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范文

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

第1篇: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調查;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實效性

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針對性,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小組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開展了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學生圍繞《思想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專業(yè),深入農村、學校和社區(qū),開展村情、校情和社情調查。學生在社會調查活動基礎上撰寫調查報告,并在每個學期末進行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評選出獲獎作品,進行表彰。任課教師每個學期都會對社會調查進行總結,不斷找出不足,總結經驗,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大學生社會調查教學模式。

一、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的內涵、意義和構成因素

“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是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為目標,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依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內容要求,引導大學生走出課堂,到學校、社區(qū)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調查活動的一種實踐教學模式。

開展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有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組織大學生以深入社會實際,參與社會調查,讓大學生們了解校情、民情、社情,一方面解決了理論教學與客觀實際相結合的問題,促進了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另一方面又豐富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一步增強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

第二,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開展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可以將學生的書本知識應用于實踐,從而達到理論和實踐、主觀和客觀、知與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社會調查活動,提高了大學生的洞察能力、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第三,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育能力和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通過開展大學生社會調查,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增強了教師教學改革的意識,提升了教學、科研以及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作為一種實踐教學模式,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包括五個關鍵因素:理論依據、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實現條件、教學評價。[1](P.36)其中,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的操作程序包括:調查準備階段、調查實施階段、調查研究階段和調查總結階段。實現條件是指能使社會調查活動發(fā)揮效力的各種條件因素,如教師和學生的調查能力和水平,調查的方案、內容和方法,調查的體制保障等等。目前,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需要從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完善大學生社會調查實踐教學大綱、完善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大賽三方面入手。

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所謂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是指大學生正確、全面使用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在明確的問題意識引導下,選擇調查題目,設計研究方案,搜集分析資料,獲得理性認識,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的能力。目前,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薄弱主要表現在:1.調查準備階段,有些學生的選題過大或過小,過大的題目學生難以把握,有的過小的題目而又沒有實際意義。2.調查實施階段:大多數學生對于常用的社會調查方法不能熟練應用,表現在很多學生不能掌握訪談的技巧,無法深入展開訪談;觀察不夠細致,不能準確把握觀察點;不能正確設計問卷,難以把所要考察的問題轉化為問卷中的調研指標。3.調查研究階段: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對調查資料進行有效地審核、分類、匯總;多數學生不會使用 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甚至有些學生使用最為機械的筆算方法進行統(tǒng)計,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4.調查總結階段:部分學生對調查報告的撰寫缺乏清晰地認識,他們不知道如何規(guī)范地撰寫調查報告。對報告的結構、報告的語言、材料的選擇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在學生方面。應該對學生進行相關培訓,使學生對社會調查的內涵、類型、程序、方法等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調查過程中,學生應該明確社會調查工作的具體程序:(1)確定調查課題;(2)設計調查方案;(3)收集資料;(4)整理分析資料;(5)撰寫調查研究報告。學生對每一項程序的工作方法要有明確的認識,比如:學生應該掌握以下幾種常用的調查方法:(1)問卷法;(2)訪談法;(3)觀察法。[2](P.67)在選擇課題時,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yè)特長,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研究能力的高低和興趣愛好,選擇難易程度合適的課題。選題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代表性原則,選取現實生活中那些有代表性的熱點問題。二是可行性原則,所選主題能有可操作性,學生也有發(fā)揮的余地和自由度。三是社會調查的內容既要緊扣教學重點,又要貼近客觀的社會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切忌選題過于寬泛,大而無當。要“小題目做大文章”,專談一、二個問題,便于剖析。

在師資方面。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應該聘請校內外實踐教學的專家和學者擔任兼職培訓教師,并在課時與經費上給予保證。并使這一做法制度化、常規(guī)化。

在學校方面。高校各部門應相互協調,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管理模式,為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制度保證。在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可能會采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工具與手段。這時,需要教學管理部門協調學校各相關部門,為這一舉措提供必要的設備支持。

三、進一步完善社會調查活動實踐教學大綱,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2005年初,、教育部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以下簡稱“05方案”), “05方案”中規(guī)定,要從本科《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現有學分中劃出2個學分,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規(guī)劃和教學大綱。為了落實中央關于實踐教學的要求,我們對教學大綱作了調整,制定了《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社會調查實施方案。社會調查實施方案從社會調查的內容、時間,調查報告的要求、題目、評分標準、會序等方面進行了詳盡說明,可以說方案為任課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和參加報告會提供了有效指導。但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仍然發(fā)現,在社會調查實施方案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社會實踐教學目的和任務、社會實踐教學內容及計劃安排、社會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方式及過程要求、考核方式方法與評分要求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為了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教務處、學工部、思政部、教學小組以及任課教師應該相互協調,統(tǒng)籌規(guī)劃,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調查活動實踐教學大綱,以更好地推進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的開展。新的實踐教學大綱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調查的目的;2.社會調查的計劃安排;3.社會調查基本要求;4.參加社會調查活動原則;5.社會調查活動成績考核標準;6.社會調查理論知識學習提綱;7.社會調查報告完成的基本程序;8.社會調查活動選題指導;9.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結構;10.社會調查報告格式要求等等,一個較為豐富和完善的社會實踐教學大綱將使《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的社會調查更加有序進行,并產生積極效果和有效作用。

四、進一步豐富社會調查報告比賽內容,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社會調查報告比賽,作為一個展示社會調查成果的一個平臺,可以使大學生在總結自身社會調查經歷中不斷升華自己的思想高度、深度和廣度,增強對社會的認知,而在這個平臺上,不同院系、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可以相互交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思想相互碰撞,從而能夠使大學生彼此得到新的靈感、新的視角,能夠使大學生得到多維度的社會經驗,增強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使自身的潛力得以發(fā)掘!

《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社會調查報告比賽在學院領導的重視下,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組織比賽的經驗。在比賽中,教師和學生分工協作,有詳細的評分標準,有非任課教師組成的專家和評委,有知識搶答等豐富多彩的比賽形式,有對獲獎學生的表彰和鼓勵,最重要的是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每一次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都給教師和學生留下了難忘的回憶。但我們也在不斷總結,發(fā)現問題,希望進一步完善社會調查報告比賽,更好地推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在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中,評委人選可以不僅僅局限在思政部,可以打開視野,聘請其他院系的專家、教師、輔導員,這樣一方面充實了評委隊伍,另一方面又擴大了社會調查活動教學模式的影響力,重要的是在不同部門的支持下、參與下也可以使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逐步完善。

政治理論課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理論素養(yǎng)。當然,完善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還有很多方方面面,因此,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堅持長期實施,進一步完善其具體環(huán)節(jié),加大對其實施的支持力度,提高調查研究的質量和效果,以此來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有的功能和效應。

參考文獻:

第2篇: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范文

一、主題:了解民生,服務社會

二、對象:全院高職XX級、高職XX級各專業(yè)學生

三、途徑:開展社會調查。

四、組織形式:以個人或小分隊活動為主要形式,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則,開展實踐活動。

五、活動要求:

1、安全第一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各系要提前認真做好活動期間的安全教育和紀律教育,切實提高廣大學生的安全意識,不鼓勵學生到未知危險的山區(qū)等地進行實踐活動?;顒又耙髮W生簽訂《XX年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個人責任書》(責任書見附件)。學生在實踐活動時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要注意活動期間個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嚴防各種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做到文明實踐,平安返校。

2、科學可行、以人為本原則

實踐活動要做到目的明確,內容積極向上,學生可自主聯系相關思政課老師,尋求指導。各系積極整合各種資源,在實踐各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政策和經驗上的指導,為學生順利開展實踐活動提供幫助。

3、合理安排原則

各實踐小組應做到實踐有目的、有計劃,充分準備,恰當分配任務,活動中指定專人作好紀錄,對收集的問卷、調查資料等作好整理分析工作。

4、加強宣傳,擴大影響

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加強對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的報道,重點突出特色活動、實際效果、先進典型和社會反響等。同時重視媒體效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與媒體聯系,力爭獲得媒體的關注與支持,增強我院社會實踐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六、總結與評優(yōu):

1、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個人或小組于下學期開學兩周內交一份調查報告和實踐地接收證明到本系(實踐地接收證明樣本、調查報告格式和暑期實踐報告撰寫見附件)。

2、各系認真進行總結,每個系于下學期開學兩周內均需交一份社會實踐總結。同時附5張以上數碼照片(照片要求從不同角度反映社會實踐的內容及特點,并配有照片注釋)。

3、思政課部將召開全院暑期社會實踐總結會,會上請各系推薦優(yōu)秀團隊和個人代表進行經驗交流。總結會上同時進行優(yōu)秀指導老師、優(yōu)秀社會實踐團隊及個人的表彰工作,并組織部分獲獎者赴韶山、南岳忠烈祠、屈子祠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實地社會調查活動。

七、參考選題:本次暑期社會實踐可以圍繞以下選題開展,也可另擬選題。

1. 城市弱勢群體生活狀況調查

2. 城鎮(zhèn)居民收入與消費情況調查

3. 農民工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情況調查

4. 農村居民健康情況調查

5. 農村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的建設及運行情況調查

6. 農村合作醫(yī)療情況的實施及農民滿意度調查

7. 同學家鄉(xiāng)所在地科技、文化、教育、農村建設等方面的調查

8. 結合專業(yè)所學知識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9. 赴上海世博園考察參觀活動

10. 城鎮(zhèn)化的調查和分析

11. 就業(yè)方式、就業(yè)觀念變化調查研究

12. 城市中農民工現狀調查

13. 公民的環(huán)境生態(tài)保護意識問題

1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問題

15. 大學生就業(yè)心理趨向調查

16. 網絡社會中人們交往關系的變化與倫理道德的新課題研究

17. 開展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

18. 家鄉(xiāng)之最調查

19. 家鄉(xiāng)新農村建設現狀調查

20. 調查湖南人才市場動態(tài),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

21. 家鄉(xiāng)普法宣傳調查

附件1:XX年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個人責任書

附件2:實踐地接收證明(樣本)

附件3:調查報告格式

附件4:暑期實踐報告撰寫

第3篇: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范文

1.基本思路

(1)明確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行政管理??茖I(yè)社會實踐的目的應是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立足社會實際,以訓練學生社會調查和行政工作的各種能力為首要目標,在加強學生對我國國情、民情尤其是行政管理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接受系統(tǒng)、科學的行政管理思維和社會調查專門技能的基本訓練,提高他們運用行政管理理論和行政管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進行社會調查的基本能力。

(2)實踐教學應增強現實關聯性。遠程開放教育主要是面對基層培養(yǎng)應用型管理人才而非理論研究型人才。行政管理專業(yè)??茖哟蔚膶W生大多來自社會生產一線,他們雖有一定的社會經驗與工作實踐,但文化基礎薄弱,對事物的認識多為低端的感性認識,難以自主地運用所學理論與方法指導社會實踐的行動、自主地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將所學理論與科學的工作方法同自己的工作實踐和社會經驗有效結合[1]。因而實踐教學切不可照搬普通高校傳統(tǒng)教育的做法,應當結合學生實際適當淡化實踐教學的理論色彩,增強其現實相關性,使社會實踐與學生的工作實際和社會經驗結合起來。

(3)實踐教學應結合學生實際,采取分層(分類)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電大開放教育行政管理??茖I(yè)學生的構成相對復雜,大多數人所從事職業(yè)與本專業(yè)相去甚遠。這些不同職業(yè)的學生,對實踐教學的具體要求不同,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同,因此,滿足其需求的路徑和手段也應當不同。在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中,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類型細分,分別制定不同的管理辦法,提出不同的要求,給予不同的指導。

2.多元化社會實踐形式的開發(fā)設計

為適應電大開放教育辦學及其學生的特點,我們結合中央電大的相關要求,針對行政管理專業(yè)及其學生特點,開發(fā)設計了使用于不同學生人群的多種社會實踐(社會調查)方式,即隨崗實踐、專題調查和自選調查,并對各種實踐方式作了相應的規(guī)定和說明。

(1)隨崗實踐:依托學生工作崗位就地開展社會實踐的方式。隨崗實踐主要適應于本職工作與專業(yè)對口的學生學習需求。依托學生工作崗位就地開展隨崗實踐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方式,既有利于保證學生實踐學習時間又沒有耽誤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學生緊密聯系本工作崗位或本單位的實際,選擇課題,邊工作邊調查,達到以所學理論與方法指導本職工作的目的。

(2)專題調查:屬于定向題目的調查,學生按照統(tǒng)一設計的調查問卷,獨立完成社會調查,以調查過程中收集到的素材撰寫調查報告。專題調查經過教師或教學機構對調查主題的確定及調查問卷的設計,使調查的對象明確、內容具體、可操作性強,調查過程可控,真正地解決了以前社會調查的實效性問題,真正使學員的社會調查落到實處。

(3)自選調查:自選調查作為原有社會實踐形式進行保留,但又與原來的做法不同。以前的自選調查是針對所有學生的統(tǒng)一要求,現在的自選調查主要針對那些本職工作與專業(yè)不對口,但學習和工作成績優(yōu)秀、綜合素質突出的學生,提倡在本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自選調查的方式。在自選調查中,要求學生緊密聯系社會實際與社會需求,根據自己具有的主客觀條件,自行選擇適宜課題,進行調查,達到通過實踐,加深對所學理論與方法認識的目的。

3.實施專題調查探索社會實踐改革的有效途徑

為了探索社會實踐改革的有效途徑,2011—2012年,我們在廣西電大總校直屬班開放教育行政管理??茖I(yè)綜合實踐教學中組織實施了“南寧市市區(qū)道路交通狀況調查”的專題調查。該專題調查要求學生按照統(tǒng)一設計的調查問卷,獨立完成社會調查,以調查過程中收集的素材撰寫調查報告,完成社會實踐。本專題調查實踐形式的主要做法如下:

(1)問卷的開發(fā)設計:實踐教學研究團隊結合目前南寧市市區(qū)道路交通狀況進行初步的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設計統(tǒng)一的調查問卷,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調查實施方案,對開展此項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組織與落實、實施方法、具體步驟等有關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說明,為有效開展調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調查操作培訓:做好對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和學生的培訓。這是有效開展調查工作的基礎。我們首先開展對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使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做法。在每個學期開展社會調查之前,對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進行操作培訓,使學生明確該項調查的目的、意義和具體要求,增進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操作力。

(3)調查過程的服務和監(jiān)控:為指導和幫助學生按時按質完成社會調查,指導教師通過電話、QQ和郵箱等多種溝通方式,及時解決學生在調查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為保證社會調查的有效性,我們要求學生提供調查計劃、調查對象基本信息(包括聯系方式)、調查實施過程的具體情況等,強化了對學生調查過程進行的有效監(jiān)控。在回收問卷時,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完整性、有效性進行審核,并通過電話、郵件等多種方式對調查問卷的真實性進行驗收。

(4)調查結果的提煉和檢驗:調查過程完成且問卷有效性審核之后,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把調查過程中取得的素材進行整理、分析形成調查報告,重點是引導學生結合調查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深度思考,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建設性建議。最后,對學生提交的調查報告進行檢驗、評審,驗證其真實性、規(guī)范性、合理性。從兩年的教學實踐來看,通過結合本地區(qū)社會實際開展的專題調查,對促進電大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學活動的落實,加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是有效促進學生真正投入到社會調查實踐中,避免過去調查流于形式的普遍現象。此次調查改革,要求學生按照統(tǒng)一的調查問卷開展獨立調查,調查之前進行集中培訓,通過培訓使學生明確調查的目的和具體要求,增強了調查操作的可行性。為使本次調查改革能達到預期目的,避免過去流于形式的現象,我們加強了對學生調查全過程的監(jiān)控,有效促進學生真正投入調查過程,確保調查過程的真實性。

二是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通過專題調查,不僅使學生了解了一個完整的社會調查的基本過程,了解了本地區(qū)社會熱點———市區(qū)交通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結合調查素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建議,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使學生在收集材料、整理歸納消化素材中,培養(yǎng)了自身的邏輯思考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

第4篇: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 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 指導教師 外語專業(yè)

筆者于2013-2015兩個學年中指導了三項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立項項目,總結了點滴經驗,可以大致概括為“一個核心、兩個基點、三個引導、四個重視”,分享如下:

一、一個核心:即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

實踐活動是保障上述理論的支撐點。國內阿拉伯語專業(yè)學生因專業(yè)特點,歷來缺乏實踐機會和實踐空間,而學校團委提供了暑期社會實踐立項的優(yōu)秀平臺,為所有學生搭起了平等舞臺。阿語系2011級黃世宇等四位學生珍惜并且抓住這次機會,組建起“斯芬克斯團隊”,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暑期社會實踐契機,變所學為所用,嘗試將阿拉伯語語言基礎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積淀運用到社會實踐調查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筆者亦在多數場合鼓勵各年級學生,大膽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將書本上的阿拉伯語變成嘴邊的阿拉伯語,將理論上的跨文化交流變成實踐中的思想碰撞,認識周邊的外國朋友,構建未來的職場模型。之后,學生抓住省教育廳立項支持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在暑期社會實踐的基礎上申報上述計劃,課題題目為“阿拉伯語網絡信息資訊平臺建設”,并成功獲得立項。

2013年,這個學生團隊以周密的調研報告、翔實的數據分析和密切的團隊協作,在考核中成績突出,順利結項。緊接著,2012級阿拉伯語系的另外兩個學生團隊受到啟發(fā)和鼓勵,也成功獲得該計劃立項。兩個立項項目分別是“面向阿語學習者的阿拉伯人文視聽體驗中心建設”和“阿拉伯風情主題餐廳的市場調研”。

二、兩個基點:即以語言文化為基點,以市場需求為基點。

阿拉伯語專業(yè)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應有其自身的鮮明特色,這個特色就是語言文化的特色,不僅僅是懂得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會說阿拉伯語,更應是以此為立足點,掌握阿拉伯朋友的思維習慣,調查厘清他們的生活需求,從而做到社會調查所需的適用性。將這兩個基點融為一體,是筆者鼓勵學生和督促學生的主要思路。

在實踐活動中,這三個學生團隊利用自身的語言優(yōu)勢,融合網絡技術、掌上媒體、新聞宣傳、市場營銷、教育技術等手段,實現學科的交叉和融合。以“斯芬克斯”團隊為例,他們在成功獲得省級立項后,迅速建設并運營面向南京市內的阿拉伯人的網絡咨詢平臺,并且與南京大學商學院的同學組建運行團隊,參加南京大學“挑戰(zhàn)杯”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獲得了不俗的成績,受到了不少商家的青睞。

三、三個引導:即引導學生規(guī)范團隊分工、引導學生做好調查記錄、引導學生“打磨”調查報告。

合理的團隊分工是實踐團隊賴以為生的根本保障。以“斯芬克斯”團隊為例,四名成員是2011級阿語系的學生骨干,團隊負責人黃世宇是外院的團總支副書記,筆者對這樣一支力量感到滿意甚至羨慕。在成團之前和成團之后,筆者和這個團隊進行了幾次集體會議協商,對團隊分工提出了明確的建議。

調查記錄是團隊調查活動的主體,沒有清晰的記錄,就不會形成有說服力的調查報告。因此,為本科學生進行合適的培訓是十分必要的。在成團之后和實踐進行過程中,筆者通過不同的形式,例如會議和網絡交流與團隊成員進行協商,提供指導。

調查報告是優(yōu)秀團隊皇冠上的“明珠”,唯有寫好調查報告,實踐活動的價值才能凸顯。因此,指導和“打磨”學生的調查報告,是重要且必要的工作。

在調研報告的基礎上,上述三支學生團隊在兩年的時間里發(fā)表了四篇論文,分別是《南京及周邊地區(qū)阿拉伯人交通、交流、飲食等情況的調研》(黃世宇、郭麗萍)、《“面向阿語學習者的阿拉伯語人文視聽體驗中心”建設的探索》(項毛毛、許若夢、曾雪芳、楊雪露)、《阿拉伯主題餐廳市場問卷調查統(tǒng)計分析》(錢淑玲、陳靖鈞)和《國內阿拉伯主題餐廳現狀調研分析》(陳柏錦、李昱),發(fā)表在《考試周刊》雜志上。

四、四個重視:即重視以“點”帶“面”、重視原型啟發(fā)、重視整合資源、重視鞏固成果。

調查活動應有的放矢,以重點帶全面,從重點突破全局,例如針對阿拉伯留學生聚集的部分高校采取大面積數據采集,針對義烏地區(qū)阿拉伯商人采取走訪式調查等。以“斯芬克斯”團隊為例,重視原型啟發(fā),就是以外國語學院成功的事件調查案例作為原型,鼓勵學生學習領悟。整合資源尤為重要,利用南京已有的外教和穆斯林學者的資源,為調查的順利進行提供便利條件。鞏固成果,就是將這一批學生實踐的優(yōu)秀經驗傳承下去,為更多的學生實踐團隊提供可信賴的導航。

總之,通過兩年來指導的三項外語類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立項項目,讓筆者更深刻地領悟到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對本科人才培養(yǎng)途徑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柏錦,李昱.國內阿拉伯主題餐廳現狀調研分析[J].考試周刊,2015(53).

[2]崔林杰.阿拉伯語口譯課程的宏觀設計[J].考試周刊,2014(87).

[3]崔林杰.全面學分制下阿拉伯語專業(yè)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的若干嘗試―以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為例[J].考試周刊,2013(82).

[4]黃世宇,郭麗萍.南京及周邊地區(qū)阿拉伯人交通、交流、飲食等情況的調研[J].考試周刊,2014(60).

第5篇: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于農村新合作醫(yī)療體制建設探索與實踐》、《區(qū)域性氟斑牙社會調查報告》、《關于安國中藥材價格的調查報告》等一大批優(yōu)秀的調查報告脫穎而出,鼓勵學生進行探討和研究,促進了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受到了廣泛歡迎,參與學生人數逐年增長,課題質量日益提高。藥學專業(yè)專家、博士帶領學生考察黑崖溝村藥用植物資源和中草藥的生長情況,設計出“木本與草本藤木藥材結合種植”的致富之路。藥學生開展中藥栽培技術指導示范、成果轉化推廣、信息咨詢傳播等系列服務,開展野生中藥資源調查、天然藥用植物標本制作,寓創(chuàng)新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于社會實踐中,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以專業(yè)科研服務為主要形式的實踐形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用知識回報社會主動性和積極性。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社會實踐小分隊深入全國食管癌高發(fā)區(qū)邯鄲磁縣,從飲水、飲食習慣、家庭經濟狀況、防癌意識等方面進行走訪、調查,撰寫出食管癌高發(fā)原因的社會調查報告,并提出對策。將專業(yè)知識、德育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三結合,利用醫(yī)藥院校專家、技術和信息優(yōu)勢,教學實習與社會實踐、革命傳統(tǒng)教育相輔相成,為百姓送溫暖解憂急的同時,讓同學受鍛煉長才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創(chuàng)新外延擴充———深入社區(qū),探索建立醫(yī)學、心理、社會三位一體的綜合性社會實踐模式

隨著醫(yī)學向生物醫(yī)學—心理—社會現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培養(yǎng)“具有扎實知識、精湛醫(yī)術、高尚醫(yī)德、嚴謹醫(yī)風”的高等醫(yī)藥人才成為了高等醫(yī)藥院校的重任。美國的醫(yī)學院校讓學生走進醫(yī)院為病人提供基本護理,開展“關愛生命”義工活動,培養(yǎng)醫(yī)學生的道德情感[2]。我們積極探索醫(yī)學、心理、社會三位一體的綜合性社會實踐模式,不局限于開展義診、健康宣傳等傳統(tǒng)醫(yī)學活動,將其拓寬到社會醫(yī)學領域,引導學生把專業(yè)知識內化為關懷人生、尊重生命的內在動力。我們在全省各地的社區(qū)建立了多個穩(wěn)定的社會服務實踐基地,與辦事處、居委會開放合作、優(yōu)勢互補,長期有效地開展活動。扁鵲醫(yī)學社赴安國社會實踐小分隊“、奧運北京”社會實踐服務團、愛心醫(yī)療服務隊、扶老助殘小分隊、義務導診小分隊、農村醫(yī)務人員培訓服務團等小分隊各有特色,從醫(yī)學、心理、社會多角度增進人民健康。醫(yī)學生們與孤老、軍屬等長期結對,運用所學知識對中小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進行學業(yè)輔導和心理疏導。愛心小分隊成員每周六日去看望市福利院的孩子,組織他們課外拓展學習,通過游戲講授生活、文化知識,用線串成“心”形的紙鶴撫慰了孤殘兒童的心靈。研究表明,人一生中所用到的知識只有20%是在學校里獲得的,其余80%是在社會適應中取得的。內科小組討論了一名冠心病患者顯示頻繁的早搏的心電圖,兒科小組發(fā)現了一名患蛔蟲病的兒童,頭發(fā)稀黃,智力體力發(fā)育緩慢……讓學生早期接觸病人、接觸社會,既讓當地群眾得到了良好的醫(yī)療建議,又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學習的機會。

第6篇: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項目承攬;課程改革;實踐

高職教育培養(yǎng)的是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不同于學術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因此高職教育所面臨的核心任務是課程的改革,關鍵是特色創(chuàng)新。在改革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嘗試將原來的《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更名為《建筑工程項目承攬》,其目的是使面向施工第一線的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更強,走入工作崗位后能盡快適應?,F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項目教學法在《建筑工程項目承攬》學習領域的實踐。

一、學習領域的定位

《建筑工程項目承攬》學習領域是建筑工程技術、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本學習領域分為五個學習情境:建筑市場調查;研讀招標文件;編制投標文件;參加現場開標;簽訂合同及合同管理。通過學習,學生會研讀招標文件,并做出投標決策,編制投標文件,確保中標。簽訂中標合同后,會應用合同索賠知識獲得索賠,并能將其熟練運用于社會實踐中。

二、學習領域的目標

本學習領域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能力目標的實現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具備專業(yè)能力、職業(yè)能力、社會能力。

專業(yè)能力:①能根據需求制定招投標書及工程承包合同,完成建筑工程技術資料員崗位操作;②掌握招投標基本概念,運用基本理論知識,研讀招標文件,編制投標文件參與投標,會用合同管理知識進行索賠。

職業(yè)能力:①根據資訊選擇不同方案;②利用理論知識結合具體實踐編制招標書、投標書;③利用示范文本結合實踐編制合同;④利用理論知識結合實踐活動進行工程索賠。

社會能力:①良好的敬業(yè)精神和職業(yè)道德;②一定的計劃、組織和協調能力;③具有團隊意識和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

三、學習領域內容設計

設計說明:以建筑工程項目承攬《職業(yè)技能標準》為依據,以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分析典型的工程施工案例,設計學習情境。以建筑工程項目承攬為導向,設計學習單元。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嘗試把該課程分成五個情境來教學,每個情境的描述如下:情境一,建筑市場調查。以市場調查報告為載體,對建筑市場、建筑企業(yè)進行了解和研究。通過調查,了解建筑市場、建筑市場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素質,掌握企業(yè)資質。會收集、整理、歸納各種資料,編制一份具有說服力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或市場調查報告。情境二,研讀招標文件。以研讀工程招標文件為載體,了解招標的一般程序,掌握招標書的基本內容,招標的基本方法。了解投標小組的組建,會申報資格預審。通過學習,使學生會研讀招標文件,并做出前期投標決策。情境三,編制投標文件。以編制建筑工程投標書為載體,了解投標的一般程序,掌握投標書的基本內容,投標報價的基本方法以及投標書的編制。通過學習,使學生能根據給定的招標文件具體編制投標文件。情境四,參加現場開標。以編制評標報告為載體,了解評標中標的基本概念及方法,掌握評標計算的基本方法。通過學習,使學生能獨立參加開標、評標、定標會,會編寫評標報告、中標通知書。情境五,簽訂合同及合同管理。任務一:以合同示范文本為載體,了解建筑工程合同的通用條款、專用條款及FIDIC合同條款。通過學習,使學生能了解認知并查閱合同示范文本。任務二:以簽訂工程承包合同為載體,掌握合同基本原理、建筑工程合同理論知識并能解決問題,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研讀一份工程承包合同,并對合同提出異議。任務三:以編制索賠報告為載體,了解建筑施工索賠的含義,獲得索賠的技巧,掌握編制索賠報告的編制方法。通過學習,使學生能獨立編制索賠報告,并獲得索賠。

四、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以項目為載體,采取項目教學法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會研讀招標文件,并做出投標決策,編制投標文件,確保中標。簽訂中標合同后,會用合同索賠知識獲得索賠,并能熟練運用于社會實踐中。

為便于組織教學,對各學習情境進一步分析細化,可以設置若干個學習單元,每個學習單元是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在學習的過程中,將學生劃分為4組,每組10—15人。在每個學習情境學習完成之后,都以小組為單位上交作業(yè),并推薦1—2名代表進行發(fā)言。發(fā)言者的材料需做成PPT,其他組員可做補充。在學習的過程中強調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具體采用的教學方法如所述。項目一:市場調查報告。學生做市場調查報告,用調查報告的方式說服投資方對某建筑企業(yè)投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出現。具體做法可以為:學生作為項目經理,教師作為項目投資代表,雙方就建筑企業(yè)投資事宜進行洽談。學生作為項目的負責人交出一份具有說服力的可行性報告讓投資代表認可出資。每位學生需做一份市場調查報告,小組派一名同學進行現場答辯,教師做點評。項目二:研讀工程招標文件。采用項目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使學生能根據一個招標工程文件,組建投標小組,申報資格預審。具體做法可以為:教師作為建設方,學生作為施工方就給出的招標文件作出投標決策,并組建投標小組,申報資格預審。以小組為單位作出投標決策,小組派一名同學進行現場答辯,教師做點評。項目三:編制工程投標書。采用項目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使學生能根據用戶的要求和招標書的要求編制投標書。具體做法可以為:學生作為建筑公司投標代表,教師作為投資方,學生上交完整的投標書(土建、水、電)。每位同學需做一份完整的投標書,小組派一名同學進行現場答辯,教師做點評。項目四:編制評標報告。采用項目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使學生能獨立參加開標、評標和定標。具體做法可以為:(1)觀看教師放映的開標會議錄像。(2)教師作為出資方給出工作背景(投標文件)。(3)評標學生用理論知識評標方法進行互相評標。(4)定出中標人。(5)小組就班級同學的投標文件,進行評標,寫出評標報告。(6)小組派同學代表現場答辯,教師點評。項目五:任務一,識讀合同示范文本。采用項目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具體做法可以為:學生對合同示范文本進行閱讀,教師作為用戶進行提問,學生現場答辯。任務二,簽訂中標合同。采用項目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使學生能獨立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具體做法可以為:學生作為投標方中標與投資方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合同與投標書相符合,每個學生在投標書后簽訂一份工程承包合同。小組派一名同學進行現場答辯,教師做點評。任務三,編制索賠報告。采用項目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使學生能獨立編制一份工程索賠報告,并獲得索賠。具體做法可以為:學生作為承包方項目負責人,教師給出工作背景,學生編制一份索賠報告。小組派一名同學進行現場答辯,教師做點評。

五、項目教學法在該課程應用中取得的效果

1.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項目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的三個中心,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yōu)橐浴绊椖俊睘橹行?,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成以實際經驗為中心,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市場調研、編寫調查報告、編制投標文件、參加現場開標及評標、編寫索賠報告等環(huán)節(jié),學生都親自參與,這樣就刺激了他們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2.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該門課程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顯得枯燥無味,學生也不愿意去學。通過項目教學法,學生必須親自參與到整個過程中,而且給予了學生自我展示的舞臺。在參與及展示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如何分析問題,把握關鍵的點進行展開,并進行歸納總結,最終反映成PPT文件。這些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益的。

3.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都說90后的孩子總是喜歡個性的張揚,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作為一個傳播知識的教育者,在教給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在進行團隊分組的過程中,讓他們把握自愿、均衡的原則,學會在一個團隊中協調、配合、團結、互助。

4.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在項目法教學中,每個項目都有相應的學習內容,作為教師不可以面面俱到。比如,最終答辯需要做成PPT,這肯定不屬于這門課教授的內容。但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學生就會自己去學習相應的軟件,自己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尋找解決的方法。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從而不斷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

六、項目教學法在該課程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1.傳統(tǒng)教學法與項目教學法的有機結合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絕不是完全拋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在重視項目實施的同時,同樣不能忽視知識的掌握。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起始年級中實施難度較大,由于其強調學生自主,容易造成兩極分化。其次,雖然項目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教師并未減負。教師不僅要組織和管理好教學,而且必須具備較強的職業(yè)實踐能力,規(guī)劃評價能力等。所以,起初在實施的過程中,盡量將兩種教學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

2.項目實施前要引導,實施過程中要指導

知識點的講解要抓重點,避免重復。項目實施的步驟,教師要解釋清楚,相關資料要及時給出。要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項目中來,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教師要及時給與指導。但在項目活動中教師的指導要恰到好處,盡量做到“授人以漁”。

3.教師應及時、客觀、公正地給予評價

客觀公正、明確及時的評價信息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正面行為及表現,抑制負面行為表現,從而為后續(xù)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學生每完成一個項目教師都應及時地從知識、技術以及組織等各個方面進行評價總結,肯定成績,糾正偏差,指出問題。

參考文獻:

[1] 杜紹堂,等.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

課程標準[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1.

[2] 李梅.工程制圖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與探索[J].昆明冶

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1,(1).

第7篇: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范文

一、抓管理,建立科普德育機制。

學校制定了科普德育工作計劃,組建了一支科普推廣教師隊伍,各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結合學校的特色,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科普實踐興趣活動,將教育育人的常規(guī)化與科普實踐的特色創(chuàng)新化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學??破盏掠ぷ髟鷮嵱行У亻_展。

二、多渠道,大力營造科普德育的氛圍。

通過學校網站、宣傳欄、班級黑板報、學生園地、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向學生大力宣傳有關科普知識,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科普實踐活動中來,營造了學校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圍,喚醒了學生的科普意識。

三、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養(yǎng)科學意識。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意識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首先讓學生了解最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初步養(yǎng)成觀察思考的習慣,增強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合作精神、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保護母親河”、“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愛綠護綠”、“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書畫展”、“科技小作品展”等多項活動中,學生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四、樹立“載體”理念,豐富教育內涵。

科技活動是科普德育的重要延伸和主要途徑,學校通過開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科技意識、掌握科技知識,從而達到科普教育的目的。我校的科普德育活動主要有如下內容:

1.追蹤科學家的足跡。

通過讓學生搜集科學家的畫像,了解科學家的事跡,貼成宣傳畫板,寫上宣講詞,使每人都接受一次廣泛的學科學前輩、做科技新人的教育。

2.我的“科技小設想”。

開展一段科技教育以后,學生科技意識進一步加強了。此時,學校全校總動員,要求每人搞出一個“科技小設想”,學校不搞任何限制,孩子們愛想什么就想什么,愛怎么想就怎么想,繪制科學幻想畫或寫成書面文字,參加班級評選,挑選優(yōu)秀設想參加學校評選。2009年李玉安、趙生富、趙占慧同學在第24屆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科幻畫比賽中分別榮獲二等獎、三等獎、優(yōu)秀獎;2010年余愛英、郭惠珍、李玉安同學在第25屆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科幻畫比賽中榮獲三等獎;2011年汪滿福、李成艷同學在第26屆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科幻畫比賽中榮獲一等獎、二等獎。

3.開展“校園科技節(jié)”活動。

把每年的11月份定為“科技活動月”,由德育處、教務處、班主任組成學?!翱萍蓟顒釉隆苯M委會,科學教師、實踐活動教師、班主任任各班科技輔導員,集體活動時間一般安排在下午活動課時間。活動內容主要是學校提出的“五個一”,即:“讀一本科技書,講一個科技故事,想一條科技小設想,搞一項科技小制作,畫一幅科技漫畫”。展示同學們創(chuàng)作的科幻畫、小制作、小發(fā)明和科技實踐活動的小論文。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親近科學。通過小巧手,大創(chuàng)意活動,引導學生制作科技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小眼睛,大發(fā)現活動,引導學生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并能用科學的頭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參觀科技展。

我校與湟中縣科技協會、湟中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建立聯系單位,聘請科技協會工作人員為校外輔導員,定期帶領學生參觀科技展,校外輔導員也定期到學校以座談會、現場演示、報告的形式與學生交流。2010年11月湟中縣科技協會的科普大篷車開進了校園,科技輔導員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廣大師生參與到雙方的互動中,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普教育的目的。

5.社會實踐教育活動。

組織學生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既有效填補了“雙休日”的空白,又使青少年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成長。2009年4月八年級科技活動小組的《關于田家寨鎮(zhèn)坪臺村大棚花卉種植的調查報告》榮獲第24屆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優(yōu)秀科技實踐活動二等獎;2010年8月八年級科技活動小組的《關于田家寨鎮(zhèn)鮑家村丹麻彩石的開采與開發(fā)的調查報告》榮獲第25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優(yōu)秀科技實踐活動二等獎;2011年5月七年級科技活動小組的《變廢為寶科技實踐活動總結報告》、八年級科技活動小組《關于“飲料與健康”的調查報告》榮獲26屆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優(yōu)秀科技實踐活動三等獎。

第8篇: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范文

統(tǒng)計學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是經濟、管理類各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建立經濟知識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研究關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社會經濟現象數據的學科。但該課程體系嚴密、內容豐富、概念抽象、計算復雜,大部分中職學生在學習中興趣不大,覺得統(tǒng)計學是一門枯燥的課程。因此,在教學上,應根據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側重統(tǒng)計學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講解,密切聯系實際、立足于應用,使學生能應用所學統(tǒng)計知識,分析和處理有關經濟問題。

一、統(tǒng)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過窄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上需要愈來愈多的綜合素質好、業(yè)務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出的學生既要具備一定的統(tǒng)計理論基礎和專業(yè)知識,又要具備能夠運用現代統(tǒng)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而目前在統(tǒng)計學教學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實踐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現象,相當于老師在教室讓學生想像著如何開機床的道理是一樣的,以至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應變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都偏低。

2.統(tǒng)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

目前統(tǒng)計學教學仍然是以教師在教室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傳輸,“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都無異于紙上談兵。在教學內容上重理論、輕實踐,忽視發(fā)展與變化,案例多年來一層不變,教會了理論知識,卻忽視了應用知識。

在教學手段上,統(tǒng)計教學至今還沒有與現代計算機教學相結合。教學中幻燈、多媒體、網絡等電化教學手段運用太少。

3.考試形式和方法過于單一

目前統(tǒng)計學課程的考試形式和方法基本上是以閉卷的形式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雖然這種考試模式較充分地考慮了知識本身的邏輯性,并將其與學生的認識發(fā)展過程相結合,易于組織教學,但它由于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的完整性,容易使理論脫離實際。由于考試內容嚴格按照考試大綱,主要以課本上理論知識為主,這就導致教師傳授給學生的前沿知識較少,甚至教師課堂講課本,學生課后背課本,其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

二、統(tǒng)計學教學改革途徑

1.合理設置課程,調整教學內容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幾乎每堂課都是老師唱主角,講課滿堂灌,學生除了記筆記之外很少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雖然很多,但能在學生頭腦中留下印象的卻很少,更不要說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了。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內容上要有所選擇和側重,突出重點,讓出更多時間給學生自學,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

統(tǒng)計學與數學、會計學、市場營銷學、計算機等多門學科息息相關,讓學生通過統(tǒng)計課程的學習對專業(yè)技能要有真實的幫助。在課本方面應有所側重,比如會計專業(yè)的統(tǒng)計學課本中應增加更多財務方面的統(tǒng)計應用知識,市場營銷專業(yè)的統(tǒng)計課本側重市場調查分析的案例。在例題中學生遇到與其他學科相關聯的問題,可以促進他們主動學習其他有關課程,從而擴大知識領域,豐富知識內涵,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2.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教師應注意將講授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問題探究式教學、訓練與實踐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結合起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傳授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本班作為樣本采集的對象,由教師設計模擬課題,學生在設計調查方案的基礎上,組成若干調查小組,在校園內正式進行一次統(tǒng)計調查活動。從調查目的、調查對象和單位的確定,調查方法的選擇,數據的收集整理和計算分析,一直到調查報告的編寫、調查總結或體會的形成,全部由學生自己來完成。這樣,同學們就親身參與了統(tǒng)計調查、統(tǒng)計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的整個過程,熟悉工作程序,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深化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效果很好。

老師講課的過程中也要多注重課本知識在學生身邊事物的應用分析,舉例子也要切記用學生看得到摸得著的真實案例做為導入內容,這樣才會拉近學生與統(tǒng)計之間的距離,認識到學習統(tǒng)計學這門課程的深刻意義。

3.考核方式也要改變

傳統(tǒng)的統(tǒng)計學考核方式主要圍繞書本知識在理論和方法上做文章,從教學到考核以“書”為本,考試一過關,好像就認為掌握了統(tǒng)計學的知識,具備了統(tǒng)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其實不然,因為統(tǒng)計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學生的統(tǒng)計素質和能力很難通過筆試考出來。統(tǒng)計學從內容上主要包括兩大組成部分:理論知識和綜合應用。統(tǒng)計學的考核應圍繞這兩部分內容而展開,當然這兩部分內容各有側重。

(1)理論知識的考核

統(tǒng)計學的理論知識主要包括概念、作用、種類、特點、原則和程序等,這部分可筆試進行,但要注重把理論知識盡量轉化為實際問題去測試,考查學生對理論的理解程度。

(2)綜合應用能力考核

1)撰寫調查報告。調查是統(tǒng)計的經常性工作,無論在政府機關,還是在企事業(yè)單位,都需要開展調查,以反映事物的真實情況。調查的結果往往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去反映,調查報告既體現學生的寫作水平,又反映他們的專業(yè)水平。在非統(tǒng)計專業(yè)的統(tǒng)計學教學中,讓他們對調查工作親身感受,并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去考核他們,這樣會比單純說教方式更好。

2)計算機操作。統(tǒng)計學教學除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統(tǒng)計理論外,還要求學生會利用現代化信息工具開展統(tǒng)計調查、統(tǒng)計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統(tǒng)計電算化教學,應結合每一階段的特點適時安排學生上機操作,如統(tǒng)計圖表的繪制、統(tǒng)計指標的計算、統(tǒng)計軟件的使用等。因此,在考核中必然要體現這一環(huán)節(jié),并把它作為檢驗學生統(tǒng)計應用能力的重要方面納入綜合考核中。

第9篇:社會實踐教學調查報告范文

公共管理類課程實踐性教學方式較多,其中采用較多且很成功的是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正確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的教學方式。當然,案例及其教學并非要取論的發(fā)展或者實踐的觀察,而是為從一種不同的背景審視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開辟了道路,是以情景模擬的方式使學生們置身案例所描述的特定情景中來運用所學的知識獨立地觀察思考、分析問題,而不是直接進入社會實際活動中去直觀感受、觀察實踐。社會調查卻是要通過深入社會搜集直觀感性的第一手材料,進而分析研究材料,形成理性的調查結論,是知識從感性向理性深化的過程,具有鮮明的參與社會實踐的特征。在實踐基礎上從搜集直觀感性的材料、分析研究材料到形成理性的調查結論的認識過程,就是調查的過程。

在鄉(xiāng)村公共管理課程中引入社會調查法來展開實踐性教學,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專門搜集和整理課堂學習知識的相關信息,通過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可以實現課堂學習與社會中的現實問題的有機聯系,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社會現象,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逐步加深,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實現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

二、社會調查法的框架

作為一種系統(tǒng)的、科學的認識活動,社會調查有著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序,這種固定的程序可以說是社會調查自身所具有的內在邏輯結構的一種體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提出調查主題。這是整個社會調查工作的基礎,需要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有創(chuàng)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調查主題或觀點,盡量具體化和精確化,以便界定調查對象、調查區(qū)域范疇和實施調查。

(2)調查準備。在明確調查主題后,需要為實現調查目標而進行調查設計和準備調查問卷。調查設計主要是針對需要研究的問題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選擇適當的調查方法以保證調查資料的收集和分析過程的規(guī)范和科學。調查問卷的設計是調查準備階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須要將研究主題放在一定的理論分析框架中,明確需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資料,緊密圍繞研究主題設計問題,采用可觀察指標,注意構建可操作的變量和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選擇適當的問卷結構,這直接影響到所收集的數據質量和后續(xù)的研究。此外,簡潔和被調查者易于理解的調查問題能保證調查的順利進行和數據質量的真實,在設計問題時必須要考慮被調查者的時間資源、個體認知能力等情況。

(3)社會實地調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調查者要深入社會,根據不同的研究主題選擇不同的訪談方法收集資料。在具體調查訪談過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現實條件的變化或調查設計與現實之間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調整預定的訪談方法或對調查問卷進行修正。

(4)數據整理和分析研究。社會實地調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資料需要進行整理、統(tǒng)計和分析,得出調查研究結論并撰寫調查報告。

三、社會調查法在鄉(xiāng)村公共管理課程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筆者將社會調查法引入鄉(xiāng)村公共管理課程的實踐性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以“京郊農民對鄉(xiāng)村公共管理狀況的滿意度調研”為例對社會調查方法在鄉(xiāng)村公共管理課程實踐教學中的運用進行說明。

(一)確定調查主題

根據鄉(xiāng)村公共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在選擇什么內容或問題作為社會調查主題時,主要考慮調查主題的有價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選擇“京郊農民對鄉(xiāng)村公共管理狀況的滿意度”作為調查主題。這是因為:(1)本課程學習對象為北京農學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yè)的本科學生,需要從實踐中認識社會,加強專業(yè)和課程認知。(2)課程學習的85%以上的學生來自北京郊區(qū),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區(qū)、朝陽區(qū)以及延慶縣、平谷區(qū)等九個郊區(qū)縣的44個鄉(xiāng)鎮(zhèn),調研地點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學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為中心進行輻射式取點或選擇調研樣本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或滾動取樣調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條件,能夠保證問卷調查的質量,而且調研成本低。

(二)調查準備

調查準備主要包括了調查問卷設計和社會調查的組織安排準備兩方面的內容。

1·設計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的設計一定要緊密圍繞調查主題,本著全面、科學、可操作性來設計調查問題和構建變量和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根據當前北京郊區(qū)鄉(xiāng)村經濟狀況、鄉(xiāng)村公共管理的現狀、鄉(xiāng)村公共管理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能力等,以了解京郊農民對當前鄉(xiāng)村公共管理的滿意度以及影響京郊鄉(xiāng)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因素為主要內容,除被調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況的12個問題外,共設計了與調研主題相關的5大類66個問題,其中關于鄉(xiāng)村公共管理主體的有15個問題,關于鄉(xiāng)村基層民主的共計20個問題,有關基礎設施建設及發(fā)展的共14個問題,社會保障及參加情況的有11個問題,收入及其他的有6個問題,其中有些問題還設計了子問題以便搜集更詳細的資料,此外還設計了需要補充說明的問題項。通過這些問題,可以考察京郊鄉(xiāng)村公共管理的狀況、村民對公共管理的滿意度等相關情況,能使學生對京郊鄉(xiāng)村公共管理狀況有一個直觀、真實的認識,從社會實際狀況出發(fā)來深入而直觀地認識鄉(xiāng)村公共管理的內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對該課程內容的理解,并從課程學習角度去理解相關政策的實施基礎與意義。

2·前期組織安排

隨著課程內容的推進,在調查前1個月布置具體的社會調查事宜。主要是介紹社會調查方法、調查數據可靠性的把握、調查報告的撰寫以及本次社會調查的要求等,督促學生做相關的知識儲備,尤其是對調查問卷要做詳細的解釋,保證學生理解調查問題及調查目的,減少調查者因對問題的不理解造成的數據錯誤。因為考慮到少部分學生家庭所在地在北京市城區(qū)或京外省份,自主聯系京郊鄉(xiāng)村調研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保證每個同學都能實際進入京郊鄉(xiāng)村調研,于是按宿舍將學生分成若干調查小組,并且確保每4-6人的小組中至少有2名以上家在郊區(qū)鄉(xiāng)村的學生,要求每組來自城區(qū)家庭的學生必須跟隨來自郊區(qū)的學生進行調研。各小組自主推選一名組長,主要負責小組調查活動的開展和與教師的聯系,調查分工等由組內成員自行協商。

(三)京郊鄉(xiāng)村調查與資料收集

在調查準備階段,各調查小組根據組員情況,確定調查地點,細化到京郊的村莊。各小組優(yōu)先選擇家庭所在地、親戚所在地、同學朋友所在地為調查村莊,依靠親戚、朋友、同學等熟人幫助,在被調查村莊有選擇地發(fā)放問卷或面對面地調查與訪談,既降低了社會調查的成本而且還能保證問卷的回收率和數據質量。在調查過程中,被調查農民的問題補充說明為研究主題的拓展和深層次分析提供了補充資料。學生在調查總結交流中往往對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感受最深,從他們的反映來看,更多地集中在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對相關教學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yǎng)、調查訪談技巧的掌握和溝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四)調查數據整理、分析與報告撰寫

將調查得來的原始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是撰寫調查報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礎。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指導學生根據調研主題,分析調查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撰寫調研報告。各調查小組成員的知識結構和水平的差異影響著各組選擇的數據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組選擇EXCEL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分析較為簡單;有些小組選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實現了鄉(xiāng)村公共管理課程與統(tǒng)計分析課程的結合,學以致用使分析結果更為深入和全面,并加強了課程學習間的聯系。

(五)調查的總結、交流

前面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項社會調查,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完善社會調查法的實踐性教學成效,調查的總結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調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組以PPT形式匯報各組的調查情況、調查結論等,就調查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分享調查體會與經驗,并且回答老師和同學的提問,實現知識的啟發(fā)、碰撞、提升。同時對調查中暴露出問題的總結,比如對于組織安排、問題設計、調查難點等進行總結,以便在今后的社會調查中避免出現相同的問題,完善社會調查法的實施和提高調查效果。從學生對調查交流、總結的情況反映來看,有些小組事先組織安排有所欠缺,導致調查時間和次數比預想的多,很多學生在經過社會調查后改變了原先對社會調查的簡單認識;更多的學生反映經過社會調查后對鄉(xiāng)村公共管理課程中的很多知識有了直觀和更深入的認識,并開始思考相關問題,而且還在調查中取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和感受,比如被調查的村民面對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期望學生們能解決他們說到的問題時,很多學生的反映是認識到專業(yè)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和激發(fā)出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此外,社會調查對交流、溝通能力以及與團隊合作能力的鍛煉也是學生交流總結中反映比較突出的一個方面。

(六)社會調查的評價考核

各小組完成社會調查后,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要求上交調查報告、填寫后的調查問卷、小組成員的分工說明等材料。小組社會調查實踐成績由調查報告成績、交流匯報老師打分和學生評分三部分組成。交流匯報中,參加匯報會的課程組教師和各調查小組根據調查匯報和回答問題情況打分,分別匯總平均后得到教師評分成績和學生評分成績。調查報告成績、交流匯報教師評分和學生評分成績分別按照60%、20%和20%的比例加權得出小組社會調查實踐成績。每個學生的成績以小組成績的85%為基數,15%按照每個學生在小組社會調查中的分工和表現等給出??茖W、合理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有助于借助評價考核來檢驗課程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能力與素質的提高情況,有助于完善實踐性教學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