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學業(yè)輔導方案范文

學業(yè)輔導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業(yè)輔導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業(yè)輔導方案

第1篇:學業(yè)輔導方案范文

關鍵詞:輔導員;學習指導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1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yè)教育的日益重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受到社會普遍關注,也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發(fā)展和社會評價。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在具體職業(yè)功能上,承擔著學業(yè)指導的職業(yè)要求。所謂學業(yè)指導,是指教育工作者針對學生在學業(yè)生涯活動中所面臨的諸多相關問題進行專題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完成學業(yè)的教育活動。根據學生在學業(yè)生涯活動中面臨的問題,大學生學業(yè)指導包括:職業(yè)與就業(yè)指導、學業(yè)規(guī)劃指導、學習指導、素質拓展指導、公寓生活指導等基本要素[1]。本文從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角度,就學業(yè)指導中的學習指導進行深入研究。

一、學習指導的內涵

學習指導,是指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將有關學習的規(guī)律、原理和方法等全方位傳授給學生,指導學生遵循規(guī)律、依據原理、運用方法,以提升學習力為目標,激發(fā)學習動力,提升學習能力,增強學習毅力,提高學習效力[1]。輔導員通過一定的媒介,創(chuàng)造一定的學習氛圍,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興趣和自我效能感。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習指導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在學業(yè)生涯經歷中,初步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但在學習專業(yè)知識時,受到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等影響,不少學生會出現學業(yè)困難,本研究對南京某高職院校2016屆學生的大學期間的學業(yè)情況進行數據統計,發(fā)現:高職學生在大學三年期間,受到學業(yè)警告的人次達到11.3%,高職學生在大學三年期間,掛科人次達到48.7%。因此,高職院校輔導員對學生的學習指導成為工作重點,關系著學生培養(yǎng)的質量,然而,在學習指導過程中,受到以下影響,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學習指導中存在以下問題:

1.受招生區(qū)域影響,學習指導難度大

近年來,一方面高職院校普遍擴大招生規(guī)模,對外省招收的生源數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受全國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學生普遍希望去經濟發(fā)達、教育資源豐富的城市學習,因此,高職院校招生區(qū)域不斷擴大,不少高職院校針對西部、北部等城市的招生數量逐年增加;受全國教育資源不均衡影響,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源質量差異大,同一門課程不同地區(qū)的同學對課程的難度評價不一;受高職院校自身教師資源、教室資源、人才培養(yǎng)質量等影響,基本無法做到在同一專業(yè)分班的條件下,再針對不同地區(qū)生源學生進行分難度教學。因此,高職院校普遍出現學業(yè)困難生逐年增加的局面。這直接導致輔導員進行學 業(yè)指導難度加大。

2.受學生個體影響,學習指導難度大

以往研究普遍表明:高職高專往往是學生分數不夠的無奈選擇,通過對學生學習目的的調查,認為:有37%的同學就讀高職的原因是“因高考失利,別無選擇”[2]。追究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學習情緒的倦怠感和學習效率低下的困頓感、對提高學習成績缺乏自信心,學習行為缺乏自覺性和持久性、缺乏學習熱情,課余生活缺乏健康向上性[3]。高職學業(yè)困難學生在學習方面,大多存在以下問題:學習興趣低、學習習慣差、學習動機弱,因此,普遍缺乏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對于高職院校輔導員而言,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個性特點,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有效的學習指導,難度大。

3.教師群體缺乏對學習指導的系統規(guī)劃

目前,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分工不同,專業(yè)教師的學習指導側重于對學生的專業(yè)認知教育,輔導員的學習指導側重于對學生的學風建設、制度規(guī)范、行為養(yǎng)成教育的指導[4]。而不同分工的教師群體間對待學習指導的規(guī)劃和具體可操作性學習指導分工,缺乏上層領導的具體規(guī)劃和分工。因此,在針對學生出現學業(yè)困難問題時,常出現:不同職責的教師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僅局限于自身發(fā)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缺乏從學習指導的全局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指導進行系統規(guī)劃,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習指導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習指導的對策

1.深入了解學生特點,制定系統的學習指導方案

目前,高院校的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受到時代特色和地域差異等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動機、學習方式錯綜復雜。輔導員要為學生制定系統的學習指導方案,必須立足對學生特點的深入了解。通過問卷調查、談心談話反饋等方式,了解學生對專業(yè)的認識,結合專業(yè)學習規(guī)律,與專業(yè)老師溝通,制定系統的學習指導方案,實現指導的合理化、個性化。

2.深化學生對學業(yè)生涯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深化學生對學業(yè)生涯的認識,從生涯的角度看待學業(yè)生涯,將學業(yè)生涯與職業(yè)生涯聯動起來,以未來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為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通過深化學生對學業(yè)生涯的認識,使學生認識到學業(yè)生涯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職業(yè)生涯發(fā)展。

3.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創(chuàng)新學習指導方式

傳統的學習指導途徑有學業(yè)導師制、一對一幫教小組等,但在具體的指導方式上,仍沿用傳統的面授的方式,學習指導的效果不佳。結合當下90后學生接受信息的認知特點,相較傳統的面對面的學習方式,目前90后學生更喜歡網絡教育,因此,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學習指導方式上,采用網絡直播、微課等形式,創(chuàng)新學習指導方式,更易被學生接納。

4.注重學生對學習指導的反饋,建立完善的反饋體系

有效的學習指導不僅局限于學習指導的方案,更注重對學生學習指導的反饋,通過檢驗學習指導的效果和學生在接受學習指導過程中的評價、建議,不斷調整學習指導的方案,建立完善的反饋體系,以更好地服務學生。

參考文獻:

[1]徐涌金,徐斌.試析大學生學業(yè)指導的基本要素[J].教育研究,2012(05).

[2]余芳,劉利.關于高職學生學習特點的調查與思[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45).

第2篇:學業(yè)輔導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校;特殊學生群體;過程管理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大學生的心理脆弱現象也日趨嚴重。高校內出現了一些或經濟上貧困、或學業(yè)上困難、或生理心理上存在一定困擾的學生,這些學生被稱為高校特殊學生群體。為了讓特殊學生群體中的每一名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yè),成為有用之才,我們不斷加強對特殊學生群體培養(yǎng)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形成了以特殊學生群體為主要關注對象的全員參與、全面幫扶、全程跟蹤的“過程管理”培養(yǎng)模式。

一、過程管理的內涵

所謂過程管理是指學校通過有組織的行為,針對特殊學生群體,制定系統的培養(yǎng)計劃并付諸實施,進而使特殊學生群體回歸正常狀態(tài)的教育培養(yǎng)過程。具體來講,由輔導員、班主任、心理教師、任課教師,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優(yōu)秀學生組成幫扶團隊,通過訪談等多種形式了解特殊學生的個人情況,如:優(yōu)缺點、特長、興趣愛好、家庭、人際關系等,在此基礎上與特殊學生溝通,并與學生本人共同商討制訂幫扶計劃,確定具體幫扶者,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教育,從而全面提高特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過程管理”的主要措施

1.確定幫扶對象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確定實行“過程管理”培養(yǎng)學生人員:①重考或重修后學分累計達到10學分及以上者;②家庭經濟特殊困

難的學生;③思想、心理狀況不穩(wěn)定,性格孤僻、行為異常的學生。

2.實施幫扶方案

(1)“學習輔導”方案

過程管理領導小組首先應根據學習困難學生個體情況進行評估,分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大學生學習困難主要有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投入不足等幾大原因。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習困難學生,過程管理領導小組應制訂不同的學習幫扶計劃,配備相應的老師、學生,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一對一”“多對一”等多種形式的有效輔導。其次,為更好地幫助學業(yè)困難學生,院系應全面了解特殊學生情況,并主動與家長溝通聯系,密切配合,尋找根源,幫助學習困難學生轉變思想,及時建立起學習自信心。最后,輔導員、班主任老師應通過實行課堂缺席呈報制度等方式加強班級學風建設,為學業(yè)困難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良的學習氛圍,促進其在潛移默化中不斷進步提高。

(2)“心理援助”方案

過程管理領導小組組織心理援助團隊成員,根據心理困擾學生個體情況進行分析評估,確定心理援助方案。為更好地幫扶此類學生,學校應著力構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級工作網絡,打造高效工作隊伍,確保此項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所謂三級工作網絡,即以校心理咨詢中心專職教師為主體的一級網絡;以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小組成員為主體的二級網絡;以學生“心理委員”為主體的三級網絡。具體幫扶過程中,班級學生心理委員應做好朋輩輔導的工作,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適時監(jiān)控、耐心陪伴、主動傾聽,并為特殊學生在班級創(chuàng)造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為其提供心靈上和精神上的有力支持;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小組成員應運用多種方式對特殊學生進行輔導交流,并與學生家長及心理咨詢中心教師保持信息溝通,全面掌握監(jiān)控學生的情況。在工作中,應注意不僅要從心理上給予學生支持,還要幫助學生解決具體實際困難;心理咨詢中心教師應對問題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咨詢輔導,并應及時與院系輔導員老師反饋問題學生的情況,對于超出咨詢范圍內的學生,咨詢中心教師應適時轉換,確保特殊學生得到有效治療。三支隊伍互相配合、優(yōu)勢互補,形成了涵蓋學校、院(系)、班級的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援助工作體系,能夠有效地緩解心理困擾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困惑,幫助學生盡快走出心理誤區(qū)。

(3)“經濟保障”方案

為實現“不讓一名學生因經濟原因而輟學”的莊嚴承諾,首先,學??赏ㄟ^“獎、貸、助、補、減”等多種資助模式,幫助困難學生解決經濟問題,緩解經濟壓力,順利完成學業(yè);其次,應積極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的意志和品格。學校可通過為困難學生提供校內校外勤工助學崗位、家教等工作機會,鼓勵學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通過努力來解決自己的困境。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有效緩解經濟問題,又能提高其實際工作能力,為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后,學校要高度重視與企業(yè)之間的溝通合作,爭取讓更多的企事業(yè)單位在校設立獎助學金,資助綜合素質優(yōu)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經濟資助渠道的拓寬有利于更多的學生得到適時幫助,順利完成學業(yè),實現自己的人生

理想。

三、“過程管理”的成效

“過程管理”培養(yǎng)模式在我校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真正踐行實現了“為每一位學生的終生幸福負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師生的廣泛認可,學校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自2006年以來,我們共成功幫扶學業(yè)困難學生1700多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400余人,心理困擾學生300多人,對特殊學生群體的“過程管理”培養(yǎng)模式在全面提高學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高校特殊學生群體的教育管理工作,關系著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關系著高校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全體高校工作者都應積極投入到這個群體的工作中來,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與方法,幫助這些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健康成長,快樂生活。

參考文獻:

[1]歐永美,李湘蓉.高校學生特殊群體援助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08(8).

第3篇:學業(yè)輔導方案范文

關鍵詞:學業(yè)預警;指標要素;規(guī)則建立;信息決策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07-0074-03

一、目前高校學業(yè)預警系統現狀

綜合來看,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著學生畢業(yè)通過率達不到100%,甚至有些不到90%。究其原因是依舊采用注重結果的事后管理模式,缺乏學習過程的管理和監(jiān)控,學業(yè)問題集中體現在臨近畢業(yè)時,為時已晚。也有部分高校采取措施進行過程把控,但存在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1.形式單一的監(jiān)控功能

很多學校都意識到學業(yè)預警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針對學生成績進行了詳細的劃分,每學期初、期中、期末都要進行預警工作。然而,僅僅針對成績的預警形式太過單一,不能夠全方位真實的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畢竟學業(yè)還與平時的學習態(tài)度、作業(yè)完成情況、課堂出勤率等等密切相關。因此,該種模式雖然也能起到一定的監(jiān)控作用,但不能滿足要求,無法解決問題,需要形成完善系統的學業(yè)監(jiān)控才行。

2.當前學業(yè)預警系統無法進行數據處理

以學生個體為核心,涵蓋學習、生活等多方位的各項數據,是學業(yè)預警系統的基礎。而當前各大高校的學業(yè)預警系統僅僅能展示這些基礎數據,無法篩選,更不具備處理數據的能力。此外,隨時分析數據并生成不同警示級別匯成一份預警報告更可謂天方夜譚。由于系統只是展示數據,因此實際工作中,更多的都是輔導員或教輔老師手動填寫數據,并手工分析,學生填寫紙質版材料,效率著實低下。

3.落后的溝通方式

郵寄“學生成績警告通知書”是目前廣大高校普遍采用的通知家長的做法,然而信件的延時性并不能保證家長可以及時獲取信息。因此,網絡預警平臺的直接查詢不僅可以免去郵寄信件的繁瑣,更使得溝通效率大大提高。

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學業(yè)預警的發(fā)展現狀很不理想,甚至可以說相對比較匱乏。因此,整合現有資源,迫切需要符合實際需求的學業(yè)預警模型出臺。

二、學業(yè)預警研究模型構建

1.大學生學業(yè)預警指標要素選取

科學的預警指標體系是構建學業(yè)預警研究模型的前提,指標的細化更決定了該預警模型結果輸出的精確性。通過前期的文獻查閱歸納,我們發(fā)現學者們從家庭環(huán)境、報到注冊、日常學習以及選課考試等多方面針對該問題進行了研究。通過梳理文獻,我們對學業(yè)預警指標進行了初步的匯總,并在此基礎上,走訪了高校很多個學院以及教輔職能部門,做了為期兩個多月的調研工作。請高校老師對前期的學業(yè)預警指標進行要素評價分析,其中有20位以上都是擁有相關教學經驗的專家。結合學校目前的現實情況,專家剔除了現階段數據收集仍存在困難的一些指標,同時將這些要素分成三個等級的指標。根據專家意見,本文研究所選取的學業(yè)預警指標要素如表1所示。

表1學業(yè)預警指標要素的構建,逐級細分,具體是從六大方向進行指標內容的界定,并將各指標要素細化至三個層級,具象的分類使得該指標要素更具有參考價值,同時為今后信息搜集也奠定了確切的基礎數據保障。有了前期數據指標的鋪墊,我們進行學業(yè)預警系統模型的構建。

2.學業(yè)預警系統模型構建

(1)信息收集

依據學業(yè)預警指標要素,創(chuàng)建學生個體特征關系網,據此進行信息收集,這是學業(yè)預警的基礎數據保障。學生相關信息的收集與整理,需要各相應職能部門的全力配合,準確無誤的數據源,更是后續(xù)對問題學生作出預警判斷以及采取措施的可靠依據。具體可進行以下操作,在新生入學時,學工處要對新生做好全面的基礎信息采集工作,包括高考成績以及家庭基本經濟狀況等。每學期初,教務系統要實時跟進學生選課情況、上學期不及格課程門數以及學分修習情況。在學期進行過程中,任課教師要針對所授課班級學生的課堂表現、出勤、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錄入系統。其他相關職能部門也要對學生的實踐情況進行及時的考察記錄等。

(2)信息分析及決策

根據目前國內高校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只有按照如下步驟進行規(guī)則建立,才能更好的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處理。

1)規(guī)則建立

對于搜集到的數據信息,系統首先進行預警類別劃分,判斷該信息具體歸屬于哪一類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規(guī)則預設是結合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分別制定完善的預警標準,根據每一項相對獨立的管理指標和明確的量化規(guī)定,給出相應的級別判定。實行“三色”學業(yè)預警機制,將預警級別分為黃、橙、紅三個等級,以警示學生的學業(yè)問題嚴重程度。鎖定具體的應用規(guī)則,進行規(guī)則驗證。經過多輪的數據輸入、核心算法的迭代過程,我們獲取了比較理想的數據反饋。在這樣一個完善的預警規(guī)則基礎上,我們進行信息分析處理。

2)信息處理與決策

該系統配以數據挖掘技術與決策支持系統的相應功能,運用大數據的方式將學生信息與預警條件匹配,篩選出警告和提醒對象。學業(yè)預警系統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從架構圖中,我們發(fā)現,系統依據設定好的規(guī)則對搜集到的學生信息進行分析處理,輸出判斷結果,羅列問題學生名單。

3)數據管理

實時同步各大系統數據,通過完成數據的分類、錄入、匯總、儲存和更新。

(3)學業(yè)預警應用

學業(yè)預警應用是學業(yè)預警研究模型的重中之重,及時采取措施干預,及時避免不良后果產生才是該系統應用的最重要意義。當我們從學業(yè)預警系統中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現了問題,甚至達到了不同的預警級別,同時系統中也對具體的類目作了詳細的標識。此時,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學生本人、班主任和輔導員、家長都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補救,將問題消滅在萌芽。下面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學業(yè)預警應用場景的詳細闡述。

1)以教務處為代表的學校職能部門

為幫助受學業(yè)警告學生利完成學業(yè),強化過程管理,促進學生努力學習,切實做好各項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以教務處為代表的學校職能部門制定學業(yè)警告學生幫扶辦法。同時在每學期開學初下發(fā)本科生學業(yè)警告名單。針對每一位預警名單的學生,各學院要建立學生個人預警檔案,并及時的回收學生制定的個人學習改進方案和談話記錄,歸檔保存,并據此進行學習動態(tài)跟蹤及管理。

2)學生本人

學生可以在此系統里查看到個人按照學期分布的學業(yè)警告變化趨勢、成績不達標課程明細、各項學業(yè)提醒等級以及詳細的修習情況和提醒原因。同時學生結合個人情況,在學業(yè)進展報告中寫明下一階段學習計劃,制作生成屬于自己的學習進展報告。

3)輔導員和班主任

輔導員和班主任老師可以看到自己所管理范圍內的全部學生的學業(yè)預警統計圖、歷年學業(yè)警告和學業(yè)提醒明細單。該明細不僅包含基本學生信息和預警等級,還可以通過學號部分查看該學生具體預警信息明細,同時配有系統檢索功能。

輔導員和班主任是政策的主要落實者,當獲取了學業(yè)預警學生名單時,首要工作是做好學業(yè)幫扶。在參考問題學生個人的學習進展報告后,同時在充分考慮學生個體性特征的前提下,采用學生自治和學院引導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學業(yè)幫扶,以達到更好的效果。認真分析預警名單內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幫一、對對強”的幫學制度,并結合學校提供的“紅色助手”、“雙培計劃”等幫助方案。同時,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問題,采取不同的幫扶措施。如方法不當型學生,要重新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尋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如心理問題型學生,要進行一對一談話,調試學生心理狀態(tài),主要進行思想疏導,從而使其消除心理情緒,擺脫困境,樹立正確學習觀。

4)家長

家長在學生的整個人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甚至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與班主任及輔導員保持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學業(yè)情況,對于有預警的學業(yè)問題,及時將其扼殺在萌芽內。不論是從生活上、學習上還是其他的需求方面,全力配合,做學生最堅實的后援。如果問題嚴重,必要時刻可以到學校面談。總而言之,要求家長積極做好配合教育的工作,充分地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功能。

(4)建立預警評估與糾偏子系統

跟蹤學業(yè)預警的效果,并及時進行評估,針對前期制定的指標要素的權重,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糾正和調整,尤其是隨著數據搜集的進一步完備,對于學業(yè)預警指標要素進行修正和完善,使其達到最佳的預警效果。

3.學業(yè)預警制度的運行保障

“關口前移”是學業(yè)預警的核心思想,目的在于預防問題的發(fā)生或者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解決問題。同時通過學業(yè)預警平臺,及時提醒輔導員老師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情況,聯合學業(yè)警告和學業(yè)提醒名單內的學生,老師和家長三位一體、通力配合。眾所周知,任何制度都不是萬能的,學業(yè)預警制度只是及時揭示問題的一種機制。若要真正成為高校加強學風建設的重要抓手,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學業(yè)問題,狠抓落實是基礎,領導的高度重視是保障。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及時溝通,尤其是分管學生工作和教學工作的領導也要共同配合,定期檢驗執(zhí)行和落實情況,共同做好學業(yè)預警工作。

三、結束語

眾多學者對于高校學業(yè)預警的探討,目前仍舊以定性分析為主,雖然提出了學生、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預警策略,但我們不難發(fā)現,并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規(guī)范,這可能和各大院校不同的管理辦法相關聯。如何更加合理、科學地進行系統建設,同時借鑒各方經驗完善預警機制,利用神經網絡模型進行量化分析,是今后研究學業(yè)預警的側重點。

總而言之,在當前高校實行學分制管理的大背景下,學業(yè)預警作為一項輔助教學管理的得力舉措,具有可行性、穩(wěn)定性、精確性的特點。雖然目前不盡完善,存在很多不足,我們相信,在國內學者的大力研究與通力配合下,定能推動高校教育機制的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金義富,吳濤,張子石.大數據環(huán)境下學業(yè)預警系統設計與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6(1):69-73.

第4篇:學業(yè)輔導方案范文

為什么要對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方案進行調整?

通過5年的試行,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方案對我省的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也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

突出的問題,一是學生學業(yè)負擔過重。由于高中優(yōu)質教育資源有限,上優(yōu)質高中競爭十分激烈,老師、學生“分分計較”,歷史、地理、生物學等學科客觀上加大了學生的課程壓力,學生學習死記硬背,一些學生從七年級開始就找家教、上輔導班,信息技術在網上進行考試,學生都在大量做模擬試題,對此,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反應強烈。

二是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為了應付八年級的地理、生物學、信息技術考試,一些學校八年級下學期后半段,大量壓縮其他學科的教學時間,花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模擬訓練,學生課后進行考試內容的背誦、記憶,部分學校的教學完全為了應試,該做的實驗沒有做,應該開展的課外活動被壓縮,學校正常的教學活動走形變樣。

第5篇:學業(yè)輔導方案范文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國民對于學生教育的重視,學生從步入學校就開始了激烈的競爭。經歷高考,很多學生在大學提倡自主學習、獨立研究、思維創(chuàng)新、合理分配的學習模式下,以往存在的學習模式缺陷迅速顯現出來。同時高中管理嚴格,大學相對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以及網絡對于學生學習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出現了學習方面的困惑和障礙,影響著大學生日常的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在高等學校系統的構建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中,學風建設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目標的基礎性工作則顯得尤為重要。而在高校中學風建設的主力軍則是學工工作隊伍中的輔導員,他們在一線工作中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發(fā)掘學風建設問題并且根據自己工作中總結出的經驗不斷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探索出建設學風的系統性方法和新途徑。隨著國外高校學習咨詢服務的興起和引入,輔導員結合實際工作,通過對學生開展學習咨詢服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就將結合工作中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研究。

一、抗逆力視角下學風存在問題分析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學風普遍存在這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學習目標缺失。大部分學生都有遠大的學習目標,學習態(tài)度端正,但是很多學生則出現學習動機不明確,沒有理想,沒有目標,沒有學習計劃,缺乏學習動力。面對大學階段的主要發(fā)展目標以及學習階段性目標時沒有明確的想法。二是學習紀律不能自覺遵守。高校學生普遍出現經常遲到、早退、曠課。三是對于專業(yè)不感興趣。有部分學生認為所學專業(yè)與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就業(yè)理想差距甚遠,因而出現厭學、怕學、逃課等現象。四是心浮氣躁。有的同學學習不踏實,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考前突擊,臨陣磨槍,應付考試。部分同學沉迷于網絡游戲。五是誠信考試教育有待加強。高校學生在考試中作弊問題越加嚴重,而且通過通信工具,尤其是手機作弊已經成為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杜絕考試作弊加強學生誠信考試教育也被提上學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六是克服學習逆境能力薄弱。很多學生在面對學習逆境時缺乏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同時在尋求外界幫助時有一定限制,所以容易出現對于學業(yè)失去信心徹底放棄的念頭。

通過調查這些學生中有一部分則是家庭貧困、家庭離異、高考失利或者家中遇到變故的學生,則這從側面反映出了這些大學生抗逆力的缺乏??鼓媪Γ≧esilience)意為面對喪失、困難或者逆境時的有效應對和適應,是指個人面對生活的逆境、創(chuàng)傷、悲劇、威脅或其他生活重大壓力時的良好適應,它意味著面對生活壓力和挫折的“反彈能力”[1],臺灣學者稱之為“復原力”,香港學者稱之為“抗逆力”、“壓彈”,大陸也有學者稱之為“心理彈性”、“韌性”[2]。西方青少年抗逆力研究大都用以治療或預防高危境遇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影響,同時國外實證研究重視抗逆力在學業(yè)、情緒、心理社會等多種領域的健康心理機能,認為與有愛心的成人保持親密關系、積極、自信樂觀等一些普遍的保護性因素對個體的成功非常重要。而我國的主要是在理論研究層面,多關注于高校家庭貧困大學生抗逆力提升,在對于青少年其他相關情景的抗逆力研究以及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的服務方案相對較少。國內學者張晶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目前大學生活要面對的問題主要為學習、就業(yè)、人際關系和情感方面的危機,而排解壓力的方式上主要為內在保護措施,如自我調節(jié)。但是學生一般自我調節(jié)能力效果不佳,而尋求外部保護系統,如朋友、家人和學校教師時,家庭和學校的參與度不高。因此可以看出在面對當代大學生學業(yè)問題時,急需注重大學生抗逆力的提高,而學校作為外部保護系統中重要的影響因素,應該引起重視。

二、高校輔導員學風建設新路徑探索

輔導員在面對這些存在的學風建設問題時主要是從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加強引導提高學生對學習知識以及專業(yè)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并且從就業(yè)教育口引入讓學生認識到人才市場的競爭激勵,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就業(yè)擇業(yè)觀念。同時激發(fā)學生內驅力學習動機,找準學習誘因,幫助學生對找準專業(yè)定位,加強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學生行為規(guī)范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學風管理規(guī)章制度。結合學校學籍管理制度、課堂紀律管理制度、請假制度和考試紀律制度等,以班級實際學風情況以及專業(yè)特點制定班級規(guī)則和獎勵機制,加強考試誠信教育,提高學生自制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培養(yǎng)互助合作的學習風氣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組織和開展一系列有趣的學風建設活動,打造品牌活動,提升班級參與熱情。在班級中樹立學習榜樣標兵,學風優(yōu)秀寢室等,通過小范圍的優(yōu)良學風促進整體積極向上學風的建設。輔導員通過這些系統的、專業(yè)工作方式方法來加強學風建設。但是這些日常事務管理多是通過“以任務為中心”的工作方式,從學生的上課情況、學習興趣、學習方式方法、認知、情感、意志的全過程施加作用,幫助他們分析并解決問題,引導他們能夠積極學習。同時面對現在大學生比較突出的“網癮”、“上課低頭族”等現象多是采用重點關注以及和家長溝通幫助其將重心轉移到學習上,這種方式忽視了挖掘學生內心潛在的心理力量,沒有看到學生天生就具有的抗逆力。而且學生們存在大部分學習上的問題主要是專業(yè)知識、學習方法、任課教師教授知識接受程度來影響,任課教師對于學生學習咨詢服務很多時候主要是上下課堂,考試復習指導,對于學生心理以及思想方面了解不多。往往依靠輔導員和任課教師單方面是無法完成,就需要由專業(yè)的咨詢服務人員針對學業(yè)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分析。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就對輔導員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這也呼喚著高校學習咨詢服務體系的構建。

三、構建抗逆力視角下的高校大學生學習咨詢服務途徑

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內容龐雜,尤其是輔導員工作內容更加瑣碎復雜,這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系統性思考提出急切的需求,也需要將輔導員原本認為學風建設是學生事務管理“任務為中心”轉換成“咨詢服務為出發(fā)點”的理念轉變。

第6篇:學業(yè)輔導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校 學生事務工作 學業(yè)輔導

學業(yè)是大學生立身之本,學業(yè)輔導是高校學生事務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學業(yè)輔導的核心是如何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其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本文試就學業(yè)輔導(Academic counseling)的18個英文字母談談在高校學生事務工作中開展學業(yè)輔導的有關事項。

1.機構(A:agency)

從實踐來看,我國內地高校學生事務工作主要傾向日常事務性管理工作,角色定位較復雜。而在在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發(fā)展性輔導工作的是高校學生事務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學業(yè)輔導又是發(fā)展性輔導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當前我國內地高校學生事務工作管理體制下,要想使學業(yè)輔導工作有效、有序開展,首先要建立相關機構。譬如在學生事務工作門設立學業(yè)輔導中心,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聘用專兼職學業(yè)導師,設立由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組成的學業(yè)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學業(yè)輔導的理論研究,探討符合我國國情的大學生學業(yè)輔導理論體系,建構大學學業(yè)輔導模式;設立輔導及研究工作所需的專項經費。

2.課程(C:course)

為了系統傳授學習方法和技巧等知識,可在現有課程體系中適當開設有關學業(yè)輔導課程。高校學業(yè)輔導類課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2.1一般性學習輔導課程。如《大學生學習方法與技巧》等,主要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總體設計和規(guī)劃,以形成合理的知識能力結構;在學生學習中進行學習方法的輔導,引導學生合理學習、科學學習和高效學習。

2.2對主干課程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輔導。主要是解決大學生的專業(yè)困境和專業(yè)疑難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大學生的專業(yè)素質和專業(yè)精神,以幫助學生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

2.3實踐課程學習輔導。主要是引導大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合理運用到實踐中,輔導學生在社會中學習,在實踐中認知,并以此檢驗自己的學習水平。

3.學業(yè)規(guī)劃師(A:academic planner)

學業(yè)規(guī)劃師是指以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經驗和策略思想指導求學者規(guī)劃其學業(yè)生涯的專業(yè)人士。為了提高大學生的人生職業(yè)發(fā)展效率,并對與之相關的學業(yè)所進行的籌劃和安排,高校應選送從事學業(yè)輔導的輔導員、班主任、心理教師、學生導師專兼職人員考取學業(yè)規(guī)劃師證書。嚴格資格準入制度,確保專業(yè)質量,保護當事人,避免非專業(yè)人員的傷害。

4.討論(D:discuss)

組織討論是為輔導教師提供交流平臺的方法之一。一方面,輔導教師在討論中能夠不斷反思、凈化自己:總結工作經驗,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另一方面,討論的過程也是向他人學習的過程,善于學習的輔導教師更容易與學生產生心靈的溝通。因此定期組織學業(yè)輔導研討會,并在各校學報上設立學業(yè)輔導專欄,分析、探討案例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

5.預警體系(E:Early warning system)

構建高校學生學業(yè)預警體系是一項契合我們國情、校情的手段。學生事務工作部門建立學生學業(yè)狀況網絡平臺,既包括成績查詢、學業(yè)進度查詢、培養(yǎng)方案、修課查詢、政策咨詢等教學管理信息,又包括獎學金、貧困生、獎罰、出勤、民族等學生管理信息,專職輔導教師將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信息綜合起來分析每個學生的狀況,將需要幫助的學生排查出來,由專兼職輔導教師主動為其提供輔導。

6.方法(M:method)

學業(yè)輔導既需要科學,也需要藝術。面對身心發(fā)展水平較高的當代大學生,輔導教師要實現管理和育人目標,只靠機械和生搬硬套的工作方法是不行的。做好學業(yè)輔導工作需要方法和技巧:首先高校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學法輔導。任課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和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科方法論輔導,輔之以授課前后的研討和答疑,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深入探究,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互動來分享學習過程,增進合作。其次輔導教師應開展個性化的學業(yè)輔導,一是根據學習風格進行針對性輔導,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根據學習風格制訂因材施教策略:或與學習風格中的長處或學生偏愛的方式相一致的匹配策略;或針對學習風格中的短處或劣勢采取有意識的失配策略加以彌補。同時,引導學生將學習與自己的個性特點、職業(yè)選擇和生涯發(fā)展相結合,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二是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盡最大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

7.個別輔導(I:inpidual counseling)

個別輔導即一對一,是學業(yè)輔導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別是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學習心理輔導,通常采取“面對面”或“背對背”的方式,“面對面”咨詢通過預約等形式開展工作,包括現場咨詢、在線解答、跟蹤反饋等形式,為需要幫助的大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氨硨Ρ场陛o導是針對存在學業(yè)困難,又不愿意進行面對面咨詢的學生,通過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工具、電話等形式為其提供建議和指導。此外團體輔導也是學業(yè)輔導的主要途徑。

8.合作小組(C:collaboration group)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不會與別人合作就不能獲得成功。大學是促進學生個體社會化的最后階段,使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與人合作是輔導教師的重要責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學業(yè)輔導的根本目的。因此,扶持和引導合作學習小組和學習型團體開展學業(yè)輔導來促進學生學習是非常重要。在小組活動中,學生更有機會將理論概念和實踐運用能動地結合在一起。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為學生提供互相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通過互相學習,同時在互相交流之中,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9.隊伍建設(C:construction)

學業(yè)輔導能否順利開展及開展得效果如何,關鍵是學業(yè)輔導隊伍的質量,因此加強團隊建設非常重要。輔導教師應有一定的學科專業(yè)背景,具備良好的思想工作能力、協調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及學業(yè)輔導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博得大學生的尊重,才能為大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榜樣。輔導教師豐富的文化知識,不僅能擴展大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高校學業(yè)輔導隊伍應由輔導員、班主任、心理教師、任課教師、導師、學業(yè)輔導員等組成,高校在配備輔導員時,應盡量做到輔導員專業(yè)與學生專業(yè)的對接,并通過舉辦學業(yè)輔導培訓活動、構建學業(yè)輔導專題研究平臺、選送專兼職學業(yè)輔導人員考取學業(yè)規(guī)劃師證書等途徑不斷提高學業(yè)輔導隊伍的水平。

轉貼于

10.紀律(O:Order)

完善制度建設,為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建設保證教學活動的規(guī)范,保證教學活動、教學管理的嚴謹,保證教師和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秩序。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zhí)行。在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制度中可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風和誠實做人的品格。學風是一所學校治學精神、治學態(tài)度、及師生整體精神面貌的綜合反映。優(yōu)良的學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不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鍛造人的品格,還可以積淀一所高校長久不衰的文化底蘊,學生置身于優(yōu)良學風的熏陶中,能夠對學生一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11.利用(U:utilization)

高校開展學業(yè)輔導要善于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包括校內和校外的各種物質和精神資源。學業(yè)輔導團隊要整合在校內外優(yōu)秀人才,并合理利用全校教學資源和后勤資源。

12.網絡(N:network)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學業(yè)輔導要有效地使用信息網絡。特別是針對暫時不愿意公開自己身份的學生,網絡聯系也許是最好的方式。學業(yè)輔導教師要善于利用網絡手段對學生進行學業(yè)輔導,如在線解答、電子郵件、QQ交流等。

13.工作室(S:studio)

高校學業(yè)輔導可依托學業(yè)輔導工作室對學業(yè)上有困難的同學提供專業(yè)化、個性化的輔導。工作室整合學校現有的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導師、優(yōu)秀學長等資源,通過多種形式的輔導幫助學業(yè)困難的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掌握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

14.評價體系(E:evaluation system)

高校的學業(yè)輔導是基于學生的當前學習和未來發(fā)展的輔導工作??茖W的評價體系對學生能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對促進學生學習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同時學生評價體系也可以為學業(yè)輔導工作提供科學的評價依據。針對大學生的多元化的學習進程,應設計多元化的考評辦法和機制。評價體系應包括縱向和橫向評估,即一方面對參與學業(yè)輔導和未參與學業(yè)輔導的群體進行評估,另一方面對參與學業(yè)輔導前后進行評估。只有這樣,學業(yè)輔導工作的意義才能在比較中被恰當地評估出來。

15.后勤服務(L:logistics services)

學業(yè)輔導的后勤服務主要指高校要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一方面高校要爭取各方力量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材料,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學習資源,維護圖書室、閱覽室及語音室等教學設施,多方面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此外還要加強校園學習環(huán)境建設。在進行校園環(huán)境規(guī)劃時,應當吸收學生事務工作部門參與校園環(huán)境規(guī)劃,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圍繞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來建設和維護校園設施和環(huán)境,為學生的成長盡可能地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在進行組織文化建設方面,在學校、院(系)、班級和宿舍樓等層面營造最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組織文化,如利用海報欄、橫幅和名人錄等隱性學習資源進行引導,使學生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地實現學習。

16.目標(I:intent)

學業(yè)輔導的總目標是幫助大學生成人、成才、成功。學習目標是否明確是決定大學生能否順利完成學業(yè)的關鍵,是決定學生能否順利成長成才的基礎。學業(yè)輔導就是要幫助每個大學生制定科學的、切實可行的大學生涯規(guī)劃和目標;同時監(jiān)督學生目標實現,及時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的自我評價和調節(jié)。輔導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針對學生不同特點、不同階段做好分類指導。

17.需求、需要(N:need)

學業(yè)輔導的需要包括三層含義,一是學業(yè)輔導是新時期高校學生事務工作的需要;二是學業(yè)輔導要根據學生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幫助;三是學業(yè)輔導是輔導員專業(yè)化建設的需要。

18.保障(G:guarantee)

高校學業(yè)輔導工作的保證主要是指人財物保障。人即隊伍建設,應建立一直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的輔導隊伍;財是指經費,可設立學業(yè)輔導專項經費,也可加大學生活動經費,并適當加大對學生科研活動的投入;物是指各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資源,高校應加強各種資源的有機整合。

參考文獻:

[1] 劉宣文.學校發(fā)展性輔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楠、張健.高校學生事務工作的現實特點與實踐走向[J].科協論壇,2010(04)

第7篇:學業(yè)輔導方案范文

【關鍵詞】 高校;應急事件;預警系統;構建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社會轉型期多元化價值觀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出現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導致高校應急事件急劇增加。貧富差距拉大,導致校園內家庭貧困學生和家庭經濟優(yōu)越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形成巨大反差,出現宿舍關系緊張;微博、微信等新平臺所曝出的負面消息,扭曲了大學生的價值觀;網絡游戲,使部分學生荒廢了學業(yè);高校擴招后校園內生均教育資源緊張,學生對影響到切身利益的事情(教學設施、住宿條件、食堂餐飲等)深惡痛絕;學校管理方式不科學,問題解決渠道不暢;學業(yè)、交際、情感問題方面凸顯的心理健康問題等。這些因素都加劇了高校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

一、預警系統的建立

預警系統的建立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需要不斷調試和完善。它的建立需要考慮以下因子:(1)高校應結合自身所面臨的主要突發(fā)事件制定應急方案。(2)應急事件的危險程度和可控程度。(3)應急事件如何有效管理和如何調整方案。(4)預警系統的建立需要準備的條件和資源。(5)制定制度,明確參與者職責,責任到人。

建立突發(fā)事件事前預防機制是處理應急事件和建立預警系統的關鍵,只有建立預警機制才能防范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和減弱其帶來的危害。首先,要有組織保障。高校要成立突發(fā)事件處理的綜合協調機構,統籌處理相關事宜。協調機構要對人員配置與職責劃分清楚,可分為信息組、評估組、外聯組、后勤組等。其次,要有制度保障。制度建設是突發(fā)事件預防管理的基礎,在信息的監(jiān)測、信息評估、制定預案、更新預案方面更需要完善制度。再次,要有順暢的溝通機制。由于信息擁有的不對稱性,第一手信息很難直接傳遞到主要管理者和決策者手中,經常會使危機的預警和處理出現延遲,同時也使得參與者不能有效參與處理,導致其較大的破壞和損失。構建上下通達的溝通機制,保障順暢的溝通渠道,是高校成功建立預警機制的根本。

二、預警系統的運行

預警系統的運行,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決策、警報系統組成,四個部分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其一,信息收集是指對有效信息進行搜集和匯總,特別是有征兆的預警信息,要求做到及時、準確、完整。其二,信息加工是指對獲得的信息進行歸類整理,篩選獲得全面真實信息,而后由管理人員發(fā)出準確的指令。其三,信息決策是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判別突發(fā)事件的嚴重程度,根據預設方案,科學領導,做出相應的應急措施。其四,警報系統指當突發(fā)事件來臨時,及時向應急事件管理小組及相關人員準確警報,通知其根據不同警情,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三、預警系統常出現的問題

1、預警方案比較宏觀

高校在制定應對突發(fā)事件的預警方案時大多比較宏觀,針對具體事件的應對方案較少,建議制定應對特殊事件的專門預警方案。如制定食物中毒預警方案、學生預警方案等。

2、信息傳遞不夠通暢

高校信息傳遞路基本路徑為:班級普通學生―班長―輔導員―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黨委。由于層層傳遞,信息容易滯后不便第一時間做出正確處理,且在傳遞過程中信息容易出現失真和錯誤。應該利用網絡建立上下互通、互動的雙向溝通機制,確保信息的通暢和準確,以便最高決策者在最短時間做出正確決策。

3、大學生缺乏應對突發(fā)事件應具有的基本預判和處理能力

“90后”大學生特有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他們獨立、追求自我的個性,他們大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對周邊的人和事缺少關注。有些原本不正常的事情,由于缺乏關心和溝通,在他們眼里是正常的。如由感情受挫、學業(yè)困難、心理異常等造成的突發(fā)事件,這些原本是可以被提早發(fā)現和預防的。當校園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他們又往往出現恐慌,不知所措,缺乏基本的處理能力。

四、提高應急事件處理的策略

1、發(fā)揮多方力量,實現信息傳遞的雙向互通

高校要加強對學生會、班委、黨員同學在應對突發(fā)事件方面的相關培訓,當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使他們當好輿情信息員,及時向輔導員老師匯報情況。為避免信息傳遞的延遲和失真,應建立扁平型信息傳遞網,利用QQ、微信等新平臺及時溝通信息,達到上下互通,使決策者在第一時間掌握最真實的現場信息,做出最正確的決策。高校要建立網絡輿情監(jiān)控機制,當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及時最新消息,辟除各類謠言,消除恐慌,設立突發(fā)事件微博、微信輿情平臺,及時向學生和公眾公布最新消息。

2、加強對高校應急事件參與人員的管理培訓

建立針對各類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預案,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加強對參與人員的理論和實踐培訓,提高其處置突發(fā)事件的專業(yè)能力。如加強對學院副書記、輔導員、后勤相關人員、心理醫(yī)生等相關培訓。

3、提高學生對應急事件的預判能力和處理能力

通過主題班會和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增強班級同學之間的凝聚力,引導學生融入集體,關愛集體中的每一名成員,當學生有異常情況時,多關心,及時向輔導員老師報告。組織學生通過觀看高校突發(fā)典型事件的視頻圖像資料和模擬演練,提高學生現場處理應急事件的基本能力。高校要制定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應急事件宣傳手冊,向學生普及應對火災、地震、傳染疾病、等應急事件的基本常識和處置辦法。

【參考文獻】

[1] 何媛媛.高校危機管理中的預控管理體系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1.12.

[2] 趙娟.高校學生突發(fā)事件的預防和應對機制探析[J].學術論叢,2009.22.

[3] 湯道湘.高校學生突發(fā)事件預警機制分析[J].文史博覽,2007.8.

[4] 陶應勇.高校學生群體性突發(fā)事件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

【作者簡介】

第8篇:學業(yè)輔導方案范文

一、導師制的緣起和實踐

導師制起源于14世紀的英國牛津大學,現以牛津劍橋大學導師制最為著名。導師是學生所選科目的學者,指導6~12名學生,負責指導學生的品行,并協助安排學生的學習計劃,指導學生取得進步。輔導一般按課程表進行,學生匯報、導師評議、師生討論、導師指點、布置作業(yè)和論文,關心學生的思想與生活。英國的導師制使著名學者與學生朝夕相處,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

導師制在中學的出現源于中學學分制和選課制的實施,最早在美國的中小學出現,后來逐漸被諸多實施學分制管理的國家重視和完善。在我國,中學借鑒大學導師制的研究始于20世紀末,嘗試中學導師制的有上海建平中學、江蘇南京第一中學,北京八十中等。中學導師制,是針對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下班主任的缺陷和中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讓所有任課教師都參與管理和指導學生,并促進師生、師師、生生、家校之間的積極互動合作,形成全員合作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

目前,全國范圍內許多中學試行的導師制,有專注于學生某一方面需求的選課導師制、德育導師制、學科導師制、留守學生導師制,也有關注于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完全導師制、成長導師制。

實踐證明,導師制在促進學生學習、良好道德習慣養(yǎng)成、進行正確人生規(guī)劃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對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成就卓越的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國內對導師制的實踐和探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于如何更好地全面發(fā)揮“導師制”的功能,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相關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不多。

二、導師制實踐存在的不足和困境

目前全國范圍內中學試行的導師制,無論是專注于學生某一方面需求的導師制還是關注于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完全導師制均屬于包工形式,即給每位老師分配若干名學生,指導學生的方方面面,這種形式的導師制盡管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難以促進全校范圍內所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多元發(fā)展

學生發(fā)展指導是一項系統工程,工作的重心在于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僅僅關注個別學生,關注改變問題行為。學生發(fā)展指導包括學生的學業(yè)、心理、生涯、理想、生活五個方面,每一塊內容有著相對獨立的心理機制和需求,需要導師有著相應的專業(yè)能力,而包工形式的導師制使得導師精力分散在龐雜的指導內容上,難以精耕細作,難以提升指導效果。同時,傳統的指導若干學生的導師制也使得學校把導師力量分配在少數問題行為學生身上,難以顧及全校范圍內所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多元發(fā)展。

2.難以滿足學生潛能挖掘、個性化發(fā)展和個別問題解決的需要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能、個性化發(fā)展的特點,以及個別問題的解決,然而,采取包工制的形式,學生的潛能發(fā)展和個性化發(fā)展難以得到導師的深入挖掘。同時,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特別需要教師的指導,尤其在人際交往、情緒調節(jié)、學習策略、生涯規(guī)劃、自主生活等方面。在包工制形式下的導師因為難以深入掌握各個領域的知識,所以僅能解決學生的簡單問題,難以和學生深入分析其問題。

3.導師指導效能感低,且難以發(fā)揮導師自身的潛能

包工制式的導師類似于學生保姆,對學生各個方面問題都要指導,因此教師感覺負擔重,效能低,難以勝任。甚至因指導學生的工作影響了原本的班主任和學科教學工作。實際上,每一位教師都有強烈的愿望和動機來指導學生發(fā)展且很多教師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比如有些教師在生活方面很有自己的研究,有些教師在人際交往方面有自己的特長,而且這些教師也很想將自己的特長傳達給學生,然而當前缺乏一個傳達的途徑。這主要是因為學校缺乏一個發(fā)現教師特長、發(fā)揮教師潛能的平臺。

三、專題分工導師制的概念和操作

學生發(fā)展指導是以促進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為首要目標的系列課程活動與應答,它聚焦于學生能力的獲得,旨在滿足不同年級的全體學生在個性、社會性、學業(yè)、職業(yè)方面的發(fā)展需求。專題分工模式的導師制基于學生發(fā)展指導理念而提出,是指根據學生發(fā)展需求,組建學業(yè)、心理、生涯、品德、生活五個方面的導師隊伍,分別由相應的導師開發(fā)這五個方面的發(fā)展指導課程,進行面向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指導和面向個別學生的特殊發(fā)展指導相結合的導師制。

1.導師專題分工指導

(1)達到的目標(5L)

學業(yè):了解初高中差異,轉變思維和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和能力。

心理:認識自己,能擔當,能表達調控自己的情緒,有耐挫能力。

品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社會責任感。

生涯:能根據自己的個性和能力規(guī)劃生涯,選擇合適的選修課和實踐活動,提升生涯技能。

生活:能獨立生活,健康有序地生活,正確合理地使用高科技。

(2)五步驟法(5S)

第一步:學生需求評估

①對于學生在學業(yè)、生涯、心理、理想、生活方面的現狀及需求進行調查。

②對學生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不同年級學生在各主題上的需求人數的百分比。

③根據學生百分比需求,分專題分配發(fā)展指導課程導師和個別輔導導師。

第二步:導師指導方 案制定

①導師分別制定所分配專題的發(fā)展指導計劃,開發(fā)本專題的系列課例,如學生選擇較多的學業(yè)方面的學習適應專題,導師就開發(fā)出諸如《初高中差異》、《文理思維差異》、《高中文科怎么積累》、《如何應對高三復習》等課例。并把相應的課例按發(fā)展序列分屬到高一、高二、高三年級。

第三步:學校方案制定

根據各位導師的計劃,學校統籌制定導師管理方案。

第四步:導師工作評估

學生評估和教師評估。

第五步:導師工作改進

(3)開設學生發(fā)展指導課程,導師分專題授課

針對學生需求,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學生發(fā)展指導課程,由相應導師分專題授課。如在學業(yè)發(fā)展方面,在高一開設發(fā)展指導課《新的學習,新的目標》,高二開設《善用學習方法》,高三開設《考試策略》。在生涯發(fā)展方面,分別在高一開設《學會選擇,懂得放棄》、高二開設《文理大不同》、高三開設《職業(yè)方向與高考志愿》等發(fā)展指導課。

(4)開設團體輔導課,導師分專題帶團

針對學生需要,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開設團體輔導課,如成立團輔小組,考試焦慮成長小組。

(5)開展個別指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個別指導從促進學生發(fā)展和個別問題解決兩個角度入手,導師指導學生制定學年計劃、選課并為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導師指導學生學業(yè)、心理、生涯等方面的個別問題,遇到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及時轉介。

2.導師專長發(fā)展培養(yǎng)

(1)調查學生需求,成立導師隊伍

在開展學生發(fā)展指導工作時,以學生的現狀與需求為本,因此,工作的第一步是對于學生在五大發(fā)展主題的發(fā)展狀況以及他們的需求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成立學業(yè)、心理、生涯、品德、生活等五方面的導師隊伍,并根據學生的需求百分比,調劑導師的比例。比如,調查發(fā)現學生在生涯方面的需求高出總人數的60%,那么就在生涯指導方面配備相對較多的導師。

導師聘任標準:①獲得省心理健康教育資格證書。②接受過教育學、心理學的培訓。③有豐富的學生管理工作經歷。④有豐富的班主任工作經歷。⑤在指導學生方面有突出貢獻或成果。

(2)結合導師特長,實行專題分工

在考慮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導師自己的特長、興趣,由導師選擇相應指導的主題。指導內容主要為學業(yè)、心理、生涯、理想、生活五大方面,在五大方面,再進行相應的專題分工。比如,某位老師對考試焦慮術業(yè)專攻,那么就可以讓他擔任考試焦慮方面的指導教師。學生發(fā)展常見專題:學習適應、學習潛能開發(fā)、學法指導、考試焦慮、選科定向、特長培養(yǎng)、情緒調適、人際交往、青春期煩惱、生涯設計等。

(3)采取報告研討,促進知識掌握

學生發(fā)展導師實行專題分工后,學生發(fā)展指導中心定期組織導師進行學習內容交流和評估,采取讀書會形式分專題進行案例研討和報告,促進導師專業(yè)成長。

(4)加強精微訓練,提升指導技能

精微訓練指模擬指導演練,由導師們輪流扮演來訪者、輔導者、觀察者和督導者,模擬學生發(fā)展指導中的各種問題情境,輔導情境,組織導師們辨析思考情境中的指導過程,交流沙龍,切實提升導師們的指導技能。

(5)引進專家督導,加強過程管理

定期聘請高校專家對學校專題分工導師制實踐進行指導,讓導師明確自己的職責權利和義務,通過專家們的巡視、檢察、監(jiān)督、評價、反饋等方式促使導師們加強自身專業(yè)指導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疑難雜癥”的解決,加強學校學生發(fā)展指導工作的過程管理。

參考文獻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第3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 黃向陽.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芻議.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15/16).

第9篇:學業(yè)輔導方案范文

【關鍵詞】學習困難;兒童;接納;團體輔導

學習困難(learning disabilities),又被認為是“學習遲鈍”、“學習不良”、“學習失能”、“學習障礙”、“輕微腦功能失調”等,沒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統一定義,根據1994年美國“全國學習障礙聯合會”對學習障礙的定義,可以了解到LD是指聽、說、讀、寫、推理或數學等方面的獲取和運用上表現出顯著困難的一群不同性質的學習異常者的通稱。這些異常現象是個人內在的,一般認為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所致。個體內在自控行為、社會認知與交往中的問題可能與學同時存在,但這些問題不在LD范疇之中,同時,LD也可能與其他殘障(如精神發(fā)育遲滯,情緒紊亂等)或外界不利條件(如文化差異,教育缺失或不良)相伴發(fā)生于同一個體,但LD并非后者的直接后果。

同伴關系是指同齡人之間或心理發(fā)展水平相當的個體之間,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系。在兒童的成長階段中,有幾種關系是對其成長發(fā)展起關鍵性作用:親子關系、師生關系以及同伴關系。在這幾種關系中,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都是年齡相對兒童來說有著明顯差距的成人與其建立的關系,而同伴關系則是由年齡等各方面都相仿的人之間所建立出來的關系,而且同伴接納作為兒童發(fā)展過程中的緩沖器,對其適應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伴接納是兒童滿足社交需要,獲得社會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良好的同伴接納有利于緩兒童體驗到的負面情緒。

在學習困難的兒童身上很容易l生關于人際交往同伴關系方面的問題,在小學階段,兒童也很容易因為學業(yè)成績的問題影響到同伴接納關系?,F有的關于此方面的研究是在以小學高年級40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兒童的學業(yè)成績、親社會行為與同伴接納、同伴拒斥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1)不同學業(yè)成績組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存在顯著差異,學習優(yōu)秀兒童的親社會行為水平最高,學習中等兒童居中,學習困難兒童的親社會行為水平最低。(2)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表明,兒童的親社會行為能顯著地正向預測其同伴接納、負向預測其同伴拒斥;但學業(yè)成績只能顯著地正向預測同伴接納,而對同伴拒斥無顯著的預測作用。(3)親社會行為對男、女生的同伴接納的預測作用大于學業(yè)成績的預測作用。

本研究著重關注學習困難兒童的同伴關系,區(qū)別于以往相關研究中重點關注學生某一學科成績的提高,例如運用行為主義等方法訓練兒童的成績。本研究在調查蘇州部分小學的學習困難兒童的基礎上,運用團體輔導的方法對某一班級的學習困難的兒童及其同伴關系進行改善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對蘇州市兩所小學共470位學生(A:218人,46.40%;B:252人,53.60%)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470份。三年級171人,四年級172人,五年級127人。其中非學困生有426人,占人數的90.60%;學困生有44人,占人數的9.40%。將所有學生分類,受歡迎組有104人,占比為22.10%;被拒絕組有73人,占比為15.50%;被忽視組有84人,占比為17.90%;有爭議組有3人,占比為0.60%;普通組206,占比為43.90%。

(二)研究工具

1.學習困難學生篩選

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篩選,普遍是采用智力測驗加上成績的兩重標準進行篩選,本文使用《瑞文標準推理測驗》來測試學生的智力是否處于正常水平,加之學業(yè)成績。

學業(yè)成績的標準采用被試的最近一次考試,包含語文、數學兩門,計算其平均分,然后再將平均分轉化為標準T分數,作為被試的學業(yè)成績指標。

2.同伴關系調查

主要采用同伴提名法進行了解,具體方法如下:同伴提名包括正向提名和負向提名兩部分,要求被試分別寫出 3個最喜歡的和最不喜歡的同學名字。根據 Coie 和 Dodge 在1983 年提 出 的 分 類 標 準[11],以 班 級 為 單 位 將 正 向 提 名( ML) 、反向提名( LL) 的次數標準化,二者之差為社會喜好( SP) 分數,即受歡迎程度,二者之和為社會影響( SI) 分數。在此基礎上將被試分為社交地位不同的五組: 受歡迎組( SP>1,ML>0,LL0) 和普通組( 所有其他兒童)。

3.數據處理

問卷回收后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統計檢驗。

(三)改善方法

針對其中五年級的一個班級進行個案研究,通過團體輔導的方法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同伴關系進行改善。團體輔導方法如下:

1.團體輔導名稱:“不一樣的我”

2.團體輔導的目標:提高學習困難兒童的同伴接納度

3.具體目標:(1)提高同伴間的相互理解.

(2)促進同伴間的互動狀況

(3)強調同伴間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4.活動次數:4次。每次約40分鐘

5.活動項目:

(1)讓我們重新認識吧 :成員之間增強相互了解

(2)信任之旅:1.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增加互動;2.嘗試對同伴的信任

(3)合作愉快:1.利用團隊活動增加凝聚力和互動;2.在活動中相互理解和接受

(4)一起愉快的玩耍:1.最終強化團體認同感; 2.在認同的基礎上使學習困難兒童融入群體

6.活動內容:

(1)成長三部曲、心有千千結、分享困惑(選做)

(2)蜈蚣翻身、人體“拷貝”

(3)坐地起身、無敵風火輪、珠行萬里(選做)

(4)無敵風火輪、集體創(chuàng)作――我們的班級(選做)、結業(yè)式

二、結果分析

(一)小學生同伴關系總體狀況描述

在470名小學生中,有90.6%的學生屬于非學困生,9.4%的學生屬于學困生。非學困生組中有426人,包括受歡迎組103人,被拒絕組49人,被忽視組78人,有爭議組3人,普通組193人;學困生有44人,包括受歡迎組1人,被拒絕組24人,被忽視組6人,有爭議組0人,普通組13人。對人數做卡方分析59.277*(注:*p

(二)不同類別學生同伴關系的差異比較

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同伴關系狀況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非學困生和學困生在正向提名、負向提名、社會喜好和社會影響上均存在顯著的差異。事后檢驗發(fā)現:

在正向提名上,非學困生的得分高于學困生,且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非學困生:0.0117±1.05894,學困生:-0.788±0.59657,F值:24.266***);

在負向提名上,學困生的得分高于非學困生生,且學困生與非學困生得分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非學困生:-0.1254±0.87868,學困生:1.0416±1.5724,F值:58.502***);

在社會選擇性上,非學困生得分高于學困生,學困生與非學困生得分存在顯著差異(非學困生:0.1371±1.59908,學困生:-1.8295±1.96634,F值:57.611***);

在社會影響力上,學困生得分高于非學困生,而且得分存在顯著差異(非學困生:-0.1136±1.10898,學困生:0.2536±1.33797,F值:4.198*)。

(三)實驗班級干預策略實施前后同伴關系差異

在實施了團體輔導方案后,對比前后兩次班級同學同伴關系,對實驗結果進行相關樣本t檢驗:正向提名(t值為1.732,p值為0.225)負向提名(t值為2,p值為0.184)、社會選擇性(t值為0.57,p值為0.626)、社會影響力(t值為4.131,p值為0.054);結果顯示,方案前后,學困生同伴關系并未顯著提升。正向提名、負向提名、社會選擇性、社會影響力都有減小,但并不顯著。

(四)學習困難兒童的同伴關系在年級維度上的比較

對不同年級的學習困兒童在不同分組上進行卡方檢驗,各組的學習困難兒童的數量在年級維度上的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受歡迎組卡方值:0.348,p值:0.814;被拒絕組卡方值:2.959,p值:0.794;被忽視組卡方值:0.532,p值:0.742;普通組卡方值:3.121,p值:0.863),說明學習困難兒童的同伴關系在年級維度上不存在差異。

三、討論

1.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在470名參與調查的小學生中有44名學習困難兒童,其中有24名處于被拒絕組,占總人數的55%,且僅有1名處于受歡迎組,而非學習困難兒童中被拒絕組的兒童占總人數的11%,因此可以看出在同伴之間的人際接受方面,學習困難兒童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拒絕。同時在其他分類組中,非學習困難兒童和學習困難兒童也存在顯著差異,這一點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

2.對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將學生的類型分為正向提名、負向提名、社會喜好和社會影響四種類型,在這四種類型上,學習困難兒童與非學習困難兒童的差異都是顯著的,其中正向提名,負向提名,社會喜好差異及其顯著,說明在同伴關系中,學習困難兒童周圍的同伴普遍將學習困難兒童與較負性的方面聯系起來并且在接納方面是處于拒絕的, 同伴接納程度不高。

3.我對參加調查的某一班級進行了以團體輔導為形式的干預手段(具體方案見目錄),在開始團隊輔導和活動結束后均進行以問卷調查為形式的同伴接納度的情況認知,在兩次的對比中可以看到在四個維度上的數據都是有所減少,進行相關樣本的t檢驗,沒有顯著差異,這個原因是多樣的:

(1)學習困難兒童的同伴關系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在本研究中,由于時間原因,沒有進行很長一段時期的團隊輔導活動,因此對學習困難兒童的人際現狀的改善不夠明顯。

(2)在數據分析加上在活動中觀察到情況而言,以包姓同學為例,該名學習在活動開始之初是處于具有攻擊性,拒絕的狀態(tài),而在最后一次的活動中表現出來積極參與并幫忙與其他同學協調,因此可以說明在一定程度上對某些學習困難兒童在人際交往方面是有部分改善的。

(3)其他數據的減少原因可能為在團體輔導的活動進行時,學習困難兒童周圍的同伴對他們本身是處于拒絕和忽視的態(tài)度居多,在這種情況下,在團體活動進行中就會出現其他方面的忽視或是拒絕,而這種情況在團隊輔導的時間有所加長是可能會有一定的改善。

(4)在對以年級為分組進行數據分析的結果中看到,各個不同年級中不存在顯著差異,學習困難兒童的人際關系情況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是多樣的,例如學習困難兒童在學習成績方面的表現會讓他們在同伴中處于拒絕的狀態(tài),同時會伴有一定程度上的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表現為具有攻擊性等方面,而且同伴的忽視和拒絕會加重他們遠離和拒絕與他人的交往溝通等方面,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結論

學習困難兒童和非學習困難兒童相比,在同伴接納度方面存在差異,即學習困難兒童更容易被拒絕和被忽視。

學習困難兒童的同伴接納度在年級方面沒有差異,即在各個年齡段的學習困難兒童的同伴接納度都處于較低水平。

以團隊輔導為形式的干預手段,對部分學習困難兒童在同伴接納的方面有一定改善,但要取得更明顯的效果需要持續(xù)一定的時間。

基金項目:江蘇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 普通學校中“學習困難”學生同伴接納度調查及改善策略的研究。

基金項目:江蘇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 普通學校中“學習困難”學生同伴接納度調查及改善策略的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