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的科學輔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中課堂 現(xiàn)代高中教育 心理學 關系 探討
1引言
心理學是高中教育的題中之義,是在高中教育理論與實踐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重要模式,二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了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現(xiàn)代高中教育工作部署的落實,不僅提高了學生高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也強化了自信心理與德育素質的提高,為提升中小學生的人格完善、實現(xiàn)身心全面發(fā)展提供了積極作用。然而,新形勢高中課堂的高中心理教育職能發(fā)揮存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現(xiàn)代高中教育作用的發(fā)揮和高中課堂效益的提升,這是本文討論的起點。
2新形勢下現(xiàn)代高中教育中心理教育的主要職能
2.1完善教育習得能力的職能。完善學生教育習得能力是現(xiàn)代高中教育的基本職責。在實現(xiàn)維護學生教育習得職責方面,現(xiàn)代心理學教育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積極引導、平等協(xié)商、溝通協(xié)調等形式形成良好的推進機制,維護學生自信教育中的心理誘導;現(xiàn)代心理學教育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境,維護學生受教育權利;現(xiàn)代心理學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高中課堂中自信教育的創(chuàng)新主體作用。
2.2參與高中課堂建設的職能。高中課堂的改革與建設需要動用各方力量參與進去,尤其是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如何積極組織高中課堂參與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并通過創(chuàng)新活動對于高中課堂發(fā)展和建設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和意見,顯得尤為重要。基于這樣的理解,現(xiàn)代心理學教育在促進高中課堂體制完善、高中課堂經(jīng)濟效益提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心理學代表學生高中課堂的心理層面管理。對于高中課堂而言,心理學借助于現(xiàn)代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先進理念進行高中課堂的管理,通過高中課堂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心理完善機制保障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學有所得,保證高中課堂運行的合理高效發(fā)展。
2.3輔助學生德育養(yǎng)成的職能。心理學對于學生科學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修養(yǎng)教育具有基本的職能和作用?,F(xiàn)代高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一種創(chuàng)新性學生隊伍,在這一過程中,心理學指導下,教師可以根據(jù)高中課堂形勢的變化和學生興趣和愛好的轉變,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既吸引學生的參加,也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與自身素質提升有關的高中知識。
3新形勢下現(xiàn)代高中教育心理教育存在的問題
3.1現(xiàn)代心理學與高中教育理念的沖突
現(xiàn)代高中教育理念下的高中課堂要求對于新課改任務的整體推進、全面落實,更要突出重點、體現(xiàn)特色。當前,現(xiàn)代高中教育高中課堂中與高中心理教育相關層面存在重點不夠突出、特色不夠鮮明、服務不夠到位等問題。在某些主要問題的解決上,現(xiàn)代高中教育往往停留在教學活動層面,而忽略了學生心理高中層面撫慰和引導的基本職能,沒能更好地協(xié)調好與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關系,沒能給高中課堂營造和諧的心理化課堂環(huán)境,服務高中課堂制度架構與創(chuàng)新著力點沒能得到及時貫徹落實。
3.2現(xiàn)代高中教育管理意識與組織機制的沖突
現(xiàn)代教育管理意識在于組織體制機制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不到位的問題。究其原因既在于現(xiàn)代高中教育高中課堂中教師對于高中心理教育工作的研究往往流于表面,對于深層次的性質、問題的研究不夠透徹,造成了在授課與高中教育的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難以解決的現(xiàn)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學生對于高中課的不理解。
3.3人才素質與高中課堂發(fā)展的沖突
教師素質的問題是帶有全局性、長期性、根本性的問題。在現(xiàn)代高中課堂教研中,高中教師的形象往往直接關系到高中課堂在學生中的形象,也代表了現(xiàn)代高中教研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在一些高中課堂中,由于種種體制機制問題的存在,難免出現(xiàn)教師不能作為、不愿作為、不善作為的情況,長此以往必然造成高中課堂現(xiàn)代高中教育組織效率低下。
4課例分析:現(xiàn)代高中教育與心理學耦合路徑
誠如上述,在心理學視域下重新審視教學資料與心理學處理的概念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樣的道理,基于現(xiàn)代心理學的心理學也只有在對于心理學基本屬性的充分了解基礎上,才能夠生發(fā)出新的活力,進而在基本的操作層面上對現(xiàn)代高中教育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實現(xiàn)二者的良性互動。實際上,高中教育與現(xiàn)代心理學的互動并非新鮮的嘗試,心理學的內在屬性和基本操作就必然要求現(xiàn)代高中教育,尤其是教學資料處理技術的大量應用。一方面,心理學的內在屬性包括其作為信息傳遞的工具屬性,也包括其為了心理信息傳達而做的一系列行為(選擇、采集、分類、加工)等。在這個層面上,傳統(tǒng)意義上心理學形式都離不開心理學的處理。另一方面,心理學按照基本的屬性并不具有特異性,而是劃分之后的關乎具體操作層面的展示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心理學輔助技術的支撐。值得注意的是,數(shù)字化生存的當下,高中文化符號消費正超越傳統(tǒng)消費成為學校教育重要衍生品。對于這些高中教育的把控,在媒體環(huán)境中需要教師積極并充分地發(fā)揮其重要作用和意義。它們的存在就是借助高中而傳遞思想、交流信息的。在這些信息的擴散過程中,同樣無法忽視掉心理學形式方面的支持,否則其信度和效度、到達率都會大打折扣。具體的路徑,我們以課案作為例子加以說明。
課題目的:如何引導學生在不斷面臨的挫折、挑戰(zhàn)與苦難中利用自信發(fā)掘自我潛能。教學方法:活動法、談論法、情景分析。
第一,情境選擇。選擇幾名同學,到講臺上面來,每個同學都給予一個情景,讓他們根據(jù)情境表演:1.你昨天晚上睡了一個好覺,清晨起來面對驚奇,用一個表情來表示自信。由學生表演,并說明為什么這個表情代表自信。2.設想你剛在校運會的100米比賽中在眾多高手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請學生用一句話來表示自信,并說明為什么這句話是自信的反映。3.設想你剛剛在校園歌唱比賽的決賽中落敗,遺憾的沒有得到第一名,請你用一個動作表示自信,并說說為什么這個動作表示自信。
小結:自信,是個人對自己的積極感受,包括對自己的肯定、認可、支持、和接受。
第二,同學討論。自信源于什么?
成功確實是自信的最大動力。大家的自信心如何?三年之后你是否能進入理想的大學?
自由發(fā)言:我讀高中的時候情況和大家很相似,讀的是普通高中,初中的基礎不好,但是上了高中我發(fā)現(xiàn)初中的基礎并不重要,因為高中確實是全新的開始,很多初中的基礎知識到了高中還是要再學習一次。所以當時我會經(jīng)常有這樣的念頭:普通中學的學生能上大學嗎?能上重點大學嗎?我的能力可以通過三年后高考的考驗嗎?入學的基礎本來就差,上了高中我們怎么比得上重點高中的同學呢?城鎮(zhèn)的學生怎么比得過城市里的同學,他們的環(huán)境比我優(yōu)越許多。根據(jù)大家剛才的發(fā)言,我想同學們也和我一樣,有許多的疑問。這些問題,我想進行一個游戲之后就會有答案了。
游戲活動:(1)拿出一張白紙,寫出你預測自己一分鐘能鼓掌多少次?(2)開始計時并且鼓掌計數(shù),一分鐘時間后停止,寫下你實際鼓掌多少次?(3)談談自己的看法。你預計鼓掌多少次,實際鼓掌多少次,為什么我們預計的次數(shù)會比實際次數(shù)少那么多?因為我們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我們能做的事情往往超出我們的想象。在此游戲之后,我的高中生涯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我開始能夠專心的聽課并跟上老師的思路,開始在一些科目上嶄露頭角,開始敢嘗試用文言文形式寫考試的作文,有時候也開始夢想我理想的大學學府。
小結: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自信則是發(fā)揮自己潛能的關鍵。
第三,信心維護。
1.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
自信的人未必是完美的人,但肯定是能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對自己充滿自信的人。其中包括三個方面:A.我的品質、特征。B.對自身品質的評價和以此產(chǎn)生的自尊等情緒體驗。C.品行成分:對自己實際行為的態(tài)度。
2.我有自己精彩的生活,設定適合自己的生活標準
訓練:很多同學都穿某某品牌的運動鞋,而我只有普通的運動鞋,我真是不如人(審美觀念的誤區(qū)――大家都穿這樣的鞋子,還能顯得出你的與眾不同嗎?你應該有自己的著裝風格,這才是真正個性的表現(xiàn))。
3.發(fā)掘、發(fā)展自己的長處和力量。(擁有自己的優(yōu)勢、長處,是自信的關鍵)
4.自我提高、發(fā)展(自己的強大――自信的重要來源)。
參考文獻:
[1]張彥志.談素質教育及高中教師的素質[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9,(S1).
[2]趙輝,辛江花.素質教育和高素質教師[J].職業(yè),2006,(1).
[3]莊育璇.新課程新起點――談新課程高中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藝術教育,2005,(01).
【關鍵詞】 參與式教學法 中學職業(yè)心理輔導課
【Abstract】 existing middle school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counselling class existence very many malpractices,have not been able to play the role which should have. The participation type teaching method can overcome these malpractices. The participation type teaching method has ,the psychological test,the hypothesized game in the middle school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counselling class concrete application form,"please comes in" the course,the opening network teaching and the system graph and so on,is optimized teaching way which one kind is worth initiating.
【Keywords】 participates in the type teaching method middle school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counselling class
【中圖分類號】:G630.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4041(2007)09-0078-03
1問題的提出
九月,是個喜人的季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很多年輕的學子開始了他們人生新的歷程――跨入了大學的校園,成為天之驕子。但是,進入大學不久,很多學生就發(fā)現(xiàn),所讀的專業(yè)不適合自己。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很多中學不是開了職業(yè)心理輔導課指導學生升學就業(yè)嗎?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學職業(yè)心理輔導課存在很多弊端,效果一直不是很好。傳統(tǒng)的職業(yè)心理輔導課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現(xiàn)在:①以書本、教師為中心,把學生看成是“聽眾”,是被動接受講述的群體,忽視了學生是能動的學習主體,具有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②沒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把教學過程看成單項的信息輸出過程,忽視了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③“滿堂灌”的輸入法使得很多學生產(chǎn)生了消極的厭學情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了非學習的行為,使職業(yè)心理輔導課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要改革現(xiàn)行的課堂單向的灌輸?shù)慕虒W模式,就必須找到一種能夠長期、持久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法。參與式教學方法,就是能達到這種效果的方法。
2參與式教學
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將學生放在教育的主置,全面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創(chuàng)造性學習與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它強調,“學習是學生在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創(chuàng)造意義、產(chǎn)生新知識、獲取技能及情智發(fā)展的活動過程”,學習成果有賴于學生的主動介入及教師豐富、科學的教學活動(環(huán)境)的提供和設計。參與式教學的最大特色是以組織活動的形式來開展教學。
參與式教學應遵循幾個原則:
2.1平等參與,共同合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信息提供者、標準答案的者,而是協(xié)助者、引導者、促進者和組織者,幫助學生一起學習、共同提高。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學習內容和形式的主動創(chuàng)造者,也是教師的合作伙伴。
2.2尊重多元,形式多樣。教師要關注到每個學生的特點,允許學生存在差異,尊重學生不同的觀點,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學生把他們各自有個人特色的觀點表達出來。
2.3用已有經(jīng)驗,主動構建新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知識不僅是自己經(jīng)驗的構建,更重要的是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構建,所以在課堂中應尊重學生已有經(jīng)驗,關注他們的問題,聽取他們的意見,指導他們在自己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新的知識體系。
2.4重視過程,促成變化。參與式教學強調過程和結果一樣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在過程中體驗,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充分體現(xiàn)知識的生成性。
2.5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具體與抽象結合。參與式教學提倡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下開展活動,針對實際問題進行思考,促使參與者把實際遇到的具體的問題上升到抽象,而能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
3參與式教學法在中學職業(yè)心理輔導課中的具體應用形式
參與式教學法應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根據(jù)參與式教學應遵循幾個原則,結合中學生學習的特點以及職業(yè)心理輔導課的要求,我們采用了以下的一些具體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3.1訪談――“小記者采訪活動”,目的是幫助中學生明確什么是職業(yè)、職業(yè)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事職業(yè)的多方面意義。具體做法是讓學生扮演記者,采訪周圍同學,問他們問題“你認為職業(yè)是什么,職業(yè)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并把回答記錄下來。然后把學生分成五人一組,在小組內把被采訪的同學的回答念出來和大家分享,小組討論總結,得出什么是職業(yè)的結論。最后每個小組推舉一個人向全體成員展示自己小組成員的討論成果。這種參與式教學方式的特點是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其中,通過訪談和討論,他們了解了別人的觀點,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好問、善思、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
3.2心理測試――職業(yè)興趣測驗、氣質測驗、性格測驗、一般能力傾向測驗,目的是幫助中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氣質、性格和能力,為將來職業(yè)選擇提供依據(jù)。具體的做法是給每位學生發(fā)測驗問卷,讓他們按照指導語要求,自己客觀地回答填寫,并給他們提供評分標準,讓他們自己評出分數(shù)并根據(jù)老師給的解釋說明,看看自己的興趣、氣質、性格和能力適合何種職業(yè)。然后進行小組交流,把適合同樣(類似)職業(yè)的學生組成小組進行交流。在交流中,老師可提供一些把握自己職業(yè)潛能選擇專業(yè)或職業(yè)成功的典型,以啟發(fā)學生自主擇業(yè),不為某門學科成績差所束縛而自卑,也不盲目按家長或老師所安排的職業(yè)道路走。這種參與式教學方式的特點是讓學生學會借助一些科學有用的工具來了解自我,培養(yǎng)了他們的獨立探索問題、獨立作出決策的能力。
3.3虛擬游戲――“拍賣會”,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拍賣了解自己的價值觀,體驗個人的職業(yè)價值觀和別人的異同,并根據(jù)價值觀來選擇職業(yè)。具體做法是教師首先把游戲規(guī)則和拍賣的東西介紹給學生。然后選出拍賣師(可以每一次換一個人),按游戲規(guī)則進行拍賣。最后進行交流和討論拍賣的感受和收獲,例如“你為什么選擇這樣的商品?在拍賣中你的心情如何?你選擇的商品和其他同學有什么不同?我們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應該追求什么?”。這種參與式教學方式的特點是可以使課堂氣氛比較活躍,符合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能激發(fā)他們參與的興趣,調動他們思考的積極性,避免了老師對價值觀教條式的講解。
3.4“請進來”講座――邀請成功人士作專題講座。目的是為中學生樹立成功的榜樣,讓他們理解到正確選擇職業(yè)對一個人的成功的重要性,以及懂得如何從中學就開始為以后的職業(yè)做相應的準備。具體做法就是請一些成功人士到課堂來講學,介紹自己在中學階段如何正確選擇了自己的職業(yè)的方向并為以后的職業(yè)作了哪些準備,并和學生進行交流,解答學生的疑問。這種參與式教學方式的特點是讓學生能夠面對面和這些有社會經(jīng)驗的過來人交流,縮短了學生和社會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在中學就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準備有些感性的認識,激發(fā)了他們對職業(yè)心理輔導課的熱愛。
3.5開放的網(wǎng)絡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及職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具體做法是讓學生到指定的網(wǎng)站去瀏覽有關社會對人的需求和職業(yè)發(fā)展趨勢的情況,并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他們在網(wǎng)上了解到的信息,總結出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和職業(yè)的發(fā)展趨勢。這種參與式教學方式特點是運用網(wǎng)絡來進行教學。網(wǎng)絡教學是隨著電腦技術的發(fā)展而日益興起的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它具有教學資源豐富、交互性強、以學生為中心等多種優(yōu)勢,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職業(yè)的探討,并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解決問題的信心。
3.6制圖表――訂職業(yè)研究表和職業(yè)行動計劃表。制定職業(yè)研究表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綜合各種信息進行比較,選擇出自己適合的職業(yè)。制定職業(yè)行動計劃表的目的是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計劃,知道該叢哪些方面為所選擇的職業(yè)做準備,且知道在什么時候在哪些事情。這些都為學生的職業(yè)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了現(xiàn)實的可行性。具體的做法是老師把職業(yè)研究表和職業(yè)行動計劃表樣本做成多媒體課件或幻燈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依據(jù)樣本制定自己的職業(yè)研究表和職業(yè)行動計劃表。然后小組交流,一起研究職業(yè)研究表和職業(yè)行動計劃表的制作是否準確。這種參與式的教學方法特點是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制作書面目標的計劃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開動腦筋思考,親自動手描繪自己未來的藍圖并能夠對實現(xiàn)目標的每一個步驟有清晰的認識。
除了以上的形式,參與式教學還有很多有價值的做法,例如“頭腦風暴法”“個案研究”“辯論”等等,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的需要來選擇。
總之,參與理念下的職業(yè)心理輔導課克服了傳統(tǒng)的職業(yè)心理輔導課的弊端,強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真正發(fā)揮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中學職業(yè)心理輔導課能夠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真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念,為以后的升學和就業(yè)做好準備。參與式教學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優(yōu)化了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李峻.參與式教學:透視與反省[J].教育科學研究 ,2005(12)
2柳巖.淺談參與式教學法[J].教育革新,2005(12)
關鍵詞:親子活動 心理輔導課 氣氛活躍 啟發(fā)心靈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上進,學習成績穩(wěn)步上升。父母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進入青春期又進入初三的孩子并不都會隨父母愿,很多父母辛辛苦苦地為孩子付出,卻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還總是引起他們的反感,弄的父母既苦惱又焦慮,孩子也不開心,親子關系十分緊張。筆者所任教的本屆學生進入初三以后,由于學校接二連三的考試,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了,與父母的溝通也越來越不融洽。月考剛結束筆者就接到家長的電話,向本人喋喋不休的抱怨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或進步不大,脾氣卻越來越難以捉摸,無法與他(她)溝通等等。同樣在學生的周記里也流露出對家長的種種不滿,如:啰嗦、煩人,只關心考試成績不理解人等。針對這一現(xiàn)象作為老師覺得有必要為學生和家長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讓親子之間那觸礁的愛的帆船重新動起來。下面是本人為這次搭橋活動設計的親子溝通課的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實錄,以此為例來談談親子活動心理輔導課的教學設計及問題探究。
一、導入——活躍氣氛 引出主題
導入即暖身步驟,是心理課的開始。心理輔導課需要學生敞開心靈,而親子活動心理輔導課更要有一種和諧活躍的氣氛,一種好氛圍可以激發(fā)活動時協(xié)同合作積極的態(tài)度,更易讓學生和家長明確本次活動的目的,自覺融入課堂,切身感受對方的思想,為后面的交流做好 準備?;谶@樣的目的,本次親子親子這樣的目的目的,更易讓學生、 溝通活動課本人設計的開始的暖身游戲是“我說你畫”。教師提供一些簡單線條圖畫并將圖形表述出來,描述過程只能通過言語表達,不能用任何的手勢和輔助工具。同學和家長根據(jù)教師的表述畫出圖形,表述人只重復一次,畫圖人不允許交頭接耳進行討論。學生和家長先在一定時間內各自畫出圖形,畫圖結果并不重要,設計這一活動的意圖是讓學生和家長體會到人際交往的雙向性,要想又快又準地畫出對方所表達的圖畫需要雙方準確的溝通,單靠一方的表達或理解是不夠,此外也是為活躍活動初始的課堂氣氛,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鋪墊。當然畫圖時一定是有的學生和家長畫得快而準些,而有的學生和家長畫得速度慢不說還不準確。這還涉及到學識認知及傾聽理解偏差上的原因,學識認知可通過以后學習提高,傾聽理解能力亦可培養(yǎng)。暖身游戲旨在活躍氣氛,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并自然引出活動目的。因此,這些原因不作為主題,而本次活動以活躍氣氛、提高興致、明確溝通交流的重要性為主。在不傷及孩子自尊的基礎上,圖畫時不宜讓學生和家長作為家庭單位進行討論,也不予界定誰快誰好,不重結果,只為營造和諧、活躍的氣氛,以便順利有效的開展下面的主題。
二、展開—— 切入主題 正確引導
暖身后是正式的教學與輔導,這個過程需要密切的聯(lián)系輔導目標。本次活動目標很明確:在初三關鍵時期,學校學習課程安排緊湊,學生學習壓力大,加之青春期情緒不穩(wěn),易焦慮煩躁愛發(fā)脾氣,家長過度關心學習成績,不顧及孩子的內心世界,導致親子之間無法交流,形成負面影響。針對這一主題本人設計了合適的情景劇讓兩位學生表演劇情,其他學生和家長共同觀看感受。情景短片內容:初三了,學校抓得很緊,國慶放假剛結束就進行月考。由于月考考得不理想小亮的心情很糟糕,想想還有5個多月就要中考了,自己的成績總是不穩(wěn)定,小亮很焦慮,他很想回家跟爸爸媽媽說說……星期五的下午,住校生小亮上了一周的課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郁悶的心情回家了,小亮一到家媽媽就迎了上來。一周沒有看到小亮了,她很想問問小亮學習的情況。媽媽一邊端上水果蛋糕讓小亮吃,并跟他說今天特意為他買了雞和蝦,叫他等著開飯吃專門為他回家做的好菜,一邊詢問這次考試成績,當聽說考得不好的時候媽媽就馬上訓斥小亮讀書不用功,學習不抓緊,辜負了父母的心意……自從小亮進家門媽媽就嘮嘮叨叨的沒個完,小亮覺得很煩就發(fā)脾氣和媽媽吵了起來……看完短片大家心里各有感受,可以表達出來分析討論。情景劇中這種情形很多家庭有過,所以學生家長都有切身的體會。媽媽當時心情是迫切的,很想了解孩子的近況,尤其是學習情況,媽媽把這種迫切直接表達出來,主觀上認為沒什么,只是問問,可當聽說近期小測試考得不好時,馬上訓斥,根本沒想到分析一下原因,以便走進孩子的內心,與孩子正面和諧交流,這是大部分家長忽略的問題,卻是親子溝通中值得重視的問題,家長要思考學會改變一種交流方法。小亮有著這個時期的學生都存在的焦慮、郁悶、煩躁不穩(wěn)情緒。成績的不理想希望能和家長交流得到理解和幫助,因不知如何交流,害怕得到訓斥,排斥心理上升。這時家長的訓斥,不知緣由的抱怨,沒完沒了的嘮叨成為導火線,一觸即發(fā),吵得結果是不歡而散。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加深親子之間的矛盾。
在大家激烈發(fā)表看法之后,換一個情景短片,讓小亮和媽媽改換表達方式,溝通效果就不同了。改換后的情景劇由現(xiàn)場母女表演,內容設計如下:初三學校抓得很緊,國慶放假剛結束就進行月考。由于月考考得不理想小亮的心情很糟糕,想想還有5個多月就要中考了,自己的成績總是不穩(wěn)定,小亮很焦慮,他很想回家跟爸爸媽媽說說……星期五的下午,住校生小亮上了一周的課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郁悶的心情回家了,小亮一到家媽媽就迎了上來。一周沒見小亮,她很想問小亮的學習情況,但看到小亮疲憊郁悶的樣子,媽媽一邊端上水果、蛋糕等小亮愛吃的食物,一邊說:今天特意為你買了魚和蝦,叫他等媽媽專門為他做菜。做菜的時間媽媽極力控制自己,不能心急,得讓孩子調節(jié)好心情,多聽孩子的表達,看怎么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小亮感受到媽媽傳遞的溫暖和關心,心情也在逐漸轉好,主動找媽媽說起近來的情況,包括學習情況、遇到的難題、不解的心結。媽媽耐心地幫小亮分析問題找原因,努力幫小亮解心結,鼓勵小亮要自信等。在和諧的氣氛中微笑著就把問題一一分析解決了,小亮受到鼓舞,信心增加并下定決心返校后努力學習,迎頭趕上。
學生和家長們認真看完短片后心有所觸,再次討論時,問題主要面向如何交流,如何改變自身的不足上了。家長表示要學會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換位思考孩子的處境,有效表達看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接納理解孩子,不主觀武斷定義訓斥孩子。學生們也積極發(fā)言表示要理解父母,換位思考家長的心情,有效表達自己的煩惱,請家長幫助分析、解決問題,摒棄焦慮、煩躁對家長發(fā)脾氣的做法,和諧交流。家長學生以上這些體驗正是教師設計此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意圖。
三、結束—— 啟發(fā)心靈 感悟感恩
一個好的收尾對整堂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白屝南嗤ǎ寪哿鲃印笔潜敬位顒拥闹黝}。愛是溝通的基礎,我們的父母為了養(yǎng)育我們教育我們耗盡了他們的心血,其實他們的心和我們是相同的,他們也希望我們快樂地生活,只是面對初三面對中考他們也有期盼焦慮和擔憂,也需要我們的理解。讓我們與父母的心相通,愛相流。在學生和家長認識到到各自的缺失時,教師設計播放了《蘋果樹》這個眾所周知的故事,在音樂和故事內容的感染下,一個男孩與蘋果樹的對話,催人淚下,令人深思。小男孩特別小的時候,在大蘋果樹下盡情的玩,大蘋果樹從不嫌棄怪罪小男孩,包容小男孩的一切行為,包括小男孩拿小刀在樹身上亂刻亂劃,一直陪著小男孩玩,等小男孩長大一些,蘋果樹把自己的果實讓小男孩拿去賣了,用賣得錢上學和買他想要的玩具,小男孩長到青年時,又來到樹下,大樹把樹枝讓小男孩砍了,拿去成家了,又過了很多年后,小男孩要去很遠的地方成就事業(yè),大樹讓小男孩把樹干砍了,拿去做了艘船去遠方了,又過了很多年,小男孩從遠方回到大樹這里,小男孩也已經(jīng)老了,大樹看到小男孩說我沒有果實可以讓你吃了,也沒有樹枝讓你爬了,連樹干也沒有了,只有一個老樹根了,真的對不起孩子,小男孩說我老了,也累了,回來就是想陪你玩的,大樹聽到后很高興,仿佛又看到小男孩小時候在樹下盡情玩的情景了。
蘋果樹與小男孩就好比父母和孩子,父母年輕時可以無私的把一切給孩子,孩子在不斷索取再索取,當父母老了,也無力了,孩子才理解感受到這種愛。初三的學生是一個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的年齡,但已有了自己的思維和認知,只要正確引導都可以深刻理解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故事放完了,感恩的心的旋律響起,教師訴說著:十幾年的生活中我們接受了父母太多的關愛和照顧,接受了愛更應懂得報答,現(xiàn)在讓我們回報一次吧,這是同學們在運動會上通過全班同學努力拼搏得來的獎金買的蘋果,捧起自己的愛心(以一個蘋果為媒介)一起對爸爸媽媽說:爸爸我愛您!媽媽我愛您!祝愿你們健康!幸福!平安!
讓學生把蘋果送給自己的父母并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擁抱。
四、教學設計的反思和問題探究
這是一堂有收獲也有欠缺的親子溝通輔導課。雖然整堂課看起來很熱鬧,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參與討論較積極,也不乏真情流露,但活動結束時部分學生和家長的擁抱較敷衍,被動的氣氛沖淡了原先真誠的氛圍。課后不禁自問:通過前面的活動,親子之間的心真的相通了愛真的流動了嗎?心理活動課是要讓活動參與者通過活動有心靈的體驗,引導者當然希望能夠走進參與者的心靈,讓他們通過活動的參與體驗感悟,說出真話得到收獲。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還需要我們關注課堂上的種種細節(jié)。
1、活動環(huán)節(jié)設置要考慮文化背景
從整堂課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來看,環(huán)節(jié)一的游戲導入雖然達到了預期設計的目的,通過“我說你話”學生和家長都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一個雙向過程,要想達到溝通的最佳效果需要雙方不斷地對對方行為做出反應,并適時地調整溝通方式。但整個游戲活動的氣氛不熱烈,沒有使暖身活動帶來的“破冰效應”很好的體現(xiàn)。這是因為設計活動時忽略了本班學生整體風格不活潑的因素,只重視了話題的導出,沒有重視實際的暖身效果。心理專家鐘志農(nóng)教授也曾經(jīng)提出:暖身對團體動力起著開啟的作用,是整堂課前進的動力保障。所以在對活動中暖身游戲的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班級學生的整體風格,設計出符合班級學生特點有真正活躍氣氛作用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二情景劇的展開是團體活動中學生的體驗分享過程,是學生從淺層體驗升華到深層認知的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心理輔導課的亮點,學生的體驗在這一階段中從感覺經(jīng)驗轉化為認知觀念。本次活動課上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前后兩次的情景對比表演和親子的積極參與討論,應該是比較成功的。結尾在配樂情境下講述蘋果樹與小男孩的故事一環(huán)節(jié)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和家長親人之間的那一份愛,使許多人流下眼淚,真情迸發(fā),產(chǎn)生了情感的共鳴,可以說設計得也比較成功。然而最后讓學生大聲說出爸爸我愛你,媽媽我愛你,并給他們一個擁抱,可能對學生來說跨度有點大了,因為我們中國人在表達情感上往往是比較含蓄的,“愛”即使是出于真心,也不肯輕易說出。家長也如此,覺得孩子大了,說愛和給予擁抱感覺很不適應。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表達對父母的愛時聲音很輕很羞澀。與父母的擁抱許多學生做的很敷衍,動作很僵硬,個別父子根本就沒有做。在今后的親子活動內容設計中應該考慮到這些文化因素進行改進。如:可讓學生先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句表達愛心的話再說出來,送給父母的蘋果或者其他禮物可讓學生自己事先準備好,那樣對學生更有感受。如果前兩項的鋪墊做好了,那么親子之間的擁抱動作可能就很自然了。
2、強化的手段需要考慮活動的目標
設計一堂課一定要把涉及到的概念及概念之間的關系理解清楚,比如“感受愛”與“友善溝通”。在本堂課里本人設計通過活動課上短短十幾分鐘的討論后就讓學生和家長在改換的情景劇里真情溝通,讓聽了蘋果樹與小男孩的故事后的學生馬上對父母大聲說出“愛”,想當然的以為當學生感受到父母對她們的愛時,便會與父母友善溝通了。但事實上感受愛只是產(chǎn)生親子溝通的基礎,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溝通的技巧并不是通過幾分鐘的討論就可以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從本質上講是一種體驗式學習,它雖然以活動為載體,但活動的目的是引起學生的體驗與反思,重在一個“悟”字,所以不能急于求成。本次活動呈現(xiàn)真情溝通時,若讓平時親子之間溝通較好的母子或父子來表演,可能強化示范的效果會更好。
3、學會隨機應變需要提高教學素養(yǎng)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教師才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此時此刻情況的特點,從而找到適當?shù)氖侄尾⑶艺_的加以運用。”課堂應變能力與我們觀察事物的敏銳性思維的靈活性密切相關。這樣的應變能力在心理活動課上顯得尤為重要。如像本次親子溝通這樣的活動,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反應,還要關注家長的反應。在分享體驗過程中追問問題的生成要源之學生和家長所回答的上一問題,還有討論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出軌”事件,教師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都要考慮到這些問題,心里要有充分的準備。即教師在駕馭整個活動過程時要學會隨機應變,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的學習和積累經(jīng)驗,努力培養(yǎng)自身的敏銳觀察力和靈活的思維,在課堂活動過程中審時度勢,洞察被輔導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情況等,學會隨機應變,使活動中發(fā)生的突變內容成為更有效地教學資源。
總之,通過本次親子溝通活動的實踐反思與探究,本人受益匪淺,明白了一堂成功的親子溝通心理輔導課,需要教師精心的設計每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給學生和家長營造真誠、和諧、開放的活動氛圍,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誤解,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能夠向父母釋放自己的心情,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同時也要指導家長注意和孩子的溝通方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只有這樣,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親子之間愛的帆船才不會觸礁,愛才會一直流動。
參考文獻:
[1]《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優(yōu)化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本文探索將團體輔導的理念和技術應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以期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辟新途徑,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改革和發(fā)展。
關鍵字:團體心理輔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1
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優(yōu)化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但是,綜觀現(xiàn)有關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研究,對課程設置、內容體系探討較多,而真正探討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的研究較少;思辨和描述性的研究居多,進行實證和干預性研究的少。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通過團體內的人際交互作用,促進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調整與改善與他人的關系,以發(fā)展良好的適應行為的過程。本文嘗試將團體輔導的理念和技術應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以期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辟新途徑,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改革和發(fā)展。
一、團體心理輔導的特征和功能
(一)團體心理輔導的重要特征
1.團體心理輔導富有專業(yè)性
團體心理輔導綜合了團體動力學、團體心理學、心理咨詢、心理測量等多門學科的專業(yè)理論和方法。因此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指導者必須要有與團體心理輔導相關的專業(yè)理論、技術和方法,并且經(jīng)過專業(yè)的訓練和培訓。
2.團體心理輔導富有開放性
團體心理輔導在其形式、方法上都具有開放性。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方面:團體心理輔導不是以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為主,而運用多種教學形式(例如:角色扮演、討論等)相結合的形式,其形式具有多樣性和開放性。
3.團體心理輔導富有互動性
團體心理輔導是以團體動力學為基礎的,團體內的成員在此過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交流與相互影響的。
4.團體心理輔導富有目標性
團體心理輔導以其教育性與發(fā)展性為總體目標,每次團體心理輔導也都有其針對特定團體問題的分目標,通過團體輔導來幫助其成員解決各種相對的問題。
(二)團體心理輔導的功能
1.團體心理輔導員具有教育功能。在團體心理輔導中,團體成員借助各種語言、非語言的方式進行交流和分享彼此感受,這有利于成員的社會性的發(fā)展。
2.團體心理輔導員具有發(fā)展。團體心理輔導的總目的之一就是它的發(fā)展目標,通過團體輔導活動有利于個體的社會性發(fā)展、心理健康的發(fā)展、人格的不斷完善。
3.團體心理輔導員具有預防。團體心理輔導是預防心理問題發(fā)生的最佳途徑。通過團體輔導,可使成員加深自我認識,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適,并加以糾正。
4.團體心理輔導員具有治療。在團體方式下,由于治療的情境比較接近日常生活與現(xiàn)實狀況,因此在團體中處理心理問題更易產(chǎn)生效果(例如,社交障礙問題)。
二、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具有可行性
大學生正處于個人成長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他們面臨著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發(fā)展問題,如自我意識問題、人際交往問題、情緒控制問題等,在幫助具有類似問題的困擾的人時,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經(jīng)濟而有效的方法。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特殊性決定了團體心理輔導教學的有效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操作性、實用性強的課程,它傳授的是生活經(jīng)驗,而非刻板的理論知識,如果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純接受式教學,很容易使其變成空洞的說教而難以達到預期的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效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在教學方法上必須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采取以體驗性為主的模式,引導學生積累廣泛地生活經(jīng)驗和親身感受。團體心理輔導可以改善單向灌輸式教學的缺點,促進師生互動,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程的成效。
(三)團體心理輔導中豐富的活動增強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趣味性
心理學認為,認得體驗和感受來源于人的活動,沒有自主的活動,就沒有心理的成熟和發(fā)展。團體心理輔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活動中去,具有簡便易行、活潑有趣的特點,符合大學生希望受到尊重、注重自我感受的心理特征,能夠營造出愉快地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三、團體游戲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具體教學設計
(一)促進大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的團體心理游戲
課程名稱:心有芊芊結
課程目標:通過團體協(xié)作游戲,增強團體的凝聚力,促進人際交往技能、技巧的發(fā)展,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交往的主動性。
課前準備:安靜寬敞明亮整潔無干擾的活動室一間。
活動程序:現(xiàn)場所有同學分兩組,手牽手圍成兩個大圈,指導教師站在圈外指揮。每個同學都要記住自己左右兩邊的人,聽到指導教師說解散的口令后開始隨便相圈內走動,然后指導教師會叫停,學生都得停止運動,然后找到剛開始在自己身邊的人,保持原地不動,重新牽手,形成許多結。緊接著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鉆、跨等)恢復到正常的牽手狀態(tài)(最快恢復原狀的小組即為勝者,落后的小組則需要受到懲罰,可集體表演節(jié)目或者派代表表演)。
(二)促進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團體心理游戲
課程名稱:掀起“我”的蓋頭來
課程目標:使學生更加了解自我,對自我有一個更加完善的概念,更加客觀的評價,形成與客觀自我相符的自我概念。
課前準備:安靜寬敞明亮整潔無干擾的活動室一間、卡紙若干。
活動程序:給學生每人發(fā)三張卡紙,讓其在第一張卡紙上寫下20個“我是一個……樣的人”,盡量寫一些能夠反映出個人人格、性格特質、觀念的詞語來補全句子。讓其在第二張卡紙上寫下“我的優(yōu)點有……”在第三張卡之上寫下“我的缺點有……”完成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總之,將團體心理輔導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育課程體系中,發(fā)揮其內容豐富、互動性強、朋輩互助等特點,使其成為課程的有效教育方式,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有可探索的地方。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 思想政治理論課 啟示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是通過創(chuàng)設相互信任、相互接納的團體氛圍,鼓勵和引導成員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成員在充分的交流和互動中,分享多元化的觀點和信息,并產(chǎn)生思想上人碰撞和獲得內心感悟,從而達到澄清觀念,提高認識,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促進個體人格健康成長的助人過程。團體心理輔導具有教育功能、發(fā)展功能、預防功能和治療功能,尤其是教育功能和發(fā)展功能倍受教育界的關注。團體心理輔導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引入我國大陸后,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他們嘗試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法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訓練,如:大學生人際交往訓練、大學生自信心訓練等。團體心理輔導的特色在于培養(yǎng)成員的信任感和歸屬感,由對團體的信任擴展到信任周圍的其他人,由對團體的歸屬感擴展到對學校、對社會、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谶@一點,團體心理輔導的宗旨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是相一致的。
一、團體心理輔導特點的探討
團體心理輔導的作用取決于團體成員的參與和互動所產(chǎn)生的場效應,場效應是美國心理學家勒溫的團體動力學觀點。團體動力學旨在探討團體結構方式與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它強調團體是一個動力整體,團體內任何一個部分的變化都必將引起另一個部分的變化。盡管團體心理輔導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團體動力學理論,但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以下幾個特點是十分明顯的。
1.師生關系的民主性。民主是團體心理輔導的前提。只有遵循這一特點,才助于促使團體保持輕松的氣氛而有秩序,增強團體的凝聚力。因此,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指導教師都是以團體中普通一員的身份,尊重每一位參與者,鼓勵成員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與他人平等溝通,共同關心團體的發(fā)展。
2.學生的參與性。參與是團體心理輔導的基礎,只有調動成員的參與熱情,才能使成員投入其中,獲得感悟,促進個體的成長與發(fā)展。但成員的參與熱情僅通過教師的話語是難以調動起來的,這就要求團體輔導的方法新穎活潑、形式多樣,使教育活動符合成員的身心特點。因此,在團體心理輔導中常用的方法有多種,諸如:游戲活動、角色扮演、腦力激蕩、討論、案例分析、辯論、心理劇等。因為教育方法豐富多樣,激起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保證了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3.問題的同質性。團體心理輔導是針對成員共同關心的問題而組織的,團體心理輔導進展過程中始終十分注意成員共同的志趣和共同的問題,使個人與團體相關主,保持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的。如:參加大學生人際溝通團體訓練的學生都有著想學習和他人相處的技術的共同愿望。因此,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能激起成員的參與熱情,使成員投入其中,獲得感悟,促進個體的成長與發(fā)展,使團體輔導目標得以實現(xiàn)。
4.團體活動的互動性?;有允菆F體心理輔導的重要特點。在團體活動中,通過充分的互動,使各種觀點發(fā)生碰撞,不同思想進行交鋒,而這種碰撞與交鋒必然帶來心靈的震動和感悟,促使成員反思和自省。團體心理輔導的優(yōu)越性在于幾十個人組成的團體相當于一個微型社會,為成員的成長提供了寬松的環(huán)境,為盛衰認識的改變提供了多渠道的信息源,并給彼此帶來態(tài)度和觀點的分享。在團體中,每個成員都是一個影響者,每個成員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經(jīng)驗,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不同的觀點與理解,這種多元信息無疑為團體成員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資料,開戶了他們的思想。
二、團體心理輔導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啟示
1.堅持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團體心理輔導的參與性特點告訴我們,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他們的自我認識和自我反思,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但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是被動的受教育者,教學基本上是單向傳播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沒有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學內容,因而難以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熱情,影響了教學效果。要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效果,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人主體地位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2.著眼于學生生活實際,提高教學的成效性。一般來說,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成效不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學內容遠離了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認為這些內容與自己無關,是無用的,可學可不學。因而很難從自身的結構和需要中找到與之相一致的契合點,難以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觀點和信念。團體心理輔導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啟示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一定要找準學生的內在需求,使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能夠為學生解疑釋惑,排憂解難,并能夠聯(lián)系實際,關注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使教師所講的與學生所關心的大體一致,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使學生形成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接受動機,引起接受活動的發(fā)生,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豐富教學方法,實現(xiàn)教學的互動性。團體心理輔導不僅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而且還在教學方法上有所突破,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而是通過組織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各種團體活動,諸如:游戲活動、角色扮演、腦力激蕩、辯論等,使學生的所得不是從外界灌輸進去的,也不是被動地獲得的,因而有利于理論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并內化為自己的信念,指導自己的行為。而且,學生在團體中的言行如果能夠得到團體中其他學生的認可和贊賞的話,將起到正強化作用,使得這種行為得到鞏固,并遷移到日常生活中。但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上,教師只是對學生實行單向的傳播模式,致使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的掌握只停留在理性認識階段,缺乏內在的情感體驗,并且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極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努力豐富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不僅是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實施教學的過程,更是學生主動地將教學內容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并付諸于行動的過程。
但團體心理輔導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團體心理輔導的目的是幫助團體成員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改善團體成員的心理感受。這種改變不一定符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有時甚至存在較大的差距。二是團體心理輔導強調參與性和情景性,提高了學生的上課興趣,但在引導學生對于一些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方面有明顯不足。有些同學雖然很喜歡參加活動,覺得好玩,有趣,也會積累一些感性的、具體的經(jīng)驗,卻較少深層次的思考,而降低了教學的深度。三是團體心理輔導對指導者的要求較高,既要精通團體咨詢的基本理論,設計有效的團體活動形式,又要在團體活動中關注每位成員的表現(xiàn),引導團體咨詢的方向,避免個別成員在團體活動中受到傷害。而不稱職的指導者帶領的團體只會給成員帶來負面的影響。
參考資料:
[1].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張曉文:《團體輔導技術應用于大學德育課教學的探索》,《高教論壇》,2003.6。
[3].陳 晶、王海萍:《團體輔導對高校德育的啟示》,《高教探索》,2005.6。
[關鍵詞]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905(2009)01―0071―03
眾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越來越受關注,高校近年來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熱情也空前高漲。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始終是課堂教學。為了更富有成效的實施心理健康教學,自2005年以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從我院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總結了以往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團體輔導式心理健康課教學模式的設想,即把團體輔導作為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借鑒團體輔導的理論和技術,以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前提,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途徑開展心理健康課堂教學。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以班級或系為單位,在新生中開設心理健康課,每周2節(jié),授課時間一般為一個學期至一學年。實踐結果顯示,團體輔導式的課程深受學生的歡迎。本文擬就自己這幾年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堂中的實踐和探索,探討如何通過團體輔導的形式進行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以期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提供可行性的方法和建議。
一、構建團體輔導式心理健康教學模式的理論和實踐依據(jù)
從理論上看,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的發(fā)揮個人的身心潛能與積極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改變學生消極的感受和內心體驗,促進良好的社會適應使學生心理素質得以不斷提高。
心理學認為,人的感受和體驗產(chǎn)生于人的活動。因此,要改變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最好就是通過活動的方式。另外,團體動力理論的觀點認為“團體往往在人的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在成長的任何階段都需要團體的陪伴和支持。團體不僅僅能夠協(xié)助人們達成目標,而且可以滿足人的多種心理需要。每個人作為團體的一分子,他的內在需要在群體互動中可以獲得滿足?!被谝陨戏N種,把心理健康課堂中的學生當成一個團體,以團體活動的方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團體活動中去體驗、感受、反思,將使得學生在群體互動積累廣泛的生活經(jīng)驗和親身感受,促使他們進行自我探索,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從實踐上看,當代大學生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現(xiàn)狀,是確定團體輔導式心理健康教學的基礎和依據(jù)。首先,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都是面臨成長過程的如何認識自己、認識環(huán)境、調整自己的問題。因此,在心理學課堂上的全體學生就是一個天然的具有共同發(fā)展性問題的團體,心理課教師就是團體指導者。其次,從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現(xiàn)狀上看,我國高校心理健康課的探索尚屬初步,心理健康教學的方法還是以傳授為主,課程目標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我們需要一種富于啟發(fā)的,能激活課堂的教學模式。團體輔導式教學可以把團體活動的方式引入課堂當中,不僅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玩(活動)中學”。讓學生實實在在的參與課堂教學中,增加心理健康教學的實效性。
二、團體輔導式心理健康課堂模式的框架
團體輔導的過程主要包括“熱身――自我探索――總結”三個階段。在實踐探索過程中,我們根據(jù)大學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參照團體輔導的工作模式,在心理健康教學課堂上試行團體輔導式教學的“五階段教學法”。
其中,心理健康教學模式這五個基本的教學階段, 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征和任務,但他們并非是完全 孤立的,他們是連續(xù)的,相互影響的,很多時候是彼 此相融的。在進行團體輔導式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 須對團體輔導式教學的發(fā)展階段及其特征有清晰的了 解,才能把握住團體的發(fā)展方向,有效地引導教學目 標向健康的、既定的方向前進。
三、團體輔導式心理健康課堂模式的操作方 式與技巧
很多的研究表明,參與程度高、內心體驗深刻的 教育形式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獲得真正的實效。因 此,要在教學過程中獲得預期良好的效果,學生能否 在行為、情感和認知上的積極投入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我們根據(jù)學生學習內容精心選擇團體活動方式,靈活 地采用活動、討論、游戲、案例分析、行為訓練等方 法進行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以期活躍課堂氣氛,調 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保持持續(xù)的的學 習激情和旺盛的精力。
(一)深化認知,澄清觀念的學習
頭腦風暴法:又稱腦力激蕩。具體做法是教師提 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如“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個人 的交際魅力?”,學生對問題自由發(fā)言,談出自己此 刻的想法和感受。這樣一來,通過一個靈感激發(fā)另一 個靈感的方式,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思想,促使學生快速找到 解決問題的方案。
團體討論:很少有事情不能在團體中處理。我們 可在課堂中藉由學生成長中面臨的共同問題或者對現(xiàn) 實的困惑進行團體討論,通過相互溝通交流,集思廣 益,使學生通過比較獲得啟發(fā),對問題有進一步的體 會,從而修正一些模糊或錯誤的觀點。討論可以是分 小組的交談,也可以是全體學生論壇式的交流。
問題辨析:針對學生成長過程中一些有爭議的、 值得關注的問題,如“大學生應該不應該談戀愛?” 等,教師可以組織不同選擇的人進行辯論,談自己做 出這種選擇的理由和觀點,并給予點評,從而澄清模 糊認識,形成比較一致的看法。
(二)情境體驗學習
團體游戲:它是一種主要的、且十分有效的游戲活動方式,它不僅能制造快樂氣氛,消除精神的緊張,最主要的是它可以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給學生啟迪和思考。教師在設計游戲類活動時注意引發(fā)出更深的思想內涵,做到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想。
角色扮演: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使學生能設身處地去扮演一個在實際生活中不屬于自己的角色,透過不斷的演練,得以嘗試和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方式和行為模式。教學中,針對相應的專題(如社會適應性訓練,人際交往訓練等)可以設計一些“心理劇”讓學生在心理劇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然后大家組織討論,指出其中不妥當?shù)那榫w和處理方式,再由其他成員將他們認為比較合適的方式表演出來,使表演者和觀看者從中受到教育。
情景模擬:給學生提供一種情景或者氛圍,讓學生從中有所感受和體驗。如在課堂中由教師事先安排―個人際沖突的現(xiàn)實情景,讓學生體會當下情景下的
心理狀態(tài),并學會反思和處理人際沖突問題。
(三)新行為的訓練學習
行為示范:在教學中,教師可提供詳細而具體的行為示范,學生觀摩、仿效、預演;或者,教師也可讓成員觀察數(shù)種不同的行為,從中選出最標準的行為作為練習的標準。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習得預定的目標行為或技巧。
行為訓練:它是學習并強化適應的行為,糾正并消除不適應行為的一種心理輔導方法。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組織各種訓練活動,讓學生在訓練活動中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如“溝通技巧訓練”、“練習傾聽”等。
上述種種是團體輔導教學中最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術。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輔導類活動方式可以選用,比如說音樂調試、手語舞的學習,等等。
四、實踐成效
在嘗試把團體輔導移植到心理健康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對新教學模式的效果進行評估,我們采用多種方法進行主觀和客觀評估。包括了對學生及教學課堂的觀察和紀錄、學生的作業(yè)以及實施教學期間和結束時與學生的交談和調查、教學前后心理測量等。從教師的觀察以及與學生的交談中,我們發(fā)現(xiàn)隨著課程教學的不斷開展,每一位同學都感覺比以前更積極向上、心情更愉快,對團體輔導式教學也都給與了較好的評價。在學習期間一項調查中。98%的學生認為心理課“有必要”,90%的學生“希望課程繼續(xù)下去”,94.5%的學生認為這門課的形式“非常好”,82%的學生認為課程對自己心理素質的提高“非常有幫助”或“很有幫助”。而在教學結束后同學們對自我的評估中,均認為自己在參與過程中認知、情緒、行為有所改變,學生對心理輔導式教學總體上都是“愉快”。“輕松”,“有趣”,“讓學到很多知識和道理”等正面的評價。其中一位同學在調查表上寫到:“心理健康課就向一把鑰匙,一把打開心中很多結的鑰匙。它使我更加理性,客觀的認識自我以及外界的問題。使我更成熟”;另一位同學寫到“我感覺這門課很愉快,也很自然輕松,總感覺在這里是釋放自我的空間。它使我把一種美好的氛圍下學到了很多心理知識。也啟發(fā)我思考很多的問題,學到了很多道理。謝謝老師”。
而從教學前后對學生進行心理測量的結果對照中表明,經(jīng)過了一個學期的團體輔導教學后,同學們的得分的平均分較之前有所降低,多數(shù)成員改變顯著。結合定量和定性的評估來看,學生對團體輔導式教學反響強烈,教學的效果較顯著。
通過以上的實踐和探索,我們主要有以下的體會:
(一)團體輔導式心理教學以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共性問題作為專題給學生進行輔導。教學內容適合大學生的特點,活動內容豐富,寓教于樂,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二)團體輔導式心理教學的教學方法采用團體輔導的方法和技術,大大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有利于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加大了學生對課堂的投入程度。
關鍵詞:高職高專大學生;就業(yè)心理 要素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10-0137-01
一、高職高專大學生就業(yè)心理主要存在問題
1.面對激勵就業(yè)競爭,就業(yè)心理產(chǎn)生困擾
高職高專畢業(yè)生人數(shù)逐年增長,就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高職學生面對激烈的就業(yè)競爭,表現(xiàn)出煩躁不安,形成焦慮急躁心理。還有些學生就業(yè)缺少主動性,思想上希望父母或親戚給予幫助找份工作,形成過分依賴心理。還有些學生自身性格偏內向,缺乏自信,經(jīng)過一兩次就業(yè)失敗就失去信心,不敢再次參加單位面試,產(chǎn)生自卑心理。也有許多學生在就業(yè)時沒有主見,不能把握自己的就業(yè)意向,不能客觀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了解自己最適合從事何種崗位,就業(yè)時沒有自己的主導意見。不考慮個人與就業(yè)環(huán)境、就業(yè)崗位會因人而異,導致盲目從眾的就業(yè)心理產(chǎn)生。
2.就業(yè)意識不強,就業(yè)心理準備不充分
現(xiàn)階段,部分高職高專畢業(yè)生對職業(yè)教育和未來所從事的職業(yè)都缺乏基本認知,因而學習缺乏動力,努力失去方向,還沒有認識到就業(yè)對自己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把就業(yè)作為人生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刻畫在自己的潛意識中,不能形成對就業(yè)做好充分心理準備的內驅力量。
二、高職高專學生就業(yè)心理形成主要因素
1.社會環(huán)境對就業(yè)心理影響
1.1經(jīng)濟體制變革和金融危機對就業(yè)心理的影響。我國經(jīng)濟制度已從過去的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變。許多國有企業(yè)為了能更加適應市場經(jīng)濟的競爭,采取了減員裁人的手段,降低勞資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給大學生就業(yè)帶來一定壓力。市場經(jīng)濟下的競爭意識的提高使得人們更加注重經(jīng)濟效益和個人利益,大學生在就業(yè)時更多考慮到收入高、待遇好的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就業(yè),加重了就業(yè)的競爭。
1.2教育制度的改革對就業(yè)心理的影響。在高等學校規(guī)模擴大、發(fā)展迅速的過程中,也突出了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有些學校為了擴大規(guī)模進行盲目增加招生數(shù)量,學生就業(yè)需求數(shù)量加大。另外,一些學校為了提高辦學的經(jīng)濟效益,爭相設置那些師資限制少、投資低的專業(yè),造成專業(yè)趨同、就業(yè)群體專業(yè)結構不合理,增加了人才供給與人才需求間的結構性矛盾。
2.就業(yè)期望對就業(yè)心理形成的影響
2.1高等教育的傳統(tǒng)人才觀促使高職學生就業(yè)期望過高,就業(yè)心理形成壓力。傳統(tǒng)的高等教育的人才觀還在影響著許多家長和學生,不自覺地把進入高職學校學習還看成是過去的精英教育,畢業(yè)后不太愿意從事生產(chǎn)一線和職業(yè)技術崗位工作,對就業(yè)期望過高,就業(yè)心理難免會產(chǎn)生比較大的壓力。
2.2家庭教育成本高投入提高了就業(yè)期望,對業(yè)心理形成壓力。教育成本的高投入就會產(chǎn)生高回報的心理期望,反映到學生就業(yè)方面就是畢業(yè)生希望得到一個高薪資的崗位,希望在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城市工作。這種教育高成本投入所產(chǎn)生的就業(yè)高回報的心理給高職學生就業(yè)造成較高的就業(yè)壓力。
3.高職高專學生個體對就業(yè)心理形成的影響
3.1學生綜合素質對就業(yè)心理的形成的影響。大學生在學校提高自己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過程中,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在就業(yè)過程中會表現(xiàn)出來并影響著就業(yè)。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高低決定學生的就業(yè)信心和就業(yè)成功率,對就業(yè)心理具有一定的影響。
3.2學生所學專業(yè)和專業(yè)技能對就業(yè)心理的影響。掌握較高水平專業(yè)知識能提升自己的就業(yè)信心,提高成功就業(yè)的機會,這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就業(yè)心理。
3.3學生個體認知能力對就業(yè)心理形成的影響。 (1)對環(huán)境認知不確切,不能正確分析就業(yè)形勢,對就業(yè)市場對自己所學專業(yè)的專業(yè)技能要求情況了解不多,不清楚就業(yè)市場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情況;(2)自我認知不準確。對自己專業(yè)技能掌握情況沒有把握,不知道自己在專業(yè)知識方面的優(yōu)勢和不足,沒有制定明確的專業(yè)發(fā)展方向和個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就業(yè)定位不清。這些都將給成功就業(yè)帶來不確定性,影響高職生就業(yè)心理的形成。
三、做好高職高專學生就業(yè)心理工作幾點設想
1.加強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打造良好的校園就業(yè)心理環(huán)境
學校要充分發(fā)揮校內各類媒體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高?!叭壩鍖印毙睦斫】到逃w系,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就業(yè)期來臨時,充分利用學校內的廣播、網(wǎng)絡、校報、板報、櫥窗等宣傳媒體,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強化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打造一個良好的校園就業(yè)心理環(huán)境。
2.立足高職教育特點,加強高職高專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幫助他們科學地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確立階段性或長期職業(yè)目標,確定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方式方法,明確將要進行的調整和各項準備,科學地整合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之間的關系,盡早認識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制定適合自己發(fā)展的規(guī)劃,為就業(yè)打下堅實基礎,從而實現(xiàn)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目標。
3.建立完善的就業(yè)心理咨詢和輔導機制
高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長效工作機制,將學生就業(yè)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系統(tǒng)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做到領導參與,達成共識,建立健全的督導組織和就業(yè)心理輔導、咨詢工作的激勵機制。采用團體討論、角色扮演、模擬面試和心理劇等形式進行團體就業(yè)心理輔導。對于在就業(yè)心理方面存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可以通過咨詢訪談的形式進行個體心理輔導,認真聆聽學生的就業(yè)心理問題,幫助其梳理癥結,引導其擺正心態(tài),擁有健康的就業(yè)心理。
參考文獻
關鍵詞:輔導員;心理健康;示范作用
中圖分類號:G446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10)017(C)-0174-01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趨嚴重,這不僅阻礙著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也威脅著大學校園的安全穩(wěn)定。本文提出通過塑造高校輔導員自身的健康心理,發(fā)揮其心理示范作用,潛移默化地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建立健康心理。
一、大學生心理問題現(xiàn)狀
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表明,心理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占到學生人數(shù)的15%―20%。面對大學新的環(huán)境,以及人際交往、學習等問題,大學生容易產(chǎn)生迷茫、孤僻、焦慮、自卑、自我封閉等心理問題。大學生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除了與學生個體的心理、生理特征有關外,還與社會、家庭、學校等環(huán)境有關。高校在應對大學生心理問題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工作、建設專業(yè)的心理教育隊伍等。以上措施的主要特點是以學生為對象,采取教育、輔導等直接影響的方式。本文提出,以高校輔導員為對象,通過加強輔導員自身健康心理的建設,發(fā)揮輔導員心理示范作用,間接地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心理。
二、輔導員的心理示范作用
教師的職業(yè)勞動具有示范性、復雜性、創(chuàng)造性、長期性和艱苦性等特點。示范性產(chǎn)生的原因是由于學生具有向師性特點,學生容易將教師當做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的方式對學生具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輔導員是高校教師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從事的工作包括宿舍管理、課堂管理、組織管理等,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學業(yè)引導、心理健康教育、就業(yè)指導、安全教育等??梢?輔導員的工作與學生有著廣泛而密切的接觸,每一項工作都需要通過語言、行為、思想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所以輔導員可以發(fā)揮顯著的示范性作用。輔導員的心理示范作用是指輔導員塑造和展現(xiàn)自身的健康心理,通過發(fā)揮其示范性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塑造大學生的健康心理。輔導員對學生的心理示范作用主要是通過其個性來發(fā)揮。個性是個體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各種心理特征的總和,它包括:個性傾向、理想、信念、氣質、性格。輔導員通過發(fā)揮心理示范作用,間接地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康心理,具有很強地科學依據(jù)和實際操作性。
三、輔導員健康心理的自我塑造
發(fā)揮輔導員的心理示范作用,首先必須保證輔導員自身的心理健康。目前,高校輔導員也存在某些心理問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化的意識形態(tài)無不影響著社會每個個體,很多輔導員禁不住誘惑,造成了很強的功利性心理,工作浮躁,作風嚴重,這些對學生的身心成長無疑產(chǎn)生了惡劣的影響。
(一)心理健康的一般標準。心理健康是一種個人心境發(fā)展的良好狀態(tài),有充分的適應力;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適當評價自己的能力;生活目標切合實際,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保持接觸;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適當?shù)那榫w表達與控制等。簡單地說,心理健康的一般標準包括:智力健全、情緒適中、意志健全、人格統(tǒng)一、人際關系和諧、與社會協(xié)調一致、心理特點符合年齡特征。
(二)輔導員健康心理的塑造。具有健康心理的輔導員應該有怎么樣的行為表現(xiàn),以及有怎么樣的行為表現(xiàn),才能很好地發(fā)揮輔導員的心理示范作用,潛移默化地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康的心理,這是本文重點要解決的問題。1、樹立遠大目標,堅定思想信念。大學生目標缺失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作為大學生的人生指引者,輔導員自身必須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標,堅定思想信念,并且為了實現(xiàn)人生目標而不懈地努力。通過這種示范作用,使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對人生充滿信心和熱情,摒棄腐化思想和生活方式,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大學生活和學習。2、注重禮儀修養(yǎng),培養(yǎng)和諧人際關系。禮儀是表達對對方尊重的重要形式,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重要方式。輔導員要在言談舉止、外在形象、人際交往等方面,嚴格按照禮儀規(guī)范要求自己,然后通過示范作用,逐漸使學生舉止落落大方、言語談吐溫文爾雅。這些有助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逐漸樹立對生活的信心和熱愛。3、意志堅定,不畏艱難。大學生心理抗壓能力較差,意志力較弱。為此,輔導員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成為大學生的榜樣,遇事沉著冷靜,從容果斷,意志堅強,不畏艱難。在這種榜樣作用下,學生容易逐漸堅定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生活。4、耐心寬容,用心感化。輔導員在工作中表現(xiàn)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著學生的情緒,用尊重、關心、愛護、理解、寬容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不僅有利于完成各項工作,而且有利于為大學生塑造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不僅心態(tài)平和,而且也會學會用尊重、關心、愛護、理解、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別人。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作者簡介:張立顯(1982.09― ),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現(xiàn)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參考文獻:
[1]蔣德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2]朱珍葶,包生耿.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教育導刊.2009,(12).
關鍵詞:心理疏導療法;大學生;心理危機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疏導療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干預方法,它能有效干預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并在大學生的家庭、學校乃至社會等各個方面都可以貫穿使用。疏導療法在諸多心理干預手段中獨具特色,十分適合干預大學生心理危機,且這種干預也往往十分必要。
一、 在大學生出現(xiàn)心理危機時采用心理疏導療法進行干預的可行性分析
大學生不僅年輕、聰慧,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更善于學習,對于新事物或新觀念都比較容易接受,因而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往往會獲得更加良好的效果。[1]而且大學生需要長期接受比較正式的訓練以提升其言語表達及理解能力,因而在心理輔導過程中主要依靠語言分析的心理疏導療法更有利且獲益良多。[2]除此之外,大學生群體作為校園中的學習對象經(jīng)常要接受各種知識,很容易接受并學習新的思維模式及觀念等,能較為容易地將搜集資料和信息的任務完成并進行交流,使“疏”與“導”的工作可以十分順利地開展。在工作人員的心理輔導下,大學生能夠迅速地了解相關心理疾病是如何產(chǎn)生的,并能夠明白其發(fā)展的過程和該類疾病的特點及本質,接受并開展領悟自我、認識自我、矯正自我工作,認清相關心理疾病的主要運動規(guī)律,改造自身的個性缺陷,從而提高對心理應激反應的主動應付能力,并鞏固其療效。
二、心理疏導療法對干預大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危機的具體應用
1.疏通階段應用
“疏通”指的是打開醫(yī)患之間交流信息的通道,根據(jù)收集和反饋的信息,從而將患者心理上的阻塞癥結以及心靈深處難以告人的隱情等都很充分地表達出來。因此,疏通階段其實也是收集信息何處不輔導心理的階段。根據(jù)一般產(chǎn)生心理危機的原因,輔導員進行輔導或干預時,可以向大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讓大學生對癥狀進行陳述并接受投射測驗,也可以利用通常心理危機的一些評估測驗方法去盡量搜集該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相關信息,使心理輔導以及干預的工作可以順利開展。
2.引導階段應用
所謂引導,就是以系統(tǒng)獲取信息作為基礎,抓住問題的主線,對大學生循循善誘,改造大學生不健康的認知結構,將其各種錯誤認識或者病態(tài)心理能夠有效地向科學而又健康的軌道上引導,其實這也是將病理心理轉化為生理心理的一個重要的過程。大學生發(fā)生心理危機的主觀原因通常都是該大學生沒有真正認識現(xiàn)實,過高地估計自身價值,而認知評價系統(tǒng)構建不正確,且缺乏足夠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3.鞏固階段應用
大學生由于還沒有正式踏入社會,社會經(jīng)驗還不足,“三觀”正處于十分關鍵的形成階段,因此面對外部環(huán)境包括社會公共環(huán)境及個體生理心理等各種因素時很容易受到影響,心理承受能力還不夠強大。因此輔導員進行心理干預時,必須應用必要的手段對其輔導成效進行有效鞏固。在適當?shù)臅r候通過團體輔導等方式也可以使輔導成效得到強化,讓大學生的思維觀念更加堅定,建構其對事物進行認知評價時的正確標準,使大學生可以將輔導成效內化為自身的思維及價值觀念,進而緩解乃至消除危機狀態(tài),并且以防在日后再次發(fā)生心理危機事件。
三、結語
綜上所述,應用心理疏導療法治療心理危機大學生的心理疾病時,由于大學生自身的優(yōu)越性以及個性特點,這種方法的應用價值是非常高的。因此輔導員在應用心理輔導療法時,必須根據(jù)疏通、引導以及鞏固這三個主要階段的不同特點及具體需求,對大學生的心理危機進行干預,從而解除其危機狀態(tài),提高大學生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