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美高校新生入學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北京大學的新生入學教育
北京大學迎新整體工作由校長辦公室牽頭總負責,協調各個部門,為新生入學提供各項服務。其中新生報到當天的工作最為集中,各院系負責報到手續(xù)、發(fā)放鑰匙、安排老生幫忙搬運行李和辦理各種手續(xù)等等。財務部、總務部、學生資助中心等部門協助做好服務。
(一)主題鮮明,立意高遠
每年都有特定主題,重點在于理想信念教育。如2013年的“圓夢北大筑夢中華——新生夢想起航”和2014年的“勤學、修德、明辨、篤實——2014筑夢起航”等。
(二)體系完整,內容豐富
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涉及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校紀校規(guī)教育、健康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思想教育、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藝術素養(yǎng)教育等,涵蓋學生成長各方面,搭建起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此外,這些活動的載體多樣,如報告會、參觀、音樂會、歌劇和文藝晚會等。每年的活動內容都會有所改進。
(三)院系自主,各顯其能
各院系的自主性較強,往往結合學科特點和院系傳統(tǒng)舉辦一些針對性更強的新生教育活動。例如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開設包括新生心理調適、計算機基礎等內容的新生入學先修課,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組織新生素質拓展等。
二、密歇根大學與北京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比較
(一)相同點和不同點比較
密歇根大學和北京大學的新生入學教育有關情。兩所學校在新生入學教育方面有許多相同之處,主要體現在:對新生參與入學教育活動的要求是必須參加,但是并非所有環(huán)節(jié)都強制參加;新生教育的內容都包括學習、生活各方面,特別是健康、安全、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等,同時也都包括藝術素養(yǎng)提升的內容;新生教育都有學校、院系、教師和在校生的廣泛參與;都十分注重評價,聽取反饋意見改進工作。兩所學校的不同點也很多,密歇根大學有一些經驗可供參考。
(二)對比分析
1.歷史和現實的差異美國高校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1888年,波士頓大學率先為新生開展了“入學指導日活動”。20世紀30年代,明尼蘇達大學把新生教育工作納入學生事務專業(yè)人員的專業(yè)領域,為新生開設教育課程。1986年,美國全國新生教育指導者協會和標準促進委員會出版了《學生服務或發(fā)展項目指導綱要》,明確了新生入學教育的定義和目標,標志著美國新生教育走向專業(yè)化發(fā)展道路。目前美國高校高度重視新生入學教育,由職業(yè)化的管理團隊負責,以定向訓練、學分課程等多種形式開展專業(yè)化的教育,在具體形式上各高校也別具特色。而中國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20世紀80年代以來才作為一個主題受到關注,并且長期以來高等教育要接受上級教育部門的領導。從內容到形式,中國各高校開展的新生教育活動基本大同小異。近年來才陸續(xù)有高校借鑒國外經驗開設了新生研討課,不過北京大學目前尚未開設。
2.體制和機制的差異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為條狀管理,扁平結構,權責明確,直接面向學生為主,高度分工,突出專業(yè)化,為新生教育設立單獨機構,統(tǒng)合全校各部門工作。中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分校院兩級,塊狀管理,條塊結合,多級設置,突出綜合化,因新生教育涉及部門較多,工作內容有交叉,有時協調工作效率偏低。
3.工作思路的差異美國高校高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視為具有完全自由意志和理性的獨立成年個體,學生交了學費,某種意義上屬于“消費者”,因此,服務的意味更濃,給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也更大,但同時不可避免的是有時會造成學生強烈的孤獨感。中國高校傾向于把學生當作未成年人,是需要管理和教育的客體對象,因此,新生教育也多為自上而下的灌輸式教育。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更像是替代父母的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多,學生個人自由選擇權不多,但能得到來自輔導員更多主動的關懷。
4.教育重點的差異美國高校對新生的教育包含學術指導和生活指導,重點在于學術指導,致力于提供各類學術指導資源(例如建立寫作輔導中心、指定學術導師、設立宿舍學術咨詢員等),倡導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潛力的激發(fā),思想方面的引導以環(huán)境或文化隱形滲透的方式開展。而中國高校在立德樹人思想指導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工作重點,弘揚主旋律,強調理想信念教育,且以正面宣傳方式為主,相對正式而嚴肅。近年來,學術指導也日益受到重視,有不少中國高校建立了專門機構開展學業(yè)輔導工作。
5.教育方式的差異美國崇尚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因此,投射到高校里,各類新生教育活動以分批次、小規(guī)模的方式開展,強調體驗和互動,帶有娛樂化色彩,推崇個人化的經驗和多元文化。中國則更加強調集體,以整齊劃一為美,高校的新生教育方式以大規(guī)模、整體安排為主,注重儀式感、團隊意識,但形式相對單一,較缺乏個性化和針對性的引導。
三、對中國高校新生教育活動的建議
多年來,中國高校的新生教育活動不斷改進,也逐漸摸索出一些經驗,但仍有提升空間。
(一)資源整合
建立學生事務聯席會議機制,對全校新生教育活動做好統(tǒng)籌規(guī)劃和整合,促進各部門的協調,使新生教育活動更具系統(tǒng)性、全面性,使各方資源達到更為有效的合理配置。同時,嘗試開展新生家長定向訓練,把教師、家長整合進學生育人體系之中,充分發(fā)揮育人合力。
(二)專業(yè)化發(fā)展
嘗試建立專門機構,深入開展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推進新生教育專業(yè)化發(fā)展,把更多學生事務管理人員培養(yǎng)成為新生入學教育領域專家,更進一步推動新生入學教育的學術研究機構建立。
(三)轉變教育理念
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寓教育于管理和服務之中。簡化手續(xù)辦理流程,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在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中注入娛樂的元素,吸引學生參與,讓細節(jié)的設計充滿人文關懷和道德氣息。充分調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主動性,適當開展公民教育,倡導學生對自己、家庭、學校負責,進而對國家負起應有責任。
(四)加大學術指導力度
設立專門機構為學生提供學業(yè)指導和支持,協調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協同開展學業(yè)輔導。為學生的學業(yè)輔導提供多種渠道的支持,為學生搭建最方便暢通的求助途徑。在適當范圍內試點新生研討課,鼓勵更多教師參與新生學術指導和學業(yè)輔導,倡導不同院系新生的跨學科學術交流和討論。在教學樓、圖書館、學生中心、宿舍區(qū)等地開辟更多自由交流的空間,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鼓勵新老生之間個人經驗的傳承。
(五)創(chuàng)新思路
大膽改革新生教育活動組織方式,開辟更多新生教育活動項目,增強互動性、趣味性,既要保持“大課”教學的優(yōu)勢,又要發(fā)揮“小班”輔導的積極作用;新生入學教育活動中思想引導的內容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氣”。把一些院系新生教育活動的有益經驗適度推廣到更大范圍內,惠及更多學生。
作者:陳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