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心理學的主要功能范文

心理學的主要功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學的主要功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學的主要功能

第1篇:心理學的主要功能范文

關鍵詞:發(fā)展心理學學前兒童家具設計應用

引言

發(fā)展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用發(fā)展的、聯(lián)系的眼光去研究人類成長發(fā)展各個階段的心理變化并究其內在的原因。1882年,德國心理學家普萊爾發(fā)表的《兒童心理》一書,既被視為發(fā)展心理學的前身,也是公認有關兒童心理學早期的經典著作。此后,歐美一些心理學家紛紛開始投入到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中,使兒童心理學得到進一步發(fā)展。1957年,美國出版的《心理學年鑒》中用“發(fā)展心理學”取代“兒童心理學”作為文章的標題,標志著兒童心理學向發(fā)展心理學的演變。隨著人們對發(fā)展心理學研究的深入,使發(fā)展心理學在不同領域得到了應用,為解決實踐中的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jù)?;诎l(fā)展心理學的兒童家具設計便是其應用的發(fā)展趨勢之一。

1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

“學齡前兒童”指正式進入小學階段學習前的兒童。年齡階段在3-6歲,處于童年早期[1]。這個階段的兒童心理作為兒童成長階段的特有時期,無論是從成長的內容還是成長的心理特征來看,都呈現(xiàn)出本階段特有的特點。

1.1認知的發(fā)展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杰通過對兒童認知成長機制的研究,將兒童思維發(fā)展劃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階段(1-2歲),前運算思維階段(3-6歲),具體運算階段(6-12歲)以及形式運算階段(12-18歲)。并指出前運算思維階段(3-6歲)是兒童認知發(fā)展相對較快的時期。該階段兒童在認知方面容易受外在事物顯著特征的影響,更多靠物體的形態(tài)去感知與判斷事物。由于神經系統(tǒng)還未發(fā)育成熟,兒童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隨時轉換注意的目標,對于新的事物往往不能形成清晰的認識。有研究表明,學前期是兒童認知發(fā)展的黃金時期,該階段兒童的認知方式對其成年后的思維習慣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有重要影響。然而,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會對兒童的認知產生差異。鑒于此,從小給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生活環(huán)境對于他們認知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1.2個性的發(fā)展

這個時期的兒童可塑性非常強,也是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個性是指一個人比較穩(wěn)定的、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組合[2]。隨著語言能力、自理能力及思維的提升,該階段兒童的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漸漸表現(xiàn)出強烈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思考問題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對于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開始想要依靠自己獨立完成。然而,個性貫穿于人的一生,良好的個性會影響兒童未來的發(fā)展。因此,重視學前兒童個性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對兒童今后人際關系及事業(yè)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1.3人際交往的發(fā)展

人際交往指個體通過語言、肢體動作以及表情等表達方式同其他個體進行信息傳遞的過程。它體現(xiàn)了人的社會屬性,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際交往作為兒童進入學校后社會性的重要形式,在兒童未來的生活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游戲作為學前兒童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動,貫穿于他們整個成長過程中。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學前兒童更愿意選擇可靠的游戲伙伴作朋友。另外,通過觀察兒童的游戲行為,心理學家認為好的游戲不單單有趣好玩,還能激發(fā)兒童的好奇心與探索欲,讓孩子在游戲中懂得如何思考,激發(fā)他們的潛能,促進他們某些能力的發(fā)展。由此可見,游戲是該階段兒童學習以及與同伴互動交流最好的方式,是促進其人際交往的有效途徑。

2兒童家具在學前兒童生活中的作用

“兒童家具”是指適應0-18歲的兒童身心特征,并能滿足兒童的生活、學習、娛樂和社交方面的需求,為兒童提供坐、臥及儲存物品等功能需要的一類器具[3]。學前兒童家具主要包括兒童床、學習桌、兒童座椅以及儲物柜等。有調查顯示,人類每天與家具的接觸時間較長。對兒童而言,其學習、娛樂、休息等活動與家具亦密不可分[4]。因此,兒童家具適合與否對兒童的發(fā)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通常,兒童家具有以下作用:

2.1提供兒童休息與儲物

滿足兒童生活作息的需求是兒童家具的首要功能。學前兒童處在身體快速發(fā)育的階段,休息對于他們的成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睡眠不僅為其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也能保證他們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去生活學習[5]。同樣,對于兒童來說,儲物需求也是必不可少的。該階段兒童物品多且雜亂,房間里隨處亂扔玩具是常見現(xiàn)象,將兒童物品進行分類收納,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寬敞、舒適、安全的生活空間。

2.2培養(yǎng)兒童自理能力

這個階段的兒童好奇心強,喜歡嘗試自己獨立完成任務。對于家庭事務,他們雖然不能做到完全自理,但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完成簡單的收納任務。例如,兒童將自己的物品進行分類整理,放在指定的位置,既易于尋找又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歸類收納自己的物品,使兒童較早就有獨立的意識,自理能力不斷提高,有利于他們今后更好地發(fā)展。

2.3寓教于樂

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學前兒童生活中的重要內容,該階段的兒童往往通過游戲來慢慢感知世界。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可以從游戲中獲得生理與心理的滿足,這對他們的身體發(fā)育、人際社交、認知能力等都會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兒童家具在滿足主要功能的基礎上應同時具備娛樂功能,在游戲中提高兒童在家具使用中的參與性并從中學習新技能,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2.4親子互動

親子關系對父母與子女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影響,彼此的溝通可以培養(yǎng)親子感情。家長在兒童的成長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前兒童的許多知識及生活技能是由家長言傳身教的。兒童家具可以成為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的平臺。例如,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整理自己的衣物并進行合理收納,將玩具放在指定的位置,家長陪孩子一起玩耍、學習等。這些活動不但使孩子在使用家具過程中鍛煉了能力,也讓孩子與家長在交流過程中增進彼此的感情。

3優(yōu)秀案例

發(fā)展心理學經過百余年的發(fā)展,理論體系日趨成熟,現(xiàn)已逐漸轉向應用領域方向。設計師通過不斷探索,將發(fā)展心理學的理論研究與兒童家具的設計實踐相結合,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許多兒童家具在設計中融入游戲性、益智性等各種元素,深受家長和孩子的青睞。

3.1兒童衣帽架

該款衣帽架由意大利設計師埃萊娜設計。它是由2個高低不同的衣帽架,床頭柜,掛鉤和洗衣籃組成。首先,針對學前兒童注意力易分散的現(xiàn)象,將衣帽架的掛鉤處設計成動物的眼睛,看起來乖巧可愛,使兒童的注意力能很容易地放在收納上,使他們養(yǎng)成了從小收納衣物的好習慣。其次,2個高低不同的衣帽架,分別給家長和學前兒童使用,增加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拉近彼此感情(見圖1)。

3.2兒童滑梯床

由著名丹麥兒童家具品牌芙萊莎(FLEXA)公司設計的兒童滑梯床,把家具產品造型和兒童發(fā)展的特點進行了很好的結合。設計師將學前兒童喜愛玩滑梯的特點融入兒童床的設計中,深得兒童喜愛。此外,考慮到學前兒童愛玩捉迷藏,喜歡保持一種神秘感,設計師還將帳篷元素與兒童床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兒童的睡眠時間也充滿樂趣。在細節(jié)的處理上,整體的家具都采用圓角的設計,可以有效防止兒童在玩耍中不小心磕碰(見圖2)。

3.3兒童椅

兒童椅由家居設計公司設計。整體采用模塊化設計,主體部分由靠背椅和座椅組成,此外,還包括嬰兒床體、座椅支撐架與腳踏板等零部件。其最大特點是通過將主體模塊與不同零部件組合會產生不同的使用功能,以滿足不同成長階段的兒童使用。例如,將靠背椅與嬰兒床體組合,它可成為一款幼兒助行器;把靠背椅與腳踏板組合又變?yōu)橐话褍和吣_椅。該產品解決了父母在兒童不同成長階段需求不同的問題,屬于典型的滿足兒童發(fā)展需求的家具設計(見圖3)。

4結論

將發(fā)展心理學理論與兒童家具進行設計實踐的結合,成為兒童家具發(fā)展的趨勢。本文通過對學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進行解析,并列舉兒童家具設計的優(yōu)秀案例來闡述發(fā)展心理學在兒童家具中的應用。發(fā)展心理學總結了不同年齡階段兒童不同的心理特點,設計師從中提取符合兒童成長變化所需的設計元素,設計出滿足他們身心發(fā)展需求的兒童家具,讓產品更好地為兒童用戶服務。

參考文獻

[1]侯濤.從發(fā)展的角度探析兒童娛樂產品設計[D].北京理工大學.2014

[2]劉博文.兒童家具可成長性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2

[3]卓霄.何慶華與汪斌.兒童家具設計初探[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0(03).28-29

[4]何小娟.潘文芳.從工業(yè)設計角度解讀《兒童家具通用技術條件》[J].設計.2013(08):68-69

第2篇:心理學的主要功能范文

一、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學觀

1.強調人的因素和“以學生為中心”。學校教學的基本目的是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激發(fā)自己高層次的學習動機,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潛能和積極向上的自我概念、價值觀和態(tài)度體系,從而使學習者能夠自己教育自己,最終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人格充分發(fā)揮作用的人。

2.主張意義學習及自發(fā)的經驗學習。羅杰斯在描述他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的特征時,經常使用“意義學習”這個術語。他認為,意義學習提倡對知識的靈活理解,而不是消極地接受。在這種學習中,要求學生能在相當大的范圍內自行選擇學習材料;自行安排適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問題,確定自己的學習進程;關心自己的選擇結果。此外,羅杰斯還用“自發(fā)的經驗學習”描述他所提倡的這種學習類型。其特征為:(1)它使整個人沉浸于學習中――軀體的、情緒的和心智的。(2)教學的方向來自學生。(3)它產生學生不同的行為和態(tài)度。(4)根據(jù)學習者而不是教師的學習活動作出評價。

3.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并增強適應性。羅杰斯認為,教學過程的重心是“學會學習”。在教學中,至關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獲得知識、信息和個人成長,這些將使他們更加建設性地對付“現(xiàn)實世界”。而這根本不是憑借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就能實現(xiàn)的。

羅杰斯主張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促進變化、改革和學習。變化是確立教育目標的根據(jù),而對這種變化的適應取決于學習過程,而非靜態(tài)的知識。所以,應該把學生培養(yǎng)成“學會如何學習的人”,“學會如何適應變化的人”,從而成為能順應社會要求“充分發(fā)揮作用”的人。

4.倡導學生的自我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羅杰斯對外部評價模式持反對態(tài)度,倡導學生的自我評價。他認為學生是處于學習過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發(fā)現(xiàn)哪些方面失敗了,哪些方面意義深遠和成果累累。自我評價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的本質就是使學生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因而能使學生更加主動,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義學習就自然而然出現(xiàn)了。

二、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在教學實踐中怎樣運用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呢?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人本主義思想,首先要求教師找準一個角度、圍繞一個中心、扮演好兩種角色。

1.一個角度。首先要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有關原理作深入的了解,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高揚“人本主義”旗幟,促使個體和諧發(fā)展。

人本主義心理學特別重視人的情感、勇氣、自信等方面。它的主要觀點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應該是“健康人”;成長與發(fā)展是人與生俱來的自然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發(fā)揮和實現(xiàn)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動的受到環(huán)境的制約,人具有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以及對自己的未來作出能動的選擇;人的本性由經驗、無意識和情感所滋育,但不為這些因素所決定。這些基本理論,是我們實現(xiàn)“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出發(fā)點。

2.一個中心。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的“學習者中心”教育思想指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要求教師具有這樣的品質:(1)最基本的重要態(tài)度――真誠、坦誠;(2)成功地促進學習的態(tài)度是重視學習者,認為他們是有價值的;建立以共情式理解的學習氛圍。

第3篇:心理學的主要功能范文

一.指導課堂教學活動的理論思想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明,學生的知識形成過程是外來的信息與學生原有知識和思維結構相互作用的過程;學生的物理能力是通過活動作為中介形成的;在活動中進行思考,在思考中進行活動是青少年的一個重要心理特征。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基本上是單向灌輸式的教學,忽略了學生主體的活動過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學受制于教,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了達到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物理能力這一目標,就應該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活動環(huán)境,通過多層次多方位的動態(tài)活動方式,努力揭示知識發(fā)生的過程和學生思維展開的層次,極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制定課堂活動的原則

1.學生主動參與的原則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對思維活動過程的展開,不能代替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實際水平和學生所能接受的活動方式出發(fā),精心設計學生活動程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認知結構、個性品質在參與中都得到發(fā)展。

2.個體活動和集體活動相結合的原則

物理課堂教學活動必須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各不相同的學習物理 的機會。在制定活動策略時,要鼓勵個別化學習及同學間的相互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體作用和"群體效應",創(chuàng)造一種個體和群體相互促進的活動氛圍。

3. 具體與抽象相結合的原則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處在具體運算階段的青少年缺乏形式運算能力,要依靠具體的對象進行思考。#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制定活動策略,幫助學生學會內化,適應形式思維。通過直觀教具的演示、模型的操作、生活實例的對比等多種活動方式,揭示抽象概念中的某種狀態(tài),某個橫斷面,并通過學生的個別活動來形成概念,提高思維的能力。

三.課堂教學活動的操作策略

課堂教學活動的操作策略,就是怎樣引導學生通過思維獲得物理概念的具體步驟。其中,活動內容的選擇,活動情景的創(chuàng)設,活動中的議論和活動后的小結是四個關鍵的操作環(huán)節(jié)。

1.活動內容的選擇和轉換

為了達到傳授知識,提高能力的教學目標,物理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并抓住教材加工的兩個環(huán)節(jié):選擇和轉換。所謂 選擇,一是要選擇教材中的關鍵內容,便于以點帶面,以線成串;二是要選擇能啟迪學生思維的良機。所謂轉換,就是把現(xiàn)成的教材轉換成既有教學內容又有活動步驟的"超文本"。

2. 活動情景的創(chuàng)設

從靜止的平面教案到立體的課堂活動,首先應該把握好活動情景的超內創(chuàng)設這個控制環(huán)節(jié)。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們能在活動的起始階段多著筆墨,多動腦筋,往往能起到出奇制勝、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jù)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活動環(huán)境,是一門教學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遵循針對性、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的創(chuàng)設原則,在了如下嘗試: 轉貼于

(1)設置懸念,構建迫切學習的活動情景

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實際上是以"疑"為紐帶的動態(tài)統(tǒng)一體系。以問題作為出發(fā)點,能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迫切學習的心理,從而造成積極活動的課堂氣氛。

(2)設計實驗操作,構建手腦并用的活動情景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動作思維的操練直接制約著物理思維的發(fā)展。在進行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構建學生操作實驗的活動情景,并以學生操作獲得的結論為感性材料展開教學,形成一猜想--驗證的教學活動模式

(3)實例引發(fā),構建學用結合的活動情景

(4)采用電教手段,構建多媒體的活動 情景

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為豐富教學活動的形式帶來了良好的契機。優(yōu)化組合多種媒體,不但 能夠展示活動內容的某些細節(jié)和動態(tài)變化過程,激發(fā)學生多種感官協(xié)調活動,而且可以節(jié)省活動的時間和拓寬活動的空間。在進行練習、總結等反饋活動時,可組織學生把答案寫在膠片上,用投影的發(fā)生來交流。

3.活動過程的組織和調空

為了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始至終保持著積極思維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必須把握好活動過程中的兩個要素: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活動的調控手段。

活動的組織形式可分為個體活動、小組活動和班級活動,其選擇必須根據(jù)問題的特點和活動的要求。為了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個體活動必須貫徹在活動的始終,而通過小組活動和交流,能使盡可能多的學生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并在與他人思維的比較中得到補充和完善 。班級活動是活動開展的起點和歸宿,通過教師的調空、點撥和全班學生的集思廣益,使學生對問題的解決達到更深層次的掌握和理解。

教師對活動過程的調控應該像漁夫一樣,既要撒得開,又要收得攏。在活動設計時,教師應該充分估計到學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礙,做好適當?shù)匿亯|;在活動進行時,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傾聽并收集有關信息,進行適當?shù)囊龑В粚顒又袑W生表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造性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當活動發(fā)展下去不再具有發(fā)展性時,教師應立即結束活動。

4.活動中的議論和小結 議論和交流,是物理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的主要功能有:(1)可以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內化";(2)可以提供給學生思考和主動建構知識的機會;(3)可以充分發(fā)揮個體作用和群體效應,創(chuàng)造出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良好氣氛。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盡可能多地提供給學生交流的機會,努力采取多種教學策略,啟動并協(xié)調有創(chuàng)造性的、有成效的課堂討論。

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問題討論,活動后的小結水平是檢驗活動是否有成效的標準。教師可采取給出小結提綱--學生小結--教師補充--學生自己小結的遞進方式, 使學生學會對活動結果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總結,完成從具體到抽象、從模糊到準確、從單一到系統(tǒng)的思維訓練。

第4篇:心理學的主要功能范文

關鍵詞:積極情緒;家庭教育;幼兒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7-0235-02

在“早教熱”的背景下,家長們在對幼兒的早期教育問題上過多重視智育、強調認知,而忽視了幼兒的情緒體驗以及良好情緒的培養(yǎng)。受積極心理學的啟示,筆者認為,早期家庭教育應該重視對幼兒積極情緒的培養(yǎng),早期的情緒教育應該是一種預防性和發(fā)展性的教育,而不是在孩子出現(xiàn)情緒問題和障礙之后采取的補償性措施。

一、何為積極情緒

積極情緒是積極心理學的重要研究內容。積極心理學是二戰(zhàn)后興起于美國的一股心理思潮,不同于以往以矯正心理缺陷為主的臨床心理學,積極心理學關注普通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fā)展。積極的情緒和體驗作為積極心理學關注的重點之一,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

二、積極情緒的功能

在積極情緒的理論研究領域,F(xiàn)redrickson的“拓展——建構”理論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它著重強調積極情緒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拓展和建構是這一理論的兩個核心,同時也是積極情緒的主要功能體現(xiàn)。

(一)積極情緒的拓展功能

積極情緒能拓展個體即時的思維—行動范疇,包括拓展個體注意、認知、行動等的范圍。從心理進化的角度來看,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都具有進化適應的價值。不同的情緒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傾向,比如:當個體感到恐懼時,流經肌肉群的血液會增加,做好逃跑的準備,這時個體的思維會被窄化,認知上更專注于目前的狀況,以便迅速采取措施脫離險境。

在日常的親子互動中,家長如果讓幼兒產生了積極的情緒,使他在游戲和學習中充滿興趣、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他便會產生探究環(huán)境的動機,并努力去認識事物,解決問題。這樣,智力也就不斷地得到了促進和發(fā)展。由此可見,積極情緒能促進幼兒智能的發(fā)展。

(二)積極情緒的建構功能

消極情緒通過窄化個體即時的認知和行為傾向達到使個體避免傷害逃離險境的結果,這一作用是直接的,瞬時的。與之相反,積極情緒是間接的,長遠的方式給個體帶來各種利益。他能使個體建立起提供自己長期發(fā)展的個人資源,包括身體資源、智力資源、人際資源和心理資源。這些不僅包含了個體自身內部成長所需的關鍵要素,也提供了個體社會化所需要的資源。

(三)積極情緒的緩釋功能

積極情緒的緩釋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消極情緒被喚醒之后,能通過修復使自主神經恢復平靜,比如可以控制由于消極情緒引起的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等,并使這種異?;貧w基準線。二是積極情緒可以放松消極情緒對思維的控制,恢復靈敏的思維,消解消極情緒帶來的心理緊張,促使個體恢復活力,探求思維—行動的新路徑。

三、積極情緒的培養(yǎng)

(一)有目的地培養(yǎng)積極情緒

1.關注幼兒的積極潛力

個體心理擁有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兩個方面,不僅可以采取措施使消極方面減弱,而且應該強調積極方面的加強。因此,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父母應多關注孩子的積極潛力,有目的的訓練和培養(yǎng),這將有利于其積極人格的建構。

2.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

任何情緒的產生都是跟外界環(huán)境緊密相關的,受外界刺激和影響。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輕松、愉快的氛圍,有利于孩子積極情緒的形成。因此,民主和睦、溫馨有愛的家庭,能讓孩子感到安全和愉快,而充滿爭吵的家庭會讓孩子害怕和壓抑,產生害羞、孤僻、自卑、不敢與人交往、不合群等不良后果。

3.以自身的積極情緒感染幼兒

幼兒年齡小,愛模仿,受暗示性強。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他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家長應保持健康積極的情緒,對幼兒積極情緒的培養(yǎng)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4.幫助幼兒建立積極的情緒體驗

幼兒在與家長的交往中會獲得許多情緒體驗的經驗,這些情感經驗有助于提升他們對情緒的理解能力。當遇到相似的情境時,幼兒利用已有的情緒經驗與新的進行對照,如果經驗是愉快的情緒體驗,幼兒就積極而自信地面對新的情境,并決定自己的行為;反之,如果經驗是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幼兒就會對新的情境產生排斥和厭惡或恐懼的心理。

5.經常引導幼兒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

幼兒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讓他做,或者引導幫助他做一些最近發(fā)展區(qū)以內的事情,完成這樣的任務,幼兒會產生“成功”的情緒體驗,認可自己。父母不要讓幼兒僅僅在滿足吃、穿、需要時才產生愉快、喜悅情緒,應同時讓幼兒在完成游戲、學習、勞動任務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二)幫助孩子應對消極情緒

1.允許并正確對待孩子的消極情緒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產生愉快或郁悶等情緒,每個人都有積極情緒、消極情緒,孩子也不例外。因此家長要允許孩子的消極情緒,當孩子向你表達他的消極情緒的時候,不要阻止,也不要緊張慌亂。最重要的是:不管孩子有什么樣的情緒,他都是被允許的,他能自己表達,他愿意與家長交流。

2.防止幼兒產生恐懼、憤怒、緊張等消極情緒

首先要防止幼兒產生恐懼感。幼兒的恐懼情緒,往往是由于客觀環(huán)境或者成人的不正確教育產生的,比如:把孩子關到黑暗或缺少光亮的地方去,以鬼怪或拐賣兒童的人來嚇唬孩子,打罵孩子,避免孩子看到暴力或恐怖電影等。其次,防止幼兒產生憤怒情緒。幼兒的憤怒情緒多是因為他與成人或與其他小朋友的關系產生問題而出現(xiàn)的。有的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使幼兒習慣了在成人的遷就下生活,在平常與成人或小伙伴的交往中稍有不順心就大發(fā)脾氣。因此成人不應遷就幼兒的不合理要求,教育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與人交往的習慣。最后,要防止幼兒產生緊張的情緒。緊張的情緒往往是與懼怕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有的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很高,要求嚴格,一旦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橫加批評,幼兒經常因擔心家長的批評而心緒不寧,時常焦慮、懼怕。家長不應該給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施加壓力,而是要激發(fā)他對事物的興趣,引導他完成任務,體驗成功的喜悅,解脫緊張情緒。

3.應對消極情緒的具體方法

宣泄法:引導孩子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緒。幼兒處理消極情緒的能力還很弱,如果不加以引導,使消極情緒郁積在心中得不到宣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當然也不能不加控制的宣泄,而是要家長作科學的積極的引導,教給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給孩子宣泄的時間和空間,用心傾聽,給予孩子關愛、理解和疏導。

游戲轉移法:當孩子產生消極情緒時,鼓勵孩子進行游戲,做他感興趣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在游戲中提高認知水平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產生積極的情緒,并且消除消極情緒的不良影響。

暫時回避法: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成人對兒童某些行為和情緒的關注,會提高這些行為和情緒再次發(fā)生的頻率。因此,對幼兒的某些消極情緒,家長采取回避的方式更能減少它的發(fā)生。比如:當幼兒因某些不合理要求達不到滿足而產生消極情緒時,家長可以假裝沒看見,不予理會,因為此時越理會越會讓幼兒覺得這種方法是有效的,成為他日后達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積極引導法:引導幼兒從消極情緒向積極情緒轉化,教給孩子用積極的心態(tài)看問題。例如:籠子里的小鳥飛走了,孩子非常難過,媽媽告訴他小鳥也想自己的媽媽了,它飛出去跟媽媽在一起,會很幸福,這樣孩子也為小鳥感到高興,不再難過了。事物都是有兩面的,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積極樂觀的面對問題,往好的一面努力。

參考文獻:

[1]Fredrickson Barbara L.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

[2]成莉.幼兒情緒社會化的家長內隱觀研究[D].西南大學,2006.

[3]王鳳.讓消極情緒遠離兒童[J].山東教育,2008,(18).

[4]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Russel J A,Feldman B L.Core affect, prototypicalemotional episodes, and other things called emotion:Dissecting theelepha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76).

[6]蘭偉彬,常經營.積極情緒相關研究綜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8,(10).

[7]Fredrickson B 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

[8]Fredrickson B L.Gratitude,like other positive emotions,Broaden and buillds[C]//In Emmons R A,M E McCullough (Eds.)The Psychology of Gratitud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第5篇:心理學的主要功能范文

關鍵詞:高校  課堂管理  原因分析  對策

 

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是課堂教學得以順利和有效進行的前提。沒有課堂教學管理,或者課堂教學管理不當,會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但在實際教學中,高校教師較多關注的只是課堂教學的改進,而忽視課堂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課堂上學生隨意說話、睡覺、玩手機等等,這些現(xiàn)象儼然成為高校課堂的一個縮影。

一、原因分析

勿庸置疑,教師是課堂教學管理的主導者,必須看到教師管理能力的高低是決定課堂教學管理效果的關鍵。但同時也應認識到,課堂教學管理同樣是雙向的,教師的“管”必須以學生為對象,學生在教學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的管理手段和模式同樣決定著將會產生什么樣的課堂管理效果。因此,筆者認為,影響課堂教學管理效果的因素應該來自三個方面。

1、教師方面

(1)認識差距。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高校教師尚未能真正將教學管理作為一種專業(yè)來認識,他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沒有充分地體現(xiàn)教師的學科專業(yè)與教學管理的雙專業(yè)特色,尤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誤認為教師的任務是教學,管理是班主任的事,與己無關,因而不能很好地發(fā)揮課堂管理的作用。

(2)能力差距。由于部分教師缺乏必備的課堂教學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因而課堂教學管理駕馭能力不高,易出現(xiàn)課堂教學秩序混亂的現(xiàn)象。有的教師過高估計學生的自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放松對學生的管理;有的教師未能擔當起既是課堂教學的實際操作者又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管理者的重任,存在“有教無管”現(xiàn)象。

2、學生方面

(1)整體素質下降。隨著教育形勢的發(fā)展,我國普通高校從1999年開始擴招,2003年,中國大學就學率第一次超過15%,標志著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變?yōu)榇蟊娊逃?005年錄取比例已經達到2∶1。高等教育大眾化,給課堂教學管理帶來新的課題。

(2)道德意識滑坡。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過渡,舊的思想觀念、禮儀規(guī)范被打碎了,但有些傳統(tǒng)的美德同樣遭受沖擊。一些嬌生慣養(yǎng)、放縱自由的行為浸入了大學生這支隊伍,抽煙、酗酒、逃課、考試作弊等現(xiàn)象滋生繁衍。

3、管理方面

(1)制度缺陷。近年來,各所高校加強了教學管理制度建設,收到了初步的改革成效。但是一些管理制度由于自身缺陷所引發(fā)的負面效應也比較突出。如近年來實施的學生給教師課堂教學評估打分,雖然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的情況,但也同時出現(xiàn)部分教師害怕因嚴格管理學生致使學生給自己打低分,而放松對學生課堂教學管理的現(xiàn)象,也極大地挫傷了那些管教管導的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造成課堂教學管理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的下降。

(2)模式落后。目前不少的高校教師習慣于課堂教學管理的權威模式,整個課堂教學管理側重于規(guī)章和學生的服從,這種管理遵循的是一種單向的運作模式,雖然能確保課堂秩序,但僅是暫時的行為控制,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問題行為產生的思想問題。因此,這種約束多、彈性少的課堂教學管理模式顯然不能滿足高校課堂教學管理改革的需要。

二、對策建議

如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管理的良好效果?筆者認為應該從幾方面努力。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有序高效的教學是課堂教學管理的目的,也是課堂教學管理的根本途徑。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并且在課前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展示給學生一堂精彩生動,能夠吸引學生參與的課堂。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專業(y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也是提高課堂教學管理質量的途徑之一。

2、提升課堂管理水平。教師素質的高低是有效課堂教學管理的關鍵。勝任教育教學的教師需要具備特定學科的知識、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知識以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情境經驗。高校教師要切實加強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學習,課堂上要注意學生動態(tài),善于指導學生行為,及時恰當?shù)奶幚韱栴}行為,促進學生自我矯正。

3、創(chuàng)新教學管理模式。課堂教學管理模式受制于建構者的見識、經驗和課堂教學管理環(huán)境。隨著教育發(fā)展和社會需要,固定的教學管理模式已不適應發(fā)展需求。因此,教師要注意學習、借鑒現(xiàn)有的各類課堂教學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建構適合高校課堂教學特點的課堂教學管理新模式。

第6篇:心理學的主要功能范文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分子與細胞”第2章“組成細胞的分子”第2節(jié)內容。其中的教學難點較多,如,氨基酸的結構特點、脫水縮合反應的過程、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等。本節(jié)內容比較抽象,高一學生沒有有機化學的知識基礎,對于氨基酸的結構通式以及氨基酸如何脫水縮合等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根據(jù)心理學的首因效應,新授課的教學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上述疑難問題理解的深度。因此,我將新知識進行分層引導,以簡單知識作為理解疑難問題的臺階,讓學生能夠順利地掌握難度較大的知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闡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能力目標

嘗試建立氨基酸結構通式的球棍模型,以及使用球棍模型演示脫水縮合過程;能夠利用多媒體搜集相關信息,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tǒng)一的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三、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2004年安徽阜陽出現(xiàn)的“大頭嬰兒”照片和2008年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照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哪些食品富含蛋白質?展示不同食品,學生思考回答。為何食物中蛋白質如此重要?蛋白質在我們生命活動中有哪些作用?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總結蛋白質的主要功能。蛋白質能夠承擔多種多樣的功能,這與它的結構有什么關系呢?展示“瑞年氨基酸片”的圖片、說明書,啟發(fā)學生思考:瑞年氨基酸片為什么能夠促進生長并提高免疫力?我們需要服用嗎?從而引出氨基酸的結構。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事件入手,引導學生思考歸納蛋白質的功能,從保健品“瑞年氨基酸片”引導學生思考蛋白質和氨基酸之間的關系,從而理解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2.以甲烷模型為例,構建氨基酸結構模型

展示甲烷結構模型,以學生熟悉的乙酸(CH3COOH)引入化學基團羧基(―COOH)的概念,以學生熟悉的氨氣(NH3)引入化學基團氨基(―NH2)的概念。接著要求學生利用所給的球棍(紅、黑、綠、藍色球分別代表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氮原子,小鐵棍代表化學鍵,彈簧棍代表碳氧雙鍵)模仿甲烷的結構模型組裝出甘氨酸。組裝完后請學生從不同角度識別氨基、羧基,并比較氨基酸空間結構與平面結構的區(qū)別。展示四種不同的氨基酸圖片,請學生比較歸納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及其結構特點。

設計意圖:在學生沒有相關有機化學知識的情況下,通過學生熟知的甲烷、乙酸、氨氣等知識引入羧基、氨基新概念,通過動手操作構建氨基酸模型,多角度比較使學生掌握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從而突破該教學難點。

3.學生活動,模擬氨基酸脫水縮合反應

展示氨基酸脫水縮合的Flas,利用前面組裝的氨基酸

球棍模型構建兩個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反應模型。由學生活動模擬多個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反應。具體做法:(課前用A4紙分別打印好羧基、氨基、肽鍵、水,其中肽鍵用彩色紙打印最好)若干名學生(身軀代表碳原子,頭代表R基,腿代表H)每人一手拿羧基,另一只手拿氨基,互相之間找同學(代表氨基酸)發(fā)生脫水縮合反應,一名同學專門負責取下消耗的氨基和羧基并換上肽鍵。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學生模擬脫水縮合反應過程中肽鍵與水分子、氨基酸數(shù)目及肽鏈數(shù)目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模擬脫水縮合反應,變抽象為直觀,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4.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決定其功能的多樣性

展示因氨基酸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肽鏈折疊空間結構不同而形成的蛋白質,讓學生歸納出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與其功能的多樣性有怎樣的關系?引導學生得出生物界的普遍規(guī)律: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自主歸納出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進而理解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使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四、教學反思

本節(jié)內容因學生缺少相關化學基礎知識,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筆者通過對新知識進行分層引導,化抽象為直觀,學生活動模擬實驗,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突出知識的主要矛盾,促進學生理解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

第7篇:心理學的主要功能范文

關鍵詞:花園式商務辦公園區(qū);景觀設計;天安數(shù)碼新城

中圖分類號:[TU985.12+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商務辦公園區(qū)一般是由房地產開發(fā)商開發(fā)建設的獨立的辦公區(qū)域,既可以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的管理服務機構集聚而成,也可以是是具有相似功能的企業(yè)組合而成,如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研究設計等第三產業(yè)中必須依托辦公樓為載體進行組織活動的行業(yè)。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公區(qū)域,園區(qū)基礎服務設施齊全,環(huán)境優(yōu)美,力求創(chuàng)造一種花園式的辦公環(huán)境。1 龍崗天安數(shù)碼新城簡介

天安龍崗數(shù)碼新城位于深圳市龍崗區(qū)中心城區(qū),占地12萬平方米。目前,園區(qū)入駐企業(yè)逾50家,主要為電子信息、光電子、新能源及節(jié)能環(huán)保產業(yè)為主的中小民營科技企業(yè),并引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及北京銀行、海上皇澳葡街、7-11便利店等金融、餐飲配套商業(yè)機構。園區(qū)在設計規(guī)劃上體現(xiàn)城市性和開放性,建筑與城市融為一體,實現(xiàn)功能上的協(xié)作與互補。園區(qū)景觀設計引入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概念,追求建筑內外空間的連續(xù)與關聯(lián),創(chuàng)造連貫三維綠色辦公空間。

2 龍崗天安數(shù)碼景觀設計分析

劉濱誼教授認為:現(xiàn)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實踐的基本方面均蘊含有三個不同層面的追求,即:①景觀環(huán)境形象;②環(huán)境生態(tài)綠化;③大眾行為心理,并稱之為現(xiàn)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三元或三元素。 一個優(yōu)秀的景觀環(huán)境為人們帶來的感受,必定包含著三元素的共同作用。商務辦公園區(qū)的景觀設計當然也不例外。

2.1 景觀環(huán)境形象

景觀環(huán)境形象主要是從視覺形象感受出發(fā),根據(jù)美學規(guī)律,利用空間實體景物,研究如何創(chuàng)造賞心悅目的景觀。對于具有一定審美素質的辦公族來說,園區(qū)景觀形象應該是活潑多變,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辦公族又是從事腦力勞動的族,窗外優(yōu)美的景觀環(huán)境將成為工作之外的視覺休息點,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將會起到振奮精神、減輕疲勞的作用。

(1)天安數(shù)碼新城整體布局及建筑風格

天安數(shù)碼新城的整體布局可以概括為“一帶兩片”?!耙粠А笔侵傅貕K里貫穿南北的動態(tài)綠色走廊,以及與之相呼應的動態(tài)建筑空間序列,使得整個園區(qū)規(guī)劃一氣呵成,為該片區(qū)甚至所處的整個工業(yè)園區(qū)建立了景觀意象和城市意象。整個園區(qū)綠地點、線、面結合。 “兩片”是指橫向穿越用地的規(guī)劃城市道路白灰圍一路將整個園區(qū)分為南北兩個片區(qū)。沿城市干道一側,分別布置了城市廣場、公共休閑空間和沿街商業(yè)休閑空間;緊靠其后的城市休閑步道將人流逐漸滲透向園區(qū)之內的建筑之內。

(2)天安數(shù)碼新城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

天安數(shù)碼新城的景觀設計理念將“工業(yè)印象”與“城市表情”相結合?!肮I(yè)印象”指簡單的材質、簡單的線條,運用最簡單的設計語言,設計出簡約、硬朗、時尚的景觀環(huán)境空間,達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城市表情”是指在景觀小品以及其他景觀元素中,突出趣味性、功能化、時尚感,使得整個園區(qū)的景觀更顯人性化與舒適度。

2.2 環(huán)境生態(tài)綠化分析

環(huán)境生態(tài)綠化主要是從人的生理感受的要求出發(fā),根據(jù)自然界生物學原理,利用陽光、氣候、動植物、水體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創(chuàng)造令人舒適的良好的物理環(huán)境。這就要考慮空間的采光照明情況、環(huán)境中的溫度與濕度的調節(jié)情況、空氣的清新度情況、噪聲的控制情況等等。

植物是生態(tài)問題的關鍵,天安數(shù)碼新城植物的生態(tài)設計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態(tài)位

生態(tài)位反映了物種與物種之間、物種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物種在群落中的共存是以生態(tài)位的分化為前提的,所以天安數(shù)碼新城的植物景觀的設計中充分考慮喬灌草各類植物的應用,耐陰與否的各種習性,以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wěn)定的復層群落結構。

(2)因地制宜

天安數(shù)碼新城位于深圳市龍崗區(qū),屬于華南亞熱帶地區(qū),要注重本區(qū)鄉(xiāng)土樹種的選擇,如鳳凰木、小葉榕、蜘蛛蘭、合果芋等;另外還要考慮項目的立地條件,小尺度范圍內的小氣候條件等,這個時候對植物生態(tài)習性的把握至關重要,以保證其正常生長。

2.3 大眾行為心理

大眾行為心理主要是從人類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發(fā),根據(jù)人類在環(huán)境中的行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規(guī)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導,研究如何創(chuàng)造使人賞心悅目、浮想聯(lián)翩、積極上進的精神環(huán)境。設計承載了對人類精神和心靈慰藉的重任。根據(jù)環(huán)境心理學的理論,人的以下心理特征,深刻影響著人在景觀環(huán)境中的心理感受。

(1)安全性與領域感

心理學家Altman提出:領域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對空間的控制提供安全感。領域性作為環(huán)境空間的屬性之一,商務辦公園區(qū)的植物景觀設計應充分考慮這種個人空間的設計。對于這種考慮,通常采取的設計措施是通過植物加強邊界感。

(2)實用性與宜人性

二者之間密切聯(lián)系,不可偏廢。太注重實用,就會有損美觀,太注重宜人就會影響實用,使景觀變成鏡中花,水中月。所以只有取得二者協(xié)調才能是優(yōu)秀的景觀設計。天安數(shù)碼新城的景觀設計遵循“先功能后藝術”的原則,即先做功能分區(qū),再做藝術的加工。

(3)私密性與公共性

景觀中的人,形形。有的人喜歡安靜,有的人喜歡熱鬧。而且,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也可能會有獨處與參與社交的不同需求。天安數(shù)碼新城倡導“人性化”的現(xiàn)代景觀,合理設置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面向城市道路的多為廣場等公共空間,而建筑之間的庭院綠化則追求一定的私密性。

3 結語

傳統(tǒng)的辦公空間――城市CBD等辦公寫字樓,已帶來了一些明顯的社會問題,如交通堵塞、人口高密度、辦公族“亞健康”等,而花園式商務辦公園區(qū)是一種低密度、高品質、個性化的商務辦公模式,其必將會越來越收到人們的親睞。而其景觀設計必須嚴格從“景觀環(huán)境形象”、“環(huán)境生態(tài)綠化”、“使用人群行為心理”等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取以得三者之間的協(xié)調,打造真正花園式的、利于人們身心健康的社會辦公空間。

參考文獻:

[1] 劉濱誼 景觀規(guī)劃設計三元論――尋求中國景觀規(guī)劃設計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基點[J].新建筑,2001,(5)

第8篇:心理學的主要功能范文

關鍵詞:商品包裝設計消費心理

商品包裝是指用于盛裝、包裹、捆扎貨物的容器和包裝物。商品包裝可以分為內包裝、中包裝與外包裝三種。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商品包裝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它不僅具有保護商品,減少損耗,便于計量、購買、攜帶、運輸與儲存的作用,還具有裝飾美化商品,刺激購買欲望,促銷的作用。

商品包裝已成為商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設計符合消費者心理需要則可以激發(fā)其購買欲望,因此,研究其與消費心理之間的聯(lián)系已成為一種必然。

一、消費者購買行為

1.消費需要及動機

商品包裝是商品的“無聲推銷員”,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激發(fā)消費者進行購買。因此制定商品包裝計劃時首先考慮的就應該是這個目的。其次,即使消費者不準備購買此種商品,也應使他們通過對包裝的第一印象,產生對該產品以及生產廠家的良好的印象。

消費者決定購買行為是在某種動機推動下進行的。人的行為一般都是由一定的主觀原因即動機支配進行,而動機又與需要密切相關,動機是在一定條件下需要的體現(xiàn),是由人的需要轉化而來。換言之,人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才采取某種行為的,消費者到商店購買某種商品是因為他們需要這種商品。

動機是由需要轉化而來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轉化為推動人產生行為的動機。推動人產生動機的需要往往是沒有得到滿足的需要,換言之,其往往因沒有得到滿足而產生缺失感,繼而以愿望的形式被人們感知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健康,但是如果沒有養(yǎng)生保健類產品的出現(xiàn),這種愿望就無法推動人們去購買養(yǎng)生保健品的行為,而僅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于心中。只有當現(xiàn)實中具備了實現(xiàn)愿望的條件,并且通過廣告宣傳,使消費者了解到有滿足自己愿望的產品后,消費者才會產生相應的購買行為。只有這時,需要才真正轉化為動機,成為人購買行為的動力。

不同的存在不同的需要,人的需要也有層次差別,很多心理學家對此做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他將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次:

(1)生理需要。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是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種族繁衍而產生的低級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等;

(2)安全需要。包括有秩序、穩(wěn)定性、安全感等內容,如人身安全、職業(yè)安全等;

(3)歸屬與愛的需要(或社交需要)。追求與他人交往,給他人愛,也希望被別人愛的需要,如友誼、歸屬感等;

(4)尊重的需要。對榮譽的需要,如地位、權威等;

(5)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希望自己潛在能力得以實現(xiàn),并獲得自我滿足的需要,如成就感等。

其中自我實現(xiàn)需要包括對自己成長、發(fā)展的需要,發(fā)揮自己才能的需要等等。在現(xiàn)實社會中,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生存需要后,消費者購買商品,一方面是為了使用,另一方面還要借此顯示自己的地位、教養(yǎng)、鑒賞力、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等等。因此在進行不同商品的包裝設計定位時,應對消費者的需要和動機類型作調查研究,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

2.購買行為特征

購買行為是消費者為滿足某種需要而發(fā)生的購買商品的一切活動,是消費者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心理因素則是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制約因素和動力。

消費者在購買行為中主要體現(xiàn)出以下特征:

(1)消費者購買行為中具有滿足多種需要的特點。例如,購買煙、酒、菜、奶粉、服裝、鞋帽等物,基本上是為了滿足充饑、營養(yǎng)、保溫等生理需要,但也不排除其中有滿足心理需要的成分,如對不同包裝、不同價位產品的取舍。而對書籍等產品的購買則是為了滿足其心理需要或精神需要。

(2)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有時是由一種動機支配的,有時是由多種復雜動機綜合支配的,這些動機綜合在一起構成購買行為體系。滿足精神、社會需要的動機常常與滿足生理、物質需要的動機相伴產生。例如,經濟收入較低的消費群體往往更加看重商品的實用價值,對商品的要求是價廉物美。而經濟收入豐厚的消費行為往往講究商品包裝品質。這部分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就相當復雜了,是生理、物質需要與精神、社會需要交織在一起,其中精神、社會需要占了主導地位。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的需要不斷變化,在確立包裝設計的目標和定位時,就應多從滿足目標顧客的社會生活和精神需要作為著眼點。

(3)消費者的需要是由低級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滿足后向高級的精神、社會需要發(fā)展的。但是高級的精神、社會需要不會自發(fā)產生,而是在社會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市場發(fā)展規(guī)律的影響后才能形成。消費者高級需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包裝設計的指導和影響,即消費者購買動機受商品包裝引導。例如,礦泉水的包裝設計,如果只宣傳解渴的作用而忽視其安全性、水中所含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衛(wèi)生健康的介紹,效果估計不會很好。因為現(xiàn)代消費者對飲用水的需要不僅為了解渴,而且還需補充人體內所需的物質元素。所以設計時應主要體現(xiàn)其原料來源,以及保證飲用安全健康等。這樣,消費者才會被打動,才會按照包裝的指導進行購買,從而滿足人們生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

我們要清楚的是,只有了解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特征及規(guī)律,才能使包裝引導、指導消費的作用得到體現(xiàn)。

二、商品包裝的心理功能

1.刺激功能。商品包裝是商品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是消費者在選購商品過程中首先看到的那一部分。因此,商品的包裝與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有著密切的關系。造型獨特、新穎、精美的包裝,可以引起消費者的濃厚興趣,激發(fā)消費者的購買情趣和欲望。

2.宣傳功能。包裝上的色彩和介紹生產廠家、使用說明等有關資料,恰恰構成了商品廣告的一種形式,起到了宣傳產品形象的作用,便于消費者比較、選擇與購買。

3.享受功能。設計精美、富有時代感與藝術魅力的包裝,不僅烘托出商品的價值,而且美化了商品,提高了商品的外觀價值,給消費者以美感與享受。一些審美觀念較強的消費者往往為精美的包裝所吸引而購買商品。

三、商品包裝設計中的心理策略

1.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增強包裝效果的首位因素

“注意”是心理認識活動過程的一種特征,是人對所認知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們無論在知覺、記憶或思維時都會表現(xiàn)出注意的特征。心理學研究分析,一件包裝設計要想使消費者注意并能理解、領會并形成鞏固的記憶,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覺器官的包裝中的文字、色彩、圖形以及聲音等條件的獨特性分不開的。

在人們的視覺認知過程中,不是被動接受客觀事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觀事物和人的主觀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商品包裝的文、圖、色及造型形態(tài),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種視覺元素,而這些元素必須具備一定的個性特征才可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2.情感與聯(lián)想

設計師對包裝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難,但要做到與眾不同,又能體現(xiàn)出商品文化內涵則是設計過程中最為關鍵的。

在商品包裝設計的諸多元素中,色彩的視覺沖擊力最強。商品包裝所使用的色彩,會使消費者產生聯(lián)想,誘發(fā)各種情感,使購買心理發(fā)生變化。但要注意的是,使用色彩來激發(fā)人的情感時也應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心理學研究認為,在設計食品包裝時,要少用藍色、綠色、紫色等,而盡量多的使用橙色、桔紅色等使人聯(lián)想到豐收、成熟的色彩,從而引起顧客的食欲促使購買的行動。消費者購買滋補類產品時,大多會對大面積暖色調包裝的商品感到滿意,而對洗潔用品則對冷色調包裝比較感興趣。

商品的包裝還要考慮與商品的市場定位、等級、價值、成本相匹配。消費者普遍認為包裝的好壞反映了產品的質量與形象,但也要注意避免過度包裝,以免消費者產生華而不實、上當受騙的感覺。這就是商品包裝作用于消費者心理的效果。

3.成功的商品包裝還應當使消費者“過目不忘”

心理學認為記憶是人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重現(xiàn),記憶是心理認識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基本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其中,識記和保持是前提,回憶和再認是結果,只有識記、保持牢固,回憶和再認才能實現(xiàn)。

因此,商品包裝設計要想讓消費者牢記,就必須體現(xiàn)商品鮮明的個性特性,擁有簡潔明了的文字、圖像,同時還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現(xiàn)代消費時尚。

綜上所述,人的心理活動是極其微妙的,也是難以琢磨的,人們往往憑自己的印象購買商品。對消費者的心理測試表明,美麗與丑陋,高雅與粗俗,關注與排斥,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僅男女老幼各不相同,也因國家、地區(qū)和個人的偏愛而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一個看似簡單的商品包裝滲透了消費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不斷地分析目標顧客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礎上建立不同消費者購買行為模式,才能準確地摸索到商品包裝與消費者心理的關系,從而提高包裝設計的效果,激起消費者產生購買商品的欲望。

參考文獻:

[1]李丁.消費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第9篇:心理學的主要功能范文

Abstract: WeChat group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WeChat. It is a public platform for many people to chat and exchange at the same time. Carrying out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by WeChat group is the long term requirements of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t conforms to the acteristics of novelty and strange of college students.It can admit more people and can be more flexible when study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carrying out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by WeChat group include sending psychological article, giving micro-lectures、offerring free counselling services, organising discussions, sharring cases and propagating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When the counsellors carry out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y WeChat group, they must form accompanying group, setting up the rule of the WeChat group, organising activities and enhancing learning.

關鍵詞:輔導員;微信群;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陪伴小組

Key words: counsellor;WeChat group;psychological education;psychological accompanying group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23-0157-02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技術手段的應用,微信群成為傳播信息、傳授知識最快速、高校學生最受歡迎的一種方式;輔導員群體在學生工作前線,與高校學生的聯(lián)系最為密切,利用微信群的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為時展的必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微信群的定義與功能

1.1 微信群的定義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通過網(wǎng)絡快速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C聊天軟件。用戶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形式上更加豐富的類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聯(lián)系。微信群是微信的一個重要功能,一個能夠供多人同時聊天交流的公眾平臺。它支持用戶在創(chuàng)建群以后,可以邀請朋友或者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到一個群里面聊天。微信群可以跨平臺溝通、顯示實時輸入狀態(tài),免費發(fā)送語音圖片,只耗用少量的流量,與傳統(tǒng)的短信溝通方式相比,更靈活快捷、智能,且節(jié)省資費。

1.2 微信群的主要功能

①聊天:支持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包括表情)和文字,是一種聊天軟件,支持多人群聊。

②添加好友:微信群支持群主或成員直接添加或邀請好友進群,同時,有意愿進群的人也可以通過二維碼分享進群。

③實時對講機:用戶可以通過語音聊天室和一群人語音對講,但與在群里發(fā)語音不同的是,這個聊天室的消息幾乎是實時的,并且不會留下任何記錄,在手機屏幕關閉的情況下也仍可進行實時聊天。

④文件快速查找:聊天記錄刷新太快,群成員想要查找照片、文件等素材時可以選擇翻聊天記錄,也可以點擊右上角功能鍵,選擇聊天文件按鈕即可快速查找需要的照片和文件。

2 輔導員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 個體心理發(fā)展長期性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提高心理素質為核心,培養(yǎng)具有對社會進步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活動。目前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活動、開展心理咨詢等方式進行。這些方式雖然廣受學生歡迎,但是無論是課程的開設還是活動的組織都是短時間內完成的,課程受到課時的限制、活動則相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它們無法對學生產生長久的影響。每個人的心理成長是長久且緩慢的,大學生個體心理發(fā)展是一項長期而艱辛的工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利用微信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受時間和地域的影響,可以隨時隨地傳播心理知識、進行心理輔導、對群成員進行長期陪伴,從而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持續(xù)的影響。只要學生在群里就可以自行學習,其心理素質通過日常的學習得以提升。

2.2 符合大學生求新求奇的心理特征

大學生的思維具有敢于求新、富有創(chuàng)造的特點,這個群體充滿好奇心,喜歡新鮮感。微信群近兩年快速發(fā)展,受大學生群體的歡迎,基本上每位學生都擁有微信帳號。學生只要有網(wǎng)絡就能使用,不受時間和地域的制約,操作便利。輔導員通過微信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符合了他們的心理特點,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與時機。

2.3 受教育的人群更廣

在日常生活中,性格較為內向的大學生喜歡學習,但卻不太愿意參與各種活動,也不喜歡主動找老師同學傾訴,他們已經習慣了在背后默默關注他人的言行。利用微信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微信群匿名的方式有利于廣大學生參與其中,不活躍的學生也更愿意參與其中,關注每天的發(fā)文、微課、討論,并從中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可以說,利用微信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受教育的對象更廣。

2.4 學習方式更自由

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活動的組織、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都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的,既受時間的限制,也無法讓學生反復學習。在微信群的文章、圖片、視頻、微課等內容都可以突破時間的限制,只要在群內,內容沒有被刪除,任何時間都可以反復查看和收聽,并可以通過文件快速查找功能查到該信。它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原有方式的局限性。在問題討論上,只要有意見有感想隨時可以發(fā)表,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學生通過微信群進行學習討論更加方便快捷、時間更自由。

3 如何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3.1 輔導員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任務,是新形勢下輔導員培養(yǎng)人才的有效途徑。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能夠不受時間和地域的影響,在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發(fā)揮著非常大的優(yōu)勢。根據(jù)微信群的功能,輔導員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內容是心理文章、微課講授、組織討論、團體心理輔導、分享案例和宣傳心理活動。群主或陪伴小組成員可以根據(jù)大學生的特點x擇合適的學習資源和相關的資料進行分享,如文章、圖片、視頻等,引進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進行微課的講授,定期組織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分享與討論以及對心理健康案例進行分析。另外,可以通過微信群對學校所組織的心理活動進行宣傳,對于學生遇到的普遍性心理問題進行團體心理輔導。

3.2 輔導員利用微信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2.1 明確責任人,組建心理陪伴小組

建立微信群的時候,要明確在群里主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即輔導員擔當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責任人。由于輔導員的精力有限,并且為避免學習內容太單一、學習方式太枯燥,輔導員可以建立一支心理陪伴小組隊伍作為輔助。心理陪伴小組可以由老師和學生組成,而輔導員應當同時擔任心理陪伴小組的組長,對陪伴小組進行指導與跟進。為了保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度,陪伴小組成員必須經過專業(yè)的選拔,具備相關的心理知識背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心理資料進行鑒別。

3.2.2 明確微信群的功能,建立群規(guī)

輔導員在建立微信陪伴群時,應先做好定位,明確微信群的功能,主要是傳播心理知識,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為避免某此學生把微信群當成普通的聊天群看待,隨意地在群內聊天,信息,刷屏頻率快,導致群內庸俗信息泛濫,心理陪伴小組的重要信息快速地被取代,其他學生錯過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群主即輔導員應當在開通微信群的同時制定群規(guī),禁止各種不良信息進入。

3.2.3 確定階段性主題,定期組織相關活動

大學生處于求新求奇的年齡,具有很大的學習熱情和潛力,如果微信群建立后只是留存形式,而沒有實質內容,那群成員便會覺得沒有存在的價值,會選擇退出。因此,在組建微信群后,輔導員應當結合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事件、社會上發(fā)生的熱門事件確定階段性的主題,并組織定期內容、引入微課和組織討論、組織相關活動,做到日常有內容陪伴。

3.2.4 豐富心理知識,提高心理輔導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豐富的心理知識背景、具備一定的心理輔導技能、并能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另外,世界不斷在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對象也不斷在變化,這就要求輔導員要學會利用新方式、解決新問題。因此,無論是輔導員還是心理陪伴小組成員,都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培訓,豐富自己的心理知識,提高自己的心理輔導技能,把控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真正利用好微信群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杜玉波.要推動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11-03-13.

[2]董少校.同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伴隨學生成長[N].中國教育報,2010-09-04.

[3]樊富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4]全國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用教材.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任為民.遠程教育跨世紀的變遷[M].上海:上海高教電子音像出版社,2010.

[6]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7]倪海.關于構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系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