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動物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資料來源 20__年1月~6月正式出版發(fā)行的三類(基礎醫(yī)學類、藥學類、綜合類)醫(yī)學核心期刊[1],共51種期刊1617篇研究論文。2.分析內容 分別統(tǒng)計51種核心期刊中刊載動物實驗論文期刊所占比例;統(tǒng)計刊載動物實驗期刊中論著、實驗研究、研究論文欄目中動物實驗論文數(shù)及所占比例;所統(tǒng)計論文中使用各種實驗動物的分布情況;統(tǒng)計論文書寫中反映的獲得資助情況,根據(jù)論文中腳注,按國家級資助、省部級資助、軍隊資助、高等院校資助、未注資助分類統(tǒng)計;分析論文中寫明使用動物級別及動物來源論文數(shù)及比例。
二、結果
1.三類核心期刊中動物實驗期刊數(shù)及其中動物實驗論文數(shù) 由表1可見該三類期刊中動物實驗研究論文較多。基礎醫(yī)學類占期刊總數(shù)85,醫(yī)藥類、綜合類分別占85、72,平均80。該類期刊中動物實驗論文數(shù)占論文總數(shù):基礎醫(yī)學為50、醫(yī)藥28、綜合類35,平均39。
2.論文中各種實驗動物分布 從表2可知我國實驗動物研究使用了大鼠、小鼠、兔、豚鼠等10余種,其中大鼠使用分布最高,小鼠次之,兔、豚鼠、犬使用也較常見。
3.論文書寫中獲得資助情況 各類研究占比例最高的是未注明資助的項目,為53.1,其次為國家級資助項目、省部級資助項目、軍隊、高等院校資助項目(見表3)。
4.論文中寫明動物級別次數(shù)及比例、動物來源數(shù)及比例 1617篇論文中629次使用動物,多數(shù)能寫明動物種類、體重、性別、數(shù)量,有366次寫明了動物來源(約58),僅有38次(約6)寫明了動物級別[2],其中普通動物(一級動物)7次,清潔級(二級動物)17次,無特殊病原體動物(三級動物)16次,無菌級(四級)0次。
三、討論
21世紀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新的信息時代,作為信息傳播媒介的科技期刊更是一種多功能的復合型信息傳播工具,是直接地、系統(tǒng)地傳播科技知識和創(chuàng)新成果的載體。實驗動物是醫(yī)學研究的基礎和支撐條件,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生命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十幾年來我國醫(yī)學實驗動物事業(yè)在法規(guī)的制定、科學管理、專業(yè)建設、科研水平、動物質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和提高,但仍存在著差距。基礎醫(yī)學、藥學、綜合醫(yī)學是醫(yī)學中使用實驗動物較多的學科,通過20__年發(fā)行的在各專業(yè)享有較高聲譽的核心期刊中相關信息的分析,注意到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正確認識實驗動物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從我們的分析中可見,基礎醫(yī)學、藥學、綜合性醫(yī)學期刊中涉及實驗動物的期刊數(shù)、論文數(shù)和比例都很高,平均為80、39??梢娮鳛橹匾幕A學科之一的實驗動物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個世紀,人與自然、人與健康的諸多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要靠生命科學研究來解決。在世紀之交的當今世界,要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中做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就要充分認識實驗動物工作對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實驗動物工作,使實驗動物科學水平更好地適應生命科學發(fā)展的需要。
2.因地制宜發(fā)展實驗動物工作 從論文分析中可見,目前我國動物試驗用量最大的是大鼠、小鼠、兔、豚鼠等動物,一些動物用量很小。因此我國既要有較具規(guī)模的大型實驗動物中心,而一般的實驗動物中心要根據(jù)實際需要,不搞小而全、低水平重復,要確保飼養(yǎng)設施、飼養(yǎng)動物都達到醫(yī)學實驗動物的要求。
旋光性是有機手性分子特有的物理性質,即一組對映異構體對一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不同,一種使偏振光左旋,則另一種使偏振光右旋。在一定溫度和光程下,偏振的角度由物質的比旋光度和濃度決定。在酸催化下,右旋(+)的蔗糖可以較快地水解為右旋(+)葡萄糖和左旋(-)果糖??梢钥闯?,果糖的旋光能力最強。隨著水解反應的進行,蔗糖濃度逐漸減小,葡萄糖和果糖濃度等量地增加。實驗過程中,如以一束偏振光穿透過反應溶液體系,則偏振光的振動方向將會逐漸向左偏轉。在式(1)、(2)中,c為反應物濃度,c0為反應起始時蔗糖的濃度,ct為t時刻蔗糖的濃度,k為水解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從積分式可以看出,通過測定反應物在不同時刻t的濃度ct,并以lnct對t作圖,可得一直線,由直線斜率可求出反應速率常數(shù)k。然而,由于各物質的濃度隨著反應的進行而不斷變化,要快速分析出某一時刻反應物的濃度比較困難。但是根據(jù)蔗糖及其水解產物都具有旋光性、而且旋光能力不同這一特點,可以利用體系在反應過程中旋光度隨時間的變化來量度反應的進程。已知在溫度、光程、光源等條件確定時,旋光度α與反應物濃度c之間呈線性關系,
2旋光儀光路介紹
旋光儀就是根據(jù)這種原理設計的,其光路如圖1所示。在30℃下,取25mL2.0mol/L的氯化氫溶液與25mL200g/L的蔗糖溶液混合,催化促進蔗糖發(fā)生水解反應,分別用手動和自動兩種旋光儀測量溶液旋光度隨時間的變化。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后,ln(αt-α∞)對反應時間t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用一元一次方程擬合所得結果標注于圖中。根據(jù)實驗原理可得對應實驗條件下蔗糖水解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自動儀器測量所得為0.03486min-1,手動儀器測量所得為0.03694min-1,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偏差。由圖2也可以看出,用手動儀器測量的數(shù)據(jù),其線性相關度較差,一個原因是手動儀器恒溫性較差,隨著實驗的進行,鈉光源發(fā)出的熱使反應溶液溫度逐漸升高,水解速率增大,即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反應溫度沒有保持恒定,使得測量誤差較大。另外,手動儀器的旋光度需要手動調節(jié)讀取,在數(shù)據(jù)讀出時刻與計時時刻之間有一定的延遲,也給測試結果帶來影響。而自動測試儀器則不受以上兩個因素的影響。因為自動儀器帶有恒溫水浴裝置,可以確保實驗過程溫度維持恒定;另外,溶液的旋光度值通過數(shù)顯讀取,具有方便、快捷、準確的特點。因此,用自動儀器測量所得結果更為真實可靠。但是,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用自動旋光儀做實驗,學生不能直接觀察到光的偏轉現(xiàn)象,因此對偏振光這一重要的物理量就沒有直觀認識。通過這一實驗,學生只能在數(shù)據(jù)處理方面得到較多的訓練,而對實驗過程的理解則較為欠缺,這也是其它實驗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手動旋光儀是利用“三分視界”的方法,通過手動調節(jié)檢偏鏡的角度,使三分視界的暗度相同,然后讀得偏振光偏轉角度值。自動旋光儀則是通過電子元件,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然后直接通過數(shù)字顯示的方式將偏振光的偏轉角度自動顯示出來。
3結論
(一)學習動機
大學生的意義記憶占具主導地位,而且會更多地運用有意記憶,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增強。受社會環(huán)境影響,部分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不強,多數(shù)屬于外在的學習動機。對于“我要學”和“要我學”的學生要差別對待。要根據(jù)學習動機設計任務,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以避免學習過程中失去興趣。
(二)初始能力
初始能力是指學生以前學習過的,已經具備和掌握的理論知識技能、實踐操作技能和協(xié)同合作的能力,哪些技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經驗,學生能夠利用去獨立解決較為簡單的問題。學生初步掌握了哪些知識和技能,為進一步學習還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作為設計者是必須要掌握的。
二、學習內容特征分析
學習內容特征分析是為了明確學生學習內容中哪些是陳述性知識、哪些是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根據(jù)不同的知識類型,確定所教授內容、方法,才能確定情景任務,達到在任務中學習的目的;才能達到涵蓋教學目標所定義的知識體系的目的。
三、情景設計
情景設計是為了使學生減少理論知識與解決問題之間的差距,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而創(chuàng)建的模擬現(xiàn)實的情景環(huán)境。情景設計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真實的任務問題背景,并且以此作為啟動教學的支撐,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需要。在電子商務課程中,不同的知識點對情景創(chuàng)設的要求不同,所以在設計學習情景時,要注意明確學習類型與情境創(chuàng)設之間的關系,要在對電子商務教學目標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將當前所學知識中的基礎概念、方法和過程,融入到當前教學主題中。學習的情境是為了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學習任務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建立在真實學習情景之上的。
四、設計學習情景的策略
(一)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有趣味性情景才能驅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學習動機,學生就會以愉快的心情去學習。可以使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在學習中加入一些名人軼事、生活常識、趣聞、社會現(xiàn)象等,使情景內容無限貼近現(xiàn)實,則能吸引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之中,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生活性
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來源于生活實際,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趣味和實用。創(chuàng)設情境要從電子商務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來入手,既可以使學生利用所學的電子商務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電子商務專業(yè)的重要性。學以致用,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一種有效手段。電子商務中的許多內容與實踐,和現(xiàn)實生活是密切相關、聯(lián)系緊密的。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做法、真實案例引入到課堂之中,不僅可以引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和學習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情景的設計應用生活性策略,不但會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而且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到了拓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所學應用于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三)自主性
創(chuàng)設自主化學習情境,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不要讓教師的思維方式約束住學生被動地去接受知識,教師的思維只是起到引導、指向的作用,要將學生的自主思維方式激活,使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體驗,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索和實踐,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設計學習情景的自主性是要充分激活學生舊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主動學習新知識,并運用學習遷移的方法,自行探究解決新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協(xié)作性
協(xié)作學習是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一起學習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任務設計時要不僅要設計學生獨立完成的任務,還要設計具有協(xié)作性的任務,要想完成這樣的任務,則必須依賴于小組內全部成員的共同努力。這種具有協(xié)作性的任務必須對小組各成員的分工進行充分考慮,要把任務進行分解成若干個分任務,用以適應小組內不同能力的學生。學習情景的協(xié)作性,能將小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體會到協(xié)作帶來的成功和高效率。同時,還會加深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加強交流溝通,從而增強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五、形成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對教學效果的價值判斷。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建立在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和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之上,從整體上調節(jié)、控制著教學活動的進行,引導教學方向、檢驗教學效果,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教學評價應該是多角度、多層次的,既要有教師教的效果評價,又需要有學生學的效果評價,既要有總結性評價,又需要有形成性評價。教學評價要包括對知識和技巧的領悟程度、技能操作的熟練程度的評價。及時的評價對學生的知識理解及正確的操作習慣將起到極大的修正作用。完成教學任務的成功條件是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達到了目標。教師的評價最好采用過程評價的方式,不是針對于個人評價,而是針對整個小組進行評價。這樣對知識、能力程度不同的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激勵互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學生整體的發(fā)展和進步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六、修訂并形成方案
基于任務驅動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設計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對整個教學模式設計的修訂;修訂的過程是對整個教學設計的整理以及再加工的過程,修訂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在修訂的過程中要從緊扣教學目標、貼近學生實際、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等方面,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習慣、學校的教學條件等方面進行充分考慮。設計的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是形成方案,最終形成的教學方案應采取一個開放的模式,出于對不同學生差異性的考慮,在一些細節(jié)設計上要體現(xiàn)出多個任務,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
七、結束語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一基本特征要求我們在其過程中必須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始至終都要將學生置于教學的首位。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吸引力。上學、教學的經歷已經向我們證明了一點:學生學習具有極大的功利性。如果學生覺得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對其有益,就會主動地去學習,反之亦然。因此,教師在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任務的選擇時,一定要注重任務的吸引力,要讓學生覺得該知識的學習對其有極大的益處,這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層次性。由于學生并非只是一個單獨的個體,而是作為一個群體表現(xiàn)了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在任務的設計、選擇時都應該體現(xiàn)出層次性。這樣就可以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并在完成任務后體驗到一種成就感,如此就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設計任務時最好一開始就分為基礎層次與提高層次兩個層次進行設計,先讓學生完成基礎層次,有能力的學生可在完成基礎層次的任務之后再去完成提高層次的任務。
最后,系統(tǒng)性。設計任務時,一定把握好任務的系統(tǒng)性;使得設計出來的任務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的整體,而非一盤散沙似的單個的任務。要注意任務之間的聯(lián)系,使得每一個子任務都作為整個任務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確處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高校計算機教學之中,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即目標任務,學生探索,教師引導,交流總結。
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中,對于“目標任務”的確定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經驗,充分聯(lián)系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盡可能設計出涵蓋所有教學內容的目標任務,目標內容要具有整體性和開放性,提高學生能夠真實帶入到目標任務中去,提高學生對于任務的興趣程度,比如通過各種富有形象色彩的教學內容,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第二階段,學生探索。主要以學生的操作和學習探索為主。在第一個階段完成對目標任務的確定之后,學生要根據(jù)目標任務,對任務的內容進行探索,激發(fā)自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通過各種大膽的嘗試,去完成所設定的既定目標,這樣就能形成目標任務和學生的互動,教師把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到的學生興趣點和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記錄,為下階段的實施引導奠定基礎。
第三階段,教師引導。教師引導是通過對學生探索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修正和補充,對于共性問題,教師可以通過集中教授的方式,對于學生的個性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單獨輔導的形式,進行輔導。引導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自主完成目標、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為重點,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第四階段,交流總結。學生展示自我作品,并集思廣益地開展交流討論,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路,開拓思維,通過了解他人的作品來引導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從而對作品進行調整和創(chuàng)新,提高自我的操作水平。并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歸納,把實踐上升到理論高度,重新深化目標任務,同時做好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達到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目的。
一、改革的模式
1.基礎性實驗。動物生理學、動物病理生理學、動物藥理學、動物毒理學實驗內容共同的部分合并為基礎性實驗。2.經典性實驗。四門課程實驗不交叉無法替代的實驗內容既較好的經典性實驗部分保留,作為藥理學經典性實驗來完成。3.探索性實驗。學生應用第一、二階段學到的知識,按科研程序自主選擇探索性的題目—獨立用計算機設計—完成實驗和論文。探索性實驗具體模式是:(1)探索性實驗由3~4名學生自由選題,組成實驗小組。由查閱文獻、設計實驗和預試驗、班內預答辯、正式實驗、結果分析討論和完成論文等步驟組成。特點是學生必須應用本課程第一、二階段所學到的實驗理論和操作方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通過校園信息網(wǎng)檢索文獻,了解目前的研究進展,查閱主要論文,提出問題。問題選定后,進行實驗設計和預實驗。預答辯由小組成員講解其選題內容和預實驗情況,進一步實驗設計及預期結果;學生之間應用學到的知識進行提問和答辯;最后由指導教師小結,提出修改或完善的建議,確定選題。(2)正式實驗一般用20~30課時時間,由學生自主組織,獨立操作,經過重復探索直至獲得結果,要分析討論結果和寫出論文。論文在班內答辯進行組間互相評分,最后修改上交教師評分和存檔。(3)常見的問題和對策:由于自主選題,師生都會面臨一些難題。①教師需要自我提高,逐步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在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及有利于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原則下,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解決。②教師以提示和啟發(fā)為主,肯定學生的合理設計和創(chuàng)新思維,注重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而不是代替學生解決問題。③實驗進行階段,學生需要幫忙的事情很多,這時教師要果斷地抓關鍵環(huán)節(jié)。比如,選題設計前簡要舉例介紹校園網(wǎng)絡的應用和圖書館收藏雜志的查閱,教會學生如何迅速獲得相關研究進展、實驗設計實例及估算動物數(shù)量、試劑濃度等,使實驗設計快速有據(jù)完成。④預實驗結果是對設計的初步驗證,對估計實驗的可行性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教師在小組預答辯時注意綜合文獻和預實驗結果的情況,考慮選題的難度是否適中;設計方案如何修改;預實驗結果是否與理論預計相符;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出發(fā),肯定其選題的優(yōu)點,指出不足之處及提出修改的思路。⑤對正式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同樣采用“導而不教”,即解釋問題,指導方向給學生思考、鼓勵探索而不教給具體的解決途徑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實驗時及時、客觀觀察和記錄實驗結果,對結果適時作出分析,評定實驗的成敗和確定進一步實驗的方向。這樣可使實驗在重復中不斷改進,學生的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平時積累的材料為完成論文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⑥實驗不單涉及實驗設計、操作和指導等環(huán)節(jié),還需要儀器、動物、試劑(藥品)和實驗場地。實驗計劃進行統(tǒng)計估算,上報實驗管理部門,將儀器、動物、試劑準備好,及時維護和維修儀器,按計劃備好常用試劑和營養(yǎng)液等。若一些試劑和實驗裝置無法事先準備和滿足,則將實際情況通知學生及設法解決。以上所研內容為本科生畢業(yè)論文的設計提供了有效的基礎、方法和途徑。
二、改革的成效
經近幾年的教改實踐與探索,動物機能學實驗課的框架結構已基本形成,理論體系亦已初步建立。并對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學生成績評估體系,對教學管理運作模式作了進一步的探索。該項教學改革收到了明顯的成效。1.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過去該四門課的實驗課的成績占該科總成績的10%。因此學生對實驗課不重視,上課的積極性不高。往往是少數(shù)人在動手實驗,多數(shù)人旁觀。這不利于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動物機能學實驗課程創(chuàng)建以后,是一門必修課,獨立開課,獨立考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2.該項改革有利于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教學內容的互相交叉、互相滲透、互相融合。學生進行系列實驗,內容由淺入深,使學生對動物機體在正常情況下、在致病因子或藥物作用下所產生的機能變化進行連續(xù)的、動態(tài)的實驗與觀察,并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從感性認識逐步提高到理性認識。經過反復實踐,學生對實驗操作及儀器的使用逐步熟練。3.由于資源共享,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機會。過去分科教學,各科實驗室與儀器均不足,因此每班實驗分組較少,有些實驗甚至全班示教。現(xiàn)在資源共享,我們的實驗室與儀器設備較以前充裕得多了。4.開展探索性實驗,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綜合素質。本門課程最后階段是由學生自由組合、自選題目、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索性實驗。學生應用生理學與病理知識進行藥理學機理及其毒理學的探索性實踐,掀起了整個年級學生到圖書館檢索校園網(wǎng)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數(shù)據(jù)庫、查閱文獻資料的熱潮,激發(fā)出學生探索生命奧秘的熱情,使他們拓寬了視野,得到了鍛煉,增長了知識,并有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科學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5.改革教學方法,以適應本門課程教學需要。該實驗課目前獨立開課,不與以上四門課同步上課。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應作適當改變。我們采取少講、多做、啟發(fā)誘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等方式進行教學。實驗前以提問方式讓學生敘述實驗原理、步驟及注意事項,教師則加以補充。尤其是要讓學生明白本次實驗設計原理及完成實驗的關鍵點。接著指導儀器的操作規(guī)程,實驗標本制作示范,其后放手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如果第一次實驗做不成功,則再提供動物讓學生重做。實驗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推理,得出恰如其分的結論,而不是單純地用理論去解析實驗結果。教師主動把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在做“強心苷的作用”實驗時,引導學生理解心力衰竭動物的癥狀、體征、診斷依據(jù)與治療原則。使學生思路開闊、興趣倍增。在學習基礎課中學到一定的臨床知識,讓學生有了成就感。
作者:劉利 趙紅梅 王潔 蔡行 紀美靜 黃帥 單位:長江大學 動物科學學院
[論文摘要]傳統(tǒng)經濟學認為,家務勞動不像其他可以流轉的商品或服務那樣具有交換價值,只是在家庭內部有價值,各國也未將家務勞動價值納入國民生產總值核算體系。法經濟學分析指出,家務勞動是一種需要成本、能創(chuàng)造收益、具有價值的勞動。我國婚姻家庭法應本著由夫妻共同分擔家務勞動成本,共同分享家務勞動收益的原則,準確界定夫妻家務勞動收益的范圍,增設夫妻家務勞動價值的量化方法,增加評價家務勞動價值的考慮因素,放寬夫妻家務勞動成本分擔、收益分享的條件。
家務勞動是為直接滿足本家庭成員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需要而進行的勞動。這種通常由家庭成員在家庭內部從事的未支付報酬的勞動,主要包括下列活動:煮飯、清潔、整理房間、洗衣物、購物、修理和維護住房、照顧家庭成員、從事園藝、寵物照料及家庭安排等。傳統(tǒng)經濟學家認為家務勞動只在家庭內部有價值,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分工越來越細,家務勞動作為人類勞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種需要成本、能產生收益,具有社會價值的勞動。夫妻間從事家務勞動的通常是女性。通過立法承認夫妻家務勞動具有的價值是法律公平正義的要求,體現(xiàn)了對女性的保護,有助于實現(xiàn)男女實質平等,被譽為是對經濟上依存于丈夫的家庭主婦的“自卑治療劑”。
一、夫妻家務勞動的成本構成分析
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是,從事家務勞動需要一定的成本,這些成本主要包括家務勞動的精力成本及機會成本。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些隱性成本往往為人們所忽略。
(一)夫妻家務勞動的精力成本分析
在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在某種勞動中的精力成本越大,則投人到另外一種勞動或其他活動的時間就會減少。以全職夫婦為例,在夫妻工作時間相同時,從事家務勞動的時間越長,自由支配時間就越少。而自由時間可以用來進行人力資本的投資,也可以用于“勞動者體力的恢復,智力的提高和個性的和諧發(fā)展’。非家務方利用工作之余的自由支配時間休息,可以促使其體力的恢復,產生新的精力,因而在市場投人方面具有較大的精力優(yōu)勢。家務勞動方,因在工作之余從事家務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該方就會有更少的自由支配時間恢復其體力,影響其市場投人的精力,在市場投人方面失去其精力優(yōu)勢。當從事家務勞動和社會勞動都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時,從事家務勞動的精力強度大于閑暇時間的精力強度,故從事家務勞動的女性往往選擇精力強度不大的工作,甚至因其長期從事家務勞動而根本無精力投人社會工作或早早地退出社會工作。而從事社會勞動的精力成本往往與工資水平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由于家務勞動主要由女方承擔,在已婚男女參與同樣的社會工作時,女性的社會收人往往較之男性低,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已婚女性在婚后較之婚前在市場精力投人的降低。其次是女性在婚后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從事家務勞動,因而可能會減少對自身人力資本的投資。在一切資本中,只有對人的投資才是最有價值的資本。對特殊的人力資本投資的積極性與花費在該項活動上的時間正相關,“當家庭部門用的時間更多時,主要提高家庭生產率的資本投資的積極性會更大一些;而當工作時間更多時,對主要提高市場生產率的資本投資積極性會更強一些。由于妻子的主要時間是從事家務,其對社會工作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積極性較男性低,加上女性社會勞動精力投資較男性更少,自然會降低他們的社會收人,而低收人反過來進一步減少他們投人市場的精力及對市場人力資本的投入,加大女性從事家務勞動的成本。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只有勞動才創(chuàng)造價值。勞動不是價值本身,而是作為價值的活的源泉。勞動和勞動結果相統(tǒng)一,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勞動解放的標志。
家務勞動和社會勞動同屬于人類勞動方式之一,只是勞動地點及勞動內容等存在差異,屬于不同的勞動分工,二者都需要精力成本。如果女性在家庭中以家務勞動這種精力成本進行投資而不能分享該投資的收益,會造成對女性的系統(tǒng)性剝奪,既違背了家庭作為一個經濟單位的利益分享規(guī)則,也會減弱該方投資家務勞動的積極性,對家庭這一經濟組織體也可能造成破壞(導致解體)。如果不對夫妻一方的家務勞動成本給予回報,家務勞動方在夫妻時間配置博弈中處于不利境地,在婚姻解體時也會削減該方在離婚博弈中的能力。
(二)夫妻家務勞動的機會成本分析
家庭是一個經濟組織體,但其具有強烈的倫理性,家庭成員之間具有顯著的利他性特征。夫妻間可能會因為一方在家庭中具有比較優(yōu)勢而放棄社會工作選擇家務勞動,或者基于婚姻家庭的利他思想而由一方主動承擔主要家務勞動,“夫妻一方在從事這項工作的同時,另一種更有價值的活動被放棄了”,因而家務勞動存在機會成本。由于從事家務勞動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投人,在時間總數(shù)不變的情況,家務勞動者就只能通過改變時間分配的方式以承擔家務勞動,如通過不斷減少參與社會活動的時間或者減少甚至放棄參與其他社會工作的時間等方式以保證有足夠時間從事家務勞動。因此,從事家務勞動的時間越多、年限越長,其機會成本就越大。
夫妻從事家務勞動的選擇取決于家務勞動的邊際效用價值,“價值并不是商品內在的客觀屬性,它不過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滿足這種欲望的能力的關系,即人對物品效用的感覺和評價。效用是價值的源泉,效用大則價值大,反之,價值則小。邊際效用價值是每增加一個單位物品所引起總效用價值的增量,它遵循效用遞減規(guī)律。如果夫妻一方從事家務勞動的效用價值比從事社會勞動的效用價值大,其就會選擇從事家務勞動,反之就會選擇從事社會勞動,而且只有當家務勞動的邊際效用為正時夫妻才會選擇從事家務勞動。如果家務勞動和社會勞動的效用價值相等時,則無論從事社會勞動和家務勞動都無區(qū)別。因此,理性人假設下,夫妻從事家務勞動的效用價值應當大于從事社會勞動的效用價值且其邊際效用價值為正,而家務勞動的效用價值越大,表明家務勞動方的機會成本也就越大。
總之,家庭“這一生產單位的最重要的投入完全不是市場產品,而是家庭成員的時間,特別是傳統(tǒng)家庭中妻子的家務勞動。貝克爾認為,家庭是由多個人組成的生產單位,家庭中每一成員都在彼此了解、相互信賴下盡其所能,自覺履行投人義務,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婚姻的最大化效益。家務勞動具有精力成本和機會成本,是對婚姻的一種投資。一旦夫妻一方的收益大于邊際成本,則意味著該投資是有效益的,就會鼓勵投資者繼續(xù)投資。反之,該方就會減少投資,甚至不再投人而寧愿選擇經濟組織體的解體。作為經濟單位的家庭,要求夫妻共同投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才能實現(xiàn)婚姻的最大化效益并能更長久維持婚姻關系。
二、夫妻家務勞動產生的收益
收益通常包括物質收益和精神收益。家務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方面的收益,主要是由于家務勞動的分擔如家庭安排、照顧子女等可以減輕非家務勞動方精神上的壓力,帶來清閑的享受,而有些活動如清潔、整理房間、清洗衣物等,則本身可以為家庭成員帶來精神方面的愉悅。物質上的收益,主要包括家務勞動帶來的分工收益、家務勞動使得家庭經營成本的降低、家務勞動的交換價值及非家務勞動方在家務勞動時間內獲得的人力資本等。由于精神收益純屬主觀感受,難以客觀衡量,本文主要分析物質性收益。
(一)比較優(yōu)勢分工帶來的收益
夫妻之間如何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實行勞動分工,以增加家庭的產出?通常認為,女性在家務勞動方面具有相對的優(yōu)勢,而男性在社會勞動方面能產生較高的生產力。男女只有各自發(fā)揮自己的比較優(yōu)勢,才能增加家庭的產出,實現(xiàn)經濟收益的最大化?!凹彝プ鳛橐环N社會機構保持下來,表明了它具有重要的經濟化效能,而更為重要的因素是家庭促進了勞動的分工,取得了來自專業(yè)化的收益。家庭通過丈夫在勞動市場從事專職工作,妻子在家從事家務勞動這種互補活動的專業(yè)化而促進了家庭收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男女之間根據(jù)各自的優(yōu)勢實行分工,有利于增加家庭的產出,提高家庭的經濟效益。根據(jù)比較優(yōu)勢理論,家庭的最佳方案是機會成本較低的配偶專于家庭生產。由于女性的工資普遍較男性低,其機會成本相對較低,這樣現(xiàn)實生活中從事家務勞動的任務就主要由妻子承擔,丈夫則利用其在社會勞動方面的優(yōu)勢參與更多的社會勞動。婦女的時間主要分配于家庭部門,男性的時間主要分配在市場部門的分工模式被認為是獲得家庭福利目標函數(shù)最大化的一種有效途徑。
既然夫妻一方在家庭中根據(jù)各自的優(yōu)勢進行分工由一方從事家務勞動,另一方利用其在市場的優(yōu)勢參與社會勞動,夫婦雙方通過共同努力,實現(xiàn)家庭產出的最大化。由于家庭分工是根據(jù)夫妻的比較優(yōu)勢,發(fā)揮各自所長的結果,所以,任何一方的勞動都應具有相應的價值。
(二)家庭經營成本的降低(防止積極財產流出)
在傳統(tǒng)的“男主外,女主內”思想影響下,許多已婚妻子擔當著從事家務勞動的主要責任。妻子從事的家務勞動自然可以減少家庭中雇傭保姆的費用,降低家庭經營成本,防止家庭中積極財產外流?!捌逓榧沂聞趧?,則不須支付對價于他人,家計費用即可減少,則其減少部分,對家庭而言,就是家事勞動的價值。家事勞動之防止家庭中的積極財產流出之功能,即為其獲得評價之主要根據(jù)。由于降低家庭經營成本是通過投人家務勞動的方式實現(xiàn)的,該降低的成本則為家務勞動的收益之一。
(三)家務勞動的交換價值
雖然家務勞動不具有一般商品的直接交換價值,但通過夫妻之間的資源交換以及“置換”方式,仍然可以實現(xiàn)其交換價值。
1.理性人假設中夫妻之間的資源交換
理性經濟人假設認為,從事經濟活動的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他們具有抽象人的基本特征,即假定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理性、利己的,并且力圖以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最大經濟利益。在婚姻家庭中,夫妻會考慮婚姻的成本及從婚姻中獲取的收益。家庭是一個資源交換的場所,只不過這種交換既包括情感等非物質的交換,也包括物質上的交換?,F(xiàn)實中的男女有的偏重前者,有的更看重后者。“人是理性的動物,而社會生活是要求互惠關系的,人們的選擇是建立在要得到最大的獎賞和最少的代價之下的,以便取得最大的利潤或最好的結果。在家庭中,需要通過家庭成員共同投人共同經營,彼此分享家庭收益,獲得對方經濟上的供養(yǎng)及情感方面的愛與呵護。家庭成員應當共同投資于家庭,以獲取投資的收益以分享,這樣才有利于實現(xiàn)家庭收益的最大化,增進家庭幸福。家務勞動是對婚姻非物質性的投資,對該投資除了精神與情感方面的回報,尚需要換取其投資應得的經濟收益,此種收益是通過家務勞動換取非家務勞動方的社會勞動價值實現(xiàn)的。
2.家務勞動的交換價值
核算國民生產總值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即以薩伊的生產要素理論為基礎核算國民生產總值和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為基礎的計算方法。這兩種計算方法都未將家務勞動價值核算在國民生產總值內。而現(xiàn)代經濟學家認為,家務勞動實際也具有交換價值,符合商品的特征。只不過家庭這種生產單位生產的主要“商品”是子女,而不是傳統(tǒng)的商品。“忙于撫養(yǎng)孩子的妻子用從事家務勞動的時間‘換得’丈夫在市場上的工作,而丈夫則‘購買’妻子照顧他們共同的子女。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xiàn)妻子家務勞動的交換價值。對于此,家務勞動雖然沒有直接的交換價值,但其通過“置換”方式仍然可以實現(xiàn)其交換價值。事實上,家務勞動價值對準確計算國民生產總值具有非同一般的影響,聯(lián)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有關資料資示,僅一項沒有報酬的家務勞動價值就約占國民收入總值的10--35%。
(四)非家務勞動方獲得的人力資本
夫妻獲得的收益除了經濟上的現(xiàn)實利益,還包括一種并非直接以金錢形式體現(xiàn)的資本收益,即人力資本收益?!叭肆Y本是一個人擁有的從事具有經濟價值的活動的能力、知識和技能,它主要靠學習、訓練和經歷來獲取和積累,是決定勞動生產率的一個主要因素。在夫妻一方從事家務勞動的過程中,由于夫妻經濟方面的共同投人及一方對家務勞動的分擔,使得非家務勞動方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人到自身的教育、培訓中,積極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質和技能,而這些素質和技能使得人力資本投人方在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中終身受益。“學校教育通過提供知識、技能和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了人們的收人水平和生產力水平。”“收人分配的不平等與教育和其他培訓的不平等之間有著正相關關系……失業(yè)與受教育程度通常有很強的負相關關系。在這些資本投資過程中,夫妻對人力資本在金錢方面的共同投資,極易獲得夫妻及世人所認可。但夫妻在人力資本獲得方身上投人的機會成本和精力成本這些隱性成本往往為人們所忽略。在婚姻期間夫妻雙方共同分享該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而一旦夫妻離婚,非人力資本方就不能分享該人力資本帶來的收益。基于婚姻共同體的收益分享理論,此種情況下,此種人力資本一定范圍的收益應當作為夫妻的共同投資所得。
三、夫妻家務勞動成本的分擔與收益的分享:婚姻家庭法相關立法
家務勞動是一種需要成本、能創(chuàng)造收益、具有價值的勞動,這種承認應體現(xiàn)在婚姻法立法中。我國婚姻家庭法應從以下方面考慮由夫妻共同分擔家務勞動成本,共同分享家務勞動的收益。
(一)準確界定夫妻家務勞動收益的范圍
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除另有約定外,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收人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現(xiàn)行婚姻家庭法并未將知識產權的財產期待利益(包括尚未投人生成的知識產權和繼續(xù)性使用的知識產權后期使用的財產性收益)納人夫妻共同財產范圍,也未規(guī)定夫妻之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一方獲得的管理技能、專業(yè)技能、執(zhí)照、文憑、資格等人力資本收益。我國現(xiàn)行婚姻家庭法的規(guī)定實際上縮小了夫妻共同收益的范圍,減少了家務勞動的投資回報。因為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間創(chuàng)造知識產權或獲得人力資本的過程,需要夫妻共同的經濟投人,家務勞動方在履行協(xié)助義務、撫養(yǎng)子女、照料老人等行為中通常也存在機會成本及精力成本。離婚時如果不對家務勞動方的這些成本給予回報,必然會損害其經濟利益,降低投人方的自我評價,也不符合家庭經濟單位的利益分享規(guī)則。因此,我國婚姻法應明確知識產權的財產期待利益為夫妻共同收益。同時,宜借鑒經濟學中對管理技能、專業(yè)技能等人力資本的估算方法,規(guī)定夫妻婚姻期間獲得的人力資本在離婚后一定年限內的收益為夫妻共同收益。
(二)增設夫妻家務勞動價值的量化方法
關于家務勞動的計算方法,國外實踐中采用替代成本法則和機會成本法則等進行計算。在從事家務勞動一方的機會成本能夠確定的情況,借鑒機會成本法則計算夫妻家務勞動的價值較為合理。如果能確定家務勞動方因從事家務勞動而失去從事社會工作的機會,宜以該喪失的機會作為家務勞動價值的補償。如果機會成本的確立存在難度,則需要考慮相關因素,宜參照替代法則計算,但不宜采取簡單的使用家政服務人員的工資標準計算家務勞動的價值(目前我國有學者提出用家政服務人員的工資標準計算家務勞動價值的主張),因為此種計算方法在很多情況下會降低家務勞動的價值。
對于知識產權財產性收益,經濟學主要采用收益法、成本法及市價法等進行評估。對人力資本價值的評價,在穩(wěn)健、可行和公允的情況較多采用對未來收益進行折現(xiàn)的收益現(xiàn)值法或凈現(xiàn)值法進行計算。雖然這些計算方法還無法達到精確的程度,但不失為經濟學計算人力資本和知識產權重要的方法,在家庭法領域具有一定的可借鑒性。
(三)增加評價家務勞動價值的考慮因素
在衡量夫妻家務勞動價值時,應增設具體的考慮因素,包括非家務勞動方從家務勞動中的受益的大小,受益的期限及婚姻存續(xù)時間等因素衡量家務勞動的價值。
在評估人力資本價值時,應考慮以下因素:首先應考慮對人力資本方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時的年齡,因為該年齡決定了人力資本投資后新增收人流的期限長短;其次應考慮人力資本的折舊現(xiàn)象,一定周期之后又需要新的人力資本的投人,該投資并非總是一勞永逸的;最后應考慮人力資本的取得需要夫妻共同投資、社會其他方面投資、人力資本獲得方的主觀努力及實現(xiàn)人力資本的前景等。因此,在采納收益現(xiàn)值法或凈現(xiàn)值法進行人力資本價值估價時,宜確定一定年限內人力資本的收益作為夫妻共同收益的范圍,而不是所有的現(xiàn)值折算為夫妻共同收益。對此,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對高級管理人員離職后競業(yè)禁止的年限限制(通常認為該期限與相關人員在前企業(yè)積累的人力資本或知悉的經營信息等相關)的規(guī)定,確定夫妻離婚后一定期限內獲得的人力資本收益為夫妻共同收益。筆者認為,結合人力資本的上述特點,宜以人力資本持有人未來3-5年時間的預期收益折現(xiàn)為夫妻共同收益,對非人力資本獲得方給予相應價值的補償。
1.從目標出發(fā),設計任務項目
對于教學而言,需要達成怎樣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有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來支撐。也就是說,目標是制訂任務最重要的依據(jù)。對于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而言,教學目標要相對集中簡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此基礎上,設置相應的活動任務,讓活動任務與目標之間形成緊密的對應關系,這樣的活動任務就是聚焦的、有實效的。如五年級《調動文字》一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1)掌握插入和改寫狀態(tài)的切換與區(qū)別;(2)學會插入和刪除文字的方法。因而,這一課教學前所要建構的任務就非常明晰,通過設計三項任務,一是提供一個文本,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展開,嘗試插入相關文本的操作;二是對于文本中相關的語句,按照指令完成改寫狀態(tài)的切換以及插入、改寫工作;三是讓學生自己寫一小段文字,綜合運用上述操作。如此,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層次分明的活動任務,有序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索,學生的積極性必然提高。
2.從需要出發(fā),確定主要任務
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因而,學生的學力基礎和學習需要是設計活動任務時必須重點考慮的方面。同樣一項內容,有的班級學生課外已有接觸,或者已能熟練運用,如果再按部就班設計淺層次的活動任務,學生就會失去興趣。相反,如果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全新且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那么活動任務的設計就要有一定的坡度性,讓學生能“跳一跳摘桃子”,這樣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才會高漲。如在《文字復印機》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普遍課前已對復制文本的一兩種方法有所掌握,那么在課堂上就可以設計幾項靈活性的任務,讓學生自主運用不同的方式對呈現(xiàn)的內容進行復制,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互相指導。這樣的任務設計,既是向目標的邁進,也確保了學生在各自原有的經驗基礎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并能順利掌握本課的教學內容。
二、妙設情境,提出任務
建構好任務項目后,以怎樣的形式提出任務呢?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情境,或是組織一些小競賽,或是模擬一些現(xiàn)實場景,或是以問題引發(fā)他們的挑戰(zhàn)闖關欲,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入任務活動中。
1.把握認知心理,創(chuàng)設模擬性情境導引任務
小學生喜歡直觀、形象性的事物,豐富有趣的情境,最能激活他們的學習因子。因而在教學中,應將學習任務納入情境之中,通過模擬學習生活中的某個場景,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觸任務,并饒有興趣地展開任務的探究。如在教學《我是板報設計師》時,邀請兩位同學將事先做好的兩塊電子板報展示給大家看,一塊板報內容字體與圖案比較單一,另一塊從色彩的搭配到圖文的結合,都給人以一種協(xié)調舒適感。這時,請同學們說說:你更喜歡哪塊板報?為什么?學生都很有自己的見解,紛紛發(fā)表建議。這時老師順勢問學生:你們也想自己動手來設計一塊這樣美麗的板報嗎?特別注意板報標題的設計。學生興致極濃,都急切地想一展身手。如此將任務置于情境中呈現(xiàn),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藝術字的魅力,繼而自主動手、嘗試任務,比教師開門見山直接生硬布置,效果要理想得多。
2.遵循思維規(guī)律,創(chuàng)設問題性的情境導引任務
“一切思皆起于疑”,也就是說,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計算機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以問題的形式導引活動任務,即通過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引發(fā)學生的實踐操作,在問題的突破中獲取新知識,感受學習的成就感。如在教學WORD文字處理軟件中“查找與替換”這個操作,給出一段文字,讓學生手工進行查找替換,學生查得很認真,卻費時費力。這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啟發(fā):既然計算機是智能化的,那是不是應該有一種更加快捷的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將這些任務一次性完成呢?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學生探究的勁來了,紛紛要展開嘗試。此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以往的學習經驗,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欄中的工具自主實踐。這樣遵循“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極為有益的思維與實踐的鍛煉。
三、立足發(fā)展,指導探究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知識來源于動作。”這強調了學生實踐、體驗的重要性。學生接受了活動任務后,展開自主探究與實踐,這時,教師可以從實踐途徑、問題策略、協(xié)作方式等方面,指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智慧,挑戰(zhàn)學習任務,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將教學活動指向學生長遠的能力發(fā)展。
1.指導實踐方法,發(fā)展個體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術教學普及的情況下,學生人手一臺機器,資源配置到位,能確保學生更好地展開信息技術的學習。在任務驅動式教學中,學生以任務為引領,自主展開探究,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注意進行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種種困惑,并給予及時指導。特別是當領到一項任務后,學生不知從何處下手,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去展開嘗試,也可以借助網(wǎng)絡搜尋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還可以認真閱讀教材獲得化解之法。這些都是非常富有實際意義的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方法,也是作為學習者必須形成的能力。此后,當學生面對學習過程中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借助這些方法去自我尋求突破。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就自然生成,將對以后的學有裨益。
2.引導互助共享,發(fā)展合作探究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它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進而轉變?yōu)橐浴爸贫ㄈ蝿?、完成任務、評估任務”為一體的互動式教學模式,該方法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讓學生自己成為教學活動的探究者,目前該方法在我國職業(yè)教育中的應用已日趨成熟。
我國中職教育承擔著為社會培養(yǎng)初級技術型人才的重任,其教育理念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原則。中職學生的特點在于對傳統(tǒng)理論教學接納能力不強、對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較為排斥,這一點在以語文課為代表的基礎公共課中表現(xiàn)尤為明顯,學生往往表現(xiàn)出懶散、被動、提不起興趣等問題。所以,在中職語文課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在課堂中掌握主動權,在典型“任務”的驅動下展開學習活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及合作能力,這十分符合中職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提出的課程新理念、新標準。
二、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步驟探析
1、設置任務:找準切入點,有的放矢。任務設置的質量關系到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好的任務融知識、技能、方法、態(tài)度及價值觀于一體,學生在任務中才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任務設置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做到有的放矢。教師在設置任務時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課程的關鍵點和學生的興趣點。具體來說,教師在教學總目標的基礎上,把總目標分割成一個個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分成單獨的“任務”,這些細分出來的任務來體現(xiàn)學目標。例如,現(xiàn)代文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占有較為重要的位置,其任務設置可以圍繞了解作家及作品的背景、分析重點人物形象、探討人物描段、總結課文主題、探究課文的現(xiàn)實意義等等。當然,任務的設置講究詳略得當,指向性必須明確,能夠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目標,所以有些任務可以簡單帶過,而有些核心任務必須做重點設置。
2、任務分配:以優(yōu)帶差,在合作中完成目標。由于中職學生語文水平普遍不高,教師的注意力又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所以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班級分組不宜過多,控制在5個左右,重要的是每一個小組要設立帶頭人的角色,帶頭人不僅學習能力突出,還要具備領導能力。小組內及小組之間要大體均衡,成績好的學生搭配成績差的學生、內向的學生搭配外向的學生,這樣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尤其是對于差生來講,在小組內更有利于其縮短差距、迎頭趕上。另外,為了增加小組成員的凝聚力,還可以通過打造小組品牌、營造小組文化、制定小組激勵口號等方式促進任務完成。
3、任務執(zhí)行: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可或缺。任務設置、分配完成以后就進入到執(zhí)行階段,此階段的主角是學生,但教師的功能不可忽視,因為教學的引導者、實施者仍是老師,教師在學生執(zhí)行任務過程中扮演的是調度的角色,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任務完成效率,尤其是要幫助那些跟不上進度的學生找出問題的根源。另外,在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學生之間一定要通力合作,把小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問題共同協(xié)商,大家為了一個目標相互鼓勵。
4、任務匯報:在相互借鑒中取得進步。任務匯報階段是小組學習成果的展示階段,展示的形式有很多,多媒體演示、小組情景展示等等,匯報的過程力求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上臺,對心理素質、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原本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在匯報環(huán)節(jié)也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充分展示出個人和團隊的能力。任務匯報的課堂是競爭的課堂,也是精彩的課堂,各個小組在良性競爭中相互提高、相互借鑒,老師徹底把課堂交給了學生,不管是優(yōu)等生、還是差等生,都在匯報的課堂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語文課堂上的作用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小組競爭的出現(xiàn),讓學生不再只是個人的代表,更多的是成為了團隊中的一份子,學生為了整體的榮辱拼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
5、任務評估:“自評”與“他評”相互融合。當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評價體系仍以教師為中心,明顯呈現(xiàn)出“他評”的特點,而在應用任務驅動法之后,語文教學的評價應是“自評”與“他評”相互結合的體系。學生在這種體系下擺脫了被動的位置,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始發(fā)揮。具體來說,任務驅動教學效果的評估應考慮四個方面,即學生有無成就感、職業(yè)素養(yǎng)提高與否、實際操作能力是否提高以及應變能力是否提升。教師通過“觀察法”觀察學生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是否進行主動學習、是否具備合作能力等等,而學生則通過自評的方法增強自我反省能力。另外,“自評”還包括組內互評和組間互評,使學生在評價中學會欣賞對方,領悟到分工協(xié)作的重要性。這種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式對改善人際關系、強化競爭意識、提高社會認知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結束語
“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顯而易見,在提出學習任務的前提下,通過任務分配、任務執(zhí)行、任務匯報、任務評估等步驟進行語文學習的掌握和探討,而教師在其中則發(fā)揮出了發(fā)現(xiàn)問題、跟進問題、及時點撥指導的作用。在整個過程當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分別扮演了學習任務設計者、學習資源分享者、學習活動組織者及學習方法指導者的角色??梢哉f,“任務驅動教學法”給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拓寬了路子,既充實了學生語文知識,又培養(yǎng)了社會交往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
參考文獻
[1]仇汝蕓,李傳信.論語文教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期刊論文]
1.1一般資料
選擇平涼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無層流手術間兩間,面積35m2,高度3m,室溫22~24℃,濕度55%~70%。選擇40例接臺Ⅰ類切口手術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0例。觀察組第一臺手術結束清潔手術間后,空氣消毒機消毒20min后接臺。對照組第一臺手術結束清潔手術間后不做任何處理20min后接臺。連續(xù)兩臺手術時間均在2~3h擇期無菌手術為對象,采用平板沉降法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空氣采樣。兩組的手術種類和參加人數(shù)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手術室采樣物品與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分別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相對處于靜止?jié)崈魻顟B(tài)下和連臺手術間隙,空氣消毒前后的手術間進行空氣采樣。空氣中細菌總數(shù)檢測方法:測定空氣中動態(tài)監(jiān)測下的細菌總數(shù)。采用平板暴露法:房間30m2以上,于東、西、南、北(距墻1米處)、中五點,高度均在1.5米處采樣,將普通營養(yǎng)瓊脂平板(9cm直徑)按上述采樣點和高度布放,暴露5min后送檢培養(yǎng)。標本取樣均為觀察日第一臺手術清晨接入患者前20min、手術結束后與第二臺手術開始取樣,采樣人員由同一固定人員執(zhí)行。
1.3檢驗科細菌學檢測儀器、試劑與檢驗方法
采樣后將標本及時送往檢驗科,平板置于37℃恒溫箱48h,以國家制定的“消毒技術規(guī)范”進行菌落計數(shù)。即細菌總數(shù)cfu/m3=50000N/AT,其中N為平均每個平板的菌落數(shù)、A為平板面積、T暴露時間,檢驗操作由同一固定人員完成。
1.4評判指標
實驗日第一臺手術清晨接患者前20min、第一臺手術結束后、第二臺手術開始時空氣中細菌總數(shù)檢測。
1.5評判標準
WHO規(guī)定普通手術室空氣中菌落數(shù)<200cfu/m3為合格。
1.6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第一臺手術清晨接患者前20min、手術結束后相對靜止?jié)崈魻顟B(tài)下,觀察組空氣細菌含量為(115.400±22.626)cfu/m3,對照組空氣細菌含量為(116.600±28.638)cfu/m3(WHO規(guī)定標準為<200cfu/m3)。對照組與觀察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第二臺手術開始取樣,觀察組空氣細菌含量為(15.150±12.495)cfu/m3,對照組空氣細菌含量為(438.550±97.484)cfu/m3,兩組空氣細菌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3討論
3.1動態(tài)細菌學監(jiān)測連臺手術空氣污染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手術室是一個對空氣質量有著特殊要求的高危場所,手術室空氣潔凈度直接影響手術的成敗和患者的預后,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手術室院內感染的控制水平已經成為反映一個醫(yī)院醫(yī)療質量和護理水平高低的金標準。因此,扎扎實實控制好手術室的空氣質量是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每月進行空氣微生物監(jiān)測,無菌手術間的空氣細菌數(shù)≤200cfu/m3,如超過標準應及時分析原因,改進消毒方法及措施。當前形勢下,手術室接送病人的推車既去病房又進手術房間,醫(yī)生和護士的頻繁出入造成污染機會增加。第一臺手術消毒比較徹底,而連臺手術術中空氣多長時間再次消毒,目前尚無明確規(guī)定。
3.2動態(tài)細菌學監(jiān)測連臺手術空氣污染的結果及處理方法
動態(tài)細菌學監(jiān)測連臺手術空氣污染的結果表明,第一臺手術結束后未進行二次消毒處理,接臺手術開始時空氣細菌學指標(438.550±97.484)cfu/m3,超過WHO規(guī)定標準的水平。有研究表明,當空氣中浮游菌總數(shù)達700~1800cfu/m3時,手術切口感染率顯著增加,若降至180cfu/m3以下,感染的危險性大為降低。本研究發(fā)現(xiàn)未進行二次消毒處理時空氣細菌學指標為(438.550±97.484)cfu/m3,感染的機率有增加的風險。采用空氣消毒機在第一臺手術結束后在連臺手術間隙消毒20min后,第二臺手術開始取樣監(jiān)測結果為(15.150±12.495)cfu/m3,可使空氣中細菌控制達到手術室衛(wèi)生學標準,遠遠低于WHO規(guī)定標準的水平,在連臺手術間隙進行空氣消毒可以減少手術感染率。接臺手術未進行二次消毒處理,細菌菌落增多的原因是第一臺手術術前準備、術中操作以及術后整理用物造成氣流紊亂,使手術間空氣菌落數(shù)增多,手術間的潔凈度下降,連臺手術時細菌菌落由于重力作用,落入刀口機會增加,容易引起刀口感染。減少感染因素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手術中開關門時輕拉輕關,減少室內人員流動,以減少空氣互相流通污染。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范。準備工作和術后整理時動作要輕柔、適度。空氣消毒機消毒20min后接臺都可以減少連臺手術間的空氣污染程度。
3.3動態(tài)細菌學監(jiān)測連臺手術空氣污染的臨床應用價值
影響空氣中細菌增多的因素較多,細菌在手術進行到4~5小時左右繁殖較多。動態(tài)細菌學監(jiān)測連臺手術空氣污染的臨床應用價值在于可制定完善的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如嚴格遵循先Ⅰ類切口手術,再Ⅱ類切口手術,次Ⅲ類切口手術的安排順序,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手術前醫(yī)護人員應嚴格執(zhí)行手部消毒措施,保證消毒的時間,提升消毒的效果,嚴格執(zhí)行科學有效的消毒隔離措施等,對進行的接臺手術登記準確,有可追溯機制,定期與不定期地配合檢驗科進行動態(tài)細菌學監(jiān)測,從而不斷完善接臺手術的管理,以保證在符合國家對普通手術室的要求標準的情況下完成手術,減少院內感染的發(fā)生。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