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政治教學政治認同素養(yǎng)培養(yǎng)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立德樹人該教育根本任務的引導下,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開展中要對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加以培養(yǎng)。綜合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有關內容,其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這四個維度。其中,政治認同是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開展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該維度的素養(yǎng)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政治認同培養(yǎng)對策
1.比較分析,增強認同
眾所周知,高中政治是一門極具綜合性的學科??v觀我們所使用的人教版政治教材,其中所收錄的內容大都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抽象性。對于高中生而言,自進入小學之后,其就被局限在狹小的學校空間里,每天為了學習而學習,由此導致其生活體驗少之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是無法對教材中所包含的政治基礎知識有深刻理解的,是很難透過知識感知、理解其中所包含的道理的。以《政治生活》該模塊教學為例,其教學的目的是在我國制度建設和道路選擇的特色基礎上,引導學生擁護、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民主政治道路。對此,為了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中國道路有關的內容,在組織宗教政策、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等內容的時候,其可以利用縱向歷史、橫向現實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我國的政治制度進行深入的探析,從而產生政治認同。再以“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該內容教學為例,為了使學生加深對民族團結該原則的理解,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利用對比的方式向學生呈現了兩則不同的材料。第一則是有關于波黑戰(zhàn)爭的內容;第二則是關于我國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各個階層、各個地區(qū)的人民勇于參戰(zhàn)的內容。在呈現了這兩則材料之后,我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形式對其進行對比、分析,在激烈的討論中,學生可以明白民族的團結對穩(wěn)定、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從而在加深對民族團結該原則理解的基礎上,對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產生政治認同,進而對國家所設立的民族制度產生政治認同,為其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的基礎。
2.探究生成,落實認同
高中政治是一門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通過對所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政治中的《政治生活》內容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其中所蘊含的知識點看似與學生的生活有關系,但二者之間其實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倘若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仍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借助教材內容照本宣科,引導學生理解、記憶理論知識,其結果必然是學生無法對所學有深刻的理解,無法產生政治認同。需要知道,理論是在實踐中反復體驗得到的,是在體驗中不斷強化的。對此,在政治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需要將理論知識滲透到實踐活動之中,引導學生在實踐體驗中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以此上升為對理論的認同,從而在個人內化作用下,將其轉變?yōu)閭€人行為。因此,我在政治教學活動開展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往往會利用體驗活動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落實。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該內容教學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從鄧小平理論開始講起,在改革開放的不斷發(fā)展下,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但是在經濟發(fā)展的背后環(huán)境問題凸顯出來了。為了協(xié)調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的關系,國家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在國內外形勢的不斷變化下,我國的發(fā)展面臨著更大的機遇與挑戰(zhàn),根據當前發(fā)展要求,國家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了使學生深刻地理解這些思想之間的關系,我立足發(fā)展過程,提出了這樣兩個極具探究性的問題:第一,鄧小平理論、科學發(fā)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他們之間有何關系呢?在該問題的驅使下,學生會結合所學到的內容,探究到他們都是在時展實際背景下提出來的,是一脈相承的。第二,在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主義理論體系之后,你有何感想呢?在該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給予肯定,意識到其是來之不易的理論成果,是值得我們珍惜的,由此增強其政治認同。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方式之外,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還會利用體驗升華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的實踐活動,以此來引導學生實現政治認同??傊诤诵乃仞B(yǎng)培養(yǎng)背景下,教師要把握政治課程特點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加以培養(yǎng),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孔佳燕.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政治認同素養(yǎng)培育探究[D].蘇州大學,2017.
[2]馬寄.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素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7(16):73-75
作者:王靜 任光燕 單位:山東省膠州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