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案例教學的理論基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四基”理論、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分類號】G633.6
2011年,教育部在新制定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首次明確提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將原有的“雙基”(基A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理論發(fā)展成為“四基”教學理論,從而實現了初中數學教學的一次新飛躍。全新的理論已經提出,但是如何開展相應的數學教學實踐呢?筆者擬針對這一課題作粗淺探究。
一、“四基”理論的定義和特征
“四基”教學理論,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是順應時展潮流、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學體系。與傳統(tǒng)的“雙基”教學理論相比,“四基”教學理論在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系統(tǒng)等四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特征:
(一)更加注重教學對象的具體性。“四基”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更要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活動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對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能力、興趣愛好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門別類地加以教導。
(二)更加注重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在“四基”教學理論中,教師必須嚴格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來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不僅完成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這兩大顯性目標,而且完成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這兩大隱性目標。
(三)更加注重教學過程的發(fā)展性。從“雙基”發(fā)展到“四基”,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在“四基”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要提升知識水平、教學技能、專業(yè)素養(yǎng),以適應不斷變化和發(fā)展的教學新環(huán)境和新要求。
(四)更加注重教學系統(tǒng)的整體性?!八幕苯虒W理論本身就是一套完善的理論體系,因此它不僅注重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注重滲透基本思想、積累基本經驗,四者有機統(tǒng)一于教學實踐之中,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二、基于“四基”理論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
為更加直觀地展示“四基”教學理論的應用價值,筆者以九年級下冊《二次函數》為教學案例,分析“四基”教學理論的具體應用。
(一)明確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二次函數的概念、性質,從問題中提取二次函數的關系式、畫出二次函數的圖像,并理解二次函數背后的實際意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獨立探究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掌握知識要點”等學習步驟,掌握數形結合的思維方法、方程與函數的轉化思想,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涵養(yǎng)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問題找規(guī)律的辯證思維。
(二)強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考慮到二次函數這個知識點的抽象復雜性,筆者在上課之前首先對此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了回顧,為講授新知識做好鋪墊。通過溫故知新,學生們進一步掌握了二次函數的極值算法和將實際生活問題轉化為抽象數學模型的技能。
(三)滲透基本思想
這里,筆者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給學生傳遞數形結合、數學建模的思想,以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
課堂問題:光明中學校外有一座小橋,橋洞截面邊緣是如下圖所示的拋物線,當水面寬度為10米時,測得橋洞頂點與水面的距離為4米。
(1) 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
求出橋洞的函數解析式。
(2) 一只寬2米,高2.5米的小船
能否通過小橋?為什么?
(四)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以“船過橋洞”為例,筆者和學生一起總結了利用二次函數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首先將實際問題通過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模型;其次通過數形結合進行求解;最后檢驗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之后,筆者又設計了學生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若干問題情境,來對學生的基本數學活動經驗進行強化和積累,以有效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五)課堂總結
最后,筆者帶著學生們對本次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一是掌握了二次函數的基礎知識;二是學會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三是強化了數形結合、數學建模的基本思想;四是歸納了利用二次函數解決生活問題的一般步驟,積累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經驗。
從“雙基”到“四基”,是數學教學理論一次質的躍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更要注重幫助學生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習慣、積累豐富的活動經驗。唯有此,“以人為本”的新型教學理念才能真正得到貫徹落實,我們的教學才更加適應時展的潮流、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孫小天.“四基”:十年數學課程改革最重要的收獲.[J].基礎教育課程.2011.7-8
關鍵詞:案例教學 法律基礎知識課 應用
法律基礎知識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中職學生進行相關法制教育,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法律基礎知識,提高法律素養(yǎng)。而中職法律基礎課在培養(yǎng)學生自覺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方面發(fā)揮著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是使之真正發(fā)揮主渠道作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案例教學對提高法律基礎課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是普遍關鍵在于如何合理安排并應用案例教學。
一、案例教學法釋義
所謂案例,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fā)生的典型事件,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所謂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法律基礎課的學習興趣。
知識的獲得依賴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案例教學適時地引入案例,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這樣會使學生感到回答法律概念和條文比較枯燥,但學起來并不乏味,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之由被動的接受型學習狀態(tài)轉為主動進取型學習狀態(tài)。生動有趣的案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新鮮感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活躍豐富。
(二)案例教學法符合一般性的認知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對法律的理解。
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既抽象又原則,案例是理解法律的基礎,案例教學以具體的案例進行教學,使得抽象的規(guī)則具體化,原則的法律生動化。課堂上運用的案例有助于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和特征,使學生把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這也恰恰為學生理解法律提供了基礎。因此,案例教學符合認識由感性到理性規(guī)律,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規(guī)律。
(三)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
法律基礎課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法律知識,是為了在生活中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在處理和判斷有關問題時,能夠活學活用所學的法律基礎知識做出相應的分析和判斷。在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學生可以接觸到大量的案例,通過教學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而且使學生了解了法條指定的初衷,這樣就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條文的具體含義。
三、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的選擇
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 要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礎上, 根據教學目的, 教學任務, 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案例。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圍繞教材所闡述的基本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
教學實踐中, 教師不應為迎合學生的心理、提高學生的興趣片面選擇一些熱點問題或現實性、針對性強但卻脫離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案例, 防止偏離教材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的現象。應當在教學基本要求的指導下, 選擇成熟、典型、針對性強的案例, 盡量避免選擇尚不成熟或自己把握不準的案例, 以免誤導學生。
(二)貼近現實生活。
許多學生對法律基礎課興趣不大。老師講到的案例大多成了調劑學生情緒的平衡器, 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其原因之一就是貼近現實生活不夠, 導致學生在心理上缺乏親切感。法律是在動態(tài)中運行的, 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選擇貼近社會、貼近生活, 包括發(fā)生在學生自己身邊, 哪怕是很小的事件都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 培養(yǎng)他們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或他人合法權益的意識。
(三)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
由于法律是一個以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為主線, 各知識點和各基本原理相結合的知識體系。所以教學實踐中, 選擇案例應注意知識點與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的結合。
四、案例教學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市場營銷;案例教學;設計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研究企業(yè)市場營銷活動規(guī)律的綜合性應用學科。營銷案例教學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方法,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市場營銷教學實踐中被普遍地采用。
一、市場營銷案例教學的作用
案例教學法由美國哈佛商學院首創(chuàng),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案例教學體系。市場營銷案例教學方法是案例研究與市場營銷學理論相結合,對特定的案例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見解,作出判斷和決策,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有利于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
傳統(tǒng)知識傳授方式系統(tǒng)性強,但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以及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較弱,而市場營銷案例教學則從個案的剖析上升到共性的理論規(guī)律,容易引導學生從個案中總結規(guī)律,是一種具體到抽象的,有利于把抽象的營銷理論知識具體化。
2 有利于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市場營銷案例教學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在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對復雜多變的形式作出判斷和決策,在這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市場營銷案教學案例中的許多問題往往并沒有標準的答案,在不同的假設條件下,結果有可能不一致,這樣一來,能夠使學生在的不同的營銷環(huán)境中分析具體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營銷實踐能力。
4 增強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市場營銷的具體工作,不僅需要專業(yè)的營銷理論知識,也需要具備較高的人際交往能力。市場營銷案例教學通過學生參與營銷案例的調研與分析,增進彼此間的合作與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及合理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同時提高團隊合作精神。
二、市場營銷案例教學的目的
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市場營銷學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和教學內容上,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教學案例。所以,在選擇案例前,應明確教學目標。首先是通過案例教學要明確解決哪些問題,其次是通過案例教學要明確如何解決問題,這些目標都需要明確。
三、市場營銷案例教學的設計
市場營銷學案例的設定由易到難提出要求,逐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復雜營銷問題的能力。
1 開篇案例
開篇案例,首先通過典型的案例分析,對將要闡述的理論形成感性認識,提出核心概念。從具體的市場營銷案例到抽象的理論,引起學生的興趣,便于學生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和記憶。
2 閱讀案例
在掌握了基本的市場營銷理論基礎上,結合市場營銷學基礎理論,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案例,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營銷理論知識。
3 分析案例
分析案例是案例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相關市場營銷理論知識的過程,在充分理解市場營銷學理論基礎上,通過案例分析,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了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
四、市場營銷案例教學注意事項
1 選擇案例要能反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案例要與所反映的理論知識重點符合同時案例篇幅適中,內容全面,案例要有實踐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參與案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 引導學生參與案例
案例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學生參與案例的分析,這樣才能發(fā)揮案例教學的優(yōu)勢,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的參與、討論與實際操作。
3 案例教學不能完全替代課堂授課
案例教學是建立在營銷理論知識基礎上的,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理論―實踐―再理論一再實踐”的方法,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提煉理論。
市場營銷案例教學是,具有獨特的教學效果,目前市場營銷案例教學還沒有固定統(tǒng)一的模式,這就需要廣大得教師在教學實踐第一線中對案例教學不斷的積累和探索,不斷地改進和更新教育理念,優(yōu)化教學模式,以更好地發(fā)揮案例教學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yǎng)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武靜.市場營銷案例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
首先,市場營銷課程的基本屬性決定了實施案例教學的必要性。本門課程更需要對課程內容實用性、經驗性和批判性的理解和應用。案例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廣泛,這種教學方式即能將各種經驗性的、實用性的事例賦予原理性的解讀,又可以為原理性知識找到現實中的實踐出口,從而提高了理論基礎課的課堂教學效果。再有,案例教學有助于學生拓寬視野,培養(yǎng)多元化的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變換莫測的市場環(huán)境,企業(yè)要不斷調整市場營銷策略才能不斷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這些營銷案例都為市場營銷課程提供了豐富的案例資料,讓市場營銷課程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在各類市場環(huán)境中得以解讀,這為學生的原理學習提供了更為多元的視角。第三,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升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案例教學是傳統(tǒng)授課方式的必要補充,將課堂上的由教師主導講授的單一傳播方式,轉化為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的參與式授課方式。一方面豐富了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教學參與感,正如梅塞思(K.Mesreth)博士提出的關于案例教學“需要形成一個學習者的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每個共同體成員都分擔著學習的責任。”
2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課程中的應用與方法
市場營銷的教學內容中包含很多專業(yè)術語,其中很多的基礎原理和理論在不同的市場環(huán)境或社會環(huán)境中也會有不同的詮釋,這就對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案例教學法引入到理論的講授中,使原本晦澀難懂的理論更容易被理解,正如梅塞思(K.Mesreth)博士所說“案例教學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教學形式,它在理論與實踐的溝壑之間架設了一道橋”,有機的結合了理論與實踐。
2.1問答式案例教學法:
問答式案例教學法操作相對簡單。首先,案例的選擇要與本節(jié)課所涉及的原理結合緊密,能為學生理解原理提供替代性的經驗;再有,案例的選擇要短小精煉,不能喧賓奪主,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主要的教學內容是對基礎原理和知識的講授,案例是輔助手段,所以,在問答式的案例教學中的對案例的講授時間長度加以控制,也就是案例要精短;另一方面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課堂學生學習的興趣。
2.2課堂討論式案例教學法:
課堂討論式案例教學法相對于問答式案例教學方法要更為復雜,主要應用于課程講授一段時間后,以對前期學習的知識進行匯總為目標,由教師提出一個案例,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操作課堂討論式的案例教學法時,案例要選擇綜合性較強、辯論性較強的案例,尤其是要能夠對前期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性的案例,使得學生可以將學習過的內容進行整合,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2.3分組案例教學法:
分組案例教學法是對市場營銷整體課程內容的總結性案例,在課程主體內容講授完成后,將學生分成若干討論組,每一組都分配一個典型的市場營銷案例,然后由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進行團隊自主研究案例,并根據所學的內容,對案例進行深入的、多視角的分析,并準備進行小組報告。
3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課程運用中的問題及對策
3.1課程所需高質量案例的編制問題及對策:
豐富的案例儲備是案例教學法得以順利施行的有效保障。對于高質量的案例的儲備,最為有效的方式是由課程小組進行案例庫的編制,并且不斷的補充和完善。再有,對案例庫進行相應的分類,具體的分類方法按照案例教學法的分類進,而課堂討論型的案例要具有一定的沖突性,可以引起學生之間的辯論,分組案例教學法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既包含過往的經典案例,也要包括具有時代性的、貼近現代市場環(huán)境的案例,這都對課程小組的案例庫建立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3.2課程中講授的內容與案例有機的結合問題:
基于當前教育模式,結合人才需求分析,當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還存在著較多問題:其一,教學模式傳統(tǒng)落后。當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仍舊習慣沿襲以往的教學模式,即以老師為教學主體,老師講學生聽,這并不能完全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只是讓學習者被動接受知識,他們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難以被激發(fā)和挖掘。其二,課程教學體系不完整。在當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體系中,仍然是偏重于專業(yè)課教學內容,對于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沒有足夠的重視,在課堂實踐、專業(yè)實踐、社會實踐以及教學實習等多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并沒有有效落實,并未真正形成有效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其三,教師隊伍綜合素質不高。針對當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師隊伍來言,其理論水平固然很高,但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實際經驗和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方面還相對較為缺乏,因此,對于指導參加學習者開展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相關的實踐學習也產生了較大難度和一定限制。
二、深化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的方向重點
1.立足教育特征,樹立科學的課程開展理念。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主動從主導者變?yōu)橐龑д?,讓聽課者成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開拓進取意識。同時,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并重。人力資源管理應用性強,培養(yǎng)出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應兼具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所以在管理課程中,也要注意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并重,真正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多能型人力資源管理人才。
2.以能力培養(yǎng)為課程重點。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開展過程中,要以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不要過分劃分公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技能課,注意整合課程資源。在課程開展中,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在實訓基地開展課程,以期提高學習者的理論基礎和社會實踐能力,真正學以致用,學會、會用,使其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強大的社會適應能力,最終能夠全面實現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的作用。
3.建立人力資源管理實訓基地。人力資源管理最終要落腳到實用上,其管理的對象形形,這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較高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開設要更多借助于實訓基地,讓學習者到企業(yè)中進行鍛煉,到一線去學習和成長。
三、立足教育特征深化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具體措施
要學好會計相關理論,并能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決會計實際問題,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也就是說,在學習和領會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時,還必須聯系實踐。
要培養(yǎng)學生了解和掌握市場經濟運行規(guī)律、適應現實經濟環(huán)境的應變能力,培養(yǎng)學生從事會計的執(zhí)業(yè)判斷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我國傳統(tǒng)的會計教學方法主要以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為主,很少進行討論。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忽視案例教學。隨著會計環(huán)境的變化,這種呆板、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當今市場和學生的需要。
筆者認為,案例教學法是解決課堂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案例教學是根據教學目的及教學要求,把實際中真實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模擬成供學生思考分析和判斷的案例,并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其主要特點是把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它對于學生掌握學科理論,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均具有較好作用。案例教學法首創(chuàng)于美國哈佛大學。哈佛商學院建立的案例在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名,并成功地運用案例教學培養(yǎng)了大量杰出的工商界驕子。
一、案例教學的現狀
在現有的會計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也在不同程度地運用案例教學,并且有一定的積極效果,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適合的案例和案例的設計難度較大
實施案例教學,組織確定案例是基礎。教師要從大量的資料中選擇和組織案例,并以一定的形式把案例呈現出來。目前教學案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許多高校及教師盡管重視案例教學的應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與分析等方面相對滯后,更多的是依賴于現有案例教材,少部分采用報紙、電視等媒體的報道,缺乏對會計實踐過程的專業(yè)性審視和洞察,從原始材料的選取可以說就已經偏離了會計的視角,因而也難以做出專業(yè)化的分析和判斷。
其次,許多案例教材上的案例都來自國外,因其背景、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不同,脫離了我國的會計環(huán)境,使會計的案例教學效果打了一定的折扣。
再次,案例陳舊,現實感差。由于一些會計資料的保密性,許多具有我國特點的鮮活案例,很難編入相關案例教材或者被教師收集。加之不重視案例的更新,使教學案例陳舊,很難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最后,案例缺乏代表性。大多案例僅涉及處于傳統(tǒng)產業(yè)的企業(yè)會計,缺乏對處于網絡經濟時代一些新型產業(yè)的企業(yè)會計案例。
2、案例教學方式與教學課時不適應
按案例分析的主體和時間不同,可將案例教學分為課堂教師引導講授、課堂學生討論、課后學生分析等類型。課堂教師引導案例是以教師對案例分析講授為主,可以引導學生確立分析案例的思路及會計方法的應用技巧,但學生參與性較差。課堂學生討論案例主要是讓學生參與、辯論,提高學生運用會計的專業(yè)判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耗費課堂學時較多。課后學生分析案例主要是對重要的知識進行強化訓練,且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判斷的能力。
現在使用較多、較典型的是課堂學生討論方式。但此方式耗費課堂學時較多的特點與本科會計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中學時要求存在一定矛盾。本科會計專業(yè)課程的學時一般在48學時左右,課堂討論會占用較多時間,課時嚴重不足,討論進度慢會影響整個教學計劃,致使很多情況下只能在下課鈴響之前草草結束,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3、案例教學和課堂理論教學的關系未能恰當處理
由于哈佛商學院的MBA案例教學采用的是以案例分析為主,將理論融入案例,通過案例分析,總結歸納理論的教學方式,某些時候,一談到案例教學就僅沿用這一種形式。但對于我們的本科會計教學而言,實施這種案例教學形式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其原因是以案例分析為主,進而總結歸納會計理論的案例教學形式,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對企業(yè)實際經濟情況的了解及體驗,較適合研究生或較高層次的成人教育采用。本科學生大都是中學畢業(yè)直接進入大學,對會計主體的經濟實務了解不多,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也正在學習中,若在沒有一定會計專業(yè)理論基礎的前提下采用這一中案例教學形式,可能會事倍功半。
二、案例教學的實施措施
1、精心設計組織案例
在案例設計組織時應考慮以下基本原則。
(1)針對性
案例要根據教學目的及要求有針對性地篩選、包裝,使之典型化。在教學活動中,圍繞著課程總體教學目標,會有一系列具體的教學目標,每一具體教學目標的實現,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需要相應的案例教學配合。案例的內容必須適應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需要,與審計理論相關。尋找和案例相關的文獻資料,擬定分析要點和需探討的問題。必須把基本案情編寫描述清楚,不能冗長模糊??舍槍Σ煌陌咐謩e采用敘述、表格等不同的展現方式。
(2)實務性
會計課程教學活動的基本特點是其應用性、可操作性強。因此,在相應的案例教學中,必須適應這一特點,選取案例的基本內容應以會計實務為藍本,將實務資料進行必要的概括和整理,以提起學生興趣,提高其認知能力。會計案例的選擇要反映會計職業(yè)某一特定情景中真實發(fā)生的事件或情況,涉及某一特定單位或組織的經濟利益,給學生提供可參與的場景,讓學生分析和評估案例所描述的內容,確定應采取的解決措施和辦法。選擇具有實務性的會計教學案例,可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提供會計職業(yè)實際情景特征,讓學生感受真實事件,體驗會計職業(yè)的挑戰(zhàn)與機遇,培養(yǎng)學生如何發(fā)現問題,如何查詢、分析、研究、解釋相關信息,如何運用職業(yè)判斷得出科學、合理的結論的能力。
(3)綜合性
案例教學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引導學生從對單一知識點的了解轉化為問題綜合的分析和判斷,例如,在基礎會計學教學中,分章節(jié)闡述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與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等會計核算方法。但企業(yè)會計實務則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如何引導學生透過各方法把握這種相互聯系的各方法所構成的一個完整的體系,是會計教學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而反映企業(yè)全貌的綜合性案例的解剖和分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綜合性案例的選取具有重要的意義。
(4)難易度
會計案例的選擇要做到難易適度,如此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內容太簡單,問題一目了然,就不需要討論了;如果內容太復雜,難度太大,超越學生的知識范圍與分析能力或者學生沒有必要的先修知識作基礎,可能會感到無從下手,產生畏難情緒,更不會積極地參與案例的分析與討論,就會使教學工作難以開展下去,因此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筆者認為,從整個專業(yè)課程總體看,應在專業(yè)基礎課程(如《基礎會計學》)中主要設計較簡單的案例,專業(yè)后續(xù)課程(如《高級會計》、《審計學》等)可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案例進行教學;從每一門課程看,前部分內容應從簡單的案例著手,到后半學期可稍加難度。
(5)不斷更新
如果選用內容陳舊缺少時代特色的案例,會降低學生參與案例的積極性及教學效果。如果案例不作更新多年不變,學生也只能分析判斷多年以前的會計事項了解多年前的事件和方法技巧,得到多年前的知識。特別是會計知識會隨著現實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有關規(guī)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近幾年會計規(guī)范模式變化也比較大,2007年1月1日施行的新的企業(yè)會計準則也給會計教學帶來一些影響。所以應不斷更換補充新的案例,確保案例的時效性。
2、教學形式與教學課時的協(xié)調
本科會計教學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學生水平、教學課時安排等實際情況結合課堂教師引導講授、課堂學生討論、課后學生分析等這三種教學形式進行案例教學。
以筆者的經驗,課后學生分析的形式,教師可以在布置案例分析的時候指定一些參看文獻或資料,讓同學自己查閱。如在課堂上不能完全將教學變?yōu)闀嫓蕜t講解,但可以在要求學生進行案例分析時建議學生自己對會計準則進行研究把握。往往能從學生的分析結果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還可以結合課程設計、會計專業(yè)模擬實習以及其他專門的教學時間環(huán)節(jié)的安排,給出充裕的時間,對綜合性的知識,組織較綜合復雜的案例讓學生分析、討論、實際操作并編寫報告。
3、處理好理論教學與案例的關系
按如何處理會計理論與會計案例的關系,可以將會計案例教學分為以下兩種形式。
其一,以會計理論講述為主,結合理論講解分析案例,以加深對理論的認識與理解。
其二,以會計案例分析為主,將會計理論融入案例,通過案例分析,總結歸納理論。
結合我國會計專業(yè)本科教學的實際,案例教學應以重點講述會計理論,結合理論講解分析案例這種形式為主。
在學生掌握了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可以根據課時安排、學生情況適當采用后一種案例教學形式。
[關鍵詞]電子政務;高等教育;市場需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1 — 0159 — 02
一、電子政務專業(yè)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國家都在大力推動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和應用,并以此取代或改革傳統(tǒng)的方式,重組業(yè)務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使政府能夠更好地為民眾服務。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需要有相應的電子政務人才與之相匹配。加強電子政務專業(yè)建設,加速電子政務專門人才培養(yǎng),提升現有政府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國家戰(zhàn)略。
電子政務是一個發(fā)展較為迅速的新興專業(yè),在全國普通全日制高校中開設該專業(yè)的還為數不多。各高校在課程設置、學科建設上都存在較大的區(qū)別。從教學內容上看,由于現階段電子政務專業(yè)主要針對的是專科教育和成人本科教育,所以“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比較嚴重。從教學方式來看.有些學校注重動手能力,加強了實驗課程的教學課時;有些學校則注重理論基礎知識的研究和教學〔1〕。從教學效果上分析,電子政務專業(yè)知識跨度較大,有些老師側重從信息化角度講授電子政務課程,涉及技術方面知識點較多,學生對電子政務的相關技術掌握較全面;而有些老師側重從管理角度研究電子政務,深入分析了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對國家公共管理體制的影響和變革。因此學生對國家的管理體制和組織發(fā)展等理論知識有較系統(tǒng)的理解,由于各有側重點,以至于各院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要么只懂信息技術,要么只了解政府管理、服務流程和規(guī)范,嚴重缺乏既懂信息技術,又了解政府管理體系和流程的復合型人才,難以適應電子政務環(huán)境下對人才的需求。
二、電子政務專業(yè)的市場需求及人才培養(yǎng)目標
1.電子政務專業(yè)的市場的需求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cn域名數在不斷增加,而對這些既懂網絡技術又懂管理人才的缺口還會進一步擴大。目前以“”標識的各級政府網站數量達28575個,并呈現繼續(xù)上升的趨勢。各級政府網站的建立需要大批專業(yè)人才來管理。據文匯報統(tǒng)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高校每年為社會輸送的計算機與信息類的畢業(yè)生不足6萬名,而政府機構、企業(yè)上網工程以及網絡構建需要的網絡技術人才高達42.5萬人。據保守的估計,未來10年網絡技術人才潛在需求為135萬,平均每年需求將不低于13.5萬人。
2.電子政務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電子政務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既懂得現代管理理論,又掌握先進信息技術,能夠從事電子政務工作的高等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實現“一張文憑,多種證書,一技之長,一專多能,品學兼優(yōu)”的培養(yǎng)目標。
學生畢業(yè)時應具備以下的能力:一是具有熟練的計算機維護能力。能夠進行網絡操作系統(tǒng)和常用軟件的安裝與使用,熟練使用通用OA系統(tǒng),能夠進行計算機及網絡系統(tǒng)的維護工作,掌握數據庫的基本知識,能夠進行數據庫的查詢、簡單維護等。二是電子政務專業(yè)應用能力。利用計算機及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公文寫作與處理、辦公室管理、會議和活動安排、例行事務處理、信息資源獲取、信息資源處理、政府上網有關事務運作,以及政府內、外網維護與網頁制作技術,處理各種政府對企業(yè)和政府對公民的電子等。 三是從事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自控與應變能力、行政事務管理能力、公共關系活動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2〕。
三、電子政務專業(yè)教學改革實踐
1.以出口定入口,即以就業(yè)為導向,合理安排實訓
高等院校應以就業(yè)為導向確定辦學目標,找準學校在區(qū)域經濟和行業(yè)發(fā)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力度。我校作為民族高校,其生源包括56個民族的學生,有的文科功底好、善于交際但計算機等技術能力差,有的則計算機能力強但文科稍弱。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電子政務行業(yè)背景、社會需求和畢業(yè)生的反饋情況,電子政務專業(yè)的學生就業(yè)范圍大多可以歸結為三類性質的崗位:一是在黨政機關、企事業(yè)辦公自動化管理開發(fā)、應用和文員、秘書、行政助理、公關籌劃;二是在一些企事業(yè)單位負責電腦的維修與安裝、調試、銷售等崗位工作;三是從事電子政務網站和商務網站建設、管理及維護等技術性工作。
2.以思路促發(fā)展,構建明確的專業(yè)培養(yǎng)思路
在專業(yè)培養(yǎng)的思路上,我院的電子政務建設堅持“一條主線、二個兼顧、三個層面、四個結合、五大模塊、六項能力”的思路進行培養(yǎng)。一條主線:以電子政務應用能力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二個兼顧:電子信息技術與行政管理知識的兼顧。三個層面:基本技能操作專業(yè)技能訓練綜合技術應用。四個結合:社會需求與個人需求結合;專業(yè)技能教育與素質教育結合;操作技能與管理知識的結合;專業(yè)技術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結合〔3〕。五個模塊:理論基礎課模塊、職業(yè)基礎課模塊、職業(yè)技術課模塊、實訓操作課模塊和實踐技術課模塊。六項能力:政務工作能力;計算機應用和處理能力;網頁設計和制作能力;行政公文寫作能力;政府網站建設與維護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
其中,政務工作能力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政府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使學生具備獨立處理政府各項公務的能力;計算機應用和處理能力:主要是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字處理系統(tǒng)Word、中文電子表格Excel、中文幻燈片PowerPoint、計算機網絡操作的基本常識等,辦公設備方面:掌握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手寫板、掃描儀、視頻電話、數碼攝像機等辦公設備的使用;網頁設計與制作能力:使學生掌握各類型網頁的設計與制作,以適應各行業(yè)網頁設計的要求;行政公文寫作能力:主要掌握各類型行政公文的寫作格式,使學生具備識別和獨立書寫各類型行政公文的能力;政府網站建設與維護能力主要包括:電子政務網站功能、規(guī)劃,運行環(huán)境,電子政務網站的內容設計、開發(fā)與,具備綜合運用軟件技術與開發(fā)工具進行政府網站開發(fā)與維護的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主要是指讓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創(chuàng)業(yè)能力,有敏銳的市場眼光,能夠根據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找準市場的定位,并能把創(chuàng)業(yè)理想轉化為現實〔4〕。
3.以能力為本位,構筑科學、合理的電子政務教學體系
電子政務教學體系由課程體系、實驗教學、實踐教學三模塊構成(見圖一)。教學體系的中心是“理論基礎 + 專業(yè)技能 + 專業(yè)特色”的課程體系。理論基礎課程主要打造學生扎實的英語、管理和計算機理論知識〔5〕。專業(yè)基礎課與專業(yè)技能課課程主要闡述電子政務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和理論。特色課程則是圍繞著學生的就業(yè),安排一些實用的課程,鍛煉學生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體系的兩側是實訓和實踐教學體系。實訓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電子政務的實際操作流程,加深對理論基礎知識的理解,訓練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而右側的實踐教學則主要是鍛煉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溝通能力和對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進一步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就業(yè)奠定基礎。
4.采用現代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為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我們提出一種“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所謂“五位一體”是指采用理論教學、案例教學、網絡教學、實驗教學和實習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形成一個立體化的教學系統(tǒng),對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全方位的訓練,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教學的互動性,真正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6〕。
(1)理論教學的實施
在電子政務教學中,我們除了講授行政管理學和信息科學的一些基本理論,更加注重電子政務中出現的新理論、新方法的分析,構建完整的電子政務學科理論體系,使學生在整個專業(yè)學習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2)案例教學的實施
案例教學是一種具有啟發(fā)性、實踐性,能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
在電子政務案例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爭辯,去做出決策和選擇,去解決案例中的特定問題,進而從案例中獲得某種經歷和感悟,而且要引導學生探尋特定案例情景復雜性的過程。在案例討論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自己在案例閱讀、傾聽、發(fā)言準備和案例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對案例理解和適用理論上的收獲,并形成書面報告,這有利于學生掌握思路和方法,增強了實際工作的能力。
(3)網絡教學的實施
在電子政務網絡教學中,我們可以要堅持在網上設立BBS和討論組,輔以電子郵件系統(tǒng),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充分運用電子手段進行學習交流,實現教學互動。同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營造一種有助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環(huán)境,促進一種自主學習的文化。自主學習活動包括自學知識、觀摩演示、觀察案例、尋找信息、探索問題解法、交流研討〔7〕。
(4)實訓教學的實施
電子政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訓教學也是電子政務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實踐能力培養(yǎng)方面,我院一直堅持“對準市場設專業(yè),對準崗位設課程,對準實踐抓教學”的原則,注重為學生搭建實訓平臺。我們主要借助于校內計算機房、案例分析室、形體房等多種方式和手段,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學生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渠道。
(5)實習教學的實施
我院非常重視學生的實習教學環(huán)節(jié),實行了“3+1”教育模式,三年在校學習專業(yè)理論課,一年在企業(yè)或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實習。主要希望學生在學校掌握了扎實的理論功底后,通過在生產或政府部門一線的實習,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
電子政務是以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從事的方式?!半娮印笔鞘侄问菑氖碌幕A;“政務”是最終目的。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們應該加強政務方面理論和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方面的教學,輔以一些其他職業(yè)能力教學,并加強學校基礎理論教學,為學生將來更好地就業(yè)打下堅實基礎。
〔參 考 文 獻〕
〔1〕李紹中.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實踐與探索——以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8,(03).
〔2〕龍怡,郭金蘭,盛宇,吳英.從社會需求分析我國電子政務專業(yè)的發(fā)展前景〔J〕.現代情報,2007,(09).
〔3〕應金萍.論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及作用〔J〕.職教論壇,2005,(02).
〔4〕陳松洲.高職院校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要求、途徑、方法〔J〕.現代教育論叢,2004,(03).
〔5〕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高等職業(yè)(高專)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意見〔S〕
〔6〕雷玲.高等職業(yè)院校電子商務專業(yè)改革及實踐〔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6,(24).
關鍵詞 案例教學 教學理念 案例制作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公共管理學科越來越為社會所重視,公共管理類課程的教學,也在發(fā)展中不斷改革和完善,在公共管理本科和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學中開始引入和推廣案例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是高等教育教學中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理念的重要方式,在國外大學的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中廣泛使用,尤以哈佛大學負有盛名。①案例教學以教學案例和課堂討論為基礎,在課堂中幫助學生達到特定學習目的,②具有真實性、 參與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教學特點。相比國外成熟的案例教學模式,國內公共管理課程案例教學的開展時間較短,在教學理念、教學課堂、案例選編和建設投入等方面還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
1 對案例教學的理念認識差異
教育理念既是教育活動的基本反映,也是教育實踐的思想指導和行動指南。③案例教學側重于對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對特定場景問題的學習討論,鍛煉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公共管理類課程的案例教學主要是對過去或現在正在發(fā)生的公共管理問題進行判定和分析、分析的研究,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仿真環(huán)境,在課堂上就能接觸到實際管理問題,從而增強利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公共管理類課程來說,案例教學是促進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手段。④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須以對相關的理論獲得更好的理解為根本目的。不少老師依然秉承傳統(tǒng)授課模式,認為公共管理理論作為由概念、原理和方法組成的嚴密的體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需要有對知識和理論體系的系統(tǒng)掌握,傳統(tǒng)的教師上課、學生聽講記筆記的方式依然有效。也有老師認為,相比案例教學的個案性和典型性,理論教學更具有抽象性、客觀性和基礎性作用,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完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抽象思維能力,而案例教學削弱了對學生整體知識結構教育的完備性要求,容易以點帶面、以偏概全。思維上只是將案例教學看作是一種新的教學技術方法,沒有認識到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
2 案例教學課堂準備不充分
案例教學是師生間教授和學習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準備的充分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案例教學包括案例的選擇和制作、案例材料閱讀、課堂發(fā)表見解、提出完整解決方案等,是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從教師制作案例開始,到組織案例課堂討論、提交案例解決方案等,都需要進行案例教學前的詳細認真準備。但不少教師對案例教學的理解局限在舉例、習題、發(fā)言上,在教學實踐中將案例教學法混同于舉例教學法,認為在教學理論、知識點的過程中穿插著舉例子就是案例教學,沒有認真準備案例課堂教學。舉例并不是案例教學中學習和討論的主要內容。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對學習過程是一種啟蒙和引領作用,課堂教學是開放的、互動的,而不是依賴于教師個人對教學例子的單向講授和評論。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主導和控制著從案例背景介紹到提出問題、展開分析、得出結論等案例討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只在有限的范圍內被動而不是主動地參與案例討論。還有些教師因為班里的學生多,不重視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信息的整理,沒有認真總結案例討論,未能引導學生展開對案例問題的深入思考,影響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效果。
3 案例編寫滯后于教學需要
公共管理課程選用的案例需要符合教學目的,充分考慮到案例與公共理論教學內容的相關性,使學生從一定的理論基礎和高度來準確地把握現實,而不是拋開理論體系的純粹案例分析。同時,還要考慮到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所選案例要盡可能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因為學生對這一類問題的關心度比較高,容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反饋。案例選擇還要有普遍意義性和針對性,使學生感到對案例的研究和討論能夠對已經從事或未來從事的工作有較強的借鑒意義,從而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案例教學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依托現實公共管理實踐,精心制作公共管理教學案例。而從目前高校的教學實際來看,絕大多數開設公共管理專業(yè)的高校沒有自己的案例庫,自己制作案例的少,使用別人案例的多;結合地方公共管理實踐的案例少,改編國外的案例多;使用過去的舊案例多,新編更新的案例少,不能有效反映公共管理的現實變化。與國外相比,教學中能夠反映我國當代公共管理代表性、實務性、針對性的案例缺少,案例更新的速度慢,學生對高質量公共管理案例的期望和需求強烈,也對案例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獲得源自管理實踐并反映公共管理學科前沿發(fā)展的本地化案例,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一大難點。公共管理教學案例資源的不足,既有對案例制作的不重視,也有案例制作的經費投入和師資不足等原因。
4 案例教學激勵機制缺乏
案例教學在引入公共管理學科的過程中,雖然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但由于在教學中缺乏相應的制度激勵與安排,教師投入案例教學的熱情并不高。高校愈來愈重視科研,雖然需要付出巨大精力和財力來編寫案例和準備教學,但絲毫不涉及科研產出,算不上科研成果。教學方法的改進和上課質量的提高很難與高校教師工作考核掛鉤,在一些高校教師榮譽評比方面,如教學名師、優(yōu)秀教師、教學能手和教學大賽獲獎上,參考標準多注重科研成果,獲獎者也多是憑借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依靠案例教學獲得教學榮譽的教師很少。制作好的公共管理教學案例還需要教師付出和承擔一定的經濟成本,都削弱了對教師投入案例教學的激勵。從學生對案例教學的參與而言,目前一般沒有明確要求公共管理課程考試內容和考試成績要緊密聯系案例教學,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學生對案例教學的參與意識也不強,都影響了案例教學中師生的激勵和互動。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逐步深化案例教學,完善案例教學過程銜接,加強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逐步發(fā)展出適合我國行政管理實踐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學。在當前公共管理學科的案例教學中,還應從完善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從思想認識上重視案例教學。公共管理作為綜合性管理學科,具有鮮明的理論指向性,實踐性強,教學中必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對公共管理實踐的認知。在公共管理課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就是通過對公共行政管理中真實管理細節(jié)的描述分析,讓學生置身于模擬的管理環(huán)境之中,對現實管理中的案例進行分析、判斷和討論,從中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和途徑。案例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運用所學理論和工具方法來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途徑,以實現鞏固理論原理、深化知識運用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作為在國外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學方法,我們要借鑒案例教學的成功之處,對于從應試教育背景下考入大學的學生而言,案例教學尤其有積極的一面。在案例教學中,學習者是這一過程的核心和主角,教學關注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yǎng)個人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為基點,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等方式,讓學生直接運用公共管理理論知識來分析、研究、解決案例中的問題,教師更多地是作為輔助者和引導者,這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截然不同的。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轉變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述學生記憶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參與,提升能力訓練。
其次,要精心準備、認真組織案例教學過程。提高案例教學的成效,教師和學生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從老師的角度講,要明確教學目的,公共管理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掌握、分析、解決實際公共管理中出現問題的能力。根據所要講授的公共管理理論或實踐層面知識,選擇相應的管理案例。案例應能夠貼近我國公共管理領域現實,在課前或教學中通過印發(fā)案例文本材料、電子文檔、多媒體手段展現等發(fā)放或展示給學生,把案例相關的背景材料提前發(fā)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案例討論的準備工作。學生要全面閱讀案例資料,積極進行案例討論發(fā)言的準備。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活躍課堂氣氛,鼓勵每個學生都在課堂上參加對話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和解決公共管理領域實際工作中錯綜復雜問題的能力。⑤在案例討論之后,讓學生提交書面討論發(fā)言材料,探討自己從案例分析中的收獲與疑問。
再者,應逐步豐富更新公共管理教學案例。教學案例的認真組織和編寫是搞好案例教學的基礎。完整的公共管理教學案例包括:案例內容、教學理論基礎及目的、案例帶來的開放性問題、教師對案例的總述與點評、案例涉及的文獻目錄等。要更好地在公共管理課程開展案例教學,就要有豐富的、鮮活的、高質量的案例來滿足教學需要。案例要具備時代性,與時展保持同步,以新鮮的時代氣息增加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討論主題,結合學生知識儲備,促進教學教學效果的順利實現。教師可以在借鑒他人的基礎上自己動手收集新的案例,根據課程特點,有準備地為公共管理案例教學收集資料,如注意平面媒體和網絡新聞,獲取一手的公共管理實踐資料,積累案例資料素材。運用社會調查方法,關注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對反映我國行政管理實踐層面的基礎性和探索性的事例加以收集整理,編寫具有典型性、時效性和針對性的公共管理案例。
最后,應從制度安排上建立案例教學的激勵機制。建立對案例教學成果的師資評價。案例教學老師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難以用傳統(tǒng)的課時計算。在現行的教學考核制度下,案例教學工作雖然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工作績效結果卻并不一定好。要建立科學的教學成果評價制度,提高教師進行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加大案例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案例教學一種模擬式的教學實習,需要一定的教學投入并建立專用的教學設施,才能適應案例教學的需要。由于高校擴招,很多高校的教學班中學生人數很多,在開展案例教學過程中,或是缺乏適合討論對話的教室環(huán)境,或是因人數多而難以顧及每一位同學發(fā)言,不僅教學經費投入少,而且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因此要加大對案例教學專用場所的投入,設立案例教學專用室,根據學校自身的條件選擇有效的解決途徑。
注釋
① 張曉燕.哈佛案例教學的魅力和啟示[J].學習時報,2004(9).
② 周金堂.哈佛公共行政管理案例教學的特點與啟示[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8(7).
③ 李運慶.論案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20).
1.1實操演練出效果
軍隊院校開展保密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案例警示教育和保密法規(guī)宣貫上,應該加強先進的教學演示與模擬訓練系統(tǒng)的建設,通過大量生動、具體的保密演示教學,配合原理講解與防范措施的實驗操作,才能讓受訓學員深刻認識到技術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切實提高自覺保密的意識與技能。裝備學院率先在全軍建立了面向不同種類對象的、完善配套的信息安全保密教學演示環(huán)境和演示平臺,并充分發(fā)揮演示環(huán)境的作用,結合部隊工作實際,設計了針對性很強的保密演示實驗項目,融合到各個專題教學模塊中,提高了信息安全保密教學的生動性、實踐性。
1.2改革創(chuàng)新保質量
信息安全保密教研組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大膽創(chuàng)新,重點開展了以下教學改革:
一是搭建層次化的教學體系,完善學員知識結構。在信息安全保密素養(yǎng)培訓體系中,所包含課程均按照基礎層、應用層的層次化結構設置教學內容。基礎層培訓學員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輔助學員夯實信息安全保密的理論基礎;應用層則向學員提供信息安全保密素養(yǎng),培養(yǎng)相關的實踐和操作模塊,通過具體應用場景的操作實踐、案例研討和綜合演練,促進學員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和升華,提升學員的具體實操技能和做好保密管理工作的能力素質。
二是廣泛開展研討式、演練式教學,加強學員自主學習能力。在培訓教學過程中,專題教學以學員工作崗位及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而展開,以問題導引激發(fā)學員主動思考,自主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并設置研討交流環(huán)節(jié),引導學員展開交流,共享研究成果。綜合演練以軍事案例為牽引,以專題教學內容為理論和方法鋪墊,以學員角色分配和扮演為主要方式,模擬實際保密管理工作的真實場景開展,通過這種情景扮演式教學,確保學員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員擔負導演角色引導學員展開思考與討論,既可以激發(fā)學員學習的興趣,也可以促使學員自主提高素質和技能的提高。
三是理論教學結合演示實踐,全面提升教學效果。為輔助信息安全保密理論教學,提升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在教學過程中開設演示實踐環(huán)節(jié),針對軍事辦公環(huán)境、載體、網絡信息安全等熱點安全保密問題,進行實物展示和操作演示,使學員親身體驗各種泄密途徑和安全防范技術,增強學員對信息安全保密技術的形象性和直觀性理解。通過實物演示講解、現場操作,場景互動與研討結合,可以有效提升專題教學的效果。這些教學改革措施把握了任職教育的教學特點與規(guī)律,極大地提高了任職教育的教學質量,有利于在全軍院校推廣應用。
2信息安全保密教學存在的不足
針對當前信息安全保密面臨的嚴峻形勢與任務,結合這幾年從部隊調研送學反饋回來的實際情況,裝備學院在信息安全保密教學與科研方面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一是信息安全保密的理論基礎不足?,F階段缺乏信息安全保密的理論基礎研究,對全壽命、全系統(tǒng)安全保密的特點與規(guī)律,武器裝備試驗保密管理機制與方法,信息條件下的保密管理信息化等基礎性問題研究不深入,造成信息條件下的保密管理缺乏科學指導。二是開展實踐性保密教學的條件還有待完善。當前各種高技術竊密手段發(fā)展迅速,信息安全保密教學必須更加具有針對性,保密教學的形式與方法亟待創(chuàng)新。加強實踐性教學有利于提高保密教學的質量,促進知識傳授與技能培養(yǎng)的融合。然而,現階段的保密教學條件還無法完全滿足這一要求。三是服務部隊、服務機關的職能需要加強。院校的優(yōu)勢在于學科基礎扎實,人才隊伍有保障,但是當前還存在著與部隊、機關聯系不緊密,沒有充分發(fā)揮決策支持和技術服務的問題。必須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加強送學服務。
3進一步加強信息安全保密教學的措施
3.1進一步加強教學科研環(huán)境與條件的建設
按照裝備學院信息安全保密建設工作規(guī)劃,下一步將繼續(xù)改進與完善保密教學的基礎條件,提高保密教育訓練的信息化水平和培訓能力,在物理場所、載體、通信、計算機和網絡保密演示項目建設的基礎上,重點加強便攜式保密教學演示系統(tǒng)、保密工作計算機考試系統(tǒng)、保密管理綜合評估系統(tǒng)、保密教學綜合演練系統(tǒng)、信息安全保密綜合檢查系統(tǒng)的建設,為開展基于網絡的遠程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教學的模擬訓練信息化水平,改進保密教學的方式、方法,增強教學的崗位指向性、互動參與性,促進學員保密知識向實踐技能的轉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條件。
3.2進一步改進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組織管理模式
為提高任職教育的教學能力,要把握好“崗位指向、能力為重”和“以問題為中心,以學員為主導”的教改思路,在教學方法上,充分運用符合任職教育特點的現地教學、實踐教學、案例分析與研討和綜合演練等教學方法;在組織管理方面,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和演示實驗環(huán)境,嘗試網絡直播教學,開設網絡課程,開展基于網絡的遠程繼續(xù)教育。
3.3進一步加強保密科研工作及成果的實踐轉化