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效溝通技能技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精神疾病的患者數在我國有增長趨勢,精神衛(wèi)生領域越來越多地受到全社會和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者的廣泛關注?,F代醫(yī)學模式已逐漸轉變?yōu)樯?醫(yī)學-心理的全新模式。護理的宗旨要求我們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實施人性化服務。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觀念的轉變,住院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如果護患溝通不當,容易產生護理糾紛。因此,在護理工作中,新入院似的護患溝通就對以后住院過程中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效的溝通是增進護患之間的相互理解,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筆者在工作實踐和文獻學習的基礎上現報告如下。
1 護患溝通的定義
護患溝通是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過程。其所交流的內容是與患者的護理及康復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信息,同時也包括雙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溝通。
2 新入院患者的臨床表現
精神科首次入院的患者常常缺乏自知力,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忽視了護患溝通,恰恰相反,正由于患者處于疾病的高峰期,心理很脆弱,又極不情愿地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常常表現出緊張恐懼、焦慮不安等,護理時應該更為小心,因為此時一個小小的甚至是平時習以為常的動作或語言都會引起患者情緒上很大的波動,給今后的治療 和護理帶來相當的負面 影響 。
3 對新入院患者的護理溝通技巧
3.1積極、主動、細心、耐心和恰到好處是順利溝通的手段,要運用適當的語言技巧去了解患者的入院情況和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向患者做自我介紹、管床醫(yī)生護士、住院制度、病房環(huán)境和其他相關項目,在對患者的病情解釋時,做到恰如其分,既不過于夸大病情,亦不輕描淡寫,讓患者和家屬認識到入院治療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使之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即將開始的治療程序。盡量滿足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人格與權利,保守醫(yī)療秘密和個人隱私。向患者或家屬說明保密原則,讓患者安心入院。
3.2在溝通中應積極熱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屬,向他們介紹病房采用的管理模式,告知患者情況,以及病房的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及患者在病房的日常生活,消除患者及家屬對病房的陌生、恐懼感。進行精神衛(wèi)生知識宣傳,特別是對殘留人格障礙的患者,除要盡量采取精神康復訓練措施外,還要幫助家庭成員解決患者不實際的想法或不良行為。這樣有助于增加家庭親密度。對治療方法及效果、檢查知識等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介紹,過于繁瑣不但效果不佳,還可能引起家屬的擔憂,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可待以后再做詳細介紹。對于那些受精神癥狀支配存有自殺、自傷或傷人風險的患者,更應充分與家屬做好溝通,避免矛盾和糾紛的產生。
3.3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素質是護患溝通技巧實施的必備條件:護士的個人素質,在護理服務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端莊的氣質,親切穩(wěn)重的儀表,優(yōu)雅大方的體態(tài)及熟練的技術操作,都會在患者的心中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增加信任感,使他們不安的心情得到安慰。
溝通技能是全球醫(y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1],但是醫(yī)學生溝通技能培養(yǎng)并未受到足夠重視。目前醫(yī)患關系緊張, 醫(yī)療糾紛時常發(fā)生,所以對以后即將從事該職業(yè)的醫(yī)學生的溝通能力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口腔醫(yī)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提高口腔醫(yī)學生的溝通技巧,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是口腔醫(yī)學生提高臨床操作技能的基礎,是減少醫(yī)療糾紛的有效途徑[2],也是現代醫(yī)學模式的要求。
一、目前口腔醫(yī)學生醫(yī)患溝通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理論輕人文素養(yǎng)我國的口腔醫(yī)學教育模式,注重專業(yè)理論和技能知識的培養(yǎng)?,F如今高專院校教學模式基本上仍為第一年學基礎知識,第二年學習專業(yè)課,第三年實習,課堂學習時間居多,而在課堂和實訓教學中,教師忽略了醫(y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 使得學生進入醫(yī)院見習或實習后難以和患者進行溝通,無法有效的工作。
2.學生心理恐懼及不自信由于課堂和實訓教學中,學生欠缺醫(yī)患溝通的能力,所以在剛剛進入臨床,實習或者見習過程中初次接觸病人時都會產生恐懼心理,不知道應該如何向病人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更有甚者,本來對后續(xù)的治療操作掌握很好的,由于對自己缺乏自信不敢進行操作?;颊咴诮佑|到這樣的醫(yī)生時,同樣會產生抵觸心理, 不配合醫(yī)生的相關活動,造成患者與口腔醫(yī)學生的溝通障礙。
3.患者對口腔醫(yī)學生存在抵觸情緒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患者的維權意識也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對實習醫(yī)學生存在抵觸情緒。當然,患者存在抵觸情緒也不是不無道理,一方面是對醫(yī)學生的醫(yī)療技術不夠信任,畢竟醫(yī)學生接觸的患者較少,經驗不夠豐富,診療過程中出現突發(fā)狀況難以解決。另一方面則是與醫(yī)學生溝通存在障礙,醫(yī)學生上實驗課期間所面對的診療對象大部分是模型,根本不需要溝通,直接操作就可以,所以當醫(yī)學生面對真正的患者時,往往手足無措,不知道怎么開始,即使醫(yī)療技術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但學生們會想到老師當時沒有教怎么跟患者溝通,萬一溝通出現問題導致醫(yī)患關系緊張,甚至醫(yī)療糾紛的話,責任就更大了,以至于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基本不與患者溝通交流,直接導致患者反感,從而引起患者對口腔醫(yī)學生的抵觸情緒。
二、口腔醫(yī)學生醫(yī)患溝通能力提升的幾點建議
1.強化人文素質教育
伴隨著科技的進步,醫(yī)療技術也在不斷提升,然而人文素質教育卻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現代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提倡醫(yī)生不僅僅要關注患者的疾病,更要關注患者的心理、社會等致病因素,在治療疾病的同時,給予患者更加貼心的心理支持與心理輔導??谇会t(yī)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如果與醫(yī)療技術不相匹配,不能夠根據患者的情緒、心理反應及時的做出溝通,對患者進行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極容易形成醫(yī)患糾紛。因此,強化人文素質教育,增強口腔醫(yī)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口腔醫(yī)學生的道德情操,引導口腔醫(yī)學生在學會做一名醫(yī)生的同時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醫(y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最終將口腔醫(yī)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養(yǎng)、高超的醫(yī)療技術的全面型人才。
2.強化情境教學實踐
大量研究表明,醫(y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需經大量的實踐。學生在校期間不但要學好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應對各種突發(fā)狀況,傳統(tǒng)的理論授課局限于知識的傳授,忽略了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之間的偏差,而設置不同的情境實踐,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通過不同角色的演繹,使學生們由原來的被動式學習轉變?yōu)橹鲃犹剿?,根據學生們自行設計的情境開展活動,形式多樣,學生們更具有參與感,也給枯燥乏味的學習增添了色彩和亮點,使學習更加高效、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消除口腔醫(yī)學生對患者的心理障?K、樹立自信。
3.強化教師臨床帶教
目的:探討適合ICU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培訓模式的構建與實施方法。方法:評估ICU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構建并實施培訓方案,通過理論培訓、全真模仿、臨床實踐進行核心能力培訓,培訓結束后進行理論及操作考核、注冊護士核心能力問卷調查。結果:20名低年資ICU護士通過系統(tǒng)的培訓,較培訓前各種能力均明顯提高(P<0.05)。結論:通過系統(tǒng)的核心能力的培訓,ICU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明顯提升。
【關鍵詞】
低年資護士;ICU;核心能力;培訓模式
ICU病房集中了現代化的監(jiān)護與急救設備,聚集了全院各科的危重患者,病情復雜、危重,流動性大。而ICU護士既是先進儀器的使用者,又是病情變化最直接的觀察者,也是搶救危重患者的最直接參與者。這就意味著ICU是一個高技術水平、高勞動強度、高風險的醫(yī)療場所,ICU護理質量的優(yōu)劣是ICU救治工作成敗的關鍵之一。目前我院護士進入ICU前的??婆嘤柷啡?,進入ICU后的培訓也未常規(guī)化、系統(tǒng)化。培訓模式仍以師徒帶教為主,缺乏規(guī)范化培訓,部分護士參加院內或其他醫(yī)院的短期培訓班,內容較ICU護士的專科要求相對偏少。ICU??瓶己穗m然定期進行,但無統(tǒng)一標準,不能準確、全面、及時的評價ICU護士的專業(yè)技能及勝任能力。ICU5年以下低年資護士由于臨床經驗少,進入ICU后改變自己的角色較困難,心理壓力較大,更需要進行系統(tǒng)培訓。近年來,我們針對5年內的低年資護士構建并實施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ICU低年資護士20名,均為畢業(yè)5年內,男5名、女15名,年齡19~25歲;學歷:研究生1名,本科10名,大專8名,中專1名;20名護士均評估定為N1級,其中N1級第一階段15名,N1級第二階段5名。
1.2研究方法
1.2.1理論學習集中授課與小組討論相結合。集中授課由我院優(yōu)秀高年資ICU副主任醫(yī)師、主管護師以上擔任,以PPT形式授課,內容包括ICU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專科操作技能、應急技能、管理知識、教育咨詢技能、溝通技能、專業(yè)發(fā)展及職業(yè)道德等。每月授課3次,其中涉及操作及溝通技能,均在理論學習后進行技能培訓及臨床實踐。每4人組成1個學習小組,由1名高年資護士帶領,進行學習討論,內容涉及理論知識、技能操作、溝通能力及學習方法等,針對每位培訓人員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強化學習,查漏補缺。所有授課內容均提供學習材料。
1.2.2技能培訓在本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進行,運用高級仿真模擬系統(tǒng)(ECS),模擬各種急、危、復雜的情況,讓低年資護士在逼真的模擬環(huán)境中進行專門的強化培訓。①模擬場景設置:建立模擬ICU,配備全套ICU設備單元,包括多功能監(jiān)護儀、呼吸機、除顫儀,搶救車內備氣管插管用品及手動呼吸器、全套注射輸液用品和急診用藥,床頭設電源,供氧、高壓供氣及負壓吸引管道等。搶救床上擺放ECS模擬人并與監(jiān)護儀連接。②特殊設置:比鄰建立監(jiān)控室,與模擬搶救室用單向反光玻璃隔開。搶救床上方前后左右設置4部監(jiān)視鏡頭,監(jiān)控臺設置4分割畫面監(jiān)視儀,可以任意選擇監(jiān)視角度,或者顯示監(jiān)護儀的生理數據,并可以全程以4分割畫面錄音、錄像備查。監(jiān)控室與搶救室之間設置對講裝置,工作人員之間另外配備無線對講機。③培訓方法及內容:采用“簡短理論講授+分項技術練習+綜合模擬演練+錄像分析總結”的模式進行培訓。具體培訓內容包括:a.有關心肺復蘇新進展及用藥新理念、危重患者氣道處理、急診呼吸支持等課程的簡短講授。b.使用單項操作模擬訓練器進行急診搶救技能標準化練習,重點在氣管插管、心肺復蘇操作、急性心律失常、急診呼吸機應用、監(jiān)護除顫儀使用調節(jié)、深靜脈穿刺置管等。配合軟件程序,模擬呼吸心搏驟停、呼吸衰竭和嚴重心律失常等病情,輸入ECS模擬急診危重患者。c.學員隨機分組(每組3~4名)在ECS身上進行識別、分析、診斷、搶救治療等綜合演練。指導教師現場提示或引導搶救操作。d.組員輪流承擔搶救指揮、循環(huán)支持、呼吸支持、輸液注藥等不同任務,從不同角度體會搶救中相互交流配合的方式、方法。e.ECS操控員隨時設置臨時斷電、呼吸機故障、氣管插管脫出、呼吸道堵塞及心搏呼吸驟停等特殊情況,由全體組員利用現場一切資源協作應急處置,鍛煉應付突發(fā)意外事件的能力。f.演練過程全程錄像,操作完成后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回放錄像,進行錯誤分析,并再次上機操作改正錯誤,觀察體會正確搶救的結果。
1.2.3臨床實踐由高年資、基礎知識扎實、技能操作熟練的ICU專業(yè)護士進行臨床示教。一對二帶教,先演示,再實踐,培訓人員互相監(jiān)督檢查,指出不規(guī)范及錯誤操作方式,并做記錄。每項操作均要求完成一定數量。所遇問題在小組討論中進行。每周對典型ICU護理病例進行1次教學大查房。責任護士匯報病史,進行體格檢查,進行專項技能操作。由查房帶教人員提出存在的護理問題,提出修改意見,并給出預期護理目標,下次查房時進行考核。
1.3效果評價①理論及操作考核:培訓前后分別進行理論知識、技能操作考核。理論考試內容依據培訓內容出題,滿分100分,85以上分及格。技能操作考核在ECS上進行,依據專業(yè)操作規(guī)范,由護理部組建考核小組進行考核,每人考核6項操作,其中3項必考,3項抽考。滿分100分,單項90分以上合格。②培訓前后分別進行注冊護士核心能力問卷評分,使用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進行自評與他評(考核組成員隨機抽取),定量評價ICU護士培訓前后核心能力的變化[1]。共7個維度,58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計分法,完全無能力到很有能力分別計為0~4分。該量表總體信度Cronbach'sα值0.89,7個維度Cronbach'sα值為0.79~0.86,效標效度γ=0.44[2]。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培訓前后ICU??谱o士理論知識、??萍寄芸己嗽u分比較見表1。
2.2培訓前后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自評評分比較見表2。
2.3培訓前后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他評評分比較見表3。
3討論
護士的核心能力是個人、職業(yè)、專業(yè)能力結構中最為重要的能力,是核心競爭力,又稱為核心勝任力[3]。對ICU??谱o士的要求則是應具備能夠勝任ICU工作崗位要求的一系列知識、技術、能力和心理特質[4]。國內有學者經過詳細研究,初步構建了ICU護士核心勝任力的構成要素理論。包括專業(yè)知識(監(jiān)護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相關知識),專業(yè)技術(??谱o理技術和醫(yī)療儀器使用),專業(yè)能力(評判性思維、人際交往、管理和職業(yè)發(fā)展能力),心理特質(責任心、情緒穩(wěn)定、服務意識和壓力應對等)四個方面。目前國內針對ICU護士核心能力培養(yǎng)模式沒有統(tǒng)一標準,各個醫(yī)院基本是參照ICU??谱o士“三基”要求,以及部分省市開始實行的ICU??谱o士資格認證制度,結合本科室實際情況,對ICU護士進行??婆嘤?,以培養(yǎng)能勝任ICU??乒ぷ餍枰暮细褡o士。我科為適應醫(yī)院整體及ICU專科業(yè)務的快速發(fā)展,初步構建了一套ICU護士核心能力培養(yǎng)體系。經過為期8個月的培訓,從統(tǒng)計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護理人員每一項素質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臨床護理技能、人際關系、教育與咨詢方面提高顯著(P<0.05),提高相對較慢的是科研方面,而領導能力方面提高不明顯(P>0.05),自評與他評各項均無明顯差異。
首先,臨床護理技能的大幅提高,得益于“簡短理論講授+分項技術練習+綜合模擬演練+錄像分析總結”的國際流行技能培訓模式與高仿真的技能培訓環(huán)境相結合的運用。理論講授簡明扼要,運用精簡的語言闡明操作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項;分項+綜合技術練習,使得ICU??拼罅康募夹g操作變得系統(tǒng)條理,不雜亂無章;最后通過個人的錄像回放分析,找出需要改進的方面,進一步提高個人技能操作的準確性及熟練度。整個技能培訓過程,流暢、系統(tǒng),理論講解精練,易于記憶;配合模擬演練,強化理論知識,以理論指導操作,培養(yǎng)獨立分析思考判斷、獨立搶救的能力,使技能操作從一個個獨立的分散練習,變成有機組合的整體技能體系,使得培訓人員能融會貫通所學技能;適時的錄像回放則是進一步精細化操作過程,使技能掌握更加嫻熟、精準。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仿真模擬體系的建立,可以在高度還原ICU護理實景的基礎下,不增加護理操作對危重患者造成的二次傷害,培訓人員得以進行反復多次的仿真練習,使培訓人員身臨其境,提高技能操作成功率的可轉移性,使所學技能操作能熟練、高效運用于臨床。其次,人際關系、教育咨詢等溝通能力通過培訓亦得到顯著提高。目前在ICU臨床一線護士普遍年齡偏輕、年資偏低,缺乏臨床經驗,獨立應急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溝通技巧,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護理質量的持續(xù)進步[5]。因此增加ICU??谱o士的培訓工作中關于健康教育咨詢、人際關系、溝通技巧方面的能力亦非常重要。此次培訓中,我們加強了小組溝通討論,相互查漏補缺,相互學習交流促進;在技能培訓中,加強人員之間的相互溝通配合演練,通過錄像回放,反復強調高質量的溝通與配合,所帶來技能操作的高質量及高成功率。并通過臨床實例,講授與患者家屬、與其他醫(yī)務人員溝通的技巧與重要性,并親身體會與學習。培訓的結果顯示,從多途徑講授及培養(yǎng)溝通的技巧,能進一步促進對專業(yè)理論及專業(yè)技能的掌握,培訓人員因此能更多地參與教學過程,使得學員在有限的培訓期間得到更快的提高。
該項培訓模式中,提升相對較弱的是科研與領導能力。一方面由于參與培訓的人員年齡均<25歲,工作經驗、人生閱歷缺乏;另一方面培訓人員中研究生學歷偏少(1名),大專及以下學歷所占比重較大(9名),可能是科研能力提升不顯著的重要原因。本次培訓中,針對科研能力較弱方面做了一定的強化培訓。詳細講授包括怎樣從實際工作中發(fā)現問題,找出問題的關鍵,提煉總結方法,如何進行科研論證等的科研思維方法;并進行文獻檢索、醫(yī)學統(tǒng)計、論文寫作等科研知識講座。由于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是長期的過程,并需要相關理論知識的積累,因此,通過讀書深造、研讀文獻、多寫多練將有助于提高ICU??谱o士評判性思維及科研能力的提升,從而進一步促進核心能力的提高。系統(tǒng)高效的培訓模式,是在有限時間內迅速提高ICU??谱o士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徑。培訓結果經統(tǒng)計分析顯示,通過理論與實踐科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及高科技仿真模擬系統(tǒng)的運用,培訓人員的綜合素質各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理論與技術操作方面成績顯著,人際溝通也得到明顯進步。同時也觀察到,科研及領導能力等方面提升不明顯。提示我們在今后的培訓過程中應加強薄弱能力的培養(yǎng)。
這一次,我們從世界各地651個企業(yè)(其中57%來自亞太地區(qū),18%來自歐洲,20%來自北美地區(qū),剩余5%來自拉丁美洲)收集了數據并做了研究與分析,這也是我們連續(xù)10年來的第六屆調研,結果發(fā)現:通過對企業(yè)文化與行為的深入了解,溝通和變革行為管理最佳的企業(yè),其績效表現可能顯著超越同業(yè)3.5倍(圖1)。
那么,怎樣才能建立有效的溝通與變革管理呢?
十年前,我們第一次進行“溝通與變革管理”投資回報率調研時,建議組織專注于三個層次――組織基礎、組織戰(zhàn)略和組織行為――從而創(chuàng)建有效的溝通與變革管理項目,推動企業(yè)商業(yè)目標的實現。
到今天來看,區(qū)分企業(yè)是否成功的關鍵要素聚焦于四個主要方面,它們構成了 2003年報告中建議的“組織基礎”。如果應用得當,這四個方面可以催生組織期望的文化,增進溝通與變革項目的有效性,促進組織所需要的員工行為,從而實現商業(yè)戰(zhàn)略(圖2)。
根本:理解文化與行為
有效的溝通與變革管理的目的是促進員工的積極行為,但如果沒有企業(yè)文化和行為意識作為基礎,企業(yè)成功的幾率則可能會降低。
如果不能激勵企業(yè)員工共同參與、積極響應,即使是最杰出的商業(yè)戰(zhàn)略也可能會失敗。企業(yè)如果提出創(chuàng)新的戰(zhàn)略主張,那么就需要全體員工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考,彼此分享創(chuàng)新的觀點。最成功的企業(yè)會積極打造與企業(yè)戰(zhàn)略相一致的組織文化。通常的做法包括:明確需要哪些員工群體及哪些文化要素來支持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對企業(yè)員工進行分類,明確什么可以激勵不同組群員工的行為,使其能幫助企業(yè)實現目標;根據上述信息,基于人才生命周期為每個關鍵員工群體制定雇傭條件和獎酬激勵。
基礎:構建有吸引力的員工價值主張,并付諸實踐
員工價值主張 (EVP) 即“雇傭協議”,包含了組織中員工體驗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員工所得利益(工作經驗、機遇與獎酬),也包括組織所期望的員工回報(員工的核心能力、積極努力、自我提升、價值觀與行為)。
高效企業(yè)在以下三個方面有卓越的表現:
高效企業(yè)借鑒對消費者市場的劃分方法,根據員工的技能或發(fā)揮的角色,以及員工不同的個人特點和社會定位,將員工分為不同的群體。相較于低效企業(yè),高效企業(yè)會有兩倍的可能性來花時間了解什么能激發(fā)不同群體員工的積極性。
最高效的企業(yè)會創(chuàng)建差異化的員工價值主張,以培育組織所需的文化與行為,來實現其商業(yè)戰(zhàn)略目標。最高效的企業(yè)有多于三倍的可能性去關注驅動企業(yè)成功的行為,而不是主要關注項目成本。
在最高效的組織中管理人員的有效性在履行員工價值主張方面表現十分突出。這些管理人員不僅會向員工說明“雇傭條件”,而且會兌現承諾(圖3)。擁有正式 EVP且鼓勵管理人員充分利用 EVP的企業(yè),會對實施 EVP的管理人員給予更多的關注。
戰(zhàn)略:發(fā)動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的變革管理
大多數企業(yè)變革項目沒有實現既定目標,僅 55%的變革項目在初始階段取得成功,而僅四分之一的變革項目取得了長遠的成功。
管理人員可成為成功變革的催化劑――前提是讓管理人員做好變革的準備,并對其在企業(yè)變革中的作用實施問責。幾乎所有的企業(yè)都會對管理人員進行技巧培訓,但僅有四分之一的企業(yè)認為這些培訓真正起到作用。最好的企業(yè)都會加大對管理人員培訓的投入,使他們在變革時期給予員工更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傾聽員工訴求并給予堅定有力的反饋(圖4)。
行為:打造企業(yè)社區(qū)文化,促進信息分享
過去,企業(yè)側重于維持層級式的工作關系,并在員工工作與客戶反饋之間確立清晰的鏈接。現在,熱衷于新技術的員工,則正在線上與線下建立一種更為輕松、協作的工作關系。表現最好的企業(yè),則正在打造企業(yè)社區(qū)――培養(yǎng)各層級的員工與企業(yè)的共生觀念。
以下這些方面,讓成功打造企業(yè)社區(qū)文化的企業(yè)脫穎而出:
筆者2013年在新加坡參加TrainingofTrainers培訓期間,感受到新加坡不僅護理人力資源充足,而且非常重視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知識、技能(ASK)培養(yǎng),臨床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各項護理落實到位。相比之下,我院近年來由于規(guī)模擴大,護理隊伍年輕化,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的核心能力較為欠缺,影響了我院優(yōu)質護理的深化和推進,急需提高護理人員的核心能力。我們借鑒新加坡TOT項目的1+5培訓模式,對全院各科優(yōu)質護理組長進行培訓,提升責任護士核心能力,促進全院護理人員提高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能力的提高,提供優(yōu)質、安全、滿意護理。
2項目設計
2.1基線調查
為了了解學員對培訓的需求,我們首先進行了基線調查,了解學員對培訓的需求和培訓意向。
2.2確定重點
根據調查結果,圍繞學員培訓需求,確定培訓重點為應用護理程序的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態(tài)度、知識、技能、護患溝通能力、護理評估能力、護理評價等。
2.3培訓流程
討論確定培訓流程,安排授課教師、授課內容,準備培訓講義和PPT;確定培訓對象、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完善各項教學設施的準備;設計制定簽到表、調查表、考核表、反饋表。并在培訓前對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測試,培訓后再次考核,對比兩者的差異程度,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3項目實施
3.1培訓內容
結合培訓前調查結果,本次培訓共安排五位老師授課,培訓內容緊緊圍繞責任制整體護理所要求護理人員具備的核心能力展開?!秳偃瘟?zhí)行力學習力》重點闡述護理人員提升態(tài)度知識技能(ASK)的重要性,促進學員轉變觀念;《護理評判性思維的臨床應用》,從專業(yè)角度闡述評判性思維的應用,促進學員掌握方法;《責任評估體現專業(yè)》重點強調護理評估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學員轉變行為;《臨床工作中的護患溝通》結合典型案例講解,促進學員掌握技巧;《護理評估》強調護理程序是一個動態(tài)、持續(xù)、循環(huán)向上的過程,促進學員反思陳舊的工作模式。培訓內容貼近臨床,緊扣實際,具有專業(yè)性、實用性。
3.2培訓對象
本次培訓得到護理部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并申報為荊州市市級繼續(xù)教育項目,參加培訓的學員不僅有優(yōu)質組長,還有臨床各科的護士長、健康教育組長、年輕護士、進修護士,達到培訓效益的最大化。
3.3培訓特點
3.3.1團隊協作:護理部領導對培訓資料的準備給予親自指導;護理部大力支持,派遣工作人員進行項目協助;小組成員通力協作,共同努力完成培訓項目任務。
3.3.2注重互動:培訓過程中注重互動,課堂氛圍融洽。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等多種有效教學方法相結合[3],提高培訓效果。
3.3.3精簡高效:每位老師授課時間小于30分鐘,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培訓內容,精煉、簡潔,體現工作的高效率。
4實施效果
4.1知識改善
項目實施前后,各進行了一次核心能力相關知識測試,培訓后成績提升60.76%。其中ASK相關知識提升46.83%;護理評估相關知識提升66.67%;評判性思維相關知識提升76.17%;護理評價相關知識提升35.73%;護患溝通相關知識提升79.23%。
4.2態(tài)度改善
培訓后評價反饋顯示:95%的學員選擇“我能將所學到的知識用于我的工作”;100%的學員選擇“我要將項目中學習到的態(tài)度、知識、技能傳播給其他人”。
4.3技能改善
在培訓前后考核關于“護患溝通技巧”的內容中,培訓前僅有12.5%的學員知曉,培訓后知曉率達到95%,改善幅度達77.5%。
4.4學員滿意
培訓項目結束后,對學員的反饋評價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98.74%的學員對本次培訓給予肯定。
5分析總結
關鍵詞:總復習 課標 考試說明 知識 方法 能力
多年的高三復習課使我積累了一些實戰(zhàn)經驗,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現總結歸納出下列六個方面的復習策略,供同行們關注和分享,以便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提高認識定策略
對物理總復習必須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才能高屋建瓴、運籌帷幄。以前學習的內容都是分節(jié)分章進行,所以學生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能不全面、不系統(tǒng)、不完整。而總復習就要求師生在知識上縱橫溝通,連線織網,夯實基礎;在方法上要開闊思路,歸納總結,熟練掌握;在能力上要注重過程,積極培養(yǎng),力求加強??磥韽土暡皇侵R的簡單重復,而是在知識、方法、能力諸方面具有顯著的提高、升華的特征,因此物理總復習就必須重認識、講策略、得效益。
二、注重二研明三點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和實施教學的根本,而《考試說明》是高考命題的依據,對試題的結構、性質、內容、形式都有明確界定。所以研讀它們,吃透它們,會對總復習有著明確的指導意義。通過仔細讀、認真研,方能挖掘出它們的內涵與奧妙,從而少出狂力、少走彎路、省時高效。
對于課程標準的深入研究,就是要把握各個知識點處于哪個知識層次,是識記、是理解、是掌握還是會應用?根據不同的層次要求來安排復習的重點、難點以及把握知識的難度、深度和廣度,這才是最科學合理、最有實際意義的復習。
對于《考試說明》的認真探討,就是能明確高考試題考點與樣式,從而使針對性更強、聚焦率最高。例如說明中對考生提出了五種能力要求,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能力、實驗能力。我們的復習中就可以選編對應的仿真題,舉一反三,加強練習,提高命中率。
三、回歸課本夯基礎
教材是自然科學歷史的沉積,是眾多專家學者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教學最基本的依據,同時又是新課標的主載體、高考命題的總原則。在總復習過程中,課本堅決不能丟,要牢牢抓住課本,重視課本,夯實基礎,在教材中尋試題影子,找規(guī)范答案。凡課本上的概念、原理、實驗、插圖、例題、結論、思考與討論、問題與練習,按小組分配給學生看、講、練;提倡學生在課本上圈、點、畫、注,平時練習有意識安排一定數量課本上的衍生題,使同學們與課本間關系更加密切、更加熟識。
四、強化參與教方法
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只點撥、啟發(fā)、誘導,教給方法;學生勤思、鉆探、多練,掌握技能。復習概念時要追求其物理意義、必然性、唯一性、單位及與其他物理量間的關系;復習原理時要探索其內涵、來源、表達方式、明顯現象、功能、使用時注意事項等。遇到選擇題常用剔謬法和樹標法,剔謬法原理是“吹盡黃沙始到金”,而樹標法依據是“樹正邪自滅”。遇到計算論述題,總原則是吃透物理現象,追究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模型,尋找物理原理,挖掘隱含條件,抓牢臨界狀態(tài),摸準題設突破口,確定問題解決最佳方案??傊?,在復習中知識、方法、能力要同步走,提高品位,力求高效。
五、突出特點強能力
實驗是物理學突出的特點,是探索物理規(guī)律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學科測試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的做法是:1.從高三第二學期開始,把高中物理學中的所有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分力、熱、光、電、原子物理五大部分在五個實驗室全部展出,借雙休日全天對高三理科學生開放,讓同學們自由結組查缺補漏,重做實驗。2.讓學生從儀器使用與操作、實驗原理與方法、實驗結果與誤差分析、實驗設計與創(chuàng)新、基本技能與技巧五方面進行全面總結,加深記憶。3.抓重點,搞落實,特別是基本儀器的使用、物理常數的測定和基本規(guī)律驗證三個方面,讓同學們互問互講,真正理解且能動手會做。4.物理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最佳途徑,我們不失時機、多方滲透,這樣就會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各種素質,促進教學質量快速提高。
關鍵詞急診;預檢;護理機智;養(yǎng)成
Abstract The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took the hospital quit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offices, nurse quick-wittedly smoothly develop to the nurse work essentially. The article explained nurse quick-witted concept, the discussion influence nurses quick-wittedly fosters the factor, the different stage nurses the training plan as well as the effect appraisal which quick-wittedly fosters, expected offers a few ordinary introductory remarks so that others may offer their valuable ideas.
Key WordsEmergency;Nurses quick-wittedly;Fosters
護理機智是指護士在臨床護理中善于處理突發(fā)事件的一種綜合能力,是護士護理才能及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是護士長期臨床實踐經驗的不斷積淀和升華,所以,其獲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主要靠臨床工作中的教育培養(yǎng)和個人日積月累的實踐經驗總結。
護理機智直接影響護理質量高低,尤其是在急診科,急診科是急、危、重病人集聚場所,其大部分工作都是非程序性工作、突發(fā)性強,患者不但多且流動性高,除了病人及家屬希望得到快捷、高效、優(yōu)質治療和護理外,還會遇到許多預想不到的突發(fā)事件,因此急診護士除了具備一般護士應具有的實際操作能力等護理技能技巧外,還特別要求具備綜合分析能力和較強應變能力,在面對突況時,需具有較強應變能力,通過細致觀察、敏銳思維和正確判斷,善于從現象中發(fā)現、分析、找出問題本質。護士的這種綜合分析和應變能力是以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及熟練的技能技巧為基礎的,并善于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總結,才能逐漸培養(yǎng)和形成。因此,護理機智尤其是急診科的護理機智養(yǎng)成對急診護士減少糾紛、順利開展工作尤為重要。上海浦東新區(qū)公利醫(yī)院急診針對護士機智的培養(yǎng)制定并實施了系列培訓計劃,取得了滿意效果,簡單介紹如下。
1影響護理機智養(yǎng)成的因素
總體來說,影響護理機智養(yǎng)成的因素很多,如護理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熟練的專業(yè)操作技能技巧以及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等,除了這些以外,主體豐富的經驗、閱歷和寬廣的視野以及個性特點,甚至本人的身體素質等都對護理機智養(yǎng)成與發(fā)揮有直接影響。當相同或類似刺激再次出現時,主體會有一定適應性和耐受性,急診新手和老手在遇突發(fā)事件時緊張程度和處理方式大不一樣就說明了經驗對護理機智養(yǎng)成的意義;一個性格外向、樂觀的人容易被別人理解和獲得別人幫助,人際矛盾很容易獲得解決;另外,疲勞、消耗、困倦、患病的肌體狀態(tài)也會使主體處于非最佳心理準備狀態(tài),從而降低處理突發(fā)事件能力。下邊簡單說明影響不同年資護士護理機智形成的因素。
1.1從事臨床護理工作二年以內的護士
1.1.1理論知識
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護士存在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缺乏靈活運用知識的現象,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知識欠缺不僅局限于專業(yè)知識,還表現在法律知識及相關邊緣交叉學科知識欠缺,我們知道,理論知識素養(yǎng)是一個人素質和能力形成的基礎和前提條件,理論知識欠缺不但制約護士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也導致患者對護士的低信任,因此,持續(xù)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是護理機智養(yǎng)成的基礎條件。護士只有掌握寬泛的理論知識、熟悉各種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及時準確地觀察病情變化,隨時向醫(yī)師提供可靠情況,防患于未然或使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tài),也才能為不斷提升處理突發(fā)事件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1.2.2專業(yè)技能技巧
能力形成不是憑空的,在掌握了知識后還必須通過練習和操作形成初步技能和熟練技巧,才能形成自動化的穩(wěn)定的能力。眾所周知,急診科的許多先進醫(yī)療儀器,急診病人有別于專科病人的發(fā)病急、病情復雜多變、時間性強、隨機性大、可控性小等特點,這都要求急診護士必須具有精湛嫻熟的專業(yè)技術,這樣才能底氣十足、神情氣閑、有條不紊地處置突發(fā)事件,而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護士,一般來說,她們科護理技術操作不熟練、護理基本技能差、技術水平也比較低,所以不斷加強臨床專業(yè)技能技巧練習和培訓是必須的。
1.1.3溝通能力
良好有效的溝通是減少護患矛盾糾紛的一劑良藥,尤其是在急診工作中,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技巧對做好工作,減少投訴非常重要,很多情況下急診出現的問題大多與主體的溝通技能技巧水平相關,尤其是剛步入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更是如此,因此要逐步構建以人為本核心理念,視患如親,對服務對象耐心解釋和溝通,把提高新入職護士的溝通能力作為該階段護士培訓不可缺少的內容。
1.1.4護理經驗欠缺
與高年資護士相比,新護士看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等往往是片面的,尤其是在面臨突發(fā)事件時,護理工作經驗不足表現的非常明顯,往往會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決策和應對,缺乏冷靜分析和恰如其分處理。因此,介紹和學習間接經驗、不斷總結直接經驗是至關重要的。
1.2 三至五年以內的護士
該階段護士的一般特點是:有了一定的臨床護理經驗,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评碚?、技術操作及難度較大的護理操作不夠嫻熟,有待提高;主動服務意識及法律意識亦需強化,個別護士對患者服務態(tài)度生硬,與患者溝通不良,因此,該階段護士應特別注重其??萍寄芗胺绽砟钆囵B(yǎng)。
1.3六年以上的護士
該階段護士具有較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與扎實的護理技能技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能做到處理問題冷靜沉著,搶救病人快而不亂,已經實現了新手到老手的轉變,具備較高的護理機智,若科研能力與管理能力再上臺階的話會百尺竿頭,更上層樓。
2針對各階段護士特點,制定不同培訓計劃
2.1工作兩年以內護士的培訓
2.1.1理論培訓
新護士到崗的第一個月,基本掌握基礎護理學有關內容,熟悉搶救物品的位置、搶救物品及藥物準備及使用,熟悉本護理單元工作環(huán)境及各類物品取放,為贏得患者對護士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信任和護理機智養(yǎng)成創(chuàng)造基礎條件。聘用期內除護理部、科內組織的業(yè)務學習及考核外,每月組織新護士進行理論考核,考核內容為三基內容及護理專業(yè)理論知識、??评碚撝R以及專業(yè)知識以外的法律知識和相關的邊緣交叉學科知識等內容。
2.1.2綜合素質培訓
新護士到崗的第一個月,實行一對一帶教,帶教老師由經過護理部帶教資格考核、經驗豐富、工作責任心強、經過科內培訓的老師帶教。第一個月內,基本掌握醫(yī)院有關規(guī)章制度、法律法規(guī)、崗位職責、護士儀表、行為語言規(guī)范、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等。聘用一到兩年內,學習并掌握實用期的內容,重點是學習并基本掌握溝通的技能技巧與方法。宏觀層面樹立重視溝通觀念和意識,注重儀表、審美等綜合能力培養(yǎng),開展護理心理學、護理美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學習,滿足多元化知識結構需要,組織禮儀、美容知識講坐,開展旅游、美在我心中等多項活動。
2.1.3操作培訓
試用期掌握基本護理操作技能,聘用期加強護士業(yè)務技能訓練,定期組織操作、理論考核,制定每月明確的考核目標,強化訓練,利用每周一和周五晨交班時進行科內理論知識隨機提問,每月進行兩項操作考核,如:呼吸機、除顫儀的使用等,對重病人和疑難病例進行護理會診等形式,使該階段護士熟練掌握基礎及??谱o理操作,在理論與實踐中得到持續(xù)提高。
2.2工作三到五年以內護士的培訓
除參加護理部組織的理論與操作考試外,科內每月組織參加一項操作考試,每月進行一次理論知識考核,考核內容為??浦R及技能。使該階段護士具有高尚職業(yè)道德、良好溝通能力、熟練基礎護理操作技能及配合??茡尵鹊闹R及技能技巧,并能指導臨床實習生的實習工作。
2.3六年以上的護士培訓
除參加護理部組織的理論與操作考試外,科內每兩個月組織一項操作考試,每三個月組織一次理論考試,無故缺考或考試成績不及格者均與獎金掛鉤,使該階段護士具有綜合護理能力和熟練的??谱o理操作技能(如心電監(jiān)護、心肺復蘇、呼吸機、除顫儀的應用等),具有較扎實的基礎醫(yī)學理論和??谱o理知識,掌握專業(yè)的新知識和新技術,以及急救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帶教臨床實習生的工作能力。
3靈活機動的排班制度
急診科統(tǒng)管著急診預檢臺、搶救室、留觀室、暫觀室和補液室?guī)讉€科室,護士較多,能力參差不齊,管理難度大,如何做到合理排班,優(yōu)化組合,以最大限度調動大家工作積極性和互相取長補短,使每個護士都能夠在自己最適合的崗位發(fā)揮最大作用,一直以來都是困繞護士管理工作的一大難題。我科對工作兩年以內的護士,以急診補液室崗位為主,未取得護士職業(yè)證書前,不得單獨上中夜班,這使新護士的基本技能得到迅速提高;對工作三到五年的護士,以留觀室和暫觀室崗位為主,通過臨床護理實踐,使該階段護士綜合護理能力得到較快提高;工作六年以上的護士以搶救室、留觀室和補液室主早班、帶教老師崗位為主。同時每天排一個跳班,以備中夜班急救病人多,有突發(fā)事件如有成批傷時協助中夜班護士,該班由留觀室和搶救室護士輪流執(zhí)行,利于護士全面培養(yǎng),為人員調配提供基礎。
4效果評價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觀念的轉變,現代醫(yī)學模式已逐漸轉變?yōu)樯铷D醫(yī)學―心理的全新模式,整體護理的推廣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住院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如果護患溝通不當,容易產生護理糾紛[1,2]。對特殊的住院精神科患者的溝通尤為重要。筆者在精神科病房工作十余年,對護患溝通技巧談幾點體會。
1 對首次入院患者的護理溝通技巧
精神科首次入院的患者常常缺乏自知力,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忽視了護患溝通,恰恰相反,正由于患者處于疾病的高峰期,心理很脆弱,又極不情愿地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常常表現出緊張恐懼、焦慮不安等,護理時應該更為小心,因為此時一個小小的甚至是平時習以為常的動作或語言都會引起患者情緒上很大的波動,給今后的治療和護理帶來相當的負面影響。積極、主動、細心、耐心和恰到好處是順利溝通的手段,要運用適當的語言技巧去了解患者的入院情況和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向患者做自我介紹、管床醫(yī)生護士、住院制度、病房環(huán)境和其他相關項目,在對患者的病情解釋時,做到恰如其分,既不過于夸大病情,亦不輕描淡寫,讓患者和家屬認識到入院治療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使之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即將開始的治療程序。盡量滿足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人格與權利,保守醫(yī)療秘密和個人隱私。向患者或家屬說明保密原則,讓患者安心入院。
2 重視患者家屬和社會關系的溝通
精神病患者需要家庭和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的長期照料和支持,強大的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對病情的康復至關重要。往往在護患關系的溝通中僅僅重視患者的恢復而忽視了“家”的神奇效果。其實有許多患者的發(fā)病病因正是因為家庭和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才造成的。處理好這種護患關系的溝通最大的技巧就是和患者家屬,社會關系和諧溝通。家庭成員因長期難以忍受患者發(fā)作時的精神癥狀或緩解期殘留的人格障礙時,難免會產生厭惡心理。加之外部社會,鄰里對精神患者及其家庭所存在的歧視和偏見,也易使家庭成員將其歸咎于患者,從而導致家庭親密度下降,影響患者的家庭適應性。提高患者的家庭滿意度應從關懷、疏導、支持和鼓勵等方面入手。在溝通中應積極熱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屬,向他們介紹病房采用的管理模式,告知患者情況,以及病房的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及患者在病房的日常生活,消除患者及家屬對病房的陌生、恐懼感。進行精神衛(wèi)生知識宣傳,特別是對殘留人格障礙的患者,除要盡量采取精神康復訓練措施外,還要幫助家庭成員解決患者不實際的想法或不良行為。這樣有助于增加家庭親密度。對治療方法及效果、檢查知識等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介紹,過于繁瑣不但效果不佳,還可能引起家屬的擔憂,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可待以后再做詳細介紹。對于那些受精神癥狀支配存有自殺、自傷或傷人風險的患者,更應充分與家屬做好溝通,避免矛盾和糾紛的產生。
3 不能忽略精神疾病以外的合并癥
對于控制穩(wěn)定期的精神患者,及時處理合并的器質性疾患是改善護患關系的促進劑。住院精神患者中合并器質性疾患的占很大的比例。常表現為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呼吸道、尿路、皮膚感染等。合理地控制血壓,調整血糖,抗感染等等措施,不但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提高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進一步融洽護患關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住院精神患者患有高血壓,在護理上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情況,讓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壓有無異常,加強健康宣傳教育,用通俗、明了的語言講解高血壓病的知識。使患者對高血壓病有一個正確認識,增強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糾正其種種不良的心態(tài)和錯誤的認識,引導其積極配合治療,避免血壓波動過大。指導建立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忌煙酒,并適當參加一些文娛活動,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做到勞逸結合。指導患者進食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清淡食品,治療后不僅精神癥狀及血壓控制,也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
4 運用心理學的方法維護患者的自尊心
由于社會及家庭對精神疾病的偏見和歧視,加上疾病的影響,入院期間的患者會產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情緒障礙,如焦慮、急躁、自卑感、孤獨、恐懼、期待、無助、情緒不穩(wěn)等。因此運用心理學的方法維護患者的需要是改善護患溝通,融洽護患關系的有效手段。觀察患者的、步態(tài)、手勢、動作、面部表情,尤其是目光等[3],目光的接觸是面部表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光的接觸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號,表示尊重并愿意傾聽對方的講述,此外還可以通過目光的接觸來判斷患者的需求指數,交談中運用目光接觸技巧時,護理人員要注意視線的方向和注視時間的長短。一般目光大體在對方的嘴、頭頂和臉頰的兩側這個范圍活動為好,給對方一種很恰當地、很有禮貌地看著他面部的感覺,并且表情要輕松自然。其次是眼神,恰當地運用眼神,能調節(jié)護患雙方的心理距離,在護患溝通中,護理人員首先必須是一個好的傾聽者。當患者向你訴說時,不應左顧右盼,而應凝神聆聽,患者才能意識到自己被重視、被尊重。在認真傾聽患者談話內容的同時,要注意通過患者說話的聲調、頻率、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及移動等,盡可能捕捉、理解患者所傳達的所有信息。仔細體會患者的弦外之音,了解并確認溝通過程中患者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同時要采用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等非語言信息給予響應,表明自己在認真傾聽[4]。維護患者的自尊心,尊重患者,要用真誠和寬容理解的態(tài)度使患者感到溫暖,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用親切的語言與患者交談,常言道“良言美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甜言美語不是花言巧語,而是發(fā)自內心的真誠的語言,不虛偽,不做作,用這種話來打動患者的心,讓患者感到溫暖,了解他的需要。學會尊重患者,言行要有禮貌,舉止要文雅。切忌埋怨指責患者,無論這種隱私在別人眼里是多么的不齒,盡量避免談及患者敏感的事,及不愿涉及的忌諱和隱私。更不能以其體態(tài)的滑稽、語言內容的荒謬而加以取笑。把握患者和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依據不同特征在適宜的場所予以適當的贊揚和鼓勵,以激勵患者的自信心和滿足感,維護患者的自尊心。在護患溝通中,護士使用適當的觸摸可以起到治療作用,能表達關心、理解和支持,使情緒不穩(wěn)定的患者平靜下來,觸摸也是護士與視覺、聽覺有障礙的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方法。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不能達到時要誠懇的給予耐心的解釋,避免傷及其自尊。在自尊心得到滿足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患者能主動地改善護患關系,更好地配合治療。
5 不斷提高的護理素質是護患溝通技巧實施的必備條件
護士的個人素質,在護理服務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護患關系是醫(yī)療活動順利開展的堅實基礎。端莊的氣質,親切穩(wěn)重的儀表,優(yōu)雅大方的體態(tài)及熟練的技術操作,都會在患者和家屬的心中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增加信任感,使他們不安的心情得到安慰。潔白整齊的工作服不僅有預防和隔離的作用,還代表著護士的尊嚴和責任。優(yōu)雅健康的姿態(tài),自然親切的表情,得體的舉止,是護士必備的基本素質。人性化的微笑服務,關心、愛護、體貼的情感,誠實的美德使備受病魔折磨的患者感到友善、安全、平靜、幸福和滿足。有助于積極進一步溝通。精神科護士必須具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和高度的責任感,并熱愛精神科護理專業(yè),具有無私奉獻精神;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患者在病態(tài)下對護士無禮,護士不能因此而出現不滿情緒,更不能出現報復行為;要有穩(wěn)定的情緒和良好的性格,對憤怒、憂慮等負面情緒有較強的克制力,保持樂觀自信的情緒和飽滿的工作熱情。精神病患者住院時間長,對知識的需求面廣,除基本的護理技能外,精神科護士要有更廣博的知識,護士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精神科知識宣教,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心理引導;解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疑問;對患者講解藥物不良反應表現與應對,舒緩患者的心理壓力或不舒適感;教患者學習生活技能,學習社會應對知識和處理人際關系等,要適應護理服務市場的需要,精神科護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和過硬的操作技能以及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這是提高護患溝通的紐帶。護理人員必須意識到追求護理質量高效,熟練掌握護理業(yè)務,加強三基、三嚴訓練,才能更好地勝任崗位要求。完備的護士業(yè)務素質與技能是保證護理服務安全、高效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在平時工作中不斷鍛煉,不斷嫻熟自身的技術。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修養(yǎng)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提高精神境界。也只有這樣才能與患者進行圓滿地溝通。
總之,在護理工作中對不同的患者應用不同的溝通技巧,能夠穩(wěn)定患者情緒,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護患交流,更有利于治療護理,更有利于患者的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 劉曉紅.護理心理學.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社,1998,206-207.
2 李旭.國內外護理新進展.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48.
Discussion on the clinical teaching of seven-years program medical students
YE Yumei XU Rong WANG Le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Clinical teaching is a crucial stage during medical student training. How to improve clinical medicine of seven-years-program students' clinical skills while enhancing their psychological and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develop comprehensive medical personnel, is a major problem in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to explore. This paper mainly talks about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in improving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e, strengthening their anti-pressure ability and enhancing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
[Key words] Seven-years program; Medical student; Clinical teaching
首都醫(yī)科大學從成立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以來,一直實行“七年一貫、本碩融通、加強基礎、注重素質、整體優(yōu)化、面向臨床”的培養(yǎng)模式。七年制醫(yī)學生在校期間實行兩階段教育,即前三年于校本部完成基礎教育,后四年于臨床醫(yī)學院完成的臨床教育。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從2005年開始承擔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臨床教育工作,每年招收近40名學生,目前已培養(yǎng)出很多高素質的醫(yī)學人才。臨床教育是醫(yī)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階段,保障醫(yī)學教育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必要手段。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筆者一直以提高七年制醫(y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加強其抗壓能力、增強其醫(yī)患溝通能力為臨床教學工作宗旨?,F將多年來臨床教學體會做以下總結與分析:
1 提高臨床實踐能力
七年制醫(yī)學生因其特有的培養(yǎng)模式,以及課程多、時間短的結構特點,教學計劃安排十分緊湊,大致分為四部分:臨床專業(yè)課程學習及見習;臨床內、外、婦、兒通科輪轉實習;二級學科定向實習;科研能力培養(yǎng)及碩士畢業(yè)論文完成。其中,前三部分主要在于提高醫(y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如何使醫(yī)學生高效利用見習及實習機會,最大限度提高其臨床實踐能力是近年來的工作重點之一。
1.1 扎實醫(yī)學生理論基礎
扎實的醫(yī)學理論基礎是醫(yī)學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得心應手的前提。七年制醫(yī)學生進入臨床學習后需要完成1年余的醫(yī)學專業(yè)理論課程學習。在此階段,學習環(huán)境由學校變?yōu)獒t(yī)院,學習內容由基礎變?yōu)榕R床,需要學生們盡快適應這種轉變[1]。多年來,我院采用往屆優(yōu)秀學生經驗交流的方式,學生們普遍反映收獲較大,非常有助于盡快掌握臨床學習方法。此外,大量的專業(yè)知識在短時間內輸入大腦,學生們對知識理解的深度及掌握的牢固程度均不足,需要在后期臨床實踐中不斷鞏固[2]??刹捎枚ㄆ诮M織學習討論會的方式,學生間將各自臨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相互分享,并對相應疾病的理論知識予以回顧總結,讓其真正做到做自己的老師,相互學習。
1.2 激勵醫(yī)學生積極參加臨床見習
臨床見習是理論向實踐過渡的關鍵階段。見習的目的是通過觀察標準化患者的典型癥狀、體征,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培養(yǎng)醫(yī)學生臨床思維方法,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為進一步臨床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何激勵醫(yī)學生積極參加臨床見習是我院近年來一直努力探索的問題之一,筆者有三方面的體會,即介紹、監(jiān)督、協調。首先,在醫(yī)學生第一次由課堂走向臨床前,作為班主任,需要對帶教老師、臨床環(huán)境、可能出現的問題、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全面介紹,以盡可能消除學生對未知的恐懼,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臨床見習[3]。第二,監(jiān)督是見習過程中督促學生必不可少的方法。平時成績及表現成績的雙線評分制度是實現監(jiān)督的基礎。由帶教老師根據出勤情況記錄平時成績,同時每次見習選擇一名學生主要負責問診、查體、完善輔助檢查,并做簡要病例匯報,帶教老師根據表現評分,每名同學最終見習成績由平時成績及表現成績構成。如此不僅可以督促學生積極參與臨床見習,而且可以讓每名同學都有機會獨立思考疾病的診斷依據與治療原則,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培養(yǎng)臨床思維方法,熟悉臨床診療常規(guī)。第三,做好學生、帶教老師、患者三者之間的協調工作對見習的順利進行十分重要。根據學生的專長合理分組,以促進相互學習;做好與帶教老師的溝通,是實現監(jiān)督及嚴格評分制度的保障;爭取患者及家屬的配合,對見習更是不可或缺[4]。通過上述三方面有效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臨床見習,完成由課堂到臨床,由理論到實踐的順利過渡。
1.3 充分發(fā)揮醫(yī)學生臨床實習的能動性
臨床實習是在見習基礎上對臨床實踐能力的進一步培養(yǎng)。臨床實習的目的是應用醫(yī)學理論解決實際疾病問題,使學生在獲取臨床各專業(yè)學科(二級學科)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臨床基本技能訓練。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獲取、分析和處理疾病信息的能力,病歷書寫和診療操作能力以及接觸社會,與患者、護理人員交流的表達能力[5]。七年制醫(yī)學生臨床實習分為內、外、婦、兒通科實習及??贫ㄏ驅嵙?。而學生們實習能動性不足主要發(fā)生在通科實習階段,??贫ㄏ驅嵙曤A段學生們一般在帶教老師指導下獨立管理患者,而且伴有科研任務,所以能動性較高。
七年制醫(yī)學生在臨床通科實習過程中的能動性不足是帶教老師反映出的普遍問題。所以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通科實習中的能動性是我院近年來一直努力探索的另一問題。首先,狠抓醫(yī)學生的理論基礎。如前文所述,扎實的理論基礎是臨床實習過程中得心應手的前提。第二,注重實習前臨床技能的強化培訓及實習中臨床操作量化管理[6-8]。近年來,我院采取實習前強化、集中式技能培訓,利用業(yè)余時間,應用專業(yè)模型,集中對各項基本技能進行培訓,并反復強化訓練,使學生熟悉并掌握四大穿刺、心肺復蘇、消毒換藥等基本操作技能。在實習過程中對臨床操作項目及數量制訂標準,并由教學干事定期檢查學生操作的完成情況及規(guī)范程度。通過組織院級、校級技能大賽,督促、鼓勵醫(yī)學生積極參與臨床技能操作,并相互學習。臨床帶教老師對學生的技能評價越來越高,一方面老師放心讓學生參與臨床操作,另一方面學生也更愿意參與臨床實習。第三,提倡提問討論式教學查房。教學查房分為講解式、提問式及提問討論式[9]。講解式對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不利,提問式容易導致查房氣氛緊張,而提問討論式既可調動學生主動查閱相關資料的積極性,又可以在討論及上級醫(yī)師的總結中學習分析疾病的臨床思維方法。此種教學查房模式在臨床實習中得到了學生的一致肯定。
1.4 鼓勵醫(yī)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我院教育處聯合相關科室定期組織社會實踐活動,鼓勵醫(yī)學生積極參與。例如:組織醫(yī)學生到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參與義診,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對社區(qū)病患進行問診、查體、基本輔助檢查、初步診斷等一系列診療工作,不僅有助于醫(yī)學生診療思維的建立、了解社區(qū)常見病種,而且通過耐心細致的服務,進一步體會身為醫(yī)生的責任與奉獻精神。
2 提高醫(yī)學生心理素質,加強抗壓能力
醫(yī)學生一個常見的心理問題是考試焦慮。我國約55.2%的大學生存在考試焦慮,而醫(yī)學生由于學制長、課程多、內容抽象、專業(yè)技能要求高,考試焦慮情況尤為突出[10],過度的考試焦慮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抑郁是我國醫(yī)學生的另一個常見心理問題。有研究顯示,我國醫(yī)學生抑郁發(fā)生率約為10%,并且隨著年級的升高,抑郁發(fā)生率也隨之升高,醫(yī)學研究生的抑郁發(fā)生率約為15%[11]。醫(yī)學生學習競爭大,工作環(huán)境特殊,人際關系復雜,社會適應能力不足是導致高抑郁發(fā)生率的原因。其中,社會適應能力不足是根本原因[12]。據不完全統(tǒng)計,63.8%的醫(yī)學生存在社會適應能力不足的情況[13],這導致醫(yī)學生在學習、工作過程中,抗挫折、抗壓力能力差,因此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醫(yī)學人才,才能適應醫(yī)學發(fā)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利用所學醫(yī)學知識服務社會。
2.1 重視心理素質教育與專業(yè)知識教育的結合
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對醫(yī)學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醫(yī)學教育不僅要重視醫(yī)學科學文化教育,也要重視心理素質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14]。在此主要探討筆者對醫(yī)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一些摸索與總結。
當下醫(yī)學教育的主要問題不是沒有充分重視心理素質教育,而是在于沒有意識到將心理素質教育融入專業(yè)知識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數醫(yī)學院校在基礎教育階段都開設有心理學相關課程,但是由于此類課程多從心理學專業(yè)角度進行授課,不少學生反映理解困難,收獲不大。醫(yī)學生進入臨床醫(yī)學院后,臨床教學本應是促進心理素質教育與專業(yè)知識教育相結合的一個良好平臺,但是大部分臨床醫(yī)學院沒能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導致一部分醫(y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或日后的職業(yè)生涯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通過與學生面對面進行心理疏導,發(fā)現醫(yī)學生抑郁主要源于抗挫、抗壓、自我定位等能力不足。一方面,七年制醫(yī)學生大多是高中時的佼佼者,但是步入大學后,高中時的優(yōu)越感變?yōu)榇髮W的挫敗感,大幅度心理落差以及抗挫能力不足,導致抑郁發(fā)生。另一方面,醫(yī)學生進入臨床后面對不同的患者,會遇到各種困難,加之當下醫(yī)療環(huán)境緊張,臨床工作體力及精神壓力均較大,此時需要臨床帶教老師或臨床輔導員識別學生心理變化,積極給予引導,使其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難并學會適當釋放壓力的方法,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以適應未來的工作生活。
2.2 提高臨床教師自身素質
臨床教師是臨床教學的主體,其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結果[15]。目前,臨床教師工作普遍由臨床醫(yī)師承擔,臨床醫(yī)師在醫(yī)學專業(yè)知識教學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其在心理素質教育方面并不具有優(yōu)勢。在緊張醫(yī)療環(huán)境下,一部分醫(yī)師自身消極情緒較重,會對醫(yī)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還有部分醫(yī)師自身心理素質較好,但是不具備系統(tǒng)的心理教學方法。所以遴選高素質的臨床醫(yī)師教師團隊,進行規(guī)范化心理專業(yè)知識及心理輔導方法培訓,對提高臨床心理素質教學的整體質量至關重要。臨床帶教老師及輔導員與醫(yī)學生接觸較密切,有助于早期識別學生心理、情緒變化,早期通過正確的心理疏導方法給予干預,可以有效改善學生不良情緒。同時,為人師表,自身素質高低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培養(yǎng)高素質的醫(yī)學生。
2.3 加強醫(yī)學生心理干預
當醫(yī)學生面臨心理健康問題,會同時對生理、認知、行為產生嚴重影響,表現為失眠、免疫力低下、記憶力減退、遲到早退等。及時、正確地予以心理引導及干預,可以幫助學生盡早從心理危機中解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陸鳳艷等[16]嘗試構建“多元化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包括朋輩支持體系、師長支持體系、學校支持體系、醫(yī)院支持體系四部分。其中,輔導員在醫(yī)學生生活生扮演者亦師亦友的角色,與學生接觸較密切。接受過心理危機干預理論與技術培訓的輔導員可以為學生提供系統(tǒng)心理輔導及咨詢,有助于早期識別學生的心理問題,盡早予以疏導。心理干預亦可通過指導學生自我定位實現。醫(yī)學生作為高學歷人才,具備自我定位的能力。教師作為教育者應做的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引導,在其自卑或是自大時引導他們做一合理的自我定位。教會他們確立合適的奮斗目標,不狂妄自大,亦不妄自菲薄,保持自信,維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3 增強醫(yī)學生醫(yī)患溝通能力
伴隨醫(y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yī)患糾紛發(fā)生率不斷升高,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由于醫(yī)患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引起。加強醫(yī)學生醫(yī)患溝通能力可以使學生適應新醫(y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需要,同時也是提高實習醫(yī)生診療水平的有效手段[17]。一個合格的醫(yī)生應具備較強的醫(yī)患溝通能力,以便充分獲知患者疾病相關信息,簡單明了的向其交待病情,了解其所需所想,自如開展和終止談話[18]。而目前七年制醫(yī)學生臨床教學中對醫(yī)患溝通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學生缺乏與患者溝通的心理準備及應對技巧,因此其醫(yī)患溝通能力普遍偏低。所以在臨床教學中應注重以下三方面,以增強醫(yī)學生醫(yī)患溝通能力:
3.1 醫(yī)患溝通課程
在臨床專業(yè)課教學的同時加入醫(yī)患溝通課程,采用書面教學、專題講座、經驗交流等形式強化醫(yī)患溝通技能教育[19]。通過醫(yī)患溝通課程教育,使學生們掌握語言、心理、行為溝通技巧[20],同時認識醫(yī)患溝通的重要性,即高效的醫(yī)患溝通可以提高醫(yī)療服務質量,增加診斷的正確性、治療的有效性及患者的滿意度。伴隨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的開展,醫(yī)師的臨床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培訓更加規(guī)范化,所以有研究者建議將醫(yī)患溝通培訓納入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完善考核系統(tǒng),將醫(yī)患溝通能力考核納入規(guī)范化培訓考核內容[21],增強住院醫(yī)師綜合素質。
3.2 模擬訓練
針對臨床中常見的醫(yī)患問題或典型的醫(yī)療糾紛案例,通過模擬訓練提高學生的溝通技巧[22-23]。標準化患者是臨床教學中常用的提高醫(yī)學生溝通技能的模擬訓練方法[24]。所謂標準化患者即經過專業(yè)訓練,可以為醫(yī)學生提供標準化病史采集及溝通交流訓練的正常人。通過與標準化患者反復演練,既不干擾臨床工作,又可以使學生切身感受臨床場景,因此對臨床專業(yè)技能及溝通技能的掌握更加深入。我院目前采用角色扮演教學方法進行醫(yī)學生醫(yī)患溝通能力模擬訓練,即學生分別扮演某種疾病的“患者”或“醫(yī)生”進行問診及交待病情等溝通交流,并予以錄像。一方面,通過模擬訓練增強學生醫(yī)患溝通的心理素質及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參考錄像帶對照,使學生有機會觀察他人和自己的行為,如此不斷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以利于改進交流方式和提高溝通能力。
3.3 實戰(zhàn)訓練
即使情景模擬得十分逼真,也達不到臨床實戰(zhàn)的效果。所以臨床實戰(zhàn)在增強醫(yī)患溝通能力上必不可少。考慮到門診有著患者流動量大、患者性格、文化程度迥異、病情輕重不等的優(yōu)勢,因此將臨床實戰(zhàn)選在門診更能檢驗并提高學生們溝通能力。與相關科室?guī)Ы汤蠋焻f商,讓經過培訓的醫(yī)學生與患者面對面實戰(zhàn)交流,交流后由門診帶教老師給予評價,并對患者進行醫(yī)患溝通的滿意度調查,最后綜合老師及患者的反映評價培訓效果。如此,不僅可以檢驗培訓效果,而且可以激勵醫(yī)學生主動地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溝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