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范文

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

第1篇: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大學;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課程因素

當前我國大學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知識系統(tǒng)、行為系統(tǒng)、價值系統(tǒng)的內化不足上。而之所以如此,又與當前我國大學課程設置不無關系。由此,本文主要想就當前我國大學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做一簡要分析,并就如何改進當前我國大學課程設置,加強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這一問題提出部分不成熟的看法。緣于人們對課程的認識不一、所指不同,特對課程這一范疇做出如下三點限定,以免引生歧義:其一,本文的“課程”主要指“在學校情境中、以靜態(tài)方式存在的、除去具體課堂師生教學活動之外的學科、經驗、活動方案等”,它包括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兩類,前者主要指“作為教師與學生教學活動之基本依據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及教材等”,后者則主要指“物化形態(tài)上的校園建筑、活動場所和觀念形態(tài)上的校園氛圍、人際關系兩類等”。上述界定是對國內廖哲勛、施良方、吳康寧、董澤芳四位教授關于課程界定的綜合,分別參見:廖哲勛.課程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159;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和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272-273;吳康寧.課程社會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14;董澤芳.教育社會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258。其二,課程是學校教育中師生“教”、“學”及二者交互活動的基本依據,在教育業(yè)已制度化的今天,課程的教學至少已與教師的教并駕齊驅。其三,課程乃文化之文化,是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根本特性在于其文化傳承的工具性,它“充當著文化傳承的工具角色,并且課程文化的主體地位正是由它作為傳承文化的工具而獲得的”[1]。在簡要表明筆者對課程及其包含內容理解之后,下面就按上述維度來對當前我國大學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作別類分析。

概而言之,當前我國大學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主要有二:

1-顯性課程體現傳統(tǒng)文化的科目比例、課時少

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大學課程的結構通常以專業(yè)為單位,由公共課、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四部分構成,之后進行了改革,開始在大學低年級開設通識教育課程[2]。高等院校的文化傳承與通識課程休戚相關,盡管限于資料收集能力,筆者沒有查閱到國家關于大學課程設置具體統(tǒng)一的課程計劃(或許由于各高校性質、類別、程度不同,國家確實也沒有就此做出明確規(guī)定或限制),但綜觀我國大學通識課程的設置,主要特點有二:從結構上看,主要由公共必修課和素質教育類選修課兩部分構成;從內容上看,主要以公共必修課為主。從國內已有學者對大學通識課程問題的研究來看,當前我國高校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情況似乎比中小學更為欠缺。一是公共必修課多,素質教育選修課少。在公共必修課中,我國主要以政治、外語、體育、計算機、軍事理論為基本組成部分,其中尤以兩課和外語為最。有研究表明,“北大、武大、廈大、南大、陜師、上交、汕大等八所高校的素質選修課程占通識課程的比例不足30%,并且其兩課和外語占公共課的平均比例高達66%左右”[3],素質教育課程不僅比例小,而且大多還是選修課。二是公共課內容龐雜,真正涉及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與課時少。那些與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素質教育課程,除在形式上是“選修”之外,其內容也相當龐雜,幾乎囊括了所有自然、人文、社會、藝術、基本技能等領域,并且各校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關涉?zhèn)鹘y(tǒng)文化內容的僅為其中很少一部分。以北京師范大學2005~2006年度下學期的課表為例:該年度本科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計31門,周總課時數為138節(jié)次,關于人文社科的有7門,而7門人文社科中真正關于中國文化的只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1門,且課時只有4節(jié)次,所占科目和課時比例分別為3%和2%;本科選修科目共計95門,周總課時數為476節(jié)次,其中關于中國文化的有14門,周總課時為28節(jié)次,所占科目和課時比例分別為14-7%和5%;研究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計15門,其中關于中國語言文化的為0;研究生選修科目有35門,除長拳、太極拳、乒乓球等體育類項目外,關于中國文化的幾乎沒有[4]。三是國、外語比例嚴重失衡,外語具有超值化傾向。許多高校都十分強調外語的必修性并將其作為公共必修課予以明確安排,而對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大學語文等諸如國語的課程不夠重視或語焉不詳。不僅如此,外語科還在課時上呈上升、在考核上呈從嚴趨勢。這一點,只要隨意查閱一下當下各大學實施的課表及對大學英語四、六級通過率的強調便可一覽無遺。

2-隱性課程體現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因素、內容少

隱性課程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現在物化形態(tài)和觀念形態(tài)兩方面,由于觀念形態(tài)的隱性課程主要與學校中的師生、生生人際交往活動及學校各項制度相關,筆者曾在其它場所已做論述[5],因而,此處主要就物化形態(tài)上隱性課程的傳統(tǒng)文化缺失情況作一闡述。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一是校園建筑日益物質化,缺乏傳統(tǒng)學校氣質。大學作為傳遞知識、陶冶性情,鍛造人格的場所,應該具有一種特殊的學校氣質,校園建筑應以一定的辦學理念和人文精神作支撐,要與歷史對話,正如芬蘭建筑師奧爾托所言,“縱然只殘存一座煙囪也應圍繞這個遺跡來重新建設”[6]。但近年來,在市場化的影響下,許多學校不管國家和自身是否具有經濟承受能力,也不問教學與科研的實際需要,把商業(yè)性建筑的處理手法照抄照搬到學校建筑中來,日益物質化,遍地透著官僚氣息和銅臭味,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二是校園環(huán)境日趨商業(yè)化,缺乏傳統(tǒng)文化氛圍。如果說大學的獨特氣質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質性,那么學校的內涵則體現在其文化上。但現在我們的校園受西方的影響很大,不僅對已有古老建筑的愛惜不夠,隨意拆毀,而且新建校園又不注意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風格,卻僅為追求時尚而耗財費力。“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為這是一種明顯地代表著文化衰落、乃至滅亡的現象”[7],因此我們的大學應該注重文化性的生成。三是活動場所日漸機械化,缺乏傳統(tǒng)人文關懷。如今的學校在活動場所方面愈發(fā)表現出機械化特征,缺乏傳統(tǒng)的人文關懷。教學場所由于其活動主體更多的是師生或生生之間的“人”,因而,其“機械化”程度還不算明顯,但后兩者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運動場所,如今的大部分學校都在一系列達標評估中,不斷地圈地,購買設備,受西方的影響,各式各樣的鍛煉器械被源源不斷地充實到大學的各個運動場所,那些所謂的個性化鍛煉設備似乎都是為個體運動所準備的,即一個人面對器材并操作器材,繼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然而,這種場除了聽到鍛煉者對機器設備“做功”時所發(fā)出的刺耳響聲、使肌肉組織變得不一般外,似乎對人的心境陶冶并無多少良效。同時,生活場所諸如食堂、宿舍等也都是為個性化設計的,不斷地強調個體的空間,而相對忽視學生之間的交往,加上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的限制,使得在校學生的生活毫無生機可言。

那么,如何通過課程來加強大學教育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筆者以為措施有二:

1-改進課程設置,細心呵護顯性課程中之傳統(tǒng)文化內容

首先,在課程目標上,應充分挖掘并體現傳統(tǒng)文化因子。從縱向上,應將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具體要求逐級內化到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當中。課程目標的陳述不能過于寬泛籠統(tǒng),教學目標的陳述則應越細越好。具體情形我們可以參照美國課程學專家伊勞特(M.R.Eraut)提出的課程目標密度公式。伊氏曾就課程目標密度提出過一個公式,即課程目標的密度的指數=所列舉目標的數目/列舉出來的目標所涵蓋的課時,并認為,一般目標應以不到1/50為好;課程目標應以1/5為適中;教學目標則應在1/2到1/6不等。參見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和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97。:課程目標的密度的指數=所列舉目標的數目/列舉出來的目標所涵蓋的課時[8](P97)。特別要注意非人文社會學科傳統(tǒng)文化因子的挖掘與利用,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黃金分割點時,可以結合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在講解宇宙萬物現象的物理現象時,也可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天人合一”。當然,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有待我們的學科教學法專家進一步深入研究。從橫向上,應將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具體要求分別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的方式納入到各學科文化傳承之內,將課程目標一分為三地綜合表述之。如國史一科,不僅要明確要求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掌握識記的基本史實,還要培養(yǎng)其對中國歷史的感情以及由此產生的對中國文明的認同。國文一科,不僅要規(guī)定在單位時間內古典詩詞美文閱讀、背誦的數量,還要使學生由此認識到中華文明的精深博大,從而培養(yǎng)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自然科學,除基本的科學知識之外,也應使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等有所了解。

其次,在課程結構和類型上,應調整并增加傳統(tǒng)文化的學科和課時比例。在課程結構上,應改變當前我國大學人文社會學科比例偏低的狀況,在平衡自然、人文、社會三類學科科目比例的前提下,確保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在通識課程中對半開的比例,將漢語類(如大學語文、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和國史類(如國史大綱、國學概論等)科目作為必修課予以開設,并賦予傳統(tǒng)文化科目一定的課時量。在課程類型上,從總體上遵循以學科、授受、顯性、必修課程為主,以活動、探究、隱性、選修課程為輔的原則,在具體操作上應以選修、活動尤其是探究課程為主,因為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對傳統(tǒng)文化的某一領域已表現出某種傾向性,并能就傳統(tǒng)文化中某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做出自己的評價與判斷。

再次,在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上,應拓充并加深傳統(tǒng)文化知識素材。在課程內容上,不僅要將那些最能體現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知識、道德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取向選入教材,從古代的蒙學教材、儒學的“四書”、“五經”以及先秦諸子的文本中選取出一些經典之作,將其納入國語教材;還要注意內容的社會貼近性,使所選內容與當前國人的日常生活實踐息息相關,如思想政治科應選取那些能夠部分抑制當前過分功利化、個人化的傳統(tǒng)倫理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取向;國史科要選取那些與當今政治、經濟、社會領域重大問題密切相關的史實,等等;更要注意所選內容的可讀性,使篇幅和內容短小精悍。在教材編寫上,應根據不同學科特點采用不同的編制形式,除在總體上堅持傳統(tǒng)文化學科教材的編制以“縱向組織與橫向組織、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直線式與螺旋式”[8](P106)三種形式相結合為原則外,還要在具體操作上有所區(qū)別,如國文語一科,應采用螺旋式、心理順序編制原則;中國歷史一科,應采用直線式、以歷史發(fā)展本身的邏輯順序來組織其內容,特別是在中學開設過的中國歷史,大學階段不能簡單重復,而應予以實質性的拓展;思想政治一科,應采用心理順序,依據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征,按自身、家庭、他人、國家、社會逐次拓展的方式來進行編制。對此,傳統(tǒng)文化中關于“修齊治平”的倫理規(guī)范漸次養(yǎng)成模式應該優(yōu)于自小學到大學均為清一色的馬克思基本原理內容螺旋擴展模式。

2-完善校園文化環(huán)境,養(yǎng)護隱性課程中之傳統(tǒng)文化氛圍

首先,要整體改造學校布局,適度遏制當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學?;苯ㄖ\動。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而言,不僅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條例,就各級各類學校的建筑規(guī)模、投資預算及相關標準做出明文規(guī)定,對各超標學校建筑應給予相應處理,使其明了物質條件的優(yōu)越給傳統(tǒng)文化傳承帶來的負面效果,還要反思正在或業(yè)已進行的各項“學校評估達標”活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其制定的“達標”細則是否符合現有國家和各地經濟發(fā)展實情。就各學校而言,不僅要合理布局,充分體現學校的傳統(tǒng)人文氣息,自覺抵制校園建筑商業(yè)化傾向,還要積極采取多種措施,營造靜態(tài)的校園環(huán)境來賦予學校以傳統(tǒng)人文氣息,如在學校適時之處建立一些樓臺亭閣、花草樹木、雕塑圣像等以精雕細刻具有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學校“藝術景點”,在圖書館、閱讀欄、各樓廊墻壁等地盡可能鑲嵌上中國傳統(tǒng)格言警句和書法、繪畫等作品,以最大限度地凸顯具有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學校“人文景觀”,等等。

其次,要全面開展各項活動,克服當前學校只關注學生“認知模式”的文化傳承格局。不僅要在校內組織開展多種文化傳承活動,如利用國旗下的講話、板報、廣播站、班級團隊,結合各種紀念日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組織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圍繞傳統(tǒng)文化開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書畫展覽、各類征文競賽等活動,引導學生自己選編并背誦一些傳統(tǒng)名言警句,以警示自己、教育他人等;還要開發(fā)地方和校本課程,挖掘周邊自然資源、社會資源、人文資源,組織學生參觀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景點,從愉悅中自然浸潤并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形成對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其間最為重要的要對上述活動的具體實施制定出評估方案,切實督促各校開展上述隱性課程文化傳承活動。

再次,要著力傳承優(yōu)良校風,精心打造學校師生的傳統(tǒng)精神人格。在內容上,可以傳統(tǒng)文化中的仁、義、禮、孝、忠、信、恕、勤、儉、毅為準繩,來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與交往活動;在形式上,則可采取“三段螺旋式”的人格養(yǎng)成模式,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格養(yǎng)成,第一階段可以《大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基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名社會公民的基本品質,主要解決做“人”的問題;第二階段可以傳統(tǒng)倫理道德為基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解決如何做一個“中國人”的問題;第三階段可以時代要求的“學會生存、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及與他人一起生活”[10](P76-85)和“培養(yǎng)科學的人道主義、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培養(yǎng)社會義務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完人”[10](P183-192)為基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兼具傳統(tǒng)人格精神和新時代品質的現代復合型人格,主要解決如何做一個“現代中國人”的問題。在方法上,則應注重教職員工的榜樣示范。教職員工特別是授課教師不僅自身要以傳統(tǒng)文化精神來行為處事,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做出表率。還要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切實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對那些有悖傳統(tǒng)美德或文化精神的人與事進行

有效監(jiān)督,在校園內弘揚倡導傳統(tǒng)人格精神。

[參考文獻]

[1]范兆雄.課程文化發(fā)展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45.

[2]王偉廉.中國高校課程體系改造的歷史、現狀及展望[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1997,(4):58.

[3]陳曉紅.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D].廈門大學博士畢業(yè)學位論文,2006:229-231.

[4]北京師范大學教學服務中心.2005-2006年第2期課程表[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教務處,2005.

[5]容中逵.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關于中國傳統(tǒng)“師道”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2007,(1):88-97.

[6]轉引自張衛(wèi)宇.淺論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及校園建筑文化[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4):82.

[7]閻利雅.學校文化的環(huán)境:空間文化建設[J].教育科學研究,2005,(8):28-30.

[8]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第2篇: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白馬藏族;傳統(tǒng)服飾;傳承;變異

中圖分類號:C958.1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81(2013)03-0160-04

白馬藏族是生活在甘、川兩省交界處的少數族群,俗稱白馬人,總數過萬。在特定的條件下,白馬人創(chuàng)造出富有特色的服飾文化,并代代相傳,留存至今。然而,在傳統(tǒng)服飾的傳承過程中,由于白馬人所處的環(huán)境產生變化,其服飾隨之發(fā)生了一定的變異。本文通過對文縣白馬藏族傳統(tǒng)服飾穿戴情況的實地考察,結合文獻資料,探討白馬傳統(tǒng)服飾及功能的傳承與變異現象,并分析產生的原因及特點。

一、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現狀

(一)在節(jié)慶活動中傳承的傳統(tǒng)服飾

目前文縣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穿戴人數最多、種類最齊全的場合集中在春節(jié)期間的各項歡慶活動中。根據穿著者身份的不同,白馬藏族服飾主要分為普通大眾服飾和宗教儀式服飾。

普通大眾服飾中男裝較為簡單,以“沙尕帽”為主要標志。該帽為插有白色雞翎的圓頂荷葉邊白色小氈帽。相比之下女性服裝較為復雜。老年婦女大都頭包黑色布帕,身穿青黑色長衫,腳穿繡花布鞋,并佩戴手工繡制的荷包。青年女性節(jié)慶時多穿五彩百褶衣。這種衣服顏色艷麗,上下連體,下端百褶,領口、袖口及背部有花邊或者繡花圖案裝飾,是白馬人較有特色的服裝。年輕女性們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穿戴黑、紅底花邊馬甲,頭戴沙尕帽或者魚骨牌。中年女性服飾則介于老人和年輕人之間。

宗教儀式服飾主要指白馬人春節(jié)期間跳面具舞時的穿戴,以“池哥晝”和“麻晝”服飾為代表。這些裝扮一部分與圍觀群眾所穿戴的傳統(tǒng)服飾類似。甚至保留了大眾服飾在傳承中逐漸衰亡的某些服飾元素。同時,還有一些與大眾服飾完全不同的衣服樣式。

“池哥晝”隊伍一般由四位池哥、兩位池母和2—5個知瑪組成。池哥代表男性形象,頭戴插有錦雞尾翎與彩色折紙的面具,身穿白色羊皮襖,腰系毛織腰帶,其間掛有一串銅鈴,身后戴山羊皮卷尾,腳上穿牛皮作底、繡著米字花紋的番鞋,扎繡花綁腿。左手持劍,右手拿牦牛尾,威風凜凜;池母頭戴插五彩紙花的面具,身穿花邊衣,腳穿牛皮與麻布制作而成的番鞋。知瑪的性別有男有女(表演者皆為男性),是“池哥晝”中逗樂的丑角,其裝扮以丑化為目的,男女皆不戴面具,臉抹鍋底灰。通常男者頭戴舊草帽,身穿麻布長衫(有些地方知瑪身披舊床單、舊毛毯),手持破扇與拐杖,腳著舊草鞋。而女性知瑪則頭戴青黑色帕子,其上用蘿卜皮做成仿魚骨牌,手拿犏牛尾,腳穿破涼鞋。

現在薛堡寨人每年正月十五還有跳“麻晝”的習俗。“麻晝”也稱“十二相”,表演時由兩個池哥在前領路,兩個小鬼緊跟其后,最后面是六個生肖面具。薛堡寨“麻晝”中的池哥的服飾與“池哥晝”中池哥的服飾基本相同:小鬼頭戴面具,面具相貌與池哥類似,面部表情猙獰。跳舞時小鬼身穿白襯衣,外套黑色花邊馬甲,腰系紅色毛織腰帶,腰間系帶穗長條狀荷包,腿上綁“白纏子”(即纏在腳踝到膝蓋的白色綁腿)。頭戴豬、雞、龍、虎、牛、獅面具的生肖所穿服裝頗似戲曲服裝,上衣為紅、綠、藍、黑等色的繡花錦緞,下裙為紅、黃、藍、綠、粉、紫等色的一色裙子,左右手中各拿一條紅綠黃三色布條疊加而成的彩帶。

在傳承中,知瑪和小鬼的衣著還保留有一些大眾服飾中幾乎消亡的元素。為了丑化知瑪,白馬人總會給他們穿著一些“過時”的服裝。例如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女性都不戴頭帕了,其傳承正日趨弱化,而女性小知瑪頭戴布帕無疑是對這一傳統(tǒng)習慣傳承方式的補充。再如以前白馬男子日常服飾之一的麻布長衫,現在即使是在節(jié)慶期間,也很少有人穿戴。而某些村寨的男性知瑪卻穿著麻布長衫走家串戶。雖然穿在知瑪身上的麻布長衫略顯破舊,但從服飾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卻彌足珍貴。此外,白馬人以前穿番鞋,并在小腿上裹棉、麻或毛纏綁腿,現在即使在春節(jié)期間人們也多穿球鞋、膠鞋與皮鞋。而番鞋、綁腿卻被“麻晝”中的小鬼傳承下來了。

(二)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的變異現象

服飾在傳承過程中,總會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人們自身觀念的轉變等原因而發(fā)生變異。早在清代,白馬人的服飾就曾發(fā)生過變異。成書于乾隆年間的《皇清職貢圖》曾記載文縣番民“近亦多有效民間服飾者”,而光緒版《文縣志》也說白馬人“富者衣服與漢同”。寥寥數字,卻透漏出白馬人服飾變異的諸多信息:至少在《皇清職貢圖》成稿的乾隆二十八年,白馬人服飾就開始受到漢族服飾的影響,產生變異。但是這種變異只存在于白馬人中為數不多的“富者”群體當中,規(guī)模較小,屬于“萌芽”狀態(tài)。大部分白馬人服飾則依然保持傳統(tǒng),即男性頭戴沙尕帽,佩戴短刀與弓矢。女性穿鑲邊大領褐衫,系八寸寬腰帶,結辮并佩戴“珊瑚瑪瑙”等頭飾以及“重兩許”的大銀耳環(huán)。

當代社會,白馬人服飾發(fā)生了劇變,日常生活中白馬人多選擇穿戴現代服飾。而其傳統(tǒng)服飾的傳承則是通過在節(jié)日慶典中穿戴完成的。而在傳承過程中,傳統(tǒng)服飾仍舊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變異。

目前,每逢重大場合,很多白馬男子,要么直接穿西裝或便服,要么選擇穿戴簡單的藏裝。這種藏裝通常為常見的藏舞演出服,據當地文化局白馬人班某講,男性穿此類服裝的情況是近十幾年來才出現的,衣服多為外出打工的白馬人從甘南、四川等地購買而來。至于傳統(tǒng)服飾中的長衫、番鞋、麻鞋等服裝以及煙袋、牛皮沙袋和藥葫蘆等配飾已經很少有人佩戴了。

女性服飾的變異現象更為復雜?!痘是迓氊晥D》和光緒版《文縣志》都曾記載白馬女性有佩戴珊瑚、瑪瑙等昂貴裝飾品的習慣。然而,當代白馬女性節(jié)慶期間則喜歡佩戴魚骨牌與沙尕帽。白馬女性用紅線將7-9枚圓形魚骨牌串接后固定在辮好的發(fā)辮上,并將帶有魚骨牌的整條辮子盤在頭上,魚骨牌恰好繞額一周,而辮稍處珠串等物垂在右耳側。由于佩戴簡便,現在更多年輕女子穿戴傳統(tǒng)服飾時喜歡佩戴沙尕帽,并在傳統(tǒng)樣式的基礎上加以各色裝飾,使得白馬女性頭飾豐富多彩。

與頭飾多樣化相反,白馬女性耳飾和服裝在傳承中則日趨簡化,某些服飾甚至已經衰亡了。光緒版《文縣志》中有白馬女性戴大耳環(huán)的習俗。而當代白馬婦女依據個人喜好選擇佩戴耳飾,很多人甚至沒有佩戴耳飾,傳統(tǒng)白馬人飾品中的大銀耳環(huán)已經在傳承中衰亡了。魚骨肚兜是未見于清代文獻的傳統(tǒng)白馬女性服飾之一,目前在民間還有個別人家保存著老人留下來的這種周邊繡花、中間綴有方形魚骨牌的肚兜。但是春節(jié)期間幾乎所有女性都不佩戴魚骨肚兜,可以說魚骨肚兜在傳承過程中也走向了衰亡。以前,成套的白馬女裝包括上衣、下裙、外罩大褂,以及短衫、馬甲等,目前很多青年女性在節(jié)慶期間僅穿一件百褶衣。此外,百褶衣本身也經歷著日趨簡化的漸變過程。舊制的百褶衣上邊緣處及背部精美的繡花圖案已逐漸被幾何拼布紋樣、機制花邊等逐漸代替??傊遵R人傳統(tǒng)服飾在現代環(huán)境下傳承時,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一定程度的變異。

二、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功能嬗變

馬林諾斯基認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風俗——人體的或心靈的習慣,它們都是直接地或間接地滿足人類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一定都是在活動著,發(fā)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狈椬鳛榘遵R人文化的產物與載體,具備滿足白馬人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生活需求的實用功能與社會文化功能。

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具有身份象征、強化規(guī)范、信息承載、倫理教化、族徽象征等社會文化功能。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在傳承過程中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的這些功能亦隨之產生變異,根據變異的程度可以分為消亡、弱化、保持、增強四種類型。

(一)消亡了的身份象征功能與強化規(guī)范功能

傳統(tǒng)白馬服飾的身份象征、強化規(guī)范等功能已隨著白馬人社會生活的變遷而逐漸消亡。傳統(tǒng)的白馬人社會是一個貧富有別、男尊女卑的社會。白馬人這種身份、地位上的差距在其傳統(tǒng)服飾上也有所體現。光緒版《文縣志》記載白馬人“富者衣服與漢同。余則衣服五色,不穿中衣,戴氈笠如蓋,以雞翎插之”,可見清末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具有很強的身份象征功能。而通常穿戴五色衣服、戴沙尕帽的多為白馬人中的普通大眾。而在大眾群體中,傳統(tǒng)服飾的一些部件同樣具有這種區(qū)分貧富的身份象征功能。張映全曾多次撰文,提及以前能夠系上長達三米多的羊毛腰帶者為白馬人中的富裕戶。

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不僅能夠體現貧富差別,還能折射出男尊女卑的社會現象,這主要體現在白馬人賦予男性某些穿戴特權上。以前沙尕帽只有男性可以佩戴,而在“池哥晝”、“麻晝”等各類面具舞中,也只有代表男性形象的池哥面具能插錦雞尾翎。白馬人借女性穿戴禁忌來強化白馬社會男尊女卑的倫理觀念,這使得其傳統(tǒng)服飾因而具有強化規(guī)范的社會功能。

隨著時代的變遷,幾乎所有白馬人的日常服飾已完全現代化,無論貧富,皆“與漢同”。伴隨生活水品的提高,毛織腰帶不再是富裕戶的象征,所有白馬女性只要選擇穿戴百褶衣,都會系上紅毛腰帶。此外,節(jié)日期間女性佩沙尕帽的情況在白馬人中已習以為常。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身份象征、強化規(guī)范的功能在現代生活環(huán)境下已消亡殆盡。

(二)日益弱化的信息承栽功能

傳統(tǒng)白馬人服飾有很強的信息承載功能,透過服飾可以了解到白馬人的及其與周鄰其他民族之間的關聯。然而,在傳承的過程中,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的信息承載功能正在隨著服裝工藝的簡化以及穿戴人群的縮小而日趨弱化。

如前文所述,早期白馬婦女會在百褶衣、鞋墊等衣物之上繡精美的圖案,這些圖案主要包括日月星辰、動物花草等內容,反映了白馬人對大自然的崇拜。然而,隨著近年來新制服裝對這些紋樣的簡化,傳統(tǒng)服飾對于白馬人的承載功能已有所弱化。

目前,白馬人中老年人還有包頭帕、穿長衫、裹綁腿、穿繡花鞋的習慣。與藏彝走廊其他民族的服飾有著很強的關聯性,體現出白馬人與其他民族之間文化共享的特質。然而,中青年人已經很少穿戴上述服飾,受眾群體范圍的縮小使得傳統(tǒng)白馬人服飾承載多元文化的功能日益弱化。

(三)保持不變的倫理教化功能

傳統(tǒng)的白馬人服飾具有倫理教化功能。池哥與池母是白馬人心中的神,分別代表男性和女性形象,而知瑪相傳為白馬女性與外族通婚所生的后裔。在“池哥晝”儀式中,知瑪服飾的丑陋與池哥服飾的威嚴、池母服飾的華美形成強烈的對比。白馬人正是通過池哥、池母與知瑪服飾的差異告誡族人,血統(tǒng)純正的白馬人男性會如池哥一般英武雄健,女性則像池母一樣華美優(yōu)雅,而一旦與外族通婚,生下的孩子則會像知瑪一樣衣著破爛、丑態(tài)百出。因此千萬不可與外族通婚。

白馬人之所以如此排斥族際通婚,主要是由于白馬人長期以來在人口數量上相對藏彝走廊邊緣地帶的其他族群來說一直處于劣勢,一旦與外族通婚,則白馬人固有的文化,甚至白馬人將融合于其他族群當中。正因為如此,在白馬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總是排斥族際通婚。目前,大部分白馬人依舊實行內部通婚,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的倫理教化功能仍舊沒有改變,是傳統(tǒng)服飾諸多功能之中最為穩(wěn)定的一大功能。

(四)增強了的族徽標識功能

沙尕帽向來是白馬人的標志,具有族徽標識功能。《皇清職貢圖》中稱白馬人“男帽插雞翎”,而光緒版《文縣志》也有白馬男子“帶氈笠如蓋,以雞翎插之”的記載。目前在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整體呈現現代化的趨勢下,沙尕帽的族徽標識功能不但沒有弱化,反而增強了。

每逢重大場合,例如春節(jié)期間舉寨歡慶表演“池哥晝”、“麻晝”,跳圓圓舞、迎接火把時,參加青年男女婚禮時,以及出席各重要會議時,白馬男子不管是穿戴普通藏裝還是現代服裝,都喜歡佩戴沙尕帽,以顯示其白馬人的族群身份;而在男女平等的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穿戴傳統(tǒng)服飾時選擇佩戴沙尕帽,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沙尕帽具有的族徽標識功能。沙尕帽從過去僅能被白馬男性佩戴到今天成為所有白馬人族群身份的主要標志,其族徽標識功能比起以往則大大增強了。

三、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傳承與變異的特點

傳承與變異是服飾文化的兩大特點。在傳承的過程中,傳統(tǒng)服飾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一系列變異,而面對不斷發(fā)生變異的服飾,人們仍舊盡量保持傳統(tǒng)服飾的文化特色。白馬人的傳統(tǒng)服飾在傳承與變異當中,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服裝制作現代化與服飾商品化

在傳統(tǒng)的自然經濟社會下,白馬人用自制的織機將麻線、羊毛線紡織成衣料,并手工縫制衣服、腰帶、綁腿等服裝。而在商品經濟下,白馬人大都直接購置衣物,會使用傳統(tǒng)織布機的人越來越少。新制的傳統(tǒng)服裝的衣料和裁剪過程都體現出現代化特色。據文縣文化局白馬人班某介紹,現在縫制傳統(tǒng)服裝的衣料大都是市場上購得的成品,而縫制時也都依靠縫紉機提高生產效率。以前純手工縫制一件衣服需要一個月的時間,現在用機器一次可以做好幾件衣服,用不了幾天就能完工。

伴隨著服飾生產與加工的現代化,白馬人的傳統(tǒng)服飾的商品性質也日益增強。在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下,白馬女性會在農閑時節(jié)縫衣繡花,供自家親朋好友穿戴。這種服飾是凝結每位女性智慧的勞動產品,不具備商品性質。目前文縣的白馬村寨中,大體上一個村莊只有3-4個人會縫制傳統(tǒng)服裝,會刺繡的婦女人數略多一些。白馬人如果需要準備傳統(tǒng)服飾,則需要出錢請這些能夠縫制傳統(tǒng)服飾的人幫忙制作。通常一件機器制作、手工繡花的服裝在兩千元左右,而一頂普通的沙尕帽則在兩百元左右。傳統(tǒng)服飾從原料購置到加工縫制再到成品產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流通與交換,并且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的商品化特征已非常明顯。

(二)傳統(tǒng)服飾禮服化

基于現代服裝的諸多優(yōu)點,多數當代白馬人,特別是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多穿戴現代服裝。而每當舉行婚禮儀式、參加民族傳統(tǒng)活動、歡慶傳統(tǒng)節(jié)日時,白馬人又紛紛穿上傳統(tǒng)服飾,以前的日常服飾因而轉化為節(jié)慶禮服。

在日常服飾向節(jié)慶禮服的轉化過程中,傳統(tǒng)服飾的實用功能逐漸弱化,而文化象征功能卻增強了。當傳統(tǒng)服飾被作為日常服飾使用時,它的主要功能為御寒保暖、輔助生產等實用功能。而當這些實用功能被性能更加卓越的現代服飾代替時,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的文化象征功能則凸顯出來。作為社會文化的外在表象,人們穿戴傳統(tǒng)服飾可以最為直接地表達自己族群所代表的文化。白馬人在各種民俗文化活動中穿戴具有自己群體特色的傳統(tǒng)服飾,不僅能夠在視覺上渲染喜慶的氣氛,使得自身與本部落傳統(tǒng)文化活動融為一體。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有意識地穿戴傳統(tǒng)服飾,白馬人將自己特有的文化信息展現給外界、傳遞給下一代,實現文化上的交流與傳承。

(三)男性服飾變異大于女性

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不分男女,都在一定程度上產生變異。從整個白馬人服飾文化變遷的過程來看,男性服飾變異的程度遠遠超過女性服飾。從人口比例上來看,目前節(jié)日期間選擇穿戴傳統(tǒng)服飾的女性人口要多于男性。而從傳統(tǒng)服飾的穿戴狀況來看,男性除了頭戴沙尕帽之外,很少穿著其他的傳統(tǒng)服飾。不僅如此,一些白馬男子還穿上了從甘南、四川等地購置的藏袍,男性傳統(tǒng)服飾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而白馬人傳統(tǒng)女性服飾在傳承時則產生相對較小的變異。雖然服飾整體日趨簡化、面料日益現代化,但傳統(tǒng)白馬人服飾的核心特點,即不同于其他族群服飾的形象特征未曾改變。

造成男性服飾的變異性大于女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的演變方式的差異。女性服飾的變異,多屬于伴隨社會發(fā)展而產生的能動性變異。女性服飾在制作過程中選擇現代化原料以及工具和工藝都是對原有傳統(tǒng)服飾的一種主動改進:在對外交流中,來自外界的強勢文化以及社會主流文化對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的影響是導致男性服飾徹底變革的主要原因。在對外交往中,白馬人不得不通過改變自己固有的生活習俗來適應強勢文化和主流文化,傳統(tǒng)服飾也隨之產生變異。由于男性承擔相對較多的對外交往活動,男性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要遠大于女性,因而白馬人男性服飾的變異要遠大于女性。

(四)地域象征性服飾衰落,族群象征性服飾復興

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有很強的符號象征性,具體說來可以分為地域象征性服飾與族群象征性服飾兩類。在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體系中,頭帕、綁腿、刺繡等服飾,與周邊其他民族服飾習慣極其類似,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征。而魚骨牌、沙尕帽則是白馬人特有的服飾,是區(qū)別于白馬人和其他群體的重要標記之一,具有很強的族群象征性。目前,在節(jié)日期間,大部分人只穿西褲和新式皮鞋,僅有“麻晝”的小鬼保留綁腿的習俗:在白馬女性中,包頭帕者多為老年人,而魚骨牌和沙尕帽則是實際穿戴和廣泛宣傳中白馬女性服飾的典型代表。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服飾整體趨向現代化、傳統(tǒng)服飾文化象征功能增強的情況下,代表地域特征的服飾部件正在隨著傳統(tǒng)服飾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的降低而逐漸衰落,而代表族群特色的傳統(tǒng)服飾則伴隨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而受到白馬人的高度重視。

四、白馬人傳統(tǒng)服飾變異與傳承原因分析

第3篇: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范文

我們中國目前從經濟也好,從文化也好,都處在一個轉折點上。1911年滿清王朝是一個起點,而現在,是到了一個轉折點的時刻,還沒到終點。為什么談到這個問題呢,現在社會出現很多現象,經濟是很繁榮,社會發(fā)展是很快,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同時,大量反常的社會現象、人文現象,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比如說,十幾歲的小孩,為了上網,為了玩游戲,為了幾十塊錢,把家里的老人殺了;還有一個人,把孩子壓死了,逃跑時把孩子拖了兩公里,類似這種很多反道德、反人倫的事情,層出不窮。社會霉點在不斷地擴大、漫延。

經濟在增長,文明卻在墮落,是因為中國缺文化、缺宗教嗎?還是我們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薄弱了?還是中國人缺了什么?在我看來,是中國自1917年以來,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臍帶”給剪斷了。鑒于此等嚴重勢態(tài),我們應從未來的接班人抓起,加強青少年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在正本清源的基礎上承續(xù)中國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1 加強青少年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的必要性

經典的熏陶感化,能深入到一個人心靈的最深處,能培養(yǎng)一個人優(yōu)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在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的長河中,能夠流傳至今的經典之作莫過于經、史、子、集,其中蘊涵了大量的成語典故、倫理道德、人文歷史、禮儀風俗等中國文化。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窮理于形而下,盡性于形而中,知命于形而上。窮理于形而下而生養(yǎng)萬物,萬物并育而不相害;盡性于形而中使人安身立命,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知命于形而上而厚德載物,生生不息。中國文化因而能化成天下,使天下文明。這對于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 青少年如何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

2.1 傳統(tǒng)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的先人為我們留下了難以計數的文化瑰寶,就是現在的人,也未見的能夠達到那樣的思想高度,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加以傳承的精神財富。比如孟子說,當一個國家不仁義的時候,持有正義的一國就可以高舉正義之旗,前去討伐,這一論點同現在國際上那種“人權高于”的觀點何其相似乃爾;再比如中華民族在抵御外來入侵時所積淀出的精忠報國精神,與現在提倡的榮辱觀也有一脈相承之處。

但由于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特別是農耕文明和官僚文化,重農輕商,過分仰仗仕官階層,沒有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商業(yè)文化,缺乏產權意識和誠信意識。因此,我們教育青少年在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時,應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科學態(tài)度,并在校開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將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2.2 以經典誦讀為先導,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因此,千百年來盡管經歷了封建社會的千錘百煉,但傳統(tǒng)美德依然流傳至今,并散發(fā)著無人能及的獨特魅力,也正是這樣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打造了國人“忠勤,仁義,厚德,睿智 ”的優(yōu)秀品質。為了更好地加強青少年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學校要校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布置經典誦讀內容。從低年級的《論語》、《三字經》,到中年級的《千字文》、《唐詩》到高年級的《宋詞》、《名人名言》。要求學生每天利用晨讀時間,飽覽古今傳統(tǒng)經典,理解內容,注重理論實踐結合,闡述表達現實意義。從“學而知”入手,逐步達到“知而行”,從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途徑。

2.3 以校園環(huán)境建設為導向,學校不僅要在理論上給學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圖書,同時,也要注重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及傳統(tǒng)氛圍的營造。結合班級的特色,把學生的日常行為與傳統(tǒng)美德的學習結合起來,有批評,有表揚,有反省,有鼓勵,有悔悟,有希望,真正實現了傳統(tǒng)美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4篇: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文化遺產;嶺南舞蹈;傳承;發(fā)展

中途分類號:G7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2-00068-01

嶺南傳統(tǒng)舞蹈源遠流長、悠久燦爛,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舞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承載著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使命,經濟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廣東人走出國門,將嶺南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同樣帶動嶺南傳統(tǒng)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嶺南傳統(tǒng)舞蹈除了現如今大家最常見的“獅舞、龍舞”還有很多頗具名族特色的舞蹈形式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傳承和發(fā)展。已經失傳的藝術文化我們無法挽回,如今應該做的是如何將千年流傳的嶺南傳統(tǒng)舞蹈與現代藝術相融合,促使嶺南傳統(tǒng)舞蹈能有效的傳承和穩(wěn)步發(fā)展。

一、嶺南舞蹈的概述

1.嶺南舞蹈的起源。據考古發(fā)現,在新石器時代古南越族的先民在嶺南就有舞蹈活動。嶺南舞蹈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fā)展時期:一是獨立發(fā)展時期。遠古時期的嶺南舞蹈我們已經無法看到,只能從考古發(fā)現中去尋找舞蹈形象。二是漢越舞蹈文化融合時期。這時期的舞蹈我們除了能在考古發(fā)現外,還有文字資料記載中去展開想象。三是嶺南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時期。這個時期的很多舞蹈形式都保留到了現在。

2.嶺南舞蹈的多元化。嶺南地區(qū)多名族聚集,形成了多元化的嶺南舞蹈。其中除了漢族的“獅舞”、“龍舞”、“采茶舞”、“鬧花燈”、“錢鼓舞”還有黎族的“招福舞”、“草笠舞”、“錢串舞”、“跳娘舞”、“清音舞”;壯族的“繡球舞”、“扁擔舞”等等。嶺南舞蹈形態(tài)各異,內容豐富多彩,有表現期盼豐收、喜慶的酒歌舞,有表現辛勤勞作的勞動舞,有表現愛情的情歌舞。這些舞蹈都蘊含著嶺南各族人民的生活和夢想、快樂與哀愁。這些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藝術瑰寶我們要重視、保護、傳承并將它發(fā)揚光大。

二、廣東嶺南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

廣東嶺南人經歷了嶺南舞蹈文化和中原舞蹈文化相融合的過程,創(chuàng)造了絢麗多彩富有 廣東特色的嶺南舞蹈。廣東民間舞蹈,多數是農時節(jié)令、婚喪禮儀、歲時節(jié)日、等民俗風氣中展開。

1.廣東民間傳承的嶺南舞蹈

1.1.儺舞:50年代在欽州發(fā)現儺舞“跳嶺頭”,隨后在??蛋l(fā)現“走成倀”,湛江市郊發(fā)現“考兵”,化州縣發(fā)現儺舞“跳花棚”,吳川縣發(fā)現儺舞“舞六將”、“舞二真”。從廣東“考兵”等幾個儺舞特征考察,舞蹈動作和面具比較古樸,內容主要都是祭神驅鬼。流行于??悼h等地的舞具有戲劇性的特點。

1.2.宗教舞蹈:佛教在廣東歷史悠久,香火旺盛,信佛拜佛者甚多,族中和家中做香花佛事也很普遍。在民間??煽吹降妮^有代表性的有:“打蓮池”舞蹈源自“目蓮救母”的神話傳說。是宣傳佛教慈悲為懷、驅難報恩、普度眾生。舞蹈時氣氛嚴肅悲涼,低沉哀切,舞姿輕盈回轉。

1.3.民俗舞蹈:歲時節(jié)日,是人們相互祝愿、共同娛樂、交流感情的重大民俗活動,而民間舞蹈在這些節(jié)日喜慶活動中,成了最活躍、最能宣泄人們情感的活動內容。在春節(jié)和元宵節(ji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英歌舞”、“錢鼓舞”在潮汕地區(qū)盛行。以及佛山“十番”等,這些幾百年歷史的舞蹈直接反映人們的生活,抒發(fā)人們的美好情感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這是一種表演性較強、藝術價值較高的民間舞蹈,深受人民群眾歡迎。

2.嶺南舞蹈發(fā)展的現狀及問題

2.1.專業(yè)舞蹈演員不足,嶺南舞蹈在日常的生活中演出機會很少,農時節(jié)令、婚喪禮儀、歲時節(jié)日這些時候才會展開,所以嶺南舞蹈的演員薪資收入就較少,導致嶺南舞蹈的演員嚴重不足。

2.2.觀眾對嶺南舞蹈認識不足,嶺南舞蹈不像電視上常見的歌舞表演,喜聞樂見,嶺南舞蹈演出的機會比較少,所以觀眾對嶺南舞蹈認識不足,喜好程度不深、受眾群體太窄。

2.3.專項制度不健全,目前嶺南舞蹈傳承與發(fā)展中面臨著專項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為這一傳統(tǒng)的舞蹈表演的傳承和發(fā)展努力,沒有相關部門對它進行有效的管理。

三、更好的傳承與發(fā)展嶺南舞蹈辦法

1.加大媒體推廣,電視臺和廣大新聞媒體是信息傳播最快、最廣的途徑,嶺南人想要把嶺南舞蹈推廣到全國乃至全世界,讓廣大觀眾都了解嶺南舞蹈、接受嶺南舞蹈、熱愛嶺南舞蹈就要加大媒體推廣。政府也要成立相關部門扶持嶺南文化的傳承,多推薦優(yōu)秀的舞蹈演員參加電視臺的娛樂活動,加大電視臺及廣大媒體對嶺南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播,發(fā)揮媒體優(yōu)勢,加大宣傳力度,在觀眾欣賞嶺南舞蹈的同時,加深對嶺南舞蹈的了解及認可,促進嶺南舞蹈的全面發(fā)展。

2.加強專業(yè)舞蹈人才培養(yǎng),嶺南舞蹈由于歷史悠久,嶺南日常生活中嶺南舞蹈影響深遠,嶺南人對于基本的嶺南舞蹈有所了解,但嶺南舞蹈的技巧、內在情感和表現力,嶺南人民了解甚少。因此,要想嶺南舞蹈在當代社會中繼續(xù)傳承,就必須加大專業(yè)舞蹈人員的培養(yǎng),重視舞蹈教學,對舞蹈人員的基本功、專業(yè)技能、美感意識、情感表演等進行專業(yè)的培養(yǎng)。才能感染觀眾,加大觀眾對嶺南舞蹈的認可。

3.追求創(chuàng)新,嶺南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底蘊,它以各名族各時代的意識為主體,傳揚一種具有精神內涵的文化狀態(tài)。由于嶺南地區(qū),是沿海地帶,也是我國貿易出口的重要地區(qū)之一,國外豐富的文化、商業(yè)文化、科學技術引進豐富及文化的傳播,嶺南民族舞蹈在創(chuàng)作新品時,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學習西方先進的舞蹈形式。嶺南民間舞蹈在社會文化歷史之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傳承文化的同時不斷的探索創(chuàng)新,激發(fā)人們潛在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促使嶺南民族民間舞蹈的發(fā)展。

4.社區(qū)平民化推廣,現在廣場舞、健身操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個鄉(xiāng)鎮(zhèn)。嶺南舞蹈的專業(yè)演員有志之士也可以組織在一起編排一套適合廣大觀眾學習的健身舞蹈,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嶺南舞蹈的熱情及歡樂,營造活躍的氛圍,把嶺南舞蹈傳播到神州大地每個角落,促進嶺南舞蹈平民化、大眾化。

參考文獻:

[1] 崔英美.嶺南舞蹈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南方論刊》 2011(06)

第5篇: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范文

 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已經不再是一個新話題,但是在每個時期卻有著不同的意義??梢哉f,加強傳統(tǒng)文化傳承在教育工作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它需要具備一定的銜接性。所謂繼承,就是繼續(xù)與承擔。對后人而言,并不是生硬地將傳統(tǒng)吞咽下去,而是要以審視的態(tài)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承擔傳統(tǒng)文化的傳遞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時,我們必須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傳統(tǒng)文化,做到有選擇地繼承,有目的地發(fā)展。 

  由于傳統(tǒng)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受教育者的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對文化的共識就可以起到凝聚思想的作用。葉圣陶曾提出:“咱們跟祖先是一脈相承的,自當嘗嘗他們的營養(yǎng)料,才不至于無本?!笨镌趪H競爭和國際較量如此激烈的今天,重視先進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并不意味著要瓦解甚至拋棄傳統(tǒng),否則必將導致民族精神支柱的坍塌。所以,在培養(yǎng)新型人才時,除了注重專業(yè)技能教育以外,絕不可淡化甚至冷落傳統(tǒng)文化教育。  

 二、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教育的關系  

 (一)語文教育承擔著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   

語言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文化,見證著人類從蒙昧到文明的發(fā)展歷程。從語文單獨設科至今,歷經多次教改,如今語文的學科地位已不容小覷。當然,這并不是說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僅靠語文單科的教育就可以實現,文化畢竟是多元的,所以其表現形式和繼承方式也必定是多元的,單方面的繼承會導致文化形式單薄、內容狹隘。但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語文學科,無疑是繼承并推廣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課程特性來看,語文教育能夠以其獨特的感性魅力滋養(yǎng)受教育者的心靈,使其從外至內地品味傳統(tǒng),再從內向外地傳遞文化。   

繼承傳統(tǒng)文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傳統(tǒng)文化不僅包含著大量的語言知識,而且積淀著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的大智慧。如果將歷史喻為沙石,那么傳統(tǒng)文化就是經過歲月淘洗而形成的精華,是從千年歷史中提純的精粹。有研究者將文化教學稱作語言教學的“第五維度面”,認為它與聽說讀寫這四項語文技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廖要豐富語文學科內涵,我們永遠不可將其與文化割裂,因為語文學科在承載傳統(tǒng)文化時,傳統(tǒng)文化也通過語言這一中介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種互利性主要體現在學生在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時,其原有的語文知識面得以拓展,思想情感得以豐富。   

三、如何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  

 (一)在語文教材中均衡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   

文言文與白話文雖然屬于不同的語言體系,在不同時代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是歸根到底,它們都根植于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呂叔湘曾否認過一種偏激而片面的觀點,即以雅俗來劃分文白。他強調傳統(tǒng)文化的引入并不代表要擱置白話文教育,同樣,不能因為白話文作為日常交流語言而冷落了對文言文的傳承。在上個世紀末的教育改革過程中,由于對“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理解存在偏差,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嚴重忽視文言文教學。其實,這里的“符合學生生活實際”,是指在堅持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

優(yōu)秀的古詩文被編入教材,在語法知識的掌握和人文教育方面都是比較有效的,問題的關鍵是文言文被編入教材的比例是否恰當。目前,初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內容占40%左右,而高中各個版本的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占比保持在50%左右。從加強傳統(tǒng)文化滲透的角度看,有必要再適當提升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當然,調整的空間并不大,只能是微調,這是因為《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曾經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要“與時代精神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相結合”,“要與學習借鑒國外優(yōu)秀文化成果相結合”。這里的兩個“結合”可以作為語文教材中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調整的重要參考和依據。   

(二)讓經典之作貫穿課外閱讀  

 在中學語文教材中,諸多優(yōu)秀的古典作品被選作課文,但學生的閱讀量絕不可局限于此,而應根據自身興趣選擇適量優(yōu)質課外讀物來拓寬語文視野。此舉可謂是攀附著教材的階梯,去欣賞更高處的風景。語文教材只能作為養(yǎng)成學生必要語文能力的工具性讀本,而無法代替學生主動性的閱讀選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重視文言文課外閱讀,并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課外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兼具語言知識和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經典之作應貫穿課外閱讀的全過程,由此課內、課外協調配合,相輔相成,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豐富其精神內涵。   

在校本課程與教材中增加傳統(tǒng)文化內容   

第6篇: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征;繼承

一、銘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走來的印記

與古埃及文化、古巴比倫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臘文化相比,我們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比較純正的、生命力綿延悠久的。錢穆先生曾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和綿延就像是由一個運動員堅持的長跑,從起點不斷跑向終點。他還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中指出“文化可以產生出文明來,文明卻不一定能產生出文化來?!薄?】也就是說文化是一種精神的東西,文明是一種物質的東西。在這里,我們對文化和文明的定義沒有必要深究,但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在這里需要了解我們的文化形態(tài),也就是文化精神的“成長”。

正是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卓爾不群,它在這漫長的接力賽中,才能濯淤泥而不染,屢挫不敗。在傳播中未曾中斷也未曾丟失本體。是什么鑄就了它如此頑強堅韌的性質,我認為這要從它的起源說起。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起源,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如地理環(huán)境因素、人文因素、國家載體的實現等等,這些都可以歸納為它的內部因素。在探討中國傳統(tǒng)微博話的起源的外部自然因素和內部人文因素時,我們常常會涉及到“中國”這個詞,我們應該知道在不同的時期“中國”一詞有著不同的含義。比如在先秦時期,“中國”它有地域、民族、文化的含義,與“四方”【2】是相對的。有的時候它有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文化發(fā)展較快地區(qū),用來與“四夷”【3】區(qū)別。而在漢、唐、元、清時期,“中國”的含義屢有變化,民族中國與文化中國都有延伸。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發(fā)展在王強、包曉光先生主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4】一書中被分為四個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前文化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生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古代轉型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制度凝定與豐富、發(fā)展和普泛化時期。無論在哪一時期都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之路,鑄就了它不屈不撓的堅硬品格。

二、深刻解讀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特質和基本特征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非凡的包容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斷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它從不抱殘守缺,固步自封,它總是有這種無與倫比的會通精神來豐富自己,發(fā)展自己。這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正如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先生在與日本學者池田大作的著名的對話中提到的:“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上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tǒng)一地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5】正是因為這種包容的精神,使得中國文化有了非凡的融合力,這種融合力將億萬華夏兒女緊緊凝聚在一起,賦予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特有的親和力。

值得我們自豪并銘記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與外界文化交流接觸時,既能包容借鑒,有能始終以本土自創(chuàng)的文化為主體。因此,在漫長歲月的磨礪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仍能保持它始終一貫的體系和特點。我們以佛教為例,自古佛教就有“源于印度,成于中國一說”。佛教傳入中國后,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和充實下,經過中國人自身的發(fā)展和塑造,可以說越來越像中國人。同樣,佛教的傳入也豐富了中國的音樂、雕塑、繪畫等藝術,佛教中的禪學也使中國文學作品的精神內涵得到了發(fā)展。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超越了宗教,對鬼神敬而遠之的基本文化傳統(tǒng)。正是在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的渲染下,每個人才能把自己置身于現實社會中,考慮自我的生存之道。而孔子提出的三綱五?!熬汲迹父缸幼印庇兄涮囟ǖ牡赖乱?guī)范,每個人既處于無常的關系中,又處于國家的宗法政治關系中,他們并不矛盾,每個在這個社會體系中,既履行著一定的權利,同時又承擔著一定的義務。整個社會因此會顯得井然有序,穩(wěn)定和平。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和延續(xù)力。眾所周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發(fā)展至今的文化。事實上,在漫長的發(fā)展長河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如萬里長江,正如張應杭先生主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一書中說到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猶如萬里長江,是由無數高山上的涓涓細流匯合成的一條奔騰的大河,它一直向前發(fā)展,從不中斷,直到匯入大海?!薄?】是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是一脈相承的,它凝聚了中華各民族的智慧,形成了獨特的、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文化體系,它不僅使本民族熠熠生輝,也成為世界一道靚麗而恢宏的風景線。

三、繼承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的精髓,引領時代前進的步伐

對于本民族文化的學習,并不僅僅只是拓寬知識面,作為中國人,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祖國一無所知,那是不可理喻的。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繼承”二字談何容易,光是一個問題就能讓年輕無知的我們這一代摸不著頭腦。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立國之道,但翻開歷史的篇章,又有幾人真正做到了這種程度?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我們都不能先將事情的結局定格,這樣,我們才會有努力的資本。我們在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在對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態(tài)度上,要有一種嶄新的姿態(tài)。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我們對它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拔逅摹边\動以來,復興儒家文化掀起一股熱潮。而近代以來,一些知識分子他們以儒家精神的繼承者自命,力圖恢復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為拯救中國人的精神,使中國走向自強提供良方。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新儒家”的價值取向引人注目。它不排斥“西學”,將“西學”引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體系中。換種說法也就是說,主張“中體西用”。對于這一理論,李澤厚先生認為,無論是表層還是深層,這種理論都有難以克服的內在理論缺陷:“在‘四期說’看來,如果傳統(tǒng)真的死了,今日靠幾位知識分子在書齋里高抬圣賢學說,恐怕是無濟于事,救不活的?!钠谡f’以為,正因為傳統(tǒng)還活著,還活在尚未完全進入現代化的中國億萬百姓的心里,發(fā)掘、認識這種經千年積淀的深層文化心理,將其明確化、意識化,并提升到理論高度以重釋資源,彌補缺失,也許,這才是吸取、同化上述歐風美雨進行‘轉化性的創(chuàng)造’的基礎。

注釋:

【1】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弁言,1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2】《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3】《詩經.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國危矣”。

【4】王強、包曉光主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昆侖出版社,2004。

【5】湯因比:《歷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頁。

【6】張應杭主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頁。

參考文獻:

[1]張岱年:《文化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強、包曉光主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昆侖出版社,2004.

[3]張應杭主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第7篇: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孝文化;女性美;家庭倫理??;傳承與流變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3)02-0066-1.5

我國電視文化主要由主流文化、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構成,傳統(tǒng)文化雖然屬于主流文化范疇,卻是大眾所尊崇的,是影視創(chuàng)作中所要遵循的審美原則。儒家、道家經典的主張與理論,不僅成為后人的道德標尺、行為準則,也成為了影視作品所重點表現的內容,構成了眾多影視劇的靈魂。

在我國眾多電視劇類型中,歷史劇與家庭倫理劇大都取材于傳統(tǒng)的文化,但是審美的側重點卻大不相同。歷史劇主要是展現我國古代社會的文化、禮儀、服飾、民俗、語言以及有影響的歷史人物等;而家庭倫理劇則更側重于精神層面的表達,它更能反映出我國五千年文明所沉淀出的精神魅力以及審美文化。

家庭倫理電視劇發(fā)展到現在,就其本身來說,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家庭倫理電視劇是指以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夫妻之間的愛情等人倫道德情感為主線,在展開人物之間不可避免的矛盾沖突中表現理解、寬容、仁愛等主題的電視劇。而狹義的家庭倫理電視劇是專指反映家庭成員之間人倫親情和矛盾糾葛的電視劇。家庭倫理劇廣義與狹義之分也只是相對而言,無論從狹義的角度還是從廣義的角度來劃分家庭倫理劇,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以普通百姓的家庭為背景,所表達的主題常常是為中國觀眾所接受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這其中蘊含的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也是吸引觀眾的主要因素,本文將從兩個面來研究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在家庭倫理劇中有哪些傳承,又有哪些改變。

一、“孝”文化――從尊重服從到平等關愛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百善孝為先”,認為“孝”是評價一個人善良與否的前提;孔子認為“夫孝,德之本也”,它包括孝順、孝養(yǎng)和孝敬。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傳統(tǒng)審美意義上的“孝”存在著長幼尊卑,蘊含著儒家的“倫理秩序”,更多的強調的是服從與尊重、贍養(yǎng)與回報。

在電視劇《離婚前規(guī)則》里,蔣薪瑤的父親蔣勇將“養(yǎng)兒防老”的老思想演繹的淋漓盡致。劇中,剛剛從監(jiān)獄重獲自由的他,不想著為未來生活做打算,卻跑到了女兒蔣薪瑤家里耍無賴,逼女兒女婿養(yǎng)活自己,并給自己找一份輕松的工作。這一切在觀眾看來是一場鬧劇,但是在蔣勇的心理卻認為,他給了女兒生命,女兒養(yǎng)他、孝順他是應該的,是他理應得到的回報。而蔣薪瑤對父親從陌生到厭惡的反映也體現了新一代人對于“孝”的不同理解。

隨著文化不斷的發(fā)展,新一代人對于“孝”的理解也發(fā)生了改變,“孝”的內涵在當今既有對傳統(tǒng)孝道的繼承,又有其自身特點。受西方觀念影響,如今人們更加重視人性的解放、人際的平等。建立在自由、平等之上的“孝”,更應該關注個人的感受,父母與子女之間除了傳統(tǒng)的愛護與尊敬、哺育與贍養(yǎng)外,更應該有的是相互之間的理解與關愛,注重心靈的溝通。這樣的“孝”就不僅僅只停留在物質層面了,它所涵蓋的精神層面,是維系我們親情的重要紐帶,也是對傳統(tǒng)孝道的升華。

在電視劇《媳婦的美好宣言》中,我們看到作為兒媳婦的毛絨絨為守寡多年的婆婆介紹對象,這一違反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舉動,引起了軒然大波,遭到了全家的反對,甚至懷疑絨絨是別有用心。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兒女們慢慢的體會到了媽媽這么多年的不易,也了解到了媽媽需要的不是物質上的豐富,而是需要一個可以從心靈深處關心她伴侶,從而接受了魏叔叔。從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余家的兒女對母親的孝順方式的轉變,從關心物質生活轉變成了精神層面的關愛,從把母親架到一個烈士遺屬的高位轉變成了將母親視為需要關愛的單身女性,這一系列的改變,讓我們看到了“孝”新的審美內涵――平等的關愛。

二、女性“美”――從賢良溫順到獨立自信

中國傳統(tǒng)的民族審美心理是把“美”與“善”相統(tǒng)一。《論語》中說:“子謂韶,盡美也,又盡善也。謂武,盡美也,未盡善也?!闭f明孔子是將“善”與“美”能否很好的結合,作為評判藝術的標準的。如今,善與美的思想也依然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評價一個人美與否,善良是前提。只有在品質上達到“善”,才能被人們認為是一個“好人”,他在人格上所閃爍的道德的光輝才會被世人傳誦,認為是“美”的。

我國傳統(tǒng)的審美觀念中認為女性的美在于心地善良、為人和氣,在于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在于三從四德、孝敬公婆。這些女性“善”的品質,是早期影視作品塑造女性形象的來源,特別是在早期的家庭劇中,性格溫順、勤勞善良的“完美女性”比比皆是。比如《渴望》中的劉慧芳,她是東方完美女性的典型代表,她集傳統(tǒng)的愛、仁、忍、善于一身,在她身上我們看不到人性的弱點,完全符合傳統(tǒng)審美文化的標準。還有《親情樹》中大姐雨欣,她在母親意外去世后,主動放棄了自己上大學的機會,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家庭重任,為了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卻充滿親情的一家人,她放棄了自己的理想,犧牲了自己的幸福,相信每一位看過的觀眾都會為之動容,她是中國傳統(tǒng)審美中女性為家庭做出犧牲的一個縮影。

然而,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一直秉承著“柔弱勝剛強”的審美理念,他用具有褒義色彩的“柔”、“谷神”、“慈”、“玄牝”、“水”、“不爭”等詞語表達對女性尊崇,近代有學者甚至認為老子的哲學為女性化生命的哲學。雖然,老子的主張一直沒能成為封建社會的主流,沒能與“三綱五?!币徊⒈皇廊私邮?,但是,他的思想卻對后世提升女性地位起了關鍵作用。隨著西方獨立平等理念的流入,道家關于女性的審美也逐漸被推崇,在如今的熒幕上,我們基本不會看到傳統(tǒng)的完美女性了,隨之出現的是獨立、自信同時又熱情、善良的新時代女性。

《蝸居》中的海萍便是新時期女性的一個代表。大學畢業(yè)后,與老公租住在筒子樓里,每天不僅為工作投入大量的體力、精力,下班后還要為家庭瑣事費勁心力,但是精神與經濟的壓力并沒有讓海萍失去希望,反而她更加的堅強、獨立,最后用行動實現了理想。同樣,在《媳婦的美好時代》里,我們看到毛豆豆放棄了前男友所能提供的多金生活,選擇了各方面都特別普通余味,而且心甘情愿的與余味一起面對家庭中的矛盾,特別是在婆婆生病的時候,她悉心照顧,用愛和行動感染了身邊的人。

家庭倫理劇中對新時期的“媳婦”形象塑造并不是刻意去使人物完美化、苦情化,而是注重人格魅力的塑造,雖然有時會展現她們對社會、家庭的抱怨與不滿,但是,觀看過后我們會發(fā)現,如今女性角色的塑造更豐富、真實,更注重精神層面的展現,讓我們看到了當今社會對于女性新的審美觀點:善良中帶著堅強自信,獨立中不乏溫婉柔情。

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現代影視創(chuàng)作思想。在現代影視創(chuàng)作上,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是有著獨特藝術魅力的,同時,它也是隨著不同歷史時期發(fā)展變化的。對于傳統(tǒng)審美文化中的精髓,影視作品一直是宣揚、保護與傳承的,但其變化的方面,也是影視作品主要表現的內容,因為影視創(chuàng)作與大的歷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它是對一個時代的影像反映。

縱觀我國家庭倫理劇的發(fā)展,不僅可以看到題材選擇、人物塑造方面的變化,同時也可以清晰的感知到其中所蘊含的傳統(tǒng)審美文化的傳承與流變,本文只是從兩個小方面進行了敘述,而當今影視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傳統(tǒng)審美文化特點還遠不止這些。但是,無論是傳承,還是改變,傳統(tǒng)審美文化始終是家庭倫理電視劇的精神核心,而家庭倫理劇也將繼續(xù)以保護和傳承傳統(tǒng)審美文化為己任。只有二者緊密的融合在一起,才可以在提供娛樂的同時,讓觀眾品味到文化的魅力,獲得審美的愉悅。

【參考文獻】

[1]白小易.對家庭倫理劇的冷思考[J].中國電視,2007(8).

[2]董玢.我國家庭生活題材電視劇的敘事特點和文化蘊涵研究[D].2010.

第8篇: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 繼承 發(fā)展 服裝設計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我國的文化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他們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出色運用,向國內專注于服裝設計的人們提出新的挑戰(zh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如何選擇、如何繼承、如何與服裝設計相結合,要既不失傳統(tǒng)、又能符合現代生活品味,這是個值得我們去思考的話題。

一、應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所了解

我國的歷史悠久,傳統(tǒng)藝術的遺產極其豐富并且輝煌,每個時代都擁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著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紙、繪畫、書法、音樂、舞蹈、戲曲、工藝美術等等,都有幾千年的積累,都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都透著五千年文明古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傳統(tǒng)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全世界的寶貴財富。中國傳統(tǒng)藝術以其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淳厚的藝術內涵和生動的歷史痕跡,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和欣賞,成為眾多設計師們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泉。

服裝文化的發(fā)展決定著服裝的技術、服飾審美趨向等發(fā)展變化。古希臘風格、古埃及風格、巴洛克、洛可可風格,這些在現代服裝大師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我們看到的服裝設計作品中更多的是差異:而這種在服裝作品中的差異,往往成為服裝作品的生命力。服裝藝術設計,歸根結底是通過藝術、思想和科學共同合成的。一個對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無所知的服裝設計人員,就不叮能有什么優(yōu)秀的創(chuàng)意作品:

我是從事教學作的,我認為往教學過程中應該計學生學習了,解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思想,特別是要領會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這些都可以為我們今天的學生,明天的服裝設計師的未來創(chuàng)作活動,打下堅定的創(chuàng)造基礎。認真研究、挖掘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正確認識中華民族悠久而又豐厚的文化知識寶庫,把握中華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國家與民族的精華,對學習服裝設計的學生來說大有益處。通過對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的了解,使學生的視野拓寬了,設計構思更豐富了,審美觀念也提高了,對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認知,才能創(chuàng)造出源于傳統(tǒng)歷史和文化的時尚服飾作品,并在作品中,體現出本民族的獨特風格、風土人情及人文情懷,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現帶有中國韻味的服裝,也能讓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圍。

二、如何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藝術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們的創(chuàng)作之根就是中華民族之根!中國五千年的義化沉淀了很多優(yōu)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思考形式:五千年歷史文化發(fā)展過程中,展現出眾多的表現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現代的思維方式去詮釋,用現代的語言,去解讀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多元傳統(tǒng)文化將是我們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魂。不管承認與否,我國傳統(tǒng)多元文化與歷史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審美觀和創(chuàng)作觀

當我們追溯傳統(tǒng)文化的淵源,民族服飾的特色,去解釋當前的服飾現象和當代的服飾風格時,可以看到,現代服飾并不是所處時代僅有的和自發(fā)的創(chuàng)造,而是歷史進化的產物、傳統(tǒng)文化的延伸一服飾沒計的藝術表現力需要豐富的文化內涵來支撐,沒有文化積淀的作品是蒼白無力的、淺薄的。因此,傳統(tǒng)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內涵,是現代服飾設計中的靈魂文化,傳統(tǒng)文化深厚的藝術美感,是現代服飾設計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設計巾所表現的不應只是表面文章,這樣做必然要受到工業(yè)化生產和審美觀念的制約。民族化存各時代所共有的超時代性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繼承傳統(tǒng)不是復古,而是繼承前人的藝術創(chuàng)新精神,繼承傳統(tǒng)的正確態(tài)度是不斷地豐富它,不斷地推陳出新,使傳統(tǒng)與現代融合,從而創(chuàng)造出有個性的新風格服裝在學習借鑒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同時,不能簡單地模仿某一個民族傳統(tǒng)的服飾,照搬圖案或修改傳統(tǒng)的款式使之成為具有民族性的服裝,而是應強調本民族的文化內涵,民族性的靈魂和精神。時代改變了,服裝設計的語言也要與時俱時。服裝設計必須立足于當代人的審美要求和穿著習慣,這就要求設計師能夠敏銳地捕捉時尚熱點。并將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設計風格中,服裝設計不再是簡單的款式照搬,而應體現為人們對時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設計。

三、在繼承中發(fā)展中華文化

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服裝設計中給予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在服裝設計表現手法上適當運朋當代服飾設計藝術新設汁理念與設計手法,通過現代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將服裝的造型、色彩、面料與現代時尚潮流完美結合,來詮釋民族性的服裝設計,也就是說汲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借鑒、繼承、改良、發(fā)展并賦予它新的形式、新的變化,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服裝風格,所以深刻了解巾華民族這個千年古老文明國度的深厚傳統(tǒng)文化藝術底蘊,并將它與現代意識巧妙結合,是我們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個設計師都不可忽視的課題。

(一)在傳統(tǒng)文化上進行改良

創(chuàng)立中周風格的服裝,不是一味鉆研民族服飾,而棄世界流行大趨勢于不頤,我們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歷史的進程中,總是交織著與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風潮撲面而來時,創(chuàng)造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服裝,應該是在世界性、時代性這個前提下,立足于中國風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國之本質”。中西服裝文化觀念雖然存在差異,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進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鑒能夠增強服裝的生命力和時代感。

借鑒傳統(tǒng)文化,是對傳統(tǒng)素材的再認識、再創(chuàng)造,包括文化內涵的改變與表現形式的轉換;而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設計者必須把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的原型因素轉化為切身的心靈感受,分析、歸納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煉,然后以一種明確的、恰當的、符合時代需求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旗袍,本是中國滿族女子穿的一種長方形大袍,開始的造型并沒有顯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沒有體現女性的形象美。后,旗袍大膽吸取西方女裝的先進觀念、現代人文精神和設計、造型藝術特點,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進,中西女裝的長處有機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樣不斷翻新。改良后的旗袍變得收緊腰身,縮短長度、提高開衩,甚至出現低領無袖的造型,由卡住整個頸項的高領逐漸改變,直到取消領子時還未休止.義把領子開低,使美麗的頸部和頸飾完全顯露出來,進而再把肩部變?yōu)榈鯉?,充分展示人體的曲線美.這種中兩合擘的服裝款式既是借鑒西方服飾文化傳統(tǒng)的結果,也是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第9篇: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論文范文

【論文摘 要】古代漢語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益營養(yǎng),古代漢語教學活動和教學過程也存在大量的弘揚傳統(tǒng)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機會。作為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好這個優(yōu)勢,想方設法,為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提升學生人生境界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

古代漢語作為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歷史學、中文秘書學、教育學、哲學等許多文科專業(yè)都需開設的一門重要的社會科學課程,它在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古書閱讀能力的同時,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方面也具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我們的教學自然應當充分發(fā)揮其學科優(yōu)勢,找到正確的途徑和方法,肩負起育人的職責。

一、古代漢語教學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作用

(1)促進華夏文明生生不息。古代漢語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具有非同尋常的社會作用,一方面在現代社會,從事古代文化典籍研究的人已日漸減少;另一方面古文化距離我們又比較遙遠,古代文獻資料又是用文言寫成的,這種語言對現代人來說已日漸陌生,這更增加了文化傳承的難度。古代漢語是學習、傳承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基礎所在,要使文明延續(xù),沒有捷徑可走,唯有掌握古代漢語文言這把開門的“鑰匙”,才能讓我們領略無限風光,在閱讀、思考、傳承和創(chuàng)新中繼承文明,使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2)構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園。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指以中華文化為源頭、中國境內的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長期歷史發(fā)展所積淀下來的文化。傳統(tǒng)文化是針對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著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部遺產,是迄今為至中華民族經過篩選、淘汰,不斷豐富又不斷增長的人文精神的總和。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史上偉大的高峰,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此傳承文化時,對那些締造過我們民族精神,價值趨向的核心思想必須繼承下來,它是我們精神的家園。

(3)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名合格社會公民,主要應解決做“人”的問題。古代漢語教學,要在著眼字、詞、句教學的同時,更注重領會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涵,人文情懷,在堂堂“君子之文”中,重德修能,體味中華文化的精神魂魄。時展到今天,多元文明滲透到許多領域,傳統(tǒng)文化正在經受著不同程度的沖擊。為了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文明的成果,我們寄希望于有識之士的倡導,寄希望于普通民眾的熱愛,更寄希望于對古代漢語教學的更上層樓,因為它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方面,有著其他專業(yè)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4)發(fā)揮傳承文化的載體作用。古代漢語課要發(fā)揮文化載體的作用,擔負起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職責,以傳承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因為這關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繁衍。學習古代漢語,有助于掌握古代優(yōu)秀文化遺產,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養(yǎng),堅定民族自信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民族的凝聚力。傾注了無數先哲心血的這筆財富是由文言文這種語言形式寫成的,要了解這些文化,必須具備閱讀經典作品的能力。

(5)發(fā)揮文化在傳承過程中的鑒別作用。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傳統(tǒng)文化深邃厚重。漫長的歲月里,祖先為我們留下了璀璨奪目的文化典籍,這些遺產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天文、地理、醫(yī)藥、衛(wèi)生、服飾、禮儀、典章制度等諸多領域,它們都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而這一切都是以古漢語文言的形式保存下來的。因此,我們要學習、繼承和研究它,要去粗取精,為今天服務,就必須掃除語言文字障礙。這就必須熟悉古漢語的語詞、語言、語法構造,以做到游刃有余。

二、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tǒng)文化傳承功能的措施

通過古代漢語教學來實現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具體措施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傳統(tǒng)的古漢語教學中,教師將這門課僅僅視作學習其他課程打通語法、掃除文字障礙的工具。新時期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引導。要求學生多記誦名詩名文,從而加大對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力度。還可以適時地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滲透傳統(tǒng)文化觀念。其次,選取好的教學內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fā)展之重要指標?!睂嶋H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諧統(tǒng)一的崇高道德標準就存在于我們的古漢語教學內容中,這就要求我們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選擇。再次,改革教學方法。古代漢語教師不能一成不變地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應及時地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精心組織古漢語教學,注重弘揚民族精神。比如,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文化解讀的教學模式、生動活潑的圖片等再現古文字、歷史、詩詞畫面,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準確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識的積極意義,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參 考 文 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