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比較教學法論文范文

比較教學法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比較教學法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比較教學法論文

第1篇:比較教學法論文范文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生活中我們必須遵守法律,游戲中我們必須遵守規(guī)則,所以大學生必須培養(yǎng)自身的規(guī)則意識。在大學籃球課中采用比賽法教學,可以讓學生能夠盡快的掌握和運用比賽規(guī)則,從而加深高職學生對籃球技術和戰(zhàn)術的理解,提高高職學生的欣賞籃球比賽的水平。利用課堂教育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籃球規(guī)則,利用籃球比賽使大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籃球規(guī)則,并增強大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使高職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

2將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出來,更好地學習基本技術

只有掌握了基本技術和戰(zhàn)術,才可以在比賽中有更好的發(fā)揮,通過教學比賽,學生可以更加容易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不管是運球、接球還是投籃成功等。學生在運動比賽中感受到了樂趣,自然就會更加積極地進行學習。那么教師就需要大力練習學生的基本技術,促使學生將掌握到的技術應用到比賽當中。

3大學籃球教學中比賽教學法存在的主要問題

3.1比賽場次安排較少,手段較為單一

大學籃球教學中采用比賽教學法進行施教,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便于教師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發(fā)現(xiàn)問題,采用針對性措施進行訓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比賽教學的場次安排有限,僅僅通過幾次教學比賽來實施籃球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不夠現(xiàn)實。同時由于比賽手段的單一,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3.2比賽方法同實際競賽發(fā)生脫節(jié)

按照籃球教學比賽的規(guī)定,對于每個籃球隊的參賽人數都有限制,即便在比賽中可以采用更換隊員的形式增加參與人數,但通常由于過分追求比賽勝利,難以有機會安排技術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參與比賽。如此一來,打擊了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特別是對技術能力較差的學生造成打擊,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3.3比賽設置的數量和學生人數差距較大

在大學籃球比賽教學過程中,由于籃球比賽的數量通常較少,而學生的人數相對較多,如此一來就導致學生參與裁判工作占據的比例較小。大學生無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無法提高裁判能力和綜合水平。

4加強比賽教學法應用的策略

4.1體育教師對學生的活動要合理有效的組織和分配

在大學籃球比賽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分配時間,要合理控制比賽時間占據課堂時間的比例。在具體時間分配上,可以將比賽教學時間設置為課堂時間的60%,其他活動占據課堂時間的30%,余留10%的課堂時間作為學生素質練習使用。通過合理分配時間比例,有效組織分配,促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掌握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教學堅持從易至難、從簡至繁的基本原則,利用學生體育骨干參與完成,從而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4.2運用比賽法時要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采用比賽教學法時,要做到知己知彼,在了解關鍵信息的基礎上,合理發(fā)揮籃球比賽教學法的價值。教師對學習環(huán)境及學生情況和教材要全面掌握,要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要掌握學生身心特點及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比賽教學方式,設置合理的比賽教學標準,從而科學開展比賽教學。

4.3采用籃球比賽積分法強化訓練

大學籃球教學過程中,比賽積分法貫穿籃球比賽教學的整個過程,包括基本的傳球、發(fā)球和運球、投球等實施的一種籃球比賽積分教學方法,這是大學籃球比賽法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球比賽積分法能夠讓高職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籃球技能和要領,增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心理素質以及健康體質,為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最好的籃球比賽積分法就是以小組為基本比賽單位,讓大學生在交流、配合、探討和鍛煉中,相互學習、相互進步。這種以小組為比賽單位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增強大學生參與籃球比賽的意識,體驗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還能夠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民主的教學氛圍,提高大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例如在大學籃球比賽中,將學生平均的分為幾小組,讓每一小組之間都能夠進行排球比賽,采取三局兩勝或五局三勝制,分別給每一組幾分,比如勝一局記兩分,輸一局記一分,最終以積分最高者為勝。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籃球比賽,可以調動高職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籃球課程的興趣以及體育意識。

4.4運用全新的教學方式

籃球比賽的特點要求運動人員要想真正適應激烈爭奪中的快速攻守,最重要的因素是速度。特別是在快速中運用技術的能力、完成技術動作的速度以及技術動作之間的銜接速度。教師要把握籃球比賽的特點,采用比賽教學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掌握技巧,注重速度,讓兩者完美結起來。教學比賽法是以比賽為核心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在籃球運動項目中,學生把自己掌握的專業(yè)技能運用到實踐中,讓學生在比賽中掌握運動技巧。這種比賽法教學,教師不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重復的動作教學上,促進籃球教學的完整性和實效性的發(fā)揮,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在教學中加入多媒體技術,運用DV,幻燈片等教學手段,全程記錄學生的比賽狀況,在比賽結束之后放給學生觀看,這樣能讓他們更好的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點,之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聯(lián)系,提高教學效果。

4.5采用比賽教學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大學籃球教學過程中,采用比賽教學法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比賽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大學籃球課程產生較大興趣,希望在籃球比賽中運用戰(zhàn)術來提升個人運動技巧。而比賽教學法中,學生籃球技能的提升不僅僅在于個人運動能力及運動技巧,對戰(zhàn)術運用及比賽規(guī)則等都可以進行熟悉和掌握。教學中,教師臨場指導,針對性安排戰(zhàn)術或技巧比賽。在比賽中,貫徹和落實教學內容,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促進學生籃球運動水平的提高。在比賽教學中,教師認真觀察學生參與比賽的全過程中,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效果進行客觀公正評價,有利于學生了解自身短板及自身優(yōu)勢,提出相關改善性建議及措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采用進攻防守比賽等具有較強目的性的針對性比賽,提升學生籃球專業(yè)技能和戰(zhàn)術運用,提高學生對籃球比賽規(guī)則的了解及熟悉,從而利用籃球比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5結語

第2篇:比較教學法論文范文

兩起戰(zhàn)爭皆因鴉片而起,都以清政府喪權辱國為結局。它們不是孤立的,是有著內在聯(lián)系的歷史事件,有其共性。因此在教授這兩課時,采用縱橫比較的方法,則能使學生對兩起歷史事件、現(xiàn)象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的系統(tǒng)的理解和認識。它有利于幫助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清本質,培養(yǎng)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理解、分析和評價歷史以及識辨大是大非的能力。這也是根據學生怎樣學來設計自己怎樣教的重要原則。

首先,這兩次,有相似之處,可把它們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兩次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強的侵略擴張。第一次,是英國迫切需要對外奪取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第二次是英、法、美等國,想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并使之合法化。所謂戰(zhàn)爭的導火線,僅是發(fā)動戰(zhàn)爭的借口?;诖耍衫暹@一特定歷史現(xiàn)象所反映的本質問題。第一次的借口,是中國的禁煙運動,第二次的借口是“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試想,當時如果沒有禁煙運動,沒有兩起事件的發(fā)生,它們就會偃旗息鼓嗎?否。它們依然會尋找另外的借口發(fā)動戰(zhàn)爭。因為它們早已選中中國作為其侵略對象,蓄謀已久,戰(zhàn)爭遲早要爆發(fā)。

在教學中啟發(fā)學生透過歷史的表面現(xiàn)象,認清侵略者的本質和狡詐手段,區(qū)別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發(fā)展進程的特點,從而提高學生鑒別事物的能力,這是歷史教學應遵循的原則之一。

在這兩次反侵略戰(zhàn)爭中,我們試比較一下清政府、愛國官兵和中國人民各持什么態(tài)度,就很容易看出清政府的喪權辱國和人民大眾的英勇不屈。如:第一次時,清政府內:道光帝驚恐萬分,派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談判,琦善妥協(xié),奕山投降,牛鑒臨陣脫逃,后來簽訂了屈辱的中英《》、中美《》、中法《黃浦條約》。愛國官兵和廣大人民:三元里人民抗英,關天培、葛云飛、陳化成等英勇犧牲。第二次時,清政府不作認真的戰(zhàn)爭準備,完全寄希望于俄美兩國“調停”。當英法聯(lián)軍攻占天津后,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最終簽訂了《》、《》、《》等。與此相對照的是,南海、番禺兩縣幾萬人民成立團練局,抵抗侵略;防守大沽炮臺的士兵開炮打擊入侵者,大沽人民冒著槍林彈雨,給戰(zhàn)士送餅送面。

我們再分析一下戰(zhàn)爭的性質、結局、戰(zhàn)敗的主要原因。這里應指出的是,兩次對于中國人民來說,都是反對外來侵略的正義戰(zhàn)爭。英、法、美等國是侵略者,是非正義的,而中國都是戰(zhàn)敗國。正義之師折旗受辱,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尤其是清政府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經濟和軍事落后,經不起洋槍洋炮的打擊,亦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戰(zhàn)勝了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鑄成民族的奇恥大辱。

那么,給中國造成的影響又如何呢?戰(zhàn)前,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戰(zhàn)后,列強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巨大權益:中國領土喪失,中國遭破壞;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yè)品源源不斷地傾銷中國市場,中國經濟遭到扼殺。中國從此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變化。除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更加尖銳外,還增添了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中國人民被迫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雙重革命任務。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再將《》、《》聯(lián)系《》加以比較分析,可以進一步認清列強們得寸進尺的強盜嘴臉和清政府步步退讓的腐敗無能。

第3篇:比較教學法論文范文

根據出土文物的佐證,中國最遲在三千五百年前就發(fā)明了文字。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記錄、交流的國家之一,中國人書寫漢字的歷史十分悠久,在長期的書寫過程當中,中國人形成了許多有條理的、框架宏大的、體系完備的書法理論與書法教學經驗。中國的書法,用變幻莫測卻有規(guī)律可循的線條與筆畫,填充了空曠的白紙,美輪美奐,異彩紛呈,構成了世界上獨有的一道文化景觀。書法,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中語文的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說,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書法的教學,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需要在語文課中,使用大量的教學時間進行教學的,對于書法,也是需要學生使用大量的時間,進行課下的學習以及鞏固。高中語文教材對于書法的教學是極其重視的,在高一語文教材必修第一冊的“梳理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有大段的關于古代以及現(xiàn)當代書法鑒賞、學習的篇幅。所以,語文教材的編寫者,也是對高中語文的書法教學,傾注了極大的心血的。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考取得的分數對學生的未來,具有極其重大的影響。而在高考試卷的評判當中,學生書寫優(yōu)雅與否、清晰與否,對分數的高低,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學生的答卷越清晰、字跡越好看,評卷老師的心情就會越舒暢,所給分數就會達到極致。反過來,在高考與其他各類型的考試中,有不少的學生學習不錯,在卷面上呈現(xiàn)的知識點頗為精確,但就是因為書寫混亂不清,閱卷的老師經過努力也認不清,最后只好按錯誤處理,這樣就降低了學生的考試成績,對人生發(fā)展前途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由此可見,書法的訓練,尤其是硬筆書法的訓練,對于學生試卷的解答,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的,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應當將硬筆書法的教學置于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書法的教學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更長遠的是,通過潛移默化,可以讓學生深入品味到中華文化的精髓和韻味,增強中國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文藝氣質,對他們的人生產生長遠的積極的影響。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當今的語文課堂上對于書法的教學,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首先是由于語文教師對于書法教學的忽視,以及學校在教學資源上的提供不充裕,所以在當今高中語文課堂上的書法教學,呈現(xiàn)出了邊緣化、淡漠化的狀態(tài)。其次,即使有的語文教師根據課程的要求,開展書法教學,教師也大多因為沒有受到過系統(tǒng)的書法教學的培訓,使用效率不高或是錯誤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書法教學,這樣,即使學生付出頗多的心血去學習以及練習書法,也事倍功半,從實踐效果來看,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

二、如何提升高中語文書法教學的質量

(一)要從政策上以及態(tài)度上支持高中語文書法教學

高中語文課堂上的書法教學,首先需要的就是學校在條件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師生對這件事的重視。第一是學校方面應該做的事情,學校應該首先明確書法的學習對于語文以及其他各科成績的重要意義,在高一以及高二年級,安排足夠數量的書法教學課時,應當積極聯(lián)系出版社,為學生訂購書法學習配套教材,為學生學習書法、師生之間互相切磋提供教室。同時,學校方面從激勵學生苦學書法這一角度考慮,應當多多舉辦類似書法競賽、書法節(jié)之類的活動,促使學生們踴躍參加。第二,教師要對書法教學予以重視,把眼光放得長遠,不能被分數的功利性牽制,應當從學生的終身素質的培養(yǎng)高度著眼,在高一、高二階段,尤其是高一階段,教師應當側重于學生基本功的培養(yǎng)以及文化的熏陶,尤其注重對學生書法的教學,而在布置練習題方面,應當盡量以做精題、精做題為主,避免因為學生陷于題海戰(zhàn)術耽誤了學習書法、陶冶情操的寶貴時間。另外,身為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應當在課余時間積極充電,學習更多書法以及高中書法教學的知識,這樣書法教學才能豐富多彩,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

(二)關于教材、字帖的選擇

在高中書法教學上,光有學校方面的主動,以及教師的辛勤奉獻,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如果學校以及老師采取了并不是很理想的書法教學方法,那么學生學習書法的效果同樣會大打折扣,這是由于學生個人的書法寫得怎么樣,學生個人的天賦以及認知的差異有決定性作用,因此學生只靠對學習的激情以及長期的堅持是遠遠不夠的。高中生如果想要練就一手優(yōu)美的書法,并且形成鑒賞書法的深厚素養(yǎng),還是需要教師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輔導以及訓練。首先,教師要慎重選擇書法教學的教材范例。當今的社會風氣異常浮躁,書法出版物魚龍混雜,有很多字帖、教材是不適合高中生臨習的,比如說很多當世所謂名家的字帖,其實只是徒有虛名,仔細看來筆意媚俗。但是可悲之處就在于,高中語文教師,往往對學生臨習的字帖不加甄別,讓學生胡亂去書店買字帖臨習,但是,學生的鑒賞能力趕不上老師,往往會買一些粗制濫造的字帖,這樣就會造成學生練字的成效低下,甚至會越練字,書法越差。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在進行書法教學的時候,沒有為學生選擇好臨習的范本。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在為學生選鋼筆行書字帖的時候,以鄒慕白的行書字帖為最佳,因為鄒慕白的行書,不僅筆畫構造相對簡單,而且筆意連起來看,具有藕斷絲連之感,適合高中生進行答題以及快速書寫。在為學生選擇鋼筆楷書字帖的時候,需要注意學生的性別、天賦,現(xiàn)當代書畫家的字帖,是不適合給高中生練的,因為當代的楷書字帖缺少意蘊。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們可以多為學生們選一些古代書法名家的字帖進行教學。一般來說,女孩子適合學習元代書畫家趙孟頫《三門記》、《膽巴碑》的硬筆化字帖。趙孟頫的楷書,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女孩子多臨寫趙體的硬筆楷書,可以養(yǎng)成柔中帶剛、風姿綽約的形態(tài)。而男孩子則更適合學習唐代書法家柳公權《玄秘塔碑》的硬筆化字帖。柳公權的楷書,結構嚴謹,筆畫鋒棱明顯,如斬釘截鐵,偏重骨力,書風遒媚勁健,可與顏真卿的雄渾雍容書風媲美,被后人譽為顏筋柳骨。男孩子臨習柳體楷書,不僅與男孩子陽剛的本性相得益彰,而且可以培養(yǎng)男孩子的骨氣。對書法天賦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指導學習唐代鐘紹京的《靈飛經》的硬筆化字帖,《靈飛經》是唐代小楷的巔峰,堪稱字字飄逸,字字絕妙,天賦好的學生臨習《靈飛經》,可以增添飄逸峻拔之氣。而對于那些較為欠缺書法天賦的學生,教師應當指導他們使用薄薄的描紅紙,附著在語文教材之上,每日堅持描畫印刷體的文字。因為印刷體的鉛字,有著橫平豎直的顯著特點,既沒有結構上的靈巧,又不要求寫字時候的腕力,所以即使書法天賦很差的學生,只要堅持描寫印刷體文字,也可以最終做到在答卷的時候字跡清晰工整,即使不能加分,也起碼可以做到不扣冤枉分。

(三)關于學生練習書法,字帖臨寫方法的思考

在高中語文書法教學當中,即使教師為學生量身定做了合適的字帖,但是如果在指導學生臨習字帖的時候,培訓方法不得法,也不能取得預期的成效?,F(xiàn)在的語文課堂上書法教學,教師往往就是讓學生買字帖,不再進行學習書法方法的指導,學生也不了解學習書法的方法,因此學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單純的去描字帖上面的描紅紙。這樣,學習書法的效果不會太好。其實學習漢字書法的最有效方法,在古代就基本已經成型了,古人常常這樣進行書法教學,那就是描紅、臨摹、創(chuàng)作有機結合,三者缺一不可。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古代人練習書法有充裕的時間和濃厚的文化底蘊,當代的高中生,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還有大量的其他課程作業(yè)需要完成,因此,書法教學中的描紅、臨摹、創(chuàng)作,都不大可能被分配到足夠的時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根據本人的教學經驗,可以如此布置作業(yè),每日只練習字帖里面的兩行字,在描紅字帖之前,先對要描紅的部分進行臨摹,之后進行字帖的兩行描紅,描紅之后再對這幾個字怎么寫進行反思,反思過后再一次臨摹,最后進行創(chuàng)作,也就是自己寫兩行字帖以外的內容,創(chuàng)作的內容以規(guī)定背誦的語文文言文為主,這樣的書法學習作業(yè)使得描紅、臨摹、創(chuàng)作三者有機結合,總共練字的內容只有8行,這樣既不會因為學習書法給學生造成太大的負擔,又可以督促學生背誦課內文言文。

三、總結

第4篇:比較教學法論文范文

關鍵詞:生態(tài);科學發(fā)展觀;比較研究

Abstract:TherearemanyconsistentaswellasdifferentviewsbetweenecologicalMarxismand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zestheirconsistenciesanddifferencesfromthefollowingaspects:theideologicalbasis,essence,theoreticalcore,basicrequirement,andfundamentalapproach,andpointsoutthat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candrawlessonsfromtheecologicalMarxismsoastobetterservethesocialistconstruction.

Keywords:ecologicalMarxism;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comparativestudy

“生態(tài)”(EcologicalMarxism)一詞來源于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教授本•阿格爾。他在1979年《西方概論》中第一次運用了“生態(tài)”這個概念,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建立了與生態(tài)學之間的關聯(lián)。生態(tài)是西方的最新流派之一,也是當今最有影響的十大流派中較為活躍的一派。其關注的核心問題是,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圍繞人與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社會內部的“和解”兩大主題,研究人的自由和全面發(fā)展、人的解放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嬗變等問題,揭示當代生態(tài)危機的根源,并通過重建馬克思的生態(tài)唯物主義哲學,進行技術批判與消費主義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探索解決生態(tài)危機的途徑,實現(xiàn)社會制度和道德價值觀的雙重變革,從而最終實現(xiàn)生態(tài)社會主義社會??茖W發(fā)展觀,是關于發(fā)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中國化的,其中心問題是“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和怎樣發(fā)展”。科學發(fā)展觀的內涵在于,第一要義是發(fā)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根本方法是統(tǒng)籌兼顧。表面上看,生態(tài)與科學發(fā)展觀并不基于相同的現(xiàn)實基礎,產生的理論背景、發(fā)展脈絡和解決生態(tài)危機的途徑等方面也不盡相同,應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實際上兩個理論體系之間,觀點的契合是主要的,即使有些觀點有明顯的差異,卻可以相互為用,并不矛盾。

一、思想基礎的比較

生態(tài),也稱生態(tài)學的,其理論基礎在于和生態(tài)學的有機融合。如生態(tài)的代表人物福斯特和佩珀所認為的那樣,歷史唯物主義內在地包含了生態(tài)學和生態(tài)思維方式。應該說,在馬克思那里,生態(tài)思想并不具有重要的地位,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談論與生態(tài)問題息息相關的生產問題,卻很少在純粹意義上談論生態(tài)問題。盡管如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馬克思有意還是無意的,他都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生態(tài)思想。如“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就批判了黑格爾關于人居于超自然的地位的觀點,提出了‘社會是人與自然的完整統(tǒng)一體’的思想,并指出‘自然是人類的生命,但不是生活的手段’”,“在人與自然的關系、資本主義制度與生態(tài)危機的必然聯(lián)系以及解決生態(tài)危機的根本途徑等問題上,‘生態(tài)學’與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1]。另外,生態(tài)繼承了以作為理論基石的西方,特別是法蘭克福學派理論的批判傳統(tǒng),像萊斯和阿格爾就受到馬爾庫塞相當大的影響。只不過與他們的前輩相比,生態(tài)者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相對溫和,也更富有建設性。

科學發(fā)展觀則是關于發(fā)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是同及作為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處處滲透著立場、觀點和方法。由此可見,科學發(fā)展觀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主要是基于中國化的,面對的現(xiàn)實是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講,生態(tài)與科學發(fā)展觀對于關注的點不同,偏好的理論也不一樣,面對的現(xiàn)實情況也有明顯的差異。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二者都是以作為理論的來源和基礎,都在一定意義上體現(xiàn)了的科學性、革命性和開放性,掌握了活的靈魂。

二、第一要義的比較

生態(tài)代表人物之間的理論并沒有太多聯(lián)系,應該說,不能形成一個系統(tǒng),但在第一要義上卻是基本相同的。如阿格爾斷言,“歷史的變化已使原本馬克思關于只屬于工業(yè)資本主義生產領域的危機理論失去效用。今天,危機的趨勢已經轉到消費領域,即生態(tài)危機取代了經濟危機”,因此,當務之急是“從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生產本質的見解出發(fā),努力揭示生產、消費、人的需求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2]。阿格爾轉變了人們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看法,認為傳統(tǒng)的經濟危機已經轉向了生態(tài)危機,因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原罪,即利用環(huán)境代價換取財富,已經導致了經濟增長的瓶頸,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的無限性和環(huán)境資源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如果沒有有效的措施緩解矛盾,那么經濟增長就會停滯,甚至會倒退??梢?,阿格爾關注的決不僅僅是對于資本主義危機的解釋和分析,問題在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實現(xiàn)可持續(xù)性的發(fā)展。這說明,他始終是以發(fā)展作為第一要義的,這是他邏輯分析的前提。高茲認為:“‘對我們的經濟從產品設計到消費和物質的再循環(huán)進行生態(tài)學的重建,……對能源、化工、運輸和農業(yè)進行生態(tài)學的重建,……技術上的發(fā)明不僅必須有助于生態(tài)學的重建和理性化,而且還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使縮短勞動時間成為可能,把我們從異化勞動中解放出來?!股a和利潤最大化的經濟標準服從于社會——生態(tài)標準’,走向基于自我約束、更節(jié)儉、生態(tài)上可持續(xù)消費模式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達到真正的經濟理性與生態(tài)理性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生活得更好、勞動與消費更少的社會?!盵3]高茲如何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歸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確了要在發(fā)展的基礎上構建生態(tài)社會主義,發(fā)展是第一要義。從阿格爾和高茲的觀點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出,生態(tài)學者無論給生態(tài)危機開出什么樣的處方,目的都是為了實現(xiàn)發(fā)展這個第一要義。

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科學發(fā)展觀的第一要義,認為必須堅持把發(fā)展作為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fā)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由此可見二者之間觀點的相似性。應該說,生態(tài)與科學發(fā)展觀所提的“發(fā)展”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前者更多的是在解決資本主義生態(tài)危機的意義上使用,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的增長,當然這種增長不能以生態(tài)為代價;二是,正如高茲談到的那樣,發(fā)展不僅是經濟理性的,還應該是價值理性的??偟恼f來,生態(tài)關注的比較多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建立在人的解放基礎上的人與社會的關系調整,而較少涉及純粹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茖W發(fā)展觀所使用的“發(fā)展”,強調的是一種和諧,是建立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三個層面基礎之上的。與生態(tài)相比,概念的內涵擴大了;作為一個分析系統(tǒng)而言,也更加全面和完善。

三、理論核心的比較

“生態(tài)考察了科學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所造成的人與自然關系的異化,提出了自然是一個社會范疇的論斷及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與自然關系協(xié)調的問題,它研究的方向符合人類的健康發(fā)展趨勢和美好愿景,它的研究目的是力圖從制度層面探索生態(tài)問題解決的根本途徑,具有前瞻性和開創(chuàng)性,它作為資本主義的對立面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中建立和發(fā)展,力圖通過制度轉變解決人與自然的對抗?!盵4]由此可見,生態(tài)在談及異化概念時,是以人為核心的,只有人才有異化;在談及社會系統(tǒng)和自然系統(tǒng)時,將社會系統(tǒng)放在首位,因為只有以社會系統(tǒng)中的主體——人,作為分析的核心和邏輯的出發(fā)點,其他的分析才有意義,換句話說,此岸世界的真理探尋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而彼岸世界是遙不可及的;在趨勢和目的方面,無論是通過制度還是其他手段,協(xié)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最終都是為了人性的解放和全面發(fā)展。

相比之下,科學發(fā)展觀始終明確地將“以人為本”作為理論核心。十七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盵5]15從以上論述中可以明顯看出,二者之間的觀點趨同是主要的。當然,生態(tài)強調的“以人為本”,是從純理性的角度說的,在他們的邏輯中,不分析人,其他的分析就抓不住重點,是徒勞的,也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帶有功利性質;另外,他們過多地強調人的解放與個性張揚,繼承了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維度,所以,很多時候不過是空批判而少建設,在很多方面往往容易被細節(jié)所迷惑,墜入就事論事和抓小放大的泥潭??茖W發(fā)展觀強調的“以人為本”不僅源于對社會和自然規(guī)律的把握,還具有倫理層面的考慮。無論是依法治國還是以德治國,都是追求人之善,是人全面發(fā)展的應然。所以,生態(tài)與科學發(fā)展觀中的“以人為本”在總體上是一致的,它們的差異只在于對人的倫理態(tài)度和側重點上,而這在一定意義上講是受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

四、基本要求的比較

很明顯,生態(tài)認為,僅僅局限于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分析是不夠的。在高茲那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無產階級的物質豐富程度明顯提高,社會地位有所改善,然而,這種改善不過是資本主義緩和階級矛盾的一種手段。并且,無論資本主義采用什么方式給予無產階級多少施舍,實質上,并不見得會損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他們今日付出了一百萬美元,是為了明日的一百億美元。資本唯利是圖的本性是不會泯滅的,相反,越是要提高資本主義的成本,資本主義就越是要加緊攫取,換取更多的財富。于是,自然成了犧牲品,這種犧牲到了一定程度,資本主義就會達到發(fā)展的極限,而出現(xiàn)衰退。所以,利潤動機同生態(tài)環(huán)境相沖突是必然的,利潤最大化驅使人們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把降低成本看得比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加重要,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邏輯”。按照奧康納的總結,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以及一切社會的發(fā)展,都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環(huán)境的結構及態(tài)勢的“不平衡的和聯(lián)合性的”發(fā)展過程。[6]奧康納還指出,資本主義積累導致一定程度的生態(tài)危機,由生態(tài)危機可能會引發(fā)經濟危機,同時生態(tài)危機所導致的環(huán)境運動有可能會加重經濟危機的程度??偟膩碚f,在生態(tài)者看來,資本主義的危機就是人、社會和自然失衡的危機,就是片面發(fā)展的結果,就是資本運行的現(xiàn)實性危機。根據反向調節(jié)的原則,可以明顯地推出,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樣是會被生態(tài)所認同的。

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xiàn)代化建設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方面相協(xié)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xié)調。堅持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道路,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實現(xiàn)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tǒng)一、經濟發(fā)展與人口資源環(huán)境相協(xié)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生產生活,實現(xiàn)經濟社會永續(xù)發(fā)展。[5]15-16應該說,在基本要求方面,如上述分析的那樣,生態(tài)和科學發(fā)展觀在基本觀點上能夠達成一致。然而前者強調的不過是“平衡”二字,即要處理好經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關系,就社會的復雜性而言,這種關系只是眾多關系中的一種,所以分析的結果難免流于片面,或者不過是空洞的說教;后者則強調四位一體,即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同時,由于科學發(fā)展觀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關于“和諧”思想的部分,在中國社會中能夠尋找到現(xiàn)實基礎,并為現(xiàn)實世界的革命化起到促進作用。正如馬克思所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彼?,科學發(fā)展觀的實際影響要遠遠大于生態(tài)的“烏托邦”,也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五、根本方法的比較

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的重大關系,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區(qū)域發(fā)展、經濟社會發(fā)展、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國內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統(tǒng)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tǒng)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zhàn)略思維,善于從國際形勢發(fā)展變化中把握發(fā)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zhàn),營造良好國際環(huán)境。既要總攬全局、統(tǒng)籌規(guī)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5]16科學發(fā)展觀充分體現(xiàn)了辯證法的思想,強調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要求用全面的、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的和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吧鷳B(tài)學者全方位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批判:批判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自然資源壟斷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對自然界所進行的掠奪行為;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異化勞動和異化消費;批判了資本主義等級森嚴的管理體制及其破碎的勞動分工;批判了資本主義的工業(yè)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將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批判納入到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視野之內,與資本主義制度緊密聯(lián)系起來考察?!盵7]由此可見,在方法論意義上,統(tǒng)籌兼顧是二者認可的。生態(tài)盡管沒有明確提出統(tǒng)籌兼顧的思想,但是從其關注的對象,包括制度批判、等級批判、異化批判和工業(yè)文明批判等維度考察,它并沒有刻意突出資本主義的某一個部分,而是更加突出幾者之間的聯(lián)系。再如,生態(tài)的代表人物克沃爾認為,要實現(xiàn)生態(tài)社會主義,在所有制方面,要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在經濟制度方面,要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在實現(xiàn)條件上,要像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全人類一起實現(xiàn)。從這里,生態(tài)的統(tǒng)籌兼顧思想也可見一斑。

雖然同樣在方法論意義上堅持了統(tǒng)籌兼顧,所關注的視域卻截然不同??茖W發(fā)展觀以中國的現(xiàn)實國情為基礎,站在整體的高度審視各個部分的協(xié)調與平衡,是一種治國的理論。生態(tài)主要是從學理上進行探討,因為其所秉承的法蘭克福學派的傳統(tǒng),所以,在思想上側重于批判,而建設性的東西受到限制。同時,由于生態(tài)的相關理論并沒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機制,這樣一來,無論其有多么豐富的思想,也不過是一種值得參考而不具有指導性的理論而已,當然也就不會像科學發(fā)展觀一樣,不斷地在實踐中發(fā)展。這個發(fā)展過程基于實踐,服務于實踐,又為實踐所檢驗,從這個意義上講,科學發(fā)展觀的真理性價值也要大于生態(tài)。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態(tài)作為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學派,其主流學者遍布在加拿大、美國等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視野廣闊,科研環(huán)境優(yōu)越,尤其是他們對于資本主義的理解和批判、對生態(tài)危機的本質分析等非常到位。科學發(fā)展觀作為一個開放性的體系,與生態(tài)有較多的契合,這決定了科學發(fā)展觀理論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鑒生態(tài)的思想。在觀點契合的方面,應該說生態(tài)在有的方面研究得更為細致,這與其血緣關系和研究傳統(tǒng)等因素密不可分;在觀點分離的方面,對于科學發(fā)展觀而言,合理的可以借鑒,不合理的可以作為警示,兩者之間并不是一種對立關系。

參考文獻:

[1]曾文婷.“生態(tài)學”與[J].學術論壇,2005(10):34-37.

[2]阿格爾.西方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486.

[3]吳寧.高茲的生態(tài)學[J].研究,2006(8):99-104.

[4]唐宏.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從資本主義到生態(tài)社會主義——西方生態(tài)的啟示[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學報,2007(5):76-81.

[5].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第5篇:比較教學法論文范文

王國維與同為一代學術宗師,又有交游、論學之誼,共同對二十世紀的中國學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文學史學科的角度看,王國維、都撰有文學史著述,對中國文學史表達了各自的識見,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學科的構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從比較的角度看,因文化立場、學術背景及治學路徑的不同,王國維與在文學史觀念與文學史研究方法上存有較大的差異,而且這些差異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展現(xiàn)了中國文學史學科現(xiàn)代化進程的某些特點。因此,對王國維、的文學史觀與文學史研究方法作一比較,對于深入認識中國文學史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型的必然境遇,厘清中國文學史學科的發(fā)展蹤緒,建構民族特色的文學史學科,無疑具有重要的學術史意義。

一、學科視野:純文學與雜文學

作為中國戲曲史學科的奠基人,王國維1912年發(fā)表了《宋元戲曲考》。這是中國第一部分體斷代文學史,其撰著緣起、方法與體例集中體現(xiàn)了王國維的文學史觀念。此外,他的《人間詞話》、《文學小言》、《紅樓夢評論》等著述也零星體現(xiàn)了其對于文學史規(guī)律的思考與探求。則撰有《國語文學史》與《白話文學史》兩部著作,這兩部文學史打破了傳統(tǒng)文學史的編著體例,以“雙線文學”的觀念考察了中國文學史發(fā)展演化的進程。此外他的《文學改良芻議》、《詞選》等著述也不同程度地體現(xiàn)了其文學史觀念。

王國維與文學史觀念的不同首先表現(xiàn)在對文學史核心概念“文學”的認識上。王國維受西方文藝美學思想影響,引入了現(xiàn)代學術意義上的“純文學”概念,而為了倡導,則以白話文學為本位,將某些“雜文學”種類劃入文學史研究的范圍。

中國文學史學科是現(xiàn)代學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科的建立是隨著“文學”學科自西方舶來后開始的。因為我國古代的“文學”是一個十分駁雜的概念,有時指文獻典冊,有時指文章、學術,有時指官職、學人,具體涵義難以辨別。所以在早期的文學史著述中,“文學”即表現(xiàn)為一個涵蓋中國學術、文字、文化等多方面內容的體系。1904年第一部國人自著的文學史——林傳甲《中國文學史》中,即自文字、音韻起講,接以諸子經學,后分述漢魏至唐宋各代文體。稍后的黃人《中國文學史》則包括了金石碑帖、制詔策諭等內容,亦無顯明的現(xiàn)代“文學”學科意識。現(xiàn)代意義的“純文學”觀念,是“由于梁啟超、王國維、蔣智由、金天翮、黃人……連續(xù)不斷地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引進和宣傳了西方的純文學思想和美學觀念。”其中,王國維貢獻尤大。王國維引進康德、叔本華的藝術哲學理論,以文學的“游戲”本質為依據,形成了超功利的文學觀念。針對中國文學一以貫之的政教工具論,他提倡文學“無用之用”,即不關乎政治、道德的功用。“文學者,游戲的事業(yè)也”,“一切學問皆能以利祿勸,獨哲學與文學不然。”他指出,“美術之務,在描寫人生之苦痛與其解脫之道,而使吾儕馮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離此生活之欲之爭斗,而得其暫時之平和,此一切美術之目的。”王國維認為藝術的價值正在于審美主體毫無利害的審美觀照之中,從而消解痛苦與欲望,達到精神解脫的境界。他提倡文學的獨立地位、獨立品格,以保持文學超功利的審美功用,徹底否定了千百年來把文學作為政教工具的傳統(tǒng)觀念。在中西文化碰撞、新學舊學沖突的二十世紀初期,這些言論和觀點是振聾發(fā)聵的。因此,王國維在超功利的文學美學觀指導下,能夠獨辟蹊徑,力排眾議,擺脫文學工具論的傳統(tǒng)觀念,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學術勇氣與深刻的學術識見。從這一意義上說,王國維對近代“純文學”觀念的形成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國維在以“純文學”觀念觀照中國古代文學時,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升了戲曲的地位,把戲曲推入中國古代文學的文體序列之中。作為中國戲曲史學科的奠基人,王國維針對戲曲“托體稍卑”的世俗偏見,撰著《宋元戲曲考》,改變了中國戲曲自來無史的局面。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序》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沒能繼焉者也。”。單就這一表述而言,似無多少創(chuàng)見。但如果把這一表述放進“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淵源流變中看,王國維的確表現(xiàn)出了高超的識見。因為“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命題,自金元劉祁發(fā)軔至清末王國維之時,雖已有不下三十位學者表述過這一觀點,但是諸家表述幾乎無一例外地把文學與學術、藝術等雜糅,沒有表現(xiàn)出現(xiàn)代意義上的“文學”概念,是王國維第一個把現(xiàn)代意義的純文學體裁從傳統(tǒng)的雜文學系統(tǒng)中提取出來,完成了“文學”概念的現(xiàn)代轉化。因此,王國維文學史觀中的“文學”概念是最為符合現(xiàn)代文學史學科體系的。

的文學史研究中對于“文學”概念的界定與王國維存在較大差異。倡導白話文運動,否定傳統(tǒng)詩文的價值,所以他對于“文學”的界定完全是以語言工具為本位的。把中國文學分為文言文學與白話文學,在《白話文學史》中,他所列入的文體是“雜文學”意義上的“文學”,而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文學”。他不僅將一些沒有多少文學價值的打油詩列入,而且還把《漢書》、詔令、佛經譯文等文體列入文學史研究的范圍。因此的文學史研究雖然晚于王國維,但卻沒有遵循王國維奠定的“純文學”的學科根基。由此看來,對現(xiàn)代學科體系中“文學”的背離,是站在的立場倡導文學革命的必然結果,而非出于對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具體考察。值得注意的是,與王國維的文學史觀念又有相通之處。破除雅俗之辨,把明清小說推進了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序列之中,提升了小說的文學地位,在文學殿堂中為小說文體爭取了一席之地。在文學史的敘述上,同樣接續(xù)了傳統(tǒng)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框架,提出“把三百篇還給西周、東周之間的無名詩人,把古樂府還給漢、魏、六朝的無名詩人,把唐詩還給唐,把詞還給五代、兩宋,把小曲、雜劇還給元朝,把明、清的小說還還給明清。”這就把小說作為明清兩代的代表性文學正式確定下來,并將之推向了文學史的殿堂,進而把“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延伸至明清小說,使這一學說完整成型,從而奠定了中國文學史的基本框架。

二、文學史觀:文體通變說與文學進化論

轉貼于

文學史觀的核心問題是對于文學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與動因的揭示,這是文學史研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內容。恰恰是在這一點上,王國維與的分歧相當大,表現(xiàn)出了各自不同的文學史觀念。

在中國傳統(tǒng)的文藝理論中,對于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揭示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種是文變時序說。即劉勰《文心雕龍》所謂“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這一主張強調時代外部環(huán)境對文學發(fā)展的影響與推動,從中總結出文體代變的必然規(guī)律。第二種是文體通變說。這一學說強調了原創(chuàng)與革新因素在文學發(fā)展中的重要推動作用。如《南齊書·文學傳論》蕭子顯所說:“若無新變,不能代雄。”從中國文學史的實際來看,任何一種文體在萌芽之時,往往包孕著原創(chuàng)的生機與質樸的本色,但是隨著創(chuàng)作者的增加,創(chuàng)作水平的提高,文體的藝術規(guī)律不斷被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作規(guī)范不斷修正和完善,文體漸至成熟與鼎盛。與此同時,文體的嚴謹規(guī)范愈來愈限制了文體自身的創(chuàng)造活力,突破固有規(guī)范、尋求新變與新文體逐漸成為文學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新的文體往往由此而興起。應當說,通變說從文體內部探求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從根本上把握了文學的審美本質。

作為學貫中西的一代學人,王國維的文學史觀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論中文體通變的理論,另一方面則是受西方文藝美學的深刻影響。在王國維看來,文學發(fā)展的動力來自于對自然原創(chuàng)的追求。他在《人間詞話》中指出:“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杰之士,亦難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于此。”王國維推重文體通變中的原創(chuàng)與革新因素,重視文學自然表現(xiàn)的本質,所以,他不齒于明中葉以來愈演愈烈的復古思潮,認為“模仿之文學,是文繡的文學與鳙綴的文學之記號也。”可以看出,王國維的文學史觀念既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的文藝理論,符合文學與文體發(fā)展的實際,又借鑒了西方文藝美學對文學本質的探究,是歷史的、辯證的觀點。

作為的導師,對中國文學發(fā)展演進規(guī)律的認識則是與“五四”文學革命密切聯(lián)系、建立在西方進化論學說基礎之上的。在《白話文學史》中,把中國文學史概括為“文言文學”與“白話文學”雙線演進的歷史,“一個由民間興起的生動的活文學,和一個僵化了的死文學,雙線平行發(fā)展”的演進史。他認為一部中國文學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陳代謝的歷史,只是‘活文學’隨時起來替代了‘死文學’的歷史。文學的生命全靠能用一個時代的活的工具來表現(xiàn)一個時代的情感與思想。工具僵化了,必須另換新的,活的,這就是‘文學革命’。”可以看出,的文學史觀念植入了進化論與平民論的觀念,強調白話作為文學工具的本體意義。以白話文學為中國文學正宗,以民間作為一切新文學起源的觀點,事實上是為了提高人們對白話文學地位的認識,進一步推動的深入開展。因此,的文學史觀更多的是帶有“五四”時期的革命性、平民性特征。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廟堂的文學可以取功名富貴,但達不出小百姓的悲歡哀怨;不但不能引起小百姓的一滴眼淚,竟不能引起普通人的開口一笑。因此,廟堂的文學盡管時髦,盡管勝利,終究沒有‘生氣’,終究沒有‘人的意味’。二千年的文學史上,所以能有一點生氣,所以能有一點人味,全靠有那無數小百姓和那無數小百姓的代表的平民文學在那里打一點底子。”

應當指出的是,雙線演進的文學史觀念,不是出于純粹文學史研究的目的,背離了文學的審美本質。正如浦江清《王靜安先生之文學批評》所言:“胡氏之運動,雖以白話文學相號召,而實則其目光專注于實用之方面,而無暇及于美術也;專注于語言之方面,而無暇及于文學也。”因此,的文學史觀念是以進化論為基點,以平民為立場,以白話語言為本位建構而成的。這一觀念迥異于王國維立足于中國文學史發(fā)展實際,參照西方哲學文藝美學觀念研究中國文學史的基本路徑。而從之后進化論文學史觀占據主流的情形看,從王國維到文學史觀的轉變,則隱含了中國文學史觀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型的蹤跡。

三、文學史研究方法:“觀其會通”與“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因在學術背景、治學路徑及文學史觀念等方面的不同,王國維、的文學史研究方法也頗多相異之處。從基本的研究方法來看,王國維、都深受乾嘉考據學的影響,但是前者以此為根本,“觀其會通”,而后者則將之與西方實證主義方法相結合,首創(chuàng)“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研究方法。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談及撰著緣起時說:“獨元人之曲,為時既近,托體稍卑,故兩朝史志與《四庫》集部,均不著于錄;后世儒碩,皆鄙棄不復道。而為此學者,大率不學之徒;即有一二學子,以余力及此,亦未有能觀其會通,窺其奧安者。遂使一代文獻,郁堙沈晦者且數百年。”因此,我們可以把王國維治中國戲曲史的方法稱為“觀其會通”研究法,即會通中西,會通古今,以材料為根本,遵循乾嘉考據學的治學門徑,在此基礎上力求有新發(fā)現(xiàn)、新發(fā)明?!端卧獞蚯肌房梢苑Q得上王國維觀其會通研究文學史的典范之作。他從最基本的目錄版本考據人手,鉤沉輯佚,辨?zhèn)斡喺?,做了大量完備、扎實、精審的資料工作,而后從實物與遺文、異族故書與本國舊籍以及材料的演化軌跡中發(fā)掘中國戲曲發(fā)展的歷史,終于改變了中國戲曲自來無史的局面。在《宋元戲曲考》問世之前,他先后撰寫了《曲錄》、《戲曲考原》、《錄鬼簿校注》、《錄曲余談》、《古劇角色考》,為《宋元戲曲考》的撰著奠定了堅實的資料基礎。很顯然,王國維的治學路徑是與乾嘉考據學者深度契合的。同時,他又采用西方文藝美學觀念來觀照宋元戲曲,認為元曲是“中國最自然之文學”,“古今之大文學,無不以自然勝,而莫著于元曲。”此外,他在《人間詞話》中,認為“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這些都反映了王國維受西方美學思想影響,超乎審美利害關系的文學觀。因此說,正是基于“觀其會通”的研究方法,王國維才能夠表現(xiàn)出獨到的文學審美觀,在浩如煙海的文獻史籍中尋繹到戲曲發(fā)展的脈絡線索。

的文學史研究同樣受到了清儒治學方法的影響。梁啟超稱之“用清儒治學,有正統(tǒng)派遺風”。他對文學史的敘述與分析,總是力求建立在文獻考證的基礎之上。在《白話文學史自序》中說:“往往一章書剛排好時,我又發(fā)現(xiàn)新證據,或新材料了。有些地方,我已在每章之后,加個后記”,“有時候,發(fā)現(xiàn)太遲了,書已印好,只有在正誤表里加個改正。”但是,并沒有株守乾嘉考據之學,而是把清儒縝密精審的治學方法與杜威實證主義思想相結合,發(fā)明了一套獨特的科學方法,就是畢生倡言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梁啟超把清儒治學的方法歸結為四步法。“第一步,必先留心觀察事物,覷出某點某點有應特別注意之價值;第二步,既注意于一事項,則凡與此事項同類者或相關系者,皆羅列比較以研究

轉貼于

之;第三步,比較研究的結果,立出自己一種意見;第四步,根據此意見,更要從正面旁面反面博求證據,證據備則泐為定說,遇有力之反證則棄之。凡今世一切科學之成立,皆循此步驟,而清考證家之每立一說,亦必循此步驟也。”清儒治學的根本就是重視文獻考據,從資料的勾稽梳理研究中見實證功底。至于杜威的實證主義思想,1919年在介紹性長文《實驗主義》中對此作了簡要的概括:“(一)疑難的境地;(二)指定疑難之點究竟在什么地方;(三)假定種種解決疑難的方法;(四)把每種假定所涵的結果,——想出來,看那個假定能夠解決這個困難;(五)證實這種解決使人信用;或證明這種解決謬誤,使人不信用。”這五步中最關鍵的是第三步,而且貫串始終的就是從假設到求證的研究法??梢哉f,清儒的治學方法采用的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法,而杜威所采用的則是從無證有的假設法。清儒治學雖然與杜威在總體路徑上不同,但在求證的方法上是相通的,都重視實證,言必有征,故將兩者巧妙結合為“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這一方法不僅為批判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同時對于其文學史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方法。

首先表現(xiàn)在雙線文學史的觀念上。“雙線文學”是由最早提出的,是二十世紀“中國學界影n向最為深遠的‘文學史假設’”。這一假設打破了傳統(tǒng)文學史研究中以文體為中心的文學發(fā)展脈絡,從白話與文言的角度找到了貫穿兩千年文學史的雙線演進線索。其次,在長篇章回小說研究中,他的歷史演進法也可看作是“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方法的成功運用。如在考證《水滸傳》、《紅樓夢》、《西游記》、《三俠五義》等章回小說成書過程、主題演變、版本考據等問題時,首先把每一件史事的種種傳說依照先后次序排列,再研究史事在每一時代的面貌,進而研究史事演進,解釋每一次演變的原因,其研究方法“為中國小說研究開辟新境界”,“其基本思路直到今天仍然有效。”可以說,在文學史研究中采用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研究法,對于其考證研究具體的文學作品,論證雙線演進的進化文學史觀都發(fā)揮了單純乾嘉考據學無法替代的作用。而且在二十世紀初中國學術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轉變過程中可以看出,的文學史研究方法更易為之后的文學史學者所接受。“在現(xiàn)代中國文化意識覺醒的五四時代,應當說這套方法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一方面迎合了時代對新思想新文化的召喚,另一方面則為傳統(tǒng)考據學披上現(xiàn)代科學實證的面紗。因此,提倡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逐漸被時人推崇為科學方法,甚至被認定為唯一的科學方法,是毫不足怪的;較之傳統(tǒng)的考據學,這套方法無疑更精密、更嚴格、也更系統(tǒng)化了。”

第6篇:比較教學法論文范文

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問題策略一、融合教育的意義

所謂融合教育,簡單地說就是將有特殊需要的自閉癥兒童納入一般的教育系統(tǒng)中,讓有特殊需要的自閉癥兒童和一般自閉癥兒童一起接受教育。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要讓有特殊需要的自閉癥兒童跟普通同齡自閉癥兒童一起在常規(guī)學校接受教育,并得到適當、合理的支援,使自閉癥兒童們適應普通學校的校園生活,發(fā)揮潛能,更讓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此外,通過“融合”培植互相關懷的校園文化,促進家庭與學校合作,共同把普通學校發(fā)展為兼容及進取的群體,為不同能力的自閉癥兒童提供優(yōu)質教學。

融合教育是一個全新的的教育概念,就在學前教育得領域而言,學前的融合教育都有處于發(fā)展階段,教育融合的核心目標,就是通過家庭融合、社區(qū)融合、幼兒園融合、學校融合教育訓練過程,重點是改善孤獨癥兒童的社會功能、學習功能、認知功能,來提高自閉癥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融合教育環(huán)境開展教育康復有利于改善其社會行為習慣,融合教育的課堂環(huán)境需要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個別訓練來滿足孤獨癥兒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與支持能顯著增強教育康復效果。教師與家長的態(tài)度對融合教育的成效起到關鍵作用。

二、學前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存在的問題

1.正常幼兒園對自閉癥兒童在融合教育認識上存在的問題

自閉癥兒童由于身心障礙的影響,阻礙并導致他們可能失去了融入的機會,無法像正常的學齡前兒童一樣進入普通幼兒園,再加上對自閉癥兒童的認識上的不足,有些老師常常會認為自閉癥兒童很多方面有異于常人,如動作協(xié)調性差、目光渙散、注意力缺陷,等等,他們對某種環(huán)境,某種刺激過度敏感而感到恐懼。有些幼兒園的老師甚至會和家長直接拒絕兒童來幼兒園進行隨班就讀。所以,導致部分家長隱瞞孩子是自閉癥兒童的真實情況。而且由于老師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培訓或者幼兒園領導不夠重視,所以面對自閉癥幼兒出現(xiàn)的種種狀況也沒有適當的處理策略。隨著全社會對特殊兒童接納程度的提高,雖然已經有為數不少的普通幼兒園接受自閉癥兒童,但是,大多數幼兒園自閉癥兒童還是缺乏有針對性的教育干預措施。有的老師因為不理解自閉癥兒童的行為和心理,采取錯誤的教育,從而會引發(fā)更嚴重的行為問題。自閉癥兒童的融合教育是有利于體現(xiàn)教育的公正公平,給特殊孩子一個求學的機會,讓自閉癥兒童有一片自己發(fā)展的天空,學習更多的知識,更好地融入主流社會。

2.自閉癥兒童家長在融合教育的問題上沒有正確的理解

大部分的自閉癥兒童家長由于對自閉癥了解的不多,因此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不能及時地察覺和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是簡單地認為孩子的發(fā)育只是比同齡人稍微慢了而已,只要進入了幼兒園,和其他兒童一起活動就會變得不再自閉了。還有的家長將“融合教育”片面地理解為:就是讓自閉癥兒童在普通幼兒園里就讀,而不會考慮孩子的接受、適應情況等。更有甚者,有的家長把“融合教育”的全部意義理解為“讓自閉癥孩子學會和普通孩子一起玩”,只要自閉癥的兒童進入正常幼兒園自然就會模仿正常兒童的行為,只要努力就可以彌補不足,也不去考慮兒童應該怎樣上幼兒園才更有意義。這樣的結果,可能更會導致自閉癥兒童出現(xiàn)社會性發(fā)展的停滯。

3.正常幼兒童家長對自閉癥兒童沒有足夠的認識

自閉癥的兒童不應該一直被放在特殊教育學校進行教育,那樣自閉癥兒童容易被標簽化,那樣就恰恰違反了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他們接觸不到同齡正常的兒童,就忽略了同伴輔導的作用,自閉癥的孩子經常和正常同齡兒童在一起,兒童都喜歡模仿,這樣可以讓正常兒童帶動有自閉癥兒童。家長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積極配合教師以及專業(yè)人士將學前自閉癥兒童的融合教育盡可能做到最好。如果他們沒有機會和正常的孩子在一起學習生活,那么就遠離了主流社會,更加無法融入主流社會了,所以自閉癥兒童需要融合教育,讓他們多和正常的孩子在一起學習、生活。讓他們更加接近主流。

三、學前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的發(fā)展策略

1.對幼兒園教師的培訓

首先,幼兒園教師是幼兒園融合教育課堂的主導,她們必須全面了解融合的理念,才能夠在教學中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其次,幼兒園教師要了解什么是自閉癥及自閉癥的行為問題。再次,要學會運用處理自閉癥兒童行為問題的方法,了解自閉癥兒童的優(yōu)點,以便在教學中有側重點。最后,能夠及時與家長,特教老師溝通。

2.重視同伴的作用

學前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增加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交往的機會,幼兒教師通過提供適當的社會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讓自閉癥兒童可以從同伴那里學習到學習和交往的方式,以培養(yǎng)他們的溝通能力和交往技能。個別同伴的主動接納與支持,還將促進孤獨癥兒童溝通技能的發(fā)展。這些策略的實施,有利于對孤獨癥兒童的教育與培養(yǎng),有利于他們的成長與發(fā)展,更加有有利于融合教育,使這一群體更好地融入主流社會。

3.促進家長、學生、教師及相關人員的合作

融合教育涉及人員不只是學生和教師,家長、教師及相關人員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尋求在融合中幫助自閉癥學生與普通學生更好融合的方式和策略。充分體現(xiàn)了融合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一體化原則。在團體合作的基礎上,動員相關的力量對兒童進行診斷、評估、制定與實施干預訓練的計劃,并且要及時更改IEP計劃,對自閉癥兒童更加實用。

4.普通幼兒園與自閉癥兒童家庭的聯(lián)合

幼兒園教師和家長要形成相互信任的關系??赏ㄟ^家訪、談話、家園聯(lián)系冊等手段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以便及時溝通,信息共有。融合教育不光要幼兒園付出努力,家庭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雙方都能給予和諧的環(huán)境,對于孤獨癥兒童的成長無疑是很大的幫助,在幼兒園接受的教育,在家里也要去鞏固學習,尤其是針對孤獨癥兒童的嚴重刻板行為,必須要做到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方法相統(tǒng)一,不然結果就將是徒勞。

綜上所述,融合教育對于自閉癥兒童十分重要,融合教育是他們接受公平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說,自閉癥兒童的融合教育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協(xié)助,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融合教育在中國將會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

參考文獻:

[1]甄岳來,李忠忱.孤獨癥社會融合教育.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4.

[2]劉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張福娟,江琴娣.特殊兒童個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0.

第7篇:比較教學法論文范文

關鍵詞:分組教學法;合作教學法

一、國內分組教學法的概況

二十世紀初,西方的分組教學法經日本以及其它途徑先后傳入中國。清末,學校初興,規(guī)模較小,不少學校只能采用“單級教授”(單級教授即單班學校one—classschool)的教學。單班教學,是一個學校只有一個班,將年齡、程度不一的各年級兒童編成一班,在一個教室內由一個教師執(zhí)教。1913年的《中華教育界》雜志介紹了“分團式教育”;1914年朱元善開始試行分組教學法;同年,俞子夷于《小學校》雜志上發(fā)表《教授法上之動機(自學輔導法之基礎)》一文;1915年江蘇省第一師范附小已在國文拜讀法教學中“采自學輔導主義”。

中國新式學校的規(guī)模較小,不少學校中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故而校內分班的形式并不受重視,采用的是班內分組,當時叫“分團教授法”?,F(xiàn)代中國分組教學法的探索與改革始于1996年,當時并沒有很明確的思路與方向,更沒有一個明確的“分組分享教學法”的名稱,它是從實踐摸索中一步步走過來的,是對實踐的不斷總結和綜合優(yōu)化而來的。2001年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分組分享教學法以其與新課標理念的高度吻合、可操作性強的特點被廣泛地認識和重視。潘浩龍老師的論文《分組分享教學法究探》在2002年12召開的“全國初中新課程物理教學研討會”上獲取全國一等獎,又在2003年榮獲中國教育學會第16次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同一年,潘浩龍老師撰寫的《用分組分享教學法落實新課標理念》論文獲廣東省教育廳、省教育學會物理專業(yè)委員會論文一等獎,并在2003年年會上宣讀交流,這標志著分組教學法在中國現(xiàn)代教育正式綻露頭角。

二、何為分組教學法

分組教學法是指在班級授課的國情下,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按一定的規(guī)律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通過形式多樣的分享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式。

分組教學法的分組是該教學法的一種組織形式,是一種表現(xiàn)方法,是一種管理手段,而相互幫教、共同提高才是該教學法的精髓,分組教學體現(xiàn)了學生的學習中合作與競爭、探索與研究、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分層教學與因材施教、過程和結論并重在教學中的和諧與統(tǒng)一。分組教學法既吸收了合作教育、分組教學的優(yōu)勢,又對它們有所創(chuàng)新,結合當代學生的心理特點,立足于中國普通初級中學的實際,更進一步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平等性和發(fā)展性,突出了可操作性。

三、分組教學法的應用范圍

分組教學法在普高的教學中使用的比較多,在職高的教學中可以做一下借鑒,但不能完全照搬。而是通過職高計算機專業(yè)分組教學法的實踐過程在職高計算機課堂上實施。

(一)何時分組。

職業(yè)高中分組教學法的分組盡量應安排在高一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后或者安排在第二學期進行。因為剛進入職業(yè)高中,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僅僅是他們的中考成績,對于他們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一無所知,為了能使他們在理論和操作上都能有所提高,所以盡量在了解了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以后,再根據理論知識、操作能力、性格特點等綜合因素分析后進行分組教學。另外這階段也要傳授一些計算機理論的知識,以便于以后更好地上機操作。

(二)怎樣分組。

分組的具體過程是一個綜合分析每個學生能力的過程,要素有很多,所以每一次上課就要準備更充分,不但要考慮到學生的素質、課程的內容等還有很多因素,比如:學習成績、操作能力、男女比例、同學關系、座位遠近、學生的個人性格、人數安排、組長的選擇等。學習成績:盡量使每個小組的學習成績優(yōu)、良、中、差的人數相當。操作能力:盡量使每個小組的動手操作能力好、中、差的人數相當。男女比例:每個小組的男女比例接近,如果像機械專業(yè)這些女同學較少的專業(yè),也盡量使每個小組有相同的女生數量。同學關系:分組前教師要詢問同學,了解同學間的關系,盡量避免有矛盾的同學分在同一個小組,雖然是少數的,但是幾個同學的矛盾會影響全組的學習心情和狀態(tài)。座位遠近:小組成員盡量在座位上離的比較近,便于在理論學習上相互幫助和提高。學生的個人性格:分組中要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如果一個小組成員都是活潑好動愛表現(xiàn),或者都是沉默寡言不擅長交流的同學,小組的活動開展就比較困難。所以最好把性格不同的人安排在同一個小組,這樣不僅在學習上有所提高,在學生的性格培養(yǎng)上也會有潛移默化的互補作用。人數安排:國內外研究證實,一個學習小組的人數以三到七人為宜,多數人認為五人小組合適。為什么?首先,它已達到一定的量,因為小組的規(guī)模大些組內可能匯集起來的知識、經驗和其他信息的量也就相當大些。但并非越大越好,人數過多,就會使有些學生喪失在組內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因而這種量應當是有限度的?!拔迦恕边@一數量可以同時滿足上面兩個條件。其次,“五”是奇數,它在客觀上提供了這樣的條件:小組討論一旦處于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從人數上自然會表現(xiàn)出這樣或那樣的傾向性,這樣便于作出暫時性的結論。組長的選擇:綜合成績、操作能力、團結合作能力來考慮,不一定要最優(yōu)秀,但要認真負責,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分組是一個模糊的過程,不可能做到完全平等,只要按上述要點盡量控制就可以了。當然適當的時候可以做一下調整,在模糊中力求準確,這與指導教師的細心觀察分不開的。

參考文獻

第8篇:比較教學法論文范文

我國高等教育與國際早已接軌,國外許多好的教學方法也被我們借鑒,例如討論式教學法在我國大學課堂上就被部分教師采用。所謂討論式教學法就是在教師的精心準備和指導下,為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種教學方法。

線性代數是理工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有很多應用價值[1-3]。特別是在計算機領域,由于計算機都是將問題線性化來解決的,所以在計算機日益發(fā)達的今天,線性代數這門課程越來越重要。線性代數課程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線性代數時感覺課程學習難度大,而長期以來教學中普遍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參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yè)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yè)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與熱情不高,課堂氣氛呆板,教學效果不好,學生對教師依賴性強,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鍛煉??梢?,在線性代數課程的教學中,如何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是值得每位任課教師深思的問題。

國內外在教育的過程中采用討論式教學法的例子并不多見。1919年俄斯凱恩提出了討論式教學法的概念。在《討論式教學法——現(xiàn)實民主課堂的方法與技巧》一書中,布魯克菲爾德、普瑞斯基爾給出了采用討論式教學法的好處以及教師需要做的準備工作。80年代之后,討論式教學法逐漸被引入我國,它的研究可以參見各類教育雜志和碩士研究生論文,但在線性代數課堂教學中應用較為少見[4]。

二、討論式教學法在線性代數中的應用前景

兩年前,在我最初走上講臺時教學經驗不夠豐富。一次“行列式”的復習課中我是這樣進行的:對于這章的知識點我面面俱到地從前往后都復習一遍,然后準備了大量的習題并對習題進行詳細的講解,最后剩下10分鐘的時間我為學生出了兩道檢測題,試圖看看學習效果。結果令我非常失望,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較好地掌握所學內容。這次的教學過程引起了我的思考,究竟我該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呢?帶著這一疑問我請教了許多前輩,我了解到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學觀念過于陳舊,在課堂中我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我為中心,致使學生喪失了自主學習性。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我了解到,討論式教學法恰恰能夠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思維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這一教學方法對解決我的困惑有很大幫助,相信對很多教師豐富自己的課堂都會有作用的,是值得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

討論式教學法并非對每門課程的每個章節(jié)都適用,也并非所有的班級都可以采取討論式教學法。受教學資源與教學條件的限制,目前在我國大學課堂中采取討論式教學法的教師并不多,而且學生早已習慣了傳統(tǒng)的老師滿堂灌,學生只負責聽的方式。部分教線性代數的教師也想在自己的教學方法上有所突破,但是苦于沒有更多理論指導,因此研究討論式教學法在線性代數中的實施方法是非常有意義的。

線性代數是比較抽象的一門課程,討論式教學法將使教學更貼近實際,教學方法更科學靈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代數思想和方法,為后續(xù)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其今后走上工作崗位能更好地應用線性代數做好理論和實踐準備。

三、討論式教學法在線性代數中的實踐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yè)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yè)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一)前期準備

在教學行列式的定義前,我布置了如下預習問題:(1)初中我們已經學習過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請同學們回憶它的解法。(2)運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否給出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呢?(3)總結二元一次方程組與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共同規(guī)律。(4)若將這一規(guī)律推廣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二)討論過程

線性代數是公共基礎課,上課的人數通常超過百人。在討論的時候想要全部發(fā)言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事先指定好負責人又會打消其他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我采取的是先分小組討論,討論完之后再選取代表講解的方式。下面以一個小組的討論為例。

學生以具體的方程組來介紹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經過適當的引導該組學生給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表達式

當a11a22=a12a21≠0時,同上面的方法可得

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推廣得到三元一次方程組解的表達式

當D≠0時,

其中

D=a11a22a33+a12a23a31+a13a21a32-a13a22a31-a12a21a33-a11a23a32

D1=b1a22a33+a12a23b3+a13b2a32-a13a22b3-a12b2a33-b1a23a32

D2=a11b2a33+b1a23a31+a13a21b3-a13b2a31-b1a21a33-a11a23b3

D3=a11a22b3+a12b2a31+b1a21a32-b1a22a31-a12a21b3-a11b2b32

學生總結的規(guī)律如下:

1.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分子與分母都是由2!個數字做加減運算得出來的,而三元一次方程組解的分子與分母都是由3!個數字算出來的。

2.分母均為同一個數,是由方程組的系數得出的。

3.二元一次方程組與三元一次方程組解的分子與

分母正項與負項各占一半。

4.分母中各項的下標具有規(guī)律,第一個下標都是

自然序,第二個下標為排列。

5.分母中每項的正負號與第二個下標排列的奇偶

性有關系。

6.解xi分子的特點是用bj替換分母中的aji而得到。

(三)整理分析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yè)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yè)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根據學生總結出的規(guī)律引進二階和三階行列式的定義,將二階和三階行列式的定義推廣為n階行列式

在引入行列式記號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對角線法則:二階行列式可以看成是十字交叉相乘再相減,即         的左向對角線減去右項對角線。三階行列式可以看成是                      的由所有3個在同一左向對角線的元素的乘積的和減去由所有3個在同一右向對角線的元素的乘積的和。這是否也是一種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能否被推廣呢?讓學生們圍繞這一問題繼續(xù)討論,學生們發(fā)現(xiàn):

1.二階行列式與三階行 列式的對角線規(guī)律不是很

一致。

2.按對角線規(guī)律對四階行列式計算時一共會出現(xiàn)

八項的和,而由之前給出的規(guī)律顯示四階行列式應該是4!項的和。這與之前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矛盾。

3.學生用具體的四元一次方程組驗證了對角線

規(guī)律對四階行列式不再奏效。

4.“用對角線法則求行列式”并不是行列式計算的通用辦法,它具有特殊性,不適用于三階以上行列式的計算。公式

可以作為一般行列式的定義。

結論:通過討論式教學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行列式,尤其在強調以上四條特點后,學生既知道行列式的特點,又掌握了計算行列式的正確方法。

討論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了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yè)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yè)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1]田芳.線性代數教學環(huán)節(jié)改革的構想[J].高師理科學

報,2007,(6).

[2]李春華.線性代數的教學改革——理論走向實用[J].

科技信息,2008,(30).

第9篇:比較教學法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分子專業(yè) 教學法 研究性教學 開放式教學

一、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近年來,大部分開有高分子專業(yè)的高校都進行了高分子材料課程教改的研究,但涉及到該專業(yè)中低年級學生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以及教學和生產脫節(jié)問題的研究卻鮮有報道;針對這一情況,同時考慮到高分子專業(yè)學科涉及面很廣而大多數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級學生專業(yè)知識面比較窄、部分學生對專業(yè)了解比較少、興趣未必都很濃厚的現(xiàn)實,為了使學生在知識廣度、深度上有所突破并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興趣,我們在學習研究國內外大學的教學經驗基礎上對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結合課程內容、帶著與課程相關的企業(yè)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去廣泛查找文獻、進行綜述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課堂基本理論和文獻資料來開拓性思考和創(chuàng)新。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和研究性思維;有利于使學生學會和熟悉專業(yè)文獻資料的查找及畢業(yè)論文綜述的寫法;有利于讓學生提前熟悉將來進入企業(yè)后生產工作的流程從而順利就業(yè);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綜述表達能力和研究能力;有利于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教學改革的進行,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的基本思路和特色內容

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專業(yè)課程教學的同時指導學生結合課程理論對企業(yè)生產中的現(xiàn)實專業(yè)問題進行研究,在此過程中先指導學生自行查找閱讀大量與本課程和與需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科技論文、專利等文獻,然后再進行文獻綜述并提出自己解決該問題的思路,所寫綜述經過老師的評閱和指導交流后再讓學生走上講臺進行介紹和推廣,對其中部分具有可行性且與校外企業(yè)生產實踐相關的項目由老師連線企業(yè)展開進一步的實驗與工程研究。本教學法的特色在于變傳統(tǒng)的單純“填鴨式”理論教學為“教學-文獻查找—文獻綜述—師生互動-匯報交流-生產實踐”的多環(huán)節(jié)、多方式、互動性、研究性、開放式教學。

高分子實驗教學的改革和重新設計也是高分子專業(yè)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探索改革的重要領域,針對這一模塊我們主要探索了以下三方面的特色內容:

1.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增加學生自主性:傳統(tǒng)的實驗課程基本上都是驗證型的,學生只需要按實驗教材(講義)照方抓藥依樣畫葫蘆做一遍就行,這使實驗課成了一個簡單的復制過程,學生也因為不用動腦筋而容易疲勞和敷衍了事。而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在實驗教學中強調探索型實驗,要求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指導學生去設計、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準備實驗原料器材,教師指導完成實驗,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思維能力,效果要好得多。

2.大力開發(fā)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工業(yè)生產實際的應用型實用實驗項目,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高分子科學實驗的實用價值從而強烈激發(fā)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和創(chuàng)造動機。如將以前的“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實驗改為“環(huán)保型紙張粘接劑的制備”;將有機玻璃制備實驗中單純的以玻璃試管為模型做玻璃棒改為指導和鼓勵學生做各種形狀的有紀念意義的有機玻璃工藝品并嵌入自己的照片等;同時提倡“讓每一臺實驗設備都成為一座現(xiàn)實的小型加工廠”,每一項高分子工程實驗如擠出水管,注塑瓶蓋,壓制密封圈、手糊玻璃鋼貯槽、靜電噴涂對鋼鐵制品進行彩噴防腐等都是一種實用的高分子制品的生產。

3.加大實驗室對學生的開放力度,讓一些能結合本課程學習自行提出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的優(yōu)秀學生在課外尤其是寒暑假也能在主講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實驗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的實踐和實效

通過對2004級和2005級兩個年級高分子專業(yè)的教學實踐來看,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已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2004級高分子專業(yè)學生在教學互動中高質量地完成高分子化學類文獻綜述90多篇,高分子物理類文獻綜述90多篇;2005級高分子專業(yè)學生完成高分子化學類文獻綜述90多篇,高分子物理類文獻綜述70多篇。這種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除了提高學生專業(yè)文獻檢索和信息情報綜述處理能力、擴大學生的專業(yè)視野外還積極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說在2006年、2007年的課外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本專業(yè)學生曾連續(xù)獲得學校和衡陽賽區(qū)的一、二、三等獎,2008年在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的影響和培養(yǎng)下,本專業(yè)06級僅一個班(45人)就申報了科技創(chuàng)新課題十余項并全部獲得立項甚至資助。

這種研究性開放式教學法在培養(yǎng)了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和能力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深造、就業(yè)并給校外企業(yè)帶來了一定的收益!在當前應屆畢業(yè)生就業(yè)普遍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做為一個地方師范院校的非師范專業(yè),該專業(yè)04年入學的第一屆畢業(yè)生卻異軍突起就業(yè)率(含上研)高達100%,其中被更高檔次高校錄取上研的也超過20%;該專業(yè)學生付立夏在接受體驗這種研究性開放式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文獻檢索和文獻綜述,結合江西一個企業(yè)利用廢對苯酸二甲酸回收精對苯二甲酸的課題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給企業(yè)提出了較好的建議,并解決了一些生產實際問題,為企業(yè)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受到了企業(yè)的好評,并在還未畢業(yè)的情況下即被華碩化工提前錄用準備派往河南平頂山獨立主持一企業(yè)的改造與設計工作。

研究性開放式教學在培養(yǎng)了學生、服務了企業(yè)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習能力和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近幾年來,高分子教研室團隊的授課多次受到學生們的好評,同時發(fā)表研究論文多篇并申請和獲批多項國家專利,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多次,設計改造了季戊四醇、小氮肥廢氣生產甲酸的企業(yè)多家并已使之成功獲得逾千萬的利潤和效益。

參考文獻

[1]殷勤儉.高分子科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高分子通報,2007,(7):65-68.

[2]徐道榮,陳翌慶,程和法.關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6):18-21.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