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太極拳教學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太極拳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太極拳教學研究

摘要:為使太極拳在新時代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fā)展,分析了1992-2018年間太極拳教學研究的核心學術論文。對太極拳教學研究提出了回歸教學、傳承技術、結合文化的研究展望。

關鍵詞:太極拳教學研究述評太極拳發(fā)展

1研究歷程分析

太極拳教學的研究經(jīng)歷了90年代的“起步期”,相對成果較少,基本圍繞教學的常規(guī)方法進行敘述和遷移。2000至2008年是研究的“發(fā)展期”,平均每年論文數(shù)量在3篇以上,主要是體育類核心期刊為主。2009至2015年時研究的“瓶頸期”,年平均成果能達到2-3篇,但分布不均勻,比如2010年則沒有研究成果,此外這個階段多數(shù)是非體育類核心期刊,論文所探討的學術問題相對淺薄。2016至今是研究的“停滯期”,前兩年均一篇,而2018年沒有研究成果。太極拳方面的研究發(fā)展蓬勃,按照學科發(fā)展歷史必然,那么教學是其非常重要的研究板塊,反而在近10年的研究卻在走下坡路,直至現(xiàn)在的“停滯”狀態(tài),原因何在?從之前研究的成果分析,集中在學校教學,反觀當今學校太極拳的教學方法,并沒有起到顯著性的作用,還因為教學方法的問題出現(xiàn)了很多現(xiàn)實困境。另外公眾對太極拳的學習還有很多待開發(fā)和系統(tǒng)規(guī)范的空間。從這兩個角度看,太極拳教學并沒有較多實質性的成果可以指導實踐。由此,太極拳教學方面研究的停滯,和研究成果較難突破上有很大關系。此外,技術與學術的泛融合是阻礙研究的一大瓶頸,“有技術無學術,有學術無技術”成為了教學研究的障礙,對于教學的理論研究如果缺乏了以實踐的媒介,則削弱了成果的可參考價值。另外很多學者的視角并不在教學的研究,比如把研究放在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等更寬泛的人文學科背景,這和學術的跨學科發(fā)展有較大關系。經(jīng)過以上兩個方面因素的干預,對太極拳教學的研究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

2研究進展

2.1研究對象:重學校,輕社會

從選題上為中小學、高職院校、培訓院校、普通大學生、體育專業(yè)學生為研究熱點。其原因在于,學校太極拳學習的內容為競技套路,有較強的易學性、統(tǒng)一性、可驗性等特征,對于研究者而言有可控性及遇見性特點,另外,學校本身是研究者天然的實驗與調研場域,對素材獲取較為容易。反觀社會教學,“一師一法”普遍存在,諸如技術特點、教學方法、受教人群等,無論從任何角度都有較大的隨意性,為研究增添了很大難度。然而,社會太極拳教學的研究基本處于空白地,從全民健身、太極拳傳承,甚至于通過太極獲得更高的精神文化享受等目的,都需要在教學上給予更多的學術關注。尤其當今處在建設體育強國的時代進程中,科學和規(guī)范的社會教學方法則顯得格外重要。

2.2研究結構:重模式,輕創(chuàng)新

教學方法具有模式化特征,比如,分組訓練、分段教學、以賽促練等均適用于諸多學科,太極拳教學的研究也不例外,很多沿襲了這種教學方式。還有以太極拳自身技擊實戰(zhàn)的趣味、表演展現(xiàn)的滿足、健身鍛煉的需求等方面為主體的教學引入,這些具有模式化特征的教學研究成果占比較大。如果將這類方法做歷時與共時的比較,則在現(xiàn)在教學改革的土壤里缺少了以時代所賦予的創(chuàng)新方式。比如,信息化可以運用視頻糾錯、作業(yè)、互動;社團化教學可以滿足課堂課下聯(lián)動機制;此外太極課堂化,雙創(chuàng)等形式多種多樣,充分與當代教育新思維、新方法接軌。經(jīng)歷了研究瓶頸走向創(chuàng)新是必然趨勢,研究成果中出現(xiàn)了“太極推手能夠通過一般武術教師進行普及推廣,突出強調了把教師的工作重心由傳授職能轉向組織職能”。[1]“課程+研究型社團”教學模式”[2]都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性。

2.3研究視角:重主體,輕客體

從研究所關注的視角上看,用何種教學口訣,教學手段,技術細節(jié)理應用什么方式所被掌握,甚至教學如何才能發(fā)展得好,亦或是因軟件和硬件條件造成的約束,這些都是研究成果集中反映的問題。這類研究注重對主體教師、教練、領導的自我思考,認為應該怎么做,這是“外造的秩序”。較少研究涉足客體方面的學生和學員視角出發(fā),根據(jù)受教的客體心理特點而設置與之匹配的教學方式,體現(xiàn)的是“內生的興趣”。尤其在推廣與學生心理特征略有所偏的以柔、以慢為主的運動形式,其困難無以言表。我們在需要以一種外在約束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我們更需要一種激發(fā)內在自我約束力的教學方法。也和當今所提倡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相同,更多的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而不是單方面灌輸?shù)慕虒W研究。

3研究展望

3.1回歸教學

上面分析得知太極拳教學研究處于停滯期。學校方面,近年來《關于加強課堂教學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指導意見》的實施;教育部長陳寶生提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參與本科教學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其中提到回歸本分。要引導教師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社會方面,太極拳核心文化傳承危機的自醒,教學方式陳舊為部分因素造成的技術變遷,會練不會教的盲目而產(chǎn)生的缺憾等,充分體現(xiàn)了對教學回歸是必然趨勢。學術界需要有技術與有熱情的學者把視角轉移至教學研究方面,甚至把教學作為一項熱點問題來研究,推行長效研究保障機制,避免之前學術成果的泛化、淺化特征,充分發(fā)揮教學的基礎性作用。

3.2傳承技術

隨著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重視,以及教育部《關于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的通知》,目前太極拳正在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表面上太極拳學校與社會發(fā)展蒸蒸日上,勢頭強勁,但是面臨核心文化,既是以技擊為本質的太極拳技術體系的弱化。對于教學的研究以上分析多數(shù)集中在高校的競技太極拳板塊。另外,民間傳統(tǒng)的教拳方法已經(jīng)很難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其民間總結為缺乏匠心、刻苦精神等等,但我們反觀傳統(tǒng)太極拳,教學方式何嘗不是影響技術傳承的重要因素呢?我們不得而知,太極拳最核心的技術已經(jīng)成為一項“冷門絕學”,它是關于太極拳長遠發(fā)展的基石。因而,對于太極拳教學的研究,是要把傳統(tǒng)帶入學校,還要讓學者走向民間傳承人的田野。

3.3結合文化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tǒng)的太極哲學在身體運動中的表現(xiàn)形式,舉足落步間即包含了技術的學理規(guī)范,又蘊含著深層的哲理思想,是一種平衡之道,正如太極拳理論家陳鑫言:“拳雖小技,皆本太極正理”,其技術本質上,豐富的人文和教化功能四百年經(jīng)久不衰。在當今復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背景下,一方面要注重對自身技術教學的研究,借鑒跨學科理論指導技術教學,比如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中醫(yī)學、力學等學科知識,從研究成果看也有一些與音樂、醫(yī)學等結合的教學方法,但研究待進一步深化實施。另外充分利用太極拳中的教化功能,將一項小的身體技能發(fā)揮至育人這一更廣闊的領域。比如,“課堂太極”,在促進學生認識其他學科知識時,把太極拳融入到相關課堂中,用有形的實踐去感知無形文化內涵。這也正是太極拳是體育,卻超越體育的實質。

參考文獻:

[1]田金龍,楊建營.太極推手課堂教學模式新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8):81.

[2]李娜,褚亞旭.高校“課程+研究型社團”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以太極拳課程為例[J].體育文化導刊,2013(7):140-144.

作者:朱超 單位:成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