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漢翻譯中可譯與不可譯現(xiàn)象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翻譯是一項極其古老的活動。翻譯以準確、流利和優(yōu)雅為基礎,是將一種語言信息轉化為另一種語言信息的過程,從而達到交流思想感情、傳播文化知識、促進社會文明,特別是促進文化繁榮的目的。翻譯繼承了所消亡文明的遺產(chǎn)和精華,即用不同的語言把它們傳續(xù)下來。
1翻譯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
通常情況下,譯者認為具有認知表達功能的語言在翻譯實踐過程中是可譯的。原因在于它指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物和人類共有情感,并且不同民族之間有著相同的對應關系。人在情感、歷史、社會經(jīng)濟等方面具有相同的對等性,由于這些相似性的共同存在,才能使得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得以順利進行。與認知表達功能不同,譯者認為具有文化功能的語言在翻譯實踐過程中是不完全可譯的,即部分可譯。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化是包羅萬象、錯綜復雜的,它不僅包括信仰、法律、道德、習俗等,更涵蓋了與人相關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這些文本的翻譯過程中會存在一些障礙。最后,譯者認為具有美學功能的語言在翻譯實踐過程中往往是不可譯的,甚至諸多知名學者稱之為這是“遙不可及的境界”。譯者不可能完全地理解原文,所有的翻譯都是建立在自己對原文的理解之上的。
2翻譯中的可譯現(xiàn)象與不可譯現(xiàn)象分析
2.1翻譯中的可譯現(xiàn)象分析
可譯性的原因在于,首先,通過原文的可譯性,使原文與譯文緊密相連。事實上,由于譯文對原文來說不再彰顯其自身的重要性,這種關聯(lián)顯得更加密切。有些學者把它稱為一種自然的關聯(lián),更明確地說,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關聯(lián)。正如生命的各種表示形式與生命現(xiàn)象緊密相關而未暴露其重要性一樣,譯文源自原文,與其說譯文的生命源自它,不如說它是原文的再生。其次,原型理論作為認知語言學的基本理論,這是一個分類模型。在此模型中,某些項目比同一類別中的其他項目更為核心。國內外學者們普遍認同并將該理論應用于翻譯研究之中,由于其對可譯性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所以這一理論在翻譯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國內學者在此基礎上對翻譯文本進行分類,大致分為科技文本、政治文本、影視文本、哲學文本、廣告文本等。從這些分類順序中可以看出,翻譯文本的可譯性越來越低。不同文本類型的詞句容易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歧義,不同文本類型所傳達的情感也不盡相同,文本甚至存在意義的模糊性??傮w而言,科技文本的含義清晰明了,政治和法律文本準確、客觀、普適,影視文本、文學文本、廣告文本則更傾向于文學創(chuàng)作,語言的表達技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尤其是原文中一些韻律、修辭的使用等,這就使得對譯文的押韻、修辭手法、意象表達等各方面的要求高于一般文本,因此更加突出了不可譯性的矛盾。最后,在原文中,語言和內容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同內核和果皮。那么,語言的翻譯就像皇帝的龍袍一樣,有層層的內容。這個比喻的解釋就是,果實需要移植,原文也需要移植,通過移植能延續(xù)植物的生命,但原文的生命是長在故土之上的,所移植的充其量是他者的生命。原文的內核通過翻譯是永遠不可觸摸、不可企及的,這種不可觸摸的部分是神圣的部分,它仿佛在說“別碰我”。但是,翻譯又必須進行,即翻譯是翻譯成他者的思想,讓他者被遺忘的思想進入,這種思想就是原文的合理的、沒有損壞的內核。這就是內核不能觸摸的悖論,一方面它需要移植,另一方面,它希望保存完整的內核。這就是翻譯的宿命。因此,綜上所述,翻譯是可譯的。
2.2翻譯中的不可譯現(xiàn)象分析
翻譯史上長期備受爭論的問題之一就是不可譯現(xiàn)象。歷史上,不少文學家如但丁、塞萬提斯、雪萊等在意識到文學表達的特殊性、深刻性之后,他們都認為文學翻譯,尤其是詩歌翻譯是不可譯的。例如,雪萊在《詩歌之爭》中就提出了以下觀點:翻譯詩歌是徒勞的。譯者把詩人的作品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版本,該過程就像把一株紫羅蘭扔進化學實驗器皿中,并試圖辨別它的顏色、香味和結構。在翻譯學家們看來,這種做法并不能稱得上是翻譯的智慧。不可譯的理由有三:(1)兩種語言和文化的差異造成了文本的不可譯性。世界上沒有兩種語言從詞匯、語法、句法,甚至到修辭是完全一模一樣的。(2)某些作家的特殊風格和特殊表現(xiàn)手法造成了不可譯,如喬伊斯(JamesJoyce)的意識流作品,不管作品翻譯得多么好,但是與原作同等的藝術效果還是有距離的。翻譯過程中必定有某些成分要遺失掉。例如,詩歌的形式或音韻節(jié)奏也不可能完全達到對等。(3)此外,由于語言的完全“混亂”,不可能進行完美的翻譯,只能做到象征性的完整,“翻譯導致了源語與譯入語之間的一種失衡。即使譯入語保留了源語的交際意義,也很難反映出更重要的細微差別或“純語言”,因此,翻譯是不可譯的。在此列舉兩個著名翻譯家的觀點。第一位翻譯家是美國詩人弗羅斯特(RobertFrost)所說:“詩者,譯之所失也(Poetryiswhatgetslostintranslation)?!盵1]這句話說明了詩歌翻譯極具挑戰(zhàn)性,且存在某種程度的不可譯性。隨后,第二位是英國詩人雪萊,他曾把詩歌翻譯過程比喻為種下種子卻不能開花的現(xiàn)象。的確,中國詩歌博大精深,寓意豐富,翻譯起來要做到完全對等卻是不容易的。如《詩經(jīng)》中的頭四句:例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譯:Fromtheisletinthesteam,Thejujiucallscoo,coo.Asweetretiringgirl,Theprincelymanwillwoo.(陸志韋譯,《中國詩五講》)原文朗朗上口,充滿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但翻譯后,這些都消失了。因此,在人們看來,語言既是一種交際工具,也是文化編碼的一種手段,更是文化的體現(xiàn)。綜上所述,這些都十分有效地證實了翻譯的可譯和不可譯現(xiàn)象。因此,辯證地看待可譯與不可譯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可譯的是語言的本質特征,不可譯的是源語與譯入語之間不能完全對應的某些部分[2]。
3翻譯中不可譯現(xiàn)象的解決策略
由于人類所具有的社會共性,不同語言和文化的人需要不同的交流方式。雖然在翻譯中的確存在一些不可譯的因素,但文化的不可譯性要求譯者對語境進行分析,而不是將其孤立起來,以盡可能減少英漢翻譯中語言和文化信息的損失。因此,對譯者來說,無論何種類型的文本,都是可譯的。在實踐中,譯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音譯法
音譯法是指在翻譯過程中用源語發(fā)音代替翻譯文本意義的方法,即以聲代義。在譯入語中,單詞和意象都是空白的,因此很難用一個或兩個單詞來替換它們,因此準確地翻譯出其含義更是一種譯入語文化。這時,往往需要把源語的發(fā)音直接翻譯成譯入語即可。在翻譯實踐中,譯者必須理解每種語言中相同或相似的語音。例如餃子(Jiaozi)、麻辣燙(Malatang)等,因此,中國小吃不必采用直譯或意譯,這是一種典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翻譯,我們可以嘗試尋找其英語對應物。通過音譯的形式,可以展示我們的文化自信,展示我們的文化軟實力。
3.2意譯法
在劉軍平的《西方翻譯理論通史》一書中,賀拉斯和德萊頓的著名翻譯原則都提到過此方法,令我記憶最深的是德萊頓原則,他認為這種翻譯既給予譯者一定的自由度,又可使原作者在場。譯者追求的不能是簡單的詞匯對應,而應是文本意義上的對等。意義可以擴展,但不應該改變[3]。例2:“Ilovethreethingsinthisworld,sun,moon,andyou.Sunformorning,moonfornight,andyouforever.”如果我們采取直譯的方法,翻譯過來是這樣的:“在這個世界上,我愛三樣東西:太陽、月亮和你。太陽是早晨的,月亮是夜晚的,而你是永遠的。”很明顯,直譯并不能表達這首情詩所包含的誠摯情感。所以在這種情境下我們需要采取意譯的方法,即“天地之間,三事吾之所欣:晝則樂日,夜則借月,一世則戀君?!敝挥型ㄟ^采取意譯的方法翻譯表達出來,譯入語才能更體現(xiàn)出古代詩歌的優(yōu)美與韻律。
3.3異化加注法
例3:HaveyouvisitedtheofficialwebsiteoftheBigApple?(紐約的別稱)譯文:你查看過紐約的官方網(wǎng)站嗎?(注BigApple紐約的別稱,譯為紐約。)此句中涉及BigApple的翻譯,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看來,BigApple只指大蘋果,但在西方文化中,BigApple是紐約的別稱,因此我們在這里采取了異化的翻譯方法來告訴讀者,即異化加注法,這樣的處理方式便于讀者更加直觀地理解原文含義。
4結束語
本文從中西翻譯文化史的角度出發(fā),認識到了語言不僅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是文化的繼承者。翻譯不僅僅是在不同語言之間簡單地替換詞語和句子的過程,更是源語和譯入語所代表的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互動。翻譯不僅是一種跨學科的空間運動,同時更繼承了所消亡文明的遺產(chǎn)和精華,即用不同的語言把它們傳續(xù)下來。本文通過實例分析了可譯現(xiàn)象和不可譯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及相應的解決策略。實際上,在英漢的翻譯過程中可譯和不可譯只是相對而言的,二者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此外,翻譯可以彌補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差異下所造成的不足,然而這就要求譯者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劉軍平.西方翻譯理論通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23.
[2]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陳永國.翻譯的不確定性問題[J].中國翻譯,2003,24(4):9-14.
作者:王翔嶼 陳萬會 單位: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