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臨床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共對1182例患兒進行留置針穿刺,年齡在1月~11歲,其中812例頭皮靜脈穿刺,370例手背靜脈穿刺。急性支氣管肺炎760例,小兒腸炎285例,急性細菌性痢疾92例,腮腺炎26例,水痘11例以及川崎病8例。
1.2方法
產品選擇,美國BD公司24G“Y”型靜脈留置針以及3M敷貼;護士長對操作人員嚴格培訓,規(guī)范基本操作流程;原則是針對最大管徑的血管選擇最細管徑的留置針,血管粗直、彈性好,皮膚無發(fā)紅、無腫脹、無潰瘍;操作前使用碘伏溶液消毒皮膚兩遍,范圍8cm×8cm,封管使用10U淡肝素液2~5ml脈沖式正壓封管。
二、結果
1182例留置針中,手背靜脈成功穿刺370例,最長留置7d,最短1d,無靜脈炎發(fā)生;其中堵管12例(占3.24%),脫管6例(1.62%),拔管10例(2.70%)。頭皮靜脈穿刺812例,最長留置5d,最短留置1d,無靜脈炎發(fā)生;其中堵管18例(2.22%),脫管14例(1.72%),拔管21例(2.59%)。
三、討論
3.1操作總結
小兒頭皮靜脈彈性較差不易充盈,且血管口徑細,直刺時易刺破血管后壁。另外血管呈樹枝狀分布,直血管多數不足套管長度,如果直刺血管留置針套管只能推進一部分,因其尾部較重,不易固定,容易造成滲液、腫脹及脫出。故建議穿刺前先抽動針芯使之松動,以血管走向為縱軸,推擠充盈后左手繃緊皮膚,食指在穿刺點前2cm處按壓血管,右手食指、拇指持針,從稍遠端15~30°進針,然后先皮下潛行0.5~1cm后再入血管,見回血后壓低留置針并沿靜脈走向繼續(xù)進針0.1~0.2cm。進一步用右手拇指、食指固定針芯不動,左手拇指和食指持套管外端“Y”處,輕輕將套管送入血管內,不拔針芯,打開調節(jié)器觀察,待滴速流暢再撤出針芯,若按成人同時退針芯易造成送管困難或折管。
3.2穿刺后固定
留置針穿刺成功后最主要是固定,頭皮靜脈操作后我科選用彈力繃帶網帽,剪去帽頂,剩余寬度約5~8cm,套入頭部后將上側邊緣和留置針針梗末端平齊,下側和貼膜平齊,如此可減少由于彈力網帽壓迫針梗引起頭皮的壓傷。手背靜脈留置針貼膜后使用3M紙膠帶分別對針梗下面蝶形固定,并沿手背橫向固定針柄,并同樣處理貼膜近心側纏繞。經觀察發(fā)現,我科未見患兒出現壓傷。
3.3宣教
留置時間長短主要與家屬看護有關,所以穿刺前,先告知留置的目的意義,以及注意事項,并將相關內容的卡片和三根包裝的無菌棉簽交家長備用。穿刺時多鼓勵表揚患兒,盡量獲得其主動配合,幫助減輕恐懼心理。輸液結束時,囑家長不要松動留置針,如有少量回血應及早解釋屬于正?,F象,如果回血較多,需請護士處理。睡覺時叮囑臥于未扎針側,防止拔管、脫管。如果手背靜脈留置針后劇烈活動受限,可以建議輕微活動,比如拿玩具、看書、吃飯等,但仍需注意避免接觸水,以防靜脈炎的發(fā)生;如發(fā)生時應選擇拔管,并及時使用備用無菌棉簽壓迫止血與消毒。
3.4注意事項
留置針留置期間如果出現貼膜卷邊、堵管、藥液滲漏和靜脈炎時,應積極妥善處理;貼膜卷邊時,可能是由于睡覺或哺乳時衣物蹭到敷貼引起,應輕輕揭去已卷邊貼膜,用兩根碘伏棉簽以針眼為中心分別順時針、逆時針消毒局部皮膚,待干后再以新3M敷貼重新粘貼,隨后3M紙膠布加固,方法同穿刺的固定法。堵管的原因主要是封管方法不正確,患兒活動量大或哭鬧使血液回流過多而未及時處理引起,故每次輸液前應先抽回血,如有方可進行輸液,無回血時,嚴禁強行推入液體,以防堵管的血凝塊引起靜脈血栓。若未完全固定,留置針易脫出血管,可引起藥液滲漏和腫脹。有時反復穿刺破壞血管內膜可引起機械性內膜炎,建議用75%乙醇消毒后在皮膚未干時進行穿刺。注意液體濃度太高和沖管方法不正確均可引發(fā)化學性靜脈炎,一旦出現上述癥狀需立即停止輸液,并拔除留置針,同時局部使用50%硫酸鎂紗布濕熱敷,皮膚發(fā)紅或壞死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療妥)和莫匹羅星軟膏(百多邦)交替涂抹。
四、小結
留置針的應用提高了護理質量,較好保護患兒血管,極大提高患兒及家屬的滿意度,并為搶救贏來最佳機會。考慮熟練掌握穿刺技術后可以極大程度減少并發(fā)癥,因此建議若無相關禁忌證,均推薦進行早期留置以方便患兒和醫(yī)護人員。
作者:張月霞 韋祁山 白桂林 單位:蘭州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