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治理水平范文

社會治理水平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治理水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治理水平

第1篇:社會治理水平范文

關鍵詞:社會綜合治稅;稅源管理;信息管稅;信息共享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30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08-67-02

稅收來源于經濟,具體而言,稅收來源于稅源。稅源管理是稅收征管的基礎,稅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影響著征收管理和稅務稽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厘清稅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造成稅源管理無法深入開展的原因,并研究解決之道對提高稅收征管工作的效率十分必要。

一、稅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稅源管理體系建設不夠健全?,F階段,稅源管理主要體現在管理員承擔戶籍管理、發(fā)票管理、欠稅管理、減免稅管理等簡單工作上。而在稅收分析和納稅評估工作上,依然存在著稅收分析思路單一、納稅評估能力不高等問題。完整、連續(xù)、系統(tǒng)的稅源管理運行機制尚未形成,稅源管理體系建設不夠健全。

(二)稅源分類管理標準難以制定。稅源分類管理是根據稅源管理的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制定不同標準,有針對性地采取分類管理措施,對稅源實行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稅源管理活動效能的一種管理措施。從現行稅源結構情況看,由于經濟發(fā)展、行業(yè)分布、管理手段等在不同地區(qū)存在一定的差別,稅源結構也呈現多樣性、復雜性的特點,使得稅源分類管理難以準確制定統(tǒng)一、全面的劃分標準。若劃分過細,會出現工作量大,可操作性差的現象;劃分過粗,又會出現同類企業(yè)差異過大,失去了分類管理的意義。

(三)稅源管理專業(yè)化程度較低。稅源管理專業(yè)化指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和管理的不同特點,突破現有按屬地、劃片管戶的單一方式;對外實施以分行業(yè)管理和分規(guī)模管理為重點,以納稅人屬地、風險管理等為次重點的稅源分類管理;對內堅持管戶與管事相結合,通過依托高素質的稅收管理專業(yè)人才隊伍,按照重要事項、關鍵環(huán)節(jié)等分工,實行個人管理和團隊管理有機結合,以信息化為支撐,以完善的稅源管理體系為保證的管理模式。目前,風險管理作為稅源管理的導向雖已建立,但運行機制并沒有真正落實,考核機制不到位,使得稅源管理無法真正深入開展。另外,信息化建設的統(tǒng)籌管理也較薄弱,使稅源管理專業(yè)化要求難以實現。部分信息系統(tǒng)建設缺乏統(tǒng)籌規(guī)劃,存在功能單一、業(yè)務交叉,模擬手工、程序繁雜,標準各異、互不共享等問題,部分應用系統(tǒng)升級滯后于政策變動和基層實際需求,對稅收分析、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等工作的技術支持明顯不足。

(四)涉稅信息難以滿足稅源管理的要求。稅源管理是通過對納稅戶的全部生產經營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分析,并將分析結果用于指導稅款征收的過程。納稅戶的所有涉稅信息對稅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全面準確地掌握涉稅信息,除了稅務機關各部門的緊密合作外,還需要其他掌握稅源信息的政府職能部門的支持。但在實際工作中,稅務系統(tǒng)內部信息數據卻不能統(tǒng)一共享,由此產生了內部信息分塊割據,不完整、不準確,難以看清納稅戶生產經營全貌的問題;另外,一些信息反復收集、政出多門,基層工作人員疲于應付,數據質量大打折扣。從外部信息獲取渠道上看,部門之間協調配合缺乏法律依托,稅企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仍較突出。

二、稅源管理無法深入開展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國現代信譽制度不完善,監(jiān)控制度不健全,社會材料化水平不高,存在大量隱型經濟、現金買賣等不公開、不標準的經濟行為,僅靠稅務機關獲取的信息很難將稅源管理進行深入開展,客觀上要求政府相關職能機關為稅務部門及時獲取征稅材料提供協助。企業(yè)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一些企業(yè)利用稅務機關信息資源不足,無法對其有效監(jiān)控,采取隱瞞收入,虛增成本,或是不進行真實納稅申報,轉移稅款等方式,將真實生產經營信息隱藏。而稅務機關若只憑企業(yè)的納稅申報數據和簡單的下戶檢查是無法全部找出企業(yè)逃避繳納稅款的原因的,只有掌握企業(yè)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信息,從原料的采購、到生產過程的投入,從資金的來源、到資金的運用,從產品的銷售、到成本的結轉,從利潤的核算、到稅款的繳納,從稅務機關內部、從納稅人賬證報表資料、從政府職能部門及行業(yè)主管部門如規(guī)劃、國土、城建、銀行等各部門取得原始資料,形成對納稅戶涉稅資料的相互印證,相互說明,才能實現對納稅戶稅源管理的深入開展。造成稅源管理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征納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因而,推行社會綜合治稅,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稅收任務的迫切需求。

三、社會綜合治稅對提高稅源管理水平的作用

對于如何解決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筆者認為,如果能夠建立稅源信息傳遞或者共享制度,構建起社會綜合治稅平臺,把能夠控制稅收流失的相關部門統(tǒng)一組織起來,形成數據鏈條,相互印證,全面、有效地匯集各部門掌握的涉稅信息,科學分析,綜合利用,形成全面、實時、動態(tài)的稅源監(jiān)控網絡,實現對稅源全方位的控管,為納稅評估、稽查選案、稅務檢查提供基礎信息來源,必然能夠較大程度的提高稅源管理水平。

(一)從目前稅收征管現狀看,存在著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信息不對稱、稅務機關與其他政府職能部門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社會綜合治稅平臺作為第三方信息來源的重要渠道對此種信息不對稱的客觀存在現象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通過社會綜合治稅平成信息數據的傳遞和交流,實現涉稅信息資源的共享,拓寬稅源管理的來源渠道。

(二)社會綜合治稅是通過采集第三方數據信息,以社會綜合治稅平臺為載體將各方信息分發(fā)流轉的體系,通過社會綜合治稅平臺的逐步推廣運用,使得傳統(tǒng)的征管手段與現代征管手段更加有機結合,節(jié)約了征稅成本,提高了征管質量和效率,稅源管理逐步由人工統(tǒng)計的粗放型向信息管稅的集約型方式轉變。

(三)從目前稅收征管狀況看,存在著漏征漏管的狀況:如納稅人不進行稅務登記、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及偷逃騙稅等情況,而單靠稅務機關的信息是很難完全解決這些問題的,特別是近年來零散稅收呈大幅增長的趨勢,實際工作中又不能做到稅收管理員與所有納稅人的一一對應,因此,很有必要借助第三方信息,從多種渠道全面了解納稅人的各種收入,包括已申報的收入及未申報的隱性收入等,從源頭上掌握納稅人的收入來源,實現對稅源的全面監(jiān)控與管理,這是挖潛增收的有效途徑與方法,是堵塞稅收流失的方法之一。

四、深化社會綜合治稅,提高稅源控管水平的建議

推行社會綜合治稅的根本目的是運用信息化手段和人力資源構建起嚴密的稅源監(jiān)控網絡,對稅源實現有效控管。目前,涉及稅源管理最緊密的工商、國稅、地稅等部門之間,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共享。獲取納稅人涉稅信息渠道主要通過稅務部門的定期信息采集,部門間信息傳遞效率低。因此,在加強和深化社會綜合治稅過程中,應加大信息共享的廣度和深度,例如與國稅部門實行戶籍、征收、稽查等信息的交流共享;在國地稅共辦一個稅務登記證條件下,積極探索工商稅務聯合辦證辦法,提高辦事效率,加強稅源監(jiān)控力度。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共享,提高稅源監(jiān)控水平。

(一)加強信息的采集和共享。信息的采集與運用是稅源管理工作的起步環(huán)節(jié),稅源管理工作的好壞與信息采集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必須加大信息管稅工作力度,明確涉稅信息流在現代稅收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切實抓好信息采集、整理與存儲、信息加工與分析、信息傳遞與處理等核心工作,這是社會綜合治稅的主要內容,也是稅源管理的首要環(huán)節(jié)。

(二)建立社會化的信息管稅體系。提高稅源管理質量必須建立社會化的信息管稅體系。要實現社會力量的協調,首先,要在法律層面上明確涉稅信息采集的權利和義務;其次,稅務部門應積極與政府的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各職能部門要走出獨家利益的局限,主動進行信息的共享與交流,逐步推進整個社會信息體系的完善。

(三)建立順暢的涉稅信息采集管道。要建立相對統(tǒng)一的稅務信息數據庫,統(tǒng)一相關的采集軟件,規(guī)范相關的操作流程,確立標準化流程,涉稅信息的運用才會得到保障。要加強對發(fā)票使用的強制推行力度,普及稅控裝置,將經濟交易活動內容反映在發(fā)票上,實現對經濟交易活動最大限度的管理,為稅源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稅務部門內部要加強對信息采集的質量控制,從數據運用的角度來規(guī)劃信息采集的標準,統(tǒng)一信息口徑,規(guī)范采集程序,防止垃圾數據的產生。

(四)建立協調的信息利用平臺。實行統(tǒng)一標準的信息協調利用平臺,避免因格式和軟件不一而影響數據的利用。配備高素質的信息分析稅務管理人員,形成分層次的數據分析利用平臺。

(五)加強宣傳,形成社會綜合治稅的氣氛。稅務部門工作人員本身要認清社會綜合治稅對稅源管理的重要意義,并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綜合治稅相關政策的宣傳,并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提高大眾參與社會綜合治稅的力度,建立稅收社會綜合治稅的長效機制,形成濃厚的社會綜合治稅氣氛。

(六)建立社會綜合治稅的考核體系,落實獎懲制度。設立涉稅舉報獎勵基金,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加強對地方稅源的監(jiān)督;落實考核考評的獎懲,對在推進綜合治稅工作中控管不力、造成稅收流失的予以處罰。

參考文獻:

第2篇:社會治理水平范文

關鍵詞:朗誦考級教師;理論素養(yǎng);專業(yè)技能;教學水平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5)10-0119-02

2008年,文化部批準朗誦考級為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正式新增項目,這是繼音樂、美術、舞蹈之后又一項社會藝術水平等級考試,由于該項目增設時間相對較晚,一段時間內未在全國推廣開來,后來伴隨著教育部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以及各地對語言藝術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這一職業(yè)倍受青睞,越來越多的人經過培訓走向了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朗誦教師(簡稱“朗誦考級教師”)這一崗位。由于是新興職業(yè),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還不甚完善,剛剛從事這一職業(yè)的教師對職業(yè)所要求的素質能力還沒有充分的認識,教師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認真研究和解決這一問題對促進行業(yè)的規(guī)范和發(fā)展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朗誦教師應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精神

教師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精神是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它具有道德的約束性[1],對朗誦考級教師來說其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精神又具有特別性,具體有以下兩點:

1.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培訓屬于社會教育,考級教師與中小學高校等教師不同,他們的工作對象是不穩(wěn)定的,參加朗誦考級培訓的考生從學齡前兒童到成年人各個年齡段都有,所以朗誦考級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因材施教、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為人師表。

2.當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活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從考級單位來講,少數考級單位為了抓生源,提高經濟效益,把藝術考級變成以贏利為目的的純商業(yè)活動,這樣不僅容易滋生腐敗還會擾亂整個行業(yè)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其次,從教師方面來講,少數教師的功利心在作怪,把目光主要放在的了掙錢上,保證不了教學質量,并且教師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再次,從學生家長方面來講,少數家長要么功利心重,把藝術學習當成升學的捷徑,要么就是互相攀比,虛榮心作怪[2]。作為朗誦考級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嚴把職業(yè)操守,真正熱愛這一事業(yè),拋開一切功利,敢于揭發(fā)不良現象,守住自己心中的一片凈土,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同時還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家長??技墕挝?、教師、家長三位一體,一起努力,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氛圍。

二、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朗誦教師應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

1.提高理論政策素質

朗誦考級教師若忽視了對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有關理論政策的學習,就好比沒有帆的船,很難找到正確的工作方向,使教學失去針對性,甚至工作會走彎路。所以朗誦考級教師要認真學習關于朗誦考級的文件政策,熟知朗誦考級的標準與級別,朗誦考級中各級別的組和試題、評分標準和評分辦法以及其他關于考生考級的要求,同時認真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令(第24號)《社會藝術水平考級管理辦法》,以政策指導實踐。

2.夯實專業(yè)理論基礎

有人說:“教師的上課,是一滴水與一桶水的關系?!彪m然課堂上倒出來的只有一滴水,但是教師肚子里卻需要一桶水。也就是說,只有具備了淵博的知識,只有鉆研得深透、真正理解了的東西,才能講得生動,講得透徹;只有自己有較為深刻的體會,而且有獨到的見解,才能講出新意[3]。所以教師要想教好朗誦必須具備豐富系統(tǒng)的朗誦專業(yè)理論知識,并以此指導自己的朗誦實踐,提升自己的朗誦水平。

從事朗誦考級教師的人員來自各行各業(yè),不同的工作經歷、專業(yè)背景和學歷決定了他們的朗誦專業(yè)理論基礎不一,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以北京電臺培訓中心2013年7月舉辦的“全國藝術水平考試朗誦考級專業(yè)教師證書培訓班”為例,學員中有公務員、企事業(yè)單位職工、在校大學生、中小學以及高校教師、各類私營藝術培訓中心負責人等,學歷從??频窖芯可加小Mㄟ^對結業(yè)考試成績比較研究,可以按照專業(yè)背景把該班學員分為四類:一是有播音與主持藝術或表演專業(yè)背景的學員;二是具備省級或以上普通話水平測試員資格的學員;三是有語言藝術教學或管理經歷但專業(yè)性不是很強的學員;四是其他專業(yè)背景從未接觸語言藝術領域的學員。前兩類學員由于系統(tǒng)的學習過語音發(fā)聲和語言表達技巧等學科,接受朗誦專業(yè)理論的能力較強,而后兩類學員幾乎是從零開始,學習的起點不一樣,所以后兩類學員就需要更加努力,除了培訓課上認真學習以外,還需要查閱大量資料和書籍,勤學苦練,下大力氣夯實普通話語音、藝術發(fā)聲、語言表達技巧、朗誦理論等理論基礎知識。同時部分前兩類學員由于有一定的基礎就心存優(yōu)勢,走馬觀花地學習,易產生浮躁的學習態(tài)度,有基礎是好事,但要是停滯不前,好事就變成了壞事,學無止境,應該在現有基礎之上刻苦鉆研、不斷提升、虛心請教并耐心的幫助其他同學。

3.提升專業(yè)實踐能力

朗誦教學同聲樂、舞蹈等藝術類教學相似,教師的示范能力非常重要,朗誦考級教師必須提升專業(yè)技能,提高自己的示范教學能力。往往專業(yè)實踐能力強的老師在同學們心中都有較高的威信,反之在教學中很難有說服力,還是以“一滴水與一桶水的關系”來講,要想教好朗誦首先自己得朗誦的好,朗誦考級教師要練就扎實的語言藝術基本功,能熟練地表演經典的貫口和繞口令,并掌握各類體裁文學作品的朗誦方法?!袄收b考級教師培訓班”時間雖然不長,但授課的教師都是經驗豐富并具有高級職稱的播音員主持人和演員,曹燦、虹云、杜敏等知名專家都在其列,他們不僅閱歷豐富、德高望重,并且有很強的示范能力,學員們應該珍惜這個機會,認真學習老師教予的朗誦技巧,多爭取朗誦練習的機會,并虛心接受老師們寶貴的指點。藝術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僅參加十幾天的培訓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但是學員在培訓期間可以及時發(fā)現自己朗誦的不足,同時建議學員們在培訓結束后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幫助其詳細找出自己的語音問題,以在日后進行改正。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教學相長,同時積極參加各種朗誦比賽和朗誦實踐活動,通過豐富的舞臺經驗來鍛煉自己。一段時間后爭取考取普通話一甲證書,以最標準的語音和最完美的朗誦進行示范教學。

三、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朗誦教師應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

1.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完善教師基本素質,提升教學水平

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之后就要想辦法把理論和實踐教給學生,此時教學方法尤為關鍵,現實中不乏有些老師自己朗誦的很好,獲得各類朗誦比賽的獎項但是卻不知道怎么教,實踐與教學脫節(jié)的現象比比皆是。朗誦考級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學習共性的教學法,所有專業(yè)的教學都是有共性可循的,要掌握一般的教學規(guī)律,師范類專業(yè)背景或在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的學員對此都有了解,主要學習《教育學》等課程,了解教育原理,在此不多贅述。

(2)因材施教,前文中述,參加朗誦考級的考生各個年齡段都有,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性格特點、生活閱歷、知識儲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材料,對于年齡較小或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選擇較簡單的稿件,同時要多多鼓勵,幫助其樹立自信心,營造輕松自如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其查缺補漏,選擇有一定難度的稿件練習。另外在教材選擇方面,目前比較權威的教材是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中國歌劇舞劇院考級委員會編著的《朗誦教學考級表演教程》。總之在教學中要以科學的教材為依托,以合適的教學方法為支撐,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3)采用小班授課,藝術類教學不宜采用大班授課,當然可以采用“大班講授理論共性問題,小課解決個體癥結”的教學方法,這樣教學才能更有針對性,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而全部大班授課是不科學的,是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的。

(4)注重對朗誦稿內容的解析,朗誦實踐教學中最切忌的是只一味的解決學生的語音、發(fā)聲、朗誦技巧的問題,或只采用“教師領誦,學生模仿”的方式,這樣學生不僅不會舉一反三,并且朗誦出來的作品也缺乏內涵,甚至表達不清語意。朗誦是朗誦者的一種再創(chuàng)作活動。這種再創(chuàng)作,不是脫離朗誦的文字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按照字讀音、照本宣科的一種簡單、機械的言語活動,而是要求朗誦者通過原作,用有聲語言傳達出原則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4]。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朗誦作品的講解,先讓學生充分理解作品的主題、背景、層次等之后再解決語音、基調等技巧問題,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讀、多寫,提升文學素養(yǎng)

朗誦考級的作品以中外古今經典文學作品為主,提升文學素養(yǎng)有助于教師加強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在教學中才能更詳細深刻的講解作品,并能有效地幫助教師提高朗誦技能。提升文學素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首先要多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最好能背誦一些經典的、朗朗上口的文章,其次是要累廣博的知識,在生活中注意留心觀察,同時還要閱讀各方面的書籍。張頌老師在《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中講到的廣義備稿的理論也告訴我們要不斷積累各方面的知識,因為朗誦的稿件中可能會包含歷史、人文、自然等科學,只有具備寬廣的知識面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

目前,就全國來說,“朗誦考級教師資格培訓班”班次還不是很多,但是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朗誦考級教師的崗位也會越來越多,從事這一職業(yè)的人員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努力,無論在思想上還是業(yè)務上都要有較高的水平,以更好的傳播朗誦這門高雅的藝術,進一步喚起社會對語言藝術教育的重視,提升公民整體的語言表達能力,爭做合格且優(yōu)秀的朗誦考級教師

參考文獻:

[1]唐偉,鐘偉,陳蕾吉.高校青年教師素質能力要求探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3).

[2]劉曉娜.關于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問題的思考[J].綜藝論壇,2006(12).

第3篇:社會治理水平范文

[關鍵詞] 高職院 教師專業(yè)技能 學生 競爭力

當前高職院校的財經類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專業(yè)技術應用能力較差、素質較低等種種問題,高職院校教師財務會計專業(yè)學術水平和專業(yè)技能實訓教學水平存所欠缺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的《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高職教育培養(yǎng)技術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畢業(yè)生一系列原則意見:……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yǎng)方案;將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確定為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并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高等職院應該著力提高財務會計教師技能實訓的教學水平,切實增強學校所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工作競爭力。

一、高職院校的財務會計教師專業(yè)技能實訓教學水平的一些現狀

本文所探討的問題對事不對人,是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中工作不到位所致,與教師個人無關。

1.近年有一全省的會計技能考試(被稱為小高考的全省統(tǒng)考)的考官(教師)培訓班結束考試中,有幾個位高職院校派出的財務會計專業(yè)教師考官(據說均為高級職稱),居然在全場三個小時的考試都不能完成技能實操考試,連最簡單的會計憑證歸類沾貼裝訂都沒操作完成及記賬憑證匯總不平衡等等。省招生考試中心的領導說,你們所謂的財務會計專業(yè)教師加考官自己都不懂,那平時所教出來的學生水平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后由于同校另一位教師請求考試中心領導網開一面,允許幫助做實操匯總及特許延遲1小時才勉勉強強完成。

2.有一位老師曾為此表示無奈。前年有幾位會計專業(yè)高校財經講師在指導會計專業(yè)學生進行實操實訓時,從學校的會計部門借來會計憑證裝訂機,但在幾十個學生面前卻束手無策,弄了半天,汗流浹背,也搞不清楚三角式的會計記賬憑證封面是如何將記賬憑單裝訂成又結實又整齊有序的一本賬冊,但就是寧愿在學生面前丟臉也不肯向在場的這位同行老師請教,是這位老師實在于心不忍看熱鬧,主動站出來說讓他來試一試,并且當眾很快就裝訂出一本本結實整齊的記賬憑證。這時全場學生掌聲齊嗚。

3.很多同行教師曾多次見到一些年輕的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的教師給學生上課時只拿一本教材,別的連一張教案紙、一支筆都不帶,后來一了解才知道他們每次上課都一本書,照本宣科,幾乎沒有任何的參考資料。

4.有學生反映,在《外貿會計》的出口產品退稅與成本計算與實操實訓中,將一些錯誤的核算方法教授給學生,在核算商品費用定額時,按含值稅的購進價格計算,并作為該課程的考試題目,使一些畢業(yè)生到社會工作中運用時被稅務部門批評為少計利潤以少繳交所得稅,同時也受到老板的責罵。

如有一技能訓練的資料:我國某外貿公司出售一批貨物至日本,出口總價為12萬美元CIFC6橫濱,其中中國口岸到橫濱的運費和保險費占11%,這批貨物的國內購進總價格為人民幣819000元(含稅價),該外貿公司的費用定額率為6%,增值稅率為17%,退稅率為9%,結匯時外匯買入價為1美元折合人民幣8.30元。要求分析:試算這筆出易我方是否盈利,利潤額為多少?

計算商品總費用定額時,財會老師是這樣錯誤地教授給學生的:819000×6%=49140元。

正確的計算應該是:商品總費用定額=819000/(1+17%)×6%=700000×6%=42000(元)。僅這筆賬的錯誤計算就少計利潤7140元,最終導致少計繳所得稅2356.2元〖7140×33%=(當時稅率為33%)〗。畢業(yè)生工作后按照這種錯誤的教授方法計算當然會被稅局批評以及老板責罵了。這樣學生社會工作的競爭能力就會大打折扣了。其社會影響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5.有一位已任教多年的財經講師在上課時碰到學生提出問題:商品流通費用率如何計算,該老師不懂。課后點名問了幾位會計老師也無人知道,當時在場教師就有一位曾經在商品流通企業(yè)擔任多年會計工作,但就是因為看不起對方而寧愿大家都不懂,也不問這位教師。

6.有的財會專業(yè)教師,在《會計實務》課程的“銀行存款轉賬結算方法”章節(jié)的授課時,并不知道轉賬支票的結算方式,由于現代的交通及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fā)展,已經不是以前所謂的“只能用于同城范圍內結算”了,而是可以在不同城市但同一票據交換區(qū)域內進行轉帳結算,比如一個省的大部分甚至是全省的城市都可以使用轉帳支票結算。但是我們不少的財會專業(yè)教師根本就不知道,還是按照原來的“只能用于同城范圍內結算”這一不符合現實情況的說法教授給學生。使得不少學生工作后曾經多次提問,為何這些問題會計老師教給他們的知識與實際工作運用不一樣,使學生受到了工作單位的師傅們批評,說是在學校沒學好。

7.有些“多師”型高職教師也時常張冠李戴,講錯課程內容。如企業(yè)退休人員經費放在營業(yè)外支出核算、銷售費用包括了銷售部門的業(yè)務招待費等等。因為連年學生對老師的綜合評教分數比較低,后來就采取了在期末閉卷考試之前先出六、七道復習題,期未考試卷就選擇其中的五道題進行考試的方法,以獲得學生“較好的”評價。有些會計師或財務會計負責人在教授學生工資核算的實操實訓時,就是簡單的如何按承包經營完成利潤總額計算獎勵工資都講授錯誤,在有人提出正確的算法后仍然堅持己見,至今未改。還有發(fā)生一些常見的錯賬也都無法查清等等。

二、著力提高高等職院教師專業(yè)學術水平和專業(yè)技能實訓教學水平

提高高等職院財會教師專業(yè)學術水平和專業(yè)技能實訓教學水平,也許這些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在我們的身邊還常有類似上述的問題發(fā)生,我們就有必要再進一步探討和研究。作為高等職院的財會專業(yè)課教師,最主要的是要將和本專業(yè)的社會實際職業(yè)工作的最實用的知識與技能教授給學生。

1.切實加強財務會計教師的崗位專業(yè)知識繼續(xù)教育的力度

教育主管部門及高等職院要真正地重視教師的崗位專業(yè)知識繼續(xù)教育工作,加強財務會計教師的崗位專業(yè)知識繼續(xù)教育的力度,以解決財務會計教師知識結構老化、專業(yè)知識滯后的現象?,F在的社會人們大都重視大學的第一學歷教育,而不重視大學畢業(yè)工作以后的繼續(xù)教育,特別是財經類專業(yè)知識的繼續(xù)再教育,使不少的人捧著在很多年前拿到的畢業(yè)文憑而高枕無憂。其實這些以前所學到的知識不少早就已經時過境遷,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計算機信息、網絡的技術進步與發(fā)展而變得不夠適時與不大實用。只有在職稱評定時有接受繼續(xù)教育的要求,但沒有嚴格的知識深度及范圍與時限要求,如相關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課程等,使得有些人老是拿著十年甚至是幾十年前的本科畢業(yè)證或三、四門多年前的所謂碩士課程的結業(yè)證書就引以為榮而滿足于此了:我也是本科畢業(yè)了,我也讀了研究生呢……。對此,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職院應制定有嚴格并詳細的教師隊伍繼續(xù)教育的相關規(guī)定,比如財經講師應于近三年學習進修所承擔的授課教學工作的四至六門同類碩士研究生課程;副教授應于近三年學習進修所承擔授課的六至八門同類碩士研究生課程或四至六門同類博士研究生課程;教授應于近三年學習進修所承擔授課的六至八門同類博士研究生課程規(guī)定等等。不達到繼續(xù)教育的規(guī)定的教師應該不給晉升職稱與參加評優(yōu)及享受同等獎金待遇等等。

2.扎實地抓好高等職院的“雙師型”財務會計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就是提高高等職院教師專業(yè)學術水平和專業(yè)技能實訓教學水平的關鍵。以上所列舉的體現教師本身專業(yè)技能的一些事實,實際上并不是讓人們難以解決的專業(yè)問題,而只是簡單的財會專業(yè)教師實訓技能不清的具體情況,這大都是我國大學因為一些教師只是從大學到大學,從書本到書本教學所帶來的弊端。

(1)“雙師型”教師。目前大家對高職教師以“雙師型”為培養(yǎng)目標已經達成共識,但對“什么是‘雙師型’的高職師資”的問題至今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明確的標準,專家學者對此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時下有“雙職稱”之說,即要求“雙師型”教師既具有講師的職稱,又具有工程師的職稱;還有“雙證”之說,即持有“教師資格證和職業(yè)技能證的教師就是“雙師型”教師;還有“雙能(雙素質)”之說等等。由于沒有一個統(tǒng)一明確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實質性培養(yǎng)工作。本文認為“雙證”或“雙職稱”等即“雙師型”的說法不夠貼切,因為若將“雙證”或“雙職稱”等即定義為“雙師型”,那么有三本或更多的證書及有三個或更多職稱的就是“三師型”、“多師型”嗎,這顯然不妥,不符合高職院校教師及培養(yǎng)學生的特征。筆者認為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有一個相對統(tǒng)一的標準或說明,以利于該項工作的扎實開展。

(2)著力于高等職院“雙師型”財務會計教師隊伍的建設。目前著力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質量建設,已經成為提高高職院校教師專業(yè)學術水平和專業(yè)技能實訓教學水平的首要任務。

①高職院校自行培養(yǎng)“雙師型”財務會計教師。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中,從高校畢業(yè)后直接學校任教亦即從書本到書本缺乏實踐與實際工廠公司等企業(yè)生產經營管理經驗的教師占絕大多數?!案呗氃盒P枰孕信囵B(yǎng)“雙師型”教師的任務還非常繁重。主要有如下幾個途徑:

學校企業(yè)培養(yǎng)相結合。每個學期,高等職院都應該組織財務會計專業(yè)課教師帶著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到工廠、公司等企業(yè)學習或交流,向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財會人員請教。帶領學生下工廠、公司實習和實踐。使教師了解自己所從事專業(yè)目前的狀況和發(fā)展趨勢,最新的科技動態(tài)和管理方法,以便適時地將反映新的技術、新方法、新的經濟、政策法規(guī)等融入到財務會計教學之中。

直接培養(yǎng)新的“雙師型”教師。高等職院凡是從高校應屆畢業(yè)生中招收進學校擔任財務會計專業(yè)教師的新人,比如碩士研究生,都要讓他們首先到相關的工廠、公司的財務會計核算管理崗位的第一線參加實際工作一年時間以后,才能接受其回學校給財經類學生授課。

安排非“雙師型”教師進修培訓。根據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工作合格學校評價體系中提出的條件中“……或參加教育部組織的教師專業(yè)技能培訓獲得合格證書,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yè)實驗實訓活動”的規(guī)定,高職院校每個學期也都應該安排一些財務會計教師到教育部的教師專業(yè)技能培訓基地進行專門學習,使之轉變成為真正合格的“雙師型”財務會計教師。

②高職院??梢詮南嚓P的企事業(yè)單位引進?!半p師型”財務會計教師。高等職院還可以從相關相關的企事業(yè)單位財務會計崗位企引進“雙師型”教師。具體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從相關的企事業(yè)單位的相關崗位調進“雙師型”教師。這里強調的是工作單位的調動,就是脫離企業(yè)到高校任教。高等職院應該要重視從企事業(yè)單位將有志于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既有相關的企事業(yè)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實踐經驗、又有比較扎實財務會計實理論基礎的高級管理人員進行工作調動,將他們調到學校擔任專業(yè)教師,充實“雙師型”財務會計教師隊伍。

從相關的企事業(yè)單位的相關崗位聘請“雙師型”教師。這里強調的是聘請,就是不脫離企事業(yè)的工作崗位到高校任教。高等職院還可以將企事業(yè)單位中那些既有工作實踐經驗、又有比較扎實理論基礎的高級管理人員聘請到學校擔任財務會計專業(yè)課教師。這類教師平時工作主要在原企事業(yè)的財務會計崗位,只是學校安排有財務會計專業(yè)課程授課任務時候才到學校上課。

3.高等職院財會教師應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財會技能實踐教學水平增強所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工作競爭力

高等職院的專業(yè)教師除了上述所探討的社會和高校要給教師提供的環(huán)境與條件之外,更多的還是要靠教師本身自覺不懈地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機會和時間努力學習與提高自我。

(1)高職院校財會教師應該敢于實踐創(chuàng)新以避免從大學到大學與及從書本到書本教學。不少的高等職院財會專業(yè)課程教師本來大學所學的就不是財會專業(yè),只是一些經濟類專業(yè)轉“行”任財會專業(yè)課程教師,在大學里充其量就學過會計學原理等一兩門會計的課程,且大多還因為不是本專業(yè)課而學得不怎么樣,再加上根本就沒有財會專業(yè)的實際工作經驗,擔任財會專業(yè)課程教師也就只能是教科書怎么寫就怎么教給學生;另外還有些雖然在大學時是多學了幾門財會課程,但是也是從大學到大學擔任財會專業(yè)課教師,也沒有社會實際的財會工作經驗,往往就會有些這樣的現象,原來老師教授給我什么樣的知識、是怎么樣教授的,我也就怎么樣教給我現在的學生。這樣就會使我們培養(yǎng)的財會專業(yè)學生的知識及實際工作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財會專業(yè)教師必須要虛心好學,與時俱進,不滿足于從大學畢業(yè)時的一些知識,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特別是兩個假期時間,自學和參加一些財會專業(yè)知識研究生課程學習培訓,不斷地吸收更新的財會知識與信息,開拓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進呆板的教學模式,才能使學生學習到新的富有時代氣息的知識,使我們所培養(yǎng)的學生具有更強的社會工作競爭力。

(2)高等職院財會教師要盡量利用課余時間到社會工廠公司企業(yè)學習實踐以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以上所列舉的一些例子中,你都知道向學校財會部門借用會計憑證裝訂機,而且也明明知道自己不會操作及裝訂憑證,你就應該在借用裝訂機的同時,放下面子請教一下相關的財會人員,就不至于在學生面前發(fā)生“教師本身都不會操作而何以教學生”的事情了吧;其余的問題的發(fā)生也大多如此。但是這又確確實實地發(fā)生在高等職院的“雙師型”甚至是“多師型”而且都是中高級技術職稱的財經類骨干教師中的事情,而且有些問題還貽患不小,甚至會讓人們有那么點“誤人子弟”之感呢!這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財會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了! 這些事情歸根結底,是我們財會教師的自身學術水平與實訓實操技能還有所欠缺。所以筆者認為,高職院校財會教師應該盡量利用一些課余時間,常常自行聯系到社會當中的一些工廠、公司、商場、銀行等企業(yè)單位的財務會計核算第一線去學習財會實踐技能,不斷地充實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與實操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以強所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就業(yè)及工作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第4篇:社會治理水平范文

關鍵詞:政治效能感 政治參與 鄉(xiāng)村治理 村民自治

中圖分類號:F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9-042-03

我國的鄉(xiāng)村治理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領域,學者鄧大才認為,研究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的范式主要有三種:結構主義、理性主義和文化理論。這些研究成果紛繁,但并沒有重視農民個人及其心理的作用。本文認為從政治效能感的角度看鄉(xiāng)村治理,從農民視角出發(fā),沿著“文化――心理”這個研究路線,將政治效能感與鄉(xiāng)村治理相結合,并探討二者的關系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

一、村民政治效能感與鄉(xiāng)村治理的關系

(一)村民政治效能感與鄉(xiāng)村治理的內涵

1.村民政治效能感的內涵。最早對政治效能感進行界定的學者是坎貝爾,他認為,“所謂政治功效感,意指個人認為其政治行為對于政治過程必定有或者能夠有所影響的感覺,亦即個人認為履行公民責任是值得的。”繼坎貝爾之后,學者們的研究使得政治效能感的內涵逐漸豐富與完整:政治效能感是一般民眾對自我政治能力和對政治客體回應自身需求的主觀感知。

將這一概念置于鄉(xiāng)村治理中,即得到村民政治效能感的內涵:在鄉(xiāng)村治理過程中,村民相信自己能夠作用于鄉(xiāng)村公共事務,會對治理過程產生影響,并且認為村民委員會、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會對村民的訴求有所回應的一種主觀感受和能力判斷。

村民政治效能感可分為村民內在政治效能感與村民外在政治效能感。村民內在政治效能感是指村民認為自己能夠參與到鄉(xiāng)村治理的過程中,相信自己能夠對村委會、政府官員、鄉(xiāng)村政治事務及政府行為施加影響。村民外在政治效能感則是指村民對村委會、政府部門以及相應的政治活動對村民的利益、訴求予以重視并有所回應的主觀感知。

2.鄉(xiāng)村治理的內涵。本文將鄉(xiāng)村治理定義為黨和政府、村民自治組織、廣大村民、其他社會組織或社會力量在平等參與、協商合作原則的指導下,通過多種形式,對鄉(xiāng)村公共事務進行協商管理的過程,最終保障村民合法權益,提高村民生活質量。

這一概念是對鄉(xiāng)村治理的理論詮釋,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治理主體的多元化、權力配置的多元性、過程的自主化均為治理的核心要義,多元主體的平等參與、談判、協商與合作管理是理想狀態(tài)的鄉(xiāng)村治理的關鍵詞。

(二)政治效能感與鄉(xiāng)村治理的關系

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鄉(xiāng)村治理,必需最重要、最廣泛的主體――村民的積極參與,這就需要、也必將導致村民政治效能及其各維度感呈現中等及以上水平。而村民政治效能感,作為一種特殊的政治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村民對政府、村委會以及政治事務的認知和情感,因此運用村民政治效能感這一面向來審視我國幾十年來鄉(xiāng)村治理的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二者的關系具體表現在:

1.鄉(xiāng)村治理主體的多元化要求廣大村民積極參與鄉(xiāng)村公共事務,這就需要、也必將導致作為村民參與基礎的內在政治效能感呈現較高水平。

治理主體多元化是治理理論的首要內容,在鄉(xiāng)村治理中,村民作為最廣泛、最重要的主體,積極參與鄉(xiāng)村公共事務是鄉(xiāng)村治理的首要要求。

內在政治效能感是村民主動參與鄉(xiāng)村公共事務的基礎,同時村民內在政治效能感水平會在正常的參與過程中得到明顯提升。村民內在政治效能感的這一改變過程與強化理論非常相似。根據強化理論的作用機制,如果村民在協商過程中,能夠參與到對公共事物的治理中,并且能夠影響決策結果,那他們便增強了自身參與到農村公共事務的信心,這種正強化過程使得村民內在政治效能感提升;相反,在協商過程中他們的想法和建議得不到重視,那他們的挫敗感就會增強。所以,通過對村民政治效能感的分析,即可折射出我國這么多年鄉(xiāng)村治理的狀態(tài)。

2.鄉(xiāng)村治理權力配置的多元化要求外在政治體系必須對村民的訴求予以回應,這將導致村民外在政治效能感呈現較高水平,終至內、外在政治效能感達到均衡狀態(tài)。

治理理論提出了權力的多元化配置。鄉(xiāng)村治理理論的權力配置多元化承認了鄉(xiāng)村社會的私權力在公共事務的治理過程中發(fā)揮著國家權力不可取代的作用。公共權力的運行在政府和社會之間呈現出上下互動的雙向運行過程:既有村民自下而上的參與,以影響村委會和政府的決策進程,又有自上而下的重視與回應,村委會和政府對于村民的利益訴求予以回應,在互動中協調各方利益,實現對鄉(xiāng)村公共事務的治理。這些反映在村民政治效能感上,均表現為村民外在政治效能感水平偏高。村民內在政治效能感水平是村民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基礎,外在政治效能感水平強調外在政治體系的回應,也是鄉(xiāng)村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二者均衡,治理的結構方能完善。

3.鄉(xiāng)村治理過程的自主化要求、也必將導致村民更為熟悉村級地方政治環(huán)境,因而村民村級政治效能感水平高于政府級的政治效能感水平才是鄉(xiāng)村治理的正常體現。

根據阿爾蒙德的理論,不同政治層級的公民政治能力感(政治效能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即相對于接觸較少或比較陌生的國家層次環(huán)境,在地方層次的政治環(huán)境中,公民的政治效能感水平更高。因此,本文對政治效能感進行了層次劃分,根據我國村民政治環(huán)境背景,分為“村級”政治層級和“政府級”政治層級(村級以上的政治環(huán)境層次均認為是“政府級”)。同時,在更為熟悉的村級地方環(huán)境中,村民的政治效能感應表現得更高。

二、村民政治效能感的特征

為了全面反映農村鄉(xiāng)村治理的基本狀況,文章從山西省北、中、南部選擇了7個村莊進行實地調研。這7個村莊有些是傳統(tǒng)型農村,有些是現代化新農村,有些處于過渡時期,經濟發(fā)展水平各異,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均不同,村莊的選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隨后,通過隨機選擇,在保證男女比例相當、家庭收入與教育水平等分布均勻的前提下,進入村民家中進行調查和訪談,最后共獲得802份有效問卷?;谝勋@得的調查數據,通過運用spss軟件,分析村民政治效能的特征。

(一)村民總體政治效能感的特征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村民整體政治效能感均值為2.4589(<2.5),處于中等偏低水平。

根據西方政治效能感的相關理論,中等水平的政治效能感是最為合適的公民政治效能感的水平。然而我國村民政治效能感較低。而政治效能感作為剖析鄉(xiāng)村治理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鄉(xiāng)村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村民內在、外在政治效能感的特征分析

從表2中可以看出,村民內在政治效能感均值為2.3955,處于中等偏低水平,村民外在政治效能感均值為2.5108(>2.5),處于中等偏高水平,呈現“內低外高”特征。

這說明村民對政治系統(tǒng)的了解不多,認為自己對政治系統(tǒng)影響力不足,但同時又表現出對政府、村委會極高的信任和極強的依賴,期望他們重視并回應自身的需求。

從表3中可以發(fā)現,村民內在政治效能感較低,村民“影響型”政治效能感(2.3974)與“了解型”政治效能感(2.3940)基本持平,都處于較低的水平。

通常情況下,“了解型”的政治效能感是村民參與鄉(xiāng)村公共事務的知識儲備庫,是村民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動力基礎,數據調查的結果說明村民認為自己對規(guī)章制度、選舉程序、村委會運作方式不甚了解,對鄉(xiāng)村公共事務不甚關注。

“影響型”的政治效能感,作為一種較高層次的政治效能感,體現行為意向的特征,會直接導致村民政治行為的發(fā)生。而表中數據表明村民對影響政府、村委會干部的主觀感知也不甚強烈,由此可推出村民參與政治的積極性不是很高。

從表4中可以看出,村民外在政治效能感水平較高。村民“重視型”(2.5787)明顯高于“回應型”(2.3918)。

這說明村民認為政府及村委會比較重視自身的利益訴求,而對于有事去找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方式往往是不能讓人接受的。在訪談中就會發(fā)現,很多村民認為政府出臺各項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在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而當具體到政府或者村委會的工作人員時,很多村民對他們的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精神表示質疑。

(三)村民政府級、村級政治效能感的特征分析

從表5中可以看出,村級政治效能感均值為2.3591,處于中等偏低水平;政府級政治效能感均值為2.5406,政府級的明顯高于村級政治效能感水平。

這說明村民對于政府級的環(huán)境層次的主觀感知更為強烈一些,而對與自身關系更為密切的村級組織則感覺一般,這說明以“鄉(xiāng)政”為代表的國家政權已經深入農村,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農村社會的穩(wěn)定,但是不利于農村農民社會的發(fā)育和鄉(xiāng)村治理的真正實現。

在表6中,從內、外在政治效能感的角度進行比較,仍然是政府級高于村級。之所以會呈現這種特征,與我國目前“行政化”和“空殼化”的村委會密不可分。這些在社會流動很弱的鄉(xiāng)村中,都沉淀在村民的內心世界中,使得村民對政府級更為熟悉,更易感知,而對與自身關系更為密切的村級組織則感覺一般。

三、從村民政治效能感看鄉(xiāng)村治理存在的問題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鄉(xiāng)村所形成的“鄉(xiāng)政村治”模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鄉(xiāng)村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鄉(xiāng)村政治發(fā)展的進程。但是我國鄉(xiāng)村治理畢竟還處在發(fā)展階段,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從村民政治效能感這個角度出發(fā),審視鄉(xiāng)村治理在主體、內容、性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從村民政治效能感看鄉(xiāng)村治理的主體:主體積極性和主動性有限

我國鄉(xiāng)村治理目前仍是以村民自治為基礎的“鄉(xiāng)政村治”的主要特征。首先,廣大村民作為村民自治的主體,其政治效能感整體處于中等偏低水平,即他們認為無力作用于治理過程,自己的利益訴求也不會得到重視與回應,那村民自治制度對于村民來說,只是個與自己無關的、形同虛設的制度。其次,“鄉(xiāng)政村治”模式中,“鄉(xiāng)政”與“村治”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政府行政權力與村民自治權力的終極目標應是一致的,但由于二者權力運行方向不一致,在鄉(xiāng)政村治的具體運行中,需要這兩種力量相互作用,不斷博弈,以期達到協商合作,合力共贏的狀態(tài),最終實現鄉(xiāng)村的良善治理。然而,實際生活中,由于各種原因,“村治”本身處于弱勢地位,二者已是非均衡博弈,再加上,村民效能感水平整體偏低,認為參與“鄉(xiāng)政”的博弈是不值得的,面對一大主體的缺失,那鄉(xiāng)村要實現真正的治理,真是任重而道遠。

(二)從村民政治效能感看鄉(xiāng)村治理的內容:內容失衡

村民內在政治效能感水平是村民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基礎,外在政治效能感水平強調外在政治體系的回應,也是鄉(xiāng)村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二者均衡,治理的結構方能完善。通過之前的數據分析,得出村民政治效能感呈現“內低外高”的特征。較低的村民內在政治效能感說明村民認為自己對政治的認知能力和影響能力不足,那么,他們就無法很好地參與到村民自治中,必將影響村民自治的強度和持久性;較高的村民外在政治效能感反映出村民對政府以及村委會干部的信任和依賴,這雖然構成了鄉(xiāng)村治理的社會資本,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村莊的自治性。

(三)從村民政治效能感看鄉(xiāng)村治理的性質:偏離治理性質

鄉(xiāng)村治理強調的是治理,而非管理、管制,村民自治強調的是自治,而非“他治”。我國的鄉(xiāng)村治理以“鄉(xiāng)政村治”為典型特征,融合“他治”與自治,集行政功能和自治功能于一身。根據阿爾蒙德的研究表示,村民在熟悉的村級地方政治環(huán)境中,政治效能感的水平應該更高。在農村,無論是作為自然村的熟人社會還是行政村的半數人社會,村民對于村委會和村干部還是比較熟悉的,再加上村民自治制度,本文認為,相比于包括“鄉(xiāng)政”在內的政府級的政治環(huán)境,村民對于“村治”更為熟悉,更易作用。然而通過之前的數據分析,村民在村級政治效能感的均值以及各維度的得分均低于政府級的。那么,數據統(tǒng)計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目前的鄉(xiāng)村治理,行政色彩過于濃厚,有違治理的本質。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已獲得的802份有效問卷的量化分析,從村民政治效能感的角度審視鄉(xiāng)村治理,發(fā)現目前鄉(xiāng)村治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從村民政治效能感整體水平偏低可以看出治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限;村民政治效能感“內低外高”的特征表明鄉(xiāng)村治理內容失衡;村民在政府級的政治效能感水平均要高于在村級上的表現,表明目前的治理行政色彩濃厚,偏離治理性質??傊迕裾涡芨幸云鋸碗s的內在結構和不同的測試維度為我們展現出目前鄉(xiāng)村治理的全貌,從中折射出我國30多年實踐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要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鄧大才.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研究的傳統(tǒng)及新的嘗試.學習與探索,2012(1)

[2] Paul R?Abramson . 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 :Formation and Change .W?H?Freeman and Company, 1983

[3] Angus Campbell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Miller .The Voter Decides. Row ,Peterson and Company,1954

[4] 李蓉蓉.政治效能感研究的學理基礎與現實意義.山西大學學報,2012(4)

[5] 李蓉蓉.海外政治效能感研究述評.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0(9)

[6] 阿爾蒙德,維巴. 公民文化:五國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 張志英.新農村建設與鄉(xiāng)村治理路徑的選擇.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10)

[8] 郭秋永.抽象概念的分析與測量:“政治效能感”的例釋.見第二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文集,1991

[9] 徐勇.鄉(xiāng)村治理與中國政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10] 賀雪峰.論半熟人社會――理解村委會選舉的一個視角.政治學研究,2000(3)

[11] Shuna Wang,Yao Yang. Grassroots Democracy and Local Governance: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World Development,2007 (10)

[12] Zhang, X,Fan,S,Zhang,L& Huang. Loc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4(12)

[13] .鄉(xiāng)土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4] 巴林?頓莫爾.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華夏出版社,1987

[15] 黃興豪.臺灣民眾政治功效意識的持續(xù)與變遷.臺灣民主季刊,2006(2)

第5篇:社會治理水平范文

關鍵詞:報刊企業(yè) 社會責任 評價體系 設想

我國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產業(yè)發(fā)展已進入新階段?!笆晃濉逼陂g,我國已有1251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制或登記為企業(yè)法人。國家新聞出版部門還要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一律在2012年上半年前完成或基本完成轉企改制任務,同時,2010年國家正式實行報刊退出機制,報刊將每3年實行一次末位淘汰的退出辦法,退出比例不低于本區(qū)域(省、區(qū)、市)報刊總數的3%。中央大力推進我國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同時實行退出機制,大量報刊將由過去的事業(yè)單位改制為企業(yè),將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和各種困難,實行企業(yè)法人的報刊將如何更好地堅守其社會責任,處理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眾所周知,媒體的社會責任是構建公信力的重要基石,決定著媒體輿論引導作用能否發(fā)揮及發(fā)揮的程度。大眾媒體,包括報刊業(yè)的社會責任缺失,已引起整個社會和政府的高度關注。2010年10月出席世界媒體峰會開幕式發(fā)表重要講話時特別提到“媒體的社會責任”。對媒體來說,秉持社會責任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但理論研究明顯滯后,基本沒有對其社會責任治理和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強調媒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并不能解決其社會責任缺失的問題,對于媒體來說,相比各種利益的誘惑,研究者和社會的道義呼聲顯得十分蒼白。關鍵在于如何治理,因此,構建科學的中國報刊社會責任治理體系和評價指標體系顯得迫在眉睫。

國外對報刊及媒體社會責任研究較早,早已自成體系,國內學者對此進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初步形成中國特色媒體社會責任的理論體系。但以上中外研究仍有不足,主要表現:①國外研究結論主要針對西方話語環(huán)境而取得,西方學者的研究對中國報刊業(yè)管理有一定參照價值,但缺乏針對性。②國內研究,內容上對報刊業(yè)社會責任治理機制和評價指標體系很少涉及。在研究方法上,對其社會責任大部分采用的是定性方法,沒有做實證分析。在研究理論基礎上,報刊就個體而言,它既是媒體也是企業(yè)(改制后),故單純從媒體倫理角度研究其治理和評價體系是不夠的,還要從“企業(yè)社會責任論”(一種管理理論)角度研究。總之,要從倫理、法制、經濟、政治、文化、企業(yè)管理等角度全面審視報刊社會責任治理和評價指標體系,才能得出科學全面的結論。

本文以報刊社會責任論為基礎,同時借鑒企業(yè)社會責任理論,分析我國報刊業(yè)社會責任缺失機理,應用CAS理論構建其社會責任治理長效機制理論,運用AHP的實證方法(主要是AHP法和“專家評分法”),構建其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并提出治理對策。

本文采用實證研究,同時將定性分析和實證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在進行理論探討同時,結合數據處理,使得研究既有理論和歷史依據,又有數據支撐。

①歷史分析:對我國報刊社會責任履行的歷史進行回顧和反思,分析我國報刊社會責任缺失的原因和改制后面臨的嚴峻局面。

②定性分析:對“報社會責任治理機制研究”進行定性研究。根據“中西方報刊業(yè)社會責任研究文獻綜述”和“對報刊社會責任履行歷史回顧和反思”,采用邏輯推理的定性研究方法,得出“報刊社會責任治理長效機制”理論,進而結合“評價指標體系量化研究”,最后得出“我國報刊社會責任治理基本對策與措施”。

③定量分析:對“報刊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中運用《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中國新聞年鑒》等統(tǒng)計資料和實際調查的最新相關數據,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9大一級指標,19項二級指標,參照專家打分法或因子分析法等主客觀方法分別確定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權重,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體系構建后,采用“專家打分法”構造判斷矩陣。通過矩陣運算和一致性檢驗,根據計算,擬建立報刊承擔社會責任水平的評價模型:R=■WiFi。

其中,i=1,2,…,22;R為報刊履行社會責任水平高低的綜合評價值,R值的變化區(qū)間為0~5,R值表示報刊承擔社會責任水平情況,0~1、1~2、2~3、3~4、4~5分別表示履行社會責任水平低、一般、較高、高、非常高。R值愈大,說明該報刊承擔社會責任的水平越高;Wi為各個指標的相應權重;Fi為各個指標的得分值。采用專家評分法(“問卷調查法”)來確定各指標的得分值,即要求專家根據報刊具體情況,給各個指標分別評分。評分標準為:Fi=1表示履行社會責任水平不好;Fi=2表示履行社會責任水平一般;Fi=3表示履行社會責任水平較好;Fi=4表示履行社會責任水平好;Fi=5表示履行社會責任水平非常好。

參考文獻:

[1]朱永明.企業(yè)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研究.經濟經緯:2008(5):97-

100.

[2]朱永明.基于環(huán)境視角的企業(yè)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探討.技術經濟研究:2008(10):36-38.

[3]蘇志平.基于AHP的旅游企業(yè)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探討.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12):73-75.

第6篇:社會治理水平范文

[論文關鍵詞]農民 組織化水平 鄉(xiāng)村 治理結構

[論文內容提要]我國農村弱質性的社會基礎以及農民組織化水平低的基本狀況,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發(fā)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所以,要在尊重農民權利和自由、保障農民權益的基礎上提高農民的組織化水平。農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必然會對農村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產生積極影響,從而影響;村治理結構的改革。因此,要不斷擴大農村自治體的規(guī)模,逐步實現鄉(xiāng)鎮(zhèn)自治,實現農村社會自主治理和民主治理。

在我國,農村居住分散情況十分普遍,農民原子化現象十分嚴重,農民相互分離,處于散漫的低組織狀態(tài),這是一個不爭的農村現實情況,人們常常用“一盤散沙”來形容。然而,農民的這種低組織狀況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可以理解為中國農村社會基礎再造的過程,針對當前的社會理想、國家目標或現代化導向,有目的、有意識地對農民之間的連接關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農民與國家、市場之間的關系結構進行調整和改造,使得二者之間能夠有高度的契合,能夠實現順利的對接。同時,也可以理解為農民如何形成一致行動的能力與國家力量相配合實現國家目標并獲取自身福利的實踐過程”。而農民與國家、市場高度契合、順利對接、形成一致行動能力的結合點就是農村組織化的社會基礎。

一、當前農村組織存在的問題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組織化的社會基礎。尤其在農村,要在尊重農民權利、保護農民權益的基礎之上把農民組織起來,因為“現代的個體都是權利主體,它們之間因權利而平等,彼此之間的聯系只靠契約建立。為了實現權利,大規(guī)模的社會組織和普遍的社會交往成為必需”。。然而,在我國,農民的組織化水平仍然比較低,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我國農村社會,非正式組織的數量少、種類單一。有學者把我國農村組織分為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認為“在我國農村社會,正式組織包括鄉(xiāng)(鎮(zhèn))黨委、鄉(xiāng)(鎮(zhèn))政府、村支部、村委會等;非正式組織則主要包括宗(家)族組織、宗教組織、農民自發(fā)的維權組織以及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等”。。然而,就我國廣域的農村社會和龐大的農民數量而言,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的數量顯然很少,組織種類也比較單一,不能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第二,從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的發(fā)展趨勢上看,一些組織出現衰微趨勢,而一些組織仍處于發(fā)展的初期階段,還不穩(wěn)定、不成熟。首先,就農村社會中的宗族組織而言,雖然宗族組織和宗族觀念在我國根深蒂固,仍會在以后很長時間影響基層農村社會,但是隨著社會和經濟條件的變化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則是民工潮的出現,因為農民再也不會被固定在生他養(yǎng)他的血緣和地緣社會,宗族勢必失去了賴以存在的千年基礎”,因此,宗族會不斷地瓦解,不斷地渾蝕其固有的劣根性。其次,對于農民的維權組織來說,只能算是一種臨時性的組織,它為維護農民的權益而成立,一旦所要求的權益得到解決便自行解散。至于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由于它產生時間短,所以組織體制和運行機制還不成熟,而且數量也很少。只有宗教組織在農村社會迅速復興,填補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農村成為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人教人數不斷增加,但即使這樣,宗教組織也沒有成為農村社會的主導組織。

第三,就正式組織而言,村委會和村黨支部組織的治理效能不理想,沒有發(fā)揮應有的組織功能。首先,從國家與社會層面上看,由于農村實行和人民公社體制的解體,以及國家在農村推行“鄉(xiāng)政村治”,農民開始自我管理,實行村民自治,國家政權與農村社會逐步分離,尤其在稅費改革和取消農業(yè)稅以后,村民自治組織由于缺乏必要的財力支撐,難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已經影響了村民自治的有效運行。其次,從村委會與村黨支部的運行機制來看,“村兩委”相互掣肘,影響村級組織的有效運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guī)定,村民委員會是由村民選舉產生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而村黨支部作為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這樣,“村兩委”在行使公共權力時就難免產生矛盾和沖突,“在這個問題上,抱怨是雙重的,黨支部方面認為村級直接選舉削弱了黨的領導,村委會方面認為組織法不落實”。加之“組織體系的制度化水平不夠,組織運作的規(guī)范性、統(tǒng)一性、靈活性還都很差”,因此,“從改革之初到現在……一套真正體現鄉(xiāng)村經濟社會內在要求的組織體系還遠沒有建立起來?!裰骰潭鹊奶岣卟]有帶來組織體系的適應性提高,也沒有有效地保障鄉(xiāng)村社會經濟的協調運行”。。最后,從村民委員會和村黨支部組織與村民的關系上來看,農民對村級組織的疏離感加劇了。“從鄉(xiāng)村生活的觀察出發(fā),我們沒有辦法得出基層組織對于農民的服務越來越好、農民對于基層組織越來越親的整體判斷。相反,農民和基層組織的疏離感加劇了?!边@已經被一項“農民對村組織、村干部的信任程度”的調查所證實。

從一些數字可以看出,村民對村組織和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主要集中在“有點不可信”和“有點可信”之間,村民并不怎么信任村干部和村組織;更嚴重的是,在農村社會的實際生活中,一些村干部腐敗、不檢點的行為也引起了農民的極大不信任甚至是反感。因此,村干部和村組織在村民中的威信并不高,其管理活動依靠的不是權威而是權力。農民對村干部和村組織的不信任,大大地阻礙了“村兩委”組織功能的發(fā)揮和鄉(xiāng)村治理的效能。但是,“客觀地說,基層組織在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是強大而積極的,但比較而言,在治理方面的努力就差強人意?;蛘哒f,目前的基層組織體制,如果說在動員和組織經濟方面是有效的,那么在改善鄉(xiāng)村治理方面,是基本不相適應的。所以,改善鄉(xiāng)村治理,首先要反思和檢討的,是改造基層組織體制”。“基層組織改革必須有大動作。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現在的任務是要再造基層組織體系”。再造農村社會基礎,提高農民的組織化水平。

二、農村(民)組織在農村基層的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政治、經濟的發(fā)展狀況以及整個社會的發(fā)展狀況,為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創(chuàng)造了非常好的政治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我們要在現有的農村經濟政策的空間里改造基層農村社會基礎,逐步解決“三農問題”,在農村社會建立各種形式的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這有利于促進基層農村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具體體現在: "

首先,在基層農村政治建設上,農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基層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和公民民主意識的成長,有利于農民利益表達和民主參與過程的有序化、制度化和對國家權力社會監(jiān)督的機制化。從民主管理的角度看,農民組織可以平衡農村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制約基層政權組織的權力,防止強勢群體侵犯農民權益,“必須讓社會中的主要利益團體聯合參與政府組織,以此來防止任何一個利益團體可能將自身的意志強加于其他利益集團”。。從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的角度來看,隨著社會格局的深刻變動,農民的利益關系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由此而產生的許多社會矛盾和經濟糾紛,就需要農村有相應的解決機制。而單個農民的利益表達和訴求就顯得“軟弱無力”,在整個政治參與體制中處于劣勢;而且,作為單純原子化農民的政治參與,容易帶來政治參與的失序和低效,需要農民組織起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建立與國家政權的聯系通道。從農民組織的公益性來看,它會更多地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關注社會的多元化需求,統(tǒng)籌社會各方,兼顧弱勢群體,發(fā)揚民主,實現社會公平。廣大農民應該組織起來,在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結成各式各樣的農民組織,集中農民意見,代表農民利益,和政府部門以及其他社會組織進行對話,有序地進行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以增強農民與國家、市場和社會的博弈能力。

其次,在基層農村經濟發(fā)展上,農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設現代農業(yè),實現農業(yè)向科學化、商品化、集約化轉型;有利于提高農業(yè)組織化程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經營的有序競爭,提高農業(yè)的國際競爭力;也有利于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宏觀組織。應該把原子化的農民個體結成代表農民權益的組織,發(fā)揮廣大農民群眾的主體性作用。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也可以以專業(yè)經濟合作組織、農村合作社、農民互助協會等形式,參與到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農產品貿易和流通體系建設中去。另一方面,隨著市場化、信息化和農業(yè)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以及電話、電腦、網絡等現代信息傳輸工具在農村的使用,農村市場服務型中介組織發(fā)展很快。這些中介組織在市場營銷、信息服務、農產品加工、儲藏和農資采購經營等方面提供了許多便捷服務,有利于農民r解市場信息,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和規(guī)模,避免盲目生產}在彌補市場和政府的不足,克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在基層社會和文化建設方面,農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農村基層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目前,對于農民個體來說,一方面,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生產方式以及國家權力對農村社會控制的減弱,使得農民在生產、生活方面的需求不斷增長,從而產生對各種社會組織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農民自發(fā)結成各種組織,如生產幫扶組織、特困戶救助組織、兒童上學接送組織等。這些農村社會組織在社會互助、公共援助、社會福利、情感交流等方面進行合作。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戶進行生產,大多數農村家庭很難備足各種農具,很難具有足夠的資金、技術,或因家庭勞動力不足等原因,程度不同地需要各種農村組織的幫助。除了在物質利益方面需要實際幫助以外,農民在體育、衛(wèi)生、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還需要組織實體,以便于開展各種體育活動、衛(wèi)生活動、文化活動等。這些活動既能滿足農民的社會情感需求,也能滿足他們的精神信仰需求。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農村組織的各種活動,不乏有迷信活動、非法宗教活動以及違法活動。所以,我們要對農民進行教育,以提高他們的素質,使廣大農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消費觀、婚育觀,不斷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讓農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既然農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基層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那么,就應該給予農村社會組織和農民組織相應的法律地位,保障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在基層社會的活動,提高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的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律化水平。

三、國內有關鄉(xiāng)村治理理論和農村(民)組織對鄉(xiāng)村治理結構的影響 "

國內理論界對于鄉(xiāng)村治理理論的研究以及鄉(xiāng)村治理的模式和路徑選擇,大多是從國家與社會互動關系的視角出發(fā),立足于解決鄉(xiāng)鎮(zhèn)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而很少有專文從尊重農民的權利、發(fā)揮農民群眾的主體性作用的視角,提出農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對于鄉(xiāng)村治理結構改革的影響,而這恰恰是解決中國農村、農業(yè)和農民問題的核心所在。

中國問題的實質是農村問題,而農村問題的實質是農民問題,解決農民問題的出路在于改造農村社會的社會組織結構以及農民的聯結和組織方式。針對我國目前農村組織化水平低、農民居住分散以及農民群體具有散漫性的特點,鄉(xiāng)村治理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各種農民組織,再造農村基層組織化的社會基礎。理由是:

根據多中心治理理論,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各式各樣的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使這些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成為鄉(xiāng)村治理的中心,與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各種社會組織進行合作治理,實現基層社會與政府之間的互動,“一方面,社會中分散的利益按照功能分化的原則組織起來,有序地參與到政策形成過程中去;另一方面,從這種制度化的參與機制中,國家權力獲得了穩(wěn)定的支持來源(合法性)和控制權”。在經濟上,這些組織參與基層社會的經濟管理,可以把鄉(xiāng)鎮(zhèn)政權從繁重的經濟事務中解脫出來,切斷了鄉(xiāng)鎮(zhèn)政府作為“謀利性政權人”的經濟基礎。在政治上,這些組織參與鄉(xiāng)村社會的政治民主建設,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jiān)督,這樣,鄉(xiāng)鎮(zhèn)政權可以從傳統(tǒng)的政治管理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而它所要“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不是服務的直接供給者而是調停者、中介人甚或裁判員”。這樣就切斷了上級政府可借以利用的壓力型體制的通道。在社會文化建設上,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可以為村民提供各種服務和幫助,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群眾文化活動和互助活動,實現農民的自我教育、相互合作和相互援助。這樣,鄉(xiāng)鎮(zhèn)“政府與社會力量通過面對面的合作方式組成了網狀管理系統(tǒng)”。鄉(xiāng)鎮(zhèn)政府與農民組織及其他社會主體就能以平等的身份,通過對話建立合作關系來實現鄉(xiāng)村治理的目標。

從國家對農村社會政治整合的轉型來看。由于實施城鄉(xiāng)一體化和“工業(yè)支持農業(yè)、工業(yè)反哺農業(yè)”的農村戰(zhàn)略,國家對農村社會的整合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以農業(yè)稅費改革特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動為標志,國家對社會的整合開始由“汲取式整合”向“供給式整合”轉型。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國家應該充分發(fā)揮農民的主體性作用,維護農民的權利和自由,保護農民權益,對農村社會應該采取新的整合方式,挖掘基層社會的內在潛力,為鄉(xiāng)村社會的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提供內生動力。這種內生動力借助于國家、市場和社會等外在力量的推動,使農村社會的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具有堅實的社會組織基礎。把農民組織起來,讓農民組織在基層農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中發(fā)揮農民的主體性作用,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農民的各種權利,以便與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各種社會組織共同參與鄉(xiāng)村治理。

顯然,上述的治理結構必然涉及到鄉(xiāng)鎮(zhèn)政權改革的未來走向問題。從現有的對未來鄉(xiāng)鎮(zhèn)改革的各種觀點來分析,其目的基本上都是為了解決鄉(xiāng)鎮(zhèn)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在實際生活中,鄉(xiāng)鎮(zhèn)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這一方面反映出鄉(xiāng)村治理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艱巨任務,不僅僅是因為我國農村地域廣闊、農民數量龐大、農村生產水平低下的歷史和現實狀況所形成的黏滯性給治理帶來難度;還因為我國以為主要形式的農村改革到現在也只有不到30年的時間,而要在這短短的時間里理順鄉(xiāng)村社會的各種結構和關系,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隨著整個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變化,各種新的政策、措施會不斷出臺,各種新的情況也會不斷產生。所以鄉(xiāng)村治理是一個長期的調適過程。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們所采取的立足于解決鄉(xiāng)鎮(zhèn)現實問題的鄉(xiāng)村治理路徑,都難免有“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弊病。因為隨著一個問題的解決,難免又會出現新的問題,同時又產生解決新的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鄉(xiāng)鎮(zhèn)問題,就要尋找產生鄉(xiāng)鎮(zhèn)問題的根源:農民組織化水平低下所造成的弱社會。

第7篇:社會治理水平范文

[關鍵詞]政府;治理;轉型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09)09-0055-03

一、政府治理的內涵

治理是描述管理形式的概念,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治理變得越來越擴散……羅西瑙(J.N.Rosenau)在《沒有政府統(tǒng)治的治理》及《21世紀的治理》中將治理定義為一系列活動領域中的管理機制,是一種由共同目標支持的活動;羅茨(R.Rhodes)則認為治理是一種新的統(tǒng)治過程,意味著統(tǒng)治含義發(fā)生了變化;庫伊曼(J.Kooiman)認為治理是依靠多種進行統(tǒng)治的以及互相發(fā)生影響的行為者的互動;全球治理委員會在1995年發(fā)表題為《我們的全球伙伴關系》的研究報告中為治理下的權威性定義是各種公共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使相互沖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采取聯合行動的持續(xù)過程。

政府治理是以政府為主體,通過一系列活動達到改革政府、促進社會發(fā)展的目的,在不斷改革的基礎上形成的取代公共行政的新型手段,其轉型已成為20世紀90年代后世界的趨勢。目前的政府治理日益強調以合作、協商和伙伴關系等方式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鞏固政府核心地位的基礎上形成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國家與公民社會、公共組織與私人組織之間的合作治理。

20世紀7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深刻改變著人類社會,經濟全球化和時代的變遷也呼喚著政府治理的轉型。制度經濟學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競爭力的大小不再主要由自然條件所決定,政府也可能影響經濟的發(fā)展,經濟的全球化使政府的治理日益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創(chuàng)造或保持競爭優(yōu)勢的決定性因素:如果選擇了有利于本國生產力發(fā)展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如提高國民的生產能力、加強對各種專業(yè)性基礎設施的投資、升級商業(yè)運作的效率等,則意味著政府選擇了繁榮;反之則不利于提升本國經濟。當前,各國公共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危機事件的頻繁發(fā)生以及國際局勢的最新變化都要求政府提高治理水平,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國內外環(huán)境,充分利用各種生產要素,減少資源的閑置或浪費,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由于西方政府治理的轉型理論成熟、改革徹底而收到理想的效果,我國政府改革的過程可不斷學習西方政府治理轉型的經驗和成就,積極提高我國政府的治理能力,實現我國政府的目標。

二、西方國家政府治理轉型的概況

西方政府普遍重視改革,要求以靈活高效的公共管理取代固定僵化的公共行政,其治理日益突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民參與、靈活高效及彈性管理,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政府積極實現治理轉型,表現為以下治理形式。

市場化政府。強調以市場競爭機制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給效率及服務質量,將公共物品和服務以合同出租、授權經營、政府經濟資助、政府參股、廉價付費等形式委托或承包給非營利公共組織或私營部門,解決政府機構龐大、部門壟斷造成的資源配置效率低、盛行等問題。市場化政府減輕了政府管理的壓力,縮小了政府規(guī)模并改善了公共服務和管理水平,提高了行政效率,滿足了公眾的需要。

參與式政府。通過兩種參與途徑提高治理水平,政府內部培養(yǎng)公務員參與意識,實施參與式管理,將各類公務員作為政府有效運轉的核心,授予其更多的決策權,激發(fā)其工作熱情并保證其積極參與政府各項事務;政府外部則創(chuàng)造公眾參與的氛圍,將重心轉向工作結果而不是過程,通過授權鼓勵更多的社會成員參與政府決策,實現政府與社會的溝通,既保證了政府的科學決策,又促進了政府各項工作的開展。

企業(yè)型政府。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轉移使政府權威有所下降,企業(yè)再造的經驗使西方政府嘗試由一群富有企業(yè)家精神的公務員運用各種創(chuàng)新策略,恢復僵化官僚體制的活力,提高政府績效。允許政府采用企業(yè)經營理念和策略引導政府改革,確立顧客至上、效率優(yōu)先、成本低廉的意識,解決政府低效無能、盲目膨脹、辦事拖拉、浪費嚴重等問題,培養(yǎng)了政府的回應力和前瞻力。

彈性化政府。由于政府所處的行政環(huán)境在社會問題的復雜影響下變得更加不確定,為解決政府機構龐大臃腫問題,西方政府普遍根據“彈性組織”的設計原則重組政府結構,采取靈活的手段解決各類社會問題。針對突發(fā)性公共危機或臨時性、周期性任務的難度和重要性差異,政府從相關部門抽調專業(yè)人員組成臨時機構或設立非常設機構完成預定任務后或解散或保留,以彈性機制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解制型政府。在官僚層級制基礎上強調高層決策者和行政文化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以績效為原則向高層決策和宏觀服務轉變,解除治理限制和集中控制,賦予官僚機構更多的決策權,通過授權讓公務員以追求績效為目標行使自由裁量權;通過放松對社會的嚴格管制減少較多法令規(guī)章的干預,將微觀事務的治理權交給非政府組織和公民,營造符合公眾利益的運行機制,鼓勵并發(fā)揮非政府組織和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的積極性。

電子化政府。信息化社會使西方政府注重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如電話、網絡、信息技術等)提供服務,打破地域、部門和層級界限,實現政務信息公開,使不同部門和單位統(tǒng)一為整體,政府將責任和義務以更便利的方式、更易理解的語言為民眾所獲取。電子化政府簡化了行政程序、提高了辦事效率,構建了一個跨越政府機關、私人部門與民眾互動的“虛擬政府機構”,使政府及時了解公民的需要,讓公民隨時了解政府的信息與服務項目,有效地實現了政府與公眾的雙向信息溝通。

三、我國政府治理轉型的現實要求

我國實現政府治理的轉型是推動我國政府改革和發(fā)展的重要舉措,由于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領域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政府治理的轉型勢在必行。

由于市場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東西部地區(qū)、城鄉(xiāng)及各行業(yè)和部門之間經濟發(fā)展還存在差距。與東部地區(qū)相比,中西部地區(qū)的改革相對滯后,經濟發(fā)展速度緩慢;城鄉(xiāng)、行業(yè)、部門之間由于資源分配不均,投資力度和開發(fā)程度不同,差距日益明顯,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發(fā)展的總體水平,要求政府以善治為目標深化改革,尋找政府與市場的平衡點,從整體上協調東西部地區(qū)、城鄉(xiāng)、行業(yè)和部門之間的差距,提高我國的整體競爭力。作為后發(fā)國家,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劣勢,既缺乏物質資本的積累,又沒有人力資本的

儲備;既缺乏對先進技術引進、吸收和消化的能力,又缺乏對區(qū)域外先進制度的學習和移植能力,要求政府以促進經濟發(fā)展為目標完善宏觀經濟的治理能力。

某些地方政府受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對企業(yè)的管制存在著干預過多、控制過嚴的問題,造成政府角色定位不準、權力集中和濫用、職能體系不健全、職能方式不完善、缺乏監(jiān)督、政企之間產權關系不清等一系列問題,束縛了企業(yè)的發(fā)展,影響了政府的形象和辦事效率。重新調整政企關系,提高企業(yè)的經營活力,需要轉變固定僵化的政府治理方式。

隨著社會事務的增加和公共危機事件的頻繁發(fā)生,社會組織及公民也應成為治理的主體。政府過多干預某些微觀領域的治理會遏制社會組織的發(fā)展,影響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少社會組織在政府和私人部門的夾縫中生存,參與地方事務的主動性較差或流于形式,難以反映社會組織及群眾的真實意愿,要求政府促進治理轉型,下放權力,構建“小政府,大社會”的治理模式,促進政府與社會的溝通。

我國政府在歷經數次改革后治理水平有所提高,行政體制、觀念、方式和手段有所改變,但改革的視角褊狹,缺乏健全的配套機制和理論反思,與西方國家政府的治理效果相比還存在機構層次設置多、部門運轉效率低、政府公務員辦事水平不高、處理問題缺乏效率以及政績考核不健全等問題,進一步深化政府改革,最重要的是實現政府治理的轉型。隨著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規(guī)范政府行為就必須轉變我國政府的治理方式,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行政管理體制。

總之,實現政府治理的轉型既是調節(jié)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與實現行政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的大勢所趨,可學習和借鑒西方政府治理轉型的成功經驗,以促進我國經濟發(fā)展、政治穩(wěn)定以及和諧社會的發(fā)展。

四、我國政府治理轉型的思路

西方政府的治理摒棄了傳統(tǒng)公共行政的弊端,促進了政府的改革和發(fā)展,我國政府可借鑒西方政府治理的轉變經驗,積極促進我國政府治理的轉型,以推動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

轉變職能,適當引入現代企業(yè)管理模式。市場經濟條件下,“強政府、弱社會”的治理模式難以解決復雜的社會問題,政府必須由單獨治理向政府與社會共同治理轉變,實現“全能政府”向“掌舵政府”的過渡,體現責任共擔和利益共享的多元化治理模式。將政府定位為宏觀環(huán)境的營造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者,通過外包、行政參與、民營化改革以及契約、委托等方式,構建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及私營部門的協作伙伴關系。鼓勵和培育非政府組織及私營部門參與公共事務的管理,推動社會公共事務和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按照科學、合理、公開、效率的原則精簡機構、裁減冗員。全面清理和大幅度簡化行政程序、凡是能夠通過市場調節(jié)的項目均要實施市場化操作管理,不能完全由市場解決的項目也要放到“陽光”下公開操作。政府治理的轉型還要適當引入企業(yè)成本核算機制,注重投入與產出的比率,提升服務品質;引入成本管理和質量管理,注重工作實效;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和淘汰機制,營造公開、公正、公平、競爭、擇優(yōu)的用人環(huán)境,吸引優(yōu)秀的人才到政府機關工作;建立政務公開和政府物品公開采購制度,加強人大和社會公眾對政府治理的監(jiān)督。

完善責任機制,健全法治,構建責任政府和法治政府。落實政府各項責任,體現公共權力與責任約束機制的對等,重點要建立首長責任制、目標責任制、崗位責任制及引咎辭職制等,完善政府的行政責任(向人民、執(zhí)政黨和政府負責)、法律責任(向有關法律負責,做到違法必究)和道德責任(向道德規(guī)范和受害公眾負責),避免權力集中、濫用權力及責任缺位等問題。適當控制政府規(guī)模,調整政府的決策方向來規(guī)范公務員的行為,對政府責任不到位、公務員不盡職守責等行為要依情節(jié)的嚴重程度追究其責任,通過明確政府的職責增強各級公務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政府也要盡快出臺并完善各項法律法規(guī),將政府治理納入法律軌道,營造法制化、規(guī)范化環(huán)境,做到有法可依;堅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辦事,政府行為侵犯了公民、法人和社會組織合法權益時要堅決依法查處,做到依法行政。進一步樹立法治政府形象,堅持依法治國方略,提高公務員的法治意識,改變“人治”引起的、辦事隨意、違法失職等現象,按照法律程序辦事,增強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和滿意感,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依法辦事,實現政府的公平治理。

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關注民生。政府治理的趨勢是建設服務型政府,治理的轉型就要以服務為準則,在行政決策、執(zhí)行和監(jiān)察中始終奉行“以客為尊,以民為本”的服務理念,改革服務方式,擴大服務范圍,樹立服務的效率意識和成本觀念,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為人民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在社會治安、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福利、勞動力失業(yè)和培訓、環(huán)境保護、公共基礎設施等服務工作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公務員要體察民情,培養(yǎng)責任心、感召力和親和力。民生問題的凸顯要求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治理重心,以人民滿意為最大的使命和考核標準,及時與人民溝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將社會資源和財富投入到人民普遍關心并與其利益密切相關的教育、醫(yī)療、就業(yè)、安全、公平、正義和社會治安等方面,為人民提供一個安居樂業(yè)、心情舒暢、生活幸福的生活環(huán)境。

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推進電子政務建設。信息化社會要求我國政府突破程序繁瑣、成本過高、效率低下的行政管理體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通政府門戶網站并實施網上辦公及服務,以公開、透明、規(guī)范的方式實現政府的網紹治理。當前,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速度及規(guī)?;具m應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但需要進一步整合信息資源,實現省級、上下級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通過網上辦公與交流提高政府的服務速度,拓展信息服務空間;研究和開發(fā)適合政府機關服務和管理的軟件系統(tǒng),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推進“網上虛擬市政服務中心”建設,逐步完善市、區(qū)統(tǒng)一的行政審批項目,達到政務資源的共享和數據交換,利用網絡資源實現網上審批,實現“政務服務一卡通”;利用互聯網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通過政府網站加強政策宣傳、部門業(yè)務介紹和信息公告、資料查詢等單向內容以及傳輸資料,解答百姓疑問、網上申報、網上許可、網上年檢、電子民意信箱、網上民意調查、網上投訴、信息反饋等雙向內容,為政府績效評估提供依據。

總之,在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為推動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fā)展就要盡快實現我國政府治理的轉型,促進政府各方面的改革和發(fā)展,實現政府的良性運轉。

參考文獻:

[1]歐文,休斯,公共管理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嚴新明,公共管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7]劉華濤,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政府治理[J],蘭州學刊,2007,(9)

[4][5]連玉明,學習型政府[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7

[6][美]B蓋伊?彼得斯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第8篇:社會治理水平范文

現將政法系統(tǒng)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的有關情況,作一簡要匯報。

自2月14日市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開展以來,我們立即將市有關工作部署和要求向縣委主要領導作了匯報,縣委主要領導對此高度重視,要求縣委政法委要將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政法系統(tǒng)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進一步增強政法干警執(zhí)法為民的意識,全面加強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水平。按照要求,我們及時成立了全縣政法系統(tǒng)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組織領導機構,研究確定了落實上級部署要求的工作意見,組織召開了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動員會議,及時傳達了市委政法委關于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的指示精神,深入分析了我縣政法隊伍的現狀,認真部署了下一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的任務及措施?;顒又校覀円笳ㄎ瘑T會委員及政法各單位的班子成員分別聯系一個基層單位,指導和了解其活動開展情況,推動活動的深入開展。政法各單位按照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將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制定實施方案,積極進行層層動員,迅速地啟動了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初步營造了加強法治理念教育,爭做規(guī)范執(zhí)法標兵單位、爭當文明執(zhí)法優(yōu)秀干警的濃厚氛圍,為下一步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全市統(tǒng)一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堅持統(tǒng)籌兼顧,合理安排,積極做好結合文章,推動活動的有效落實。一方面,把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與開展“雙創(chuàng)雙爭”活動相結合。今年,圍繞落實省、市政法會議精神,我們突出政治強警、規(guī)范建警、從嚴治警,在全縣政法系統(tǒng)深入開展以創(chuàng)新執(zhí)法規(guī)范機制、創(chuàng)新執(zhí)法監(jiān)督機制,爭做規(guī)范執(zhí)法標兵單位、爭當文明執(zhí)法優(yōu)秀干警為主要內容的“雙創(chuàng)雙爭”活動,全面加強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努力建設團結創(chuàng)新的領導班子、公正高效的執(zhí)法群體、業(yè)務精通的政法干警、廉潔奉公的政法機關、社會滿意的政法隊伍。結合這一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們將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作為其主要內容,并作為“爭做規(guī)范執(zhí)法標兵單位、爭當文明執(zhí)法優(yōu)秀干警”的重要評比條件,有針對性地搞好學習教育,端正干警執(zhí)法理念,積極引導政法單位及干警打造“精品案件”和“拔尖人才”,進一步增強政法干警爭第一、創(chuàng)一流的責任意識和精品意識,促進政法干警理論水平、業(yè)務素質和執(zhí)法技能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把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與深入推進專項整改活動相結合。將干警執(zhí)法理念、執(zhí)法質量、執(zhí)法服務方面問題的整改情況作為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的重中之重,同落實,同整改,同檢查,使教育活動不走過場,落到實處。同時,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的效果來檢驗、衡量政法干警的深入推進專項整改活動情況,進一步規(guī)范執(zhí)法行為,促進嚴格公正執(zhí)法,形成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良好局面。

總之,我們將按照全市部署要求,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推動我縣政法隊伍建設水平再上新臺階。

xxx

第9篇:社會治理水平范文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關系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把國家規(guī)定的思想體系、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受教育者個體思想的過程。課堂理論課教學負擔著以上知識傳輸的任務,是一種強化認知過程。受教育者要對教師傳遞的教學內容加以反映并內化為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研究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殊性,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其教學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

在國家的不斷推動和教育界的不懈努力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從最早的課堂實踐性學習活動,如簡單的課內討論、演講比賽、辯論賽等,發(fā)展到今天,已經具有了多種多樣的課外教學形式,如社團活動、校園文化建設、參觀實踐基地、“三下鄉(xiāng)”、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讓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促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認識社會、服務社會,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同時,有越來越多的校內部門,如團委、學生處、各系部等加入到這樣的實踐教學中來。

內容、形式和管理上的不斷總結創(chuàng)新,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越來越具有自身獨立的價值和功能,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教學方式、教學載體,而是在獨立特征的基礎上更加接近于一種獨立形態(tài)的課程。我們有必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辯證分析,澄清認識,掌握規(guī)律,以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進一步發(fā)展。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和理論教學是統(tǒng)一的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從最初提出到今天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平行存在,越來越表現出獨立性,自成體系的趨勢日益明顯。但是,我們應看到,作為共同提出的一對范疇,二者首先是統(tǒng)一的。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具有思想性、科學性的學科,嚴謹認真、具有邏輯性的理論教學是整個教學的基礎、前提和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的基礎,靈活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形式必須要以理論教學為指導,在目標、內容、環(huán)節(jié)設置上保證不脫離整體大局。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水平直接決定著實踐教學的水平和發(fā)展,是實踐教學的理論載體。

實踐教學是在理論教學基礎上實現和強化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部分,用來印證理論教學的正確性并發(fā)揮理論的指導作用。實踐教學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把居于被動受眾地位的學生轉變?yōu)榛顒又黧w,將理論思考加以深化和升華,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同時,高水平的實踐教學活動反過來可以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的發(fā)展。

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二者在育人功能上相互配合,發(fā)揮著各自的重要作用,構成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獨立性特征

總結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形式,大量案例都是強調從學生的經驗和社會實際出發(fā),以主題形式開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得比較好的案例,嚴格按照問題提出、理論研究、資料搜集、數據調查、結果分析、提出對策、實施、效果考核的程序作為項目開展起來,大大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認識水平。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雖然是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為依托,但從某些方面看,它已超越了一般理論知識體系,實現了與其他課程資源、教學資源、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已經不僅僅是教學組織形式的不同,在教學目的、教學規(guī)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變化。

(一)教學目的方面的不同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教學過程就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在具體教學目的上又存在不同。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提出要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yǎng)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可以看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提出不僅僅是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角度,而且是從整個高等教育的角度。因此,不能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般教學目的直接遷移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一種過程性活動,其教學目的存在于教學過程之中,教學實踐本身即是教學目的,具體的教學目的僅僅是過程的外化表現。在對不同的院校進行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各高校均制定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的,不一而同,但總體來說,是院校綜合社會相關情況制定出來的,體現了過程和目的的一致性。

(二)教學規(guī)律方面的不同

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強調對既定知識的正確反映,在教學中強調學科自身的知識體系和內在邏輯結構,要求以科學理論和文化基礎知識為基本內容,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堅定信仰、加強修養(yǎng)、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包含多個層次的立體教學,一般課上和課下實踐活動簡單、普遍、易行,能夠經常性開展,通過一些特殊案例的分析來引導學生對周圍生活世界的問題、現象或事件等進行探索,對熱點時事形成正確認識;校外項目實施過程往往真實、復雜,強調過程研究和知識的分析應用,學生主動獲取直接經驗,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將科學理論內化為自身的信念與修養(yǎng)。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主要強調間接經驗的獲得,步驟簡單直接,而實踐教學的整個實施過程存在著更多的環(huán)節(jié)和因素,已明顯具有了不同的教學實施規(guī)律。

(三)教學內容的變化

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在內容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要任務,主要是進行國家思想體系、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的宣傳教育工作。雖然在教學中也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但多是用作支持理論、輔助理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學的同時,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處理社會問題的能力,擴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實施過程更具體,環(huán)境更真實,各類影響因素更多,使得其覆蓋的學科范圍也更加廣泛,延伸到諸如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是一種更具綜合性的學習過程。雖然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其他科目知識的學習沒有列在教學目的中,但究其實施過程來看卻是必需的,沒有這些科目知識和能力的支撐,就無法很好地完成實踐教學項目。這也就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容自發(fā)地擴大,而不僅僅是理論教學內容的簡單復制。

(四)教學方法的差異

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是一種目的性學習。為了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首先要在學生意識領域鐫刻上理論知識內容,雖然是間接知識的掌握,但要求越直接、越迅捷越好,其內容也要求越正確越好。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過程性教學,通過實踐過程達到目的,這就使得實踐教學項目不是直達目的的,而是要通過摸索、探究,要在很多的偶然、不可控因素中發(fā)展。過程不確定,結果多元化,學生在實踐項目中既要研究歸納,又要進行演繹,是一種研究型學習,同時也是建構主義學習,能夠推動和開放學生的思維。即便是在最簡單的課上討論實踐中,為了強化過程學習,也可以故意制造彎路來加強其過程性,實現能力訓練的目標,保證實踐教學效果。

(五)評價的區(qū)別

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多以試卷問答作為成績考核形式和學生水平評定依據。在考核中,不僅僅考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會通過時事問題、材料分析題目等方式來考核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水平。但是,這些題目的滯后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更多反映的是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和對社會的了解,而不是學生的分析能力。由于題目沒有真實環(huán)境,也難以體現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過程的非確定性、答案的多元性以及實踐過程中的偶然、變化、分歧或錯誤的發(fā)生,使得考核能夠更準確地展現學生的真實水平。但這種考核也變得更加艱難,更多的主觀判斷會直接影響到客觀公正性,對教師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內在地推動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水平的提高。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教育“人”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面向真實社會的教學。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中,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越來越展現出不同于理論教學的獨立性特征,在研究這些新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淑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的辯證關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