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消化性潰瘍中醫(yī)臨床效果研討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消化性潰瘍中醫(yī)臨床效果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消化性潰瘍中醫(yī)臨床效果研討

本文作者:趙智宏、馬興婷、段紅霞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對兩組患者經過治療的潰瘍病灶的改善效果、病情改善情況、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癥狀開始改善和潰瘍面開始減小的時間、接受臨床治療的實際療程、治療結束停止用藥一段時期后潰瘍癥狀復發(fā)率進行比較分析。

臨床癥狀改善程度評價方法。痊愈:臨床主要癥狀表現已經全部消失;顯效:臨床主要癥狀表現已經得到明顯改善;有效:臨床主要癥狀表現已經有一定改善,但改善程度并不明顯;無效:臨床主要癥狀表現沒有任何改善[3]。實驗室檢查結果改善情況評價方法。痊愈: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潰瘍及炎癥癥狀已經全部消失;顯效:潰瘍已經基本消失,但仍有比較明顯的炎癥存在;有效:潰瘍面積的縮小程度在50%以上;無效:潰瘍面積的縮小程度不足50%[4]。數據處理。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得到相關數據,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數據處理系統(tǒng)予以處理,當P<0.05時,可以認為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

經過臨床對比實驗研究后證明,B組患者經過治療的潰瘍病灶的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治療后的病情變化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用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的人數明顯少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的癥狀開始改善和潰瘍面開始減小的時間明顯早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接受臨床治療的實際療程明顯短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治療結束停止用藥一段時期后潰瘍癥狀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4。

消化性潰瘍在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理論中屬于“胃脘痛”“吐酸”“嘈雜”等疾病的范疇,該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是上腹胃脘部劇烈疼痛、吐酸、胃上部出現嘈雜不適等癥狀。該病患者比較常見的中醫(yī)臨床病因有寒邪犯胃、飲食傷胃、肝氣侵胃,導致脾胃虛弱、瘀血阻絡。其中飲食、體質、精神三大因素是導致該類患者發(fā)病的幾個非常主要的原因。在西醫(yī)理論中目前臨床上較為公認的觀點是由于一些常見的致潰瘍的攻擊因子與患者的胃粘膜的相關保護因子的平衡狀態(tài)出現異常,使得攻擊因子過強或保護因子減弱而最終導致形成[5]。其中攻擊因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①胃酸與胃蛋白酶:發(fā)生潰瘍現象被臨床認為是胃酸-胃蛋白酶消化后所導致的結果,胃酸與胃蛋白酶的分泌量明顯增多時,胃液的消化作用會明顯加強,從而導致產生潰瘍癥狀;②幽門螺桿菌:是人類發(fā)生慢性胃炎的一個非常主要的病因,而慢性胃炎與消化潰瘍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③胃動力學異常:胃排空發(fā)生延遲或滯留,胃酸在患者胃內的時間明顯延長容易導致胃粘膜發(fā)生嚴重的損傷,從而導致潰瘍的形成;④非甾體類的抗炎藥物、吸煙、飲酒、喝咖啡、精神方面的刺激等都與潰瘍病灶的形成有一定的關系[3]。

消化性潰瘍按照中醫(yī)的證候學觀點主要可以分為:肝氣犯胃型、濕熱中阻型、陰虛火旺型、脾胃虛寒型、瘀血閉阻型等五種類型。各型之間相互間雜,臨床以虛寒、氣滯、血瘀三者為最突出的臨床表現[6]。因此,可以采用新訂烏貝散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方中的烏賊骨、貝母主要具有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斂瘡生肌的臨床治療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表明烏賊骨主要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并可以對胃酸的分泌產生有效抑制,對潰瘍的愈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且作用時間非常持久;白及主要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治療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其對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以使胃酸降低,將細菌殺滅,為潰瘍愈合創(chuàng)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砂仁、肉桂主要具有溫中健脾,補中焦之陽的功效;沉香主要具有降氣,祛胃內之濁的功效,一升一降,可以使患者機體氣機得暢。甘草主要具有補中、調和諸藥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表明,甘草對膽汁分泌具有促進作用,對胃腸平滑肌痙攣現象可以起到緩解作用,對胃酸分泌進行抑制,進而對胃黏膜進行保護[7]。

總而言之,運用中醫(yī)療法對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理想,患者在用藥后潰瘍面能以最快的速度縮小,且用藥的安全性非常高,不會導致出現任何并發(fā)癥,具有一次性治療防復發(fā)的作用,可以對該治療方案進行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