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常用的語文教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 方法育途徑
1.1 讓學生通過審美教學,最終學會獨立審美
獨立審美是美育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所以,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激勵就顯得彌足珍貴,教師的講授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的自學更是對教學效果影響最為重要的因素。教學相長說的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得到提高?!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因為所有能有效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學習,基本都是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的方法。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習領域都適合合作學習這樣的模式,對于學習新知識是如此,對于領悟“美”的真諦也是如此,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都是簡單的“授--受”的轉換,教師只管宣揚自己的觀念和主張,學生只管被動的接受,缺乏獨立思考的過程,教學效果差。
1.2 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審美情操
新形勢下的教學工作帶有很多的科技因素,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教學手段和工具層出不窮,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展迅猛的時機,認真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在課件制作中,都要充分運用錄像機、投影儀、互聯(lián)網等現(xiàn)代技術,將聲、圖、信息以多樣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把學生的視覺、聽覺調動起來,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解,增強審美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真正的走入文章深入,去體會作者情感的波瀾,愉快的學習,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 注意的問題
教師要重視自身形象。一個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要處處注重自身修養(yǎng),從穿戴,到言談舉止,舉手投足之間,都要做到模范,板書要書寫規(guī)范,美觀大方,朗讀用語規(guī)范,帶有感情,語言藝術運用充分,風趣幽默,以身示范。尤其是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一定要加強,因為一個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勢必影響學生觀念的形成,教師一定要站在為學生負責的高度,塑造2.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中不僅僅是課堂上的熏陶,也要延伸到課堂之外,進行良好的課外教育。學生的學習生涯很漫長也很短暫,要充分利用課內課外兩個時間段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理論是實踐結合,美學與文學結合,在文字的激揚當中,更加深刻的感受美,理解美,創(chuàng)造美,進而可以更好的融入社會,融入生活。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探索;實踐
一、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特點
1.依存性
所謂的依存性,就是語文教學方法不能獨立地存在,而是受各種語文教學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首先,語文教學方法受制于教學目的。有什么樣的教學目的,就有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其次,語文教學方法依存于一定的教學理論。最后,語文教學方法還受到語文學科的性質、教師自身素質與風格以及學生的感知能力、知識規(guī)律等的制約。因此,語文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依存性,既不能主觀隨意地盲目設計,又不能機械效仿。
2.靈活性
靈活性是指語文教學方法在運用上有較大的伸縮性,即“教無定法”。任何一種語文教學方法既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不存在絕對好的,絕對壞的方法。教學方法的靈活性要求語文教師在選用教學方法時應采用靈活的態(tài)度,既可以繼承一些有生命力的教學方法,又可以移植一些國外先進的適合我們的教法,更應總結自己或他人的教學經驗,遵循教育教學原理,結合實際,別出心裁地創(chuàng)造出新的教學方法。
二、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思考
目前,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中學語文老師受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法影響較深,采用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乏味,教學效率較低,學生很難掌握、吸收語文知識,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興趣,直接影響語文能力的提高,達不到教學的目的。因此,語文老師應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靈活運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效率。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中學老師的教學思維固定不變,工作素質不高,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些教學問題,缺乏相應的教學方法和管理理念,只注重中學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忽略了中學生情操、意境、興趣的培養(yǎng),以致教學重點的流失,造成了學生能力和素養(yǎng)的下降。所以,老師應改變教學策略,提高自身素質,保證中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在語文課堂上,很多老師不注重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很難達到教學的目的。因此,老師應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打破學生心理防線,增進師生間的友誼,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不到壓力,從而可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實踐
1.“以學為主”的教學方法
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思想和教育手段的有效結合,能有效促進現(xiàn)代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中學生對新生事物好奇心強,老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改變教學內容和目標,在教學中引入一些趣聞趣事,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達到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
2.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再現(xiàn)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幫助他們正確理解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常用的創(chuàng)設情境方法有:通過多媒w技術再現(xiàn)情境;聯(lián)系生活展現(xiàn)實境;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扮演角色體會情境;因地制宜采用情境;錘煉語言描繪情境等。無論用哪種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作為教師都要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針對中學生的特點和具體教學目標進行,使學習內容與相應的情境相融合,幫助學生從整體結構上感知和把握學習內容。
3.小組學習探討法
學生學習過程是不斷改進的過程,個體的認識存在思維定式,不容易發(fā)現(xiàn)學習上的問題,只有通過與外部的交流、對比才能發(fā)現(xiàn)。在小組學習中,大家積極發(fā)言,不同的思維碰撞彌補了思維的局限性。學生從他人那里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上的不足,大家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因此,合作學習形成的生生互動是一種寶貴資源,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并能自由地參與探究和討論、深入學習,學生學得最投入,自然也學得最好。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人的探究基礎上,個人學習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只有對知識有了自己的理解,才能參與討論,有話可說。
4.教學角色互換法
老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不擺架子,使自己真正融入學生當中,進行平等對話和教學,不斷為學生探索知識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才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對于實際問題,教師應讓學生暢所欲言,師生共同歸納總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從自身出發(fā),不斷提高語文教學的能力和素養(yǎng),有效地展開中學教育工作。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深化語文教學的改革,進一步轉變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理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意志,達到教學目的,使初中語文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論文關鍵詞】中職學校 語文教學改革 實用性 觀念突破 靈活教學
中職學校中大部分學生的語文水平與能力相對較差,他們進入中職學校讀書,是為了學習一技之長,為了順利就業(yè)。大部分中職學校對基礎課教學的態(tài)度也不是很明確,由于基礎課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少學生認為沒有必要上基礎課,同時一部分教師不能適應學生、社會的變化,不能改革教學的內容、方式、方法,造成師生間的矛盾,使得語文教學更是舉步維艱。針對以上現(xiàn)象,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對語文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xiàn)把這些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一、根據學生所學專業(yè)編寫并不斷改革校本教材,突出實用性
中職學校所使用的語文教材是全國通用教材,是兼顧各專業(yè)、基礎不同的學生的,對于個別學校的特定專業(yè)學生并非完全適用。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下功夫去研究學生、研究專業(yè),然后根據本專業(yè)、本年級學生的特點編寫或改革校本教材,以適應學生的變化、社會的需求。
一定的閱讀能力是所有中職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在編寫校本教材時,一定要把這一項學習任務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小學、初中的閱讀基本功不扎實,所以在閱讀全國通用教材時有一定困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由易到難地挑選課文供學生學習,還可以列一些書目供學生參考閱讀,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個別指導。
雖然語文離我們的生活最近,但學生因此也就認識不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他們要求一學就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在編寫教材和教學中,與專業(yè)結合,提高語文教學中應用文的比例。
例如,我在教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時,考慮到學生畢業(yè)后可能從事文秘等相關工作,在編寫語文學材時,由易到難,最后的難度可以達到高職的水平,閱讀書目也有四十多本,文史哲都有。因為學生還要學習《文秘應用文寫作》一門課,所以應用文基本不編人他們的語文教材。
但在教車、鉗、電、焊等工種的學生時,根據工廠對學生的需求,在編寫教材時,把日常應用文的內容加入語文教材中,教學中也加強了應用文寫作的訓練。對學生閱讀與理解的能力要求,也只達到高中一年級水平即可。
二、把文科基礎課內容融入語文教學。建立大語文教學觀念
語文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傳達的是思想與情感,承載的是文化精神、價值觀念和人類的文化成果。在中國古代,文學與歷史、政治、禮儀、道德等是不分家的。中職學校的學生和教師沒有中學升學的壓力,這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學生在中職學校的語文學習,不僅要注重閱讀和寫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注重知識面的擴大。目前,一般的中職學校開設的文科基礎課有語文、德育、禮儀等。這種分類是自然科學主義思想觀念在教育中的深刻體現(xiàn),它的優(yōu)點是學科化,方便教學。缺點是把內容相近、功能互通的知識人為地割裂開來,把教學內容客觀化。其實,語文、德育、禮儀、政治教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重視人的主觀情感因素,要求學生學會感悟與想象。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教育,學生只能學會書本中的條條框框,只會在試卷中寫出好成績,能否使學生成為道德高尚的人,還得通過學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通過學習教師、同學的行為,感同身受,通過閱讀感悟。禮儀教學中人文性的學習更是不容忽視。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把德育教育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把禮儀教學穿插于語文教學中間,那么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語文課堂會更感興趣,教師的教學也會更加生動,更有活力,而不是純粹的語文知識點的學習。當然,歷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人語文課的教學當中,學生可以從教師“豐富”的知識中感受到文化的偉大、知識的浩瀚,從而對讀書學習產生興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它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開發(fā)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學,在任何時候都是雙向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活動方式,是教師發(fā)出信息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是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導和激發(fā)學生有效學習方面,具有獨特的意義和作用。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服務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體系,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學任務,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學中,必須隨著眾多教學因素的發(fā)展變化,靈活運用最優(yōu)化的教學方法?;騿l(fā)學生想象,進行探究式教學;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答,進行合作性教學,啟發(fā)式教學等等。唯有新穎、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新的探求活動,使其永遠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下面介紹幾種中職語文教學最常用的方法。
1.討論教學法。
討論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其應用的關鍵在于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課堂寬松氣氛的營造,否則就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在學《項鏈》一文時,我讓學生討論主人公瑪?shù)贍柕碌男愿裉攸c,學生們各抒己見,課堂氣氛非常熱烈,最后我對學生的討論成果進行了總結,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2.愉快教學法。
一些有情節(jié)的文章,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參與表演,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讓學生體味學習的快樂。這種方法在小說、戲劇的教學中十分有效。例如,我在教《項鏈》時,讓學生課下排練,課堂演出,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對人物的性格、課文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學習《雷雨》一文時,讓學生觀看《雷雨》電影,并討論其中的情節(ji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教師和學生是在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如何處理好師生之間的角色,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是落實教學效果最大化的有利保障。但是,在傳統(tǒng)模式下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宰課堂教學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滿堂灌”的問題突出,這樣往往會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容易造成教師的教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脫節(jié),這樣會導致教學效果嚴重下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應該怎樣來定位好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呢?從現(xiàn)代教育學發(fā)展的要求來看,在現(xiàn)代教育中,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教育者、領導者、組織者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之所以這樣說,是從教育本身的特征來說的,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它是培養(yǎng)人的實踐活動,教師是主要的培養(yǎng)者,這就決定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主導地位。但同時從教育學的指導思想來看,教師雖然是在教學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但其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是受諸多條件限制或者制約的,如我們教師自身的基本素質,學生的能力和認知水平等。據此,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教師自身必須要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終身學習意識,在時代的需求下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以適應新時期語文教學的需要,切實擔負起教學主導者的角色。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受教育的對象,他們是有思想、有情感且不斷發(fā)展變化中的個體。這就意味著在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簡單地知識傳遞的過程中,而且需要師生間情感的相互交流。從教育學對于學生角色的定位來看,學生既是接受教育的客體,同時也是認識和發(fā)展的主體,是教師教學效果最終的呈現(xiàn)者,所以說學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教育學對于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定位,完全符合當前新課改的理念,那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所以,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應該是師生之間雙向互動的過程中,必須要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我們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設計,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合作探究,最終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并且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
二、科學的落實教學流程
教學是學校、學科落實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徑,是我們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學過程必須要重視。那么,應該怎樣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設計和安排才能使語文教學更科學、更高效呢?教育學理論在這方面也給了我們語文教師明確的指導。
(一)首先要明確教學的目的
教學共組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向過程,而不僅僅是教師教,所以我們教師必須要把教和學統(tǒng)一起來,辯證地來看待。教學的目的除了要使學生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掌握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技能技巧之外,還要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格和心理品質。即要實現(xiàn)教學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提升。這樣,我們語文教學才會真正突破應試教育思想的牢籠,切實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而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堅持科學的教學原則
所謂教學的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要求,事實證明教學原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它對于我們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和實施教學手段起著決定性作用。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堅持這幾個方面的原則:首先是堅持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這樣才能符合教育規(guī)律;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這樣學生才能消化知識;要堅持直觀性原則,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堅持循序漸進和鞏固性原則,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吸收;要堅持統(tǒng)一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則,這樣才能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選擇恰當取得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師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的總稱。所以,它應該既包括教師的講授方法,又包括學生的學習方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選擇這些教學方法。
1.問答法。這是在語文教學中以問題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的一種常用教法。教學中主要通過教師提問,學生答問,或學生質疑問難,教師引導學生解疑辨難的對話形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提問時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能力差異而相應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問題的深度可以函蓋整體學生,因此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成就感,所以問答法也為大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
2.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在現(xiàn)代教育培養(yǎng)全面型人才理論指導下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新課程理念要求,在教學中強調要進行情境教育,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的教育功能。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滲于作品所描繪的客觀景物之中,形成主觀情思和客觀景物相統(tǒng)一的審美情操,進而使學生思維水平不斷提高。
3.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集體對話和互學形式,進行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的的一種常用教法。
關鍵詞 職高 語文 教學 教改
語文是中職生重要的必修課程,在其全面發(fā)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中職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使得本來重專業(yè)技能輕文化基礎的中職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給語文教學帶來諸多不便。我以為要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必須跳出語文是純基礎性課程的舊框框,在遵循語文教學基本的前提下,體現(xiàn)中職生的特點,增強其“適應性”。
一、中職語文教學要與學生的語文基礎相適應
中職語文教學是繼初中后語文教學的繼續(xù),然而大多數(shù)中職生語文素質較低,文化基礎薄弱,對學習沒興趣。針對中職生的這一特點,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控制好難易程度,循序漸進,切忌好高鶩遠。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盡力以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為主,針對學生的實際,重點進行字、詞、句、文的認、釋、讀、寫,在此基礎上適當進行聽說讀寫能力訓練和提高,把德育教育和做人教育滲透在教材中,教會學生學以致用的本領,不能把對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為對中職生的要求。
二、中職語文教學要與學生的實際相適應
職中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熱情不高,對專業(yè)課程興趣濃厚,我們應該從學生注重“實用”這一特點出發(f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從語文學習中去發(fā)現(xiàn)各門學科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對相關學科的探索熱情。除講究德育滲透,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還必須重視專業(yè)滲透,就是這個道理。在語文課程中,我們有必要針對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改革。
第一,注重語言表達教學,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中職生畢業(yè)后將直接融入社會,其口頭表達能力是左右著學生就業(yè)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說比寫更重要、更難。語言表達的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將口頭表達課演變?yōu)椤把葜v與口才”課進行教學,著重強化演講思路、演講語言、演講氣質及演講效果的學習和訓練,讓原本枯燥的語文課成為一股活水。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第二,注重應用文教學,提高文書寫作能力
應用文是處理事務,溝通關系,聯(lián)系工作,商洽業(yè)務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會寫應用文是中職生必備的素質。加強應用文教學,是滿足學生實際應用需要的重要途徑。現(xiàn)行不少中職語文教材把應用文寫作作為“附文”來對待,沒有突出中職語文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專門對學生進行各類常見、常用應用文的教學,訓練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非常受學生的歡迎。
三、中職語文教學要與教學改革的要求相適應
中職語文課不受學生歡迎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主要是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陳舊,不適應學生興趣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需求。我以為要使中職語文課充滿生機,必須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第一,全面實施多媒體教學
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一只粉筆、一張嘴,這種落后的教學手段往往帶來的是教學的陳舊,學生的反感。多媒體這種直觀的教學可以節(jié)約教師的板書時間,使多種先進教學方法的實施成為可能,而且聲音、頭像的視覺刺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果,理應大力推廣。
第二,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1.討論式
“討論式”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運用范圍十分廣泛,其運用的關鍵在于教師事先的精心設計和課堂寬松氣氛的營造,否則就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例如,我在教授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這篇文章時,讓學生在默讀課文之前,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這一問題進行充分討論,然后進行適當?shù)攸c撥,這樣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而且在學生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討論中完成了教學目標,訓練了學生的口才,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2.啟發(fā)式
經常聽有的語文老師說,現(xiàn)在的學生“啟而不發(fā)”,探其究竟,其實責任不在學生,教師倒要反省自己是如何“啟”的了?!皢l(fā)式”教學的前提是教學的適合性、啟發(fā)質疑的合理性(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否則“啟而不發(fā)”就不足為怪了。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欲,適宜在富有哲理的散文教學中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通過舉相近的例子來啟發(fā)學生,通過舉一反三,變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易。
3.情景式
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參與表演,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讓學生體味學習的快樂。這種方法在小說、戲劇的教學中十分有效。例如,我在教《雷雨》》時,指導學生演出代替講解,使課堂教學變嚴肅為游戲,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4.自主式
關鍵詞: 職校語文教學 教學模式 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
語文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和工具學科,職校學生的語文素質不僅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而且對他們今后的工作與生活也會產生影響。但是,從現(xiàn)實來看,職校學校語文教學無論是在教學管理、教材、質量評估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職校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職業(yè)教育如何堅持以能力為中心,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育教學目標,就成為每個語文教師都要認真思考、努力探就的課題。就此,我談談看法。
一、確立教學目標,突出專業(yè)性
職業(yè)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屬性,這就決定了職校語文教學有別于普通中學語文教學。職校語文教學必須確立能力培養(yǎng)的“專業(yè)化”導向,必須把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與專業(yè)的“職業(yè)化”訓練緊密結合起來,突出專業(yè)性,“形成綜合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堅持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為專業(yè)服務的宗旨,提高職校學生的語文文化素質,為提高職校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職業(yè)能力和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奠定基礎。這既是完成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任務的基本要求,又是職校學校語文教學發(fā)展的重要目標和要求。
二、優(yōu)化教學內容,突出實用性
1.把口語交際訓練放在首位。大部分職校生畢業(yè)后面臨就業(yè),口語交際能力是必備的。但現(xiàn)實是職校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們大多數(shù)來自農村,見識不廣,膽小怯弱,另一方面是職校語文教學忽視了這種能力的訓練。口語訓練的第一步是讓學生樹立自信,擁有樂觀向上、主動好學、富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愛思考、不肯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的現(xiàn)狀。學生擁有了自信,課堂教學之路才暢通。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從朗讀入手,循序漸進,先讓學生開口講話,然后通過自我介紹、講故事、詩歌朗誦等活動讓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比較完整地講述和朗讀,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暢。
2.加強應用文的寫作訓練。在寫作上遵循實用性原則,會寫常用的應用文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必備的基本技能。請假條、計劃、總結、合同、通知、啟事、廣告、自我介紹、求職信等這些常用的應用文能為職校生走向社會后,處理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直接的服務。利用課堂教學,講解應用文寫作的基本常識,加強寫作訓練。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引導他們進行日常應用文和公文的寫作。
3.培養(yǎng)快速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一項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制訂閱讀計劃,有計劃地指導他們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如職校語文教材中的經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名著,輔以一些必要的說話技巧方面的書籍。并要求他們在閱讀時做好讀書筆記。同學之間相互交流,這樣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美化他們的自我形象。
三、改變教學方法,突出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
1.轉變教師角色,營造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這種角色的變換,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以平等、民主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尊重學生的意見、見解,即使學生的見解不完整甚至有錯誤,也要用心呵護學生的思想火花,允許不同觀點的討論爭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2.進行參與式教學,把課堂交給學生。讓課堂生動起來,就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積極沉思、認真反思、大膽質疑,在質疑中引導學生從“知其然”升華到“知其所以然”;在質疑中啟發(fā)學生從“浮光掠影”的淺層理解進入到“靜影沉璧”的深層破譯里;在質疑中培養(yǎng)學生從線型思維、單向思維進入到立體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則充當“導演”,發(fā)揮主導作用。為此,我們可采用討論式、啟發(fā)式等教學法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四、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豐富語文教學
語文教材中的絕大多數(shù)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而文學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形象性和情感性。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只能憑借自己的語言、動作誘發(fā)學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但效果卻不好。因為很多課文歷史悠久,學生受年齡、時代、生活閱歷的局限,憑已有的文學修養(yǎng)很難深刻理解歷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課堂中恰當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這一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五、建立靈活評價機制,淡化分數(shù)量化
完善的評價機制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也是促進職校語文教學工作發(fā)展的有效方法。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fā)展。評價過程既要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結果的評價,又要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還要注重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及對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評價。
總之,職校學校的語文教學只有以市場為主導、以服務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任務以引領、以創(chuàng)新為動力,才能使職校生具備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語文素質,適應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盡展才華。
參考文獻:
[1]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2009.1.
[2]李文勇.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提高職高語文教學效率.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06.
關鍵詞 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
中職語文是一門為專業(yè)課服務的實用性強的基礎課程,也是培養(yǎng)中職學生人文修養(yǎng)的課程。如何適應職業(yè)教育以能力為中心,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育教學目標。本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談了幾點個人看法。
一、確立教學目標,突出專業(yè)性
職業(yè)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屬性,這就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有別于普通中學語文教學。中職語文教學必須確立能力培養(yǎng)的“專業(yè)化”導向,必須把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與專業(yè)的“職業(yè)化”訓練緊密結合起來,突出專業(yè)性,“形成綜合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實踐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為專業(yè)服務的宗旨,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文化素質,為提高全面素質、綜合職業(yè)能力和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奠定基礎。這既是完成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任務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發(fā)展的重要目標和要求。
二、優(yōu)化教學內容,突出實用性
1、把口語交際訓練放在首位。大部分中職生畢業(yè)后面臨就業(yè),口語交際能力應該是必備的。但現(xiàn)實是中職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們大多數(shù)來自農村,見識不廣,膽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職語文教學忽視了對這方面的能力訓練??谡Z訓練的第一步是要讓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建立一種樂觀向上、主動好學、富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愛思考、不肯主動回答老師提問的現(xiàn)象。學生擁有了自信,課堂教學的路就暢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從朗讀入手,循序漸進,先讓學生開口講話,然后通過自我介紹、講故事、詩歌朗誦等活動讓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比較完整地講述和朗讀,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暢。
2、要加強應用文的寫作訓練。在寫作上要遵循實用性原則,會寫常用的應用文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所必需必備的基本技能。請假條、計劃、總結、合同、通知、啟事、廣告、自我介紹、求職信等這些常用的應用文能為中職生走向社會后,處理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直接服務。利用課堂教學,講解應用文寫作的基本常識,加強寫作訓練。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引導他們進行日常應用文和公文的寫作。
3、應培養(yǎng)快速閱讀能力。閱讀能力也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一項能力,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制定學生的閱讀計劃,有計劃地指導他們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如中職語文教材外的經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名著,輔以一些必要的說話技巧方面的書籍。并要求他們在閱讀時做好讀書筆記。同學之間相互交流,這樣就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美化他們的自我形象。
三、改變教學方法,突出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
1、轉變教師角色,營造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這種角色的變換,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以平等、民主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尊重學生的意見、見解,即使學生的見解不完滿甚至錯誤,也要用心呵護學生的思想火花,允許不同觀點的討論爭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2、進行參與式教學,把課堂交給學生。讓課堂生動起來,就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積極沉思、認真反思、大膽質疑,在質疑中引導學生從“知其然”進入到“知其所以然”;在質疑中啟發(fā)學生從“浮光掠影”的淺層理解進入到“靜影沉璧”的深層破譯里;在質疑中培養(yǎng)學生從線型思維、單向思維進入到立體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中。在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則充當“導演”,發(fā)揮主導作用。為此,教學中,我們可采用討論式,啟發(fā)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去分析課文,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四、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豐富語文教學
語文教材中絕大多數(shù)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而文學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形象性和情感性。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只能憑借自己的語言、動作來誘發(fā)學生與課文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但效果卻經常不好。因為很多課文歷史悠久,學生受年齡、時代、生活閱歷的局限,憑已有文學修養(yǎng)很難深刻理解歷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課堂中恰當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這一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五、建立靈活評價機制,淡化分數(shù)量化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師生關系 互動教學 問題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互動教學法雖然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應用廣泛,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的師生互動教學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主要反映在互動效果不明顯上。許多相關的研究更注重師生互動這種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本文也是從此處著眼,力求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的探討,并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和策略。師生互動教學方法實施的效果,直接關系并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我們進行這種研究和分析的目的就在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師生互動的意義和價值
首先,我們從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特點來看,教材的內容豐富龐雜,多種多樣,涉及的領域和知識面也很廣泛;且語文這門課程具有文學性和工具性的雙重特點;語文教學的目的還有提升學生情感感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能夠用良好的語言去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用這種語言去感染學生?;谶@種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互動教學方法就很有必要了。其次,我們的教育改革事業(yè)不斷地呼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能夠突出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師生關系。實踐表明,維護師生人際關系的最好方式就是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這樣不僅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更有利于拉近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得知識和健康的成長。最后,師生互動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幫助語文老師將課本中的知識點全面細致的傳遞給學生,也能從根本上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師生進行有效的互動是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的基礎??傊?,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師生互動教學方法的實際運用和效果,我們應該合理的采取這種教學方法,促進語文教學事業(yè)的不斷進步。
2師生互動方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推動課堂教學和諧進行的最主要因素,師生之間的互動更是維護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只有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更加的密切和諧,才能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知識和相應的情感在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傳遞。因此,我們提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多多溝通,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
2.1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一,雖然我們已經不斷地推進新課改的深入,使新的教學理念在教育工作者中不斷地傳播,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頗深,不善于把握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時機,缺少一定的互動意識。這也是導致師生之間互動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第二,互動教學方法的實行要根據實際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調整,不能盲目的每一節(jié)課都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教師的盲目互動,使得學生不能夠與老師進行良好的溝通。有一部分教師所采取的互動方式十分刻板,不靈活,這也導致了課堂互動效果差。第三,教師對于互動教學法的理解還不夠深刻,這種方式號召教師與每一位學生都要進行有效的互動。但是,在一些課堂中,仍然存在互動機會不均等的現(xiàn)象,個別教師在進行互動時帶有明顯的選擇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互動教學方法的初衷,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的破壞。最后,受我國教育國情的影響,現(xiàn)在小學班級普遍是大班授課,學生基數(shù)大,這也使得教師不能夠均等有效的與每一個學生都進行互動,這種人數(shù)上的限制從一定程度上淡薄了師生雙方的互動意識。
2.2解決策略
首先,我們應該對教師加強培訓,增強教師的互動意識。教師在有一定互動意識的前提下,也應該向同學傳遞互動意識。只有師生雙方的互動意識建立起來,我們的互動教學方法才能發(fā)揮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邮且粋€雙向進行的活動,只有學生愿意與老師進行認真的配合,才能夠發(fā)揮出這種教學方法的價值。第二,教師應該注意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去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對于故事情節(jié)較強的課文,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小組自主去表現(xiàn)和學習,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來了解不同的人物特點,更深刻地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而對于抒情性較強,語言更為優(yōu)美的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多與學生交流讀后感。第三,教師應該因材施教。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最有效和基礎的方式就是進行提問,教師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可以有效的增強師生之間的話語溝通。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第四,教師應該在互動的形式上進行不斷地創(chuàng)新,豐富師生之間的互動形式。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課堂上很難做到長時間的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反應,多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最后,教師應該樹立“傾聽”意識。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課堂教學逐步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在這種背景下,要想真正的實行互動教學法,教師應該學會多多去傾聽學生們的意見和發(fā)言,這樣才能使得互動教學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3總結
綜上所述,互動教學法不僅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營造輕松自在的學習環(huán)境,還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進而全面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方式實質上實現(xiàn)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雙贏,我們應該意識到這種教學方法的重要作用,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艷.提高互動有效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的問題與建議[J].教師,2015(24):29.
【關鍵詞】語文教學改革 課程結構 現(xiàn)論 靈活教學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與舊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們的語文教學基本上是以教材為中心,按大綱所列知識點進行著機械、單一的教學,把語文課上成了各種各樣的分析課,從詞句分析到層段分析,從中心分析到寫作特點分析,最后導致不少人“無語無文”;教師抱著教參上課,按各種資料輔導,學生的分數(shù)保住了,但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就是無法運用,造成要用的未學,學了的無用,使原來實踐性很強的語文教學失去了應有的活力。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必須從改革課程結構入手,運用現(xiàn)代課堂理論,把原來的必修課(我們平常用教材在教室里所上的課)課時進行壓縮分解,增設讀寫課、賞析課、實踐課,為學生營造、融合提升、擴大學習語文的環(huán)境,讓他們走進廣闊的語文大世界,在實踐中積極主動去探索語言文字的奧秘,在生活中感悟語文的博大精深,使其語文能力得到發(fā)展。
一、必修課奠基,營造語文環(huán)境。
語文學科是基礎課程中的基礎,作為學習生涯的必修課,語文的必修課堂教學必須起到奠基作用。它不僅是學生語文擴展與提高的前提,而且還要為營造語文環(huán)境服務。必修課注重了夸美紐斯的班級授課優(yōu)勢,我們應利用這一優(yōu)勢進行大膽地改革調整,進行減時增效,克服過去花時多,只重教本、效率低下的必修課堂教學?,F(xiàn)在課時減少了,要完成不變或更重的教學任務,只有在課堂效率上下功夫,只有變大干、苦干為巧干、樂干,才能達到目的。在必修課課堂教學中堅持通過教材從語言文字的訓練中夯實學生“雙基”,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到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的方法,同時營造一種充實的語文環(huán)境,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感受語文、學習語文,并形成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
二、讀寫課促學,融合語文環(huán)境。
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一定的寫作能力,在必修課里即使把課文讀得很熟、教得很透,對于全面提高讀寫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使課內外結合起來,通過課外閱讀與寫作鞏固和發(fā)展課堂教學成果,而讀寫課則是保證課外讀寫的有效形式(尤其對農村學生無書籍、無時間、無指導的三無狀況)。要使讀寫課真正起作用,關鍵是學生閱讀書籍資料的建設。在這方面,我著重抓了以下幾點:(1)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閱覽室的圖書資料;(2)組建班級閱讀交流站,讓每個同學選擇一本自己喜愛的課外書籍,學期開始暫借出來,實現(xiàn)資源共享,并建立系列的借、還、管制度,學期結束如數(shù)退還,達到一個同學出一本書,就可享受數(shù)十本書的資源與信息的目的;(3)根據各自家庭實際與書籍愛好類型,自主課外選用。在讀寫課上本著由淺入深,融合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體的原則,教師既可向學生推介內容,也可對閱讀方式方法進行指導,還可與學生一起探討疑難。
三、賞析課冶情,提升語文環(huán)境。
語文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語言文字是表達思想內容的,思想內容蘊含在語言文字之中。賞析課能夠更好地達到“文道統(tǒng)一”讓學生通過賞析品味古典佳作、記憶歷代名言警句,吟誦唐詩、宋詞、元曲,體會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研讀古墨的幽香,欣賞如詩如畫的描繪,嘆服文學、書法藝術的精湛,油然而生美的情感,身臨其境地享受中外古今的精華瑰寶,學生在賞析中審美,受到思想教育,在審美中陶冶情操,認識真、善、美,辨別假、丑、惡,達到提升語文環(huán)境的目的。在實踐中一首綺麗小詩、一段細節(jié)刻畫、一個人物塑造、一則經典故事、一幅漂亮書法,均可讓學生在談感受、發(fā)表見解、吟誦、對話、模仿、辯論、欣賞、交流中陶醉。教師適時給予點撥,讓學生隨文而歌,隨文而泣,感受學語文不僅是一種愛好,而且是一種享受,其中之樂,妙不可言。
四、實踐課激趣,擴大語文環(huán)境。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大語文教育觀強調讓豐富的校(課)內生活和精彩的校(課)外活動相統(tǒng)一,變封閉為開放,解放學生頭腦,讓學生放開手腳在更廣的時空里進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擴大認識語文、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環(huán)境。在教學中可開展以下活動:(1)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說話材料,通過一事一議,小評論員形式闡述自己的觀點與看法。(2)模仿影、視中的角色進行對話、表演訓練。(3)結合學校的校會、主題活動、社會實踐、座談討論等活動進行概貌總結。(4)以接待員、公關員身份向別人介紹學校、家庭、自己的愛好、理想,體驗洽談、交涉、公關的藝術與策略。(5)通過影視和生活接觸學習廣告的設計與制作,并為自己心愛的物品設計廣告方案。(6)針對社會、學校、班級的熱點問題,開展分析調查,舉行論辯,用舉例、列數(shù)以理服人,進行演講比賽,在旁征博引中訓練感情、語調。
五、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它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開發(fā)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學,在任何時候都是雙向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活動方式,是教師發(fā)出信息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是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導和激發(fā)學生有效學習方面,具有獨特的意義和作用。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服務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體系,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學任務,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學中,必須隨著眾多教學因素的發(fā)展變化,靈活運用最優(yōu)化的教學方法。或啟發(fā)學生想象,進行探究式教學;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答,進行合作性教學,啟發(fā)式教學等等。唯有新穎、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新的探求活動,使其永遠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參考文獻】
[1]梁文菊. 關于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