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基礎化學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04年高考,全國大部分省市將采用新課程卷。本文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就化學的復習和備考給廣大考生談幾點建議。
一、全面掌握基礎知識,構筑化學知識網(wǎng)絡
<--NEWSZW_HZH_BEGIN--><--ctw測試,勿撤--><--Adforward Begin:--><--Adforward End--><--NEWSZW_HZH_END-->
中學化學基礎知識的各部分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彼此間形成了一個較為嚴密的知識網(wǎng)絡體系,明確各個概念和理論模塊在整個網(wǎng)絡中的位置及其作用,懂得它本身揭示了什么,它與其上、下位概念或理論之間是通過哪種“內核”聯(lián)結的,是衡量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標志。
比如,元素原子的結構特征,既決定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決定了它的成鍵特征和所形成化合物的結構特征,進而預示了它們在化學變化中的可能表現(xiàn)。這種關聯(lián)的“內核”就是原子的外層電子結構。所以高度關注原子的外層電子結構及其變化規(guī)律,就顯得尤為重要。2003年高考理科綜合新課程卷第15題和第31、32題(題略)均是針對這個基礎模塊命制的,它反映了綜合卷突出學科內綜合的命題思路,昭示了高考化學復習的方向。
要應對上述命題特點,建議復習過程中做到:
1.不孤立記憶和認識各個知識點,而要將其放到相應的體系結構中,在比較、辨析的過程中尋求其內在聯(lián)系,達到理解層次。應對下列主干內容之間的關系達到理解或掌握水平: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聯(lián)系,酸、堿、鹽、氧化物之間的聯(lián)系,物質的量與微粒數(shù)目、氣體體積之間的關系,原子內各微粒、序數(shù)等之間的關系,同一周期內、同一主族內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化學平衡與反應速率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如2001、2002、2003年高考試題分別從不同角度考查了關于化學平衡與反應速率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2001年)將4molA氣體和2molB氣體在2L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
2A(氣)+B(氣)=2C(氣)
若經(jīng)2s(秒)后測得C的濃度為0.6mol·L-1,現(xiàn)有下列幾種說法:
①用物質A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3mol·L-1·s-1
②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6mol·L-1·s-1
③2s時物質A的轉化率為70%④2s時物質B的濃度為0.7mol·L-1
其中正確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02年)對已達化學平衡的下列反應2X(g)+Y(g)2Z(g)減小壓強時,對反應產(chǎn)生的影響是
A.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逆反應速率減小,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003年)某溫度下,在一定容積可變的容器中,反應2A(g)+B(g)2C(g)達到平衡時,A、B和C的物質的量分別為4mol、2mol和4mol。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對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的量做如下調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減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減少1mol
所以,加強基礎知識的復習,重在自己總結歸納。
2.精心選做基礎訓練題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離教材內容和考試說明的范圍和要求,不遺漏教材和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基礎知識,不選做那些有孤僻怪誕特點、內容和思路的題目。目前流通的復習資料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充斥著大量超越新教材要求的內容和題目,考生應在教師指導下慎重選擇。歷年的高考化學試題是極好的復習資源,要按照新教材以及考試說明的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要嚴格控制選題和做題難度,做到不憑個人喜好選題,不脫離自身學習狀況選題,不超越教學基本內容選題,不大量選做難度較大的題目。
二、認真落實基本技能,準確表述化學問題
化學用語等基本技能在教材和高考試題中都占有極重要的位置。例如熱化學方程式的考查在近幾年理科綜合新課程卷中屢屢出現(xiàn):
(2000年)今有如下3個熱化學方程式: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bkJ·mol-1
2H2(g)+O2g)==2H2O(l)ΔH=ckJ·mol-1
關于它們的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它們都是吸熱反應B.a、b和c均為正值C.a=bD.2b=c(2003年)已知在1×105Pa,298K條件下,2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484kJ熱量,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H2O(g)==H2(g)+1/2O2(g)ΔH=+242kJ·mol-1
B.2H2(g)+O2(g)==2H2O(l)ΔH=-484kJ·mol-1
C.H2(g)+1/2O2(g)==H2O(g)ΔH=+242kJ·mol-1
D.2H2(g)+O2(g)==2H2O(g)ΔH=+484kJ·mol-1
分析上述熱化學方程式考題的演變,會使我們認識高考對化學用語以及其他基本技能的考查思路與基本方式,比如是否吃準每個符號及其組合后的含義,是否明確符號內有關數(shù)值間的對應關系,是否能把該符號或操作牽連的相關背景知識(像以上熱化學方程式試題觸及的化學計算基礎)整合起來等。此外,化學用語作為學科工具語言,常常設定為綜合類題目推斷結果的顯現(xiàn)方式,對考生提出明確的答題要求??荚囍?,過程分析正確,但由于表達失誤,造成令人痛惜的結果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NEWSZW_HZH_BEGIN--> <--ctw測試,勿撤--><--Adforward Begin:--><--Adforward End--><--NEWSZW_HZH_END-->。
構成新課程化學教材知識體系的幾條主線與對應的基本技能要求如下表所示。(見下圖)
新教材的知識結構主線
對應的基本技能
(1)物質(原子、分子、晶體)結構與其化學變化中性質表現(xiàn)的關系元素符號、電子式、化學式(2)元素周期律及其在認識、理解元素與化合物性質變化規(guī)律中的指導作用元素位置表示法、化學方程式(3)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規(guī)律電子轉移表示法、電極反應式、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熱化學方程式(4)分散系與溶液中的化學反應規(guī)律電離方程式、離子反應方程式(5)可逆反應特點及反應方向調控規(guī)律可逆反應式(6)官能團性質及有機合成反應規(guī)律有機物結構式和結構簡式、有機反應方程式(7)化學反應的實現(xiàn)途徑—化學實驗的設計原理與操作實驗儀器的操作、實驗裝置組合(8)化學反應中物質的量的變化關系化學計量符號、化學反應的物料衡算
由上述聯(lián)系可以看出,化學基本技能是化學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03年理科綜合化學試題的答題要求看,化學用語(化學式、結構簡式、化學方程式)的規(guī)范要求以及計算的精確性要求,都較以前有所加強。因此,在化學復習過程中應強化有關訓練,避免或減少基礎性失誤。
1.在平時的練習中,要規(guī)范化學用語,訓練科學表述,做到讀得懂(試題題目)、寫得準(化學用語)、說得明(對象或問題的“然”及其“所以然”)。
2.熟練、準確書寫化學用語的前提是多動手、勤檢查。平時練習中的“眼高手低”現(xiàn)象是造成考場書寫失誤的重要原因之一。
3.化學實驗的儀器名稱、操作術語,元素名稱的書寫,常常也是造成高考丟分的原因。如2003年考卷中由于不能正確書寫鈹?shù)脑孛Q而造成了很多失分現(xiàn)象。
三、努力擴展思維視角,提升綜合分析能力
根據(jù)高考“以能力立意命題,以考查學習能力為重”的命題指導思想,高考化學復習要高度重視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考試說明針對理科綜合提出的五項能力要求,與化學教學大綱提出的化學學科培養(yǎng)的四種學習能力是一致的。能力與技能不同,各有其一般形成規(guī)律。它不能通過傳授形成,而要在過程的體驗、在反思與感悟中獲得提升。
例如(2003年理科綜合新課程卷33題):用下面兩種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xiàn)e3+的FeSO4溶液與用不含O2的蒸餾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應制備。
(1)用硫酸亞鐵晶體配制上述FeSO4溶液時還需加入__。
(2)除去蒸餾水中溶解的O2常用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長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擠出NaOH溶液,這樣操作的理由是__。
方法二:在如圖裝置中,用NaOH溶液、鐵屑、稀H2SO4等試劑制備。
(1)在試管Ⅰ里加入的試劑是__。
(2)在試管Ⅱ里加入的試劑是__。
(3)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試管Ⅰ和Ⅱ中加入試劑,打開止水夾,塞緊塞子后的實驗步驟是__。
(4)這樣生成的Fe(OH)2沉淀能較長時間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
這是一個典型的綜合能力考查題目,從本題的命題特點,可以獲得許多復習啟示:
1.立足教材基本實驗內容,從Fe(OH)2的“個性特征”作為發(fā)散點,考查Fe2+的還原性、Fe2+的水解與抑制原理、影響氣體溶解性的因素、創(chuàng)新實驗的觀察與解讀能力等,具有高度學科內綜合的特點。
2.試題各問的梯度和考查指向明顯,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可以對方法一做出圓滿解答,具有較強的化學實驗能力與觀察思維能力才能對方法二做出合理判斷。
3.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且能用簡練的化學術語進行描述。
再如(2003年理科綜合新課程卷14題):某溫度下向100g澄清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應后恢復到原來的溫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沉淀物的質量為5.6g
B.沉淀物的質量為7.4g
C.飽和石灰水的質量大于98.2g
D.飽和石灰水的質量小于98.2g
這是一道融合化學反應、反應熱、溶解度為一體的綜合能力考查題目,它巧妙地利用了生石灰轉化為熟石灰過程中伴隨的放熱效應,對考生的綜合思維水平進行了有效的檢驗。
要使自己在高考中能夠從容應對此類綜合性題目,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有效的復習方法。為此,建議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1.復習過程中要做到定期回歸教材,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達到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的程度,對重要概念、原理及重要反應的特征達到嫻熟的程度。堅決克服那種復習過程中“重題不重書”的舍“本”逐末現(xiàn)象。
2.要善于采用“以點帶面”的復習方法,盡可能做到由此及彼、由少及多。如以典型化合物Na2CO3、NaHCO3為“點”進行發(fā)散,綜合正鹽、酸式鹽以及其他相關物質的關系、水解原理應用、溶解度、計算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等;以乙醇或乙酸乙酯為例,對有機官能團的轉化,烴及其衍生物、糖類間的聯(lián)系,同分異構現(xiàn)象等進行綜合分析,都有助于綜合思維和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
3.精選類似題目進行專題練習,提高對主干內容的認識和理解水平,如運用比較、甄別的方法明辨相關概念或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通過對目的、條件、途徑及影響因素幾個層面的遞進分析,建立實驗問題及推斷類試題的解決模型,利用特征聯(lián)想、性質溝通等方法實現(xiàn)知識模塊的整合,針對實例進行共性與個性、規(guī)律與特例、結論與前提、定量與定<--NEWSZW_HZH_BEGIN--> <--ctw測試,勿撤--><--Adforward Begin:--><--Adforward End--><--NEWSZW_HZH_END-->性等方面的辯證思維訓練,都會使自己的綜合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四、研究把握審題要領,實現(xiàn)最佳應試心態(tài)
高考既是對考生基礎和能力的挑戰(zhàn),也是對考生心理狀態(tài)的檢驗,其中審題缺失和心理動蕩常常是影響考場發(fā)揮的兩大因素。因此,復習階段有意識地訓練以下幾種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試題信息解讀能力。試題信息解讀能力是自學能力的表現(xiàn)。不會閱讀,就不會審題。從歷年化學綜合試題的卷面反映看,讀不準題目、審不清題意,即試題解讀能力差是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如2003年理科綜合新課程卷30題(有機推斷題,題略),不少考生由于審題時把握不好“足量”條件的提示而造成失誤。因此,應加強審題訓練。建議以《考試說明》中的“題型示例”作為審題和解題思路練習模板,通過揣摩命題意圖、確定或驗證自己的解題策略,逐步熟悉或提高高考常見題型的審題和解題能力。
2.做題心態(tài)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不要出現(xiàn)對某種題型的畏懼;遇到熟悉題目不要產(chǎn)生興奮現(xiàn)象;不要出現(xiàn)因急趕做題而發(fā)生慌亂的現(xiàn)象;不要產(chǎn)生遇到難題不能逾越的局面。
3.抗干擾能力。包括陌生題型的出現(xiàn)、個別難題的阻礙、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等。
4.自我反思能力。如學會建立錯誤檔案,學會根據(jù)考試范圍進行學習狀況檢索,努力做到做一題,進一步。
關鍵詞:初中化學;方程式教學;扎實基礎;反復練習
一、分散難點,扎實基礎
以人教版2011年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化學教材(下同)為例?;瘜W方程式是在第五單元才專章出現(xiàn)。但是,化學方程式的教學,其實早就開始了。
1.牢記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寫好化學方程式的最大基礎。新教材從第二單元的課題一,《空氣》開始,就出現(xiàn)了第一個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紅磷+氧氣 [點燃]五氧化二磷。
從這里,就要強調,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等的正確書寫。到第五單元正式講化學方程式前,共出現(xiàn)了八個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一定要讓學生牢記,課上課下,隨時讀,隨時寫,隨時記,強化過手。
2.先入為主,提前滲透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的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
“以客觀事實為基礎”是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之一。千萬不要等到正式教學化學方程式,因為學生配不平化學方程式而隨意改變化學式中的小數(shù)字時,才開始強調。
3.元素符號、化學式必須牢固掌握,扎實過手。
(1)元素符號
常見的一定要記住,可采用順口溜、符號卡片、記憶比賽等多種多樣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總之,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元素符號不能留空白。
(2)化學式
首先,結合教材,在學習化學方程式前,提前讓學生記住一些常見物質的化學式。其次,掌握常見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律,十分必要。
一方面,初中常用到的單質,其構成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分子構成,而且,構成它們的一個分子一般都是由2個原子構成:如氫氣(H2)、氧氣(O2)氮氣(N2);還有一種是由原子直接構成或者看作由原子構成的,就用元素符號表示:如鐵(Fe)、碳(C)氖(Ne)。另一方面,關于化合物的化學式教學:首先,要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根)的化合價,可以引導學生一起歸納,編順口溜記憶等。其次,掌握由2個元素以及3個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的一般規(guī)律。
(3)化合物的化學式書寫步驟:
讀寫交叉、寫符號;化合價、標上頭;先約簡,再交叉;代數(shù)和,等于零。
二、突破難點,循序漸進
有了前面的扎實功課,真正到了化學方程式的教學時,難點就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以及書寫的規(guī)范問題了,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加以突破:
1.結合實驗,將質量守恒定律講清講透,務必讓學生理解――化學變化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這是配平化學方程式的理論依據(jù),更是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之一。
2.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首先,必須教會學生掌握如何計算化學式中的原子個數(shù),單就這點,就要反復抓,反復練,反復過手?,F(xiàn)舉例說明如下:
(1)指出下列各化學式或者化學變化的指定原子個數(shù)
例1.H2O2(氧原子:2個);例2.3H2O2(氧原子:3×2=6個);例3.3Ca(OH)2(氧原子:3×1×2=6個);例4.2KMnO4K2MnO4+MnO2+O2(生成物中氧原子:4+2+2=8個)
其次,在練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時,一定要強調書寫規(guī)范。要反復練書寫,反復抓規(guī)范。
書寫步驟:①寫化學式,必須對。②配計量數(shù),必須平。③畫等號,再標注。
書寫規(guī)范:①等號必須畫。②條件寫正確。③狀態(tài)標箭頭。
最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配平是難點,可以讓學生從反應物的第一種原子開始,依次比較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同種原子,已經(jīng)相等的就暫時不管了,不相等的就通過改變化學式前面的計量數(shù),讓它變成相等,就這樣,一個一個原子將其配平,到了最后,往往就只有一種原子不相等,那么就在這個不相等原子對應單質(初中階段,一般都有個單質)的化學式前面去配,只管配平,哪怕是分數(shù)也無所謂,只需最后去分母就是了。當然,要特別注意,在整個過程中,有可能本來已經(jīng)平了的原子,又變得不平了,所以,配完后,還得再檢查一下。
三、反復練習,不斷積累
第一步,要將前面學過的八個化學方程式,熟練掌握。
第二步,以后新學的化學方程式要做到,學一個,寫一個,記住一個,要準備一個寫化學方程式的筆記本,不斷豐富自己對化學方程式的積累。
第三步,在不斷地學習和積累過程中,漸漸發(fā)現(xiàn)一些化學方程式的規(guī)律以及配平的小竅門。比如,CO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其實就是CO要奪去金屬氧化物中的全部氧原子,而一個CO分子只能奪得一個氧原子,變成一個CO2分子。其實,這類反應的配平,就簡化成判斷金屬氧化物中的氧原子個數(shù)。
綜上所述,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作為初中化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化學方程式的正式教學前,一定要分散難點,打好基礎。而在進行化學方程式的學習時,則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而學完化學方程式后,則要反復練習,不斷積累。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對初中化學教學中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景實施探究性教學有幾點感悟:
一、實驗演示,點燃心靈之火
學生在最初接觸《化學》這門課程時,是一種望而生畏的恐懼心理,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化學》是一門有趣而又與生活實際緊密相聯(lián)的科學是化學教師上好第一節(jié)化學課的關鍵,因此,在學習課題1時教師可以設計幾個趣味實驗,如“點不燃的手帕”、“雨落花開綠葉出”、“空瓶生煙”等奇景,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使他們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愉悅性。
在學習《水的組成》這一課題時,教師進行了電解水的演示實驗,并驗證水電解后的生成物是氫氣和氧氣后,學生深感化學變化的奇特,同時領悟化學變化的實質,而且初步認識由水可以獲得氫氣這一理想能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性。還有其他很多演示實驗都會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在學習“燃料的燃燒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這一課題時,組織學生進行三個實驗:一是“樹葉與酸雨”的反應;二是“鎂條或鋅粒與酸雨”的反應;三是“大理石與酸雨”的反應。學生通過親自實驗,認識到“酸雨”的危害的嚴重性,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以及發(fā)展新型無污染能源的緊迫性,使他們從小就樹立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同時,學生也有進一步學好化學知識為改善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欲望。
二、問題設置,開啟智慧之窗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設計要根據(jù)不同的課題內容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設置化學問題”就是一種方法。
將學生置身一個實際的情境之中,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并從該問題中,學習到“科學興趣小組”的科學調查問題的方法,可以說對學生是一種全方位的素質提高。像這個“化學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信手拈來,如“為什么在冬天有霧的早晨,一婦騎著摩托車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綠燈,而她的前面也停有很多汽車,突然,該婦女昏倒了。試分析她昏倒的可能原因?”這種問題的設置會讓學生對汽車尾汽的污染加深認識,從而對改變汽車燃料有更新的探究要求。
三、圖片、模型和影像資料展示,增強形象感
在“學習化學研究些什么”的知識時,可以展示拉瓦錫的有關實驗圖片,我國化學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質的圖片等,讓學生感受化學家的研究成果;通過觀看“南極臭氧空洞”的圖片,環(huán)保部門對大氣檢測的資料片,用高能燃料推進火箭的過程,以及機動車輛尾氣排放圖片、工廠排放廢氣而產(chǎn)生“濃煙滾滾”的景像等,都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認識到只有學好化學知識,才能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
四、新聞報道分析,增添新鮮感。
新聞報道中經(jīng)常會涉及到化學方面知識情景,例如,有一報紙報道:有一下水道發(fā)生了爆炸,所炸之處,下水道蓋全部被炸開,并一直炸到一學校的校園內,并炸傷幾名小學生及路人。據(jù)事后調查,這是一起嚴重事故:有一名從事灌裝液化汽的人將罐內殘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又遇到有人丟煙頭掉進了下水道而發(fā)生了這起爆炸事故。學生閱讀后,深感生活中化學知識無處不有,加深了點燃“一切可燃性氣體或粉塵都應驗純”的這一知識點的認識,同時,也對我國很多煤礦發(fā)生瓦斯爆炸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在這里,可以進行知識拓展,設計一個“點燃不純H2”的爆炸實驗,讓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驗證獲得為什么會“爆炸”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探究活動,探究的內容是“怎樣預防礦井的爆炸事故發(fā)生?”學生會感受到搞好礦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也使學生對社會對人民增添了一份責任感。
新聞報道中的內容,學生有一種新鮮感,閱讀與了解其中內容的欲望比較強,因此,從中選取相關的內容,創(chuàng)新情景,非常方便,而且教學效果好,比如“在學習天然氣”這一課題時,我市報道了,“天然氣,會給你帶來什么?”的內容,其中涉及到天然氣的成份,天然氣的燃燒產(chǎn)生的污染與煤氣燃燒相比,天然氣與煤氣燃燒熱值的大小,最后,引導市民計算了每立米的價格問題,這實際上是創(chuàng)設學生學習“天然氣”知識的良好情景,讓學生從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燃料燃燒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熱值與價格等多方面獲得了訓練,學生學得輕松,而且又讓他們感受到實用。像這種例子有很多……
所以說,新聞報道在牌教學測設情景的有寬闊途徑??梢赃_到引人人勝,立竿見影的目的。
五、調查與實踐,體現(xiàn)實用性。
在學習“水的凈化”這一課題時,聯(lián)系我們身邊的母親河──黃河已受到污染,那我們的自來水廠是如何凈化的呢?讓學生帶著要“探究”清楚這一過程的問題,學習“水的凈化”的全部過程,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又如,據(jù)報道,有位五十多歲的農(nóng)婦、到自家地窖中拿紅薯時,不幸身亡。經(jīng)分析確認:農(nóng)婦是因地窖中二氧化碳過多使其缺氧而窒息身亡。讀了這篇報道。就可以提問,怎樣測定地窖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呢?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對地窖的二氧化碳質量分數(shù)進行探究。同時,又加深了學生對二氧化碳性質的認識,并且對學生以后在生活中的安全知識又添了重重一筆。
我們還可以通過小故事,科學史實,實物等創(chuàng)設情景,增加學習化學的愉悅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摘要】初中化學是在原子、分子、離子等這些微粒的基礎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初中是化學的啟蒙階段,引導學生構建微粒觀是教師基礎教學的核心。微粒觀的構建可以讓學生從微觀視角思考宏觀世界的化學現(xiàn)象,學生才可能正確地認識物質的基本性質和變化規(guī)律,形成完整清晰的化學知識系統(tǒng),為學好化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初中化學;微粒觀;教學研究
微粒觀的教學內容是化學基礎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對于剛開始學習化學知識的學生來說分子、原子、離子是來自看不見、摸不著、無感覺的微觀世界,他們缺乏認知的感性基礎,難以理解這些抽象又模糊的概念,另一方面,九年級學生面臨升學的壓力,學習負擔重,學習的時間有限,學生很難在腦海構建一個完整的化學知識系統(tǒng),給后續(xù)的高等化學學習增加困難,教師作為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構建“微粒觀”,將微觀的知識點宏觀化,使學生獲取更加深刻形象的直觀感知,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打造高效課堂?本文將以分子、原子、離子的教學為例,淺談一下幫助初中學生構建微粒觀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整體認知微觀世界
(一)化學微粒觀的建構應該是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教師組織教學時,要有整體觀念意識,分清每單元教學內容的相互銜接問題,明確每章教學的目的性,“由整到分”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先讓學生對微粒產(chǎn)生—定的認識,然后在此基礎觀念上去分析和解決微觀問題,循序漸進,增強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微觀思維能力,最后“由分匯總”逐步形成完整的系統(tǒng)知識,構建起“微粒觀”。
(二)微粒觀的基礎概論是學生進入微觀學的基礎:物質是由微粒(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微粒永不停息地作無規(guī)則運動,運動越劇烈,物質現(xiàn)象就越明顯;物質的微觀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構成物質的微粒不同,物質的性質就不同,物質的微粒之間有間隔;化學變化實質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的過程,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也不會減少。
二、幫助學生構建微粒觀的方法和策略
(一)用宏觀的化學實驗現(xiàn)象,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理解微觀粒子的存在和特性。化學是一門神奇又充滿奧秘的學科,教師要循循善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實驗不僅可以活躍教學氛圍,還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體驗教學鍛煉學生的思維和技能。例如,在進行分子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一杯冷水一杯熱水中分別加入墨水,很快可以觀察到墨水慢慢擴散開來,并且熱水中的墨水擴散得更快。通過這個簡單的實驗,學生就能感知分子的存在,了解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相對的,分子運動越快宏觀現(xiàn)象也就會越明顯。在學習分子間存在作用力的知識時,設計趣味實驗:在一張銅版紙上滴一滴紅墨水,用玻璃棒一端輕輕觸碰紅墨水,慢慢移動,便可以拉著這滴紅墨水在紙上到處游走,紅墨水不會散開也不會滲透到紙里面去。這個趣味實驗既讓學生形象的認識到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合理設問,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形成微觀粒子的概念。學生對于知識概念的接受過程一般是:觀察肯定和否定例證一找到共同屬性一形成概念一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一運用概念一概念之間的辨析,基如此,在進行分子概念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實驗,合理設問,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分子的概念。通過上述墨水在水中擴散的實驗,學生就可以根據(jù)宏觀現(xiàn)象感知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特點,然后教師可以適時提問“冰是固體,水是液體,二者的形態(tài)差異這么大,為什么化學性質卻一樣呢”,學生很容易回答出來是因為它們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接著教師可以再引導:“我們都已經(jīng)知道了水是由水分子構成,而水分子里面含有氫原子,那氫氣是由氫氣分子構成,氫氣分子里也含有氫原子,水和氫氣一個是液體,一個是固體(氣體),形態(tài)也不相同,但化學性質卻相差這么大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就會思考物質由分子構成,構成分子的原子不能保持物質本身的化學性質,只有分子可以保持,學生就能充分了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合理設問可以引起學生自主思考,從而把化學現(xiàn)象與化學概念聯(lián)系起來,在腦海中逐漸形成分子的概念。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類比法和模型法為例),幫助學生自主構建化微粒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類比法和模型法,可以引導學生在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上,對新知識主動地進行刪選、加工和整理,從而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知識。學生在進入微觀世界的學習時,必須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但是想象需要直觀的載體做引導,才不會毫無頭緒。例如在給學生介紹原子的核外電子層結構時,教師可以用類比的方法, 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剝洋蔥的事例,讓學生對原子的核外電子層及電子是如何圍繞著原子核分層排布這一微觀現(xiàn)像有更直觀的感知。再比如在學習“分子之間有間隔”這個微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用海綿做類比,幫助學生理解分子間有間隔的特點。
隨著義務教育的發(fā)展,教學設施建設也逐步完善,教師即可以自己動手構建模型,也可以應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對分子、原子等微觀結構進行模擬,制作教學帶,例如在學習《離子的形成》章節(jié)時,教材是以鈉原子和氯原子為例,但光通過課本上的教學圖,學生并不能真正的了解離子的形成是怎樣,這時教師可以播放動畫影片形象生動地讓學生觀看到鈉原子最外層上的一個電子轉移到了氯原子上,兩者的核外電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變成8,使原來都不是穩(wěn)定結構的鈉原子和氯原子,同時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通過模型教學,不僅更形象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化學符號可以幫助學生架起宏觀物質與微觀粒子之間的橋梁?;瘜W符號是宏觀物質對微觀世界表述的縮影,它從微觀層次上科學、簡明地表達了宏觀物質的變化規(guī)律,成為了聯(lián)系宏觀世界和微觀事實的橋梁。分子、原子、離子這些微粒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人們又無法用常規(guī)方法感知到,更加無法直觀地認識微粒的結構及其變化規(guī)律。教師在初中化學微粒觀教學中要發(fā)揮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各種化學符號對宏觀物質和微觀含義的形象傳釋,幫助學生借助化學符號“走進”物質及其變化的微觀世界。比如CO2是二氧化碳的化學式,如果學生對化學符號比較敏感,一看就知道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再例如碳與氧發(fā)生氧化反應的過程中,如果碳燃燒充分就生成無毒的二氧化碳(C+O2=CO2),如果燃燒不充分就會產(chǎn)生有毒的一氧化碳(2C+O2=2CO),從化學方程式可以很直觀的表示出物質之間的轉化是要遵循質量守恒定理的,之所以發(fā)生了化學變化不是微粒的數(shù)量減少了只是微粒的組成結構發(fā)生了變化,并且組成結構變了性質也變了。
(五)善于挖掘教科書資源,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構建知識網(wǎng)絡圖幫助學生梳理整合所學的內容。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傳達給學生的知識除了正確性外還應該是有規(guī)律、有代表性,條理清楚、思路清晰的。這樣不僅可以方便學生理解消化也可以減輕學生的背誦負擔。
例如通過上表簡單的羅列學生就可以直觀的了解到這幾種原子的結構情況還可以快速的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不同種類的原子質子數(shù)不同,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同一個原子,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
三、歸納匯總為后續(xù)微粒觀的應用學習做鋪墊
(一)靈活運用教學策略,由淺入深,幫助初中生形成微粒觀。在初中化學學習階段,首先,教師在講述這些抽象的微觀知識時,要盡量做到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微觀的內容宏觀化,方便學生獲得形象生動的直觀感知,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理性認識,構建起微觀世界的框架;其次,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知識的重點、難點、易錯點進行深入剖析,合理設問,逐步引導學生構建微觀粒子的概念;第三,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類比法、模型法),幫助學生理解微觀的抽象知識,構建微觀動畫模型,幫助學生理解宏觀現(xiàn)象的微觀實質。并且輔以化學符號幫助學生理解微觀粒子的結構組成、性質、運動規(guī)律以及溶液中各種中和反應、復合反應的實質;最后,教師要運用圖表、知識點大綱等方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系統(tǒng),并且進行各種梳理總結。
(二)利用“微粒觀”的形成,順利組織微粒觀的應用學習。教師通過以上層層滲透微粒觀的教學,在學生頭腦中構建起“微粒觀”的框架,那么對于后面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溶液,特別是溶液中的各種化學反應(中和反應、復分解反應)時,學生就會相對容易接受和掌握微粒觀的應用學習。例如學習復分解反應的實質這一部分知識時,由于教師在前面的教學中,已經(jīng)幫助學生形成了微粒觀,在講解氯化鋇溶液和碳酸鉀溶液的復分解反應時,學生就能自主分析這兩個反應的實質,即鋇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變成碳酸鋇沉淀。學生就能順利完成微粒觀的應用學習,這也為后續(xù)向高等化學學習打好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科學中的化學知識對于學生們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是他們深入高等化學學習的基礎。微粒觀的建構是貫穿整個基礎化學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立足微粒觀認知的化學教學是應當以“有形建構”來促進“無形建構”,為學生另辟蹊徑,使學生避開毫無頭緒的表象,從本質上更加清晰地認識微粒世界的各種物質的區(qū)別、聯(lián)系、規(guī)律。從而構建更加科學、系統(tǒng)的化學知識體系。另一方面讓學生從微觀角度去實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科學、嚴謹?shù)目茖W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黎綺芬.助初中生構建微粒觀的有效教學對策[J].師道:教研,2012,(11):412-413
[2]李翠華.例談幫助初中生形成微粒觀的策略[J].初中化學,2012,(12):335-336
[3]袁.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微粒觀的分析[J].新課程·上旬,2014,(4):123-124
[4]于昌鳳.初中化學“微粒觀”建構的教學實踐研究———以“分子”教學為例[J].化學教育,2014,35(9):447-448
【關鍵詞】初高中銜接;化學教學;方法;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章標識碼】B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11-0063-01
高一新生從初中升入高中,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知識容量、內容體系各方面都存在一個從量到質的飛躍,產(chǎn)生了化學學習上的不適應,由此帶來了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
一、初高中教材的對比分析
初中化學課程是糅合在自然科學內容中,教學對初中化學知識主要是常識性介紹,并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社會相聯(lián)系,圖文并茂,可看性強,并設立了很多探究性內容,在某個知識點的理解上更易被學生接受。但由于初中化學內容的局限性,使化學知識無法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每一部分知識只介紹其中一個點或很少一部分,知識間聯(lián)系少。而這部分內容在高中化學教材中一開始就直接提到要直接應用的知識。高中教材站在了高起點,而初中教材沒有為這個高起點搭起必要的基礎。我校使用的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一冊內容就集中了大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對這一部分知識的理解,課本設計大量的探究性實驗去認識掌握物質的性質,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促使學生碰到問題主動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這都是科學的方法。在新生還不具備化學思維去看清問題的時候,高密度、大容量的知識會使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力不從心。甚至在高一階段為趕教學進度,學生根本沒有實驗的時間,也就沒有機會體會到化學實驗探究帶來的成功感。相反由于所學知識內容太多、容量太大,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不能有效提高學習成績而失去了學習化學興趣,這真是適得其反了。
二、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高一新生化學認知問題按照教學安排,開學后我們先對新生進行化學摸底測驗,通過對學生答卷情況分析,主要暴露出以下幾方面問題:第一,化學用語不規(guī)范。具體有不清楚一些離子所帶正負電荷數(shù),一些元素所呈現(xiàn)化合價不甚明了,進而體現(xiàn)在不能用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原則正確書寫分子式。比如氯化銀的化學式寫成AgCI2;“氨”和“銨”區(qū)分不清等。第二,寫化學方程式感到困難。有的沒有配平方程式,不注明沉淀、氣體符號,反應條件不清等是較為普遍現(xiàn)象,而且不能根據(jù)一些物質間的變化規(guī)律,從已知的反應物出發(fā),寫出生成物,也不會運用已學過的反應規(guī)律去判斷一些物質間是否能反應。
這方面典型的錯誤有:Fe與HC1溶液反應結果生成F~C13;CO2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等。第三,化學計算是最大難題。大部分學生面對化學計算題覺得無從下手,不會運用化學知識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不能把題干中已知條件和數(shù)據(jù)建立起正確的定量關系或比例關系,計算題的解題過程沒有計算格式和步驟。
2、高一新生的學習方法問題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因為所學內容簡單,所教內容又少,課堂上對所教內容的反復次數(shù)多,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理解,去練習,再通過教師對知識的歸納,學生很容易掌握化學知識,學生在學習主動性上的欠缺和思維上的惰性、依賴性,不會對學習造成多大障礙。而進入高中課堂,所學知識內容一下子增多又密集,知識容量增大,教學安排又很緊湊,上課時學生稍有走神就會遺漏相關重要內容,且新生大多不習慣記課堂筆記,即使對教材中一些內容所作的拓展和補充,他們也只是聽聽過,不做必要的摘記或注腳,這樣在課后對本堂課所教內容就有大量遺忘了。而現(xiàn)行的新教材文字又極其精練,學生極不可能通過課余自己看書達到彌補課堂聽課和筆記的損失,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很多學生覺得沒學到什么知識,產(chǎn)生消極情緒。
三、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的對策
1、“循序漸進”,安排銜接教學教學中要有計劃的補足初中教學中沒有安排,而在高中化學中常需要應用的知識點和一些基本化學理論。主要包括這樣幾方面內容:一是化學用語部分,要強調規(guī)范化,特別對一些常見元素化合價要交代清楚,以達到能正確書寫分子式。二是整理歸納各類物質的基本性質,梳理各類物質問的轉化關系,能根據(jù)一些反應規(guī)律,書寫各類物質相互間基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進行適量的練習訓練。三是在新生別薄弱的化學計算問題上,如溶解度與溶液百分比濃度的計算,運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過量問題計算,以及在具體計算時差量法、平均式量法等這部分初中化學沒有涉及到的基本計算方法的運用。當然計算能力的提高并非短時間能達到,需要在平時教學中時時滲透,重點抓三方面問題:第一,解決計算問題的基本思路:第二,解題的規(guī)范化;第三,計算方法的準確應用。主要落實在物質的量計算,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多步反應中找關系的計算,有關過量問題的計算等。通過時時滲透,長期練習,以提高基本計算能力。
2、培養(yǎng)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在入學第一課講解初高中化學內容的區(qū)別闡明學習方法的差異,如知識總量增加,學科邏輯性增強,對學生的推理能力、表達能力、計算能力、記憶力及信息遷移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因此要指導學生建立學習常規(guī),如:課前預習,上課專注聽講,做課堂筆記,課后及時做學習小結,獨立完成作業(yè),篩選習題中出錯率比較高的題目或試卷中經(jīng)典試題抄寫在練習本上以建立錯題本等。
【關鍵詞】初中化學 化學用語
教育游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A-0086-02
一、初中化學用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成績的分化往往是在知識的“分化點”上開始出現(xiàn)的,尤其作為初中化學的第一個知識分化點的化學用語,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開端,若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到后繼知識點的學習,還會挫傷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在傳統(tǒng)教學中,因為化學用語的獨特性,教師習慣用填鴨式教學方法灌輸化學用語的書寫規(guī)則,而學生根據(jù)教師所給規(guī)則進行反復強化,這樣的學習只停留在機械記憶的階段,對化學用語的含義及其使用方法未能實現(xiàn)自我內化,再加上化學用語存在數(shù)量多、記憶難和書寫難等特點,不少學生因無法順利識記化學用語而跟不上學習進度,導致逐漸失去了學好化學的信心。目前,我國對于化學用語的研究多從教學策略層面出發(fā),較少關注如何激l學生自主構建化學用語的能動性。如何打破舊的教與學的模式,改變學生低效識記化學用語的實際情況,是值得每個初中化學教師研究的課題。
二、設計“找茬”游戲的理論基礎
新課程改革強調提升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即學生通過調整元認知監(jiān)控、行動意志控制、自我動機信念等,進行策劃、啟動、監(jiān)控、調節(jié)及評價學習。在自我調節(jié)的四個階段中,學習者動機不同達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在化學用語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自我調節(jié)的內在驅動力,更應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將學生任務式被迫接受知識的模式轉換為主動吸收知識的模式,促進學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自己的錯誤往往存在盲點,而對于其他同學的錯誤卻觀察得更為仔細,印象更加深刻。通過調查學生在識記化學用語方面易犯錯誤,利用“找茬”游戲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主地進行學習調控,有利于提高學生化學用語識記的興趣及效率,從而幫助學生進入高效率、高水平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三、利用“找茬”游戲學習化學用語的方式方法
(一)活動前準備
根據(jù)對南寧市邕武路學校初三化學學科近三年月考題及南寧市興寧區(qū)聯(lián)考試題中涉及化學用語的部分進行匯總,筆者發(fā)現(xiàn)造成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主要有:(1)相似的化學符號記憶混淆,例如將Cu寫成Ca;(2)大小寫書寫不規(guī)范,例如將氯元素Cl寫成cl;(3)記錯分子或原子團中原子的數(shù)目;(4)方程式配平不正確或忘記配平;(5)化合價符號和離子混淆;(6)記不清反應條件等。根據(jù)教學進度,筆者結合人教版九年級化學課本、本校近三年月考試題和廣西近五年中考題設置一系列習題,每次4~6小題,在課堂前5分鐘作為“找茬”游戲的素材。
【找茬】下列化學式和化學用語的書寫共有幾處錯誤?找出錯誤并訂正。
(1)氯元素CI (2)氧化汞Ago
(3)碳酸鈣CaCO4 (4)鎂離子Mg+2
(5)鎂條燃燒 Mg+O2[點燃]MgO2
(6)氧化鐵與鹽酸反應
Fe2O3+4HCl[ ]2FeCl2+2H2O
圖1 找茬游戲試題
(二)游戲過程
本次教學實踐采用邕武路學校13級的兩個班作為實驗班,每個班的學生平均分為兩隊,再根據(jù)九年級上學期段考的成績,將學生分為優(yōu)秀生(成績?yōu)?5分及以上)、中等生(84-40分)、“潛力生”(40分以下)。其中131班優(yōu)秀生每隊2人,中等生每隊17人,“潛力生”每隊2人;132班優(yōu)秀生每隊3人,中等生每隊15人,“潛力生”每隊1人。
每次游戲根據(jù)題目難度,隨機抽取隊內學習水平相近的學生上講臺聽寫化學用語題,其他學生則在座位上用作業(yè)本同步聽寫,并自主對照講臺上學生的聽寫結果進行評價。完成后,每隊推舉或自薦一位小老師對另一組同學聽寫的結果“找茬”,找出錯誤并進行修改,教師再根據(jù)學生自主修改的情況作簡要的點評和修正,并根據(jù)完成情況給每隊積分。具體為聽寫錯誤較少的一方積1分,全對積2分,“找茬”較準確的小老師積1分,全部找出錯誤積2分,若雙方實力相當則每環(huán)節(jié)各為本隊積1分。教師每個月公布一次總積分,并予以物質獎勵。
為了防止學生因為新鮮感的流失而對游戲產(chǎn)生抵觸心理,“找茬”游戲的玩法還應根據(jù)學習的不同階段進行調整。第一階段(第三章至第五章)為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入門階段,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對化學用語還較為生疏,游戲內容為教師展示歷年錯誤率較高的化學用語題,讓學生“找茬”。第二階段(第六章至第十二章)主要學習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學生經(jīng)過不斷的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化學用語識記和書寫基礎,教師根據(jù)學習進度出題,學生聽寫并自主修正。第三階段(總復習階段)學生經(jīng)過多次考試及“找茬”游戲的歷練,對化學用語相關試題中頻繁出現(xiàn)的“陷阱”及自己易錯的知識點已經(jīng)比較了解,教師則鼓勵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自主出題,且由出題者指定聽寫對象,對聽寫者的答案“找茬”并進行訂正。
四、利用“找茬”游戲獲得的成果及有待解決的問題
由于“找茬”游戲的模式將原本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的模式轉化為學生主動學習、反思并創(chuàng)設習題的模式,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學生的學習觀念大大改變。與往屆運用傳統(tǒng)模式進行化學用語學習的班級相比,進行“找茬”游戲的實驗班的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普遍更濃厚,自信心更強,化學用語相關試題的得分率也大為提高,大大減少了因為粗心等非能力因素造成的丟分。教師分別在五次可信度較高的考試中各隨機抽12級普通班和13級實驗班50%的學生作為樣本,計算學生在化學用語部分試題的得分率。表1為得分情況的對比:
此外,13級實驗班的同學因為在識記化學用語方面獲得了成就感,他們對攻克化學三大難題(推斷題、實驗題、計算題)也熱情高漲,讓他們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每日設計一道難題并進行思考解答,形成了良好的自省自評的學習氛圍。
一、常用化學儀器的識別與使用
1.可加熱儀器
2.計量儀器
3.過濾、分液、注液儀器
4.分離、提純儀器
二、化學試劑的存放
1.試劑瓶的選擇
2.特殊試劑的存放
三、常見實驗基本操作
1.藥品的取用
2.試紙的使用
【歸納總結】化學實驗操作中的幾個先后關系:
(1)制取氣體: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后裝藥品。
(2)排水法收集氣體:先排凈裝置中的空氣后再收集,實驗結束后,先移出導管后撤酒精燈。
(3)用石蕊試紙、淀粉KI試紙檢驗氣體的性質: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
(4)點燃可燃性氣體:先驗純再點燃。
(5)焰色反應:每做一次,鉑絲應先蘸稀鹽酸灼燒至無色,再做下一次實驗。
(6)定容操作:先加蒸餾水至容量瓶刻度線下1~2cm后,再用膠頭滴管定容。
(7)檢驗鹵代烴水解產(chǎn)物中的鹵素離子:先用HNO3酸化(中和堿),再加AgNO3溶液,觀察沉淀的顏色。
(8)檢驗蔗糖、淀粉、纖維素水解是否生成葡萄糖:向水解液中先加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或銀氨溶液,觀察現(xiàn)象。
3.儀器的洗滌
4.物質的溶解
四、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1)原理:使封閉在裝置里的氣體與外界大氣形成壓強差。
(2)使裝置內外產(chǎn)生壓強差的措施:①升高裝置中氣體的溫度――加熱法;②縮小裝置中氣體的體積――加水法(液差法);③增大裝置中氣體的物質的量――吹氣法。
五、化學實驗安全
1.認識常用危險化學藥品的標志
2.預防實驗安全事故的“五防”
3.常見實驗事故及其處理方法
4.實驗安全裝置
【歸納總結】氣體通入溶液發(fā)生倒吸的原因:①氣體極易溶于該溶液;②氣體易與該溶液反應,如SO2通入NaOH溶液;③加熱不穩(wěn)定或撤掉嵩礎
六、實驗儀器的創(chuàng)新使用
1.冷凝裝置
本節(jié)課將從學生原有的基礎(濃、稀硫酸的物理性質及濃硫酸的吸水性)出發(fā),通過“實驗觀察分析”的教學方法來學習濃硫酸的氧化性,給學生一個“實驗是研究化學的基礎”、“實驗是最高法庭”的深刻印象。在教學中要明確實驗目的,明確實驗觀察的內容,使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現(xiàn)象,分析變化的本質,還要強調實驗的操作要點及掌握的實驗技能等。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主題
[提出問題]現(xiàn)有兩瓶沒有標簽的無色液體,已知是濃硫酸、濃鹽酸、如何鑒別?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活動]總結學生的回答。下面老師再向同學們推薦一種方法:
[演示實驗]在試管中放入一些膽礬,再加入少量濃硫酸,振蕩,觀察固體和溶液的顏色變化。
[學生活動]現(xiàn)象:固體的顏色逐漸變白,溶液顏色沒有變化。
[師生活動]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解釋。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講清吸水性的概念及作用:常用的干燥劑。
[過渡]展示蔗糖樣品,給出化學式:C12H22O11, 說明不含水分子,它與濃硫酸作用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演示實驗]在200mL燒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適量的水。然后再加入15mL濃硫酸,迅速攪拌,并將一根玻璃棒插入其中。觀察現(xiàn)象。
[學生活動]現(xiàn)象:蔗糖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黑色物質,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教師活動]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問題的探究來加以說明:
①加入的水有什么作用?
②黑色的固體是什么?怎么產(chǎn)生的?
③固體為什么會膨脹呢?(反應放熱產(chǎn)生水蒸汽,由白霧也可說明)。
④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什么?從哪兒來?
探究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什么:
啟發(fā)誘導,探究本質
[演示實驗]在大試管中放入2g蔗糖,然后再加入約5mL濃硫酸,迅速攪拌,然后塞上帶玻璃導管的橡皮塞,將玻璃導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紅溶液的試管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學生活動]現(xiàn)象:品紅溶液褪色。
[教師活動]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說明有二氧化硫產(chǎn)生。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應該來源于哪里?
[學生活動]應該來源于濃硫酸,從化合價分析,應該是濃硫酸的還原產(chǎn)物。
[師生活動]看來,這個實驗中不僅表現(xiàn)了濃硫酸的脫水性,同時濃硫酸還表現(xiàn)了氧化性。既然濃硫酸被還原為二氧化硫,那么什么物質被氧化了呢?思考!
[學生活動]炭被氧化了,是還原劑。
[教師活動]如果炭是還原劑,它的氧化產(chǎn)物應該是什么?
[學生活動]二氧化碳。
設計實驗,建模促學
[學生活動]根據(jù)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炭與濃硫酸反應的產(chǎn)物可能為SO2、CO2、H2O。你能否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對你推測的反應產(chǎn)物進行檢驗?
[學生活動]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討論探究方案。
[師生活動]小組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老師總結,肯定學生設計方案中的可取之處,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師生一起討論形成以下實驗方案(用實驗裝置圖表示):
[教師活動]在炭被氧化的過程中,還有沒有可能有其他的產(chǎn)物?(思考)如有,只能是一氧化碳。如何確定?
[師生活動]討論、得出探究方案。并指出中學化學階段對此反應中,炭的氧化產(chǎn)物只考慮二氧化碳,事實上也有一氧化碳產(chǎn)生。
引伸遷移,完善體系
[教師活動]炭是一種非常穩(wěn)定的非金屬單質,能被濃硫酸氧化,說明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那么金屬單質能被濃硫酸氧化嗎?
[演示實驗]在試管里放一塊銅片,注入少量濃硫酸,觀察是否反應?然后塞上帶有玻璃導管的橡皮塞,將玻璃導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紅溶液的試管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學生活動]現(xiàn)象:在加熱條件下,銅與濃硫酸發(fā)生反應,溶液呈藍綠色,有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產(chǎn)生。
[教師活動]濃硫酸被還原為二氧化硫,那么銅被氧化后可能變成了什么物質呢?
[學生活動]硫酸銅。請同學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教師活動]思考:反應后,試管底部有固體,其中可能含有硫酸銅,如何確證?
[師生活動]討論交流:把試管里的溶液和固體倒在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觀察溶液的顏色;倒去試管里上面的液體,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觀察溶液的顏色。
[學生活動]根據(jù)反應的實際,通過討論,指出裝置中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教師活動]不活潑金屬銅能與濃硫酸反應,那么鐵、鋁等與濃硫酸反應情況怎樣呢?
[播放課件]冷的濃硫酸使鐵、鋁鈍化。
鈍化的應用:保護作用;可用鐵、鋁制容器盛裝濃硫酸。
小結: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能與許多還原性物質反應,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濃硫酸一般被還原為二氧化硫。因為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因此也具有強的腐蝕性,在使用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知識應用,聯(lián)系實際
[教師活動]展示硫酸用途的圖片,并請學生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硫酸的用途是由什么決定的?
(2)得到什么體會?
(3)如何用辨證的觀點,來看待硫酸的用途?
[師生活動]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的產(chǎn)量曾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化工發(fā)展水平的標志),也是實驗室里必備的重要試劑。在工業(yè)上可用于制化肥、農(nóng)藥、炸藥、染料、鹽類等。硫酸還用于精煉石油、金屬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種揮發(fā)性酸等。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對化學品使用不當或誤用甚至濫用,也會給人類帶來嚴重后果,因此,我們一定要形成正確、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意識,注意安全保護環(huán)境,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課堂總結: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硫酸的氧化性,了解了硫酸的用途。
鞏固反饋理性升華
1.請判斷下列做法是否正確,并請說明理由?
(1)若濃硫酸灑在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2)濃硫酸稀釋時,應將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濃硫酸中,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
2.10月7日,北京通州發(fā)生轎車與罐車相撞,罐身破損,車內裝載的13噸98%的硫酸全部漏光。
假如你是當時現(xiàn)場指揮員,該怎么辦?
參考答案:
(1)撥打110報警。
(2)疏散現(xiàn)場群眾,在現(xiàn)場劃出警戒范圍。
(3)處理泄漏硫酸:挖溝疏導、土埋、用黃土吸附、生石灰中和、用少量水沖洗,嚴禁火種。
(4)處理污染區(qū)域:生石灰中和
課后作業(yè):
問題探究:
(1)解決問題:
銅和濃硫酸反應后試管底部灰白色固體,除了硫酸銅之外,還有哪些物質?
本學期的化學教學將繼續(xù)體現(xiàn)教學的基礎性,提供給學生所需要的最基礎的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應用化學知識分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從化學角度逐步認識自然界,學會用科學的眼光去分析問題,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學習化學知識和技能,繼續(xù)感受化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進一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繼續(xù)推行“高效課堂”策略,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試題方面注重考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同時注重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發(fā)展,在整合三維目標全面考查的基礎上,注意試題的基礎性,探究性、開放性、應用性、教育性和人文性。
二、教學目標
1.認真學習研究《化學課程標準》、教科書和教參。做好學情分析、編寫好學案,明確每一學段的知識,各單元中每一課題的知識在課堂中的具體要求,并聯(lián)系中考會考要求及常見題型,把相關知識進行系統(tǒng)歸類整理、適度的拓展,以使學生能更加清晰地把握知識體系,更好地迎接中考。
2.統(tǒng)觀教材、確定好重點和難點。
(1)抓好常規(guī)教學、抓好基礎知識的全面教學與復習(化學基礎概念原理、準確使用化學用語及化學反應),熟練化學基本計算的步驟和書寫格式,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2)抓好單元知識體系構建,做好知識復習與突破。
(3)抓好考試內容的組織編排,加強綜合訓練。
三、學生分析
1.學習態(tài)度。大多數(shù)學生對化學都有一種共同的欲望——學好化學,且已掌握了一些化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具備了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和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態(tài)度較明確,可以順利地學習和復習。
2.學習情況。由于學生學習了一學期的化學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合作學習意識較強,興趣較濃厚,能為學習新知識奠定堅實基礎。但也有很多差異,如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感、個性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不穩(wěn)定,有待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與合作意識不強,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形成,學習方法不科學等都有待于培養(yǎng)和指導。
3.學生層次??煞譃槿齻€檔次。
尖子生;邊緣生是急需提高、幫助的一類學生;學困生這類學生占有相當一部分比例,應幫助他們,愛護他們,更不能放棄他們,本學期應做好這方面工作。
四、教法學法
應用新方法新理念,立足于課改,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會”。上好點撥自學課,合作考評課,定向反思課等。重視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充分利用討論、調查與研究、家庭小實驗等活動增加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開展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加強學法指導,可通過課前自學、課上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獲取新知識,課下及時了解學生動態(tài),加強課后輔導鞏固,提高能力,使學習更有效。
五、實施教學采取的措施
1、抓好課堂教學的組織、重點的掌握、難點的突破、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積極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
2、積極做好學生的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及時復習小結,把各課題知識整理成知識點,連成知識線,構建“知識網(wǎng)‘,教給學生識記知識的方法,如聯(lián)想記憶、歌訣記憶等。
4復習方式要靈活多樣,可采取精講、精練的方式。也可采用實驗、聯(lián)系的方式,還可以采取課內外結合,合作探究方式等。
初二化學教師工作計劃(二)一、指導思想
我們帶著希望和憧憬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本學期我將繼續(xù)在“課改”新理念和新的《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齊心協(xié)力,落實好學校制定給我組的各項工作,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規(guī)范教學過程。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提煉自身的教學水平,在幫助學生發(fā)展各方面素質的同時,使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學生分析:
本學期繼續(xù)擔任八年級三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這些學生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這樣要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進步。從考試情況來看:優(yōu)等生占10%,學習發(fā)展生占30%??傮w情況分析:學生兩極分化十分嚴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熱情不高,不求上進。而其中的優(yōu)等生大多對學習熱情高,但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存在嚴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識拓展和知識的綜合能力等方面不夠好,學生反應能力弱。
根據(jù)以上情況分析:產(chǎn)生嚴重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八年級開始接觸化學,許多學生對此感到無從下手,不會進行知識的梳理,導致學生掉隊,致使許多學生產(chǎn)生了厭學心理。
三、目標任務
1、理論知識聯(lián)系生產(chǎn)實際、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2、使學生學習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學習常見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礎知識,掌握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學在生產(chǎn)中的實際應用。
3、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初步運用化學知識來解釋或解決簡單的化學問題逐步養(yǎng)成自己動手操作和能力。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4、針對中考改革的新動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適應中考及答案的各種技巧。
5、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6、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huán)保意識等現(xiàn)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方法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學習。
2、備課、上課要抓重點,把握本質。在平日的備課、上課中要把握好本質的東西,
3、在平日講課中學會對比。
4、講究“巧練”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學實驗。
6、跟蹤檢查。
7、加強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管理,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場所。
五、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上冊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三個單元
六、教學難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