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留學機構課程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留學需求不斷膨脹,市場上留學教育機構的數(shù)量亦不斷增加。語言培訓是留學教育機構提供的一項基本服務,但由于其學習者、教學目的、教學內(nèi)容等的特殊性,該類培訓的課程設計異常困難。本文以ESP目標需求分析理論為研究框架,從留學生語言需求的視角出發(fā),分析留學生在出國前語言培訓中的主客觀需求,嘗試為留學機構語言培訓課程設計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需求分析;留學機構;語言培訓;課程設計
一、前言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國內(nèi)外交流日趨頻繁,我國居民社會經(jīng)濟實力提升,海外留學成為越來越多普通家庭的教育選擇。留學意向人群數(shù)量不斷膨脹,留學需求不斷增長,與之對應的,提供留學中介、語言培訓的教育機構數(shù)量也不斷增加。本文主要關注點是留學教育機構提供的語言培訓服務。根據(jù)機構提供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主要留學需求仍然集中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老牌留學國家,另外,在歐洲一些國家如法國、德國等因不斷提供優(yōu)質(zhì)留學項目而成為新興熱門選擇。但無論留學生選擇以上哪個國家,事實上都面臨著留學申請時的語言考試,以及留學過程中日常溝通的語言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多數(shù)留學機構在提供中介服務的同時,亦會對學生進行語言培訓。而由于英語國家作為留學目的地首選的特殊性,幾乎所有留學機構都有開設英語語言培訓課程。這種語言培訓,即屬于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范疇。然而,由于學生需求特殊,專業(yè)水平不一,機構資質(zhì)水平參差不齊,該類語言培訓的課程設計異常困難。ESP目標需求分析的研究理論能夠為留學教育機構中的留學生語言培訓課程設計提供理論上的支持。本文將應用這一理論框架,以杭州愛德思國際教育機構中的幾名簽約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目標需求分析,從而嘗試為該機構語言培訓課程設計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
二、理論框架
本文將以Hutchinson和Waters構建的需求分析理論為主要研究框架進行需求分析。概括來講,需求分析是指收集滿足特定學生群體學習需求的信息從而為課程設計提供參考的活動。其特指確定個別學生或一組學生的語言需要并將其按先后緩急的次序進行排列。需求分析同時運用主觀性和客觀性的信息(如調(diào)查表、測試、面談、觀察所得的資料)來獲取信息(Hutchinson,T.&A.Waters,1987)。目標需求分析通常涉及以下六個問題:①為什么需要這種語言?②這種語言如何被使用?③該語言在內(nèi)容上涉及哪些領域?④學習者與誰用該語言交流?⑤何時使用該語言?⑥何地使用該語言?學習需求分析通常涉及以下六個問題:①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是什么?②學習者是如何學習的?③學習者可利用的資源是什么?④學習者是誰?⑤ESP課程在何地開設?⑥ESP課程在何時開設?(Hutchinson,T.&A.Waters,1984:108-103)ESP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順應學習者的目標情景和自身學習需求,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將教師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與學生學習目的和需求相結合。
三、需求分析
(一)研究方法概述
通常來說,需求分析中的常用數(shù)據(jù)收集方法有:調(diào)查問卷(questionnaires),面談(interviews),觀察(observation),數(shù)據(jù)(如文本)收集(datacollection),與贊助商、學習者等的非正式座談(informalconsultationswithsponsors,learnersandoth-ers)。(Hutchinson,T.&A.Waters,1984:108-103)以往關于需求分析的研究多用于學校教育機構的課程設計,學生數(shù)量基數(shù)大,同一性高,因此在數(shù)據(jù)收集上往往傾向于使用第一種調(diào)查問卷收集法。但在留學機構中情況就大不相同。據(jù)了解,杭州中小型留學中介機構在同一時期簽約接收的學生至多二十幾個。學生數(shù)量少,個體性強,跨度大,同一性低,因此首選的調(diào)查問卷法并不適用?;诖耍狙芯吭跀?shù)據(jù)收集上將使用文本收集法。收集的文本材料對象是杭州愛德思國際教育機構中近期新簽約輔導的學生在入學指導期間提交的個人陳述(PersonalStatement),其中包含學生性別、年齡、學歷等簡歷式個人信息,以及心儀院校、中意專業(yè)等志愿信息。
(二)目標需求分析
目標需求分析中首先涉及的是“需要學習的原因”,對于機構中要申請國外院校的學生而言,顯然首選項是“學習需要”以及“考試需要”,另外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是“生活需要”。對于留學生而言,日常英語會話、英語社交也會是將來異常重要的一個部分,而這一重要性在以往的需求分析當中常常會被忽略。第二個問題是語言將被使用的“方式”。首先是使用媒介,即聽、說、讀、寫。對于機構學生而言,這四項全部都是必要需求,尤其是中國學生常見被詬病的弱點“說”有重點強化的必要;其次是渠道,常見的渠道有“電話”或“面談”。那么對于將來會直接投放海外社會的留學生而言,重點涉及的有“面談”,以及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重要點是“書面交流”。多數(shù)學生在申請過程中有一個向志愿學校發(fā)送“文書”的環(huán)節(jié),此時書面溝通能力就會顯得異常重要。此外,電子郵件是在海外社會一個尤其重要的溝通方式,有不少生活必需行為(如投訴、咨詢等)是依靠電郵溝通完成的,因此,“書面交流”對于機構學生而言是一個需要重點強化的能力;最后是接觸到的文本或話語類別,對留學生而言,最常用的有“學術文獻”、“課堂講座”以及“日常會話”等等。第三是需要學習的語言所涉及到的領域,其中又可以分兩類,一是涉及的課程,二是專業(yè)水平。在對該項分析過程中留學教育機構學生的特殊性就彰顯出來了。在涉及課程方面,本文收集到的資料顯示,2位申報專業(yè)是金融方向,管理、工程、醫(yī)學、傳媒各1位。涉及課程跨度非常大;專業(yè)水平方面,除1個申請本科外,其余全部是研究生,可以說整體對語言的專業(yè)需要都屬于比較高的水平。第四個問題是對語言使用對象的區(qū)分,其下又可以分為三點:首先對方是否為本族語者的區(qū)分。根據(jù)收集到的資料,6個學生當中有1個申請英國院校,其余全部申請美國,因此可以判斷他們會接觸到的大部分是英語母語使用者。然而,隨著全球化趨勢的發(fā)展及留學熱潮的不斷延伸,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英、美等發(fā)達國家尤其是優(yōu)質(zhì)院校中國際生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經(jīng)管學院首當其沖,亞洲面孔不斷增加,而工程、計算機等專業(yè)幾乎半數(shù)被印度、中國學生占領。而與國際生數(shù)量暴增相對的現(xiàn)實情況是大部分院校仍是一分為二,國際生有國際生的社群,本地人有本地人的圈子。因此,尤其是針對其中1個工程專業(yè)的學生,需要把與非本族語者的溝通需要納入考慮范圍;其次,需要考慮的是語言使用對象的專業(yè)知識水平,那么對于留學生而言,最常交流的是學生和授課教授———即專家類別;最后要區(qū)分的是與語言使用對象之間的關系,留學生一般會涉及到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等。第五是語言使用的場所。首先在物理地點層面,對留學生而言一般對話發(fā)生的場所會是課堂聽講以及住所日常對話;其次是語境,最常見的課堂聽講屬于多人情境下的講解說明;最后是語言背景,顯然對留學生而言語言使用地都在海外。最后是語言使用的時間問題。第一點需要考慮的是學習者是“邊學邊用”還是“學后再用”,對于機構學生而言,首先有邊學邊用的部分,因為他們還處在學校申請過程中,還需要通過雅思、托福、SAT、GRE等語言考試,機構要通過課程幫助他們提高成績,而且還有學校需要的“文書”環(huán)節(jié),同樣需要機構對外語寫作能力進行指導。但更多的是“學后再用”,在完成課程、前往海外留學到學成歸來的數(shù)年內(nèi),學習者都要或多或少的用到機構教授的語言知識;第二要考慮的是頻率問題,顯然對于留學生而言,在海外外語的使用會占到生活中的絕大部分,使用頻率甚至超過母語。
(三)學習需求分析
學習需求分析過程中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學習動機”。主要包含五點:第一,課程是必修的還是選修的。從學生的角度來講,事實上機構為他們開設的英語課程應該屬于選修范疇。海外留學是諸多教育形式中的一個非強制性選擇。學生向機構支付學費,機構為簽約學生安排文書寫作、語言考試提分等課程,但并沒有權力強制學生來參加這些課程,多數(shù)學生會僅根據(jù)自己的想法有選擇性地上課,甚至很多學生會有能少上課就少上課的想法;第二,要判斷課程的必要性是否顯著。與第一點類似,事實上無論學生參不參加機構安排的語言課程,他們都必然要參加語言考試,提交申請之后出國留學。機構留學顧問也坦然表示,基本上有留學想法的學生外語都不會太差,入學時摸底語言考試的水平都算是“過得去”,而機構能做的,其實只是幫助他們提分,盡量申請到更好的學校;第三,要判斷學習動機涉及的要素,即學成之后學習者能有什么“好處”,其中常見的有“地位”、“金錢”、“升職”。而對留學生自身而言,這些現(xiàn)階段與他們都沒有太明顯直接的關系;第四,學習者自身認為能夠達成的目標是什么。對于機構學生而言,他們的主要目標一定是成功升學,進入理想院校,有些學生在此之上可能還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和目標語言國家的文化知識;最后一點需要考量的是學習者對于課程的態(tài)度,他們是自愿想上課的還是不得不上“得過且過”的。關于這一點事實上學生個體的差異會比較大,但根據(jù)了解,首先,由于類似留學教育機構的學費不菲,大部分學生還是想要物有所值學到一些知識。其次,雖然會有少數(shù)被家長“逼迫”出國留學而自己本身沒有留學意愿的學生存在,但大部分簽約學生還是有較強的學習意愿的。因此,可以判斷學習者對于課程的態(tài)度還是積極的。第二點是學習者的學習方法。首先是學習者的教育背景,資料顯示,本次研究對象的6名學生中5名已經(jīng)在國內(nèi)完成了本科課程,其中1名學生來自北京某“211”大學廣告專業(yè),參與過1個“國家級重點課題”,1個“省重點”課題,學術經(jīng)驗豐富;1名是日本京都大學工程系畢業(yè),是京都大學“Dept.ofUrbanManagement”現(xiàn)任研究小組成員;1名是浙江財經(jīng)大學東方學院畢業(yè),雖然GPA較高,但沒有其它輔助學術經(jīng)驗。可以看出機構學生的教育背景差距大,專業(yè)跨度也較大;第二點需要了解的是學習者自身對教學的想法以及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部分在收集的資料當中鮮有提及,但筆者通過聯(lián)系其中兩名學生得到了一些反饋。兩名學生都認為對教學的想法這個問題比較難以回答,他們對教學的認識即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老師講課學生聽的模式,但都不排斥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如視頻教學,語音教學等。關于學習方法這一點,兩名學生都認同以自學為主的學習方式,其中一名學生提出希望學習中遇到問題時老師能夠及時答復。第三個是“學習資源”問題,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是師資,機構目前的常駐留學顧問有8個,其中1個是外籍“王牌”教師。留學顧問的工作比較繁雜,從學生入學分配開始,從專業(yè)知識到申請問題都要負責。機構的主要教學負擔放在擁有十余年專業(yè)留學申請教學的外籍教師上,負責學生的文書工作和英語教學。據(jù)調(diào)查,該名外籍教師對教學比較有自己的想法,輔導學生恪盡職守,不但負責教,還格外重視學生的反饋;關于教材,機構沒有規(guī)定專門的輔導材料,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教材,且機構鼓勵學生活用網(wǎng)絡,上網(wǎng)查找資料;課外活動方面,機構平時開展的“素拓”活動也比較多,教師和學生會一起參加。第四個問題涉及到學習者的一些基本情況,下面舉幾個典例:第一,學習者的性別年齡國籍等。作為研究對象的6個學生當中男女各半,年齡集中在大二大三,全部來自浙江?。坏诙?,他們現(xiàn)有的知識。學生現(xiàn)在掌握的英語知識,可以從他們的語言考試成績能夠得到直觀體現(xiàn),比如本科京都大學工程系畢業(yè)的學生,該學生目前就讀于日本專業(yè)偏理科,托福成績?nèi)杂?9(L28/R25/S23/W23),GRE成績310+3.0(V:148Q:162AW:3.0)。再比如北京某“211”大學畢業(yè)的學生,托福成績109(R30/L26/S24/W29),GRE327+3.5(V:157Q:170AW:3.5)。資料顯示這6名學生的本科GPA全部在3.7/4.0以上。就分數(shù)來看,可以說都十分優(yōu)秀;第三點需要關注的是學習者過去已經(jīng)適應的學習方式。6名學生當中5名都比較適應國內(nèi)傳統(tǒng)聽課式教育,而剩余一名由于沒有在國內(nèi)就讀,情況有所不同。此外,據(jù)調(diào)查,學生對自學的適應性都比較強。最后是課程進行的場所和時間問題,這兩方面可以合并起來進行考量。由于學生專業(yè)知識水平跨度大,要申請的院校專業(yè)也各不相同,很難也沒有必要把當期學生全部集中到一個地方采取固定課堂的方式授課。機構目前采取的方式是每周一次師生一對一面談,時間機動,以完成內(nèi)容為準,地點設在機構所在地某寫字樓專用會議室。師生之間有電話、微信、QQ、電郵等多種溝通渠道,學生每天要向自己的留學顧問老師匯報學習進度,且機構要求留學顧問隨時回答學生提出的疑問。整個教學方式可以說十分的靈活機動有彈性。
四、研究發(fā)現(xiàn)與結論
通過上文對研究對象愛德思國際教育6名簽約學生的需求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課程設計重點為今后機構ESP課程設置提供指導:
(一)彈性與塑性并舉
留學機構課程最大的特殊性就是學生群體的差異大。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由于機構學生專業(yè)知識水平跨度大,要申請的院校專業(yè)也各不相同,因此很難也沒有必要把當期學生全部集中到一個地方采取固定課堂的方式授課。這一點目前機構做的比較好,課程彈性較大。但同時,過度靈活的課程設置也是會導致學生、教師雙方對于學習的隨意性心理。因此,把握好二者之間的平衡十分重要。
(二)注重個性化
類似的,由于留學教育機構學生的特殊性,個性化教學在課程設置過程中也顯得格外重要。機構學生的教育背景不同,目標志愿也不同;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不同,需要掌握的知識也不同。因此,要為他們量身定制不同的課程安排,因材施教挑選不同的授課內(nèi)容及方法。
(三)重點強化語言輸出技能
數(shù)據(jù)資料顯示,學生在各類語言考試中普遍現(xiàn)象是語言輸入技能較強,輸出技能尤其是“說”這一技能評分較低。機構要認準這一軟肋,有針對性地對該類技能進行強化。比如可以利用雇傭外籍留學顧問這一特色,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也可以通過閱讀,加強學生寫作能力。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英語閱讀材料尤其是原版書籍,組織學生先閱讀,再討論,最后進行模仿寫作。
(四)“生活需求”不可忽略
留學生將來在海外生活,日常會話、社交也會是異常重要的部分,而這一重要性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常常會被忽略。因此,機構在課程安排中可以融入一些海外生活知識“小課堂”,不但要傳授知識,也要傳授文化。同時,利用外籍留學顧問這一優(yōu)勢,實施真實情景教學,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養(yǎng)。
作者:沈夢圓 單位:浙江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