽苗干、徒長枝作種條,邊采集邊打捆。整理好后立即用濕土或濕沙掩埋,使其不失水分以備作插穗用。
插穗的剪取取出掩埋的插條剪成15cm左右小段,上剪口平剪,距芽1.5cm,下剪口在靠近芽下斜剪。
插穗的冬藏冬藏地點應選擇不易積水的背陰處,把插穗豎放在沙藏溝內(nèi)。注意葉芽方向向上,單層擺放,再覆蓋50~60cm厚的濕沙。
扦插翌年春季扦插,株行距30×50cm,先用木棍打孔,直插,插穗外露1~2個芽。
插后管理保持土壤水分,適當搭建蔭棚,施氮肥、磷肥,苗木硬化期時,控水控肥,促使木質(zhì)化。
3.苗期管理
遮陰遮陰時間、遮陰度應視當時當?shù)氐臍鉁睾蜌夂驐l件而定,以保證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為度。進入秋季要逐步延長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質(zhì)化程度。
間苗、補苗幼苗長到5~10cm高時要間苗,以株距10~15cm為宜。間苗間小留大,去劣留優(yōu),間密留稀,間苗后結合澆水施追肥。結合間苗,進行補苗使幼苗分布均勻。
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發(fā)達,1年生苗高50~70厘米。欒樹屬深根性樹種,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種苗于當年秋季落葉后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由于欒樹樹干不易長直,第一次移植時要平茬截干,并加強肥水管理。春季從基部萌蘗出枝條,選留通直、健壯者培養(yǎng)成主干,則主干生長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干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干處理。以后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時要適當剪短主根和粗側(cè)根,以促發(fā)新根。欒樹幼樹生長緩慢,前兩次移植宜適當密植,利于培養(yǎng)通直的主干,節(jié)省土地。此后應適當稀疏,培養(yǎng)完好的樹冠。生長期經(jīng)常松土、鋤草、澆水、追肥,至秋季就可養(yǎng)成通直的樹干。
施肥生長旺期,應施以氮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進植株營養(yǎng)生長。入秋后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木質(zhì)化程度和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nóng)家有機肥料,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yǎng)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
4.大苗培育
當樹干高度達到分枝點高度時,留主枝,3~4年可出圃。一年生苗干不直或達不到定干標準的,翌年平茬后重新培養(yǎng)。一般經(jīng)兩次移植,培養(yǎng)3~6年,就可達到胸徑4~8cm。
定植密度:胸徑4~5厘米畝栽600棵左右,胸徑6~8厘米的畝栽200~300棵,選留3~5個主枝,短截至40厘米,每個主枝留2~3個側(cè)枝,冠高比1∶3。
培育干徑8~12厘米的全冠苗,畝栽160~170株,即株行距2×2米;培育干徑12厘米以上大苗,畝栽130株,即株行距2×2.5米。結合撫育管理,剪去干高1.5米以下的萌芽枝,以促進主干通直生長。
5.苗木整形與修剪
欒樹樹冠近圓球形,樹形端正,一般采用自然式樹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異。行道樹用苗要求主干通直,第一分枝高度為2.5~3.5米,樹冠完整豐滿,枝條分布均勻、開展。庭蔭樹要求樹冠龐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樹低。圍繞上述要求采取相應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