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范文

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

第1篇: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范文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是認知主義的危機

上世紀50年代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xié)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的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的危機。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庫恩的范式論、現(xiàn)象學、解釋學以及后現(xiàn)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的、具體的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后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的心理生態(tài)觀的出現(xiàn),昭示隨著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于重要的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的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于社會心理學的失敗

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fā)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學的統(tǒng)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的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的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的結論被作為規(guī)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小型理論爆炸性的增長,一本普通的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彼此相互獨立的理論;另一方面由于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的邏輯聯(lián)系,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經歷兩個發(fā)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于危機的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的社會心理學家都被卷入危機,在其中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認識,發(fā)出不同的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的對象、目標、觀點、對危機的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的積淀。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志:

1、后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的紛爭

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映射著后現(xiàn)代文化思潮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危機”本身就是以后現(xiàn)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的結果。后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著對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對人的心理的“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的心理學差異與心理局限的“理解”,促進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學的研究不再熱衷于去“證明”一個理論的“真”或“假”,因為在后現(xiàn)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后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致力于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對人的心理做出“解釋”。這種新的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的構成性為幾點:

(1)要求以“現(xiàn)實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2)強調心理的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yōu)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的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

(3)以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tǒng)心理學的認知中心;

(4)重視理論的前構性;

(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的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重要補充。后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于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fā)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的影響也眾說紛紜。但后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的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解釋也標志著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fā)生重要的文化轉型。

2、“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興起

如果說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重要標志,后現(xiàn)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xiàn)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tài),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的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的研究資料。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的發(fā)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的產物:從學科外部的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心理學界的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床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的結果。與“認知的”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的”社會心理學的興起意味著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轉變?!拔幕摹鄙鐣睦韺W認識到人的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的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的”視角,它顛倒了認知社會心理學的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的延伸或對應物置于審視的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著重討論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的表現(xiàn)?站在“文化的”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的“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的文化內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意義

第2篇: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范文

關鍵詞 社會心理學 本土化 文化 思維方式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識碼:A

1 什么是本土化?

本土化就是讓我們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讓它和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思維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就像楊國樞先生說的:符合本土性契合標準。在楊先生看來,本土性契合是指特定的文化性和生物性因素一方面會影響到當?shù)孛癖?(被研究者) 的心理與行為,另一方面又會影響到當?shù)匦睦韺W者 (研究者) 的問題、理論與方法。那么,研究者的研究活動及知識體系可以而且應該與被研究者的心理及行為之間形成一種契合狀態(tài)?!斑@樣一種當?shù)刂芯空叩乃枷胗^念與當?shù)刂谎芯空叩男睦硇袨橹g的密切配合、貼合、接合或契合,可以稱為‘本土性契合’?!睏钕壬鷮⒈就列云鹾峡醋魇呛饬勘就列睦韺W和心理學本土化研究的標準。他指出:“我們所說的‘本土心理學’,就是一種能達到本土性契合境界的心理學。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化,重點旨在使心理學的研究能夠達到本土性契合的標準?!币簿褪钦f,讓“自己人”研究“自己人”,研究者要深度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和行為,熟悉它們的文化體系和生存方式,這樣才能達到和被研究者在各個相關方面貼近的程度。

本土化有兩個方面:研究內容的本土化和研究方法上的本土化。社會心理學文化相對性較強,研究內容與本社會的文化,習俗有密切關系,因此包含內容的本土化,而且非常必要,否則本土化的概念就失去一個很大部分的意義了;此外,方法的本土化也很重要,因為中西文化的重合度比較低,很多概念,理論是不能用西方語言符號所解釋的,也是其他國家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如果照搬過來難免會造成工具與對象的不匹配,難以發(fā)揮其作用,不但達不到研究目的,甚至可能誤解自己的文化和社會成員的心理,得出相反的結論。

然而人們大部分的心理和行為都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片面地排斥所有外來的東西也不可取,我們要在理智分析的基礎上,挑選出適合我們的研究的方法來。

2 為什么要對社會心理學進行本土化?

社會心理學具有很高的文化相對性,是文化多元論的產物,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本土化,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擴展社會心理學的學科范圍。當今的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出的理論和方法大部分是基于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這樣既不利于其他國家社會心理學的發(fā)展,對于西方國家本身,由于缺乏研究內容和方法的豐富性,使其研究不能更多地吸收來自不同文化的對比和反饋,其進展也會相對緩慢,對學科發(fā)展不利。進行社會心理學研究是為了使社會更好地向前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更高,因此不進行本土化也將使其應用價值大大降低。在文化上,沒有一種理論可以適用所有的人和地區(qū),如果要讓所有人從中收益,社會心理學不但要在中國進行本土化,在其他國家也需要本土化。我們都要先將各種不同的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和了解,讓它們在同一個地球上共同成長和發(fā)展,把握好每一種民族和社會的傳統(tǒng)和規(guī)律,才能更有效地運用它們直至人們從中獲利。

3 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所走的路

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所走的路程并不長。這一方面主要是因為社會心理學學科的建立相對較晚,上實際80年代才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另一方面,心理學作為一個舶來品,我們對之不熟悉,有必要先對西方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一番學習和吸收;最后一個方面,也是在目前比較值得關注和改進的方面,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比較擅長向別人學習現(xiàn)成的東西,只在層次較高的理論上探討,而不能從現(xiàn)實出發(fā),珍視自己的想法,從而做出切合實際的獨到的研究工作。

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研究主要是以港臺學者為始進行的。楊國樞提出把“本土契合性”作為本土化的標準,黃光國運用西方的理論框架分析了中國人的人情和面子,楊中芳提出本土化的研究要放在“文化/社會/歷史”的脈絡中才能有效。

這些都值得我們驕傲和受到鼓舞,它為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打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4 如何進行本土化?

(1)對本土的文化、制度、思維方式、價值觀等有系統(tǒng)而深刻的了解。這是首要的條件,一個對中國社會心理學進行研究的人員,必須對自己的研究對象及其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才可能做出符合中國人文化傳統(tǒng)和思維慣性的研究,結論也更能夠應用到本民族社會當中。中國文化的很多成分是西方國家沒有的,如果沒有很扎實的文化基礎和底蘊,不了解中國社會和中國人,很可能沒有研究的切入點,即使有也與文化不契合,就像楊國樞教授說的那樣,不符合本土契合標準。因此無法做出真正的本土化的研究,結論就不適用于本社會。

(2)構念化。心理學研究要求各個變量有操作性定義,社會心理學研究要求將那些模糊不清的理念清晰化,具體化,使人可以從思維層面上清楚地理解與描繪。在這里舉一個例子,就是楊中芳教授將“中庸”這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用一個示意圖的方式表示出來,使之成為了一個清晰的構念系統(tǒng),并且各個節(jié)點之間有具體的,方向性的關系。這樣就使一個龐大而難以名狀的理念表達了出來,有利于對其進行細致的研究。

(3)拋開一切已有的理論和預期進行細致的觀察,提出假設。細致的觀察和提出假設是進行所有研究都必須具備的條件,否則無法做出嚴謹客觀的結論。然而拋開一切已有理論和預期是我在這里想強調的。因為社會心理學誕生于西方,對我們國家的研究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進行自己的研究時,很容易帶上先入為主的西方的理論和概念,試圖將我們的心理現(xiàn)象嵌套在已有的理論和概念體系中。這樣很容易忽略掉很多重要的中國人獨有的現(xiàn)象,將中國人的想法和態(tài)度等同于西方人的想法和態(tài)度,如此一來,文化差異便消失了,結論不同也只是在變量的量或者程度上不同,而總體的架構是一致的。就偏離了本土化的初衷。

要想做真正的本土化研究,就要把頭腦中已有的西方心理學概念暫時放下,以開放的態(tài)度去觀察,記錄下所有觀察到的客觀現(xiàn)象。然后再回去一一整理和分析。

(4)借鑒西方的成果,同時發(fā)展出自己的方法和工具來進行研究。西方的方法論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人類的共性總是大于個性,然而又不能全盤照搬,因此要睜大雙眼,選取適合的方法,要能夠與我們的文化,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相貼合,如果即使是本土的研究者自己進行開發(fā),也會因為本研究而開發(fā)出這樣一套方法,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了。同時,還有一些內容是西方任何方法也解決不了的,那么就需要我們自己再進行思考,事實上我們應該在這項工作上花費多一些的時間,因為對于科研來說,方法論非常重要,每一次重大的科學進步都是以方法論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為重要標志的。

(5)將研究成果進行邏輯推理和分析,總結出自己的理論。中國的語言相對西方邏輯性不強,這也折射出中國人更重意境,不重邏輯的思維特點。將研究結果和數(shù)據(jù)上升為理論比較困難,因此在進行具體研究時,要重視邏輯推理和總結,學會把散亂的數(shù)據(jù)整理成理論架構。

(6)學習西方研究者的態(tài)度,摒棄我們固有的一些不切實際的思維方式。向西方的學習,內容不重要,態(tài)度和方式最重要。我們要向西方學者學習的是他們切合實際的態(tài)度。中國社會心理學進展不是很快,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很容易停留在理論思辨的層面上,而不注重具體的扎實的,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和腳踏實地的研究。前喻文化,也就是向前輩學習知識和經驗的習慣使研究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不夠強,不愿意思考也不珍視自己真正的想法。

要想做好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的研究,還要從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入手,從客觀的現(xiàn)實和觀察研究上入手,去研究一些真正屬于中國人的實際問題。

5 展望

雖然目前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但已有研究者為社會心理學本土化開辟了道路,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本土化有很大的潛力,前途是美好的。

參考文獻

[1] 周曉虹.本土化和全球化:社會心理學的現(xiàn)代雙翼.社會學研究,1994(6).

[2] 黃雪娜,金盛華,盛瑞鑫.近30年社會心理學理論現(xiàn)狀與新進展.社會科學輯刊,2010(3).

第3篇: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范文

關鍵詞:商務談判;行為心理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8-0-01

一、國際商務談判心理學應用的相關研究

1.早期社會心理學關于談判的研究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談判心理的研究主要是由社會心理學家進行的。他們將大量的實證研究集中于2個領域:談判者的個體差異和情景特點。后來社會心理學主要向認知心理學發(fā)展,談判的主題喪失了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談判的行為決定

20世紀70年代后期,認知革命興起,對談判心理學產生重大影響。80年代和90年代,對談判的心理學轉向行為決定研究(behavioral decision research,簡稱BDR)發(fā)展。描述性研究和規(guī)定性研究之間有了更多的相互影響,并促進了談判的行為決定研究。

3.談判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復興

行為決定觀推動了對談判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然而許多研究者認為這一范式忽視了談判中許多重要的因素。研究者們在最近的研究中增加了一些與BDR觀相一致的社會心理變量,從而使社會因素再次成為關于談判的研究主題,它包含:社會關系、自我中心、積極錯覺和情緒。但是這種新的談判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也接受了包括理性背景在內的一些BDR的觀點。

4.行為心理學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研究

商務談判心理學實際是心理學與更為廣泛的社會學在上午談判中的應用于結合,因此它的研究有賴于心理學與商務談判的共同發(fā)展。近幾年,隨著行為心理學的發(fā)展和成熟,其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也更加廣泛。然而,筆者通過查找資料及閱讀文獻發(fā)現(xiàn)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發(fā)展也很不成熟。因此本文中筆者將通過進一步研究,分析行為心理學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

二、國際商務談判中行為心理學的作用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一切行為都能反映出他的意識或潛意識。研究行為心理學,能讓談判者通過觀察與感知更好的搜集信息,做出決策。

1.行為心理學的含義

行為心理學中的“行為”指“受行為環(huán)境調節(jié)的行為”。行為心理學指明,人的一切行為就發(fā)生的方式而言都是一種反射,特定的環(huán)境定位會使人的意識或潛意識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有的是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有的是潛意識的,無法感知到的,但它確實存在和發(fā)生著。正是由于這些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的變化,引起了我們表層現(xiàn)象對這種變化發(fā)生反射,使其暴露。

2.商務談判中行為心理學的作用

從行為心理學含義可以看出人的意識或潛意識都將通過其外在行為暴露出來,即內部心理過程最終決定人的特定的行為。而在整個環(huán)境刺激到行為反應的過程中,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始終處于中心的地位。因此,應用行為心理學可以幫助談判者根據(jù)談判對手某些下意識的行為來推測其心理,以便采取合適的對策,運用相應的環(huán)境刺激,使對手做出被希望的行為反應。

三、行為心理學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應用

1.日本某知名企業(yè)談判實例

2010年,日本某知名企業(yè)與客戶的談判進行到最后一天,雙方爭執(zhí)不下,都不讓步。及至中午用餐時間,談判依舊在進行。日方注意到對方談判人員表現(xiàn)出不停地摩擦椅子把手,并不自覺地習慣性地碰撞水杯。而此時盡管午餐已準備好,日方卻不急不躁,采用消磨的談判方法,一旦對方不同意自己的條件,便以“慢慢談”回應,最終對手答應了本不愿答應的條件,日方取得完勝。手摩擦椅子或不自覺碰撞水杯這樣的小動作在行為心理學上被認為是一種想要趕快逃離,離開,難耐的心理情緒的外在表現(xiàn)。當談判對手有這樣的行為表現(xiàn)時,日本企業(yè)談判者通過觀察與推測即可知對方是急于結束談判去用餐,進而采取拖延的做法,加劇對手的急躁感,使其迫于自身心理情緒而答應日方條件。

2.行為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談判者在談判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認真觀察,明白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在談判中,不僅要注意對手的言語,語氣,更要注意觀察對手的一舉一動。細小的肢體語言往往能比語言更多地暴露出真實信息,比如,一個人在憤怒或沮喪時會拉一拉衣領,讓脖子透氣。當談判對手使用此動作,可能意味著他對談判的不滿。一個人說謊時,會不自覺遮掩嘴部,或摸鼻子,摸耳朵,揉眼睛或搔脖子。此外,嘴巴,眼睛,眉毛,鼻子等處都能暴露人的心理。談判者要仔細觀察,尤其當對方說出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而肢體語言卻顯示相反時,要做進一步判斷。(2)運用條件反射,通過環(huán)境刺激,控制對手行為。人的行為無不是條件反射的結果,在觀察對手行為,掌握其心理情緒后,便可采取相應的刺激方式,推動對手做出被希望的反應,從而將主動權牢牢地控制在手中。(3)運用行為心理學,自我保護或刻意引導。談判者應多鍛煉自己的談判能力及行為心理學的應用能力,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掩蓋自己的易暴露情緒的行為,從而避免自身陷入被動。

參考文獻:

[1]邱林,鄭雪,嚴標賓.談判心理研究發(fā)展述評[J].心理科學發(fā)展,2003,11.

第4篇: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范文

一、社會心理學發(fā)展的整合趨向

從社會心理學誕生之日起,以羅斯為代表的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和以麥獨孤為代表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后來又出現(xiàn)了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等。社會心理學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點。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試圖從個人的人格結構中求得對人類社會行為的解釋,強調個體變量的重要性;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通過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社會化等“塑造嬉體”的因素來研究人們的社會互動,并進而達到對人類行為本質的解釋,強調社會呀群體變量的重要性;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是從因素入手探索有關人類行為的解釋,強調文化變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會、文化是緊密聯(lián)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間的互動是持續(xù)不斷的。要充分準確地描繪人的社會行為,單一的研究取向是難以實現(xiàn)的,必須建立一種綜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從本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開始,欲圖將社會心理學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體實施,盡管許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學科間的聯(lián)姻卻未能獲得預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論爭再度興起,當理智戰(zhàn)勝了感情之后,開始邁上了整合之路。更為重要的是,近幾年學科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為實現(xiàn)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現(xiàn)實的基礎。

從國內外社會心理學多種研究取向的整合發(fā)展和現(xiàn)狀啟示中,我們認為,社會行為心理學是關于社會、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塑的造的綜合應用社會科學,是從心理層面上對于人類社會行為的流行性反應的總體把握。從學科性質上講,它既不是心理學的分支,也不是社會學的分支,而是在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獨立的事合社會心理學。它是在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正如南京大學周曉虹博士所言:“我們只有從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以至生物學的多維視野出發(fā),才能獲得對人類社會行煌完整解釋”。從社會心理學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邊緣學科,是母體學科在解釋人類行為及春與社會、文化、人格的關系時彼此接近、相互滲透的結果。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和理論體系來看,它雖然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學科的附屬物,又不是多種學科的簡單的拼湊和混合,而是多種學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全新的性質和特點。因此,社會心理學應獨立地著力于社會行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夏學鑾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會心理學,其研究對象分為三層次或三個單元:第一層次為宏觀層次,又叫社會主體單元,其基本概念是社會、文化和人格,認為社會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shù),其公式為B(S)=f(S.C.P);第二層次為中觀層閃,又叫個人主體單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認為個人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shù),其公式為B(I)=f(S.R.S);第三個層次為微觀層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態(tài)度,又叫行為主體單元,認為任何作為社會行動的行為都是這三因素的函數(shù),其公式為B(A)=f(O.M.A)。夏學鑾教授“三層次九因素”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的關系,在水平層次上的任何一個主體單元的行為都必須考慮行動的三個參照系數(shù)的綜合作用??傊?,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從“三層次九因素整合說”中可以盾出,社會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社會行為的內在心理律的整合及個體作用、群體互動、社會影響的整合是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關節(jié)點。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是人類社會性質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社會心理是社會行為的內在過程,而社會行為則是社會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社會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會行為流行性反應的內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規(guī)律的研究;社會行為整合研究是指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直接關注的流行性心理反應的外在行為特征研究。社會心理的維度是我們所熟知的,而社會行為的維度則往往有所忽視。目前,社會心理研究所有社會學化和社會行為研究有心理學化的整合趨勢。社會行為心理學既要探計內在的社會心理學過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會行為規(guī)律,以避免行為主義忽視行為內在心理過程,而認知論學派忽視心理過程外顯行為的偏向。

二、社會行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點

中國社會近10年來,社會心理學進入重建與復興階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各界對社會心理學知識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實際研究中國社會的具體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因為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社會行為也是千姿百態(tài)的,對社會行的總體把握不僅涉及到對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對其各種存在樣態(tài)及方式的把握,面對五光十色的多種多樣的社會行為,應該從哪里入手呢?最適宜的入手處或生長點哪里?

一些社會科學工作者發(fā)現(xiàn)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社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社會流行的社會行為心理問題,并認為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的研究能夠為這些總是提供依據(jù)和答案,因而開始了社會行為心理與現(xiàn)實社會問題結合上的研究。一般來說,具體的社會生活實踐和現(xiàn)實生活的信息資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點或理論的生長點。就此而言,當代中國的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最適宜的切入點只能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熱點問題。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是一種客觀的社會反映,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也是社會行為的心理的重點問題,這些行為關系到社會主義改革的進程和前途。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同時也是社會行為心理的難點和焦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銳的社會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銳的社會焦點問題,解決起來也往往難度不小。社會聚群行為是種種社會行為心理的起始點和矛焦點,也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整合研究的著力點。

社會心理學是對社會生活和處于熱烈社會生活聚焦點上的人們所思所慮、所作所為的本質的思考,社會心理學一開始就是為解決與現(xiàn)實生活有關的社會心理問題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的,以后的每一步發(fā)展都直接從社會生活的急需中獲得了無限的動力。顯然,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試驗”中士氣與生產效率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當時工業(yè)生產之急需;30年代輿論、流言、種族和價值沖突等主題,是為適應世界經濟的蕭條和社會的動蕩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態(tài)度、民族性格等主題,是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會相對穩(wěn)定和平發(fā)展,許多具有明顯應用性的分支學科相繼出現(xiàn),既繁榮了社會心理學本身,又使它在社會生活需要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僅在歐美國家,而且在日本、俄羅斯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社會心理學這門應用科學的社會職能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都越來越大。有人統(tǒng)計,這10多年中《全國新書目》上刊有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書有數(shù)百種,其中90%以上都與應用于社會生活有關。并且社會心理學應用成果相當大的一部分已經或正在轉化為直接的社會生產力。

三、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著力點

大量的有關研究表明,社會互動是人的社會行為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人們在對稱性和非對稱性的社會互動中,形成種種群眾行為、大眾行為、集群行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為規(guī)范所指導的、自發(fā)的、無組織的、無結構的群體行為方式。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聚群行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在心理律對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積極的社會聚群與人們積極的社會觀念和社會行為之間正相關,而消極的社會聚群(矛偏行為)與人們社會觀念的偏頗和社會行為的偏離也有正相關。特別是當代中國青年有一種比西方更重視同輩凝聚的矛群意識,在這種社會心理環(huán)境下,社會變革過程中的社會熱點問題,往往在聚群面對面的互動中會越聚越熱,熱到一定程度就會將問題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施放出來。由此看來,聚群和赤心理的發(fā)展存在著兩種可能性,既可能成為社會變革的推動力,也可能成為社會變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濟私在生生的聚群行為心理入手,探尋研究社會行為心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是整合社會心理學具有生命力的著力點。

布魯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體分為四種:集群、大眾、公眾和社會運動團體。后來,布羅溫(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為兩種:暴眾和聽眾。這種分類依照無組織群體的有機程度和無組織群體在社會結構中的地全劃分的,有利于人們對無序群體的理解和把握,對聚群行為的研究有一定參考價值。

大眾與聚群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這兩類群體都是一種無組織群體的集合現(xiàn)象。在大眾傳媒日益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以大眾面貌出現(xiàn)的無組織群體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越來越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視的群體現(xiàn)象。它們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人數(shù)和接觸方式上。大眾是散布在廣大社會范圍內、接觸大眾傳播媒體為數(shù)眾多的一群人,大眾對社會生活的了解接觸是間接的,是通過大眾媒體發(fā)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視野所及、耳聞所達的一群人,相互之間的接觸是直接的,通過感官和軀體感知群體中的人與事。大眾和聚群都是無組織群體,具有自發(fā)性、散漫性、情緒性、無責任性等。

國外將聚群行為稱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大眾集合現(xiàn)象。原蘇聯(lián)社會心理學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稱為“非集體行為”(或譯為“集體外行為”),而我國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文獻上,一般譯為“集體行為”。中國人民大學沙蓮香教授稱為在公共場合或社會活動中出現(xiàn)的集群現(xiàn)象。蘭州大學曹孟勤教授等認為,譯為集體行為不妥,稱為“群體行為”失之過寬,沒有限制,稱為“非集體行為”也不妥,因“集體外行為”并非個體行為。因此,人道我這種偶然聚在一起無組織的一群人的行為為集群行為。我們認為“聚群行為”這個概念更能全面地動態(tài)地表達無組織的、自發(fā)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為特征。

社會心理學認為,趨群性是人類的本性之一,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趨向于合群。社會生產方式越發(fā)達,生活方式越先進,各類人員的趨群意識和結群傾向就越強烈。面對社會的巨大變革和發(fā)展,社會聚群現(xiàn)象 普遍存在的、經常發(fā)生的,發(fā)生的原因、情況和結果也是多種多樣的。這種隨意性、自發(fā)的、無拘無束的聚群現(xiàn)象無所不在。它的啟動原因之一是出于人們最基本的交換信息需要。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學價值是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從而及時調整自身的行為以適應變化了的環(huán)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尋找到共鳴點,并力圖補充缺陷,達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補。不僅如此,而且聚群行為心理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聚群已由過去的單一性發(fā)展到多學科廣泛交叉,層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趨復雜。因此,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優(yōu)化整合聚群心理與聚群行為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特征和規(guī)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在心理律,探求對積極聚群行為的鼓勵、強化,以及尋求對偏離聚群行為的預測、預防和調控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正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86年10月3日給沙蓮香教授的信中所強調的:“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九大部門之一的行為科學部門中,社會心理是一門重要學科。而行為乘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為的內在條件和依據(jù),聚群行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一般情況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動機,聚群動機驅使聚群行為?!耙驗橐磺行袨榈幕A和根據(jù)都是心理現(xiàn)象的規(guī)律,同樣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都構成某種行為”。人的行為無一不是由動機所引導、維持和導向,而動機又是以人的需要為基礎的。一個人的行為是這樣發(fā)生的,一個聚群集合行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動的支配下發(fā)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為的內中動力,聚群行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可見,個人行為與聚群行為都是一種動機性的心理行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識到這種需要和動機,而簡單的幼稚認同就應聲而起,被動地或奇特地介入進去了。

四、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交互點

社會行為心理學主要研究個人心理與社會心理、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社會行為與社會聚群行為活動等三大領域。當代社會行為心理學是研究社會行為的內在體驗和外在表現(xiàn)發(fā)展變化過程及其規(guī)律的整合科學。整合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三大層面的內容,即社會環(huán)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間相互作用的宏觀社會文化行為心理整翕支;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意志、社會態(tài)度之間相互作用的中觀社會行為心理整合層;親和行為、互動行為、聚群行為、規(guī)范行為之間相互作用的微觀社會聚群行為心理整合層;這三大層面內容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整合構成了當代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有機整體,力圖發(fā)揮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三者的“雜交”優(yōu)勢,克服不足,建立共性與個性、世界化與本土化相統(tǒng)一的社會心理學。

在個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所關注的社會文化與亞文化因素的影響,文化心理的積淀,對社會成員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會行為產生的影響,以及人格與角色待社會和赤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社會環(huán)境與文化心理的建構。

在個人與個人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所關心的個人之間的相互認知、情感、意志、態(tài)度等怎樣在社會認同層面,人際關系層面,人際溝通層面相互作用產生的角色地位與社會行為,以及后者在何種程度上影響前者。

在群體與個人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關注從群體到個體又從個體到群體的影響過程,在群體合作、競爭、沖突、調適等對稱性社會互動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對稱性社會互動中,如何影響人們的親和行為和規(guī)范行為,以及人個行為又如何作用于群體行為。

在各體與群體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會與社會、群體與群體、文化與文化之間,在聚群行為、群眾行為、大眾行為、偏離行為、規(guī)范行為相互作用過程中,如何鼓勵強化規(guī)范行為心理和優(yōu)化整合聚群行為心理,為適應跨世紀社會的現(xiàn)代化而加快人的行為素質的現(xiàn)代化而努力。

第5篇: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范文

摘要:抑郁的研究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方法,抑郁的研究方法包含于人體科學研究方法的浩大體系中,通過對人體科研方法的了解,展示出抑郁研究的一些現(xiàn)狀,并指明今后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科研方法;人體研究 ;抑郁;變量

抑郁,是一種情感性的障礙。在臨床上,它屬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癥)的一種表現(xiàn)狀態(tài),是一種情感性的精神病或綜合癥。近些年來,研究者們紛紛把目光轉向對抑郁的社會、心理問題的探討。抑郁,已成為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一個普遍的研究課題。

一、人體研究的基本方法

對人體進行認識和研究首先應該從兩個基本的方面進行:一是分別考察人體的物質、信息和意識三個層次;二是考察人體物質、信息和意識三個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實現(xiàn)對人體的本質和規(guī)律的完整把握。人體在本質上是物質、信息和意識的統(tǒng)一,三者構成人體不可缺少的三個方面,所以認識和研究人體首先需要對人體的這三個方面加以考察。

人體的物質是人們在人體研究中首先要碰到也是需要首先加以考察的內容。對人體的物質研究需要用物質科學的研究方法,如物理學和化學的研究方法等。第二個方面是人體的信息。研究人體的信息需要借助信息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如程序論、控制論、系統(tǒng)論和信息論等的理論和方法。在考察了人體的物質和信息之后,還必須進一步考察人體的意識。對人體意識的研究首先應該在個體的基礎上進行。

二、抑郁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

研究發(fā)現(xiàn),導致抑郁的因素不是單一的, 遺傳、環(huán)境、個體生活經歷、外界壓力等都可成為抑郁的誘因。西方研究者們一致認為,對抑郁的社會心理研究,應以素質――應激模型為前提。此模型認為,抑郁是由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易感因素(認知因素)和社會心理壓力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 在實驗中應考慮易感因素和社會心理壓力之間的交互作用。西方社會心理界對抑郁的研究方法, 可分為橫斷研究和縱向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追蹤研究等)兩個方面。最初,研究者多采用橫斷法。比如:把抑郁、緩減性抑郁(抑郁程度較以前有所減輕)和非抑郁的控制組,就某些變量進行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不同組在這些變量上的差異。橫斷法對于驗證上述差異是成功的, 且能證明某些功能障礙, 如認知功能障礙、婚姻的不幸、依賴性人格、社交障礙等都同產生抑郁有關。但是, 橫斷研究為抑郁的病因提供的信息有限, 上述功能差異是成功的, 且能證明某些功能障礙, 如認知功能障礙、婚姻的不幸、依賴性人格、社交障礙等都同產生抑郁有關。因此, 橫斷研究往往只能使我們持相互作用論的觀點, 難以對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斷。前瞻性研究和追蹤研究自然能驗證抑郁的病因變量, 但要找到一個有潛伏抑郁可能性的樣本并不容易, 研究者必須詳細地考察被試生活中的精神病史。雖然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對抑郁病因的探討,似乎存在著方法上的困難,但目前人們的很多研究, 是在控制了并發(fā)癥的條件下,就抑郁與某一個重要的社會心理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這些方法仍然可行。就橫斷法而言, 把抑郁組被試和正常的控制組被試在抑郁情緒期間和抑郁恢復后進行比較;把抑郁、緩減性抑郁和非抑郁被試進行比較,這種研究雖不適合對抑郁病因進行單向的因果推斷, 但至少能證明抑郁組被試某些功能上穩(wěn)定性的障礙,探討這些障礙同抑郁的關系,可為抑郁病因提供初步證據(jù)。就縱向研究來說,病前設計是研究抑郁病因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其主旨為追蹤非抑郁的被試,把那些后來患抑郁的被試同一直未表現(xiàn)出抑郁癥狀的被試就某些變量進行比較。此法缺陷在于被試最初癥狀的個別差異難以衡量;被試在抑郁自評量表上得分低于某個標準或不符合抑郁診斷標準,都被診斷為非抑郁的,沒有考慮到低于這一標準之下被試的癥狀有程度上的差異。彌補的辦法為:增大抑郁和非抑郁組被試的樣本,以抵消上述癥狀的差異。目前僅有少數(shù)研究者用這種方法對抑郁進行過研究)??v向研究的另一種方法為雙波專門小組設計。即:用某個社會心理變量來預測被試以后的抑郁程度。這種設計有多種變式,其中一種為:在對被試的第一次測量T1中測出抑郁癥狀Z,然后對某個變量X進行追蹤,以考察變量X對第二次測量T2中預測的抑郁變量Y所產生的影響。如果變量,X能預測以的抑郁Y ,那么抑郁程度的變化就可根據(jù)X先前的功能狀態(tài)進行解釋。這種設計能對被試最初抑郁程度的個別差異進行控制, 且符合因果推斷的3條標準:X和Y同時變化,X是Y的前提,Z(第3變因)不能說明X和Y之間的關系。

三、將來的方向

研究者實驗驗證的同抑郁有密切聯(lián)系的社會心理變量可以概括為6個方面:歸因方式、有功能障礙的態(tài)度、人格、社會支持、婚姻的不幸和應付方式。他認為,這些變量可分為3類:一類先于抑郁,是產生抑郁的原因的變量,稱為抑郁的前因;另一類是在抑郁情節(jié)期間才可觀察到的變量, 稱為抑郁的伴隨癥;第三類是抑郁恢復后仍持續(xù)的障礙, 稱為抑郁的后果。將來代價較高的研究,應集中于抑郁的前因的探討, 盡量對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斷。在這6個方面中, 人際依賴、內向、社會隔離、婚姻的不幸等同抑郁的關系, 是研究者們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出發(fā)共同探討的問題, 也是人們應當進一步研究的重點。尤其是抑郁的人際背景, 越來越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廣泛注意。有人認為, 將來抑郁病因的社會心理研究, 主要對象應是抑郁的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楊玉輝.現(xiàn)代自然辯證法原理[J].人民出版社,2003.

[2]許又新.精神病理學[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第6篇: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范文

l視瞻

所謂視瞻,是指通過觀察人的眼睛以獲取有關對方心理活動信息的過程,用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就是非言語溝通中的“視覺行為”?,F(xiàn)代人講“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其實,中國占人對這一觀點早就有所論及??鬃拥牡茏釉尤眨骸澳空?,心之浮也?!薄馑际钦f:眼睛是心靈的反映。盂子也有相應的論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小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隙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眨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州引觀察眼睛而了解人心,眼睛流露出的真情無法欺騙他人,內心的正惡便會一目了然,再輔佐于其言辭,人還有什么能夠隱瞞的呢。視瞻包括一些具體的內容:視遠、視下、傾視、雌視、偷視、邪視、視非禮等。這些都是指人的視覺行為的不同表現(xiàn),視遠是指一個人的視線朝遠處看。當一個人的視線一直朝遠處看的時候,反映了其某種異常的心理諸如心不在焉、心事鶯重等,尤其是當他的視覺行為與其他的行為不協(xié)調時更足如此。所謂:視遠者心有異志,即是。視下是指一個人的視線一直朝下處看,反映了其人或缺乏自信,或心有隱情,或悲傷憂慮等心理。具體是何種心態(tài)要視當時的情境和其他相關行為而定。傾視指的是人的視線越過對象的面部朝向遠方。傾視是人際交往中一種不正常的視覺行為,表現(xiàn)了當事人的一種傲慢、清高、鄙視、自以為是等心理?!抖Y記•曲禮》云:“凡視,上于面則敖”¨1,說的就是這種情況。雌視是指像女人的視覺行為一樣看人,《呂氏春秋》稱之為“煙視,婦人之視態(tài)也”【4J。雌視反映了一個人的虛偽和做作心理。《觀人學》云:“丈夫而婦人視者,其性虛偽。”【5’偷視是指偷看,邪視為斜眼看,視非禮是指看人沒有禮貌。這些都是不合規(guī)矩的視覺行為,反映了一個人的無禮、粗野等心理?!鲜鲋饕v的是眼睛視線的角度和方向。除此之外還有視覺的內容即不同的眼神,眼神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人格特點和內心狀況?!队^人學》云:“視瞻非常,目精爛然者,必為豪杰;視瞻凝重,目精了然者,必為賢良;視瞻閃忍,目精灼然者,必為小人;視瞻蒿亂,目精瞠然者,必為庸夫。要亦不易之理也?!笨?。《檀幾叢書》中有更為細致的論述并依據(jù)眼神對人作了分類:“視瞻尊嚴,氣靜神凝,望之儼然可畏,即之藹然可親者,在上位之君子也;視瞻平正,神氣沖和,殷然如有慮,抑然如不勝,挺然污淖之中,淡然世俗之外者,在下位之君子也;眼光閃爍,氣宇深沉,太和之澤少舒,肅殺之機時露者,在上位之小人也;瞻視不常,神氣散亂,遠之無可觀型,近之無可衿式者,在下位之小人也?!盠6o目光折射了一個人的內心,或目光尊嚴,神態(tài)凝重,望之敬畏,近之可親;或目光平和中正,神氣和藹,出污泥而不染,淡薄名利超然世俗之外;或眼中光芒閃爍,氣宇深沉,泰然平和,又不時露出肅殺威嚴之氣;或目光搖曳不定,神情散亂,外無形象,內無氣質,等等。目光不同,人之心理與行為迥異?,F(xiàn)代社會心理學對視覺行為(visualbehavior)的研究,包括視線、視覺時間、視覺位置、瞳孔變化、文化對視覺行為的影響等內容。可以看出,中國文化中有關視瞻的論述與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有相同之處,但更多的是差異。中國文化中有關視瞻的論述涵蓋了現(xiàn)代西方社會心理學有關視覺的大部分內容,但比其更加廣泛和全面,還涉及到了視覺行為對人格的反映、依據(jù)視覺行為對人的分類等內容。由此可見,中國古人能夠對人的視覺行為作如此深入、詳備的分析與闡述,表明中國古代文化中非言語行為的社會認知思想達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

2言語

這是指根據(jù)人說話時的表情及行為表現(xiàn)來判斷人的心理活動。古人所說的“言語”與今日之“言語”意義不同,意思是指言語的方式,也即是社會心理學中非言語行為的輔助語言和類語言。中國古人早就對“言語”有所論述。《易•系辭下》云:“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薄f話者的表情、辭序、閃爍、內容的多寡、游移等不同的表現(xiàn),均反映了當事人的心理活動。《孟子•公孫丑上》云:“設辭知其所蔽,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薄?j波辭、辭、邪辭、遁辭,分別是指偏頗的言辭、過分荒唐的言辭,偏離正道的言辭和躲閃的言辭,根據(jù)這蝗“言語”行為的表現(xiàn)就可以判斷出對方的心理意圖。占人還對“言語”行為進行了分門別類,《鬼谷子》將壽語分為:佞言、諛青、平言、戚占、靜青;《大戴禮記》將言語分為:惡言、忿言、流言、煩占;《韓濤外傳》將言語分為:隱語、諱語、移語、茍語。當然,這些分類有些并非是純粹非言語的內容,而是言語與非言語的混雜分類。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著作《虎鈐經》曾言:“言語也者,神之發(fā)也;舉動也者,神之用也;行事也者,神之本也?!薄?’即言行是人的內在思想、精神的外顯和體現(xiàn)。它提出了通過人的言行表現(xiàn)來觀察其內在心理狀態(tài)的十六種情況:“人有言肆而目駭視者,心懷異圖也;言枝蔓而不徑者,心有隱也;矜大人善惟恐不至者,黨人也;言錯綜而無歸者,心躁競也;方言而他視者,心不態(tài)也;言卑而色下者,心有所屈也;方言而四顧者,其辭妄也;言人之短而視不定者,誣罔人也;言多以私事為擾者,顧妻子之人也;言大而理不精者,其學虛也;色悅而徐徐順人意者,佞媚人也;矜已善而斥人不善者,倔強人也;言未發(fā)而卻縮者,含蓄人也;言無公私必及利者,貪人也;色卑而言多諂者,志下劣人也;事曲而言直,氣悖而言順,心鄙而言大,事不詳而強能,理矯而強正者,此奸詐人也?!薄?o這十六種情況對人的言行不一和不正常的非言語行為表現(xiàn)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有言語的、輔助語言的、類語言的和行為的,可謂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短磶讌矔穭t對依據(jù)言語進行觀人作了詳細的論述:“言近指遠,簡潔清越,隱惡揚善,形之自然,溫厚和平,發(fā)之天性者,在上位之君子也;言語拘謹,不茍言笑,恥矜己之長,樂道人之善,不文己之過,不訐人之私者,在下位之君子也;言語奸深,窮見事情,議論風發(fā),旁若無人,時有操縱,學博澤順,己不知非,人不能難者,在上位之小人也;言語無序,辭煩理寡,隨人上下,輕變鮮實,聞人閨閫暗昧,則津津有味,見人道德仁義,則苦苦排擊者,在下位之小人也?!薄韔依據(jù)言語,同樣可以將人分為上位君子、下位君子、上位小人和下位小人。從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就是根據(jù)人的非言語行為表現(xiàn)來認識人的心理。當然,上述內容并非均是非言語行為認知,而是言語與非言語的混合。對于這一點,應有明晰的認識:一是占人沒有今日社會心理學之概念,不可能象今日社會心理學者一樣進行明確的劃分;二是中同占人強調實用與致效,摒卻空談與形式,故將非占語t虧青語行為合體并淪是十分自然的。其實,這恰恰是中國古人的睿智之處。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言語與非言語魁混雜在一起的,在對人的認知過程中,言語線索與非言語線索是可以相互補充、互為依據(jù)的。另外,我們也小應依今日社會心理學之范式去苛求古人,此一時,彼一時也。

3容止

容止者,容貌舉止之謂也。這是指通過觀察人的面貌和相應的行為舉止來判斷人的心理活動?!洞蟠鞫Y記•少間篇》有記載:“堯取人以狀?!薄瓐虻劬褪且罁?jù)人的外貌舉止來選擇人才的?!缎⒔洝吩疲骸叭葜箍捎^,進退可度?!薄?1人的容止可以觀察,行為可以測度。這都是說可以通過觀察人的容止行為來判斷人的心理活動?!抖Y記•玉藻》云:“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州副這些當然是說一個人應有的符合禮儀的容止表現(xiàn),但也是觀察人的依據(jù)。《觀人學》云:“容貌敬則吉,反是如惰、傲、驕、替,則有咎;舉止端則吉,反是如步高、足高、失位,則有咎。州副這些都是說人的容貌舉止與人的命運福禍相關?!短磶讌矔芬嘤幸罁?jù)容止知人之論述:“立如喬松,坐如山岳,進如日朗,意氣垂豫,不疾不徐,退如水流,步履安詳,不蹶不逆者,在上位之君子也;立容如齋,坐容如尸,進見厚實顯榮之人,不覺浩浩落落,步履蹇諤,別去單寒微素之士,不覺依依違違,步履徘徊者,在下位之君子也;于眾人屬目之地,坐次故為莊嚴,于叢人廣坐之中,進退故為舒泰,一揖一供,骨軟臀蹲者,在上位之小人也;坐起不正,手足屢搖,進見則惶顧駭愕,舉止失措,退去則急遽無狀,肩背俱忙者,在下位之小人也?!薄韔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依據(jù)人的容貌舉止來判斷人的性格和心理活動,并將人分為上位君子、下位君子、上位小人和下位小人,可謂深刻之至矣?,F(xiàn)代西方社會心理學有關容貌的研究,主要是對人的面部五官結構和面部表情進行分析,顯然,中國文化中有關容止的論述與此是不同的。中國文化中的容止概念具有更加寬泛的含義,包括容貌和舉止,也即是除了面貌以外還包括了身體行為。另外,容止投射了人格,依據(jù)容止來判斷人格甚至是推測人的命運,以及依據(jù)容止對人格進行分類,這都是中國文化有關容止的論述有的內容。

4顏色

就是所謂的察顏觀色?!墩f文解字》對“顏色”的解釋為:“顏者,眉目之間也”、“色者,顏氣也?!盜l訓今天我們說的“顏色”指的是整個面部的臉色和表情,這是反映人的心理狀況的晴雨表?!洞蟠鞫Y記•少間篇》云:“舜取人以色?!薄瓐?、舜二帝各有取人之術,或以狀或以色,但都得到了想要之人才?!队^人學》云:“蓋色者,人之精也;容者,人之粗也。容不俟色,則土木其形,非道家者流,杜其德機,即大奸之人,深自掩蓋者也;色不俟容,則附麗無著,非病狂之人,笑號無端,即飛妖之輩,精魂離橐者也,故容賴色以彰,色依容而存,好人倫者,可絮比而觀也。”【5j這是談到了色與容之間的關系,當二者不相符合時,其人便有異常心理。《檀幾叢書》中有觀顏色以鑒人之論述:“喜怒不形,寵辱不驚,處危難而性情閑暢,聞毀譽而顏色不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者,在上位之君子也;怒不至洗,樂不至極,不逆將來之得失,而乍慍乍喜,不憶未至之榮枯,而或欣或戚者,在下位之君子也;喜怒徇情,恩仇分明,好執(zhí)小數(shù),操切上下,執(zhí)拗驕縱,喜同惡異,患得患失,色厲內荏,恥言微時,羞稱故步者,在上位之小人也;聞盧即駭動,遇事如風發(fā),好夸己長,恥聞己過,是之則喜,非之則怒,預測豪華而神飛,時擬高位而色變者,在下位之小人也?!薄?1君子與小人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現(xiàn)于顏色是不同的。君子能夠控制自己的顏色,喜怒不形于色,榮辱不驚于顏,而小人則為外物和情緒所左右,喜怒哀樂形諸于色,寵辱得失見之于顏i依據(jù)顏色便可察人知心,焉有不知之人?!斗唇洝窂拿嫔c心理之機理的角度亦做了相應論述:“夫心質亮直,其儀勁固;心質平理,其儀安閑。夫仁固之精,愨然以端;勇膽之精,嘩然以強。夫憂患之色,乏而且荒;疾痰之色,亂而垢理。喜色愉然以懌,慍色厲然以揚;垢惑之色,冒昧無常。是故其言甚懌而精,色不從者,中有違也;其言有違而精,色可信者,辭不敏也;言未發(fā)而怒色先見者,意憤溢也;言已發(fā)而怒氣送之者,強所不然也。凡此之類,雖欲違之,精色不從,感愕以明,雖變可知也。”【l¨古人認識到,當“色”與“言”相違時,則寧可信色而不信辭,即“色可信者,辭不敏也”。這與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關于非言語行為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即當人的言語內容Lj非苦語行為不一致時,非言語行為所傳遞出的信息更加真實可信,更能夠反映出當事人的真實心理。由此觀之,中國古人的先見之明粲然而現(xiàn),不言自明。

5聲音

這是指根據(jù)人所發(fā)出的不同聲音來判斷人的心理活動的方法,顯然,這是屬于有聲的非言語行為?!洞蟠鞫Y記•少問篇》云:“湯取人以聲。"[¨堯、舜、湯選取人的依據(jù)是不同的,但無論是“狀、色”還是“聲”,都可以用來知人?!度宋镏?#8226;九征篇》論述道:“夫容之動作發(fā)乎心氣,心氣之征,則聲變是也。夫氣合成聲,聲應律呂:有和平之聲,有清暢之聲,有回衍之聲。夫聲暢于氣,則實存貌色。”¨副這里強調了人的聲音反映了其性格和氣質,同時,聲音與貌色又相互結合相輔相成,構成了觀人的依據(jù)。《觀人學》進一步對通過聲音以及人借助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來判斷人的心理進行了論述:“人聲之不同,如其心氣。采聽其聲而處斷其心氣,人之智愚、賢不肖,可知之矣……男子心氣剛,故其聲舒壯;女子心氣柔,故其聲溫媚;老人心氣已耗,故其聲弛緩;孩童心氣始滿,故其聲迅脫?!薄?o這里所說的心氣,就是指人的人格。不同的人格特征,能夠通過聲音反映出來。依據(jù)聲音來判斷人的人格特征,便可以一目了然。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有關非言語行為中輔助語言和類語言的研究,主要是關于音高、音強、節(jié)奏等聲音的變化以及人嗓發(fā)出的非語言類聲音的內容。我們會看到,中國文化中有關聲音的論述已經超出了這個范圍,還涉及到了聲音與人格、聲音與容貌的關系等內容。另外,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輔助語言和類語言均能夠傳遞出有關當事人的心理活動信息,中國古人對這一點卻已早有論述。

6好尚

所謂好尚,是指通過觀察人的好惡嗜尚來判斷人的心理活動的方法。如《觀人學》所云:“蓋有好尚,則有喜戚,因其喜戚之所向,足以知其人何如矣?!薄?3根據(jù)心理學原理,之所以依據(jù)好尚可以觀人,是因為好尚投射了一個人的心理傾向和人格特征,是內在心理活動的外顯。莊子曾對好尚與心理的關系有過深入的論述?!肚f子•徐無鬼》云:“知士無思慮之變則不樂,辯士無談說之序則不樂,察士無凌誶之事則不樂,皆囿于物者也。招世之士興朝,中民之士榮官,筋力之士矜難j勇敢之上奮患,兵革之上樂戰(zhàn),枯鎬之士宿名,法律之七廣治,禮教之士敬容,仁義之士貴際。農夫無草菜之事則不比,商賈無市井之事則不比。庶人有旦暮之業(yè)則勸,百工有器械之巧則壯。錢財不積則貪者憂,權勢不尤則夸者悲。勢物之徒樂變,遭時有所用,不能無為也。此皆順比于歲,不物于易者也。馳其形性,潛之萬物,終身不返,悲夫!”【13]智謀之士、舌辯之士、好察之士、招搖于社會的人、社會中層之人、身強力壯之人、勇敢之人、尚武的士兵、山林隱士、講究法律之士、重視禮教的人、崇尚仁義的人等各有所好,這些好尚反映了他們的心理,借助這些好尚就可以判斷不同人的心理?!度宋镏?#8226;八觀》也有相應的論述:“烈士樂奮力之功,善士樂督政之訓,能士樂治亂之事,術士樂計策之謀,辯士樂陵訊之辭,貪者樂貨財之積,幸者樂權勢之尤。茍贊其志,則莫不欣然。是所謂杼其所欲,則喜也。若不杼其所能,則不獲其志。則不獲其志,則戚?!薄б愿駝偭抑?、正直善良的人、有才能的人、有謀略的人、能占善辯的人、貪婪的人、受寵幸的人都喜歡在行為中表現(xiàn)他們的好惡,根據(jù)這些好惡的表現(xiàn)就可以觀人知心了。這就是好尚知人法。《觀人學》對好尚作一概論:“有好尚者,其人才性必不全備。觀其好尚,可知其人品。多好尚者,其人性必雜亂而無所成。好尚之甚,心為之弊。其人言行必因之而不中正?!薄眔其對好尚與心理的關系所作的總結是十分中肯的。依據(jù)好尚知人,是中國文化中非言語行為的社會認知所獨有的思想,西方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中缺乏這些內容。

第7篇: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范文

關鍵詞:印象管理;人際交往;自我

引言:良好的人際互動中個人的印象管理是至關重要的,但為什么要進行印象管理,以及印象管理的策略有哪些。對這兩個問題我們在文章中做了淺入深出的分析與探討。

1.印象管理的理論基礎

人們在人際交往中進行印象管理的目的和出發(fā)點是什么?為什么大家在出門之前都要梳妝打理一番?為什么陌生人之間說話如此客套和彬彬有禮?為什么社會奉行長幼有序,父慈子孝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對此,我們將從社會心理學關于人際關系的一系列研究開始解釋。首先是印象管理的理論基礎,這里有兩個理論足以說明人們進行印象管理的原因。

1.1自我服務偏見

戴夫?巴里(Dave Barry,1998)指出,“無論年齡、性別、信仰、經濟地位或種族有多么不同,有一件東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相信,我們比普通人強?!泵總€人在自我服務偏見的意識之下都認為自己比一般人聰明,有能力,并且具有更多的優(yōu)點。這種內心深處的信念不僅反映了人們在人際互動中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而且也直接導致人們希望在實際行動中能夠有所作為來進一步證明內心的信念。在遭遇失敗和挫折時會表現(xiàn)出尋找各種合理借口,推卸責任之舉,而取得成功時則會侃侃而談,高估個人才能與貢獻。我國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和李振道在獲得該獎后就心生隔閡,分道揚鑣,其根本的原因是兩人因各自對諾獎獲得所做貢獻大小存在嚴重分歧。高智商的人都如此,何況凡人呢。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出于自我服務的偏見,人們都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來使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更與眾不同。

1.2第一印象效應

人們喜歡根據(jù)有限的信息對一個人的信念、態(tài)度、偏好等等做出推測與判斷以形成其總體印象。這種認識的特點是比較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同時人們還可能通過形成的第一印象推至某人內在的性格品質。社會心理學家也把第一印象效應稱之為首因效應。第一次見面、接觸、談話、動作等等都有可能讓人刻骨銘心,永生難忘。第一印象效應的好處是方便人們迅速、省時的提取個人信息,以便更快的做出辨別與判斷。當然每個人都有獲得他人夸獎和社會贊美的傾向和需要,都希望初次見面在他人心目中留下好印象,所以在與陌生人接觸與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總會刻意的裝扮和塑造自己,以期能得償所愿,給他人留下好的形象。

2.印象管理策略

由于第一印象的效力和個人自我服務偏見的傾向,人們會想盡辦法,千方百計來塑造個人氣質和形象。那么按照社會心理學的人際交往原理,我們應該用什么技巧來實現(xiàn)此目的呢。這里提出了三大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2.1自我展示

他人對我們所形成的印象依據(jù)個體的穿著、言語、行為、表情以及其與所處情境的一致性。因此恰到好處的自我展示是給他人留下好印象的重要途徑之一。

正確著裝的基本原則是得體而應景。一個人的穿衣打扮應當懂得依照自己所處的具體場合,而選擇與其所相適應的服裝。如面試衣著職業(yè)化,休閑衣著娛樂化,鍛煉身體衣著運動化。人與人之間交往所接觸的各種具體場合,大體可分為三類,即公務場合、社交場合和休閑場合。在公務場合,著裝應當重點突出“莊重保守”的風格。在社交場合,著裝應當重點突出“時尚個性”的風格。既不必過于保守從眾,也不宜過分地隨便邋遢。休閑場合,著裝應當重點突出“舒適自然”的風格,沒有必要衣著過于正式,尤其應當注意,不要穿套裝或套裙,也不必穿制服。

語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對口音的好感會導致對講話者的好感。所以,交流過程中人們要注意使自己的話語流暢、語速適中。說話流暢是講話者有能力的標志,而不流暢則表明焦慮和緊張。同時語言隨談話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對于這一點,社會心理學家尤為重視,交往的目的不同、場合不同,說話方式也不相同。例如,教授只能傳遞與課程有關的信息,而不能大講特講自己的假期。在交往過程中,人們必須知道提出特殊話題的合適時機、在非正式場合,保持愉快和放松才是重中之重非言語交流方式方面,如:眼神交流、手勢等,交往必須遵守社會文化準則,這一過程通常是由非語言線索來控制的。這之中最為重要的便是目光接觸和方向定位。一個人只要拒絕目光接觸或方向定位,那么他或她就是拒絕交談。我們要讀懂別人的信息。與人交談時,面向對方和凝視對方是表達友好的途徑,但是要記住,千萬不要讓你的目光肆無忌憚。

2.2暈論效應

生活中人們都會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和閱歷形成一套能快速認識他人的簡易方法,暈論效應就是其中一種。暈輪效應,又稱“光環(huán)效應”、“成見效應”、“光暈現(xiàn)象”,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夸大的社會印象,常表現(xiàn)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形成一種好的或壞的“成見”。所以暈輪效應也可以稱為“以點概面效應”,是主觀推斷的泛化、定勢的結果?;谶@樣的知覺他人原理,人們在相互交往中會主動的塑造一些自我人性的中心品質,以自動激活其他關聯(lián)品質。如善良―大方,善良是中心品質,大方是關聯(lián)品質。當人們認為你是一個善良的人時,也必定認為你是一個大方的人。又如同成功的―雄心勃勃,當眾人認可你是一個成功的人時也會界定你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此在社會生活工作中,我們應該塑造符合大眾認知標準的積極的人格品質,如真誠、樂觀、進取等等。

2.3相似性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當某人與你越相似,你就會越喜歡他。相似性產生喜愛,這是放之于每個人身上都適用的規(guī)律。人們在認識周圍的人或環(huán)境時,都以自我為參照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能激發(fā)彼此更多積極的情緒感受和滔滔不絕的語言,人們不僅喜歡那些與自己想法一樣的人,而且還喜歡那些與他們行為一致的人。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人們最先自我介紹的內容常常是我是誰,來自哪里,我的愛好是什么。這樣的一種自我表白實質是為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能相互溝通和交流的切入點,也為進一步深入交往做好鋪墊。道不同不相為謀,相似的信仰、價值觀、人生態(tài)度和理念是人們彼此成為朋友的前提,也是發(fā)展為親密戰(zhàn)友的重要保障。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如果想成為“人來熟”,那就發(fā)現(xiàn)彼此的相似點,它會讓彼此迅速倍感親切;如果想周圍環(huán)繞更多朋友,那就放掉你們之間的差異,挖掘相似點,它會讓彼此生活不再孤單寂寞。如果想擁有知己想讓你們的友誼天長地久,那就發(fā)展出更多共同的興趣愛好。(作者單位:瀘州醫(yī)學院)

參考文獻:

第8篇: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范文

關鍵詞:教師 合作學習 積極心理學

合作學習是指在團隊或者小組中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目標,有著明確的目標任務的互學習。在使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考慮如下要素。

一、小組形成與組員工作分配

(一)異質分組

1.分組前,明確分組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展開的前提是小組的組織建設。為了小組成為一個異質學習的團體,研究者認為,小組的組建以4-6人為一組,按照學習的性別、性格特點、個人能力、家庭背景等混合編組;2. 分組時由學生自組小組:在普通情況下,最好讓學生自己自發(fā)組織學習,如果需要教師參與時再參與。首先讓教師說清小組的要求和原則,讓學生們自己組建小組。在組建小組的過程中,既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又發(fā)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就體現(xiàn)了對學生主體的尊重;3.最后由教師協(xié)調:學生小組組建后,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以在學生組織的小組基礎上進行調整。

(二)小組功能介紹

合作學習是分工明確的學習。因此,每個小組至少需要有組長、記錄員、匯報員三個“工種“。這是需要明確告知學生們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各司其職,從而達到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

二、課堂操作

(一)課堂教學空間形態(tài)

在我國高校課堂,教學的空間形態(tài)基本上呈現(xiàn)為同一格局,雖然有利于課堂控制,但是不利于學生和教師間的課堂交往。在合作學習模式實施的過程中,采取了“馬蹄組合型”的空間動態(tài)。學生上課時按學習小組的方式就坐,每個小組都成馬蹄形,每個馬蹄形就做為每個課堂學習小組的活動空間。這樣的活動空間促進于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學生小組形成集體意識,有利于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

(二)操作過程

確定小組后,小組的每個成員在組內都承擔一個角色:“組織者“負責掌握小組討論、分配,協(xié)調小組學習,掌握合作學習時間,從中鍛煉宏觀調控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討論的結果,從中訓練聽寫能力;“報告員“負責向全班匯報合作學習的成果,從中提高說、讀能力;“檢查員“負責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從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組內成員定期交換角色,使學生真正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師積極引導作用

合作學習對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合理分組,指導學生開展交流,控制教學程序,協(xié)調各種反應的教育機智和能力等。

第一,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負責指導,教育的主導方向。而在新型合作學習中,教師已經不是唯一的權威證明,更能表現(xiàn)的是對學生和學生課堂學習的向導和引路人。對課程進行策劃和組織。其次,學習強調師生之間應該以民主平等為基礎,建立良好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在此前提下,合作學習中的主要行為表現(xiàn):傾聽、交流、協(xié)作、分享在教師身上也應有充分的體現(xiàn),因此,教師在合作學習中同時扮演了權威、顧問和同伴三種角色,是合作學習的直接參與者和主要執(zhí)行者。最后,在合作學習的影響下,老師需要對自己所教的課程進行重新設計,把固定的書本知識變成富有活力的生命體系;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靈活利用實施教學,根據(jù)課堂上的真實情況將知識重組重建。因此,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作為課堂的創(chuàng)造者和開發(fā)者如此重要。

四、專業(yè)教學案例

根據(jù)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課堂合作學習的基本設計,在部分教學內容中使用該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習效果顯著。

(一)“社會心理學“發(fā)展歷史教學中的實施與評估

在社會心理學課程中,把“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史”內容教學進行了改進,不再使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講授,而是使用“話劇”的形式、采取小組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們按照年代順序把社會心理學的歷史以詼諧幽默的方式演繹出來,然后老師再做補充和點評。

(二)結果評估

進行表演的學生們在課前做了積極的準備,每一位成員都能認真而有效地參與到話劇的演繹中;觀看演出的學生也對這部分內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教學效果遠遠比直接講授要好的多。

第9篇: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范文

關鍵詞:可靠性;道德教育;態(tài)度改變

中圖分類號:13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5194(2011)01―0127-04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霍夫蘭德1959年提出了一個態(tài)度改變的經典說服模型,該模型指出了態(tài)度改變的過程及其所涉及的主要因素和有關變量。其中,在外部刺激涉及的“傳達者”這一因素中,“可靠性”是一重要變量??煽啃允侵競鬟_者公正、客觀,沒有隱藏私有動機。關于傳達者可靠性與目標靶態(tài)度改變之間的關系,社會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社會心理學視野中的道德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勸導教育對象形成正確的道德態(tài)度或是改變錯誤的道德態(tài)度,并建立相應行為模式的過程。從道德教育者可靠性這一視點解讀和審視道德教育實效性,社會心理學相關研究可為我們提供有益啟示。

一、道德教育者可靠性的失落

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變革是一次深刻的社會轉型,在道德教育領域,社會轉型的一個重要后果是導致了師生關系的深刻變化。隨著教育者權威性的日趨弱化,傳統(tǒng)權威與服從的師生關系被逐步解構,而隨著教育對象主體意識的增強,他們不再盲信盲從,而是敢于大膽質疑、否定乃至反叛教育者的思想觀點,教育者可靠性因此有了弱化和失落的傾向。究其根源,教育者的責任主要在于:

1.教育立場偏頗:社會價值的過分強調引發(fā)過度理由效應

沃爾斯特、阿倫森等人進行過一項“增加低信譽傳達者的說服性”的實驗。在研究中,他們讓一部分罪犯和地方檢察官支持增加執(zhí)法人員的權力,讓另一部分罪犯和地方檢察官支持減少執(zhí)法人員的權力。結果發(fā)現(xiàn),罪犯提出的從嚴主張和檢察官提出的從寬主張,由于與其自身地位、利益相悖而被認為更為公正和可靠…。該實驗表明,傳達者如果站在自我維護的立場上,則他提供的信息影響很小,因為人們會懷疑其溝通動機;如果站在與自我利益相違的立場上,可大大提高他所提供的信息的說服力。

道德教育既具有培育符合社會道德要求的社會成員的社會價值,又具有提升人的意義與價值的個人價值,二者相互依賴,不可偏廢。但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功利主義德育價值觀的深刻影響,道德教育者堅持以社會本位為價值取向,道德教育者的社會角色決定了他必須站在社會立場上,但如果僅僅是站在社會立場上,撇開道德教育的個人價值而孤立、抽象地講它的社會價值,就會產生“過度理由效應”。所謂“過度理由效應”是指這樣一種心理現(xiàn)象: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就很少再繼續(xù)尋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因,如果外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因。

過度理由效應告訴我們,一種行為的外在理由越多,它的內在理由就會減少。道德教育者過于追求教育的社會功效,片面強調外在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功能,將道德置于客觀形式化和外在約束性的地位,并且通過制度規(guī)范、技術控制、意識形態(tài)灌輸?shù)雀鞣N手段要求教育對象無條件地遵從,對教育對象構成了一種外在的強制力,就會給教育對象的道德學習行為一個強大的外部理由,從而不能使其將這一行動的緣由轉向自己內心。教育對象往往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覺:道德是對個人欲望滿足的一種限制和剝奪,有違自身的需要和利益,教育者的說服動機值得懷疑。

2.教育意圖明顯:道德規(guī)范的強制灌輸引發(fā)心理對抗

與其教育立場相適應,在教育方式上,道德教育者往往借助于道德規(guī)訓,將不容置疑的道德教條直接灌輸給教育對象,對與其論點不符或相悖的觀點則予以有意的壓制、封堵或規(guī)避,說教意味十分濃厚。在一種師生對立、涇渭分明的教育場景中,教育者享有話語霸權,在其話語支配下,教育對象成為了“美德袋”,缺乏與教育者的平等對話與交流,缺乏對教育信息的理性反思與切身感悟。在社會心理學中,這種在勸說中只講自己的一種正面論點的溝通技巧被稱作單面論證?;舴蛱m德等人在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聽眾與傳達者觀點一致,或對問題不熟悉,或是教育水平不高時,單面論證才效果較好。反之,單面論證會被看做是傳達者存有偏見。他還發(fā)現(xiàn),命令式地給出結論的方式容易引起態(tài)度抵制。

為什么單面論證及直接給定結論容易引起態(tài)度防御?阿倫森認為,勸導性的宣傳如果勸誘性太顯眼或太強烈,則可能被認為是侵犯了一個人的選擇自由,從而激發(fā)這個人對此信息的抵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布雷姆基于“心理對抗”實驗基礎上提出的對抗理論與此說法并無二致。他認為,“人們往往要維護自己的自由感。當這種自由感受到威脅時,個體會對外來威脅進行各種形式的心理抵抗,以便盡量維護或恢復自己的自由感?!币虼?,形式化、說教化的道德灌輸之所以常常遭到拒斥,就是因為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侵犯教育對象的選擇自由,在傳統(tǒng)社會中,當這種選擇自由遭到侵犯時,教育對象迫于外在壓力會選擇表面服從而內心拒斥;而在現(xiàn)代社會,教育對象的內心不滿則可能會公然表達。

3.教育信息有缺陷:負面道德現(xiàn)象的有意規(guī)避引發(fā)認知失調

與其教育方式相適應,道德教育者所傳遞的信息更多地呈現(xiàn)正向性特征。道德教育者注重給教育對象提供正確的價值觀念,闡釋正確的道德規(guī)范,樹立崇高、偉大的道德榜樣,更多地展現(xiàn)和解讀社會道德生活中的真、善、美,這一做法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對社會道德生活中的假、丑、惡有意無意地進行剪裁或遮蔽卻失之片面。之所以規(guī)避負面道德現(xiàn)象,教育者的理由在于:一是道德教育應在凈化和簡化的環(huán)境中教人以善,呈現(xiàn)負面道德現(xiàn)象與德育性質不符;二是德性成長需要美好環(huán)境的陶冶,美德與善行將直接或被模仿而進入人們的心靈,呈現(xiàn)負面道德現(xiàn)象與之相悖;三是低齡教育對象心智發(fā)展不夠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呈現(xiàn)負面道德現(xiàn)象容易導致其產生道德困惑和迷失,甚至使其誤入歧途。

但是,社會道德生活中的假、丑、惡普遍存在,且將與真、善、美永遠同在。尤其是在加速社會轉型的當下中國,負面道德現(xiàn)象比比皆是、層出不窮,而社會的開放使得道德教育的封閉再無可能,教育對象無時無刻不在與社會進行信息交流,也就不可避免地會時常遭遇這種負面道德現(xiàn)象。如此一來,其所見所聞與教育者的正面宣揚存在極大反差,就會造成其道德認知上的嚴重失調。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理論認為,人有維持心理平衡或協(xié)調的內在傾向,出現(xiàn)認知失調時,個體就會不由自主地驅使自己去減少這種矛盾,力圖恢復認知元素之間的相對平衡和一 致性。他認為,人們通常會采用改變或否定兩個認知元素中的一個的方法來恢復其認知協(xié)調。當?shù)赖陆逃龑ο笠蛘摰赖卢F(xiàn)象出現(xiàn)齟齬而產生認知失調時,由于教育者預先沒有對負面道德現(xiàn)象進行剝繭抽絲、條分縷析的深入批判,教育對象可能會因此形成對它的模糊甚至錯誤認識。為減輕道德認知失調帶來的心理壓力,受教育者往往會因眼見為實的慣常心理而懷疑教育信息的真實性,從而通過否定教育者觀點的方式來恢復心理平衡。

社會心理學研究證實,在理解和接收態(tài)度信息之前,目標靶對傳達者進行的評價,影響其對態(tài)度信息的取舍。這是因為,個體對外來信息通常通過理智性和情感性的兩大過濾系統(tǒng)進行篩選,前者用來分析外來信息的科學程度,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認知結構對其加以接納或排斥;后者用來分析發(fā)出信息的人是否值得自己信賴和尊敬,如果認為對方是自己所喜歡的和信任的,就會自然對其產生喜悅、高興、快樂等積極情感,然后將對傳達者的這種好感泛化到他所傳達的信息上,從而在減緩認知失調所帶來的緊張和壓力時,可能會接受說服、改變原有態(tài)度;反之,就會對抗說服,堅持自己原有態(tài)度。教育立場偏頗、教育意圖明顯、教育信息有缺陷導致了教育對象對教育者可靠性的懷疑,激發(fā)了其態(tài)度防御機制,從而大大弱化了其說服效果。

二、道德教育者可靠性的重構

要有效促進道德教育對象的態(tài)度改變,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可信性十分必要。道德教育者既要提高自己的權威性(專長性),努力成為能讓教育對象信服的專家;更要提高自己的可靠性,努力成為能讓教育對象信任的師長。要重構可靠性,道德教育者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

1.要立于社會與個人雙重立場

道德教育具有社會與個人雙重價值,其中社會價值是主要方面,起主導作用,在某種意義上也暗含著個人價值;但絕不可用其社會價值來取代個人價值。因為社會是由一個個現(xiàn)實的人組成的,社會生活就是每一個人的生活,離開了個人價值,其社會價值也就歸于抽象和虛無。因此,要實現(xiàn)道德教育的本真目的,道德教育者必須同時立于社會與個人兩個立場。

社會心理學相關研究支持這一觀點。研究發(fā)現(xiàn),傳達者盡可能使自己的立場向聽眾靠攏,可以有效減弱其態(tài)度防御傾向;相反地,兩者心理距離的拉大只會激起聽眾的態(tài)度防御機制發(fā)生作用,使態(tài)度改變出現(xiàn)困難。此外,與“過度理由效應”相對,社會心理學中有一“理由不充分效應”,是指人們在一種行為的理由不充分時,會有一種自動尋求補充理由,以維持認知協(xié)調的心理反應。這也告訴我們,為保持認知協(xié)調,外在理由越是缺乏,越是需要內在理由的補充。道德教育對象接受道德教育這一行為的外在束縛愈少,他愈傾向于到其內心尋找理由。

因此,教育者要將道德教育的社會與個人價值并重,減少他們道德學習的外在理由,在闡釋道德約束功能的同時,更要強調道德的服務功能,從而引導其將目光轉向自身的內在訴求。要讓教育對象明確認識到:接受道德教育既是社會發(fā)展所提出的要求,更是自我成長和發(fā)展的需要。要使其深刻感受到,道德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它與每個人都應是一種親和的關系。從形而上的超驗層面說,道德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存在方式。人要在道德的指引下超越動物的簡單本能和現(xiàn)實的種種限制,遠離獸性,表現(xiàn)和發(fā)展人性,修身、明理、明德,追求科學之真、道德之善、精神之美,自覺追求自身內在的價值和意義。從形而下的經驗層面看,它是個體幸福地生存的重要條件和根本途徑。合理的道德約束不是對個人幸福的消極阻礙,而是實現(xiàn)個人幸福的保障和動力。

2.要善于隱蔽教育意圖

費斯汀格、沃爾斯特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如果人們認為傳達者無意影響自己時,心理上就不存在抗拒反應,對有關信息的接受性大大提高。因此,道德教育者要善于運用隱蔽教育意圖的策略。所謂隱蔽教育意圖,就是道德教育者在充分理解道德教育內涵的基礎上,在教育過程中盡可能不暴露自己的教育目的,改變當前教育對象總是以被動、應付的態(tài)度去接受道德教育的狀況,淡化他們“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識,在充分的自主意識的支配下,自覺自愿或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道德教育信息的傳播。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教育意圖越是隱蔽,就越是能為教育的對象所接受,就越能轉化成教育對象自己的內心要求?!?/p>

要不著痕跡地隱蔽自己的教育意圖,道德教育者應努力實現(xiàn)教育關系的互動化和民主化,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以平等的身份與教育對象展開對話,實現(xiàn)從一個控制者、支配者到真誠的對話者身份的轉變,消除雙方之間存在著的心理距離與對立情緒。在一種民主、和諧、相悅、相容的教育情境中,論道而不說教,述理而不生硬,在絕大多數(shù)教育對象心理認同、教育者與教育對象雙方情感共鳴中,潛移默化地形成或改變教育對象的道德態(tài)度,從而水到渠成地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除了抗拒反應,心理慣性也會使人們拒絕接受他人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由自己得出結論的方式能夠維護人的選擇自由和心理慣性,從而使人們能夠較為理性地知覺和較開放地接受外來信息。因此,教育者要具有與時代精神相契合的教育理念,在給定結論時盡可能運用“邏輯誘導法”,即對于教育對象對道德規(guī)范體系和社會道德現(xiàn)象的錯誤認知或膚淺理解,教育者要鼓勵他們勇敢表達出來,對于這些信息,教育者不要進行直接的簡單否定,而應找出與之相對立而對方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來發(fā)問,這樣就先把對方的注意力集中到他不能否認的相反證據(jù)上,然后引導他沿著錯誤的認知前提,自己推出顯然錯誤的結論,由錯誤的結論引起的認知失調會反過來否定原來的判斷,并導致其改變其原有認知順應新的認知。這樣,就可以澄清存在于教育對象原有認知結構中的錯誤認知,獲得對道德規(guī)范體系的科學理解與同化順應,從而可能引起教育對象的態(tài)度改變。

3.要敢于進行雙面論證

道德教育者規(guī)避負面道德現(xiàn)象,進行單面論證的后果是,教育對象面臨的道德困惑沒有得到適時引導,其正確認識、分析和應對各種負面道德現(xiàn)象的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在社會道德生活中,一旦遭遇各種假、丑、惡現(xiàn)象,要么不知所措、無所適從,時常產生認知失調,帶來心理沖突;要么價值標準變得模糊,迷失道德自我,做出錯誤的道德選擇。

負面道德現(xiàn)象本身具有消解正面教育的消極作用,但它一旦被轉化為具有教育價值的德育課程資源,便可對教育對象的德性成長產生積極影響。其德育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有利于發(fā)展教育對象處理負面道德現(xiàn)象的意識和能力,使其學會適應真實的道德生活世界;二是有利于培養(yǎng)教育對象的道德辨別力、批判力和選擇力;三是有利于教育對象更好地理解正面道德經驗;四是有利于教育對象進行道德反省,通過反省他人尤其是自己所犯的道德錯誤來學習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