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范文

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

第1篇: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范文

1、探索學科教學規(guī)律,積極開展校本教研   促進教研活動的深化,并通過扎實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質量落到實處。本學期由王辛勤老師和顧軼群老師開展校本培訓;韋軍老師開設蚌埠市高一年級地理教學研討課;陳燦紅老師參加安徽省地理學科“教壇新星”競賽。

2、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組織教學研討    繼續(xù)開展多渠道的教師培訓工作,領會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探索新課程教學中如何提高地理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共同探討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探索新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圍繞韋軍老師和陳燦紅老師的教學公開課預演,共同研究新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結合我校本學期的對外教學開放活動,開展對外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3、理解學業(yè)水平測試,關注09屆高考方案    高中新課程進入復習檢測階段,針對學業(yè)水平測試組織積極的復課工作,由張威、王辛勤、陳燦紅老師共同開發(fā)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學業(yè)水平測試蚌埠鐵中教學資源——復課思路與復課習題(發(fā)表于張威老師博客blog.sina.com.cn/zhangweibbtz);關注2011屆高考方案與復習綱要,及時調整復課計劃,認真組織復課教學。

4、緊抓高三復習研討,做好二輪專題復習   為學習先進高考復習經驗,提高我校高三復習整體質量,積極參加高三復習研討,主動參加本學期在固鎮(zhèn)二中舉行的“2011年地理學科高三復習教學研討會”;校內加強組內交流,分工合作組織專題復習研討,由顧軼群、王辛勤、陳燦紅老師共同開發(fā)高三復課資源;深入教學一線,對高三地理教學進行跟蹤反饋,對三位高三任課教師進行“推門聽課”。

5、持之以恒組織氣象小組活動    繼續(xù)在初一、初二年級進行氣象小組觀測與記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提高地理學習能力。本活動地理組全體組員共同參加,并聘任高繼紅、李晉、韋軍老師為地理氣象活動小組指導教師。

6、教學進度    如本學期組織期終質量監(jiān)測,將按照下列進度進行。

年  級

期末教學進度

七年級

七年級下冊

八年級

八年級下冊

高  一

必修二

高  二

選修模塊:環(huán)境保護 旅游地理

世界地理復習(含地球運動、大氣等自然地理基礎)

7、本學期教研活動安排   本學期教研活動安排如下:

周次

日期

教研活動計劃內容

參加教師

活動地點

召集人

2.21

學期教研工作

教研組長

市教科所

吳岱峰

2.28

選修模塊《環(huán)境保護》教材分析

高二教師

市教科所

吳岱峰

3.6

2011年高考復習研討會

高三教師

固鎮(zhèn)二中

孟慶紀

王  玲

3.13

初中地理教學研討

——七年級單元備課  鄉(xiāng)土地理教學

初中教師

蚌埠五中

沈  紅

3.20

高二年級地理教學研討課——環(huán)境保護

高二教師

蚌埠二中

葉國萍

3.27

市青年教師業(yè)務培訓

1.課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觀摩

2.全國初中地理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介紹

市35歲以下

青年教師

蚌埠實驗

中  學

吳岱峰

匡昌林

4.3

高考專題復習教學研討課

——氣候專題

高三教師及市35歲以下青年教師

蚌埠三中

曹  斌

4.10

XX屆省高中地理學業(yè)考試

復習研討

高二教師

教研組長

蚌埠九中

吳岱峰

葉  峰

十一

4.24

高一年級地理教學研討

——市青年教師業(yè)務培訓研討課

高一教師及市35歲以下青年教師

蚌埠鐵中

韋  軍

十三

5.8

初中地理教學研討

1.八年級教學單元備課

2.學業(yè)考試復習專題

初中教師

蚌埠六中

汪翠華

十四

5.15

高考命題趨勢專題研討

(要求:以校為單位準備近年高考試題分析材料、原創(chuàng)試題一題)

高三教師

蚌埠一中

賀廣明

十五

5.22

校本培訓一

全體老師

會議室一

王辛勤

十六

5.29

校本培訓二

全體老師

第2篇: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范文

關鍵詞:地理學科;學科地位;中學地理;地理知識;地理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5-0369-01

目前的新課程改革在各地開展,作為農村中學的地理教育在這次課改潮流中遇到了頗為尷尬的種種困境。一直以來,地理在中學課程里就是扮演一個飽受輕視的角色:學校不重視,算超課時津貼,地理是"三等公民",不在語數英主科之行列,亦無法與理化享受同等待遇,只因為它一度只進行結業(yè)測試,而無須記入中考成績;學生不重視,在他們的心中,地理無非是將小學常識中的知識講得更詳細些,因此地理也不需要怎樣學習。況且它既抽象,又枯燥,更主要的是對升學并無多大作用,這種急功近利之心理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地理學科成了可有可無、名副其實的"副科"。一些農村中學地理課課時常得不到保障,多的也每周僅兩課時,別無富余。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一窩蜂地將眼光、精力、師資集中于九年級畢業(yè)中考,把其放在關系到學校生死存亡的高度來關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地理、生物:不僅課時得不到保障,而且地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令人擔憂,僅有的少數地理專業(yè)教師大多流向城市初中甚至高中,廣大的農村中學的地理課程則由語文、數學或是其它學科的老師兼任。這些問題的存在,致使農村中學地理教育一直處于滯步不前的松散狀態(tài),這直接影響到高中地理學習,使高中地理教學的任務顯得尤為艱難、繁重。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學科的地位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1.地理學科知識的淡化意識的現狀必須得到改變

要高度重視地理學科的教與學,"教"的施政者是關鍵,施政者的理念必須改變,在思想上要有效構建起地理教學上的"大科"理念。"教"的執(zhí)行者則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消除"地理是副科"的觀念。而作為"學"的廣大群體,除了樹立地理的"主課"觀念學好課本知識外,還要使他們在情感價值觀上,充分的認識到我們人類的共同家園--地球,正面臨著不堪負重這嚴峻的現實。

2.把地理學科列為中考科目

在農村,許多地方都沒有把地理學科列為中考科目范圍,而只是在八年級時進行一次會考,近幾年似乎都淡化了。曾經的高中課堂也多多少少把地理學科邊沿化,基本上只是高一和高三開課,但現在幾乎每所學校都在各年級開設地理課時了,這說明高中是非常重視地理學科的教育。我們初中為了給孩子減少負擔,在九年級時就把地理學科給落掉,這應該是不利于學生將來的發(fā)展。若把地理學科列入中考,不僅能消除家長和學校領導對地理學科的負面看法,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科的熱愛,教師好教,學生也愛學,這樣教學效益質量就會得到大大提高。

3.發(fā)揮地理學科的內在優(yōu)勢

在素質教育發(fā)展的今天,要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各科教學都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理學科也不列外,在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時,教師要勇于結合學生特征來探索。在農村,總體學生的視野不寬,見識很短,然而在課堂中,就要求教師從學生身邊的小事談起,結合當地的地理位置、氣候差異等特征,有秩序有計劃地逐步講到將來在家種植養(yǎng)殖、到上一級學校學習以及出門在外,地理知識對我們將來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教師這樣把地理課堂結合生活實際,發(fā)揮出地理學科的內在優(yōu)勢,不斷增強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意識,促使我們的課堂效益逐步達到最大化。

4.使用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地理學科內容層出不窮,所涉及的知識并不是死記硬背就可以的,需要學生通過圖片、視頻等來結合理解,而傳統(tǒng)教學時間有限,教具比較抽象,讓學生難以理解。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更形象,方便地讓學生靈活理解和掌握。當我們在靈活運用文字、符號、聲音、圖形、動畫和視頻圖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時,從聽覺視覺上加大對學生的刺激,促進其對地理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達到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5.強師生合作與交流

目前,許多地理老師因為受到了學科的不重視影響,反而也不去重視與學生交流和溝通,認為學生不喜歡這科,自己只要把教學大綱完成就算完事。這其實是錯誤的思想,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學生越是不喜歡,我們更應該努力去改變這種現狀,這才是一位盡職盡責的教師體現。因此,作為地理教師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都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合作,互相之間建立起良師益友關系,在學生群體中慢慢灌輸地理學科的價值觀,讓部分學生是先喜歡老師的教學,再演變到喜歡該學科的學習。

6.于律己地上好每一堂課

第3篇: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范文

精選關于熱門地理老師教學工作計劃范文   一、教學指導思想

  高三地理教學要面向高考,在實現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要求的過程中,要以培養(yǎng)能力為主導,考察學生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地理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對所學內容能夠融會貫通,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用所學是知識解決身邊的地理現象,學以致用。

  二、教學要求

  1。教師必備的教材和相關材料。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上、下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選修第一、二冊;初中地理1~4冊(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歷年全國文科綜合試卷以及試卷分析。

  2。教師要不斷研究高考的新變化和發(fā)展趨勢,深刻理解考試大綱內容和含義,認真學習試題分析,研究高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學不偏離高考的要求。

  3。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加強教學基本功的鍛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水平。多渠道的獲取知識,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以適應教育教學此文轉自發(fā)展的需要,同時為本校的高三地理教學創(chuàng)出佳績。

  4。教師要用現有了課件資源和課堂背投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的密度,要求及時效率和長效效率相結合。

  三、各階段復習要求

  全學期的高三復習分為兩個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時間安排、知識內容、指導思想、目標要求。

  第一階段:

  時間安排:開學——第一學期期中

  指導思想:明確高考要求,進入復習狀態(tài),強調基礎知識的復習

  教學任務:地圖知識、中國地理(與高中地理選修二相結合)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注意教學重點是基礎知識的落實,明確單元知識體系、認識知識點間內在關系,避免將知識點零碎的羅列給學生。

  目標要求:落實區(qū)域位置、掌握區(qū)域特征,學會用綜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和區(qū)域差異。學會找出事物共性和差異性的方法,以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

  第二階段:

  時間安排:第一學期期中——第一學期期末

  指導思想:以自然地理的全面復習為主。在某一區(qū)域范圍的基礎上,會進行相關的自然、人文相關知識的綜合復習。明確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人類發(fā)展的關系和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這兩大核心問題是本階段復習的主線。在系統(tǒng)復習、落實基礎同時,強調對基本原理、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和運用,適當強調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綱舉目張。

  教學任務: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的復習。

  目標要求:強調對基本原理、基本規(guī)律的學習和落實,各校自命題的階段檢測以檢測基礎知識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

  精選關于熱門地理老師教學工作計劃范文

  學生情況簡析

  八年級(1)班學生總人數為xx人,學生基礎不扎實。學生經過七年級的地理學習,三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閱讀地圖并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規(guī)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上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八(1)個班成績較理想,八(2)、(3)班成績很糟糕。由于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要分層次地進行教學,爭取通過本學期的教學,讓學生和。

  本學期使用教材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jié)《遼闊的疆域》。第二節(jié)《眾多的人口》第三節(jié)《多民族大家庭》.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地勢和地形》。第二節(jié)《氣候多樣,季節(jié)顯著》第三節(jié)《河流與湖泊》。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三節(jié)《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第二節(jié)《土地資源》第三節(jié)《水資源》

  第三章《中國的經濟發(fā)展》

  第一節(jié)《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第二節(jié)《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第三節(jié)《工業(yè)的分布于發(fā)展》。

  本學期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

  本學期教學任務: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

  2、認真完成學校所安排的教學任務。

  3、讓學生了解中國地理概況,加強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合空間想象能力。

  4、成績: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試中爭取提高有勝率和及格率。

  方法與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5、每次月度考試后,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fā)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6、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互聯網網絡資源,精選優(yōu)質教案,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真正提高地理教學水平。

  精選關于熱門地理老師教學工作計劃范文

  一、學生基本情況

  通過綜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試成績,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學水平,搞好復習,提高地理教學實效性,特制訂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必須緊抓地理教材、地理課程標準、注重雙基教學,構建地理主干知識框架和網絡,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關注社會和生活。處理好自然、人文和區(qū)域地理之間的關系,熱點問題應體現地理學的應用功能與社會價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圖表、文字信息的分析應用能力。教學中應突出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qū)域性。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評價、歸納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鉆研教材、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試題

  要認真鉆研教材和考試說明,研究20xx—20xx年高考題,要不斷研究高考的新變化和發(fā)展趨勢,深刻理解考試大綱內容和含義,認真學習試題分析,研究高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學不偏離高考的要求。重視每次考試對試題的分析,根據存在問題有針對性的講評試卷或調整教學策略。

  2、抓好“雙基”把握好教學導向

  在高三的備考中,教師的復習不能帶有僥幸的心理去猜題、押題,一定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立足于“雙基”,從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讀圖、地理過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觀念、地理能力、地理規(guī)律,要強調地理特征的空間性。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做到萬無一失。為此,應重視地理原理的教學,并重點抓住以下幾方面:一是夯實基礎識,到邊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構和完善學科主干知識體系;三是對重點知識形成專題,挖掘知識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強化規(guī)律(過程)和方法,重視聯系和運用。

  3、強化地理圖表的學習

  空間性是地理學科區(qū)分于其他學科的最主要特點。地理高考題可以說是“無圖表不成題”,從客觀性試題到主觀性試題,均以圖表為信息加以命題,可以說學生從地理圖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敗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時復習,應以課本中原圖為基礎,熟練判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和地形剖面圖,并能在地圖上填繪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區(qū);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統(tǒng)計資料和圖表等,并能根據要求繪制簡單的地理圖表,教學中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等類型的綜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養(yǎng)

  知識在于積累,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潛移默化地、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和素養(yǎng)、地理靈感以及地理能力,強調對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斷、推理、歸納、應用,突出考查考生獲取圖表信息的能力,遷移整合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比較、分析、評價地理事物和現象,描述、闡釋事物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5、加強案例教學,訓練學生解題思路和答題的技巧

  從高考試題反思我們的常規(guī)教學,教與學都必須注重方法。這方法就是要做到選取典例,通過案例式學法或教法,舉一反三,形成能力。實施案例教學,教會學生以不變應萬變。訓練學生進行學科術語規(guī)范、條理清楚、突出關鍵詞、邏輯嚴密的表述。

  6、關注社會、關注時政熱點和焦點

  引導學生關注當今人類生存和發(fā)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關注社會發(fā)展和我國國情。如: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溫室效應與臭氧空洞、氣象災害與自然災害、外來物種入侵、南水

  北調、能源問題、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及流域的綜合治理、產業(yè)結構調整、循環(huán)經濟、節(jié)約型社會、三農問題、東北工業(yè)基地的振興、中部崛起、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等等,地理學科的時代性強,在日常教學和訓練中應以反映現實和熱點的“新材料、新情境”為載體,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素養(yǎng),以體現培養(yǎng)學生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價值。

  7、訓練學生用學科術語規(guī)范答題

  從這幾年的高考閱卷和試題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審題不到位、答題沒有要點也是導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準確審題、規(guī)范表述、嚴謹答題的能力是高三一開始復習我們做老師就必須有意識的培養(yǎng),要盡可能將失誤減少到最低。

第4篇: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范文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興趣首先要糾正學生對地理學科偏激或模糊的認識。地理不是死記硬背“本本知識”,而是要掌握對將來生活和生存都有用的、可以提高生活質量的知識和能力。教師可通過各種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努力給他們上好人生的第一堂地理課。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材第一課是《與同學們談地理》,有些地理教師將這節(jié)課一帶而過,甚至不上。因為在這些教師的觀念里,這一課教材沒有要考的內容。但筆者每年上這節(jié)課時都是做最精心的準備,結合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采用媒體手段呈現大量實例,力求教出精彩,點燃學生地理興趣的火花。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了,構建地理高效課堂才有可能!

二、彰顯地圖的教學功能

“地理不看圖,越學越糊涂!”一些不理解地理學科特點的學生就是不喜歡看地圖,甚至把地理當作語文來學,只注重教材里的文字而忽視地圖的重要作用,這是地理學習低效的根源之一。筆者在七年級學生剛接觸地理時就旗幟鮮明地給他們提出“地圖上的旅行”計劃:當你在每天晚上做好語數外作業(yè)后,或者做這些作業(yè)感到厭倦的時候,請你拿出地圖冊,在世界政治地圖、中國地圖上做個“紙上旅行”?,F實中我們很難做到行萬里路,但在地圖上卻可以輕松實現。你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專題去定向旅游;也可以漫無目的地去自在漫游。筆者還為學生這種“地圖上的旅行”寫了一則有趣的廣告詞:“每天圖上五分鐘,地理學習真輕松!”很多學生在做了一段時間“地圖上的旅行”后,就不再滿足教材上的地圖了,便自覺買了《世界地圖冊》、《中國地圖冊》去看。這不就是我們所期待的嗎?筆者進而在地理課堂教學中以圖導文、圖文結合、文隨圖行,為構建地理高效課堂起到了保證作用。

三、挖掘教材里的探究資源

地理課堂低效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教師講得過多,學生探究得太少。學生在被動接受中,形成壓抑的學習情緒,影響了課堂學習的效率。因此,要改變目前地理課程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側重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F行地理教材充滿了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的資源,需要我們慧眼挖掘并合理利用,就能讓學生積極地去探究,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材《地球和地球儀》的活動中指導學生利用乒乓球、鐵絲、膠布、橡皮泥等制作地球儀,《地圖》的活動中指導學生用泡沫或者橡皮泥制作等高線地形模型,八年級下冊教材《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活動中讓學生探究“古城在發(fā)展過程中面臨著如何有效保護的問題”等。筆者在讓學生制作等高線地形模型的時候,把教材中提到的泡沫、橡皮泥材料改成了不要學生花一分錢的家鄉(xiāng)常見的黑粘土,學生們探究得很有興致。教師巧用教材里這些活動資源,不僅能讓學生投入地學習,而且在具體活動探究中提高了他們的地理學習效率。

四、張揚有活力的學風

第5篇: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范文

關鍵詞:注重;地理學科特色;構建;高效;復習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13-0032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成為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重要課題。

本學年我們八年級地理教學面臨最緊迫的任務是迎接地理學業(yè)水平考試。下面結合我校在教學中的探索、學習以及自己的實踐,筆者談談在復習過程中構建“高效地理復習課堂”的幾點做法:

一、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

《地理課程標準》是我們教學的標準,同時也是學業(yè)考試出題的標準,因此課程標準成為我們把握復習和考試方向的標尺。每一位地理教師都應認真研讀,特別是要對課標的“課程內容”部分進行細細斟酌和推敲,對于所必須達到的要求進行梳理,對部分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和歸納。

新學期開始,我們備課組在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我們地理學科特點及課時安排,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整個復習分為三個階段:4月下旬完成一輪復習,夯實基礎;5月下旬完成二輪復習,實現專題突破;學考前完成第三輪復習,進行強化模擬訓練,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二、明確各階段復習重點,完成各階段復習目標

第一階段:立足教材,重視基礎。課本是積累知識、訓練能力的根基和依據,在復習的第一階段,立足教材,按照教材的先后順序逐章復習,強化基礎知識的復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這是對課本的一次全面的掃描。

這一階段的復習目標一是夯實基礎知識,到邊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構和完善學科主干知識體系。地理基礎知識有點多面廣、比較瑣碎的特點,這階段的復習是整個地理復習過程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這一階段的復習,能讓學生較好地把握教材的基本內容,對整個教材的知識體系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各章節(jié)我們重點抓“知識體系、主要圖表、基礎知識點及應用”三方面內容,分別進行系統(tǒng)、全面而又認真地梳理。哪些知識點需要梳理、每個圖表需要學生掌握哪些知識、每一個知識點包含哪些內容等,都要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我市中考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

這一階段的復習主要選用復習資料《世紀金榜》,每個單元都包括四個部分:1. 圖文梳理,2. 核心要點突破,3. 中考真題體驗,4. 綜合檢測。課堂環(huán)節(jié)基本上這樣設計:第一環(huán)節(jié):基礎知識――對應知識梳理――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第二環(huán)節(jié):精講點撥――對應核心要點突破,第三環(huán)節(jié):檢測提升――對應的是中考真題體驗與綜合檢測。每節(jié)課的最后都要有精心創(chuàng)編的習題或選擇的最新模擬題,但一定要是精心準備的,不可貪多,也不可以沒有思考性。

第二階段:專題突破、講究實效。我們在復習中設計了以下幾個專題:一是認識地理的方式――地圖;二是地形、氣候、河流;三是工業(yè)、農業(yè)、交通;四是民族、文化、旅游;五是人口、資源、環(huán)境;六是地理中的數學――計算題專項訓練;七是世界區(qū)域的趣味專題;八是中國區(qū)域的藝術專題;九是地理眼觀天下――時政熱點匯總等九大復習專題。

復習的目標是專題梳理,整合遷移;縱橫聯系,適度綜合;優(yōu)化訓練,提高能力。通過切塊專題復習,進一步使學生明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間變化的規(guī)律。專題復習將知識進一步整合,幫助學生構建完整清晰的知識框架。

第三階段:學考模擬,規(guī)范提升。本階段的目標是題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點,堵漏補缺;模擬訓練,規(guī)范提高。通過適當的模擬試題訓練,進行查缺補漏,提升學生的應考能力。

三、突出地理學科特色,突出地圖在復習中的作用

地圖是地理重要的知識載體,地圖集地理知識、原理和規(guī)律于一身,掌握了地圖就等于把握了地理的脈絡。地圖既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初中地理學習的重要內容,在學業(yè)考試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讀圖、析圖是地理學科的基本技能,也是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在復習中,我們充分利用地圖來復習,依托重要的地圖(教材、地圖冊)和典型試題,結合身邊的地理、家鄉(xiāng)的地理,把重要的知識、原理和規(guī)律講清講透,讓地圖會說話,加強學生的形象記憶,讓學生形成內容豐富的“腦圖”??梢宰寣W生到講臺指圖、說圖、析圖,加強圖文轉化訓練,教師從中啟發(fā)引導和點撥歸納,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利用地圖教學還可以增加課堂的系統(tǒng)性和趣味性,改變復習乏味單調的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我們地理學科的親和力。比如在復習世界人口分布、人種、語言、宗教時,本部分知識點很多,內容瑣碎,在精講點撥環(huán)節(jié),筆者對世界各大洲的人種、語言、宗教情況進行了整合,使瑣碎的內容條理化,簡練了很多,也讓學生對本部分內容從大洲或地區(qū)的層面上有了整體的把握。如北美洲,以白色人種為主,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黃色人種,語言以英語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再如在西亞和北非部分:白色人種、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簡稱“白阿姨”,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

還有復習美國農業(yè)地區(qū)專門化部分時,各農業(yè)區(qū)、帶的分布是難點,可以對照圖用口訣來“北畜南棉西灌溉,中間夾著玉米帶,玉米兩邊種小麥”就好記多了。

我們讓每位學生都設立專門地圖本,每周都有繪圖任務,開學第一周畫“山谷山脊圖”,第二周是“大洲和大洋分布圖”,包括東西半球各大洲大洋分布圖和南北半球大洲大洋分布圖。第三周是“世界人口、人種分布圖”,每周都有做圖任務,將復習知識點落實到圖上去,學生自己畫的圖,讀起來更親切,復習效果更好。

四、認真分析上年度學業(yè)考試情況,完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 上學年學業(yè)考試試題特點:(1)考查面廣泛,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視考查基礎,范圍廣;(2)強化(下轉第36頁)(上接第32頁)了對讀圖能力的考查,去年學考共32題,有圖題20個,26幅地圖,無考圖題12個,但很大部分無圖題也是無圖考圖;(3)緊密聯系實際,緊扣時代熱點問題,體現了試題突出的實用性、前瞻性和實效性。

2. 學業(yè)考試考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有:基礎掌握不牢、讀圖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審題不嚴,答非所問;思路不全面,推理不嚴密;答題不規(guī)范,表述不準確,錯別字較多等問題。

對于以上問題,都需要在復習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對于雙基部分要在復習和檢測過程中進行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強化記憶;對于答題技巧和答題規(guī)范的問題,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讀懂題意,按照要求作答,規(guī)范答題,注意使用地理術語,表述有條理,作答有層次,這些要在課堂檢測和學考模擬測試及講評中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

第6篇: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范文

一、 宏觀調控――未雨綢繆,做好長遠規(guī)劃,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因為中考地理內容多,容量大、任務重,為確保優(yōu)質高效完成教學目標,所以在學生入學七年級之初就制定好初中階段整個的教學規(guī)劃,合理安排新課與復習時間,即新課和全部教材及每冊書復習完所需時間,能按時甚至提前完成學習任務,并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為后期的復習夯實基礎、贏得時間。

對每一階段的復習,都要統(tǒng)籌兼顧,既要做好本階段的復習以及查漏補缺工作還要考慮其他學科的各種級別的考試以及其他突發(fā)事件所占用的時間。本著“緊前不緊后”的原則,我們合理地安排好新授課和復習備考的時間,從而能夠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優(yōu)質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

在復習時,制定好合理的、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并提前向學生明確周復習計劃甚至每天的復習計劃,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主動自覺配合老師,做到教與學同步,發(fā)揮師生共振的功效。

在后期不到兩個月的總復習時間里,對復習的內容和任務以及時間的分配更是做到心中有數,每個階段的復習要達到什么目標、做什么、怎么做、選用何種資料,對學生進行哪些技能的訓練,如何引領學生打破復習瓶頸甚至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的心理輔導,復習前都做了一個翔實的統(tǒng)籌規(guī)劃。

二、 優(yōu)化課堂――因地制宜,活化教學策略,建立高效優(yōu)質的課堂結構。

由于歷史原因和客觀原因導致學生地理基礎差,學習地理興趣不濃,大部分學生不太重視地理學習,這種情緒自然會影響到地理課堂的順利開展。因此,因地制宜,活化教學策略,建立高效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是地理教學的必由之路。

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轉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觀念,逐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出明確要求:希望每個學生能有個好的開始并能夠從行動上持之以恒;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親和力,感染學生愛屋及烏;在“嚴而親”原則下,提出具體的要求,如安靜、獨立、專心等。

教學中靈活處理教學內容。緊密結合最新的時事地理熱點,體現地理的時代感。緊密結合生活化地理,體現地理的實用性和“學習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緊密結合地理圖表,體現地理的直觀性和空間分布特點。

將時事熱點問題,相機融入到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樹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情懷,增強對環(huán)境、資源的保護意識,提高人文關懷的修養(yǎng)以及對生命的熱愛。

通過結合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氣候,引導學生理解“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引領學生跳出課堂,感受地理,運用地理知識。

優(yōu)化課堂結構,向課堂要質量,就必須打破傳統(tǒng)復習課的框架,充分運用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人的認知規(guī)律:感知――理解――運用,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可以將地理復習課堂分為以下三個步驟:① 喚醒――定向自讀自測;② 熱身――調動多種感官參與課堂學習;③ 回憶再現――知識的整合與運用。這幾個步驟既遵循人的認知規(guī)律又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從而切實地提高課堂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增大知識容量和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進而不斷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科知識的掌握、理解和運用能力。

三、 扣綱務本――研讀《課程標準》和《中考說明》,立足教材,構建主次分明的知識體系,形成脈絡清晰的知識網絡,達成有的放矢的復習目標。

課標和說明是復習的指揮棒,規(guī)定了對教材知識的考查要求,因此必須分清哪些屬于識記,哪些屬于理解,哪些屬于運用,要在復習中找準知識的定位。這樣復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立足教材,善于總結,理清知識結構層次,形成脈絡清晰的知識網絡,實現由知識的積累到活用知識能力的提升。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共分三個部分,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縱觀整個教材內容,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間分布狀況,一些重要的地名、數據應當牢固記憶,并能落實到圖上,例如東西半球的界線,經度等。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物質特點、成因,分布和變化規(guī)律為重點和難點。運用所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科學觀點來說明、描述、識別地理事物,尤其在基本技能方面,應教會學生注重收集和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獲取地理知識,分析解決一定地理問題的能力。例如,印度和我國有什么相似之處,印度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對我國有什么值得借鑒的地方?既分析特征,又要綜合考慮。只有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去聯系實際。在“博識”的基礎上實現“活用”的提升。

四、 有效訓練――精選教輔資料,精編復習練習,培養(yǎng)多角度地理思維習慣,規(guī)范答題要求,提高答題技巧,實現中考既定目標。

仔細分析近年來的地理中考試卷,廣泛搜集中考信息、關注中考考查動向。選擇一些合適的、編寫水平較高的教輔資料供學生自學和練習。必要的練習可以促進知識形成和轉換,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考點知識的印象和理解,使知識得以消化和鞏固。要編制內容新穎、覆蓋面廣、設問巧、質量高、具有典型性的試題進行必要的訓練。訓練時必須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學生解題的速度和準確度;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善于對一個材料、同一個知識點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思考全面把握的思維習慣;注意答題技巧。

第7篇: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范文

一、河南省中學地理教育存在的問題

從學科課程設置、教育思想和觀念、教學手段和方法與教育評價模式等幾個方面來考察和評價,目前河南省中學地理教育狀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中學地理課程設置不合理

前人將地理學研究的對象圈定為“人地關系”,研究方法大多以定性為主,研究過程也大多以文字來描述,因此地理學堪稱一門描述性科學。正因為這樣,中學一直將地理學科歸入文科類,而正是這一錯誤的歸類,給地理學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多障礙。眾所周知,高等師范院校的地理學科屬理科。近年來的科技進步也要求地理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文科學生對此要求顯然難以達到,因為他們中有的數理基礎相對較差,不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部分院校為了照顧文科來源的學生,不得不將該專業(yè)的教學要求整體降低,其結果必然使部分學生難以成才,難以適應信息時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初中只有七年級和八年級開設地理課,九年級沒有地理課,河南省中招考試又不考地理,結果教師、學生及家長都不重視地理課,致使大部分學生的地理知識貧乏,這也嚴重影響了高中地理的教學。

2.教育思想觀念落后

中學地理教育思想和觀念落后,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中考取消地理課造成的社會不重視、家長不重視、學生不重視和教師不重視的外部環(huán)境所致,地理教育處于應付、地理教育改革處于觀望等待的狀態(tài)。其次是因為應試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這一觀念在中學地理教育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地理教育被“濃縮”成為“填鴨式”的地理知識講授和學習,完整的地理教育被肢解得支離破碎。最后是因為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依然存在。實踐性是地理學科的基本特點之一,但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實踐與應用”成為地理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如判斷方向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不少教師講課時僅利用經緯網地圖從理論上講述,而不是帶學生到野外利用自然要素和人文景觀去判讀,以致鬧出了學生在野外分不清東西南北的笑話。

3.教學模式、手段和方法落后

目前,一些中學地理教育仍采用以課堂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這與討論式、啟發(fā)式和探究式等課堂教學模式大相徑庭。此外,作為地理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第二課堂,如實驗、觀察和野外考察等也被作為細微末節(jié)予以舍棄。目前,在一些中學,地理教育所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主要還是“粉筆+黑板”,這與地理學飛速發(fā)展、“3S”技術廣泛應用的狀況相去甚遠。

4.教育評價方式單一

目前,教育評價標準仍以掌握知識的多少為尺度,評價的指標是分數,評價的方法是考試,因此就形成了教師講教材、學生背教材、考試考教材的怪圈。況且現在中招考試不考地理,教學唯一的“指揮棒”也沒有了,這導致中學地理課在一些學校形同虛設,中學地理教育很不理想。

二、河南省中學地理教育發(fā)展的對策研究

要解決上述問題,教材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是基礎,轉變教育觀念是前提,搞好課堂教學改革是中心,狠抓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

1.調整中學地理課程設置與抓好教材創(chuàng)新

河南教育主管部門應適時將中學地理學科進行調整,考慮將地理學科歸入理科范疇,高考中的地理科目也應相應地劃入理科考試范圍,中招考試應加上地理科目。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主題,也已經成為我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作為21世紀現代社會的中學生,應該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應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構建地理教材的框架,使教材具有鮮明的素質教育方向。

2.加強野外調查與考察

現代課程論認為,課程教學不應再被局限在教室(或實驗室)的空間范圍內,其內容也應向書本以外更廣闊的領域拓展。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出課本了解自然、社會,增強其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地理野外調查、考察等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延伸和補充,是搞好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能力不可或缺的活動。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的不同,積極組織各種類型的課外活動。通過走出課堂,讓學生把從課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社會生產實踐,并從社會生產實踐中去發(fā)現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目的。

3.改變知識傳播的媒體

21世紀地理教材不再是紙質媒體一統(tǒng)天下。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水平的提高和互聯網的發(fā)展,容量大、界面活的電子教材將更多地走進課堂,多媒體教學技術將逐漸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學手段,互聯網將成為地理教學不斷更新的資料庫和數據庫。同時互聯網也是我們進行網上思想和學術交流的工具,是地理教育工作者進行國際、國內合作的工具。新的傳播媒體因其主要以圖像和聲音的形式傳遞信息,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容易,但這對地理教師的計算機水平和網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省是個人口大省,還不太富裕,傳播媒體配置應逐步開展,不應操之過急。

4.推廣“問題中心式”教學

21世紀的地理課堂教學不應再是教師“講”和學生“學”的單一形式,應積極提倡和推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問題中心式”教學形式。師生互動、雙向交流和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理想課堂教學模式,“問題中心式”教學能較好地實現這一目標。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的“講”和“教”日趨減少,而教師作為領航者、組織者的作用日漸增強。教師針對某個問題提出思路,然后由學生討論、回答甚至總結,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學科教育面向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性。

第8篇: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范文

一、樹立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對每個公民都是必要的

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指不同尺度地區(qū),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社會經濟同人口、資源、環(huán)境之間保持和諧、高效、優(yōu)化、有序地發(fā)展,即確保其經濟和社會獲得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的同時,謀求地區(qū)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資源得到合理開發(fā)利用、生態(tài)環(huán)境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人口的數量和質量是實現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資源是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是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資源的永續(xù)利用是區(qū)域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境是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條件。環(huán)境惡化會降低人類的生活質量,妨礙資源利用,影響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因而環(huán)境的好壞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與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分水嶺。經濟是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內容,只有經濟發(fā)展才能使人們擺脫貧困,為環(huán)境保護和資源開發(fā)提供資金和技術,是實現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前提,也是最高目標。作為一個現代公民,必須樹立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觀,而初中地理教學必須承擔好這一任務和使命。

二、初中地理教學要為學生樹立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

地理學科的特點正是以區(qū)域為基礎,把區(qū)域研究作為學科研究的陣地。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地理教材體現了地理學科特點,教材中列舉的關于資源、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各種事實,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是必要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點出發(fā),提示學生正確認識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社會發(fā)展、經濟發(fā)展的相互關系。實現區(qū)域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會出現一些新問題,例如當前我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面臨著人口多、資源相對短缺、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可以采取探究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分組討論,查資料、闡述自己的觀點。在探究中,學生理解、接受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增強參與意識、參與能力,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理念。為此,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樹立以下觀點:①人是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人口的適度增長和人口素質的提高同時進行;②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只有對資源進行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才能使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③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保證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前提;④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是保證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使經濟增長與環(huán)境保護協調發(fā)展。

三、在探究式教學中讓學生建構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初中地理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教育教學內容。如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50頁活動1:認識黃河憂患的形成及治理措施;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90頁活動:結合本課內容,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話題,采用你喜歡的表達形式,說明自己的看法:經濟發(fā)展與我身邊環(huán)境的變化。通過探究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教育教學,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地建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1. 精心設計問題,探究解決的辦法。

初中地理教材把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當代社會和地理學研究主題作為貫穿全教材的主題思想,并以大量的篇幅和圖片描述社會、經濟、生態(tài)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緊緊圍繞這一主題開展教學,采取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從而達到建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教學目標。如在教學“以河流為生命線的地區(qū)――長江沿江地帶”的內容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并由學生探究、解決問題:

①長江沿江城市是憑借什么發(fā)展起來的?(是憑借便利的河運和豐富的水資源發(fā)展起來的。)②長江沿江地帶開發(fā)遇到了哪些問題?(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洪澇災害頻發(fā),水污染嚴重,形成酸雨。)③這些問題對長江沿江城市的發(fā)展有何危害?(河道淤塞,通航能力下降;江河湖泊淤積,加劇洪水災害,使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受破壞。)④產生這些問題的人為原因有哪些?(毀林開荒、陡坡墾殖、圍湖造地、工礦企業(yè)大量排放污水和廢氣。)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請?zhí)岢鰧Σ摺?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加強河流整治、加強保護長江的立法工作、工礦企業(yè)的污水和廢氣要經處理達到排放標準才能排放、制定水資源與環(huán)境規(guī)劃。)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探究, 學生就理解了環(huán)境保護與當地人民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密切關系。

2. 開展實踐活動,鞏固學生的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和探究問題,感受生活,體驗真知發(fā)現的過程,有助于鞏固學生的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環(huán)境問題是地理學科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教材中用大量篇幅介紹了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也有正反的事例。但“紙上得來終覺淺”,通過對當地環(huán)境的實地考察,可以加深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在廣西防城港市,因為工業(yè)的發(fā)展、城市規(guī)模的擴大、人口的增加,環(huán)境問題已慢慢影響到了當地人的生活。學習了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后,我組織學生深入到一些工廠企業(yè)進行調查,將有污染的情況記錄下來,并要求學生寫出治理建議。防城港市海灘常見的紅樹林,對海岸有重要的保護作用,我要求學生上網查閱紅樹林的資料,了解紅樹林的作用,然后開展一次種植紅樹林的活動。學生通過參與活動,明白了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而且能夠自己行動起來,為環(huán)境保護吶喊,并親自參與到環(huán)境保護之中,學生的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從而牢固樹立了起來。

3. 聯系鄉(xiāng)土地理教學,增強和發(fā)展學生的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地理是一門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在教學中,讓學生學好地理知識的同時,加強與鄉(xiāng)土教材的聯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區(qū)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可以聯系鄉(xiāng)土內容,從而讓學生學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教學“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qū)――西雙版納”的內容時,由學生分組歸納出西雙版納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有利條件有哪些,是否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論。為了讓旅游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深入學生的世界觀中, 讓學生對自己家鄉(xiāng)廣西防城港的旅游進行探究。全班共分五組進行了專題探究,即“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多彩的自然風光”、“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京族文化”、“宏偉的工程建設”。五個小組確定的專題探究的內容如下:

①“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包括沿邊沿海(0號界碑、東興國門、越南出境游)、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的主要城市、西南門戶。②“多彩的自然風光”主要包括“上山”――十萬大山,“下海”――大平坡(白浪灘)、金灘、怪石灘等,“漂流”――九龍?zhí)?、野人谷等。③“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各種海產品、特色農作物、水果、紅樹林等。④“獨特的京族文化”包括京族的生產活動(捕魚)、建筑、民族風情(服飾、婚喪、節(jié)日、樂器)、歷史故事、歌賦等。⑤“宏偉的工程建設”包括廣西防城港港口、興港大道、北部灣廣場、鋼鐵和核電基地、大海糧油公司等。

找出以上可作為旅游的資源后,讓每個小組搜集資料后制作演示文稿,并寫一份發(fā)展防城港旅游的計劃書。這種探究性的實踐活動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9篇:八年級地理學科計劃范文

呼倫貝爾市從2012年開始地理是中考必考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知識點多、知識面廣。

2地理概念、地理規(guī)律需要理解。

3地理繪圖的方法及看圖方法需要掌握。

4會應用地理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生產實際問題等。

針對地理學科的這些特點,怎樣確定復習方向、方法,進行高效復習呢?下面就以下幾方面談談中考地理備考的建議。

明確中考地理命題的趨向縱觀近兩年中考地理試題,可以發(fā)現中考地理命題切實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育功能,題目結合具體問題,創(chuàng)設生活式的地理情境,重在考查同學們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考查同學們運用地理概念,分析解決生活、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特別注重地理綜合分析試題的考查,預計2014年中考,考查同學們對地理綜合試題分析能力的題目仍將是地理試題的一大特色。采用三輪復習法,螺旋提升、決勝中考明確中考地理命題的特點和趨向后,在中考復習前應詢問老師復習目的和計劃,在此基礎上制定自己的復習方法和計劃。中考地理復習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即"緊扣課本,夯實基礎--專題復習,優(yōu)化網絡--仿真模擬,體驗中考"的三輪復習法。復習時制定的計劃要對每一輪的時間分配和要完成的任務都有嚴格、細致的安排

1.認真學習、深入研究《2012呼倫貝爾市初中畢業(yè)中考地理考試標準》。2012年的八年級地理中考,其結構與方式為: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試卷滿分為60分。考試限定時間為60分鐘。

試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第Ⅰ卷上不寫答案。第Ⅱ卷包括第Ⅰ卷答案欄和綜合題,所有的答案寫在第Ⅱ卷上對應的空白處。

試卷難度值0.75,基礎題、中檔題和坡度題的比為7:2:1。

各類題型占分比例為:

1、單項選擇題40%

2、是非判斷題10%

3、綜合題50%。對周圍環(huán)境和世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是否具有正確的態(tài)度;對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等問題,是否具有正確的認識。

《初中畢業(yè)中考地理考試標準》相比較,有較大的變化。一是題型方面,增加了是非判斷題。二是考試內容方面的調整,今年在宜昌市有兩種不同的地理版本教材的使用。為了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嚴格遵循新的地理課程標準,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或復習時,要加強人教阪與湘教版交*內容、鄉(xiāng)土教材、時政熱點的教學,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加強近2年八年級地理中考試卷中交*部分的復習。地球與地圖部分,重點復習考試內容標準中的世界地理部分,重點復習考試內容標準中的中國地理部分,重點復習考試內容標準。要加強地理中考說明中的專題復習訓練,尤其是選擇題部分一定要落到實處。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過的神圣領土,教師可根據教材上臺灣的相關內容并結合經緯網方面的相關知識要點進行教學或復習。為了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要求學生學會讀交通圖,注意重要的鐵路樞紐,會選擇正確的交通運輸方式,學會讀列車表等。同時,為了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還可以加強對"農業(yè)"相關內容的教學和專題復習。

2.地理復習課應富有綜合性、針對性、新穎性。

各個階段的復習課都非常重要,它是幫助學生全面地、系統(tǒng)地鞏固所學地理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這樣,不僅不能得到良好的復習效果,而且會把復習課變成一種枯燥乏味的過程。因此,我們必須改革這種復習方法,精心設計、避免雷同,使每節(jié)復習課不僅具有綜合性、針對性,而且富有新穎性,把復習課變成一種"活動"從而不斷提高復習課的效率。該記憶的還是要記憶,比如河流的一些重要知識點。

3.地理復習要注意"三輪復習法"。

第一輪:緊扣教材,夯實基礎,讀、劃先行--"思維描圖法"。

首先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讀教材,然后分段精讀。精讀,對教材的內容要求做到讀、劃并行,以進一步加深印象,為正確運用地理語言解答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然后動手列出章節(jié)知識結構。與讀劃教材同步并行的則是配合教材內容,進行"思維描圖"的練習,以樹立正確的地理空間概念、地理分布規(guī)律以及地理事物具體的空間輪廓。

思維描圖就是把抽象思維和動手繪圖結合起來的方法。邊想邊描,使想象中的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空間分布規(guī)律同地圖結合起來,這樣使地理概念和地理空間分布規(guī)律更清楚、更明白,使地圖知識更牢固,杜絕"地名搬家和地理規(guī)律錯位"現象的發(fā)生。第一輪復習就要依據教材,落實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

第二輪:專題復習,優(yōu)化網絡,填、寫結合--"地理事物定位法"。

通過第一步的復習,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識、地理規(guī)律和相關的地圖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間、都有一定的分布規(guī)律這一特點,對地理事物及規(guī)律進行定位。具體做法是:準備一張空白地圖,把有關地理事物,如山脈、河流、自然帶、交通城市礦產等,按位置、比例,分別"定位"到空白地圖上,把眾多的地理事物歸納為一圖,使地理事物或規(guī)律更加一目了然,達到圖形合一,從而使學生的知識水平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起到深化和鞏固地理知識的作用。用此法還可以把不同章節(jié)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對地理教材越學越薄,越學越少,概念、規(guī)律清楚,內容熟悉的目的。

第三輪:仿真模擬,體驗中考,練、測并重--"對比強化記憶法"。

通過讀、描、劃、寫填等一系列動手、動腦的復習活動,在熟練掌握地理教材的"雙基"內容的基礎上,就應通過適當練習來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綜合地理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規(guī)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辨證關系,學會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識或規(guī)律分析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要適當做一些目的性練習、測試,以了解知識掌握的情況,對有疑問的題目與同學進行討論,通過這種討論,使學生弄懂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