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眾媒體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啦啦操作為一項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在學校已得到了廣泛的開展。然而教學手段的單一及教師的示范能力不足大大的影響了學生對于這項運動美的感受,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自我表現力。源于運動項目本身的特點,啦啦操對于展示直觀美的要求很高,因此更好的領悟項目特征,陶冶情操最終達到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的重要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引入多媒體教學作為啦啦操教學中提高學生表現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然要求。
1 概念的厘清
概念是反應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認識的總結。所謂本質屬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區(qū)別于其它事物的根本性。概念明確,是人們正確認識的必要條件,只有概念明確,才能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有人認為啦啦操運動員的表現力是指“運動員的身體美和運動美的綜合體現,既豐富而富有彈性的肌肉膚色和半的緊身健美服飾,從點到線,縱橫交錯的隊形變化,到線面結合的藝術造型,淋漓盡致地顯示出運動員的健康美、力量美、形體美、姿態(tài)美、服飾美,加上男子動作的陽剛之美和女子動作的剛柔之美,給人以奮進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鼓舞和美的陶冶。”這種僅僅通過運動員的外部表征來表達對表現力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表淺的,它沒有反映出表現力的真正內涵。筆者認為,啦啦操運動員的表現力是指運動員通過自身所具備的認知力、理解力、觀察力、想象力、自信心,借助于面部表情、身體表情、身體姿態(tài)、技術動作等外部形態(tài)和動作的總體風格把動作和音樂的內涵轉化為自身內在的情感,并把與形象相符合的感情及其思想持續(xù)的表達出來,用以吸引觀眾和感染觀眾的一種能力。它是運動員內在的精神和外在的動作表現的完美統(tǒng)一,也是運動員在比賽中獲得優(yōu)異成績的關鍵。然而表現力的培養(yǎng)有多方面的途徑,作為教學手段來說運用多媒體教學無疑是提高學生直觀感受的最好方法,也是最簡單有效提高表現力的方法,本文對此展開的討論,
2影響表現力的因素
表現力是啦啦操項目運動員邁向成功之門的鑰匙,也是該項目成套動作的色彩與靈魂,更是運動員自信心、自我陶醉、超越觀眾、感染觀眾的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對表現力影響因素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2.1文化背景
以崇尚文化藝術體育氛圍很濃的歐洲為例,由于長期受歷史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影響,美國的啦啦操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他們在創(chuàng)編、訓練和表演藝術中處于領先地位。教練員除了具備啦啦操知識外大多熟悉音樂和愛好藝術等其他學科,而這些國家的運動員從小就受到藝術和大自然的熏陶,去藝術館、博物館、劇院和野外郊游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所以他們的選手特別善于理解音樂并使自己的成套動作成了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身體動作來表達音樂,這一點正是我國運動員普遍缺乏的。
2. 2專項素質和動作規(guī)格
專項素質和動作規(guī)格是影響運動員技術水平發(fā)揮的最重要因素。通過專項素質對運動員表演水平及其各因素影響程度的調查發(fā)現,專項素質對運動員表演水平產生較大影響體現在運動員的自信心及動作到位程度、感染力、協(xié)調性、節(jié)奏和可賦予動作內涵等四個方面,通過對動作規(guī)格影響運動員水平產生較大影響也主要體現在運動員做動作時的自信心、動作到位程度、動作感染力、動作協(xié)調性、動作節(jié)奏、可賦予動作內涵等幾個方面。由此可見,專項素質對動作規(guī)格有較大影響,而且專項素質的好壞深深地影響著動作規(guī)格的高低,動作規(guī)格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運動員的表演水平,而這些都與運動員表現力水平的發(fā)揮緊密相關。
此外還包括心理素質和比賽經驗等方面的影響
3多媒體在啦啦操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3.1學生認識心理的必需。
人事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類一生中獲知的信息有94%是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得的,其中88%通過視覺,12%通過聽覺。可見,視覺器官是人類最重要的獲知器官。1990年,耶魯大學教授EDWARD TUFTE在解釋為什么最有效的信息傳播媒介是可視圖像而不單單靠聽覺時指出:“信息圖像化本身就滿足了每一位學生的不同需要,使其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各自不同的進度來對圖像化的信息進行個別化與理性化的篩選和理解。圖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同步進行的可控寬頻帶通道,而單純口授是無法達到這一點的”??梢?,在啦啦操教學環(huán)境中廣泛使用使學生視聽并用的教學媒體,可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育效果。
3.2多媒體啦啦操教學的先天優(yōu)勢
啦啦操和其他項目比較,無論是教材的設置、課堂教學以及課余的活動等都是動態(tài)型的。而且作為影響啦啦操運動員表現力的若干因素來看文化素養(yǎng)與專項素質和動作規(guī)格無疑占據了重要的部分。那么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開闊了運動員的視野,從多方面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相信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另外,啦啦操項目優(yōu)美的身體動作、動聽的音樂旋律,是要通過表現力的發(fā)揮才能融合一體,給人以美感,從而達到較高的境界。 轉貼于
3.2.1形象教學,提高質量。多媒體英語教學能以文字、符號、圖形、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有效的重現事物的客觀屬性。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3.2.2自主學習,發(fā)展個性
傳統(tǒng)教材都是以線性方式組織教學信息,而多媒體健美操教學可像學生提供分解規(guī)范示范、競賽表演內容、各賽事競賽規(guī)則、直觀表現的技巧等,使學生感到新鮮,產生興趣和求知欲望。寬松自主的學習氛圍可使學生高度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4結語
根據運動項目特點,探索多元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是當代教學理念的重要轉變。如何更有利于學生對于一個項目的了解,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能夠做到在學習中體會創(chuàng)造的快樂,在了解的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一些新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對啦啦操學習的要求是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的。以多媒體教學的手段為輔助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能力,以此提高對于整個項目的了解和熱愛,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5 參考文獻
[1] 宋冬梅. 淺談健身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J].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 2003,(03)
[2] 張少蕓. 談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J]. 引進與咨詢 , 2000,(04)
[3] 魏曉. 建筑材料的藝術表現[J]. 室內設計 , 2006,(03)
[4] 陳永昌, 盧馳. 中國傳統(tǒng)民居裝飾的藝術表現力[J]. 室內設計 , 2005,(04)
[5] 樊振和. 結構在建筑中的藝術表現力[J].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 2001,(01)
[6] 白佐民. 談談公共建筑的門廊設計[J]. 建筑學報 , 1963,(04)
[7] 郝嘉樂. 淺談多媒體課件的設計[J]. 煤炭高等教育 , 2004,(02)
[8] 李穎. 多媒體課件開發(fā)的幾點思考[J].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4,(02)
傳統(tǒng)的圖書、期刊、電臺等在傳播科技知識方面,則相對較弱,無論是哪一類比例都不高。3.不同的群體對科技知識內容的選擇側重點有所不同年齡越低,興趣愛好越廣泛,選擇面越寬,而年齡越大,則越傾向于民生科技。如50%的中學生認為學習科技知識的主要原因是對科技知識感興趣。大學生認為學習科技知識的主要原因中,63.4%是有益于生產、生活,58.5%是豐富生活、保持身體健康。普通市民組,80%的認為學習科技知識主要原因是有益于生產、生活,65.8%是豐富生活、保持身體健康。4.市民普遍認識到科技知識的傳播對城市建設很有好處市民們普遍認為大眾科技知識的傳播對城市建設的主要好處,應是讓市民參與到關于科學技術發(fā)展和應用的決策過程中來。5.對市民學習科技知識的態(tài)度滿意度總體不高如,中學生組中有50%的比較滿意;大學生組中有31.7%的比較滿意;普通市民組中有50%的比較滿意。同時,市民參與科技宣傳的積極性也不高,如在中學生組中,有時間就參加和參加自己感興趣的各占50%的比例;大學生組有68.5%的是參加自己感興趣的,29%的是有時間就參加;普通市民組有65%的是有時間就參加。
通過對大眾傳媒科技傳播在目前成都城市建設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大眾傳媒設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fā)揮了較大作用。但大眾傳媒在傳播科學技術知識上,其作用還遠未充分發(fā)揮,還有不少值得改進的地方。1.成都市政府應重視大眾傳媒科技傳播的重要作用,為大眾傳媒科技傳播建立長效機制,鼓勵地方媒體大力傳播科技知識,并給予政策支持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加快推進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fā)展。借助這股強勁的東風,成都市政府應著力打造地方大眾傳媒科技傳播平臺。據筆者了解,成都市的市級、縣區(qū)級電視臺都沒有專門的科技頻道,也極少有與科技相關的欄目;而報紙、電臺也沒有專門的版面、欄目。主要原因當然有科技傳播人才的匱乏和資金的短缺,但筆者認為,更多的是對科技傳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而,政府應積極采取行動,引導媒體發(fā)揮科技傳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科學傳播氛圍。在這方面,應向武漢市學習,同樣是市級電視臺,武漢電視臺在政府的支持下,傾全臺之力,努力打造一流的大型科普欄目《科技之光》。如今《科技之光》已成為武漢市在“科教興國”戰(zhàn)略中亮出的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2.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要全面創(chuàng)新,立足本土、貼近民生,充分利用不同媒體的特點成都不同種類的大眾傳媒,在科技傳播上的表現是不盡相同的。本地報紙尤其是都市報與電視媒體,在科技傳播上成績相對突出。雖然這些媒體沒有專門的科技版面和電視欄目,但每一次重大的科技事件、科技活動,報紙均在頭版濃墨重彩地進行宣傳報道;電視則在新聞節(jié)目的重要時段進行重點報道。尤其是都市報,有些版面,如健康版,常常介紹與人們健康相關的科技知識,而房產、汽車、家居等???,也不時介紹與房產、汽車、居家相關的科學知識;與之相比,廣播、雜志在科技傳播上的成績則明顯不足。成都有著豐富的科技資源,如成都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的故鄉(xiāng);另外,國內外許多高新技術企業(yè)和科研院校、機構都落戶成都。這些都為科技傳播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資源。本地大眾傳媒在科技傳播方面,就應首先打好本土化戰(zhàn)略,傳播與百姓利益、與城市建設相關的民生科技。3.媒體、科技界和市民三方有效互動,增強大眾傳媒科技傳播的效果從大眾傳播學理論,我們可以知道,在傳播過程中,從來就不是媒體的單方面行動,它必然涉及到與受眾的聯系。然而事實上,電臺和電視中科普節(jié)目往往是題材雷同、節(jié)目制作較粗糙,節(jié)目播出時段不當,很少考慮公眾的真實需求。報紙很多限于新聞報道,以消息的形式出現,形式呆板,內容枯燥??破针s志和小說缺少內容新穎、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之作。
大眾媒體要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尋找大眾關注的熱點題材,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承擔起科技傳播的重任。另一方面,媒體也應與科技界密切合作。媒體不能及時傳播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甚至誤讀、誤解科技。而大眾傳媒超強的傳播功能,或許稍不注意,就會帶來事與愿違的效果,導致科學界缺乏對媒體的信任。正如王大明所說:“科技傳播并不是大眾傳媒的天然職責,需要科學技術的主體力量——科學共同體與媒體攜手合作,來推動社會公眾的科技傳播工作。”①大眾媒體是科技界與公眾之間的橋梁,大眾媒體要及時與科技界聯系,及時傳播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同時也要及時搜集公眾的反饋信息,了解公眾的關注點。公眾也應積極參與到科技傳播中,提高自身科學素養(yǎng),以適應現代化的都市生活。
本文作者:許建華工作單位:成都大學
1.1對新聞內容真實性的把握
現代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為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奠定了條件,這一方面導致了新聞媒體發(fā)展的繁榮,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考慮的就是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新聞媒體的市場化操作也越來越明顯,為了賺到足夠的人氣以及關注度,新聞媒體在對新聞內容把握方面松開了很大的口子,新聞本來最重要的就是真實,但是現在很多新聞媒體人在挑戰(zhàn)新聞媒體的底線,有的新聞編輯不顧客觀的存在,虛擬某個新聞事件,或者對某些新聞事件進行改造,雖然這樣子新聞能夠的關注度和人氣能夠得到一段時間的提升,但是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新聞是為了滿足大眾的知情權以及引導大眾正確的價值觀,隨著大眾在認識新聞事件上面能力的不斷提高,很多假新聞已經不能欺騙不斷進步的大眾,這就造成了新聞發(fā)展的尷尬的局面,說了瞎話謊話立刻就能被網友或者是觀看新聞的人所察覺,目前我國新聞編輯對于新聞內容真實性的把握做的不到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提高。
1.2新聞播報的形式單一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伴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人們的文化需求與品味也在不斷的提高,以往的新聞播報節(jié)目一個主持人呆板地說一大堆的新聞事件,不免有些枯燥?,F在很多電臺都在為了自己的收視率而革新節(jié)目,尤其是現在的綜藝節(jié)目,各種形式是層出不窮,盡管已經突出了限娛令,但市場信號還是刺激著許多的電臺轉變形式,從而賺得收視率。新聞播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在新聞上能夠了解大事小情,我們能看到正確的價值導向,我們能對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做到心中有數,也能夠滿足我們對國家的關心之情,但是現在社會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相比大多數人并沒有那么平靜的時間來觀看一般都相對較長的新聞,所以在新聞的形式上還是需要不斷滿足公眾的需要。
1.3新聞編輯要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模式比較刻板
現在無論是電視媒體還是紙媒,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很多我們所關注的一些東西都少有提到,比如我們關注廉租房的情況,但是相應的跟進報道卻很少,我們想知道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困境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動向,但是新聞媒體上也沒有,相比之下,這個企業(yè)有什么突破了,發(fā)現油田了這些內容充斥的比較多,其實新聞也應該進行創(chuàng)新,現在的紙媒的銷量不是很好,相比之下電子媒體可能越來越適應現在社會的發(fā)展,并且其內容的豐富性要比紙媒強很多,很多在紙媒上反映不出來的內容,我們都能在網絡上在電子媒體上看見。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就是實事求是,貼近生活,反映大眾關注的一般問題,而不是總是高屋建瓴,新聞媒體既要輸送新聞信息,同時也應該讓人們情有所感,心里溫暖。
2 提高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其編輯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2.1提高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性
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是綜合的,各方面都必須協(xié)調發(fā)展,不能簡單的要求政治經濟的發(fā)展,而忽視了相應文化方面的建設,加強新聞媒體的建設是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只有用心搞好新聞媒體的創(chuàng)新,提高新聞媒體的質量和水平,才能不斷為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撐。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一,新聞編輯要知識面廣闊,對社會生活感同身受。學識以及對社會的敏感度是編輯所不可缺少的,而創(chuàng)新也同樣離不開這兩方面,只有深知各個階層的生活,體會過生活的疾苦,對弱勢群體抱以強烈的同情心,對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有很大使命的人,才會有為民服務的意識,才能夠通過自己的思維創(chuàng)新來展現社會的現狀,給更多的人帶來啟迪帶來希望。其二,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還包括,新聞編輯的思維的維度、視野的廣闊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只有新聞編輯能夠看到此事相對于彼事的重要意義才能夠統(tǒng)籌文字資源,對需要的人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2.2提高新聞編輯的職業(yè)素質以及能力
新聞編輯的過程就是一個為了將一個信息給效率給為有用的傳遞給更多手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事實的尊重是起碼 的基礎,但是現在我們看到其實在實際工作中,新聞的真實已經收到了很大的沖擊,所以對于新聞編輯的職業(yè)素質應該有起碼的要求,新聞編輯必須能夠對事實負責,而不能為了所謂的“政治聲譽”以及礙于“面子”等社會和歷史的附產物而把報道新聞事件這個歷史的主流的重要性忘記了。一個新聞編輯在有了基本的素質的基礎上,就是要不斷鍛煉自己的能力,沒有人天生就全知全能,也不會有人無所不能,但是一個人的水平確是在不斷的學習提高的,新聞編輯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和獨特的見解,這一方面就需要新聞編輯不斷的學習,另一方面就要求新聞編輯要能對社會生活切身經歷,到處走到處看,才能知道該反映什么,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新聞。
3 結論
新聞編輯的作用不可小覷,新聞媒體作為現代社會重要的信息來源以及價值導向,其發(fā)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社會文明程度,而且作為有效的監(jiān)督手段,新聞媒體,對于國家和社會的正確發(fā)展有著一定的糾正作用,所以新聞編輯要心懷社稷,能夠真正關系國家和人民,并且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yè)素質以及專業(yè)能力,與時代接軌,及時的轉變思維,提高思想境界和對文字對生活的更高層次的理解。真正做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新聞人。
參考文獻
[1]杜江毅.淺談如何開發(fā)電視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能力[J].新聞天下,2011,2.
[2]郭冬梅.淺論新聞編輯的受眾意識[J].新聞世界,2009,11:32.
新媒體是指相對于電視,報刊,廣播等傳統(tǒng)的媒體形式,采用數字技術的媒體,比如,網絡電視,數字廣播,數字報刊等,新媒體時代來臨之后,由于新媒體在時效性和互動型方面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尤其是在互聯網普及和網絡技術發(fā)達之后,新媒體能夠讓觀眾更加快速的獲取想知道的信息,傳統(tǒng)媒體受到了大量的沖擊。新媒體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傳播的速度快和觀眾的年輕化以及較強的活動性。這是電視媒體望塵莫及的。尤其是智能手機流行之后,人們利用微,微信等平臺,快速的獲取自己需要知道的信息,還能夠及時的發(fā)出評論和意見,做到不出門知道天下事。所以,在新媒體的時代,電視新聞節(jié)目要想提高收視率,必須從新聞采編入手,提升電視新聞的價值,增加電視新聞的不可替代性。
二、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策略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電視新聞的采編工作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采訪,一個是編輯。是電視新聞工作最基礎和重要的工作。電視新聞從根本上來說是一項為大眾服務,引導社會輿論的工作,必須在內容上貼進群眾。這對于采編工作有著極高的要求。其一,電視媒體現狀都要求采編工作的創(chuàng)新。在新媒體的時代下,電視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各種新媒體在媒體市場中占領了一部分位置。尤其是憑借這時效性強和傳播速度快為優(yōu)勢的網絡媒體。要想在媒體大戰(zhàn)中贏得一席之位,必須加強對于新聞采編的創(chuàng)新,電視新聞節(jié)目需要更加的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內容更加的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其二,電視新聞節(jié)目承擔著的社會責任要求采編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電視新聞有著引導大眾輿論的任務,是宣傳國家政策,社會民生的主要形式。有著超高的嚴謹性和權威性。這就要求采編工作必須迎合大眾文化。
三、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采編策略
1.加強對于社會生活的關注
傳統(tǒng)的媒體比起新媒體來說有著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權威性強,品牌樹立良好,對于新聞的報道都是寫實性質。因此,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不能忘記這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新聞的報道之中盡可能的反應人們真實的生活需求,貼近人們的生活,發(fā)揮出電視新聞最基本的職能。其一,在進行電視新聞采訪的時候,要深入人民群眾之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分的了解群眾的生活情況,并且對采訪的信息進行合理的編輯,提高新聞的質量,加大人民群眾對于電視新聞的關注。你如,人民關注的油價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等。其二,在對國家和政府的政策進行宣傳的時候,應該貼近人民的生活,加入現實的例子,不能簡單的空談政策如何之好,這樣容易引起人民的反感。必要的時候用數據和事實說話。
2.提高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
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綜合素質直接影響采編工作的質量。采編人員的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存在問題,電視新聞采編的工作機會出現失誤,對于新聞信息的采集和編輯工作沒有落到實處,導致電視新聞出現錯誤,就會導致電視新聞的權威性質受到質疑,丟掉自己的優(yōu)勢,無法更好地發(fā)展。因此,保證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是保障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其一,需要對所有上崗的采編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明白采編工作的重要性和采編工作的要求。其二,加強對于采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采編的技術。包括電視新聞的畫面視頻角度等都能呈現出最好的狀態(tài)。保證新聞畫面的清晰和最佳的切入角度。使得新聞節(jié)目畫面的質量提升,提高新聞的觀看性。
3.采取新穎的視角
傳統(tǒng)媒體比起新媒體在時效性上有著很大的劣勢,電視新聞有著固定的播報時間,尤其是新聞的采編和播報之間存在著時間差。因此,電視媒體需要克服時間問題,采取與眾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報道,在新聞的內容的豐富上面,和報道的層次上面做文章,揚長避短。新媒體時代讓信息的傳播速度和來源非常的廣泛,但是由于沒有約束力,所以信息存在著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狀態(tài)。電視新聞要強化新聞的真實性和深刻性,豐富新聞的內容。把最有價值的新聞出來挖掘需要采編人員有著敏銳的新聞敏感度,從大量的信息之中找出最需要報道的內容。而且比起新媒體的速食新聞,電視媒體可以選擇連續(xù)報道和持續(xù)關注來增加新聞的深度。
四、結束語
關鍵詞:大型體育賽事 國家形象 傳播控制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競技體育不僅可以承載民族精神、文化傳統(tǒng),同時還能反映所在國家、城市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因此它已經遠遠超越了競技體育本身,成為賽事舉辦城市、舉辦國家形象的重要構成要件。如論哪個國家,無論哪個城市,都會利用舉辦賽事,尤其是國際賽事的機會,充分展示自身形象。
一、大眾傳媒在大型體育賽事中的功能發(fā)揮
當前,大眾傳播媒介與大型體育賽事的關系日益緊密,借助大眾傳播媒介信息傳播的實時性、廣泛性、公開性,體育賽事得以及時、全面、廣泛傳播,推動了體育產業(yè)發(fā)展,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同時大型體育賽事所承載的豐富人文內涵,通過大眾傳媒的聚焦、放大,傳播,可以影響甚至塑造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整體形象。
1.大型體育賽事中的媒介聚焦
大眾媒介在體育賽事傳播過程中必然要對賽事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這種選擇行為不僅事關媒介自身利益,還將影響賽事所在城市和國家的形象。大眾傳播媒介在從事環(huán)境再構成作業(yè)的過程中,為人們營造了一個擬態(tài)的世界。在大眾傳播時代,這個擬態(tài)世界將成為人們認知事物,認知環(huán)境的主要中介。大眾傳媒建構的擬態(tài)世界在多大程度上還原了真實的世界,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賽事所在城市和國家的真實情況,事關人們對客體的主觀認知。
2.大型體育賽事中的媒介放大
大眾傳播媒介在傳播賽事信息的同時,通過議程設置功能,可以實現對整體事實中局部事實的主觀放大。媒介通過在一段時問內集中大量地報道某一類型事件,引發(fā)人們對此類事件的關注,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大眾傳媒在體育賽事中為受眾設置什么樣的議程,可以間接影響城市和國家形象。如果大眾傳媒設置的多為負面議程,主要放大事物的負面局部,其結果將形成受眾對認知對象的負面印象。反之,則會形成正面、積極的整體形象。
3.大型體育賽事中的媒介傳播
大型體育賽事憑借其國際影響力,為大眾傳媒搭建了一個國際競爭舞臺。傳播主體在傳播體育賽事,同時也在進行著自我形象的傳播,傳播者的權威性、信譽度,傳播理念,傳播時效,傳播覆蓋面,傳播技術水準都可以在大型體育賽事這個舞臺上中得到集中展示。換句話說,大眾傳媒競爭的背后,是國家地區(qū)之間綜合實力的競爭,大眾傳媒形象的背后,是城市、國家的形象。
二、大型體育賽事大眾傳播控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體育可以承載地域和民族文化,可以展示社會發(fā)展水平和國家實力,大型體育賽事憑借較強的國際影響力和廣泛的國際關注度,成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展示綜合實力、自我形象的國際舞臺,而大眾傳媒可以影響大型體育賽事的傳播內容以及傳播效果,進而影響城市和國家的整體形象,因此對大型體育賽事實施傳播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里的大型體育賽事傳播控制是指,大眾傳播媒介在賽事傳播中,不僅需要按照新聞傳播規(guī)律關注、聚焦體育賽事,還應該從城市和國家利益層面出發(fā),調動內部和外部手段,通過各種方式對賽事傳播行為、傳播活動進行必要的約束,將其引導向有利于城市和國家利益的方向上來。
1.以賽事傳播為契機推進體育強國建設
隨著后奧運時代的來臨,體育的競爭將會由賽場轉向社會,轉向大眾。金牌可以反映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競技體育水平,但國民身體素質、體育教育水平、體育設施建設情況、體育運動普及程度等,更能反映一個國家、城市的體育綜合實力。大眾傳播媒介在賽事傳播過程中,如果能有意識地聚焦、放大、傳播這些內容,勢必推動相關領域工作的推進。
2.以賽事傳播為契機提升媒介國際形象和拓展話語空間
大型體育賽事傳播同樣是展示媒介形象,爭奪國際傳播話語權的一個契機。大型體育賽事往往會吸引國內外眾多媒體參與報道,各國媒體將在同一個平臺展開面對面競爭。另外,大眾傳媒的國際關注度也會借賽事得以提升。為保證在賽場外的媒介競賽中取得成績,就必須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有組織地加大媒介硬件投入,加強媒介軟件建設。
利用賽事傳播機會拓展話語空間,爭奪國際傳播話語權,不僅可以展示大眾傳媒自身的國際競爭力,還將為建構和傳播國家形象、城市形象打造一個更加有效的媒介工具。
3.以賽事傳播為契機提升城市與國家形象
大型體育賽事已經成為展示城市和幽家形象的舞臺,盡管城市和國家形象的提升不是依靠傳播媒介獨立完成的,但大眾傳媒的聚焦、放大、傳播功能會可以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知,進而影響人們的態(tài)度和行為。以往大型體賽事傳播中,體育賽事無疑是傳播的主要內容,但在新的傳播控制理念之下,那些能夠展示國家社會所取得的文明成果的不同側面,如城市建設、生活狀況、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亮點,將會越來越多地成為媒介傳播的內容。這些內容與體育賽事混合交織在一起,可以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有效提升城市與國家形象。
三、大型體育賽事大眾傳播控制內容及總體原則
人類社會所有信息傳播過程都包含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收受者和傳播效果五大要素。體育賽事傳播目的,傳播意圖的實現與以上五大要素有直接的聯系,其中傳播者、傳播內容和傳播效果是體育賽事傳播控制的重點,是實現傳播目的的關鍵之所在。
1.傳播主體控制原則
傳播主體通過自身的把關行為可以決定傳播內容,影響受眾認知,影響傳播效果的正負值,因此對傳播主體實施必要的控制是實現大型體育賽事傳播目的首要保證。
(1)媒體資源統(tǒng)一配置的原則
大型體育賽事傳播的媒體資源統(tǒng)一配置原則是指,在大型體育賽事傳播過程中,協(xié)調不同形態(tài)、不同層次媒體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實施資源的統(tǒng)一安排,統(tǒng)一調度和資源共享。以保障最大程度地實現傳播目的。
資源的統(tǒng)一配置原則包含三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求不同級別媒體問的資源實現統(tǒng)一配置。城市媒體支援中央媒體,中央媒體幫助城市媒體;第二,要求不同形態(tài)媒體間的資源實現統(tǒng)一配置。平面媒體、廣播電視媒體、新媒體間打破壁壘,左右聯動,協(xié)同作戰(zhàn);第三,要求不同性質媒體間的資源實現統(tǒng)一配置。市場化媒體、主流媒體結成利益共同體和目標共同體,協(xié)同配合,互通有無。
(2)主流媒體主導,市場化媒體跟進的原則
在大型體育賽事國際傳播中,各媒體要實施聯合作戰(zhàn),資源整合,必須明確各媒體的主次分工,這樣才能保證政令暢通,調度有效,否則,媒體間的資源整合很難形成真正的傳播優(yōu)勢。主流媒體歷來承擔著黨、政府、人民喉舌的重任,是黨和政府重要的輿論主陣地。因此,以政府媒體為主導,市場化媒體配合跟進,是針對傳播主體的重要控制原則。
該原則對政府媒體提出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在新聞聚焦功能上發(fā)揮主導作用,對新聞信息的篩選把關堅決貫徹既
定傳播策略,進行議程設置,實現傳播目的;第二,在輿論組織功能上發(fā)揮主導作用,通過發(fā)起、組織社會性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討論,吸引社會廣泛關注,以促進相關事業(yè)的發(fā)展;第三,在輿論引導功能上發(fā)揮主導作用,對重大新聞事件、典型事件旗幟鮮明地表達立場觀點,傳播主流話語,傳遞政府的聲音。
2.傳播內容控制原則
傳播內容是大眾傳媒與社會群體建立社會關系的主要路徑,傳播內容以編碼和符號化的方式再現現實,影響社會群體對環(huán)境的認知。因此,傳播內容控制是實現大型體育賽事傳播日的的手段保證。
(1)及時性原則
大眾傳播的主要社會功能之一是環(huán)境監(jiān)測,通過反映世界最新的變化,為人們提供判斷決策依據。如果沒有時間性作為保障,這種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將會失去意義。
及時性原則一方面要求新聞傳播內容的時問性,即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聞事實公諸于眾,消除受信者的隨機不確定性,解除他們在判斷決策中的困擾;另一方面,及時性原則還要求新聞傳播內容的適宜性,即尋找適當的時機,以適當的方式傳播事實,以獲得最佳的傳播效果,最大程度實現傳播目的。
(2)客觀性原則
新聞傳播的客觀性是實現新聞真實的基本途徑,是保障大眾傳媒權威性、公信力的核心手段,是實現受眾知情權的前提條件。新聞傳播內容做不到客觀,就意味著排斥和蒙蔽,它不僅會損害新聞媒介自身的形象,也會影響城市以及國家形象。
客觀性原則要求新聞傳播內容必須用事實說話,通過精心選擇事實,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潛移默化影響人們的態(tài)度和看法,影響人們對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國家的認知。
(3)以正面報道為主的原則
大眾傳媒在參與構建國家和城市形象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選擇那些能夠展示國家城市文明成果的側面和事實,積極正面地反映國家和城市形象。
當然,以正面報道為主,并不意味著排斥和屏蔽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矛盾。大眾傳媒應該以改進和建設的態(tài)度來面對問題和矛盾,通過反映和報道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法,進而敦促問題的解決,這同樣是正面報道原則的具體體現。大型體育賽事牽涉面廣,系統(tǒng)復雜,時間集中,難免會遭遇各種各樣的突發(fā)性問題,面對這一特點,強調以正面報道為主的原則就顯得尤為必要。
3.效果控制原則
對大型體育賽事傳播效果實施控制,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實現主觀目的,即提升國家城市形象,提升國家城市的國際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大型體育賽事有可能對社會產生的客觀影響,引導向有利于傳播者自身的方向上來。因此,傳播效果控制是實現大型體育賽事傳播目的方向性保證。
(1)社會效益優(yōu)先的原則
大眾傳媒具有公益性,是社會公共事業(yè)的組成部分,代表社會公共利益,同時它也是文化產業(yè)的組成部分,具有企業(yè)性,有自身的經濟利益追求,大眾傳媒也希望通過傳播行為獲得自己的利益。
在大型體育賽事傳播中,如果大眾傳媒與社會公共主體之間出現利益分歧和日標分歧,必須強調以社會效益優(yōu)先為原則。大眾傳媒的傳播行為絕不僅僅是經濟行為,它客觀上會對社會產生影響,傳播主體必須對這種社會效果負責。承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以實現社會和社會中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為行為準則。
1、事件營銷的內涵
事件營銷是指營銷者在真實和不損害公眾利益的前提下,有計劃地策劃、組織、舉行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的活動,通過制造熱點新聞效應的事件吸引媒體和社會公眾的興趣和注意,以達到提高社會知名度、塑造企業(yè)良好形象和最終促進產品或服務銷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企業(yè)的事件營銷傳播具有明顯的商業(yè)營銷宣傳性質。按照其中傳播事件的性質,企業(yè)的事件營銷傳播的運作手法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利用現有的社會熱門事件或話題;二是人為制造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熱門事件或話題?!敖鑴荨?、“造勢”就是社會對這兩大類型運作手法的通俗表達。
2、事件營銷的特征
(1)有高頻率的大眾媒體作傳播支持,有廣泛的消費者受眾面。
(2)利用具有轟動效應的傳播話題,借用或者策劃密切相關的事件,產生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果。
(3)事件作為營銷傳播的核心,貫穿于過程的始終;事件營銷傳播作為一種階段性的營銷策略與傳播手段,傳播周期較長。
(4)投資回報率高,是建立企業(yè)知名度與接觸媒體較為廉價的工具。
二、企業(yè)事件營銷傳播的動因
1、營銷傳播時代的到來。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場營銷管理》一書中提出營銷必須與市場溝通:“現代市場營銷不僅要求公司開發(fā)出優(yōu)秀產品,為其制定有吸引力的價格,并使之易于為目標消費者買到,還必須與現有和潛在的消費者溝通。每個公司都不可避免地承擔起溝通者和促銷者的角色?!逼髽I(yè)導向型、產品導向型的市場已經成了昨日黃花,營銷傳播的時代已經到來?,F代的企業(yè)要學會與消費者溝通,將企業(yè)的各種正面信息及時傳遞到外界?!罢埾M者注意”,已經變成了“請注意消費者”。企業(yè)必須開展各種形式的營銷傳播活動,與消費者進行正面、積極的溝通,才能保持企業(yè)與品牌的生命力。事件營銷傳播則是其中一種營銷傳播新方式。
2、傳播超載的信息時代。現代經濟社會中的人們每天都在商業(yè)信息的海洋中,不斷增長的商業(yè)信息造成信息的傳播量超載到信息爆炸的程度。針對消費者的大量商業(yè)信息超出了人們的負荷限度,產生自然的心理防御。為了在復雜的媒體環(huán)境中脫穎而出,為了有效突破消費者越來越嚴密的心理,企業(yè)急切需要新的、富有成效的營銷傳播方法,需要加強營銷傳播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增加營銷傳播活動給消費者帶來的附加價值,事件營銷傳播由此應運而生。
3、不同于廣告?zhèn)鞑サ葌鹘y(tǒng)營銷傳播方法的獨特優(yōu)勢。國內媒體收費居高,許多企業(yè)好的產品卻無廣告宣傳經費。媒體費用的高漲,使得企業(yè)的廣告經營成本相應提高,廣告?zhèn)鞑サ耐顿Y更為謹慎。媒體的多元化趨勢,傳統(tǒng)傳媒的廣告效益因受新媒體的干擾而不斷下降。導致了眾多企業(yè)紛紛降低廣告?zhèn)鞑ブС鲈跔I銷傳播總支出中的比例,重新評估廣告?zhèn)鞑サ呢暙I,重新分配營銷傳播資源。實施事件營銷傳播帶來的新聞價值,比普通硬性廣告更具可信度和易傳播性。事件營銷傳播利用媒體與社會公眾關注的話題、事件,突出廣告?zhèn)鞑キh(huán)境復雜盼重圍,在營銷傳播成本投入較低的情況下,成為比較有效的一種營銷傳播方式。
三、企業(yè)事件營銷傳播的原理解讀
(一)大眾傳播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
“媒介議程設置功能”理論認為傳播媒介的效果和作用在于引起人們的注意力。大眾傳播只要對一些問題給予重視,集中報道,并調動受眾的注意力,就能間接地影響公眾輿論?!白h程設置功能”理論隱含著媒介觀,即傳播媒介是“環(huán)境再構成作業(yè)”的機構。當今社會,信息已成為公眾生活的主要方面,人們認識、了解客觀世界的基本途徑除了學校、社區(qū),就是大眾媒介。大多數人接收著傳媒相同的信息,傳媒作為重點報道或介紹的東西,也會引起重視,將它作為日常交際談論的話題,通過口頭傳播、人際傳播的擴散途徑,加強社會公眾對傳媒報道重要性的感知與肯定。
(二)大眾傳播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在事件營銷傳播中的應用
(1)傳媒對各種事物有選擇性的報道,將影響著受眾對周圍事物重要性的判斷。傳媒對事物有選擇性的報道,源于大眾傳播媒介在社會公共傳播活動中的把關人角色,不是先天有的,而是社會大眾和那些代表大眾利益的社會主流階層和力量賦予的。所以,媒介提供給社會的議程并不完全是媒介自己設置的,而是替別人或者就是由別人通過媒介設置的。
(2)“借勢”與“造勢”是企業(yè)在開展事件營銷傳播活動中,為了擴大事件的聲勢與影響力,經常使用的兩種運作方法?!敖鑴荨迸c“造勢”都是為了引起媒體和公眾注意,借以營造有利于企業(yè)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增加事件的影響輻射力,最終促成企業(yè)的市場銷售與品牌傳播目標的達成。企業(yè)無論是通過借勢還是造勢的輿論營造方式,在事件營銷傳播運作上憑借傳媒開展的新聞傳播、廣告?zhèn)鞑サ却蟊妭鞑セ顒?。正是大眾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為事件營銷傳播活動營造一個有利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
(三)爭取寶貴的注意力資源
(1)注意力資源對企業(yè)及營銷傳播活動的重大影響。托馬斯·達文波特在《注意力經濟》中為“注意力”下定義道:“注意力是對于某條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當各種信息進入人體的意識范圍,人將關注其定的一條信息,然后決定是否采取行動”?!白⒁饬κ切畔⒓庸さ囊环N內在機制,它的基本作用在于對信息進行選擇,用以調節(jié)行為”?!白⒁饬Α睂τ谄髽I(yè)的含義在于:目標受眾群體關注企業(yè)的某一個事件、某一種行為或傳播信息的持久尺度,是他們維持對企業(yè)和產品的正面態(tài)度、或扭轉負面態(tài)度乃至采取實際購買行動之前所必須經歷的一種心理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爭取注意力資源在事件營銷傳播中的體現。營銷傳播的目標是讓消費者從注意、理解、購買到建立忠誠度的一個過程。1、注意力資源是大眾傳播媒介議程設置的目的,而大眾傳播媒介的議程設置又是取得注意力資源的有效手段與途徑。2、傳播活動是注意力資源消耗最多的領域,而媒體是現代社會人們進行思想和信息傳播活動的主要場所。媒體可以通過注意力的導向作用,將受眾的注意力導向一個特定的對象、企業(yè)和某個特定的事件,從而實現社會注意力和個人注意力的分配與再分配。喚起消費者強烈的共鳴,改變消費者對企業(yè)產品、服務的態(tài)度,促使消費者對企業(yè)有利的購買決策。
(四)營銷傳播資源的整合
1、營銷傳播資源加以整合,才能達成高效傳播。著名學者唐·舒爾茨認為,整合營銷傳播就是一種適合于所有企業(yè)信息傳播及內部溝通的管理體制,而這種傳播與溝通就是盡可能與其潛在的客戶和其他一些公共群體保持一種良好的、積極的關系。企業(yè)要使營銷傳播活動獲得高效率,首先,必須對各種營銷傳播資源加以科學、有規(guī)劃的整合。資源一旦獲得整合,能夠產生更強的一致性,提高企業(yè)把信息送達顧客的能力,更加有效率地完成營銷傳播的任務。其次,“消費者導向型”的市場環(huán)境也迫使企業(yè)必須對營銷傳播資源加以合理整合。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多,市場營銷的功能正由戰(zhàn)略型向策略型轉變。企業(yè)的營銷者只能通過各種營銷傳播資源的整合,來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優(yōu)化。
2、營銷傳播資源的整合在事件營銷傳播中的體現
(1)整合多種媒體渠道:傳統(tǒng)的營銷傳播活動中,營銷傳播者通過對付費與非付費媒體的配比,控制信息的流動。企業(yè)一方面通過電波傳媒進行事件信息的高空傳播,另一方面配合平面、戶外、路演、終端等多種形式的地面推廣活動,整合信息傳播的多種媒體渠道,通過立體交叉的媒體網絡傳播同一個核心事件。
(2)整合多種媒體渠道傳播的信息:我們常說“從一千個角度說一件事情”,使受眾能夠多角度地接收企業(yè)發(fā)出的信息,累積企業(yè)的品牌認知度。企業(yè)要傳播的核心事件,應成為多種媒體渠道傳播的核心內容。企業(yè)在事件營銷傳播活動中的傳播對象有消費者、供應商、經銷商、企業(yè)的內部員工以及企業(yè)的股東等人。即使傳播信息的內容與角度有所不同,企業(yè)也必須確保通過多種媒體渠道的信息在呈現的語調、態(tài)勢都具備一致性。
(3)整合多種營銷傳播工具:企業(yè)想要圓滿完成某項事件營銷傳播活動,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營銷傳播工具譬如廣告、促銷、公關等,事件營銷傳播可以說是一個多種營銷傳播工具協(xié)同合作的傳播平臺。廣告、促銷、公關三者各有優(yōu)勢。要想更好地完成事件營銷活動,必須對三者加以整合。
四、企業(yè)的事件營銷傳播策略
(一)營銷傳播渠道策略:大眾媒介的角色定位。大眾媒介在事件營銷傳播中擔任兩種角色:一是單純的信息傳遞者;二是協(xié)同的事件組織者。大眾媒介資源是否得到優(yōu)化配置、使用,關系到企業(yè)事件營銷傳播是否能由個體策劃傳播順利轉化成公眾傳播,從而關系到最終傳播效果的實現程度。
(1)大眾媒介充當單純的信息傳遞者。“信息傳遞者”,是大眾媒介在企業(yè)事件營銷傳播活動中最基本的角色定位。企業(yè)在事件營銷傳播活動中圍繞的事件如有不錯的新聞報道價值,將引起傳媒的爭相報道,而企業(yè)無需花錢購買傳媒的版面、時段,傳媒在此中充當的正是單純的信息傳遞者,發(fā)揮的正是大眾傳播重要的“議題設置功能”。企業(yè)在開展事件營銷傳播活動時,為增加傳播的輻射力度,利用大眾媒介的傳播資源,配合著事件營銷傳播的進程,進行相應的廣告?zhèn)鞑サ?,履行的是“廣告投放功能”。
(2)大眾媒介充當協(xié)同的事件組織者?!皡f(xié)同的事件組織者”,是大眾媒介超越傳統(tǒng)角色的突破。對于成熟品牌,媒介資源已經成為企業(yè)戰(zhàn)略資源的一部分。品牌欄目將成為企業(yè)開展事件營銷傳播、傳遞品牌文化與內涵的有效平臺,大眾媒介與企業(yè)合作開辦品牌欄目,將企業(yè)所要傳播的核心事件貫穿于節(jié)目制作的始終,借品牌欄目的開播而傳播開來,能夠在目標受眾群體中形成熱點話題,給媒體和企業(yè)帶來寶貴的注意力資源,帶來媒體品牌與企業(yè)品牌的雙贏合作創(chuàng)舉。企業(yè)借品牌欄目的平臺策劃各種話題事件,不僅彰顯了大眾媒介不斷增強的客戶經營意識,還突出媒體在企業(yè)的事件營銷傳播活動中更為主動、更具發(fā)展?jié)摿Φ慕巧ㄎ弧?/p>
(二)營銷傳播方式策略:接觸管理推陳出新。唐·舒爾茨在《新整合營銷》中提出了“接觸管理”一詞,并解釋它:“接觸管理的定義是選擇并決定營銷者在什么時間、地點,或者在什么狀況下與消費者溝通。表明的是‘信息的傳達’和‘信息的內容’分量相等,甚至更為重要?!逼髽I(yè)在事件營銷傳播實施的過程中如果不重視“接觸管理”,不注重與消費者溝通方式,傳播出去的信息可能石沉大海,不知所終。反之,如果企業(yè)重視“接觸管理”,注重營銷傳播方式的創(chuàng)新,傳播的信息可能就會脫穎而出,先發(fā)制人,占據市場先機。
(三)營銷傳播事件選擇策略:切合品牌核心價值。企業(yè)產品的品牌核心價值是選擇何種類型、性質的事件進行營銷傳播的衡量中心。品牌核心價值是品牌資產的主體部分,它讓消費者明確、清晰地識別并記住品牌的利益與個性,是驅動消費者認同、喜歡、愛上一個品牌的主要力量。品牌核心價值是一個企業(yè)開展任何形式的營銷傳播活動的原點,即企業(yè)的一切營銷傳播活動都要圍繞品牌核心價值而展開,必須是對品牌核心價值的體現與演繹,并豐滿和強化品牌核心價值,使企業(yè)建立恒久不衰的競爭優(yōu)勢。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產品同質化程度越來越高,營銷手段也日趨同質化,通過產品差異營造的優(yōu)勢有效期越來越短,品牌核心價值帶動的品牌整體優(yōu)勢隨之越來越可貴。
(四)營銷傳播時機策略。把握時機,將會使事件營銷傳播活動事半功倍。事件營銷傳播活動中的企業(yè)之所以要利用大眾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就是為了營造一個有利于自身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而當代社會輿論的特點既有與過去相同的一些屬性,如集合性、復雜性、變遷性等,也有一些新的時代性、突出性,放大極為迅猛,生存的生命力極為短促。這就要求事件營銷抓住時機,找準事件切入的時間點,以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和事件傳播的巨大影響力。如何選擇事件傳播時機,以配合企業(yè)同期開展的市場活動,關鍵是企業(yè)應該站在產品品牌周期的立場去綜合考慮,并結合產品的特性以及品牌形象加以選擇。
(五)營銷傳播效果策略。企業(yè)事件營銷傳播所要達到的直接效果是引起受眾消費行為的正面轉化,帶來直接的市場反應,體現在事件傳播后的企業(yè)產品市場占有率、份額、產品銷量等銷售數據的正面增長。對一個競爭品牌的擁護者,消費行為的正面轉化表現為試用品牌的產品,試用之后繼續(xù)使用及增加使用量,促使轉換原用品牌,建立對品牌的忠誠度。向旁人推薦本品牌,進一步增強對品牌的使用信心和滿意度,令吸引品牌轉換者試用本產品,增加不經常使用者的購買頻率,掀起購買,加快新產品的市場滲透。企業(yè)事件營銷傳播在帶來直接的市場反應的同時,還帶來間接的品牌提升。間接效果是要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企業(yè)與產品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關注度、美譽度、認可度,最終實現品牌資產累積效應。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人文價值;探索
新媒體藝術作為時代藝術的主流形式,在藝術中有重要的作用。新媒體藝術是在傳統(tǒng)藝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并與傳統(tǒng)藝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傳統(tǒng)藝術是以人文觀念為基礎的,能夠更好的反映出藝術家的思想,新媒體藝術是在傳統(tǒng)藝術的基礎上加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形成的新興技術。要想更好的探索新媒體藝術中的人文價值,就要對傳統(tǒng)藝術進行研究。
一、新媒體藝術概念及重要性
(一)新媒體藝術概念
雖然新媒體藝術并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人們將其理解為先進的技術在藝術作品中的應用,這種藝術是以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來表達先進的藝術觀念的,現在以網絡為主要傳播媒介,主要將計算機和電路傳輸連接在一起的藝術。其不僅包括光盤,還包括網絡藝術、數字錄像藝術及網絡廣播藝術等?,F在的新媒體藝術是以研究為對象的,其利用的是現代化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電腦、網絡廣播為一體的新型傳播手段,作為藝術作品主要創(chuàng)作材料,來表達藝術家個人的獨特觀念,事實上可以將其理解為用多種手段來表現藝術作品的總稱。因此,新媒體藝術與技術的緊密相連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新媒體藝術概念還會有新的內涵,同時也會有新的藝術家作品出現,為新媒體藝術增添新的色彩。
(二)新媒體藝術重要性
藝術是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特別是現在。新媒體藝術不僅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體,同時也將傳統(tǒng)藝術和新時期的藝術聯系在一起。這種藝術在融合傳統(tǒng)藝術精華的基礎上,將先進的技術融入到其中,使其獨特的藝術語言以新的形勢體現出來。新媒體藝術用這種先進的手段展現出來對現在的藝術實踐和程序的過程是比較重要的,是以先進的技術作為新的藝術語言來表現的。新媒體藝術作為當代的藝術的載體,能準確的反映出現代藝術的特點信息密集、時空縮略、群體作用增強等。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新媒體藝術也在不斷的發(fā)展中,其不再是一種藝術,也漸漸成為人與信息之間的橋梁,成為當代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人們要想更好的掌握新媒體藝術并賦予其新的內涵,還需要將其與世界聯系在一起。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新媒體的藝術手段將會越來越發(fā)達,與人們日常生活也將會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未來的新媒體藝術中,文化將會成為人們交流的重點。同時新媒體藝術所擔負的使命也將會越來越重,不僅擔負著連接現實世界的使命,還擔負著與數字世界接軌的使命。只有將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體藝術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新的形勢下,可以使人們對新媒體藝術更加感興趣,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反復琢磨,以自己獨特的見解去選擇、詮釋它。新媒體藝術正以一種新的態(tài)勢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與思想,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僅使藝術和其他領域進行有效的交流,還促進了藝術向大眾化方向發(fā)展。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媒體藝術將會滲透到更廣泛的領域,不僅對藝術領域有所影響,對其他領域也將會有所影響。
二、人文價值與新媒體藝術的聯系
(一)內涵上的交叉與學科體系的相對獨立
當今世界是一個多樣化的世界,可以將不同的載體融合在一起,科學與技術在我們生活中是比較重要的,當這兩種理念共同作用于我生活的同時,科學與藝術的界限變得有些模糊。但是人文觀念和技術觀念在這一時代卻顯得相對融洽些,但是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人文觀念和技術觀念之間的界限也會變得越來越不確定,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其不確定性的問題,要明確藝術與科學的概念,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只有明確的區(qū)分二者概念,并時時關注科技的新趨勢,不斷的掌握先進的技術,才能在扎實的人文基本功前提下創(chuàng)作出更新、更優(yōu)秀的作品來。
(二)二者互為交融和相互促進發(fā)展
這主要體現在藝術作品只有融入人的觀念及獨特的思維方式,才能稱為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作,僅靠技術對其進行完善是比較空洞的、缺乏靈魂的作品。新媒體藝術的是藝術家在確定自己風格之后,以傳統(tǒng)藝術手段將其表現出來,再用技術對其進行加工制作,才形成藝術創(chuàng)作。如當代的舞蹈藝術就是通過舞蹈演員用最傳統(tǒng)的表演方式進行表演,再通過電視鏡頭將其保存起來,在滿足現實大眾影響的同時,也能對后世有所啟發(fā)。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書畫、壁畫為基礎的傳統(tǒng)藝術,在傳統(tǒng)藝術的基礎上加上了現代化技術,使舞蹈藝術更具直觀性、真實性。舞蹈的編排是藝術家個性、思維的產物,其所強調的是創(chuàng)作的人文觀念性。而電視媒體將舞蹈藝術以新的形式展現出來,可以使舞蹈藝術更加生動活潑,因此,傳統(tǒng)藝術和新媒體藝術是相輔相成的,是人文觀念和技術的統(tǒng)一。如果藝術家只就傳統(tǒng)藝術進行創(chuàng)作,而不采用先進的技術對其進行加工修飾,那么這種藝術只能稱得上是藝術。如果只是一味的追逐于技術,沒有藝術家獨特的思維活動,那么藝術只能作為一種表現手段而缺少人文性。在新媒體創(chuàng)作中,人文觀念和技術性觀念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同時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只有將傳統(tǒng)的藝術和新技術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體藝術更好的發(fā)展。
三、新媒體藝術中的人文價值
(一)人文價值在新媒體藝術中的體現
真正的藝術是思維和技術結合,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蘊含著人獨特的思維,才是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作,而僅以技術的形式完成的藝術創(chuàng)作,不是真正的藝術。只有將藝術和思維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詮釋新媒體藝術。如2010第16屆廣州亞運會中就使用了新媒體藝術,廣州亞運會相關狀況通過記者實地采訪,通過網絡技術對信息進行處理,最后以網絡的形式傳播給大眾,真正的實現一人一媒體。以互聯網的方式播報新聞和信息傳播,不僅信息源廣、姿態(tài)多樣,還能迅速、及時的向全球傳播。此外,這種信息傳播途徑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的進行修改。這種新媒體藝術不僅使人們更好的了解亞運會賽事相關情況,還能提高媒體傳播效率,同時也能將藝術創(chuàng)作和技術結合在一起,詮釋出新媒體藝術的價值。
(二)新媒體藝術中審美人文價值
隨著新媒體技術不斷發(fā)展,我國已經進入了大眾文化傳媒時代,在新時期經濟全球化將文化資源跨地區(qū)配置和文化作品跨領域的營銷態(tài)勢,是人們開始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審美觀。人們常將市場和消費機制也漸漸的融入到審美和藝術領域。在新時期內,對文學藝術作品的評價不僅僅是少數的專家和學者的責任,廣大的群眾有了參與評價的權利,如通過新媒體藝術傳播的電視劇、電影,其收視率的高低是需要人民大眾參與并進行客觀的評價,才可以實現的。但是在評價的過程必須要適度,只有對文化有清醒的認識,并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才能使真正的美學得以實現。以道家學術為例,道家所追求的是一種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能夠超越現實的美。道家認為現世的美是有限的,無所謂美丑。只有追求不以自己意志為轉移的真實的美,才是永恒的美。從中又可以看出道家的審美觀是以樸素、不加修飾為審美的價值原則的。常生活審美大眾化的今天,審美的視野不應該再集中于事物表面上,而應該向更深層次遞進。
三、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藝術也在不斷的發(fā)展中,新媒體藝術正以嶄新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新媒體藝術不僅推動了藝術領域的發(fā)展,還促進了其與不同領域的合作,現在的新媒體藝術已經潛移默化的滲透于生產生活多個領域。要想使新媒體藝術發(fā)揮更好的作用,還要對新媒體藝術中的人文價值進行研究,以便為新媒體藝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湯宇時.傳統(tǒng)媒體如何應對新媒體時代的轉型[J].中國傳媒科技. 2010.(08).
[2] 李宏梅.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媒體產業(yè)[J].國際學術動態(tài).2009.(01).
[3] 汪海波.中國新媒體藝術發(fā)展現狀[J].藝海.2010.(09).
(一)現狀
安全教育要從小開始。因為學生們的心智尚未成熟,因此需要對其加強消防安全教育。然而據調查顯示,在中小學生中,近五成的學生不知道當家用電器著火的時候第一步是要切斷電源。百分之十的中小學生不知道火警電話。學校在中小學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中起主導作用,很多安全教育活動都是在學校中開展。而一些學校對這項活動并不熱衷,它們雖然有開展活動,但內容不具體,往往是在一段演講之后結束,而沒有具體的逃生演習等關鍵內容。一些學校并不是為了真正使得學校提高消防安全意識,而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潦草完事。在事業(yè)單位中,缺乏消防安全的社會人士大有人在。據抽樣調查顯示,百分之十六的人員熟悉消防法律知識以及規(guī)范,百分之七的人員參加過系統(tǒng)的學習以及消防安全的培訓。近一半的人員認為消防安全知識非常重要,企業(yè)需要對所有的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訓。然而實際情況時很多單位忽視了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企業(yè)管理人員自身也不具備消防安全意識,因此造成了企業(yè)安全隱患。
(二)重要性
1.能夠提高公眾消防安全意識。
由于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普遍的淡薄,因此加強對于公眾的消防安全教育是有必要的。通過對于各地災害的報道讓公眾認識到災害的慘痛的代價,使其能夠真正的了解消防安全意識的重要性,從而自愿的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提高消防安全意識。
2.讓公眾掌握處理方法。
當發(fā)生火災的時候,個人是否掌握消防安全能力決定了其逃生的可能性大小。因此消防安全教育能夠讓公眾知道在火災等事故面前如何的去處理。這些知識包括很多方面,即疏散、找安全出道、逃生、報火警以及撲滅火災等知識技能。公眾在進行消防安全教育之后能夠很好的掌握其方法,在逃生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冷靜的面對,判斷出口位置,而不是思維混亂、盲目跟從他人,選擇跳樓等極端方式,失去逃生的機會。
3.教育日常知識
很多家庭發(fā)生火災大都都是操作不當造成的。特別是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常常會忽視一些安全隱患。例如在室內吸煙、點蠟燭、燒煤炭等應注意事項,例如安全拔電插頭、禁止小孩玩火、燃放爆竹等。這些知識都是顯而易懂的,但是由于涉及點較多,因此公眾在生活中容易忽視這些問題。通過消防安全教育使公眾掌握這些消防安全知識點,并且能夠運用到生活中去,可以避免因為個人行為造成的火災事故。
(三)方法
1.樹立公民安全意識
消防安全教育前提是樹立公民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識。應該鼓勵公眾的正確行為以及安全的習慣。公眾也需要引導教育,因此在加強公眾消防安全教育過程中,應該對其正確行為進行肯定。一旦發(fā)現有不良的安全意識以及錯誤的態(tài)度、行為則需要立馬進行批評。這樣做得目的在于能夠對其行為進行糾正,重新樹立其正確的安全意識。對于事業(yè)單位,應該每年定期的開展消防安全演習,演習的內容可以包括模擬企業(yè)火災場景、火災之后逃生、現場滅火等。在演習過程中,企業(yè)人員可以提高消防安全素質,樹立正確的消防安全觀念。
2.加強媒體宣傳作用
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媒體的支持,事實上全國的新聞媒體也對消防安全工作給與了高度的重視,并且也積極的向社會大眾宣傳消防部門的工作方針,讓群眾能夠切身的感受到提高消防安全意識的重要性。但是媒體在對火災等事故新聞的報道上存著著不足之處。某些媒體在報道火災新聞時候,經常習慣性的強調是某個人的差錯導致了慘劇的發(fā)生,這樣的報道能夠一定程度上對大眾起到警示作用,但是由于報道內容過于負面,因此偏離了宣傳消防安全的方向。媒體在對火災的報道中不能太過強調火災造成的后果損失、而是應該進行正面的報道,向社會傳遞正能量,要讓社會大眾認識到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3.學校開展消防安全教育
在外國中小學,防火教育已經成了課程中的一部分,他們在每一周至少花一堂課的時間學習消防安全知識。我國在這方面欠缺了很多。因此教育部門應該借鑒其長處,將消防安全教育帶入到學校學習中去,設為學生的必修課程。這樣可以向青少年普及消防安全知識,降低了學?;馂陌l(fā)生的可能性。
二、結束語
【關鍵詞】環(huán)保觀念;大學生;大眾傳媒;影響
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5-154-01
為了了解大眾傳媒對大學生環(huán)保觀念的影響,渭南師范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的調查小組對此做了調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在校大學生隨即發(fā)放5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86份,文章對調查結果進行淺析。
一、我國環(huán)境現狀
我國的環(huán)境法已頒布有20年之久,人們逐漸認識到環(huán)境的重要性。惡劣的環(huán)境不僅會對我國農業(yè),工業(yè)造成威脅,人們的正常生活也無法得到保障。
解決環(huán)境問題刻不容緩。而提高全體公民的素質,特別是喚醒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作為社會一份子的大學生是帶領社會潮流與意識的先鋒者,在不久的將來會參與社會各項生產與實踐中,更應該擔當起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
二、大眾傳媒的影響
大眾傳媒是大眾傳播媒介的簡稱,是傳遞新聞信息的載體,包括電視、報紙、雜志、網絡、廣播等等。當今時代,大眾傳媒已深入到各家各戶,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對社會生活產生著影響,同時,對不同的年齡層面產生不同程度的制約與影響。特別是大學生,傳媒是他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而通過傳媒傳遞環(huán)保方面的思想,定能使大學生具備環(huán)保意識。
(一)不同媒體環(huán)保宣傳力度
不同的媒體形式,對受眾者影響的力度是不同的。調查結果顯示,網絡與電視是大學生接受環(huán)保宣傳作用最大的媒介,即使電視機與電腦并沒有落實到各個寢室,而獲取信息最便捷的網絡與電視依然成為大學生們的主流。另一方面,人手一臺的收音機卻成為了大學生獲取信息最少,宣傳力度最小的方式。
如今的互聯網正在以它不可取代的優(yōu)勢占據著大學生的生活,網絡的影響已經今非昔比,海量的信息,便捷的交流。對大學生的影響有著絕對話語權的網絡也在逐漸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以及生活方式。利用好對大學生們影響大的媒介,加強環(huán)保宣傳的力度,會使得環(huán)保觀念深入人心。
(二)大眾媒體對大學生環(huán)保觀念的具體影響及作用
大眾媒體與家庭、學校同時對大學生的社會化過程產生作用,它為這個過程提供了一個文化環(huán)境,它所傳播的觀念對大學生有著直接的或間接的影響。而在此次調查過程中對于“您認為大眾傳媒在環(huán)保宣傳上的宣傳成效如何”,有29.84% 的大學生表示“ 宣傳到位,且起到較好的效力,一些公益廣告令人印象深刻”,57.82%的大學生認為“宣傳效果一般,作用不明顯”,9.05%的大學生選擇了“媒體的宣傳沒有什么作用”。此外,在“大眾傳媒對您的環(huán)保觀念是否有影響”一題中,有35.8% 的大學生選擇了“有很大影響,有益于形成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有56.39% 的大學生認為“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 ”,有5.35%的大學生認為“ 沒什么影響”。
從這兩道題中可以看出,超過一半的大學生被調查者認為大眾傳媒宣傳環(huán)保意識的作用與效果都一般。由此可見,在通過大眾傳媒對大學生的環(huán)保思想產生影響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一般而言,人們更易于接受宣傳正面的公益廣告和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而且具有的公眾影響力更能廣泛的被大學生接受,從而最大程度的達到宣傳效果。然而也不能完全忽略負面的報道,適當的負面報道能夠激起熱血大學生的正義精神。所以,大眾傳媒應該利用它的多樣性充分宣傳環(huán)保意識的作用。
(三)目前媒體宣傳環(huán)保意識的評價
媒體以其廣泛性對大學生普遍的發(fā)生作用,然而在其宣傳環(huán)保方面,也是有待改進的,在被問及“您所看過的大眾傳媒中環(huán)保公益廣告,您認為怎么樣”這一問題中,45.88%的大學生認為“設計一般,中規(guī)中矩”,有37.86%的被調查者認為“設計很有創(chuàng)意,有新意,內容有深度,令人耳目一新”, 仍然有13.37%的調查對象認為環(huán)保廣告“乏味枯燥,太死板,一味說教”。
調查中了解到,一些很有創(chuàng)意的宣傳方式仍然讓人們記憶猶新。例如“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類的眼淚”、“來時給你一陣芳香,走時還我一身潔凈”、“依依青草,踏之何忍”。還有公益廣告“女孩幫助跑步的男生把沒有投進的易拉罐放進垃圾箱”等等。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的點子總能在人們腦海留下印象,從而影響人們的環(huán)保觀念。我們還需加強在媒體宣傳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結論
綜上所述,大眾傳媒在對大學生的環(huán)保觀念的影響卓有成效,但仍需提升影響力的廣度和深度。在今后的宣傳中,大眾傳媒可依據我國當前最嚴重的問題加以強調,以此引起大學生的重視。此外,傳媒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環(huán)保觀念傳播的效果,只有確保樹立了具有公信力的媒介形象,才能得到大學生的信任與接受。
大眾傳媒的形式多種多樣,充分發(fā)揮多種形式的環(huán)保宣傳,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大學生的環(huán)保觀念,從而對我國環(huán)保事業(yè)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燕.對高校學生傳媒素養(yǎng)現狀的調查研究[J].新華文摘,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