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老子哲學“無”“有”觀的建筑空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老子哲學“無”“有”觀的建筑空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老子哲學“無”“有”觀的建筑空間

摘要:老子認為道生萬物,天下萬物既生于“無”又生于“有”:道之“無”蘊涵著無限生機,道之“有”具有創(chuàng)生萬物的無窮潛力。建筑由“道”所生,建筑的“無”,是天、地、物、人交互生發(fā)與融合的生命場所,建筑的“有”是天、地、物、人協(xié)同構建的空間實體。建筑遵循“道”的規(guī)律性:建筑的“無”與“有”相互依存,相反相成,建筑的“有”必然向建筑的“無”回歸。建筑的“無”使得構筑建筑“無成法”。我們只有用“無為”的態(tài)度去對待建筑,依循建筑的本性構筑建筑,才能實現(xiàn)“無不為”的建筑,成就建筑的生命意義。

關鍵詞:老子;有與無;無為;建筑空間

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正瀕臨消亡。盡管各地在大量建造各種仿古建筑或建筑群,但大多限于模仿建筑形制、抽取建筑符號,停留在固化的甚至是僵化的外在形式,導致建筑形似而魂無的結果,再現(xiàn)了梁思成在《為什么研究中國建筑》一文中指出的文化危機:“近年來中國生活在劇烈的變化中趨于西化,社會對于中國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藝多加以普遍的摧殘。雖然對于新輸入之西方工藝的鑒別還沒有標準,對于本國的舊工藝,已懷鄙棄厭惡心理?!盵1]377建筑是各民族文化的體現(xiàn),中國建筑在當今文化環(huán)境中卻沒有得到足夠的認知。究其原因,是中國建筑文化沒有得到認知,沒有建立中國建筑的文化自信?!独献印肥徽略唬骸叭椆惨惠?,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薄独献印繁菊乱庠陉U述器物的有無利用之間的關系。敏銳的藝術家和建筑師意識到其中蘊含的建筑空間意義。近代日本美術家岡倉天心將老子哲學介紹到美國,在《茶之書》中推崇老子思想:“他(老子)認為真正的本質乃是存在于‘無’。舉例來說,一個房間的真正實在,是由屋頂與墻壁所圈出的空間,而不是屋頂與墻壁本身。水壺的有用之處,在于它拿來盛水的空間,而不是水壺的形體,或是它的原料。‘無’,因其無所不包,也就無所不能?!盵2]53-54“無”的思想受到美國現(xiàn)代建筑大師賴特的崇尚:“印度、波斯、中國和日本的文明都是基于同樣的文化起源,主要是佛教的信念,然而這些信念都沒有中國哲學家老子的信念更能解釋有機建筑?!盵3]212賴特從老子思想中汲取人性的光輝和建筑的智慧,老子的“無”成為有機建筑的理論基礎,因而當梁思成向賴特請教建筑時,賴特認為最好的建筑空間理論在中國[4]151。這啟示我們:認識和發(fā)展建筑,不僅要向西方建筑學習,而且要尋找歷史之根,從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結合當今的時代精神發(fā)展出具有文化特色的中國當代建筑。我們研究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應該研究老子哲學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關系,即基于老子的“無—有”哲學體系,將老子闡發(fā)的宇宙論、人生論下貫到建筑的研究中,嘗試在老子“無—有”哲學架構下解讀中國傳統(tǒng)建筑,探究中國建筑空間本質。

一、老子哲學的“無”與“有”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實存本體,“無”和“有”是它的兩種存在形態(tài)。《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钡罌]有固定形體,超越了我們的感知,故“無”,但它并非空無所有,是一個實有的存在體,故“有”?!独献印返谒氖略唬骸疤煜氯f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标惞膽J為:“今本《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句,簡本為‘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無’。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哲學解釋上具有重大的差別意義。因為前者屬于萬物生成論問題,而后者則屬于本體論范疇。從《老子》的整體思想來看,當以簡本為是,而今本‘有生于無’之說,顯然與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法對應?!盵5]94“有”和“無”是道的一體兩面,無本末先后的問題,故而天下萬物既生于“有”又生于“無”。道的變動,產生了天地萬物。道具有“無”與“有”的雙重特性,就物的生成本原而言,道表現(xiàn)出“無”的特性,就物的生成結果而言,道表現(xiàn)出“有”的特性:“無與有,始與母,具就道而言。此是道之雙重性。就天地向后反返,后返以求本,則說無說始;關聯(lián)著萬物向前看,前看以言個物之成,則說有說母?!盵6]112天地萬物是由道所產生的,道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之“無”“始”萬物;道具有無窮的潛在力和創(chuàng)造力,道之“有”“成”萬物。老子用“無”“有”來說明,道創(chuàng)生天下萬物是“由無形質向有形質的一個活動過程”[5]95。道創(chuàng)生萬物,內附于萬物,以蓄養(yǎng)它們,培育它們。《老子》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毙味系牡郎扇f物,然后落實到物界,內化于物而成為物的本性,這就是德。萬物依德發(fā)展,萬物憑借他物而有具體形態(tài),經由環(huán)境而鑄成。萬物生成的過程中,“沒有‘道’,萬物無所從出;沒有‘德’,萬物就沒有了自己的本性。所以說:‘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7]101。物由道生,道之“無”蘊涵著無限生機,故為萬物之始。物由德育,道之“有”具有創(chuàng)生萬物的無窮潛力和能力,創(chuàng)生萬物但并不等同于物,故為萬物之母,由此建立了道和物之間的聯(lián)系。形而上的道,落實到生活層面,作用于人生,就是道的自然規(guī)定下的人的“無為”?!盁o為”并不是讓人不作為,而是要人順其自然、不妄為?!独献印返谒氖苏略唬骸盁o為而無不為?!卑凑铡盁o為”的方式去“為”,可以產生“無不為”的效果。

二、建筑生成的“無”與“有”

建筑如何依道而生,由德而育?老子認為道生萬物。人是天地萬物中的一“物”,人由道生。建筑是庇護人的場所,由人的需求而生。道生人,人生建筑,故就根源性而言,道生建筑。建筑是由一切存在根源的道所創(chuàng)生的。根源性的道含藏著建筑生成的無限未顯現(xiàn)的生機,道所創(chuàng)生的天、地、物成為建筑生成的未顯根源,即建筑在形而上意義上的“無”;建筑是人們滿足生命需求的空間場所,所以人的生命需求是建筑產生的直接根源,成為建筑生成的顯性的生機,即建筑在形而上意義的“有”。如果沒有蘊含建筑生成的可能性,即使人有庇護生命的空間需求也無法實現(xiàn)構建空間的目的。如果沒有人的生命需求,即使蘊含構筑空間無限可能性也不會構成建筑形態(tài)。就建筑產生的根源而言,建筑生于“無”,也生于“有”。即《老子》第四十章所說的:“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薄坝小焙汀盁o”是“道”的一體兩面,建筑既生于“有”又生于“無”。老子認為德育萬物?!暗馈痹趧?chuàng)生過程中,內化于萬物,以成就各物的屬性而顯現(xiàn)作用,這便是“德”。形而上的“道”,落實到物界便成為“德”。[5]34“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顯現(xiàn)。從根源性上講,建筑由“道”所生,但就具體生成過程而言,建筑并非如天地生物那樣由“道”直接生成。建筑是人選擇適宜的地理和氣候環(huán)境之“德”———天地之德,發(fā)現(xiàn)適宜于建造的材料之“德”———萬物之德,依循生命之“道”、采用適宜于材料之“德”的構建技術———人之德,營造出來的存養(yǎng)生命的空間———建筑之德。建筑合天、地、物、人之德而得以成形,建筑之“德”,是天、地、物、人和合之德,也只有如此,才能生成滿足存養(yǎng)“道”生之人的生命空間。陶淵明的草廬是天、地、物、人互感而愉悅的空間存在。由此錢穆先生感慨:“田園中人,一面親就自然,一面又能在人文陶冶中,乃始是人生理想?!盵8]12道生萬物,又內在于萬物,成為萬物的本性,萬物依據(jù)各自的本性而發(fā)展出各自獨特的存在,成為具有一定形狀的物體,即“物形之”。有形物體的形成和發(fā)展還要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和限制,即“勢成之”。蔣錫昌先生說:“‘勢’,指各物所處之環(huán)境而言,如地域之變遷,氣候之差異,水陸之不同是也。”[9]316雖然物性相同,由于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會造成物形的不同。建筑在具體形成的過程中,是借助天地間存有的草木、土石等物來形成自己的形體,即建筑是“由已有之物而受形”[10]29。我國傳統(tǒng)民居,由于不同的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而產生一定差別,而建筑的差異性,即建筑地域性是人們在天地環(huán)境中利用天地材料、按照建造方法營造生命空間活動及其結果。

三、建筑存在的“無”和“有”

《老子》第十一章曰:“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車、器、室都是形而下的具體事物,三者的“有”、“無”分別指有形體的實“有”和空“無”,“有”“無”相成,構成了車輪、陶器和房屋,因而有了相應器物的利用。老子論述室之“有”、“無”,意在引出室之“無”,引導人們認識建筑空間的“無”的作用:建筑只有是虛空的,陽光、空氣才能流動不竭,人的活動才能通行無礙,才能滿足人的生命需求。老子重空“無”,意在引導人不再拘著于生活中所見的具體形象,獲得對事物的完整把握,從而揭示出建筑的“無”蘊含著無限生機,含藏著生活的創(chuàng)造源泉。此外,老子認為車、器、室等“有”給人生活帶來便利,故“有之以為利”。所謂的利,“即是能維持或增進人之生活者,亦即能滿足人之生活需要者”[11]441,所以利是用來滿足人的生活需求的。老子提出“無之以為用”,引導人們通過認識事物的“用”(體之用)來把握事物的“無”(用之體)。老子將“有”與“利”、“無”與“用”進行關聯(lián),意在引導人不再沉迷于生活中的“利”,而自覺認識生活器物的“用”,由此體認生活中蘊含的“無”。中國建筑的“無”,不僅是“室之無”,即建筑的虛無空間,而且是建筑群體組合的“無”:建筑單體圍合成院,合院組合為院落。這種院落式空間,處于一種與天地相通的虛空狀態(tài),構成建筑群中的空白,猶如建筑群中的“橐龠”,空虛而不窮竭,蘊含無盡創(chuàng)造,故“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五章)。中國古代建筑創(chuàng)造出的院落式空間模式,就在“無”中展現(xiàn)出生命的意義。人在庭院中與天地物交互生發(fā):“這種庭院,事實上,是將一部分戶外空間組織到建筑范圍以內。這樣便適應了居住者對于陽光,空氣,花木的自然需求,供給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潑和功能?!盵12]96庭院消解了建筑與天地的界限,使得人們能夠時刻感受到建筑之外的無限豐富的空間,使得庭院更能滿足人們生活的精神需求而成為“比自然更有意義的空間”[13]2,成為建筑群中最精彩的部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創(chuàng)造了獨特院落式空間形態(tài),構成實中有虛的空間組合,由于虛無的庭院空間存在,創(chuàng)造了天、地、物、人之間的互相生發(fā)的場所,從而賦予建筑和建筑群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由此顯現(xiàn)出老子對中國建筑重“無”的影響。

四、建筑相待的“無”與“有”

建筑的“無”與“有”的相互關系是動態(tài)的,建筑的“無”、“有”雙方相反相成而又相互轉化。《老子》第二章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薄坝袩o相生”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從建筑空間的生成過程來看,人的建筑需求是無形的,通過設計構思將無形需求轉化為可視的可以實現(xiàn)的設計圖紙,因此建筑設計是一種從虛無的想象到實有的圖紙生成過程。人們采用一定的建筑技術,將建筑構件圍合空間,構筑建筑是一種實有到虛無的過程。其二,從建筑的存在形態(tài)來看,建筑是從天地無限空間中圍合成供人使用的有限空間,即建筑空間,然后通過門窗洞口溝通建筑內外空間,突破有限,形成有限中的無限空間,回歸空間的本質,建筑的“有”最終回歸到建筑的“無”,由此構成建筑的“無—有—無”模式的“有無相生”的循環(huán)過程。其三,從建筑的發(fā)展過程來看,人們生活在建筑空間中,是“有”和“無”互生過程:住宅因生活的需求而構成建筑實體,從實體建筑轉向為居住的場所,繼而產生歸屬感,成為一種體現(xiàn)生活方式、承載生活過程的精神場所,場所精神憑借建筑實體得以延續(xù),成為“有無相生”的生活空間?!独献印返谒氖略唬骸胺凑叩乐畡?,弱者道之用?!薄胺凑叩乐畡印钡摹胺础本哂邢喾吹囊馑?,即向對立面發(fā)展的意思。建筑的“有”具有向“無”轉化的趨勢:建筑之“無”內在于建筑發(fā)生作用,促使建筑實有空間具有消解的趨勢。中國古代建筑獨特的木構架體系使得門窗設置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在中國建筑里,支重的是柱子,墻壁如同門窗隔扇一樣,都是柱間的間隔物。其不同處只在門窗隔扇之較輕較透明,可以移動。所以墻壁與門窗是同一功用的?!盵14]55門窗成為不受建筑結構約束的虛無,消融了建筑的實有對虛無空間的隔絕,實現(xiàn)室內外自由溝通,室內外生命得以融合,獲得建筑空間存在的意義。隨著建筑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輕型結構技術突破實有界面的空間限制,厚重、封閉的墻體發(fā)展成為輕薄、透明的墻面,墻體從“有”轉向“無”,實現(xiàn)虛化、弱化,甚至走向消失,消除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建筑具有回歸空間本質的要求??臻g是流動的無限的,當人們?yōu)榱松娴男枰ㄟ^各種物質技術手段將其限定為建筑空間,演化為我們熟悉的不變的或者緩慢變化的建筑模式時,這種人為的建筑空間固定、呆滯了,“缺少生活氣息,只能使人們的生活勉強去適應它”[15]995,“這些建筑給我們的印象是:物品和商品。它們使我們忘記里面住的是人”[15]1001。脫離真實生活的空間,無法滿足“活”的人生命需求,喪失了建筑本質問題:人們?yōu)槭裁葱枰ㄖ恳虼?,建筑始終具有一種回歸生活空間、回歸生命意義的要求。當今面臨的環(huán)境危機,生態(tài)建筑、可持續(xù)建筑、低碳建筑、綠色建筑隨之相應產生以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如《老子》第十八章所說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那樣,這些技術的出現(xiàn)只是人們應對環(huán)境危機所采取的補救措施,是對建筑破壞人與天地萬物和諧的一種反思:過分注重建筑實體性而弱化了建筑產生與存在的依據(jù),必然導致回歸建筑本有的與天、地、物、人感通的生命追求,及由此體現(xiàn)出的整體和諧的生命價值。建筑的“有”回歸建筑的“無”,不是消除建筑的實體性,而是回歸建筑滿足生命存在的本根需求,回歸建筑與天、地、物、人和合而成的自然狀態(tài)。

五、建筑玄妙的“無”

建筑是一種可感知的真實存在,建筑存在是一種“有”的現(xiàn)實存在,表現(xiàn)出建筑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確定性。道生萬物,變動不居,蘊含著無窮變化,建筑因天、地、物、人的變化而變化,建筑在保持穩(wěn)定的形態(tài)的基礎上體現(xiàn)出一定的可變性,形成豐富的建筑可能性。建筑順從天地萬物的變化而變化,為了適應不同的氣候,人們創(chuàng)造了適應地域性氣候的開敞程度不同的建筑形式。我國古代人民遵循著土地同其所生長的人民和動植物相適宜的法則,以此營造與天地萬物生命融合的建筑?!吨芏Y•地官司徒第二》記載:“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烏獸,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盵16]149中國古人在選擇居住環(huán)境時,感受的是環(huán)境的生機,是以生命感通的視角體察環(huán)境,追求人與環(huán)境間的交互感應,不是將環(huán)境視為外化于生命之外的物質環(huán)境,因而建筑是建立在人與環(huán)境之間生命關系的基礎上的:“宅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肉,以草木為毛發(fā),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盵17]75這就要求人們在選擇住宅地址時,應綜合考慮形勢、泉水、土地、草木等環(huán)境因素與人的生命關系,取得最佳的人居環(huán)境效果。建筑“蓋因在實用方面永無永固之必要,生活之需隨時修改重建”[18]198,隨著人的生命不斷發(fā)展而變動不居,故建筑的存在具有不確定性。建筑存在的不確定性使得建筑產生了獨特的魅力,營造了不同場所的奇妙的空間體驗。建筑既有在物質空間上的不斷變化以適應人們生命活動的需求,又有在精神空間上的追求,超越有限的建筑空間,將建筑空間融化于無限的宇宙之中,以此滋養(yǎng)無限的生命?!稌x書•劉伶?zhèn)鳌酚涊d:“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盵19]910魏晉名士純任生命之自然,試圖擺脫世俗生命羈絆,恣意伸張個體生命,以天為屋頂,以地為枕席,將建筑空間推向無限。建筑滿足生命需求,人類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在時間軸上是綿延不斷,建筑隨著生命的流動而無限發(fā)展。滁州瑯琊山麓的醉翁亭,承載著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自然山水之樂,成為一種文人志趣的標志,成為建筑的內在精神:人去亭空,醉意猶存,釀泉潺潺,亭影不孤。建筑因庇護人的生理生命而表現(xiàn)為一種實存的不變存在,由于人們追求生命意義、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建筑展現(xiàn)出與精神生命相呼應的無限性。發(fā)源于人的內在生命需求的建筑,是一種實存的“有”,這種“有”隨生命的發(fā)展而變化,生命不止,建筑不止,故建筑是無限的;天地萬物變動不居,建筑隨之變化,建筑是無定形的,建筑因循天、地、物、人的變化而變化,顯現(xiàn)出一種玄妙的“無”,在實存“有”的基礎上呈現(xiàn)出建筑的獨特的一種存在。

六、“無為”的“有為”建筑師

建筑師是建筑空間的塑造者。建筑師通過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依據(jù)個人的生活經驗,為大多數(shù)人營造活動空間,是建筑師的一種“有為”。建筑師的設計活動是依據(jù)自我,推測他人,由個體生命推演群體生命的過程。如果過分彰顯自我,則可能造成以個體生活經驗替代群體生活經驗,讓多數(shù)使用者被動地適應少數(shù)設計者的意愿,無法滿足大多數(shù)人的行為和心理需求。因此,只有通過生活體驗和調查研究,將個體“我”融入群體“我”中,即“無我”,才能透徹內在生命的建筑需求,理解他人的生活方式,將個體的小我融入到社會群體的大我,實現(xiàn)為他人設計美好生活的目標。C•亞歷山大認為:“一個自由無我的人,從虛空出發(fā),讓語言從虛空無中產生需要的形式?!@就是把你帶進那種在其中生活你生活得如此接近于你的內心,以至你不再需要語言的意境之門。”[20]413,419建筑師只有在“無我”時,才能透徹建筑本質,回歸社會生活,使建筑充滿活力?!盁o我”的建筑師,塑造出能夠體現(xiàn)出多數(shù)人需求的空間環(huán)境,體現(xiàn)出社會的意愿,這樣的建筑或許如此平凡以致令人感到自然,似乎看不到炫耀的空間表現(xiàn),看不到建筑師的作為,但是卻能營造一種令人愉悅的空間氛圍,一種洋溢生機的空間場所,這就是建筑師遵循建筑的本性“無不為”的結果。因此,建筑不是建筑師的個人表演舞臺,而是建筑師為社會群體搭建的生活舞臺。建筑師應當放棄個人私利,以實現(xiàn)建筑的社會價值,以創(chuàng)造美好的人居環(huán)境。建筑師的“無我”,不僅能將個我擴展到群我,而且能將生命與建筑融入天地萬物,將小我充實為大我,在生命層面上與天地融合,參贊天地的化育過程。中國古人為了在城市中實現(xiàn)“自然無為”的生活,創(chuàng)造了一種將天地萬物融入生活的獨特建筑空間———園林。園林是以“自然無為”為經營原則,計成認為:“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期間進,量其廣狹,隨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體合宜,未可拘率。”[21]47所謂的“得體合宜”,就是指園林的經營應當順從人的內在生命的需求,因順天地萬物的本性,以此取得合宜的天、地、物、人的關系,不能被現(xiàn)有的園林成法所羈絆。園林空間的營造是依循“無為”原則的“有為”,就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盁o我”的建筑師能因順天地萬物的本性,將其發(fā)展成為營造建筑環(huán)境的“活”質料?!盁o我”的建筑師,能保持一種虛靜、謙下的態(tài)度,放棄對建筑已有的成見甚至是偏見,自覺地體現(xiàn)和融合天、地、物、人的生命需求,自覺地因順建筑本性而不加以人的強作妄為,不受建筑固有的形式和法則所束縛,創(chuàng)造出“無不為”的建筑。建筑將人的生命融于天地萬物的生命進程之中,使人的生命得以不斷地充實和發(fā)展,實現(xiàn)人的價值。這就要求建筑師在設計建筑時,將個體我融入群體我,將個體小我擴展至天地大我,感通場所中天地萬物的生命存在和發(fā)展,將建筑視為人與場所在生命的意義上和合的結果,實現(xiàn)“人宅相扶,感通天地”[17]63,達到生命與建筑在“無為”層面上的統(tǒng)一。

七、小結

老子認為“道”是形而上實存之“道”,以“無”說明道是萬物之始,以“有”說明道是萬物之母。道創(chuàng)生天下萬物,內在并作用于萬物,顯現(xiàn)出可以遵循的“相反相成”、“返本復初”規(guī)律。道作用于人生,“無為”而“無不為”,成為人們生活的準則。老子的“道”成為天、地、物、人的依據(jù),也成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依據(jù)。建筑由“道”所生,由天、地、物、人和合之“德”所養(yǎng),“道”和“德”是建筑產生與發(fā)展的依據(jù)。建筑的“無”是指人創(chuàng)造建筑這種生命存在的依據(jù),是建筑的根源性因素。建筑的“有”是指人有意識地營造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空間存在,是建筑生成性因素。建筑是“無”與“有”相互作用而產生,“無”依“有”而成,“有”依“無”而生,二者始終處于動態(tài)的對待關系中。在建筑的“有無相生”生成與發(fā)展過程中,“無”向“有”的落實產生了建筑,“有”向“無”的轉化規(guī)定了建筑發(fā)展方向,由此“反者道之動”規(guī)定了建筑的必然發(fā)展趨勢。建筑的“有”與“無”是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循環(huán)不已。老子論述“無為”,規(guī)誡我們依循建筑的本性構筑建筑,不要對建筑強作妄為,保持對待建筑的“無為”。建筑的“無為”,要求建筑師的“無我”:一方面要求建筑師將個體我融入到群體我,實現(xiàn)建筑的社會意義,創(chuàng)造和諧美好的生活場所;另一方面要求建筑師將個體的小我擴展至天地的大我,實現(xiàn)建筑的場所精神,營造天、地、物、人交互生發(fā)與融合的場所。建筑師依循“無為”的原則創(chuàng)造“無不為”建筑,成就建筑的生命意義。

參考文獻:

[1]吳良鏞.梁思成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3.

[2][日]岡倉天心.茶之書[M].谷意,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

[3]陳少明.老子、萊特與“有機建筑”[C]//《建筑師》編輯部.建筑師(6).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1.

[4]楊永生,王莉慧.建筑史解碼人[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5]陳鼓應.老莊新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6]牟宗三.才性與玄理[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7]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8]錢穆.雙溪獨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9]蔣錫昌.老子校詁[M].成都:成都古籍書店,1988.

[10]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問題史:上冊[M].北京:昆侖出版社,2010.

[11]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問題史:下冊[M].北京:昆侖出版社,2010.

[12]吳良鏞.梁思成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3.

[13][日]蘆原義信.外部空間設計[M].尹培桐,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7.

[14]梁思成.清式營造則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15][美]C•亞歷山大.建筑模式語言[M].王聽度,周序鴻,譯.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2.

[16]楊天宇.周禮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7]王玉德.宅經[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8]吳良鏞.梁思成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3.

[19](唐)房玄齡,等.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0][美]C•亞歷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M].趙冰,譯.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2.

[21](明)計成.園冶注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8.

作者:傅志前 單位:山東大學建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