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動物醫(yī)學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商務英語翻譯教學 任務設計
任務型教學法于20世紀80年代逐漸發(fā)展起來,逐步得到應用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學實踐者的接受和認可。而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是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專業(yè)核心課程。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如何設計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任務,為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些許參考。
1 任務型教學法概述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teaching)是交際法教學和第二語言研究兩大領域結合的產物,代表了真實語境下學習語言的現代語言教學理念。
英國語言教育專家Jane Willis把任務型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任務前、任務輪和后期任務/語言焦點。
(1)任務前階段——Pre—task:引出話題和任務。
(2)任務循環(huán)階段——Task—cycle:
Task(任務)——執(zhí)行任務,
Planning(計劃)——計劃如何匯報完成任務,
Reporting(匯報)—— 匯報展示任務完成的情況。
(3)語言聚焦階段——Language Focus:
Analysis(分析)——分析任務執(zhí)行情況,
Practice(操練)——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語言點。
2 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現狀
在目前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中,大都局限在翻譯的基本理論、翻譯的基本技巧和簡單的句子文本翻譯中,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是因為缺乏合適的教材,目前沒有普遍適用于各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翻譯教材,各個學校所選用的教材大部分缺乏實踐操作性。第二是商務英語翻譯教學課程教學中理論與實踐教學比例設置不均衡,我們的翻譯教學多停留在“紙上談兵”的狀態(tài),重點放在翻譯理論的學習和翻譯技巧的訓練,而沒有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翻譯能力,使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社會實際需求相差甚遠。三是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的模式過于單一,目前運用最為廣泛的形式是根據授課內容,教師以大量譯例闡述某一翻譯技巧,然后并進行大量強化翻譯練習,學生被動地接受翻譯技巧,學生并沒有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有必要對現有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切實提高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實際翻譯能力,培養(yǎng)出合格的商務英語翻譯人才。
3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任務設計研究
3.1 課程整體設計
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我們對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任務設計總體設計思路是:改變傳統的商務翻譯課程講授理論的模式,轉變?yōu)橐陨虅辗g工作中常見的工作任務為中心來組織課程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構建相關理論知識,發(fā)展商務翻譯職業(yè)能力。任務設計中對學生商務翻譯職業(yè)能力的訓練,理論知識選取也是圍繞商務翻譯或商務助理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包含商務英語翻譯基礎理論與技巧和實踐兩個大的部分。商務英語翻譯基礎理論與技巧包含翻譯的基本理論知識、英漢語言對比研究和翻譯的八種技巧,實踐部分的內容安排如表1所示:
3.2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在課程整體設計的基礎上,我們選取項目之一 ——Company Profile為例來嘗試在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1)任務前階段。首先讓學生了解我們這個模塊的內容和任務,明白公司簡介的組成,公司簡介在詞匯、句型上的語言特點以及我們要完成的任務和要達到的結果。首先教師用多媒體播放學生熟悉的KFC的大量照片調動起學生對任務的積極性,然后展出一段簡短的KFC公司的英文簡介,最后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對KFC公司簡介進行翻譯,并分組匯報翻譯結果。
(2)任務循環(huán)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向學生布置以下任務:了解公司的相關信息;分析公司簡介在詞匯句型上的語言特點;查閱有關詞典,利用翻譯工具及網絡資源,解決翻譯難點;分析公司所使用的翻譯技巧和方法并完成譯文。
(3)語言聚焦階段。這一階段,老師帶領學生一起討論分析此公司簡介所需的翻譯技巧和方法,并對優(yōu)秀作業(yè)進行表揚與展示。
4 教學實踐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
儀器分析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趯嵺`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應用于儀器分析課堂教學中,給出模式的結構模型,提出組織實施的方案。教學實踐證明,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
任務驅動;儀器分析;教學模式;實踐能力
儀器分析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儀器分析技能是應用化學和食品質量安全專業(yè)非常重要的專業(yè)技能,加強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分析檢驗技能是當務之急。傳統的儀器分析教學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間的聯系不密切。一些高校對儀器分析課程的教學雖然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是其主要還是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修正式的改革,沒有按照產業(yè)界和社會的真正需要,從教學模式上進行根本性的改革和轉變。[1]針對地方高校的實際定位,儀器分析課程的教學改革應該更加注重與產業(yè)界的密切聯系,努力滿足產業(yè)界對分析化學人才的要求。[2]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新方法[3],這種教學方法以教師設置好的一系列“任務”為紐帶,整個教學過程圍繞“任務”來展開,是一種啟發(fā)式、引導式的教學法。在儀器分析課程教學過程采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法[4][5],不但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可以有效地將理論知識教學和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學生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建構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體系。
一、實施步驟
儀器分析課程中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實施流程如下:
(一)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務情境的設置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最感興趣的是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關系到自身健康的食品安全、環(huán)境污染、化妝品中有害物質超標等事件。在儀器分析教學中,可以選擇不同的事件為背景,比如學習液相色譜可以以果蔬中農藥殘留,學習電位分析法以醫(yī)院血糖測量,學習原子發(fā)射光譜法以海產品中重金屬污染,學習原子吸收以兒童玩具鉛超標等耳熟能詳的事件為背景,以其實際分析過程為任務情境,采用錄像、動畫、圖片等方式展示出來。這些問題情境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任務設計
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方法中,任務設計是關鍵。任務設計應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考慮問題。儀器分析教學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若干個任務,其中包括主任務和子任務。學生在不同階段完成不同的任務。所謂主任務,就是準備用什么儀器來檢測什么物質。在主任務的驅動下根據不同的分析方法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前提出子任務。子任務包括各主要知識和技能點。任務的設置既要有實用性,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因為本科教學不同于??平虒W,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但要知道“是什么”還要知道“為什么”。在儀器分析教學中,學生不但要知道有關儀器結構、操作等基本知識,即“是什么”;還應該掌握儀器的原理,實驗條件選擇的理論依據,即“為什么”。所以任務的設置應將二者均涵蓋其中。
(三)在“任務”的驅動下,進行知識和技能的探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任務”為主線,針對完成任務的過程環(huán)節(jié)來探究相關課程內容。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法。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適用的范圍,不可能具有普遍適用性。儀器分析課程教學內容非常豐富,由于內容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可采取的教學方式也會很豐富,不應拘泥于一種。教學方式具體方法可以包括:1.通過自學法獲得知識。對于相對較簡單的知識,可以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課上看書、查找資料等自學手段獲得答案。2.通過討論獲得知識: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組內學習,討論獲得答案。3.直觀教學法:有關儀器的內部結構、原理等不易理解和想象的知識,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直觀材料,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獲得答案。4.采用“實驗室”現場教學法等。無論采用上述哪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前都要進行充分的準備,主要準備儀器分析實踐錄像和多媒體素材,內容包括儀器分析實驗教學錄像、儀器結構的展示,規(guī)范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以及具體實驗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等相關內容,并使之與理論知識相關聯??傊處煵扇〉慕虒W方法旨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主動地探索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四)學生利用“虛擬仿真實驗室”進行儀器操作練習
由于儀器分析實驗室場地有限、儀器設備臺數相對較少等條件的制約,無法滿足學生隨時進行訓練的需求,更無法滿足學生在課堂上練習的需要。在相關任務完成之后,學生可以運用虛擬仿真實驗對分析任務進行練習。虛擬仿真實驗就是利用計算機真實地展現儀器的內部結構,模擬儀器設備運行時的狀態(tài),再現實驗過程和各個操作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逼真的操作環(huán)境中訓練,在實驗過程中對設置的參數及實驗結果進行實時分析。[6]在模擬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完成分析任務所需的知識和實踐技能有機整合在一起,有效地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五)學生在實驗室,完成分析任務
學生在掌握完成主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后,進行分組實驗,完成課程開頭所設定的分析任務。在分析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分析條件進行選擇和探究。學生通過儀器分析實驗能夠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加強、提高。
二、應用示例
下面以氣相色譜教學過程為例,介紹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氣相色譜法的教學,問題情境的設計可以以環(huán)境污染為背景,指出環(huán)境污染對人體傷害較大的物質有苯系列物,甲醛,放射性物質等。那么,如果要測定膠粘劑中苯系列物,需用到氣相色譜,并展示用氣相色譜分析實際操作過程。根據這一問題情境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如何用氣相色譜來分析苯,甲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的含量?這是主任務。然后根據主要任務,提出以下子任務:1.氣相色譜是如何將各種物質分開的?———進行氣相色譜分離原理的探究。2.分析所用的氣相色譜儀由哪幾部分組成?———進行氣相色譜儀結構的探究。詳細地進行載氣系統,進樣系統、分離系統、檢測系統的學習。3.如何根據色譜圖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進行氣相色譜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探究。4.如何進行測量?———在引導學生學習完成相關理論知識后,采用錄像方法和學生一起學習氣相色譜的操作步驟和使用注意事項。在以上每個子任務中,隨著教學過程的進行,根據知識點又可以提出許多小問題,然后引導學生采用各種措施一一進行探究。最后采用模擬仿真軟件,引導學生進行測量膠粘劑中苯系列物的模擬實驗,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強化。
三、小結
在儀器分析中,教師可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學生為本,始終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以任務作為驅動展開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完成一個與他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且比較有趣的任務時,他們會專心致志、樂此不疲。采用這一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當前學生盲目聽講、學不知何用、興趣低下的現狀。在探究任務的過程中,將理論性知識與儀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實踐性知識整合在一起,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法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教為主的教學方式,正逐步成為課程教學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模式之一。
作者:馬占玲 夏云生 顧佳麗 張強 單位:渤海大學化學化工與食品安全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升福,聞海波.淺談儀器分析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28):56-57.
[2]石建屏,李新.任務驅動模式在《儀器分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1):16-19.
[3]莫志慧.基于任務驅動教學策略的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軟件研究現狀分析[J].大學教育,2013(5):35-36.
[4]劉鳳娟.論任務驅動式教學在教育技術學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咸寧學院學報,2010(11):204-205.
關鍵詞 任務引領 結果驅動 做學一體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0019-02
長期以來,在專業(yè)課教學上繼續(xù)沿用傳統的理論和實習教學各自獨立進行的傳統教學模式,已很難實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職業(yè)教育教學的目標。如何創(chuàng)新專業(yè)課教學模式,是迫在眉睫的課題。我校立足課堂,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實踐探索、努力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實行專業(yè)課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經過多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任務引領、結果驅動、做學一體”教學模式?,F就這一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理論依據、模式內容、操作流程、保障條件做一介紹。
一、教學理念
做中教、做中學,教學做合一。
二、理論依據
1.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敖?、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p>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它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播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主動建構意義的方式獲得的。其理論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和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
3.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倡導的學習原則:(1)在學與教的關系上,應該置學生于教學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組織教學;(2)在教學目標上,要以教會學生學習為主,而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
4.后現代課程觀。[美]小威廉姆E?多爾,在他的《后現代課程觀》中指出,我們意識到“因視科學為惟一的途徑,我們卻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我們失去了或至少忽視了故事(我們的文化)與精神(我們作為人的意識)”。所以,通過課程整合和采用理實一體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將學科知識與職業(yè)知識融合,將學科技能與崗位技能融合。更為關鍵的是有利于對中職學生進行人文關懷,幫助他們走出學習失敗的陰影,樹立自信心。
三、教學模式
“任務引領、結果驅動、做學一體”教學模式是通過模擬生產現場加工情景,以任務為中心組織實施教學過程,通過用真實產品為原型展示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在學、做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技能的教學模式。它有五個環(huán)節(jié):任務描述、任務分析(任務示范)、任務實施、任務評價、任務小結,通過五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實現“做什么、怎么做、學著做、做成功、做得更好”的課堂教學目標。
四、操作流程(以數控編程與加工學科為例說明)
(1)任務描述。教師根據以“就業(yè)導向”制定的課程標準,以貼近教學目標的模擬企業(yè)產品或真實產品為原型,在學生已預習的基礎之上,分析技術圖樣、加工技術要求,向學生布置加工任務。
(2)任務分析。以實訓任務為引領,引導對學生已有的工藝知識和技能進行復習鞏固,在此基礎上對新出現的工藝知識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完成技術工藝準備、制訂加工工藝卡。引導學生根據加工任務,準備加工程序,修磨相關刀具,準備相關加工量具及機床設備。也可以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需要,教師可對學生進行程序編制輔導,現場示范操作。這個過程可根據學生的基礎不同,面向全班、一個群體或學生個體,進行輔導、示范。
(3)任務實施。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分組在數控機床上完成加工任務,這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有獨立操作的過程,也有分工合作的需要;在新、舊知識技能的交替過程中,學生經歷嘗試失敗、反復鞏固,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實現了知識與技能的融合,獲得了職業(yè)崗位能力的發(fā)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通過對知識技能的主動探索、主動體驗,實現對所學知識技能的主動建構。
(4)任務評價。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及結果,考核評價成績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務完成結果評價。對學生上交的工件,嚴格按圖樣要求進行測量,方式有學生自評、組內互評和教師考核評價。學生對學生的評價,按生產現場的做法,分為“優(yōu)等品”“合格品”“次品”及“廢品”等四個等級,激勵學生努力達到“優(yōu)等品”水平,讓學生在努力奮斗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第二部分是對學生完成任務過程的評價,包括對學生遵守勞動紀律、安全生產、合作意識、遵守車間6S管理情況的考核評價。
(5)任務小結。模擬生產現場“班后會”的情景,師生對當天完成任務情況進行小結,針對生產中發(fā)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討,把總結會開成現場分析會。
五、保障條件
“任務引領、結果驅動、做學一體”教學模式的實現必須要有相應的保障條件,具體地說就是:人(教師)、機(設備)、料(教材、教具)、法(教學方法)、制(教學管理與評價體制)等五個條件。
一是人――教師,師資力量要滿足要求。必須有“能說會道,說到做到”的“雙師”型教師。
二是機――設備,設備的質量和數量滿足教學的要求。
三是料――教材、教具、棒料。開發(fā)一批適應教學的校本課程,購買配套教具、材料,才能讓教師、學生、課程、設備等教學要素有機結合,形成教育合力,達到應有效果。
四是法――教學觀念和方法。學校的管理者、實施者應主動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個學校形成實施新的教學模式的氛圍。
五是制――管理體制和評價制度。要有確保把教師、教材、設備、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結合起來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創(chuàng)新的評價機制。
關鍵詞:政府控制;大學自治;董事會人事事務
中圖分類號:G6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38(2013)08-0084-06
不同的美國大學其董事會有著不同的表述,私立大學的董事會一般表述為“Board ofTrustees”,而公立大學的董事會多表述為“Board ofkegents”。盡管不同大學董事會的英文表述不同,但至少有以下幾個共同點:一是所處的層次和地位相同。董事會在不同的大學均處于最高領導層和最高決策層的位置。“董事會對高校事務負有全面的和最終的責任,無一例外地充當著院校最終權威的角色……不僅具有名義上的最終決策權,而且還要切實行使這些權力”。二是職責相同。不同大學董事會的職責均可概括為“是治理,而不是管理”,具體而言就是“在確定并定期評估高校的使命方面具有最終的和完全的權威,如任命和評價校長等。”三是制度基礎相同。制度基礎是不同大學最重要的共同點。在美國,無論是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普遍實行的是法人一董事會制度。這種制度的形成即受益于加爾文教義所信奉的外行管理理念與實踐的盛行,又要得益于被移植到北美殖民地的英國信托制度。這種法人制度與董事會制度的有機結合,使外部力量尤其是政府在處理與大學的關系時,不至于使其權力沒有邊界和界限而肆無忌憚,同時也使大學不至于過于“自我”和“自閉”而置身事外?!胺ㄈ酥贫葹閷W院與政府等外部權威因素之間劃分了界限,為保護學院最大限度的自治和政府最低程度的干預提供了合法制度安排,同時法人制度也使學院獨立于外部的任何捐贈者;外行董事會制度則成為學院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和中介和橋梁,它既能及時反映社會要求,不至于像牛津和劍橋那樣的學者行會無視社會利益且難以自我改造,又是保護學院免受外部直接干預的緩沖器,使不通過董事會的直接干預成為不可能”。
當然,在看到美國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董事會共性的同時,更應該了解其差異性。筆者在2013年4月1日自2013年7月15日期間,通過瀏覽大量美國大學董事會的網站及有關州的官方網站,搜尋并整理出了來自15個州的30所著名大學(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各15所)董事會的有關資料和數據,發(fā)現美國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在董事會的人事事務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一、董事會成員規(guī)模的差異
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董事會成員規(guī)模有以下兩大差異:一是穩(wěn)定程度不一。公立大學董事會的成員規(guī)模一般在州憲法或州法律的高等教育條款或大學章程(大學)中有明確而固定數量的規(guī)定,即使碰到董事會換屆的情況,其董事會網頁顯示的當前在任董事人數與原有規(guī)定人數也相差無幾;而多數私立大學董事會的成員規(guī)模則是在大學章程(大學)中只有一個大致數量范圍的規(guī)定(如30-60、55等),有的大學章程甚至沒有明確規(guī)定董事會的規(guī)模,董事會在換屆時往往會根據今后大學發(fā)展的實際需要時不時地調整其規(guī)模。二是規(guī)模大小迥異。在15所公立大學中。絕大多數大學董事會網頁顯示的當前在任董事會成員數量在20人以下,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為26人,最小的為9人;而在15所私立大學中,當前在任董事會成員數量均在20人以上,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為53人,最小的為22人。經計算可知,這15所公立大學董事會當前在任董事人數規(guī)模平均只有14人,而15所私立大學董事會當前在任董事人數規(guī)模平均則高達37人,兩者相差2.64倍。
二、董事會成員產生方式的差異
無論是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其董事會成員產生方式都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在美國。大學董事會的產生主要有州官員(州長或議長等)任命、宗教組織選舉任命、當然成員或者成員(董事會或董事遴選委員會成員)選舉任命、公眾或議會選舉、校友選舉這6種方式。從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表中所涉及的公立和私立大學董事會的產生均覆蓋了以上6種方式中的4—5種,但仔細觀察后可以發(fā)現,兩者在董事會成員產生方式方面還有以下幾點不同:一是占主導地位的產生方式并不一致。表中1所列的15所著名公立大學中,州長或議長等州官員任命的方式占了主導地位;而在表2中所列的15所著名私立大學中,無疑是成員選舉、任命的產生方式占了主導地位。二是介入大學董事會人事事務的外部力量不同。15所公立大學中有13所大學董事會成員的產生以州官員任命為主,且加州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及新罕布什爾大學這4所公立大學董事會的當然成員都包含州政府的官員,這說明介入公立大學董事會人事事務的外部力量主要是其舉辦者,即州政府;而在15所著名私立大學中,有宗教背景的大學就有9所,這9所大學最初的舉辦者(即宗教組織)無不介入其董事會的人事事務,其中安德魯大學、貝克大學、圣路易斯大學、克瑞敦大學、比尤納維斯特大學、杜克大學這6所大學均出現了由宗教組織選舉、任命產生董事會成員的情形,明尼蘇達圣瑪麗大學則把大主教(Provincial)設置為當然董事之一,艾柏林基督教大學作為教會型大學,雖然其董事會成員是由成員選舉、任命產生的,但卻規(guī)定所有被選舉或被任命的董事會成員必須為虔誠的基督教徒。三是公眾或議會選舉的產生方式出現情形的可能性不同。15所公立大學有3所大學所在州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該大學董事會成員的產生方式以公眾或議會選舉為主,而在15所私立大學中,沒有一所大學董事會成員通過公眾或議會選舉的方式產生,這說明私立大學董事會成員出現公眾或議會選舉的產生方式的可能性要遠遠低于公立大學。
三、董事會成員任期制度的差異
美國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董事會成員在任期制度的設計方面,有很多明顯的共同點,如:普遍實行交錯(交叉)任期(staggered terms)制度,即使是董事任期年限完全相同的董事會,也不會一次性地撤換所有董事;又如:絕大多數大學允許董事會成員連任但不允許無限期連任,且設定了最高“退休”年限。但筆者研究發(fā)現。美國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在任期制度如任職年限的設定和成員更替制度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在任職年限的設定方面,至少有以下兩大差異:一是多數董事任期年限的平均值有一定的差距。表3和表4中15所公立大學和15所私立大學多數董事任期年限的平均值分別為6.1年和4.2年,相差將近2年。二是不同任期年限的董事的年數分布特征不一。公立大學董事任期年數的分布較廣(1—9年、12年)而私立大學不同任期年限的董事年數的分布相對較窄(只有1年、3—5年和6年)。在成員更替制度方面,則至少有以下三大不同:一是“補缺”主體不同。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公立大學的董事職位臨時出現空缺時均由州長通過任命的方式補缺,而私立大學出現這種情況一般由董事會的在任董事通過選舉或任命填補。二是任免程序的不同。州長任命公立大學的董事在程序上一般要受制于州議院尤其是參議院,甚至在免除董事會成員的董事身份時也要經過參議院確認;但在私立大學,董事會在任免尤其是在免除董事會成員身份時,在程序上一般只要經過董事會法定人數的2/3或3/4投贊成票即可完成。三是對更替年限和每次更替人數的規(guī)定不同。公立大學在這方面一般規(guī)定得較為詳細和明確,而私立大學多規(guī)定得較為籠統和含糊,甚至沒有做出任何規(guī)定。
四、校長和學生“入董”的差異
在表3中所列的15所公立大學中,吸收校長為董事會成員的大學只有加州大學、密西根大學、堪薩斯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和新罕布什爾大學這5所,而吸收學生為董事會成員的大學則有13所;而在表4中所列的15所私立大學中,吸收校長為董事會成員的共有13所,且除達特茅斯學院外其他有校長董事的大學其校長均為當然成員,而吸收學生為董事會成員的大學則連1所也沒有。這說明公立大學吸收校長“入董”的比率要明顯低于私立大學,但吸收學生“入董”的比率卻遠遠高于私立大學。校長和學生的“入董”情況,反映了作為首席執(zhí)行官的校長和作為服務對象和管理客體的學生分享作為最高決策層的董事會的“治理”程度。吸收校長“入董”,主要是基于大學治理的分權和效率之考慮,而吸收學生“入董”,則主要是出于大學治理的平等和民主之考量。
一、先夯實基本知識
任務驅動法不是初次認知學習法,要想完成任務就要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方法。所以,我們的第一步是以合適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概念。必要時還要進行適當的小練習,這樣便于讓學生熟悉相關數學解題方法和操作過程。對于針對性比較強的任務驅動型教學來說,教師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后才可以設置情境問題,進一步將知識轉化成能力。
本文就以初中數學的“相似三角形應用”教學為例。要想讓學生熟練掌握技能,在生活中巧妙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就要首先強調基本知識點:①知道什么是相似三角形;②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幾種判定方法(AA,SAS,SSS三種基本方法);③嘗試用相似三角形的相關知識來完成練習,從而體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和方法。看下例:已知ABC∽DEF(如上圖),其中BG和EH分別是 ABC與DEF的角平分線,BC=4cm,EF=6cm,EH=4.8cm,求BG的長。這個例題描述看似復雜,其實同學們可以根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及判斷定理得出:因為ABC∽DEF,所以∠ABC=∠DEF,其被平分線平分后∠CBG=∠FEH,由兩角相等則兩個三角形相似得出CBG∽FEH,所以就有BC∶EF=BG∶EH,最終得出BG=3.2cm。通過這個比較切合基礎知識的小例子,我們就讓同學們體驗了相似三角形的判斷,及如何利用其性質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這就為我們創(chuàng)設情境任務,驅動同學們建立模型,提升能力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設置情境任務
情境任務就是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讓同學們如身臨其境,篩選其中的有效數據,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設置情境任務要循序漸進,不能天馬行空,要緊密結合知識節(jié)點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這樣才能建立知識和能力的聯系,才能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
1.設置生活情境
經過初步學習,學生掌握的都是基本的定理和解題方法,而生活中的問題可能有許多繁雜信息,所以,要想讓大家能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就要結合生活情境設置驅動任務。
接上例:同學們掌握了基本知識后,我就指著操場上陽光下的旗桿問大家:這旗桿這么高,這么細,現在我想知道它的高度,誰有辦法?這個問題其實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對于不便于攀爬的高度,我們怎么測量呢?問題一提出,同學們就陷入了深思。這樣一個開放性的驅動任務就成功設定,有效牽引同學們積極參與到探究中來。
2.脫化情境原理
上面提出的問題就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數據不明顯,需要我們經過思考來挖掘,這就是脫化情境,抽象原理。為了提高學生的思考效率,筆者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這樣同學們再看看陽光下旗桿的影子就突然明白了:這個問題不就是相似三角形問題嗎!在我的鼓勵下,同學們紛紛畫出詳細的相似三角形示意圖,然后開始為解決問題收集能有效測量的數據信息,最終找到科學的解答方案。
三、總結任務模型
這幾年中考數學開放性的問題很多,考查的就是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脫化情境原理之后,還鼓勵同學們給出詳細的步驟,然后歸納出類似問題的解決模型。這樣一來,同學們在以后遇到此類問題時就能迎刃而解。
上例中,同學們經過示意圖思考和實地測算,找到了如下解決問題的方案:
用一根可測長度的棍子豎立在旗桿影子上,要求棍子的影子頂端和旗桿的影子頂端重合,棍子、直棍影子和陽光構成的小三角形就和旗桿、旗桿影子、陽光構成的大三角形相似。于是,我們就可以根據相似三角形性質得到此類題目的解題公式:,然后按比例關系算出:旗桿高度。如此設定,讓同學們經過解決實際任務,體驗了找相似三角形、用相似三角形性質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完成了數學建模,生成了實際運用能力。
四、推廣應用思考
體驗了過程,建立了模型還不夠,因為現實生活中同類問題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現,這就需要我們進行推廣性應用思考。
學習了上例中運用相似三角形測算旗桿高度的方法后,同樣測算建筑物等高度同學們就懂得直接用模型解答就可以。但是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還有許多問題可能以其他方式出現,在我的啟發(fā)下同學們思考、歸納出以下幾個類別:
第一,測建筑物高度問題。其實就是上例這樣的測古塔高、樓高、旗桿高等高度問題。
第二,利用平面鏡反射原理圖解決問題。比如用水洼、湖面等充當平面鏡測算物體高度。
第三,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圖解決問題,輔導資料中多見“照相館里拍照片問題”“鉗子問題”等。
關鍵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任務驅動教學法;計算機;應用
G633.67
一、引言
建構主義理論內容十分豐富,但其教育理論的核心觀念可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任務驅動教學主要指的是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之前,先給學生布置一系列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又保證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的提升,可謂一舉多得。傳統的教學環(huán)境下,受教師的教學思想的束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傳統的教學環(huán)境下計算機課堂教學存在諸多的問題,而任務驅動型教學法的使用恰好可以實現這一問題的改善以及提升,由此可見,探討基于建構主義的計算機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二、傳統的教學環(huán)境下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教師觀念的落后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教師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教師的水平高低將直接的影響著學生的水平,一個擁有超前教育觀念、先進計算機技術的教師,他的學生也一定是很優(yōu)秀的,如果一名教師的教育觀念一直處于平平的甚至落后的傳統觀念中,那么,可想而知,他的學生也應該是一些泛泛之輩。雖然新課改一直在強調要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受傳統的教學思想的束縛,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只傳輸不引導的問題,進而導致學生針對于計算機的學習比較被動,對于教師更是養(yǎng)成了一定的依賴性,主動性差,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更是不高。
(二) 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
對于學生來說,受年齡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對于學習,總是習慣依賴于教師的監(jiān)督,教師一時監(jiān)督不到,變松懈下來。針對于計算機的學習與其他的學科的學習不同,計算機大都是實踐課以及操作可比較多,學生不能觀看到每一個學生的操作情況,失去了教師的監(jiān)督,很多學生就開始“搞小動作”,部分學生偷偷玩手機,還有一部分學生開始瀏覽其他的網頁,有的甚至打起了游戲,進而導致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量都不是很理想,更別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的提升了。
三、構建主義下實現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方法以及措施
(一) 構建主義理論下,為了改善傳統的教學環(huán)境下計算機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很多教師開始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針對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探討以及敘述:一,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二,在備課過程中實現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設計;三,分階段任務法。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若想實現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實現學生對于計算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的提升,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讓教師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改變傳統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習慣采用的灌輸式教學。若想實現教師的教學觀念的轉變,可以采用如下幾種方法:一,將教師外派進修,讓老師學習一些新型的教學方法,同時也通過外派進修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以及專業(yè)素質;二,實現校內統一培訓。除了外派進修以外,也可以實現校內培訓的方式,學??梢云刚堃恍I(yè)的教研員到學校來進行培訓講解,通過培訓活動的開展讓教師意識到什么是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有什么樣的好處以及對于學生會有怎樣的提升,進而實現教師的教學觀念的糾正,創(chuàng)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在備課過程中實現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設計
備課環(huán)節(jié)是設置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你,因此,若想實現人物驅動教學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應該從這一階段就開始執(zhí)行,實現任務驅動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師應該根據下節(jié)課所要講解的教學內容進行部署,比如,下節(jié)課要學習PPT的制作,那這樣,教師就應該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先設置這樣幾項任務:一,尋找5-10張PPT背景圖;二,尋找所要設計在PPT中的內容;三,制作5-8頁的PPT,采用這樣的任務設計,不僅可以考察學生對于所學習的內容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的提升,為了完成任務,大家一定會認真的進行學習,進而實現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分階段任務法
除了要在課堂教學內容開始之前布置一定的教學任務以外,教師也應該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設置階段性的任務,例如,一節(jié)課正常是90分鐘,針對于一節(jié)課堂,教師一般會講解3-5個知識點,在每一個知識點結束以后,教師便可以對應的設置一個小的教學任務,并且要給學生規(guī)定時間,進而保證任務完成的效率。采用這樣分階段布置任務的方式,既可以實現對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的提升,又可以實現對于學生的監(jiān)督,進而保證學生對于每一個階段的知識點的學習質量,可謂一舉多得。由此可見,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fā)現,傳統的教學環(huán)境下,受教學思想以及學生自身的一些因素的影響,導致計算機課堂教學存在很多的問題,無論是教學質量還是教學效果方面都不是很理想。建構主義思想理論下,為了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的提升,教師開始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希望在本文相關的教學建議的幫助下,可以實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進而為我國計算機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許曉東. 基于建構主義的計算機任務驅動式教學法[J]. 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02:178-180.
[2]吳尚智,任小康.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中的實踐[J]. 現代遠距離教育,2006,05:30-32.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08-0089-0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arto-graphy, the author applied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l, combined with network teaching integrated platform,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 contest, GIS public cloud platform, and constructed a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nline and offline. Through the prac-
tice on the course of cartography, it found that the teaching mode stimulated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have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course of cartography; task-driven;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e teaching mode
1 前言
地圖學是地理科學及其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是一門技術性強、應用范圍廣、融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地圖學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理解地圖學的相關理論,熟悉地圖編制的基本過程,掌握地圖的應用以及高新技術在地圖學中的滲入及應用為目的。地圖學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地圖學基礎理論、地圖設計、編制的方法,掌握空間信息可視化的能力,掌握閱讀、使用各類地圖解譯空間信息的科學方法,為將來從事有關工作與研究奠定基礎。
目前的地圖學課程開設過程中,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雖然將傳統的板書“文字表達理論、手繪相關模型”的教學方式改進為“圖片呈現地圖、動畫表達模型”,但相較于完整實現上述教學目的,在教學方法上仍存在一些問題:1)教―學的學習模式,學生沒有主動感;2)平面的視覺感受,學生沒有空間感;3)原理方法的分塊分條,學生沒有實用感。
針對上述問題,網絡時代的教師亟待根據學生的特性、技術現狀,從三個方面進行改進:1)教學模式的改變;
2)(實物)立體感受的增加;3)以任務驅動的實踐項目為中心進行概念串講,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
2 任務驅動式多維一體教學模式設計
任務驅動教學法基本思想 該方法從結果出發(fā),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根本,采用探究式學習方式,讓學習者處于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根據團隊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1-5]。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適用于操作性、實踐性課程的有效教學模式[2],將其應用于地圖學課程教學中,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任務驅動式多維一體教學模式設計 任務驅動式多維一體教學模式,以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為核心,通過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專業(yè)競技大賽、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專業(yè)公共云平臺構建多維綜合體,如圖1所示。
教師結合生產實踐與專業(yè)競賽內容,將?n程的核心教學內容通過若干個任務進行貫穿,通過教學綜合平臺向學生布置任務;學生接受任務后,利用教學綜合平臺的資源找到任務的解決辦法,進而在專業(yè)的云平臺上,如ArcGIS門戶云平臺、天地圖平臺等將地圖任務進行實現。教學綜合平臺還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多種交流形式,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有效地拓展到課堂之外,讓學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打造沒有“圍墻”的知識流[6]。
任務驅動式多維一體教學模式將課堂與課下的學習時間與學習內容互置,用實踐帶領學生尋找知識點、理解知識點并加以有效應用,本著“實用性”的學習態(tài)度完成作品,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會思考、運用、協作與解決,從而達到主動學習與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目標。
3 任務驅動式多維一體教學模式建設內容
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實施流程設計 針對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前期課程的基礎特點,應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的理論基礎,確定教學實施的關鍵點,建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實施流程圖[7-8],確定具體實施的流程步驟,如圖2所示。
地圖學課程教學任務設計 針對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的知識能力矩陣設計,結合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任務設計原
則[8],將地圖學課程的知識點融會貫通,設計四大任務,如表1所示。
教學綜合平臺的建設 教學綜合平臺是任務驅動式多維一體教學模式得以順利實施的物質基礎,充足、豐富的學習資源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前提。教學綜合平臺主要由課程管理、教學資源、教學活動三大模塊構成,平臺具體結構見圖3。
課程管理模塊讓學生了解課程、教學資源模塊讓學生學習課程、教學活動模塊讓學生實踐課程。教師布置的任務根據難易程度出現在課程作業(yè)、答疑討論、研究型教學板塊中。教師在課堂上可直接利用教學綜合平臺進行任務成果的點評,進而引出知識點的講解。
GIS專業(yè)云平臺的實踐應用 云平臺是地圖學課程中任務完成的渠道和工具。在課程中,學生在平臺使用和創(chuàng)建地圖、訪問即用型圖層和工具、作為Web圖層數據、協作和共享、使用任何設備訪問地圖、使用Microsoft Excel數據制作地圖等,完成團隊作品。
4 應用成效
任務驅動式多維一體教學模式在兩??校區(qū)相同專業(yè)的學生中做了對比教學實驗。實驗表明,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的實驗組學生聽課的主動性更強;在知識點考核中發(fā)現,實驗組對任務中涉及的內容掌握更深刻。在這一教學模式的推動下,學生對本專業(yè)的學習興趣顯著提升,本著“實用性”的學習態(tài)度完成作品,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會思考、運用、協作與解決,從而達到主動學習與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目標。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 汽車專業(yè) 理實一體化教學 應用 探討
“任務驅動”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從學習者的角度說,“任務驅動”是一種學習方法,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的知識和技能,由此特別適合于一些職業(yè)類學校學習專業(yè)課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叭蝿镇寗印苯虒W使學習目標十分明確,適合職業(yè)學校學生特點,使教與學生動有趣、易于接受?!叭蝿镇寗印钡奶攸c之一就是圍繞任務展開教學,因此任務的設計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識體系,還要想到融進專業(yè)的文化性、綜合性,滲透其他學科知識。本文將重點就“任務驅動”教學如何在汽車專業(y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實施進行探討。
一、精心設計任務
1、體現吸引性與成就感的統一
有位名人曾說過“興趣可以創(chuàng)造出人間奇跡”。任務的設計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吸引性為出發(fā)點,把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為主觀愿望,以完成教學任務為最終目標。其出發(fā)點、主觀愿望和最終目標是相互制約的統一體,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差錯都會使課堂教學失敗。
下面以講解課題“汽車發(fā)動機不能發(fā)動故障的診斷”為例。以一輛豐田卡羅拉轎車在行駛了50000km以后,出現發(fā)動機不能發(fā)動的故障實例進廠維修作為任務描述來營造一個真實的維修環(huán)境,使學生一開始就在思想上重視起來,并且牢牢的扎根在心靈深處,讓他們記住這不僅是學習,更是真實的修車。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后,老師通過適當的分析和引導,將此課題按照故障產生的情況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發(fā)動機不能啟動,起動機不轉;第二,發(fā)動機不能啟動,無初始燃燒;第三,發(fā)動機不能啟動,發(fā)生間歇性不完全燃燒。這三種不能啟動的情況又由多種原因引起,涉及到了汽車各個系統,如:機械系統,啟動系統,燃油系統,點火系統,電源系統等九大系統,這樣把這個主任務細分為九個子任務,以完成各個任務為目標展開學習和探究,最后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首先使學生有較高的興趣并產生探究的愿望,然后讓學生自己看書、查維修手冊、分析問題,最后讓學生得以真正掌握汽車結構原理,同時故障診斷維修的技能也在這各個任務解決的過程當中得到加強。老師可以不斷的鼓勵并引導學生參與診斷操作,對學生每完成一個任務進行及時的評價和表揚,從而在這使學生充滿成就感的教學中完成教學任務。
2、體現任務驅動性與探究欲的結合
汽車專業(yè)理實一體化課的實際操作課時占總課時的70%,可以說操作課上好了,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汽車專業(yè)課的任務也就完成了。由于學生操作時有一個熟悉的過程,雖然有實踐課老師的示范與引導,但各人的理解和掌握的不同,有些學生在操作中難免會出現誤操作,甚至違反操作規(guī)程,對零件、系統的損壞也就在所難免。此時,教師不能一味地批評學生,要讓學生放開手腳去實踐,不怕失敗,雖然這樣會給教師增添維護恢復的工作量,但教師也不能因小失大。教師在強調盡量不出現誤操作的情況下,應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出現問題應加以引導并給予鼓勵,不要怕出現問題而責難學生,使學生失去探究的欲望,而減少創(chuàng)新能力鍛煉的機會。因此操作任務的設計應多考慮學生可能出現的操作問題,盡量在操作前給予提示,以節(jié)約學生對細小問題的探究時間,將主題集中在設計好的任務上,提高課堂的效率。
如在講到機械系統故障原因導致的發(fā)動機不能發(fā)動的任務內容時,首先可以讓學生通過以前學過的構造原理知識并針對該故障進行分析和探討,學生可以圍繞這一任務暢所欲言,最后總結歸納出學生們所認可的一些原因,接著老師系統講解機械故障全部可能的原因,列如下:
第一,配氣機構失常:正時裝配錯誤,正時皮帶斷;
第二,發(fā)動機活塞不能進行上下往復運動;
第三,曲軸不能轉動;
第四,發(fā)動機氣缸壓力過低。
以對比的方法找出學生總結故障原因的遺漏之處,從而加深學生對遺漏原因的印象。最后在學生完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整車的實踐操作,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讓學生進行實踐鍛煉。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有許多:如,正時裝配錯誤、正時皮帶松緊度要求不清、不會測量發(fā)動機氣缸壓縮壓力等,甚至相關零件名稱都不清。因此要預先給予提示,并指導操作,并可以通過如景格等一些虛擬的教學軟件讓學生先模擬訓練,有了一定的熟練基礎以后再上整車進行實操,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失誤和錯誤,加快掌握進程。
3、體現教學靈活性與具體性相統一的關系
任務的設計本身不可能考慮得十全十美,況且汽車專業(yè)課以操作為基礎,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固化所有步驟,任務的完成是以結果為目標,中間過程應允許學生出現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所以在設計任務時的操作不應作為重點,給予提示即可。但在關鍵的步驟上必須加以強調,特別是特定規(guī)范的操作、不可省卻的步驟一定要給出,否則學生不能達到目的,往往會產生畏難的心理,對任務的完成產生負面影響。
二、合理組織課堂
根據任務設計合理組織課堂,是完成任務的關鍵。實施課堂教學,分五個步驟:
1、提出任務:設定課題、提出要求、明確目標
“任務”的展示千萬不能泛泛而談、含糊不清,應落到具體的某一點上。有的老師在設計任務時,認為就是本課的教學目標。其實不然,任務應有它的可行性,操作性,且有大有小,有的任務可能只有一步,而有的任務可能要結合前面已經完成的任務進行,所以應避免流于形式,走傳統授課的老路。
2、教師引導:進行重點、難點分析,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務的途徑
任務設計中已經考慮過學生可能遇到的難點,所以上課操作前應針對重點、難點進行必要的分析,提供“暗箱”式的思路,給予達到的途徑引導。學生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遇到任務往往有一個時間差,對任務的理解也有一個過程,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使學生完成任務而少走彎路,進行必要的暗示還是需要的。但應以“暗箱”式給出,即只給出首尾而忽略中間,千萬不可固化步驟,以禁固學生的思維。
3、學與研相結合
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必要而充分的條件,引導學生學、練、研相結合,探索知識規(guī)律和奧秘、尋求獲取知識、掌握科學規(guī)律的方法。
沒有必要的條件(比如上課需要的車輛和診斷設備),學生是沒有辦法完成任務的操作。如果學生有心進行的嘗試性操作,教師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當時確實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給予鼓勵,并在日后滿足其條件。比如學生想自己看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教學光盤時,我們不要替代講解,可以用多媒體投影給出,讓學生隨時可以找到“老師”,進行補充學習。
4、評價與反饋
任務的完成好壞也要在任務設計中予以考慮,這樣在實際操作中進行評價與反饋時就不會出現自己預想不到的結果,以免倉促之間沒法解釋或離題太遠。當然原則上評價與反饋以鼓勵為主,可以這樣說,學生做的永遠是對的,問題出在教師的引導上,這樣我們就容易理解了。
5、擴展和細化
任務的完成不等于學習的結束,對于學生來說,求知欲的強弱與教師的引導有很大的關系。學生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任務的設計是有彈性的,那么完成的好壞也是有差距的,所以“不能讓學生吃得太飽,也不能讓其餓著”,這就是教學過程結束前對任務的擴展和細化,即對完成得好的學生應提出擴展的意見,對有難度的學生應給出細化的要求。如在完成以上既定的機械系統故障原因任務后可以對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去思考和豐富,例如:“別的車型的結構是否相同?在實際故障診斷中方法一樣嗎?”等等。
三、課外任務的設計原則
汽車專業(yè)理實一體化課課外不是僅僅完成實習報告這一個作業(yè),而是任務可能比其他學科都多,但不能以傳統的形式給出。我們知道,汽車專業(yè)和其他專業(yè)一樣,學生能否真正學到專業(yè)知識和掌握相應的專業(yè)技能,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決定著學生將來的就業(yè)能力和適應汽車維修行業(yè)工作的能力。因此如何讓學生在課余也能不斷鉆研汽車專業(yè)知識及提升專業(yè)技能本身就是“任務驅動”教學的延伸。在設計課外任務時的原則應以應用為主,通過應用來達到鞏固和創(chuàng)新的目的。這里所說的應用不只是書本上的東西或者單一車型的知識,而是比較全面、比較廣闊的范圍內對汽車新知識和技能的獲取與實踐。
四、結束語
總之,“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結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除了具有輔導者、引導者的身份外,不具備其他任何權威。當然,“任務驅動”的教學法也不是說教學的無組織性和紀律性,相反,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責任更大,要求更高,對學生的管理,引導要更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特別是如汽車專業(yè)等一體化教學,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管理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既要保持課堂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以確保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任務順利進行,又要保證課堂整體的嚴謹性,以確保教學任務安全、有序的展開,最終全面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yè)教育工學一體化課程開發(fā)指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5.
關鍵詞:任務驅動;文科專業(yè);計算機基礎教學;Flash教學
0 引言
在對文科學生的計算機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在學習計算機方面存在以下問題:學生雖然能夠按照指導書順利完成實驗,但是,如果對相關的知識點作了一些擴展或綜合性應用,或者離開實驗指導書,重復完成的操作,大部分學生感到無從下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但教師感到比較吃力,而且學生也普遍對自己的計算機動手操作能力缺乏信心。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這是由于計算機課程與大部分文科課程的學習方法和要求存在以下差別造成的:第一,計算機基礎教學集知識和操作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要求學生了解相關知識點后,還需要把所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運用到相關操作上;第二,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第三,由于計算機的飛速發(fā)展,相關的知識更新換代快,學生必須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因此,對于長期通過閱讀課本和查閱資料就基本可以解決問題的文科學生來說,仍然以習慣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計算機知識就容易產生以上問題。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僅要求學生按照實驗指導書簡單重復相關操作,教學過程學生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即使學生認真努力,但是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學生容易產生挫折感。在對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進行《Flas設計入門》的課程教學中,筆者引進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和大家一起探討。
1 “任務驅動”在文科計算機教學中的實踐
“任務驅動”是一種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方法,屬于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計算機課程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主要有以下幾點優(yōu)勢:①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任務驅動”模式中,任務設計是開放性的,學生可以想象、創(chuàng)意,有極大空間去完成任務,同時學生也有了創(chuàng)新機會。例如:在學習flash遮罩動畫時,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造三種以上不同的遮罩效果。在實踐過程中,因為沒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可循,學生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教材上沒有的,意想不到的動畫切換效果。一個以前的難點問題,用了不同的方法,學習效果截然不同。②“任務驅動”教學改變了傳統的觀念和角色。讓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作用,是學習和完成任務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起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評價者、咨詢者的作用,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教學、分層次教學”。例如,在用flash設計新年賀卡時,學生可以根據賀卡的主題自由選擇素材,并根據素材設計相應的動畫效果,教師只是負責指導和最后的驗收。結果在驗收階段筆者發(fā)現學生在選材、配色、動畫設計等各個方面都完成得非常出色。③“任務驅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隨著一個個任務的完成,一個個知識點的掌握,學生有了成就感,這有利于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個別對于計算機操作興趣不高、基礎較差的同學,完成了引導動畫的實驗任務――實現自己設計的“飛行特技”表演,不知不覺連續(xù)工作了4個多小時,任務完成后不僅沒有感到辛苦,反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④“任務驅動”有利于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自主完成任務,在學習過程中,與其他同學交流。任務驅動式教學很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2 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對我校的文科學生實施“任務驅動”的教學中,筆者發(fā)現要想真正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法,并獲得良好的效果,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任務的設定
任務驅動下的計算機教學,任務的設定最為重要。在設定任務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任務的典型性和針對性。因為每個任務都貫穿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在選材的時候應該注意到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而且對于學習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要求。對于基礎部分,不要跨度太大,過多涉及學生沒有接觸到的內容,容易打擊學生積極性;對于學習的中后期,學生已掌握大部分知識后,可以考慮設計一些綜合性比較強的任務,不要拘泥于章節(jié)和知識點,讓學生在完成新的任務時,可以靈活運用以前學習的內容,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學生通過一個個“任務”的完成,經過知識遷移、類比、聯想、綜合、舉一反三,由特殊到一般,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2)任務要有層次性。學習知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根據從簡到難、層層深入的思想,把上機實驗的任務劃分為三大類:基礎型實驗、應用提高型實驗、綜合創(chuàng)新型實驗。其中基礎部分為本部分新增加的知識點,要求所有同學必須完成基礎部分;應用提高部分則為本部分知識的一些提高,要求已經能夠順利完成基礎部分的同學在查閱相關資料以后完成;綜合創(chuàng)新型實驗是融入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點,對所學知識綜合運用的實踐,面對的是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強,感到“吃不飽”的同學。任務的這種安排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任務要有趣味性和實用性。計算機是一個應用工具,如果學生不知道用它來干什么,很難產生學習積極性。所以,布置的任務應該盡量選取一些趣味性和實用性比較好的題目,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韌性。例如,在flash綜合設計中的賀卡的設計,因為臨近新年,同學都希望能夠親自動手制作一張賀卡給親友,因此更有動力并能堅持到最后。
2.2 增加驗收環(huán)節(jié),采用定期分步驗收的方式
任務布置下去后,因為學業(yè)比較重、課外活動多等因素,可能會出現抄襲現象。因此,布置任務后,采用定期分步驗收辦法,實現對學生的監(jiān)督。在驗收學生成果過程中,對于優(yōu)秀的同學給予肯定,對于滯后的同學給予及時指導和督促,適時施予適當壓力,幫助學生克服惰性,有計劃按步驟地獨立完成任務。
2.3 實行“開放式”實驗室,提高教學效率
在目前的大學校園中,由于文科專業(yè)用到計算機的時候較少,擁有個人計算機的學生的比例還不大,大部分同學只能到公共的實驗室使用計算機。因此,一方面,設置“開放式”實驗室,允許學生有疑問隨時咨詢老師,實驗可以以答疑的方式進行,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性;另一方面,讓有計算機的學生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完成作業(yè),實驗不受機房上下班的影響,提高了計算機資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